八年级信息技术教案第10课

合集下载

信息技术第10课教案及反思

信息技术第10课教案及反思

信息技术第10课教案及反思教案标题:信息技术第10课教案及反思教案目标:1. 理解并能够解释信息技术的定义和重要性。

2. 掌握信息技术中的基本概念和术语。

3. 学会使用电子表格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和处理。

4. 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时间:45分钟教学资源:1. 电子设备(计算机、投影仪等)2. 电子表格软件(如Microsoft Excel)教学步骤:引入(5分钟):1. 向学生介绍本课的主题和目标,即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和电子表格软件的应用。

2. 引发学生的兴趣,可以通过提问或展示相关的实例来激发学生的思考。

知识讲解(15分钟):1. 通过讲解和示范,向学生介绍信息技术的定义和重要性。

2. 解释信息技术中的基本概念和术语,如数据、电子表格、单元格、公式等。

3. 演示电子表格软件的界面和基本操作,包括创建新表格、输入数据、编辑和格式化等。

实践操作(20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配备一台电脑。

2. 指导学生打开电子表格软件,并进行一些简单的实践操作,如创建一个表格、输入数据、使用公式进行计算等。

3. 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和实践,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总结与反思(5分钟):1. 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内容,确保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和电子表格软件的应用有清晰的理解。

2. 鼓励学生分享他们的学习心得和体会,提出问题并解答疑惑。

3. 教师进行总结,并提供反思和建议,以便进一步改进教学。

教案反思: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主要是让学生理解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和电子表格软件的应用。

通过引入和知识讲解,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定义和重要性有了初步的了解。

在实践操作环节,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电子表格软件来巩固所学知识,并培养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总结与反思环节,学生可以分享他们的学习心得和疑惑,教师也可以提供反思和建议,以便进一步改进教学。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教案应根据具体的教学班级和学生特点进行调整。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信息技术第二单元第10课《制作生日贺卡》精品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信息技术第二单元第10课《制作生日贺卡》精品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信息技术第二单元第10课《制作生日贺卡》精品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教给学生综合里用工具箱里的工具绘图,记忆不熟悉引导动画的制作方法问题解决与思考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培养库元件的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个性审美观,培养学生体验探究问题和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创建元件并正确调用和编辑。

教学难点。

创建元件并正确调用和编辑。

教学准备教师机1台、学生机若干、多媒体演示与控制系统、课件、FLASH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实践操作法驱动法教学过程1.绘制蛋糕元件(1)新建一个名为“蛋糕”的影片剪辑元件。

(2)绘制一个如图13-9所示的鲜奶水果蛋糕。

具体的绘制过程这里就不详述了。

(3)将库中的“蜡烛”元件拖入到场景中,调整其大小和位置,复制出四个同样的“蜡烛”元件,如图13-10所示。

4.祝福小球的制作(1)新建一个名为“幸福”的影片剪辑元件,在场景中绘制一个椭圆形,填充色为放射状,左色标为“灰色”,透明度为0%,将左色标移至中间,右色标为“白色”,透明度为50%。

在椭圆形中输入文字“幸福”,如图13-11所示。

图13-11“幸福”小球元件同时选中小球和文字,将其转换为图形元件。

在第10帧和第20帧处分别插入关键帧,将第10帧中的小球元件略微缩小。

在第1、10帧处创建补间动画。

(2)用同样的方法制作“健康”、“快乐”、“美满”元件。

在制作这几个元件时还可以采用直接复制元件的方法来制作。

5.“生日快乐”祝福语的制作新建一个名为“生日快乐”的影片剪辑元件,从库中将“心”图形元件拖至舞台,调整其大小,在“心”图形元件的中间位置输入文字“生”,同时选中“心”元件和文字“生”,执行菜单中的【修改】→【组合】命令将图形和文字组合在一起。

新建三个图层,在每一层上用同样的方法制作“日”、“快”、“乐”的心形组合,调整各个组合的位置和大小,如图13-12所示。

图13-12“生日快乐”元件第一帧的效果在各层的第5、10帧处分别插入关键帧,在第5帧上分别调整各个图形的位置和角度,在第1、5帧处分别创建补间动画。

信息技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10课《制作生日贺卡》教学设计

信息技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10课《制作生日贺卡》教学设计

信息技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10课《制作生日贺卡》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课是八年级信息技术上册中Flash 动画制作与综合应用的内容。

教材通过引导学生制作生日贺卡,将之前所学的各种动画制作技术进行整合运用,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意设计和情感表达能力。

制作生日贺卡不仅涉及到动画效果的制作,还包括图形绘制、文字处理、色彩搭配等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二、学情分析八年级学生经过前面课程的学习,已经掌握了Flash 动画制作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他们对动画制作有一定的兴趣和热情,并且渴望通过实际的项目制作来展示自己的能力和创意。

同时,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生日贺卡有一定的认知和感受,能够更好地理解本节课的主题和任务。

三、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复习和巩固Flash 动画制作的各种技术,如动作补间动画、形状补间动画、引导动画、遮罩动画等。

学习图形绘制、文字处理和色彩搭配的方法。

(二)能力目标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制作生日贺卡。

提高学生的创意设计和问题解决能力。

(三)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和情感表达能力。

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创造力。

四、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生日贺卡的设计与制作步骤。

各种动画效果和元素的综合运用。

(二)教学难点如何设计出富有创意和情感的生日贺卡。

协调各种动画效果和元素,使贺卡整体美观和谐。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5 分钟)展示一些精美的生日贺卡作品,包括纸质贺卡和电子贺卡。

提问学生:“你们在生日的时候收到过什么样的贺卡?如果让你制作一张生日贺卡,你会怎么做?”引出本课主题。

(二)新授内容(30 分钟)分析生日贺卡的组成元素和设计要点讲解生日贺卡通常包含的元素,如图片、文字、动画效果等。

分析设计生日贺卡的要点,如主题明确、色彩搭配协调、动画效果恰当等。

组织学生讨论自己心目中的理想生日贺卡应该具备哪些特点。

制作生日贺卡的步骤演示制作生日贺卡的具体步骤,包括确定主题、绘制图形、添加文字、制作动画效果、调整布局等。

第10课 物物互通有新径 教学设计 人教版(2024)初中信息技术八年级全一册

第10课  物物互通有新径 教学设计   人教版(2024)初中信息技术八年级全一册

教案备课教师:备课日期:年月日课题第10课物物互通有新径课型:新课授课时间年月日共1课时第1课时学科核心素养目标1.信息意识:培养学生对物联网技术的兴趣和敏感度,认识到MQTT协议在物联网中的重要性。

2.计算思维:通过MQTT通信机制的学习,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3.数字化学习与创新:掌握利用物联网服务平台实现订阅功能的方法,能够创新性地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4.信息社会责任:在使用MQTT协议时,引导学生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伦理道德,确保信息安全和隐私保护。

教学重点MQTT通信机制的理解,发布者、订阅者和服务器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利用物联网服务平台实现MQTT订阅功能的实际操作。

教法学法教法:情境教学法、案例教学法、任务驱动法、直观演示法。

学法:观察思考、小组讨论、动手实践、自主探究。

教具学具准备具备上网条件的信息科技实验室、多媒体课件、安装MQTT客户端软件(如MQTTExplorer)和物联网服务平台(如阿里云IoT平台)的访问权限、MQTT通信机制示意图、生活实例视频等。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新课导入活动1:播放一段智能家居控制的视频,展示通过MQTT协议实现的远程控制功能。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段视频中的智能家居设备是如何实现远程控制的吗?引导学生思考并分享自己的见解,激发学生兴趣。

活动1:1.观看视频,集中注意力。

2.积极思考并举手回答教师的问题,提出自己的猜想或疑问。

通过生活实例引入,让学生感受到MQTT协议在物联网中的实际应用,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新知探究应用提升一、新知探究1.了解MQTT通信机制活动2:①使用PPT展示MQTT协议的基本概念,包括发布者、订阅者和服务器之间的关系。

②通过动画演示MQTT通信过程,解释消息如何从发布者发送到服务器,再由服务器转发给订阅者。

提问:MQTT协议中的发布者、订阅者和服务器分别扮演什么角色?疑难解答:①教师预设问题,如“MQTT协议相比HTTP协议有哪些优势?并邀请学生回答。

信息技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10课《制作生日贺卡》教案

信息技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10课《制作生日贺卡》教案
其次,在课堂活动中,我设计了小组合作环节,让学生们共同制作生日贺卡。我发现学生们在合作中能够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不仅提高了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也提高了他们的沟通能力。但同时,我也发现有的小组在合作过程中存在分工不明确、效率不高的问题。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关注学生的合作过程,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 选择字体
- 调整颜色
- 调整效果
4. 文字排版技巧:
- 选择字体
- 调整字号
- 设置行间距
5. 页面布局调整:
- 调整页面边距
- 设置纸张方向
课堂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提问、观察、测试等方式,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发现学生在制作生日贺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进行针对性的解答和指导。例如,教师可以提问学生在插入图片、艺术字、文字排版等方面的操作方法,观察学生在实践中的操作过程,测试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通过这些方式,教师可以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解决。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 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 信息技术手段:利用在线平台、微信群等,实现预习资源的共享和监控。
作用与目的:
- 帮助学生提前了解“制作生日贺卡”课题,为课堂学习做好准备。
-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2. 课中强化技能
教师活动:
- 导入新课:通过故事、案例或视频等方式,引出“制作生日贺卡”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掌握Word软件中图片和文字的排版技巧,使贺卡更具艺术感。
4. 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审美能力,提高综合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
核心素养目标分析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信息素养:学生通过学习制作生日贺卡,能够掌握使用Word软件的基本技能,如插入图片、艺术字等,培养学生在信息技术方面的基本素养。

八年级信息技术教案第10课

八年级信息技术教案第10课
第1步:画一个圆,在圆上做一个点,然后作圆心到这个点的半径。
第2步:选定图形,执行“编辑→复制”命令。
第3步:执行“编辑→粘贴”命令,然后把复制的图形拖到空白处。再执行“编辑→粘贴”命令,把复制的第二个图形也拖到空白处。
第4步:把三个圆标注为C1,C2,C3,把圆上的点分别标为A,B,C.
第5步:同时选定圆上的点A,B,C,然后执行“编辑→操作类按钮→动画”命令,在打开的属性对话框中,分别控制三个点在各自的圆上以不同的速度运动。
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际操作进一步掌握动画与轨迹追踪的原理和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从传统的“老师教学生听”的模式中走出来,学会和同学们一起来解决不懂的问题。
教学重点
掌握动画与轨迹追踪的原理和方法
教学难点
掌握动画与轨迹追踪的原理和方法
教学方法
任务驱动法、自主探究法
教学准备
相关资料
教案审阅人(组长)签名
课时安排
教学重点
掌握动画与轨迹追踪的原理和方法
教学难点
掌握动画与轨迹追踪的原理和方法
教具
计算机。
教法
以练习为主。




1、给学生提出任务要求。
2、学生动手操作。
3、启动几何画板软件。
4、新建一个几何画板文件。
5、轨迹跟踪
(1)同心圆和过一点的圆。
(2)过两点的圆。
6、动画与轨迹追踪
书74的实例
7、移动
书75页的实例。
2课时
授课时间




教师
活动
学生
活动
设计
意图
备注
一、追踪图形
在绘图板上可以追踪图形的运动轨迹,并把它显示出来。

浙教版(2023)信息技术 八年级下册第10课智能创意教案

浙教版(2023)信息技术 八年级下册第10课智能创意教案

第10课《智能创意》教学设计【课标内容要求】通过分析典型案例,对比计算机传统方法和人工智能方法处理同类问题的效果。

【教学内容分析】本课在课标中是属于第四学段人工智能与智慧社会模块。

是八下第二单元智能技术初体验的最后一课,学生已经学习了语音识别技术、语音合成技术、图像识别技术、人工智能算法以及人工智能的机器学习等知识。

对人工智能已经初步了解,本课通过人工智能在文字、声音、图片和视频方面的创作实践,感受人工智能在文学、艺术创作中的魅力,正确认识人工智能技术对社会发展带来的影响。

【教学目标】1. 通过体验人工智能在文字、声音和图像等方面的创作案例,了解人工智能算法的创作能力,感受人工智能在文学、艺术创作中的魅力。

2.对比人工智能创意作品和人类作品,体会人工智能技术的局限性。

重点:体验人工智能在文字、声音、图像和视频等方面的创作案例难点:智能创意和艺术创作的关系【核心素养指向】1、能根据学习需求,利用信息科技获取、加工、管理、评价、交流学习资源,开展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

(数字化学习与创新)2、通过案例分析,理解人工智能。

根据学习与生活需要,合理选用人工智能,比较使用人工智能和不使用人工智能处理同类问题效果的异同。

(计算思维)3、了解人工智能对信息社会发展的作用,具有自主动手解决问题、掌握核心技术的意识(信息意识)4、通过体验人工智能应用场景,了解人工智能带来的伦理与安全挑战,合理地与人工智能开展互动,增强自我判断意识和责任感。

(信息社会责任)【学情分析】八年级学生,思维活跃,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乐意尝试新事物,但是缺乏判断力,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

通过第一单元《人工智能在身边》,第二单元《智能技术初体验》的学习,对人工智能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并且在日常生活中多多少少都有体验过各种各样的人工智能应用。

本课主要是通过人工智能在文字、声音、图片和视频等方面创作案例的分析,提升学生对人工智能创意作品的认识,发展辩证思维,客观认识人工智能技术和人类作品之间的关系。

八年级信息技术上册 第十课 翻新老照片教案

八年级信息技术上册 第十课 翻新老照片教案

第十课翻新老照片[教学目的]知识与技能:1.学会PHOTOSHOP中的图章工具和画笔工具的使用方法2.学会调整图像的色阶.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操作,学会几种常用的修补照片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精神.[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重点] PHOTOSHOP中的图章工具和画笔工具的使用方法[教学难点] 调整图像的色阶。

[教学过程]一、导入教师展示几组效果不同的照片,进行对比,激发学生的学习的好奇心。

提问:你们知道这些照片是用什么软件处理的吗?学生质疑回答。

引入主题:这些照片是通过PHOTOSHOP进行技术处理的,你们想处理一下你自己的照片吗?今天我们就共同来学习用PHOTOSHOP修补照片。

二、授新课(一)启动PHOTOSHOPPHOTOSHOP的启动方法和以前学习的FLASH、WORD等一样,下面请大家自己启动PHOTOSHOP。

不会的同学同小组的其他成员探讨一下。

(二)“仿制图章”和“画笔”的使用教师利用多媒体平台向学生演示讲解“仿制图章”和“画笔”的使用。

1、在PHOTOSHOP中打开一张照片。

2、选“仿制图章”工具,设置画笔的大小。

3、选颜色,按住ALT同时在要选的照片颜色上点左键,再对准要修改的部分。

4、使用“画笔”工具的方法同上。

三、动手实践1、请同学们打开网上邻居——JIAOSHIJI里的折痕照片,参照书上22页,将照片修补完好。

2、感兴趣的同学可以打开自己想修补的照片,并将其修补完整。

四、展示修补的照片作品选派一名小组代表展示自己小组的作品,并说明制作过程。

五、知识延伸教师示范讲解图象中色阶的使用方法。

1、图像——调整——色阶2、设置黑场吸管和白场吸管的色阶值,调整照片的明暗度。

六、知识拓展请同学们从网上邻居——JIAOSHIJI的照片文件夹中选一幅图片,小组合作,探究如何能将其修复完好。

七、作品展示选出作品进行展示,并说出自己制作的方法。

初中信息技术第八册教案第10课

初中信息技术第八册教案第10课
情感态度与
价值观
1、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增强学生的协作意识
2、通过讲述自己的成长故事引导学生接受感谢生活、珍惜时光等情感教育
教学内容分析
重点
编辑及修改表格的方法
设置表格及单元格属性的方法
难点
根据内容需要美化表格
教具
多媒体网络教室、科教2000
教学过程及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二、展现目标、引入任务
教学
反思
注意合并与拆分单元格
文本与表格的转换
加强练习
总第10课时


第10课成长大事记
课型
新授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知识

技能
1、能够创建表格;掌握编辑表格的方法
2、掌握设置表格属性的方法
3、掌握设置单元格属性的方法
4、了解文本与表格的转换方法
5、能够根据需要合理设置、美化表格
过程与方法
掌握合并单元格、拆分单元格、添加行或列等修改表格的方法
掌握文本与表格的转换方法
5、布置学习任务五
把主页的内容根据需要转换成表格
1、利用教学平台展示学生成长大事记网页,引导学生进行自评和互评,并由教师进行点评;看谁的规划合理
2、启发引导学生完成教材“博奕舞台”中的任务
3、提示学生将本节课的学习成果及学习感受记录到“成长基石”中
1、结合教材完成任务一
2、小组合作探究完成任务二。
3、结合教材提示步骤,组内互助,自主探究完成任务三
4、结合教材提示步骤,组内互助,自主探
2、完成“博奕舞台”中的任务
3、记录学习成果及学习感受



2020—2021学年新世纪版(2018)信息技术八年级下册 教案-第10课 传递信息

2020—2021学年新世纪版(2018)信息技术八年级下册 教案-第10课  传递信息
if button_a.is_pressed():
radio.send(book[code[n]])
修改后的程序如下:
将以上程序保存并复制到一块micro:bit上,然后继续编写接收和解密信息的程序。
【例题4】接收和解密信息。
将接收到的字符解密,需要查密码字典book,我们先编写一个解密的函数decode(),然后调用该函数对接收到的字符解密。
当所有的字符发送完毕,需要发送一个结束信号“#”,然后程序就退出循环:
if code[n] == '#':
break
最后屏幕上将显示所有已发送的字符。
小博士
len()函数的使用方法。
语法:len(str)
其中变量str可以是字符串、列表、字典等类型。
作用:返回字符串、列表、字典等的长度。
二、接收信息
锻炼学生的总结能力,逻辑思维、语言表达能力。
板书
一、发送信息
二、接收信息
三、传递加密信息
radio.send(code[n])
为了确定按下按钮A时屏幕上的字符是真的发送出去了,我们让屏幕上的字符闪烁一下。
具体的实现方法是:
先清屏:display.clear()
然后进入下一轮循环后再重新显示字符
code[n]:display.show(code[n])
于是,按下按钮A,屏幕上的字符就闪烁了一下,如果没有闪烁,说明按下按钮A不成功,需要重新按。
程序中需要设计一个解密函数:
def decode(letter, book):
for x in book.keys():
if (book[x] == letter):
return x
信息传递完毕,按下按钮A,显示接收到的加密信息;按下按钮B,显示解密了的信息。

八年级信息技术下学期第十课网上交流教案

八年级信息技术下学期第十课网上交流教案
当堂检测:
下面我们来进行当堂检测,以巩固本节课所学的知识。请同学们认真思考,回答以下问题:
1.请简述电子邮件的发送和接收过程。
2.请列举两种在线交流工具的高级功能,并说明其应用场景。
3.请描述网络论坛和社交媒体的基本功能,并给出一个实际应用的例子。
4.请谈谈你对网上交流的安全和文明使用的理解和做法。
教学资源拓展
1.拓展资源:
*电子邮件和在线交流工具的使用技巧;
*网络论坛和社交媒体的案例分析;
*网络素养和信息伦理的相关文章和视频;
*网络安全和隐私保护的教程和实践案例;
*网上交流的实际应用场景和案例研究。
2.拓展建议:
*学生可以自主浏览相关文章和视频,加深对电子邮件和在线交流工具使用技巧的理解;
*学生可以参与网络论坛和社交媒体的讨论,了解其功能和应用,并注意遵守信息伦理;
教学总结:
总体来看,本节课的教学效果是积极的。学生们在实践中掌握了电子邮件和在线交流工具的基本使用方法,对于网络论坛和社交媒体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通过课堂讨论,学生们能够认识到网上交流的安全和文明使用的重要性,这对他们的信息素养的提升有着积极的影响。然而,我也发现了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比如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更注重学生个体差异,给予每个学生更多的关注和指导。此外,我还需要加强对学生网络素养的教育,让他们能够安全、文明地进行网上交流。
4.我将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进度和需求,给予他们个性化的指导和支持。
*学生可以进行网络安全和隐私保护的实践操作,提高自身的网络素养;
*学生可以尝试寻找网上交流的实际应用场景,如参与线上学习、加入兴趣小组等,并分享自己的经验。
课堂小结,当堂检测
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网上交流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包括电子邮件的发送和接收、在线交流工具的高级功能使用、网络论坛和社交媒体的基本功能。我们希望同学们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安全、文明地进行网上交流。

八年级信息技术下册 第10课 科技前沿教案

八年级信息技术下册 第10课 科技前沿教案

第10课科技前沿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学会有目的的查找资料并将资料进行筛选归档;2.掌握应用设计模板和设置页眉页脚的方法。

技能目标:1.资料的查找;2.资料的筛选分类。

情感目标:通过应用设计模板、设置页眉页脚,进一步美化完善作品,让学生体验成功感;让学生在分组合作、分工协作、资料共享的过程中培养团队协作的精神,在完成资料搜索的任务中使学生关注时事、了解当今科技发展的前沿成果。

二、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确定主题,利用网络查找当今科技发展前沿成果的有关资料;教学难点:分小组进行,每个组员分工明确,对搜集到的资料进行筛选。

三、环境与素材1.展现当今科技发展的图像或者影像;2.多媒体网络教室;四、课时安排一课时五、教学过程(一)导入当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给人类社会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推动。

金字塔探秘机器人、火星探测器、“神州”五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等,都代表了当今科技发展的前言成果。

科技前沿范围很广,我们不可能在一个演示文稿中包括全部内容,所以要确定关注的范围。

(二)新授1、确定主题(出示本堂课教学目标)师:在这里我们确定三个主题:飞天之梦——介绍人类航天的历史;“神舟”五号——介绍中国“神舟”五号升天的动人场面;进军火星——介绍人类考察火星的历史进程。

教师演示以飞天之梦为主题的一组幻灯片。

师:大家在欣赏这组幻灯片的同时,有没有发现这组幻灯片在制作上的共同特点?生答:①、背景色彩一致——模板②风格一致——版式 2、2、选择一个漂亮的模板师:我们该如何进行操作呢,大家可以求助书本,也可以同学之间相互讨论。

在学生完成之后,可以请同学讲解操作步骤,教师演示:可以分别点击设计摸板选择自己喜欢的设计模板,版式总共有24种,大家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

操作过程:①单击菜单栏中的“文件”、“新建”菜单项,弹出“新建演示文稿”对话框。

②在“设计模板”选项卡中选择一种模板。

③选择一种合适的幻灯片的版式,如“项目清单”型。

教师补充:当我们在操作遇到困难时,大家还可以利用软件提供的帮助功能来操作。

10新城中学八年级信息技术教案第10课时

10新城中学八年级信息技术教案第10课时

新城中学八年级信息技术教案课题新授课第 10 课时时间教 学 过 程知识与能力1、让学生认识Flash MX的工作环境。

2、让学生了解Flash MX的帮助功能。

重点难点教具教 后 记一、前提测评:复习上一模块所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及相关操作。

二、导学达标:<一>、认识Flash MX的工作环境。

1、打开Flash MX窗口:认识标题栏、菜单栏、工具栏、场景(舞台)、工具箱、时间轴、属性面板等。

2、面板管理:认识Flash MX中的十多个面板并对它们进行管理。

<二>、Flash MX内置学习资源:1、学习示范:单击菜单栏中的“帮助“→”范例”。

2、打开教程:单击菜单栏中的“帮助“→”教程”。

三、达标测评:让学生完成课后实践与提高中的练习题。

四、课堂小结小结本节课所复习的内容并检查学生作的情况,进行个别纠正和指导。

五、作业布置:复习本节所复习内容并准备下节课的内容。

课型模块三 Flash动画制作第一节 认识Flash MX 通过认识Flash MX的工作环境以及了解Flash MX的帮助功能。

培养学生自己学习应用软件的方法。

除了软件的说明和帮助外可以利用网络来解决软件应用中遇到的问题。

检查签阅学习目标5201541让学生认识Flash MX的工作环境让学生了解Flash MX的帮助功能。

计算机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本节课通过认识Flash MX的工作环境以及了解Flash MX的帮助功能。

让学生学会了自己学习应用软件的方法。

学生都见过Flash动画,三维动画见的更多,现在自己要作动画,非常有兴趣。

但要学习Flash MX,对学生的基础知识要求非常高。

还需要大量的练习才能更好得掌握。

《第10课水波荡漾——“遮罩层”动画》学历案-初中信息技术清华大学版12八年级上册自编模拟

《第10课水波荡漾——“遮罩层”动画》学历案-初中信息技术清华大学版12八年级上册自编模拟

《水波荡漾——“遮罩层”动画》学历案(第一课时)一、学习主题本节课的学习主题为“水波荡漾——‘遮罩层’动画”。

通过学习,学生将掌握遮罩层动画的制作原理及方法,了解遮罩层在动画设计中的重要性,并尝试运用这一技术制作简单的动画效果。

二、学习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遮罩层动画的基本概念,掌握在Flash或相关软件中创建遮罩层的方法。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践操作,学生能够独立完成一个简单的遮罩层动画制作。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于信息技术课程的兴趣,提高其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三、评价任务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实践操作能力及与同学的交流合作情况。

2. 作品评价:学生完成的作品是否符合遮罩层动画的制作要求,动画效果是否流畅,创意性如何。

3. 自我评价与互评:学生完成作品后进行自我评价,并相互评价作品,提出改进意见。

四、学习过程1. 导入新课(5分钟)通过展示几个带有遮罩层动画效果的实例,引起学生的兴趣,并引导学生思考这些动画效果是如何实现的。

2. 新课讲解(15分钟)教师讲解遮罩层动画的基本概念、原理及制作方法。

重点讲解遮罩层的创建、编辑及动画效果的实现。

3. 实践操作(20分钟)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素材和步骤,尝试制作一个简单的遮罩层动画。

教师在此过程中巡回指导,及时解答学生疑问。

4. 作品展示与交流(10分钟)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简要介绍制作过程及心得。

其他同学和教师进行评价和交流。

5. 课堂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遮罩层动画的重要性和应用场景,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五、检测与作业1. 课堂检测:课堂上随机抽取几名学生进行实际操作演示,检查其对遮罩层动画制作方法的掌握情况。

2. 课后作业:学生自行设计一个简单的遮罩层动画效果,并提交作品至教师邮箱或课堂平台。

六、学后反思1. 教师反思:教师需反思本节课的教学过程,总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参考。

《第10课 认识人工智能》作业设计方案-初中信息技术浙教版20八年级下册自编模拟

《第10课 认识人工智能》作业设计方案-初中信息技术浙教版20八年级下册自编模拟

《认识人工智能》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本次作业旨在帮助学生了解人工智能的基本概念,理解人工智能的应用领域,掌握一些基本的人工智能技术工具和方法,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作业内容1. 阅读材料:学生需要阅读关于人工智能的简单介绍和相关案例,了解人工智能的发展历程、应用领域、技术原理等基本知识。

2. 小组讨论: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人工智能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应用,分享自己的理解和看法,提出问题和建议。

3. 实践操作:学生根据提供的案例和工具,尝试使用人工智能技术解决一个实际问题,如图像识别、语音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等。

三、作业要求1. 作业应在课堂上完成,并提交电子版作业文档。

2. 作业应包括阅读材料和小组讨论的总结报告和实践操作的方案及结果。

3. 作业应围绕人工智能主题,注重实践操作,体现学生的思考和创新能力。

4. 作业应按照要求认真完成,字数不少于XX字。

四、作业评价1. 教师根据学生的作业质量和提交情况进行评价,包括阅读材料的理解程度、小组讨论的总结报告、实践操作的方案和结果等。

2. 教师根据评价结果给予学生相应的成绩,优秀的学生将获得一定的学分奖励。

3. 对于表现优秀的小组和个人,教师将在课堂上进行表扬和鼓励,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动力。

五、作业反馈1. 学生应认真听取教师的评价和建议,及时修改和完善自己的作业。

2. 学生可以随时向教师咨询问题和建议,寻求帮助和支持。

3. 教师将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不断改进和优化作业设计和教学方案,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在实践操作环节,教师将提供一些常用的人工智能工具和平台,如Python、TensorFlow、PyTorch等,帮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需求和能力的工具进行实践操作。

同时,教师也将给予必要的指导和帮助,帮助学生解决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

通过本次作业,学生将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人工智能的基本概念和技术应用,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后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南方版八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案10

南方版八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案10

第10课神奇模块一、教学内容分析《神奇模块》是《算法与程序设计的扩展》的第二课,本课安排在第三单元的第二课,充分体现了教材内容的螺旋上升,难度不断递增,但本节课的内容充满趣味性,并与实际生活联系紧密,从而降低了教学难度。

“Python小漫画”通过实例让学生认识模块,了解模块。

“自定义模块”通过实验,同学们自己定义一个模块,使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模块的定义和调用方法。

“第三方模块”中介绍了模块的分类,MyQR库的安装和使用。

学完本节课的内容,学生能熟练掌握Python中模块的调用、第三方库的安装和使用,并结合实际生活制作出自己喜欢的二维码,提高学生学习程序设计的积极性,为学生进一步深入学习Python 打下了基础。

二、学习者特征分析本课面向的是八年级的学生,八年级的学生已具备较高的抽象思维能力,思维灵敏,独立性增强,好奇心强,容易受到外界刺激而产生兴趣,依赖中求独立,愿意探索和发现新自我,且竞争心渐强。

针对这一情况,本课主要通过制作实际生活中常用的二维码,来学习模块的相关知识。

这样的实际案例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能更深入地去了解程序设计,对学习Python越来越有信心。

三、教法建议本节课重点讲述了Python中自定义模块和第三方模块的使用。

对本节课的教学,我们有以下几点建议(仅供参考):学生通过前两个单元的学习,已经对Python非常了解,但是函数和模块的调用对于中学生来说抽象性较强;教师尽量多使用生活实际中的相关实例来进行知识内容的教学,这样大部分学生都会有较高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性,而对于那些基础差的同学,我们要给予更多的注意和帮助;教师可以对小组或个人的成果进行评价,让学习效果得到及时的反馈。

调用的模块必须与程序在同一目录,使用模块中的函数时必须指明是哪个模块,中间以“.”隔开,格式为“模块名.函数名”。

三、第三方模块(1)模块的分类(教师进行板书并依次介绍它们的含义)第三方模块在使用前需要安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际操作进一步掌握动画与轨迹追踪的原理和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从传统的“老师教学生听”的模式中走出来,学会和同学们一起来解决不懂的问题。
教学重点
掌握动画与轨迹追踪的原理和方法
教学难点
掌握动画与轨迹追踪的原理和方法
教具
计算机。
教法
以练习为主。




1、给学生提出任务要求。
2、学生动手操作。
进一步巩固所学生的知识。
板书设计
第10课奇妙的轨迹—动画与轨迹追踪
一、追踪图形
二、作轨迹图
教学反思
第10课奇妙的轨迹—动画与轨迹追踪
授课内容:动画与轨迹追踪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使学生明确探求点的轨迹的思维的出发点,初步理解解决这类问题的基本思路,从中体会几何画板的动态性特点及其在解决数学问题的工具性。
第4步:选定点C,执行“显示→生成点的动画”命令,绘图板上就会显示当圆心在线段AB上运动时,圆的变化过程。
动手作:作三个圆的半径同时运动时形成的轨迹图。
第1步:画一个圆,在圆上做一个点,然后作圆心到这个点的半径。
第2步:选定图形,执行“编辑→复制”命令。
第3步:执行“编辑→粘贴”命令,然后把复制的图形拖到空白处。再执行“编辑→粘贴”命令,把复制的第二个图形也拖到空白处。
第4步:把三个圆标注为C1,C2,C3,把圆上的点分别标为A,B,C.
第5步:同时选定圆上的点A,B,C,然后执行“编辑→操作类按钮→动画”命令,在打开的属性对话框中,分别控制三个点在各自的圆上以不同的速度运动。
第6步:同时选定三条半径,执行“显示→追踪线段”命令。
第7步:单击“运动点”按钮。
二、作轨迹图
3、启动几何画板软件。
4、新建一个几何画板文件。
5、轨迹跟踪
(画与轨迹追踪
书74的实例
7、移动
书75页的实例。
8、隐藏、显示
9、保存文件。
教学反思
除了通过拖动或控制点运动获取被追踪图形的运动轨迹外,还可以执行命令,获得相应的轨迹图。
动手作:线段一端是圆上动点,一端固定,演示线段的轨迹图。
第1步:画一个圆,然后在圆上作一个点。
第2步:以这个点为断点,画一条线段。
第3步:选定线段和点,执行“构造→轨迹”命令,绘图板上就会显示线段可能的轨迹图。
不难发现选定图形和与这个图形相关的动点,然后执行“构造→轨迹”命令,就可以获得轨迹图了。
三、小结
学会使用追踪功能显示轨迹。
能够用命令产生轨迹图形。
能够同时显示多个图形的轨迹。
学生听。
学生思考。
学生动手操作。
给学生提醒。
学生动手操作
学生动手实践。
学生动手操作
先让学生说一说。
强调学生操作时的注意事项。
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加强学生要注意的要点。
加强学生对知识的巩固。
进一步培养的动手能力。
第10课奇妙的轨迹—动画与轨迹追踪
授课内容:动画与轨迹追踪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使学生明确探求点的轨迹的思维的出发点,初步理解解决这类问题的基本思路,从中体会几何画板的动态性特点及其在解决数学问题的工具性。
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际操作进一步掌握动画与轨迹追踪的原理和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从传统的“老师教学生听”的模式中走出来,学会和同学们一起来解决不懂的问题。
第2步:选定线段,“显示→追踪线段”命令。
第3步:拖动线段,观察绘图板上的显示。
第4步:执行“显示→察除追踪踪迹”命令,轨迹就会消失。
下面演示圆心在线段上运动时圆的运动轨迹。
第1步:画线段AB。在线段AB上作点C,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作一点D。第2步:以点C为圆心,过点D作一个圆。
第3步:选定圆,执行“显示→追踪圆”命令。
教学重点
掌握动画与轨迹追踪的原理和方法
教学难点
掌握动画与轨迹追踪的原理和方法
教学方法
任务驱动法、自主探究法
教学准备
相关资料
教案审阅人(组长)签名
课时安排
2课时
授课时间




教师
活动
学生
活动
设计
意图
备注
一、追踪图形
在绘图板上可以追踪图形的运动轨迹,并把它显示出来。
动手作:追踪线段。
第1步:在绘图板上画一条线段,并设置线性和颜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