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语文试卷分析
黄冈市秋季高一年级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分析
黄冈市秋季高一年级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分析一、试卷评价1、试题突出特点本次高一语文试题的突出特点就是:依纲据本,突出课内外内容的衔接并强调语言的积累及运用。
整份试卷除作文、诗歌赏析、第二篇现代文阅读及第二十四小题外,其余试题的内容或取自教材、或涉及教材内容,因此试题难度比较切合学生实际水平,没有偏题、怪题,很好地发挥试卷来指导教学的导向作用。
这个导向作用就是要遵循大纲精神,贯彻课程标准理念。
试卷考查的内容充分体现了知识、语言积累。
试卷的难得之处还在于既贯彻依纲据本的指导思想,也兼顾到语言的运用,体现试题的灵活性。
如试卷的第二十二至第二十五小题,考查的是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然而试题的内容材料很多是来自课内内容,既考查了学生对教材的掌握程度,也考查了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也兼顾到试题的灵活性与避免偏、怪题。
2、试题考点分布本次试题包括语言知识、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语文积累、写作、文学作品鉴赏、语言运用等七大板块。
其中写作占33%,与以往的40%不同;现代文阅读材料为两段,一课内,一课外;文言文阅读材料选自课内。
考查的知识点较广泛,重视考查学生的教材掌握程度,重视考查学生的语言积累。
3、试题的不足试题最突出的不足在写作部分。
今年的题目是一道命题作文,较以往流行的话题作文有些不同,虽然文章的限制性有所增强,但“我的舞台,秀出我的精彩”这样的文题还是有很广泛的选择。
作文题目的不足在于这样的题目很难融入情感态度,没在很好贯彻“三维”课程理念。
学生实际的考场作文也印证了这点,大多作文缺乏真情实感。
二、学生答题情况统计及分析下面就我校学生答题情况作简要分析。
1、基础知识及运用这一块包括试卷的第1—5题和第22—25题,分别考查学生对字音、字形的识记和对成语的理解应用及语病的辨析、修辞的掌握和语言的运用、句子的写作练习等,这部分总分为35分。
从考查结果看,得分率不高,约在0.60左右,这反映大多数学生的基础知识一般。
2023年秋季学期高一上册语文期末质量检测试卷分析
2023年秋季学期高一上册语文期末质量检测试卷分析一、试卷总体评价本次高一上册语文期末质量检测试卷,总体难度适中,内容覆盖全面,注重基础知识的考查与运用。
在题型设计上,既有一致性,又有创新性,有效地检验了学生的语文综合应用能力。
二、主要内容分析基础知识部分:此部分主要考查学生对字音、字形、词语运用等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
大部分题目难度适中,但也有个别题目出错率较高,例如“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不少学生对于形近字的辨析存在困难。
阅读理解部分:此部分包括文言文阅读和现代文阅读。
文言文阅读主要考查学生对实词、虚词的理解以及文意的把握;现代文阅读则注重学生对文章主旨的把握和信息的筛选。
学生在文言文部分出错较多,可能是由于对古汉语知识掌握不够扎实。
写作部分:本次写作题目为“我的家乡”,旨在检验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情感表达。
从学生的作文来看,大部分学生能够流畅表达,但也有部分学生存在审题不清、内容空洞等问题。
三、教学建议针对基础知识不扎实的问题,建议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加强基础知识的训练,特别是形近字的辨析、词语的运用等方面。
文言文教学应注重对学生古汉语知识的培养,加强学生对文言文实词、虚词的积累和理解。
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情感表达能力。
同时,加强审题训练,避免学生因审题不当而失分。
四、总结本次高一上册语文期末质量检测试卷,对于学生的语文知识掌握情况和实际应用能力进行了全面的检验。
通过试卷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学生在哪些方面存在不足,为今后的教学提供有价值的反馈。
希望教师能够根据分析结果,调整教学方法,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
语文试卷分析报告范文6篇高中
语文试卷分析报告范文6篇高中第一篇:《古诗文所学所得》本次语文试卷主要以古诗文为主要内容进行考查。
学生们在具体题目中涉及到了《岳阳楼记》等经典名篇的理解和诗词对应的作者及背景等知识点。
从试卷总体来看,学生对于古诗文类题目的答题情况良好,大部分学生能够正确理解古诗文的含义和作者的写作意图。
其中,有个别学生在对于古文阅读理解方面还存在不够深入的情况,需要继续加强古文阅读的训练。
第二篇:《现代散文阅读与评论》本次考试内容涵盖了多篇现代散文,要求学生在阅读的基础上进行深入的思考和评论。
从试卷反馈情况看,大部分学生对现代散文的内容有较好的把握,能够理解作者的观点和写作手法。
但是在评论部分,有一些学生表现出思考不够深入,评论的角度和思路比较单一。
建议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多进行现代散文的阅读和思考,提升评论的深度和广度。
第三篇:《文言文翻译与改错》文言文翻译和改错一直是语文考试中比较重要的部分。
本次试卷中包含了一篇文言文的翻译和改错题目。
学生们在这部分的答题中普遍表现出对于文言文的熟练程度,翻译方面能够准确把握原文的意思,改错部分也有较高的正确性。
然而,有些学生在翻译和改错的过程中仍存在一些基础知识点的错误,需要加强对文言文知识的掌握和理解。
第四篇:《经典作品名句填空与解释》本次试卷中还涉及了经典作品名句填空与解释的题目。
学生们对于经典名句的填空和解释方面整体表现较为出色,能够准确填写并理解名句的含义。
然而,个别学生在解释部分存在解析不够清晰的情况,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加强对于经典名句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第五篇:《作文题与写作指导》作文一直是语文考试的重要环节,本次试卷中要求学生根据指导进行一篇议论文的写作。
从学生的作文情况来看,大部分学生在作文的结构和逻辑上表现得较为清晰,能够符合写作要求。
但有部分学生在表达和观点论证上不够完善,需要在写作训练中提升论述的深度和逻辑性。
第六篇:《名著阅读与主题分析》名著是语文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次试卷中包含了名著阅读与主题分析的题目。
高一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语文试卷分析报告(精校版)
高一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语文试卷分析一、试卷总体评价本次试卷的编写,既体现了高考《考试说明》,又紧密联系了教学的实际情况,对今后高中语文教学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试卷的内容、结构、题型、题量与近年特别是去年的高考试题相比都没有什么变化。
第I卷的考点设置均在《考试说明》规定的范围之内。
文言文阅读,仍是传记性片断,与去年高考试题相比,难度有所降低,基本上属于“问题在课外,答案在课内”,高一学生解答起来难度适中。
第II卷的第四大题第14小题的文言语句翻译,既有课外生疏的句子,也有学生熟悉的课内句子,生疏句子翻译不难,熟悉句子翻译不易,体现了选择的公平性。
第15题的诗歌鉴赏有一定的难度,但也并非是无从下手。
第16题的名句默写,学生解答效果较好。
第五大题仍选文质兼美的散文作为赏析材料。
第六大题按照语段信息筛选、句子重组、句子仿写来排列。
第七大题作文仍是话题作文,但限制在高一学生熟悉的记叙文体上,让学生人人都有事可写,有情可抒。
总之,本次的试卷题型稳定,难易适中,体现了《考试说明》的基本精神,照应了教学的实际情况,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具有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二、试题的评价、学生答题情况分析1.基础知识部分基础知识的五个小题基本上涵盖了语文主要的基础知识点,从拼音到成语运用,有课内的,也有课外的知识。
拼音和词语错别字两小题基本上出自课内,考核了学生的识记能力。
标点符号题测试了容易误用的常见标点符号,与高考相比,难度较低,但是由于学生平时未能系统学习,教师又缺乏系统的指导,因此学生答题的错误率较高。
尽管如此,此题的设计仍不失为一道好题。
词语运用小题出自课外,都是些易混淆的常用词语,有一定的难度,却能很好的测试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
成语运用小题的几个成语比较常见,区分度较大,学生答题的准确率较高。
由于题量的限制,本次试卷的基础知识部分缺失了病句辨析题,其实病句辨析对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指导作用很大,宜于保留,或者在第II卷中考查。
第一学期高一语文期末质量监控试卷分析
第一学期高一语文期末质量监控试卷分析今年是高中语文推进二期课改,实行新教材的第一年,学期质量检测对于推进二期课改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
因此无论命题还是阅卷,作为研训员都投入了很大的心血和精力。
一、命题思想1、本试卷以《中学语文课程标准》为依据,努力体现《高中语文教学基本要求》的精神,体现二期课改的教学理念。
2、这是面向全区普通高中学生的检测性评价,因此应该注重学生的语文学习的水平特点,体现发展性,有助于学生的终身学习。
3、选文富有思想性和人文性,有丰富的文化含量,注重考察学生的语文素养。
4、注重课内学习内容与课外学习内容的结合。
古诗文默写和其中的文言文属于课内学习内容。
很多知识属于课内知识的迁移训练。
包括作文题目同样与教材中的《优雅的汉语》相联系。
二、试卷分析(一)今年有十所学校参加区统考,平均分为72.83,应该说这一平均成绩比较理想。
(二)试卷分为六大题,抽样每题的得分率分别是:这一表格中第三题默写部分得分率最高,可见高一年级学生的基础比较扎实,第五题课内延伸的训练也比较好。
但现代文的语段阅读完成质量不是很高。
这一方面与试卷选文和命题的难度有关,另一方面可能是高一语文教学注重理解和感悟,而对于分析综合性的题目应对能力不强,但随着教学推进,应该可以解决。
三、从阅卷中反映的突出问题1、教师对于教材中的单元学习训练和语文综合性学习重视不够,受应试教育影响较大。
因为高一作文的关于汉语的魅力,与教材内容相联系,但不少老师对于这一内容的教学落实不够。
2、语言表达能力差。
教材中对于口语交际教学有系统的训练,但教学中的重视不够,反映在书面语表达方面上,学生的问题也不少。
3、开放性题目完成的质量不高。
可见在教学中,教师的指导不够,学生获取的自由发展的空间不大。
四、评价建议1、坚持二期课改的教学理念,以三维目标为指导,立足语文学科特性,在高一阶段注重培养学生的积累、理解和感悟能力。
2、建议各学校根据学校实际开设语文选修课程,进行语文综合性的学习活动,培养创造性的人才,不可在高一阶段就眼睛紧盯着分数,否则高三难以有长足发展。
高一语文试卷质量分析(精选10篇)
高一语文试卷质量分析(精选10篇)高一语文试卷质量分析篇1一、试题分析本次考试是语文必修2学分认定考试,由高二年级老师命题和批阅。
基本以《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和2014年新课标高考语文《考试大纲》为命题依据,大体符合高考试题考点命题要求和试卷结构。
总体特点是,贴近教材,贴近高考;注重基础和能力考查,重视人文特性;整体上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精神,体现了学分认定原则,体现了初中向高中过渡精神,体现了高考精神。
试卷结构、题型及分值等基本符合大纲要求。
本试题以考纲为依据,试卷结构、题型和考查重点均符合2014年我省高考语文试卷,命题方式和考查内容也符合近几年新课标考卷。
整体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第Ⅱ卷(表达题)。
全卷共五个大题,17个小题。
其中,基础知识10道题(全是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文言文阅读(3道选择题,每小题3分;两句翻译,每句5分。
共19分),古代诗歌鉴赏(2道主观题,共11分),名篇名句默写(5题6空,共6分),文学类文本阅读题4道小题(其中1道多选,3道表达,共25分),语言文字运用2道主观题(共计11分),作文1道(60分)。
全卷共计150分,其中单项选择题30分,主观题12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同高考卷相比,少了一道选考题(第四大题第12小题人物传记阅读题)。
选材和命题具体体现:1.议论类文本阅读材料为《“清明”与“上河”含义之谜》,属传统文化探索与了解文章,考点明确,误点设计清晰,偏易。
2.文言文材料来自教材《游褒禅山记》和《赤壁赋》,考查学生阅读古代散文能力,选材典型,皆为唐宋八大家作品。
设题注重基础知识考查,考点涉及虚词运用、词类活用、特殊句式和翻译,设题典范,深入浅出,偏重课堂教学考查,难度不大。
3.诗歌鉴赏选自唐代戴叔伦的《江乡故人偶集客舍》,虽然诗人名气不大,但本诗有一定的高考指向性。
本诗属旅居离别诗,而近几年考纲对此类诗歌的考查有特别的提示。
一道题考查内容——情景交融,一题考查写作技巧——炼字技巧,符合考纲,设题典型。
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测试卷分析
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测试卷一、本大题10小题,共42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任选4题,多选则按前4题计分) (8分)(1)《荷塘月色》中用“通感”的修辞手法描写“荷香”的一个句子(2)少焉,,。
《赤壁赋》(3)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
,?《阿房宫赋》(4)故曰:至人无己,,。
《逍遥游》(5)户庭无尘杂,_________________。
久在樊笼里,_________________。
《归园田居》阅读下面的课内文段,完成2-4题(9分)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得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得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
驾一叶之扁舟,举匏尊以相属。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
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2.下列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正襟危坐而问客曰危坐:端坐B.渔樵于江渚之上渔樵:鱼柴C.知不可乎骤得骤得:屡次得到D.托遗响于悲风遗响:余音3.比较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选出判断正确的一项 ( )侣鱼虾而友麋鹿苏子愀然抱明月而长终何为其然也A.两个“而”相同,两个“然”不同。
B. 两个“而”相同,两个“然”相同。
C.两个“而”不同,两个“然”相同。
D.两个“而”不同,两个“然”不同。
4.与“而今安在哉”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A.古之人不余欺也B.悟言一室之内C.甚矣,汝之不惠D.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阅读下面的课外文段,完成5~9题(18分)文学徐君家传[清]魏禧徐君讳谦尊,字玄初,吴县附学生①。
君天资英敏,读书观大略,暮古侠烈之士,好施与,矜然诺。
里有争,必造门征曲直,君一言折之。
家既落,君委曲以秦甘旨,故乡望公○2得与二三故旧歌啸山水间二十余年。
高一语文期末考试质量分析
高一语文期末考试质量分析
介绍
本文档对高一语文期末考试的质量进行了分析。
通过对试卷的
题型、难易程度以及学生的得分情况进行统计和评估,我们可以了
解到期末考试的整体质量,并提出针对性的建议。
题型分布
通过对期末考试试卷的题型进行分析,我们得出以下结论:
- 选择题占比最大,约为50%;
- 阅读理解题占比约为30%;
- 客观题占比约为20%。
难易程度
通过对试卷中各题目的难易程度进行评估,我们得出以下结论:
- 难度较低的题目占比约为30%;
- 中等难度的题目占比约为50%;
- 难度较高的题目占比约为20%。
学生得分情况
通过对学生的得分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我们得出以下结论:
- 平均得分为80分,最高分为95分,最低分为60分;
- 70分以上的学生占比约为80%;
- 60分以下的学生占比约为20%。
建议
基于对试卷质量和学生得分情况的分析,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 针对选择题的部分,可以适当增加一些难度较高的题目,以提高学生的答题能力;
- 针对阅读理解题的部分,可以增加一些具有较高难度的阅读素材,以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 针对客观题的部分,可以注重培养学生的分析和判断能力,增加一些需要思考和推理的题目;
- 对得分较低的学生,可以开设额外的辅导课程,帮助他们提高研究能力和成绩。
结论
通过对高一语文期末考试的质量分析,我们了解到试卷的题型分布、难易程度和学生的得分情况。
通过针对性的建议,我们可以提高考试的质量,帮助学生取得更好的成绩。
高一语文考试分析报告
高一语文考试分析报告一、考试概述本次分析报告基于对高一语文期末考试成绩的总结和分析数据。
考试时间为2021年6月,共计参与考试的学生人数为150人。
本次考试主要测试学生对课本内容的理解和运用能力,考试形式以选择题和作文为主。
二、考试难度与平均分分析根据成绩统计数据,本次考试的难度适中,难度系数为0.5。
参与考试的学生成绩波动较大,最高分为98分,最低分为52分。
考试平均分为75分,中位数为76分,标准差为9分。
从平均分来看,学生整体表现良好。
三、试题分析1. 选择题选择题占据本次考试总分的60%。
题型涵盖了阅读理解、完形填空和语法运用等多个方面。
选择题的难度较为均衡,其中阅读理解题的平均正确率为75%,完形填空和语法运用题的平均正确率为70%。
在阅读理解题中,主旨理解和细节把握是学生们得分较高的地方,而对于推理判断题和词义理解题,学生们的正确率较低。
2. 作文题作文题占据本次考试总分的40%。
作文题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巧,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本次作文题目为《城市与乡村的差异》,要求学生从不同角度对城市和乡村进行比较,并阐述自己的看法。
学生们的作文整体水平较为平均,但有一部分学生对题目理解偏差,未能发挥出自己的真实观点和思考。
四、提升策略通过对考试结果的分析,为提高语文成绩,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几个策略: ### 1. 阅读理解能力的提升学生在阅读理解题中表现较好,但在推理判断题和词义理解题上有一定的困难。
为此,建议学生通过多读书、多做题的方式提升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加强对句子和段落关键信息的把握,培养逻辑推理和词义理解的能力。
2. 作文写作的提高作文是语文考试中比重较大的一部分,对于提升语文成绩至关重要。
建议学生多进行写作练习,加强对作文题目的理解和分析,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同时,学生还需要注重组织结构的合理性和语言表达的准确性,提升整体写作水平。
3. 考前复习方法在考前复习阶段,学生应注重整理课本知识点和复习笔记,重点复习易错难点和经典例题。
高一语文试卷分析报告模板
高一语文试卷分析报告模板一、试卷概述本次语文试卷为高一学生的期末考试试卷,包含了总分为150分的题目。
试卷设计旨在全面考察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掌握程度、语言文字的理解能力以及阅读和写作能力。
试卷分为四个部分,分别是选择题、阅读题、作文以及文学作品阅读题,涵盖了语文学习的各个方面。
其中,选择题部分占总分的40%,阅读题部分占40%,作文和文学作品阅读题各占10%。
二、试卷分析1. 选择题部分选择题部分包含了单项选择题和完形填空题。
这部分考察了学生对于语法、词汇以及阅读理解的掌握情况。
在单项选择题中,试题涵盖了各个知识点,如句子成分分析、语法搭配、修辞手法等。
这些题目旨在考察学生对于语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能力。
完形填空题则更注重学生对于上下文的理解和推理能力。
通过语篇的完整性考察,试题要求学生根据上下文的信息,选择适当的词语或短语,使得整个语篇表达通顺连贯。
2. 阅读题部分阅读题部分主要考察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阅读速度。
共两篇文章,每篇文章后有相关的问题。
第一篇文章是一篇古文阅读理解题。
学生需要读懂文章,理解古文的含义以及作者的写作意图。
题目要求学生回答相关的问题,以检验其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归纳总结能力。
第二篇文章是一篇现代文阅读题,其中包含了信息细节题和推理判断题。
通过阅读理解题,考察学生对现代文的理解能力和推理能力。
阅读题的设计能够全面考察学生的理解能力和阅读技巧,旨在培养学生对于不同文体的阅读和理解能力。
3. 作文部分作文部分要求学生根据提供的题目,进行自主思考并写作。
题目通常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社会热点或文学作品相关。
这部分旨在考察学生的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文采。
作文题目开放性较强,要求学生自主选择立意角度,并清晰、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观点。
同时,作文评分也注重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学修养。
4. 文学作品阅读题文学作品阅读题部分包含了对一篇文学作品进行理解和分析的题目。
学生需要对文学作品的情节、人物形象等进行解读,并回答相关的问题。
高一年级期末质量评估语文试卷分析
高一年级期末质量评估语文试卷分析一、试卷评析㈠命题特点本次期末卷的命制,既依照了《课程标准》的有关要求,又充分考虑台州市高一年级期末命题传统。
题目由浅入深,呈现一定的梯度。
试题的命制对目前的课堂教学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特别是开放性题目的设计,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利用已有知识进行思考,做到各种知识的整合,有效地提高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发展和创新能力的提高。
本试卷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考查,依据教材,着重考查学生识记、理解、分析、运用、鉴赏评价的能力;结构上沿用往年的形式,其中语言知识与运用占16分,古诗文阅读欣赏(包括名句默写)占22分,现代文阅读理解占22分,作文40分。
课内课外、知识能力等关系平衡,比例恰当,符合高一年级作为基础年级的考查要求。
㈡具体评析语言知识与运用:本份试卷依然采用前几年的做法。
基础知识部分5小题共10分,分别考查语音、字形、熟语、病句和排序,考虑到高一注重基础和积累的要求,前三题材料多选自课内,后两题取材于课外。
既能考查学生平时的积累,又能检测他们语言运用的实践能力。
古诗文阅读:文言文阅读理解选自课内,断句选自课外,两则均来源于《论语》,兼顾了知识积累和阅读能力培养。
考查内容涉及实词、虚词、句子翻译和断句,总体难度适中。
诗歌欣赏选材较好,杜甫的《孤雁》在同类诗歌中具有一定代表性。
“诗眼”是常规考法,“诗骨”富有创意,可使学生加深对诗歌的理解。
第二题表现手法是当前诗歌鉴赏题的考查热点。
现代文阅读理解:第一篇选自课内文章《肖邦故园》,但对文本有所改动。
第二篇是课外散文《沉重的漂流》,兼顾课内外是命题的要求。
考查的能力点涉及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等。
两篇最后一题都设置一道带有开放性的题目,促使学生的知识能力向社会、生活迁移,这是该考点命题的一个特点。
写作:本次作文采用新材料作文的形式,对高一学生而言难度可能略高,但材料蕴涵丰富,耐人寻味,且与高一学生联系密切,这会让每一位同学有话可说,在这个前提下,比较学生认识程度的深浅和写作水平的高低,符合考场作文的命题原则。
高一语文期末考试成绩分析
高一语文期末考试成绩分析一、试题分析这次考试的试卷参照2013年高考语文课标卷的结构形式,观照本学段必修1—2学习,重点体现所学课本知识,适当拓展相关知识的迁移能力.这次考试的试卷从总体上来看难简程度是比较偏难的。
语文这一科是历来为学生忽略的一种,这次考试的试卷就起了一个警示的作用,它无形地告戒学生:上课应好好听课,积极思考,努力拓展知识迁移能力。
整个试卷共六大题17小题,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第一大题为现代文阅读,文本节选自《修辞无所不在》,以选择题的方式,重点考查学生对文中重要概念、重要语句的理解,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以及根据文章内容分析判断的能力。
第二大题为古代诗文阅读,文言文阅读选自王安石《游褒禅山记》,重点考查对文言知识的识记、理解能力,对文章信息的筛选、分析综合能力,对重要语句的翻译能力;古代诗歌阅读选的是古代诗歌阅读选自《孔雀东南飞》。
这是我国古代汉民族最长的叙事诗.本题从中节选了两段文字,重点考查评价重点词语和赏析其表现手法的能力;名篇名句默写全出自课标要求的64篇背诵篇目,偏重必修1-2的内容,考查的是识记、理解能力。
第三大题为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的材料选自《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题型为高考题型,主要考查对文学作品的阅读鉴赏能力,旨在引领并提升学生的分析综合、鉴赏评价和探究能力。
第四大题为是语言文字运用,考查内容包括成语的运用、病句的辨析、句子的衔接、句式变换及仿写。
语言材料关涉教材相关内容。
第五大题是作文,考查学生语文综合写作能力。
审题立意明确,旨在引导考生学会认真阅读作文命题材料,领会命题的意图,熟练掌握常用的方法。
二、学情分析高一(6)班学生语文成绩100分以上的2人,90分以上的20人,张思杰最低68分。
学生主要把精力放在重点篇目,而这次考试的侧重点较偏。
另外,他们的学习方式还有待转变,还停留在初中阶段死记硬背的层面上.而高中更注重跟上老师讲课的思路,更多的需要去理解,去进行信息筛选,知识整合,提高学以致用的能力。
(word完整版)高一语文上期期末试卷分析
高一语文上期期末试卷分析凤庆一中教师甘凤仙试卷分析一、试卷结构及评价本次考试为凤庆一中普通高中期末考试卷,考试范围为必修一、必修二,试卷结构与新课改语文模式比较贴近。
试卷共22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试卷结构分布合理,既重视课内基础,又重视课外知识延伸,能够较好的检查学生基础知识掌握情况和语文能力的运用水平。
学生答题情况分析一、学生答题情况分析我所教的班级是440、448班,最高分是117分,最低分是79分。
及格102人,从整体来看,大部分学生发挥基本正常,少部分不能很好地掌握知识,但就具体个别学生,个别题目来分析,并不如人意,发现还存在诸多不足和缺漏。
二、学生答题情况第一部分是论说类文本阅读,即1-3题,选择的文段适中,但学生答题情况整体偏差。
第二部分是散文阅读鉴赏,4--6题,整体完成情况较好。
第三部分是实用类文本阅读,7--9题,第7题得分率很低,平均2.1分。
第8题与年级相比负着百分零点八。
第四部分是古代诗文阅读,(一)是文言文阅读,即10-13题,文言文阅读选择题得分比较高,主要问题出在两道翻译题,整个句子翻译不够通顺,在语言组织这一方面还有很大的欠缺。
(二)是古代诗歌阅读,即14、15题,诗歌阅读较难,答题时大部分学生未能够答到点子上。
大多数学生未理解题意。
(三)是名句名篇默写,即16题,名句名篇默写部分,主要的错误也是在一些多音字和形近字没有分辨清楚,记得不够牢,还有一些是做题时粗心大意。
第五部分为语言文字运用,即17-21题,涉及到成语应用、语病、衔接、传统礼貌用语知识点,修改病句部分,很多学生这一题都不得分,主要原因在于学生对句子结构,词语的搭配,等语法知识掌握不够,也反应了他们在这一方面的欠缺,这种薄弱环节有待进一步加强。
第22题是写作题,属于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学生在选材方面缺乏新意,事例雷同。
有的学生的作文呈明显的应付现象,这一类的作文分数只能在及格线左右。
高中语文的试卷分析
高中语文的试卷分析高中语文的试卷分析篇1一、试题分析这次考试的试卷从总体上来看难简程度是比较适中的,而且从试卷上表现出来的最大特点是和教材联系特别紧密。
既考了三个单元课内的东西,又有由此而生发的力量测试。
语文这一科是历来为同学忽视的一种,这次考试的试卷就起了一个警示的作用,它无形地告戒同学:上课不好好听课,考试就考不好。
它对促进同学听课这方面的确起到了很好的作用,我觉得对高一同学很适用。
其次方面,考察的学问点很全面,既有课内的也有课外的,而且难简程度也很适中。
既考了字音,字形,词语填空|,成语运用,病句修改。
又考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假如不好好听课的话,确定答不对)。
文言文这一块除了有正常的一道文言翻译题以外,还有很多课内学过的。
通假字,词语解释,文言句式,重点实、虚词用法,文言翻译,这些不仅需要仔细听课,还需要较扎实的基本功。
而文言阅读题可以说是以上方面的综合运用,一种力量检测。
常说的"得法于课内,得备于课外。
'这道题就可以看出来,同学是否能学以致用了。
二、学情分析这届高一同学从总体上来看还是不错的,但由于同学来源不一样,听课力量也确定有所区分。
重点班及格以上人数53人,一般班也能达到近30人。
百分以上人数重点35人,一般班10人左右,平均分都能及格,所以还是有潜力可挖的。
但是,同学还主要把精力放在课外而极少关注课内。
可以说错置了主次,这次他们也吸取了教训,知道不能忽视课本了。
另外,他们的学习方式没有转变,还停留在学校阶段死记硬背的层面上。
而高中更注意跟上老师讲课的思路,更多的需要去理解,去进行信息筛选,学问整合,提高学以致用的力量。
比如说,这次考试的现代文阅读是《人在风中》,文章并不难,同学也基本上能读懂。
但十八分的现代文得一半的同学都很少(一般班),缘由是能意会而不能有效的言传。
总之,通过本次考试,同学体现出来的问题有:1、对语文的重视不够。
2、读书太少,主要表现在作文方面没有素材。
高一语文期末试卷分析
高一语文期末试卷分析对语文试卷做一个分析,能够让你受益匪浅。
下面是店铺收集整理的高一语文期末试卷分析以供大家学习参考。
高一语文期末试卷分析(一)一、总体评价本次考试语文试卷共有七大题18小题,主客观题的分值分别为15分和145分。
试题的知识面覆盖面符合高一学生语文学习的实际,既重视基础知识的考查,又重视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的考查,较好地体现了理论与实际相联系的原则,也可以较好地检验学生的语文水平和语文素养。
二、学生答题情况分析语言文字应用从答题情况可看出学生的知识储备真的很少,加点字读音得分率太低,而最糟糕的莫过于阅读漫画与补写句子,未能充分抓住漫画的特征来进行概括,在补写句子中缺少对语境的理解。
教师在平时教学中应注意对学生进行适时适当的情感熏陶,并注意学生的字词句积累。
文言文阅读共有三道选择题及三道翻译题,侧重于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
选择题主要考察文言实词的多义性、古今异义及对所选段落的分析,都是上课时老师重点讲解且较为简单的,所以学生的得分率也较高;但翻译题却存在一定问题,学生大都不能正确翻译出“之”、“视”、“所与”、“造”等词及固定句式,而这些都是课堂上教师反复强调过的知识,可见我们的学生文言文的功底还是比较薄弱的,这要引起教师的重视。
古代诗歌鉴赏本次考试诗歌鉴赏选的是晏殊的《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学生在词作理解上基本不存在问题。
此部分设三道题,第一道主要考察学生对词的首句所选用动词的把握及其营造的氛围,该题较简单,学生基本都能拿3分左右;第二道题要求学生根据词作找诗眼,把握词人的情感和人生态度,并分析景情关系,学生对词人的人生态度把握不准,这里丢分太多,建议教师在教授诗歌时坚持“知人论诗”的教法,让学生大致了解诗人的人生轨迹和价值取向。
名句默写名句默写共8分,在这部分呈现两极分化现象,基础好的学生能拿7分左右,而较差的学生基本只能拿2分左右。
学生在背书上基本没问题,只是错字太多,例如“览、肇、喧豗、壑”等均是易错字。
高一语文期末试卷分析
高一语文期末试卷分析依据对本次高一考试语文试卷及考试结果的分析;我们可以认为本次语文试题命制体现了如下的基本指导思想:落实课程改革的精神;充分体现课程标准和本学期教学内容的要求;突出考查学生的语文素养;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
在考查内容上;突出课内外的衔接并强调知识的拓展和延伸;注重考查学生知识和文化的积累;对文章的整体感悟、深入理解和体验领悟的能力;以及应用写作能力;注重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语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他们的思维能力。
在考查学生语文能力的同时;还注重考查他们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所达到的程度;以突出语文综合素养的考查。
试题特点试题以素养立意命题;注重考查学生思维水平和语文学科素养。
学科核心素养的概念即将在新的语文学科课程标准中明确表述;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也将引领未来的语文教学改革。
本次高一语文试题;体现了检测学生在高中学习的不同阶段应具备的语文核心素养的基本指导思想。
语文学科高考要求考查考生识记、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表达应用和探究六种能力;这六种能力表现的六个层级在本次高一试题中均有较清楚和全面的体现。
古诗文名篇名句的默写考察识记与理解能力;论述类文章阅读考查学生对文中重要概念、重要句子含意的理解能力;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等分析综合能力;古诗文阅读考查学生理解、分析综合和鉴赏评价能力;文学类文本阅读注重审美体验;考查学生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内涵、分析艺术表现力、理解作品反映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等鉴赏评价和探究能力;实用类文本阅读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文本;筛选、整合信息;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的能力;语语言运用题考查学生正确、熟练、有效地运用语言文字能力;作文则反映学生认知能力、思维水平、表达应用等综合能力。
试题体现了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学科性质;体现了对学生理解判断、概括归纳、分析综合、鉴赏评价、探究运用等思维品质的考查;体现了对学生学习习惯、积累、运用等核心语文素养的考查;也体现了对其考试技巧与能力的考查。
高一年级期末质量评估语文试卷分析
高一年级期末质量评估语文试卷分析一、试卷总体分析1.命题意图本试卷系台州市29所重点中学联考试卷,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和台州市期末质量评估命题的指导意见,结合29校高一学生的实际而命制。
作为阶段性学业检测,考试内容紧扣教材,以苏教版必修3必修4为主。
2.试卷结构全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试卷结构沿用台州市近年来期末统考语文试卷的样式,分为基础知识、阅读与鉴赏、积累与运用、作文四大板块。
第Ⅰ板块基础知识共10分,5道选择题,分别考查字音、字形、词语熟语、语病辨析、文学常识。
第Ⅱ板块阅读与鉴赏共37分,分为四大题:(一)文言文阅读5小题,考点涉及文言实词、虚词、文意理解、翻译、断句。
(二)课内现代文阅读3小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所学课文的理解和把握,包括论证方法及作用、词语指代、语句理解。
(三)课外现代文阅读4小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能力的课外迁移及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涉及修辞作用、语句理解、表现手法、文意理解等。
(四)古诗词鉴赏2小题,课内外结合,由课内延伸到课外,着眼于知识能力的延伸和拓展,重点考查诗歌的鉴赏能力。
第Ⅲ板块积累与运用共13分,由3小题组成:名句默写7分,语段压缩(概括新闻材料)3分,句式变换(下定义)3分。
第Ⅳ板块作文,共40分。
3.试题特点1.试题体现期末命题首先要“立足教材”的教学导向。
期末考试是对学生一学期来学习情况的一次全面检测,是形成性测试,命题上要体现“学什么考什么”的原则。
本试题力图做好这一点。
如字音、字形、文学常识直接考课内知识,词语、语病题的语料尽可能从教材中选取。
文言文阅读、现代文小阅读、古诗鉴赏的考查材料和古诗文默写都直接源于教材。
而现代文大阅读、语言表达与应用等题目的命题材料即使从课外选取,但考查点则尽量体现课内的能力要求。
2.重视考查课内知识能力向课外的延伸迁移。
如文言文阅读题和古诗鉴赏题。
文言文的两段阅读材料分别来自课内和课外,都出自《左传》,内容上有一定的相关,涉及的文言知识相通。
高一语文试卷分析范文
高一语文试卷分析范文高一年级上学期语文试卷分析一、现代文阅读得分情况:90%得满分,1小题失分最多。
错因分析:学生对概念理解不清,联系文段不全面。
应对措施:重视阅读结合针对性训练,从细节上着手,注重理解概念。
二、古代诗文阅读得分情况:最高分37分,最低分5分,平均分25分。
典型错例:7、(1)“籍”翻译错误。
(2)“非常”没有翻译出来。
8、只写出了“比喻”或夸张。
9、复杂的思想把握较好。
10、典型错字“事”写成了“侍”“眉”写成了“嵋”“唯”写成了“惟”“激”写成了“急”错因分析:(1)学生对历史文学知识掌握不足,以致在理解课外文言时难以读懂大意,导致学生翻译时重点字词翻译出现错误。
(2)学生对基本文言现象掌握不熟。
(3)平时学习过程中眼高手低。
应对措施:学生在学习文言时,首先要注重把握基本实词、虚词的意义及用法,加强文言文的背诵,加强课外文言文阅读。
文言文翻译需要强化训练,注意采分点,尽量直译。
诗歌鉴赏注意多指导答题方法,答题步骤。
默写重在准确、多强调动笔。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得分情况:总体得分较好,最高分20分,最低分5分,平均分12分。
典型错例:12、概括性不强,语言不够精炼,“琴王”特点没有概括全。
13、脱离了文段内容,概括口语化。
14、专业术语不强。
错因分析:平时训练较少,学生审题不清,概括不全面,语言组织口语化。
应对措施:加强文本类文章的阅读及训练,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四、语言文字应用得分情况:平均分14分。
典型错例:15、不以为然,短小精悍理解错误。
18、“港商”在答案中不明确。
错因分析:不以为然,短小精悍理解偏差。
应对措施:强化成语意义的掌握,培养学生概括文意的能力。
五、作文得分情况:最高分54分,最低分10分,平均得分44分。
典型错例:1、审题立意:“快乐”作为了文章的`中心,理解偏差。
感悟:“笑一定是快乐。
”2、论证:“快乐”,看起来好说,实际上想把二者的关系辩证地分析并不容易。
【高一】2021高一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高一】2021高一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分析高一语文期末考试分析(一)一、试卷“崭新”,轻课改。
“崭新”指这套试卷彰显了新理念,注重了国民教育精神。
《语文课程标准》将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叙述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在课程基本理念部分建议“注重语文的熏陶促进作用”,这套试卷正是彰显了这些新理念,无论是写作认知题的选文,还是作文题的命题,甚至就是语言综合运用题等等几乎每道题都就是如此。
特别就是注意到了乡土文化,乡土文化对学生来说,就是一份宝贵的财富,能唤起学生言我家乡快乐我家乡。
本试卷22小题,以天子山金鞭溪为题卷本对联,就较好的彰显了这一点。
另外,试卷著重语文的工具性,注重学生的科学知识累积,古诗文所占到比例明显增加,这套试卷古诗文考查共占到23分后,包含文言文译者9分后,简答题3分后,古诗品酒6分后,名句口诀6分后。
在对古诗文的考查中又特别注意人文性,著重对学生的熏陶促进作用。
二、重基础,重教材。
从最近几年的中考来看,命题内容越来越来回归书本,重视基础,语文试卷中的字音、字形、同义词比较、成语的取材几乎直接来自教材。
默写、文言文阅读更是直接以从书本中摘录下来的句子和词语作题目。
看来学会对语文教材的学习,是能否发挥语文教材价值的关键。
也是适应考试的重要保证。
本试卷从第1题到第6小题以及文言翻译、名句默写,都是直接来自教材,文言阅读题选文也与课本所学文言文有联系。
三、轻素质,轻能力。
这套试卷秉持遵从课程标准,秉持“以能力立意居多”,著重解题所须要能力的培育和累积,以推动中学的素质教育。
且不说写作认知题是对学生能力的考查,就说道21题猜字谜、22题卷本对联、23题推理题、24题仿写题,更是吹起去一阵考查学生能力的清爽之风。
四、试题注重基础,难度适中。
全卷突出考查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
试题80%以上由基础题组成,无“怪题”、“偏题”和“似是而非的难题”。
即使是语言综合运用题,猜字谜补写对联推理题仿写题,题型新颖,轻松活泼,对学生来说,又不是很难,属于学生“跳一跳,够得着”的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语文试卷分析
一、试卷总体评价
本次试卷的编写,既体现了高考《考试说明》,又紧密联系了教学的实际情况,对今后高中语文教学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试卷的内容、结构、题型、题量与近年特别是去年的高考试题相比都没有什么变化。
第I卷的考点设置均在《考试说明》规定的范围之内。
文言文阅读,仍是传记性片断,与去年高考试题相比,难度有所降低,基本上属于“问题在课外,答案在课内”,高一学生解答起来难度适中。
第II卷的第四大题第14小题的文言语句翻译,既有课外生疏的句子,也有学生熟悉的课内句子,生疏句子翻译不难,熟悉句子翻译不易,体现了选择的公平性。
第15题的诗歌鉴赏有一定的难度,但也并非是无从下手。
第16题的名句默写,学生解答效果较好。
第五大题仍选文质兼美的散文作为赏析材料。
第六大题按照语段信息筛选、句子重组、句子仿写来排列。
第七大题作文仍是话题作文,但限制在高一学生熟悉的记叙文体上,让学生人人都有事可写,有情可抒。
总之,本次的试卷题型稳定,难易适中,体现了《考试说明》的基本精神,照应了教学的实际情况,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具有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二、试题的评价、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1.基础知识部分
基础知识的五个小题基本上涵盖了语文主要的基础知识点,从拼音到成语运用,有课内的,也有课外的知识。
拼音和词语错别字两小题基本上出自课内,考核了学生的识记能力。
标点符号题测试了容易误用的常见标点符号,与高考相比,难度较低,但是由于学生平时未能系统学习,教师又缺乏系统的指导,因此学生答题的错误率较高。
尽管如此,此题的设计仍不失为一道好题。
词语运用小题出自课外,都是些易混淆的常用词语,有一定的难度,却能很好的测试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
成语运用小题的几个成语比较常见,区分度较大,学生答题的准确率较高。
由于题量的限制,本次试卷的基础知识部分缺失了病句辨析题,其实病句辨析对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指导作用很大,宜于保留,或者在第II卷中考查。
也许是求全责备,姑且说说而已。
2.文言文阅读
文言文阅读语段选自课外,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押题、猜题,四个小题综合考查了学生的识记能力。
语句解释题中的“绝”、“将”、“微”、“阴”词义课文中均已出现过,学生辨析起来比较容易,此题得分率较高。
虚词意义和用法辨析题考查了“乃”、“于”、“以”、“之”等词,尽管虚词用法比较复杂,也是学生的知识“软肋”,但这几个词语在课文中出现频率比较高,教师在教学中也予以了足够的重视,因此解决起来比较顺手,准确率较高。
人物品质分析题,因为文不甚深,语意明晰,学生分辨比较容易,得分率较高。
全文内容综合分析题,由于迷惑性较大,学生答题的准确率不到百分之五十。
从四个小题来看,难度都不太大,不少内容是教师课堂上反复强调过的。
3.古典诗词赏析
试卷所选诗出自唐代诗人于良史的《春山月夜》,并非名家名段,学生平时可能很少接触过这首诗,但是诗句内容比较浅近,不难理解诗意。
第一小题的答案易找出,第二小题应从结构、内容、意境、语言等方面进行答题,赏析有一
定的难度,但试卷要求仅就一点谈谈即可,降低了难度。
从答题结果来看,尽管不够完美,但学生也并非无从下手、无语可谈。
学生平时很少接触诗歌鉴赏题,解题难度较大,作为高考导向,试题的设立是正确的,以引起学生学习的重视与教师教学的注意。
4.现代文阅读和高考文学作品阅读一样,现代文语段《天真》文质兼并,题目设计比较合理,接近高考题型,三道主观题,一道多项选择题。
学生对文章的阅读没有什么障碍,但要想全面的作答,并不容易。
第17、18、19三个小题重点考查学生提取和辨别信息的能力,题干设问语简明,有效的降低了难度。
第20小题考查从整体上把握文意和鉴赏评价能力,五个选项正误混杂,有一定的干扰作用。
5.语言知识运用
第14题文言文翻译的五个句子,两句选自课外,三句出自课内,要求学生任选三句翻译,考查对重要实词、虚词的理解和文字表达能力,难度适中。
第16题默写名句,课内课外各两句,学生任选两句作答。
此题用于测试学生的识记能力,平时只要认真背诵的学生都能拿满分,但有的学生读书不认字,写错别字的不少。
第21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的能力与语言组织能力,解答效果一般。
第22题句子重组,学生语言大多不够通顺。
第23题仿句,考查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也包含对名句的理解运用能力的考查,难度适中。
6.作文
考话题作文在意料之中,要求以“体验”为话题写一篇记叙文。
话题贴近学生生活,学生有话可说,能很好的考查学生立意、布局谋篇、遣词造句等能力,体裁是学生熟悉的记叙文,写起来顺手。
作文得分普遍在45分左右。
三、考试成绩抽样分析
抽16份统计,各类数据如下:
班级全班人数参考人数平均分优秀率良好率及格率
36464105.30%21%97%
46363105.73%24%96.8%
56363104.60%20%95.9%
66464104.92%21%96.1%
76262105.62%23%96.7%
四、今后教学建议
今后的教学中应处理好以下几种关系:
1.教与学的关系教学中应想方设法激励、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重视对文本的分析理解,以课本中的重点语段为切入口,充分挖掘深刻含义,重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切忌就事论事,复述课文。
要把课文当作典型的例子,以一作十,从培养的高度去探讨、研究课文。
这样,学生在分析生疏的语段时不至于无从下手。
2.课堂与课外的关系从本次的考试情况来看,学生基础知识较为贫乏,知识面狭窄,解题能力不大,试卷涉及课内知识就解决较好,涉及课外知识解题效果则不够理想。
教学中除重视书本知识的传授外,还必须放胆让学生进行课外阅
读,教师做好引导,开好阅读课,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培养语言运用能力。
3.教学与考试的关系
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还必须教会学生考试,掌握考试技巧,教会学生如何审题,如何去解答主观题。
从抽查学生的答题情况来看,有些题目并非学生答不上来,而是不会答题,选不准切入角度。
有些题目失分与能力无关,是不可“饶恕”的错误,如作文不拟题、字数太少或太多、书写不规范,有些字如蚊蚁,有的字龙飞凤舞、圈圈点点、满纸涂鸦等等。
这些都应引起重视,加强考试技巧的研究,加强对评分标准和评卷心理的研究,避免“硬伤”出现。
4.文本教学与作文教学的关系
试卷中反映出作文教学存在的问题较大,学生写作的基本功较差。
作文缺乏真情实感,缺乏生活气息,语言表达能力差。
在平时的教学中,应充分利用教材中的作文资源来丰富学生的语言知识,调动学生的写作兴趣,同时还必须重视学生的课外阅读指导,加强作文指导,加强训练,逐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