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伶官传序》理解性默写和翻译

合集下载

《伶官传序》理解性默写.docx

《伶官传序》理解性默写.docx

《伶官传序》理解性默写
1.
2.《伶官传序》引用《尚书》中的话“满招损,谦得益”,结合庄宗得失天下的史实,
3.孟子有“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名句,在欧阳修《伶官传序》中意思与之相近的
道盛衰之理在于人事。

惋的基调。

重及对其遗愿的重视。

教训,得出具有更普遍意义的结论。

11.古人云: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一个人不努力肯定是不成功的。

欧阳修在《伶官传序》中说:“,。


13.《伶官传序》中,作者写庄宗李存勖兴衰成败的史实,在写法上欲抑先扬,其中先
15.《伶官传序》中,作者指出应注重生活的小事,不要过于沉迷于所钟爱之事的句子
《伶官传序》默写答案
2.《伶官传序》引用《尚书》中的话“满招损,谦得益”,结合庄宗得失天下的史实,
3.孟子有“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名句,在欧阳修《伶官传序》中意思与之相近的
在于人事。

的重视。

11.古人云: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一个人不努力肯定是不成功的。

欧阳修在《伶官传
13.《伶官传序》中,作者写庄宗李存勖兴衰成败的史实,在写法上欲抑先扬,其中先
15.《伶官传序》中,作者指出应注重生活的小事,不要过于沉迷于所钟爱之事的句子。

《伶官传序》理解性默写

《伶官传序》理解性默写

《伶官传序》理解性默写
1.
2.《伶官传序》引用《尚书》中的话“满招损,谦得益”,结合庄宗得失天下的史实,
3.孟子有“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名句,在欧阳修《伶官传序》中意思与之相近的
道盛衰之理在于人事。

惋的基调。

重及对其遗愿的重视。

教训,得出具有更普遍意义的结论。

11.古人云: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一个人不努力肯定是不成功的。

欧阳修在《伶官传序》中说:“,。


13.《伶官传序》中,作者写庄宗李存勖兴衰成败的史实,在写法上欲抑先扬,其中先
15.《伶官传序》中,作者指出应注重生活的小事,不要过于沉迷于所钟爱之事的句子
《伶官传序》默写答案
2.《伶官传序》引用《尚书》中的话“满招损,谦得益”,结合庄宗得失天下的史实,
3.孟子有“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名句,在欧阳修《伶官传序》中意思与之相近的
在于人事。

的重视。

11.古人云: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一个人不努力肯定是不成功的。

欧阳修在《伶官传
13.《伶官传序》中,作者写庄宗李存勖兴衰成败的史实,在写法上欲抑先扬,其中先
15.《伶官传序》中,作者指出应注重生活的小事,不要过于沉迷于所钟爱之事的句子。

《伶官传序》理解性默写

《伶官传序》理解性默写

《伶官传序》理解性默写1.《伶官传序》中,作者否定“得”“失”的难易都是由人事决定的句子是:?,?2.《伶官传序》引用《尚书》中的话“满招损,谦得益”,结合庄宗得失天下的史实,得出结论是“,,。

”3.孟子有“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名句,在欧阳修《伶官传序》中意思与之相近的一句话是:,。

4.《伶官传序》的中心论点是“,,!”5.《伶官传序》借庄宗困于伶人而亡国警戒后人的句子是“,,?”6.《伶官传序》中,从“,”可以知道盛衰之理在于人事。

7.《伶官传序》中,晋王将终时提及三个仇人的情况是:,;,;,。

8.《伶官传序》中,作者以感叹词起笔,接着语用反问,提出中心论点的句子是:!,, !这一叹一问,为全文定下了叹惋的基调。

9.《伶官传序》中,庄宗出兵打仗及凯旋之时,用“,,,,,”来表示对父亲的敬重及对其遗愿的重视。

10.《伶官传序》中,由“,,;,,,”两种截然相反的结果,引出“,,?”的教训,得出具有更普遍意义的结论。

11.古人云: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一个人不努力肯定是不成功的。

欧阳修在《伶官传序》中说:“,。

”12.《伶官传序》中,作者引《尚书》之语与史实相对照的句子是:,。

13.《伶官传序》中,作者写庄宗李存勖兴衰成败的史实,在写法上欲抑先扬,其中先“扬”的句子是“,,,,”,从而表现他意气的壮大。

14.《伶官传序》中,庄宗之父以三箭与其子来明其志的句子是:,!15.《伶官传序》中,作者指出应注重生活的小事,不要过于沉迷于所钟爱之事的句子是:,,!16.《伶官传序》中,当发现有作乱的情况时,庄宗及臣子们的反应是:,,,。

17.《伶官传序》中,写庄宗上战场时,请箭的方式是“,,”,然后背箭去奋勇杀敌。

18.《伶官传序》中,描写庄宗打败敌人意气之盛的句子是:,,,,,,!19.《伶官传序》中,描写庄宗发誓流泪的衰微之态的句子是:,,!20.《伶官传序》中,作者连用两个反问句“?,?”来说明得失天下皆因人事。

(完整版)《伶官传序》理解性默写(2)

(完整版)《伶官传序》理解性默写(2)

《伶官传序》理解性默写
1.
2.《伶官传序》引用《尚书》中的话“满招损,谦得益”,结合庄宗得失天下的史实,
3.孟子有“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名句,在欧阳修《伶官传序》中意思与之相近的
道盛衰之理在于人事。

惋的基调。

重及对其遗愿的重视。

教训,得出具有更普遍意义的结论。

11.古人云: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一个人不努力肯定是不成功的。

欧阳修在《伶官传序》中说:“,。


13.《伶官传序》中,作者写庄宗李存勖兴衰成败的史实,在写法上欲抑先扬,其中先
15.《伶官传序》中,作者指出应注重生活的小事,不要过于沉迷于所钟爱之事的句子
《伶官传序》默写答案
2.《伶官传序》引用《尚书》中的话“满招损,谦得益”,结合庄宗得失天下的史实,
3.孟子有“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名句,在欧阳修《伶官传序》中意思与之相近的
在于人事。

的重视。

11.古人云: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一个人不努力肯定是不成功的。

欧阳修在《伶官传
13.《伶官传序》中,作者写庄宗李存勖兴衰成败的史实,在写法上欲抑先扬,其中先
15.《伶官传序》中,作者指出应注重生活的小事,不要过于沉迷于所钟爱之事的句子。

(完整版)《伶官传序》理解性默写

(完整版)《伶官传序》理解性默写

(完整版)《伶官传序》理解性默写1.从历史上的兴衰变迁可以看出,关键在于人的作为。

2.三个仇人分别是:杨业、张彦之、张孝杰。

3.哀哉,壮哉,惜哉!盛哉,衰哉,可哉!人生几何,而不惜哉?4.父亲遗愿:“勿以战养战,勿以乱养乱。

”庄宗遵从并在凯旋时向父亲祭拜。

5.通过对成功和失败的两种结果的对比,得出了“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的教训。

6.只有通过不断努力,才能获得成功。

7.“满招损,谦受益”与庄宗的兴衰成败相对照,得出“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结论。

8.先扬的句子是:“凡天下之势,莫不因其主之得失而倾覆兴亡。

”9.庄宗之父用三箭比喻自己的志向;“一箭可拆,二箭可折,三箭难折。

”10.生活中的小事也需要重视,不要过于沉迷于自己钟爱的事物。

11.庄宗及臣子们的反应是:“吾与汝等众臣,共定大计,共建大业,今日之事,不可不决!”12.请箭的方式是:“吾有遗箭,今日可用。

”13.“庄宗意气之盛,临敌不惧,奋勇杀敌,如入无人之境。

”14.“庄宗衰微之态,发誓流泪,感人肺腑。

”15.得失天下皆因人事,难得之易,易失之难,岂非人之常情?16.原庄宗能够得到天下,是因为他做对了事情,而他的敌人所犯的错误导致了他们的失败。

17.梁是我国的敌人,而我支持燕王。

我们与契丹结为兄弟,但他们却反悔背叛了晋朝归附梁。

18.呼唤!盛衰的规律虽然被称为天命,但实际上是人为的结果!19.在庄宗盛世的时候,他能够召集天下豪杰,没有人能与之抗衡。

但当他衰落时,只有几个伶人能够困扰他,最终导致他的死亡和国家的灭亡。

因此,我们应该认识到灾难往往由微小的问题逐渐积累而成,而智勇也经常被自己的过错所束缚,这不仅仅是伶人的问题。

20.虽然我们说盛衰乃是天命,但实际上人的行为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21.满足于当前的成就会导致损失,而谦虚则会带来更多的收获。

22.在战争中,庄宗派人带着三支箭前往祭祀,以告诉先王他们的成功。

他们将燕国父子的尸体装进一个盒子里,将梁国的君臣的头颅也装进去,然后进入太庙,向先王还矢,并告知他们的胜利。

新高考必背《五代史伶官传序》原文译文+理解性默写习题+答案

新高考必背《五代史伶官传序》原文译文+理解性默写习题+答案

《五代史伶官传序》原文译文+理解性默写习题+答案《五代史伶官传序》(欧阳修)原文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晋以归梁。

此三者,吾遗恨也。

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庄宗受而藏之于庙。

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

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书》曰:“满招损,谦得益。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作《伶官传》。

译文唉!盛衰的道理,虽说是天命决定的,难道说不是人事造成的吗?推究庄宗所以取得天下,与他所以失去天下的原因,就可以明白了。

世人传说晋王临死时,把三支箭赐给庄宗,并告诉他说:“梁王朱温是我的仇敌,燕王是我推立的,契丹与我约为兄弟,可是后来都背叛我去投靠了梁。

这三件事是我的遗恨。

交给你三枝箭,你不要忘记你父亲报仇的志向。

”庄宗受箭收藏在祖庙。

以后庄宗出兵打仗,便派手下的随从官员,用猪羊去祭告祖先,从宗庙里恭敬地取出箭来,用漂亮的锦囊装着,背着它走在前面,等到凯旋时再把箭藏入祖庙。

当他用绳子绑住燕王父子,用小木匣装着梁国君臣的头,走进祖庙,把箭交还到晋王的灵座前,告诉他生前报仇的志向已经完成,他那神情气概,是多么威风!等到仇敌已经消灭,天下已经安定,一人在夜里发难,作乱的人四面响应,他慌慌张张出兵东进,还没见到乱贼,部下的兵士就纷纷逃散,君臣们你看着我,我看着你,不知道哪里去好;到了割下头发来对天发誓,抱头痛哭,眼泪沾湿衣襟的可怜地步,怎么那样的衰败差劲呢!难道说是因为取得天下难,而失去天下容易才像这样的吗?还是认真推究他成功失败的原因,都是由于人事呢?《尚书》上说:“自满会招来损害,谦虚能得到益处。

《伶官传序》复习

《伶官传序》复习

《伶官传序》复习作业一、理解性默写1.古人云: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一个人不努力肯定是不成功的。

欧阳修在《伶官传序》中说:“,。

”3.《伶官传序》中,作者写庄宗李存勖兴衰成败的史实,在写法上欲抑先扬,其中先“扬”二、《伶官传序》翻译1.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2. 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3.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4. 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三、“图文转换”专题之“漫画转文”练习(直接写答案)请描述下面漫画的内容,并写出它的寓意,不超过90字。

1.画面说明:2.寓意:【每日作业】答案一.理解性默写1.古人云: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一个人不努力肯定是不成功的。

欧阳修在《伶官传序》3.《伶官传序》中,作者写庄宗李存勖兴衰成败的史实,在写法上欲抑先扬,其中先“扬”表现他意气的壮大。

5.《伶官传序》中,作者指出应注重生活的小事,不要过于沉迷于所钟爱之事的句子是:二、翻译1译文:当他用绳子捆着燕王父子,用木匣装着后梁皇帝、大臣的头(首级)。

2译文:难道是得天下艰难而失天下容易吗,还是探求它成功与失败的迹象,都是由于人为的缘故呢3译文:忧劳可以使国家兴盛,安乐可以使自身灭亡,这是自然的道理啊。

4译文:人生的祸患常常从细微的事情累积起来的,有智慧、有勇气的人常常会被他溺爱的事物困扰,难道只是(溺爱)伶人吗!三、1.画面说明:示例①四只狗排着队朝一口井走去,前面三只迈开步子抬头望天,带头的还举着望远镜,最后一只戴着墨镜拄着棍子小步前行。

前面三只狗都掉到井里,只有盲狗绕了过去,身后留下一串脚印和拐棍的印记。

示例②一只戴着望远镜的小狗领着几条小狗,昂着头,雄赳赳地走在马路上,结果前几只都掉入了窨井,而戴着墨镜,靠拐杖探路的盲狗却幸免于难。

2.寓意:告诫人们要踏踏实实,关注今天,关注脚下,不能好高骛远。

《伶官传序》理解性默写

《伶官传序》理解性默写

《伶官传序》理解性默写1.《伶官传序》中,作者否定“得”“失”的难易都是由人事决定的句子是:,?2.《伶官传序》引用《尚书》中的话“满招损,谦得益”,结合庄宗得失天下的史实,得出结论是“,,。

”3.孟子有“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名句,在欧阳修《伶官传序》中意思与之相近的一句话是:,。

4. 《伶官传序》的中心论点是“,,!”5. 《伶官传序》借庄宗困于伶人而亡国警戒后人的句子是“,,?”6. 《伶官传序》中,从“,”可以知道盛衰之理在于人事。

7. 《伶官传序》中,晋王将终时提及三个仇人的情况是:,;,;,。

8. 《伶官传序》中,作者以感叹词起笔,接着语用反问,提出中心论点的句子是: !,,!这一叹一问,为全文定下了叹惋的基调。

9. 《伶官传序》中,庄宗出兵打仗及凯旋之时,用“,,,,”来表示对父亲的敬,重及对其遗愿的重视。

10. 《伶官传序》中,由“,,,,,;”两种截然相反的结果,引出“,,?”的教训,得出具有更普遍意义的结论。

11.古人云: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一个人不努力肯定是不成功的。

欧阳修在《伶官传序》中说:“,。

”12. 《伶官传序》中,作者引《尚书》之语与史实相对照的句子是:,。

13.《伶官传序》中,作者写庄宗李存勖兴衰成败的史实,在写法上欲抑先扬,其中先“扬”的句子是“,,,,”,从而表现他意气的壮大。

14. 《伶官传序》中,庄宗之父以三箭与其子来明其志的句子是:,!15.《伶官传序》中,作者指出应注重生活的小事,不要过于沉迷于所钟爱之事的句子是:,,!16. 《伶官传序》中,当发现有作乱的情况时,庄宗及臣子们的反应是:,,,。

17. 《伶官传序》中,写庄宗上战场时,请箭的方式是“,,”,然后背箭去奋勇杀敌。

18. 《伶官传序》中,描写庄宗打败敌人意气之盛的句子是:,,,,,,!19. 《伶官传序》中,描写庄宗发誓流泪的衰微之态的句子是:,,!20. 《伶官传序》中,作者连用两个反问句“?,?”来说明得失天下皆因人事。

五代史伶官传序》理解性默写-精心整理

五代史伶官传序》理解性默写-精心整理

五代史伶官传序》理解性默写-精心整理五代史伶官传序》(XXX)第一部分:【重点字填空】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XXX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XXX之将终也,以三(。

)赐XXX而告之曰:“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

)晋以归梁。

此三者,吾遗恨也。

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XXX受而藏之于庙。

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盛以锦(。

),负而前驱,及凯旋而(。

)之。

XXX系燕父子以组,(。

)XXX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

) (。

)之盛,可谓壮哉!及仇(。

)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乱者四应,(。

) (。

)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

),何其衰也!岂得之难而失之易(。

)?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书》曰:“满(。

)损,(。

)得益。

”忧劳可以兴国,(。

)(。

)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故方其盛也,举世界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故国灭,为世界笑。

夫祸害常积于(。

)微,而XXX多困于所(。

),岂独伶人也哉!第二局部:【情形默写】1.XXX有“生于忧虑,死于XXX”的名句,在XXX《伶官传序》中与之意义附近的一句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伶官传序》的中央论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伶官传序》借XXX困于伶人而亡国警戒后人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忧劳可以XXX可以亡身2.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伶官传序》理解性默写

《伶官传序》理解性默写
11.古人云: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欧阳修在《伶官 传序》中说:“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12.引《尚书》之语与史实对照的句子是:满招损, 谦得益。
13. 写庄宗李存勖兴衰成败的史实,欲抑先扬,
其中先“扬”的句子是
“ , , , , ”,从而表现他
意气的壮大。
14.庄宗之父以三箭与其子来明其志的句子
是:


15.作者指出应注重生活的小事,不要沉迷于所
钟爱之事的句子是:



16.当发现有作乱的情况时,庄宗及臣子们的反
应是:


,。
13.写庄宗李存勖兴衰成败的史实,欲抑先扬,其中 先“扬”的句子是“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 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从而表现 他意气的壮大。 14.庄宗之父以三箭与其子来明其志的句子是:与尔 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15.指出应注重生活的小事,不要沉迷于所钟爱之事 的句子是: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岂独伶人也哉! 16.当发现有作乱的情况时,庄宗及臣子们的反应是: 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 归。
4.《伶官传序》的中心论点是“盛衰之理,虽曰天命, 岂非人事哉!”
5.借庄宗困于伶人而亡国警戒后人的句子是
“ , , ?”
6.从“

”可以知道盛衰之理在于人
事。
7.晋王将终时提及三个仇人的情况
是: , ; , ; ,

8.作者以感叹词起笔,接着语用反问,提出中心
论点的句子是: ! ,来自, ?这一叹一问,为全文定下了叹惋的基调。
5.借庄宗困于伶人而亡国警戒后人的句子是“夫 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 人也哉?”

《伶官传序》理解性默写和翻译

《伶官传序》理解性默写和翻译

《伶官传序》默写和翻译一、理解性默写1.《伶官传序》中,体现作者思考“得”“失”的难易或许是由人事决定的句子是:,?2.《伶官传序》引用《尚书》中的话“满招损,谦得益”,结合庄宗得失天下的史实,得出结论是“,,。

”3.孟子有“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名句,在欧阳修《伶官传序》中意思与之相近的一句话是:,。

4.《伶官传序》的中心论点是“,,!”5.《伶官传序》借庄宗困于伶人而亡国警戒后人的句子是“,,?”6.《伶官传序》中,从“,”可以知道盛衰之理在于人事。

7.《伶官传序》中,晋王将终时提及三个仇人的情况是:,;;,。

8.《伶官传序》中,作者以感叹词起笔,接着语用反问,提出中心论点的句子是: !, , !这一叹一问,为全文定下了叹惋的基调。

9.《伶官传序》中,庄宗出兵打仗及凯旋之时,用“,,,,,”来表示对父亲的敬重及对其遗愿的重视。

10.《伶官传序》中,由“,,;,,,”两种截然相反的结果,引出“,,?”的教训,得出具有更普遍意义的结论。

二、《伶官传序》翻译1.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2. 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3. 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

【每日作业】答案一.理解性默写1.《伶官传序》中,体现作者思考“得”“失”的难易或许是由人事决定的句子是: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2.《伶官传序》引用《尚书》中的话“满招损,谦得益”,结合庄宗得失天下的史实,得出结论是“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3.孟子有“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名句,在欧阳修《伶官传序》中意思与之相近的一句话是: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4.《伶官传序》的中心论点是“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5.《伶官传序》借庄宗困于伶人而亡国警戒后人的句子是“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6.《伶官传序》中,从“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道盛衰之理在于人事。

2023语文高考《五代史伶官传序》理解性默写

2023语文高考《五代史伶官传序》理解性默写

《五代史·伶官传序》理解性默写1.《伶官传序》开宗明义,用带感叹语气的反诘句道出了此文的中心论点:,,!可谓立论鲜明,催人警醒。

2.《伶官传序》中,提到“”的事实,使伶人的作乱和后唐的衰败直接联系起来。

3.《伶官传序》中,文章以“,”为事例,充分体现了庄宗的“忧劳",突出了“人事”的作用。

4.《伶官传序》中,叙述“世人说晋王临死时,把三支箭赐给庄宗”的句子是:“,”。

5.《伶官传序》中,“,,,,,,!”发出对庄宗之“盛”的赞叹。

6.《伶官传序》中,借这“,,!”句发出对庄宗之“衰”的悲叹。

7.《伶官传序》一文最有力地证明“盛衰之理”这一立论的历史事实依据的句子是:,,。

8.《过秦论》中,贾谊用“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影从”写反抗暴秦之势;《伶官传序》中,欧阳修用“,”写晋因伶人而千里之堤毁于蚁穴之态。

9.《伶官传序》中,作者否定“得”“失”的难易都是由人事决定的句子是:,,。

10.《伶官传序》引用《尚书》中的话“,”,结合庄宗得失天下的史实,得出结论是“,,自然之理也。

”11.《伶官传序》中,从“,”可以知道盛衰之理在于人事。

12.《伶官传序》中,晋王将终时提及三个仇人的情况是:梁,;,,,。

13.《伶官传序》中,由“故方其盛也,,;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

”两种截然相反的结果,引出“,,岂独伶人也哉”的教训,得出具有更普遍意义的结论。

14.《伶官传序》中,晋王驾崩前概述了自己未能灭掉三个仇敌“梁、燕、契丹”的心里的句子是:“,”。

《五代史伶官传序》理解性默写1.《伶官传序》开宗明义,用带感叹语气的反诘句道出了此文的中心论点: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可谓立论鲜明,催人警醒。

2.《伶官传序》中,提到“数十伶人困之”的事实,使伶人的作乱和后唐的衰败直接联系起来。

3.《伶官传序》中,文章以“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为事例,充分体现了庄宗的“忧劳",突出了“人事”的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伶官传序》默写和翻译
一、理解性默写
1.
2.《伶官传序》引用《尚书》中的话“满招损,谦得益”,结合庄宗得失天下的史实,得出
3.孟子有“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名句,在欧阳修《伶官传序》中意思与之相近的一句话
之理在于人事。

调。

遗愿的重视。

普遍意义的结论。

二、《伶官传序》翻译
1.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2. 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3. 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

【每日作业】答案
一.理解性默写
2.《伶官传序》引用《尚书》中的话“满招损,谦得益”,结合庄宗得失天下的史实,得出
3.孟子有“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名句,在欧阳修《伶官传序》中意思与之相近的一句话
事。

二、翻译
1译文:推究庄宗得到天下的原因,和他失去天下的原因,就可以知道这个道理了。

2译文:给你三支箭,你一定不要忘了你父亲的愿望(遗愿)!
3译文:此后出兵,就派遣随从官员用猪、羊各一头到太庙祭告,取出他父亲的箭,用锦囊盛着,背着它走在队伍的前面,等到胜利归来就把箭收藏(在祖庙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