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勺资料
马勺
制作简介和艺术特色
陕西社火马勺脸谱,以它猢 的绚丽色彩,感想淳厚的风 格,简括奇特的艺术造型展 现着 传统戏曲的博大精深。 马勺脸谱,以它悠久的历史, 神秘、深厚的文化内涵,深 受海内外人士的喜爱。其纹 饰证明,五六千年前彩陶上 的原始符号,在脸谱上被完 整的继承下来。社火脸谱是 以人物的容貌和性格特征出 发,用日月 纹、火纹、旋 涡纹、蛙纹等纹饰的不同组 合表现人物的性格。
社火马勺脸谱简介 历史渊源 制作过程和艺术特色
简介
马勺脸谱为陕西三秦民 间所独有,由中国民间社 火脸谱演化而来。当地民 众将神话故事中的人物形 象彩绘于马勺之上而因此 得名。马勺采用树材,制 作简便,历代农家乡民必 备。彩绘简繁皆宜,人们 将其悬挂厅堂居室用于扶 正祛邪,镇妖降怪,表达 祈福纳祥、招财进宝的美 好愿望,因而马勺脸深得 人们喜爱和崇尚。经现代 民间艺术工作者的继承和 发展,马勺脸谱已成为中 国民间艺术中的珍品。
特点:
• 左右对称 • 五官夸张 • 纹样丰富
用途:扶正 祛邪,镇妖 降怪,表达 祈福纳祥、 招财进宝的 美好愿望, 因而马勺脸 深得人们喜 爱和崇尚。
作品欣赏
描绘:
• 画稿 • 脸谱主色
(黑、红、 白、黄、 蓝、绿)
• 眼睛、鼻 子、嘴巴 颜色(对 比色装饰)
概念:马勺脸 谱,指在舀水 饮马的木制、 广口勺面上, 绘画或雕刻。
马勺脸谱,源 于西周,距今 两千多年历史。
历史渊源
马勺原本是先民的一种生活用具。 从夏商沿用至今,选用优质的桐 木、春木、桃木等作为原料,通 过手工一刀一刀精雕细刻而成.社 火马勺脸谱传承着中华上下五千 年的渊远文明,记载着周秦文化 最辉煌的民俗过程。当今的社火 马勺脸谱,出自民间贫苦资深艺人之手。他们以深厚扎实的 画工,配以多层次的图案,使得作品突显大红大绿的西部特 色。风格稳重,意境深远。
东北民俗新旧八大怪[1]
其实,东北的导游对"东北三大怪"不陌生了,但是了解的不一定全面.而在带团过程中,外省游客(特别是南方的游客)对我们的"怪"特别感兴趣.现在就把我的资料和大家分享一下.各位导游朋友,可以应用在带团的过程中.如果讲的好的,应该会使你们多赚点儿银子的!一般,我在讲购物前,会把这几大怪拿出来讲讲.一来,气氛会很好;另外,我会把与购物有关的都放在压轴的位置.这样呢,会很快把购物的铺垫做好.当然了,效果也是不错的.不信,大家也试试!东北风俗十大怪旧十大怪说起东北的十大怪来,年轻人多半不知道是什么,如今即便是上了些岁数的人也未必说得全。
其实,那十大怪分别是:窗户纸糊在外,大姑娘叼烟袋,养活孩子吊起来;嘎拉哈姑娘爱,火盆土炕烤爷太,百褶皮鞋脚上踹;吉祥喜庆粘豆包,不吃鲜菜吃酸菜;捉妖降魔神仙舞,烟囱砌在山墙外。
第一怪:窗户纸糊在外早年间,东北地区比较贫困,特别是非常守旧,那时没有玻璃,无论多么好的房子,窗户上面一律使用一种专用的十分厚实的“麻纸”把格子式的窗棱糊起来。
在满族三合院,窗户纸如果糊在里面,室内温度过高时,窗户纸受热膨胀就会被绷紧,外面寒风刮来就会把窗户纸刮得哗哗地响,既吓人又容易损坏。
而把窗户纸糊在窗子外面,利用风推纸的大面积压强减小了风的压力,还可以形成室内外温差,从而减轻了窗户纸的损坏率,不但风大也不出现撕破纸的现象,而且也十分美观。
到后来虽然有了玻璃,人们一方面因为买不起,或者由于习惯,觉得安上玻璃之后,在屋外可以把屋内的一切都看得一清二楚,感到不方便,所以一直沿袭下来。
就是现在,还有极个别地方有人仍然使用窗户纸糊窗户。
多数情况下,糊窗户纸这一景象,我们只能在一些武打片子里看到,屋外的人用手指捅破窗户纸,有时为防止发出声响被人发现,一般用舌头舔破窗户纸,然后向屋内吹迷魂药或者是向屋内窥视。
第二怪大姑娘叼烟袋大姑娘叼烟袋在过去东北农村比较普遍,东北姑娘(满族格格)“猫冬”在家的时候,就借抽烟袋来暖嘴、暖手,甚至用来作为唠嗑闲暇打发时间的活动。
闯关东来的“火勺”,你知道怎么读吗?
闯关东来的“⽕勺”,你知道怎么读吗?⽕勺,其实是东北⼈对⽕烧的叫法。
⽕烧,是⼭东的⾯⾷,主要流⾏于胶东地区,如掖县(今莱州)、黄县(今龙⼝)、潍县(今潍坊)。
⽕烧最早叫⽕⾷,据《续掖县志》记载:“⽕烧,即⽕⾷也。
盖因沿街擎卖者⾼呼‘⽕⾷嗷’,遂沿⾷与嗷⾳按呼转变为‘⽕烧’,且因⽕烙熟⽽⾷,则烧字亦有意义。
”可见,从⽕⾷到⽕烧再到⽕勺,都是谐⾳误读的结果。
⾄今在⼭东,⽕烧还是很多地⽅的名⼩吃。
⽐较有名的如潍坊⾁⽕烧、酥⽪⾁⽕烧、掖县⾁⽕烧、泰⼭⾁⽕烧、瓤⼦⽕烧、菜⽕烧、砍⽕烧、梭⽕烧、簸箕⽕烧等。
⼭东的⽕烧有带馅的,也有实⼼的。
形状上有圆的、长条的、中间破开的。
⽕烧,对于出远门,闯关东的胶东⼈,是难舍的故乡味道。
胶东民俗,男⼈出远门,留在家⾥的媳妇都要连夜烙上⼏个⽕烧,给丈夫带在路上吃。
⽽从前胶东穷苦百姓,也多以烙⽕烧为应营⽣,旧时掖县县城⾥就有⼏⼗家⽕烧铺,还有满街的“⽕烧篓⼦”,沿街叫卖。
19世纪末闯关东的⼭东⼈把家乡的⽕烧带到关外。
⽽到哈尔滨的⼭东⼈多是来⾃掖、黄、潍三县的,⽕烧就是他们带到哈尔滨的,经过⼏代⼈的传承就成了现在的⽕勺。
但是落户在哈的⽼辈⼭东⼈,还习惯称呼为⽕烧。
⽕烧之所以变“⽕勺”,估计和⼭东⽅⾔有关。
⽕勺在解放前,本是哈尔滨常见的⾯⾷品种,主要是⼀些⼩吃店和流动的⼩摊贩售卖。
《哈尔滨饮⾷服务业简编》记载:道⾥中国⼗三道街上的北江村、松江圃,道外张包铺胡同的顺⾹斋都是专门经营⾁⽕勺和鸡丝馄饨的饭店。
《哈尔滨饮⾷业服务志》介绍哈尔滨的中餐⾯点中就有棋⼦⽕勺和眼炉芝⿇⾁⽕勺两个品种。
这两个品种都是⾁⽕勺,⼭东当地没有同名的,应该是哈尔滨⼈根据两种⽕勺的特点⽽起的名字。
棋⼦⽕勺,现在是⽼道外的特⾊风味⼩吃。
其中⼏家以“升平”和“⼤众”为名,经营棋⼦⽕勺的⼩店都是传⾃集体制的红光饭店,现在叫红光馄饨馆。
据现任店主介绍,红光上世纪三⼗年代就已创店,解放后经历公私合营成为红光饭店。
据《哈尔滨饮⾷服务志》记载,红光饭店位于道外区景阳街175号,⾃1956年成为合作店后,⼀直专门经营鸡丝馄饨、棋⼦⾁⽕勺、什锦叉⼦饼等。
老式火芍的做法
老式火芍的做法引言:火芍,又称火锅、火烧,是一道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传统菜肴。
其制作方法简单,风味独特,深受人们喜爱。
本文将介绍老式火芍的做法,希望能为喜爱火芍的朋友们提供一些参考。
一、准备食材1. 主料:猪肉、牛肉、羊肉、鸡肉等均可。
2. 配料:大葱、大蒜、姜片、干辣椒、花椒、豆瓣酱等。
3. 蔬菜:白菜、豆芽、土豆、豆皮、豆腐等。
4. 调料:食盐、鸡精、料酒、生抽、老抽等。
二、切割食材1. 将肉类切成薄片或者薄片。
2. 蔬菜根据个人口味切成适合的大小。
三、炒制底料1. 取一个平底锅,加入适量食用油,烧热。
2. 加入姜片、蒜片、干辣椒和花椒,翻炒出香味。
3. 加入适量豆瓣酱,炒出红油。
4. 加入适量的水,煮沸。
5. 加入适量的盐、糖、料酒、鸡精、生抽、老抽,搅拌均匀。
四、火锅煮制1. 将炒好的底料倒入火锅中,加入适量的水,煮沸。
2. 将切好的肉类片放入锅中,煮至肉片变色捞出备用。
3. 将切好的蔬菜放入火锅中,煮熟捞出备用。
4. 根据个人口味,可以将煮熟的肉片和蔬菜蘸上调料食用,也可以将调料加入锅中继续煮制。
五、食用方式1. 火芍可以搭配米饭、面条等主食食用。
2. 也可以直接将火芍当作菜肴,搭配啤酒、饮料等作为小吃享用。
六、小贴士1. 火芍的汤底可以根据个人口味调整。
2. 火芍的火候要掌握好,不要煮得太久,以免食材过熟。
3. 火芍的调料可以根据个人口味增减,可以加入自己喜欢的香辛料。
结语:老式火芍的制作方法简单,原料易得,口味独特,是一道美味可口的传统菜肴。
无论是与家人朋友一起享用,还是作为小吃品尝,都能带来愉悦的味觉体验。
希望本文介绍的老式火芍的做法能给喜爱火芍的朋友们带来一些帮助,让大家能够在家中也能品尝到正宗的老式火芍的美味。
东北民俗新旧八大怪
其实,东北的导游对"东北三大怪"不陌生了,但是了解的不一定全面.而在带团过程中,外省游客(特别是南方的游客)对我们的"怪"特别感兴趣.现在就把我的资料和大家分享一下.各位导游朋友,可以应用在带团的过程中.如果讲的好的,应该会使你们多赚点儿银子的!一般,我在讲购物前,会把这几大怪拿出来讲讲.一来,气氛会很好;另外,我会把与购物有关的都放在压轴的位置.这样呢,会很快把购物的铺垫做好.当然了,效果也是不错的.不信,大家也试试!东北风俗十大怪旧十大怪说起东北的十大怪来,年轻人多半不知道是什么,如今即便是上了些岁数的人也未必说得全。
其实,那十大怪分别是:窗户纸糊在外,大姑娘叼烟袋,养活孩子吊起来;嘎拉哈姑娘爱,火盆土炕烤爷太,百褶皮鞋脚上踹;吉祥喜庆粘豆包,不吃鲜菜吃酸菜;捉妖降魔神仙舞,烟囱砌在山墙外。
第一怪:窗户纸糊在外早年间,东北地区比较贫困,特别是非常守旧,那时没有玻璃,无论多么好的房子,窗户上面一律使用一种专用的十分厚实的“麻纸”把格子式的窗棱糊起来。
在满族三合院,窗户纸如果糊在里面,室内温度过高时,窗户纸受热膨胀就会被绷紧,外面寒风刮来就会把窗户纸刮得哗哗地响,既吓人又容易损坏。
而把窗户纸糊在窗子外面,利用风推纸的大面积压强减小了风的压力,还可以形成室内外温差,从而减轻了窗户纸的损坏率,不但风大也不出现撕破纸的现象,而且也十分美观。
到后来虽然有了玻璃,人们一方面因为买不起,或者由于习惯,觉得安上玻璃之后,在屋外可以把屋内的一切都看得一清二楚,感到不方便,所以一直沿袭下来。
就是现在,还有极个别地方有人仍然使用窗户纸糊窗户。
多数情况下,糊窗户纸这一景象,我们只能在一些武打片子里看到,屋外的人用手指捅破窗户纸,有时为防止发出声响被人发现,一般用舌头舔破窗户纸,然后向屋内吹迷魂药或者是向屋内窥视。
第二怪大姑娘叼烟袋大姑娘叼烟袋在过去东北农村比较普遍,东北姑娘(满族格格)“猫冬”在家的时候,就借抽烟袋来暖嘴、暖手,甚至用来作为唠嗑闲暇打发时间的活动。
火灾现场火灾火勺安全救援技术研究
火灾现场火灾火勺安全救援技术研究在我们的生活中,火灾是一种危险的自然灾害。
一旦火灾发生,通常情况下,我们在第一时间就会考虑逃生,但是如果我们面临的是灭火的任务,应该如何处理呢?通常情况下,我们可以借助一些消防器材,比如说灭火器或是灭火水枪来对火灾进行扑灭。
但是对于某些特殊情况,例如狭小独立的空间中发生火灾,使用消防器材就不太方便或有效了。
这时候,火勺就成为了救援的最佳技术手段。
火勺是一种专业消防器材,它是由不锈钢等材质组成的勺子,内部可以存储灭火剂。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可以通过火勺快速调配出灭火剂,并且实现在狭小空间中的目标灭火。
因为它的小巧轻便,克服了传统消防器材的一些缺点,例如体型大、重量大等。
不过,使用火勺进行灭火的操作过程也是比较繁琐的。
当我们进行灭火的时候,尤其需要注意保护自己的安全。
下面,我们来介绍一下一些火灾现场进行火勺灭火时需要注意的事项。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火灾的性质,确定合适的灭火剂,以及对灭火剂储存的合理性。
根据不同类型的火灾,我们可以选择不同的灭火剂,例如油火可以使用泡沫灭火剂、气体灭火剂或是粉末灭火剂等。
因为火勺的容量通常比较小,为了节省材料,我们可以先学习如何正确计算灭火剂的用量。
接下来,我们需要确保自己的安全。
在使用火勺时,我们需要注意避开火源、确定自己的位置、正确佩戴防护口罩和防火服,并保持良好的视野与听觉。
灭火时,我们需要注意避免发生二次燃烧的情况,因此需要彻底灭掉火源。
如果没有完全灭掉,我们也需要定时对火源进行查看以确保安全。
使用火勺进行灭火,要求操作人员要具备一定的经验和技巧。
在使用火勺时,我们需要注意掌握熄灭火源的技巧,例如顺着风向灭火,调整灭火剂的喷射范围等。
如果没有足够的操作经验,建议在实际灭火前进行模拟操作、反复训练,以提高灭火的效率和安全性。
在救灾过程中,火灾火勺安全救援技术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需要在救援前进行周详的安全策划,采取一些预防措施,例如定期排查火灾隐患、加强火灾安全宣传教育、培训救援人员的灭火技术等。
烹调勺功技术
第三节 烹调主要设备和用具
• 一、炉灶 • 炉灶是烹饪加热的主要设备,也是厨房加热食品原料使之成熟的必备设施。
随着科学的进步,炉灶的燃料、能源也从原来单一的用煤做燃料,发展到现 在的采用煤气、天然气、液化气等为燃料,更有热电、微波等高效、节能、 环保的能源的利用。 • 炉灶,是烹饪加热设备的统称,根据构造和用途,炉和灶是有区别的。 • 1、炉 一般是指采用烘、烤、熏、烙等方法对食物原料进行加热的工具,传 热方法主要是利用辐射热能,温度分布要求均匀,辐射热能强。目前使用的 燃料主要有:木炭、煤制气、液化气、天然气、电等。 • 2、灶 一般是指采用炸、炒、烧、炖、氽、煮、蒸等非直接烘、烤的烹调方 法进行加热的工具。燃料燃烧的火力相对集中,升温迅速,热能通过铁锅等 工具和水、油等介质,利用对流的传热方式对食物原料进行加热。 • 目前使用的燃料主要有:煤制气、液化气、天然气、油、焦炭、煤、电等。 • 炉和灶的体表主要采用不锈钢。 • 炉和灶可安燃烧料分类。
• 二、勺功的基本要求 • 1、平时注意锻炼身体,以增强体质和持久的臂力
和腕力,坚持不懈地进行基本功训练,提高熟练 程度,掌握各种勺法的操作技能。 • 2、操作规范,操作时思想要集中,动作要准确、 敏捷、利落,注意安全。 • 3、注意清洁卫生和各种用具的正确使用,要注意 对器具的维护与保养。 • 4、掌握和熟练烹调方法,根据烹调方法和制作的 菜品不同,灵活运用各种勺法。 • 5、要有正确的操作姿势,基本功训练过程中就要 养成文明生产和规范操作的良好习惯。
• 二、调料车、调料台 • 都是摆放调味料的设备,调料车可移动,调料台一般是与灶联体,不
能移动。 • 三、主要烹调用具 • 烹调用具种类很多,由于各地烹调的使用习惯不同,各类用具的种类
丹东饮食文化调查报告
丹东饮食文化调查报告篇一:丹东饮食文化调查报告丹东饮食文化调查报告人员介绍:指导教师—赵爱华调查人员—李诗远目的及缘由:丹东饮食文化丰富多彩,特色鲜明,满族饮食系列、朝鲜族饮食系列、回族饮食系列、海鲜系列等别具一格。
各类地方风味小吃,独具特色,引来无数美食家。
酸汤子、炒杈子、炸蚕蛹等美味佳肴令人流连忘返,深受游客青睐。
得天独厚的地区优势,使得传统的韩式、日式料理,深深地根植于丹东厚重的饮食文化之中,游客在此不仅可以品尝到地道的朝鲜族、满族风味的地方小吃,还可以体验到异国餐饮文化的无穷魅力。
意义:丹东能够名扬天下的文化底蕴应该说很丰厚,关键是挖掘和整理,关键是怎么广而告之。
增强对丹东饮食文化的认识和了解,促进丹东饮食文化的传播增加丹东饮食文化的内涵,用其特有的饮食魅力来宣传丹东,或许是事半功倍。
调查方法:实地调查法访谈法资料查阅法调查内容:一、丹东的特色饮食文化丹东是全国最大的满族聚居区之一,饮食有浓重的满族风味。
另外,丹东有2万多朝鲜族居民,又与邻国朝鲜隔江相望、世代往来,故朝鲜族食俗对丹东的饮食文化也有很大影响。
各式朝鲜料理、韩国烧烤在这里非常风靡。
在丹东的饮食汇聚了满族的酸、粘、甜,朝鲜族的辣、酸、咸,回族的烧、烤、涮,加上各色海鲜水产和传统风味小吃,足以让人大饱口福。
在特色饮食中,满族人的酸、粘、甜,回族的烧、烤、涮,朝鲜族的辣、酸、咸,各展风采。
满族:满族的特色主食有:酸汤子--以玉米为主料,挤压成条状煮熟,以葱花、肉丝、海米等佐料食之,细腻滑润,味酸爽口,通脾健胃,消乏解渴。
粘糕饽饽、粘火勺、油炸糕--皆以大黄米或小黄米为原料制成,若夹红豆馅,亦可制成豆包,食时蘸糖。
馇子--原料和制法与酸汤子略同,只是将发酵后磨成的水面滤渣后再经沉淀,上层为淀粉,下层则为馇子面,用手工或模具制成筷头粗细条状,可煮,可炒。
满族的特色副食有:酸菜----以白菜或大头菜为原料,经发酵制成,是过冬的主要菜品,炒,炖,凉拌皆可。
火 镰——精选推荐
⽕ 镰⽕ 镰 摆在我⾯前的,是⼀件⾹烟盒⼤⼩的奇特物品,上部⽤⽪⾰制成,状如钱夹,连着⼀个盖⼦,⽤⼀个铜钱⼤的摁扣把⽪夹扣得严严实实。
下部嵌着⼀块⽉⽛形的厚钢块,那“刃”部并不锋利,⽽且磨去了⼀些。
它叫做“⽕镰”,是过去⼈们取⽕的⼯具。
打开盖⼦,⾥⾯装着⼏块⿊⾊的⼩⽯⽚,叫“⽕⽯”;还有⼀团绒絮状物,叫“⽕绒”,那是⼭⾥⼀种叫做“绒扣⼦”的野⽣植物的果实。
这⽕镰曾陪伴我的祖⽗⼤半⽣,算来⾄今差不多有⼀个世纪的历史。
那时在挂⽿上系着⼀根双折起来的长长的⿊鞋带,鞋带的另⼀端,束着⼀个眼镜盒⼤⼩的⿊⾊“烟布袋”,⾥⾯装着旱烟末⼉。
鞋带的中间打了个花结,扎在长长的烟袋杆⼉上,烟袋杆⼉的油漆也是⿊⾊的,上⾯印着暗红⾊的⽹状条纹,⼀端是⽟嘴⼉,⼀端是黄铜烟锅⼉,亮亮的。
祖⽗⽣于1890年,整整⽐我⼤60岁,按“⼲⽀纪年法”,我和祖⽗都是“庚寅”年⽣。
祖⽗⼀⽣爱抽烟,⽽且总是抽⾃⼰种的旱烟。
这⽕镰是他的⼼爱之物。
那有些呛⼈的烟末⼉⾥,不仅有烟叶,⽽且有烟花和烟茎,都得晒⼲后再弄碎。
叶和花最容易加⼯,只要⼲得透,⽤⼿⼀揉便成了碎末⼉。
茎杆⼉则不然,要⽤“对⾅”捣碎,中国古代有⼈名公孙杵⾅,“杵”和“⾅”即指这种⼯具。
那杵是个半球形的⽯器,截⾯中央⼀个圆形盲孔,楔⼊⼀根⼋九⼗厘⽶长的⽊柄;那⾅也是⼀块⼤⽯头凿成,中央的凹坑深约四五⼗厘⽶。
折短了的烟茎倒进⾅坑⾥,⽤杵⼦不停地捣上⼀阵,⽤筛⼦箩出碎末,余下的再去捣,如此反复,直⾄全部都成为烟末。
祖⽗说这种烟末“劲⼉”太⼤,要和烟叶烟花掺起来⽤。
祖⽗抽烟总是⽤⾃⼰独特的⽅式:先把铜烟锅插⼊烟布袋挖两下,⽤左⼿隔着布袋朝烟锅⼝压实,抽出来后把⽟嘴⼉叼在嘴⾥;接着从⽕镰的⽪夹⾥倒出⼀块⽕⽯,撕⼀撮⽕绒⽤左⼿夹在⽕⽯上,右⼿握住⽕镰的⽪夹部分,⽤那“刃⼉”对准了⽕⽯的⼀侧边缘,“嚓嚓”两下,迸出的⽕星便把那绒絮点燃,只见祖⽗迅速把它按在烟锅上,吱吱地猛吸两⼝,烟末便燃了起来。
康乾时期燕行使眼中的满族习俗
满族研究2007年 第2期康乾时期燕行使眼中的满族习俗赵兴元(北华大学东亚历史与文化研究中心,吉林省 吉林市 132013)摘要:康乾时期,来到中国的朝鲜燕行使从服饰、饮食、住房、礼俗等四个方面观察记录了满族习俗,为我们了解历史上的满族提供了珍贵资料。
关键词:康乾时期;燕行使;满族;习俗中图分类号:K8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65X(2007)02-0083-08清代,来到中国的一些有文化的朝鲜燕行使记录了他们在中国的所见所闻。
这些记录比较客观地反映了那一时期中国社会的风貌,是研究当时中国北方社会的有价值的史料。
其中,他们对满族习俗的观察和记录,能让我们对当时满族的生存状态和特点有一个很直观的了解。
朝鲜燕行使观察到的满族习俗大致集中在以下四个方面:一、质朴的服饰服饰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它民族的重要标志之一。
满族服饰是几千年来满族人民在适应自己特有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
满族民间服饰包括帽子、旗袍、鞋靴、佩饰等。
洪大容观察到,满族男子帽子分为冬夏两种。
冬用羽缎,或貂皮饰其檐,红丝缨子覆其上。
其贱且贫者,用狐獭诸皮,而无红缨者,十之八九。
最下者用毡帽,如东人所用帽子,卷其端为檐。
年少者或用假珠为顶子。
幼童或以双绳为蛾,结以垂之。
夏用藤帽,状如东俗木瓢,制甚精丽。
一帽功费为纹银三四两,覆以红毛缨,东俗所用茜毛也。
戴此帽,虽端拙者,闯生威风,望之可怕也。
其贱者,用草帽。
草帽者农笠也,黄白色,如东俗毯笠。
盖帽品虽有奢俭之不同,其制则自天子至庶人,泯然无异式。
惟草帽便于夏畦之蔽阳,犹存中华旧制也。
!该记载说明,满族冬帽依贫富分为三等,夏帽分两等;等级只体现在质料上,形制是一致的。
满族男子所穿旗袍, 其长衣及踝。
狭袖渐窄,口为马蹄形,仅以容手。
无事则卷之,有敬事则垂之以覆手背,色尚黑,或用紫酱色。
广带或革或丝,以紧束之。
佩用之外,凡随身诸物皆藏于怀。
上服冬日并用裘,长于膝,毛之表出者过半也。
制作粘火勺的方法
制作粘火勺的方法材料:1.硬木块-选择一块尽量坚硬的木材,如橡木、松木或者桦木。
确保木材足够光滑和无疵点。
2.硬木棍子-质地坚硬的木棍,适合用于粘火勺的制作。
3.手钻-用于打孔,确保钻头和木棍的直径匹配。
4.手锯-用于将木材块裁剪成合适的形状和大小。
5.砂纸-用于打磨木材的表面,使其更加光滑。
6.油-用于润滑粘火勺的旋转部分,可以选择橄榄油、菜籽油等常见食用油。
7.火柴或打火机-用于点燃火焰。
步骤:1.准备木材块:使用手锯将木材块剪成约15-20厘米长的身材,然后在一端切出一个平坦的表面作为手柄,使其更容易握住。
2.制作棍子:将木棍切割成合适长度,根据个人的喜好和使用习惯来定制,长度一般为约30-40厘米。
3.钻孔:使用手钻在木材块的一端钻一个穿过木材的孔。
孔的直径应与木棍相匹配,可以适当调整孔的深度和位置来提高火花摩擦的效果。
4.打磨:使用砂纸打磨木材块的表面,使其更光滑并去除任何毛刺或不平整。
这样可以减少粘火勺的摩擦阻力,使其更容易点燃。
5.润滑:将少量的油涂抹在孔的周围和木棍的顶部。
这样可以减少木材之间的摩擦,并提高点火的效果。
6.组装:将木棍插入孔中,确保木棍和孔紧密贴合。
然后用手试着摩擦木棍的顶部,看是否摩擦产生火花。
如果需要,可以微调孔的形状和深度来提高摩擦效果。
7.测试:现在可以开始测试粘火勺是否能点燃火焰。
将木材块的底部放在一个合适的地方,用力旋转木棍,观察火花是否能打到放置木材块的位置。
继续旋转木棍,直到火花引燃木材块,产生燃烧的火焰。
8.使用:一旦成功点燃了火焰,可以将其用于点燃篝火、烧烤或其他户外活动中需要火焰的场合中。
制作粘火勺的方法
制作粘火勺的方法引言:粘火勺是一种远古时代的生活用具,用于取火,是远古人类饮食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工具之一、虽然现代生活中我们通常使用打火机或火柴来生火,但制作粘火勺仍然是一个有趣的手工制作项目,可以体验到原始人的生活方式和技巧。
在本文中,我将详细介绍制作粘火勺的步骤和方法。
材料准备:1.一块长约30厘米,宽约5-7厘米的木材,最好是坚硬的树木,如橡木或柚木。
2.手锯或电动锯3.手工工具:如刨子、木灰刀、小刀等。
4.砂纸或砂布5.干燥的软木块6.火钻或其他取火工具步骤一:选择木材首先,选择一块合适的木材。
它应该足够宽以便手握,足够长以便擦动,同时要有一定的厚度,以确保不易折断。
坚硬的树木如橡木或柚木是理想的选择。
步骤二:锯切木材使用手锯或电动锯,根据自己喜欢的尺寸,将木材锯成合适的长度。
一般来说,30厘米的长度是比较合适的,这样便于握持和操作。
步骤三:设计形状使用木刨或小刀,修整木块的边缘和两端,使其更加平整和圆润。
根据个人喜好,可以在木头上进行简单的雕刻以增加美观度。
步骤四:打磨使用砂纸或砂布,对木块进行打磨,使表面更加光滑。
确保边缘没有锐利的棱角,这样可以避免刮伤手部或将其固定在其他物体上。
步骤五:制作刮擦区在木块的一个侧面,用小刀或木灰刀刻出一个凹槽,形成刮擦区。
这个刮擦区应该位于木块的一端,并且有足够的深度,以便刮擦出火花。
步骤六:准备取火准备一个干燥的软木块或其它易燃物作为取火材料。
软木块是一种常见的取火材料,它易于燃烧且不易熄灭。
将其切割成合适的大小并备用。
步骤七:使用粘火勺将取火材料放置在合适的位置上,将粘火勺的刮擦区放在取火材料上方,并用力擦动木块,摩擦产生的热量将点燃取火材料。
结论:制作粘火勺是一项有趣而具有挑战性的手工制作项目。
通过选择适合的木材并进行精细的加工工作,您将能够制作出自己独特的粘火勺。
这是一个锻炼手工技能的好机会,也是了解原始人文化和生活方式的窗口。
通过亲手制作和使用粘火勺,您将能够感受到远古时代生活的原始魅力。
酥火勺的做法是什么呢
酥火勺的做法是什么呢很多人对酥火勺并不了解,其实就是酥火烧,主要的材料是面粉,制好的成品颜色好看,加上芝麻类的配料,嚼起来会更香,很多人都特别喜欢吃。
现在很多家庭主妇都喜欢自己做食物,不愿意买外面的来吃,就需要了解酥火烧的制作方法,才能做出好的食物。
那么酥火勺的做法是什么呢?做法一材料:富强粉500克、温水300克、安佳黄油100克、芝麻酱400克、红糖400克、色拉油50克、酵母10克、泡打粉10克。
制作方法:(1)面粉倒在案板上用手砌成粉墙;(2)粉墙中央放入室温软化的黄油与面粉混合揉搓;(3)边揉搓边加温水用刮板混合揉搓成团;(4)揉好后的面团盖湿布醒发30分钟;(5)红糖中含有大量颗粒,需用擀面杖将其赶碎;(6)红糖,麻酱,色拉油混合搅拌成糊备用;(7)在醒好的面团外均匀的抹上一层色拉油;(8)用手将面团按成方形薄片;(9)在面片上抹上一层麻酱糊;(10)将面片折叠3层,按实封口处;(11)将叠好三的面片翻面后用手按开成方形;(12)再均匀抹上剩下的麻酱糊;(13)从面片一端慢慢卷起;(14)卷成一个长的面卷如图;(15)揪好剂子松弛5分钟;(16)剂子放在手中四角朝上将它包起;(17)用手掌的虎口位置慢慢搓转捏实;(18)收口朝下成包制完成;(19)包好的面团四周不要有麻酱糖漏出;(20)用手轻按面团将其按开;(21)用擀面杖擀成圆饼后松弛15分钟;(22)松弛好后刷油烙制完成。
做法二材料:1、面粉500克,青红丝、桂花各适量,熟面160克。
2、食用油120克,香油适量,白糖50克。
做法:1、炒锅上火,加100克食油烧熟,离火后倒入150克熟面拌匀,制成油醉面;另将面粉拌入20克油,加适量温水揉匀,稍饧;白糖加剩余10克熟面、青红丝、桂花、香油搅拌均匀,搓成糖馅。
2、饧好的面团包入油酥面,揉匀,按扁,擀成薄片卷成筒状,然后揪小剂,擀圆,取一块放入糖馅,压实,再将另一块盖上,捏紧边缘呈花边状,制成酥盒生坯。
东北粘火勺的历史典故
东北粘火勺的历史典故
东北粘火勺是一种传统的厨房用具,可以用来搅拌食材、烹饪食物等。
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下东北粘火勺的历史典故。
一、起源
据说,东北粘火勺最早起源于清朝,当时人们往往在户外用炉火烧水、烧饭。
为了方便搅拌食材,他们将树枝、树叶等当地的原材料制成了
粗糙的勺子。
这些勺子不仅实用,而且造型也自然美观。
二、发展
随着时间的推移,东北粘火勺的材质和工艺越来越精良。
经过多年的
发展,它已经成为一种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民间艺术品。
现在,有些
地方还将它们制成漂亮的文化礼品,向游客展示当地的文化特色。
三、饮食文化
东北地区的饮食文化直接影响了东北粘火勺的发展。
东北的饮食多以
烤肉、烧烤、火锅等为主,而这些都需要粘火勺来搅拌食材。
所以,
可以说东北粘火勺已经成为了东北饮食文化的一部分。
四、用途
除了在烹饪中使用,东北粘火勺还具有很多其他的用途。
例如,它可以作为日常餐具,在野外露营时作为简单的烹饪工具,还可以用作民间舞蹈中的道具等等。
五、文化传承
如今,虽然现代化的厨房用具已经能够完全替代东北粘火勺,但许多东北人仍然坚持使用它。
这种民间艺术品为东北地区传统文化的传承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通过东北粘火勺,人们可以感受到浓郁的东北文化气息。
蒙古族火镰
蒙古族火镰火镰又名火刀,是人类在钻木取火和击石取火的基础上研制出来的一种比较理想的取火工具。
它突出的优点是便于携带和阴雨无妨,在人类漫长的用火历程中,火刀应该说是很有功劳的。
《水浒传》第一一八回:“你等身边,将带火炮、火刀、火石,直要去那寨背后,放起号炮火来。
”蒙古族举行婚礼时,就有“新郎佩带火镰、蒙古刀和弓箭”的风俗。
现当代蒙古人也经常使用火镰。
蒙古国长篇小说《土地》:蒙古汉子“首先拿出来火镰,将用鹰钩鼻一般弯曲的火镰之钢铁使劲蹭向雪白的火石,使火星闪闪,艾绒立即嘎吱嘎吱地燃烧起来了。
”火镰是钢制镰刀形用具,用来击打火石使产生火花,亦作“ 火鎌”。
我们所说的火镰就是取火工具。
用钢制成,形似镰刀,故称。
元李好古《张生煮海》第三折:“家僮将火镰火石引起火来。
” 明宋应星《天工开物·火器》:“囊中悬吊火石、火镰,索机一动,其中自发。
” 柳青《铜墙铁壁》第一章:“老汉一边装烟一边说:‘拿了烟锅忘了拿火镰。
’”过去,头人贵族使用的火镰更是漂亮,到处缀着金、银、铜做成的装饰,上面镶嵌着红珊瑚、绿松石及各种宝石,珠光宝气,雍容华贵。
古代皇室贵族也离不开火镰。
故宫中至今保存着雍正、乾隆皇帝使用过的火镰。
这种火镰由宫中工匠精心制作,其下部用钢铁做成,上面是用金子做成,刻有精细的龙纹,握在手上很舒服。
火镰、火石、火绒分别放在明黄缎子袋里盛入象牙雕刻成的火镰盒的三个格子中。
火镰盒由一直在宫中做活的广东象牙雕刻工匠黄振效制作。
象牙盒一侧刻有“乾隆御用”款,另一侧刻有“黄振效恭制”字样。
火镰盒用丝带连接,与盛香料的荷包及盛牙签的、耳挖勺等物品的开其一起佩带在朝服的腰带上,以备使用,体现了马背生涯的满族特点。
火镰,蒙古语叫“赫特”,是一种蒙古族比较久远的取火器物,由于打造时把形状做成酷似弯弯的镰刀与火石撞击能产生火星而得汉名为火镰。
近代汉族也使用火镰。
陕北农村特别是五、六十年代还比较盛行,现在已很难见到它的踪影。
火灾演练的内容包括
火灾演练的内容包括火灾演练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安全活动,为预防火灾事故的发生,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提高人员的应急响应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所必须进行的活动。
其目的是通过对火灾场景的模拟演练,检查火灾逃生方案的可行性和完善度,及时发现问题和隐患,同时增强整体团队合作意识,提高应急反应速度和效率。
那么,火灾演练的内容包括哪些方面呢?接下来,就跟随我一起来了解一下。
一、演练前的准备工作1.明确演练目的和方案:制定演练计划,明确演练的目的、演练场地、演练时间、演练人员、演练任务、演练方法及评估标准和演练后的总结反馈等。
2.提前布置场地:确保演练场地的安全条件,清理出口、疏散通道、消防器材等,制定场地示意图,安排好演练道具、障碍物和假人模拟等。
3.明确参与人员:遵守消防安全制度,保证参与人员完整到场,分配好职责,进行必要的讲解培训与技能指导。
4.组织通知和预演:安排好演练时间和地点,对参演人员进行通知和训练,进行必要的堵漏和纠错处理,规范事件流程,制定演练方案。
5.检查准备装备:验证演练装备是否完好并处于工作状态,当场解决好装备故障问题。
二、演练过程的操作内容1.检查进入演练场地的人员是否按时到达、是否健康、是否符合安全要求,并按照职责和作业计划有序进入场地。
2.针对场地实际情况,制定实时响应方案。
例如:火灾发生时间、位置信息、火勺大小等等。
3.进入演练场地后,深入火灾现场,进行现场拍照、拍摄视频、收集信息,并迅速撤离到安全区,避免火势蔓延。
4.进行人员疏散控制,提醒员工按照预定路线,合理、快速地逃出现场,尽量防止踩踏和拥挤。
5.发放安全宣传资料,宣传消防安全知识,提高领导和员工对消防安全的重视和认识。
三、演练后的总结反馈1.进行现场汇报:向参加演练的所有人员介绍演练方案的总体实施情况,包括安排、道具、演员等等,将演练目的和整个演练过程进行简要评估。
2.演练总结和报告:结合演练产生的问题,准备详细的演练总结报告,介绍演练方案、现场实践,评估演练效果和价值,并提出演练方案的修改建议。
白勺的作用与功能主治
白勺的作用与功能主治1. 什么是白勺白勺,又称银勺,是一种常见的厨房工具。
它通常由不锈钢或银制成,有着椭圆形的勺口和长柄,便于使用和操作。
白勺的大小和形状各有不同,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选择适合的白勺。
2. 白勺的作用白勺作为厨房工具,具有以下几个主要的作用:a. 搅拌和搅拌白勺可以用来搅拌和搅拌食材。
无论是烹饪汤类、酱料还是炒菜,白勺都可以帮助我们均匀地搅拌材料,使其熟透或混合均匀。
b. 调味和搅拌在烹饪过程中,有时需要加入各种调味料来增加菜肴的风味。
白勺可以帮助我们将调味料加入到食材中并搅拌均匀,确保每个菜肴都能够充分吸收调味料。
c. 撇去浮沫在烹饪过程中,食材表面会浮出一些杂质和油脂。
使用白勺可以轻松地将这些浮沫撇掉,使菜肴更加清爽和美观。
d. 便于取食物炖菜或汤类菜肴煮熟后,我们可以使用白勺轻松地取出食物,而不用担心炖烂或烫伤手指。
e. 用作装饰器除了作为烹饪工具,白勺还可以用作装饰器。
在摆盘时,我们可以将白勺放置在菜肴旁边或在盘子中,增加菜肴的美感和质感。
3. 白勺的功能主治白勺在烹饪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并具有以下功能主治:a. 保持食材的原味由于白勺材质的特殊性,使用白勺搅拌和搅拌食材时,不会对食材的原味产生影响。
这可以保持食材的原味和口感。
b. 优化烹饪结果由于白勺的形状和设计,它可以在烹饪过程中更好地搅拌食材,使食物受热均匀,烹饪结果更加美味。
c. 增加烹饪效率白勺的长柄设计使我们可以更好地掌握和操控勺子。
这样可以提高我们在厨房中的操作效率,使烹饪过程更加顺利。
d. 防止食材烧焦使用白勺搅拌食材时,可以有效地防止食材在锅底烧焦。
这可以保护锅具不受损坏,并保持食材的质量。
e. 提供方便的食物取用方法白勺的形状和设计使我们可以轻松地取出煮熟的食物,而不会造成汤汁的浪费或食物的破损。
综上所述,白勺作为厨房工具,不仅在烹饪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同时还具有多种功能主治。
我们可以根据需要选择适合的白勺,提高烹饪效果和工作效率,享受美味的食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漫步县城大街小巷,火勺的香味随处可觅。
要说最地道的,当推林嫂打的火勺,不软不硬,不焦不脆,不咸不麻,正好入口。
林嫂每天三点左右起床,就生着炉子,开始忙碌起来。
天似亮非亮时,已打了满满一大泡沫箱子,然后推着炉子、案板到路口,边打火勺边卖。
上班的、上学的,买上两个热火勺,夹上辣片或香肠,轻轻一咬,那热腾腾的麦香立刻荡漾开来,满嘴升出一缕花椒盐的香气,那叫一个筋道。
打火勺多以路边摊位居多,本小利薄。
林嫂的丈夫前年病逝,拉下几万饥荒。
如今儿子小伟在县重点中学念高三,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林嫂觉得很宽慰,但一想到上大学不菲的学费,心里就急,恨不得全天都卖火勺。
但火勺属于早点,一般只卖到十点左右,就收摊了。
天遂人愿,慢慢地,林嫂发现来买火勺的人多了,有学生,有中年男女,还有老人。
他们不仅买的多,而且很多成为熟客,似乎只认林嫂打的火勺。
林嫂渐渐发现,整个县城,只有她的火勺能卖到下午放学,惹得同行眼红。
林嫂每天累得腰酸腿疼,但非常开心,小伟几次要来帮忙,她都把他推了回去。
林嫂忍不住问一个买火勺的学生:“你是哪个学校的?”“一中。
”“哦,和我儿子一个学校,离这儿可不近啊,怎么来这儿买啊!”林嫂奇怪地问。
“阿姨打的火勺好吃。
吃了您的火勺,学习都有劲儿。
”“这孩子,真会说话。
”林嫂笑了。
她打的火勺,花椒盐精细,个儿大、饱满,皮焦脆,瓤鲜香,就是白嘴干嚼,也别有一番滋味。
功夫不负有心人,小伟成为县里的高考状元,考上了清华。
同学们决定聚餐庆祝。
林嫂爽快地说:“应该的,咱们去饭店吃。
”“同学们说要吃火勺。
”小伟说。
林嫂怔住了:“吃火勺,这算什么庆祝啊。
”小伟说:“妈妈,他们说就爱吃您打的火勺。
”林嫂打定注意,涮羊肉、煮火勺。
这天,全班42名学生都来了。
林嫂惊呆了,有18名学生买了她一年的火勺,是她的熟客。
林嫂恍然大悟,看着眼前可爱的孩子们,眼睛有些红了:“孩子们,谢谢你们,看,你们都瘦了。
”一个女同学俏皮地说:“阿姨,我们吃的不是火勺,是学识。
”林嫂拉着她的手:“这孩子,嘴真甜。
”“阿姨,小伟成为状元,您的火勺就是状元火勺啦。
”林嫂意味深长地说:“里面都是你们的爱心啊。
”原来,几名细心的同学发现,小伟每天都带两个火勺当午饭就知道了小伟家的境遇,决定帮助小伟,就想出买火勺的法子。
林嫂眼睛有些湿润:“孩子们啊,太谢谢你们了。
你们吃了一年的火勺,都吃腻了吧。
”“阿姨,不腻。
您做的火勺就是好吃。
告诉您吧,小伟给我们辅导功课,我们全班都考上大学啦!我们商量好了,上学时,每人带上20个火勺。
”“呦,你们还没吃够啊!”林嫂惊讶地说。
“阿姨,我们要让更多的人尝尝咱们延庆的火勺。
”“好,我赞成,到时候,我分文不收!”材明细面粉 500克酵母粉 2克花椒粉 5克盐 5克油 25克这几天一直热衷于肉夹馍的研究和实践,试做了“羊肉串”味的鸭肉夹馍,昨天又做了个拿手的熏酱肘子,带到公司,把员工们都吃美了。
看着切好的肘花突然想起二十年前去延庆在康庄火车站小铁门外吃过的“火勺”来了:站在饼炉旁边一边看着打火勺的大嫂熟练地做着火勺,一边用新出炉的烧饼,夹上大嫂给用油纸包好的新出锅的猪头肉,站在那,出一个夹一个,夹一个吃一个。
火勺外皮是脆的,烤发面的香和着猪头肉的醇,一口气吃了五个火勺还有一斤猪头肉,一共6元钱!又给了大嫂8元,40个火勺给装了一小箱,叮嘱我别封口,那样饼会回潮就不好吃了。
3元钱的回程火车,车箱内基本没人,搂着火勺美美地睡了两觉就回到了北京。
包括往返车钱,连吃带拿,来回费用20元。
一路的红叶和长城,还抱着火勺瞻仰了一下詹天佑先生,在那年代也算是小奢侈了一回了。
从二十年前的梦回到了现实的信息社会,于是上网查了一下,信息如下:延庆的火勺在饼类中则别具一格,乃是半发酵,先烙后烤,更与众不同的是,内里还夹着一块沾了花椒盐的馅心。
这种制作方法堪称“只此一家,别无分号”,东不过四海,西不过怀来,出了延庆县境内,就再也见不到这种火勺了。
又细查了一下,的确如此,连“美食天下”也没这种吃食。
哈哈,何不来个首发试制呢?备料:半发面、花椒粉、盐就这么简单。
花椒是去年和酸枣一起摘的,回来晒干,带着少量的梗和叶子,不时地提醒着食客,这可是纯天然滴。
1和好的面团半发酵后,切成大小不同数量相等面剂。
2花椒粉、盐、油混合备用。
3小面剂沾混合油后放大面剂中心。
4按包汤圆方法装小面剂包在大面剂中。
5电饼铛中烙熟。
6撕开口子,里面空心。
7可夹任何想吃的东东。
我这是自制的熏肘花。
小贴士1、面要半发面,这样火勺的口感最好;2、最好的做法是先烙上两面后,再入烤箱烤,那样烧饼就会鼓起来,口感最佳。
我为省事,直接用电饼铛了,但不要用上盖盖上两面同时烙,那样把饼压扁,多少会影响空心效果;3、烙时不用再刷油,白馍夹肉,口味最佳;4、别光夹肉,那样没创意,可像吃春饼一样,夹任何菜肴本篇文章《延庆火勺_延庆火勺的做法》所在位置为盘龙美食网原文链接:/shishang/meishi/2012/0106/70169.html∙收藏∙挑错∙推荐∙打印延庆县“十大特色文化遗产”评选9月10日揭晓。
长城和特色民间饮食——火勺,分别排在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第一位。
其余8项分别是:古崖居遗址、永宁天主教堂、山戎墓葬群、京张铁路—青龙桥火车站、永宁南关竹马、八达岭长城传说、延庆旱船、正月十五花会走街。
火勺,是延庆的特色小吃。
和很多地方都有的烧饼、驴肉火烧不同,延庆的火勺是用天然的火炉烘烤而成,里面有瓤,有一股椒盐的香味儿。
过去,有钱人在火勺中间夹肉吃,延庆人则发明了在火勺中间夹油饼的吃法。
近年来,随着民俗旅游日益兴旺,当地很多农家院又开始按照古法制作火勺。
评选活动得到广大市民的热情支持。
在延庆当地,这也是近年来群众参与度最高的一次评选活动。
上至八九十岁的老人,下至七八岁的学龄儿童,都十分踊跃。
据统计,活动共收到选票16593张,其中有效选票15248张。
评选出的“十大特色文化遗产”,囊括了中国最大的不可移动文物——长城,华北地区规模最大古人类洞窟聚落遗址——古崖居遗址,第一条由中国人自主设计、自己施工的铁路——京张铁路等全国、全世界著名的文化遗产,也包含了延庆特色饮食——火勺,八达岭长城沿线的民间传说等地域文化内容。
展现了延庆历史文化和民俗文化的特征。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至今我不理解,延庆火勺的制作过程为什么叫做“打”,一个“打”字简洁、生动、内涵丰富。
延庆的火勺从什么时候开始出现的?问过很多人,答案却是众说纷纭。
我国是个面食大国,尤其对饼更是情有独钟,早在汉代,人们就把面粉和水调和做成“饼”。
“饼”就是“合并吃食”的意思。
延庆的火勺在饼类中则别具一格,乃是半发酵,先烙后烤,更与众不同的是,内里还夹着一块沾了花椒盐的馅心。
这种制作方法堪称“只此一家,别无分号”,东不过四海,西不过怀来,出了延庆县境内,就再也见不到这种火勺了。
全国大部分地区,特别是北方都有火勺,有的写作“火烧”,按词典里的解释乃是“没有芝麻的烧饼”。
北京城里有传统小吃“卤煮火勺”,所用的火勺比延庆的火勺要大,像大发面饼,掰开后里面雪白而蓬松,纹路很美。
这种火勺应是传自山东,因其做法也是先烙后烤,但却是发面,面和得很稀,揉制方法更近似于做芝麻烧饼。
除北京外,南方的上海等地也有火勺,以大黄米或小黄米为原料制成,夹红豆馅,食时蘸糖。
与延庆火勺近似的,其实还得说是河北平山县的缸炉烧饼和西安羊肉泡馍使用的馍。
平山的缸炉烧饼是在一只大“缸”里面烤制的,缸里面是炉子,也是圆形的,中间安了炉箅子,下面是火。
缸炉烧饼用面是“死面”,不发酵。
和好的面要揉到饧透。
入炉时,先在面饼上洒点水,再把芝麻撒上去,将沾了芝麻的一面向火,另一面紧贴炉壁,盖上炉盖,一面烤一面烙。
与延庆人一样,平山人不叫烤烧饼或是烙烧饼,而叫“打烧饼”。
西安的馍也是不发酵的死面,基本使用烙,不怎么烤,做成的样子与延庆的火勺是极近似的,但很硬,不泡上特有的羊肉汤,是不好吃的。
在我看来,延庆的火勺应是山东火勺、南方火勺、西安的馍以及缸炉烧饼的综合发展。
明代初期,蒙古人退回漠北,明朝政府开始设立了居庸关千户所,进行军屯,到1567年,延庆当时驻军达到了七个部分,驻军总数应在四万人左右。
而这些官军都是哪里人呢?据记载,河南、河北、山东、山西、陕西以及江南的官兵定期要到北京来接受皇帝的检阅,之后部分就被抽调到京师北方戍边,因此可以认为,驻守在延庆的官兵亦是从这几处地方军中抽调出来的。
来自四面八方的士兵,必然也带来了各地的饮食习惯。
作为干粮,各地的火勺自然成为了首选,但山东的火勺是全发酵,延庆的气温较低,冷的时侯食用,对于不能按时吃饭的戍边士兵来说,胃是不好受的。
“延庆的火勺”更能适应延庆地区的环境和气候,更为大众所能接受和喜爱,独具地方特色的延庆火勺,也就这样流传下来了。
火勺是面粉和好发酵加碱,揪成小剂。
每剂在分成两部分,一部分为瓤蘸花椒油盐,用另一部分面包好,用特制的火勺槌擀成小饼状,放饼铛内烙八成熟,在放在炉边烘烤。
做好的火勺饱满,皮焦萃,瓤鲜香。
尚可将其侧刨夹入熟肉或油条等食用,更别有风味。
在我看来,延庆的火勺应是山东火勺、南方火勺、西安的馍以及缸炉烧饼的综合发展。
明代初期,蒙古人退回漠北,明朝政府开始设立了居庸关千户所,进行军屯,到1567年,延庆当时驻军达到了七个部分,驻军总数应在四万人左右。
而这些官军都是哪里人呢?据记载,河南、河北、山东、山西、陕西以及江南的官兵定期要到北京来接受皇帝的检阅,之后部分就被抽调到京师北方戍边,因此可以认为,驻守在延庆的官兵亦是从这几处地方军中抽调出来的。
来自四面八方的士兵,必然也带来了各地的饮食习惯。
作为干粮,各地的火勺自然成为了首选,但山东的火勺是全发酵,延庆的气温较低,冷的时侯食用,对于不能按时吃饭的戍边士兵来说,胃是不好受的。
“延庆的火勺”更能适应延庆地区的环境和气候,更为大众所能接受和喜爱,独具地方特色的延庆火勺,也就这样流传下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