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全国高考物理试题评析

合集下载

近三年高考物理试卷评析

近三年高考物理试卷评析

近三年高考物理试卷评析近几年的考题越来越重视对概念、规律的深刻理解,及灵活运用。

对物理问题的分析、归纳能力也考查得很多,那种单纯靠背记的,技巧性过强的,反复操练过的陈题和偏题怪题、文字游戏式的题目,越来越被排除在考题之外了。

近三年物理高考试卷考核的知识内容分布无太大变化,只是考查的难度有所不同。

2002年高考物理上海卷考查双基的试题难度略高,综合分析偏多,因此整张试卷偏难。

2003年高考物理上海卷是最近若干年来比较容易的试卷,满分比往年多,平均分比往年高十几分。

从试卷内容来看,以“经验事实”题型为主,即注重物理经验,如实验现象、物理规律。

只涉及较明显的逻辑关系,而像以往的很复杂的逻辑推理较少,心算比重大,只需处理一些与“经验事实”有关的问题。

实验能力的考查如第3、9、14、15、16题注重考查学生对教材中出现的实验事实,演示实验,学生实验的原理、现象和结论的分析。

而第17、18题则更贴近实际生活,注重收集和处理信息能力以及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考试同时也向学生介绍现代先进实验技术,例如如何利用接有计算机的压强传感器采集数据。

辨析理解能力的考查如第20题,继2001年上海卷第20题之后,又一次出现了辨析题。

考查学生对问题解决过程的分析。

这种题型,在某种程度上要比自己直接去解容易出错,它要求学生对概念必须清晰,而其中建立物理模型是关键。

因此学生平时在解题中,每一步骤都要做到心中有底,知其所以然,老师也应加强对错误解法的剖析。

物理教学中理论联系实际,是当前物理教学改革的热点,03年的上海卷继续保持了理论联系实际,联系生活的特点。

如第13、21、23题,考查学生应用物理基础知识去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第23题为例,它是整卷中综合分析能力要求最高的一题,它需要建立起带电粒子在电场中作初速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模型,特别是第2、3问,如何处理研究对象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这些试题有些是对实际问题的抽象和模型化,通过解决这些抽象和模型化的试题,考查学生能否应用学到的物理知识来解决简化了的实际问题;有些只提供实际的物理情景,需要学生从中抽象出物理模型并进一步解决实际问题。

刍议2002年高考理科综合物理试题

刍议2002年高考理科综合物理试题

提 出 了 “ 个 有 利 ”的 基 本 原 则 , 两 即命 题 要 “ 利 容 。 有
理科 综 合 物 理 部 分 的 试 题 以 易 、 中等 难 度
难 主 科 综 合 的 物 理 试题 遵 循 了 这 一 原 则 。 别 是 实 的试 题 为 主 , 题 几 乎 没 有 。 要 考 核 学 生 对 所 特 验题 , 由于 近 几 年 高 考 的 实 验 题 多 数 是 设 计 性 学 物 理 的 基 本 概 念 和 基 本 规 律 的 理 解 和 掌 握 。
选 择题
2 4
l 2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 2

l 2
l 8
实 验题 计 算题 2 0
1 7
2 0 2 0 2 8 2 7 1 4 的实 验 设 计 能 力 和创 新 意 识 。 3 对 物 理 基 础 知 识 的 掌 握 是 考 核 的基 本 内 .
2 坚 持 “ 个 有 利 ”的基 本原 则 。 . 两 自从 2 纪 9 0世 0年 代初 , 国 的 高 考 命题 就 我 于高 校 选 拔 , 利 于 中 学 教 学 ” 我 认 为 今 年 理 有 。
高理科 综合试题 的难 度” 的那 样的试卷。 今年 的 分值同去年的 比较见下表。
力学 热 学 光 学 电磁 学 学 科 内综 合 跨 学 科 综 合
20 正 02 20 正 12 20 年 12 20 正 12 20 正 02 20 年 02 0 1 20 年 0 1 20 年 01 20 正 01 20 正 0 1 20 正 01 20 年 3 3 3

褚 华

{ 试 {考 }
L研究J ;
安 徽 省 芜 湖 市 第 一 中学 ( 4 0 0 2 10 )

2002年高考物理上海卷(题)初步评价

2002年高考物理上海卷(题)初步评价

02年高考物理试题对教学的反拨作用
1.2 1.0 0.8 0.6 0.4 0.2 0.0 0 20 40 60 80 100 120 140
T17 T18 T14 T15 T16
02年物理试卷测试项目的分析
02Ä êß ¸ ¿ ¼ Î ï À íÆ ¼ Ë ã Ì â Ì Ø Ð Ô Ç úß Ï
1.2 1.0 0.8 0.6 0.4 0.2 0.0 0 20 40 60 80 100 120 140
102.45
23.37
94.08
21.53
93.11
10.36
108.32
23.32
88.87
22.67
95.75
16.80
91.89
22.34
108.53
21.12
96.76
19.74
01Ä êß ¸ ¿ ¼ Î ï À íÆ µ Ê ý · Ö ² ¼ Í ¼
6000 5000 4000 3000 2000 1000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110 120 130 140 150
19 7 10 11
19 7 21
0.51~0.60
0.61~0.70 0.71~0.80 >0.80
5
5 9
23
14 20 4
18
46
14 25
5
18
合计
19
90
41
150
02年物理高考知识内容分布(2)
知道 理解 掌握 合计
<0.30 0.31~0.40 0.41~0.50 5 4
5 22
5 22 9
r2

2002年全国统一高考物理试卷(江苏、河南)

2002年全国统一高考物理试卷(江苏、河南)

2002年全国统一高考物理试卷(江苏、河南)一、本大题共5道选择题,每题6分,共30分.每题有一个最符合题目要求的答案.1.(6分)一个带活塞的气缸内盛有一定量的气体.若此气体的温度随其内能的增大而升高则( )A .将热量传给气体,其温度必升高B .压缩气体,其温度必升高C .压缩气体,同时气体向外界放热,其温度必不变D .压缩气体,同时将热量传给气体,其温度必升高2.(6分)已知一束单色光在水中的传播速度是真空中的43,则( ) A .这束光在水中传播时的波长为真空中的43 B .这束光在水中传播时的频率为真空中的43 C .对于这束光,水的折射率为43 D .从水中射向水面的光线,一定可以进入空气中3.(6分)如图所示,物体a 、b 和c 叠放在水平桌面上,水平为F b =5N 、F c =10N 分别作用于物体b 、c 上,a 、b 和c 仍保持静止.以f 1、f 2、f 3分别表示a 与b 、b 与c 、c 与桌面间的静摩擦力的大小,则( )A .f 1=5N ,f 2=0,f 3=5NB .f 1=5N ,f 2=5N ,f 3=0C .f 1=0,f 2=5N ,f 3=5ND .f 1=0,f 2=10N ,f 3=5N4.(6分)如图所示,a 、b 、c 、d 、e 五点在一直线上,b 、c 两点间的距离等于d 、e 两点间的距离.在a 点固定放置一个点电荷,带电量为+Q ,已知在+Q 的电场中b 、c 两点间的电势差为U .将另一个点电荷+q 从d 点移动到e 点的过程中( )A .电场力做功qUB .克服电场力做功qUC .电场力做功大于qUD .电场力做功小于qU5.(6分)如图示,在匀强磁场中有一U 形导线框abcd ,线框处于水平面内,磁场与线框平面垂直,R 为一电阻.ef 为垂直于ab 、cd 的一根导体杆,可以在ab 、cd 上无摩擦地滑动.杆ef 及线框的电阻均不计.开始时,给ef 一个向右的初速度v 0,则( )A .ef 将减速向右运动,但不是匀减速B .ef 将匀减速向右运动,最终停止C .ef 将匀速向右运动D .ef 将往返运动二、解答题(共1小题,满分18分)6.(18分)在其他能源中,核能具有能量密度大,地区适应性强的优势.在核电站中,核反应堆释放的核能被转化为电能.核反应堆的工作原理是利用中子轰击重核发生裂变反应,释放出大量核能.(1)核反应方程式U 23592+n 10→Ba 14156+Kr 9236+aX 是反应堆中发生的许多核反应中的一种,n 为中子,X 为待求粒子,a 为X 的个数,则X 为 ,a = .以m U 、m Ba 、m Kr 分别表示U 23592、Ba 14156、Kr 9236核的质量,m n 、m p 分别表示中子、质子的质量,c 为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则在上述核反应过程中放出的核能△E = .(2)有一座发电能力为P =1.00×106kW 的核电站,核能转化为电能的效率η=40%.假定反应堆中发生的裂变反应全是本题(1)中的核反应,已知每次核反应过程放出的核能△E =2.78×10﹣11J ,U 23592核的质量m U =390×10-27kg .求每年(1年=3.15×107s )消耗的U23592的质量.2002年全国统一高考物理试卷(江苏、河南)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本大题共5道选择题,每题6分,共30分.每题有一个最符合题目要求的答案.1.【解答】解:A、将热量传给气体,因改变内能有两种方式:做功和热传递,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判断可知,气体的内能不一定增大,则其温度不一定升高。

2002年全国高考物理试题评析

2002年全国高考物理试题评析

2002年全国高考物理试题评析福建省石狮一中陈龙法2002年高考《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的命题指导思想是以能力测试为主导,考查考生所学相关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这一命题指导思想,主要通过考试目标、考试范围来体现。

考试目标强调了对考生的能力要求,这些能力要求对于具有高中毕业水平的考生来说是可以接受的。

考试范围强调了考试对学生的知识要求,表明了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可能要考查学生哪些知识。

这些知识与学生在高中阶段所学的知识要点也是相吻合的。

2002年的《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继续坚持了新一轮高考改革的方向,保待了近年来高考改革的特点,注重基础知识,突出了对能力的考查。

一、《理综》试卷结构2002年高考《理综》的试卷结构基本符合2002年《考试说明》的要求,生物、化学、物理三科考试内容的分值比为2:4:4。

下面的表1对近三年高考《理综》试卷的结构作了对比。

表1 近三年高考《理科综合测试》试卷结构试卷与2001年相比,总题量由31题变为30题,特别是第Ⅰ卷选择题压缩了题量,由24题减少至20题(其中物理减少了3题),第Ⅰ卷的分值由144分变为120分(其中物理由54分减少为36分),而每题6分没变,仍然全部为单项选择题;第Ⅱ卷非选择题的数量由7题变为10题,分值由156分变为180分。

增加非选择题的题量和分值,提高了试卷的区分度,有利于考查学生的能力。

减少试卷的总题数有利于考生有一定的时间思考问题。

二、物理考核内容《理综》试卷物理部分80%以上是考查基础知识。

考查的内容基本覆盖了学科的主干内容,紧扣教学大纲和紧扣教材。

表2列出了物理试题考查内容的分布。

表2 2002年物理试题考查内容分布下列表3~表5列出了福建省考生各题得分抽样统计结果(样本N=1000)。

表3 2002年高考理科综合试卷(Ⅰ)成绩估测表(每小题6分)表4 2002年高考理科综合试卷(Ⅱ)成绩抽样统计表表5 2002年高考理科综合试卷分学科成绩统计表三、物理试题分析2002年物理试题具有下列特点:1、强调基础,以常规题型为主。

200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物理试卷及答案上海卷

200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物理试卷及答案上海卷

2002年普通高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上海卷)物理试卷考生注意: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姓名、准考证号、校验码等填写清楚。

2.本试卷共8页,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考生应用钢笔或圆珠等将答案直接写在试卷上。

3.第19、20、21、22、23题要求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

只写出最后答案,而未写出主要演算过程的,不能得分。

有数字计算的问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V5YY2lepiP一.<40分)选择题。

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答案中,至少有一个是正确的。

把正确答案全选出来,并将正确答案前面的字母填写在题后的方括号内。

每一小题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得部分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填写在方括号外的字母,不作为选出的答案。

V5YY2lepiP1.图中P为放在匀强电场中的天然放射源,其放出的射线在电场的作用下分成a、b、c三束,以下判断正确的是V5YY2lepiPA a为α射线、b为β射线B a为β射线、b为γ射线C b为γ射线、C为α射线D b为α射线、C为γ射线2.下列各图中,P表示压强,V表示体积,T表示热力学温度,t表示摄氏温度,各图中正确描述一定质量理想气体等压变化规律的是V5YY2lepiPA B C D3.在如图所示电路中,当变阻器局的滑动头P向b端移动时A 电压表示数变大,电流表示数变小B 电压表示数变小,电流表示数变大C 电压表示数变大,电流表示数变大D 电压表示数变小,电流表示数变小4.如图所示,S1、S2是振动情况完全相同的两个机械波波源,振幅为 A,a、b、c三点分别位于S1、S2连线的中垂线上,且ab=bc。

某时刻a是两列波的波峰相遇点,c是两列波的波谷相遇点,则V5YY2lepiPA a处质点的位移始终为2AB c处质点的位移始终为-2AC b处质点的振幅为2AD d处质点的振幅为2A5.如图所示,A、B为大小、形状均相同且内壁光滑,但用不同材料制成的圆管,竖直固定在相同高度。

用“模式识别”看2002高考理综物理题

用“模式识别”看2002高考理综物理题

-1-用“模式识别”看2002高考理综物理题[浙江永嘉县上塘中学 325100 钱呈祥]每年的高考试题,都不断地变换命题手法,使命题新鲜、题景新颖,使考生面对考题,必须通过阅读、分析、推理、演绎才能探索出正确的解题思路。

我们也看到,部分试题属于陈题出“新”。

陈题的来源,一类是课本中的原题或课本原题变形题,源于课本,但活于课本。

陈题的另一来源是历届考试题及变形题,不断地变换角度,以新的姿态出现。

这时,如果我们能甄别出试题的类型和来源,以熟悉的思维模式去分析、判断,必将快速地找到突破口,赢得宝贵的时间。

我们且称这种方法为“模式识别”法。

下面以2002年高考理综物理题为载体,探讨这种方法的运用。

例1:[题16]在光滑水平地面上有两个相同的弹性小球A 、B ,质量都为m 。

现B 球静止,A 球向B 球运动,发生正碰。

已知碰撞过程中总机构能守恒,两球压缩最紧时的弹性势能为Ep ,则碰前A 球的速度等于[ ]A 、m E pB 、m E p2 C 、m E p2 D 、m E p22分析:该题目是一个“碰撞问题”与“追击问题”的组合体。

碰撞问题见[96年高考全国卷13题]:“半径相等的两个小球甲和乙,在光滑水平面上沿同一直线相向运动。

若甲球的质量大于乙球的质量,碰撞前两球的动能相等,则碰撞后两球的运动状态可能是A 、甲球的速度为零而乙球的速度不为零B 、乙球的速度为零而甲球的速度不为零C 、两球的速度均不为零D 、两球的速度方向均与原方向相反,两球的动能仍相等”。

理综16题解答的关键在于知道“两球压缩最紧时速度相等”,因而又属于“追击问题”。

追击问题见[92年高考全国卷13题]:“两辆完全相同的汽车,沿水平直路一前一后匀速行驶,速度均为V。

若前车突然以恒定的加速度刹车,在它刚停住时,后车以前车刹车时的加速度开始刹车。

已知前一在刹车过程中所行的距离为S,若要保证两辆车在上述情况中不相撞,则两车在匀速行驶时保持的距离至少为[]A、SB、2SC、3SD、4S例2:[题26]蹦床是运动员在一张绷紧的弹性网上蹦跳、翻滚并做各种空中动作的运动项目。

2002年全国春季高考物理试卷

2002年全国春季高考物理试卷

2002年全国春季高考物理试卷一、选择题(共9小题,每小题6分,满分54分)1.(6分)下列四个选项的图中,木块均在固定的斜面上运动,其中图A、B、C中的斜面是光滑的,图D中的斜面是粗糙的,图A、B中的F为木块所受的外力,方向如图中箭头所示,图A、B、D中的木块向下运动,图C中的木块向上运动,在这四个图所示的运动过程中机械能守恒的是()A.B.C.D.2.(6分)如图所示,在两个固定电荷+q和﹣q之间放入两个原来不带电的导体,1、2、3、4为导体上的四个点,在达到静电平衡后,各点的电势分别是φ1、φ2、φ3、φ4,则()A.φ4>φ3>φ2>φ1B.φ4=φ3>φ2=φ1C.φ4<φ3<φ2<φ1D.φ4=φ3<φ2=φ13.(6分)如图所示为一简谐横波在某一时刻的波形图,已知此时质点A正向上运动,如图中箭头所示,由此可断定此横波()A.向右传播,且此时质点B正向上运动B.向右传播,且此时质点C正向下运动C.向左传播,且此时质点D正向上运动D.向左传播,且此时质点E正向下运动4.(6分)氢原子的能级是氢原子处于各个定态时的能量值,它包括氢原子系统的电势能和电子在轨道上运动的动能,氢原子的电子由外层轨道跃迁到内层轨道时()A.氢原子的能量减小,电子的动能增加B.氢原子的能量增加,电子的动能增加C.氢原子的能量减小,电子的动能减小D.氢原子的能量增加,电子的动能减小5.(6分)在高速公路上发生一起交通事故,一辆质量为1500kg向南行驶的长途客车迎面撞上了一辆质量为3000kg向北行驶的卡车,碰后两辆车接在一起,并向南滑行了一段距离后停止.根据测速仪的测定,长途客车在碰前以20m/s的速率行驶,由此可判断卡车碰前的行驶速率()A.小于10m/s B.大于l0m/s,小于20m/sC.大于20m/s,小于30m/s D.大于30m/s,小于40m/s6.(6分)如图为云室中某粒子穿过铅板P前后的轨迹,室中匀强磁场的方向与轨迹所在平面垂直(图中垂直于纸面向里),由此可知此粒子()A.一定带正电B.一定带负电C.不带电D.可能带正电,也可能带负电7.(6分)如图中L是凸透镜,OO′是它的主轴,AB是垂直于主轴的光源,P是垂直于主轴的光屏,当两者到透镜的距离相等时,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如将AB向右移动任意一段距离后,再移动P,则在P上()A.总能得到缩小的像B .总能得到较大的像C .可能得到放大的像,也可能得到缩小的像D .可能得到放大的像,也可能得不到像8.(6分)如图所示,质量为m 的三角形木楔A 置于倾角为θ的固定斜面上,它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一水平力F 作用在木楔A 的竖直平面上.在力F 的推动下,木楔A 沿斜面以恒定的加速度a 向上滑动,则F 的大小为( )A .[]θθθcos )cos μ(sin m ++g a B .θθθμsin cos )sin m(+-g a C .[]θθθθμsin cos )cos μ(sin m -++g a D .[]θθθθμsin cos )cos μ(sin m +++g a 9.(6分)一个点源S 对平面镜成像,设光源不动,平面镜以速率v 沿OS 方向向光源平移,镜面与OS 方向之间的夹角为30°,则光源的像S′将( )A .以速率0.5v 沿S′S 连线向S 运动B .以速率v 沿S′S 连线向S 运动C .以速率3v 沿S′S 连线向S 运动D .以速率2v 沿S′S 连线向S 运动二、解答题(共2小题,满分46分)10.(18分)如图甲、乙是两组同样的器材实物图,用来测量待测电阻R 的阻值,每组器材中包括:电池,电键,变阻器,电压表,电流表,等测电阻R ,若干导线.(1)如果待测电阻R的阻值比电压表的内阻不是小很多,但R的阻值比电流表的内阻大很多,试在图甲中连线使之成为测量电路;如果待测电阻R的阻值比电流表的内阻不是大很多,但R的阻值比电压表的内阻小很多,试在图乙中连线使之成为测量电路.(2)如果已知上述电压表的内阻R V和电流表的内阻R A,对图甲和图乙中连成的测量电路,分别写出计算待测电阻的公式(用测得的量和给出的电表内阻来表示).11.(28分)如图所示,竖直放置的气缸内盛有气体,上面被一活塞盖住,活塞通过劲度系数k=600N/m的弹簧与气缸相连接,系统处于平衡状态,已知此时外界大气压强p0=1.00×105N/m2,活塞到缸底的距离l=0.500m,缸内横截面积S=1.00×10﹣2m2,今在等温条件下将活塞缓慢上提到距缸底为2l处,此时提力为F=500N,弹簧的原长l0应为多少?若提力为F=700N,弹簧的原长l0又应为多少?不计摩擦及活塞和弹簧的质量,并假定在整个过程中,气缸不漏气,弹簧都遵从胡克定律.2002年全国春季高考物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9小题,每小题6分,满分54分)1.【解答】解:A、由A图可知,力F对物体做正功,机械能增加,不守恒,故A错误;B、由B图可知,力F做负功,机械能减小,故B错误;C、C图中物体斜面光滑,运动过程中只有重力做功,只有重力势能和动能的相互转化,机械能守恒,故C正确;D、D图中斜面粗糙,物体下滑中,摩擦力做负功,机械能减小,不守恒,故D错误。

200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物理试卷及答案全国卷

200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物理试卷及答案全国卷

200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卷)物理部分第I卷<选择题)在下列各题地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地.15.目前普遍认为,质子和中子都是由被称为u夸克和d夸克地两类夸克组成.u夸克带电量为e,d夸克带电量e,e为基元电荷.下列论断可能正确地是A 质子由1个u夸克和1个d夸克组成,中子由1个u夸克和2个d夸克组成B 质子由2个u夸克和1个d夸克组成,中子由1个u夸克和2个d夸克组成C 质子由1个u夸克和2个d夸克组成,中子由2个u夸克和1个d夸克组成D 质子由2个u夸克和1个d夸克组成,中子由1个u夸克和1个d夸克组成16、在光滑水平地面上有两个相同地弹性小球A、B,质量都为m.现B球静止,A球向B球运动,发生正碰.已知碰撞过程中总机械能守恒,两球压缩最紧时地弹性势能为E P,则碰前A球地速度等于A B C 2 D 217.图中EF、GH为平行地金属导轨,其电阻可不计,R为电阻器,C为电容器,AB为可在EF和CH上滑动地导体横杆.有均匀磁场垂直于导轨平面.若用I1和I2分别表示图中该处导线中地电流,则当横杆ABA 匀速滑动时,I1=0,I2=0B 匀速滑动时,I1≠0,I2≠0C 加速滑动时,I1=0,I2=0D 加速滑动时,I1≠0,I2≠018.质点所受地力F随时间变化地规律如图所示,力地方向始终在一直线上.已知t=0时质点地速度为零.在图示t1、t2、t3和t4各时刻中,哪一时刻质点地动能最大?A t1B t2C t3D t419.为了观察门外情况,有人在门上开一小圆孔,将一块圆柱形玻璃嵌入其中,圆柱体轴线与门面垂直.从圆柱底面中心看出去,可以看到地门外入射光线与轴线间地最大夹角称做视场角.已知该玻璃地折射率为n,圆柱长为l,底面半径为r,则现场角是A arcsinB arcsinC arcsinD arcsin20.在如图所示地电路中,R1、R2、R3和R4皆为定值电阻,R5为可变电阻,电源地电动势为ε,内阻为r.设电流表A地读数为I,电压表V地读数为U.当R5地滑动触点向图中a瑞移动时,A I变大,U变小B I变大,U变大C I变小,U变大D I变小,U变小第Ⅱ卷<非选择题)26.<20分)蹦床是运动员在一张绷紧地弹性网上蹦跳、翻滚并做各种空中动作地运动项目.一个质量为60kg地运动员,从离水平网面3.2m高处自由下落,着网后沿竖直方向蹦回到离水平网面5.0m高处.已知运动员与网接触地时间为1.2s.若把在这段时间内网对运动员地作用力当作恒力处理,求此力地大小.<g=10m/s2)27.<20分)电视机地显像管中,电子束地偏转是用磁偏转技术实现地.电子束经过电压为U地加速电场后,进入一圆形匀强磁场区,如图所示.磁场方向垂直于圆面.磁场区地中心为O,半径为r.当不加磁场时,电子束将通过O点而打到屏幕地中心M点.为了让电子束射到屏幕边缘P,需要加磁场,使电子束偏转一已知角度θ,此时磁场地磁感应强度B应为多少?29.<37分)大气压强对许多物理实验和化学实验有着重要影响.Ⅰ.<17分)现用“验证玻意耳定律”地仪器来测量大气压强p0.注射器针筒已被固定在竖直方向上,针筒上所标刻度是注射器地容积,最大刻度V m=10ml.注射器活塞已装上钩码框架,如图所示.此外,还有一架托盘天平、若干钩码、一把M尺、一个针孔橡皮帽和少许润滑油.<1)下面是实验步骤,试填写所缺地②和⑤.①用M尺测出注射器针筒上全部刻度地长度L.②.③把适量地润滑油抹在注射器地活塞上,将活塞插入外筒中,上下拉动活塞,使活塞与针筒地间隙内均匀地涂上润滑油.④将活塞插到适当地位置.⑤.⑥在钩码框架两侧挂上钩码,记下挂上地钩码地质量m1.在达到平衡后,记下注射器中空气柱地体积V1.在这个过程中不要用手接触注射器以保证空气柱温度不变.⑦增加钩码地个数,使钩码地质量增大为m2,达到平衡后,记下空气柱地体积V2.<2)求出计算大气压强p0地公式.<用已给地和测得地物理量表示):30.<27分)有三根长度皆为l=1.00 m地不可伸长地绝缘轻线,其中两根地一端固定在天花板上地O点,另一端分别挂有质量皆为m=1.00×10-2kg地带电小球A和B,它们地电量分别为一q和+q,q=1.00×10-7C.A、B之间用第三根线连接起来.空间中存在大小为E=1.00×106N/C地匀强电场,场强方向沿水平向右,平衡时A、B球地位置如图所示.现将O、B之间地线烧断,由于有空气阻力,A、B球最后会达到新地平衡位置.求最后两球地机械能与电势能地总和与烧断前相比改变了多少.<不计两带电小球间相互作用地静电力)参考答案Ⅰ卷包括20小题,每题6分,共120分.15.B 16.C 17.D 18.B 19.B 20.DⅡ卷包括10个小题,共180分.26.<20分)将运动员看作质量为m地质点,从h1高处下落,刚接触网时速度地大小v1=<向下)①弹跳后到达地高度为h2,刚离网时速度地大小v2=<向上)②速度地改变量Δv=v1+v2<向上)③以a表示加速度,Δt表示接触时间,则Δv=aΔt ④接触过程中运动员受到向上地弹力F和向下地重力mg.由牛顿第二定律,F-mg=ma ⑤由以上五式解得,F=mg+m⑥代入数据得:F=1.5×103N ⑦27.<20分)电子在磁场中沿圆弧ab运动,圆心为C,半径为R.以v表示电子进入磁场时地速度,m、e分别表示电子地质量和电量,则eU=mv2①eVB=②又有tg=③由以上各式解得B=④29.<37分)1.<17分)<1)称出活塞和钩码框架地总质量M将注射器针筒上地小孔用橡皮帽堵住<2)活塞地根截面积为S=①由力学平衡条件得p1=p0+g ②p2=p0+g ③由玻意耳定律得p1V1=p2V2④联立解得大气压强p0=<)⑤30.<27分)右图中虚线表示A、B球原来地平衡位置,实线表示烧断后重新达到平衡地位置,其中α、β分别表示细线OA、AB与竖直方向地夹角.A球受力如右图所示:重力mg,竖直向下;电场力qE,水平向左;细线OA对A地拉力T1,方向如图;细线AB对A地拉力T2,方向如图.由平衡条件T1sinα+T2sinβ=qE ①T2cosα=mg+T2 cosβ②B球受力如右图所示:重力mg,竖直向下;电场力qE,水平向右;细线AB对B地拉力T2,方向如图.由平衡条件T2sinβ=qE ③T2cosβ=mg ④联立以上各式并代入数据,得α=0 ⑤β=45°⑥由此可知,A、B球重新达到平衡地位置如右图所示.与原来位置相比,A球地重力势能减少了E A=mgl<1-sin60°)⑦B球地重力势能减少了E B=mgl<1-sin60°+cos45°)⑧A球地电势能增加了W A=qElcos60°⑨B球地电势能减少了W B=qEl<sin45°-sin30°)⑩两种势能总和减少了W=W B-W A+E A+E B错误!代入数据解得W=6.8×10-2J 错误!申明:所有资料为本人收集整理,仅限个人学习使用,勿做商业用途.。

重视基础 体现能力 指导教学—浅析2002年高考理科综合卷中的物理试题

重视基础  体现能力 指导教学—浅析2002年高考理科综合卷中的物理试题
份试 题是 由主干知 识 、 础知 识构 成的 。 基
统 计 显 示 , 析 综 合 能 力 在 理 科 综 合 能 力 测 试 中 分 的 分 量 与 以 往 物 理 单 科 考 试 同 样 突 出 , 试 题 难 度 似 而 有 所 下 降 , 是 从 考 生 物 理 单 科 平 均 得 分 情 况 看 , 不 可 又 甚 理 想 。 这 一 方 面 反 映 出 试 题 保 持 了 近 年 来 由 于 高 校 扩 招 , 度 稳 中 有 降 的 特 点 ; 一 方 面 , 明 理 科 综 合 难 另 说 能 力 测 试 在 检 测 能 力 方 面 确 有 不 同 于 单 学 科 考 试 的 地 方 。从这 份试 题看 , 以 下特 点 : 有 ( )出 学 科 内综 合 , 顾 跨 学 科 综 合 1 兼 物 理 题 体 现 跨 学 科 综 合 的 试 题 非 常 少 , 6题 可 第 以 算 是 一 道 生 、 、 综 合 题 , 并 非 真 正 意 义 上 的 综 化 物 但 合 , 涉 及物 理名 词 , 涉 及物 理原 理 ; 2 只 未 第 9题 是 一 道
表 2是 对 各 题 能 力 测 试 的 统 计 。
表 2 能 力
知 识 分 布 题 号 ( 题 分 值 ) 分 值 占 百 分 比 分 值 总 计 本
力 学 1 ( ) 1 ( ) 6 6 、8 6 、 2 (0 、0 1) 6 2 ) 3 ( 7 热 学 电 磁 学 2 I1 ) 9(7 1 ( ) 2 ( ) 7 6 、0 6 、 2 ( 0 、0 1 ) 7 2 ) 3 ( 0 光 学 原 子 1( ) 9 6 1( ) 5 6
4 2 3 O% 5.
题 号 等 理 解
4 9 4 . o 0 8k

2002年全国高考物理试题(附答案)

2002年全国高考物理试题(附答案)

第 页 共 4 页1 200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卷)理科综合能力测试15.目前普遍认为,质子和中子都是由被称为u 夸克和d 夸克的两类夸克组成。

u 夸克带电量为32e ,d 夸克带电量31e ,e 为基元电荷。

下列论断可能正确的是 A 质子由1个u 夸克和1个d 夸克组成,中子由1个u 夸克和2个d 夸克组成B 质子由2个u 夸克和1个d 夸克组成,中子由1个u 夸克和2个d 夸克组成C 质子由1个u 夸克和2个d 夸克组成,中子由2个u 夸克和1个d 夸克组成D 质子由2个u 夸克和1个d 夸克组成,中子由1个u 夸克和1个d 夸克组成16、在光滑水平地面上有两个相同的弹性小球A 、B ,质量都为m 。

现B 球静止,A 球向B 球运动,发生正碰。

已知碰撞过程中总机械能守恒,两球压缩最紧时的弹性势能为E P ,则碰前A 球的速度等于A m E pB m E p 2C 2m E pD 2mE p 217.图中EF 、GH 为平行的金属导轨,其电阻可不计,R 为电阻器,C 为电容器,AB 为可在EF 和CH 上滑动的导体横杆。

有均匀磁场垂直于导轨平面。

若用I 1和I 2分别表示图中该处导线中的电流,则当横杆ABA 匀速滑动时,I 1=0,I 2=0B 匀速滑动时,I 1≠0,I 2≠0C 加速滑动时,I 1=0,I 2=0D 加速滑动时,I 1≠0,I 2≠018.质点所受的力F 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力的方向始终在一直线上。

已知t =0时质点的速度为零。

在图示t 1、t 2、t 3和t 4各时刻中,哪一时刻质点的动能最大?A t 1B t 2C t 3D t 419.为了观察门外情况,有人在门上开一小圆孔,将一块圆柱形玻璃嵌入其中,圆柱体轴线与门面垂直。

从圆柱底面中心看出去,可以看到的门外入射光线与轴线间的最大夹角称做视场角。

已知该玻璃的折射率为n ,圆柱长为l ,底面半径为r ,则视场角是A arcsin22nl r l + B arcsin 22nr r l + C arcsin 22rn r l + D arcsin 22l n r l +20.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R 1、R 2、R 3和R 4皆为定值电阻,R 5为可变电阻,电源的电动势为ε,内阻为r 。

2002年高考理综合试题分析(教育部)

2002年高考理综合试题分析(教育部)

2002年高考理综合试题分析(教育部)1.下列各类人群中,一段时期内人体摄入和排出的氮量基本相等的是A.健康儿童B.重创伤恢复期病人C.健康成年男子D.禁食期病人[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于蛋白质代谢、同化作用、异化作用等知识的掌握程度.考查的知识点包括:蛋白质的元素组成、蛋白质的合成代谢、蛋白质的分解代谢等.该题的设计思路是:从人体摄入和排出氮的角度考查考生是否掌握人体摄入的含氮物质是什么?排出的含氮物质是什么?然后根据新陈代谢的原理提出在生长情况下,在伤病后的恢复期,人体中蛋白质的积累和消耗的情况,以及人体没有摄入蛋白质的情况下,仍分解蛋白质时蛋白质的积累和消耗情况.解题思路:人体摄入的含氮物质主要是蛋白质,蛋白质以氨基酸的形式进入人体.人体排出的含氮物质主要是尿素.因而该题考查蛋白质代谢的内容.细胞的蛋白含量仅仅少于水,占细胞干重的50%.人体在生长过程中表现为蛋白质增加,因为生长中细胞数量增加,细胞的体积增大.健康儿童和重创伤恢复期病人表现为生长,因而表现为摄入的氮多,排出的氮少.人体在禁食期没有蛋白质的摄入,也就没有氮的摄入,但是由于蛋白质的分解可以产生尿素,人体仍可以排出氮,因而氮排出量大于摄入量.至于健康的成年男子不再生长,并且仍然摄入蛋白质,也应当排出相应的氮,故表现为摄人和排除的氮相等.本题抽样统计难度为0.77,区分度为0.032.[答案] C2.下列关于细胞周期的叙述,正确的是A.成熟的生殖细胞产生后立即进入下一个细胞周期B.机体内所有的体细胞处于细胞周期中C.细胞周期由前期、中期、后期、末期组成D.细胞种类不同,细胞周期持续时间不同[分析]本题考查细胞周期及其特点和细胞分裂的特性等方面的知识.选项A中成熟的生殖细胞是指已完成减数分裂的精子和卵子,在机体内它们不能再进行分裂即不会进入下一个细胞周期,故是错误项.选项B中的体细胞,有的处于细胞周期中不断进行分裂,有的属于终端细胞如人的成熟红细胞、白细胞等,它们脱离了细胞周期,失去了分裂能力,因此不是所有的体细胞均处于细胞周期中,故是错误项.选项C,按教材内容,细胞周期分为分裂期和分裂间期,分裂期分为分裂前期、中期、后期、末期,故是错误项.选项D,机体的细胞种类繁多,功能各异,代谢不同,分裂速度也不同,因此细胞周期持续时间不可能相同,如动物早期胚胎细胞、肿瘤细胞由于分裂速度快,细胞周期的持续时间比一般细胞要短,故是正确项.本题抽样统计难度为0.85,区分度为0.25.[答案] D3.下列关于植物呼吸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呼吸作用的中间产物丙酮酸可以通过线粒体双层膜B.是否产生二氧化碳是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主要区别C.高等植物进行有氧呼吸,不能进行无氧呼吸D.种子库中贮藏的风干种子不进行呼吸作用[分析]本题考核有关呼吸作用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只有充分、全面理解呼吸作用的有关知识,才能找到正确的选项.有氧呼吸过程包括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糖酵解在细胞质中进行,一个葡萄糖分子分解成两个分子丙酮酸,产生少量ATP.有氧呼吸作用第二、第三阶段在线粒体内进行.因此丙酮酸必须穿过线粒体的双层膜,进入线粒体,完成有氧呼吸全过程.如果牢固掌握、深入理解呼吸作用全过程,就可以确定选项A是正确项,其他几项都是错误项.无氧呼吸是在无氧条件下,通过酶的催化作用,把葡萄糖等有机物分解为不彻底的氧化产物,释放少量能量的过程,它在细胞质中进行.无氧呼吸和有氧呼吸的区别在于有无氧的参与,分解产物、释放能量的多少和发生的场所;是否产生二氧化碳不是无氧呼吸和有氧呼吸的区别.无氧呼吸产生酒精时也释放二氧化碳,所以选项B是错误的.高等植物在一般情况下进行有氧呼吸,在某些特定情况下,如水淹时,也可进行短时间的无氧呼吸.选项C是错误的.呼吸作用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一切活细胞必定进行着呼吸作用,只是呼吸强度有所不同.新陈代谢旺盛的细胞呼吸强度高;新陈代谢强度微弱的细胞,呼吸作用也弱.种子库中贮藏的干种子内自由水少,生命活动微弱,必须有能量提供以维持细胞的生命,只是呼吸作用较弱而已.所以选项D也是错误的.丙酮酸是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过程的分叉点.丙酮酸何去何从取决于氧气的有无.对于一个生理过程的关键转折点,要予以充分的注意.本题抽样统计难度为0.83,区分度为0.33.[答案] A4.人体中绝大部分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递是通过递质实现的.下列关于突触和兴奋传递的叙述,错误的是A.突触前后两个神经元的兴奋是同时发生的B.兴奋通过突触时由电信号(电位变化)转化为化学信号(递质释放),再转化为电信号C.构成突触的两个神经元之间是有间隙的D.兴奋在突触处只能单向传递[分析]本题考查突触结构和兴奋通过突触的基本过程.人体神经系统中,突触是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的连接结构.突触由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组成.其兴奋传递的基本过程是,突触前膜兴奋(电位变化)导致释放神经递质(化学信号),作用于突触后膜,使突触后膜产生电位变化.因此,对绝大部分的神经元来说,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递实际上是由电信号转化成化学信号,再转化成电信号的形式来实现的.由此也决定了兴奋传递的方向,只能由突触前膜传向突触后膜即只能进行单向传递.并且这种电信号一化学信号一电信号的转化需要有一个时间过程,所以前后两个神经元的兴奋是不可能同时发生的.因此选项B、C、D均为正确项,A为错误项.本题抽样统计难度为0.87,区分度为0.34.[答案] A5.取—只小鼠的皮肤,分别移植到切除和不切除胸腺的幼年小鼠身上,切除胸腺鼠的皮肤移植更易成功.这个实验结果说明对异体皮肤排斥起重要作用的是A.造血干细胞B.T淋巴细胞C.B淋巴细胞D.吞噬细胞[分析] 切除实验动物的某个器官如内分泌腺,再植入某种移植物,观察该动物的生理状况变化以及对移植物的反应,是经典的免疫学实验方法之—.本题要求考生在掌握与免疫作用有关的几种细胞来源与功能的基础上,对实验结果作出分析,考查考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题目中给出的造血干细胞,主要位于骨髓,其功能是生成各种血细胞.T淋巴细胞来源于骨髓造血干细胞,并要在胸腺分泌的胸腺素刺激下才能转化成有免疫活性的T淋巴细胞,其主要作用是参与细胞免疫,B淋巴细胞也来源于骨髓造血干细胞,其主要作用是在抗原刺激下分泌抗体,参与体液免疫.吞噬细胞在身体的许多组织器官中广泛分布,其作用是吞噬抗原物质,参与非特异性免疫.根据题干切除胸腺鼠的皮肤移植比不切除胸腺鼠的更易成功这一实验结果,结合这些细咆的来源和作用,可以分析出不切除胸腺鼠由于T淋巴细胞的数量和作用都正常,对移植皮肤的排斥作用大,而切除胸腺鼠由于T淋巴细胞的数量和作用都下降,对移植皮肤的排斥作用减小.由此推断,对异体皮肤排斥起主要作用的是T淋巴细胞.本题抽样统计难度为0.80,区分度为0.27.[答案] B6.在大肠杆菌的DNA 分子上,与乳糖分解代谢有关的核苷酸序列中,如果操纵基因发生了使阻抑物不能与之结合的改变,则在不含葡萄糖的培养基中,这种大肠杆菌A.有乳糖存在时合成半乳糖苷酶,无乳糖存在时不合成半乳糖苷酶B.无乳糖存在时合成半乳糖苷酶,有乳糖存在时不合成半乳糖苷酶C.不论有无乳糖存在,都不合成半乳糖苷酶D.不论有无乳糖存在,都合成半乳糖苷酶[分析] 本题内容是原核生物基因表达的调控,出自新教材选修本,意在考查考生对该基本原理的掌握程度和对问题的分析,推理能力。

简评2002年高考物理上海卷

简评2002年高考物理上海卷

程 。 生要 自己独立 完善 测量 方案 , 出“ 必 考 找 还 须 测 量 的 物 理 量 或 数 据 ” 依 赖 单 位 时 间 内 的 脉 。
冲数 n和 齿 数 P 的 比值 来 确 定 小 车 的转 速 , 进
而求 出小 车 的速 度 和它 的行 程 的表 达 式 。
二 、 放 问题 试 题 开
本 的奇 妙 现 象 的 条 件 问 题 。 目“ 关 知 识 域 ”埋 示意 图 。 题 的 物 理 背 景 是 可 以 通 过 改 变 燃 气 题 相 伏 较深 , 蛛丝马迹是“ 清晨 、 晚 ” “ 度较高 ” 傍 ,纬 , 外 喷 速 度 u的 大 小 和方 向来 调 整 航 天 探 测 器 的
例 8 第 l 题 。 关 于 通 过 在 地 面 上 测 量 8 是
借 微 应 新 例 2 第 2 题 第 () 题 。 考 生 画 出 自行 关 系 , 助 “ 元 ”思 想 , 用 题 目信 息 ( 知 l 3小 命 :磁场 中单 位体 积所 具有 的能 量 叫能 量密 车 传 动 系统 等 效 杠 杆 示 意 图 。 目只 给 出 了 自 题 识 )“ 其 2, 行 车 的真 实 立 体 图 ( 图 1 示 )要 求 考 生 简 化 度 , 值 为 B / /, 是 磁 导 率 … …”测 条 形 磁 如 所 , 铁 的磁 感 强 度 。 题 题 型 也 可 以 认 为 是 一 道 信 此 原 形 , 立 “ 杆 ”模 型 , 图 2所 示 。 建 杠 如 息 阅读 应 用 题 。 例 7 第 l 。 光 电 脉 冲测 量 车 速 和行 6题 用
“ 度 较 大 、 能 较 大 ” 需 要 靠 自己独 立 建 立 形 运 动 方 向和 快 慢 。 速 不 。 三、 实验 问题 试 题 象 化 的物 理 图景 、 用 实 质 是 “ 对 、 对 、 连 利 相 绝 牵 速 度 ”的关 系 和 惯 性 原 理 而 作 出正 确 的选 择 。 例6 第 l 3题 。 弹 簧 秤 、 片 , 用 功 能 用 铁 利

2002高考物理真题

2002高考物理真题

2002高考物理真题2002年高考物理试题是广大考生备考的重要素材之一,同学们可以通过做题来检验自己的学习水平和提高解题能力。

以下是2002年高考物理试题的解析。

1. (单选题) 定圆频率40Hz相位不同的两个简谐振动:A. 周期相同,且频率相同B. 频率相同,但周期不同C. 振幅相同,但频率不同D. 振幅和频率均不相同解析: 正确答案是D,振幅和频率均不相同。

频率相同说明两个简谐振动周期相同,即振动完成的时间相同。

而由于相位不同,振动曲线的起始点不同,导致振幅的不同。

因此,振幅和频率均不相同。

2. (单选题) 将一个磁场为B的长直螺线管横放置于均匀磁场中,当长直螺线管中通过电流的瞬间,此时长直螺线管内的电流的变化:A. 不产生感应电流B. 向下感应电流C. 向上感应电流D. 方向不定解析: 正确答案是C,向上感应电流。

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只要磁通量发生变化,就会在导体中感应出感应电流。

长直螺线管内通过电流,会在磁场中引起磁通量的变化,从而产生感应电流。

根据楞次定律,感应电流的方向是这样的,磁场会产生磁通量的方向。

因此,此时长直螺线管内的电流会产生向上的感应电流。

3. (多选题) 做重力加速度实验时,哪些物理量必须保证不变?A. 高度B. 时间C. 绳长D. 物体的质量解析: 正确答案是A、B和C,高度、时间和绳长。

在做重力加速度实验时,需要保证不变的物理量有:高度、时间和绳长。

这三个物理量都对实验过程和结果具有重要的影响,必须保持不变以确保实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而物体的质量并不影响重力加速度实验的结果,因此不需要保证其不变。

通过以上解析,我们可以看到,2002年高考物理试题涵盖了许多物理知识点,考查了考生的理论知识和解题能力。

希望考生们在备考过程中认真对待每一道试题,加强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和掌握,顺利通过高考。

祝愿大家考试顺利,取得优异成绩!。

2002年全国高考物理试题全集

2002年全国高考物理试题全集

2002全国高考物理试题全集(7套)目录2002年上海市高考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2)2002理科综合能力测试试题(上海卷)及答案 (11)2002全国高考理科综合试题及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 (21)2002年春季高考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北京卷)参考答案 (30)2002年市春季高考综合能力测试试卷(上海卷)及答案 (33)2002年高考试文理大综合(江苏、河南卷)试题及答案 (35)2002年高考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天津卷)及答案 (37)2002年上海市高考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40分)选择题。

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答案中至少有一个是正确的。

每小题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图中P为放在匀强电场中的天然放射源,其放出的射线在电场的作用下分成a、b、c三束,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a为α射线,b为β射线B.a为β射线,b为γ射线C.b为γ射线,c为α射线D.b为α射线,c为γ射线2.下列各图中,p表示压强,V表示体积,T表示热力学温度,t表示摄氏温度,各图中正确描述一定质量理想气体等压变化规律的是3.在如图所示电路中,当变阻器R3的滑动头p向b端移动时A.电压表示数变大,电流表示数变小B.电压表示数变小,电流表示数变大C.电压表示数变大,电流表示数变大D.电压表示数变小,电流表示数变小4.如图所示,S1、S2是振动情况完全相同的两个机械波波源,振幅为A,a、b、c三点分别位于S1、S2连线的中垂线上,且ab=bc。

某时刻a是两列波的波峰相遇点,c是两列波的波谷相遇点,则A.a处质点的位移始终为2A B.c处质点的位移始终为-2AC.b处质点的振幅为2A D.c处质点的振幅为2A5.如图所示,A、B大小、形状均相同且内壁光滑,但用不同材料制成的圆管,竖直固定在相同高度,两个相同的磁性小球,同时从A、B管上端的管口无初速释放,穿过A管的小球比穿过B管的小球先落到地面。

简评2002年高考物理上海卷

简评2002年高考物理上海卷

第20卷总第171期物理教学探讨V01.20NO.1712Q丝±茎2塑坦塑堕璺12竺!竺:!兰唑坐2:圣Q丝:圣主:简评2002年高考物理上海卷上海闵行区莘松中学(201100)王建平2002年高考物理上海卷的命题以能力立意(重视“一般能力”)、稳中求断、与时俱进,是一份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主导思想的、富有“广涉及”特征的开放性试卷,是一份有利于高校选拔优秀人才同时促进中学实施素质教育的导向性试卷。

试卷优化了原始问题、开放问题、实际问题、探究问题、学科综合问题的设置;增加了“课外实验题”的比重,其分值占到实验总分的60%;初浅引入了普物思想;进一步使题目知识内容简洁化;还关注到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联系。

试卷中的防治电磁污染的环境保护问题、探索大自然的奥秘等问题的切入,使试卷体现了对人文精神和科学素养的追求。

一、原始问题试卷所谓“原始问题”即没有历经物理简化和纯化过程,基于或大致基于实物原样的问题。

例l第8题是关于在纬度较高地区上空飞行的飞机上,旅客可以看到太阳从西边升起的奇妙现象的条件问题。

题目“相关知识域”埋伏较深,蛛丝马迹是“清晨、傍晚”,“纬度较高”,“速度较大、不能较大”。

需要靠自己独立建立形象化的物理图景、利用实质是“相对、绝对、牵连速度”的关系和惯性原理而作出正确的选择。

例2第21题第(3)小题。

命考生画出自行车传动系统等效杠杆示意图。

题目只给出了自行车的真实立体图(如图1所示),要求考生简化原形,建立“杠杆”模型,如图2所示。

图l二、开放问题试题“开放问题”的主要特征是解题过程、解题答案具有多样性和不确定性。

例3第20题。

设置多余条件:r/R行=60。

误导考生把卫星绕行星作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加速度当成卫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

例4第22题。

此题是一道电、磁、力的本学科大综合题。

(1)电流为最大值的一半时,金属杆有等大反向的两个速度状态对应。

(2)保持其他条件不变时,也有秽o<口临界时F>0和秽o>口临弹时F<0的两种情况出现。

2002年高考综合能力测试卷(江苏、河南卷)物理试题评析

2002年高考综合能力测试卷(江苏、河南卷)物理试题评析

2002年高考综合能力测试卷(江苏、河南卷)物理试题评析郭振勇
【期刊名称】《数理化解题研究:高中版》
【年(卷),期】2002(000)011
【摘要】今年的江苏、河南省高考大综合试卷中物理题部分共包括五道选择题(第26、27、28、29、30题),一道填空、计算题(第33题)以及极少量的与其他学科融合的综合题(第34题)共占50分左右.评析如下:
【总页数】2页(P35,50)
【作者】郭振勇
【作者单位】江苏省丰县中学,2217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33
【相关文献】
1.2002年高考理科综合能力全国卷物理试题对高中物理教学的启示 [J], 梁新灿
2.高考试题对教与学的启示——兼析2002年高考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天津卷)物理试题 [J], 霍晓宏
3.2005年高考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卷物理部分试题评析 [J], 梁旭
4.2005年高考全国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卷(一)生物试题评析 [J], 董仲文
5.基于“新课标”指向的高考物理试题评析——2018年高考物理新课标Ⅱ卷试题评析 [J], 孙鹏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2002年高考试题评析(上)

2002年高考试题评析(上)

2002年高考试题评析(上)
王大绩
【期刊名称】《中国高校招生》
【年(卷),期】2002(000)009
【摘要】前言:“3+X”模式今年首次在全国范围内推广。

今年的各科试题在命题上是否沿用了往年的风格?它们自己的特点又在哪里? 各科的主、客观题的比例较之以往有怎样的变化?试题的难易程度是如何调整的?为解答这些问题,我们特别约请了国内长期从事高考命题研究的专家、学者对今年各科高考试题进行评析。

希望广大考生能从中吸取宝贵经验,以备来年之战。

【总页数】3页(P18-20)
【作者】王大绩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34.3
【相关文献】
1.2002年高考综合能力测试卷(江苏、河南卷)物理试题评析 [J], 郭振勇
2.立足学科整体高度发挥选拔功能和导向作用——2002年高考数学试题评析 [J], 寒竹
3.高考试题评析——2002年高考阅读理解题评析 [J], 郝昌明
4.高考直击——高考试题评析:2002年高考单项填空题评析 [J], 缪庭
5.新的数学能力观下的高考数学试题——2002年高考数学试题评析 [J], 罗强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2年全国高考物理试题评析福建省石狮一中陈龙法2002年高考《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的命题指导思想是以能力测试为主导,考查考生所学相关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这一命题指导思想,主要通过考试目标、考试范围来体现。

考试目标强调了对考生的能力要求,这些能力要求对于具有高中毕业水平的考生来说是可以接受的。

考试范围强调了考试对学生的知识要求,表明了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可能要考查学生哪些知识。

这些知识与学生在高中阶段所学的知识要点也是相吻合的。

2002年的《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继续坚持了新一轮高考改革的方向,保待了近年来高考改革的特点,注重基础知识,突出了对能力的考查。

一、《理综》试卷结构2002年高考《理综》的试卷结构基本符合2002年《考试说明》的要求,生物、化学、物理三科考试内容的分值比为2:4:4。

下面的表1对近三年高考《理综》试卷的结构作了对比。

表1 近三年高考《理科综合测试》试卷结构试卷与2001年相比,总题量由31题变为30题,特别是第Ⅰ卷选择题压缩了题量,由24题减少至20题(其中物理减少了3题),第Ⅰ卷的分值由144分变为120分(其中物理由54分减少为36分),而每题6分没变,仍然全部为单项选择题;第Ⅱ卷非选择题的数量由7题变为10题,分值由156分变为180分。

增加非选择题的题量和分值,提高了试卷的区分度,有利于考查学生的能力。

减少试卷的总题数有利于考生有一定的时间思考问题。

二、物理考核内容《理综》试卷物理部分80%以上是考查基础知识。

考查的内容基本覆盖了学科的主干内容,紧扣教学大纲和紧扣教材。

表2列出了物理试题考查内容的分布。

表2 2002年物理试题考查内容分布下列表3~表5列出了福建省考生各题得分抽样统计结果(样本N=1000)。

表3 2002年高考理科综合试卷(Ⅰ)成绩估测表(每小题6分)表4 2002年高考理科综合试卷(Ⅱ)成绩抽样统计表表5 2002年高考理科综合试卷分学科成绩统计表三、物理试题分析2002年物理试题具有下列特点:1、强调基础,以常规题型为主。

大部分试题的表述都很直白,试题的情景基本上取自于常见的常规物理情景,给人的感觉,似乎回到前几年试题的模式。

考生比较熟悉的内容有:第16~20题,第26、27和29的物理部分共93分,占总分值的77.5%。

2、突出学科内综合,减少跨学科综合。

物理学科考核的仍然是学科内的基础知识和重要主干知识的综合应用。

主要涉及牛顿运动定律、动量守恒定律、机械能守恒定律、导体在磁场中的运动、电场力做功、电子在磁场中偏转,等等。

考查的内容基本覆盖了学科的主干内容,紧扣教学大纲和紧扣教材。

试题注重对学科内知识综合考查的同时,也兼顾了对跨学科知识的考查。

试卷中大部分属于学科内综合方面的试题,跨学科知识考查的试题所占比例较少,如第28题是生物和化学综合的试题、第29题是化学和物理综合的试题,第6题涉及了纳米材料、生物固氮、光导纤维以及绿色食品方面的内容,将理、化、生三个学科的内容集中在一道试题中。

整个理科综合能力测试试卷仍然是不同学科内容的“拼盘”,这种“拼盘”符合当前分科教学实际,是可以接受的。

3、试卷强调了对能力的考查,突出考查了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判断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和实验能力以及获取知识能力。

试题灵活而不落俗套,新颖而不离基础,强调能力而不偏离教材,考查素质而不脱离实际。

4、注重了高中物理的主体知识与生活实际及现代科技的紧密联系。

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寻找物理知识与实际物理情景的结合点,这是近年高考试题的特色,今年也不例外,比如第15题将猜想应用于前沿科技,涉及物理学研究的前缘———夸克的概念,此题实质上考查的是学生的自学能力。

第19题、26题都是与实际紧密结合的试题,解决这类试题的关键,是要建立相应的物理模型。

5、注重了实验的考查。

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因而高考把对学生实验能力的考查总放在一个显著的地位。

第29题考查了玻意耳定律以及用其原理测定大气压强的方法,并用大气压强的原理去分析喷泉实验,这是一道直接来源于中学课本的学生实验试题,学生只有认真做过此实验,才能对此题正确解答。

试题的求解内容体现了取于教材而不拘泥于教材的命题思想。

6、试题不落俗套,有创新意识,突出考查了物理过程的分析和物理方法的应用。

例如:第16题的碰撞问题对两个弹性小球的压缩过程的分析;第17题的电磁感应,第18题通过物理图象分析质点的变速运动过程;第20题将学生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电路问题理想化处理后仍求解常规的问题;第19题和第27题利用常规问题设置新的分析点,考查数理结合的方法;第30题考查了整体法与隔离法;第26题考查了人在蹦床上的运动情景,题出得很灵活,覆盖了力学里的各种解题方法,给考生充分的思考和选择的空间。

2002年物理试题也存在一些需要商榷和探讨的问题。

第26题题目本身显然是要将运动员作为一质点来处理。

但严格来说,如果将运动员看为质点就不会出现题目所给的运动员上升的高度(5m)大于下落的高度(3.2m)的情况,题目本身不自洽,出现悖论。

第27题显得不够严谨,题目中没有告诉电子的质量m和电量e,而结果必须要用m和e来表示,这样的方式不符合早已约定俗成的题目模式。

尽管大多数考生在做到这道题的时候,把它们作为已知量代入计算就过去了,但是有部分考生(尤其是特别认真的尖子学生)会为是否需要求知这两个值而困惑,并耽误时间。

第30题的基本情境与1990年高考的一道选择题几乎一样,只是进行了适当的扩展和延伸,起点是静力平衡,典型的低起点,大多数考生都能入题,但只有利用平衡方程正确推断出物体重新平衡的位置,才能根据功能关系作出全题的解答。

题目虽然不够新颖,但注重基础,突出考查分析、推理和判断能力,是一道推陈出新的好题。

遗憾的是题目没有给出重力加速度的值,命题人的意图是取g=10m/s2进行分析计算,但是很多成绩较好的考生按常规取g=9.8m/s2,使得计算结果大为复杂,甚至由此而导致错误,使该题原本具有的很强的考查功能未能充分发挥。

由于2002年选用全国《理综》试卷的省市比2001年增加了10个,且主要是西部地区,因而试卷“综合性”没有往年足,整份试卷的新颖程度比往年下降,回到了比较务实的状态。

没有出现像2001年理综的第22、24、29、31等那种需要对题目给予的信息认真的提取、筛选、组合才能做得出来的,使人留下比较深刻印象的题目。

联系科学研究的前沿问题的题目数量也不如往年,整体难度有所下降。

实验题(29Ⅰ)一反近些年实验题目的特点,使用的是一道直接来源于课本上的学生实验,难度与新颖性也比近几年有所下降,没有引进新的考核内容,考查了学生的迁移能力,但是力度小了。

应该说实验题未能很好地体现出《考试说明》中的“设计和完成实验能力”的要求。

四、对教学的启示经过三年多的学习研究和探索实践,我们对“理科综合能力测试”有了一定的认识。

我们认为“理科综合能力测试”与以往的学科单科考试既有共同点,又有明显的区别。

为适应“理科综合能力测试”,我们必须根据“理综”的特点转变教学观念,调整教学方法,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1.狠抓基础,注重物理学科能力的培养仔细分析2002年的理综试题,虽总体不难,但绝对没有一眼就能看出答案的题目,每一道题,都需要考生的认真思考,仔细分析才能得到准确的答案。

从近几年的试卷考查内容来看,学科的一些重要双基、主干知识和核心内容是考查的重点,只是由于题量较少,不可能将主要知识点都覆盖到,只能是知识点的抽样,选考其中的一部分。

但我们在教学上仍要重视知识的覆盖面,教学要在知识的广度上做文章,而不是在知识的深度上下功夫。

教学中夯实本学科基础知识,训练本学科的基本技能,是教学的根本,也是提高质量的根本所在。

抓好基础知识的复习仍然是中学物理复习教学的首要任务,要引导学生根据物理学科特点,从整体上把握物理的主干知识和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融会贯通,特别是要帮助学生构建物理学科的知识结构网络。

在复习时不能单纯的去追求知识的深度和单纯的记忆,应在把基础知识打牢的基础上重点注意知识的灵活运用上,注重观察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等思维能力品质的培养。

“理综”物理试题侧重于能力的考查,这种考查首先是学科能力的考查,因此,必须重视学科能力的培养和训练。

物理学科是一门要求学生花精力去“理解”甚至是“深入理解”的科学,过大的练习题量会阻碍甚至是损害学生的独立思考、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发展。

现在复习资料、套题套卷满天飞,必须经过精心选择后,才能让学生去做。

把教学与复习“定位”在面向大多数学生上,特别是要定位于那些最有可能被拉开距离的中等生上,要重视中低档题解题之后的反思,课堂教学的着眼点应该是使这些学生收效最大。

2、注重学科内知识的穿插渗透,即学科内知识的综合由于考试重视考察学生的思维过程,题量减小,因此要求每一道题尽量覆盖更多的知识点,所以在复习时应重视那些前后知识有密切联系的知识点。

要注意物理学科不同部分知识间的相互联系和渗透,提高学生学科内的综合能力。

3、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关注高新技术今年的理综题,考查的虽是基础知识,但题目的最大特点是比较灵活,重点考查知识的运用,即如何利用学科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了解高新技术对社会生活得影响,所以在复习时应重视那些与生产生活实际练习比较密切的知识点,要学习运用学科基础知识去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在平时的生活学习中要注意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关注未来。

联系实际是科技和教育发展的必然。

近年来高考中出现了很多以STS(科学、技术、社会)为背景的试题,来考查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高中物理必修本、试验本以及新编实验教材中有很多阅读材料和STS试题,在复习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利用好这些材料和相关高考试题,并注意收集一些联系前沿科技的信息题让学生分析,以帮助学生学会从新情景中获取足够的信息,熟悉新情景所提供的模型,学会认真审题并运用已有的知识解题。

认真进行这方面的训练,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大有帮助的。

4.注重对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的培养和训练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浪潮滚滚而来,新课程体系在课程功能、结构、内容、实施、评价和管理等方面都较原来的课程有了重大创新和突破。

课程改革所倡导的新观念,将深刻地影响、引导着教学实践的改变,将不可避免的或多或少影响高考。

因此,我们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和层次,有意识地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从学科或现实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信息搜集与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探究活动,解决问题,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用已学知识来解答或解决简单的未知问题,如用常规实验仪器做简单的实验设计题,探索常规仪器的非常规使用,解答一般的信息迁移题,学会解决一些带有一定综合性的现实问题,包括用新学知识解决未知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