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两晋青瓷 中国陶瓷简史

合集下载

瓷器菜鸟玩家入门--瓷器的历史之“三国两晋南北朝瓷3

瓷器菜鸟玩家入门--瓷器的历史之“三国两晋南北朝瓷3

瓷器菜鸟玩家入门--瓷器的历史之“三国两晋南北朝瓷3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历史上一个大分裂、大动荡的时期。

政权更迭频繁,统治腐朽,战乱不休,社会经济停滞不前。

尽管如此,但是文化艺术却异常繁荣,人们的思想异常开放,因此与生活相关的陶瓷生产并没有停滞,反而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

在成型装饰上,制瓷时除了采用有所改进的轮制法外,还采用模制法,并运用拍、印、雕、堆等装饰技法。

三国鼎立时期,因青瓷方兴不久,所以其造型和装饰纹饰都很简单。

三国两晋时期,浙江金华婺州窑在瓷胎上首先使用化妆土,瓷釉透明,呈玻璃质,胎釉结合紧密,不易脱落,使得瓷器质量大大提高。

西晋的瓷器装饰以印花为主,主要有弦纹、方格纹、菱形纹、网纹等,并组成条带状,多分布在瓷器肩部和腹部;到了西晋晚期,青瓷装饰开始采用褐色点彩或彩绘,但影响有限;东晋时期,印花装饰逐渐减少,褐色点彩装饰逐渐增多。

两晋南北朝时期,佛教的广泛传播导致莲花纹瓷器开始流行起来,并成为这一时期瓷器装饰的一个显著特点。

这一时期,分布广泛的制瓷原料、低廉的烧制成本、相对坚硬的质地、美观的外形,使得瓷器逐渐取代了部分铜器、漆器、陶器,成为当时人们日常生活最主要的用具之一,被广泛用于餐饮、陈设、文房用具、丧葬冥器等。

随着佛教的传播和仕人文风的兴起,青瓷品种大大丰富,出现了盏托、莲花尊、虎子、熏炉、高足杯、鸡首壶、三足炉、瓷砚、水盂等新式样。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青瓷的烧造逐渐有了南北之分,但仍以南方地区为主,作为一种新兴的手工业在南方地区得到快速发展。

由于江浙一带具有丰富的原料和燃料资源,当地的制瓷业发展更是神速,出现了大量著名的青瓷窑,如上虞、绍兴等地的越窑,温州地区的瓯窑,杭州附近的德清窑,浙江金华的婺州窑,江苏宜兴的均山窑,江西丰城的洪州窑。

这些窑出产的青瓷种类主要有碗、盘、盆、洗、碟、钵、耳杯、罐、盘口壶、鸡首壶、唾壶、香熏、虎子、水盂、水注、羊形器、鸡笼、狗圈、灶等。

中国陶瓷的发展历程简述

中国陶瓷的发展历程简述

中国陶瓷的发展历程简述摘要:一、概述中国陶瓷的发展历程二、中国陶瓷的起源与早期发展1.新石器时代陶器的出现2.商周时期陶瓷的初步发展3.汉代陶瓷的繁荣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陶瓷发展1.瓷器的出现2.青瓷与白瓷的竞争四、唐代陶瓷的鼎盛1.官窑制度的建立2.五大名窑的兴起3.陶瓷艺术的繁荣五、宋元明清时期的陶瓷发展1.各大窑口的延续与创新2.陶瓷工艺的进步3.陶瓷贸易的兴盛六、现代陶瓷产业的崛起1.传统陶瓷技艺的传承与创新2.工业陶瓷的发展3.陶瓷艺术的多元化正文:中国陶瓷的发展历程可谓悠久,其根源可追溯至新石器时代。

早期陶器制作技术的发展,为后来的陶瓷艺术奠定了基础。

商周时期,陶瓷工艺逐渐成熟,出现了原始青瓷。

汉代时期,陶瓷业迎来了繁荣,河南的釉陶和四川的井盐釉陶尤为著名。

进入魏晋南北朝时期,瓷器终于在我国问世。

当时,青瓷与白瓷相互竞争,形成了我国陶瓷历史上的重要篇章。

紧接着,唐代陶瓷迎来了鼎盛时期。

官窑制度的建立,使得陶瓷生产得到官方的支持。

同时,五大名窑(钧窑、汝窑、官窑、哥窑、定窑)纷纷兴起,推动陶瓷艺术走向繁荣。

宋元明清时期,陶瓷产业得到了持续发展。

各大窑口在传统技艺的基础上,不断创新。

陶瓷工艺有了长足的进步,陶瓷贸易也随之兴盛。

景德镇成为了全国陶瓷产业的中心,其所产瓷器远销海内外。

近现代以来,陶瓷产业在我国继续蓬勃发展。

传统陶瓷技艺得到了传承与创新,工业陶瓷崭露头角。

此外,陶瓷艺术形式更加多元化,融合了绘画、雕塑等元素。

如今,中国陶瓷已成为世界文化交流的载体,彰显着中华民族独特的审美魅力。

总之,中国陶瓷发展历程可谓一部丰富多彩的史册。

从原始陶器到现代陶瓷产业,历经数千年的沉淀,我国陶瓷艺术已在全球范围内具有重要地位。

中国陶瓷发展简史

中国陶瓷发展简史

中国陶瓷的发展简史:
1.新石器时代:中国的先民开始制造和使用陶器。

这一时期的陶器
主要是实用性的,包括日常生活用品和祭祀用具。

2.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与齐家文化:彩陶工艺发展起来,陶器表
面装饰有丰富的图案和颜色。

3.商代中期:创造了原始瓷器,标志着由陶器向瓷器的过渡。

4.周朝至秦汉:这个时期的陶瓷制作技术进一步提高,出现了青瓷
和釉陶。

5.三国两晋南北朝:瓷器生产中心逐渐转移到南方,尤其是浙江的
越窑,烧制出精美的青瓷。

6.隋唐时期:唐代时,陶瓷艺术达到了新的高峰,白瓷、三彩瓷、
黑瓷等品种繁多,而景德镇也开始崭露头角。

7.五代十国及宋朝:宋代是中国陶瓷发展的鼎盛时期,名窑如汝窑、
官窑、哥窑、定窑、钧窑等各领风骚,尤以五大名窑最为著名。

此外,青花瓷在这个时期也初步出现。

8.元朝:景德镇成为全国制瓷业的中心,青花瓷的烧制技术大为改
进,同时,蓝地白花、红绿彩等新型装饰技法得到广泛应用。

9.明朝:明初永乐、宣德年间,青花瓷达到全盛,景德镇的官窑更
是生产了大量精美绝伦的瓷器。

其他种类如斗彩、五彩、黄釉、霁蓝釉等也有显著成就。

10.清朝:清初康雍乾三代,瓷器制造业继续繁荣,特别是粉彩瓷
和珐琅彩瓷的创新使陶瓷艺术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11.近现代时期:近现代时期的中国陶瓷业逐渐走向现代化,出现
了许多新的工艺和技术,如仿古瓷、釉下彩瓷、釉上彩瓷等。

中国陶瓷发展史简述

中国陶瓷发展史简述

中国陶瓷发展史简述中国陶瓷发展史简述陶瓷的产生和发展,实际上是同人们的生活和生产实践紧密相连的。

大约在70万年以前的原始时代,人们就发现,将泥巴晾干后加火一烧就变得坚硬起来,而且可以做成各种形状用来盛水,放食物等等,这便是陶器产生的初始。

陶器的发明是人类文明的重要进程,它揭开了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与自然做斗争的新的一页,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是人类生产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从我国河北省阳原县泥河湾地区发现的旧石器时代晚期的陶片来看,在中国陶器的产生距今已有11700多年的悠久历史。

1977年在河南省新郑县裴李岗村发现的陶器经碳十四测定距今约8千年,同时在河北武安县磁山也发现同时期的文化遗址。

距今7000多年的仰韶文化彩陶,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它是在陶器未烧以前就画在陶坯上,烧成后彩纹固定在器物表面不易脱落。

有的在彩绘之前,先涂上一层白色陶衣,使彩绘花纹更为鲜明。

彩陶花纹主要是花卉图案和几何形图案,也有少数动物纹。

几何形图案主要有:弦纹、网纹、锯齿纹、三角纹、方格纹、垂幛纹、旋涡纹、圆圈纹、波折纹、宽带纹,并有月亮、太阳、北斗星等纹样。

动物纹样,常见的有鱼纹、鸟纹、蛙纹等。

兽纹较多的是猪纹、狗纹和鹿纹,有的奔驰,有的站立。

这些动物形象的出现,反映出当时的渔猎在原始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地位。

人物纹样较少见,1973年在青海大通县出一件陶钵,其口沿内壁上画有三组跳舞的人群,五人一组,舞人动作整齐,姿态优美,精美异常。

植物纹样,在距今6800年的浙江河姆渡文化陶器上,发现有稻麦粒、枝叶、花瓣,甚至有些已概括成为几何形体,并和几何形纹混和在一起构成纹样,形成一种独特的风格,别有一番情趣。

距今6000多年的大汶口文化红陶和距今4000多年的龙山文化的黑陶与白陶。

其中黑陶的烧成温度达1000度左右,有细泥、泥质和夹砂三种,尤以细泥薄壁黑陶制作水平最高,有“黑如漆、薄如纸”的美称。

这种黑陶的陶土经过淘洗,轮制,胎壁厚仅0.5-1毫米,再经打磨,烧成后漆黑光亮,有“蛋壳陶”之称,表现出惊人的技巧,饮誉中外。

瓷器的发展史

瓷器的发展史

中国瓷器的发展史中国瓷器的发展历程及其特点中国是世界上几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之一,对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做出了许多重大贡献。

在陶瓷技术与艺术上所取得的成就,尤其具有特殊重要意义。

中国瓷器指的是中国制造的瓷器,在英文中“瓷器(china)”与中国(China)同为一词。

中国是瓷器的故乡,瓷器是古代劳动人民的一个重要的创造。

瓷器的前身是原始青瓷,它是由陶器向瓷器过渡阶段的产物。

中国最早的原始青瓷,发现于山西夏县东下冯龙山文化遗址中,距今约4200年。

器类有罐和钵。

原始青瓷在中国分布较广,黄河领域、长江中下游及南方地区都有发现。

中国真正的瓷器出现是在东汉时期(公元23-220年)。

首先是在南方地区的浙江省开始出现的。

浙江绍兴上虞县上浦小仙坛发现东汉晚期瓷窑址和青瓷等。

瓷片质地细腻,釉面有光泽,胎釉结合紧密牢固。

从显微照相可见,青瓷残片釉下已无残留石英。

这种釉无论在外貌上,或是显微结构上,都已摆脱了原始青瓷的原始性。

已符合真正的瓷器标准了。

东汉青瓷四系罐(现藏于湖南省博物馆)东汉之后的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公元220-581年)南方青瓷的生产,如浙江越窑等一直处于领先地位。

越窑生产青瓷与黑瓷,到西晋晚期也生产青釉褐斑瓷,即在器物的主要部位加上褐色点彩,以打破青瓷的单色格调。

三国时越窑的产品胎质坚硬细腻,呈浅灰色;釉汁纯净,以淡青色为主,黄或青黄色少见;器型有碗、碟、罐、壶、洗、盆、钵、盒、盘、耳杯、香炉唾壶、虎子、水盂、泡菜坛等日用瓷。

西晋时又出现了了扁壶、鸡壶、烛台和辟邪等新产品。

南朝时佛教盛行,瓷器上多以莲瓣或莲花作为装饰。

从三国到隋统一前的数百年中,以越窑为代表的瓷器生产有了长足的发展。

它的品种繁多,式样新颖,已深入到生活的各个领域。

成为人们不可须臾离开的用具。

越窑青瓷锺(现藏于浙江省博物馆)隋唐时代,南青北白最为代表作。

南青,指的南方浙江的越窑青瓷。

以慈溪县上林湖、上虞县窑寺前的产品最具代表性,从商周战国秦汉六朝几代,这里一直以烧制青瓷为主,具深厚的制瓷基础和技术力量,至唐代技艺更加娴熟,被称为“诸窑之冠”。

陶瓷之魏晋南北朝

陶瓷之魏晋南北朝

魏晋南北朝主流瓷器——青 瓷
泽釉 的本
纯质其制土
正 , 坯 釉 结 合 紧 密
莹 润 , 具 有 玉 质 感 , 釉 色 深 绿 , 色
主 要 特 点 是 胎 质 细 密 、 呈 青 灰 色 ;
瓷 技 术 与 经 验 , 开 始 烧 制 青 瓷 。
优 越 的 自 然 条 件 , 吸 取 越 窑 和 瓯 窑
魏晋南北朝,从战乱、分裂到对峙,400多年时间里,社会一直处于动荡、变化 之中。这一时期,南北各民族的融合,佛教艺术的勃兴,都促使了陶瓷艺术风格 的多样化。
魏晋南北朝时期陶瓷艺术在中国陶瓷史上具有特 殊的地位,体现出多重意蕴和多维价值。陶瓷艺术有 效地将先民的人生理想、生活情感和形式美感渗透在 造物之中,形成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独特的艺术风格。 在300 多年的历程中,繁荣了“青瓷”,首创了“釉 彩”,发明了“白瓷”,是一个颇具开创性意义的时代。 陶瓷观念的更新,陶瓷工艺的革新,陶瓷造型与装饰 的发展,均彰显出这个特殊时代的审美取向。玄学与 佛教的繁荣对中国陶瓷艺术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 作用。由此,陶瓷艺术发生了历史性的转变,独特的 造型与装饰,真实地反映了那个时期的社会面貌,折 射出当时社会的审美意识。佛教作为一种意识形态, 借助陶瓷艺术渗透到人们的精神生活中,使中国陶瓷 艺术因佛教文化而丰富多彩。
大背景(二)
魏晋南北朝是政治上混乱,精神上自由、解放、富于热情和艺术 精神的时候。
主要时代特征及对工艺的影响: 1. 中外文化交流对工艺美术的影响,尤其是国内南北文化的冲突
和融合对 中国传统工艺的影响。 2.佛教在这个时候广泛流传,对建筑,器皿,服饰等产生影响。
宗教艺术得 到发展,影响和带动整个社会的工艺水平。 3. 魏晋南北朝是一个人全面自觉的时期,在以前, 工艺美术大多

中国史前陶瓷的发展史

中国史前陶瓷的发展史

中国史前陶瓷的发展史
中国史前陶瓷的发展史大致如下:
新石器时代。

原始陶瓷始于七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主要窑口如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龙山文化等分布在陕西、河南、山西、甘肃一带的黄河流域。

商周秦汉时期。

商中期出现原始瓷器,为后来瓷器发明奠定了基础。

日常生活用具仍是陶器,大量烧黑陶,还有刻纹白陶和印纹硬陶。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历经360余年,陶瓷生产发展迅速。

产区规模不断扩大,江苏、浙江、福建、江西、湖北、湖南、四川均有窑址分布,以青瓷为主。

此外,还有隋唐五代、元代等时期,陶瓷业也获得了不同程度的发展。

陶瓷发展的四个阶段

陶瓷发展的四个阶段

陶瓷发展的四个阶段陶瓷发展的四个阶段如下:(一)第一阶段:夏商至东汉晚期东汉晚期之前,瓷器刚开始发展,在这一个阶段,被称为“原始瓷器”时期,其装饰和造型都相对简单,春秋战国时期,受到兼并战争的影响,在这一阶段的瓷器整体的质量相对较低,数量也很少,是瓷器发展的一个低谷期。

在东汉晚期,制作瓷器的手工艺取得较大进步,产出了质量较高的青瓷,标志着瓷器从初创走向成熟,实现了瓷器发展的新飞跃。

(二)第二阶段: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瓷器仍是青瓷为主,越窑的制瓷工艺进一步突破,是制瓷业的核心区。

三国、西晋时期,瓷器的种类丰富多样,并深度渗透于人民的生活中,出现了许多实用性的用具,此外,还以雕塑动物造型作为特色,凸显出精湛的雕塑技艺。

而东晋、南朝时期,瓷器的雕塑不再以动物造型为特色,更加偏于简单化、生活化、实用化。

(三)第三阶段:隋唐五代时期隋唐五代时期,是南方青瓷发展的最高峰,同时,北方的制瓷水平得到极大提高,以白瓷最为突出,出现了“南青北白”的局面,南方的青瓷以浙江的越窑最为典型,其最大的特色是仿金银器的造型;北方的白瓷以河北的邢窑最为突出,其中最大的亮点是类银类雪。

(四)第四阶段:宋辽金时期宋辽金时期,制瓷业发展又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从一枝独秀到遍地开花,名窑林立。

比较出名的有“五大名窑”——汝、官、哥、钧、定窑。

汝窑位于五大名窑之首,在今河南省,以青瓷为主。

官窑,由官府直接建设,瓷器主要为素面,釉色以粉青为主。

哥窑,素面无纹,釉面开片为特色。

钧窑,属于青瓷,但青中泛红,红中泛紫。

定窑,在今河北省保定市曲阳县,是五大名窑中唯一烧造白瓷的窑厂。

第五阶段:元明清时期。

元明清时期,瓷器的发展得到极大的升华,元朝时期,出现了著名的“瓷都”景德镇,主要以青白瓷生产而闻名,一跃成为当时的制瓷中心。

明清时期出现了争奇斗艳、纷呈各异的彩绘瓷,标志着瓷器的艺术发展达到新的鼎盛阶段。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陶瓷业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陶瓷业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陶瓷业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中国烧制瓷器的生产技术已进入更成熟的阶段。

当时南方以青瓷为主,北方以白瓷为主,间有黑瓷等。

三国时,各地的瓷窑都用当地的瓷土作为制坯原料,而西晋的越窑则可能有意识地选用了铁、钛含量较高的瓷土作为坯料,使胎烧成灰色,对釉起衬托作用,并使釉青中带灰,色调比较沉静①。

这一时期,南方各青瓷窑场都使用石灰釉。

由石灰石和瓷土配成的石灰釉,其特点是光泽好,透明度高。

而黑釉则是用含铁量很高的紫金土配制。

北魏时期,青瓷烧造技术传到中原,以后又发展了黑瓷和白瓷。

而白瓷的产生,为我国制瓷工业开辟了广阔的前程。

早期的白瓷,胎料经过淘练,比较细白,釉层薄而滋润,呈乳白色,但仍普遍泛青,有些釉层厚的地方呈现青色,说明它脱胎于青瓷。

北方青瓷、黑瓷、白瓷的烧制成功,为以后唐、宋时期北方名窑的普遍出现准备了技术条件和打下了基础。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陶器,在南方作为日用器皿的数量并不多,大量流行的是明器。

北方的铅釉器在三国至东晋时期已日趋衰落,北魏以后才开始复兴,并在汉代传统基础上有了改进,其用途日益扩大,花色品种增加,施釉方式也增多了,或黄地加绿彩,或白地加绿彩,或黄、绿、褐三色并用;从汉代的单色釉向多色釉迈进了一步,并为过渡到唐代三彩陶器奠定了基础。

这一时期的陶塑艺术不甚发达,制作简陋,形态呆板,数量不多。

但北朝的陶塑艺术则突破了生硬的作风,注意了神态的刻划,因而造型优美。

这一时期的建筑用陶,继续得到发展,砖瓦的生产规模较大,产量质量都有所提高。

砖瓦的大小、形制均不同于汉代,花纹瓦少见,大多数是素面瓦。

瓦当上的卷云纹渐被莲花纹所代替。

吉祥文字仍旧流行,并出现印有纪年的瓦当。

北魏已使用了琉璃瓦,施浅绿色的釉。

砖除了有长方形素面砖和绳纹砖外,还有供装饰用的大小雕塑砖两种。

其中一面塑有神态凶猛、巨口虬须,怒目獠牙的兽面,造型生动,气魄宏伟,有很高的艺术水平。

①郭演义等:《中国历代南北方青瓷的研究》,《硅酸盐学报》,1980 年第3 期。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陶瓷的特点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陶瓷的特点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陶瓷的特点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陶瓷以越窑为代表,其特点主要如下:1、青瓷胎骨稍厚,胎色较深呈灰或深灰色。

釉层厚而不均匀呈青灰色。

器型矮胖,配以铺首、弦纹、斜方格网纹、联珠纹或忍带、飞禽走兽组成的花纹带,以及龙头、虎首和熊形装饰的器足。

2、东晋中期后,青瓷普及百姓,造型简朴,装饰大大减少。

纹饰以弦纹为主,少数水波纹,东晋晚期开始莲瓣纹,西晋后期的褐色点彩这是得到普及。

南朝青瓷多数胎壁致密呈灰色,通体施釉,少数胎松土黄色,外施青黄釉或黄釉。

主要是日用器皿。

佛教盛行,刻划莲瓣纹成为主要纹饰,褐色点彩依然流行但褐点小而密集。

扩展资料: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陶瓷主要的瓷窑:1、越窑:浙江上虞、余姚、绍兴一带。

东汉以来的越窑青瓷轮制技术有所提高,且应用了拍、印、镂、雕、堆、模等技术,能够制成不同形状的涉及各个领域的生活用瓷,还生产各种明器。

2、均山窑:江苏宜兴均山附近,又称南山窑。

在东汉釉陶基础上发展起来,吸取了早期越窑的技术。

瓷胎较松,断面粗糙,呈灰、青灰、土黄色,玻化程度差,吸水率高,青釉呈豆绿色微泛黄,器里满釉,器外施釉多不到底,釉面开裂呈网状。

3、瓯窑:在浙南的温州一带。

胎质较白,白中略带灰色,釉色淡青,透明度高。

三国西晋时断面粗松,烧结差,胎釉结合差有剥釉现象,釉色不稳定;东晋时胎釉技术进步很大;南朝时釉色普遍泛黄,开冰裂纹容易脱落。

常见装饰有弦纹褐彩、莲花瓣纹,偶见水波纹,褐彩新颖独特。

4、婺州窑:在浙江中部金华地区,从东晋到南朝初期。

三国时期胎普遍呈浅灰色,断面粗糙,没有完全烧结,玻化程度差。

釉层薄厚不均,常凝结成芝麻点状,一般称淡青色,也有泛灰泛黄者,裂纹密布。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越窑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均山窑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瓯窑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婺州窑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陶瓷。

中国陶瓷——魏晋南北朝的陶瓷

中国陶瓷——魏晋南北朝的陶瓷

中国陶瓷——魏晋南北朝的陶瓷瓷器是中国古代的一项伟大发明,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勤劳智慧的中国先民们点土成金,写下光辉灿烂的篇章,为人类文明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从我国陶瓷发展史来看,一般是把“陶瓷”这个名词一分为二,为陶和瓷两大类。

通常把胎体没有致密烧结的粘土和瓷石制品,不论是有色还是白色,统称为陶器。

其中把烧造温度较高,烧结程度较好的那一部分分称为“硬陶”,把施釉的一种称为“釉陶”。

相对来说,经过高温烧成、胎体烧结程度较为致密、釉色品质优良的粘土或瓷石制品称为“瓷器”。

对中国传统陶瓷的发展,经历过一个相当漫长的历史时期,种类繁杂,工艺特殊,所以,对中国传统陶瓷的分类除考虑技术上的硬性指标外,还需要综合考虑历来传统的习惯分类方法,结合古今科技认识上的变化,才能更为有效地得出归类结论。

魏晋(公元前221至263):三国、两晋、南北朝是从公元200年至581年。

公元200年曹丕废了汉献帝自立为王,国号“魏”;第二年刘备在四川建立蜀汉政权;公元229年,孙权在建业(现南京称帝,国号“吴”,史称“三国”。

三国、两晋时期,江南陶瓷业发展迅速,相继在萧山、上虞、余姚一带出现了越窑、瓯窑、婺窑等著名窑址。

所制器物注重品质,加工精细,可与金、银器相媲美,成为当时名门望族的日用品。

东晋南朝时期,在江西、四川、福建等地的窑址有了很大发展。

但江浙一带的瓷窑都出现了明显的衰退迹象、瓷窑减少、数量降低、装饰简化、烧造略显粗糙。

这种局面一直持续至唐代前期。

魏晋装饰特点:这一时期的装饰特点比较明显,尤其是三国西晋时期的越窑最为突出。

器物上常有表现生活场景的纹样,刻画细腻且逼真,真实地反映了那一个时期的社会面貌,也给今人研究建筑、音东、舞蹈、宗教、蓄牧等方面的课题提供佐证。

一些生活用品如虎子、烛台、油灯、水盂上大胆使用夸张变形的动物形象,多方面地体现了当时社会的审美意识,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

“缥色”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特色釉,是青瓷系统的代表,与北方地区的白瓷交相辉映。

三国、两晋、南北朝青瓷特征的鉴别

三国、两晋、南北朝青瓷特征的鉴别

三国、两晋、南北朝青瓷特征的鉴别这一时期,是我国瓷器成熟后的第一个重要发展阶段,各种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方法相继出现。

而每出现一种新生事物,就把瓷器生产推向一个新的高峰,并对以后瓷器的生产起着导向性的影响。

在社会生活中,瓷器已逐渐普及使用,瓷器生产也日益增多。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我国瓷器以南方最为发达,浙江一带以越窑系诸窑器形纹饰,可以代表全国瓷器的演变和风格。

最早提到越窑的是唐代陆羽的《茶经》:“碗,越州上,鼎州次,婺州次……越瓷类玉……”越窑主要产地在上虞、余姚、绍兴等地。

周时为越国,唐为越州,因此而得名。

越窑自东汉创烧青瓷以来,经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直到宋,从未间断过。

越瓷发展迅速,窑址遍布周边地区,如绍兴、上虞、余姚、宁波、奉化、余杭、湖州等地,是中国最早形成产品风格一致的瓷窑体系。

瓷胎:三国时期的越窑瓷器,胎质坚硬细腻,呈淡灰色。

两晋时越窑胎骨比以前稍厚,颜色较深,呈灰或深灰色。

东西晋时变化不大,南朝时多数胎壁致密,呈灰色,少数胎质较松,呈土黄色。

釉色:三国时期釉质纯净,以淡青色为主,黄釉和青釉少见。

釉层均匀,胎釉结合牢固,少数有流釉和釉层剥落现象。

两晋时期釉层较厚且均匀,普遍呈青灰色。

南朝时越瓷釉色为青黄釉和黄釉。

装饰:三国时器物花纹比较简朴,保留着前代的风格特点。

常见的有弦纹、水波纹,铺首和耳面印叶脉纹等。

三国后期出现斜方格网纹,并在谷仓上堆塑人物、飞鸟、亭阙、走兽和佛像等,装饰逐渐趋向繁复。

西晋时纹饰有铺首、弦纹、斜方格网纹、联珠纹或忍冬、飞禽走兽组成的纹带,以及刻画细腻的龙头、虎首和熊形状的器足,使器形稳重大方,很有气魄。

东晋早期的纹饰以弦纹为主,晚期开始采用莲瓣纹,西晋出现的褐色点彩普遍使用。

南朝以莲瓣纹为主,褐色点彩仍然流行,褐点小而密集。

三国时的器物品种有碗、碟、罐、洗、盆、盘、香炉、虎子等。

随葬明器有钅焦斗、火盆、鬼灶、鸡笼、狗圈、谷仓、碓、磨等瓷器。

西晋越瓷的类型有盘口壶、扁壶、鸡头壶、酒具、餐具、文具和卫生用瓷等大都具备,明器比以前增多。

青瓷黑瓷画像砖搬七属于三国两晋南北朝工艺美术

青瓷黑瓷画像砖搬七属于三国两晋南北朝工艺美术

青瓷黑瓷画像砖搬七属于三国两晋南北朝工艺美术
1.越窑青瓷发展状况
越窑的主要窑厂位于我国浙江余姚、上虞一带。

从东汉时期开始,越窑就有烧造瓷器,直到宋代。

三国两晋南北朝这段历史时期,越窑主要以青瓷制品为主,制作工艺相当精湛,堪称时代的楷模。

其中三国时期的瓷器胎质较细,釉色主要以淡青色、青色和青黄色为主,胎釉结合十分紧密,器物的造型主要是日常用器和随葬的明器。

器物的纹饰相对较为简洁,如弦纹、水波纹、堆塑动物等。

西晋时期的瓷器胎质较三国时期更厚,釉色多为青灰色,釉层虽然较厚,但是十分均匀。

器物的造型明显增多,如鸡头壶和盘口壶等。

东晋时期的瓷器造型趋于简朴,纹饰也逐渐减少,而且明器烧造的数量更是少之又少。

此时所烧造的瓷器主要是日常用器。

南朝时期的瓷器胎体致密,通体施以青釉,此时由于佛教的传入,使得刻划的莲瓣纹成为当时瓷器的主流纹饰
2.德清窑黑瓷发展状况
德清窑,是我国最早烧造黑瓷的一个古瓷窑。

德清窑烧造瓷器的历史可以追溯至东汉时期,当时的产品主要以青瓷为主,三国时期主要烧造黑瓷,东晋南北朝时期主要烧造青瓷和黑瓷。

德清窑的黑瓷,胎壁一般较薄,胎色呈灰色,器物造型主要是碗、盘、碟、罐、壶之类的器物,而且装饰崇尚简洁大方,如多在器物的口部和肩腹装饰有弦纹,或者莲瓣纹。

三国两晋

三国两晋

西晋后期出现以铁为主要着色剂的彩料, 西晋后期出现以铁为主要着色剂的彩料, 在已施釉的坯件的口沿或肩部以圆点的形式 着彩,多数是对称点四点。 着彩,多数是对称点四点。在整体的青色中 缀以几点褐点,非常醒目, 缀以几点褐点,非常醒目,因在釉面之上着 故称“釉上彩” 彩,故称“釉上彩”。
青釉褐斑羊头壶, 青釉褐斑羊头壶,高23.8cm, , 口径10.8cm,底径 口径 ,底径10.8cm。 。 壶口浅盘式,细颈,球形腹, 壶口浅盘式,细颈,球形腹, 平底。肩部一侧置羊头形流, 平底。肩部一侧置羊头形流,相 对一侧置曲柄, 对一侧置曲柄,另外两侧各置一 横系。通体施青绿色釉, 横系。通体施青绿色釉,底部无 在壶口沿、 釉。在壶口沿、羊头及系上均涂 点褐斑。肩部暗划弦纹2道 点褐斑。肩部暗划弦纹 道。 此壶的精彩之处在于羊头形 壶流,羊口微张,颌下一绺胡须, 壶流,羊口微张,颌下一绺胡须, 双目外凸,双角向后弯曲, 双目外凸,双角向后弯曲,双睛 涂点褐彩,颇具神韵。 涂点褐彩,颇具神韵。六朝时期 的青瓷壶常以动物的头部作流, 的青瓷壶常以动物的头部作流, 除羊头外,还有鸡头、虎头、 除羊头外,还有鸡头、虎头、鹰 头等。 头等。
青釉莲瓣纹盖罐 南朝 高28厘米 厘米 直口,短颈,颈最大处偏下, 直口,短颈,颈最大处偏下, 平底。肩部置6个桥形纽 个桥形纽, 平底。肩部置 个桥形纽,前 后两对,左右各1个。盖面略 后两对,左右各 个 盖纽作长方形, 鼓,盖纽作长方形,中有一 小圆孔。 小圆孔。此罐腹部和盖面剔 刻双重莲瓣纹, 刻双重莲瓣纹,莲瓣上覆下 此盖罐为越窑系产品。 仰。此盖罐为越窑系产品。
青釉双系卣(yǒu) 青釉双系卣( ǒ ) 高23.7cm,口径 ,口径11.710.6cm,底径 ,底径16.4cm。 。 此器为西晋时期所制, 此器为西晋时期所制,属于 南方青瓷越窑系,其整体纹 南方青瓷越窑系, 饰规整,和谐古朴, 饰规整,和谐古朴,上下呼 应。此卣仿青铜器提梁卣烧 造,卣上面的龙首系具有悬 挂提梁的作用, 挂提梁的作用,因此又被称 作提梁卣。 作提梁卣。 卣直口,短颈,平肩,垂腹,腹下饱满,圈足外撇, 卣直口,短颈,平肩,垂腹,腹下饱满,圈足外撇,通体呈扁圆形 卣的肩部前后两面各贴塑兽首,其下各立一系。 状。卣的肩部前后两面各贴塑兽首,其下各立一系。肩左右两边分别塑 有龙首系,龙鼻下卷构成圆环。两对系大小相间,形成稳重平衡之美。 有龙首系,龙鼻下卷构成圆环。两对系大小相间,形成稳重平衡之美。 施青釉,釉面匀净,微黄。外壁上部印纹饰4组 中间为4行菱形模印纹 施青釉,釉面匀净,微黄。外壁上部印纹饰 组:中间为 行菱形模印纹 饰一周,其上下分别戳印圈点纹,最下方由一周山形纹托起上部图案。 饰一周,其上下分别戳印圈点纹,最下方由一周山形纹托起上部图案。 器壁的菱形纹饰与圈足外壁上模印的3行菱形图案相对应 行菱形图案相对应。 器壁的菱形纹饰与圈足外壁上模印的 行菱形图案相对应。

三国两晋青瓷 中国陶瓷简史

三国两晋青瓷 中国陶瓷简史

[东晋] 青瓷点褐彩双系羊首壶 高22厘米 口径10.7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 该壶洗口、细颈、斜肩、圆腹、平底。肩一侧有流,作卷角,圆眼,口微启, 额下有撮须的羊头形,中空与腹相通;俗称”羊头壶“。与之相对的另一侧有曲 柄连于口部。壶两边各置一横系,壶通体施青绿色釉,在壶口、羊头及系上点以 褐斑,羊头上的褐色双睛很提神,西晋盛行的带状印纹已消失,被划于肩部的双 弦纹代替,形成了装饰简朴,以褐斑为特点的新风格。
[三国] 青瓷虎子 通高15.5厘米 长26.6厘米 一九八七年十二月湖北省鄂城钢铁厂综合原料厂出土 ,湖北省鄂州市博物馆藏 虎子通体施青釉,均匀、透亮,而开密纹片。虎子的口部饰张牙露齿的虎首,背 上有一昂头子虎作提梁,尾端有铺首装饰,腹部两边各有虎纹作装饰,线条流畅,深 浅适中,清晰可见。束腰,前后腿部鼓出,并刻有虎纹,四足作蹲状,显示出精悍凶 猛,实为六朝青瓷虎子这一器型中的上乘之作。
[三国] 青瓷印贴网络铺首纹三足盖尊 高2厘米 口径13.5厘米 浙江省嵊县浦口镇四村永安六年墓,出土浙江省嵊县文物管理委员会藏 盖作斜面顶,钮已残缺,尊呈筒形,腹部上下模印两周斜网格纹。由于该 器出土自纪年墓,因此为这种盛行于西晋网格纹的出现年代,提供了重要依据。 上下网格纹中间贴有三尊佛像和三个铺首,相互间隔。平底下有三个兽形足。
[西晋] 青瓷浮雕唾壶 高14.8厘米 口径10.6厘米 一九七零年十月湖北省鄂钢六三零工地出土,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青瓷唾壶,喇叭口,矮束颈,扁圆腹,腹下内收,圈足外撇,肩腹际饰两周刻划 弦纹,腹部排列六处模印堆贴纹饰,一为仙人骑神默,一为祥云朱雀,两者间隔而置, 两两相对,装饰效果颇类浮雕。除器底外,通体施青黄釉。 青瓷唾壶,是用以唾痰的卫生器,六朝时盛用此器,故在六朝墓葬中多有出土。 晋人裴启于《语林》中记述:“王大将军(敦)每酒后,辄咏魏武帝乐府歌曰: ‘老骥伏坜,志在千里……’以铁如意击唾壶为节,壶尽缺。”唐人独孤及对此有诗 云:“长啸林木动,高歌唾壶缺。”

中国青瓷发展历史脉络考析·三国两晋南北朝(一)

中国青瓷发展历史脉络考析·三国两晋南北朝(一)

中国青瓷发展历史脉络考析·三国两晋南北朝(一)龙泉窑是中国瓷业史上最后形成的一个青瓷名窑,其文化内涵丰富,生产规模极为壮观,是南北两大瓷业文化交流和融合的典范,是官民瓷业相互关联、相互激荡的结果,是中国青瓷工艺发展的历史总成。

从三国到南朝陈亡的360余年,虽然战乱频仍,但江南与中原相比,江南显得较为安宁,因此,这时期南方的瓷业有了很大的发展,唐代名窑越窑、婺州窑、洪州窑、岳州窑等瓷窑在这期间都已出现或者得到发展,瓷业地区扩大。

三国越窑青瓷堆塑罐浙江、江苏是六朝时期瓷器的主要产区,尤其是浙江的瓷业,在汉代的基础上发展很快,越窑、瓯窑、婺州窑、德清窑、南山窑区,都是窑场林立,各自发展成为庞大的瓷窑体系,瓷器手工业成为当时重要的经济部门。

西晋越窑三足铺首盆据《景德镇陶录》记载:“越窑,越州所烧,始于唐,即今浙江绍兴府,在隋唐曰越州。

”作为一种地方特产,唐代通常以窑所在的州名来称呼瓷窑,越州窑的主要窑场在越州所辖的余姚、上虞境内,所以统称为“越州窑”。

越窑始建于汉,这比前人“始于唐”的推测要早得多。

西晋 青瓷香薰 越窑自创建以来,发展很快,瓷业分布在浙江东部广大地区,其中以上虞、绍兴、慈溪、余姚为重点。

以前由于掌握的资料不多,把我国形成瓷窑体系的时代定为宋代。

所谓窑系,一般是说一定产区各窑因原料、造型、装饰、工艺等长期形成的共性传统。

越窑等历史名窑在六朝时就已形成产区范围广、瓷窑众多、制瓷技术高的瓷窑体系。

三国越窑青瓷蛙形油灯东晋越窑青瓷龙柄鸡首壶南朝越窑青瓷耳杯盘随着瓷业的迅速发展,制瓷对成型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适应生产发展的需要,汉、三国时拉坯的陶车已作了很大改进。

由于成型方法多种多样,所以能够做成造型繁复的堆塑罐、羊形烛台、鸟形杯、鹰形罐和莲花尊等艺术性很高的珍品。

东晋越窑青瓷羊形器西晋越窑青瓷鸽形把杯另外,为了适应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人们“事死如事生”的迷信思想与丧葬习俗,还大量生产磨、簸箕、灶台、井、俑以及鸡笼、狗舍、猪圈、牛、羊等明器。

中国陶瓷器的发展简史

中国陶瓷器的发展简史

中国陶瓷器的发展简史
中国陶瓷器的发展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在历史上有着悠久而灿烂的传统。

在公元前7000年左右,中国就出现了第一批陶器,主要用于储存物品、装饰房屋以及进行生活用途。

公元前5000年至3000年间,陶器制作技术发展迅速,经过不断的改良,陶瓷器的质量和形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开始用于宗教仪式、食品餐具、武器、头饰等等。

随着汉代和三国时期的兴起,陶瓷器发展到了一个新的水平,大量的精致陶瓷器出现在皇室和贵族家庭中,这些陶瓷器可以表现出细腻的线条和多彩的色彩,受到众多人士的喜爱。

随着宋朝瓷器的出现,中国陶瓷器的发展又进入了新的阶段,宋朝的瓷器以其精致的外观和纯美的色彩而闻名,其中,“白瓷”是宋朝瓷器中最著名的一种,它象征着古代中国文化的华丽。

明清时期,中国陶瓷器又发生了新的变化,瓷器开始使用更加精致的技术,如釉下彩绘、烧制和浮雕等,瓷器的造型也更加多样化,以及颜色的选择也更加丰富,开始使用更多的釉色来制作瓷器。

自20世纪以来,中国陶瓷器的发展又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新的技术、新的材料和新的造型被大量使用,使中国陶瓷器的质量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其中,磁性陶瓷器、特殊陶瓷器和智能陶瓷器等都是新兴的陶瓷器,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中国瓷器发展史

中国瓷器发展史

中国瓷器发展史中国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中心之一,中国古代对世界上最重要的贡献之一就是发明了瓷器。

中国陶瓷具有长达万年连续不断的历史,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

它的发展过程蕴藏着十分丰富的科学技术和艺术内涵。

从陶瓷诞生的那天起,它就是技术和艺术相结合的产物。

各异的造型,多变的釉色和装饰,缤纷的彩绘和不断改进的工艺,这些人类利用水、火的作用而将泥土转变成的陶瓷器上充分表现了先民们将技术和艺术相结合的创造力。

一,商、周时期原始瓷的烧制成功中国古代的先民们从很早的时候就创造了瓷器,这不仅使先民们自身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改善,也是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

瓷器具有优于陶器和金属器的长处。

如瓷器由于有一层光洁不透水的釉层,与陶器相比,其具有清洁,坚硬的特点。

又由于瓷器是将廉价的矿石材料经过热处理,得到人们需要的各种造型的器物,由于其的加工过程相对简易,与金属材料制成的器物相比,其具有廉价的优点。

这是瓷器自然属性方面的优点。

同时,由于其易于塑造的形态,优美多变的釉色和丰富多彩的装饰,使其具有很高的文化、艺术含量。

因此,瓷器从其生产伊始就既是实用器物,又是艺术品。

1. 瓷器的概念关于什么是瓷器,到目前为止,学术界还没有一个统一的理解。

但是,认为瓷器应具备以下四个条件,大家的认识还是一致的。

这四个条件是:第一,瓷器必须用瓷土作胎。

瓷土是一种岩状矿石,在中国很早就使用瓷石作原料来生产瓷器了。

由于中国的地域辽阔,各种瓷土(Porcelain clay)的品质各不相同,但其中最主要的成分应该是高岭土(Kaoline)。

高岭土一名的由来,是由于这种原料出于距景德镇不远的高岭山,用于制瓷而得名。

在长期的相延使用中,高岭土也被用来泛指瓷土,成为国际上通用的名称。

中国各地瓷土的组成不同,使各地瓷器的质地和胎色千差万别,也是后来形成不同瓷系的重要原因。

但无论如何,使用的原料中高岭土必定占较高的比例,这是瓷器与陶器的重要区别。

第二,瓷器必须经过1250摄氏度以上的高温焙烧,使胎体充分烧结,结构紧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24厘米 口径9.2厘米 底径12.5厘米 一九八〇年一月江苏省云台山大村制砖厂出土,江苏省连云港市博物馆藏 壶盘口、细颈、无肩、腹圆鼓,壶身肥大,呈球状,无足平底,腹底部露胎, 胎呈灰色,施黑釉,釉面不均匀,有漏釉,开片纹,龙形把手,上端联于盘口 沿,下端联于壶上腹,鸡首形的流,长颈高冠,圆腹上方两边有对称的桥形钮。 谤据龙把鸡首壶的造型及黑釉的特点,该器为典型的东晋德清窑产品。
[三国] 青瓷印贴网络铺首纹三足盖尊 高2厘米 口径13.5厘米 浙江省嵊县浦口镇四村永安六年墓,出土浙江省嵊县文物管理委员会藏 盖作斜面顶,钮已残缺,尊呈筒形,腹部上下模印两周斜网格纹。由于该 器出土自纪年墓,因此为这种盛行于西晋网格纹的出现年代,提供了重要依据。 上下网格纹中间贴有三尊佛像和三个铺首,相互间隔。平底下有三个兽形足。
[东晋] 青瓷点褐彩双系羊首壶 高22厘米 口径10.7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 该壶洗口、细颈、斜肩、圆腹、平底。肩一侧有流,作卷角,圆眼,口微启, 额下有撮须的羊头形,中空与腹相通;俗称”羊头壶“。与之相对的另一侧有曲 柄连于口部。壶两边各置一横系,壶通体施青绿色釉,在壶口、羊头及系上点以 褐斑,羊头上的褐色双睛很提神,西晋盛行的带状印纹已消失,被划于肩部的双 弦纹代替,形成了装饰简朴,以褐斑为特点的新风格。
三国两晋时期(公元220-420年)
正处于汉末三国战后恢复期,之中又夹着一段五胡十六国,致使战乱频 频,农业及手工业生产遭到很大打击,瓷业生产发展也处于一个相对停顿的 状态,乏善可陈。但因东南一带瓷场相对较为稳定,一些瓷场仍在持续生产, 也烧制出一些精彩的产品。我们现今所看到的两晋瓷器通常为褐色胎或灰白 胎,磁化程度相对较高,器身厚重沉实。施釉工艺正处在转变期,故有的产 品釉水润泽细密但有的产品釉水却稀薄干涩。此时技术上仍未能完全妥善地 处理去掉釉料中所含的铁元素,故釉面仍以青黄色或黑色为主。值得注 意的是此时制瓷工匠们较为注意产品的外观装饰,运用了多种手段来美 化其产品,有的器物直到今天仍有很高的美学价值。如东晋浙江德清窑 的黑釉器,浅灰胎或褐红胎,黑釉滋润凝厚而显得十分饱满,釉色漆黑 亮泽,器型简单生动,折转处圆润流畅,非常耐看。浙江东部窑场生产 的各种青瓷羊,青釉擗邪和兽型虎子等瓷塑,其造型工艺及装饰艺术都 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
[西晋] 青瓷蛙盂 高8厘米 口径2.3厘米 底径5厘米 一九七六年十二月金华市古方砖瓦厂出土,浙江省金华市文物管理委员会藏 小筒形口,扁鼓腹,底小而略内凹,蛙嘴紧闭,双眼圆睁而直视前方,丰满 有力的四肢作蹬跃前的弯曲状,形象地表现了青蛙捕食前的形态,而背腹上所施 的淡青色釉和肚子处的灰白色胎,更使其显得栩栩如生。 蛙盂是三国、两晋时期的水注类器物,以三国至西晋中期以前的造型为优美, 晚期则显得僵硬呆板。
[西晋] 青瓷浮雕唾壶 高14.8厘米 口径10.6厘米 一九七零年十月湖北省鄂钢六三零工地出土,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青瓷唾壶,喇叭口,矮束颈,扁圆腹,腹下内收,圈足外撇,肩腹际饰两周刻划 弦纹,腹部排列六处模印堆贴纹饰,一为仙人骑神默,一为祥云朱雀,两者间隔而置, 两两相对,装饰效果颇类浮雕。除器底外,通体施青黄釉。 青瓷唾壶,是用以唾痰的卫生器,六朝时盛用此器,故在六朝墓葬中多有出土。 晋人裴启于《语林》中记述:“王大将军(敦)每酒后,辄咏魏武帝乐府歌曰: ‘老骥伏坜,志在千里……’以铁如意击唾壶为节,壶尽缺。”唐人独孤及对此有诗 云:“长啸林木动,高歌唾壶缺。”
名作赏析
通高25厘米 腹径44厘米 口径28厘米 底径29厘米 一九九一年八月湖北省鄂钢饮料厂一 号墓出土,湖北省鄂州市博物馆藏 青瓷簋形器,与青瓷香薰同时出 土于孙将军邻的墓中,可单独使用, 亦可相叠,簋形器盛装燃烧料,器型 敛口,口沿内收,短斜肩、鼓腹,下 腹微内收,底有斜圈足,肩部有对称 椭圆形半圆耳。有盖扣于口沿之上, 盖上有三道弦纹,中有一金爪形钮, 使用时可移置于香薰口沿之上。从口 沿至肩部饰有7cm宽度的小方格印纹 带,圈足周饰菱形划纹带,为青瓷器 中少见之器。 [三国] 青瓷薰炉
[西晋] [三国] 青瓷鸽形杯
越窑青釉狮子烛台
高11.5cm,长17.5cm。 高6.1厘米 口径10.5厘米 底径5.2厘米 上虞百官镇出土 ,浙江省博物馆藏 器体作碗形,器腹前堆塑飞鸟,鸟首圆头尖 嘴似鸽,作回首顾盼状,双翅舒展紧贴于腹,两 足悬空,器腹后附上鸟尾。首尾呼应,构思巧妙, 是一件融装饰和实用为一体的精品。
[西晋] 青瓷卣 高23.7厘米 口径10.6厘米 一九七六年绍兴市南池上谢墅碗子墩出土 ,故宫博物院藏 椭圆形口连阔颈,小折肩,腹部饱满,圈足外撇。肩下方印花装饰,由圆圈、菱 格、三角组成带状花纹环围一周,其上,置四个兽首衔环系。圈足上亦印圆圈、菱格、 三角纹。印纹在青绿色亮釉下显露清晰。此器为仿商青铜提梁卣式样烧制,造型古雅, 工艺精细,为稀世之作。
[三国] 青瓷虎子 通高15.5厘米 长26.6厘米 一九八七年十二月湖北省鄂城钢铁厂综合原料厂出土 ,湖北省鄂州市博物馆藏 虎子通体施青釉,均匀、透亮,而开密纹片。虎子的口部饰张牙露齿的虎首,背 上有一昂头子虎作提梁,尾端有铺首装饰,腹部两边各有虎纹作装饰,线条流畅,深 浅适中,清晰可见。束腰,前后腿部鼓出,并刻有虎纹,四足作蹲状,显示出精悍凶 猛,实为六朝青瓷虎子这一器型中的上乘之作。
[三国] 青瓷印网络贴衔环铺首三兽面足折沿洗
[三国] 青瓷簋
高9.8厘米 口径18厘米 底径13.1厘 米 高9.6厘米 口径23.7厘米 浙江省博物馆藏 一九六五年三月浙江省绍兴县嘉会乡荣江村出土 , 圆唇外卷,敞口,浅腹,高圈 浙江省绍兴市文物管理处藏 足。外壁刻划两道凹纹。釉青黄, 直口,宽沿,腹稍显外弧,上部模印一周斜 施釉不匀,开细碎纹片。内底留有 网格纹,左右各贴一个衔环铺首。底部为三个形 四点支烧痕迹。 象威猛的兽形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