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高考语文三轮冲刺读写悟道06填补空白,情思袅袅学案(无答案)资料

合集下载

【高考模拟】北京市东城区2018-2019高三语文三轮冲刺试题一(含答案)

【高考模拟】北京市东城区2018-2019高三语文三轮冲刺试题一(含答案)

北京市东城区2018-2019高三语文三轮冲刺试题一本试卷满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注意事项:1. 答题前,考生务必先将答题卡上的学校、年级、班级、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签字笔填写清楚,并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姓名,在答题卡的“条形码粘贴区”贴好条形码。

2. 本次考试所有答题均在答题卡上完成。

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以正确填涂方式将各小题对应选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除干净后再选涂其它选项。

非选择题必须使用标准黑色字迹签字笔书写,要求字体工整、字迹清楚。

3. 请严格按照答题卡上题号在相应答题区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4. 请保持答题卡卡面清洁,不要装订、不要折叠、不要破损。

一、本大题共6小题,共2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一般认为,“创造性”概念起源于西方基督教文化。

最早的西方创造性观念是《圣经》中的创世记述。

在基督教传统中,创造性专属于神。

人没有能力创造新东西。

根据《旧约》中关于神的创世记述,圣奥古斯丁发展出一种为后世所有基督教神学家所遵从的教义,即神不是从一种业已存在的质料中而是从无中创造了世界。

从无中创造是专属于神的特权,根据已有材料产生作品的人类艺术家远远不能与神性创造者相提并论。

现代的“创造性”概念始于文艺复兴时期,从那时起,创造开始被视为源于个人的能力,而不是神。

但这一转变是逐渐进行的,直到启蒙运动时期才变得明显起来。

随着文艺复兴的到来,艺术家和诗人的成就开始受到更广泛的赞美,人们将“神性”与但丁和米开朗琪罗等人联系起来。

但是说诗人(更不要说艺术家)在创造,这种讲法仍然罕见和异常。

17世纪时,波兰诗人兼诗歌理论家沙比斯基开始谈到诗人的“创新”,可以说是第一次使用“创新”一词的人,不过,他还是把创造性视为诗歌独享的特权,认为其他艺术都只是在模仿和复制。

关于我们现在所谓的“创造性”,西方思想中真正的转折点出现在18世纪。

诗歌、音乐和视觉艺术第一次被归于美的艺术,美的艺术成为一门新学科,浪漫主义运动将艺术家的位置擢升到其他所有人之上。

北京市东城区2019届高三语文三轮冲刺模拟卷一(含解析)

北京市东城区2019届高三语文三轮冲刺模拟卷一(含解析)

北京市东城区2019届高考三轮冲刺模拟卷一语文试题出卷人:语文备课教学组审核人:语文考试试卷审核组一、本大题共8小题,共24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春晚刚一结束,有个明星迅速火遍大江南北。

它就是登上舞台,为歌星孙楠伴舞的智能机器人Alpha 1S。

来自苏宁易购的相关数据显示,在春晚亮相后,该产品创下短短半小时内,被抢购千余台的销售奇迹!作为一个中国本土的创新品牌,它在其所处行业中已经享有非常高的知名度。

16个关节,让它在打拳击、踢足球等体育类项目上也毫不示弱。

值得一提的是,这些小机器人之间的拳击赛甚至组团PK的足球赛,更是各大展览或晚会上的王牌节目。

作为人型机器人,Alpha 1S的外形与人类接近,这让用户更有亲切感。

功能上,它能够唱歌、跳舞、说故事,甚至进行武术、瑜伽等动作复杂的表演。

敏捷的身手让它成为很多娱乐表演的座上客,多次出镜..在人气明星现场表演中。

这款产品具有3D可视化动作编辑软件,能够实现仿真模拟、人机互动;同时支持手机APP控制,下载便捷自动升级演示程序,具有反应快、支持蓝牙、人性化外形设计等特性,真可谓是唱得了歌、跳得了舞、打得了拳击、练得了功夫的“真心英雄”。

苏宁易购市场相关负责人表示,科技含量如此高端的机器人产品,操作起来却并不复杂。

以这款亮相春晚的智能人形机器人为例,为让普通家庭也可以便捷操作,生产商在软件和应用上也进行了精心的设计,推出3D可视化界面,用户可以直接通过此界面进行机器人的程序设计,制作出专属于自己的机器人表演,实现真正配合需求的应用“智能化”。

业内人士表示,目前我国的家用服务机器人主要有吸尘器机器人、安保机器人、智能轮椅机器人、智能穿戴机器人、智能玩具机器人等,同时我国还有一批为服务机器人提供..核心控制器、传感器和驱动器功能部件的企业。

家庭智能机器人可以从事家庭服务,包括维护、保养、修理、运输、清洗、监护等工作,颇有些人类好伙伴的意味..。

北京市高三第六次模拟考试新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解析

北京市高三第六次模拟考试新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解析

北京市高三第六次模拟考试新高考语文试卷考生请注意: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

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

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露从今夜白诸荣会白露应该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有诗意的一个吧!“譬如朝露,去日苦多”,这是一代来雄曹操对她流露出的感伤,为红颜易老、青春易逝;这是贵为天子的曹丕,面对她而生出的感慨,为天地的苍凉,为生命的无奈;“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这是陶渊明为她的清丽、多情而对她生出的多情;“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这是诗圣杜甫遭遇国破家亡后,从她那儿得到的慰籍……白露,完全是一个诗意的存在,无论是在二十四节气中,还是在人们的生活中,抑或在中国文化中!诗意来自于美好。

白露是一个美好的节气,所有用来描写秋天美好的陈词滥调,诸如秋高气爽、月白风清、天高云淡、秋水长天等等,差不多都可用来描写白露时节的天、地、山、川、人、物、风、雨……此时,天的色泽由浅蓝或湖蓝变成了一种瓦蓝,蓝得深而明亮,翠而透明;天的高度似乎因之上升了许多,徜徉其间的云朵,较之于先前既少了许多,又薄了许多,仿佛棉絮不太够而勉强做成的被胎,飘在了天空;其飘荡的速度是缓慢的,姿态是从容的。

想来这都是因为风行进的步伐放慢了的缘故吧?此时的风不像春天的风浩浩荡荡,更不像夏天的季风和台风,总是一路向前,争取恐后,催枯拉巧,而是呈现出一种自由自在、不凉不热、不急不燥的特点,步子缓缓的,动静轻轻的,调门低低的,其风格如中年人行事,举止得体、从容稳妥、恰到好处。

是的,季节已到秋季,如人生已到中年,且秋至白露,也该是中年中之中年了,花花草的春天,醉入花丛的夏天,早已成了曾经的沧海;看眼前的大地之上、秋光之下,那些娇嫩、艳丽的花朵,经过一个夏天的激烈竞争,该争得和能争得一席之地的,早已用累累的果实确立了自己的存在;而没能争得的,早已零落成泥。

北京市高考语文冲刺学案_读写悟道

北京市高考语文冲刺学案_读写悟道

读写悟道第一讲理清脉络,体察语气一、资料补充余光中:(1928-),台湾诗人,籍贯福建永春县桃城镇洋上村(母为江苏人),生于南京,1949年随父母迁香港,1950年赴台,现任台湾中山大学文学院院长、当代著名诗人和评论家。

余光中文学语言繁复善变,力求在“在中国文字的风火炉中”,炼出一颗丹来。

从诗歌艺术上看,余光中是个“艺术上的多妻主义者”。

他的作品风格极不统一,一般来说,他的诗风是因题材而异的。

表达意志和理想的诗,一般都显得壮阔铿锵,而描写乡愁和爱情的作品,一般都显得细腻而柔绵。

著有《舟子的悲歌》《蓝色的羽毛》《钟乳石》《万圣节》《白玉苦瓜》等。

现代文阅读题中,余光中的文章是常选的篇目,希望同学们在平常多阅读他的作品。

二、课堂重点内容思考及梳理这节课老师主要通过余光中的《地图》这篇文章,给大家讲解了如何准确地理解文章的意思,从而真正意义上读懂一篇文章。

同时,通过阅读这篇文章,它在写作上对我们有哪些启示和帮助。

同学们可以自己在网上搜寻一下这篇文章,或者在上课时认真阅读,然后思考这样几个问题:1.文章的题目叫“地图”,而文章的内容和题目之间必然是有联系的,那么它们之间到底有怎样的联系?2.研读第一段:(1)“但最使他沉迷的,是意大利,因为它优雅的海岸线和音乐一样的地名。

”这句话写出了作者对意大利什么样的感情?(2)作者一开篇说他爱“芬兰”,爱“希腊”,爱“瑞士”,爱“荷兰”,为什么后边又提到秦王、亚历山大、独脚的海盗,这样写有什么用意?3.研读第二段:(1)作者为什么说四川的山岳“如狱”呢?后边作者为什么又要说“他更加怀念四川起来”?(2)第二段最后作者提到的“另一个大陆”指的是什么地方?4.研读第三段:(1)第二段作者用的是第三人称,而第三段作者用的是第二人称,想一想作者为什么要变换人称?(2)第三段作者主要想表达什么意思?5.通过这篇文章,对我们在写作上有哪些启示?以上几个问题,老师在课堂上都有详细的讲解,希望同学们带着这些问题,认真听讲,看看自己的理解是不是和老师的讲解一致。

高考语文三轮冲刺 读写悟道 06 填补空白,情思袅袅学案(无答案)(2021年整理)

高考语文三轮冲刺 读写悟道 06 填补空白,情思袅袅学案(无答案)(2021年整理)

北京市高考语文三轮冲刺读写悟道06 填补空白,情思袅袅学案(无答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北京市高考语文三轮冲刺读写悟道06 填补空白,情思袅袅学案(无答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北京市高考语文三轮冲刺读写悟道06 填补空白,情思袅袅学案(无答案)的全部内容。

读写悟道第六讲填补空白,情思袅袅课堂重点内容思考及梳理(首先请大家课前在网上查询散文《给后花园点灯》并研读。

)这篇文章的跳跃性很大,文章用凝练、精粹、含蓄的语言来写。

所以文章句和句之间,段和段之间有很多的空白,我们在阅读过程中实际上是不断的填补这个空白的过程。

第六讲重点要讲的是:在阅读的过程中,如何体悟作者在文章中“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表达技巧?研读第一段:此段好像跟题目没有任何关系,那么作者这样开头的用意是什么?研读第二段:1.当林文月的十六岁儿子说他想读《唐诗三百首》时,她为什么要打着哈欠说?2.如何理解“‘那种心情应该是感伤的’,读来‘却反而觉得非常温暖'”这句话?3.文段中提到:“我知道,在这样一个时代,已经不大有人能感受台先生的寂寞了。

”那么,“台先生的寂寞”是什么呢?4.根据“泪水竟控制不住,突然沿着双颊流下来”这句话,我们可以猜想到“我”和台先生交流得怎么样?研读第三段:1. “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的境界是一种什么养的境界呢?2。

此段作者说:“多么无奈的讽刺.多么有力的抗议.”“多么无奈的讽刺”的含意是什么?“多么有力的抗议”的含意又是什么?3.作者说:“在这座大堂的后面,还应经营出一处后花园”,这里的“后花园”指的是什么?通读全文:作者在这篇文章中共记叙了几件事?这些记叙和作者文中的议论之间有什么关系?以上几个问题,老师在课堂上都有详细的讲解,希望同学们带着这些问题,认真听讲,看看自己的理解是不是和老师的讲解一致.。

高考语文复习讲义:读写悟道+第六讲+填补空白情思袅袅+ - 副本.doc

高考语文复习讲义:读写悟道+第六讲+填补空白情思袅袅+ - 副本.doc

读写悟道第六讲填补空白,情思袅袅北京四中连中国课堂重点内容思考及梳理(首先请大家课前在网上查询散文《给后花园点灯》并研读。

)这篇文章的跳跃性很大,文章用凝练、精粹、含蓄的语言来写。

所以文章句和句之间,段和段之间有很多的空白,我们在阅读过程中实际上是不断的填补这个空白的过程。

第六讲重点要讲的是:在阅读的过程中,如何体悟作者在文章中“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表达技巧?研读第一段:此段好像跟题目没有任何关系,那么作者这样开头的用意是什么?研读第二段:1.当林文月的十六岁儿子说他想读《唐诗三百首》时,她为什么要打着哈欠说?2.如何理解“‘那种心情应该是感伤的’,读来‘却反而觉得非常温暖’”这句话?3.文段中提到:“我知道,在这样一个时代,已经不大有人能感受台先生的寂寞了。

”那么,“台先生的寂寞”是什么呢?4.根据“泪水竟控制不住,突然沿着双颊流下来”这句话,我们可以猜想到“我”和台先生交流得怎么样?研读第三段:1. “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的境界是一种什么养的境界呢?2. 此段作者说:“多么无奈的讽刺。

多么有力的抗议。

”“多么无奈的讽刺”的含意是什么?“多么有力的抗议”的含意又是什么?3.作者说:“在这座大堂的后面,还应经营出一处后花园”,这里的“后花园”指的是什么?通读全文:作者在这篇文章中共记叙了几件事?这些记叙和作者文中的议论之间有什么关系?以上几个问题,老师在课堂上都有详细的讲解,希望同学们带着这些问题,认真听讲,看看自己的理解是不是和老师的讲解一致。

情感语录1.爱情合适就好,不要委屈将就,只要随意,彼此之间不要太大压力2.时间会把最正确的人带到你身边,在此之前,你要做的,是好好的照顾自己3.女人的眼泪是最无用的液体,但你让女人流泪说明你很无用4.总有一天,你会遇上那个人,陪你看日出,直到你的人生落幕5.最美的感动是我以为人去楼空的时候你依然在6.我莫名其妙的地笑了,原来只因为想到了你7.会离开的都是废品,能抢走的都是垃圾8.其实你不知道,如果可以,我愿意把整颗心都刻满你的名字9.女人谁不愿意青春永驻,但我愿意用来换一个疼我的你10.我们和好吧,我想和你拌嘴吵架,想闹小脾气,想为了你哭鼻子,我想你了11.如此情深,却难以启齿。

北京市高考语文三轮冲刺 重点篇目回顾 05 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赤壁赋学案(无答案)

北京市高考语文三轮冲刺 重点篇目回顾 05 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赤壁赋学案(无答案)

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赤壁赋一、文学常回顾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

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

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诗人、画家、书法家、“”之一。

他在文学艺术方面堪称全才。

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

二、课文分析1.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这一句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事件。

“既望”是每月阴历。

2.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诗经·陈风·月出》有诗句:“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

”东升之月,何以“徘徊”?体会“横”、“接”、“白”“纵”、“凌”几个字的妙处。

3.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

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

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

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美人”不再是《诗经》中的单纯之意,而是继承了屈原“美人”之意,代指理想的追求,一种政治的感慨。

“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于缕”,连续四个比喻,把洞箫的幽怨悲凉表现的淋漓尽致。

经过吟诗和吹箫的描写,使“泛舟”之乐向悲凉之情过渡。

4.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

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

【三轮冲刺】高考语文考试卷附答案

【三轮冲刺】高考语文考试卷附答案

语文高考模拟测试卷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建设美丽中国,这是当下我们追求的目标。

生态文明时代的审美形态在尊重生态这一前提下应该拥有诸多形态,但朴素是其中标志性的美。

距今两千多年前,中国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老子首倡“朴素”观。

“朴”是没有雕琢的木,“素”是没有染色的丝。

老子用它们代表事物原本的状态即自然的状态。

老子从哲学的高度提出“道法自然”的思想,认为自然才是事物的极致,也是人精神所应追求的极致,“见素抱朴”是“道法自然”的美学表达。

朴素观首创于道家学派,亦为儒、墨等学派采用并融入自身学说。

在现实生活层面,朴素观与主要由墨家、儒家创立的节俭观结合,成为中华民族共同奉行的道德观、审美观。

中国农业社会倡导由道家创立的朴素观,在精神上发展出一种以自然为本位的崇真尚善臻美的哲学观、道德观、美学观,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几方面:一是本色观。

崇尚天然、崇尚纯真,以本色为真、以本色为美。

二是恬淡观。

不慕繁华、不贪名利,以清廉为贵、以平淡为美。

三是清新观。

不繁复、不艳丽,清雅、简洁,充满生气,以清廉为贵。

进入工业社会,朴素观被工业社会追求财富、追求享受的价值导向排挤,奢华成为人们竞相追捧的“香饽饽”,进而腐蚀人心、催生腐败,引发严重社会问题。

以大量浪费资源、污染环境为代价的奢华生活方式可以说是工业文明发展之“殇”。

基于工业文明掠夺资源造成环境严重破坏的现实,一种新的生产方式———文明与生态共生的生产方式诞生了;一种新的生活方式———低碳、绿色的生活方式提出来了;与之相应,一种新的审美观念———生态文明时代的朴素审美观更受推崇了。

生态文明时代的朴素审美观既是对工业社会那种严重破坏生态的奢华美的批判,又是对农业文明时代具有生态意味的朴素美的回归,但回归不是复旧,而是否定之否定的升华,生态文明时代的朴素审美观与农业文明时代的朴素审美观有着实质不同。

北京市高考语文三轮冲刺 读写悟道 05 提升生命,感悟日常学案(无答案)

北京市高考语文三轮冲刺 读写悟道 05 提升生命,感悟日常学案(无答案)

读写悟道第五讲提升生命,感悟日常★作者简介史铁生(1951年1月4日—2010年12月31日),原籍河北涿县,1951年出生于北京,196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附属中学,1969年去延安一带插队。

因双腿瘫痪于1972年回到北京。

后来又患肾病并发展到尿毒症,需要靠透析维持生命。

自称是“职业是生病,业余在写作”。

史铁生创作的散文《我与地坛》鼓励了无数的人。

2002年获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杰出成就奖。

曾任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残疾人协会评议委员会委员。

2010年12月31日凌晨3点46分因突发脑溢血逝世。

★课堂重点内容思考及梳理(首先请大家课前在网上查询史铁生的散文《我的梦想》并研读。

)第五讲重点要讲的是:在阅读的过程中,如何通过阅读改变生命的质量,产生生命的感受?我们每个人都是生活在日常生活中的,生活中有千般小事,有似水流年,有浮光掠影,那么我们如何看待这些内容,如何把握这些现象,如何在日常生活中生出自我特征的生命感受、感慨?从而把这些感受、感慨变成文章,化成表达。

这是我们在“写”方面很重要的一个课题。

在这节课,我们就跟随连中国老师一起来突破这一课题。

研读第一段:此段作者核心要表达的意思是什么?研读第二段:1. 如何理解此段作者提到的白日梦”?2. 作者为什么说他相信刘易斯“是世界上做幸福的人”?研读第三段:1.为什么失败的是刘易斯,但作者却说“我竟似比刘易斯还败得惨,还迷失得深重”?2.根据作者的这段话,我们如何理解“幸”与“不幸”呢?研读第四段:作者说“我一往情深地喜爱并崇拜这样一个刘易斯”,“这样”具体指什么?研读第五段:在这一段,作者的梦想发生了什么变化?研读第六段:如何理解“难道我们不该对灵魂有了残疾的人,比对肢体有了残疾的人,给予更多的同情和爱吗?”这句话?以上几个问题,老师在课堂上都有详细的讲解,希望同学们带着这些问题,认真听讲,看看自己的理解是不是和老师的讲解一致。

高考语文三轮复习冲刺模拟试题(2)

高考语文三轮复习冲刺模拟试题(2)

高考语文三轮复习冲刺模拟试题02一、古代诗文阅读(27分)(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分)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6分)(1)佩缤纷其繁饰兮,。

(屈原《离骚》)(2)仰观宇宙之大,。

(王羲之《兰亭集序》)(3)位卑则足羞,。

(韩愈《师说》)(4),草色入帘青。

(刘禹锡《陋室铭》)(5)羽扇纶巾,谈笑间,。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6),锦鳞游泳。

(范仲淹《岳阳楼记》)(二)文言文阅读(15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5题。

复吴南屏书①[清]曾国藩三月初旬,奉覆一函,想已达览。

旋接上年腊月惠书,并大著诗文全集各五十部,就审履祺康胜②,无任企仰③。

大集古文敬读一过,现昔年仅见零篇断幅者,尤为卓绝。

大抵节节顿挫,不矜奇辞奥句,而字字若履危石而下,落纸乃迟重绝伦。

其中闲适之文,清旷自怡,萧然物外,如《说钓》《杂说》《程日新传》《屠禹甸序》之类,若翱翔于云表,俯视而有至乐。

国藩尝好读陶公及韦、白、苏、陆闲适之诗,观其博揽物态,逸趣横生,栩栩焉神愉而体轻,令人欲弃百事而从之游。

而惜古文家少此恬适之一种,独柳子厚山水记,破空而游,并物我而纳诸大适之域,非他家所可及,今乃于尊集数数遘之。

故编中虽兼众长,而仆视此等尤高也。

与欧阳筱岑书中,论及桐城文派,不右刘、姚④,至比姚氏于吕居仁,讥评得无少过?刘氏诚非有过绝辈流之诣,姚氏则深造自得,词旨渊雅,其文为世所称诵者,如《庄子章文库》《礼笺序》《朱竹君传》(《仪郑堂记》《<南园诗存>序》等篇,皆义精而词俊,夐绝⑤尘表。

其不厌人意者,惜少雄直之气、驱迈之势。

姚氏固有偏于阴柔之说,又尝自谢为才弱矣。

其论文亦多诣极之语,国史称其有古人所未尝言,鼐独挟其微发其蕴。

亟顿称海峰,不免阿于私好。

要之方氏以后,惜抱固当为百年正宗,未可与海峰同类而并薄之也。

浅谬之见,惟希裁正。

国藩回任江表,眴逾半年,辖境敉⑥平,雨泽沾足,岁事可望丰稔。

惟是精力日衰,前发疝气,虽已痊愈,目光蒙雾,无术挽回。

北京市十三中高三冲刺模拟新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解析

北京市十三中高三冲刺模拟新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解析

北京市十三中高三冲刺模拟新高考语文试卷注意事项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韩愈是古文运动的首领,古文运动不仅是反对陈腐的今体文,更重要的是力图复兴极衰的儒家学说,推翻声势极盛的佛道二教,所以韩愈古文富有战斗精神,不愧为“凌云健笔意纵横”的伟大文学家和思想家,宋人诗话说“韩以文为诗,杜以诗为文,故不工耳”。

韩诗与古文一样,像长江大河,浩浩瀚瀚,表现笔力雄健才思富瞻的极致,李白杜甫的精华,被韩诗吸收并神而化之,独成一大家,可以说杜文不很工,却不可以说韩诗不工。

韩愈在《调张籍》诗里指出自己学李杜的心得“精诚忽交通,百怪入我肠”,说明韩诗与李杜诗精神融合成一体,没有刻意经营,却自然合于李杜。

韩诗变化怪奇,主要得自李白;法度森严,主要得自杜甫,他在《调张籍》诗中斥责李杜优劣论(当以元稹为此论代表),说,“不知群儿恶,那用故谤伤。

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如果不是学李杜同样有得,对李杜同样深知,那么,对李杜的认知是容易出偏差的。

韩愈是中唐创硬体诗的一大家,有如白居易创通俗诗也是一大家。

韩派诗人多有名人,最著者张籍、孟郊、贾岛、樊宗师、卢全、李翱、李贺等人。

张籍于唐德宗时登进士第,深得韩愈重视,韩愈《醉赠张秘书诗》云“张籍学古淡,轩鹤避鸡群”。

《调张籍诗》云“乞君飞霞佩,与我高颉颃”。

韩愈承认张籍学李杜,与自己有同样的成就,可以颉颃同飞。

高考语文三轮冲刺 综合 06 古代诗歌的阅读、鉴赏与延伸 第8讲 例题讲析之二学案(无答案)(20

高考语文三轮冲刺 综合 06 古代诗歌的阅读、鉴赏与延伸 第8讲 例题讲析之二学案(无答案)(20

北京市高考语文三轮冲刺综合06 古代诗歌的阅读、鉴赏与延伸第8讲例题讲析之二学案(无答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北京市高考语文三轮冲刺综合06 古代诗歌的阅读、鉴赏与延伸第8讲例题讲析之二学案(无答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北京市高考语文三轮冲刺综合06 古代诗歌的阅读、鉴赏与延伸第8讲例题讲析之二学案(无答案)的全部内容。

古代诗歌的阅读、鉴赏与延伸第8讲例题讲析之二★课堂补充:一、诗词常见语言特色:清新自然、平淡朴素、委婉含蓄、缠绵哀怨、准确精练、简洁生动、绚丽明快、深沉隽永、生动形象、辞藻华丽、通俗易懂、节奏感强、富有韵律、准确传神、绘声绘色、词藻优美、平字见奇、色彩丰富二、诗词答题技巧及步骤总结诗眼:(1)解释该字(词)在句中的含义(字面意义和实质意义)或肯定哪一个字(词)更好或该字(词)对突出主旨所起的作用。

(2)展开联想和想象,用这个你认为“好”的字还原句中描摹景象。

(3)点出该字(词)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可以从该字(词)在诗中结构上所起的作用考虑。

赏析句子:(1)阐明语表义,有时要发掘它的深层意思:(2)分析诗句在描写或抒情方面的表达作用或表达了什么感情和旨趣。

(3)简要说明艺术效果。

分析主旨:(1)分析具体诗句写了什么,(2)抒发了什么情感,暗寓了什么。

分析语言风格:(1)用一两个词或一两句话,准确点明语言特色,(2)结合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3)阐述诗中用语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分析意境:(1)展开联想和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时间、地点、特点)。

北京市高考语文三轮冲刺 诗歌鉴赏 06 诗歌写作手法(二)学案(无答案)

北京市高考语文三轮冲刺 诗歌鉴赏 06 诗歌写作手法(二)学案(无答案)

诗歌写作手法(二)学习内容:二、诗歌常用的写作手法(四)衬托与对比1.衬托: 分正衬和反衬。

正衬通常又叫烘托,烘云托月。

反衬指为了突出诗中抒写的主体的某一特征,用别一意象的相反特征作比衬。

2.对比:把两个矛盾(或相对)的事物、或者同一事物不同方面给予对照,俗点说,即“使好的显得更好,坏的显得更坏”。

思考:“对比”和“反衬”有什么区别?相关练习:听弹琴刘长卿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

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

陶者梅尧臣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

十指不沾泥,鳞鳞居大厦。

以上两首诗中什么地方形成了对比?(五)实写与虚写实写:诗歌中,“实”是指客观世界中存在的实象、实事、实境。

虚写:1. 神怪梦境2. 回忆过往/设想未来3. 主观感觉(音乐欣赏时)相关练习:江城子苏轼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夜来幽梦忽还乡,不思量,自难忘。

小轩窗,正梳妆。

千里孤坟,相顾无言,无处话凄凉。

唯有泪千行。

纵使相逢应不识,料得年年断肠处,尘满面,鬓如霜。

明月夜,短松冈。

这首词中,什么地方是实写?什么地方是虚写?“怀古诗”的阅读鉴赏一、怀古诗的主题(一)怀人伤己:“对比失落型”“同病相怜型”(二)怀古伤今:“昔盛今衰型”“物是人非型”(三)理性反思:“劝诫型”“启迪型”二、怀古诗的常见主题有:感慨盛衰无常;感慨壮志难酬;感慨国运衰微;同情民生疾苦;揭露昏庸腐朽;抒发爱国情怀。

三、相关练习[练习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忆昔韦庄昔年曾向五陵游,子夜歌清月满楼。

银烛树前长似昼,露桃花里不知秋。

西园公子名无忌,南国佳人号莫愁。

今日乱离俱是梦,夕阳唯见水东流。

(1)这首诗巧用典故,语涉双关,以颈联(五、六两句)为例,就其中一种手法做简要分析。

(2)“夕阳唯见水东流”一句用了什么手法,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练习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岳飞)遥望中原,荒烟外,许多城郭。

想当年,花遮柳护,凤楼龙阁。

北京市高考语文三轮冲刺 现代文阅读 06 小说的阅读与

北京市高考语文三轮冲刺 现代文阅读 06 小说的阅读与

小说的阅读与鉴赏一、小说的答题步骤•第一步,纵观全文,把握主旨•一是理清文章的思路。

•二要找寻、读懂文章中关键的词句。

•第二步,认真审题,定向扫描•题干提示了答题范围,•题干规定了答题角度,•题干提供了答题思路,•题干隐含了答题信息。

•第三步,筛选组合,定向表述•1、弄清题干中所具有的态度或倾向•2、弄清题干中作者的话和命题者的话•3、变含蓄为直接,变分说为概括。

•4、多从原文中筛选、提炼、整合语句作答。

试题中常用的名词术语:表达方式,常用的表达方式有记叙、描写、议论、抒情、说明等。

写作手法,考生要清楚,狭义的写作手法即“表达方式”,广义的是指写文章的一切手法,诸如表达方式、修辞手法,先抑后扬、象征、开门见山、托物言志等。

修辞手法,常用的有比喻、拟人、反复、夸张、排比、对偶、对比、设问、反问等。

语言特点,一般指口语的通俗易懂,书面语的严谨典雅,文学语言的鲜明、生动、富于形象性和充满感情色彩的特点。

分析时,一般从修辞上进行分析。

感悟,多指发自内心的感受、理解、领悟等。

二、试题举隅(一)(为赚金枪班教师徐宁上梁山,宋江、吴用派鼓上蚤时迁去东京徐宁家盗取徐家祖传的一副燕翎砌就圈金甲。

时迁溜进徐宁家院,看见盛甲的大皮匣拴在卧房梁上。

)约至二更以后,徐宁收拾上床,娘子问道:“明日随值也不?”徐宁道:“明日正是天子驾幸龙符宫,须早起五更去伺候。

”娘子听了,便吩咐梅香道:“官人明日要起五更出去随班,你们四更起来烧汤,安排点心。

”时迁自忖道:“眼见得梁上那个皮匣子,便是盛甲在里面。

我若趁半夜下手便好,倘若闹将起来,明日出不得城,却不误了大事!且捱到五更里下手不迟。

”听得徐宁两口儿上床睡了,两个丫鬟在房门外打铺,房里桌上却点着碗灯。

那五个人都睡着了。

两个梅香一日伏侍到晚,精神困倦,亦皆睡了。

时迁溜下来,去身边取了个芦管儿,就窗棂眼里只一吹,把那碗灯早吹灭了。

看着伏到四更左侧,徐宁觉来,便唤丫鬟起来烧汤。

那两个使女从睡梦里起来,看房里没了灯,叫道:“阿呀,今夜却没了灯!”徐宁道:“你不去后面讨灯,等几时?”那个梅香开楼门下胡梯响。

2022届高考语文三轮冲刺备考复习套餐(六) 新人教版

2022届高考语文三轮冲刺备考复习套餐(六) 新人教版

2022届高考语文复习三轮冲刺备考套餐(六)前不久,回乡下看望父母,我亲手做了一道空心菜。

那菜是父母亲种的,翠嫩翠嫩,没有污染,放到井水里清洗之后显得青翠欲滴,我想,这正是上等的“原材料”了。

我用手指将每一根空心菜摘成两段或三段,根都丢掉,这种“指法”比用刀切成段要好,显得蓬松、随意。

然后,烧红锅,倒入精菜油,菜下锅“哧哧”作响,翻锅,放盐,翻锅……一盘亲手制作的空心菜上桌了。

青悠悠的,油淋淋的,脆生生的,香喷喷的。

全家人都说好吃,味道确实好,但总觉得还缺少点什么,没有达到当年曹校长夹给我的那把空心菜的水平。

我沉思着,看来再也找不到当年的感觉了。

母亲似乎看出了我的心思,安慰道:不是你的菜没炒好,而是你的口味不同了,心里的感觉不同了,当初你是在吃萝卜干时吃的空心菜,而且是曹校长从自己的碗里夹给你的,那时你最需要吃到炒菜,所以你觉得最好吃。

母亲还说,你还能记得那一把空心菜,说明你没有忘本。

我明白了,一道菜味道好不好,有时候并不在于菜的本身,而在于吃菜的人当时的特殊感受。

最好吃的菜,就是你想吃而又没有吃,而后别人给了你吃的菜。

母亲很慈祥、善良、勤俭,没有文化,却能说出这么深刻的道理,帮助我破解了一道二十二年没有解开的题。

母亲确实伟大!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苏轼《赤壁赋》1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四题任选三题)(1)佩缤纷其繁饰兮,;民生各有所乐兮,。

(屈原《离骚》)(2)师者,。

,孰能无惑(韩愈《师说》)(3)浊酒一杯家万里,。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范仲淹《渔家傲》)(4)纷纷暮雪下辕门,。

,去时雪满天山路。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2认真观察下面这幅题为《中学生》的漫画,写出它的寓意。

北京市高考语文三轮冲刺读写悟道07塑造精神,山水有情学案(无答案)

北京市高考语文三轮冲刺读写悟道07塑造精神,山水有情学案(无答案)

读写悟道第七讲塑造精神,山水有情课堂重点内容思考及梳理(首先请大家课前在网上查询梁衡的散文《冬日香山》并研读。

)我们在阅读一篇文章的时候,不仅仅要把它当成一种阅读,而要把它当做一种成长,当做一个发展,当做一个不断促进我们生命完善的过程。

我们在读的过程当中,跟那些优秀的人,有思考的人,对生活有体悟的人,不断地接触,感受他们,进而发展我们自己。

我们在阅读过程中也能体会到作者写作的甘苦,成功的经验,这些会提示我们在写的过程当中应该注意些什么,我们怎么做才能写出一篇像样的文章。

第七讲重点要讲的是:我们在读作家的作品的时候,看作家在抒写、描绘的景物或状态当中,给这种景物或状态赋予了怎样的精神。

研读第一段:第一段最后作者说“要不是恰在这时来,香山性格的那一面,我又哪能知道呢?”一句表达的意思和作用是什么?研读第二段:1.作者一开始叙述他在春、夏、秋三季所见到的香山景象,这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2.此段中冬日的香山具有什么样的特点?研读第三段:1. 梳理作者在此段的写作思路。

2. 此段作者说:“冬雪欲降之时,这山感到三季的重负将去”,此处的“重负”指什么?3.作者说:“我今于冬日游香山,神清气朗如在真空。

”这里的“真空”体现了香山的什么特点?研读第四段:此段中冬日的香山又具有什么样的特点?研读第五段:此段作者讲“冬天来时有幸窥见香山的骨气”,请依据文章说明“骨气”的内涵。

通读全文:统观全文,简析文章结束句“香山,这个神清气朗的冬日”的作用。

以上几个问题,老师在课堂上都有详细的讲解,希望同学们带着这些问题,认真听讲,看看自己的理解是不是和老师的讲解一致。

高考语文三轮冲刺 诗歌鉴赏 08 例题讲析之一学案(无答案)(2021年整理)

高考语文三轮冲刺 诗歌鉴赏 08 例题讲析之一学案(无答案)(2021年整理)

北京市高考语文三轮冲刺诗歌鉴赏08 例题讲析之一学案(无答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北京市高考语文三轮冲刺诗歌鉴赏08 例题讲析之一学案(无答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北京市高考语文三轮冲刺诗歌鉴赏08 例题讲析之一学案(无答案)的全部内容。

例题讲析之一★课堂补充:一、诗词常见题材•①山水诗②田园诗③咏物诗④怀古诗•⑤送别诗⑥行旅诗⑦边塞诗①山水诗:主要通过景物的描绘,给读者展现出一种自然美,表达人和自然的和谐。

②田园诗:田园诗主要描写田园风光或劳动场景.体现作者对田园生活的喜爱或者向往.(向往隐居生活)③咏物诗:咏物诗一般表面写物,而实际上往往在这一表面的形象下寄托了诗人的情怀或思想。

④怀古诗:一般来说,怀古诗不仅要叙古事,而且要融入诗人自己的感受与评论。

有时则是借古讽今,曲折地反映自己对现实的关注。

⑤送别诗:一般表现离情别绪,或留恋、或安慰、或嘱咐、或祝愿,有伤心、有惆怅、有期望,等等。

一般来讲,其感情色彩比较悲凉。

但也有不同凡响的送别佳句。

⑥行旅诗:主要表现行旅之人的旅途寂寞、艰辛,以及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⑦边塞诗:这是唐诗中的一朵奇葩。

奇特的边塞风光,悲壮的沙场征战,紧张的战争局势,寂寞的军旅生活,凄楚的对月思亲 .传统题材是写思妇征人的忧怨,或者渲染边塞苦寒的处境,或者状写兵士的艰苦生活.二、诗歌手法总结1.表达方式●记叙、议论、说明、●抒情(直接抒情、间接抒情〈寓情于景、寓情于物、托物言志〉)●描写(直接描写、间接描写:间接描写又称侧面描写,他通过其他人物或周围的环境烘托出描写对象的特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写悟道
第六讲填补空白,情思袅袅
课堂重点内容思考及梳理
(首先请大家课前在网上查询散文《给后花园点灯》并研读。


这篇文章的跳跃性很大,文章用凝练、精粹、含蓄的语言来写。

所以文章句和句之间,段和段之间有很多的空白,我们在阅读过程
中实际上是不断的填补这个空白的过程。

第六讲重点要讲的是:在阅读的过程中,如何体悟作者在文章中“言
有尽而意无穷”的表达技巧?
研读第一段:
此段好像跟题目没有任何关系,那么作者这样开头的用意是什么?
研读第二段:
1.当林文月的十六岁儿子说他想读《唐诗三百首》时,她为什么要打着
哈欠说?
2.如何理解“‘那种心情应该是感伤的’,读来‘却反而觉得非常温暖’”
这句话?
3.文段中提到:“我知道,在这样一个时代,已经不大有人能感受台先生
的寂寞了。

”那么,“台先生的寂寞”是什么呢?
4.根据“泪水竟控制不住,突然沿着双颊流下来”这句话,我们可以猜
想到“我”和台先生交流得怎么样?
研读第三段:
1. “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的境界是一种什么养的境界呢?
2. 此段作者说:“多么无奈的讽刺。

多么有力的抗议。

”“多么无奈的讽
刺”的含意是什么?“多么有力的抗议”的含意又是什么?
3.作者说:“在这座大堂的后面,还应经营出一处后花园”,这里的“后花
园”指的是什么?
通读全文:
作者在这篇文章中共记叙了几件事?这些记叙和作者文中的议论之间
有什么关系?
以上几个问题,老师在课堂上都有详细的讲解,希望同学们带着这些
问题,认真听讲,看看自己的理解是不是和老师的讲解一致。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