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整合
部编三年级英语上册第一单元整合备课思路(单元教学计划)
部编三年级英语上册第一单元整合备课思路(单元教学计划)教学目标1. 通过本单元的研究,学生能够掌握以下知识点:- 日常用语:问候和告别语- 询问和回答姓名、国籍、年龄以及兴趣爱好- 识别和读出数字1-20- 研究和掌握颜色的表达方式2. 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提升学生的英语交流能力。
教学重点1. 研究和掌握常用的问候和告别语,能够准确使用。
2. 掌握数字1-20的英文表达方式,能够读出并理解其意思。
3. 研究和认识常见的颜色词汇,能够正确表达。
教学内容1. 课文研究:- 使用教材中的对话,让学生通过模仿和角色扮演的方式研究常用的问候和告别语。
- 引导学生在对话中练询问和回答姓名、国籍、年龄以及兴趣爱好的表达方式。
2. 数字研究:- 呈现数字1-20的图片或卡片,引导学生一边看一边跟读,加强对数字的记忆。
- 走访课堂,让每个学生口头回答并正确读出展示的数字。
3. 颜色研究:- 使用图片或实物展示不同颜色的物品,引导学生用英语逐个命名。
- 练听力,播放与颜色相关的英语歌曲,让学生跟唱并边指认相应颜色的物品。
- 分组活动,让学生用各种颜色涂画或拼贴,同时进行口头表达颜色的练。
教学方法1. 角色扮演:通过模仿和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运用所学知识。
2. 听力训练:通过播放音频材料,培养学生的听力能力和语音感知能力。
3. 游戏教学:运用游戏形式,增加研究的趣味性和参与度。
4. 分组合作:通过小组合作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教学评估1. 口头回答:在课堂上分发卡片,让学生根据问题用英语回答。
2. 角色扮演表演:设计小对话和情景,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角色扮演表演,评估其语言流利度和准确性。
3. 书面练:布置练册上相关的练题,检测学生对于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教学资源1. 教材《部编三年级英语上册》2. 数字图片或卡片3. 颜色相关的图片或实物4. 音频材料和英语歌曲教学时长本单元教学计划预计需要4-5个课时进行教学。
北师大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精品教学课件 第一单元单元整合
时间、地点:1949年10月1日,北京
概况:毛泽东宣布中央人民政府是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全
中华 人民 开国大 共和 典
国人民的唯一合法政府
意义: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中国人民经过一百多年的 英勇斗争,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
国的 成立
的统治;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从此站立起 来了;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
时间:1950—1952年
中华Leabharlann 法律文件:《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人民 共和 国的
土地 改革
结果:除部分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 意义: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2 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 地主阶级;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这使人
巩固
民政权更加巩固,也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
西藏和 时间:1951年
平解放 意义: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
原因:1950年6月25日,朝鲜内战爆发。美国政府作出武装干涉朝鲜内 战的决定,并派遣第七舰队侵入台湾海峡。美国还操纵联合国安理 会通过决议,组成以美国军队为主的“联合国军”,扩大侵朝战争。 中 1950年10月初,美军不顾中国政府一再警告,悍然越过三八线,把战火 华 烧到中朝边境。侵朝美军飞机多次轰炸中国东北边境地区,给人民 人 生命财产造成严重损失,我国安全面临严重威胁。朝鲜民主主义人 民 抗 民共和国请求中国政府派兵援助 共 美 目的: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和 援 开始:1950年10月,彭德怀率领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战场 国 朝 英雄人物:黄继光、邱少云等 的 结果:1953年7月,美国不得不在停战协定上签字,中朝人民取得反侵 巩 略战争的胜利 固 意义:抵御了帝国主义侵略扩张;捍卫了新中国安全;保卫了中国人民 和平生活;稳定了朝鲜半岛局势;维护了亚洲和世界和平;大大提高了 我国的国际地位;是中国人民站起来后屹立于世界东方的宣言书;是 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重要里程碑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知识整合
第一单元知识整合【字音】莽.莽(mǎnɡ)滔.滔(tāo)妖娆.(ráo)塬.上(yuán)原驰.蜡象(chí)折.腰(zhé)风骚.(sāo)天骄.(jiāo)今朝.(zhāo)红装素裹.(ɡuǒ)稍逊.(xùn)大雕.(diāo)分.外(fèn)俱往矣.(yǐ)成吉思汗.(hán)嘶.哑(sī)腐.烂(fǔ)吹刮.(ɡuā)一枚.(méi)矮.矮(ǎi)坟.墓(fén)海峡.(xiá)娉.婷(pīnɡ)鲜妍.(yán)冠冕..(ní)(nán)..(ɡuān)(miǎn)呢喃丰润.(rùn)翅翼.(yì)红晕.(yùn)忧戚.(qī)谐奏..(xié)(zòu)枉.然(wǎnɡ)飘逸.(yì)摇曳.(yè)燃.起(rán)吹熄.(xī)【字形】文采.竞.折腰喉咙..汹涌.悲愤.激.怒黎.明光艳.沉醉.凝.望漫.游哀.愁【释义】第1课1.滔滔:这里指黄河波涛滚滚的样子。
2.妖娆:娇艳美好。
3.折腰:弯腰行礼,这里是倾倒的意思。
4.风骚:本指《诗经》里的《国风》和《楚辞》中的《离骚》,后来泛指文章辞藻。
5.天骄:天之骄子。
6.惟余莽莽:只剩下白茫茫一片。
7.红装素裹:形容雪后天晴,红日和白雪交相辉映的壮丽景色。
8.略输文采:这里是说秦皇汉武武功甚盛,对比之下,文治方面的成就略有逊色。
9.风流人物:这里指能建功立业的英雄人物。
10.山舞银蛇,原驰蜡象:群山好像(一条条)银蛇在舞动,高原(上的丘陵)好像(许多)白象在奔跑。
第2课1.嘶哑:嗓音沙哑不圆润,甚至发不出声来。
2.汹涌:水猛烈翻腾上涌的样子,形容波浪又大又急。
3.黎明:天将明未明的时候,喻指光明和胜利。
4.腐烂:烂掉朽坏。
第4课1.轻灵:轻快灵巧。
九上第一单元语文整合教案
九上第一单元语文整合教案教案标题:九上第一单元语文整合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并掌握本单元的重点词汇、短语和句子结构。
2.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朗读、理解和表达。
3.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
教学重点:1. 掌握本单元的重点词汇和短语。
2. 理解并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朗读和表达。
教学难点:1. 运用所学知识进行阅读理解。
2.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1. 教材:九年级上册语文教材。
2. 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电脑、音响等。
3. 教具:单词卡片、图片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进入本单元的学习氛围。
2. 通过提问或小组讨论,引发学生对本单元话题的兴趣。
二、新课讲解(15分钟)1. 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本单元的重点词汇和短语,并进行解释和示范。
2. 教师讲解本单元的句子结构和语法知识,并进行例句分析和练习。
三、合作学习(20分钟)1. 学生分组,进行小组活动,通过讨论和合作完成相关练习。
2. 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阅读材料,进行阅读理解训练,并与小组成员进行交流和讨论。
四、个别指导(10分钟)1. 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指导和辅导。
2. 教师与学生进行一对一的对话和练习,帮助学生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五、综合训练(15分钟)1. 教师设计综合训练活动,包括听力、口语、阅读和写作等方面的练习。
2. 学生进行综合训练,巩固所学知识,并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六、作业布置(5分钟)1. 教师布置相关的课后作业,包括词汇练习、阅读理解和写作等。
2. 鼓励学生在课外拓展阅读,增加语言输入和积累。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掌握本单元的重点词汇和短语,理解并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朗读和表达。
同时,通过合作学习和个别指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得到了提高。
在综合训练环节,学生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但在教学中,还需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和写作能力,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
北师大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精品教学课件 第一单元 单元整合
团结。但它沉重地打击了清朝的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谱写了 中国近代史上壮烈的一章
本课结束
原因 腐败的封建统治和沉重的剥削,使阶级矛盾尖锐
领导 洪秀全等(农民阶级)
时间 1851—1864年
兴起 金田起义
太平
发展
永安建制;定都天京,颁布《天朝田亩制度》;进行北伐、西征, 军事上进入全盛时期
天国 转折 天京事变
运动 失败 天京陷落
太平天国起义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由
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太平天国无法提出切合实际的革命纲领, 评价 无法制止和克服领导集团的腐败,也无法长期保持领导集团的
第一单元 单元整合
原因
鸦片战争
时间 结果
影响
原因 第二次鸦 时间 片战争 Fra bibliotek强罪行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根本原因:英国为开辟中国市场 直接原因:中国的禁烟运动 1840—1842年 签订中英《南京条约》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成为中国 近代史的开端 西方列强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1856—1860年 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从19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俄国侵 占我国东北和西北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
(部编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一单元知识整合pptx
第一单元知识整合
返回目录
(2)航天、北斗都彰显了国家发展科技的决心。结合 创新驱动发展
相关知识,谈谈我国 为什么 重视科技创新?
限定知识角度
原因类
【答案】①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②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 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也是中华民族最鲜明的民族禀 赋;③创新驱动是国家命运所系;④创新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 重要力量;⑤科技创新能力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⑥创新已经成为世界主要国家发展战略的重心;⑦在激烈的国际竞争 中,唯创新者进,唯创新者强,唯创新者胜。
观点对接
①坚持改革开放,是我们 的强国之路;改革开放是 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
第一单元知识整合
返回目录
典型素材
观点对接
②党和政府坚持让人 材料二: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基本民生保障
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 迈上新台阶,助力特殊困难群体与全国人民一道步 入全面小康社会②。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引领全体人民朝着
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抉择),也是决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
键一招;③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④改革只有进行时,
没有完成时。
变式设问
(中考设问新词·根源)结合材料一,谈谈
我国坚定不移深化改革开放的根源所在。
第一单元知识整合
返回目录
(2) 材料二 体现 了哪些 共享发展 的知识?
限定材料范围 体现类 限定知识角度
航系统更好服务全球、造福人类贡献了中国智 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
慧和力量⑧。
第一单元知识整合
返回目录
(1) 我国航天科技自主创新取得的重大突破 向世人 证明 了什么?
限定材料范围
可转化为说明类
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三课件第一单元 单元整合
(2)西学的传播 明朝末年,意大利人利玛窦等带来天文、地理等方面的新知识,徐光启等 人主张以开放的胸怀会通中西文化。近代以来,随着国门被迫打开,先进的 中国人对西学的认识逐渐加深。一些较为开明的官员主张学习西方,提出 “师夷之长技以制夷”。洋务运动时期,洋务派学习西方科技,清政府设立新 式学堂培养外交和翻译人才,派遣留学生赴欧美学习。维新运动时期,一些 爱国知识分子放眼世界,探索新知,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西方资产阶级革 命时期的一些学说成为辛亥革命的思想武器。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主张 吸收民主与科学的思想,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后,先进的民主主义者开始 接受马克思主义。五四运动大大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二、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
1.时空构建 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中华文化吸收了不少来源于异国他邦的文化,在与 外来文化的交流中不断发展、升华。与此同时,中华文化也不断向外辐射 和传播,促进了世界文明的发展,展示出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
2.核心知识 (1)佛教本土化 两汉之际,佛教传入中国。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日趋兴盛,逐渐同儒家文 化、道家文化相融合。隋唐时期,禅宗成为主流,佛教完成本土化。宋明时 期,宋明理学形成,佛教融合为中华文化的一部分。
(6)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周易》中写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战国时期的孟子,强调“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气概;屈原 的“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些都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境界。 (7)和而不同 西周末年的太史伯认为不同事物之间彼此配合达到平衡,即“和”,才能产 生新事物。孔子、孟子视“和”为人性中应有的美德。“和”的思想作为认 识与处理事情的方法,对中华文化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秦始皇推崇法家学说。汉武帝尊崇儒术,确立了儒学的正统地位。魏晋 南北朝时期,玄学盛行,中华文化呈现出儒、佛、道交汇融通的景象。唐朝 佛学繁荣,传统儒学受到挑战。宋明理学吸收了佛、道思想,丰富了中华文 化的理论思维。明清之际,提倡个性自由的思想出现,进步思想家抨击封建 专制,倡导经世致用。康雍乾时期,君主专制高度发展,禁锢了中华文化的 发展。
高中语文第一单元单元整合教考融通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
1974年8月,我国确立了国家重点项目“汉字信息处理工程”(简称“748工 程”)研究项目。北京大学从1975年开始从事其子项目“汉字精密照排系统” 的研究工作,王选作为技术负责人领导这一科研项目。他在调研了国际技 术发展方向后于1976年做出决策:跨过日本流行的第二代光学机械式照排 系统、欧美流行的第三代阴极射线管式照排系统,直接研制国外尚无商品 的第四代激光照排系统,采取跨越式发展的技术路线。
《在民族复兴的 历史丰碑上——
我国遭遇新冠肺炎疫情,经过 抗疫精神:生
新华社 艰苦努力,付出巨大牺牲,湖
命至上、举国 ⑤ 同心、舍生忘
论
北保卫战、武汉保卫战取得
2020 中国抗疫记》
决定性成果,全国疫情防控阻 死、尊重科学、
击战取得重大战略成果。
命运与共。
这些文章,集中反映了从革命年代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再到社会主义建
1.文章采用了小标题的形式来谋篇布局,这样安排有何作用? 答案 ①小标题提纲挈领,简洁明晰,概括了王选的事迹及精神境界;②使文 章行文思路更清晰;③便于读者快速把握文章主要内容。
2.人物通讯时常用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请从本文找出典型的细节描写,并 结合文本说说细节描写对表现人物的作用。 答案 “节省5分钱”“提前一站下车”“许多资料都是手抄的”“而在此后长达 18年的科研道路上,王选几乎放弃了所有节假日”这些细节描写,生动地表 现出当时科研条件的艰苦,以及王选院士的执着坚守与刻苦奉献精神。细 节描写能够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内容更加真切感人。
设、改革、伟大历史复兴的百年征程,无论时代如何变化,不变的是建设者、
奋斗者的豪情壮志。革命精神、英雄精神、长征精神、焦裕禄精神、抗
疫精神是时代精神的具体呈现。
七年级英语上册第一单元整合教学设计
七年级英语上册第一单元整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研究并掌握关于个人信息的词汇和表达方式。
2. 研究询问和回答有关个人信息的问题。
3.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介绍自己和他人。
二、教学内容1. 词汇:name, age, gender, nationality, birthday, hobby, favorite, etc.2. 句型:What's your name? How old are you? Where are you from? When is your birthday? What's your hobby? What's your favorite subject?等。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个人信息并询问学生相关问题引入本单元话题。
2. 研究词汇:通过图片、单词卡片、互动游戏等方式教授新词汇。
3. 情景对话练:学生分组进行情景对话练,模拟真实生活中询问和回答个人信息的对话。
4. 角色扮演: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用所学句型互相询问和回答个人信息。
5. 小组活动:学生分组完成一项任务,例如设计一张个人信息表格并互相填写。
6. 游戏活动:设计一些趣味游戏,如猜猜我是谁,通过对个人信息的描述进行猜测。
7. 练与巩固:通过练册、练题等形式进行个人信息相关句型的练与巩固。
四、教学评价1. 分组活动表现评价:对学生在情景对话、角色扮演等分组活动中的表现进行评价。
2. 个人练评价:对学生完成的练册、练题等进行评价,检查他们对个人信息相关内容的掌握程度。
3. 游戏活动评价:对学生在游戏活动中的参与程度、表现等进行评价。
五、教学拓展1. 鼓励学生在课后进行更多的个人信息交流,增加使用英语的机会。
2. 引导学生利用互联网等资源,寻找并了解不同国家的个人信息表达方式和文化惯。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设计,能够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个人信息相关词汇和句型,培养他们用英语进行简单自我介绍和交流的能力。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下册精品课件 第一单元 单元整合
2.认识:和平交往是古代中外交流的最主要方式,促进了不同文化的交流与 发展。我们应当尊重不同的文化,学习其他文化的优点,促进民族文化的发 展。 3.启示:我们要树立对外开放的意识,加深对各国各民族历史与文化的认同 感,培养开放意识、世界意识、交流合作意识,做文明与和平交流的使者。
对应训练3“我是伟大的征服者,我的功绩照耀万世。即便人们忘记我的功 绩的时候,看到亚历山大城,他们就会自然而然想起它英明的缔造者。”文 中的“我”曾通过远征开启了东西方文化大规模交融的新时代。由此说明
() A.和平往来促进了文明的交融 B.地区冲突导致了文明的衰落 C.人类文明发展的动力来自战争 D.武力扩张是古代文明扩展的重要方式
答案 D 解析 亚历山大通过远征,建立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推广希腊文化,开 启了东西方文化大规模交融的时代,表明武力扩张是古代文明扩展的重要 方式,故选D项。
本课结束
三、古代人类文明交流的途径、认识和启示 1.正确认识人类文明交流的两种途径 一般来说,人类文明的传播与发展大多以暴力冲突和和平交往这两种基本 形式展开,它们共同贯穿于人类历史过程的始终,相互交织构建了不同文明 的乐章。 (1)暴力冲突:战争与文明交流紧密相关,战争虽具有强烈的破坏性,会给人 们带来深重的灾难,但也常会在一次猛烈的战争之后导致文化的迅速传播 与渗透。如亚历山大征服战争,使希腊文明与古老的东方文明发生了一次 大规模的冲撞与交融,开启了历史上的希腊化时代。希腊文明与古代的东 方文明相结合,使得当时的自然科学飞速发展,著名的科学家欧几里得和阿 基米德都产生于这个时代。
二、波斯帝国在推动中西文明交流中所起的作用 1.帝国几任统治者的对外军事征服为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奠定了基础,特别 是将丝绸之路西段扩展到前所未有的广阔地步。 2.波斯帝国为巩固统治,采取过若干有利于加强交流和联系的措施,从而使 中西交流和联系达到一个更高的阶段。尤其是铸币制度和驿道制度在客 观上为推动中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发挥了巨大作用。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单元整合教学设计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单元整合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通过本单元教学,让学生掌握与感情色彩有关的汉字词语;-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演能力;-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的精神。
教学内容- 感情色彩相关的词语;- 句子结构的研究;- 观察和表演活动。
教学步骤第一课时1. 导入:通过观看感情色彩相关的图片和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并提出关于感情色彩的问题,引导学生展开思考讨论。
2. 研究:教授与感情色彩有关的汉字词语,并进行操练和巩固。
3. 拓展:结合课堂上学到的汉字词语,让学生分组展开小组讨论,提出自己对感情色彩的理解和感受。
4. 总结:让学生总结本节课的研究内容,并做相应的笔记或绘制思维导图。
第二课时1. 复:通过复上节课研究的汉字词语,巩固学生的记忆。
2. 研究:教授句子结构的研究,让学生学会通过组合汉字词语形成正确的句子。
3. 操练:设计一些句子操练活动,让学生通过互动练,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4. 表演:让学生分组进行小剧场表演,表演与感情色彩相关的场景,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表演能力。
5. 总结:让学生总结本节课的研究内容,并讨论他们在表演活动中的收获和体会。
第三课时1. 复:通过进行汉字词语的复练,巩固学生对感情色彩相关词语的记忆。
2. 观察活动:组织学生进行观察活动,让他们观察周围的人们所展示的不同的感情色彩。
3. 讨论: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他们观察到的感情色彩,并给予合理的解释和理解。
4. 总结:让学生总结本节课的研究内容,并进行思考反思。
教学评估- 学生对汉字词语的掌握情况;- 学生在操练活动和表演中的表现;- 学生对感情色彩的观察和理解能力。
教学资源- 感情色彩相关的图片和视频;- 汉字词语的教学材料;- 小组讨论和表演的活动设计。
以上是《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单元整合教学设计》的内容,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九年级化学第一单元整合
02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药品的取用与存放
01
02
03
固体药品的取用
使用药匙或镊子,遵循“ 一斜、二送、三直立”的 原则。
液体药品的取用
倾倒法、滴加法、量取法 等,注意标签向手心、瓶 塞倒放等细节。
药品的存放
根据药品性质分类存放, 易燃、易爆、腐蚀性药品 应特殊保管。
仪器的识别与使用
常见仪器的识别
试管、烧杯、量筒、漏斗、胶头 滴管等。
仪器的使用
掌握各仪器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如试管的加热、烧杯的搅拌等。
仪器的清洗与保养
实验后及时清洗仪器,保持干燥, 避免损坏。
实验安全注意事项
实验前准备
了解实验步骤及注意事项, 检查仪器是否完好。
实验中的安全操作
遵守实验室规则,正确使 用仪器,注意防火、防爆、 防毒等。
实验后的处理
及时清理实验现场,处理 废弃物,确保实验室安全。
02
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解释一些自然现象,如热胀冷缩、物质的三态 变化等。
03
利用分子与原子的关系推断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如根据化学式推断物 质的元素组成和分子构成等。
04
利用分子与原子的知识指导生产和生活实践,如根据分子的性质选择 合适的保存方法、根据原子的性质选择合适的反应条件等。
THANKS
通过监测空气中的污染物浓度来评价 空气质量,制定相应的空气质量标准 和污染防治政策。
04
氧气的制取与性质
氧气的制取方法
实验室制取氧气
通过加热高锰酸钾、氯酸钾或过氧化氢溶液在二氧化锰催化下分解制取氧气。
工业制取氧气
利用液态空气分馏法,将空气液化后升温,利用氧气和氮气的沸点不同分离出 氧气。
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一单元单元整合
• (3)认识:加强君主专制和重农抑商政策在 封建社会的初期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明 清时期消极作用日益显现,成为历史发展 的阻碍,中国已落后于世界潮流。 • 3.明朝内阁与西方内阁制度的区别 • (1)明朝内阁:宰相制度废除后,由于行政 量巨大,事务繁忙,各种奏章的批阅、施 政方略的出台、大事小事的处理皆需皇帝 裁决。为此明洪武十五年,设殿阁大学士, 备皇帝顾问。明成祖以后,阁臣的权力越 来越大,他们不但参与机要事务,而且成
• ②和中央政府的关系:分封制下诸侯国相 对独立于中央政府之外,权力和地位可以 世袭;郡县制是中央政权隶属下的地方行 政体制,郡守和县令都由皇帝直接任免; 行省制是元朝的地方行政体制,其行政长 官直属中书省。 • ③作用和影响:分封制在一定时期内产生 过一些积极作用,但后期其割据势力破坏 了国家的统一和社会安定;郡县制在否定 分封制的基础上得到确立和发展,使专制
• (3)从分封制到郡县制再到行省制,说明中 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形成和演变经历了 一个从低级到高级不断发展的过程。 • 2.17、18世纪中国和欧洲历史的不同发展 趋势及认识 • (1)17、18世纪的中国在政治上空前强化君 主专制,在经济上重农抑商,在外交上闭 关锁国,影响了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正常 发展;文化上实行文字狱,禁锢了人们的 思想。 • (2)17、18世纪的欧洲在政治上通过加强君 主专制来反对罗马教廷的控制,实行君主
• • • • • • •
1.分封制、郡县制与行省制的异同 (1)相同点 ①都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地方行政制度。 ②都是为了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巩固统治。 ③都在一定时期产生过积极影响。 (2)不同点 ①实施的时代:分封制产生于盛行于整
• (2)西方内阁制:内阁作为政府机构始于英 国,它是由英国国王的最高咨询机关——枢 密院外交委员会演变而来的,以后被许多 国家采用。由于内阁制政府具有对议会全 权负责的特征,故又被称为责任内阁制、 议会内阁制。内阁总揽国家行政权力并对 议会负责。首相(或总理)是内阁政府首脑, 主持内阁会议,总揽政务,拥有任免内阁 成员和政府所有高级官员的权力,负责制 定和执行国家对内、对外的重大方针政策。 • (3)认识:明朝内阁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 不可能对皇权起到制约作用;而西方内阁
七上第一单元整合教学设计
七上第一单元整合教学设计
以下是一份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整合教学设计的简要概述:
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整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 学生能够掌握本单元的重点词汇和句型,理解并运用它们进行简单的交流。
2. 学生能够理解并流利地朗读本单元的课文,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通过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活动,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和合作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1. 重点词汇和句型的掌握和运用。
2. 阅读理解和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
三、教学方法
1. 讲授法:讲解重点词汇和句型,帮助学生掌握语言知识。
2. 情境教学法:创设情境,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运用所学语言进行交流。
3. 合作学习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
通过图片、视频等方式引入本单元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词汇和句型教学
讲解本单元的重点词汇和句型,通过练习和活动帮助学生掌握和运用。
3. 课文阅读
学生阅读本单元的课文,理解文章内容,并回答相关问题。
4. 口语表达
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活动,让学生运用所学语言进行口语表达。
5. 总结
总结本单元的重点知识和技能,布置作业。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案整合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案整合随着教育的发展,教育教学方式也在不断变化。
对于小学一年级的学生来说,教学方式尤为重要。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的第一单元教案整合,正是为了满足教师和学生的需要而产生的一种教学方式。
本文将对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案整合进行详细解析。
一、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教材简介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教材分为七个单元,其中第一单元是综合活动单元,该单元是为了帮助学生适应新的学习环境而设置的。
该单元重点关注学生的观察能力、听力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
二、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学内容1. 观察/辨认/分类该部分重点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通过观察和辨认不同的形状和颜色,来帮助学生提高对事物的认知和理解能力。
2. 听说/想象/表达该部分主要训练学生的听力和口语表达能力,通过听老师朗读故事和听指令,并快速、准确地回答问题来帮助学生提高其听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3. 认读/写字/算数该部分主要训练学生的阅读、写字和算数能力。
通过教授基本的字母、数字和简单的加减法口诀,来帮助学生掌握基础的阅读、写字和算数技能。
三、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案整合为了提高教学效果,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案进行了整合。
整合后的教案包括了故事讲解、拓展活动、课堂评价和学习反思四个方面,其内容如下:1. 故事讲解每节课开始前,教师会给学生讲解一个小故事,该故事与当天的学习内容相关。
通过讲故事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拓展活动在课堂教学结束后,教师会设计一些拓展活动。
该活动与当天的学习内容相关,旨在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并加深对当天所学内容的理解。
3. 课堂评价教师会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进行课堂评价。
该评价主要从听说、认读和写字等方面进行评价,旨在鼓励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并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4. 学习反思教师会在课堂结束后,让学生进行反思。
通过反思,学生可以发现自己在学习中存在的不足,并尝试提出解决方法。
第一单元整合-以新闻的方式学新闻++课堂实录+++++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八上语文第一单元整合课堂实录——以新闻的方式学新闻【单元设计背景】部编本八上语文第一单元属于活动·探究单元。
本单元语文大概念为:关注社会生活和新闻本身的发展。
选编的五篇课文涉及消息、新闻特写、新闻通讯、新闻评论等体裁。
本单元旨在让学生在具体学习任务的指引下,在语文学习活动中自主参与、体验探究,从而提升语文素养。
结合教材活动任务单,本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将核心任务定位于“班级新闻展播”活动,重点展播学生独立撰写的新闻作品,学生通过本单元课文学习,写一篇题为“强信念,守初心”为话题的校园新闻。
要求:拟标题时,模仿课文标题形式,做到既醒目又能突出新闻事实;语言方面,在体验不同新闻体裁语言异同基础上,做到既准确严谨又形象生动;导语要做到高度浓缩高潮事件,运用花式导语写作法抓住最重要的新闻事实,达到引人入胜的目的;梳理本单元课文结构,依照倒金字塔结构呈现新闻事实,提炼出作者的态度倾向。
还要关注新闻阅读对象,注重事实的客观性和隐含的作者情感,写出一则体现校园坚守信念拼搏奋斗的好新闻,用消息和新闻特写的方式呈现。
引导学生体会新闻价值,关注身边生活,养成阅读新闻的习惯。
本单元以‘强信念,守初心’新闻展播”为核心任务,让学生创作、展播、评比新闻。
各班评选出二十四则班级好新闻,整理编辑,制作成新闻网页,在本班外墙楼道展出。
本设计共分五个课段进行。
本单元课型定位为活动探究+写作课型。
【单元核心素养任务目标】1.运用检视阅读法通读六篇新闻,结合旁批与补白,概括内容,梳理结构及六要素,利用课文中新闻阅读知识,初步掌握不同新闻体裁的异同点。
并画出思维导图。
2.求同比异,切实掌握课文六则新闻体裁特点,掌握标题导语主体结构三要素的拟写方法。
概括各篇语言特色,体会严谨准确之余的生动特色。
提炼出作者的态度倾向。
3.熟悉新闻采访的一般方法步骤。
搜集街道小区校园先进人物事迹,分组确定报道题材,制订采访方案,草拟采访提纲,进行采访实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3
解析:地球是人类共同的家园 ,本题用拟人化的语言控诉了人类对自然环境 的污染及对资源的破坏。做题时要结合教材所学 ,从正确处理环境、资源、 人口增长的矛盾,解决生态平衡的角度出发。 答案:(1)材料中的“我”是指“地球”。全球变暖,资源短缺,自然灾害频发,环境 污染和破坏严重等。 (2)世界人口剧增;人类只注重经济发展,而忽视环境保护;向空气中排 放二氧化碳过多;人类不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乱砍滥伐,以损害生态环境 为代价换取经济的一时繁荣等。世界各国要积极参与气候、环境等领域的 国际合作;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正确处理好人 口、 资源、 环境的关系;要重视科学技术,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发展低碳经济、 循环经济,改善生态环境等。 (答案具有开放性,能答出符合题意的要点即可)
3
2.(2011·四川南充中考)据统计,环境污染每年给我国造成的直接损失高达 680 亿元,相当于 8 次唐山大地震所造成的损失。这表明( )。 A.保护环境与发展经济是相矛盾的 B.可以先发展经济,后治理环境 C.保护和改善环境也是保护和发展生产力 D.要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发展,难免会破坏环境 解析:题干以翔实的数字说明环境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是巨大的,警示人们 保护和改善环境从而促进经济的发展,即保护和改善环境也是保护和发展 生产力。选 C 项。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不是对立的,应注重经济发展与环 境保护的协调一致,A、B、D 三项说法错误。 答案:C
11
信息二:图甲为浙江省近三次人口普查省外人口流入情况 ;图乙为浙江省近 三次人口普查 65 周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
图甲
省外人口流入情况
12
图乙
65 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
(1)填出信息一表中空缺的内容。 (2)图甲、图乙分别反映目前我省人口的特点是什么?请你任选一个特点,就 其带来的影响发布一条微博。
5
4.(2011·江苏宿迁中考)漫画《谁又没关电源》启示我们(
)。
谁又没关电源
A.养成习惯,人走电关 B.家里有钱,可以不关 C.电器待电,再开方便 D.关电小事,不必在乎 解析:我国人均资源占有量少,资源相对短缺,自觉做到人走灯关是节约资源 的表现,A 项做法最符合题意,入选。 答案:A
6
5.(2011·山东临沂中考)“洞庭湖变草原,鄱阳湖上跑汽车”,这是今年我国长 江中下游地区极度干旱的真实写照。 截至 2011 年 5 月 27 日,湖南、 湖北等 五省已有 3 483.3 万人遭受旱灾,经济损失 149.4 亿元。为此,临沂市某校九 年级学生向全市人民发出节约用水的倡议,其倡议书中可能涉及的内容有 ( )。 ①节水是我们的根本任务,是我国当前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 ②爱水、 惜水、 节水,利在当今,功在千秋 ③水是地球生命之源,珍惜水源就是珍惜生命 ④要正确处理好人口、 资源、 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走可持续发展之 路 A.②③④ B.②④ C.①③ D.①②③ 解析:①的说法夸大了节水的作用,发展生产力是我们的根本任务,发展是我 国当前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①的说法不符合教材观点,排除不选。 答案:A
8
7.(2011·山东泰安中考)2010 年上海世博会是历史上第一个提出“低碳世 博”理念的世博会,在中国馆、主题馆、世博中心、演艺中心等世博永久建 筑的屋顶和玻璃幕墙上安装了总装机容量超过 4.68 兆瓦的太阳能发电设 施,每年能减排二氧化碳 4 000 吨。这一做法( )。 ①是不科学的,代价巨大得不偿失 ②说明我国重视节能环保,走可持续发 展之路 ③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表现 ④说明我国已完 成了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在当今资源环境形势严峻的今天,我们应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积极建 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①④认识片面,是对题干做法的曲解,不 选。 答案:C
22
12.(2010·云南昭通中考)我已经 46 亿岁了。我在反思,或许我真的老了,或 许我真的病了。我知道人类总在抱怨,抱怨我周身的温度升高,抱怨我身上 的营养难以养活所有的人口,抱怨各地的干旱、内涝,抱怨空气越来越污 浊…… 看看被各种污染物弄脏的海水,那是我的血液;看看干旱焦灼的土地,那 是我的皮肤;看看被砍伐的树木,那是我的头发……救救我吧!只有你们可 以拯救我,如果你们还想把我当成安身的家园,救了我,就等于拯救了你们自 己。 阅读上述材料,综合运用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中的“我”指的是谁?材料反映了哪些问题? (2)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有哪些?如何有效缓解这些问题?
17
10.(2011·福建福州中考)立足国情 关注热点 2011 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聚焦水利建设。“一号文件”划定了“三条 红线”,要求我们重视水资源保护和管理。
(1)提取材料信息,结合教材知识,谈谈为什么要划定这“三条红线”。 (2)某同学知道中央划定“三条红线”后,立即行动起来,在日常生活中做到洗 脸水、洗衣水再次利用,随手关紧水龙头等,但过两天他就放弃了。你如何 评价这种行为?
9
8.(2011·浙江嘉兴中考)网络已成为人们查阅资料、对话交流的重要渠道。 阅读下列信息,回答问题。 信息一:我国近三次人口普查部分数据及反映的人口发展状况和措施表
全国人 口普查 第四次 (1990 年) 第五次 (2000 年) 总人口 (万人) 年平均 增长率 (%) 1.48 1.07 每 10 万 文盲率 (%) 人中大 学生人 数 ( 人) 15.88 6.72 1 422 3 611 城镇人 口占总 人口比 重(%) 26.23 36.09
18
答案:(1)确立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红线是因为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少 ,开 发难度大;确立用水效率控制红线是因为长期以来 ,我国水资源开发利用不 尽合理、不够科学 ,由此造成的浪费、损失十分严重 ;确立水功能区限制纳 污红线是因为目前我国水污染形势依然相当严峻。水资源问题已经直接威 胁到我们和子孙后代的生存、发展。(2)某同学能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落实 节水行动值得肯定 ,不足之处在于过两天就放弃了 ,应该努力做到长期坚持 节约用水。
20
【见仁见智】 (1)请列举几个上海世博园利用创新技术践行 “低碳”理念的事例。(至少 2 个) 【知识链接】 (2)结合我国的环境形势 ,谈谈“倡导„低碳‟理念,建设美好家园 ”的重要性。 【出谋划策】 (3)为“倡导„低碳‟理念,建设美好家园”,请你向泉州市政府写一封建议书。 (提示:写出建议的要点,至少三点) 答案:(1)①灯光设备大量采用节能的 LED 光源;②利用太阳能发电,在世博 园区有 4.6 兆瓦太阳能发电机组容量 ,是全国目前最大、最集中的装机容 量所在地;③公共交通系统采用的是电动汽车、超级电容汽车和清洁能源 汽车,实现“零排放”;④建立雨水收集系统 ,满足园区的环境卫生清扫和绿化 灌溉需要等。
15
9.(2011·福建泉州中考)时事新闻我点评 2011 年 3 月 26 日晚,由世界自然基金会发起的“地球一小时”全球环保 活动拉开帷幕,中国和其他 133 个国家和地区的 1 200 个地标性建筑、 近 10 亿人展开熄灯接力。 北京时间 20 时 30 分,随着八达岭长城、 东方明珠等诸 多城市标志性建筑熄灭灯光,我国 86 个城市的众多社区、企业、学校熄灯 一小时。——摘自 2010~2011 学年度《时事》 (初中版)第 6 期 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对上述新闻材料进行点评。
19
11.(2010·福建南安中考 )倡导“低碳”理念,建设美好家园 材料一:2009 年 12 月 7 日,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召开后 ,一时间低碳生活成 为当下的流行语。所谓低碳 ,就是指在生产生活中尽量减少能量消耗 ,从而 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材料二:低碳,让世博更精彩。上海世博园正成为一个全球范围内的绿色环 保、低碳科技和产品大展台和实验室。放眼世博园 ,低碳技术与设施随处 可见。 为践行“低碳”理念,关心家乡发展,我市某中学九年级 (1)班准备举行以“倡 导低碳生活,建设美好家园”为主题的座谈会,请你参与下列活动。
13
14
解析:本题结合图表,形式活泼,灵活地考查我国的人口问题。解答本题要善 于观察数字的变化 ,联想教材知识,思考变化的原因,语言简洁地作出解答。 答案:(1)①人口过快增长的趋势得到有效控制 ;②城镇人口的比重在增大 (或城市化水平在提高 );③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执行;④全面普及九年制义 务教育、大力发展高等教育等。(2)图甲反映出外来人口不断增加;图乙反 映出人口老龄化日趋明显。 外来人口:对我省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积极作用 (如:缓解了我省劳动力资源不足;扩大了消费等);也产生了一些不利影响 (如:交通拥挤、 环境问题等)。 人口老龄化:会加大就业压力、 养老保障需求; 加重社会和家庭的负担等。
113 368 126 583
10
第六次 (2010 年) 人口的 发展状 况 采取的 有效措 施 ③ ④ 人口总数不断增 长,① 受教育程度明显提高 , 人 口素质在提升 ② 133 972 0.57 4.08 8 930 49.68
加快城镇化进程 , 提 高工业化水平
注:表中数据仅针对大陆人口 ,其中的文盲率是指 15 岁及以上不识字人口占 总人口的比重。 数据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21
(2)①从总体上看,我国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初步得到遏制 ,部分地区有 所改善,但目前我国环境形势依然相当严峻 ,不容乐观。 ②“倡导„低碳‟理念” 符合科学发展观,是维护中华民族长远利益的必然要求 ,也是维护人类整体 利益和长远利益的需要。 (3)①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保护资源和环境的基本国策 ,走可持续发展 道路;②坚持依法治国方略 ,逐步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 ,落实主要污染物排放 总量控制制度;③鼓励科技创新,开发绿色能源,提高资源利用率;④号召全 民参与节能减排活动 ;等等。
4
3.(2011·山东泰安中考)下边图表主要反映了我国(
我国自然资源在世界上的位次 自然资源 耕地面积 森林面积 草原面积 淡水资源 矿产资源 总量 3 8 2 6 3 人均拥有量 126 107 76 55 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