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概论期末论文
《科学技术概论》论文2

现代科学科学技术概论论文姓名薛文艳学院名称北京科技大学天津学院专业工程造价班级13 级08班学号13111837摘要:本论文中说明科学技术带给人类经济发展的进步及其发展对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关键词:经济发展,可持续发展,科学技术科学到底是什么呢?科学是一种反映客观事实和规律的知识(体系)及其相关的活动事业。
技术是用来生产商品和劳务的手段与方法的总和,既包括生产工艺、技能和生产工具,也包括组织管理方法和决策手段。
虽然科学与技术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两者之间越来越明显的一体化,逐渐人们对科学技术的融合有了更明确的认可。
这是一个必然的趋势。
历史上从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科学与技术得到了快速的发展,这其中与人们对物质的质量和数量的需求是分不开的,很快科学技术就成为了代替农耕手工的主要生产力,进而也大体可以满足当时人们对物质的需求。
在经历了多次工业革命的洗礼以后无论是蒸汽时代,轻工业时代,还是重工业时代,科学技术的发展都极大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科技成为了名副其实的“第一生产力”。
科学技术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而生产力的发展又带动了经济发展,从而为科学技术的创新给予了物质保证。
所以我们能够下结论:科学技术对社会经济发展有巨大的、深刻的、全面的影响。
在当今的社会环境里,几乎所有的经济活动都是离不开科技的,无论是坐在家看投影在墙上的高清电影还是在公司用笔记本无线WIFI免费上网都已经成为了社会的普遍现象,再比如无线遥控技术让你在办公室也能够控制家里的电饭锅开电煮饭,指纹识别技术让你对小偷放一百个心,这些不仅为社会减少了安全隐患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无限便利,无形中拉动着社会的发展、经济的发展。
由此看来,科技的力量已经是人类不可或缺的无形资产了。
科技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但其真正对经济的影响还值得我们去探究,即科学技术对经济影响的具体方面。
科学技术主要以两种方式对经济产生作用和影响。
科学技术是提高经济效益的决定性因素,是促进人类物质文明建设的重要因素,是“第一生产力”;二、科学思想影响社会观念,改变人们对科技的认知和期待。
地球科学概论期末论文——水土流失

地球科学概论结课论文题目:不断恶化的地球问题——水土流失二○一一年十二月二十二日一、水土流失的概述水土流失是什么,关于这个问题,《中国水利百科全书》中给出的定义是:在水力、重、风力等外营力作用下,水土资源和土地生产力的破坏和损失,包括土地表层侵蚀及水的损失,亦称水土损失。
土地表层侵蚀指在水力、风力、冻融、重力以及其他外营力作用下,土壤、土壤母质及岩屑、松软岩层被破坏、剥蚀、转运和沉积的全部过程。
水土流失在国外叫土壤侵蚀,美国土壤保持学会关于土壤侵蚀的解释是:“水、风、冰或重力等营力对陆地表面的磨损。
或者造成土壤、岩屑的分散与移动。
”英国学者对土壤侵蚀的定义是:“就其本质而言,土壤侵蚀是一种夷平过程,使土壤和岩石颗粒在重力的作用下发生转运、滚动或流失。
风和水是使颗粒变松和破坏的主要营力。
”由此可见,国外水土流失的定义也包括了风蚀。
而生态学认为,水土流失是指缺少有效保护的土壤不能有效地将水分保持在土壤中而造成水分流失的现象,同时伴随水的流失,产生对土壤的侵蚀和冲刷,也使土壤流失。
我国水土流失面广量大,产生的危害严重,影响深远。
水土流失不仅导致土地退化,毁坏耕地,制约山丘区经济社会发展,使人们失去赖以生存的基础,而且加剧江河湖库淤积和洪涝灾害,恶化生存环境,加剧贫困,威胁国家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不仅影响当前发展,而且影响子孙后代的生存。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水土保持工作,采取多种措施防治水土流失。
水土保持法律、法规体系和监督执法体系不断完善,人为水土流失逐步得到控制;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在长江上游、黄河中上游、环京津地区、珠江上游等地区实施了大规模的国家重点治理工程;多渠道、多形式增加投入,鼓励和支持社会各界通过各种方式参与水土保持和生态建设。
经过广大干部群众和水土保持工作者近60年的艰苦努力,水土流失防治工作取得了显著成就。
治理区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改善,进入江河的泥沙大幅度下降。
通过开展水土保持,改善了生态环境,有效保护了水土资源,土地生产力大幅度提商,区域经济得到发展。
期末课程论文总结范文

期末课程论文总结范文摘要本篇论文主要对我在本学期所学习的各门课程进行总结和评价。
首先,我对每门课程的教学目标进行了简要介绍,并总结了每个目标的实际达成情况。
然后,我分别对每门课程的教学方法、教材使用和作业设计等方面进行了评价。
最后,我总结了整个学期的学习收获和不足之处,并提出了自己的改进建议。
通过本篇论文的总结,我希望能够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和学术水平。
关键词:学期总结、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材使用、作业设计、学习收获、改进建议一、引言本学期我选修了经济学、计算机科学、英语写作和统计学等四门课程。
每门课程都有其独特的教学目标和内容安排。
在这个学期里,我认真学习每门课程的知识,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并按时完成了各门课程的作业和考试。
下面是我对每门课程的总结和评价。
二、学习总结2.1 经济学经济学是一门涉及社会科学的课程,其主要目标是了解和解释经济现象。
在这门课程中,我学习了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理论。
课程安排了多个实例案例,帮助我们理解和运用经济学的知识。
除了理论学习,教师还鼓励我们进行小组讨论和课堂演示,帮助我们加深对经济学知识的理解。
在实际达成目标方面,我觉得我对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我能够正确地运用这些知识来解释和分析现实世界中的经济问题。
此外,我参加了几次小组讨论和课堂演示,提高了我的表达和交流能力。
2.2 计算机科学计算机科学是一门关于计算机系统和计算系统的科学,其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计算机编程和问题求解能力。
在这门课程中,我学习了计算机的基本原理、数据结构和算法设计等知识。
课程采用了理论讲解、实验操作和编程练习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帮助我们深入理解计算机科学的核心概念和技术。
在实际达成目标方面,我觉得我对计算机科学的基本原理和编程技术有了一定的掌握。
我能够独立地使用编程语言解决简单的问题,并理解常见的数据结构和算法。
在实验操作和编程练习方面,我按时完成了各项作业,并积极参与了课堂讨论和实验操作。
《科学技术概论》结课论文

论当代中国高技术与经济发展高技术的概念源于美国,是一个历史的、动态的、发展的概念。
目前,国际上对高技术比较权威的定义是:高技术是建立在现代自然科学理论和最新的工艺技术基础上,处于当代科学技术前沿,能够为当代社会带来巨第一高技术是技术复杂程度高的技术,即高技术本身的技术等级高、攻克难度大,是现阶段的先进技术和尖端技术,其主要原理建立在人类最新科学技术成就的基础上。
第二高技术是新兴的技术,即指近几十年来才兴起并得到实际应用的技术,如电子计算机从发明到现在只有60多年的历史,但经历了三次飞跃,已发展到了第四代,即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和微型计算机时代。
第三高技术是实在的技术,即指那些可以直接利用并能够在现在或将来转化为商品、形成产业、创造巨大经济效益的技术,因此,高技术紧密地与市场联系在一起。
虽然不同的国家和不同的学者对高技术一词的理解不完全一致,但大体上都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电子计算机技术和微电子技术;光通信和传感技术;机器人和人工智能技术;生物工程(或称遗传工程,生物技术);航天技术;海洋工程;新能源技术;新材料开发等。
随着高技术的出现,产生了一批知识密集的新型行业,如各种决策咨询机构、基因公司、系统开发公司、数据通信网和联机情报检索系统等信息服务业(日本称为信息处理产业,美国称为计算机和信息处理服务业)。
目前得到各国公认并将列入21世纪重点研究开发的高技术领域有:信息技术、生命技术、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空间技术、海洋技术等。
研究高新技术发展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这一课题的主要途径应该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深入国内外科研院所、高等院校、高新技术企业调查研究了解高新技术研究和应用的实际情况;广泛搜集国内外有关高新技术研究发展方面的各种资料,在占有丰富资料的基础上研究它对经济社会发展正在发生和将要发生的影响;召开有科学家、企业家、经济学家、人文社会科学家参加的学术研讨会,建立自然科学家与人文社会科学家之间的对话机制,共同探讨科技进步和人类社会发展的未来,使自然科学和经济学、未来学、人文社会科学交叉互补,充分发挥学科综合优势,博采众长、优势互补,以取得各学科综合研究成果。
专业概论论文

专业概论论文第一篇:专业概论论文专业认识第一部分课程概述体会四周的专业概论课程让我了解了很多,懂得了很多,我感受颇深。
老师的精彩演绎让我对材料科学与工程这门学科有了更为深刻地了解,更加深入地认识。
老师带领我们概览了木材科学与工程专业所涉及的课程,专业培养计划,以及专业今后的研究方向。
还给我们介绍了我国木材工业的概况,让我们对木材科学的前景有了一定的了解,也对今后的发展有了大致的印象。
为我们将来的专业选择指明了方向。
老师主要就专业培养目标,主干学科(木材科学与技术),七大研究方向(木材学,木材干燥,木材加工装备与过程自动化等),专业核心课程(木材学、木材干燥学、木工机械、木材切削原理与刀具、胶粘剂与涂料、工程木制材料、木制品生产工艺学、人造板生产工艺学、家具设计等),就业方面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老师的讲解图文并茂,通过简单的实例将生硬的专业知识轻松的传达给我们每位同学,让我们对今后所学的专业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让我们有信心学好这个具有极好发展潜力的专业。
关于课程的体会,首先,我觉得这门课程的开设是十分必要的,让我们有一次与专业老师接触交流的机会,让我们有一次系统的,全面的了解木材科学与工程这个专业的机会我们应该倍感珍惜。
所以,在这里对老师表示衷心的感谢。
其次,在课程的讲授过程中,我了解到我国和我校在木材领域的现状及所取得的成就。
我感到我们木材科学与工程的前景是十分广泛的,但是相对于国外的企业,我国的产品在国际上相对低端,大多属于低端型和粗放型。
因此,我们木材科学的发展还需要我们一代代人更多的努力。
第二部分对我国木质材料资源现况的感受资源概况1.据最新(第七次)对森林资源的清查,我国有森林面积1.95亿公顷,森林覆盖率20.36%,森林蓄积137.21亿立方米,仅次于俄罗斯、巴西、加拿大、美国,居世界第五位。
人工林面积0.62亿公顷,蓄积19.61亿立方米,继续保持世界首位。
2.与第六次清查相比,森林覆盖率上升2.15%,森林面积净增2054.3万公顷,森林蓄积净增11.23亿立方米,年均净增2.25亿立方米。
自然科学概论论文5篇

自然科学概论论文5篇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自然科学概论论文的文章5篇 , 盼望对大家有所关心!自然科学概论论文1讨论方法的结构不同依据讨论方法适用范围的大小和概括的程度不同,自然科学的讨论方法一般可以化分成三类。
一类是最普遍的讨论方法即哲学方法和规律方法,它适用于一切科学(包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等)。
二类是适用于各门自然科学的一般讨论方法,例如观看、试验(试验)、模拟、数学等方法(广义的观看、试验和数学等方法,讨论社会科学也需要)。
三类是适用于某一门或几门自然科学的特别讨论方法,例如在生物学讨论中运用解剖法讨论生物的构造和功能的关系。
依据人类熟悉过程的进展挨次和深度不同,自然科学讨论方法又可以划分为两种类型。
一类是通过科学观看、试验、模拟、调查猎取感性阅历材料的基本方法阅历方法。
二类是通过对科学技术讨论资料的加工得出科学结论的基本方法理论方法。
例如科学抽象法、各种规律方法、想象和灵感、数学方法、科学假说等等。
由此可见,自然科学的讨论方法具有多层次性,且在每个层次里,阅历法和理论法是相互交织在一起的。
例如在很多基础科学理论讨论中,讨论者将讨论工具、仪器设备作用于讨论对象从而获得第一手事实材料,在这一阶段讨论者使用观看试验和模拟等方法。
然后讨论者运用阅历方法进一步将事实材料进行加工和整理。
再次讨论者把通过阅历方法加工获得的事实材料,通过科学抽象,使用数学、规律、模型、归纳、演绎、假说、等方法上升为科学理论,这个阶段所使用的方法即为理论方法。
因此可以看出自然科学讨论方法是呈立体网络状结构。
社会科学讨论方法包括三大领域社会科学讨论方法本身、与之相关的统计方法以及计算机统计软件的应用(如SPSS)。
社会科学的讨论目的有探究、描述、解释和评价四种。
科学家在进行探究性讨论时,往往采纳定性的方法。
问卷调查、实地讨论、内容分析等在描述性讨论中较为普遍使用。
解释性讨论经常需要运用相关性分析、线性回归等方法进行。
自然科学类学术概论论文范文

自然科学类学术概论论文范文目录1. 内容描述 (2)1.1 科学定义与范畴 (3)1.2 自然科学的重要性与社会发展的影响 (4)1.3 本论文研究范围与目的 (6)2. 自然科学的四个主要分支 (7)3. 科学方法论 (8)3.1 观察与实验方法 (10)3.2 理论与模型建立 (11)3.3 假说与验证过程 (13)3.4 数据分析与科学解释 (14)4. 科学研究的伦理与社会责任 (15)4.1 科学研究的伦理原则 (17)4.2 科学成果的社会应用与监管 (18)4.3 公众参与与科学普及 (19)5. 科学的发展史与未来展望 (21)5.1 早期科学的发展 (23)5.2 近现代科学的重大突破 (24)5.3 新兴科学技术 (25)5.4 科学技术发展的多维度考量 (26)6. 结论与建议 (28)6.1 对自然科学的理解和重要性总结 (29)6.2 当前领域发展的挑战与机遇 (30)6.3 未来研究方向的启示与探索 (32)1. 内容描述在当今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背景下,自然科学作为一个重要的学科领域,始终在追求真理的道路上不懈探索,涵盖了从微观世界的粒子学、分子生物学到宏观世界的宇宙学、地质学等多个分支。
自然科学的研究不仅旨在揭示自然界的基本规律,更通过基础研究为技术革新与社会进步提供理论支持。
本文将以多个自然科学领域为切入点,系统论述其最新研究进展、方法论创新及其在未来科学界和社会中的潜在发展方向。
我们将聚焦于分子生物学和基因编辑技术,探讨CRISPRCas9系统如何引导基因工程时代的来临,并在疾病治疗、生物医学工程以及农业生物技术中展现出的广泛应用潜力。
我们将转战物理学,特别是量子态操控和量子信息科学研究,分析量子计算和量子通信技术的突破性进展及其对信息科学领域的深远影响。
天文学将为我们揭示宇宙奥秘,本文将讨论最新的望远镜探测数据如何帮助科学家窥探黑洞、搜索地外生命以及研究暗物质和暗能量的本质。
财务管理学科概论结课论文

财务管理学科概论结课论文学科概论结课论文财务管理(一财务管理学科简介财务是随着商品生产与交换的形成与发展而产生的本金投入与产出活动。
按学科分类来说,财务管理是会计专业主干课程,财务管理属于第一层次学科,它与会计学是两门并列的学科。
它的发展与金融市场学、数理经济学、投资学的关系密切。
财务管理是对企业资金运动及其所体现的财务关系所行使的直接管理,它的主要目的是优化财务状况和提高财务成果,属于理财学的范畴,是组织财务活动的一项工作,是研究有关资金的筹集和有效使用的学科。
简单地说,财务管理是组织企业财务活动,处理财务关系的一项经济管理工作。
现代财务学是建立在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目标基础上,重点探讨在公司特别是股份有限公司这种现代企业制度的主要形式下,如何对公司经营过程中的资金运动进行预测、决策、分析。
按照财务管理对象,财务管理学可分为筹资管理学、投资管理学、营运资本管理学、收益分配管理学等。
财务管理环节一般分为财务预测、财务决策、财务预算、财务控制、财务分析等几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阶段。
(二财务管理的起源与发展早期是作为微观经济学的一个分支而诞生的,它是属于微观经济理论的一个应用学科。
企业财务管理大约起源于15世纪末16世纪初。
其演进分为萌芽时期、筹资财务管理时期、法规财务管理时期、资产财务管理时期、投资财务管理时期、财务管理深化发展新时期。
一、西方财务理论研究现状:1.围绕资本市场展开研究。
2.未从总体上研究理论结构。
3.未涉及财务制度建设。
4.重视实证研究。
其中,西方财务学主要由三大领域构成,即公司财务、投资学和宏观财务。
其中,公司财务在我国常被译为公司理财学或企业财务管理。
论在任何国家、任何公司的任何时期都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企业管理系统中发挥重要作用。
(四财务管理专业培养目标作为一名财务管理专业的本科生,我们应本着严谨求实的态度,夯实专业知识,为以后的实际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通过归纳,财务管理大学本科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一、掌握管理学、经济学、财务与金融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自然科学类学术概论论文范文

自然科学类学术概论论文范文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范文篇一:《论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统一》摘要: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统一问题受制于研究对象和价值观等多种因素。
只要我们愿意调整统一的基础,把统一建立在多层次多角度的基础上,那么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统一就不是大问题。
科学的统一是一个辩证的历史的统一。
关键词: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统一;基础;调整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统一问题一直是一个争论不休的问题。
那么何谓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统一简单地说,统一就是两者一致或者两者构成一个整体。
从后者来看,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一起显然构成了人类对整个世界的一个完整的互补的认识体系。
于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统一应该更多的是指两者的一致性问题。
那么两者应该在什么基础上或什么意义上一致呢人们主要从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和价值观等方面去判断它们是否一致。
由于人们选择统一的基础和角度不同,因而在一致性问题上存在着很多争议。
不过,如果我们愿意调整统一的视角和基础,那么两者的统一问题就会容易得多。
1影响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统一的主要因素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能否统一以及在多大程度上可以统一,受多种复杂因素的影响,其中最主要的有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人们的价值观等。
首先,从研究对象看,自然界与人类社会既有相似性,又有差异性。
对象的共性使得它们的研究方法和手段容易具有共性,研究对象的差异性又决定了它们在研究方法上的差异性。
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来看,一般认为这两者有很大的区别,即自然界是无意识无目的、没有自觉能动性,而人类社会则是有意识有目的的、具有自觉能动性的特征。
相应地,人们认为自然科学可以进行数学化和逻辑化的研究,因而其可预测性和规律性强。
而社会科学的可预测性和规律性则要差得多,甚至有人认为它们不具有可预测性和可重复性。
如果把社会科学再划分为人文科学和狭义的社会科学两部分,那么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区别就更大了,而这个区别根源于人与自然的所谓本质上的区别,而狭义的社会科学已经较多地采用了数学和实证等自然科学常用的方法,这种方法的相似性源于人类社会和自然界某些方面的相似性。
学科概论论文

工商管理类学科概论本类专业培养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掌握现代工商管理理论知识和方法的应用型高等专门人才。
在政治思想道德方面,拥护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具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遵纪守法,有良好的社会公共道德和职业道德。
在业务知识和能力方面:掌握工商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并掌握一定的专业技能知识。
具备中小企业综合管理者或大中型企业的管理者的基本素养和技能,能够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同时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和自我提高的能力。
1工商企业管理方向:应当具备较高的定量分析能力。
2市场营销方向:应具备较强的市场分析能力、参与组织策划能力。
在身体素质方面,身体健康,能精力充沛地工作。
市场营销市场营销学是经济管理类专业中比较实用的类型,在市场经济逐步完善的今天,对于作为独立经济实体的企业、公司,如果没有专业的市场营销人才,以科学、现代化的营销手段来“做生意”,肯定无法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生存。
市场营销人员是各个企业、特别是大型企业不可缺少的人才,但由于培养数量一直跟不上,所以毕业生供不应求。
市场营销又称为市场学、市场行销或行销学。
简称“营销”,台湾常称作“行销”;是指个人或集体通过交易其创造的产品或价值,以获得所需之物,实现双赢或多赢的过程。
它包含两种含义,一种是动词理解,指企业的具体活动或行为,这时称之为市场营销或市场经营;另一种是名词理解,指研究企业的市场营销活动或行为的学科,称之为市场营销学、营销学或市场营销学本专业培养具备管理、经济、法律及企业管理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各类企、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生产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市场分析以及教学、科研方面工作的工商管理学科高级专门人才。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掌握管理学、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现代企业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2.掌握企业管理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3.具有较强的语言与文字表达、人际沟通以及分析和解决企业管理工作和问题的基本能力;4.熟悉我国企业管理的有关方针、政策和法规以及国际企业管理的惯例与规则;5.了解本学科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大学课程期末总结论文

大学课程期末总结论文导语:大学期末即将到来,意味着一学期的学习即将结束,回顾这一学期的所学内容,可以总结出取得的成绩和进步,同时也暴露出自己的不足之处。
本文将对本学期所学课程进行总结,包括《微积分》、《线性代数》、《英语写作》和《管理学导论》等课程的学习心得和收获。
一、《微积分》《微积分》是大学数学的一门基础课程,也是我大学学习中最重要的一门课程之一。
在这一学期的学习中,我逐渐理解了微积分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并能够熟练地运用微积分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通过课堂学习和作业练习,我对微积分的理解深入了很多,尤其是在求导和积分方面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在学习微积分的过程中,我发现自己对于基本概念的理解还是不够深入,导致在解题过程中容易出错。
为了加深对微积分的理解,我开始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和积极思考问题,同时也加强了与同学们的互动交流。
通过这些努力,我逐渐提高了自己的学习成绩,并且在考试中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此外,我还深刻地意识到了微积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通过学习微积分,我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的各种现象,从而更好地应对生活和学习中的各种挑战。
微积分的学习,不仅使我对数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也让我在其他学科中有了更深入的学习理解。
二、《线性代数》《线性代数》是一门重要的数学课程,也是大学数学专业的必修课之一。
学习线性代数对于培养数学思维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很大的帮助。
在这一学期里,我学习了矩阵、向量、线性方程组等与线性代数相关的概念和方法。
通过学习线性代数,我进一步认识到了线性代数在许多学科中的应用。
线性代数作为一门实用的数学工具,可以用于解决各种实际问题,如线性规划、统计学、物理学等。
同时,我也深刻认识到了线性代数在计算机领域中的重要性,它是计算机图形学、人工智能等领域必不可少的数学基础。
然而,在学习线性代数的过程中,我也面临着一些困难。
线性代数有很多抽象的概念和推理方法,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能力。
生命科学概论论文

内蒙古科技大学本科生结课论文题目:生命科学概论—基因工程技术学生姓名:XXXXXXX学院: 信息工程学院学号:XXXXXXX专业:通信班级: XXXXXXX基因工程技术【摘要】从20世纪70年代初发展起来的基因工程技术,经过30多年来的进步与发展,已成为生物技术的核心内容。
许多科学家预言,生物学将成为21世纪最重要的学科,基因工程及相关领域的产业将成为21世纪的主导产业之一。
基因工程研究和应用范围涉及农业、工业、医药、能源、环保等许多领域。
【关键词】基因工程;应用;问题;前景一、什么是基因工程要弄清楚上述问题,必须首先搞清楚什么是基因工程。
生物学家于20世纪50年代发现了DNA的双螺旋结构,从微观层面更进一步认识了人类及其他生物遗传的物质载体,这是人类在生物研究方面的一次重大突破。
60年代以后,科学家开始破译生物遗传基因的遗传密码,简单地说,就是将控制生物遗传特征的每一种基因的核苷酸排列顺序弄清楚。
在搞清楚某些单个基因的核苷酸排列顺序基础上,进而进行有计划、大规模地对人类、水稻等重要生物体的全部基因图谱进行测序和诠释。
美国从1991年起,准备用15年时间完成人体基因组测序计划。
二、基因工程的应用2.1在农业方面农业领域是目前转基因技术应用最为广泛的领域之一。
农作物生物技术的目的是提高作物产量,改善品质,增强作物抗逆性、抗病虫害的能力。
基因工程在这些领域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由于植物病毒分子生物学的发展,植物抗病基因工程也也已全面展开。
自从发现烟草花叶病毒(TMV)的外壳蛋白基因导入烟草中,在转基因植株上明显延迟发病时间或减轻病害的症状,通过导入植物病毒外壳蛋白来提高植物抗病毒的能力,已用多种植物病毒进行了试验。
在利用基因工程手段增强植物对细菌和真菌病的抗性方面,也已取得很大进展。
植物对逆境的抗性一直是植物生物学家关心的问题。
由于植物生理学家、遗传学家和分子生物学家协同作战,耐涝、耐盐碱、耐旱和耐冷的转基因作物新品种(系)也已获得成功。
学科教学论现代教育技术期末考核论文

浅谈新课改下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新课程改革是一场从教育理念、教育思想、教学方式、学习方式、教学评价等多方面进行的全方位变革。
在我国,信息技术课程一直不很受师生重视,虽然新课改现已推行有几年了,但由于信息技术课程的这种特殊性,其课程改革的难度必将大于其它学科。
作为承担着课程改革任务的信息技术教师的我们,更应该接受新观念,吸纳新知识,拓展新视野,为信息技术的课程改革献力献策。
新课改下的信息技术课程以提升学生信息素养为宗旨,这就要求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过程中,学生不仅要学习信息技术课程本身,更要注重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课堂所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的能力,并让信息技术成为支持学生终身学习的手段。
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转变课堂中的教学行为,课堂中的教学方式。
而新课改下的信息技术课程不仅是为了学习信息技术本身,而且还要培养学生既能利用信息技术解决现实问题又能创造性的发展的能力。
让信息技术成为支持学生终身学习和合作的手段。
要想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实行课堂教学行为的转变,就必须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下的教学方式。
作为信息技术教师的我们应该接受新观念,吸纳新知识,拓展新视野,走进新课改。
下面我就结合我的教学实际,谈谈自己对新课改下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一些看法。
一、新课改倡导自主学习的学习方式。
为此教师必须有效引导,积极创设情景,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
新课改倡导自主学习的学习方式,注重学生主动参及课堂教学,这是对学习方式的变革,它完全不同于传统的被动式教学,为此教师必须有效的引导学生,积极创设情景,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热情。
1.教师转变教学方式,适应自主学习的要求。
教师作为教学活动中的引导者,对学生的学习方式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传统教学中,往往都是教师教,学生学的局面,这种教学方式导致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不强,积极性不高,而且也不利于学生的发展,学生思维容易受到局限,创造性不高。
因此,在新课改中强调自主学习,这种方式使得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是起到引导学生的作用。
科学技术概论.期末论文

《科学技术概论》课程—-题目:论科学技术与社会(教育,经济,文化)的发展【摘要】现代科技发展的基本特征主要有:整体化、数学化、速度化、商品化,高速发展,高度综合,高度细化,国际化,现代科学技术与教育,经济,文化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促进,教育,经济和文化的发展越来越促使现化科技朝着科技的社会化,社会的科技化的主要趋势发展,同时,科技的高度发展和高度综合,高度细分与国际化对经济,教育,文化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迫切需要经济,教育,文化体制的创新以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关键词】科学技术技,基本特征,主要趋势,教育文化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促进【正文】科学技术是指自然科学技术和社会科学技术的总和,这里的生产力是指由物质生产力、精神生产力和人类自身生产力综合构成的社会一般生产力.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它已渗透于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成为推动当代生产力发展的最活跃的因素。
探讨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时代特征,对于我们掌握当代科学技术并促进教育,经济和文化发展以及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其最本质的含义是”科技在推动生产力发展方面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科技已成为提高劳动生产力和整个经济增长的源泉;整个生产力的提高依靠科技的发展;科技转化为直接生产力的速度加快。
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科技在社会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尤其是对社会的教育,经济,文化….。
起着至关重要的促进和推动作用,越来越成为教育,经济和文化前进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推动力。
反之,教育,经济和文化的发展迫切需要科技的革新,同时促进科技的不断更新和变革。
接下来对科技对教育,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做具体的论述。
探讨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时代特征,对于我们掌握当代科学技术并促进教育,经济和文化发展以及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现代科学技术的基本特征是:(一)科学技术发展的整体化。
概论期末考试论文题目及要求

期末课程论文考核要求与标准课程论文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去分析和解决社会现实问题的能力。
1、选题。
从待选题中任选一题。
2、要求:①学生必须独立完成论文。
②杜绝抄袭等弄虚作假行为。
一经发现抄袭网络、杂志等文章,或多名同学雷同文章全部视为不及格。
③论文包括提纲、论文摘要、正文、引用参考文献资料等相关材料。
④论文文本要求统一用纸(信纸,横格)、统一格式,但要字迹工整,卷面整洁,要求手写。
⑤字数2500-3000字。
3、成绩评定:①是否观点鲜明,有新意;,②是否论据翔实,不牵强;③论证过程是否严谨完整,结构合理;④理论分析是否思路清晰,层次清楚;⑤语言表述是否准确流畅,文通字顺。
4、期末总评成绩,平时考勤作业占50%,论文占50%5、6月22日周六上课时,各班班长清点本班上交论文数及未交同学名单。
论文选题参考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特”在哪里?2. 从邓小平的理论和实践看邓小平的人民观3.论邓小平理论的全球化视野及其在21世纪的历史地位4. 论邓小平理论与毛泽东思想之间的继承与发展关系5. 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是中国贫富差距扩大的原因吗?----对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再认识6.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有制结构的必然7. 鼓励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与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8. 国企工人下岗与农民进城之问题研究9. 改革开放----中国的富民强国之路10. 从发展是硬道理到科学发展观11. 从生态环境的视角看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12. 现阶段农村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政策建议13 推动中国科技发展的关键---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14. 四个文明都搞好了,才是真正的社会主义15. 论邓小平的共同富裕思想及其当代实践16. 中国共产党人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观17.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与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18.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19. 创新与中国现代化20. 论邓小平的依法行政思想21.邓小平的小康社会和“三步走”发展战略思想的探析22. 论邓小平的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战略思想23. 西部大开发的现实与思考24.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与中部崛起25.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26. 公平与效率犹如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吗?27.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之我见28. 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29. 论邓小平的民主政治思想30.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邓小平的理论的发展和创新31. 浅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人的全面发展32. 试析邓小平的“以人为本”的思想33. 邓小平理论与21世纪中国社会主义。
学科期末总结论文

学科期末总结论文本学期即将结束,回首所学的学科知识与技能,我深感受益匪浅。
学科的学习不仅帮助我提高了学术水平,还培养了我的综合能力和思维方式。
本篇总结将对本学期所学的学科进行深入剖析,并总结自己的学习收获和成长经历。
通过对学科的回顾与总结,我将更好地理解自己的现阶段学习状况,为下学期的学习制定更有针对性的计划。
二、学科总结在本学期的学科学习中,我主要学习了数学、科学、语言等多个学科。
在数学方面,我掌握了一定的基础知识并能够独立解题。
特别是通过大量的习题练习,我对数学的理解更加深入,并能够运用数学思维解决实际问题。
在科学学科中,我学习了科学实验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提高了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的能力。
同时,在语言学科中,我经过多次阅读和写作训练,提高了对语言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三、学科优点与不足在本学期学科学习中,我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优点和不足。
首先,我在学科学习中展现出良好的自学能力和学科热爱。
我善于通过阅读和思考来掌握新知识,并能主动参与学科活动。
其次,我在学科学习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我善于将学科理论与实际问题相结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难题。
然而,我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首先,我在学科学习中缺乏足够的耐心和毅力。
有时遇到难题或枯燥的学科内容,我容易产生厌倦感,影响了学习效果。
其次,我在学科学习中有时存在思维的局限性。
我在解决问题时,有时缺乏创新思维和跨学科的综合能力,导致解决问题的方式相对单一。
四、学习收获与成长经历在本学期的学科学习中,我获得了很多宝贵的学习收获和成长经历。
首先,我深刻理解了学科对于培养自学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重要性。
通过自主学习和实践,我掌握了更多的学科知识和技能,并能够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其次,我通过学科学习,培养了自己的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
学科的学习要求我们善于观察和思考,通过思考能力的提高,我能够更好地理解学科知识,并能够独立解决问题。
最重要的是,通过学习不同学科,我更好地理解了学科之间的联系和相互作用。
自然科学概论期末论文 (1)

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专业:思想政治教育(2010级)学号:222010*********姓名:袁琼科目:自然科学概论(期末)量子力学的发展史研究(西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400715)【摘要】:量子理论是在普朗克为了克服经典理论解释黑体辐射规律的困难,引入能量子概念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爱因斯坦提出光量子假说、运用能量子概念使量子理论得到进一步发展。
玻尔、德布罗意、薛定谔、波恩、狄拉克等人为解读量子理论遇到的困难,进行了开创性的工作:先后提出电子自旋概念,创立矩阵力学、波动力学,波函数的物理诠释以及提出测不准原理和互补原理等等。
终于在1925年到1928年形成了完整的量子力学理论,与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并肩形成了现代物理学的两大理论支柱。
【关键词】:量子论早期建立与发展诠释与完善【正文】:量子论是现代物理学的两大基石之一,给我们提供了新的关于自然界的表述方法和思考方法。
量子论揭示了微观物质世界的基本规律,为原子物理学、固体物理学、核物理学和粒子物理学奠定了理论基础。
旧量子论包括普朗克的量子假说、爱因斯坦的光量子理论和玻尔的原子理论。
一、量子论的早期早在十九世纪末,经典的物理学基础已经被物理学家所建立。
当时的力学方面有包含牛顿力学的分析力学,电磁方面有麦克斯韦方程组,热学方面热力学三大定律。
物理学家们普遍保持着乐观的感觉,认为对于物理现象已经有了基本甚至是全面的认识。
然而在新世纪之初,开尔文爵士在一次“十九世纪的乌云笼罩这热和光的动力学理论”的报告却引起了整个物理理论的变革。
1.普朗克的能量子假说1900年,普朗克提出辐射量子假说,假定电磁场和物质交换能量是以间断的形式(能量子)实现的,能量子的大小同辐射频率成正比,比例常数称为普朗克常数,从而得出黑体辐射能量分布公式,成功地解释了黑体辐射现象。
普朗克在黑体辐射的维恩公式和瑞利公式之间寻求协调统一,找到了与实际结果符合极好的内插公式,迫使他致力于与理论上推导这一新定律。
学科概论论文

信息工程学科概论论文摘要:简要介绍信息工程专业的基本概念、发展、应用和未来展望。
信息工程技术自从产生到后来的发展,已经融入到了整个社会的各个方面,给社会发展起到了重大的推动作用。
大二短学期,学院开设了学科概论这门课程,其中也包括了信息工程专业。
课程的学习,提高了我们学习本专业的兴趣和热情。
在此,我想叙述一些自己对信息工程的认识和学习的一些看法。
二:关键词:信息工程概念发展影响学习方法三、前言:信息工程是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的简称。
在第三次工业革命后,人类迎来了信息时代。
在信息时代里,信息技术带来的一系列成果造福人民,成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同时“信息”也变得无处不在。
信息工程学科也广泛开设,信息技术也与其他高科技协调发展,与时俱进。
所谓信息工程,就是建立在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和现代计算机技术基础上,研究信息处理理论、技术和工程实现的专门学科。
该专业以研究信息系统和控制系统的应用技术为核心,在面向21世纪信息社会化的过程中有着重要地位。
四、内容:1、信息工程专业的发展:1923年,国立东南大学建立电机工程系,当时,该系设有电机制造、荷电铁道以及无线电三个组。
1928年,国立东南大学更名为国立中央大学。
1932年,陈章先生来到国立中央大学单人电机工程系担任教授,并在36年成为该系主任。
解放后,国立中央大学更名为国立南京大学。
1952年,以南京大学工学院为主体的南京工学院建立,电机工程系分设为电力工程系和电信工程系。
陈章教授任电信工程系主任,而该系就是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前身。
1953年,在全国高等学校的院系调整中,又有浙江大学、厦门大学山东工学院的电信系并入,建立了无线电工程系。
1962年,分出电真空专业,成立我校电子工程系。
2006年3月18日,无线电工程系更名为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2、我对信息工程专业的认识信息工程是建立在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和现代计算机基础上,研究信息处理理论、技术和工程实现的专门学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济学学科概论小结
年级:2012级
专业:金融学
班级:1202班
姓名:陈紫琦
学号:u201212113
一.对本专业的认识
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是华中科技大学下属学院。
2000年6月,原华中理工大学与同济医科大学、武汉城建学院组建新校,更名为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
开设有经济学、金融学、金融工程,国际经济与贸易、统计学等专业,以及按美国模式开设的"经济学-数学"实验班。
教学特色主要包括:
1,发挥华中科技大学的综合学科优势,努力培养兼具良好人文素质与科技素质的复合型经济人才;
2,强调"厚基础、宽口径"培养,各专业前三年课程打通教学。
3,保持外语、数学、计算机教学四年"不断线";
4,10余门专业基础课使用英文原版教材,实行双语教学;
5,实行本科生导师制,注重科研能力的培养;
6,按美国模式开设经济学-数学试验班(已招生5届),注重数学基础训练,绝大多数专业课程使用英文原版教材,实行双语教学。
经济学类专业包括经济学、金融学、金融工程、国际商务-英语双学位班、国际经济与贸易、统计学、以及按美国模式开设的"经济学-数学"实验班等专业。
在大一上学期的转专业考试中,我十分幸运地成功转进了我一直以来憧憬的金融学专业。
以下是我对本专业的一些认识。
1.定义
金融学是从经济学中分化出来的应用经济学科,是以融通货币和货币资金的经济活动为研究对象,具体研究个人、机构、政府如何获取、支出以及管理资金以及其他金融资产的学科. 金融是指以银行为中心的各种形式的信用活动,以及在信用基础上组织起来的货币资金的融通。
这是研究人们在不确定性条件下如何跨时配置稀缺资源的一门学问
2. 研究对象
融通货币和货币资金的经济活动
3.历史起源:金融学在古代不是一门独立的学科,最早形成西方,叫做货币银行学,是从经济学科中分离出来的.近代中国的金融学是从西方引进的主要专业课程:货币银行学、国际金融学、金融市场学、国际金融管理、证券投资学、中央银行学、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保险学、金融工程学、保险精算、投资项目评估、投资银行业务、公司金融等。
培养目标:本专业主要培养能系统掌握金融学理论知识、专业技能和实际应用分析方法,了解当代国际、国内金融业的发展现状和趋势,熟悉金融法规、金融工具、金融业务的操作规则、具有独立从事金融业务及相关领域渗透能力,
能从事金融经营和管理活动的高级专门人才。
4.就业方向
金融专业毕业生主要在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信托投资公司、金融租赁公司、金融资产公司、集团财务公司、投资基金公司及金融教育部门、政府经济管理部门,从事相关的研究、资讯、教学等工作甚至科研工作,如基金经理,股票分析师等.目前很多金融专业的毕业生想进入银行,银行的压力小,待遇好,是很对金融学子的挚爱,所以,金融学的就业前景还是非常乐观的.
近年来金融热的到来,很多同学偏向填报金融专业,这也体现了金融实力之强。
5.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能系统掌握金融学理论知识、专业技能和实际应用分析方法,了解当代国际、国内金融业的发展现状和趋势,熟悉金融法规、金融工具、金融业务的操作规则、具有独立从事金融业务及相关领域渗透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
6.主要专业课程:
其中包括经济学基础课程:政治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财政学、货币银行学、国际贸易、会计学、统计学等。
专业课有国际金融学、金融市场学、国际金融管理、证券投资学、中央银行学、保险学、金融工程学、保险精算等。
授予学位:经济学学士
我的看法;
金融学作为一种应用经济学,其主要就业方向是银行,基金,证券等行业。
由于这些行业工作负担低,工资水平较高,而且福利待遇好。
所以,每年金融专业都是本院学生分专业的首选。
也是全国范围内招生的一个热门专业。
而在我校,金融是经济学院的强专业,该专业的课程是我比较喜欢、适应的,并且为在银行、企业类单位工作是我的愿望,但是由于金融热,金融学比较抢手,金融专业的学分成绩、对学生要求都比较高。
所以,为了今后的发展, 我一定要珍惜在学校得到的条件,努力学习。
二.我在大学四年里的安排
在大学四年里,我希望好好学习,积极参加课内课外活动,团结同学,积极入党。
在大一的时候,努力学习各种知识,好好学习专业课和其他各种课程,积极
参加各种文体活动,团结同学,尽快适应大学生活。
大一的时候努力学习,并且了解相关专业情况。
在大二的时候,努力学习,并且积极参加学校,社团组织的各种活动,积累各种经验,锻炼各种能力。
争取考过英语六级和计算机二级,在有余力的情况下,争取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等其他国家执业资格证书。
并且,阅读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书籍,甚至辅修自己感兴趣的课程。
大三的时候,学好专业课,搞好自己的学习,适度减少课外活动的时间,关注研究生考试的相关信息,为大四毕业的时候考研做相关的准备,制定相关的计划,准备相关的资料。
大四的时候,在毕业来临之际,积极准备毕业论文,积极寻找相关实习机会,努力实习,增强自己的实际工作能力。
积极准备研究生考试,通过各种渠道了解研究生考试的相关信息,制定和修改学习计划,努力复习功课,积极准备研究生入学考试,争取考上研究生。
三.对经济学学科概论课的认识
首先,学习经济学学科概论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一环,有助于促进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快速发展。
在高等教育中,经济学学科概论课程的开设,让大学生们有了更好的渠道去全面了解学习经济学。
通过对该门课程的学习,大学生们对人类社会共有的基本经济问题——生产什么、如何生产、为谁生产、何时生产有了基本的了解;对什么是供求基本原理、什么是市场理论以及什么是经济体制改革有了大体的印象。
从这一点上来看,学习经济学导论确实丰富了我们的知识结构。
其次,学习经济学学科概论在大学生就业抉择中有着不可或缺的指导意义,有助于树立以“社会需要”为标准的先进择业观,从而成就人生事业。
在正确的择业观树立之后,通过对经济学的进一步学习研究,我们在就业过程中就能准确的把握国家经济政策,就能找到合适的机会来大展拳脚,发挥自己的社会价值。
经济学的学习对另一些自主创业的大学生来说就更为重要了,对他们的经营思路、经营规模以及参与市场竞争有了不可替换的作用。
用一句话来概括,学好了经济学导论以及更多的经济学知识对我们的就业和人生事业都有着深刻的影响。
此外,通过对经济学学科概论的学习,还有助于我们看清当今的经济形势,阅读国家的经济政策,从而形成一种大千世界了然我胸的素养,培养了一种世间万物运筹帷幄的博大能力。
四.对于课程的建议
本学期的经济学学科概论课程,使我对经济学类的相关专业的概况,就业前景,本学院的师资力量等等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对于我在以后根据自己的兴趣,家庭环境,社会的就业形势等等因素来选择自己心仪的专业有比较大的帮助。
但是,在学习过程中,还是觉得课程某些方面有改善的空间。
首先,上课的时候,老师可以展示一些学校的科研成果,例如奖状等,使得学生对于该专业的了解更加生动和形象化。
其次,如果上课的时候可以请来大三、大四,甚至已经毕业的学长来给我们谈一谈他们大学对于自己专业学习的看法和心得的话,将有助于我们更好的了解本专业知识。
最后,我想,老师在上课的时候,如果能通过举例等形式,将本专业知识学习的核心内容简洁明了的表现出来,或者结合实际,通过和学生课堂的互动来将本学科的核心思想等呈现出来的话,更能帮助我们了解该学科的研究内容等信息。
虽然经济学学科概论这门课已经结束,但是对于经济学的学习路程才刚刚开始。
今后的日子更要求我们坚持不懈的学习经济学知识,从而为自己在未来社会竞争中占据制高点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