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副对联的故事
对联故事大全5篇精选荟萃集锦
对联故事⼤全5篇精选荟萃集锦每⼀副对联都包含写者的真挚之情,每⼀个字都蕴含着情真的深意。
下⾯给⼤家带来⼀些关于对联故事⼤全5篇精选荟萃集锦,供⼤家参考。
对联故事⼤全5篇精选荟萃集锦1宝⽟蒙尘明朝嘉靖年间,宾州镇出了个神童,名叫蒙⼤赉,他⾃⼩读书过⽬不忘,出⼝成章,尤其是诗联,他⾃是来者不拒,对答如流。
当地名⼈墨客,没有⼀个⼈的才情能⽐得上他,后来⼤家送他⼀个“才⼦”的称号。
蒙⼤赉长⼤之后,凭借⾃⼰的⽂采⼊朝为官。
他虽为⽂官,却⽂武兼备,谋事有绩,戍边有功,屡次加官晋爵,颇受皇上重⽤。
话说恰逢皇后⼗⽉怀胎,谁知腹痛三⽇,就是不见⼩孩⼉降⽣。
这可把皇上急坏了,御医也是束⼿⽆策,想不出解决的办法来。
不得已,皇帝只得下旨召国师⼊宫为皇后占⼘。
国师掐指⼀算,不由得皱起了眉头,皇帝急忙问缘由。
国师⼀躬到地,回答说:“陛下,恕⾂直⾔,皇后迟迟不产太⼦,是因为没有⽂曲星从门前⾛过。
”皇上忙问:“那⽂曲星何在?”国师答:“近在眼前,⽂曲星已下凡,如今就在朝为官。
”皇上⼀听,乐了,既已是⾂下,那⼲脆下旨召齐⽂武百官,让他们⼀⼀⾛过皇后门前就是了。
话说当时蒙⼤赉前⼀晚吃坏了东西,正闹肚⼦,⽂武百官都站成排等着,唯独他跑去茅房拉肚⼦了。
所有的官员都从皇后门前⾛过,仍不见⼩孩⼉降⽣。
正奇怪,蒙⼤赉突然慌慌张张跑过来,当他⼀⾛到皇后门⼝,就听皇后房⾥有⼩孩⼉呱呱坠地的哭声。
顿时,龙颜⼤悦,皇帝⼀⾼兴,当即就拜蒙⼤赉为“国舅”,⾃此更是加以重⽤。
蒙⼤赉被封为国舅以后,⾃然与皇后以兄妹相称。
皇后感激蒙⼤赉的恩情,因为有他⾃⼰才能母⼦平安,所以就把蒙⼤赉当成了⾃⼰的亲哥哥⼀样看待,平⽇⾥兄妹两个⼈亲密⽆间,举⽌也像家⼈那样随便,谈笑风⽣。
这样⼀来,就有⼈嫉妒蒙⼤赉,说他与皇后举⽌轻浮,尽是流⾔飞语。
这话传到皇帝的⽿朵⾥,皇帝也⾮常怀疑,但苦⽆证据,也只好作罢。
太⼦稍稍长⼤⼀点,会⾛路说话了,蒙⼤赉常常抱太⼦到⾃⼰的住所玩耍。
有⼀次,他在蒙⼤赉的房⾥看见床上有⼀把美丽的纸扇,⾮常喜欢,就偷偷把扇⼦藏在⾐服⾥带回了皇宫。
对联的小故事
对联的小故事关于对联的小故事对联,中国的传统文化之一,又称楹联或对子,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
对联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中华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
我国文人雅士常以对对联切磋作乐,因此产生许多关于对对联的小故事,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关于对联的小故事(一)明代文学家杨慎幼年时才思敏捷,出言不凡。
有一年元宵节,杨慎的父亲大宴宾客,当夜恰逢乌云满天,不见星月光辉,有位来客便出一联道:元宵不见月,点几盏灯为山河生色。
众人拍掌称妙,可一时间竟无人续出下联。
正在为难之际,杨慎想到当天恰好是惊蛰,又听到隔壁传来阵阵鼓声,于是上前对出下联。
众人听了,称为佳对。
到底杨慎对的下联是怎样的?请你猜一猜。
(答案:惊蛰未闻雷,击数声鼓代天地宣威。
)关于对联的小故事(二)明代文学家杨慎,自幼勤奋好学。
一次,他遵旨随父进京面见皇上。
时值寒冬,火盆中炭火正红,皇上出上联:炭黑火红灰似雪。
说完,笑望群臣,等候回答。
顿时,殿前一面沉寂。
杨慎沉思片刻,想起家中的白米饭,便说:“我来对!”只见他上前施礼,从容对出下联。
皇上听了拍手叫好,众臣也齐声夸赞。
请你猜一猜,杨慎对的下联是怎样的?(答案:谷黄米白饭如霜。
)关于对联的小故事(三)清代文学家李调查元年轻时即能应声作对,随口吟诗。
一年春天,李调元随父亲李化楠出外散步。
父亲有意考考儿子,便对儿子说:“我出个上联,你对对看。
”随即念道:蜘蛛有网难罗雀。
李调元以为父亲问他的抱负,便以蚯蚓为题对出下联。
李化楠听了,不禁点头微笑。
你猜猜,李调元对的下联是怎样的?(答案:蚯蚓无鳞欲成龙。
)关于对联的小故事(四)申时行是明代江苏长洲人,曾受聘为塾师。
主人见他贫寒不想用他,还出句讥讽说:何方野鸟,敢从梅树借栖身。
申时行不甘受辱,便以“蛟龙”自比,怒而作答。
主人一听,觉得他不仅有才学,而且抱负不凡,于是谢罪请他留下来。
请你想一想,申时行的对句是怎样的?(答案:有志蛟龙,偏向海门来现爪。
妙趣横生的对联故事
妙趣横生的对联故事妙趣横生的对联故事1、解缙是明朝大臣,从小聪明绝顶,才名远播,尤喜对对,走到哪里,总有人要与他对上几回。
有一次,解缙外出散步,口渴,想买个瓜解解渴。
卖瓜的人认出他是对联高手解学士,就说:“你若能给我续上一联,西瓜尽管吃,不要钱。
”解缙笑笑说:“行。
”卖瓜人说了上联:坐北向南吃西瓜,皮朝东甩。
解缙听后,马上答对:思前想后读左传,页往右翻。
卖瓜人说吃瓜,读书人说念书,各有千秋。
这时,又有一人走向前来,拉住解缙说:“学士,在下也有一联请教。
”说罢,指着一家酒店门口那盏四面都写有“酒”字的灯笼,吟道:一盏灯四个字,酒酒酒酒。
解缙脱口而出:二更鼓四面锣,哐哐哐哐。
围观者见此,无不拍手称绝。
2、从前,有位秀才在结婚的当天早上,父亲突然去世,只好丧事喜事一起办。
按风俗,丧事喜事都要贴对联,秀才犯了难,有位文人却写了一副对联:临亲丧,作新郎,哭乎?笑乎?细思量,哭笑不得辞灵堂,入洞房,进耶?退耶?再斟酌,进退两难这副对联,真实的描绘了当时秀才悲喜交加的矛盾心理。
3、清朝有个知县叫王寅,贪脏枉法,有位先生写了一副对联叫人贴到了县衙的门口,联道:王好货,不论金银铜铁寅属虎,全需鸡犬牛羊4、清代浙江钱某未中举人时,时常遭亲友冷遇,后来中了举人,亲戚豪富争相祝贺,他针对这一反差,手书一联贴在大门上:去岁饥荒,五六七月间,柴米尽焦枯,贫无一寸铁,赊不得,欠不得,虽有近戚远亲,谁肯雪中送碳今朝科举,一二三场内,文章皆合式,中了五经魁,名也香,姓也香,不拘张三李四,都来锦上添花5、眉先生,胡后生,后生确实长过先生。
眼珠子,鼻孔子,朱子居然高于孔子?(眉毛先长出来,而胡子是后来才长的,但是后来长的的确比先长出来的还要长,意为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珠子”与“朱子”谐音,眼珠子长得高过鼻子,意味学生周起谓的地位比他还高。
)6、明朝时期,江南有一知府,姓贾名文通。
他博学多才,神思敏捷,尤擅续对。
一次,城中一间档铺贴出一幅上联:东典当,西典当,东西典当典东西。
对联的故事大全3则分享
对联的故事大全3则分享大家能立马说出哪些对联,对联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带来对联的故事大全,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对联的故事大全(一)谢觉哉撰联嘲绅士谢觉哉(1884——1971),湖南宁乡人,无产阶级革命家、法学家。
1905年7月,在湖南宁乡县为山区肖家湾这个僻静小村里,人们奔走相告:“谢焕南中秀才了!”谢焕南是谢觉哉青少年时代的名字。
他自幼学习勤奋,深得老师和同学的赞扬。
21岁时,他承父命参加科举考试,成为中国最末一科的秀才。
谢觉哉的父亲很自豪,他决定办几桌酒席庆贺。
这一天谢家热闹十分,道喜的宾客络绎不绝,其中,也来了一些绅士。
父亲忙叫谢觉哉出来陪客。
但是寻遍屋里屋外,连他的人影都不见。
这时,一位绅士发现收礼的地方贴了一副对联,忙叫道:“你们快来看对子!”大家跑去一看,原先是谢觉哉亲笔书写的:十数年笔舞墨歌,赢得一张倒票;两三月打躬作揖,赚来几串现钱。
这副对联无情地嘲笑了那些道贺的绅士。
他们顿时像泼了一盆冷水,高兴而来,扫兴而去。
原先谢觉哉很厌恶这帮绅士,对考中秀才这事,又极冷漠。
因此,当父亲为他办酒庆贺时,他便写出这副对联,让绅士们自讨没趣。
谢觉哉中秀才后,一向不愿做官,而在家乡从事教育事业。
之后,在进步思想的影响下,他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对联的故事大全(二)1、官官受管何必多管清初,南方有个姓任的主事官,他经常喜欢讥讽议论朝政是非,抨击时弊,不免得罪了一些有权有势的官家豪门。
一天,皇上派来了一个姓管的御史官,到地方来查察,当地绅士豪门伺机出来对任主事官恶意攻击,讲得一无是处,管御史只听一面之词,不加考察,便对主事官严加训斥:“我听说你喜教训别人,这不好。
此刻我有一边对联,让你来对。
”说罢,便念出了上联:说人之说被说人之人说,人人之说,不如不说。
任主事针锋相对地对出了下联:管官之官受管官之官管,官官受管,何必多管。
管御史听后,瞠目结舌,拂袖而去。
2、慧童嵌字联戏知府清咸丰年间,热河知府卜昌欺塞外无人才,便微服去热河诗社寻衅。
有关春联的故事简短
有关春联的故事简短
1、戴大宾巧对对联
戴大宾五岁时,应童子试。
诸生见其年少,笑问:“欲为何官?”戴答道:“阁老”。
众人戏之曰:未老思阁老。
戴大声答道:无才做秀才。
众皆大笑。
2、郑板桥联辱知府。
郑板桥任县令时,知府孙嘉新派人求字,郑知孙搜刮民财便写了一联:
交忠朝庭。
因受百姓。
横批:前程金修。
3、穷秀才改联抱不平。
从前有位富翁,父子花钱均买了“进士”,一年过年,为了炫耀门庭,贴出了这样一幅春联:
父进士,子进士,父子皆进士。
婆夫人,媳夫人,婆媳都夫人。
对联贴出后,乡亲们很愤怒。
有个穷秀才因无钱行贿,年年落榜,故在夜里将春联改了几个字,为:
父进土,子进土,父子皆进土。
婆失夫,媳失夫,婆媳都失夫。
4、杨慎神童之举
杨慎,安用修,号升庵,生于明代弘治元年。
相传他五、六岁时在桂湖附近一个
堰塘里游泳,县令路过,他居然不起来回避。
县令命人把他的衣服挂在一个古树上,并告诉杨慎:“本县令出副对子,如果你能对得出,饶你不敬之罪!”县令刚念完上联:千年古树为衣架。
杨慎即对出:万里长江做澡盆。
县令叹服,赞杨慎为神童。
5、舒铁香讽李鸿章。
舒与李是同榜举人,李任两湖总督期间,舒多次登门遭拒。
一日,舒游黄鹤楼题一联于楼壁:
同榜贵人多,饶他坐稳青牛,懒向人间谈道德。
相逢知己少,愧我重登黄鹤,难从天上觅神仙。
经典对联故事
经典对联故事导读:本文经典对联故事,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经典对联故事1.明末有史可法,坚守扬州,城破,不屈而死。
又崇祯时兵部尚书洪承畴,降清苟且,朝野不齿。
或撰一联曰:史鉴流传真可法;洪恩未报反成仇。
成仇,谐承畴,语带双关。
联嵌史可法与洪承畴之名。
此联后被扩展成为:史笔流芳,虽未成功终可法;洪恩浩荡,不能报国反成仇。
联语虽有扩有改,基本意思和手法未变。
2.相传宋代刘少逸幼时,一日随师往拜名士罗思纯。
罗出对曰:家藏千卷书,不忘虞廷十六字;少逸对道:目空天下士,只让尼山一个人。
虞廷,指舜的朝廷。
相传舜为古代明主,故常以“虞廷”作“圣朝”的代称。
十六字,指《书·大禹谟》之“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
宋儒将此十六字视为尧、舜、禹心心相传个人道德修养和治理国家的原则。
尼山,本为山名,在山东曲阜,此代指孔子。
联语用了用典和借代二法。
刘少逸小小年纪在前辈面前便竞以此种口气说话,令人震惊。
3.相传旧时有一书生,衣食无着,一日饿极,伏于泉畔饮水充饥。
一老秀才路过,见面问之曰:欠食饮泉,白水何能度日?书生答道:才门闭卡,上下无处逃生。
联语用析字双关法。
“欠”与“食”组成“饮”字,“白”与“水”组成“泉”字,“才”与“门”组成“闭”字,“上”与“下”组成“卡”字。
抗战时期,蒋介石政权层层克扣教育经费,加上通货膨胀,教职员工苦不堪言。
某大学教师愤题如下一联:“ 欠食饮泉,白水何堪足饱;无才抚墨,黑土岂能充饥?”此联显然是老秀才联句之脱化和仿作。
手法与前完全一样。
4.明万历年间,艾自修与张居正同科中举,艾名列榜末,旧称背虎榜。
张嘲之曰:艾自修,自修勿修,白面书生背虎榜;艾当时未对出。
张当上宰相后,相传与皇后有暧昧关系,艾抓住这一点。
遂得了下联:张居正,居正勿正,黑心宰相卧龙床。
联语对得很工。
两联先用嵌名,然后联珠(“自修,自修”与“居正,居正”)、重言(修、正)。
5.《笑笑录》云,唐伯虎为一商人写对联,曰:“生意如春意,财源似水源。
有趣的对联故事有哪些
有趣的对联故事有哪些有趣的对联故事1,纪晓岚讽对石先生清代文学家纪晓岚自幼聪颖好学,兴趣甚广。
他的私塾老师石先生是个非常古板的老学究,晓岚对他很反感。
一天晓岚去喂养家雀,将砖墙挖一深洞,喂饱家雀后便将它送回洞内,堵上砖头,以防飞走。
后来,被石先生发现,便把家雀摔死,仍旧送回洞内堵好,并在墙上戏书一联:细羽家禽砖后死;当晓岚再去喂家雀时,发现它已经死了。
心里正在疑惑,忽见墙上有一对联,他断定这是石先生所为,于是续写了下联:粗毛野兽石先生。
石先生见了大为恼火,觉得晓岚不该辱骂老师,于是手势教鞭责问晓岚。
只见晓岚从容不迫地解释说,我是按着先生的上联套写的。
有'细'必有'粗',有'羽'必有'毛',有'家'必有'野',有'禽'必有'兽',有'砖'必有'石',有'后'必有'先',有'死'必有'生'。
所以,我便写了粗毛野兽石先生,如不应这样写,请先生改写一下吧。
"石先生捻着胡子想了半天,也没有想出满意的下联,最后无可奈何地叹了口气,扔下教鞭,拂袖而去。
2,哑联兴味苏东被贬黄州后,一居数年。
一天傍晚,他和好友佛印和尚泛舟长江。
苏轼忽然用手往左岸一指,笑而不语。
佛印顺势望去,只见一条黄狗正在啃骨头,顿有所悟,随将自己手中题有苏东坡诗句的蒲扇抛入水中。
两人面面相觑,不禁大笑起来。
原来,这是一副哑联。
苏轼上联的意思是:狗啃河上和尚骨;佛印下联的意思是:水流东坡尸东坡诗。
有趣的对联故事之老地主袭改旧楹联相传,有这样一位老地主,他粗通文墨而又极喜附庸风雅。
一天,他为母亲祝寿,大开筵宴,悬灯结彩。
想在门口贴副大红对联,却又舍不得花钱请人撰写,便叫帐房先生将常见的"天增日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写出来贴在大门上。
对联故事5则_对联大全
对联故事5则一、老秀才巧写(改)从前,有一位老秀才经常乐于助人,常给乡亲们写,喜联,寿联,等对联,乡亲们找他从不推辞,再加上他根据你的家景,事由编写的妙趣横生。
有一次,村里过春节,他更忙的不可开交,到大年三十晚上,有一家景特别贫困户连门联都没贴,心想大过年的,在穷也得贴付对联啊,于是就请老秀才去写。
老秀才根据他的家竟情况,提笔编写了一付对联。
上联:吃一升,籴一升,升升不断。
下联:花一个,借一个,债债无穷。
横批是:一贫如洗,穷人很满意的谢过了。
还有一次,村里一位双目失明的青年经人介绍找了个对象,也是双目失明,倒是门当户对,条件相当,择日要拜堂成亲。
于是便找到老秀才写婚联。
老秀才略加思索写了一付婚联。
上联:恩爱夫妻难见面。
下联:到了晚上省灯油。
横批是:瞎摸。
大家一看都感到妙不堪言。
又有一次,一家给儿子结婚,就请他写了婚联,谁知刚拜完天地,家中年过八十岁的老爷子就咽气了,接下来红事,白事同时出现,怎么办?管事的说:“红事照常进行,暗中筹备白事”。
于是就急忙搭灵棚,准备办丧事,显然大门的婚联不太适当。
于是老秀才灵机一动,又写了一付对联,将原来的婚联换了下来,上联是:“红喜事,白喜事,红白喜事。
” 下联是:“哭不得,笑不得,哭笑不得。
” 横批是:“悲欢离合”。
大家一看都拍手叫绝。
再有一次,有家想做卖豆芽的生意,开业时便让老秀才写了一付对联。
上联是:“长长长长长长长。
”下联也是:“长长长长长长长。
” 此对联是同字不同音,如何读法,自有妙处。
开张之后,人们好奇,都来看对联,人来人往,生意非常红火,再加上他本人有佳,工艺严格,质量第一,为此生意越做越大,远近闻名。
原来妙联也是财富啊!二、三句话不离本行春节期间,张·王·李·赵四位老干部聚在一起,饮酒聊天,谈古论今,甚是快活。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都有些醉意。
有人提出:咱们喝酒是否行个酒令,以便活跃活跃气氛,大家都说可以;又有人提出咱们吟诗作对,对好了奖一杯,对不好罚酒三杯,大家一致表示同意,于是就借着酒兴对起了对联。
有趣的对联故事三则
有趣的对联故事三则对联大家看过很多啦,下面店铺给大家讲一讲一些有趣的对联故事,一起来看看吧。
有趣的对联故事一《张秀才妙联讽贪僧》清朝末年,鄂西神农架山上有座庙。
庙里有个老和尚,常常对前来烧香许愿的人说,凡给神佛捐钱的人,都可以“消灾免祸”,而那些不信神佛的人必将遭到报应。
为了宣扬他的迷信说法,老和尚特意在庙门口挂了一副对联:经忏可超生,人敬神一诚有感;钱才能通冥,神应人万福无穷。
老和尚整天装神弄鬼,骗取钱财。
虽然迷惑了许多无知的人,使得寺庙香火旺盛,然而有人就是不信他那一套。
有一天,一个姓张的秀才来庙里烧香,和尚要他捐钱捐油,并表示愿意为他念经消罪。
张秀才嗤之以鼻,对老和尚说:“照你这么说,如果念经超度可以使人死而复生的话,那阎王不就是怕你这和尚了吗?你这样精通佛法,难道就能长生不老吗?你说菩萨保佑捐了钱的人,那如果烧杀抢掠的强盗把钱财送给菩萨,而菩萨保护他,这菩萨岂不是成了昧良心的贪官了吗?”张秀才一番义正词严的话,把老和尚说得哑口无言,可是却遭到了一众“善男信女”的反对,认为他这是谤佛灭道,对神佛不敬。
张秀才看见庙门口的对联,沉吟片刻,大笔一挥,也写了一副对联:经忏可超生,阎王难道怕和尚?钱才能通冥,菩萨岂不是贪官?此联尖锐泼辣,幽默风趣,又对仗工整,在当地传为美谈。
明朝翰林大学士解缙堪称诗词名家,他自幼聪明好学,7岁能诗善文,而且生性刚直。
一次,告老还乡的李尚书不信解缙有此高才,他宴请几个权臣显贵作诗,派人叫解缙前来应对,想有意当众奚落他一番。
解缙来到李府,只见大门紧闭。
家丁说主人吩咐要他从小门进入,他站在大门口硬是不走小门。
李尚书闻情走来大声说:“小子无才嫌地狭。
”解缙随即答:“大鹏展翅恨天低。
”尚书听了大吃一惊:呵,这小子口气倒不小。
忙命人打开中门相迎。
刚入席,一权贵便想借题嘲笑他母亲在家做豆腐、父亲挑上街叫卖的贫寒身世,对他说:“听说才子能出口成对,今日请你以你父母职业为题如何?”解缙听了,明知是奚落自己,不慌不忙地吟道:“肩挑日月上街卖;手把乾坤日夜磨。
关于对联十个有趣的小故事,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机智
关于对联⼗个有趣的⼩故事,不得不佩服古⼈的机智⼩⼩的⼀幅对联,虽貌不惊⼈,却传承了华夏⽂明。
古往今来,流传下来不少与春联有关的趣闻趣事。
1。
东晋⼤书法家王羲之喜书门联,但每次刚刚张贴就被别⼈偷⾛,某年除⼣,他想出了⼀个防“贼”的妙法:在门楹上贴出这样⼀副对联:福⽆双⾄祸不单⾏偷联的⼈到王宅前⼀看,都摇头⽽去。
初⼀清晨,王羲之⼜在上下联尾各续三字,遂成意义全新的⼀幅佳作:福⽆双⾄今朝⾄祸不单⾏昨夜⾏ 2。
北宋⽂学家王禹偁幼时家贫,放学后常帮⼤⼈磨⾯。
12岁那年,⼀位师爷命他以磨⾯为题做联⼀副,王禹偁即道:但取⼼中正⽆愁眼下迟⼀⽇,当地太守设宴时即席出句征对:鹦鹉能⾔难似凤满座宾客对答不出,次⽇消息传开。
王禹偁知道后,当即对出下句:蜘蛛虽巧不如蚕3。
宋⼈吕蒙正对当时严重的贫富不均现象愤愤不平。
某年春节,⼀位穷苦⼈请他代写⼀副春联,吕写道:⼆三四五六七⼋九横额:南北春联贴出后引来了⽆数⼈围观。
众⼈始觉其“怪”,继⽽称其“妙”。
这副春联妙就妙在它的“联外之意”:上联缺“⼀”,下联少“⼗”,正是“缺⾐少⾷”的谐⾳:横批“南北”亦即意味着“没有东西”,作者以独特的修辞⼿法写尽了穷⼈的⽣存窘相。
4。
宋代词⼈晏殊路过扬州时在⼤明寺⾥⼩憩,⽆意间看见壁上所书的⼀⾸诗很不错,经打问知道作者是当地⼈王琪,便请王来⼀起⽤饭。
饭后⼆⼈在池边散步,其时正值遍地落红的春末,晏殊说:“有时想起⼀个佳句,⽐如我曾做出过这么⼀句:⽆可奈何花落去⾄今也没想出下联。
王琪应声说:似曾相识燕归来不久,这⼀联句被晏殊写⼊他的词《浣溪沙·⼀曲新词酒⼀杯》中,成了千古名句。
5。
北宋名相寇准与众友同游郊外,即景乘兴出句求对:⽔底⽉为天上⽉众友⽆句答对,杨⼤年刚好赶到,对⽈:眼中⼈是⾯前⼈众友皆齐声喝彩。
6。
宋⼈刘贡⽗善对,王安⽯出句试之:三代夏商周刘对⽈:四诗风雅颂王安⽯拍⼿叫好:“此天造地设也!”对句的妙处在于以“四诗”概括“风雅颂”:因为《诗经》中的“雅”诗⼜可分为“⼤雅”和“⼩雅”,与“风”、“颂”合起来恰成“四诗”。
对联故事16则
对联故事对联故事16则对联,又称对偶、门对、春贴、春联、对子、楹联等,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
对联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汉语独特的艺术形式。
对联是中国传统文化瑰宝。
对联在我国的古文化中盛行,关于对联的故事更是精彩。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对联故事16则相关内容,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大家!过关人对对过关据说,一行人天暮时要过关口,守关的出联让他对:“开关早,关关迟,放过客过关。
”过客应口而出:“出对易,对对难,请先生先对。
”等了半天,守关的问道怎么还不对,行人说:“我不是已经对上了吗。
”守关的人这才恍然大悟。
秀才讽赃官清朝末年,山东省有个县令,贪赃枉法,用贪赃的钱财为自己和儿子买了个进士的头衔,混到京城做了京官,而且恬不知耻地在自己的京宅门口的柱子上写了一副对联:父进士,子进士,父子进士;婆夫人,媳夫人,婆媳夫人。
此联俗不可耐,无非是小人得志,自鸣得意。
一个秀才来到京城,看到赃官门柱上的对联,可笑又可恼,便想治治这赃官。
几天后,秀才连夜来到赃官家门口,将门柱上的对联添上几笔,然后悄悄离去。
第二天,赃官门前围满看对联的人,有的捧腹大笑,有的窃窃私语。
赃官开门出来一看,差点气昏过去。
原来门柱上的对联已变成:父进土,子进土,父子进土;婆失夫,媳失夫,婆媳失夫。
添联讽贪官清代,有个县官贪财如命,酷刑多如牛毛,冤死在他手里的穷苦百姓,真不知有多少。
但是,如果有财物送给他,那么,就是有天大的罪行,也可以“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因此,当地流传着“衙门八字开,有理无钱莫进来”的怨言。
但这个贪官却装聋作哑,恬不知耻,不但无视百姓的呼声,而且贪赃枉法,变本加厉。
有一年除夕,他自己写了一副春联贴在大门两旁,联文是:爱民若子;执法如山。
这副自我标榜的对联贴出后,贪官满心欢喜,除夕夜开怀痛饮,大醉方休。
次日是大年初一,天刚亮,只听管家在房门外禀告:“老爷,对联出岔子了!”贪官听说对联出了岔子,连忙披衣下床,跟着管家奔去。
有趣的对联故事
有趣的对联故事有趣的对联故事有趣的对联故事1苏东坡和佛印谈论佛事,佛印大吹什么佛力无边、佛法无边。
苏东坡的妹妹苏小妹在帘子后面偷听着,便想刺他刺,就写了一句拆字联,叫使女拿出去,交给苏东坡,东坡一看连说:“有意思,有意思!”便念给佛印听:人曾是僧,人弗能成佛。
佛印见是挖苦自己,怎能甘心认输,经过一番思索,终于对上了这个拆字联。
写出来,交给了东坡,东坡看后又交了苏小妹,苏小妹一看是:女卑为婢,女又可称奴。
一天,苏小妹正和苏东坡吟诗作对,不料,佛印走了进来,她急忙躲藏帐中。
佛印见此情形,即口占一联:碧纱帐里坐佳人,纱笼芍药。
小妹想:这和尚真是恼人,人家兄妹正谈得起兴,被你冲散,你还吟诗戏我。
好,待我回一联骂你一句。
于是,念道:清水池边洗和尚,水浸葫芦。
“水浸葫芦!”苏东坡拍手称妙。
佛印只得摸着光头苦笑。
有趣的对联故事2北宋词人张先,字子野,喜作慢词,其词以描写男女之情见长。
他曾因有“云破月来花弄影”、“帘压卷花影”、“堕轻絮无影”这三个别致的句子,获得“张三影”的雅号。
他晚年退居乡间后,年逾八十,家中尚蓄有歌妓。
有一次,苏东坡去拜访他,赠了一副对联,对张先进行戏嘲。
对联写道:诗人老去莺莺在;公子归来燕燕忙。
联中引用了唐代元稹的`《莺莺传》(元代发展成为曲剧《西厢记》)故事,将张先比做拈花惹草的秀才张珙。
张先得联,亦制一联写道:愁似鳏鱼知夜永;懒同蝴蝶为春忙。
这副对联,对自己作了表白,且韵词俱佳,深为东坡所赞赏。
有趣的对联故事3秦观和柳永(屯田)都是苏东坡的好朋友。
秦观因为那首《满庭芳》的词写得很好,特别是第一句“山抹微云”是个佳句,因而时人便称秦观为“山抹微云”,使这句词成了秦观的绰号。
秦观的女婿范温对岳父有这个名字引为自豪。
他常自我介绍说“我是山抹微云的女婿。
”人们确也投以羡慕的眼光。
那时柳屯田的《破阵子》词中也有一句为人传颂的'名句“露花倒影”。
于是时人也称柳屯田为“露花倒影”。
有一次,苏东坡同秦观、柳屯田同席而饮。
非常有趣的对联故事
非常有趣的对联故事非常有趣的对联故事上联:举臂试天高;下联:俯身探地厚。
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非常有趣的故事,欢迎阅读。
非常有趣的对联故事1.一幅对联是这样写的:上联白天没吊事下联夜里吊没事横批无比痛苦2.苏东坡到某染布访染布,被认出,求对联一幅。
苏东坡写到:上联:不论粗细长短,一律欣然接受;下联:且看干进湿出,只论深浅要钱。
横批:好色者来。
3.从前有个少爷,平日吃喝玩乐,游手好闲,把他父亲留下的遗产都花光了,临近年关,连柴米也没有。
除夕夜,这位穷困潦倒的少爷写了一副对联自嘲,贴于门口:“行节俭事过淡泊年”。
村上有位老学者读后,慨叹不已,在对联的联首各加上一字,成了:“早行节俭事免过淡泊年”。
4. 解缙自幼好学,出口成章。
这年春节,他在后门上贴了一副春联:“门对千竿竹,家藏万卷书。
”对门的'员外看了,很不高兴,心想:只有像我这样的人家,才配贴这副对联,就命仆人把竹子砍了。
不一会儿,家人来报,解缙的春联改成了:“门对千竿竹短,家藏万卷书长。
”员外听罢,非常恼火,令人把竹子连根挖出,不料解家的春联又改为:“门对千竿竹短无,家藏万卷书长有。
”5.古时候,有一人家十分迷信,凡事都要讨个吉利。
大年三十晚上,父亲和两个儿子商议说:“堂上要贴一副新春联,现在咱们每人说一句吉利话,凑出一副春联来。
”两个儿子点头称是。
父亲先捋着胡须念道:“今年好!”大儿子想了想也念道:“倒霉少。
”二儿子接着又念道:“不得打官司!”念完了,大家称赞了一番,就由父亲执笔,写了一条没加标点的长幅,贴在堂屋的正中。
邻居们来拜年。
一进门,看见那副春联,大声念道:“今年好倒霉,少不得打官司!”6.曾经在铁路施工队一线施工,一年春节将至,因抢进度,保工期,故施工队决定节日加班,突击生产。
寒风瑟瑟,草木枯黄,万物萧条,虽然施工现场机器轰鸣,热火朝天,可施工驻地却冷冷清清,少了些气氛,缺了点年味。
恰巧前几天看了一篇文章,大概内容是某校老师利用严谨、公正的对联幽他人一默的故事,深受启发,于是在自己所住的电、钳、车、焊等工种繁多的综合班门上草书对联一幅:上联:架银线送光明点点焊焊下联:精心车细工琢敲敲打打横批:样样精通此联一贴出,顿觉简陋的施工板房生动了不少,多了些喜庆的气氛。
对联故事集锦
对联故事集锦
1.纪晓岚对乾隆:有一次,乾隆皇帝想考考纪晓岚,于是便出了一个上联:
“鼠无大小皆称老”。
纪晓岚听后,稍作思考,便对出了下联:“蜂有雌雄都叫蜂”。
上下联不仅对仗工整,而且巧妙地蕴含了“无大不小”的道理。
2.王羲之妙对当鹅群:王羲之是著名的书法家,他的书法风格飘逸,深受人
们的喜爱。
有一次,他和朋友去游山玩水,朋友出了一个上联:“游西湖,提锡壶,锡壶落西湖,惜乎锡壶”。
王羲之听后,沉思片刻,便对出了下联:“过南岭,带难领,难领倒南岭,难难南岭”。
上下联不仅对仗工整,而且富有诗意。
3.唐伯虎巧对祝枝山:有一次,唐伯虎和祝枝山在一起喝酒,祝枝山出了一
个上联:“一杯酒,凄凄夜,凄夜饮酒思旧人”。
唐伯虎听后,稍作思考,便对出了下联:“两盏灯,茫茫海,茫茫海浪映孤舟”。
上下联不仅意境深远,而且对仗工整。
4.苏东坡妙对出奇:有一次,苏东坡去参加一个盛大的宴会,在宴会上,他
遇到了一个才子。
这位才子出了一个上联:“绿叶厚荫覆长亭,长亭下面唱凤鸣”。
苏东坡听后,稍作思考,便对出了下联:“红花独艳映小径,小径旁边听鹿鸣”。
上下联不仅意境优美,而且对仗工整。
5.郑板桥妙对斗贪官:有一次,郑板桥去拜访一个朋友,朋友出了一个上
联:“一盏灯,亮到明”。
郑板桥听后,沉思片刻,便对出了下联:“三更鼓,响连天”。
上下联不仅对仗工整,而且寓意深刻。
郑板桥用这个下联暗指那些贪官污吏的腐败行为就像鼓声一样响彻云天。
中国民间对联故事
中国民间对联故事对联,又称门对、春贴、对子、楹联等,是一种独特的汉语言文学形式,起源于中国。
它以简练的文字表达丰富的意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
在中国民间,有许多关于对联的故事,传承着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幽默。
1. 孟尝君与对联相传战国时期,齐国的孟尝君喜欢结交天下英才。
有一次,他邀请了许多文人墨客来家中做客,其中有一个叫苏秦的人。
孟尝君为了考验苏秦的才华,便让他在门口贴上一副对联。
苏秦想了想,便写下了“门前大桥下,走过行人皆过客”。
孟尝君看了之后,觉得这副对联表达了人生百态,非常赞赏。
从此,苏秦成为了孟尝君的座上宾。
2. 曹操与对联曹操是东汉末年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他的才情横溢,善于写诗作赋。
有一次,曹操在宴会上写了一副对联:“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这副对联表达了天地壮阔的景象,令人叹为观止。
后来,曹操将这副对联挂在自己的书房里,以示自己的豪迈胸怀。
3. 王羲之与对联王羲之是东晋著名的书法家,被誉为“书圣”。
有一次,他在庙会上看到一位卖字画的老人,老人的字画虽然普通,但价格却非常高。
王羲之觉得这位老人有些狂妄,便想教训他一下。
于是,他拿起毛笔,写下了一副对联:“千里江山图,万里长空梦。
”这副对联表达了山水之间的辽阔景象,意境深远。
老人看了之后,知道自己无法与王羲之相比,便主动降低了价格。
4. 陆游与对联陆游是南宋著名的诗人,他的诗歌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有一次,陆游在家中宴请宾客,为了增加气氛,他提议大家来对对联。
众人纷纷响应,你一言我一语地写出了许多对联。
最后,陆游总结出了一副对联:“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这副对联表达了人生的坎坷与希望,令人感慨万千。
5. 郑板桥与对联郑板桥是清代著名的画家、书法家、诗人,他的书画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有一次,郑板桥在家中宴请宾客,为了增加气氛,他提议大家来对对联。
众人纷纷响应,你一言我一语地写出了许多对联。
最后,郑板桥总结出了一副对联:“梅兰竹菊四君子,风雅颂赞三才子。
有趣的民间对联故事6则
有趣的民间对联故事6则(1)发愤立志苏东坡年轻时候,仗着自己聪明机敏,又常被人夸奖,便渐渐骄傲起来。
有一年春节,他作了一副春联贴在门上:识遍天下字读尽人间书瞧这口气,真有“天下第一”的样子。
过往行人看了,有的夸这家出了能人,也有的摇摇头,觉得海口夸得太大了。
有一天,一位白发老者登门拜访,见了苏东坡,老人说:“听说苏才子学问盖世无双,老朽特来请教。
”苏东坡见这么大岁数的人都找自己问问题,心中十分得意。
出于尊敬,他为老者让了坐,问道:“老先生可有什么疑难?”老人没有说话,笑吟吟捧过一本书来。
苏东坡接过来,翻开第一页,头一行就读不下去了。
为什么呢?有两个字不认识。
越往下看,生字越多。
立刻脸上红一阵、白一阵,脑门上汗涔涔的。
老人说:“怎么,这些字连苏才子也不认识呀?”说完笑吟吟地走了。
苏东坡呆若木鸡,一时都忘了送客。
等缓过神来,才恍然大悟,赶忙添了几个字,重新写成这副门联:发愤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后来,他果然成了中国的大文豪。
(2)岳阳楼岳阳楼,在岳阳城西,“八百里洞庭”湖东岸,遥望群山,景色秀丽,为唐中书令张说守此州时所建。
三国时,东吴于洞庭湖上操练水军,便在这里观兵。
登上岳阳楼,极目远眺,真是水天一色,湖中波光粼粼,渔帆点点,远山苍茫,缥缈云间,令人心旷神怡。
这里成为历代的游览胜地,文人、学士赞美题咏,多不胜数。
在岳阳楼门口,有副对联: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
这副对联,上联写景,下联写情,情景交融,并与《岳阳楼记》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相呼应,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是很高的。
清道光年间云南罗平县人窦兰泉所撰、何绍基书写的一副长联(一百零二字),更是岳阳楼对联中的佼佼者,历来脍炙人口,其联云:一楼何奇,杜少陵五言绝唱,范希文两字关情,滕子京百废俱兴,吕纯阳三过必醉。
诗耶,儒耶,吏耶,仙耶?前不见古人,使我怆然涕下;诸君试看,洞庭湖南极潇湘,扬子江北通巫峡,巴陵山西来爽气,岳阳城东道岩疆。
短篇对联故事(精选12篇)
短篇对联故事短篇对联故事(精选12篇)对联,又称对偶、门对、春贴、春联、对子、楹联等,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
对联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汉语独特的艺术形式。
对联是中国传统文化瑰宝。
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短篇对联故事集锦,欢迎阅读。
短篇对联故事篇1苏东坡与佛印和尚是好朋友,两人论诗作联,也常常互相取笑,从中得到极大乐趣。
佛印虽是出家人,却顿顿不避荤。
一天,他炖了鱼,正要吃,抬头一看,苏东坡进了寺门。
心想:早不来,晚不来,一吃鱼他倒来了,先不给他吃。
急中生智,顺手把敲的磬翻过来扣在鱼盘上推到一边。
苏东坡一进庙门就闻到香喷喷的鱼味,心想:来得早不如来得巧,可以享口福了。
挑帘进门一看,佛印吃着米饭,桌上只有一碟咸菜。
佛印也很大方:“学士驾到,与贫僧一起吃粗饭吧!”苏东坡只好坐下来吃白饭。
他边吃边琢磨,这鱼放在什么地方呢?发现不远处有一个倒放的磬,心里明白了,可怎么把磬里的鱼拿出来吃呢?忽然心生一计。
苏东坡说:“前几天,你让我给一位善人写对子,我一直没写出来。
后来想,索性用一副现成的对联算了。
”佛印问:“哪一副?”苏东坡告诉他,就是常见的春联:向阳门第春常在积善人家……说到这儿,苏东坡装作忘记的样子:“下边是什么来着?”佛印说:“庆有余。
”苏东坡赶忙接过话岔儿:“什么?'磬有鱼’,那为什么不拿出来吃呀?”说完,一欠身,把不远处的磬翻了过来,“果然有鱼,吃呀,吃呀,不要粗茶淡饭了。
”佛印也笑了:“这个学士,真够机灵的。
”短篇对联故事篇2宋朝有个州官叫田登,欺压百姓,横行霸道,还蛮不讲理。
他不许别人直接说出他的名字,说这是不尊敬他,叫“犯上”。
他叫田登,不但“登”字不准说,不准写,而且像“灯”、“蹬”、“噔”什么的,也一律是“禁字”,比皇上还厉害。
谁要是不留神犯了“禁”,马上叫人拉下去打一顿板子。
这年正月十五要到了,这是民间的元宵节,也叫灯节,家家户户要挂灯、赏灯,叫做“放灯”。
对联故事大全
关于对联故事大全导读:本文关于对联故事大全,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关于对联故事大全1、杨继盛巧对趣话杨继盛是明代一位以“巧对”著称的名人;出生于河北容城,嘉靖进土;相传他“每作对,人辄称善”;至今,民间还流传着很多他的巧对佳话;传说,杨继盛刚刚入私塾读书的时候,有一天,来了一个年纪较大的学生,私塾先生,看见这麽大年纪的人,也来求学,就出了一个对子相嘲:老学生谁知话一说完,就被坐在一旁的杨继盛不假思索地接过来:小进士那位嘲笑“老学生”的先生听后,大吃一惊,说:“此儿小小年纪,竟聪颖如此,将来必有出息”有一次,私塾先生外出,学生们,学生们作阵交战的游戏玩耍;正玩在兴头上,不料先生突然回来,大家慌忙四处藏匿;先生大怒,挨个地罚跪,并出对;藏形匿影;叫学生对,先对出者免罚,对不出的继续罚跪;只见杨继盛微微一笑,答对:显姓扬名;先生脸上的怒气,顿时一扫而光,惊呼:“此乃绝对也”伸手将杨继盛拉起来;从此,杨继盛擅对出了名;在私塾从师十年间,杨继盛还作了不少脍炙人口的对联;如有一次,他的表叔辛体元来做客;刚好家里没有酒,到酒店去买,凑巧酒也卖完了;辛体元出了上联戏道:无酒是穷主;只听见一个略带稚气的声音回答:有儿为名臣;辛体元眼光一扫,原来应对竟是小继盛,不禁啧啧称赞;杨继盛长大后,果然成为明代名臣,官至兵部员外郎;当时奸相严嵩专政,杨继盛因为忠苜敢言,一年之内四次被贬;最後一次,被贬途中,他草疏“十罪五奸”弹劾严嵩,结果被陷害入狱,受尽酷刑后,惨遭杀害;铁肩担道义--辣手著文章;这副传颂千古的名联,就是杨继盛在狱中写下的;对联铿锵有力,表现出他那荡荡襟怀,铮铮铁骨;2、卖柴童妙对进家塾明朝时,江苏省吴县,出了一位“神童”,姓施名盘;施盘家里很穷,上不起学,他五岁开始,就上山砍柴、割草卖钱同时,利用时间,偷偷地,向村里的一位老秀才,学习认字、读书、吟诗、作对;施盘九岁那年,他进城卖柴,路过一家私塾,听著里面传出来的朗朗书声,他好想进私塾当一名学生;恰好此时,私塾的主人张都宪坐轿回家,发现了小施盘,张都宪问他,站在这里干什么,小施盘嗫嚅地,说出了自己想进私塾读书的愿望;张合宪一听,哈哈大笑说:“穷小子也想进我家私塾念书,也不想想自己的身份;”经小施盘再三恳求,张都宪这才说:“这样吧,我出一上联,只要你能对上,我可以破例让私塾老师收你;”张合宪出的上联是:新月如弓,残月如弓,上弦弓,下弦弓;这上联连用四个“弓”字,两个“月”、“弦”字;张都宪认为这下子,一定难倒这个卖柴童;没想到,小施盘听了上联,笑嘻嘻地说“学费我出不起,对对子,可难不倒我;”他略加思忖,便对出下联:朝霞似锦,暮霞似锦,东川锦,西川锦;施盘对出的下联,连用四个“锦”字,两个“霞”、“川”字,完全符合张都宪上联的要求,而且用“朝”、“暮”对“新”、“残”,用“东”、“西”对“上”、“下”,十分工整,张都宪只好让他进私塾念书了;3、切瓜分客明代年轻文学家蒋焘,小的时候,才思敏捷,对答如流,蜚声乡里;有一天,他的爷爷,带他到一座庙里去玩;蒋焘从高高的台阶上往下跳,三蹦两跳地到了下边;爷爷见了,笑着说:三跳,跳下地;蒋焘在下边一抬头,正好看见树上;有只小鸟“扑哧”一声,飞上天去了,他马上对了一句:一飞,飞上天;爷爷听了很高兴,连连赞好;有一次,他父亲的朋友来访,他们围坐在客厅吟诗、联对,忽然乌云密布,接著,括起大风,一会儿,就下起大雨,雨点“劈哩拍啦”地打在窗户上;客人中,有一人看见窗户纸上的雨点印儿,触景生情,出一上联求对:冻雨洒窗,东两点西三点;这上联的意思是说,这会儿,冰凉的雨点,打在窗户上,东边窗户上有雨点,西边窗户上也有雨点;从文字上讲,巧就巧在“冻雨”的“冻”字,是由“东”和两点组成,“洒窗”的“洒”字是由“西”和三点组成;这样,联意既说明了当时雨打窗户的情景,又说明了“冻”“洒”两字的组成;这样,下联就不大好对;要求后半句说的事,与前半句说的事,互有关联,还得拼成前半句的第一、三两个字,可真够难的;在座客人苦思冥想,绞尽脑汁,难以应对,客厅一时沉默;这时,仆人送上瓜来,蒋焘的父亲,连忙切瓜分片,请客人吃瓜;站在一旁看父亲切瓜,客人们吃瓜的蒋焘,即景生情,高声说:“我来对下联”;接着吟道:切瓜分客,横七刀竖八刀;一语既出,满座惊叹;蒋焘对下联的前半句“切瓜分客”,说的是当时吃瓜的事;后半句“横七刀”、“竖八刀”既是指切瓜,又跟前半句有直接关系;同时“七”、“刀”左右横看,合起来,是前半句的第一个字“切”;“八”“刀”上下竖着,合起来是第三个字“分”;真是妙语双关,兴趣盎然;客人们皆赞叹不已;4、小于谦答对显文才于谦,一三九八--一四五七字廷益,浙江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明代、水乐进土,著名的民族英雄1;他幼年时就勤奋好学,志向高远;读书过目即诵,对句出口皆成;有一次,于谦的母亲,把他的头发,梳成双髻上学,一天,被一个叫兰古春的僧人看到了;兰古春针对他的模样,就戏弄他说:牛头喜得生牛角;于谦立即应对:狗嘴何曾出象牙;兰古春自讨没趣,匆匆而去;于谦回家后,对母亲说:“今后不能再替我梳双髻了;过了数日,兰古春恰巧又路过学堂,看到于谦的头发梳成三岔,于是再次戏道:三角如架鼓;于谦随声就应:一秃似擂槌;兰古春赞其才思敏捷,对于谦的老师说:“这孩子长大后,必定是国家的楝梁;”有一年清明节,于谦随家中大人去祖坟扫墓,路过凤凰台时,他的叔父,出了个上联让他对,联文是:今朝同上凤凰台;于谦马上应对:他年独占麒麟阁;大人们听了,对这一抱负甚大的对句惊喜不已,他的叔父说:“此小儿,乃是我们家的千里驹啊”扫墓返回的路上,经过一座牌坊,上面写著三个字:癸辛街于谦的叔父说:这三个字的地名,前面两个字属天干即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要对个地名对,恐怕不容易;”不料,小于谦用三国演义中,所写到的陕西地名,对道:子午台他的叔父和族人们,听了更加惊讶欣喜,因为这一地名,前两字正好是地支即子、丑、寅、卯、辰、已、午、未、申、酉、戌、亥中的两个字,与癸辛街恰成一佳对;过了两年,于谦成了县学生员;当时,有一巡按,到他家乡的一座寺院游玩;随从官员中,有一人指着殿中佛像道:三尊大佛,坐狮、坐象、坐莲花;一时无人对出;于谦刚好也在场,他随口应道:一介书生,攀凤、攀龙、攀桂子;众人无不拍手称妙;注:1明正统十四一四四九年秋,瓦刺蒙古一部落入侵,英宗被俘;当时,任兵部尚书的于谦,拥立景帝,反对南迁,并亲自督战,击败瓦刺军,使当时局势转危为安,故称其为民族英雄;5、焉知鱼不化为龙明代学者邱浚,一四一八--一四九五字仲深,琼山今广东琼山人;幼年在学堂念书,一天,大雨滂沱,有的座位漏雨,大家争坐不漏雨的座位,当时和邱浚争座位的,是一个当地显贵的儿子,两人互不相让,争得面红耳赤;老师看见了说:“你俩不要争,我有一句五字联,能对上的坐好位;”接着念道:细雨肩头滴;显贵的儿子一听,目瞪口呆,对不上来,邱浚却胸有成竹地,对道:青云足下生;老师听了,只好把不漏雨的座位,让给邱浚;显贵的儿子不服气,放学回家,将争座位的事,向父亲哭诉;显贵听了大怒,即差人把邱浚叫到家里来,一见面,就气急败坏地喝道:谁谓犬能欺得虎邱浚鄙视一笑,从容答道:焉知鱼不化为龙显贵一听,吓了一跳,知小邱浚非等闲之辈,长大后定有出息,无话可说,只好放他回去;邱浚长大后,果真大有出息;他于景泰年间中进士,授编修,成化年间为国子祭酒;孝宗即位,任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参预机务;他天性好学,反对“文尚险怪”,熟悉国家典故;他认为夏德秀编写的大学衍义中,治国平天下的条目不够完备,于是博采群书1,加以补充,称为大学衍义补;晚年右目失明,乃坚持阅读,披览不辍;注:1夏德秀二七八--三三五南宋大臣,学者;建州浦城今福建浦城人;庆元进士;其哲学观点继承二程、朱熹之说,主张:“收放心,养德性”;著有西山文集、大学衍义等;6、杨溥巧对免父役杨溥一三七九--一四四六,字弘济,石首今湖北石首人;明建文进士,授编修1;为明代有名学者;曾任翰林学士、武英殿大学士,礼部尚书等职;他和杨士奇、杨荣、历事四朝成祖、仁宗、宣宗、英宗,合称内阁三杨;杨溥幼年家贫,父亲年老多病;在这样的家境下,他孜孜不倦,刻苦学习,年纪虽小,文才却不凡;有一次,县官派人捉他的父亲去服劳役,当时,他的父亲有病在身,杨溥到县衙里,再三恳求,请求免除劳役,县官看他是个小孩子,就刁难说:“我出个对子,如你对上了,我可以释放你的父亲;”接着,出了上联:四口同图,内口皆归外口管;这个上联,构思奇妙,县官利用“图”字的结构,折字起意,乃是说:“在我统治的范围内,百姓就必须服从我的管辖;”小杨溥听了,得知这个县官喜欢人奉承,稍思片刻,就投其所好,对了下联:五人共伞,小人全仗大人遮;杨溥这个下联,也是运用“析字法”,拆开“伞”字,既表达了自己的请求,又恭维了县官,而且对仗工整,表达适切,因此,县官不得不点头称赞,终于赦免了他父亲的劳役;注:编修:1官名;明清之翰林院编修,以一甲二三名进士及庶吉士留馆者充任,无定员,亦无实际职务;负责修国史、实录、会要等;7、许将童年妙对许将一O四五--一一一一年福建闽县今福州人;宋仁宗喜佑八年一O六三年中首名状元;他小时候聪明灵悟,勤奋好学才气横溢,是闻名遐迩的“小神童”;许将九岁那年夏天,跟随族亲游览白岩山后,返回途中,因食干粮,口渴难当,于是向正在菜园围篱笆的老伯讨茶喝;篱笆老人,早就知道,站在面前的这个小孩,是当地有名的“小神童”,并没有马上给茶,却提出条件对他说:“小哥,要喝茶当然可以,但要请你对对,我有一个藏在心里多年,对不出来的上联,你把下联对出来,我才给茶;”小许将虽然口渴得很,但却懂得尊重长者,就很有礼貌谦逊地说:“请老伯赐教,让小童见识见识;”这位老伯,就以自己围篱笆的事,念出上联:一篱二纬三桩囿菜园,园种春夏秋冬菜;与许将交游的族亲中,不乏文人雅土,他们听了上联,一时应对无句,帮不了小许将的忙,干着急,担心他对不上;才思敏捷的小许将,眨眨眼,拍拍小脑袋瓜,不慌不忙地对了下联:百架千层万卷叠书馆,馆藏古今中外书;许将话刚说完,众人拍手称妙;围篱笆的老伯听了,也暗暗佩服;“对得不错,但不知他是偶然而得,还是实有其才;”心想,再出一对试试;于是,老伯开口说:“小哥,让我再赐教一对如何”小许将喝不到茶,口更渴了;但还是耐著性子,恭恭敬敬地回答:“敬请老伯教诲”;老伯就以他们今天游览胜地白岩山为题,侃侃念道:白岩白雾白玫瑰,如观玉皿;同游者听了上联,知道老伯用的是复字的修辞手法,绞尽脑汁,想助小许将一臂之力;然而,小许将可是心中有数,他回顾今日登山游览的情景,一幅幅美丽的画面,又重现在眼前:莲花岩上的托红寺,红寺映朝霞;玳瑁峰上盛开的红杜鹃,他想到这里,立刻得了下联,就慢条斯里对道:红寺红霞红杜鹃,若赏金屏;老伯听了,高兴得翘起大拇指,连声称妙;即刻端出上等白岩茶,小许将接过茶,正想喝,那老伯边叫:“慢”边在茶杯里,加上香喷喷的茉莉花;就在这时,老伯发现上弦月影,映入茶杯中,见景生情,又叫一声:“慢再对一联;”随着念了出来:茶饮客吞杯中月;这上联,不但难住同游的文人雅士,而且也确实难住了小许将;这时,小许将手捧香气诱人的茗茶,不敢往嘴里送,他低头苦苦思索,难得佳句,只好抬头,向四处寻找答对的素材,当他发现水井畔,有一位大嫂在吊水,一时开窍高兴地大叫:“有对了”接着朗声念道:水抽人吊井中星;众人齐声叫好,听得老伯也高兴得连胡须都翘起来,再次高喊:“慢,小哥”大家一怔,以为他又要出难题了;原来他爱才心喜,笑呵呵地,又往许将茶杯里,添上桂圆肉,然后说:“小神童名不虚传,来日一定中状元啊”许将中状元后,先后曾任编修,龙图阁侍判,龙图阁直学士、翰林学土、尚书左丞、右丞等职、知泰州今甘肃省天水县、扬州今江苏省江都县、郓州今出东省平东鲧等地;熙宁七年一O二四年,契丹以二十万大兵逼代州今山西省雁门县,朝廷命许将北上为使,与契丹谈判;许将阅读大量资料,广博闻记,做好充分准备;谈判中,舌战对方,随问随答,对答如流,弄得对方膛目结舌,终于谈判成功,免遭外患;8、神童解缙的春联与对句解缙一三六九--一四一五是明朝大臣,吉水今江西吉水人,洪武年间进士;解缙小聪颖,思敏捷,又勤奋好学,小小年纪就熟读“四书”、“五经”;他文章、诗词,样样精通,尤擅对句,远近称之为“神童”;下面,就是他小时候对句的故事;1写春联有一年除夕,十岁出头的解缙,即景生情,挥毫写了一副春联:日望赣江千里帆;夜观庐陵万盏灯;这副春联,引来了四邻观看,众人称赞不已;解缙家的对面,是曹尚书的府第;这位尚书大人,久闻“神童”之名,但不大相信解缙的文才,见了这副春联,也不由得暗自赞许了;只是心里总有些怀疑,于是,决定想个主意,来考考解缙;曹尚书下令,在解家大门正对面的河堤上,栽了一片青竹,以挡住解家的“日望赣江千里帆,夜观庐陵万盏灯”的景色;第二年除夕,解缙又在大门上,贴上一副春联:门对千竿竹;家藏万卷书;曹尚书见了,不由得为之惊叹;为了再次考考解缙,马上令人将竹子砍短;他再去看解家的春联时,只见联尾各加一个字,成了:门对干竿竹短;家藏万卷书长;曹尚书发了狠,令家人将竹子连根刨掉;这时,解缙又挥笔在联尾,再各添一个字,联文变成:门对千竿竹短无;家藏万卷书长有;曹尚书无可奈何,派人给解缙送去大红请帖,一定要当面见见这位“神童”的真本事;2智斗曹尚书解缙接到曹尚书的大红请帖,就随来人到曹尚书家;只见大门紧闭,侧门大开,便转身回走;曹尚书在门内冷笑道:小子无才嫌地仄;缙听了,漫不经心哼道:大鹏展翅恨天低;曹尚书只好打开大门迎进解缙;他望了望一身绿衣的解缙,便吟道:水中蛤蟆穿绿衣;解缙笑着,指了指身穿红袍的曹尚书,针锋相对答道:锅里虾公着红袍;曹尚书恼羞成怒骂道:二猿伐木深山中,小猴子也敢对锯句解缙也毫不客气地,马上还以颜色:一马落足污泥里,老畜牲怎能出蹄题;翰林出身的曹尚书,与一个乳臭未乾的小孩子对对,竟然丝毫占不了上风,很不甘心,但心里又不得不承认“神童”才华横溢,机智敏捷;曹尚书并不就此罢休,随即请来看客,他要当众人之面,再一次考考解缙;曹尚书呷了一口酒,面对墙上挂的一幅墨迹,脱口就说:醉爱羲之迹;解缙随口吟就:狂吟“白也”1诗;曹尚书马上又出一上联:风吹马尾千条线;解缙立即答对:日照龙鳞万点金;看客们无不被解缙的巧对折服,情不自禁地击节,喝起采来;曹尚书见还未曾考倒解缙,十分著急,指着屏风上的画,又出一联:龙不吟,虎不啸,鱼不跃,蟾不跳,笑煞落头刘海;解缙略加思索,指着案上的棋子答道:车无轮,马无鞍,象无牙,炮无火,活捉塞内将军;解缙刚刚对完,曹尚书额上冒汗,但还不肯认输,就以教训的口吻道:眼珠子,鼻孔子,珠子还在孔子上;解缙冥思片刻,遂得一联回敬:眉先生,发后生,后生更比先生长;此联寓意深刻,暗含讥讽,可谓颇具匠心;解缙才说完,看客们拍案叫绝,曹尚书顿时语塞,只得佯醉而退;3一石三鸟解缙的超群才智,使曹尚书不得不暗自叹服;一日,他又邀解缙进府,想试试,解缙近来的学业,是否长进;于是,你来我往地,又对了几联后,曹尚书一直未占上风;于是,便使用最后绝招;利用“谐音”双关,企图“一石三鸟”压倒解缙;他出的上联是:庭前种竹先生笋;解缙立即对出:庙后栽花长老技;曹尚书笑道:“我这上联的意思是,庭院前面种的竹子,先长出了竹笋;”解缙说:“我下联的意思,是庙后头栽的花,长出了老枝;”曹尚书又道:“我的上联另有别解;说是庭院种的竹子,长得不好,教书先生把它砍了,所以是:庭前种竹先生损;解缙马上接着说:“我这下联也还有层意思,说的是庙后栽的花被风吹斜了,长老用木棍把它支撑起来,故有:庙后栽花长老支;曹尚书哈哈大笑:“解神童有所不知,我这上联,还有第三个意思,说的是庭前种竹子,教书先生询问别人,这是什麽原因,所以是:庭前种竹先生询;解缙拍手笑道:“曹大人,别急,我这下联也另有意思,是说庙后栽上花,小和尚急急忙忙地去告诉长老,长老说早已知道了;所以是:庙后栽花长老知;曹尚书“一石三鸟”,仍然没有难倒聪明的解缙,不禁由衷地赞许他道:“真乃盖世奇才也”曹尚书实在爱才心切,欣喜之余,就把爱女许配给解缙了;注:“白也”,取自诗圣杜甫评李白的诗句“白也诗无敌;”此联平仄考究,“也”与“之”虚词相对,使联语妙趣横生;9、解缙巧对朱元璋明洪武二十二年一三八九年春天,解缙从江西老家吉水,到京都南京参加会试;当时的科举制度规定:会试通过后,要再经一次复试,地点在皇帝的殿廷,叫做“廷试”,或称“殿试”;殿试由皇帝亲自主考;解缙在会试中,所作的文章,气势磅礴,笔锋犀利,言词质朴,博得主考官刘三吾的好评,要点他为一甲状元;由于有人反对,理由是说他,对策言论过高;殿试就被点为第七名进士;解缙的大哥解纶、妹夫黄金华,同时高中三甲进土;解家“一门三进士”,不仅轰动了江西吉水城,也轰动了京师;万岁爷朱元璋,得知这位江西矮子进土,不但文章作得好,尤善对对,便召进宫来,亲自出题面试;朱元璋说;“皇宫中,有一大戏台,朕出上联,卿对下联;”解缙叩头道:“万岁,臣遵旨;”朱元璋念道:尧舜净,汤武生,桓文丑旦,古今来几多脚色;解缙接口便应对:日月灯,云霞彩, 风雷鼓板,宇宙间一场大戏;“好”朱元璋满心欢喜;并再出上联:日在东,月在西,天生成“明”字;解缙立即续成下联:子在右,女在左,世配定“好”人;朱元璋顿时龙颜大悦,连声赞赏;明太祖题联明太祖朱元璋1,出身贫寒,放过牛,当过和尚;小时候,没有机会念书;但他是一个很有抱负的人,经自己刻苦学习,颇通文墨,会吟诗,作文,还特别喜欢题联;传说,朱元璋无论行军打仗、饮酒下棋,微服出访,登堂进庙都喜欢谈论对联;对大臣、文人、农民,甚至对儿童,更常常和他们对对;朱元璋出兵攻打姑苏那年,行军中,就以“天口”二字,题了一上联:天下口,天上口志在吞吴;谋臣刘基2一听,知道朱元璋将“天口”二字上下各一拼,即拼出“吞”“吴”两字;于是,他以“人王”二字,绝妙地对出下联,人中王,人边王,意图全任;一次,朱元璋与刘基下棋,朱元璋吟了一阙上联,示意刘基应对;联文是:天作棋盘星作于,日月争光;刘基脱口答道:雷为战鼓电为旗,风云际会;又有一次,朱元璋到大臣陶安家,看见陶安以书作枕头,即景生情,乃一上联:枕耽典籍,与许多贤圣并头;陶安知其意,随即对道:扇写江山,有一统乾坤在手;朱元璋一次便服出访,遇到一个农民在卖藕,立即出一上联:一弯西子臂;他以一根雪白的藕,比作美女西施的手臂,想考考农民是否能对;那农民望他一眼,笑着答首:七窍比干心;农民以藕中多孔,来比喻商代忠臣比干的心;朱元璋听了很高兴,命农民随行,大加赞赏;传说,以后还任命那农民,到朝廷做官;10、苏东坡巧对两则1智对黄庭坚苏东坡和黄庭坚,二人都是北宋时的大文学家、书法家;黄庭坚出苏东坡门下,是“ 苏门四学士” 之一;两人又是好朋友,经常在一起吟诗、填词、奕棋、联对;有一次,他们在一棵大松树下下围棋,突然一颗松子,掉在棋盘上,黄庭坚即景,出了上联:松下围棋,松子每随棋子落;苏东坡举目四望,看见远处小河畔,有一位老者,正坐在柳树下垂钓,便脱口对出下联:柳边垂钓,柳丝常伴钓丝长;又有一次,两人外出游玩,傍晚时分,来到一条江边,正值晚霞辉映江心,金波荡漾;黄庭坚出句道:晚霞映水,渔人争唱满江红;这里的“满江红”,有两层意思既是眼前景色,又是词牌名;毫无疑问,要求下联也应符合此一条件;苏东坡思忖片刻,便对出下联:朔雪飞空,农夫齐奏普天乐;苏东坡用“朔雪”对“晚霞”,均是景色;又用“普天乐”对“满江红”都是词牌名,既工整又顺达,不禁使黄庭坚连声称妙;2巧对药联苏东坡被贬,赴海南上任,途经湘南,遇到一位姓柳的郎中;柳郎中久闻苏东坡才学渊博,精通医药,他决定亲自见识见识,于是,征得苏东坡的同意,与他对药联;只听得柳郎中吟道:仙鹤弹琵琶枇杷高奏神曲;苏东坡想了一下,对出下联:雷公敲木瓜大惊云母;柳郎中又出了上联:红孩子戴红花吃红豆;苏东坡一听,立即对出:白头翁摘白梅尝白果;柳郎中再出上联:何首乌身披穿山甲,骑地龙,挥大戢与木贼战百合;苏东坡应声对出下联:吴茱萸头戴金银花,坐河车,握三棱,比草寇蔻胜五倍;柳郎中佩服得五体投地,连声称:“奇才,奇才”11、韩偓代客巧续对有一年冬天,唐宋诗人韩偓身患重病,躺在福建南安的莲花峰下的石岩书屋里,昏迷不醒;一天,一个自称道方客人,执意要来拜见,说是要替韩偓治病;书僮将客人带到韩偓床前;只见韩偓容颜枯槁,双目紧闭;来客瞧着这位晚唐大诗人,落得如此冷落凄凉的境地,不禁对官场排贤纳佞、钩心斗角的丑行愤愤不平,于是,掉下了同情的热泪;来客在韩偓那骨瘦如柴的手上,搭了脉理,随后,解开行李,拿出银针,给韩偓针灸;一会儿,韩渥终于咳嗽一声,吐出一口浓痰,慢慢苏醒过来;韩偓望着来客,激动地说“承蒙先生雪中送炭,治病救人,老身感激不尽未知先生仙乡何处”客人站起来,笑盈盈地,用清润的声音答道:“学生乃益州人氏;”原来,这位来客,是名四川妇女,出身医药世家;长大后,嫁给一位县令,县令为人刚直不阿,因此得罪了权贵;有一次,权贵摆宴庆筹,她的丈夫,因公事迟来一步,被权贵用一“上联”难倒,当众奚落一番并捏造罪名,参他一本,革职回乡;她的丈夫悲愤交集,不幸病死途中;她在悲痛之余为遂夫愿,乃女扮男装,背乡离并,四海行医,寻访高贤,以求答对;后来闻知韩偓隐居南安,于是不怕关山险阻,前来求见;韩偓被来客的坚贞和刚毅所感动,便请她告知原对上联;来客念。
春联的小故事20字
关于春联的小故事1、纪晓岚是清朝的大学士,有一次,他春节回家探亲,乡里有一家三兄弟请他写春联,他写了一副“惊天动地门户,数一数二人家”,横批是“先斩后奏”的春联。
这一来可不得了,有人以“犯上”之名,告了他个欺君之罪。
乾隆皇帝得知,立召纪晓岚回京查问,纪晓岚回道:“春联是我写的没错!这家老大是卖炮仗的,不是‘惊天动地门户’吗?老二是集市上管斗的,成天‘一斗、二斗’地叫,不是数一数二人家吗?老三是卖烧鸡的不是‘先斩后奏’吗?”一番话说得乾隆也笑了。
2、郭沫若小时候在私塾读书。
有一次和同学偷吃了庙里的桃子。
和尚找先生来告状,先生问是谁干的,没人敢承认。
先生说,我出个对子,谁能对上就免予惩罚。
先生出的上联是:“昨日偷桃钻狗洞,不知是谁?”郭沫若想了一下,对道:“他年攀桂步蟾宫,必定有我。
”先生一听,很高兴,惊叹其才华,于是,全部学生都免予处罚了。
3、有一位财主,父子俩花钱各捐了进士,心中十分得意。
大年三十,在门口贴了一副对联,以示庆贺。
对联内容是这样的:“父进士,子进士,父子同进士;妻夫人,媳夫人,妻媳皆夫人。
”有一位读书人读了以后,在对联上添了数笔,对联变成了:“父进土,子进土,父子同进土;妻失夫,媳失夫,妻媳皆失夫。
”财主见了又羞又怒,把对联撕掉了。
4、明朝有个大才子叫解缙,就是《永乐大典》的主编。
解缙小时候家里很穷,父母以卖豆腐为生,他家对面是曹尚书府,院内种有大片竹林。
过春节,他在家门上贴了一副春联:“门对千竿竹,家藏万卷书。
”曹尚书听下人禀报说有人拿他院里的竹子说事,就叫人把竹子砍了。
小解缙深解其意,于是,上下联各添了一个字:“门对千竿竹短,家藏万卷书长。
”曹尚书更加恼火了,让家丁把竹子连根刨了。
小解缙很淘气,在上下联又各添了一个字:“门对千竿竹短无,家藏万卷书长有。
”5、从前,有一位张秀才,恃才高傲。
有一天,他在田垄上遇到一位挑泥的农夫,田垄很窄,只能过一个人,两个人谁都不肯让路。
农夫笑道:“我有一个上联,你若能对上下联,我愿意给你让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副对联的故事
“为了一个承诺,要用几年、几十年乃至一辈子来兑现”,这样的事也许我们已经见过很多,但其中所经历的艰难困苦和对一个人意志和毅力的考验,却是一般人难以体会到的。
王平凡,这个让我感动、让我怀念的名字,向我诠释了这句话的深刻含义。
王平凡是上世纪六十年代和我一起在市委组织部工作的老战友。
他身高不及米,体重不过百斤,但干起事来却坚定执着,一往无前。
记得当时他在市郊一个村子蹲点,经过调查认定支部书记有经济问题,由此得罪了乡村领导,遭到一些人的围攻诬告,并要求市委给他处分。
可他坚持己见,仗义执言,宁肯背处分也决不屈服。
后经市上派人调查,他的意见属实,才撤销了那个村书记的职务,还给他了一个清白。
上世纪六十年代中期,他远在农村的妻子因病去世,留下了一双儿女,他从此开始了又当爹又当娘的生活。
同事们看他困难,给他介绍了市中医医院一位丧偶的女医生,希望他们组成一个新的家庭。
女方叫苗素娥,也有一个儿子。
可是谈的并不顺利,开始女方嫌他儿女多,后又嫌他个子低,继而又嫌他收入少,谈谈停停,时冷时热。
但在谈了九个月之后,在大家的撮合下,还是成功了。
组织部同志高兴地说:“好事多磨,谈得越困难,以后会越幸福”。
大家嘱我以此
为题拟一幅对联,以表祝贺。
我钻在房内冥思苦索,拟出了一幅超长对联:上联为“艰苦谈婚九个月,数次翻波浪,有道是好事多磨”;下联是“眉开眼笑一辈子,情深似河海,真乃算瓜熟蒂落”。
至于横额,我们的老部长调侃似地说:“就叫‘水到渠成’吧!”大家哈哈一笑,予以认可。
婚礼在市委大院的一间单身宿舍内举行。
婚礼前一天,我们当着他两人的面,将对联宣读了一遍,干部科长田希哲说:“听清楚了吗?‘眉开眼笑一辈子’,做得到吗?”苗素娥笑着看王平凡,平凡没有笑,反而昂起头认真地说:“做得到,一定能做得到。
素娥你说哪!”苗素娥点了点头。
田希哲拍掌说:“好!有承诺就要兑现,我们大家作证。
”
婚后生活也很幸福,三个孩子在他们的呵护中长大,他们又有了一个小女儿。
可是到了七十年代,在开挖防空洞义务劳动时的一个事故中,苗素娥头部受重伤,起居困难,瞬时把这个家庭推向痛苦的深渊。
虽然经多次交涉,医院按工伤对待,但所有的家务劳动,包括照顾幼小的孩子,都落在平凡一个人身上。
他当时在区上担任着科协主席,上班工作任务繁重,下班还得急急忙忙回家照顾妻儿。
妻子在病中,脾气又不好,时常对他发脾气,可他体谅她,默默地忍受着,时常以笑脸相迎。
有一段,素娥的额头长了一个瘊子,平凡为了让她高兴,提出:“你长得那么漂亮,咱把这个瘊子动
手术切掉行吗?”没想到素娥竟勃然大怒:“你嫌我长得丑,难看?我偏不切,你爱看不看。
”平凡赶忙赔笑:“我哪里嫌你难看,我天天看你还看不够呢。
不切就不切。
”平凡在实践中学会了做饭、洗衣、熬药、看孩子,把家庭管理的倒也像个样子。
可是,沉重的生活压力也有让他难以承受的时候。
有些话不能给妻子说,也不敢给儿子说,只能藏在心里。
实在憋得难受,就找老战友聊一聊。
有一年春节,他到我家来说:“素娥对我发脾气了,我到你这儿避一避。
”我说:“老战友,你结婚时那副对联,还记得吗?‘眉开眼笑一辈子’,现在你才五十余岁,顶多算半辈子啊!”他赶忙笑着说:“那还会忘!就是到你这儿透透气儿。
”在我家整整两个小时,他从妻子说到儿子,从做饭说到熬药,从在单位受的气说到在家里的苦和累,几乎无我插嘴的时候。
最后我说:“你这桩婚姻是我们促成的,你后悔吗?”他说:“你说啥呀!从来没有后悔过,我什么时候都会感谢你们这些老战友的。
我这个遇事一根筋的牛脾气,你们又不是不知道,我认定了苗素娥,这辈子是不会变的。
”说着站起来,“没事了,我回家啊!”
又过了几年,又一个不幸落在了平凡身上,他患了心脑血管病,高血压,脑梗塞。
原来灵活的身子突然变得迟钝起来,连走路的力气也没有了。
可是他告诫自己:“平凡,你不能倒下。
素娥需要你照顾,她那个儿子神经也不正常,还要
你关心。
”
有一次,平凡给我说了这样一件事,让我至今难忘。
那是一个春天,他到北坡的金顶寺下散步,刚过了渭河渠突然犯病,头昏目眩,四肢无力。
他勉强趴伏在桥栏杆上,期望有所缓解,可是心脏又开始剧烈疼痛。
他望着桥下奔腾的渠水,真想一头栽下去一了百了。
可是他想到家里的素娥,还眼巴巴地盼望着他回来熬药,那一副中药还放在饭桌上……一股强大的毅力开始支撑着他,他一步一步地往家挪动。
这里离他家只有一里多路程,可是他却走了整整一个小时。
进了家门,苗素娥看他脸色煞白,问她出了什么事?他说:“没事,有点累。
”然后又支撑着身子熬药去了。
就这样,平凡一直管着这个家,一年,两年,三年……八年过去了,他就这么坚持着,不但没有倒下,身子反而慢慢好起来。
直到上世纪末,终于陪苗素娥走完了她最后的日子
当我们几个老战友到家里看望时,个个惊呆了。
他和素娥的儿子一起,仍然住着四五十平方米的小房子,家里物什堆得乱七八糟,几无插脚之地。
我说:“这么多年了,你就没有想到换一个大一点的房子?”他苦笑着说:“想过,可是哪来的钱啊!按说我们两人工资也不少,可是都吃了药了。
”我说:“素娥走了,你也可以轻松一些,安排一下你今后的生活了。
”他顿了顿说:“难呀,素娥的儿子还在家住着,我不能不管啊!”
XX年春,一个消息传来,说平凡病危。
我们急忙赶到医院看望,是食道癌晚期。
他那本来疲弱的身体已经只剩下一副瘦小的骨架了。
他眼望着我们,似乎想要说什么,可是已经无力说出了。
我们安慰说:“你不要难受,你这辈子活得不亏。
你一诺千钧,以超常的意志和毅力,走完了完美的一生,给孩子们做出了榜样。
”又过了一个星期,平凡永远离开了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