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拉德《青春》的指示转移分析

合集下载

论康拉德小说的“海洋”意象

论康拉德小说的“海洋”意象

论康拉德小说的“海洋”意象作者:赵泽余来源:《参花·下半月》2016年第12期摘要:约瑟夫·康拉德热爱海洋。

康拉德在他的海洋小说里注入了多重的思维视角,因而成为了很多学者关注的重点,同时他也被认为是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先驱之一,更是被我国作家老舍所喜爱和推崇。

在本文中,笔者以康拉德的海洋小说《青春》为例,从“海洋是困倦灵魂的归宿”和“海洋是青春的战场”两个方面来分析康拉德小说中的海洋意象。

关键词:康拉德海洋小说海洋《青春》前言约瑟夫·康拉德自小喜欢并向往大海,不久之后他就开始了自己的航海生涯。

康拉德在海上生活了二十多年,之后由于身体原因放弃了航海,转而握起笔杆用英语从事文学创作。

康拉德的作品依据题材分为海洋小说、丛林小说和社会政治小说,其中海洋小说最为被人们熟知且称道,也为他赢得了“海王”的美誉。

康拉德创作的海洋小说有《“水仙号”的黑水手》《阴影线》《青春》等,在本文中,笔者重点以《青春》为例,分析康拉德海洋小说中的“海洋”意象。

在康拉德创作的多部海洋小说里,《青春》是一部别具一格的短篇海洋小说。

这部小说里记叙的是康拉德本人的真实经历,是他当上二副的第一次航行。

《青春》讲述了在一次航行中所遭遇的种种磨难,无论是海洋上的恶劣天气,还是在行驶中意外发生的火患,抑或是主人公马洛对此的态度,这一切都被作者“别有用意”地用来象征并解释人生。

本论文旨在论述:在康拉德的海洋小说中,将海洋作为中心点,以《青春》为例,从“海洋是困倦灵魂的归宿”和“海洋是青春的战场”两个方面来分析康拉德海洋小说中的“海洋”意象。

对康拉德海洋小说的分析,在今天乃至未来都具有现实意义,这也是他的海洋小说的经典之处。

一、海洋是困倦灵魂的归宿海洋,自古以来就和生命有着密切的联系,而康拉德的童年和多年的水手生涯使他对生命和海洋之间的关系有着非同常人的体会:“生命问题似乎太浩瀚了……大海是无所不知的,早晚总会揭开帷幕,让每个人都能看透那隐在一切谬误里的智慧,那藏在种种疑问里的真相,以及那超越忧患恐怖的安全和平的领域。

《黑暗之心》中“心”的象征意义

《黑暗之心》中“心”的象征意义

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黑暗之心》中“心”的象征意义姓名:***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英语语言文学指导教师:***20050501内容摘要约瑟夫·康拉德(1857.1924)是英国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一位很有影响力的现代主义作家,生于当时在俄国统治下的波兰东南部。

1862康拉德全家被流放到俄罗斯北部,以致他八岁丧母、十二岁丧父,幸好被叔叔收养才免遭衣食无着的命运。

后来他迷上了航海,经过近十年的摸爬滚打,终于在1888年成了一艘三桅船的船长。

然而,正是儿时的不幸和青年时期的冒险经历给他的写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黑暗之心》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这部以他1890年的刚果之旅为依据创作的作品,讲述的是一个名叫查尔斯-马洛的年轻入沿刚果河进入黑暗的非洲腹地去找寻儿时梦想的故事。

途中马洛被库尔兹的传奇经历所吸引,并将拯救这位垂危的象牙代理人视为此行的另一重要目的。

然而沿途所见的种种“黑暗”以及库尔兹的悲剧使他的梦想彻底破灭,也使得这次寻找“真我”的“心路历程”以失败而告终。

本文的目的在于通过分析“黑暗”之发祥地“心”的象征意义,同时列举小说发表一个多世纪以来种种由“黑暗”之“心”所引发的罪恶与悲剧,说明库尔兹悲剧的必然性,以揭示《黑暗之心》的深刻含义及其对于现代的启示意义。

本文开篇简要介绍了康拉德及其作品在英国文学乃至世界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及其对于20世纪之初一些重要作家的影响。

同时作者介绍了康拉德的艺术观,并大致点评了他的十部最重要的作品:《“白水仙”号上的黑家伙》、《黑暗之心》、《吉姆爷》、《青春》、《台风》、《诺斯特罗莫》、《特务》、《秘密的共命运者》、《在西方的注视下》和《机会》。

部分评论家认为,在康拉德的诸多作品当中,单凭《黑暗之心》或《诺斯特罗莫》就足以赋予他“文坛巨匠”的美誉。

而本文作者尤为欣赏其前一部作品。

原因之一在于故事所包含的深刻蕴意。

另一个重要的原因则在于它从各个层面体现了康拉德的特殊身份和生活经历对其作品内容及主题的重大影响。

试分析约瑟夫·康拉德《青春》中的生态意蕴

试分析约瑟夫·康拉德《青春》中的生态意蕴

试分析约瑟夫·康拉德《青春》中的生态意蕴【摘要】《青春》是约瑟夫·康拉德的经典小说,通过描述人物与自然的关系,描绘自然景色和探讨人类行为对环境的影响,体现了生态意识在文学作品中的重要性。

小说中人物与自然的关系紧密相连,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的敬畏与依赖。

康拉德对自然景色进行了细致的描写,将自然元素融入到小说情节中,增强了作品的生态主题。

作者也深入探讨人类行为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呼吁人们保护环境,反思人类对自然的破坏。

通过小说中的生态意蕴,康拉德引发了读者对生态问题的思考与关注,呼吁人们珍惜与保护自然资源。

《青春》中蕴含的生态意义给人们带来了深刻的启示,也彰显了文学作品中生态意蕴的重要性,激励人们对生态问题进行更深入的思考与关注。

【关键词】约瑟夫·康拉德,青春,生态意蕴,文学作品,小说,人物关系,自然景色,人类行为,生态意识,生态问题,深刻启示,关注,思考。

1. 引言1.1 约瑟夫·康拉德《青春》的背景介绍《青春》是约瑟夫·康拉德的一部作品,这部小说首次发表于1902年,是他的成名之作。

康拉德是一位波兰裔英国作家,他以描写人类内心深处的矛盾和挣扎而闻名。

在《青春》中,康拉德展现了一个富有热情和野心的青年旅行家,他在大自然中寻找自我,并面对着未知的挑战和危险。

小说中的主人公是一个年轻的海员,他毅然踏上了一次冒险之旅,跟随着船长和船员们驶向未知的海域。

在航行的过程中,主人公经历了种种考验和磨难,同时也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鬼神之力。

康拉德通过主人公的经历,揭示出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微妙关系,以及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通过对康拉德《青春》的背景介绍,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他在作品中所表达的生态意蕴,以及他对人类与自然关系的深刻思考和反思。

这部作品不仅仅是一部冒险小说,更是一部关于人类与自然共生共存的哲思之作。

1.2 生态意蕴在文学作品中的重要性文学作品是人类感情和思想的抒发,是对世界和生命的思考和表达。

他传《青春》中的三副面孔--空间视域下的“孤岛人”、“飞散者”和“都市漫游者”

他传《青春》中的三副面孔--空间视域下的“孤岛人”、“飞散者”和“都市漫游者”

他传《青春》中的三副面孔--空间视域下的“孤岛人”、“飞散者”和“都市漫游者”李思然【摘要】依据空间、后殖民和文化研究的相关概念和理论对自传体小说《青春》中青年库切这三副面孔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发掘作品的内容与其“他传”形式的暗合。

【期刊名称】《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年(卷),期】2014(000)003【总页数】3页(P131-133)【关键词】《青春》;空间;身份;飞散;都市漫游者;他传【作者】李思然【作者单位】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江苏南京 21004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I06《青春》 (Youth,2002)是库切 (J.M.Coetzee,1940-)创作的自传三部曲之一①,被库切本人称作“他传”(Coetzee 1992:293)。

作品依据作家十九岁到二十四岁之间离开殖民地家乡南非到宗主国英国谋生的真实经历创作而成。

对于《青春》的副标题是“外省生活场景II”(Scenes from Provincial Life II)②,一幕幕的生活场景是构成作品的基本叙事单元。

这些生活场景之间并非以连贯的“时间”联系起来,而是由生活场景发生、发展所在的一个个具体的“空间” (space)组织而成。

作为“空间中的人”,即列斐伏尔所说的“占有空间的身体”(Lefebre 1991:170),主人公青年库切的形象其实是在“空间”之中构建而成的,而空间的转换又进一步促成了空间中主人公身份的转化。

作品共有二十个章节,前四个章节发生的地理空间是殖民地南非,单身独居于“自己的房间”中的青年库切呈现出“孤岛人”的形象;发生在第五章的从南非到英国的地理空间转换塑造了库切“飞散者”的形象;后十六章发生在宗主国英国,主人公旅居、工作和创作的场所伦敦又赋予他“都市漫游者”的形象。

本文将分析青年库切的“孤岛人”、“飞散者”和“都市漫游者”这三副面孔各自的特点和之间的联系,看三个身份如何在三个不同的空间内得以构建;并进一步发掘“他传”的形式如何达成与小说《青春》的内容之间的暗合。

英语美文欣赏:康拉德激情的《青春》

英语美文欣赏:康拉德激情的《青春》

英语美文欣赏:康拉德激情的《青春》背景介绍:作者约瑟夫·康拉德(JosephConrad,1857-1924),英国小说家。

他的中长篇代表作包括:《黑暗的心灵》(HeartofDarkness)和《特务》(TheSecretAgent)等。

《青春》是康拉德的短篇小说,讲述了充满青春激情的小伙子马洛的首次东方之旅。

马洛在破旧的"圣地"号货船上任二副,他和同伴经历了水与火的洗礼,勇往直前。

虽然"圣地"号后来遭到灭顶之灾,但全体水手分乘救生艇继续前进。

马洛指挥最小的救生艇率先抵达陌生的海岸,赢得了胜利。

选文描绘的是着火的"圣地"号在黑夜即将沉入大海的悲壮情景。

Between the darkness of earth and heaven she was burning fiercely upon a disc of purple sea shot by the blood-red play of gleams; upon a disc of water glittering and sinister. A high, clear flame, an immense and lonely flame, ascended from the ocean, and from its summit the black smoke poured continuously at the sky. She burned furiously, mournful and imposing like a funeral pile kindled in the night, surround-ed by the sea, watched over by the stars.A magnificent death had come like a grace, like a gift, like a reward to that old ship at the end of her laborious days. The surrender of her weary ghost to the keeping of stars and sea was stirring like the sight of a glorious triumph. The masts fell just before daybreak, and for a moment there was a burst and turmoil of sparks that seemed to fill with flying fire the night patient and watchful, the vast night lying silent upon the sea.在黑暗的天地之间,船在熊熊燃烧,周围海面在血红的火光的照耀下呈紫色,闪闪发亮,杀气腾腾。

试分析约瑟夫·康拉德《青春》中的生态意蕴

试分析约瑟夫·康拉德《青春》中的生态意蕴

试分析约瑟夫·康拉德《青春》中的生态意蕴作者:欧阳锦屏来源:《传播力研究》2019年第02期摘要:说起来青春,我们首先想到的是《青春之歌》,毕竟我们是读着它长大的一代人,但是,偶尔发现约瑟夫·康拉德的短篇小说《青春》也是发现了新的大陆,令人豁然开朗。

从最外层说起,小说的语言真的很美。

诗一般的意境。

如果是单一的翻译者,还能质疑译者功劳与作者功劳孰轻孰重,多个作者翻译,每篇都诗意盎然,读来让人很是享受。

小说中提到的生态意蕴也让人印象深刻。

关键词:约瑟夫;短篇小说;《青春》;生态意蕴约瑟夫·康拉德(1857—1924)生于波兰,却成了英国作家。

他一生在陆与海的不断切换中,在动荡不安中勇往直前,足迹遍及全球,身心紧系和自己息息相关的民族文化,情绪在昂扬、绝望的交替中一刻不停地抵触、纠缠、熔融。

他选择了英文作为自己的写作语言,这本身就是个奇迹,因为他20岁时还不认识一个英文字。

《青春》这部小说的情节简单,作者并没有埋下悬念,也没有曲折离奇光怪陆离的事件,作者把海上的场景平民化,就像是再写普通的生活遇到了一个挑战,人们用激情和热血来解决这个难题,成功的迎上机遇,成就了自己的青春。

同时,也把人物的情绪表达的淋漓尽致,船员的小心思,海上遇到的境遇,以及每个人的心理活动,都描写的很详细。

文中也用幽默生动的句子来粉饰海上枯燥的生活,其实就是一群普通的,平凡的水手拥有坚强的意志力,在面对大自然的威力下所做出的种种意想不到的反映,写出来让我们感受到的是人与大自然的殊死搏斗,心惊肉跳。

作者用简单的叙述并在诗意语言的辅佐下巧妙地抒发了自己存放已久、急着要表达的对大海的强烈感情,以及对逝去的青春的极力赞美。

《青春》也因此被誉为最富激情的“青春”。

在这部作品中,他喜欢让“我”将一个人在讲故事,这个人有好几次是马洛,马洛或其它讲故事的人又以第一人称讲故事。

听众围着故事讲述者,小说就是以故事亲历者用第一人称讲故事,而另一个听众则讲述了故事亲历者讲述故事的形式进行。

康拉德《青春》的指示转移分析

康拉德《青春》的指示转移分析

康拉德《青春》的指示转移分析陈静【摘要】认知诗学的指示转移理论有助于读者融入文本中的人物和事件,随着人物和事件中心的转移形成一个丰富的语境.运用指示转移理论分析康拉德的《青春》可以发现:马洛在回忆时不断来回过去与现在,回到过去是叙述经历,回到现在是抒发情感.在六种指示中心转移中,转移最多的是前四种,视角性、空间、时间、关系指示中心,展示了人物关系,丰富小说情节,突出青春在冒险中成长的主题.【期刊名称】《哈尔滨学院学报》【年(卷),期】2014(035)002【总页数】6页(P89-94)【关键词】《青春》;指示中心;转移【作者】陈静【作者单位】广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广西桂林54100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I561.074一、引言指示转移理论(Deictic Shift Theory,简称DST)是认知诗学的一个重要理论。

DST主要研究作者在文本中是怎样创造指示中心;通过对语篇模式的认知解读,怎样辨别指示中心;指示中心又如何动态地转移和使用,这些都作为阅读过程的一部分。

在文学语篇中,一系列指向相同指示中心的表达语构成一个指示场。

这些表达语通常围绕着人物角色、叙述者或叙述接受者。

DST把读者“进入”文学语篇看作是作者在大脑建构的语篇世界中采取某种认知立场,并把这种普遍的看法模式化……读者可以从文本世界中某个人物或叙述者的视角观察事物,并通过分辨那些指示表达语从该视角出发建构一个丰富的语境。

[1]指示中心发生转移时,指示中心就会在指示场的虚拟层面上“向上(up)”或是“向下(down)”转移。

也就是,一个以叙述者为指示中心开头的小说可能会向下转移指示中心,转移到叙述者早期的生活(主要是时间层面的转移),或者是转移到不同的空间地点,甚至转移到小说中的另一个人物(突出视角性指示语)。

这样一种转移叫做“进入(push)”,即在下面的文学阅读过程中的角色图式中,从左到右移动,从真实的读者,融入到文本角色当中,把自己当作是隐含的读者或是叙述接受者,或追寻叙述者或人物的意识,这些都包含着指示转移,进入到底层的指示场。

试分析约瑟夫·康拉德《青春》中的生态意蕴

试分析约瑟夫·康拉德《青春》中的生态意蕴

试分析约瑟夫·康拉德《青春》中的生态意蕴1. 引言1.1 约瑟夫·康拉德《青春》作品简介《青春》是约瑟夫·康拉德的一部重要作品,被认为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该小说讲述了一个年轻的海员独自一人驾驶一艘破旧的货船穿越太平洋的故事。

作者通过主人公的经历和内心世界,探讨了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展现了对自然的敬畏和敏感。

在小说中,康拉德运用精细的笔法和深刻的思考,描绘了自然的美丽和强大,同时也表达了人类对自然的依赖和渺小感。

康拉德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人物刻画,使读者对自然和人类的关系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青春》不仅是一部感人肺腑的文学作品,更是一部反映人类与自然关系的深刻思考,展现了作者对生态问题的关注和思考。

康拉德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洞察力,揭示了人类与自然之间微妙而又复杂的关系,为读者呈现了一幅生动而真实的生态画面。

1.2 生态意蕴概述《青春》是著名作家约瑟夫·康拉德的代表作之一,这部小说通过描绘主人公和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展现了深刻的生态意蕴。

在小说中,自然被赋予了独特的象征意义,成为人类内心世界的反映和映射。

康拉德以细腻的笔触描述了大自然的美丽和荒凉,将自然景色和人物心理相结合,营造出一种深沉而浪漫的氛围。

通过描绘自然环境和人类行为之间微妙的关系,康拉德向读者展示了人类对自然的依赖和破坏,以及人类命运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紧密联系。

在这种情境下,康拉德强调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呼吁人们珍惜自然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同时也反思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以期实现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通过对《青春》中的生态意蕴进行深入的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康拉德作品中所展现的人类与自然之间的亲密关系,以及环境保护对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性。

2. 正文2.1 自然与人类关系的探讨在约瑟夫·康拉德的小说《青春》中,自然与人类关系是一个重要的主题。

小说中,作者通过描绘自然环境和人类之间的关系,展现出人类与自然界的紧密联系和互动。

试分析约瑟夫·康拉德《青春》中的生态意蕴

试分析约瑟夫·康拉德《青春》中的生态意蕴

试分析约瑟夫·康拉德《青春》中的生态意蕴约瑟夫·康拉德的小说《青春》以其深刻的生态意蕴而闻名。

小说以年轻的主人公约瑟夫·恩迪克斯的变革过程为中心,展现了主人公面临的许多困境,并探讨了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在小说中,约瑟夫·康拉德通过丰富的生态象征和隐喻,揭示出人类对自然的破坏和环境问题,同时也呼吁人们对生态问题的关注和解决。

首先,小说中展示了人类对自然的破坏。

约瑟夫·康拉德刻画了当时的工业化社会,描绘了人类利用自然资源的破坏性影响。

例如,在小说中,船只在海洋上燃烧煤炭,排放有毒废气,同时也把垃圾和污染物排放进海洋,破坏了美丽的海洋生态。

此外,小说还描述了农业对自然的破坏,讲述了种植灰色农作物对土地的危害,因此,康拉德用小说引领读者认识到这些破坏的问题,促使人们采取积极措施保护自然,即保护环境。

其次,小说通过对人类自身的揭示,提醒人们对自然保护意识的重要性。

虽然小说中描绘了人类对自然的破坏性影响,但同样描绘了人类内心困惑和矛盾。

约瑟夫·康拉德让主人公约瑟夫·恩迪克斯感受到了一种内心的焦虑与不安,他屡次寻找落脚之地,渴望回归自然中,感受大自然的包容和宽恕。

这种内心的矛盾,让读者思考自己的矛盾以及对自然的行为。

同时,约瑟夫·恩迪克斯同样也在生态问题上不断探索,他心中的愚昧和对自然的依依不舍在小说中得到了深刻的表现和探讨。

这种内在的探索也让读者意识到了自然的重要性与珍贵性,同时也提醒人们日常生活中的行为与自然的关系。

最后,小说也提醒人们与自然的共生关系,也就是人们必须与自然建立更为有机的联系与互动。

小说中,约瑟夫·恩迪克斯不断寻求与自然的互动,他尽可能融入自然中,栖身于自然与人文相融的岛屿中。

约瑟夫·恩迪克斯对自然的敬畏让他感受到人与自然相互依赖关系,并从中获得灵感和启迪。

在小说中,自然环境也是一个泛指出一种绿色、健康生活方式的总体环境,而这也是人们保持健康和平衡的生命力源泉。

试分析约瑟夫·康拉德《青春》中的生态意蕴

试分析约瑟夫·康拉德《青春》中的生态意蕴

试分析约瑟夫·康拉德《青春》中的生态意蕴约瑟夫·康拉德是一位以描写人类内心深处的思考和探索为主题的作家,他的作品常常从人与自然的关系出发,探讨人类在现代城市化进程中,与自然和谐的破裂与丧失。

他的小说《青春》同样围绕这个主题展开,通过描写主人公在环境与生物交互中的成长和发展,揭示了生态意蕴的内涵。

《青春》讲述了一个年轻人约瑟夫在丛林中扮演车夫的经历,他在这个陌生而原始的环境中,逐渐与自然融为一体。

约瑟夫原本是一个社会底层的小市民,他在丛林中的生活是第一次接触到大自然的力量和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小说中通过描写约瑟夫与浓密的丛林、高山、河流以及野生动物的互动,展现了自然环境的壮丽和伟大,同时也揭示了现代文明所带来的破坏和威胁。

在小说中,作者通过对自然景观和动植物的描绘,强调了自然世界的神秘、庄严和美丽。

作者以充满诗意的笔墨描绘了大自然的绮丽景色和生物的奇妙形态,使读者不禁产生敬畏之情。

丛林中的花草树木,山脉和河流,构成了一个独特的生态环境,这种丰富多样的自然景观给约瑟夫带来了纯粹的快乐与心灵的释放。

作者描写了大量的动物形象,比如猎豹、猿猴、鳄鱼等,展示了它们在自己的生态环境中的力量和美丽。

通过对自然景观和动物形象的描绘,作者传递出对生态环境的尊敬和珍惜,表达出对自然生命力的赞美。

约瑟夫在丛林中的生活并不仅仅是美丽和宁静的,他也面临着现代文明所带来的破坏和威胁。

小说中描写了大规模砍伐森林、矿山开采等活动,这些都是为了满足人类的需求和欲望,而对自然环境进行的破坏。

约瑟夫亲眼目睹了森林被破坏和动物栖息地减少的过程,他看到了野生动物因为失去栖息地而濒临绝种的局面,他对这种局势感到悲愤和无奈。

通过这些描写,作者揭示了现代工业文明对自然环境造成的伤害,以及人类对自然环境的不负责任和漠视。

这种环境破坏和生物灭绝的趋势,使约瑟夫意识到保护和拯救自然生态环境的紧迫性。

小说还通过约瑟夫和其他角色的交流,探讨了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可能性。

试分析约瑟夫·康拉德《青春》中的生态意蕴

试分析约瑟夫·康拉德《青春》中的生态意蕴

试分析约瑟夫·康拉德《青春》中的生态意蕴《青春》是约瑟夫·康拉德的一部重要作品,被誉为现代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一。

这部小说在描写人物内心世界的也蕴含着深刻的生态意蕴。

在小说中,作者通过对自然的描绘和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反思,表达了对于自然环境的尊重和生态保护的呼吁。

在小说中,作者通过对大自然的描绘展现了对自然的敬畏和赞美之情。

小说中描述了广袤的自然风光,描绘了茂密的森林、湛蓝的湖水、连绵的山峦等自然景观,这些描写中洋溢着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在小说中,自然被赋予了生命的力量和灵性,成为了人们心中的神圣栖所。

这种对自然的敬畏和赞美,体现了作者对自然生态的思考和关怀,呼吁人们应该珍爱自然,与之和谐共生。

在小说中,作者通过人物的行为和对话,反映了人类对自然的破坏和掠夺。

小说中描绘了一些人物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和污染,他们疏远了自然、违背了自然规律,不顾自然的生态平衡和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导致了生态环境的恶化和自然资源的枯竭。

在小说中,人物对于砍伐森林、污染湖水等行为的描写,展现了人类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以及由此而带来的生态危机。

这种描写反映了作者对于人类对自然破坏的深刻忧虑,以及对于生态平衡的呼吁和警示。

小说中还通过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表达了作者对于人类生活方式的反思和生态保护的呼吁。

小说中的人物在与自然相处的过程中,不断感悟到自然界的奥秘和生命的意义,懂得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

在小说结尾,人物意识到了人与自然应当是平等、和谐的关系,呼吁人们应该珍爱自然、保护自然,摆正人与自然的关系,走上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约瑟夫·康拉德的《青春》通过对自然的描绘和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反思,展现了深刻的生态意蕴。

这部小说在赞美自然的也警示人们应该尊重自然、保护自然,走上一条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之路。

读完这部小说,不禁让我们对自然界产生敬畏之情,并让我们产生对于生态环境的深刻思考。

David Herman的话语心理模型与叙事文本阐释——以康拉德的《青春》为文本

David Herman的话语心理模型与叙事文本阐释——以康拉德的《青春》为文本
是想象 , 回忆 还是梦想 。这 种表征 同时还通 是
允许他人对 “ ” 我 进行评价定位 , 尽管这种定位 不是 出于我 的本 意或 不是我 想 要实 现 的。相 反, 我也可 以通过这 样 的方式对其 他人进行定
位。
过故事世界 的缓缓流动表达 了什么 , 又是如何
表现的?它强调了事件的发展对 意识所施展 的 种压迫 , 不管这种意识是经 历过 的、 断裂 的、 经验的 还是真实或想象 的n蛳 。下 面, ] 我们
的启发 , 以及 由此 获得 的不断成熟 和成长 。因 此 , 青春》 常被认 为是没有能够像 其它 的作 《 通
品一样充分 的展 开心 理描写 , 主题也 没有得 到
个寄生物 , 从而 为讲故事 的话 语 实践寻 找了一
个理论支点 ; 讲故 事 的行 为可 以借助该话语 模
型来揭示大脑如何 生产叙事 话语 , 并对 叙事话
语 的解读有着很好 的建构作用 。
更好 的发掘 。作 者借 鉴 D v e a ai H r n所 提 出 d m
Hra e n将叙 事看作是一种表征模式 , m 这种 模式是建 立于 而且必 须借 助于 “ 故事 之讲 ” 的
的话语心理模型 , 青 春》 对《 进行 文本细读 式 的
[ 收稿 日期 ] 20 0 — 0 09— 4 1 [ 作者简介] 朱红强(97 )男, 17一 , 河南驻马店人, 暨南大学外语学院讲师; 研究方向: 批评语言学, 叙事学 ;
潘 攀(9 7 ) 女 , 17 一 , 华南师范大学外文学院讲师 ; 研究方向: 语用学。
第3 卷 1
称的叙述开始 , 至第二段始 , 向了作者第一人 转 称的叙事视角叙述 , 然后再转 向以马娄 的人物

《青春》的后殖民主义文化认同分析

《青春》的后殖民主义文化认同分析

《青春》的后殖民主义文化认同分析作者:吴雨桐来源:《西部论丛》2020年第11期摘要:作为一名后殖民文学家,库切文学作品中所体现出的文化认同较为特殊。

基于此,本研究分别从库切视角、戈迪默视角,探讨了南非废除种族隔离制度前后社会巨变与非洲裔群体文化认同间的相互影响关系;并以库切的《青春》为核心,从南非不同种族人群生存状态、文化杂糅、自我流散以及文化认同嬗变等方面,细化阐述后殖民主义文化认同,以期为库切的作品分析及近现代非洲裔群体文化认同研究提供参照。

关键词:后殖民主义;文化认同;库切三部曲;社会嬗变前言《青春》系后殖民文学家库切创作的自传三部曲之一。

这一自传体小说衍生于库切在19-24岁于宗主国英国谋生的生活经历。

在这一作品中,库切以主人公约翰的经历为核心,探讨了跨文化者在不同区域面临的身份认同困境、文化认同困境。

本文针对库切自传体作品中的内容,细化阐述其后殖民主义文化认同特征。

一、南非不平等政策废除前后社会巨变与近现代非洲裔群体文化认同间的双向关系(一)南非社会巨变对非洲裔群体文化认同的影响。

库切的祖先最初于17世纪来到南非[1]。

作为荷裔南非人的后代,库切并未处于权利中心。

在南非中阻隔离制度下,虽然库切是一个殖民者,但其文化认同与殖民主义不符。

南非不平等政策废除后,南非社会出现巨变,虽然种族隔离制度不再存在,但以库切、《青春》中主人公约翰为代表的南非白人们,仍然面临一定的文化认同困境。

经历了南非种族隔离制度、种族歧视等经历,库切已经无法彻底融入非洲人群体,同时也不再是典型的欧洲白人。

南非著名小说家戈迪默也是一名白人。

这位曾任非洲民族议会党员的白人,并未充分享受南非种族隔离制度所带来的便利。

戈迪默在他文学作品中通过出人意料的结局、象征主义等手法,阐述南非不平等制度的危害——制度的腐败将导致人心背离,她认为,南非种族政策下的受害者涵盖黑人、白人。

而当诞生于1948年的南非种族隔离政策废除后,戈迪默的作品开始着眼于政策废除后的黑人群体的变化。

老船与新世界——约瑟夫·康拉德《青春》的阅读手记

老船与新世界——约瑟夫·康拉德《青春》的阅读手记

航海NAVIGATION36约瑟夫·康拉德是波兰裔英国小说家,在其毕生的文学创作中,航海小说赋予他盛名。

与海明威、杰克·伦敦、儒勒·凡尔纳等其他创作海洋题材作家不同的是,约瑟夫·康拉德本人有着长年的职业海员生涯。

自1875年第一次以实习水手身份在马赛踏上远洋商船至1894年随“爱德瓦”号返回伦敦的最后一次航程,他与海洋、船舶打了整整20年的交道,航海于他不是尝试与体验,而是扎扎实实的人生。

航海连接了他的人生履历,构建了他的文化图景,更为他的创作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素材与背景。

小说《青春》即根据作家本人在1883年以二副的身份加入一艘开往曼谷港的商船航行经历写作而成。

那也是他“当上二副后的第一次航行”,以“一个需要真正负点儿责任的官员”身份开启人生中的第一次远东航行,因此《青春》中的航行具有“首航”的意义,也是青春成人礼的纪念仪式。

相比较康拉德的《水仙号上的黑水手》、《台风》、《阴影线》等其他几部航海小说,《青春》更易于理解。

阅读的顺畅来自小说的情节:那艘载着“我”驶向人生第一次远东之行的帆船屡遭不幸,船还没有出英吉利海峡,就遇到十月大风、与汽船相撞,搁浅后修修补补再启程进入热带海区,却又经历了鼠患、火灾以及惊心动魄的煤气爆炸,最后焚毁在东南亚海域。

与老船的宿命形成张力的是“我”的信念与希望,因为海那边的“东方”一直在召唤着“我”,以其未知的瑰丽风情成为成人礼的华彩乐章,点亮了这趟磨难之旅。

小说里青春的含义是寄寓在两个重要意象:一是那艘叫“朱迪埃尔”号的三桅船,二是“我”头脑中充满了异域风情的东方世界。

前者是航程的现实载体,后者是则是想象与寄托,而“青春”的魅力就来源于这两者的张力之间。

联系历史,康拉德参加英国商船队的时间是19世纪中后期,当时虽然蒸汽动力轮船已经开始出现,但与其相比,那种听凭气象或海洋情绪摆布的传统木帆船更能体现人与海洋的关系,也更能彰显人的力量与意志。

从翻译操纵视角看约瑟夫·康拉德作品在中国的译介

从翻译操纵视角看约瑟夫·康拉德作品在中国的译介

作者简介:曾湘云(1988—),女,汉族,广西平南县人,硕士研究生,百色学院外国语学院助教,主要研究方向为翻译理论与实践、大学英语教学。

从翻译操纵视角看约瑟夫·康拉德作品在中国的译介曾湘云(百色学院外国语学院,广西百色533000)一、引言约瑟夫·康拉德是英国著名的小说家之一,人们大多从语言和文本等方面对其作品进行分析。

而笔者超越文本之外,从翻译操纵的视角,分析其作品能够在我国不同历史时期得以译介的外部因素。

为方便梳理,笔者探索性地将康拉德作品在中国的译介分为三个时期:早期(1924~1948)、停滞期(1949~1977)与发展期(1978~2012),以期为读者全面展现其译介情况。

二、勒菲弗尔的翻译操纵论安德烈·勒菲弗尔的翻译操纵论不局限于语言和文本的传统研究模式,而强调的是翻译和文化的相互作用、文化制约翻译的方式等问题。

在其所著的《翻译、改写、以及对名声的操控》一书中,他指出:“翻译是对原文的改写,所有的改写,不管目的如何,都反映了特定社会中的某种意识形态和诗学以某种方式对原文的操纵……”(勒菲弗尔,1992)他认为文学系统受两个因素的操纵,一个是内部因素,即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和诗学观;一个是外部因素,即赞助人的力量。

意识形态是反应特定阶级或社团的要求和利益以及特定经济形态、特定社会生活的观念体系,诗学包括两个部分:一是文学手法、主题、体裁、象征、典型人物等的综合,二是文学在整体社会体系中的角色或观念。

赞助人则是有“促进或者阻碍文学的阅读、写作和重写的”权力的人或者机构,例如个人或组织、宗教集团、政府部门、出版社以及报纸杂志、电视台等大众传媒机构。

三、康拉德作品在中国的译介(一)早期译介康拉德作品在中国的译介始于1924年,我国学者诵虞撰文《新近去世的海洋文学家———康拉特》介绍了康拉德的生平。

同年,樊仲云发表的《康拉德评传———纪念这个新死的英国伟大作家而作》,这是对康拉德评价很有价值的文章。

青春

青春

青春——浅谈对康拉德小说《青春》的认识及小说对比手法的运用约瑟夫·康拉德:波兰出生的英国作家,著名的海洋写手,被评为英国现代八大作家之一。

他从17岁开始到67岁结束,共经历了50年的航海生涯,可以说他的一生都奉献给了海洋。

因而他笔下的作品大都以海洋为背景,突出表现海洋与陆地,人类与自然之间的矛盾。

他肯定人生的意义,正视来自大自然的困难与挑战,歌颂海洋的苍茫壮阔。

他主要的代表作品有:《“水仙号”的黑水手》、《台风》、《走投无路》、《青春》、《阴影线》、《黑暗的心》、《吉姆爷》等等。

其中以海洋为背景的作品,例如《“水仙号”的黑水手》、《台风》、《青春》等,无论风格沉郁,抑或是明朗,始终都贯穿着人与自然的对立统一这一对矛盾在其中。

水手们靠海而生,同时又与海洋作斗争。

他们漂泊于海上,团结互助,共同对抗暴风雨,少了争权夺利的喧嚣,多了原始生命力活力的展示。

海洋类作品大都以海洋为中心,歌颂信仰与抗争,在矛盾中追寻人生的意义,风格深沉凄婉却又刚毅、自信。

总的来说,康拉德对海洋是情有独钟的,正如他自己在墓碑上写的那样:“劳累后的睡眠,暴风后的港口∕战乱后的和平,生命后的死亡∕这是最大的快乐。

”下面我就以《青春》为例,谈谈我对康拉德小说的浅略认识,以及小说中对比手法的运用。

《青春》写的是老船“犹太号”接受保险商的任务,运煤到曼谷去,途中遭遇了两次暴风雨,经历了爆炸与火灾后,老船焚烧沉没的故事。

整篇小说在接连不断的事件中体现了文中的“我”的抗争精神,以及对信仰的追求。

同时在把“我”与老船长的对比之中,召唤青春的活力;在老船与汽船的对比当中,显示灵魂的重要性。

文章中水手们虽苦难不断,却始终高升抗争的大旗,从不妥协。

在与自然的斗争过程中,歌颂大自然的伟大,赞美水手的坚强、勇敢。

同时也缅怀对老船及老船长的追思。

最后即使老船沉没了,水手们也不曾放弃自己的信仰,乘着小船也要实现到曼谷去的坚定理想。

文章取材于作者1881年秋在“巴勒斯坦号”上当大副,次年接命运煤到东方,途中遭遇风暴,最终船失事烧毁沉没的故事。

俄罗斯小说《青春》读后感及老师点评 - 读后感大全

俄罗斯小说《青春》读后感及老师点评 - 读后感大全

俄罗斯小说《青春》读后感及老师点评-读后感大全俄罗斯小说《青春》读后感及老师点评青春。

2018年六月。

北京的夏天。

好热。

"我失掉了我生命的目标。

";"这是怎么会发生的?你说说吧。

你可以相信我。

";这个世界好奇怪。

来中国之前,我没想到,和我最亲密的人,我志同道合的人,那些与我看世界一样的人,也会是离开他们的国家去到中国的那些人。

"我在北语度过了一年,快要回俄罗斯了。

这一年中,我的汉语水平更高了、英语能力更强了。

我很喜欢学外语,但是说到汉语,我还没深深地感受到这种语言,你明白吗?我还没有对它产生很大的兴趣。

所以,我在想,可能汉语不适合我?可能我该换专业,再也不学语言?我快要回俄罗斯了,再读一年,就要毕业。

我在俄罗斯的大学了两年,然后一年在中国,但是我还不知道,选择这个专业时,十七岁的我靠什么来决定,外语是我理想的专业吗?我刚入大学时,我怎么知道这是我想要的?当然我不会放弃学习外语,从中学开始,我就一直学文学、学外语,所以,如果我会放弃,这么多年的学习全部丢进垃圾桶?但是我失掉了我生命的目标。

我不知道该怎么办。

你知道,我从来没见过有人主动的开始学汉语。

我还记得刚刚我在俄罗斯刚刚大学一年级时,老师让我们介绍一下自己学汉语的原因。

圣彼得堡的大学有好多语言:英语、西班牙语、意大利语、芬兰语、日语。

但是我们选的就是汉语。

这是为什么?然后每个同学开始回答,词语、句子不一样,但是意义都是一样的:觉得学汉语只是有意思而已。

";这是那时我对我朋友所说的话。

我朋友是从巴基斯坦来的留学生,特别好的人。

那个夜晚我们听完一个讲座,在回宿舍的路上。

他的电动车在空荡荡的街道上安静地行进。

北京的夏天太热了。

闷热的风吹拂在我的脸上,缠结在我的头发上。

但这些天天气变化无常,所以很快我感觉到,雨就像小蚊子一样滴落在我的脸上,胳膊和腿上。

(语言很美!)他回答:"你听说过"The Alchemist"; 这本书吗?当我像你一样的时候,不知道作出什么决定,感到怀疑,我就读这本书。

作为电影修辞的_凝缩_与_移置_——兼论麦茨电影符号学的精神分析语义学基础

作为电影修辞的_凝缩_与_移置_——兼论麦茨电影符号学的精神分析语义学基础

2011年11月第18卷第6期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Shanghai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s )Nov.2011Vol.18No.6doi :10.3969/j.issn 1007⁃6522.2011.06.004收稿日期:2010⁃12⁃09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10CC079);上海市重点学科电影学项目(S30103)作者简介:程 波(1976⁃ ),男,安徽滁州人。

上海大学影视艺术技术学院副教授。

作为电影修辞的“凝缩”与“移置”———兼论麦茨电影符号学的精神分析语义学基础程 波, 辛 铁 钢(上海大学 影视艺术技术学院,上海200072) 摘要:“凝缩”与“移置”这一对概念最早出现于弗洛伊德的《释梦》中,后来经由拉康,进入了麦茨的电影符号学体系中,从无意识的工作机制、无意识的语言运作机制,转变为一种和精神分析语义学中的“隐喻”和“换喻”联系对照的电影修辞。

通过讨论“凝缩/移置”这对经过弗洛伊德提出、拉康引申和改造的概念,如何在麦茨的理论体系中成为电影修辞格这一问题,用一种类似“概念史”的方法,从一个较新的具体角度对麦茨的研究思路和理论价值取得更多的认识。

关键词:电影理论;麦茨;凝缩;移置;隐喻;换喻;电影修辞 中图分类号:J90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6522(2011)06⁃0049⁃09一克里斯蒂安·麦茨的理论是西方电影符号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0世纪60年代,麦茨的电影符号学主要是以形式化的语言模式对分节和符码组成的内部结构进行研究。

70年代后期,麦茨的电影理论研究方向发生了转变,在强调文本分析的意义的同时,把精神分析和符号学结合起来。

1975年麦茨的《想像的能指》的发表标志着第二电影符号学的形成。

麦茨把很多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乃至拉康精神分析语义学的概念引入了电影理论之中,拉康界定的“凝缩”与“移置”就是其中重要的一对,但在新的视域之中,它们已经具有了新的意义,由一种无意识的语言运作机制转变为一种电影修辞。

散文诗名篇赏析《Youth 青春》中英文

散文诗名篇赏析《Youth 青春》中英文

经典英语名篇文章:青春作者:Samuel Ullman经典英语文章《青春》背后的故事:太平洋战争打得正酣之时,麦克阿瑟将军常常从繁忙中抬起头,注视着挂在墙上的镜框,镜框里是篇文章,名为《青春》。

这篇文章一直伴随着他,也跟着他到了日本。

后来,日本人在东京的美军总部发现了它,《青春》便开始在日本流传。

一位资深的日本问题观察家说,在日本实业界,只要有成就者,没有哪一个不熟知不应用这篇美文的,就连松下电器的创始人松下幸之助几十年来也把《青春》当作他的座右铭。

还有这么一件趣事,足以证明《青春》在日本的魅力。

一天,美国影片销售协会主席罗森菲尔德参加日本实业界的聚会,晚宴之前的谈话,他随意说了一句:“《青春》的作者,便是我的祖父。

”在座的各位实业界领袖大为惊讶,其中有一位一边激动地说“我一直随身带着它呢”,一边从口袋里掏出了《青春》。

Youth is not a time of life; it is a state of mind. It is not a matter of rosy cheeks, red lips and supple knees. It is a matter of the will, a quality of the imagination, vigor of the emotions; it is the freshness of the deep spring of life.Youth means a temperamental predominance of courage over timidity, of the appetite for adventure over the love of ease. This often exits in a man of 60, more than a boy of 20.nobody grows merely by the number of years; we grow old by deserting our ideas. Years may wrinkle the skin, but to give up enthusiasm wrinkles the soul. Worry, fear, self-distrust1 bows the heart and turns the spirit back to dust.Whether 60 or 16, there is in every human being’s heart the lure of wonders, the unfailing childlike appetite of what’s next and青春不是年华,而是心境;青春不是桃面、丹唇、柔膝,而是深沉的意志、宏伟的想象、炽热的感情;青春是生命的深泉在涌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引 言
( d o w n ) ” 转 移 。也 就是 , 一 个 以叙 述 者 为指 示
中心 开头 的小 说 可能 会 向下 转移 指 示 中心 , 转 移 到叙述 者早 期 的 生 活 ( 主要 是 时 间层 面 的转
移) , 或 者是 转移 到 不 同 的空 间 地 点 , 甚 至 转移
弯x
l L …
i d ∞K 莉 *矗 d w ( 理想化 读者 )

叙述 者 “ I ” 作 为第 一 人称 指示 语 突 然 转换 到 了第 三人称 指示 语 “ h e ” , “ h e ” 随 即成 为 了新 的视角 性 指 示 中心 , 说 明 以马洛 为 指示 中心 的
示场 的 虚 拟层 面 上 “ 向上 ( u p ) ” 或是 “ 向 下
[ 收 稿 日期 ] 2 0 1 3— 0 5— 2 9
[ 作者简介 ] 陈 静( 1 9 8 7一) , 女, 广 西 玉林 人 , 硕 士研 究 生 , 主 要从 事 语 言 学 、 模 糊 语 言 学研 究 。
第3 5卷 第 2期 2 0 1 4年 2月
哈 尔 滨 学 院 学 报
J OURN AL OF HAR BI N U NI VER S I T Y
Vo 1 . 3 5 No . 2
F e b. 2 01 4
[ 文章编 号] 1 0 0 4 m5 8 5 6 ( 2 0 1 4 ) O 2 —0 0 8 9 一O 6
接 受者 。
到小 说 中 的另一个 人 物 ( 突 出视 角性 指 示语 ) 。 这样 一种 转移 叫做 “ 进入 ( p u s h ) ” , 即在 下 面 的 文学 阅读 过 程 中的角 色 图式 中 , 从左 到右 移动 , 从 真实 的读 者 , 融 入 到文本 角 色 当中 , 把 自己当 作 是 隐含 的读 者 或是 叙 述 接受 者 , 或 追 寻叙 述 者 或人 物 的意识 , 这些 都包 含着 指示 转移 , 进人 到底 层 的 指 示 场 。小 说 中 的 回 文 、 梦境 、 剧 中 剧、 角色 叙述 的故 事 、 信 件 或 日记 的转 述 , 或者 是考 虑角 色 思想 中 的未 实 现 的 可 能性 都 是 “ 进
入” 到指 示场 的例 子 。相 反 , 向下 移 动就 是 “ 跳 出( p o p ) ” 。通过 放下 书 , 转 移 你 的 指示 中心 到 现 实世界 中作 为 真 实 的读 者 。在 文 本 中 , 如果 叙 述者 在 叙 述 总结 时 再 次 出现 , 或 是 如 果叙 述
D S T把 读者 “ 进入” 文 学 语 篇 看 作 是 作 者 在 大 脑 建 构 的语 篇 世 界 中采 取 某 种 认知 立 场 , 并 把 这种普 遍 的看 法模 式化 … …读者 可 以从文
指示转 移理论 ( D e i e t i c S h i f t T h e o r y , 简 称
D S T ) 是认 知 诗 学 的一 个 重 要 理论 。D S T主要
研 究 作 者 在文 本 中是 怎样 创 造 指 示 中心 ; 通过 对 语 篇模 式 的认知 解读 , 怎样 辨 别指示 中心 ; 指 示 中心 又 如何 动 态 地 转移 和使 用 , 这 些 都 作 为 阅读 过程 的一 部分 。在 文 学语 篇 中 , 一 系列 指 向相 同指 示 中心 的表达 语构 成一 个指 示场 。这 些 表 达 语 通 常 围绕 着 人 物角 色 、 叙 述 者 或 叙述
叙述 结束 , 跳 出 了框 架层 面上 的小 说 , 但 还镶 嵌
着 马 洛在 故 事后 的感 想 , 主要 是 发 表 自己 的感
种, 视 角性 、 空 间、 时间、 关 系指 示 中 心 , 展 示 了人 物 关 系 , 丰富小说情节 , 突 出青 春 在 冒险 中成 长 的 主 题 。 [ 关键词 】 《 青 春 》; 指 示 中心 ; 转 移 【 中图 分 类 号 】 I 5 6 1 . 0 7 4 [ 文献标识码 ] A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4— 5 8 5 6 . 2 0 1 4 . 0 2 . 0 2 0
康拉德《 青春》 的指示转移分析
陈 静
( 广 西师 范大 学 外 国语 学院 , 广西 桂林
[ 摘
5 4 1 0 6 )
要】 认 知诗 学 的 指 示 转 移 理 论 有 助 于读 者 融 入 文 本 中的 人 物 和 事 件 , 随 着人 物 和 事 件 中心 的
转 移 形 成 一 个 丰 富 的语 境 。运 用 指 示 转 移 理 论 分 析 康 拉 德 的 《 青春》 可 以发 现 : 马洛在 回忆 时不断来 回 过去与现在 , 回 到过 去是 叙 述 经 历 , 回 到 现 在 是 抒 发 情 感 。 在 六 种 指 示 中心 转 移 中 , 转移 最 多的是前 四
本 世 界 中某个 人 物 或 叙述 者 的视 角 观察 事 物 ,
并 通过 分 辨那 些指示 表 达语 从该 视角 出发 建构

个 丰 富的语 境 。 … 指 示 中心 发 生转 移 时 , 指示 中心 就 会 在 指
者 在叙 述 过 程 中插 入 自己的 观点 或 外 部评 价 , 这样 就 可 以跳 出一个 指示 场 ( 见图 1 ) 。
哈 尔滨 学 院学 报
--
● _ ●
,7

厂 一 u a n ' a t o r ( O (  ̄ " 色
And we a l l n o d d e d a t h i m: t he ma n o f i— f
n a n c e, t h e ma n o f a c c o u n t s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