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测控技术
测控技术基础
测控技术基础1. 概述测控技术是指通过测量和控制技术手段,对被测对象的各种物理量进行准确测量和有效控制的技术领域。
在各个领域中,如工业生产、科学研究、环境监测等,测控技术都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介绍测控技术的基础知识和原理。
2. 测量技术测量技术是测控技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传感器和测量设备对被测量物理量进行准确测量。
测量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重要方面:2.1 传感器传感器是测量技术中的核心设备,它能将被测量的物理量转化为电信号或其他形式的信号。
常见的传感器包括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光电传感器等。
传感器的选择要根据被测量物理量的性质和测量要求进行合理选择。
2.2 测量仪器测量仪器是用来将传感器获得的信号进行放大、过滤、处理和显示的设备。
常见的测量仪器有示波器、万用表、信号发生器等。
测量仪器的精确度和灵敏度对测量结果的准确性至关重要。
2.3 数据采集和处理数据采集是将测量仪器获取的数据进行采集和存储的过程,数据处理则是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计算和展示的过程。
数据采集和处理的精确性和高效性对于测控技术的应用至关重要。
3. 控制技术控制技术是测控技术中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控制设备对被控对象进行控制。
控制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重要方面:3.1 控制系统控制系统是实现对被控对象进行控制的系统,它由控制器、执行器和反馈装置组成。
控制系统的设计和调试是控制技术的关键环节。
3.2 控制算法控制算法是控制系统中的核心,它根据被控对象的状态和控制要求,通过数学建模和计算方法实现对被控对象的控制。
常见的控制算法包括比例控制、积分控制和微分控制等。
3.3 控制策略控制策略是指在特定的控制任务下选择合适的控制算法和参数,以实现对被控对象的最优控制。
不同的控制任务需要采用不同的控制策略。
4. 应用领域测控技术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下面介绍几个常见的应用领域:4.1 工业自动化工业自动化是指通过测控技术实现对生产过程中各种物理量的测量和控制,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测控技术与仪器课程设计
测控技术与仪器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测控技术的基本原理,理解仪器的工作机制;2. 帮助学生了解不同类型的传感器及其在测控系统中的应用;3. 使学生掌握数据采集、处理、传输的基本方法。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简单测控系统的设计和搭建能力;2. 提高学生运用相关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的能力;3. 培养学生解决实际测控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测控技术与仪器课程的兴趣,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2.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学会与他人共同解决问题;3. 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鼓励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尝试。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在本年级已具备一定的物理知识和电子技术基础,对测控技术与仪器有一定了解,但实践能力有待提高。
教学要求:教师需结合课本内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掌握测控技术与仪器的相关知识。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学生在完成课程目标的基础上,实现个性化发展。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测控技术基本原理:介绍传感器的工作原理、特性及应用,涵盖课本第二章内容。
2. 数据采集与处理:讲解数据采集的方法、过程和设备,以及数据处理的基本算法,对应课本第三章。
3. 传感器与仪器:分析不同类型的传感器及其在测控系统中的应用,介绍常见测控仪器的结构和原理,包括课本第四章内容。
4. 数据传输与接口技术:阐述数据传输的基本原理,介绍常见的数据传输接口技术,如RS-232、RS-485等,对应课本第五章。
5. 测控系统设计与实践:结合实际案例,指导学生进行测控系统的设计和搭建,涵盖课本第六章内容。
6. 软件应用与数据处理:教授相关软件(如LabVIEW、MATLAB等)在测控数据处理和分析中的应用,对应课本第七章。
测控技术与仪器知识和技能
测控技术与仪器知识和技能一、测控技术的概述测控技术是指利用各种技术手段,对被测对象进行量值或特征的检测、分析、处理和控制的科学技术。
它主要包括三个方面:测量技术、控制技术和信息处理技术。
在现代工业生产中,测控技术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对于提高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二、常见的测量仪器1. 数字万用表:数字万用表是一种电子测试仪器,可以用来测试电压、电流、电阻等参数,并且能够进行数据记录和存储。
2. 示波器:示波器是一种能够显示电信号波形的仪器,可以用来观察电路中信号的变化情况,并且可以进行频率分析等操作。
3. 频谱分析仪:频谱分析仪是一种能够将信号按照频率进行分解并显示出来的仪器,可以用来检测信号中是否存在杂散和干扰等问题。
4. 网络分析仪:网络分析仪是一种专门用来测试网络参数的仪器,可以用来测试网络的传输特性、阻抗匹配等问题。
5. 热电偶:热电偶是一种能够将温度转换成电信号的传感器,可以用来测量高温环境下的温度。
三、测量误差的处理方法在进行测量时,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很难得到完全准确的结果。
因此,在进行测量时需要注意误差的处理。
常见的误差处理方法有以下几种:1. 直接读数法:直接读数法是指将多次重复测量所得到的结果直接取平均值作为最终结果。
2. 最小二乘法:最小二乘法是一种通过对多组数据进行拟合,找出最符合实际情况的曲线或直线方程,并且可以计算出误差范围和置信度等参数。
3. 仪器校正法:仪器校正法是指通过对仪器进行标定和校正,提高仪器本身精度以及测量结果准确性。
四、控制技术控制技术是指利用各种手段对生产过程中各个环节进行监控和调整,以达到生产过程稳定、质量可靠、效率高效的目的。
常见的控制技术有以下几种:1. 反馈控制:反馈控制是指通过对实际输出值和期望输出值进行比较,然后对输入信号进行调整,以达到期望输出值的目的。
2. 前馈控制:前馈控制是指在生产过程中提前预测可能出现的问题,并且在问题出现之前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避免或者减少问题对生产过程带来的影响。
第五章印刷测控条的分类和作用
三 相对反差的控制
测量75%或80%网点处的密度值和实地密度值, 利用公式计算得到。
平版印刷品的相对反差值(K值)范围
色 黄 品红、青、黑 别 精细印刷品的K值 0.25~0.35 0.35~0.45 一般印刷品的K值 0.20~0.30 0.30~0.40
•4、重影和变形:
功能: 检测套印和网点变形(纵向、横向和双向)。 星标是根据中心白点的大小和形状,来确定网点 扩大的大小的和网点变形。
13、网点尺寸比较 :
组成:由不同加网线数(85 lpi ,133 lpi、150 lpi 、 175 lpi和200lpi)下的四个黑色阶调梯尺(10%、25 %、50%、75%) 功能:考察由不同的加网线数下阶调值的变化情况 。
1、 GATF数码信号条
1965年,GATF研制出一种定量的GATF网点 扩大信号条,又称GATF网点扩大信号条,不 用密度计,凭视觉可对网点面积与密度变化检 验,信号条有阴图型和阳图型,由网点增大、 变形范围、星标三部分组成。
网目调图像复制是控制网点面积与空白面积比例 的转移,利用已知面积相等的图形在实施过程中 发出面积不等的信号,来控制印刷和晒版过程的 偏差。
3、辐射状图形变化时,圆心处变化明显
GATF 星标信号条中心为很小的白点,由36条黑白 相等的辐射线组成。 具有23倍的放大作用,通过目测星标中心的白点和 辐射线的变化,可判断出印刷过程中的网点增大、 网点变形、重影的状况。
成,意为滑动重影)、布鲁纳尔测控条细网块的四角折线。
5、利用等距同心圆测控任意方位的变化 在符合条件和正态压力下,同心圆线条只有粗细 的变化,没有方向变化,当印刷过程发生位移时, 线条就会沿移动方向变粗,甚至搭连。
测控技术简介
测控技术简介引言测控技术是指利用各种仪器和设备对物体、工艺或系统进行测量和控制的技术。
它在工程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能够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
本文将对测控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应用进行简要介绍。
测控技术的基本概念1.测量技术:测量技术是测控技术的核心内容之一。
它涉及到测量对象的参数、性能和特性等,通过采集和处理数据,获得准确、可靠的测量结果。
2.控制技术:控制技术是通过对被测对象施加干预,实现其参数、性能或特性的期望值。
控制技术可分为开环控制和闭环控制两种方式。
–开环控制:在开环控制中,根据预先设定的控制规律和控制算法,直接对被测对象施加控制信号,无需反馈信息。
–闭环控制:闭环控制是在开环控制的基础上,通过传感器采集反馈信号,并根据反馈信息对控制信号进行修正,进一步提高控制精度和稳定性。
3.仪器设备:测控技术离不开各种仪器设备,包括传感器、信号调理器、数据采集器、控制器等。
这些设备能够通过电子、光学、机械等方式对被测对象进行测量和控制。
测控技术的应用领域1.工业自动化:测控技术在工业自动化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它可以实现对生产过程的精确控制,监测各个环节的参数,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例如,自动化生产线通过测控技术可以实时监测设备状态,调整生产速度,避免出现故障和停机。
2.能源管理:测控技术在能源管理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对能源消耗进行实时监测和控制,能够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消耗和污染。
例如,智能电网通过测控技术可以实现对电力系统的监测和管理,实现节能减排。
3.环境保护:测控技术能够对环境参数进行准确、全面地监测,为环境保护提供数据支持。
例如,空气质量监测站通过测控技术可以对大气中的各种污染物进行测量和分析,及时预警和采取措施。
4.科学研究:测控技术在科学研究中也有广泛应用。
例如,天文学家通过望远镜和其他测量设备对星体进行测量和观测;生物学家通过各种仪器对生物体进行测量和实验。
测控技术的课程设计
测控技术的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了解测控技术的基本概念、原理及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2. 掌握测控系统中的传感器、执行器、数据采集与处理等关键技术;3. 理解并掌握测控系统的设计原则和方法。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测控问题,具备初步的测控系统设计能力;2. 能够操作常见的测控设备,进行数据采集、处理和分析;3. 能够运用测控软件进行数据可视化及分析。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测控技术的兴趣,激发学生主动探究新知识的精神;2.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提高沟通与协作能力;3. 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使其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自信心。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物理、数学基础,对新技术有一定的好奇心,但实践能力有待提高。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采用案例教学、实验教学等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便于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测控技术基本概念与原理:包括测控系统的定义、功能、分类及其在工业、农业、医疗等领域的应用。
教材章节:第一章 测控技术概述内容列举:测控系统的发展历程、基本组成与工作原理。
2. 传感器与执行器:介绍各种传感器的工作原理、特性及应用,以及执行器的种类、性能和选用原则。
教材章节:第二章 传感器与执行器内容列举:传感器分类、原理及选型,执行器类型、性能及控制方法。
3. 数据采集与处理:讲解数据采集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以及数据预处理、分析和可视化方法。
教材章节:第三章 数据采集与处理内容列举:数据采集硬件与软件,信号处理方法,数据可视化技术。
4. 测控系统设计:阐述测控系统设计的原则、步骤和方法,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
教材章节:第四章 测控系统设计内容列举:系统设计原则,硬件选型与连接,软件开发与调试。
测控技术与仪器知识和技能
测控技术与仪器知识和技能一、测控技术概述1.1 仪器测量的基本原理1.2 测控技术的发展历程1.3 测量误差及其处理方法二、传感器与信号处理2.1 传感器分类与原理2.2 传感器的特性及选型2.3 信号处理技术2.3.1 模拟信号处理2.3.2 数字信号处理三、自动控制与调节3.1 控制系统基础知识3.1.1 开环控制系统3.1.2 闭环控制系统3.2 控制系统设计与调节3.2.1 PID控制器3.2.2 其他控制方法3.3 控制系统的性能评估与优化四、测控系统设计与开发4.1 系统需求分析与功能设计4.2 硬件设计与选型4.3 软件开发与编程4.4 系统测试与调试五、仪器仪表与仪器系统5.1 常用仪器仪表分类与原理5.2 仪器系统的组成与工作原理5.3 仪器的校准与维护六、自动化测试技术与应用6.1 自动化测试系统概述6.2 测试方法与策略6.3 测试平台与工具6.4 测试数据分析与优化七、虚拟仪器与LabVIEW应用7.1 虚拟仪器的概念与发展7.2 LabVIEW软件介绍与基本操作7.3 LabVIEW在测控技术中的应用八、现代测控技术与趋势8.1 物联网技术与测控8.2 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在测控中的应用8.3 新兴测控技术与发展趋势以上是关于测控技术与仪器知识和技能的一些主要内容,从测控技术的概述和发展历程,到传感器与信号处理、自动控制与调节、测控系统设计与开发、仪器仪表与仪器系统、自动化测试技术与应用以及虚拟仪器与LabVIEW应用,再到现代测控技术与趋势等多个方面进行了详细探讨。
在文章中,详细介绍了仪器测量的基本原理和测量误差的处理方法,以及传感器的分类、特性和选型,信号处理技术的模拟信号处理和数字信号处理。
同时,对于控制系统的基础知识、控制系统设计与调节、控制系统的性能评估与优化进行了深入讨论。
另外,对于测控系统的设计与开发、仪器仪表与仪器系统的组成与工作原理、仪器的校准与维护也进行了详细介绍。
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概论
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概论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是一门集测量、控制和仪器技术于一体的综合性学科。
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以研究测控技术和仪器的相关理论、方法和应用为主要内容,培养掌握测控技术和仪器的设计、制造、应用与管理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实际技能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测控技术是现代工业自动化、电子信息、航空航天、医疗健康、能源环保等领域的关键技术之一、它以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为基础,通过各种仪器设备对各种物理量和无形参量进行测量、检测、控制和调节,实现各种物理过程、化学过程、生物生产和生活技术过程的自动化。
测控技术在工业生产、科学研究和社会生活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自动化仪器与设备是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的核心学科,它研究自动化控制系统的仪器与设备的设计、制造、调试、维护和管理。
包括控制器、执行器、传感器、检测仪表、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工艺参数测试仪表等内容。
精密仪器与机械是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的重要学科,它研究精密测量仪器和高精度机械设备的设计、制造、检测和维修。
涉及的领域包括精密长度测量仪器、精密转角测量仪器、精密力学测量仪器、精密电学测量仪器等。
光学仪器与光电子技术是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的重要学科,它研究利用光学原理和光电子技术进行精密测量、检测和控制。
涉及的领域包括光学测量仪器、光谱仪器、光电传感器等。
电子测量技术与仪器是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的重要学科,它研究利用电子技术进行测量、检测和控制。
涉及的领域包括电位器、电流表、电压表、示波器、频谱仪等。
生物与医学仪器是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的兴起学科,它研究生物和医学领域的测量、检测和控制。
涉及的领域包括生物传感器、医学图像仪器、生物医学信号处理等。
信息测量技术与仪器是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的前沿学科,它研究利用计算机、通信技术进行信息的测量、检测和控制。
涉及的领域包括信息数据采集、信息处理、信息传输等。
传感器与测量技术是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的基础学科,它研究测量和检测所需的传感器的工作原理、特性及其应用。
光机电测控技术基础光机电测控技术概述
课程性质
专业课程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选修)
学分
2.5 学分
考核方式
期末考试成绩75%;平时成绩25%(课后作业)
课程介绍
课程体系
第1章 光机电测控技术概述 光机电测控技术概念,系统的组成,应用介绍,发展趋势
第2章 光电技术基础 光的基本概念,光辐射,热辐射,光源的基本特性参数,光辐射调制
第3章 激光测试基础 激光的基本性质,分类和特点, 激光准直技术,激光多普勒测速技 术,激光测距技术
1-1 光机电技术的历史
1948 年发明了晶体管之后,晶体管和其他半导体设备集成 到一块电路板有了可能。
机电系统的发展 在半导体制造技术的帮助下,1971 年发明了微处理器,对
于相关技术领域带来了不可估量的影响,尤其是在硬件和软件 技术的相互协同、融合发展中,各种不同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相 互结合。这种融合使机器能够把模拟信号转变为数字信号,进 行计算,得出基于计算结果和软件算法的结论,最终根据这些 结论出合适的动作,并且能够在它自身携带的记忆体里积累知 识、数据、信息。这项新功能使得机械系统有了更好的灵活性 和适应性。
然而,为了让系统向精密、智能、自主性等更深 层次的方向发展,光和光学工程技术必须嵌入到 机电一体化系统,来完善已有的功能和创造新的 功能。光机电系统由光学元件、机械元件、电子 或电气元件和计算机系统组成。
第6章 光纤检测技术 光纤在温度检测中的应用,光纤流速与流量测量,光纤位移及压 力测量,光纤电压电流测量,光纤检测技术在其他方面的应用
第7章 光电探测器 光电探测器概述,分类,器性能参数,基本原理,光电导探测器特 性,实用光电导探测器件,光伏探测器基本原理,性能参数,实用 光伏探测器件,电荷耦合器件基本原理,成像器件,多元及多色 探测器,光机扫描探测技术
测控技术和仪器专业英语课后阅读翻译
第五章课后A random erroris due to acontrolled,large number of independent small effects that cannothe identified orit is a statistical quantity. As such,iteach replication of the observations. If a large number of readings iswill vary for the same quantity.the scatter of the data about a mean value can be evaluated.The scatter generally follows a guassian distribution about a mean value.whichis assumed to be the true value.Accuracy is the deviation of the output from the calibration input or the truevalue. If the accuracy of a voltmeter is 2% full scale as described in the precedingsection·the maximum deviation i、士2units for all readings.一个随机误差是由于控制,大量的独立影响小,不能他发现或这是一个统计量。
因此,它每个复制的观察。
如果大量的读数是同样数量的不同而不同。
散射的数据值可以评估。
散高斯分布通常遵循关于意味着value.which被认为是真正的价值。
准确性是偏差的输出的输入或真正的校准价值。
如果把电压表的准确性2%全面描述在前面的部分·最大偏差我,士2units所有阅读资料。
测控技术
海洋工程技术、宇航空间 技术与核能科学技术并称为当 代三大尖端科学技术。
从战略高度建设我国海洋
海洋是我国国土的重要构成。 海洋是国家资源的重要载体。 海洋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点。 海洋是沿海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海洋是科技运用的重要领域。 海洋是国家安全的主要方向。
海洋的综合实力
海洋经济
随着新的参数测量原理的出现,激 光、红外等新型检测元件及大规模集成 电路、微型计算机、微米、纳米技术等 的迅速发展,测试技术也不断完善,目 前正向着高速、实时、遥测、总线、多 信息、直接精确地显示被测系统的动态 外观和动态特征方向发展。
4、 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
控制一般是指通过采用各种检测仪 表、调节仪表、控制装置及电子计算机 等自动化技术工具,对整个控制对象或 过程进行自动检测、监督和控制。 控制系统是由控制对象和检测、控 制器两部分组成。 在控制过程中主要完成测量、比较 和执行这三种作用。
3、 测控系统的任务和发展
计算机测控系统应当完成的任务包括: (1)测量 通过传感器获取被测物理量的电信号或 控制过程的状态信息、信号处理及越限报警。 (2)执行机构的驱动 计算机产生信号去驱动执行机构达到所 需要的位置并接收反馈测量信号,以便检查 控制命令是否已被执行。
(3)控制 常用的控制方案有三种类型:直接数字 控制、顺序控制和监督控制。 (4)人机交互 计算机控制系统为操作员提供关于被控 过程和控制系统本身运行情况的全部信息。 (5)通信 各级计算机之间必须能实时地交换信息。
海洋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的海洋பைடு நூலகம்发利用水平与我国海洋资源的拥有量和海洋 大国的地位极不相称,海洋产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还是个 薄弱环节。
海洋科技
测控技术简介PPT课件
• 引言 • 测控技术的发展历程 • 测控系统的基本组成 • 测控技术的应用实例 • 测控技术的未来展望
01
引言
什么是测控技术
测控技术定义
测控技术是一种综合性的应用技术, 涉及测量、控制和信息技术等多个领 域,主要用于实现各类工程和生产过 程的智能化、自动化和信息化。
测控技术重要性
空间内进行测量和控制。
03
测控系统的基本组成
传感器
传感器概述
传感器是测控系统中的前端装置,能 够感知被测量的变化,并将其转换为 可处理和传输的电信号。
传感器分类
按照工作原理,传感器可分为电阻式、 电容式、电感式、压电式、光电式等 多种类型。
传感器特性
传感器的特性包括线性度、灵敏度、 迟滞、重复性、漂移等,这些特性直 接影响测量精度和稳定性。
04
测控技术的应用实例
工业自动化生产中的测控技术
总结词
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化和智能化
详细描述
测控技术在工业自动化生产中发挥着关键作用,通过传感 器、控制器等设备,实现对生产过程的实时监测和控制, 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能耗,并确保产品质量。
总结词
提高生产过程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详细描述
测控技术能够及时发现生产过程中的异常情况,如设备故 障、温度异常等,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预警或自动处理 ,有效提高生产过程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随着工业4.0和智能制造的快速发展, 测控技术在提高生产效率、产品质量 和降低能耗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 的作用。
测控技术的应用领域
工业自动化
测控技术在工业自动化领域的 应用广泛,如智能制造、机器
人、自动化生产线等。
航空航天
在航空航天领域,测控技术用于 精确测量和控制飞行器的各种参 数,保障安全和稳定运行。
测控系统技术
测控系统技术测控系统是指能够对被测对象进行准确测量和控制的系统。
它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科研实验、环境监测等领域。
测控系统技术的发展,推动了现代化生产和科学研究的进步。
本文将介绍测控系统技术的基本原理、应用领域和发展趋势。
基本原理测控系统技术的基本原理包括传感器、信号调理、数据采集与传输、数据处理与分析以及控制执行等方面。
1.传感器:传感器是测控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于将被测量转化为与其相对应的信号。
常见的传感器包括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湿度传感器等。
传感器的选择要根据被测量的特性和精度要求进行。
2.信号调理:传感器输出的信号通常十分微弱,信噪比低,需要进行信号调理以提高信号质量。
信号调理包括放大、滤波、增益调整等过程,以保证后续的数据采集和处理能够获得高质量的信号。
3.数据采集与传输:数据采集器负责将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并通过数据总线传输给计算机或控制设备。
采用模数转换器(ADC)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并通过串行或并行接口传输。
4.数据处理与分析:通过计算机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提取出有用的信息。
数据处理包括数据滤波、数据校正、数据压缩等过程。
数据分析可以通过统计学方法、机器学习算法等手段进行。
5.控制执行:测控系统技术的最终目的是对被测对象进行控制。
通过控制执行器,对被测对象进行控制,以达到预定的目标。
应用领域测控系统技术在众多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1.工业生产:在工业生产中,测控系统可用于实时监测生产过程中的各项参数,如温度、压力、流量等。
通过对这些参数的控制和调节,可以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2.科研实验:在科学研究中,测控系统可用于实时监测实验过程中的各种参数,如温度、湿度、压力等。
通过对这些参数的监测和控制,可以保证实验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3.环境监测:测控系统可应用于环境监测领域,如大气污染监测、水质监测等。
通过测控系统对环境参数进行实时监测和控制,可以及时发现和处理环境问题。
测控技术与仪器课程
测控技术与仪器课程测控技术与仪器课程是现代工程领域中的重要课程之一。
它涉及到测量和控制领域的基本理论、实际应用和仪器设备的使用。
本文将从测控技术和仪器的概念入手,介绍测控技术与仪器课程的内容和意义,并探讨其在工程领域的应用和发展趋势。
一、测控技术的概念测控技术是指利用各种测量手段和方法,通过对信号、物理量或者系统状态的检测、记录、分析和控制,实现对被测对象的监控、测量和控制。
测控技术的发展一直与工程技术的进步和创新密切相关。
它在工业控制、环境监测、生物医学、机械制造、电子通信等领域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仪器的概念仪器是测控技术的重要工具,它通过测量和检测,将所获得的数据转化为可读取的信号或者信息,并通过相应的控制模块对被测对象进行控制。
仪器分为模拟仪器和数字仪器两种类型。
模拟仪器通过电子元器件来实现信号的处理和测量,而数字仪器则通过数字电路和计算机技术来实现信号的处理和测量。
三、测控技术与仪器课程的内容测控技术与仪器课程主要包含以下内容:1.测量基础知识:介绍测量的基本原理、单位、误差分析,以及常用的测量仪器和测量方法。
2.传感器技术:介绍各种传感器的原理、分类和应用领域,以及传感器的选择、校准和故障诊断。
3.信号处理与分析:介绍模拟信号处理技术和数字信号处理技术,以及相关的算法和方法。
4.控制技术:介绍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控制器的分类和工作原理,以及控制系统的建模和设计方法。
5.仪器设备的使用:介绍各种仪器设备的原理、性能指标和使用方法,包括示波器、信号发生器、频谱分析仪等。
6.实验设计与数据处理:介绍实验设计的原则和方法,以及数据处理的基本技术和工具。
以上内容是测控技术与仪器课程的基本内容,不同学校和专业会有一些差异,具体教学内容会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扩充。
四、测控技术与仪器课程的意义测控技术与仪器课程的学习对于工程领域的学生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它扩展了学生的知识面,增强了他们对测量和控制领域的理解。
计算机测控技术
8031执行下面的程序段,将使图形显示器的 亮点移动到一个新的位置:
①MOV DPTR,#0DFFFH
②MOV A,#DATAX
③MOVX DPTR,A ;数据入1#输入寄存器
④MOV DPTR,#0BFFFH
⑤MOV A,#DATAY
⑥MOVX DPTR,A ;数据Y打入2#输入寄存器
二、芯片内没有有数据锁存器---通过并行或串行口 相连。 如:DAC1020, DAC1220等
2.2.1 MCS-51与DAC0832的接口
一、DAC0832的特点及结构原理 分辨率:8位 稳定时间:1us 供电电源:+5v---+15v
DAC0832是带有两级数据输人缓冲锁存器的8位D/A 转换器。其引脚如图所示。
输入寄存器地址:ILE为1,/CS为0, /WR1为0 DAC寄存器地址: /WR2为0 , /XFER为0
二、 DAC0832应用接口电路
单片机与DAC0832的接口,可根据需要按单级缓冲器 方式、二级缓冲器方式联接。
1、单缓冲器连接方式
DAC0832以单缓冲器方式与8051的接口电路图所示。
二、软件
从功能区分,软件可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1) 系统软件是由计算机的制造厂商提供的·.用 来管理计算机本身的资源、方便用户使用计算 机的软件。常用的有操作系统、开发系统等, 它们一般不需用户自行设计编程,只需掌握使 用方法或根据实际需要加以适当改造即可。
(2) 应用软件是用户根据要解决的控制问题而编 写的各种程序,比如各种数据采集、滤波程
逐次逼近型ADC,在转换速度上同双积分型ADC相比要 快得多。精度较高(12位及12位以上的),价格较高。
电压—频率(V—F)变换型ADC,突出的优点是高精度, 其分辨率可达16位以上;价格低廉,但转换速度不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W ( z ) = W1 ( z )W2 ( z ) = Z [W1 ( s )] ⋅ Z [W2 ( s)]
第5章线性离散系统的数学描述 2.并联环节的z 2.并联环节的z传递函数 并联环节的 对于如图5-6所示的并联环节,W(z)=W1(z)+W2(z)。
图5-6并联环节
第5章线性离散系统的数学描述 5.1.4闭环系统的 传递函数 闭环系统的z传递函数 闭环系统的 离散系统的闭环z传递函数,可以像连续系统那样,求 得给定输入或扰动输入的z传递函数,但需注意闭环各通道 中采样开关的位置设置,如图5-7、图5-8所示。
n =0 ∞
上述过程记为W(z)=Z[W(s)]。
第5章线性离散系统的数学描述
a 在离散系统中的z 例5-1 求连续环节 Wd ( s ) = s+a
传递函数,如图5-3所示。
零阶保持器和对象连接的z传递函数 图5-3零阶保持器和对象连接的 传递函数 零阶保持器和对象连接的
第5章线性离散系统的数学描述 解 零阶保持器的传递函数为
D( z )W ( z ) Φ( z ) = 1 + D( z )WH ( z )
其中WH(z)=Z[W(s)·H(s)]。
第5章线性离散系统的数学描述
图5-8 闭环采样系统
第5章线性离散系统的数学描述 例5-2 设x(t)=1(t),求下列系统(见图5-9)的闭环z传递 函数。
图5-9闭环采样系统
W ( s ) = W1 ( s ) ⋅ W2 ( s )
W ( z ) = Z [W1 ( s) ⋅ W2 ( s)] = W1W2 ( z )
第5章线性离散系统的数学描述
图5-4串联环节之间不存在同步开关
第5章线性离散系统的数学描述
图5-5串联环节之间存在同步开关
第5章线性离散系统的数学描述 若串联环节之间存在同步开关,如图5-5所示,则 W1(s)、W2(s)是两个分离的采样环节,分别进行Z变换。
图5—1 连续环节或系统的传递函数
第5章线性离散系统的数学描述 5.1.1线性离散系统的 传递函数的定义 线性离散系统的z传递函数的定义 线性离散系统的 传递函数的定义 如图5-2所示,对于线性离散系统,设系统输入序列为 x(n),输出序列为y(n),则定义系统的z传递函数为零初始 条件下输出序列的Z变换与输入序列的Z变换之比,即
Y ( z) = H ( z) ∗ X ( z)
或
(5.4)
Y ( z) W ( z) = = H ( z) X ( z)
由此可见,z传递函数W(z)就是脉冲响应函数h(t)经采样
后h(nt)的Z变换。这与连续系统中传递函数W(s)是脉冲响应函 数h(t)的拉氏变换是完全一致的。上式还可表示为
W ( z ) = ∑ h(nT ) ⋅ z
称为该系统的状态变量。
dy 如果以y(t), 作坐标,通过这两个状态变量由微分方程 dt
dt
就惟一确定了系统内部的运动状态。如图5-11所示, y0 为初始
dy 条件,由y, 组成的平面称为相平面(状态平面)。若给定初 dt 始条件(初始位移y0),由图可知该二阶系统是一个衰减的振荡
d2y 过程。相平面上任一时刻的点(t是参数)都有确定的y, 2 dt dy
第5章线性离散系统的数学描述
第5章线性离散系统的数学描述
5.1 z传递函数 传递函数 5.2 离散状态空间表达式 5.3 数字系统的实现 5.4 离散系统状态方程的求解 5.5 计算机控制系统的状态空间表达式 5.6 线性离散系统的稳定性分析
第5章线性离散系统的数学描述
5.1z传递函数 传递函数
n=0 n≠0
(5.2)
(2)单位脉冲响应h(n)。单位脉冲响应h(n)是在某一时 刻的单位脉冲δ(n)作用下系统的输出(序列),h(n)的幅度 与脉冲的冲量成正比,采样时刻的脉冲冲量等于此刻的函 数值。即输入单位脉冲序列,δ(n)系统输出序列为单位脉 冲响应序列h(n)。
第5章线性离散系统的数学描述 5.1.2 z传递函数的获得 传递函数的获得 1.由单位脉冲响应 由单位脉冲响应h(n-k)获得 获得 由单位脉冲响应 获得 当系统输入一个单位脉冲δ(n)时,则系统的输出就是单 位脉冲序列h(n),同样,当系统输入为δ(n-k)时,则系统输出 为h(n-k)。 在图5-2中,系统输入并不是孤立的一个单位脉冲,而是 一系列的输入脉冲,因为脉冲的冲量为当时时刻输入函数x(t) 的采样值x(nT),即输入脉冲序列为
图5-7采样开关在误差通道中
第5章线性离散系统的数学描述 如图5-7所示,当采样开关在误差通道中时,闭环z传递 函数Φ(z)为
W ( z) Φ( z ) = 1 + WH ( z )
其中WH(z)=Z[W(s)·H(s)]。 图5-8中,主通道带有数字校正D(z)时,闭环z传递函数Φ(z) 5-8 D(z) z (z)为
第5章线性离散系统的数学描述 解 系统开环z传递函数为
1 − e−Ts 1 G( z) = Z ⋅ s( s + 1) s
1 1 1 = (1 − z ) Z 2 − + s s s + 1
−1
Tz 1 1 = (1 − z )[ − + ] −1 2 −1 −T −1 (1 − z ) (1 − z ) 1 − e z
∑ x(nT )δ (t − nT )
n =0
∞
第5章线性离散系统的数学描述 根据线性离散系统的叠加原理,输出也将是一系列脉冲 响应之和。即在nT时刻的输出值并不只是nT时刻的输入脉冲 单独作用引起,而是由nT时刻之前包括nT时刻内所有输入脉 冲作用的总结果,因此在nT时刻的总输出应为
y ( nT ) = ∑ X (kT ) ⋅ h[( n − k )T ]
k =1 k =0
N
M
故
Y ( z) = ∴W ( z ) = X ( z)
∑ b x( z ) z
k =0 k N k =1
M
−k
(5.6)
1 + ∑ a k z −k
第5章线性离散系统的数学描述 3.由系统传递函数 由系统传递函数W(s)直接转换得到 由系统传递函数 直接转换得到 由W(s)得到W(z)应遵循下列过程: (1) 由 拉 氏 反 变 换 先 得 到 系 统 脉 冲响 应 函 数 h(t) , 即 h(t)=L-1[W(s)]。 (2)对脉冲响应函数进行采样,即h(t)采样h(n)。 (3)对h(n)序列进行Z变换,得( z ) = ∑ h( n) z − n 。 W
−1
−1
(T − 1 + e−T ) z + (1 − Te −T − e−T ) = z 2 − (1 + e−T ) z + e −T
第5章线性离散系统的数学描述 闭环传递函数Φ(z)为
G( z) (T − 1 + e−T ) z + (1 − Te−T − e−T ) Φ( z ) = = 2 −T z − (2 − T ) z + (1 − Te ) 1 + G( z)
第5章线性离散系统的数学描述
图5-10二阶振荡系统
第5章线性离散系统的数学描述 若输入量已知为u(t),且左边三项已知两项,另一项也就惟 一确定了,可见二阶方程只有两个未知量,任取两个变量,习
dy 惯上取y(t)和 作未知变量,只要这两个量知道,这个系统的 dt dy
运动状态也就惟一确定了,y(t)和
Y ( z) W ( z) = X ( z)
为了获取系统的z传递函数W(z)并进一步理解W(z)的定义, 我们另外再定义两个序列,即单位脉冲序列δ(n)和单位脉 冲响应序列h(n)。
第5章线性离散系统的数学描述
图5-2 z传递函数
第5章线性离散系统的数学描述 (1)单位脉冲序列δ(n):
1 δ (n) = 0
,
自然也就惟一确定了
,状态向量的投影即任意时刻t时的
dy y, dt
dt
。
第5章线性离散系统的章线性离散系统的数学描述 2.状态变量和状态方程 2.状态变量和状态方程 由已经建立的系统微分方程
d2 y dy m 2 +f + ky = u dt dt
可得
f k u && = − y − y + & y m m m
应用离散系统Z变换的方法,不仅可以求解差分方程, 更重要的是描述离散系统,给系统分析与综合提供数学工 具。 如图5-1所示,对于线性连续系统,传递函数定义为零 初始条件下,环节或系统的输出量的拉氏变换与输入量的 拉氏变换之比,即
Y ( s) W ( s) = X (s)
(5.1)
第5章线性离散系统的数学描述
k =0
n
由于k>>n时,h[(n-k)T]=0,也就是kT时刻以后的输入脉 冲,x[(k+1)T],x[(k+2)T]…不会对kT时刻的输出信号 产生影响,所以上式中的求和上限可以扩展到∞,由此可得
y (nT ) = ∑ x(kT ) ⋅ h[(n − k )T ]
k =0
∞
(5.3)
第5章线性离散系统的数学描述 这实际上就是x(nT)与h[(n-k)T]的离散卷积,由Z变换的卷 积定理,两边取Z变换,可得
输出的Z变换Y(z)为
Y ( z) = Φ( z) ⋅ X ( z )
(T − 1 + e−T ) z + (1 − Te−T − e−T ) z = ⋅ 2 −T z − (2 − T ) z + (1 − Te ) z −1
第5章线性离散系统的数学描述
5.2离散状态空间表达式 离散状态空间表达式
1 1 1 −Ts 1 = − − − e s s+a s s+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