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缺陷管理制度

合集下载

设备缺陷管理制度(通用21篇)

设备缺陷管理制度(通用21篇)

设备缺陷管理制度(通用21篇)设备缺陷管理制度1一、运用中的变电设备及建筑物发生异常,虽能继续使用,但影响安全运行,均称设备缺陷。

二、设备缺陷的分类和处理期限:1.危急缺陷:直接威胁安全运行,若不及时处理,随时会造成设备或建筑的损坏,发生人身事故及停电事故。

危急缺陷处理不得超过24小时。

2.严重缺陷:严重威胁安全,不及时处理,暂时可以运行,但在一定时间内不消除,可能造成设备损坏和发展成危急缺陷。

严重缺陷处理不得超过7天。

3.一般缺陷:对运行虽有影响,但尚能较长时间坚持运行者。

一般缺陷可列入检修计划处理,年度消除率应在85%以上。

三、设备缺陷的鉴定、登记及报表:1.运行、检修、试验及各级管理人员发现缺陷,均由运行人员在“缺陷记录簿”内进行登记。

2.运行人员发现的危急和严重缺陷,要经站长(值长)鉴定定性,由发现人进行登记。

3.严重、危急性缺陷,应用电话立即通知上级供电部门鉴定后,组织人员检修。

一般缺陷可在缺陷月报中填报。

4.上级供电部门得到各类缺陷报告后,应记入“设备缺陷记录簿”,并填写“缺陷通知单(表)”交检修、试验等有关单位处理。

5.修试单位在试验中发现的缺陷,也应通知运行人员或填写“缺陷通知单”交变电站和有关单位,由运行人员登记。

四、处理后的`缺陷,应经当值长验收,确认缺陷消除后,在“设备缺陷记录簿”•验收栏内签注意见并签名。

•各单位处理缺陷后,应将“通知单”的“回执”在规定时间内返回通知单位。

五、变电站缺陷应进行闭环管理(附流程图):发现缺陷—-缺陷记录本—-缺陷月报—-工作票(操作票)—-运行记录本—-设备检修试验记录(报护及自动化装置工作记录)—-消除缺陷设备缺陷管理制度21为保证电网的安全运行,实现安全经济供电,必须加强设备的运行管理,提高设备健康水平。

2所有设备必须按照铭牌或制造厂家的规定参数运行,并严格执行有关的运行、检修规程。

3对所有的'电气设备,一律实行车间主任领导下的“三种人”管理责任制。

设备缺陷管理制度【16篇】

设备缺陷管理制度【16篇】

设备缺陷管理制度【16篇】【导语】设备缺陷管理制度怎么写受欢迎?本为整理了16篇优秀的缺陷设备管理制度范文,为便于您查看,点击下面《目录》可以快速到达对应范文。

以下是为大家收集的设备缺陷管理制度,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第1篇】设备缺陷管理制度一、一般规定1、站领导、检修技术人员、检修班长是具体抓好设备管理负责人。

2、凡是设备在运行备用中出现缺陷,运行人员有责任采取必要的运行措施,防止缺陷扩大,出现故障要通知有关人员及时消除。

3、各运行、检修班应将发现的设备缺陷及时记录,以利于查阅和作出处理。

4、设备缺陷消除后,消除者应在记录簿上交代清楚。

5、记录簿应保持整洁,并存档,以备查考。

二、缺陷分级管理权限1、运行任务(1)巡视检查及时发现设备缺陷,并作好记录和报告有关人员。

(2)及时消除属于运行维护工作范围的设备缺陷,应及时采取必要运行措施消除缺陷。

防止缺陷扩大,并向有关人员汇报。

(3)凡本班有权调度停用或不停用也能消除的缺陷,应通知检修人员及早消除。

(4)参加设备缺陷消除后的验收。

2、检修班任务(1)负责从运行、试验、检验方面及时了解所管辖设备的缺陷并作出记录。

(2)了解运行情况,查阅记录簿,及时发现和主动消除设备缺陷,做到小缺陷不过班,大缺陷不过天。

(3)在运行中无法消除缺陷,应记入本班的记录簿内,在大小修或临时予以消除。

3、站领导的任务(1)领导督促各班认真搞好设备缺陷的消除工作,负责质量验收的组织工作。

(2)定期巡视设备,掌握设备存在的缺陷。

(3)分析造成缺陷的原因,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提高业务水平。

(4)拟定消除重大设备缺陷的技术组织、措施,结合小修计划使其实现。

【第2篇】设备缺陷处理及索赔管理制度1.目的为了妥善处理设备验收、安装和调试过程中出现的缺陷问题,保证设备的质量,避免由于设备的缺陷影响工程的质量和进度,特制订本制度。

2.原则2.1设备缺陷处理及索赔管理必须符合国家、华电集团、华电国际及华电青岛发电有限公司的有关规定。

设备缺陷处理管理制度

设备缺陷处理管理制度

设备缺陷处理管理制度设备缺陷处理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1.1 目的与依据本制度的目的是规范和管理企业设备缺陷处理工作,确保设备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本制度的制定依据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设备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

1.2 合用范围本制度合用于企业所有设备缺陷处理工作。

包括但不限于生产设备、办公设备、仓储设备等。

第二章设备缺陷的定义与分类2.1 设备缺陷的定义设备缺陷是指设备在使用过程中浮现的任何与设计功能和性能不符的情况,包括但不限于创造缺陷、设计缺陷、装配缺陷等。

2.2 设备缺陷的分类根据设备缺陷的严重程度和对设备运行的影响,将设备缺陷分为三类:普通缺陷、重要缺陷和严重缺陷。

具体定义和划分标准参见本附件1。

第三章设备缺陷处理流程3.1 缺陷发现与报告设备缺陷的发现应由设备使用人员及时报告给设备管理员,同时应填写设备缺陷报告表,详细描述设备缺陷的情况。

3.2 缺陷评估与分类设备管理员应对报告的缺陷进行评估和分类。

根据缺陷的严重程度和影响,将缺陷分为普通缺陷、重要缺陷和严重缺陷。

3.3 缺陷处理与修复对于普通缺陷,设备管理员应根据设备维护计划安排维修人员进行处理和修复。

对于重要缺陷和严重缺陷,设备管理员应即将采取措施住手使用设备,并组织专业人员进行排查并修复。

3.4 缺陷验证与审批设备修复完成后,设备管理员应进行缺陷验证,并组织相关部门对设备进行审批。

经审批通过后,方可重新使用设备。

第四章缺陷处理的责任与权限4.1 设备使用人员责任与权限设备使用人员有责任及时发现并报告设备缺陷,以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设备使用人员在发现设备缺陷后,有权限暂停使用设备,并配合设备管理员进行相关处理工作。

4.2 设备管理员责任与权限设备管理员负责对设备缺陷进行评估、分类和处理。

设备管理员有权限调配维修人员、组织缺陷验证和设备审批等。

4.3 维修人员责任与权限维修人员有责任按照设备管理员的指示进行设备修复。

维修人员有权限进入设备工作区域进行修复工作,必要时可以暂停设备使用。

设备缺陷管理制度范本(五篇)

设备缺陷管理制度范本(五篇)

设备缺陷管理制度范本为及时合理的消除配电设备中存在的缺陷,保证设备的安全运行,特制订本管理制度。

1.缺陷分类:(1)一类缺陷。

指严重程度已使设备不能继续安全运行,随时可能导致发生事故或危及人身安全的缺陷。

(2)二类缺陷。

指缺陷比较严重,但设备仍可短期继续运行。

(3)三类缺陷。

指对近期安全运行影响不大的缺陷。

2.缺陷处理(1)一类缺陷。

应立即向本单位负责人汇报或向有关部门报告,在发现缺陷后____小时内予以消除。

(2)二类缺陷。

应在发现缺陷之后一个月内,安排检查计划消除,在消除缺陷前应加强监视设备的运行状况。

(3)三类缺陷:运行管理单位可将缺陷列入年度:季度检修计划中或日常维护工作中去消除。

3.设备缺陷通知单的管理(1)设备缺陷通知单的填写:①运行维护人员填写下列各栏。

缺陷位置、缺陷内容、缺陷类别、所需材料、发现日期、填单日期、缺陷简图、发现人意见、报单人签名。

②班长意见栏。

由运行班长填写。

③分局主管意见栏。

由分局主管运行专责工程师填写。

④送检日期、处理缺陷方法、返回日期三栏。

由分局主管检修专责工程师填写。

⑤接检日期、处理日期两栏。

由检修单位的检修负责人填写。

(2)缺陷通知单的传递:(1)缺陷发现人:①缺陷发现人应将缺陷所在的线路板、线路名称、具体或公用配电房名称、设备编号、设备型号等填写在缺陷通知单上。

②在缺陷内容栏内必须填写缺陷的标准部位、缺陷状况及缺陷类别。

③在发现人意见栏内填写处理缺陷意见,并在缺陷简图栏内绘出缺陷位置简图、处理缺陷所需的材料名称、规格和数量。

④在发现日期栏内填写发现缺陷日期并在报单人栏内签字,最后将填写好的缺陷通知单一式四份送交运行班长。

(2)运行班长:①班长接到缺陷通知单后,认真审核全部内容,如有疑问或错误时,要求发现人重新核实、填写。

②审核缺陷通知单的内容无误后,在班长意见栏内注明处理缺陷的意见。

③在班长意见栏内签字并填写日期后将缺陷通知单一式四份返还给缺陷发现人,由发现人送交分局运行专责工程师。

设备缺陷管理制度

设备缺陷管理制度

设备缺陷管理制度一、总则为规范设备缺陷管理工作,保障设备安全运行,合理利用设备资源,提高设备使用效率,本制度制定。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所有设备缺陷管理工作,包括设备缺陷的发现、报告、排查、整改、验收等环节。

三、设备缺陷的分类设备缺陷分为严重缺陷、一般缺陷和轻微缺陷三个级别。

1. 严重缺陷:指设备故障可能导致人身伤害或财产损失的缺陷,需立即停机处理。

2. 一般缺陷:指设备故障对生产效率及设备寿命有较大影响的缺陷,需及时处理。

3. 轻微缺陷:指设备故障影响生产效率不大、可暂缓处理的缺陷。

四、设备缺陷管理流程1. 发现缺陷:设备操作人员在日常使用中发现设备缺陷后,应及时向设备管理员或相关部门报告,并填写设备缺陷报告表。

2. 缺陷确认:设备管理员或相关部门接收到报告后,进行现场确认并评估缺陷级别,确定后续处理方案。

3. 整改措施:按照缺陷级别确定整改时间和方式,由相关部门制定具体整改方案,并通知设备操作人员配合。

4. 整改验收:整改完成后,设备管理员或相关部门进行验收,确认设备缺陷已经得到有效处理。

5. 记录备案:对设备缺陷的发现、处理过程及结果进行记录,建立设备缺陷档案,供日后参考。

五、责任分工1. 设备管理员:负责设备缺陷管理工作的组织协调、整改跟踪及验收工作。

2. 设备操作人员:负责设备缺陷的发现和报告工作,配合相关部门进行整改措施。

3. 相关部门:负责设备缺陷的现场确认、评估、整改方案制定及验收工作。

六、设备维护保养1. 定期检查: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维护,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预防设备缺陷的发生。

2. 维护记录:建立设备维护记录卡,记录设备维护情况,便于跟踪设备运行状况。

3. 维护培训:定期对设备操作人员进行设备维护培训,提高其对设备运行情况的了解及维护意识。

七、设备故障处理1. 设备故障应立即停机,由专业人员进行处理,严禁私自操作。

2. 对于常见故障,设备操作人员应掌握相应处理方法,避免因误处理造成更大损失。

设备缺陷管理制度(五篇)

设备缺陷管理制度(五篇)

设备缺陷管理制度一、目的加强设备缺陷管理,提高设备消缺率和消缺质量,进而提高设备的可用率和健康水平,确保设备安全、可靠地运行。

本标准规定了设备缺陷管理的职责、设备缺陷的发现和登录、检查确认、消缺后的报告、后续管理、缺陷验收及缺陷的统计与考核等内容。

二、设备缺陷:是指设备出现了性能、零部件、及消耗偏离原设计标准或规定要求。

即出现下列情况之一的,应确认为设备发生了缺陷:1)设备或部件的损坏造成设备的被迫停止运行或安全可靠性降低;2)设备或系统的部件失效,造成渗漏(包括汽、水、气、煤、灰、油等);3)设备或系统的部件失效,造成运行参数长期偏离正常值,接近报警值或频繁报警;4)设备或系统的状态指示、参数指示与实际不一致;5)由于设备本身或保护装置引起的误报警、误跳闸或不报警、保护拒动;控制系统联锁失去、无原因起动或拒绝起动;6)对设备进行定期试验时发现卡涩、动作值偏离整定值;7)对设备进行检验性试验时,发现反映设备整体或局部状态的指标超标,或有非正常急剧变化;8)设备或部件的操作性能下降,动作迟缓甚至操作不动;9)设备运转时存在非暂时性的异常声响、振动和发热现象。

2、暂不能消除缺陷。

是指必须在机组停用后才能消除的缺陷或没有消缺所必须的备品备件的缺陷或需要进一步观察、分析才能确认的缺陷,且暂时不会对设备、系统或人身安全构成立即的危害,也不会给运行经济性带来严重损失的设备缺陷。

3、消缺陷。

是指除暂不能消除缺陷外的其他设备缺陷。

4、重复发生的设备缺陷:是指主要设备上同一缺陷在一年内重复发生;主要辅助设备上同一缺陷在____个月内重复发生;辅助设备上同一缺陷在____个月内重复发生的缺陷。

5、设备缺陷分类1)重大缺陷。

是指直接导致无备用的主要辅助设备停运、主设备降出力或停运的缺陷。

2)一般缺陷。

是指除重大缺陷外的缺陷。

三、管理职责1、生产部职责1)通过巡检、操作和运行分析发现并登录设备缺陷,提出消缺要求,采取运行措施,为消缺工作顺利进行创造条件,做好设备缺陷的验收工作。

设备缺陷管理制度

设备缺陷管理制度

设备缺陷管理制度一、设备缺陷的定义与分类1、设备缺陷定义:设备缺陷是指设备或系统在运行或备用过程中发生的异常情况,其结果可能影响设备或系统本身不能正常运行或可靠备用,影响安全文明生产或经济运行指标,甚至危及人身安全等。

2、设备缺陷分类2.1、一类缺陷:凡是在单元机组满负荷运行中,随时都可以隔绝系统处理的缺陷。

2.2、二类缺陷:凡是需降低单元机组出力才能停运辅机或隔绝系统进行处理的缺陷。

2.3、三类缺陷:凡是必须停止单元机组运行才能处理的缺陷。

2.4、根据设备缺陷的性质和严重程度,又分为紧急缺陷、重大缺陷和一般缺陷三种:2.4.1、紧急缺陷:威胁到人身及设备安全稳定运行,影响设备出力或安全经济性的,必须立即进行检查处理的缺陷。

2.4.2、重大缺陷:严重影响文明生产的缺陷,或必须采取特殊运行方式和措施才能消除的缺陷。

2.4.3、一般缺陷主要指一类缺陷。

二、设备缺陷管理小组及职责组长由子公司正职担任:副组长由子公司副职担任;成员由运检部负责人及各班组管理员组成。

1、组长是公司缺陷管理的总负责人,负责检查各部门对设备缺陷管理工作的执行情况。

2、副组长每天应深入现场,掌握设备缺陷的消缺情况。

对大、小修、临修缺陷处理情况随时进行跟踪,组织紧急缺陷和重大缺陷的消缺工作,并组织制定特殊缺陷的消缺措施及方案。

3、运检部负责人协调解决交叉专业(或班组)缺陷的处理,对暂时不能处理的设备缺陷,办理延期处理手续,督促设备缺陷处理所需备品、配件的计划、采购和领用,每月对本部门发生与消除的设备缺陷进行统计分析和上报。

4、班组缺陷管理员严格执行缺陷管理制度,随时查询设备存在缺陷,对新出现的设备缺陷及时填报“设备缺陷通知单”;对紧急缺陷和重大缺陷,除及时汇报外,还必须采取防止扩大和酿成事故的有效防范措施;通知当值值长并及时联系检修部门,积极为检修消缺创造条件,配合检修人员消缺。

检修消缺后,应全面检查,把好质量关,在接到验收通知后积极组织缺陷的验收及注销工作。

设备缺陷管理制度(三篇)

设备缺陷管理制度(三篇)

设备缺陷管理制度一、目的为保证生产的安全稳定运行,做好因生产需要,不能及时停修带缺陷设备(在不会发生设备故障、事故的缺陷的前提下)的维护检查,避免设备缺陷扩大成故障、事故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特建立带缺陷运行设备档案。

二、适用范围适用于淀粉一、二车间、机修车间三、管理内容及要求(1)在设备巡视时发现设备缺陷时由运行车间、机修车间两车间共同会诊,根据生产以及设备缺陷情况确定是否及时停修,因生产情况允许设备缺陷能够及时消缺或即使生产需要设备缺陷严重需要及时停修必须停机维修。

对于经过对设备缺陷会诊能够坚持运行不会造成设备故障、事故的发生的设备即为带病运行设备(利用停机时间进行维修)。

对带病运行设备要求运行车间、机修车间必须实施跟踪监护,制定出防止设备缺陷扩大的防范措施、设备缺陷的处理方案以及设备的消缺计划,同时调查设备缺陷发生的原因。

(2)运行车间、机修车间分别设立设备缺陷档案,存放在于一二车间值长室、机修车间办公室。

淀粉一二车间发现运行设备缺陷于每天7:20、16:20前提报到机修车间,并由提报责任人____机修车间技术员、运行车间技术员、值长、班组长对带缺陷设备进行会诊,根据会诊情况淀粉一二车间值长、机修车间技术员分别填写设备档案。

机修车间维修人员对每天的设备巡视情况报机修车间办公室,由机修车间负责对缺陷进行汇总报提报机修车间副主任由机修车间副主任每天9:00、16:00前反馈到淀粉一二车间,并由机修车间副主任或技术员____运行车间技术员、运行值长、运行车间班组长、机修车间分管班长对带缺陷设备进行会诊并填写运行设备档案。

(3)设备缺陷档案填写完整,必须填写缺陷设备名称、设备异常发生时间、导致设备异常的原因、避免设备扩大的防范措施、拟定缺陷处理的方案、设备缺陷的处理时间、消缺责任人、会诊人员(由机修车间技术员、运行车间技术员、值长、当班班组长组成)、缺陷处理后的验收情况。

(4)带缺陷运行设备消缺后由机修车间消缺责任人____机修车间技术员、运行车间技术员、当值值长、班组长进行验收并签字。

设备缺陷管理制度(通用版)

设备缺陷管理制度(通用版)

设备缺陷管理制度
第一条为了及时正确处理各类设备缺陷,确保设备安全可靠运行,特制定本制度,设备管理、使用、维护人员必须严格执行。

第二条值班人员发现设备缺陷,应及时通知检修人员处理,并在《设备缺陷记录薄》上登记。

重大缺陷及暂时不能处理的缺陷应及时汇报调度室。

第三条对带病(有缺陷)运行的设备,值班员在运行中应加强巡检,监视缺陷的变化,采取防止事故的指施。

第四条检修人员在发现设备缺陷或接到设备缺陷消除通知后,要及时检修,确保缺陷不扩大而形成设备事故。

要做到小缺陷不过班,大缺陷不过天(特殊情况例外)。

第五条检修人员消除设备缺陷时,要做好相应安全措施。

运行人员要主动配合,为检修创造条件。

第六条缺陷消除后,按照该缺陷的严重程度,应分别经值班员、队管、机运部主管验收,合格后由消缺人员在《设备缺陷记录薄》上注销。

第七条机运部应对设备缺陷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日常监督检查和月度考核。

1。

设备缺陷管理制度

设备缺陷管理制度

设备缺陷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设备缺陷管理工作,提高设备运转稳定性及安全性,保障生产安全,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设备缺陷管理制度适用于本单位所有生产设备的缺陷管理工作。

第三条设备缺陷管理是指对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发生的缺陷进行识别、记录、排查、整改和验证等工作。

第四条设备缺陷管理应遵循“及时发现、及时报告、及时修复、及时验证、全程追踪”的原则。

第五条设备缺陷管理的目的是保障设备的正常运转,确保生产安全,延长设备使用寿命。

第六条设备缺陷管理应当与设备的定期检修和维护相结合,相互协调,相互促进。

第七条设备缺陷管理应当建立健全的机制,加强风险评估,防范设备事故发生。

第八条设备缺陷管理应当强调责任落实,明确责任人,狠抓问题解决。

第二章设备缺陷的识别与记录第九条设备缺陷的识别是设备缺陷管理的基础,在设备运行过程中,任何人员发现设备缺陷应立即向设备管理员或维修人员报告。

第十条设备管理员应及时记录设备缺陷的具体情况,包括设备名称、位置、故障现象、识别人员、记录时间等。

第十一条设备管理员应建立设备缺陷台账,对设备缺陷进行分类、整理,便于后续排查和整改工作。

第十二条设备缺陷应当根据缺陷的严重程度、影响范围等进行等级划分,并按照相应的程序进行处理。

第十三条对于重大设备缺陷,设备管理员应当立即报告主管领导,并制定相应的应急措施,确保安全生产。

第三章设备缺陷的排查与整改第十四条设备管理员应当组织设备检修人员对设备缺陷进行排查,明确问题的具体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

第十五条设备缺陷的整改应当按照设备缺陷管理流程进行,包括整改方案制定、技术准备、材料采购、人员安排等。

第十六条设备整改过程中,设备管理员应当加强监督检查,确保整改措施的有效性和及时性。

第十七条设备整改完成后,应进行验证测试,确认设备缺陷已经得到完全解决,方可投入使用。

第四章设备缺陷的追踪与评估第十八条设备管理员应当建立设备缺陷追踪机制,定期对设备的整改情况进行评估,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

生产设备缺陷管理制度范文(三篇)

生产设备缺陷管理制度范文(三篇)

生产设备缺陷管理制度范文1. 目的和范围本制度的目的是确保生产设备缺陷的及时发现、记录、通报和解决,以提高设备的稳定性、可靠性和安全性。

适用于公司内部所有生产设备的管理。

2. 定义2.1 设备缺陷:指设备在正常工作状态下出现的故障、损坏或其他异常情况。

2.2 设备缺陷管理:指对设备缺陷进行识别、记录、分析、处理和跟踪的管理活动。

3. 设备缺陷的发现和记录3.1 设备缺陷应由设备操作人员或维修人员发现。

发现设备缺陷后,应立即进行记录。

3.2 设备缺陷记录应包括以下内容:设备缺陷的具体描述、发生时间、地点、影响范围、操作人员和维修人员的姓名等。

3.3 设备缺陷记录应及时上报相关部门,以便进行后续处理和解决。

4. 设备缺陷的分析和处理4.1 设备缺陷应由相关部门进行分析和评估。

分析和评估的内容包括:设备缺陷的原因、可能造成的后果、解决方案等。

4.2 根据设备缺陷的严重程度和紧急程度,确定相应的处理措施。

处理措施可能包括设备停机、紧急维修、设备更换等。

4.3 处理措施的执行应由相关部门负责,并及时将处理结果反馈给设备操作人员和维修人员。

4.4 对于严重的设备缺陷,应成立专门的处理小组进行调查和处理,确保设备缺陷得到彻底解决。

5. 设备缺陷的跟踪和闭环5.1 设备缺陷的处理过程应进行跟踪和监控,确保处理措施得到有效执行。

5.2 对于处理措施不完善或无效的设备缺陷,应及时调整处理方案,并进行改进。

5.3 设备缺陷的处理过程中应进行记录,包括:处理措施的执行情况、结果评估、改进措施等。

5.4 对于重大设备缺陷的处理结果,应进行总结和汇报,并提出防范措施,以避免类似的设备缺陷再次发生。

6. 设备缺陷的预防和改进6.1 对于频繁发生的设备缺陷,应进行深入分析,找出根本原因,并进行相应的改进措施。

6.2 设备操作人员和维修人员应定期接受相关的培训和考核,提高其设备使用和维修的技能和水平。

6.3 设备的维护和保养应按照规定的周期和方法进行,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延长其使用寿命。

设备缺陷管理制度

设备缺陷管理制度

设备缺陷管理制度
1. 设备缺陷发现:建立设备缺陷的发现机制,可以通过定期巡检、设备状态监测、员工反馈等方式进行。

2. 缺陷报告:发现设备缺陷后,应及时进行缺陷报告,包括缺陷的描述、位置、严重程度等信息,以便后续处理。

3. 缺陷评估:对报告的缺陷进行评估,确定缺陷的风险程度和修复的优先级,以便进行合理的资源调配和优化计划。

4. 缺陷修复:根据缺陷评估结果,制定缺陷修复计划,并按计划进行缺陷修复工作,包括修复的时间、方法和责任人等。

5. 缺陷验证:对已修复的设备缺陷进行验证,确保修复的有效性和可靠性,并记录验证结果。

6. 缺陷预防:分析设备缺陷的根本原因,制定预防措施,包括提升设备维护保养水平、加强培训和监督等,以避免类似缺陷的发生。

7. 缺陷记录和统计:对设备缺陷的记录进行分类、归档和统计,以便分析和经验,为后续的设备管理提供参考。

8. 缺陷审核和改进:定期对设备缺陷管理制度进行审核,发现
问题和不足,并及时改进和更新,以保持制度的有效性和适应性。

通过建立健全的设备缺陷管理制度,可以及时发现和处理设备
缺陷,减少设备故障对生产和运营的影响,提高设备可靠性和使用
寿命。

设备缺陷管理制度

设备缺陷管理制度

设备缺陷管理制度设备缺陷管理制度1. 引言设备在生产和运营过程中可能存在各种不可避免的缺陷,这些缺陷可能会对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产生负面影响。

为了及时发现和解决设备缺陷,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公司制定了设备缺陷管理制度,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生产的顺利进行。

2. 目标和原则2.1 目标- 及时发现和解决设备缺陷,减少生产中断和停工的时间。

- 提高设备利用率和生产效率。

- 提高产品质量,减少次品率。

2.2 原则- 预防为主,及时处理。

- 全员参与,共同负责。

- 完善的记录和分析机制。

3. 设备缺陷管理流程3.1 设备缺陷发现设备缺陷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发现:- 定期巡检:设备管理员定期对设备进行巡检,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修。

- 人工报修:员工发现设备故障或异常情况,及时向设备管理员报修。

- 自动监测:利用传感器等设备对设备进行实时监测,发现异常情况时自动报警。

3.2 设备缺陷报修设备缺陷发现后,员工需要及时向设备管理员报修,报修内容包括:- 设备故障的详细描述。

- 发现设备故障的时间和地点。

- 对生产和产品质量的影响评估。

3.3 设备缺陷处理设备管理员收到报修后,应按照以下步骤进行设备缺陷处理:- 确认报修内容和设备故障情况。

- 判断设备缺陷对生产和产品质量的影响程度。

- 制定设备维修计划,并安排维修人员进行维修。

- 跟进设备维修过程,确保维修进度和质量。

- 维修完成后,进行设备测试和验收。

3.4 缺陷分析和改进设备缺陷处理完成后,需要对缺陷进行分析和改进,包括以下内容:- 根据设备缺陷的类型、频率和影响程度进行统计和分析。

- 找出导致缺陷的原因和问题,制定改进措施。

- 监控改进措施的实施效果,并进行评估和总结。

4. 设备缺陷管理的责任和权限4.1 设备管理员设备管理员是设备缺陷管理的负责人,负责以下工作:- 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维护。

- 制定设备巡检计划和维护计划。

- 接收和处理设备缺陷报修。

- 进行设备缺陷分析和改进。

设备缺陷管理制度(修订版)

设备缺陷管理制度(修订版)

目录一、总则 (2)二、目的 (2)三、设备缺陷管理原则 (2)四、设备缺陷定义 (2)五、根据设备缺陷的性质,对缺陷进行分类 (3)六、关于缺陷消除时间的规定 (4)七、设备缺陷分工 (4)八、设备缺陷处理流程 (5)九、设备缺陷处理原则 (5)十、设备缺陷管理办法 (7)十一、设备缺陷考核办法 (9)一、总则设备缺陷是危及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的重要因素之一。

及时准确地发现缺陷并消除缺陷是保证安全生产的重要措施。

为使设备缺陷从发现到消除的全过程实现闭环管理,而制订本制度。

二、目的规范设备缺陷管理,建立设备缺陷定义、分类、发现、消除、验收、统计和考核的全过程闭环管理机制;降低缺陷发生率,提高消缺质量和消缺率,使消缺率达百分之百,全面提高设备健康状况,提高设备综合利用率。

确保设备安全、稳定、经济运行,最终为实现零缺陷目标而努力。

三、设备缺陷管理原则1.当发现设备缺陷时应及时消除.不能及时消除且威胁安全的重大缺陷,相关部门应制定监视措施,做好事故预想,以防止扩大。

2.明显危及设备及人身安全的缺陷,应按事故处理规定处理。

并尽早向有关部门和领导汇报。

3。

处理缺陷,必须遵照原国家电力公司《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的要求进行.4。

处理缺陷必须有监护人,检修后要经有关部门组织验收。

5。

运行部对设备做巡视检查和缺陷处理应结合岗位责任制进行,检修部、校验部、安装一、二队、计量科、电机部等相关消缺部门(以下简称“检修部门")生技部应设专(兼)职负责设备缺陷的日常管理工作。

四、设备缺陷定义指生产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发生影响安全、经济运行和环保要求的异常情况.如:泄露、温度异常升高、振动、卡涩、松动、断裂、变形、摩擦、缺油、计算机系统程序异常、偏离运行参数等情况。

具有下列情况之一者,称有缺陷设备.1。

设备零部件损坏、老化、缺少,技术性能不良,以致不能在额定参数下运行或安全构成威胁者;2。

由于外界原因,构成威胁设备安全运行的现象;3.按设备定级不能评为一类设备者;五、根据设备缺陷的性质,对缺陷进行分类1。

设备缺陷管理制度三篇

设备缺陷管理制度三篇

设备缺陷管理制度三篇为提高检修公司所辖设备的健康水平,提高设备缺陷消缺率、及时率和降低设备泄漏率,降低设备缺陷总量,确保机组安全、经济、稳定运行。

根据《大唐XXX发电公司缺陷管理制度》的规定,结合本部门的具体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一、缺陷管理要求1、1、严格执行《大唐XXX发电公司缺陷管理制度》的有关规定。

1、2、各班组设备主人每日应以“自查缺陷为主,运行通知为辅”的原则,对自己所负责的设备进行全面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1、3、对发电部所填的各类缺陷单,其消除时间应严格执行《大唐XXX发电公司缺陷管理制度》中的相关规定执行,因故不能按时消除须延长消缺时间或机组工况不允许消缺的,应及时向生产技术部和发电部当值值班人员说明情况,办理书面报告,并同时汇报给部门经理和负责缺陷管理的专工。

1、4、接到运行人员或部门电话缺陷通知后,班组应立即派人在规定时间内赶到现场,检查消缺。

1、5、要严格执行工作票制度,严禁无票和搭票作业。

1、6、各班组每天应按规定(每天至少查看四次)及时登录MIS系统中的缺陷管理子功能系统,策划设备缺陷,并组织消除。

1、7、各班组必须于每月5日以前,将缺陷分析报告上报专业专工和公司消缺专工。

未及时上报或质量不高,在班组评级时按2分每次扣减,完成好的根据质量按1至2分加分,此项工作由部门缺陷管理专工负责。

1、8、各专业专工必须于每月8日以前,将缺陷分析报告公布在公司网页上。

1、9、部门负责缺陷管理的专工负责每月10日前公布上月的消缺情况。

1、10、各班组对缺陷归属有争议时,应及时上报部门经理裁决。

由于各班组之间推委、扯皮被公司考核时,由责任班组及个人负责;各班组缺陷归属牵涉到其他部门时必须及时上报部门,并联系通知运行班长更改,同时应通知外部门相关专业的负责人进行消缺;并在缺陷管理系统的检修备注栏中说明情况,同时报知生产技术部缺陷专工,否则由此发生的考核由责任班组负责。

二、奖励与考核2、1、由于消缺不及时造成公司考核的,所有考核全部由责任班组承担,班组评级视情况扣减0、1至0、5分每次;2、2、各班组缺陷每月被公司(含厂部和部门)考核达3次及以上的,连带考核班长50元,班组评级扣减1分。

缺陷设备管理制度15篇

缺陷设备管理制度15篇

缺陷设备管理制度15篇【第1篇】设备缺陷登记管理制度1 设备缺陷分类⑴紧急缺陷:指严重程度已使设备不能连续安全运行,随时可能导致事故发生。

此类缺陷必须尽快消除(安排临时或事故抢修)或采取必要的安全技术措施进行临时处理。

⑴重大缺陷:指缺陷比较重大,但设备仍可维持短期运行。

此类缺陷应在短期内消除,消除前应对该设备进行严密监视。

⑴一般缺陷:指缺陷范围较小,对近期安全经济运行影响不大,较容易解决,列入日常检修计划进行处理。

2 管理程序⑴凡运行人员发现的缺陷,及时设法消除,消除后,记录在设备缺陷记录本上。

⑴凡运行人员发现的,若无法消除时立即上报,同时记录在设备缺陷登记本上。

⑴在消除缺陷时如需进行生产调整,及时向车间、公司生产调度汇报。

⑴记录中应注明缺陷的设备名称、部位写清楚,并写明时间,班次和发现人。

⑴运行人员应定期巡检,了解设备状况,主动消除缺陷。

检查出的缺陷上,并将查出的缺陷记入《设备缺陷登记本》。

⑴缺陷消除后,应记录消除时间、检查验收人,在缺陷登记本上详细记录。

⑴设备缺陷处理原则:基本做到小缺陷不过班,大缺陷不过天。

⑴消除缺陷时,运行人员要主动与检修人员配合,创造条件,严禁扯皮。

⑴缺陷消除后,应由班长和有关运行人员进行检查和验收(包括卫生情况),认可后,班长在检修工作票上签字。

签字后如再发现有遗留问题,由运行人员负责。

⑴在运行中能够及时发现并处理而未能得到处理的设备缺陷造成了严重后果,或发现缺陷后没有及时汇报、记录,要追究责任,严肃考核。

【第2篇】10kv 变配电室设备缺陷管理制度全面掌握设备健康状况,及时发现设备缺陷,认真分析设备缺陷产生原因,积极摸索设备运行规律,是妥善安排设备检修、校验和测试工作的主要依据。

1 、设备缺陷是指:设备本体磨损老化、自然老化或由于安装不当、外力影响等使设备运行发生不安全状态。

2 、按照设备缺陷性质和危害程度分为以下三类:( l )危急缺陷:性质严重,情况危急,必须立即处理,否则会随时发生人身伤害和设备损坏及停电事故,( 2 )严重缺陷:性质严重,情况尚可,虽能继续运行,但短期内会发生事故,威胁安全运行。

缺陷管理制度【5篇】

缺陷管理制度【5篇】

缺陷管理制度【5篇】【导语】缺陷管理制度怎么写受欢迎?本为整理了5篇优秀的缺陷管理制度范文范文,为便于您查看,点击下面《目录》可以快速到达对应范文。

以下是为大家收集的缺陷管理制度,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第1篇】缺陷管理制度电气设备的健康水平,是保证安全生产的关键,没有健康完好的设备,就不能维护正常运行,不能保护安全生产的实施。

为了保质保量地国民经济建设和人民群众的生活多送电,全站人员必须保养设备的健康,保证安全运行自学遵守执行下列各项规定:一、运行人员应认真维护管理好设备,确保运行中的各项设备符合安全运行的要求,当班人员不准随意更改运行参数,需要更改参数必须报局领导或技术负责人批准合方可执行。

二、运行人员发生设备缺陷必须详细记入“设备缺陷记录簿”中,字迹应清楚工整,不准乱写乱画。

三、当班人员应尽力消除设备缺陷,保证设备的完好,不得以任何借口妨碍设备缺陷消除工作的进行。

四、对严重影响安全,站内又无法处理的缺陷,站长应及时报告局领导,并根据其指示作好安全措施。

若不报局或不执行其指示,导致缺陷扩大或造成事故者要追究责任。

五、当值人员发现设备缺陷又无法处理时,应及时报告站长,并报告调度。

站长应立即采取有效措施。

六、生产现场所放的工具、安全用具及各种仪表、设备备品备件不准外借,私自拿走或损坏上述物件而影响缺陷处理,造成缺陷扩大或事故者,应追究其责任。

七、每月向生技科局面汇报站内设备缺陷和处理情况。

每季度末月结设备进行一次安全大检查及设备评级工作。

八、缺陷处理完毕,应由当值人员验收,并在缺陷记录簿中注明。

九、站内各类设备标志应保持清晰(相序颜色、开关、刀闸编号等)若不明显应随时进行添补。

【第2篇】线路缺陷管理制度线路缺陷管理是重要的基础工作之一,是保证设备应有的健康水平和搞好线路安全运行的重要环节,为了加强线的缺陷管理,及时发现和消除设备缺陷,确保线路安全运行,特制定本制度。

第一条:线路缺陷管理的目的,在于对设备存在的缺陷进行统筹安排、及时处理,做到查有记录、积累资料、便于分析和总结经验。

生产设备缺陷管理制度(3篇)

生产设备缺陷管理制度(3篇)

生产设备缺陷管理制度1.总则1.1为了加强设备缺陷管理,提高设备健康水平,保证设备的安全、稳定、经济运行,特制定本制度;1.2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各风电场。

2.生产设备缺陷定义2.1生产设备缺陷是指风电场生产设备发生的对安全、经济、稳定运行有直接影响的各种异常情况。

2.2本制度所指设备包括:风力发电机组、110kV系统及设备、35kV系统及设备、10kV供电系统、380V供电系统、接入系统设备、消防报警系统、消防水系统、站内监视系统、变电站生产区域内建(构)筑物等。

3.设备缺陷的分类3.1一类缺陷:在发现缺陷后____小时内,可以消除的缺陷;3.2二类缺陷:在发现缺陷后____小时内,无法消除的缺陷。

4.设备缺陷的汇报与记录4.1风电场发现、消除设备缺陷后,应在《缺陷管理台帐》内登记;4.2登记为二类的缺陷,应经安全生产部同意;4.3二类缺陷的信息通过OA系统呈报总工程师及安全生产部。

5.设备缺陷的处理5.1风电场发生任何威胁人身、设备安全的缺陷应立即布置安全防护措施,并由安全生产部负责检查;5.2设备缺陷由风电场自行组织及时处理(特殊天气情况除外);5.3对于风电场无法自行处理且需要对外联系的缺陷应及时汇报安全生产部,安全生产部协助处理。

6缺陷转类风电场在消缺过程中发现无法自行组织处理时,可提出转类申请,经安全生产部审核后,由一类缺陷转为二类缺陷。

7.缺陷管理职责7.1安全生产部职责:7.1.1对风电场缺陷管理工作进行监督、检查、考核;7.1.2协助对二类缺陷进行处理,负责安全措施、消缺方案的审查;7.1.3定期对缺陷发生情况进行分析,并根据分析结论改进管理流程,或列入检修、技改计划;7.2风电场职责7.2.1负责对设备进行巡回检查,发现缺陷,组织消缺工作;7.2.2对未能及时消除的缺陷制定并实施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7.2.3每月对缺陷进行统计分析,制定改进措施并组织实施。

8.缺陷管理的奖惩考核8.1风电场对及时发现运行设备缺陷、重大缺陷以及积极消缺的情况提出奖励申请,由安全生产部审核后,报分管领导批准;8.2安全生产部对发现缺陷不及时、消缺不及时等情况提出考核意见,经分管领导批准后执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4.4.1零类缺陷:立即组织,不间断处理。 4.4.4.2 一类缺陷:需在停机或计划检修中处理,按计划时间控制。 4.4.4.3 二类缺陷:限时在2小时内开工,具备消除条件的在8h内消 除。 4.4.4.4 三、四类缺陷:具备消除条件的在48h内消除。
上述时限包含办理工作票和运行隔离措施的时间,未在规定时限 内消除缺陷属于消缺不及时缺陷。 4.5 缺陷责任认定 4.5.1 运行发现缺陷及时性认定
不间断处理,尽量缩短消缺时间。 4.3.2 一类缺陷:由安技部、检修部、发电部和燃运部共同组织人员制 定缺陷消除方案和防止缺陷扩大的措施,经厂领导批准后,落实到计划 检修项目中。 4.3.3 二类缺陷:由检修部提交工作票,运行安排倒换设备,隔离系 统,检修安排进行处理(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尽量在保证负荷的前提 下进行消缺工作)。 4.3.4 三、四类缺陷:由检修部在设备运行条件允许时组织消缺。 4.3.5 对于登记的缺陷,检修、运行有异议时,应该及时配合进行复 查,确实达不成统一意见,由安技部组织确认。检修人员不能擅自填写 该缺陷错误或不存在的意见。 4.3.6 缺陷处理完毕后,如有系统变动或需要运行注意的事项,应该填 写检修交待。 4.3.7 对于暂时不能处理的缺陷,检修部向安技部提交待修申请,经安 技部确认同意后转为待修,将该缺陷挂起。 4.4 消缺及时性要求
设备缺陷管理制度
1 目的 为了进一步加强设备管理,提高设备健康水平,促进公司的安全文
明生产,充分发挥各级人员的管理职能和检修、运行的工作职能,做到 职责明确,分工到位,使设备管理规范化,保障机组安全稳定运行,特 制定本制度。 2 范围
本管理制度规定了设备缺陷的分类、处理原则、处理程序及考核标 准。
本管理制度规定了设备计划消缺工作的要求及考核标准。 本管理制度适用于自备电厂各部门设备缺陷管理及计划消缺工作。 3 职责 3.1安技部 3.1.1负责缺陷的发现、处理及计划消缺工作执行情况等过程的监督检 查和考核等管理。 3.1.2负责重大缺陷处理方案和防范措施的审核。 3.1.3负责设备消缺情况统计、消缺率、消缺及时率的认定。 3.1.4负责对缺陷登记的准确性认定。 3.1.5 在月度安全经济分析会上,负责对设备的消缺率、消缺及时率进 行通报,并提出考核意见。 3.1.6负责周检修计划、月度检修计划的编制与下发,负责对周检修计 划与月度检修计划情况的统计、汇总及考核。 3.1.7 负责对二类及以上的缺陷进行确认。 3.1.8各专工及时组织和开展设备分析,掌握设备运行及检修状态,有 针对性进行设备的整治和检查,每月出具设备状态分析报告。 3.1.9各专工每周四负责对本专业的设备消缺率、及时性进行统计检查 汇总,周四检修平衡会进行落实,在周一生产例会通报消缺情况和考核 意见。
—— 检修部消缺结束,经验收合格后,由检修部及时在MIS系统 中提交验收申请,发送到运行验收,根据需要向运行填写检修交待。检 修改变原系统或者技改,应该在提交验收时提供系统图,并说明运行方 式。 4.6.3 设备缺陷验收
—— 检修部提交验收申请后,运行主值(或班长)应在当班内进 行验收。
—— 缺陷验收不合格的,检修应查明原因重新消缺后再验收。 —— 消缺后,暂不具备试运和验收条件的,运行主值(或班长) 对MIS中的缺陷先验收,并在运行日志中记录,待设备投运后如有问题 再在MIS系统中填写缺陷。 —— 由于各种原因暂时无法消除的缺陷,检修部提出待修申请, 经安技部确认后转为待修缺陷。 4.6.4 设备缺陷统计及报表 —— 设备缺陷统计以月为单位,每月第一天的0:00作为上月设 备缺陷统计截止时间; —— 设备缺陷统计按专业分类,统计下列指标:各类缺陷消缺 率、各类缺陷比率、消缺及时率、重复发生缺陷条数、检修周(月)计 划完成情况统计。 —— 属于跨月试运行不合格的缺陷,在下个月进行统计,在分析 上报时注明; —— 因客观条件制约无法在规定时间处理完成的缺陷,经安技部 确认,重新确定消缺完成时间。 4.7 缺陷管理主要指标
3.1.10对因客观条件不具备无法处理(待修状态)的缺陷,组织协调处 理,具备条件后及时安排消缺计划。 3.1.11 对二类及以上待修状态的缺陷制定处理方案和处理计划。 3.2发电部 3.2.1 值长在生产早会对前一天消缺情况进行汇报。 3.2.2 值长对发现的重大缺陷,要及时汇报有关领导和专工,并采取必 要的应急措施以防缺陷扩大。同时,应及时通知检修人员进行处理。 3.2.3 对于缺陷的处理情况,值长、主值应及时记录并汇报有关领导。 对于检修人员由于配合及到位不及时、联系困难等情况,值长应该及时 汇报部门主任和安技部主任。 3.2.4 负责所管辖设备的巡检,发现缺陷及时通知检修并在MIS系统中 分类登记。 3.2.5 积极配合检修部缺陷处理安措的执行、缺陷的验收和注销工作。 3.2.6 对于夜间缺陷,可根据生产需要通知检修部相应班组进行处理。 对难以界定消缺专业的缺陷,实行检修首问负责制,检修部内部进行协 调。 3.2.7 发生二类及以上的缺陷通知安技部相应专工及点检,做好事故预 想,防止缺陷扩大,避免事故发生。 3.2.8 负责周检修计划与月度检修计划完成情况的统计汇总,每周四12 时前,每月5日12时前向安技部上报周(月)消缺率、消缺及时率(遇 节假日时顺延)。 3.3 燃运部 3.3.1 负责所管辖设备的巡检,发现缺陷及时通知检修并在MIS系统中 分类登记。 3.3.2 积极配合检修部缺陷处理安措的执行、缺陷的验收和注销工作。 3.3.3 对于夜间缺陷,可根据生产需要通知检修部相应班组进行处理。 对难以界定消缺专业的缺陷,实行检修首问负责制,检修部内部进行协 调。
运行人员发现设备缺陷后,由主值(或班长)核实后在MIS系统中 登记缺陷。白天对于影响机组安全经济运行的缺陷需电话通知检修部; 晚上对于不能过夜的缺陷必须电话通知检修部;晚上对于可以过夜的缺 陷在MIS系统中登记缺陷,由检修部白天上班后收集。其中零类缺陷、 一类缺陷、二类缺陷根据紧急程度电话通知相关部门并汇报厂领导。 4.6.2 设备缺陷消除
运行人员巡检过程中对下列缺陷应及时发现,如因发现不及时而产 生后果的要对此承担责任,由安技部进行认定,并提出考核意见。 4.5.1.1 生产现场存在的,凭人的视觉、触觉、嗅觉、听觉可直接发现 的缺陷,如现场的跑、冒、滴、漏等缺陷; 4.5.1.2 因运行操作原因而产生的缺陷。 4.5.2 登记缺陷的准确性认定 4.5.2.1 保证缺陷登记的准确性,对于登记错误的缺陷或无法辨识的缺 陷,由安技部进行缺陷登记的准确性认定,提出考核意见进行考核。 4.5.2.2 对于登记的缺陷,检修人员认为属于不存在的缺陷,由安技部 进行认定,认定为确实不存在的缺陷,由安技部专工提出考核意见进行 考核。 4.5.3 检修质量的合格性认定 4.5.3.1 因检修质量不合格而重复发生的缺陷,由安技部进行认定,认 定为检修质量不合格,由安技部专工提出考核意见进行考核。 4.5.3.2 因检修质量不合格而引发的其它缺陷,由安技部进行认定,认 定为检修质量不合格,由安技部专工提出考核意见进行考核。 4.5.4 检修发现缺陷及时性认定 4.5.4.1 现场设备存在影响安全的隐患,在检修过程中能够发现但未能 及时发现而引发的缺陷,由安技部进行认定,认定为检修发现缺陷不及
时,由安技部专工提出考核意见进行考核。 4.5.4.2 在设备解体检查后,对已存在的缺陷能够发现而未能及时发现 的,由安技部进行认定,认定为检修发现缺陷不及时,由安技部专工提 出考核意见进行考核。 4.5.5 检修消缺及时性认定
按缺陷分类限时要求执行。 4.6 设备缺陷管件或更新设备,通过机组大小修才能消 除的缺陷。 4.1.2.3 二类缺陷:是指主、辅设备及其系统在生产过程中发生了不影 响主设备出力和正常参数运行,但不及时处理将威胁到主、辅设备安全 运行,处理时需要减负荷、切换设备运行或隔离系统,需要及时组织处 理的缺陷。 4.1.2.4 三类缺陷:指发电主、辅设备及公用系统设备在生产过程中发 生的一般性质的缺陷,在机组运行中可以消除,处理时不影响机组出力 及负荷曲线,或者仅需简单切换或隔离,处理简单的缺陷。 4.1.1.5 四类缺陷:即非生产设备及系统运行无法处理,需要检修处理 的缺陷。 4.1.3 重复缺陷:是指计划检修的设备在检修周期(解体检修后180 天,一般检修90天)发生两次及以上性质相同的缺陷,或者非计划检修 的设备由于消缺质量原因导致同一设备在一月内发生两次及以上性质相 同的缺陷。 4.2 缺陷处理流程 4.2.1 运行人员巡检发现缺陷后,在MIS系统分类登记缺陷。二类及以 上缺陷同时通知检修部和安技部相关人员。 4.2.2 各检修班组根据缺陷的类别和紧急程度组织消缺。 4.2.3 根据缺陷单或检修计划,由检修人员办理工作票,开始实施消缺 工作。 4.2.4 各检修班组消缺完成后,通知当值运行人员验收确认。 4.3 设备缺陷处理原则 4.3.1 零类缺陷(紧急缺陷):发现紧急缺陷后,运行采取措施,确保 安全,防止缺陷扩大和事故发生。通知相关部门专工,按调度程序汇 报,同时汇报相关部门领导及厂领导。由厂部组织进行抢修和进一步方 案的实施。检修部接到通知后立即到达现场,立即组织消除设备缺陷工 作(以下简称消缺)。此类缺陷发生后,检修部必须组织人员进行连续
—— 检修部应明确专人每天查阅MIS中缺陷,每日9:00前和16: 00对MIS系统中的缺陷进行专工确认,并指派班组消缺。缺陷在专工确 认状态不能超过18小时。班组接到专工指派的缺陷后,根据设备缺陷的 紧急程度安排处理。
—— 检修部接到值长的消缺通知后,白天15分钟、夜间20分钟内 到现场。
—— 运行应为消缺提供方便,包括设备及系统的隔离、切换等。 检修部办理工作票时,运行人员认为暂时无法办理的,应在值班记录中 记明。
为尽快恢复设备健康运行状态,对消缺进行统计、分析和对比, 判断设备缺陷管理水平,限定各类缺陷的消除时间如下: 4.4.1 运行将缺陷通知检修人员后,检修人员在规定的时间内(要求白 天十五分钟内、夜间二十分钟内到达现场),没有到达者,属于消缺不 及时缺陷。 4.4.2 运行认为检修未及时处理的缺陷,统计为消缺不及时缺陷,报安 技部专工认定。 4.4.3 因客观条件制约无法在规定时间处理完的缺陷,应经安技部专工 在MIS系统中确认,不统计为未及时处理缺陷。安技部积极组织协调, 落实消缺条件,待具备消缺条件后,由安技部专工安排进周计划,检修 部应在计划的时间内处理完。 4.4.4 各类缺陷的限时如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