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与做官
家中无才子-官从何处来的意思
家中无才子,官从何处来的意思
“家中无才子,官从何处来”意思是家中没有读书的子弟,就不可能有做官的人。
古时候的人说“家中无才子,官从何处来”,意在劝勉后代儿孙,勤奋学习,以求得功名利禄。
这句话对于平民百姓人家的子弟而言,更显得珍贵。
因为在封建社会,贫家子弟,只有通过走科举之路方能出人头地,所以才会有“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之说。
那时候是属于封建王朝统治下的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社会,所以很大程度上就已经决定了人们靠天吃饭的命运,要想让自己掌有一丝把握自己命运希望的话,那么也就只有走读书这条唯一之路。
所谓士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读书就为做官,也就成了人们心中实现理想价值的人生通衢。
更有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的经典语句就成了读书人信奉并追求一生的至理名言。
谈古论今,虽当今社会中有360行,行行出状元的说法,但任何行业都离不开文化背景为基础的支撑,所以个人认为不管我们从事哪一行,想要做好,做大,做精,做强都离需要有文化底蕴为前提,所以读书学习这件事也就成了亘古至今不变的道理,在此与大家一起勉励学习之。
读书 为人 做官
读书为人做官党的十六大报告在阐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的同时,明确提出“形成全面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读书,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
温家宝总理更是深刻的指出:“读书关系一个人的思想境界和修养,关系到一个民族的素质,关系到一个国家的兴旺发达。
一个不读书的人,不读书的名族是没有希望的。
”对于一名公务员,更要以身作则,把善读书作为一种生活态度,把廉为人作为一种信仰,把做好官作为一生的追求。
读书使人明智、知耻、通理,晓为人之礼仪,察执政之得失。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大量的社会矛盾逐渐凸显,机关的工作事物日益复杂,对公务员的知识素质和工作能力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读书学习。
成为社会、组织和个人的迫切需要。
一名公务员,在日常工作中一定要廉洁自律,克己奉公,牢固树立公仆观念,先为人,后做官。
公务员行驶着国家赋予的权力,其行为与人民群众的利益息息相关,但公务员并不是凌驾于人民之上的,它只是众多岗位的一种,是人民的公仆,一切活动都是为了更好的服务人民。
良好的品行是做好公务员的基础,那些无视人民利益、假公济私、中饱私囊的公务员只能成为社会的蛀虫。
此外,作为一名务员,还要时刻以“做好官”来要求自己。
心中时刻记着自己是人民利益的守护者,时刻为人民利益着想,深入群众,了解群众最困难、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想民之所想,急民之所急,解民之所优,做到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只有这样,才能得到人民的拥护,社会的认可。
读书学习,是社会持久前进的不竭动力,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
建设学习型政党、学习型社会需要全体社会成员尤其是各级党政干部的共同努力,与时俱进,共克时艰,完成祖国繁荣富强的大业!。
万般皆下品的意思
万般皆下品的意思宋代汪洙写过一首《神童诗》,诗中有两句流传千古的名句“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意思是说啊!世间所有的事情都没有读书那么高尚、那么高贵。
以我个人的理解,汪洙表达的意思可能是说,读书是成就事业的前提,无论做什么事情,不读书是做不好的。
读书就成了人生的最高境界。
但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这句话却不是这么理解的。
一般认为,封建社会实行科考取士,只有读书人才能进入朝廷做官,读书是成为做官的前提。
读书不见得就能百分之百的当官,但不读书基本没什么希望。
不过,虽然汪洙把读书看得那么高大上,民间却并不买账。
因此,在民间职业排序中,读书人却没有排在上九流的位置,被排到了中九流。
根据古代流传在民间的职业排序,民间把世间职业分为上中下三个“九流”:上九流一流佛祖(释迦牟尼),二流仙(元始天尊、太上老君、八仙等等),三流皇帝(真龙天子、封建帝王),四流官(大小官吏),五流烧锅(酒厂,封建时代曾是最大厂家),六流当(当铺),七商(商贾),八客(庄园主),九庄田(农夫)。
中九流是:一流举子(举人),二流医(医生、郎中、大夫、药房先生),三流风水(风水先生、阴阳先生),四流批(批八字、算命先生),五流丹青(书画),六流相(相士、看相的),七僧(和尚),八道(道士),九琴棋(古琴和围棋,标志文人)。
下九流是:一流巫(画符念咒招神驱鬼的南方巫师),二流娼(明娼暗娼歌妓),三流大神(以跳唱形式治病的神仙附体的神巫),四流梆(更夫),五剃头的(挑担走四方的理发师),六吹手(吹鼓手、喇叭匠),七戏子(各类演员),八叫街(乞丐),九卖糖(吹糖人的)。
根据上中下三个“九流”的排序,你会发现,其实在封建社会,民间对于职业的看法,跟一心想靠读书进入官场的文人有着不一样的理解。
比如,农民在当今看来是比较辛苦,也没什么出路的职业,在古代民间却属于上九流中的末流,而读书人中的举人却排到了中九流中的一流,与农民相比还差那么一点点。
不是说“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吗?为啥举人还不如农民呢?其实,民间追求的是现实,是能够养家糊口的职业。
申论作文读书为人做官
申论作文读书为人做官在当今社会,读书一直被认为是提升个人素质的有效途径之一。
对于担任官员这一职位的人来说,读书更是必不可少的一项素养。
读书作为一种修身养性的方式,不仅能够丰富我们的知识储备,还能够塑造我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首先,读书能够提高我们的知识水平。
作为做官者,我们的角色不仅是管理和决策,更是要对整个社会形势和国家经济发展有一定的了解。
只有通过持续不断的学习,我们才能够掌握更多的专业知识,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毕竟,只有拥有丰富的知识储备,我们才能够应对各种复杂的情况,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
其次,读书有助于塑造我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在读书的过程中,我们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思想和观点,可以拓宽我们的眼界,让我们能够更好地认识世界。
同时,通过阅读不同类型的书籍,我们也能更好地了解人性、社会问题等方面,进而形成自己独立的思考方式和准则。
这对于做官者而言尤为重要,因为只有拥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我们才能够在面对各种利益诱惑时保持定力,做出符合公共利益的决策。
最后,读书还有助于提高我们的思维能力和沟通能力。
通过阅读,我们能够学习到很多思考问题的方法和技巧,提升自己的逻辑思维和辩证思维能力。
这对于官员来说,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同时,读书也能够拓展我们的语言表达能力,让我们能够更好地与他人交流和沟通,达到更好地团结协作的效果。
总之,读书对于做官者而言是一项重要的素养。
通过读书,我们能够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塑造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提升自己的思维和沟通能力。
只有积极阅读,我们才能够成为更有学识和能力的官员,为社会做出更多的贡献。
因此,作为一个官员,我们不应该忽视读书的重要性,而应该将其作为提升自身能力的必要手段。
“读书做官”古今谈
人们谈到“读书做官论”,总要追溯到孔夫子的“学而优则仕”。
其实这是一个很大的误解。
“学而优则仕”语出《论语-子张》,原文是:“子夏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可见,说这话的人并非孔子,而是他的学生子张。
当然这句话被收入《论语》,也肯定是体现或者说符合孔子的思想的。
“学而优则仕”这一观点,历来有诸多不同解释。
最流行的解释非“读书读得好了就可以去做官”莫属了。
但这种解释,却无法理解前半句“仕而优则学”,因为按照下半句的解释,前半句应该解释为“当官当得好了就可以去读书”,而这在逻辑上是无法讲通的。
把前后两句话联系起来看,就不难发现世俗的理解有很大的问题。
问题出在哪里呢?主要是出在对“优”字的理解上。
这里的“优”字,不是“优良、优秀、优异、优胜”的意思,而是指“有余力”。
这样一来,全句意思就豁然开朗、顺理成章了。
这样说有什么根据呢?当然是有的。
《说文人部》:“优,饶也。
”可知“优”的本义是丰富、充足、宽裕,后来才引申指优良,与“劣”相反。
宋代朱熹《论语集注》对此的解释就是:“优,有余力也。
仕与学,理同而事异,故当其事者,必先有以尽其事,而后可及其余。
然仕而学,则所以资其事者益深;学而仕,则所以验其学者益广。
”清代刘宝楠《论语正义》对此的解释是:“《说文》:优,饶也。
饶,余也。
言人从事于所当务,而后及其余,不泛骛也。
”今人杨伯峻先生在《论语译注》中把子夏的话译为:“做官了,有余力便去学习;学习了,有余力便去做官。
”大抵是不错的。
但把“学”直译为“学习”,还欠准确。
在笔者看来,“学”,在这里指的是“学问,做学问的人”,全句应该译作:“从政的人,有余力了才(可以)去做学问;做学问的人,有余力了才(可以)去从政”,更为恰当一些。
子夏在这里强调的是什么呢?显然不是读书、学习、做学问与做官、从政的因果关系,而是说从政的人和做学问的人都要首先立足于本职,从政的人要首先把政务处理好,做学问的人要首先把学问研究好,然后才能去考虑其他。
读书 为人 做官
读书为人做官古人云:齐家,治国,平天下乃读书人的大志向。
只有读书方能闻天下之大事,才能开拓胸襟,开拓视野,方能成大事。
读书是丰富一个人的知识积累知识结构,开阔视野是最佳捷径,读书是通往心灵传播精神力量的通道,读书是为人处事,做人的做好镜子。
国家提倡科教兴国战略,已把读书这一优良传统提高到了更高的位置,要求国民从小开始接受教育,开始读书,为长大成为有用的人做了基础铺垫。
育人做人是教育的主要目的,育人成才是教育的目标。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在滚滚历史的进程中没有融入新的东西是要被淘汰的。
温总理说:“一个不读书的人,一个不读书的民族,都是没有希望的”,中国在改革开放后提倡复兴中华文化,就是要多读书,读好书进而创新复兴。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促进科教文卫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教育乃育人之根本,无论是国家的高层领导者,还是广大劳动者和不断努力创新的建设者都需要不断新的知识。
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素养,才能在不断实践中进一步探出真知,在开拓进取中不断奋进,才能在日益激烈的环境中不退而进,推进整个国家、民族不断前进。
治国,平天下乃是读书的高境界,周总理曾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作为当代的干部领导们更是处在社会的前沿,当今世界乃信息世界,在众多纷繁复杂的信息中只有能找到准确有效的信息才能将当前矛盾迎刃而上的化解。
而辨析这些信息恰恰需要广泛的知识基础,这就要求领导干部们要不断加强学习,只有在不断读书学习中才能找到真正有效信息,才能办好事,当好官。
读书是做人的基础,读书是做官的前提。
我国的科举制执行了上千年,是选拔做官人才的最有效途径。
包括当今仕途,读书仍是最佳捷径。
之所以几千年来得以实行,是证明真正读书人确实有能为官者。
读书不仅仅是位为官者提供了一条捷径,更重要的是读书能为为官者填充空白,使其继续越走越远。
当前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正是经济社会快速向前发展的时期,身在前方的领导人,掌舵人更是要有长远的眼光看清前方的路,掌握好方向,了解更多先进、科学的信息,才能不走弯路,将中国人民稳、快地带进社会主义社会。
读书为人做官申论作文
读书为人做官申论作文
一直以来,读书是培养人的修养与智慧的重要途径。
对于一名从事官员工作的人来说,读书更是提升自己素质与能力的必要手段。
本文将探讨读书对做官的积极影响。
首先,读书能够拓宽官员的视野,提升其思维深度与广度。
在官场中,处理复杂问题是一项重要的能力。
读书能够帮助官员积累各种知识,从而更好地理解社会、经济等方面的变化和发展趋势。
通过广泛阅读,官员能够了解到不同领域的观点与理论,提高自己的思维水平和判断能力。
这对于做出明智的决策,解决实际问题至关重要。
与此同时,读书也能培养官员的写作能力。
作为一名官员,要负责撰写各类报告、文件等。
良好的写作能力不仅能提高工作效率,还能提升官员的职业形象。
通过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和专业书籍,官员可以学习到优秀的写作技巧和方法。
提升自己的写作能力,对于准确表达意思、清晰阐述观点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读书还能培养官员的领导才能和人际交往能力。
众所周知,领导良好的官员往往能够得到同事和下属的尊重和支持。
通过阅读管理学、心理学等相关书籍,官员可以学习到如何激励团队成员、处理人际关系等关键技能。
同时,文学作品的阅读也能培养官员的情商和同理心,使其更好地与他人沟通与合作。
总之,读书对于做官有着重要的意义。
通过读书,官员能够拓宽自己的视野,提高思维深度和广度;同时,能够培养自己的
写作能力、领导才能和人际交往能力。
作为一名官员,不断学习和阅读是必不可少的。
只有通过不断充实自己的知识储备,才能更好地为人民服务,胜任官员的责任与使命。
历史趣谈西晋历史上的王褒为何只读书不愿做官?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西晋历史上的王褒为何只读书不愿做官?导语:王修是曹操手下的大臣,他的儿子王仪,因为不愿意攀附司马昭,而被司马昭杀死。
因此王仪的儿子王褒宁死不愿做西晋的官,只是为了做一个堂堂王修是曹操手下的大臣,他的儿子王仪,因为不愿意攀附司马昭,而被司马昭杀死。
因此王仪的儿子王褒宁死不愿做西晋的官,只是为了做一个堂堂正正的读书人。
王褒是个美男子,字伟元,小时候就有操守,非礼不动。
身高一米八还多,相貌潇洒,和一般人不同。
因为痛恨父亲死于非命,坚决不愿做官。
把房子建在父亲的坟墓旁,终身以教授学生作为自己的职业。
王褒是个孝子,早晨晚上都在坟墓旁跪拜,而且声音悲惨凄厉。
坟墓前有棵柏树,因为他经常哭泣攀爬,树的颜色和别的颜色不一样.当他读诗经的时候,读到“哀哀父母,生我劳瘁”时,没有一次不怆然泣下。
王褒家里贫穷,自己在田野里劳作,家里有时也养蚕。
但是他洁身自好,有个学生曾经私自给他割了别人的麦子,王褒很恼火,于是就下令不再收他做学生,他说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因此在也没有敢偷偷地割麦子给他送去的。
王褒的学生有一个在县衙里做事,求王褒为自己服务,王褒说:你的学问不足以照顾自己,我的德薄不足以让你接受荫庇,即使给你做事,也没有什么好处,况且我提不起笔已经四十多年了。
于是挑起担子就走,儿子带着盐这类必备的东西,跟着他的学生有一千多人。
当时的安丘县令以为王褒前来拜见自己,连忙整衣出来相迎,王褒于是离开道路站在一旁拿着自己的破碗,说;我的学生在县衙做事,所以为我送别。
县令牵着他的手,依依不舍,并且痛哭流涕。
县令便把学生遣散回家,一个县里的读书人因为不再接受王褒的教育作为是很耻辱的事情。
同县有个叫管彦的读书人,小时候很有生活常识分享。
古代官员做官与读书
16清风 2016.04 第04期 总第76期Top i c 策划古代官员做官与读书_刘绪义两千多年前子夏一句“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将做官和读书联成一体。
当书还是刻在竹简上时,读书只是贵族的特权,所谓“学在官府”;等到春秋王官解纽,学术下移,还私学兴起,当时平民才有机会读书,所谓“学在四夷”。
读书成了平民做官上升的通道。
到了隋唐以后,科举制度更是将“读书做官”制度化。
白天做官,晚上读书读书是古代官场的主流。
读书人在古代有一种天然的优越感,如果在乡间,家有秀才,那么其地位就会高于别家;在官场,书香门第同样是引以为傲的事。
因此,古代官员“白天做官、晚上读书”的现象十分普遍。
习惯使然。
历朝历代的官员大多年幼时就开始学习四书五经、诸子百家,寒窗苦读,养成了长年读书的习惯,做了官以后大多不改其习惯,能勤于读书,即使在休假中、退休后也依然手不释卷。
总之,读书是古代官场的主流。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社会价值观的推崇。
魏晋南北朝和唐宋时期,品评官员往往看其出身门第,识其谈吐风度,论其书法辞章,讲究名望口碑等,有了这些不成文的尺度,官场上读书、作文蔚然成风,不读书之辈很难在官场里立足和生存。
宰相须用读书人,历代皇帝用人导向的指引,以及偃武修文、重用儒生的制度,都要求做官必须读书。
汉武帝时考核提拔官吏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能否通达儒学。
盛唐时期好学之风遍及朝野,官员士子对读书极为重视。
唐太宗常言“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告诫百官多读史书。
韩愈说,“人之能为人,由腹有《诗》《书》。
”中唐以敢于进谏出名的阳诚因家贫无书读,便去做了抄书吏,昼夜不出门,“经六年,乃无所不通”,堪称“励志哥”。
上马杀贼,下马读书绝大多数武将出生入死之际,也认识到读书的重要性,重视谋士。
古代官员分文官和武官,文武之间最容易产生矛盾,互相瞧不起;但往往文武兼备者却能左右逢源,能“出将入相”在古代往往被看作一个官员最为荣耀的履历。
绝大多数武将出生入死之际,也认识到读书的重要性,重视谋士,如刘邦、刘备等。
读书:做官与做学问
读书:做官与做学问作者:叶水涛来源:《七彩语文·教师论坛》2020年第07期历史上的事物往往是得失相伴、利弊相随的。
所谓两害相权取其轻、两利相权取其重,凡事不可能有其利而无一弊。
而且,这种“轻”与“重”在一定条件下也会相互转化。
科举制在历史上的确有其积极作用,于知识分子而言,它是一种较为公平的竞争机制,但同时它又是以知识分子自身价值的丧失为代价的。
读书本为明理达道,属“为己之学”,科举制却导向于读书做官,显然属“为人之学”。
知识分子这种自身价值的丧失,叶适把它称之为“化天下之人为士尽以入官为一害”。
什么叫“化天下之人为士尽以入官为一害”呢?叶适解释说,“使天下有羡于为士而无羡于入官,此至治之世。
”这是叶适所追求的理想境界——天下的读书人都保持士子的本色和操守,不以高官厚禄为人生目标,以“士”的身份而自豪。
在他的期望中,读书人都能“知义”,“知义则不待爵而贵,不待禄而富”。
“不待爵而贵,不待禄而富”,就是士以自身之贵为贵,以自身之富为富。
也就是说,士自有其自身的高贵,自有其自身的富足,士自有其自身的价值,无须依赖官位与俸禄。
士自身的价值体现在哪里呢?叶适说:“士在天地间,无他职业,一徇于道,一由于学而已。
道有伸有屈,生死之也;学无仕无己,始终之也。
”宋代的谢昉也说过:“大丈夫行事,论是非,不论利害;论顺逆,不论成败;论万世,不论一生。
”士子终身所要遵循而不背离的是“道”,须臾不会放弃而终身不已的是“学”。
“道”与“学”就是士的事业和特性,就是说士所从事的是精神生产,它本身就具有其内在的价值,而不以爵、禄这些外在标准来衡量。
士之贵,以道德品格的高尚为贵;士之富,以思想学识之丰富为富。
坚守其自身之价值,而不为“人情之所慕者”(如爵、禄等)所动,是士应有的价值观和精神境界。
而在科举制度下,士不以自身之贵为贵、以自身之富为富,而以外在的爵位为贵、以外在的俸禄为富,爵、禄成了衡量士之价值的标准,高官厚禄成为学业的出发点和归宿。
读书与做官
读书与做官葫芦一笑是先读书后做官,还是先做官后读书?是读书人必须做官,还是做官的人必须要读书?是……唉,葫芦本就糊涂,这一弄就更糊涂了。
还是慢慢说吧。
在中国古代,当然是先读书后做官。
那时呀,官可不是那么容易做的,做官的人必须通过科举考试,要想通过考试,当然就要先读书,不读书不可能参加科举,不参加科举就不能做官(古代也有捐官的,那不但名额限制,而且是把钱交到国库,和今天向官员买官根本就不是一回事),所以,在古代,要想当官必须先读书。
读书了并不一定能做官,古人有句名言,今人还记得(只是现在不适用了),那就是:学而优则仕。
这就是说,书读得好,学问做得优的人才能做官,书读得不好,学问不优的当然就不能作官了。
所以,有的人青丝考到白发仍然什么功名也没有,这样的人当然是不可能当官的。
看电视电影,动辄就是金榜题名,头名状元也如同地摊上的帽子,随手即拿。
据说还有个叫冯素珍的女娃子,好像没读过什么书,本是逃婚出去找哥哥的,哥没找到顺手就考了个状元,还弄了个女驸马。
你看,科举多么容易呀?简直如同儿戏。
伙计,那是电视电影,是人编的,编来逗你玩的。
其实呀,古代要做个官什么的,还真难,那可是要点真功的,并不是往头儿那多跑几次,多送点什么就能捞到的。
科举考试,层层迭迭,斩关夺隘,今天的官员们可是想都不敢想(真得感谢废除了科举)。
远古的科举考试我一下子说不清,明代的情况倒是能说个一二。
明代的科举考试,分乡试、会试和殿试三级进行。
童生(即未入学的士子)先参加州县级的考试,及格的称做“秀才”或生员,进入府州县学读书。
学习成绩优秀的一二等学生,被定为“科举生员”,才能参加省级的考试。
省级考试称为“乡试”,由布政使司主持,每三年一次,考中的称做“举人”,才能取得参加中央一级的会试的资格。
会试在乡试的第二年举行,由礼部主持,会试及格者,再经过一次复试,地点在皇帝的殿廷,叫做廷试,亦称殿试。
考中的分为三甲(等),一甲只取3名,分别叫“状元”、“榜眼”、“探花”,统赐进士及第,二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三甲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
读书与做官
“学而优则仕”出自《论语·子张》。原文是样的:“子 夏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这段原文透露了两个信息。其一,“学而优则仕”是子夏说 的,不是孔子说的。子夏是孔子最优秀的学生之一,是儒家思 想的继承者和传播者。当然,这句话到底是子夏自己的思想, 还是重复了孔子对他的教导,今天就不得而知了。但是,白纸黑 字,历朝历代的《论语》读本都是这样记载的。因此,把这句话 强加在孔子头上进行批判,是不公平的。其二,子夏在这里说 了两句话,是两句关联密切的话,而不是遭到批判的那一句话。 如果按照文革中《〈论语〉批注》的解释,“学而优则仕”是“学 习好的人就可以做官”,那么,“仕而优则学”就应该解释为: “做官好的人就可以学习”了。是拜师学习,去学校学习,为什 么官做好了反而要倒退回去学习呢?很显然,把两句话联在一 起,就解释不通了。
反观把“学而优则仕”当作“读书做官论”横加批判的荒唐年 代,不就出过这样的官员,当着外国人的面问下级:“写《本草纲 目》的李时珍同志今天来了吗?”连李时珍是明朝人都不知道的 人能做很大的官,是不是很荒唐呢?今天,已经没有人怀疑当官之 前必须读书了,文凭已经成为“出仕为官”的门槛。是不是有了文凭 就具备了报效国家的文化和学养了呢?须知,儒家所讲的“学”,是 包括知识技能(即所谓“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和道德修 养(即所谓四科:文、行、忠、信)两大方面的。正是在这个意义上 说,“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是人类文明的脚步。
专栏·国学 COLUMN
今日中国 CHINA TODAY
57
读书与做官 文|李荣胜
凡是上世纪60年代文化大革命中在学校读书、教书的人, 大概都参加过对“读书做官论”的批判。当时的批判者都认 为:“读书做官论”的老祖宗就是孔子,而《论语》中“学而优则 仕”是“读书做官论”的理论基础。因此对其开展了批倒批臭的 口诛笔伐。按照当年北京大学哲学系工农兵学员著述的《〈论 语〉批注》中的解释,“学而优则仕”译成白话就是:“学习好的 人就可以做官。”依据这种解释的大批判,使举国上下都认为 读书做官是极为丑恶的事情,从而导致“读书无用”风潮出现, 学校教育遭到极大破坏。以至当时还出了一位由于考试交白卷 被树为榜样、成为英雄的人物。
读书与做官的问题—四书五经《论语》
读书与做官的问题
【原文】
子夏曰:“仕而优①则学,学而优则仕。
”
【注释】
①优:饶,余。
【译文】
子夏说:“做官有余力就去学习,学习有余力就去做官。
”
【读解】
子夏当然不会想到,他的“学而优则仕”在两千多年后的“文化大革命”时代会成为“孔家店”的弥天大罪之一。
批判者脱离时代背景并撇开“仕而优则学”不论,当然是一种断章取义,为我所用的做法。
但是,我们也没有必要为了给儒家“平反”而否认子夏所论读书与做宫之间的密切关系。
“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闻。
”读书人学有所成,考取功名,通过做官以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和社会理想,这的确是中国古代知识分子成功的人生道路的写照,也是儒家提倡的人生之路,它所体现的是积极入世的人生态度,并没有什么特别“罪大恶极”的地方。
这就是“学而优则仕。
”如果说它有什么问题,那也是社会和时代的问题,而不是因为子夏这样说了就有了问题。
至于“仕而优则学”,那就更没有问题了。
做官的人在做官有余力时就去学习,就像我们今天的干部到党校去轮训或到干部专修班再去拿一个文凭一样,提高提高文化知识水平,增长增长理论修养,这有什么不好呢?总比做官之余就去“腐败”,仕而优则“牌”,仕而优则“舞”要好得多吧?所以,“仕而优则学”不仅没有问题,恐怕还是应该大力提倡的风气哩。
归结起来,“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贯串着“学以致用”、“活到老,学到老”的思想,其合理的内核,至今也仍然值得我们吸取,而不应该去“批倒批臭”。
【古诗词中的底层逻辑】《登城有作》杜荀鹤古人读书为做官
【古诗词中的底层逻辑】《登城有作》杜荀鹤古人读书为做官古人读书为做官——杜荀鹤《登城有作》古之读书人,大概在未得功名之前,必是刻苦勤奋、孜孜以求的。
“十年寒窗人不知,一朝成名天下闻”,应该是大多数读书人心中的期盼。
这个时候他是绝不会说“功名如粪土”之类的话的。
因为读书做官,做官而建功立业,人生的理想价值的实现全以此为途径。
除非祖上有功得以祖荫得官。
儒家言“达则兼济天下”,也是要为官的。
在重农抑商的古代社会,读书人要做一番事业,大概唯有做官一途了。
可以说做官是读书人第一梦想。
但当读书人发出“富贵如浮云”、“功名如粪土”之类的感叹时,那往往是求做官而不得或仕途不顺之时。
这样的感叹有两种理解,一是人生失意的激愤不平之语;二是看透世事,超越世俗的旷达之语。
前者依然是想做官的,只是觉得时运不济,怀才不遇,未遇伯乐;或有奸人阻挠,浮云蔽日。
但这可能是暂时的,心中不免还有一丝希望。
激愤愈切渴望亦愈强。
后者看似旷达,也不可尽信其已看得开、放得下。
在诗文中说着忘机息心、厌恶世俗、一心归隐、寻求精神心灵自由的,也可能再次走向仕途。
这便是古之读书人的双重人格。
玩的好的可以自由切换,毫无阻滞。
懂得古代读书人的这一层底层心理逻辑,在理解古人的作品时,便可顺当一些,不至于迷茫自失。
如杜雄鹤的《登城有作》:上得孤城向晚春,眼前何事不伤神。
遍看原上累累冢,曾是城中汲汲人。
尽谓黄金堪润屋,谁思荒骨旋成尘。
一名一宦平生事,不放愁侵易过身。
诗人出身寒微,中年才中进士,一生未受官而闲居乡里,他肯定是想做官的,他肯定是想做点大事业的,尤其是面对晚唐社会现状,他更觉得自己可以干一番大事业。
可惜没有伯乐,他做官无望。
晚年投靠朱温,壮志清名,中道而废。
可见他做官之心切。
“遍看原上累累冢,曾是城中汲汲人”,由实而虚,对比强烈,表达功名富贵之虚无。
但他自己何尝不是“城中汲汲人”呢?所以此乃激愤之语。
“尽谓黄金堪润屋”,强调“尽谓”,有排己之意,大家都说富贵润屋,我看不见得:有委婉否定世俗追求富贵之意。
“学而优则仕”——学习成绩优良就可以去做官,
“学而优则仕”——学习成绩优良就可以去做官,这样的古语今译并不符合原意。
问题出在一个“优”字上。
优良、优秀、优胜是“优”字的现代常用义,但不是它的本义。
《说文·人部》:“优,饶也。
”可知“优”的本义是丰富、充足、宽裕,后来才引申指优良,与“劣”相反。
当然这个引申义并不是现代才有的,但最早也不会早于汉朝,而《文心雕龙·丽辞》篇中所说的“反对为优,正对为劣”,则是“优劣”对举的一个实例。
“学而优则仕”出自《论语·子张》篇:“子夏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从古到今,《论语》注本成百上千,这里只介绍两家最具权威性的:“优,有余力也。
仕与学,理同而事异,故当其事者,必先有以尽其事,而后可及其余。
然仕而学,则所以资其事者益深;学而仕,则所以验其学者益广。
”(宋·朱熹《论语集注》)“《说文》:优,饶也。
饶,余也。
言人从事于所当务,而后及其余,不泛骛也。
”(清·刘宝楠《论语正义》)今人杨伯峻先生在总结历代注解的基础上,在《论语译注》中对子夏的话作了十分简明的译述:“做官了,有余力便去学习;学习了,有余力便去做官。
”“文化大革命”期间,“四人帮”及其爪牙狠批“读书做官论”,顺手拉扯上“学而优则仕”作为靶子。
直到现在,仍然有不少人认为“四人帮”是曲解“学而优则仕”的始作俑者,其实事实并非完全如此。
《中国成语大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在“学优而仕”条下列了两个古代书证:一个是《梁书·刘显传》“颖脱斯出,学优而仕”,一个是宋·苏轼《答试馆职人启》“某官学优而仕,行浮于名,辞令从容,议论慷慨。
”两例中的“优”字都作优良解,不作宽裕解,其所以如此,显然是因为在古代科举制度下,广大士子一辈子只有一条路可走,那就是“读书——考试中举——做官”,将“优”字解释为优良,比较符合科举实际,也算是赋予“学而优则仕”以新意吧。
/question/18159428.html。
学而优则仕
学而优则仕“学而优则仕”,我们很多人认为这句话的意思是:学习优秀了就可以去做官,其实这是对原意的误读;有人认为这句话出自《论语》就理所当然觉得是孔子说的,其实这也是误读;还有人以此句认为孔子提倡做官,这更是一种误读。
“学而优则仕”这句话出自《论语·子张》,全文如下:子夏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文中的“优”通“悠”,表示有余力的意思,译文应该是:子夏说:“出去做官,办完事还有余力就去学习;在家学习,完成了学业还有余力就去做官(进一步推行仁政)。
”可见,“学而优则仕”并不是说学习优秀了就可以去做官,而是说学业完成还有余力了就去做官。
这两者有什么区别呢?误读为“学习优秀了就可以去做官”,说明好好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做官,这不仅带有强烈的目的性,更将学习的目的缩减到了做官这一点上;而原意的“做官有余力就学习,学习有余力就做官”,说的是做官和学习要相辅相成,理论和实践要相结合:即使做了官,也要在闲暇时间多学习,即使学业有所成绩,也要将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做官当中,可见学习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做官,而且着重强调了知识和实践结合的道理。
从文中我们也可以看到,这句话出自子夏,而并非是孔子,子夏是孔子的弟子,孔门十贤之一,孔子评价他以“文学”出众,就是精通古代文献。
另外,《论语》记载的并不全是孔子的言行,也包括孔子弟子的一些言行,只是在全书中以孔子的言行为主,所以切莫看到《论语》就认为是孔子所说。
而且孔子推崇好学的行为,不过好学主要是为了提高个人的德行。
解释完前两种“误读”,现在着重解释下最后一种“误读”:孔子提倡做官,或者说儒家提倡做官。
第一,孔子的学生中有一些本就是官贵,也有一些是后来步入仕途的儒家思想的创立者是孔子,孔子以推行仁、义、礼、智、信、勇、诚、恕、忠、孝、悌等思想为核心,看重君子的品德修养,提倡教化和仁政,重视五伦与家族伦理,力图恢复周朝的礼乐制度。
而五伦与周朝的礼乐制度具有严苛的阶级性,孔子认为君王和官贵们应该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行,对待百姓要像对待自己的子女,而百姓也应该具有这样的品行,对待君王要像对待家中的父母,这样国家才能达到安定清明。
孔子提倡读书做官的原因
孔子提倡读书做官的原因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鲁国陬邑昌平乡今山东曲阜人,中国古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创始人。
他提出了“仁”的学说,即要求统治者能够体贴民情,爱惜民力,不要过渡压迫人民,以缓和阶级矛盾;其次他主张以德治民,反对苛政和任意弄杀。
他的学说成为中国二千多年封建文化的正统。
他兴办私学,突破官府垄断,扩大教育对象的范围,学生达三千人,贤良72人。
他主张“因材施教”,教育学生要“温故而知新”,把学和思结合起来。
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都曾是孔子讲学的材料。
他使得这些濒临灭绝的官学通过私家讲学流传发扬光大,从而哺育战国百家诸子,形成中华民族文化的光辉开端,这是孔子重大的历史功绩。
“”批孔,读书做官论是批判重点之一。
孔子主张读书做官,这点并没冤枉他。
他读书,不是为读书而读书。
读书是投入,做官是产出,还是有很强的功利目的。
中国的读书人,读书做官是老传统。
《儒林外史》的“儒林”,或曰士大夫,英文叫scholar?officials,同一名称,两种身份,学者是学者,却和官僚有不解之缘,不是现任官员,就是候补官员。
虽然,早期的世官世禄制度正在衰落,后世的选官制度还没产生,至少还要再等二百几十年,读书人到处跑,没有固定的主顾,非常辛苦,也非常危险,但孔子在前面探路,给他们指出了一条康庄大道。
这是真正的中国特色。
孔子教学生,很重道德,很重学问。
但道德学问,要落实到当官。
弟子入则孝,出则弟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人。
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学而》1.6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子张》19.13他说得很清楚,德行好了,有余力,要学文。
学问好了,有余力,要当官。
归根结底要当官。
他的典型说法是,“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
在他看来,种地,只会饿肚子;读书,才能吃官饭。
长远看,吃官饭,肯定比种地划算《卫灵公》15.32。
孔子提倡做官,但做官有做官的原则。
他做官,是要劝说当时的统治者,让他们接受他的治国方略,挽救日益衰败的东周世界,不像他的后继者,光是投其所好。
[作文素材]学而优则仕的成语故事
[作文素材]学而优则仕的成语故事
学而优则仕的成语故事
成语名称:学而优则仕
成语拼音:xué ér yōu zé shì
成语用法:作谓语、定语;指读书做官。
实用性:常用
感情色彩:中性词
成语结构:偏正式
成语年代:古代
成语解释:优:有余力。
学习了还有余力就去做官。
指学习成绩优秀然后可以当官。
成语来源:春秋・鲁・孔丘《论语・子张》:“子夏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
成语造句:
学而优则仕的成语故事
春秋时期,孔子带领弟子们周游列国,到处碰壁,在郑国得病停留期间,他们在樊迟种的瓜蓬下谈论从政之事。
子夏主张君子应该去当官,学而优则仕,否则留着学问有什么用呢?孔子同意他的观点,可是他们最终没有得到当权者的认同而当上大官。
学字开头的成语
学而优则学而时习
包含有学字的成语
邯郸学步不学无术学而时习学而优则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是先读书后做官,还是先做官后读书?是读书人必须做官,还是做官的人必须要读书?是……
唉,葫芦本就糊涂,这一弄就更糊涂了。
还是慢慢说吧。
在中国古代,当然是先读书后做官。
那时呀,官可不是那么容易做的,做官的人必须通过科举考试,要想通过考试,当然就要先读书,不读书不可能参加科举,不参加科举就不能做官(古代也有捐官的,那不但名额限制,而且是把钱交到国库,和今天向官员买官根本就不是一回事),所以,在古代,要想当官必须先读书。
读书了并不一定能做官,古人有句名言,今人还记得(只是现在不适用了),那就是:学而优则仕。
这就是说,书读得好,学问做得优的人才能做官,书读得不好,学问不优的当然就不能作官了。
所以,有的人青丝考到白发仍然什么功名也没有,这样的人当然是不可能当官的。
看电视电影,动辄就是金榜题名,头名状元也如同地摊上的帽子,随手即拿。
据说还有个叫冯素珍的女娃子,好像没读过什么书,本是逃婚出去找哥哥的,哥没找到顺手就考了个状元,还弄了个女驸马。
你看,科举多么容易呀?简直如同儿戏。
伙计,那是电视电影,是人编的,编来逗你玩的。
其实呀,古代要做个官什么的,还真难,那可是要点真功的,并不是往头儿那多跑几次,多送点什么就能捞到的。
科举考试,层层迭迭,斩关夺隘,今天的官员们可是想都不敢想(真得感谢废除了科举)。
远古的科举考试我一下子说不清,明代的情况倒是能说个一二。
明代的科举考试,分乡试、会试和殿试三级进行。
童生(即未入学的士子)先参加州县级的考试,及格的称做“秀才”或生员,进入府州县学读书。
学习成绩优秀的一二等学生,被定为“科举生员”,才能参加省级的考试。
省级考试称为“乡试”,由布政使司主持,每三年一次,考中的称做“举人”,才能取得参加中央一级的会试的资格。
会试在乡试的第二年举行,由礼部主持,会试及格者,再经过一次复试,地点在皇帝的殿廷,叫做廷试,亦称殿试。
考中的分为三甲(等),一甲只取3名,分别叫“状元”、“榜眼”、“探花”,统赐进士及第,二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三甲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
凡考中进士的,统统被任命为官员。
一般来说,状元授翰林院修撰,榜眼、探花授翰林院编修,二三甲选为庶吉士,也都是翰林院官,其他或授给事、御史、主事,或授府推官、知州、知县等。
你看你看,过去当官多难啦!也就是说,读了书的不一定能当官,当官的却一定要读书,而
且还要把书读好读精。
所以古人提倡读书,并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颜如玉”,那不是说着玩的。
只要书读得好,即可改变命运,所谓“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因才取士,按能用人,公平竞争,优胜劣汰,真正是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
所以,余秋雨先生说,想到中国几千年来都是凭文化素质的考核决定行政官员的命运,心里就觉得亲切。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
那么今天的选官制度是怎样?大家都清楚,不必去说了。
但如果真正说起来,葫芦反倒是真糊涂了,那些个官们是怎么当上的?谁能说个清楚明白,我请他上带星的酒店。
只是有一点我们清楚,那就是提倡干部“知识化、年青化”,这个倒值得说说的。
从这个提法来看,知识化在前,应该也是先读书后当官的。
可是,知识化后面还有个“年青化”不免就有点矛盾了。
既然称为“知识化”,大约书总要读得差不多吧;既然要“年轻化”,年龄就不能太大。
我们先来算一算:按义务教育规定,7岁入学,13岁小学毕业,16岁初中毕业,19岁高中毕业,23岁大学毕业。
大学毕业参加工作,再按当前干部制度计算(指进步快的):工作5年提为副股级(28岁),再干三年提为正股级(31岁),再干8年提为副科级(39 岁),再干10年提为正科级(49岁),今年改革很多地方规定,正科级50岁一刀切,全部休息。
唉!
刚才在算年龄账的时候,我们忽略了一重要因素:钱。
如今读书可不容易,小学中学扛柴担米上学去就不说了,说说大学吧。
据统计,2001年,北京高等学校的学费标准是:4800——6000元。
上海高等学校的学费标准是:4600——5500元(2002年为5000-6500),天津高等学校的学费标准是:4200元—5000元,四川高等学校的学费标准是:3500——5000元,广东高等学校的学费标准是:4500元——5000元,浙江大学为4800元,湖南大学为5000元。
2002年海南省的普通高校学费是:公办学校在3800-8000元/年之间。
以上只是学费,还有杂费、书费、水电、住宿、生活等等,一年不下于6000——8000元。
因此,可以算出,目前一个大学生4年的支出相当于一个农村劳动力20年的收入总和,这真不是一般人能够读得起的。
因此,先读书后当官,此路不通。
此路不通走别路,那就只好先做官后读书了。
先当官后读书,是当下的时尚,你去问问,哪个官员不在读书呀?一来读书时髦,不仅听起来响亮,身价也不一样嘛,还表示他在与时俱进;二来学费书费生活费来往车船费有单位报销,一切不需掏腰包,无论花多少都不必着急,免除了筹学费之苦;三来还可以借“读书”之机周游列国出洋出海,既是观光,又是考察,费用自然不必担忧;四来读书期间算工龄算
官龄以及什么龄,工资照长职务照升津贴照拿;五来不用上课也不用做作业,论文自有秘书代劳;六来……所以你看,如今哪,只要当上了官,没有拿不到的文凭(当然只是中国的文凭,外国的文凭他也不想),你上街随便拉个官员问问,不是研究生就是博士生,遇到熟人你千万别吃惊:噢?他不是小学毕业吗?那是当初,士别三日,刮目相看嘛。
这就是社会的进步,你懂是不懂?
糊里糊涂的葫芦倒是懂了。
有个小伙子叫余杰的,他就不大懂,他说:辛亥革命以降,中国行政官员的素质是一代不如一代。
这年轻人真不知趣,这、这是什么话?
既然当官这么好,那人人都去当官好了。
谁不想当官呀?说实话,我就想,你想得到吗?现在当官呀,不在怎么当好,关键在怎么当上。
怎么当上?葫芦就不好说了,借用西方一句名言: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
现在可以结论为:古代是先读书后当官,现在是先当官后读书。
至于将来怎么发展,天机不可泄露,葫芦无可奉告,望乞恕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