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心理特点及如何进行有效沟通
初中生心理问题及疏导
初中生心理问题及疏导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初中生这个阶段往往是一个心理问题较为突出的阶段。
由于身心发育的不稳定以及社会、家庭等方面的种种影响,初中生面临着各种心理问题,如焦虑、压力、自卑等。
对于这些问题,家长和老师们需要有正确的认知和方法,以便帮助初中生们健康成长。
因此,本文将从心理问题的表现、成因和疏导方法等方面展开讨论。
心理问题的表现初中生的心理问题表现可能多种多样,常见的包括:1.情绪波动剧烈:初中生在这一阶段情绪容易波动,有时会由喜悦转为悲伤,或者由愤怒转为消沉。
2.压力过大:对学习、社交等方面的压力会让初中生感到焦虑不安,甚至影响到正常生活。
3.自尊心不足:由于自我认知和自信心较差,初中生往往容易感到自卑,缺乏自信。
4.人际关系问题:初中生受到同伴、教师、家庭等各个方面的影响,容易在人际关系上出现问题,如过分依赖、缺乏信任等。
心理问题的成因初中生心理问题的成因多种多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生理因素:初中生正处于生长发育期,荷尔蒙水平波动较大,导致情绪波动较为剧烈。
2.学业压力:升学压力、考试成绩等方面的压力可能让初中生感到沉重,从而产生心理问题。
3.社会环境:社会环境的变化、同伴关系、家庭矛盾等因素也会对初中生的心理造成影响。
4.自身性格特点:个体之间的性格差异也会导致初中生在心理方面出现问题,比如内向、外向、自信等差异。
心理问题的疏导针对初中生的心理问题,家长和老师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进行疏导:1.倾听和支持:重要的是倾听初中生的心声,给予他们支持和理解,让他们感到自己被关心和尊重。
2.鼓励积极心态:引导初中生建立积极、阳光的心态,培养他们对未来的信心和勇气。
3.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家长和老师可以协助初中生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减轻学业压力,让他们能够更好地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
4.培养自信和独立性:激励初中生发挥自己的潜力,培养他们的自信和独立性,让他们学会独立解决问题。
5.寻求专业帮助:当初中生的心理问题严重影响到他们的正常生活时,及时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师的帮助是非常必要的。
初中生心理疏导五步法
初中生心理疏导五步法
初中生心理疏导五步法包括以下步骤:
建立信任:首先,与初中生建立信任关系是非常重要的。
要让他们感受到被尊重和理解,他们才会更愿意与你分享自己的问题和困扰。
倾听和理解:在建立信任的基础上,倾听和理解是心理疏导的关键。
要耐心地听取他们的想法和感受,不要打断或批评他们。
通过倾听,你可以更好地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和需求。
引导思考:在了解他们的想法和感受后,引导他们思考自己的问题是非常重要的。
帮助他们分析问题的根源,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并鼓励他们积极面对困难。
提供支持:在引导思考的过程中,提供支持和鼓励是非常重要的。
让他们知道你一直在他们身边,支持他们,鼓励他们积极面对困难。
跟踪反馈:最后,跟踪反馈是确保心理疏导效果的关键。
定期与初中生沟通,了解他们的情绪和感受,以及他们在面对困难时的应对方式。
如果需要,可以及时调整疏导策略,以确保达到最佳效果。
总之,初中生心理疏导五步法是一个系统性的过程,需要耐心、理解和支持。
通过建立信任、倾听、引导思考、提供支持和跟踪反馈,可以帮助初中生更好地应对心理问题,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
初中学生心理咨询方案
初中学生心理咨询方案初中是孩子们成长的关键阶段,他们经历着身心发展的巨大变化,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困惑和压力。
为了帮助初中学生更好地解决心理问题,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我们制定了以下的初中学生心理咨询方案。
一、了解学生心理现状通过开展问卷调查、观察和与学生交流,了解学生的心理问题。
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兴趣爱好、困惑和压力等,为后续的咨询工作提供依据。
二、建立信任和支持与学生建立良好的沟通和信任关系,让他们感受到教师的关心和支持。
与学生们进行交心的谈话,监听他们的心声,为他们提供适时的帮助和支持。
三、提供心理教育课程开设心理教育课程,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培养积极的心态和适应能力。
通过开展讨论和角色扮演等活动,让学生学会与他人相互理解和支持。
四、开展困扰接受咨询活动组织学生参与困扰接受咨询的活动,让他们有机会倾诉内心的困扰、疑惑和不安。
通过与专业心理咨询师的交流,帮助学生理清思路,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五、开设自助心理咨询平台设立学校内部的自助心理咨询平台,为学生提供24小时在线咨询服务。
学生可以通过电话、网络等方式,随时咨询专业的心理咨询师,获得针对性的建议和支持。
六、举办心理健康讲座邀请专业心理学家或心理咨询师来学校举办心理健康讲座,向学生、家长和教师们普及有关心理健康的知识。
增加他们对心理问题的了解和认识,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和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
七、建立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和合作,开展家长教育活动,提高家长的心理健康意识和教育水平。
让家长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发展需求,为学生提供温暖、和谐和支持的家庭环境。
八、开展心理辅导活动组织学生参加心理辅导活动,通过专业心理辅导师的指导,帮助学生调整情绪、克服困难和解决心理问题。
给予学生个体化的心理辅导,培养他们的情绪管理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九、注意心理问题的预防和干预通过早期发现和干预,预防学生心理问题的发生和发展。
关注学生的行为变化和情绪波动,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帮助他们走出困境,恢复心理健康。
初中生的心理特点
初中生的心理特点初中生的心里特点初中生是正处于青春期的学生群体,他们正处于身体、心理和认知发展的重要时期。
了解和理解初中生的心理特点对于教育和家庭教育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探讨初中生的心理特点,包括自我意识的形成、情感的波动、自主性的增强以及人际关系的变化。
首先,初中生的心理特点之一是自我意识的形成。
在这个阶段,他们对自己的身份和角色开始有更深入的思考和认识。
他们开始关注自己的形象和形成自我认同感。
初中生通常会试图通过模仿和追求同伴的赞同来塑造自己的个性和特点。
此外,他们开始反思自己的行为和决策,并努力寻求自我肯定。
其次,初中生的心理特点还表现在情感的波动上。
青春期的初中生常常经历情绪的起伏和情感的波动。
他们的情绪会出现不确定、矛盾和强烈的变化。
这是由于他们在身体和心理方面都经历着急剧的变化,对自己和外界的理解和适应也在发生变化。
情感的波动给初中生带来了不稳定和困惑,同时也给他们提供了探索和表达自己的机会。
此外,初中生的自主性也得到了增强。
他们希望自己有更多的自主权和决策权。
他们开始努力独立思考、独立完成学习任务和独立处理问题。
自主性的增强带来了初中生对自己的责任感和成就感的提高。
家庭和学校应该给予初中生足够的支持和指导,帮助他们逐渐成为独立自主的个体。
最后,初中生的人际关系也发生了变化。
他们开始关注同辈之间的群体认同和社交互动。
与此同时,家庭的影响逐渐减弱,同伴的影响力逐渐增强。
初中生更容易受到同伴的影响,尤其是在选择兴趣爱好、服饰、言行举止等方面。
他们开始寻求和同伴建立亲密的友谊,并面临着同伴间的竞争和合作关系。
人际关系的变化给初中生带来了更多的挑战和机遇。
了解初中生的心理特点对于教育和家庭教育非常重要。
学校和家庭应该以尊重和理解为前提,提供积极的引导和支持,帮助初中生解决心理困惑和问题。
教育者和家长应该鼓励初中生发展积极的自我认同,培养他们的自主意识和独立思考能力,并促进他们积极参与社交活动和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
初中生常见心理问题及其疏导方法3篇
理问题不同于生理疾病,它是由人内在精神因素准确的说是大脑中枢神经控制系统所引发的一系列问题,它会间接的改变人的性格、世界观及情绪等。
今天为大家精心准备了初中生常见心理问题及其疏导方法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初中生常见心理问题及其疏导方法1篇据有关部门研究的“学生心理卫生问题和对策研究”的课题显示,在被调查的学生中,有13.76%的初中生存在较严重的心理问题,随着年龄的增长,这个比率还大幅上升。
通过分析,初中生的心理问题大概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一、学习类问题初中生课程增多,学习压力随之加大,不少学生无法适应突然而来的变化,造成学习成绩下降,随之出现萎靡不振、缺乏自信、思维迟缓等一系列心理问题。
这就直接导致了厌学情绪的产生。
二、青春期矛盾情绪青春期的矛盾情绪大概有以下几类。
1.青春期闭锁心理。
闭锁心理是青春期心理的一个普遍存在而又特殊的标志。
主要表现是外表的锁闭与丰富复杂的内心世界共存且互相冲撞,没有发泄的出口,从而产生自卑、不安、焦虑等心理问题。
2.情绪激荡、表露而又内隐。
青春发育期的生理剧变,必然引起中学生情感上的激荡。
具体表现为情绪时而强烈狂暴,时而温和细腻。
3.早恋问题。
初中时代,正值青春发育期,而这一时期最突出的矛盾就是性发育迅速成熟与性心理相对幼稚。
中学生由于受认识能力和个性发展的限制,朦胧状态下的恋爱出现了,尽管这种恋爱带有好奇和模仿成分,但它引发的心理问题却十分令人关注。
三、人际关系问题1.与父母的关系问题。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教育方式合理与否,家庭成员的关系和谐与否直接影响着孩子性格的养成。
2.与教师的关系问题。
在初中时代,教师是学生心目中的理想目标,公正的代表。
如果教师对学生缺乏尊重和理解,学生往往会病态放大地感知这一切,这也是师生间发生冲突的原因。
3.同学间的关系问题。
中学生除了希望得到教师的理解与支持外,也希望在班级、同学间有被接纳的归属感。
由于同学关系不融洽,甚至关系紧张,有的学生就流露出孤独感。
青春期的孩子有哪些表现!应怎么沟通呢
青春期的孩子有哪些表现!应怎么沟通呢青春期是孩子生命中一个重要的阶段,对于孩子们来说,这是一个充满变化和挑战的时期。
在青春期,孩子的身体、情绪和心理都会发生较大的变化,父母和老师要善于观察孩子的表现,以便更好地理解他们并提供支持。
青春期的孩子可能表现出的行为和情绪1.情绪波动:青春期的孩子可能会经常情绪起伏大,时而兴奋,时而沮丧,这是由于荷尔蒙的变化和自我认知的发展引起的。
2.对家长的反抗:青春期的孩子可能表现出更强烈的反抗情绪,对家长的要求和规定有时候会产生冲突。
3.社交扩展:青春期的孩子开始意识到社交关系的重要性,可能会更加关注自己在同龄人中的地位和表现。
4.自我认知:青春期是孩子开始建立自我认知和自我身份的阶段,可能会表现出对自己外貌、能力和兴趣的关注。
5.独立性:青春期的孩子可能表现出更强烈的独立意识,希望能够做出自己的决定和选择。
如何有效沟通1.倾听:对于青春期的孩子,倾听是最重要的,要给予他们充分的机会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不要轻易打断或批评。
2.尊重:尊重孩子的独立性和意见,给予他们自主权和选择的空间,不要过多干涉和指导。
3.建立信任:建立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信任是沟通的基础,要让孩子感到自己可以随时向父母倾诉和寻求支持。
4.表达关怀:表达对孩子的关心和支持,让他们知道无论发生什么都可以依靠家长。
5.寻求专业帮助:如果孩子的问题超出了家长的能力范围,不要犹豫寻求专业帮助,可以向心理咨询师或教育专家寻求建议。
青春期是一个需要理解和支持的阶段,父母和老师应该注重与孩子的沟通,倾听他们的声音,尊重他们的选择,用爱和理解去引导他们健康成长。
初中生心理特点及应对策略
初中生心理特点及应对策略初中阶段是学生成长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面临着身心发展的变化、学习压力的增加、社交关系的复杂化等问题,因此他们的心理特点需要得到重视。
以下是初中生心理特点及应对策略。
一、自我意识增强初中生逐渐形成了自我意识,开始关注自己的形象、行为以及自我价值感。
他们对自己的外貌和形象看得非常重要。
因此,有时他们会受到同龄人对他们的外貌和外表的评价和观点的影响。
此时,家长和老师应该给予他们积极的正面评价,增强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二、情绪波动较大初中生的情绪波动较大,他们可能会因为一点小事而特别开心或者特别沮丧。
这是因为他们的生理和心理发展正在发生变化。
家长和老师应该关注他们情绪的波动,适时与他们沟通,引导他们正确处理情绪。
同时,可以鼓励他们参加一些兴趣爱好的活动,以缓解情绪上的不适。
三、逐渐独立意识加强初中生逐渐开始表现出独立意识。
他们渐渐追求不受父母约束的自由和独立。
在这一过程中,父母应该根据孩子的年龄和能力适度地给予他们一些独立权利和责任,同时培养他们正确认识权益和责任的观念。
四、对社交关系的关注初中生更加关注自己的社交关系。
他们希望在班级里有朋友和认同感。
家长和老师可以鼓励他们参加班级或学校的活动,培养他们与同学和老师的良好关系。
同时,在培养他们的交际能力的同时,也应教育他们正确处理各种人际关系的方法。
五、学习压力增加初中生面临着学习压力的增加,他们需要适应新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方式。
家长和老师可以和他们进行交流,了解他们在学习上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帮助他们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并提供必要的学习指导。
同时,对于他们的学习成绩,不要过分强调成绩的好坏,而是鼓励他们对学习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六、身心发展不平衡初中生身心发展不平衡,身体发育和性别特征逐渐显现。
而且,他们的心理和身体也面临着很多问题,比如睡眠问题、饮食习惯问题等。
家长和老师应该关注他们的身心发展问题,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同时,也可以教育他们关于健康生活的知识,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
中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及应对
中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及应对1.自我认同和身份建立的阶段: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他们开始关注自己的身份和社会地位,对自己的特点和能力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这一阶段,中学生常常会陷入自我怀疑和自我评价的困境,对自己的外貌、能力和社交关系产生较强的焦虑。
家长和教师应该给予中学生充分的支持和肯定,鼓励他们树立积极的自我形象,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2.对外部评价的敏感:中学生对他人对自己的评价非常敏感。
他们非常关注他人的评价,尤其是同龄人的评价。
因此,一旦遭受到批评或否定,中学生往往会感到沮丧和自责。
家长和教师应该帮助他们明确自己的价值观和标准,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尽量减少对他人评价的依赖。
3.情感波动和情绪不稳定:中学生的情感波动和情绪不稳定是常见的特点。
他们的内分泌系统正经历重大变化,身体和心理上都处于不稳定的状态。
家长和教师要理解中学生的情绪起伏,尊重他们的情绪表达,与他们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帮助他们学会正确处理自己的情绪,控制情绪的爆发和压力。
4.增强独立性和自主性:中学生开始渴望独立和自主,希望能够自己做决策和掌控自己的生活。
家长和教师应该给予他们适当的自主权,让他们有能力参与决策、解决问题和承担责任。
同时,也要教育他们负责任和理解自己决策后果的重要性。
5.心理压力增加:中学生面临着学业压力、人际关系压力和成长自我价值的压力。
家长和教师需要帮助他们分担压力,提供支持和指导,同时也要教会他们正确应对压力的方法,如通过运动、放松和调节心态来缓解压力。
6.角色转变:中学生正处在从儿童向成年人转变的关键阶段,他们需要逐渐承担起更多的责任和角色。
家长和教师应该为他们提供适当的机会和环境,培养他们的领导才能、合作能力和团队意识,让他们有机会锻炼自己的能力和发展自身潜力。
总之,中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是多方面的,家长和教师应该了解他们的特点,尊重他们的需要,并提供适当的支持和帮助。
通过与中学生的良好沟通、关心和关注,我们可以帮助他们建立健康的心理成长,促进他们全面发展。
初中学生心理特点及相应的教育措施建议
初中学生心理特点及相应的教育措施建议初中阶段是孩子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孩子在这个阶段经历着从儿童到青少年的转变过程。
初中学生心理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身心发展不平衡、自我意识的产生、情感变化和适应困难等。
首先,初中学生身心发展不平衡。
在这个阶段,孩子的身体开始快速发育,形体构造逐渐变大,但是体力和精力的消耗仍然比较大。
此外,大脑的发育也在快速进行,逻辑思维能力的提升和抽象思维的能力的培养是这个阶段的主要任务。
其次,初中学生开始产生自我意识。
这个阶段,孩子开始关注自己的形象和价值,开始在人际关系中寻求自我认同感。
他们渴望被他人接纳和赞许,也更容易受到他人的批评和否定的影响。
再次,初中学生情感上发生较大变化。
在这个阶段,青春期带来的荷尔蒙变化和身体发育等因素,使得孩子情绪波动较大。
他们常常面临着情感的矛盾和困惑,需要适应这些变化并学会有效地表达和处理情感。
最后,初中学生面临着适应困难。
进入初中后,孩子们需要面对新的学习环境、学业的压力和人际关系的复杂性等挑战。
这些变化可能会使他们感到压力和不安,导致心理问题的产生。
针对初中学生心理特点,我认为教育者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和建议:首先,提供适当的身心发展平衡教育。
教育者应该为学生提供适当的体育锻炼和艺术培养,帮助他们发展身体和大脑的平衡发展。
例如,设置体育课、音乐课和美术课等,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潜能。
第二,引导学生树立积极的自我意识。
教育者应该在教育过程中注重对学生的肯定和鼓励,帮助他们树立积极的自我意识。
例如,通过鼓励学生在社交活动中主动发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心和独立思考能力。
第三,注重情感教育。
教育者可以通过创设亲子互动、班级共建和心理辅导等方式,引导学生理解和表达自己的情感。
例如,组织班级活动,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喜怒哀乐,增强互相理解和沟通的能力。
总之,初中学生心理特点与教育措施是密切相关的。
教育者应充分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采取相应的教育措施,关心和引导学生的身心发展,帮助他们顺利度过这个关键时期。
初中生 心理特点
初中生是处于青春期阶段的学生群体,他们的心理特点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自我意识增强:初中生开始逐渐认识到自己的个体差异,对自己的价值、形象和地位产生更多的关注。
他们更加关注自己的长相、穿着、社交关系等方面,同时也开始思考自己的兴趣爱好、才能和未来发展方向等。
2.追求独立和自主性:初中生追求独立和自主性,在学习、生活和社交方面更加希望有自己的选择和决策权。
他们愿意独立解决问题,表达自己的意见,展示个人才华。
3.正确认识和处理情绪:初中生在身体和心理上都经历一系列的变化,往往面临着情绪波动和困扰。
他们可能经历焦虑、压力、挫折感等情绪,需要学会正确认识和处理自己的情绪,寻求适当的支持和帮助。
4.社交需求增强:初中生正处于社会化的重要时期,他们希望能够融入集体,与同龄人建立更紧密的友谊关系。
他们渴望获得认同和关注,同时也需要学会与不同类型的人相处和解决人际关系问题。
5.价值观开始形成:初中生对于价值观的认知开始形成,并逐渐建立起自己的世界观、价值观和道德观。
他们开始思考自己对于现实社会、家庭、学校等方面问题的看法,并在日常行为中逐渐体现出自己的价值取向。
作为教育者和家长,对初中生的心理特点需要给予关注和理解,并与他们建立良好的沟通和互动关系,帮助他们健康成长。
同时,也需要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积极向上的心态,注重个人潜能的发展,形成独立自强的品格。
初中学生心理生特点
初中学生心理生特点初中学生是孩子们在成长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发展阶段。
在这个阶段,他们开始逐渐独立思考,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和思维模式。
以下是初中学生的心理生特点:1.自我意识增强:初中学生开始意识到自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开始关注自己的能力、外貌和认同感。
他们开始注意自己在集体中的地位和形象,希望受人尊重和认可。
2.兴趣逐渐突出:初中学生对一些特定兴趣的关注度逐渐增强。
他们开始表现出对一些事物的浓厚兴趣,可能会对音乐、体育、文学、科学等领域产生浓厚的兴趣,并投入更多时间和精力去学习和发展这些兴趣爱好。
3.规则意识强化:初中学生的规则意识逐渐增强,他们开始关注道德和伦理问题。
对于公平、正义和道德准则,他们有着更强烈的认同感,并愿意为之付诸行动。
4.追求独立和自主性:初中学生对于自己的独立性和自主决策有着强烈的追求。
他们希望能够主动参与决策过程,争取更多的自主权,并尝试自己做出决策,承担责任。
5.自尊心脆弱:初中学生对自己的形象和评价非常敏感,容易受到他人的批评或嘲笑而产生自卑感。
他们对自己的能力和外貌有着高标准的要求,可能会因为自身条件与标准不符而感到沮丧和自责。
6.社交需求增强:初中学生急切地渴望与同伴建立良好的社交关系,并力图适应并融入集体。
他们开始注意自己的外貌和行为,希望受到同伴的欢迎和认同。
7.工具思维发展:初中学生开始逐渐转变为更加理性的思维方式,注重逻辑性和实用性。
他们更加倾向于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工具,并愿意通过学习和实践来提高自己的能力和技能。
8.情绪波动较大:初中学生的情绪波动较大,常常由于身体发育和荷尔蒙的原因而容易产生情绪上的波动。
他们会经历兴奋、激动、焦虑、沮丧等各种情绪,并需要学会管理和处理这些情绪。
9.思维逻辑能力提高:初中学生的思维逐渐从感性向理性发展。
他们开始能够使用更加复杂的逻辑思维,进行分析和推理,并能够运用抽象概念进行思考和表达。
10.自我认同意识觉醒:初中学生开始建立自己的核心价值观和意识形态,形成自己的个人信仰和世界观。
七年级学生心理特点及对策
初一学生心理特点及心理辅导计划初中阶段是学生的生理和心理急剧变化的关键时期,少男少女们由依附服从变成独立反叛、由温顺平和变成倔强好胜、由喜欢父母变成喜欢同伴、由喜欢幼稚变成渴望成长、由忽视性别变成重视性别、由排斥异性变成亲近异性、由追随美德变成耻笑美德、由坦率老实变成狡诈自私、由心无杂念变成心事重重、由无所追求变成追逐明星、由尊敬老师变成鄙视老师、由生活在真实生活中变成生活在虚拟世界中、由习惯平淡无奇变成喜爱绚丽多彩。
少男、少女们从踏上初中之们开始就在寻找、扮演各自心仪的性别角色和社会角色,并从丰富杂乱的影视、书刊、传闻中贪婪地吸收他(她)们压抑已久而又兴奋快意的敏感信息,在图案、照片、歌词、剧情、韵律、文字、语言中舒畅地体验他(她)们倍受压抑而又追求已久的心灵共鸣,在追逐青春偶像中感受青春的骚动、幻想未来的生活、延伸自己的欲望,在与同伴的交流中发现原来个个如此、发现竟有知音朋友、发现存在广阔市场,从而卸掉背负已久的罪责,从而形成“众志成城”的群体,从而对抗“神经可恶”的老师,从而排斥唠叨烦恼的父母。
初一学生心理特点1、个人意识开始出现2、群体意识日益增强3、青春欲望渐渐萌发4、童心玩念依旧旺盛5、厌学情绪渐渐滋生6、自我管理逐渐变难初二学生心理特点1、思维能力大为提高2、理想志向更为远大3、青春欲望更为炙热4、自尊反叛更加强烈5、厌学情绪更加激化6、自我管理更加困难初三学生心理特点1、思维能力空前提高2、理想压力空前增大3、理想热情大打折扣4、青春欲望稍受冷落5、自私叛逆日益强烈6、厌学情绪继续激化7、自我管理两极分化初一学生年龄特点和教育对策一、问题的提出长期以来刚刚升入中学的初一学生,由于自身及客观情况发生了变化,许多学生进入中学后不能尽快地适应中学生活,在学习、思想、生活等方面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引起老师、家长对他们的不满,而他们自己也非常痛苦,感到很无助。
为了帮助学生尽快地适应中学生活,为以后的学习、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我从各个方面对学生进行了了解,比如:与初一任课教师进行交谈、召开部分学生座谈会、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以及与一些家长进行交流等等,收集到了很多信息,并对学生进入中学以后在学习、思想等方面遇到的困难和出现的问题进行了整理。
初中生心理发育特点
有关初中生“心理发育”的特点
有关初中生“心理发育”的特点如下:
1.自我意识觉醒:初中生开始有成人感,希望家长不再把他们看作孩子,希望得到家长
的承认和尊重,希望与父母平等。
但与此同时,他们的社会成熟又有些滞后,这使他们容易产生矛盾心理。
2.思维能力提升:虽然初中学生的思维已经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但水平还比较
低,特别是七年级阶段还处于从经验型向理论型过渡时期,直到九年级才逐渐走向成熟。
3.情绪丰富且易波动:他们的情绪从低级性的单纯天真向高级社会性情感发展,具有一
定的群体感、道德感、美感、社会责任感和对美好理想的向往。
然而,他们的情绪又常常表现为兴奋高、紧张、容易冲动、不稳定、欠成熟、容易波动失控。
在遇到不满和矛盾时,容易激动、愤怒,并呈现激情状态。
4.性意识开始萌芽:初中生开始产生怀春心理,注意和喜欢接近异性,有较强的性意识
和性冲动。
此外,初中生还具有求知欲强、好奇心重、思维敏捷、精力充沛、勇于拼搏等特点,但自我控制能力不强,缺乏坚强的意志和顽强的毅力。
怎么和初中生孩子有效沟通教你这几招
怎么和初中生孩子有效沟通教你这几招按理说,父母应该是子女最亲近的人。
可事实上,越来越多的中学生不信任父母,甚至有话不愿说给父母听,甚至不愿意回家……一方面说明中学生因为身心的不断发展和成熟,开始加强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试图摆脱父母的约束和管教;另一方面,可以说是不科学的家庭教育和传统的家长式作风造成的。
如果你的孩子进入初中,如何和他有效沟通呢,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家庭成员统一认识做好教育规划有步骤地加以实施孩子进入中学是一个家庭的重要事件,也是孩子人生的重要时刻。
家庭成员一定要统一思想、达成共识,积极做好孩子中学阶段的教育规划,并指定与孩子相熟、相知的家庭成员去与孩子交流沟通。
孩子的教育规划内容包括日常的行为习惯、性格培养、情绪管理、情感把握、学业目标、安全与自我保护等。
而这些规划的实施与实现都离不开孩子这个主体,同时也需要指定的家庭成员做好与孩子在各个阶段的沟通工作,集中整个家庭的智慧,引导帮助孩子实现教育规划,促进健康发展。
重视日常沟通全方位打造沟通渠道据统计:在校中学生与家长经常沟通的比例不足10%,家长往往是在孩子出现问题之后才进行沟通,且效果不理想。
由此可见,重视日常的交流沟通对于预防和化解孩子出现问题十分重要。
其实,家长与孩子的交流不一定只停留在说服教育上,交流的渠道是多种多样的。
例如,多带孩子去参加一些社会活动,孩子们去听、去看、去想,家长只需适时点拨、引导,就可以取得预期的效果。
再如,去旅游,从前期的规划准备,到后期的亲身体验,都是对孩子独立性、统筹性的检验,也是对孩子安全、自我保护的教育。
选好“节点”发挥有效沟通的引领作用学习学习是中学生日常生活的主要内容。
面对中考的压力,无论是我们的孩子,还是每一个家长,都在关注学习成绩的质量,而忽略了对孩子综合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如果孩子考试考好了,大家都很高兴,不妨问问孩子考好的原因,还存在哪些问题。
如果孩子没有考好,也不妨问问原因,和孩子一起坐下来分析各科的试卷、寻找答案。
初中阶段如何进行有效的亲子沟通?
初中阶段如何进行有效的亲子沟通?初中阶段是孩子生理和心理快速发展的时期,也是亲子关系面临挑战的最重要的阶段。
有效沟通是建立良好亲子关系,帮助孩子顺利度过青春期的关键。
以下从教育专家的角度,对初中阶段亲子沟通,提供一些比较有效的策略:一、理解初中生的心理特点和沟通需求1.理解青春期的特点:生理变化:初中生进入青春期,身体和心理都发生了显著变化,很可能会出现情绪波动、易怒、敏感等现象。
自我意识觉醒:孩子开始追求独立自主,试图逃脱父母的控制,并渴望被理解和尊重。
社交圈的扩大:朋友的影响力不断增加,孩子对父母的依赖性减低,更渴望得到朋友的认可。
2.清楚孩子的沟通需求:平等地位交流:初中生渴望被平等对待,父母应该静静地倾听他们的想法,而不是以命令或教训的口吻参与交流。
尊重隐私:孩子开始注重隐私,不愿过多分享个人信息,父母应该尊重孩子的界限。
理解思想感情:孩子在表达能力方面有所提升,但情绪控制能力总体较弱,父母应该耐心引导,帮助孩子学会正确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二、营造良好的沟通氛围1.营造温馨安全、舒适惬意的沟通环境:选择合适的时机和地点进行沟通,避免在孩子情绪不稳定的时候进行交流。
创造和谐轻松、愉快的氛围,让孩子感到安全和放松,愿意主动去与父母交流。
尽量减少指责和批评,可以使用安慰、鼓励和肯定的语言,让孩子感觉到父母的理解和支持。
2.积极主动地聆听,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注视着孩子的表达,用眼神和肢体语言表达你的关注,尽量避免反驳孩子。
尝试用孩子的视角思考问题,理解他们的想法和感受,即使你不表示同意他们的观点。
不要急于下结论,多问一些开放性问题,鼓励孩子表达自己的想法。
3.关注孩子的情绪,及时给予支持和帮助:注意孩子的情绪变化,当孩子情绪低落或焦虑时,给予安慰和支持。
帮助孩子识别和管理自己的情绪,学会用健康的方式表达和处理负面情绪。
鼓励孩子积极参与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中,一起探索解决方案,增强孩子的自信和能力。
初中阶段如何进行有效的亲子沟通?
初中阶段如何进行有效的亲子沟通?初中阶段是孩子人生的重要转折期,他们面临着学业压力、青春期困惑、人际关系挑战等诸多问题,与父母的沟通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如何在这一阶段进行最有效的亲子沟通,帮助孩子顺利度过这一阶段,是对家长和孩子都极其关键的。
一、理解初中生心理特点,构建有效沟通的基础初中生正处在青春期,生理和心理发展迅速,表现出以下特点:独立意识增加:渴望自由,希望摆脱父母的控制,容易出现逆反心理。
自我意识觉醒:对自我认知和价值观进行探索,渴望被爱、尊重和认可。
情绪波动较大:易受影响,情绪容易波动,有时会表现出焦虑、敏感、易怒等情绪。
同伴关系重要:朋友的影响力日益增加,更容易被同伴影响。
了解这些特点,家长才能更有效地与孩子沟通,尽量减少使用过时的沟通方式,而是需要采取更理解、尊重的沟通方式,让孩子感觉到被理解和尊重。
二、建立良好的亲子互动模式,营造温馨沟通氛围1. 创造沟通机会:日常交流:不要把沟通思维禁锢在学习成绩上,可以和孩子分享日常生活,了解他们的兴趣爱好、朋友等,建立起亲近的沟通氛围。
定期安排亲子活动:可以定期安排亲子活动,比如一起看电影、做饭、运动等,在开心愉快的氛围中增进交流沟通。
静静地倾听孩子的声音:积极主动倾听孩子的想法和感受,不要打断孩子,并给予真诚的回应。
2. 营造积极主动的家庭氛围:营造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父母彼此间关系融洽、充满爱意,可以让孩子感受到安全感和信任感,也更容易信任父母。
尊重孩子的隐私:不要随意翻看孩子的手机或私人物品,尊重孩子的隐私,才能建立起相互信任。
避免过度批评:不要随意严厉批评孩子,尤其是当着外人的面,要注重实际帮助和鼓励和肯定,增强孩子的自信心。
3. 利用积极的沟通技巧:主动积极倾听:认真倾听孩子说话,眼神交流,并用一些肯定的话语表达你的关注,例如“你说得很有道理”,“我理解你的感受”。
将心比心:尝试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问题,理解他们的想法和感受,尽量减少用自己的逻辑和经验去评判孩子。
如何与初中生沟通
关心初中生的生活
主动关心初中生的学习、 生活和情感状态,给予支 持和鼓励。
保密原则
对于初中生愿意分享的秘 密或隐私,要保守秘密, 建立信任关系。
掌握有效的沟通技巧
清晰表达
1.A 用简单明了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要求,避 免使用复杂的词汇或长句。
非暴力沟通
1.B 在与初中生沟通时,避免使用攻击性或负
06 总结与展望
总结与反思
总结
在与初中生沟通时,需要结合初中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了解他们的兴趣和需求 ,采取适当的沟通方式,以达到良好的沟通效果。
反思
在沟通过程中,需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避免使用过于复杂或抽象的语言, 以及避免过度指责或批评,应该多给予鼓励和支持,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
展望未来,提出建议和展望。
针对初中生的不同特点和需 求,需要采取不同的引导方 法和手段,如榜样示范、情 境模拟等。
引导初中生树立正确的价值 观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共 同努力,形成教育合力。
如何应对初中生的逆反心理
理解初中生的逆反心理,了解他 们的心理需求和压力,给予关心
和支持。
与初中生进行积极有效的沟通, 听取他们的想法和意见,尊重他
面的语言,采用温和、平和的表达方式。
观察和描述
1.C 注意观察初中生的言行举止,客观描述他们 的行为和情绪,避免主观臆断或评价。
引导思考
1.D 在与初中生沟通时,引导他们思考问题的根
源和解决方法,培养自主思考和解决问题的 能力。
03 引导初中生树立正确价值观
了解初中生的兴趣爱好
01
了解初中生的兴趣爱好和关注点,以便在沟通中寻找共 同话题,建立良好的沟通基础。
1.谢谢聆 听
心理变化
初中一年级学生心理特点及对策
初中一年级学生心理特点及对策
1. 心理特点
初中一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主要表现为:
- 适应性差:由于从小学到初中的转变,学生需要适应新的研
究环境、师生关系和学科要求,导致适应性较差。
- 自我意识增强:在进入初中后,学生开始关注自己的形象和
地位,对自我认知的需求较强。
- 情感变化大:初中一年级学生常常经历情感起伏较大的阶段,容易受到朋友和同学的影响。
- 学风差异明显:不同学科要求的不同,初中一年级学生的研
究态度和学风也有较大差异。
- 意志力薄弱:由于年龄的特点,初中一年级学生常常意志力
较薄弱,对研究的持久性和坚持性有一定挑战。
2. 对策
针对初中一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对策:
- 营造良好的研究环境:为学生提供良好的研究氛围和条件,包括安静的教室环境、充足的研究资源和合理的研究计划。
- 强化心理辅导:针对适应性差、情感变化大等问题,面向学生开展心理辅导课程,帮助他们解决心理问题和情感困扰。
- 培养积极的研究态度:通过树立积极的榜样和引导,帮助学生改变消极的研究态度,提升研究动力和自信心。
- 增强意志力:通过培养学生的自律性和坚持性,帮助他们克服研究上的困难,提高研究的持久性。
- 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鼓励学生主动参与班级和社交活动,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合作精神,以减少负面影响。
综上所述,了解初中一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并采取相应的对策,对于他们的身心健康和学习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初中生心理特点及如何进行有效沟通
初中生心理特点及如何进行有效沟通初中阶段是学生个性发育的一个转折阶段,他们正在告别童年,开始一个崭新的成长和变化时期,在这期间身体的各个方面都在迅速发育并逐渐成熟,与此同时心理的各个方面也在发展,但相对于生理发育速度来说则相对缓慢,这样,身心发展暂处于一种不平衡、不稳定的状态,常常出现各种心理矛盾和心理冲突。
被称为“心理断乳期”、“风暴期”“动荡期”所以,我们有必要了解这一阶段孩子身心发展的特点,以此促进孩子的健康发展。
心理特点:人的生理发展与心理发展是密切联系的,生理迅速发育的同时,心理发展也呈现着阶段特有的表现:1.自我意识的高涨由于身体的迅速发育,这一阶段初中生自觉不自觉的将一部分精力放到自己身上,内心情感丰富起来,经常会考虑“我为什么是我?”“我到底是个怎么样的人?”“别人喜欢我,还是讨厌我等”一系列问题,这种倾向在他们的作文和日记中可以清楚的看到,当然最好事先征得他们的同意。
(但是他们经过反复的思考也不一定能对这些问题有什么明确的客观结论,有时候还会让自己陷入迷茫中,甚至对人对事出现一些敏感、偏激的认识,过度强调自己的观点并伴随夸大的、消极的情绪体验)(开始注重自己的形象:照镜子、穿漂亮的衣服、发型)防止虚荣嫉妒心理的产生。
2.独立意识增强随着身体的发育,知识经验的积累和智力能力的发展,尤其是批判性思维的发展,对任何事件都喜欢自己进行分析和判断,不愿接受现成的观念和规范,不喜欢家长和老师的监督干涉,要求独立自由的倾向非常明显,原来叽叽喳喳开始变得沉默了,自己在心里考虑了,其实不是不想说是怕说了之后不是反对就是干涉(例穿衣打扮、说话行事)盲目交朋友,寻找精神安慰盲目模仿成年人。
3.反抗心理常表现为:一硬碰硬式。
一般出现在性格外向、个性张扬的学生身上,他们遇到自己不愿顺从的人和事时会公开拒绝,很容易与对方发生激烈争执。
这种对抗往往时突然爆发的,并且任何方式的劝解都会无济于事,但是事过之后他也会很快平静下来。
初中生的心理特征
初中生的心理特征初中阶段是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处于身心发展和认知能力提升的关键时期。
在这个阶段,初中生的心理特征呈现出一系列的特点和变化。
了解和理解初中生的心理特征,可以帮助教师、家长和社会大众更好地关注他们的成长需求,为其提供积极的指导和支持。
一、身体和生理变化初中时期,孩子正处于青春期,伴随着体内激素的激增,他们开始经历身体和生理上的变化。
男孩子的生长速度加快,出现声音变低、体毛增长等特征;女孩子逐渐发育成熟,月经初潮出现。
这些变化给初中生带来的心理压力和身体不适感,需要得到家长和老师的理解和引导。
二、自我意识的形成初中生在心理层面开始形成自我意识,开始关注自己的形象与他人的评价。
他们对自己的认知和自尊心开始变得敏感。
因此,对初中生的言行评价要避免过度挑剔和批评,注重肯定他们的优点和努力。
三、独立意识的觉醒初中生逐渐意识到自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开始追求独立和自主。
他们希望在学习、生活和人际交往中获得更多的自主权。
教育者和家长应该给予他们适当的空间和机会,引导他们逐步发展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同伴关系的重要性初中生对于同伴关系的重视程度逐渐增加,朋友圈的选择和影响开始对其产生影响。
同伴认同感和归属感对于初中生的心理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家长和老师应该关注和引导他们与良好的同伴群体建立积极的社交关系。
五、情绪波动和心理压力初中生由于身心发展以及学业压力等原因,易出现情绪波动和心理压力。
他们对于考试、升学等问题会感到焦虑和紧张。
家长和教师应该耐心倾听和理解他们的感受,给予积极的心理支持和心灵抚慰。
六、兴趣和爱好培养初中生对于一些兴趣和爱好开始有了深入的了解和培养,比如音乐、体育、科学等。
这个阶段是发展兴趣和爱好的黄金期,家长和老师应该鼓励他们发展多样化的兴趣爱好,促进他们全面成长。
七、思维方式的转变初中生的思维方式开始从具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转变,并开始形成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
教育者应该通过系统性的学习和思辨引导,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让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生心理特点及如何进行有效沟通初中阶段是学生个性发育的一个转折阶段,他们正在告别童年,开始一个崭新的成长和变化时期,在这期间身体的各个方面都在迅速发育并逐渐成熟,与此同时心理的各个方面也在发展,但相对于生理发育速度来说则相对缓慢,这样,身心发展暂处于一种不平衡、不稳定的状态,常常出现各种心理矛盾和心理冲突。
被称为“心理断乳期”、“风暴期”“动荡期”所以,我们有必要了解这一阶段孩子身心发展的特点,以此促进孩子的健康发展。
生理特点初一学生处在青春发育期的开始阶段,这是个体发育的第二个高峰期,在这一时期身体和生理机能都会发生急剧的变化,主要表现在: 1.外形的变化:(1)身高外形变化最明显的特征是身高的迅速增长,每年至少要长高6-8厘米,家长不经意发现孩子的裤子短了是常事;但男女身高变化是有差异的,一般女生的发育加速期比男生早1-2年,所以初一新生中女生往往身高高于男生。
(2)体重处在青春期的初中生,在体重上也有较大的发展。
平均每年增长4.4-5.5公斤,初中三年以后,男女生的体重已接近成人。
(3)第二性征的出现第二性征是发育的外部表现,是初中生身体外形变化的重要标志。
随着第二性征的出现,初中生开始从童年的中性状态进入到两性分化状态,在男性身上,第二性征主要表现为喉结突出,嗓音低沉,体格高大,肌肉发达,唇部出现娃娃胡,周身出现多而密的汗毛,出现了腋毛阴毛等。
在女性身上,第二性征表现为嗓音细润,乳房隆起,骨盆宽大,皮下脂肪较多,臀部大体态丰满,出现了腋毛和阴毛等,使得男女初中生在外形上的差异日益明显。
2.内脏机能(1)进入青春期后,中学生身体各个系统和器官的生长发育很不平衡,骨骼的增长比肌肉快,四肢的增长又比躯干快,因此少年的体形很像窄肩、扁胸、长腿的“豆芽菜”。
(2)心脏的发育跟不上各器官和系统的生长,所以青少年容易发生头晕、疲劳、心跳加速、血压升高等现象。
(3)大脑的发育在量上没有显著的增长,因为儿童在10岁以前脑重量已有成人的95%,但在质的方面则有较大进展,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能根据假设进行推理,思维的创造性、批判性日益明显。
(同时存在片面性、固执性)(小学高年级开始有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针对这些变化我们应注意:①对于身体上的这些急剧变化我们应密切的关注,及时的加以说明、解释以免造成孩子的心理困惑和负担。
②可以适当进行体育锻炼以促进身体发展,但强度不宜过大以免伤害到骨骼的发育。
③及时补充营养尤其是蛋白质、维生素、糖类(豆制品、鸡蛋、牛奶、核桃仁花生、芝麻、水果)保证身体发展的需要。
(良好的饮食习惯:空腹不喝牛奶无法吸收,饭前吃水果,不吃反季节的蔬菜和水果)④随着学习科目的增加和难度的加强,要注重学习能力的培养,着重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家长现在可能都有感觉,小孩以前在小学成绩很好,怎么到了初中就只有七八十分了,这可以说是一个普遍现象,要知道以前只有两门(科目少),今天没听懂明天老师还会讲,初中不同科目多,难度加大,天天都有新的内容,所以,要改变学习方法,不能还象小学那样初中各年级课件教案习题汇总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一味的死记硬背。
例如:英语单词的记忆,天天都有,量很大,不是孩子不记,记了背了一下就忘了,总是没有成功的体会,慢慢的就丧失了信心,失去了兴趣,就可能放弃了,但是如果用音标,掌握规律,又轻松又有效果)从生理条件上讲,他们完全有这个基础和能力,关键就是我们要通过合适的方式帮助他们发展。
心理特点人的生理发展与心理发展是密切联系的,生理迅速发育的同时,心理发展也呈现着阶段特有的表现:1.自我意识的高涨由于身体的迅速发育,这一阶段初中生自觉不自觉的将一部分精力放到自己身上,内心情感丰富起来,经常会考虑“我为什么是我?”“我到底是个怎么样的人?”“别人喜欢我,还是讨厌我等”一系列问题,这种倾向在他们的作文和日记中可以清楚的看到,当然最好事先征得他们的同意。
(但是他们经过反复的思考也不一定能对这些问题有什么明确的客观结论,有时候还会让自己陷入迷茫中,甚至对人对事出现一些敏感、偏激的认识,过度强调自己的观点并伴随夸大的、消极的情绪体验)(开始注重自己的形象:照镜子、穿漂亮的衣服、发型)防止虚荣嫉妒心理的产生。
自我意识即人对自己各方面的主观认识,积极正确的自我意识,使个体能正确认识自我,认同自和我悦纳自我,形成良好的自我评价和自我调控能力,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条件。
不良的自我意识会不切实际地过高或过低评估自我,会造成沉重的心理负担;或由于自负,自大目空一切,过于张扬和扩展自我;或由于自卑,自我否定导致自我贬损,形成羞怯、萎缩性人格,其结果都不利于初中生身心健康。
教育者应从培养初中生正确看待自己,增进积极健康的自我情感体验和进行积极有效的自我控制入手,帮助其形成客观准确的自我定位,树立“做我真好”的健康观念,确定适当的抱负水平,使之逐步达到自知、自尊、自信、自勉和自控,达成理想与自我和现实自我的统一,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
2.独立意识增强随着身体的发育,知识经验的积累和智力能力的发展,尤其是批判性思维的发展,对任何事件都喜欢自己进行分析和判断,不愿接受现成的观念和规范,不喜欢家长和老师的监督干涉,要求独立自由的倾向非常明显,原来叽叽喳喳开始变得沉默了,自己在心里考虑了,其实不是不想说是怕说了之后不是反对就是干涉(例穿衣打扮、说话行事)盲目交朋友,寻找精神安慰盲目模仿成年人。
3.反抗心理反抗性是初中生身上普遍存在的一种个性心理特征——对一切外在的力量予以排斥或拒绝的意识和行为。
自我意识和独立意识的发展使得初中生急于向成人树立和维护良好的自我形象,追求独立和自尊,一旦这种自我独立的要求得不到认同,屡遭挫折,便会产生偏激的想法。
{例如:对父母的悉心照料和关心极力拒绝和厌烦;(早晨说“快点快点,要不就上学迟到了”;第二句是“早餐怎么也得吃点,要不上午的课顶不住”,第三句是“过马路要小心,看着点车”,第四句是“到了学校你千万努力”,第五句是“中午学校的饭不太好吃,但你正在长身体,一定要多吃点”;第六句“放学回家先写作业,别着急看电视”。
)当自己的主张被父母或教师否定时,会为了坚持自己的想法而挑战权威(玩游戏、打电话)}如果实在没有办法要接受也不会一口答应,讨价还价的。
常表现为:一硬碰硬式。
一般出现在性格外向、个性张扬的学生身上,他们遇到自己不愿顺从的人和事时会公开拒绝,很容易与对方发生激烈争执。
这种对抗往往时突然爆发的,并且任何方式的劝解都会无济于事,但是事过之后他也会很快平静下来。
(例万荣桥)二是冷漠式。
这种情况常常出现在内向的学生身上,女生比较多见,他们以沉默和不置可否来表达反对。
这种不呡不火的态度比较固执,不容易平息、转移和分散。
长期如此会导致家庭关系紧张严重的可能引发闭锁心理。
(性格特征、父母教养方式、朋友亲疏、老师关系)初中生的反抗性有容易迁移和泛化的特点。
当他们对某个人的某一方面或某种言行不满时,会将这个人全盘否定,而且会使他们对对方所在的集体或同一类人都产生抗拒。
因此初中生们很容易出现这样的情况:某个老师某一次不小心“伤害”了他,这个老师就被他成一无是处;妈妈的话引起他反感,爸爸的话也很快失效。
这很容易使他们的对抗心理和对抗行为的结果更加恶化,产生被孤立的主观感受和极度压抑的情绪体验。
这对于初中生的身心健康是很不利的。
存在于初中生身上的反抗性带有较复杂的性质,有时是想通过这种途径向外人表明自己具有独立人格;有时又是为了撑起个样子给自己看,以掩饰自己的软弱;有时是为了引起别人对自己的关注。
实际上,在生活中的许多方面,他们是需要成人帮助的,尤其是在遭受挫折的时候。
(矛盾的) 4.情感体验的矛盾性这一阶段情绪表现体现半成熟、半幼稚的矛盾性特点:强烈、狂暴与温和、细腻共存,可变性与固执性并存,内向性与表现性并存。
5.人际交往的新特点(1)与朋友的关系:改变儿童时期团伙式的交往方式,初中生有了许多心理上的不安和焦躁,需要有一个能倾吐烦恼,交流思想并能保守秘密的地方,因此,交友的范围逐渐缩小,最要好的朋友一般是一至两个。
(一般为同性)当然,随着初中生志趣和爱好的发展越来越广泛,内心生活越发丰富,很难在一个朋友身上满足自己各方面的需求。
所以,他们可能与某一个朋友的交往只限于某一方面的兴趣,而与另一个朋友的交往又只限于另一方面的兴趣。
选择朋友的标准是主要包括:忠诚,有共同的志趣和追求、共同的苦闷和烦恼,性格相近、在许多方面能相互理解支持等。
朋友之间会公开自己认为最重要、最秘密的事。
这种朋友之间的交流对心理发展有积极的意义,能够使他们通过别人更好的认识自己的内心世界,更好的了解自己。
有了朋友,他们会表现得更热情、更积极、更富有信心、勇气,能更好的发展各种社会能力,减少孤僻、自闭、自卑心理的发生。
鉴于朋友的这种重要性,一定要注意引导孩子选择可以帮助其健康成长的益友。
在之后的阶段中,还会出现异性同学之间的交往,这是一种正常的心理需求,但由于初中生自控能力差,认识片面等因素的影响,(喜欢就是爱)要及时加以引导,把其精力集中到学习上,多让他们参加集体活动,培养个人爱好,充实课余生活,防止寂寞感的产生,同时学习相应的生理知识,以理智战胜情感上的冲动,帮助他们度过情感动荡期。
(2)与父母关系的变化童年时期孩子在情感和生活中都很依赖父母,进入初中后,更多的是希望从父母那里得到精神上的理解、支持和保护,依赖的方式有所改变,之间与父母的关系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在情感上有了其他的依恋对象与父母的情感不如以前亲密了;在行为上反对父母对他们的干涉和控制,要求独立的愿望非常强烈;在观念上和以往完全接受父母家长的教育指导不同,开始审视许多以前一贯信奉的观点,审视的结果与父母意见常常不一致。
随着初中生生活范围的扩大,分辨能力的增强,会发现父母身上的一些缺点,与此同时,由于掌握了更多获取信息的渠道,会有其他近乎完美水平的偶像出现,父母的榜样作用削弱。
总的来说,初中生心理的发展呈现出既反抗又依赖、(父母)既开放又闭锁、(朋友)既勇敢又怯懦、(公众)既高傲又自卑(情绪)的矛盾特点。
针对这些特点我们该和孩子进行有效的沟通:①要创造稳定和谐的家庭气氛。
家庭氛围是子女成长的催化剂。
如果父母感情不和,经常打骂、争吵甚至婚姻破裂,子女在这样的家庭中生活,肯定是得不到良好的教养,会对子女心身发育极为不利。
有研究表明,破裂的单亲家庭对青少年心理健康各方面都有显著的消极影响,同时单亲家庭子女违法犯罪率也很高。
②形成良好的家庭教方式养:Ⅰ.教育观念的转变:教育的目的是要使孩子健康成长、全面发展,使其适应社会发展,不能仅仅用分数、学习成绩来评价孩子。
我们家长都很注意孩子智力发展,但对孩子品德、意志、毅力、劳动习惯、生活能力的发展就不那么严格,总想着只有一个小孩不能让他太累、太受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