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苏州市2019_2020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学业质量阳光指标调研卷含解析
2019-2020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试卷 含答案
2019-2020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试卷说明:1.本试卷满分150分,答题时间150分钟。
2.请将答案直接填涂在答题卡上,考试结束只交答题卡。
3.选择题用2B铅笔填涂,主观题用黑色签字笔答题。
第Ⅰ卷阅读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2分)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公平分享发展成果,改革的动力就能充分释放,改革的活力就能极大迸发,共同富裕就能计日程功....。
B.近年来相继发生“毒奶粉”“瘦肉精”“地沟油”“染色馒头”等恶性食品安全事件,一些单位或个人在食品安全方面,屡屡将社会大众的生命置之度外....,唯利是图。
C.中国京沪高速铁路6月30日正式通车,吸引了全球的目光,海外许多媒体给予了高度评价,然而日本《产经新闻》却不赞一词....,反而说是“盗版新干线”,真是大言不惭。
D.国庆60周年,天安门广场上,八万余名青少年用花束组成了巨大的“国庆”字样。
曾几..何时..,为了这一天,多少志士仁人奔走呼号,殚精竭虑。
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刚刚过去的xx,除四川、湖南发生伏旱外,我国大部分地区____________,与往年相比是难得的好年景。
②老王和老李二十多年前产生了误会,一直互不理睬。
退休后,一件偶然的事情让他们____________,消除了隔阂,大家也高兴。
③现在有一部分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平时不用功,一到考试的时候就___________,出分数的时候为时已晚,悔不当初。
④经过艰苦的努力,他果然__________,挽救了这家濒临倒闭的企业,并因此获得了“市劳动模范”的称号。
A.风调雨顺白头如新无可厚非不孚众望B.冬温夏清萍水相逢无所事事不负众望C.五风十雨冰释前嫌无可奈何深孚众望D.冬暖夏凉破镜重圆无所不为深负众望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中国电影历经百余年的沧桑历史,不断地走向辉煌,它记录了百年以来民族命运的起伏变迁,展示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
江苏省2019-2020年度高二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II)卷
江苏省2019-2020年度高二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I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3题;共8分)1. (2分)下列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 砧声疏竣聒噪雍荣华贵B . 斑阑寒暄踯躅义愤填膺C . 宿将湮没清泠揠旗息鼓D . 修葺贲张悲悯欲盖弥彰2. (4分) (2018高二上·临海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简笔是淡妆的少妇,繁笔是浓妆的少女。
虽然两种风格迥异,但都有一种夺人神魄的魅力。
(甲)简笔那浅淡的装束中分明隐藏了一份精致与考究,繁笔虽是浓重的扮相,却没有雕琢的痕迹。
简笔又像是一幅粗线条勾勒出来的意象画,寥寥数笔却给人无限开阔的空间,即使是那么简单的一两笔,人的思维也会鬼使神差般地一直铺展下去。
(乙)简笔的魅力就在于以有限的语言传达无限的韵味,把人带入一个无边无际的世界,就像这样很简单的一句,“那一年,他没有走完的秋天”,不多的几个字,其意蕴却无限丰富,其中的悲痛、无奈与感悟,使每一位读者的心都不能阻止地醉在那汪微妙的忧伤与痛苦的水中了。
(丙)繁笔呢,似乎有些不喜宁静,总爱把什么东西都大力渲染一番,好像是活力无限的少女,大有要炫耀一番的派头。
似乎那种无尽的热情与活力不经释放会把人憋出病来,让人体味到一种直接生动的痛快淋漓。
(1)文段中划线词,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 即使B . 鬼使神差C . 感悟D . 体味(2)文段中画横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A . 甲B . 乙C . 丙3. (2分)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 中心思想是针对文章的整体内容而言的,要求具有较高的分析概括能力和准确的语言表达能力。
B . 虽然有国家资源作支撑,但面临重重困难,国有企业能取得现在这样的成绩,确实可说堪称不易。
C . 大庆石化总公司的老少职工们同台竞赛,年轻职工积极踊跃,老年职工更是不让须眉。
江苏省苏州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学业质量阳光指标调研卷语文试题(解析版)
苏州市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学业质量阳光指标调研卷高二语文2020.1注意事项:本卷共150分,答题时间150分钟。
请将所有的答案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相对应的答题区域。
在本卷上答题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36 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读史可以使人明智”吗邵燕祥培根有名言:“读史可以使人明智。
”这是就一般情况而言的,在正常情况下,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来龙去脉,可以使眼界和心胸都开阔起来,使悟性和思路都变得明澈。
但在某些特定的历史时期,或者叫作非常时期,读史可以使人糊涂,那就是在让人读伪造的历史的时候。
在前一种情况下,读史也未必能使所有的人明智;不是也有明于知古、昧于知今的人吗?而在后一种情况下,读史而不糊涂的人几稀;但也未必没有例外,读的都是伪造的历史,却也变得明智起来,不过须有一个条件,就是同现实相对照。
历史是昨天的现实,现实是明天的历史。
看一个人的过去,可知他的现在以至将来;那么看一个人的现在,也多少可以窥见其历史。
一个人如此,一个社会也是如此。
人体解剖,给类人猿以至古猿的研究提供了钥匙,此之谓也。
就史读史,犹如就事论事,是不得要领,甚至会上当受骗的,无论所读是伪造的历史还是真实的历史——准确地说,完全真实的历史是不存在的,我们所谓真实的历史,只是相对地较少伪造、较少遮掩,经过明智的读者以明智的眼光披沙拨雾,从不同记载的比较当中获取较近于原初的状态而已。
明智的读者,读史可以增益其明智;糊涂的读者——如对现实的社会生活、人际关系无知并且糊涂——因读史而能变得明智也难,能不变得更糊涂就不错了。
然而明智了又怎样呢?真正明智的读者,读史益增其明智之后,就会以为还是糊涂的好;甚至以为无论真实的还是伪造的历史都不如无史。
而历史甚至将证明,所谓糊涂的读者也许是真正明智的人,而自许明智的人也许其实是糊涂蛋。
谁又能判断,哪个是真糊涂,哪个是装糊涂,哪个是真明智,哪个仅仅是自以为明智的“大愚若智”呢?归根结底,判断明智和糊涂的标准是什么?史有多种。
苏州市2019-2020 学年第一学期学业质最阳光指标调研卷
苏州高三语文一、语言文字运用(12分)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C冯其庸▲、艰难跋涉的身影时刻▲在人们心间。
他晚年秉持玄奘法师“虽万劫而不灭求学求真”之心,十赴西域,▲玄奘取经东归之路,这是震撼了学术文化界的一件盛事。
A.栉风沐雨缭绕考察B.披星戴月萦绕考证C.栉风沐雨萦绕考察D.披星戴月缭绕考证栉风沐雨:风梳头,雨洗头。
形容奔波劳碌,不避风雨。
披星戴月:形容早出晚归,辛勤劳动,或昼夜赶路,旅途劳顿。
缭绕:1.回环盘旋。
2.曲折围绕。
3.缠绕。
4.引申指纠缠不清。
5.衣袖飘扬貌。
萦绕:意思盘旋往复;往复缠绕;比喻声音在什么东西旁边旋转、回复。
考察:一指对官吏政绩的考核,二指观察研究;审察,三指现常指实地观察调查,四指考试。
考证:研究文献或历史问题时,根据资料来考核、证实和说明。
2.将下列句子排列成一段话,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B一个人对故乡的怀念,总是和那些与自己过去生活有密切关系的人、事、物联结在一起。
▲因此这株寒梅也自然成了“我”的思乡之情的集中寄托。
①故乡的亲朋故旧、山川景物、风土人情,都值得怀念。
②所谓“乡思",完全是一种“形象思维”,浮现在思乡者脑海中的,都是一个个具体的形象或画面。
③它可能蕴含着当年家居生活亲切有趣的情事。
④但引起亲切怀想的,有时往往是一些看来很平常、很细小的情事,这窗前的寒梅便是一例。
⑤因此,这株寒梅,就不再是一般的自然物,而成了故乡的一-种象征。
⑥它已经被诗化、典型化了。
A.②①④⑥⑤③B.②①④③⑤⑥C.①④②③⑤⑥D.①④②⑥⑤③3.下列句子与先秦诸子学说对应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A①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
②不以智累心,不以私累已;寄治乱于法术,托是非于赏罚。
③天下之人皆相爱,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侮贫,贵不傲贱,诈不欺愚。
④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A.①道家②法家③墨家④儒家B.①道家②墨家③法家④儒家C.①墨家②儒家③道家④法家D.①墨家②道家③儒家④法家4.对下面一则寓言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D驴子见狼,假装腿上受伤,对狼说:“我脚上有刺,请你拔去了,免得你吃我时舌头被刺.”狼想想很有道理,于是专心寻刺,结果驴子-脚踢伤了它逃走了。
江苏省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学情调研语文试卷-含答案
高二语文学情调研(12月份)语文Ⅰ试题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唐诗和宋诗孰优孰劣,在后代引起了▲的争论。
对唐宋诗的评价,往往因个人爱好的不同而_ ▲,其实两个朝代的诗歌▲,不应该用一种固化的标准评价不同风格的诗歌。
A.旷日持久大相径庭各有千秋 B.经年累月南辕北辙各有千秋C.旷日持久南辕北辙平分秋色 D.经年累月大相径庭平分秋色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实施精准扶贫并非扶贫方式的简单变换,而是要针对贫困人口需求更加多元化,结合不同帮扶对象的现实需求,制定有针对性的帮扶措施。
B.杰出的流行音乐创作者努力将严肃音乐的表现力与通俗音乐的积极因素相互交融,巧妙嫁接多种艺术元素,拓宽流行音乐的表现内涵和审美空间。
C.加快环渤海地区的经济合作发展,是推动落实“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大国家战略和深入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的重要举措。
D.我们为见证着中国互联网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无到有的发展历史,也身处在中国从网络大国向网络强国不断迈进的进程中而感到自豪。
3.黄鹤楼为江南三大名楼,下面能形容其的楹联是(3分)(▲)A.有客临舟怀帝子,何人下榻学陈公 B.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
C.对江楼阁参天立,全楚山河缩地来D.凌空白日三千丈,拔地黄河第一楼。
4.某同学准备写一篇“弘扬传统文化”的演讲稿。
下列说法不符合要求的一项是(3分)(▲)A.演说儒道释在中国当下的影响,倡导儒家先进思想的传承与发展。
B.演说道家“天人合一”的理念,倡导绿色环保生活的践行与坚持。
C.演说礼义仁智信的当代要义,阐明立身处世要有时代精神与追求。
D.演说家风家教的时代变迁,阐明教养的获得要有世界眼光与情怀。
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暂为御史,遂窜南夷窜:流放,贬谪。
此处应为被动用法。
B.楚庄王伐郑,郑伯肉袒牵羊以逆逆:违背。
江苏省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抽测语文试题含解析
高二语文一、语言文字运用(18分)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晚明时期,徽商将域外文化引入境内,穷极土木,“入歙、休之境而遥望高墙白屋”成为徽州村落的独特________。
除了粉墙黛瓦外,_______的五叠式马头墙以其起伏变化,体现了皖南民居独特的韵律感,加之脊饰吻兽、鳌鱼,更使得山村民居构成一幅幅_______的画面。
A. 现象高低错落动人心魄B. 景观高低错落动人心弦C. 现象抑扬顿挫动人心弦D. 景观抑扬顿挫动人心魄【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
解答本题可用排除法,积累记忆是解答词语题的基础,也是做对词语题的关键。
首先选择自己最有把握的词语,结合词义、句意,正确代入原句中,逐一排除,之后,再进行整体检验。
现象是事物表现出来的,能被人感觉到的一切情况;景观:指某地或某种类型的自然景色;高屋白墙是“景观”,而非现象,排除AC。
高低错落,成语,形容事物的布局虽然参差不齐,但却极有情趣,使人看了有好感。
抑扬顿挫:意思是指声音高低曲折,十分和谐。
多用于形容悦耳的声音。
根据语境,“_______的五叠式马头墙以其起伏变化”,应该选“高低错落”,排除D, “动人心魄”,形容使人感动或令人震惊。
“动人心弦”形容事物或语言激动人心.故选B.2.下列与“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一句所用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A.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B. 著阴无隙地,飞焰欲横天C.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D.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修辞。
解答本题,考生需要掌握诗句所用修辞,然后进行一一对应,进行选择。
题干“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三百颗”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
B项“飞焰欲横天”,本是描写荔枝成熟时像红霞满天的样子,像飞起的火焰,想要穿破天宇,运用夸张修辞手法;故选B3.下列诗句中与“片石孤云窥色相,清池皓月照禅心”的意境最贴近的一项是()A.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B. 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C. 幽溪鹿过苔还静,深树云来鸟不知D. 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鉴赏诗歌意境的能力。
江苏省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第一学期期末调研测试试题高二语文一、基础知识与语言文字运用 (12分)1.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万福大桥塔楼、大明寺栖灵塔、香格里拉大楼、信息产业基地大楼……被人们形象地称为“扬州眼”。
市民们登上一个个“扬州眼”,可以从东西南北四个方向扬州城,城市璀璨美景一览无遗,名城建设格局。
人们享受视觉的同时,也深深感受到这座城市改革开放40年来发生的沧桑巨变。
A.俯瞰尽收眼底震撼B. 俯看尽收眼底震撼C.俯瞰历历在目震动D. 俯看历历在目震动2.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哲人有言,“奉献乃生活的真正意义”。
,。
,。
时代期盼着,广大知识分子勇立潮头、矢志奉献,以甘当“孺子牛”的勇毅接续奋斗,书写改革创新的新画卷。
①然而天上不会掉馅饼,民族复兴的梦想不会自动实现②在几千年的历史中,留下了许多淡泊名利、勇于献身的感人故事,熔铸成伟大民族精神的一部分③奋进在新时代,我们取得了不俗的成就,渴望成就新的光荣④我们的民族历来崇尚奉献⑤需要时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⑥无私、利他的奉献精神,能够升华生命的价值A.④③①⑤⑥②B.③①⑤④②⑥C. ⑥④②③①⑤D. ⑤⑥②④①③3.下面有关司马迁对人物的评论,对应错误..的一项是(3分)A.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
——项羽B.及死之日,天下知与不知,皆为尽哀。
彼其忠实心诚信于士大夫也?——刘邦C.以彼其材,游诸侯,何国不容,而自令若是。
——屈原D.天下已集,乃谋畔逆,夷灭宗族,不亦宜乎!——韩信4.以下诗句中所歌咏的历史人物,前后不一致...的一项是(3分)A.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B.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云边雁断胡天月,陇上羊归塞草烟C.意态由来画不成,当时枉杀毛延寿/玉颜流落死天涯,琵琶却传来汉家D.他年锦里经祠庙,梁父吟成恨有余/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二、课外名著阅读(10分)5.填空题(2分)请在下面横线处填上正确的称呼或人名。
江苏省苏州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学业质量阳光指标调研语文试题
江苏省苏州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学业质量阳光指标调研语文试题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故宫严格按《周礼·考工记》中“前朝后市,左祖右社”的帝都营建原则建造。
在建筑布置上,用形体变化、高低起伏的手法,组合成一个整体:在功能上符合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同时达到左右均衡和形体变化的艺术效果。
中国建筑的屋顶形式是丰富多彩的,在故宫建筑中,不同形式的屋顶就有十种以上。
以三大殿为例,屋顶各不相同。
故宫建筑屋顶满铺各色琉璃瓦件。
主要殿座以黄色为主,绿色用于皇子居住区的建筑,其它蓝、紫、黑、翠以及孔雀绿、宝石蓝等五色缤纷的琉璃,多用在花园或琉璃壁上。
故宫前部宫殿,当时建筑造型要求宏伟壮丽,庭院明朗开阔,象征封建政权至高无上。
太和殿坐落在紫禁城对角线的中心,故宫的设计者认为这样可显示皇帝的威严,震慑天下。
后部内廷却要求庭院深邃,建筑紧凑,因此东西六宫都自成一体,各有宫门宫墙,相对排列,秩序井然。
再配以宫灯联对,绣榻几床,这些都是体现适应豪华生活需要的布置。
内廷之后是宫后苑,后苑里有岁寒不凋的苍松翠柏,有秀石迭砌的玲珑假山,楼、阁、亭、榭掩映其间,幽美而恬静。
故宫宫殿沿着一条南北向中轴线排列,三大殿、后三宫、御花园都位于这条中轴线上,并向两旁展开,南北取直,左右对称。
这条中轴线不仅贯穿在紫禁城内,而且南达永定门,北到鼓楼、钟楼,贯穿了整个城市,气魄宏伟,规划严整,极为壮观。
故宫是几百年前劳动人民智慧和血汗的结晶。
初建时被征役的劳动者有工匠十万,夫役百万。
在当时社会生产条件下,能建造这样宏伟高大的建筑群,充分反映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才能。
同时,为了修建故宫,如所需的木材,在明代时,大多采自四川、广西、广东、云南、贵州等地,无数劳动人民被迫在崇山峻岭中的原始森林里伐运木材。
所用石料多采自北京远郊和距京郊二三百里的山区,每块石料往往重达几吨甚至几十、几百吨,如现在保和殿后檐的台阶,有一块云龙雕石重约250吨。
(审核版)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新人教版 第86套).doc
2019年下期高中二年级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卷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22道小题。
时量12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第1至13小题,每题2分,共26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彤.云(tóng)骁.勇(xiāo)癖.好(pì)力能扛鼎(gāng)B.壶觞.(shāng)辖.制(xié)泅.水(qiú)负隅.顽抗(yú)C.盘桓.(huán)茶峒.(tóng)孤鹜.(wù)战战兢兢.(jīng)D.酒馔.(zhuàn)棕榈.(lǘ)央浼.(měi)猝.不及防(cù)2. 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厮杀顷刻嘉宾满座两全其美B.披蘼通缉却之不恭精神焕散C.真谛松驰暴戾恣睢矫柔造作D.凋蔽良莠惮精竭虑痴心妄想3.下列句子中的成语或熟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我国东南各省人杰地灵....,那里不但山川秀丽,气候温和,物产丰富,而且还诞生了大量的优秀人才。
B.十一期间,通往市建民紫薇公园的大道上,人们茕茕孑立....,车水马龙,形成一道假日旅游的亮丽风景线。
C.我们要有大胆创新的精神,不能认为这件事前人没有说过或没有做过,就当作禁区,不敢越...雷池一步....。
D.茫茫人海中,与一个人能够萍水相逢....,再擦肩而过,也是一种难得的缘分。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在携程旅游网发布的2019年清明小长假旅游人气排行榜上,三亚高居榜首,其中康年、万豪等亚龙湾片区酒店预订率达到近90%以上。
B.廉租住房制度建设是住房保障体系中的重要内容,如何解决当前存在的房源不足,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焦点。
C.在几次大地震中,总有那么一群普通人,他们在那最危急的一刻,用自己的无私无畏向世人展示着他的良知,用鲜血甚至生命呵护着每一个幼小的生命,他们铸就了伟大的师魂!D.每周四发的薪水,往往在周五、周六两天里就被挥霍一空,有些上班族甚至连下周二、周三的伙食费都提前预支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苏省苏州市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学业质量阳光指标调研卷(含解析)注意事项:本卷共150分,答题时间150分钟。
请将所有的答案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相对应的答题区域。
在本卷上答题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36 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读史可以使人明智”吗邵燕祥培根有名言:“读史可以使人明智。
”这是就一般情况而言的,在正常情况下,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来龙去脉,可以使眼界和心胸都开阔起来,使悟性和思路都变得明澈。
但在某些特定的历史时期,或者叫作非常时期,读史可以使人糊涂,那就是在让人读伪造的历史的时候。
在前一种情况下,读史也未必能使所有的人明智;不是也有明于知古、昧于知今的人吗?而在后一种情况下,读史而不糊涂的人几稀;但也未必没有例外,读的都是伪造的历史,却也变得明智起来,不过须有一个条件,就是同现实相对照。
历史是昨天的现实,现实是明天的历史。
看一个人的过去,可知他的现在以至将来;那么看一个人的现在,也多少可以窥见其历史。
一个人如此,一个社会也是如此。
人体解剖,给类人猿以至古猿的研究提供了钥匙,此之谓也。
就史读史,犹如就事论事,是不得要领,甚至会上当受骗的,无论所读是伪造的历史还是真实的历史——准确地说,完全真实的历史是不存在的,我们所谓真实的历史,只是相对地较少伪造、较少遮掩,经过明智的读者以明智的眼光披沙拨雾,从不同记载的比较当中获取较近于原初的状态而已。
明智的读者,读史可以增益其明智;糊涂的读者——如对现实的社会生活、人际关系无知并且糊涂——因读史而能变得明智也难,能不变得更糊涂就不错了。
然而明智了又怎样呢?真正明智的读者,读史益增其明智之后,就会以为还是糊涂的好;甚至以为无论真实的还是伪造的历史都不如无史。
而历史甚至将证明,所谓糊涂的读者也许是真正明智的人,而自许明智的人也许其实是糊涂蛋。
谁又能判断,哪个是真糊涂,哪个是装糊涂,哪个是真明智,哪个仅仅是自以为明智的“大愚若智”呢?归根结底,判断明智和糊涂的标准是什么?史有多种。
读史也有各样的读法。
不同的人,自谓得之就好,不必计较是否能因而明智。
误听培根一句话,仅仅为了求明智而读史,往往会在史籍的丛林中迷失,愈益困惑,适得其反,不可不慎。
“尽信书不如无书”,尽信史不如无史。
倒是处心积虑想从过去时代的人们那里学习恶德与恶行的人,决然可以在史籍的丛林中,采到牛溲马勃,恶蕈毒蘑,盈筐满载,不虚此行。
此殆培根所谓的“明智”乎?(有删改)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读史是使人明智还是使人糊涂,因判断明智和糊涂的标准模糊而难以确定。
B. 无论是读哪一种历史,伪造的历史或者相对真实的历史,都不可就史读史。
C. 读史时与现实相对照,看一个社会的现在,就可以看清这个社会的历史。
D. 培根的“读书可以使人明智”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不可一概而论的。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文章是从培根名言中的“史”“人”“明智”三个角度切入,并展开正反对比论证。
B. 文章论证兼顾正常情况与非正常情况,论证全面辩证而不失严谨,相对而不绝对。
C. 文章引用“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引出了“尽信史则不如无史”,进而回应文题之问。
D. 文章末段用揣测语气收束全文,行为委婉而又启人思考,给读者留下回味的余地。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 历史有很多种,有真实的历史,也有伪造的历史,只不过真实的历史是相对的,其中较少伪造和遮掩。
B. 只要读史,就可以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来龙去脉,可以使眼界和心胸开阔,使悟性和思路变得明澈。
C. 读史有各样的读法,只要有所收获就好,如果仅为求明智而读史,往往会在历史典籍中迷失和增加困感。
D. 在某些特定的历史时期,读史可以使人糊涂,在这种情况下,读史不糊涂的人很少,但也有例外的情况。
【答案】1. C 2. A 3. B【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
这类题目首先要速读题干,明确对象及要求,准确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等内容,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文中,确定答题区域范围,联系上下文,筛选答案。
C项,原文说“那么看一个人的现在,也多少可以窥见其历史。
一个人如此,一个社会也是如此”,所以,正确表述应该是“也多少可以窥见”,而非“可以完全看清”。
故选C。
【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答题前,首先通读原文,整体理解把握文本的内容;其次,明确文章观点是什么,文章采取了什么论证思路,从哪些角度和层面进行分析论证的,使用了哪些论据,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等。
A项,“正反对比”错误,文章论证思路是层层深入的。
故选A。
【3题详解】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解答此类题时,阅读一定要细致,要回到原文中逐句比较。
特别要注意其中的细枝末节的毛病,例如事件的前后倒置、内容上的归纳不完整、中心概括上的无中生有、片面遗漏、强拉硬连、任意拔高等。
B项,“只要……就”表述不符合原文内容,原文说“这是就一般情况而言的,在正常情况下,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来龙去脉,可以使眼界和心胸都开阔起来,使悟性和思路都变得明澈”,所以选项缺少“正常情况” 或“一般情况而言”的限制。
故选B。
【点睛】论述类文本题在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时,一般分为三步:第一步,把握全文主要内容,因为该题涉及的内容一般范围比较大,所以把握全文主要内容是筛选和整合的基础。
具体来说,要探究文章的观点,把握作者在文中体现的态度,筛选出文中使用的论据等。
对文章的主要内容有个整体把握,筛选和整合信息时才会心中有数。
第二步,把握题干,确定答题区间。
第三步,将选项信息与原文语句内容进行对应比较。
选项信息的语言与原文语句内容在表述上有一定区别,命题者常通过改变叙述的方式来设置一些干扰项,解答时要认真核对,找出符合题干的选项。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艺术家汪曾祺白马庙是昆明城郊一小村镇,我在那里住了一些时候。
这一天我到个小茶馆里去坐坐。
第一次去,进一个短巷,巷子一头是小花坛。
花坛上一盆茶花,还有其它。
我的心立刻落在茶花上了。
这是我见过的最好的茶花,仿佛从我心里搬出来放在那儿的。
而我的眼睛定在那里了:花坛后面粉壁上有画。
画以墨线勾勒而成,再敷了色。
装饰性很重,取材自写实中出。
画若需题目,是“茶花”。
填的颜色是黑,翠绿,赭石和大红。
作风倩巧而不卖弄;含浑中觉出安分,然不凝滞。
线条严紧匀直,笔笔诚实,不笔在意先,不虚安。
各部分平均对称,显见一种深厚的农民趣味。
谁在这里画了这么一壁画?——这……这是一个细木作匠手笔;这人曾在苏州或北平从名师学艺,熟习许多雕刻花式,熟能生巧,遂能自己出样;因为战争,辗转到了此地,或是回乡,住的日子久了,无适当事情可作,来借这堵粉壁小试牛刀来了?……这个假设看来亦近情理,然而我笑了。
我笑那个为我修板壁的木匠。
我的房子需做个板壁隔一隔。
我请人给我找个木匠来。
找了三天,才来,说还是硬挪腾出时候来的。
他鞋口里还嵌着锯屑,果然是很忙的样子。
整整弄了三天,一丈来长的壁子还是一块一块的稀着缝,他自己也觉得板壁好像不应当是这样的,看看板壁看看我,笑了:“像入伍新兵,不会看齐!”而最后一块还是我自己钉上去的。
他闺女来报信,说家里猪病了,他撒下榔头就跑,这一去,不回来了,过了两天才来取回他的家俬。
这个人说话风趣,作活不在行。
这个画当然不可能是他画的!乡下房子暗,天又晚了,黑沉沉的。
所以我坐近窗口。
想起口袋里的一本小书,抽出来,老板看见了,他叫他的小老二拿灯。
灯来了,有人喝住小老二:“挂在那边得了,有臭气,先生闻不惯。
”我这才看见,这不是我们那木匠大师傅吗!他过来,我过去,我掏烟,他摸火柴,但是他火柴划着了时我不俯首去点烟,小老二灯挂在柱子上,灯光照出,墙上也有画!我搁下他,尽顾看画了。
一望而知与花坛后面的是同一手笔,画的仍是茶花,仍是墨线勾成,敷以朱黑赭绿,满墙都是,气魄大,笔画经过一番苦心。
高度的自觉之下透出丰满的精力,克己节制中成就了高贵的浪漫情趣,各部份安排得妥贴极了。
干净,简单,但不缺少深度。
如果刚才花坛后面的还有稿样的意思,这一幅则作者己做到至矣尽矣地步。
他一边洗手,一边依次的看一看,是舍不得离开自己作品,他“提刀却立,踌躇满志”,得意达于极点,真正是“虽南面王不与易也”。
但一洗完手,他这才感到可真有点累了。
他身体各部分松下来,由一个艺术家变为一个常人。
好老板,给他泡的茶在哪里?他最好吃一点甜甜的软软的点心,来!大家一齐来,为我们的艺术家欢呼,为艺术的产生欢呼!我站着看,看了半天,我已经抽了三枝烟,到第四根烟点着时,我知道我身后站着的茶馆老板,木匠师傅,甚至小老二,会告诉我许多事。
茶馆老板一望而知是个阅历极深的人。
他声音深沉,说得很慢,很有条理。
这是村子里一个哑吧画的。
这个人出身农家,却不知为什么的,自小就爱画,别的孩子捉田鸡烧蚱蜢吃,他画画;别的孩子上树掏鸟蛋,他画画……有人教过他么?没有。
他见什么,画什么;有什么,在什么上画。
平常倒也一样,小时能吃饭,大了学种田,一画画,他就痴了。
乡下人见得少,却并不大惊小怪,他是个哑子,不能唱花灯,打连厢,画正好让他松松,乐乐。
大家见他画得不比城里摆摊子画花样的老太太画的差,就有人拿鞋面,拿枕头之类东西让他画。
到有人家娶媳妇嫁女儿,他都要忙好几天。
那个时候村子里姑娘人人心中搁着这个哑吧。
“我出过门,真真假假见过一点画,一懂不懂,我喜欢看。
我看哑吧画的跟画花样的老婆子的不一样,倒跟那些古画有些地方相同。
我说不出来,……”老板逐字逐句的说,越慢,越沉。
我连连点头,我试体会老板要说而迟疑着的意思:“比如说,他画得‘活',画里有一种东西,一种说不出来的东西,看久了,人会想,想哭?”老板点头,我看到他眼中有一点湿意。
“从前他没事常来我这里坐坐,我早就有意想请他给我画点东西。
他让我买了几样颜色,说画就画。
外头那个画得快。
里头这张画了好些时候。
他老是对着墙端详,比来比去……”我对着墙,细起眼睛看,似乎墙已没有了,消失了;剩下画,画凸出来,凌空而在。
我问:“现在?——”老板知道我问什么:“唉,死了还不到半年。
”我不知如何接下去说了。
而木匠忽然呵呵大笑起来,笑得上气不接下气,我愕然。
他说出来,他笑的是哑吧喜欢看戏,看起怪有味。
他以为听又听不见,红脸杀黑脸,看个什么!窗外已经全黑了,星星在天上。
水草气更浓郁,竹声萧萧。
水流,静静的流,流过桥桩,旋出一个个小涡,转一转,顺流而下。
我该回去了。
回来之后,我一直坐在这里,坐在这张临窗的藤椅里。
早晨在一瓣一瓣的开放。
我一直坐在这里,坐在小楼的窗前。
树林,小河,蔷薇色的云朵,路上行人轻捷的脚步……天才亮,我在河边散步,一个汉子挑了两桶泔水跟我擦身而过,七成新的泔水桶周围画了一带极其细密缠绵的串枝莲,笔笔如同乌金嵌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