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青海教师招聘考试中学历史教材教法四

合集下载

教材教法考试公共题部分(附答案)

教材教法考试公共题部分(附答案)

教材教法考试公共题部分(附答案)1、理想的课堂应当具备的参照条件包括参与度、亲和度、自由度、练度和延展度。

这些条件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参与课堂,与教师和同学建立良好的关系,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进行练和延展,以达到更好的研究效果。

2、新课程教学要求教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这意味着教师不仅要讲授教材上的内容,还要根据实际情况展开或补充教材上没有的内容,或者开展专题研究或小课题研究,以满足学生的研究需求。

3、新课程倡导发现研究、探究研究和研究性研究。

与接受性研究相比,这些研究方式更加问题性、过程性和开放性,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能力。

4、接受性研究和发现性研究的主要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不同。

接受性研究以定论的形式直接呈现,而发现性研究则以问题的形式间接呈现。

学生进行研究的心理机制或途径也不同,接受性研究是同化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而发现性研究则是顺应学生是知识的发现者。

5、探究教学的基本特征包括学生是通过探究活动获得新知识和培养能力的,注重从学生的已有经验出发,重视证据在探究中的作用,重视合作研究,以及重视形成性评价和学生的自我评价。

6、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的基本要素包括教师个人、教师集体和专业研究人员。

这三个核心要素构成了校本研究的三位一体关系,教师个人的自我反思、教师集体的同伴互助、专业研究人员的专业引领是开展校本研究和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三种基本力量。

7、自我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职业活动为思考对象,对自己在职业活动中所做出的行为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

反思的本质是一种理解与实践之间的对话,是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的心灵上的沟通。

反思时反省、思考、探究和解决教育教学过程中各个方面存在的问题,具有研究性质,是校本研究最基本的力量和最普通的形式。

8、新课程的教学观认为教学就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二者统一的实质就是交往。

教科书是知识的载体,是用来教的媒介,不是教教科书而是用教科书来教。

2015年10月31日全国事业单位统考《综合应用能力(A类)》

2015年10月31日全国事业单位统考《综合应用能力(A类)》

2015年10月31日全国事业单位统考《综合应用能力(A类)》【背景材料】材料1: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简称“国培计划”,由教育部、财政部于2010年开始全面实施,是提高中小学教师特别是农村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重要举措。

“国培计划”包括“中小学教师示范性培训项目”和“中西部农村骨干教师培训项目”。

“中小学教师示范性培训项目”是由教育部、财政部直接组织实施,面向各省(区、市)中小学教师的示范性培训,主要包括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中小学远程培训,班主任教师培训,中小学紧缺薄弱学科教师培训等示范性项目,旨在为全国中小学教师培养骨干,作出示范,开发和提供一批优质培训课程教学资源,为“中西部农村骨干教师培训项目”和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中西部农村骨干教师培训项目”主要包括农村中小学教师置换脱产研修、农村中小学教师短期集中培训、农村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

该项目是在教育部、财政部统筹规划和指导下,中央财政专项支持中西部省份按照“国培计划”总体要求,实施农村义务教育骨干教师培训项目,对中西部农村义务教育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同时,引导地方完善教师培训体系,加大农村教师培训力度,提高农村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专业水平。

材料2:Y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组建于2003年,现有教授16人,副教授17人,其中,博士生导师13人。

该学院现有历史学、历史教育、文化产业管理三个本科专业,已形成中国近代现代政治与对外关系史、中国近现代社会与思想文化史、欧洲近现代历史与文化、中国古代经济史、中国古代政治史和政治制度、中国古代社会史、中国史学史和历史文献学、西方古典文明、世界地区国别史、近现代国际关系等相对稳定又颇具特色的研究方向。

该院拥有1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5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个博士后流动站、1个国家文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

获学位授予权20余年来,历史学科已培养了一大批博士、硕士研究生,不少毕业研究生已成为所在单位的学术骨干。

中学历史教材教法考试试题及答案

中学历史教材教法考试试题及答案

中学历史教材教法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的哪个朝代?- A. 南宋- B. 元朝- C. 明朝- D. 唐朝答案:D2. 北京故宫是哪个朝代建造的?- A. 元朝- B. 清朝- C. 唐朝- D. 明朝答案:D3. 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于哪一年?- A. 1842年- B. 1895年- C. 1911年- D. 1949年答案:A二、判断题判断以下说法是否正确:1. 朱元璋是明朝的开国皇帝。

- 正确 / 错误答案:正确2. 《二十四史》是对中国历史的正式纪录。

- 正确 / 错误答案:正确三、简答题1. 简述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

答案: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的一种选拔人才的考试制度,主要分为乡试、会试和殿试三个阶段。

乡试是每三年一次,在县城举行,选拔出举人;会试是由省级举行,选拔出进士;殿试是由皇帝亲自主持,在北京的紫禁城举行,选拔出状元。

科举制度的实施推动了中国古代社会的稳定和文化的发展。

2. 请举例说明中国历史上的一次重要战役。

答案:平津战役是中国解放战争中的一次重要战役。

该战役发生于1948年11月至1949年1月,在华北平原地区进行。

中国人民解放军与国民党军队进行了激烈的战斗,最终中国人民解放军取得了胜利,彻底改变了中国的政治格局,标志着国共内战的胜利进程。

四、问答题1. 什么是文革?答案:文化大革命(简称文革)是指从1966年到1976年,领导的中共中央发动的一场政治运动。

中国社会经历了大规模的政治斗争、社会动荡和文化破坏。

文革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2. 唐太宗的治理成就有哪些?答案:唐太宗李世民的治理成就较为突出,他实行了多项政治、经济和军事改革。

在政治方面,他实行了开元政治,推行行贤政策,聚贤纳士,使政治更具活力。

在经济方面,他推行均田制和保护农民政策,促进了农业和国家经济的发展。

在军事方面,他加强了边防防御和军纪管理,巩固了唐朝的国防力量。

初中历史教材教法考试复习资料汇编

初中历史教材教法考试复习资料汇编

初中历史教材教法第一节:中学历史课程标准一、从“施行规则”到“课程标准”课程标准规定了所设课程的教学目标、课时安排、教学内容、教学要求和教学建议等内容是学校课程和教学的纲领性、规范性的文件。

民国时期“课程标准”称为“施行规则”“课程纲要”新中国建立以来称为“教学大纲”目前改称为“课程标准”二、我国现行的历史课程标准我国现行的历史课程标准有两套,一套是九年制义务教育初中的历史教学大纲和与之相衔接的高中历史教学大纲。

另一套是目前正在实验的初中和高中历史课程标准。

历史教学大纲主要内容包括:历史教学的作用与功能、教学目的与要求、教材的安排、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和教学评估等。

历史教学课程标准分为前言、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和实施建议四个方面表述。

三、中学历史课程标准在教学中的使用1、从整体上把握其基本思想2、认真研读和分析其内容3、以此作为依据制定教学工作计划4、在实践中灵活地加以应用第二节:中学历史教科书一、教材与教科书1、教材:从广义上讲“教材”是指教学活动中所利用的一切素材和手段即“教学材料”。

2、教材的种类:A.以文字材料为特征的历史教材历史教科书、历史教学参考书、学生联系册、学生自学指导书、历史文献资料、当代历史著述及读物、有关历史理论的著述、文学作品。

B.以形象化材料为特征的历史教材图象教材、音像教材、实物教材、实地教材。

3、历史教科书即通常意义上的历史课本。

是教师教学的凭借,也是学生学习的工具。

二、中学历史教科书的审定制度和编写原则1、审定制度;国定制、审定制、认定制、选定制2、编写原则:(1)科学性原则(2)思想性原则(3)基础性原则(4)系统性原则(5)精选性原则(6)可读性原则(7)适用性原则三、历史教科书的功能与使用方法1、历史教科书的功能(1)认识的中介和客体的功能(2)提供知识范围和数量的功能(3)思想品德教育的功能(4)发展思维能力的功能(5)主体自学的功能(6)主体自我检测的功能(7)复习巩固的功能2、中学历史教科书的使用(1)要从整体上掌握教科书的框架、脉络(2)要全面理解教科书的内容(3)要把握教科书中的重点、难点(4)以教科书为依托、设计教学方案(5)处理好教科书中的大字与小字、课文学习与课堂活动、文字与图片、课文与补充资料、课文学习与作业练习、教师运用教科书与学生运用教科书等各项关系问题。

《初中历史教学法》模拟试题库(共12套带答案)

《初中历史教学法》模拟试题库(共12套带答案)

《初中历史教学法》模拟试题库《初中历史教学法》试题A一、填空(每空1分,共20分)1、《历史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了学生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应达到的总体目标。

2、1986年国家教委制订的《全日制中学历史教学大纲》中明文规定,中学历史教学的三项任务是:传授基础的历史知识、培养能力和思想教育。

3行为目标的表述有四个基本要求:行为主体、行为动词、行为条件和表现程度。

4、根据新课改的要求,中学历史教学内容的选择要贯彻少而精的原则。

5、在中学历史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出发点,主要存在着三对矛盾即: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矛盾、学生与教学内容之间的矛盾和学生与教法与教学手段之间的矛盾。

6、历史的表象有:时间表象、地点表象、人物表象和事件表象。

7、在课堂上,讲课艺术主要表现为语言艺术和管理艺术。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5分)1、全人发展2、课程资源3、史论结合原则4、实例论证法5、实物直观三、问答题(共35分)1、怎样理解新课程的基本取向?(10分)2、评价历史人物有哪些基本要求?(10分)3、简述备课的意义、要求和方式。

(15分)四、案例分析题(20分)下面是《思想活跃与百家争鸣》一课的教学目标。

请分析它是否符合新课程理念。

为什么?《思想活跃与百家争鸣》一课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在掌握基本历史知识的基础上,通过诸子百家简表、私学兴盛与百家争鸣关系图和写出“遏制校园内不良倾向的方法”的建议书,形成利用图示、表格、书面语言表达历史问题的基本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了解身边的历史,通过收集孔子、孟子、庄子、韩非子及百家争鸣的资料,构建论据,产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儒、法、道代表人物思想的了解,确立积极进去的人生态度,形成敢于表达思想、尊重别人意见的个人素质。

《初中历史教学法》试卷(A)参考答案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中学历史教师教法考试题(含答案)

中学历史教师教法考试题(含答案)

中学历史教师教法考试题(含答案)中学历史教师教法考试题及答案1. 举例说明常见的教师评价方式,以及这些方式的优缺点。

答案:常见的教师评价方式包括问卷调查、教育观摩、实地考察等。

其中,问卷调查是最常用的评价方式,其优点是可以省时省力,但缺点是容易造假;教育观摩是一种生动直观的评价方式,可以借鉴其他教师的教学经验,但由于课堂现场往往与现实情况有所偏差,因此不一定可以套用;实地考察则需要通过专家或者评估人员实地观察和评估教师的教学情况,最为客观公正,但成本高、时间长。

2. 请谈谈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应该考虑哪些因素?答案: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应该考虑以下因素:学生的研究需要、教材的内容和难度、学生的研究情况、教学目标、教学方式和方法、教学环境等等。

3. 如何评价一堂优秀的历史课程?答案:评价一堂优秀的历史课程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教学目标是否明确、教学内容是否全面、教学方式是否灵活多样、教学环境是否优越、学生的研究情况是否得到了有效的提高等等。

同时,优秀的历史课程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和研究兴趣。

4. 如何促进学生的历史研究兴趣?答案: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促进学生的历史研究兴趣:利用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关注学生的研究需求和兴趣爱好、调整教学内容,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提供多种研究资源帮助学生深入了解历史、适当使用竞赛、游戏等方式进行历史知识和技能的训练等等。

5. 如何避免历史课程中的误解和偏见?答案:教师应该通过多种方式避免历史课程中的误解和偏见,例如:明确历史事实与价值判断的不同、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和探究、引导学生流畅和清晰的陈述,利用鲜明的事实来证明、鼓励学生关注多元文化、学生的不同背景和传统,鼓励尊重差异等等。

以上是本次考试的题目与答案,请大家认真对待历史教学,哪怕是一点一滴的付出,都会汇聚成海阔天空的收获!。

最新初中历史教师招聘考试试卷(附参考答案)

最新初中历史教师招聘考试试卷(附参考答案)

初中历史教师招聘考试试卷(附参考答案).第一部分:学科知识一. 选择题(每道题2分,共54 分)1. 海内外华人自豪地称自己为“炎黄子孙”是因为()A.我们的祖先生活在黄河流域B. 我们属于黄色人种C.炎帝黄帝等共同创造了中华文明D. 炎黄部落联名联合打败了蚩尤2. 我国古代的很多成语来源于春秋战国时期,下列成语与古代事件对应正确的一组()A.退辟三舍---城濮之战B.纸上谈兵---桂陵之战C.卧薪尝胆---长平之战D.围魏救赵----吴越争霸3. 著名学者余秋雨说:“就在秦始皇下令修长城的数十年前,四川平原上已经完成了一个了不起的工程,它的规模从表面上看远不如长城宏大,却注定要稳稳当当的造福千年。

长城的社会功用早已废弛,而它至今还在为无数田地输送汩汩清流。

”余秋雨笔下的“它”是指()A. 都江堰B. 郑国渠C. 大运河D. 六辅渠4.“风吹金榜落凡世,三十三人名字香”与诗句反映的现象直接相关的制度是()A. 分封制B.郡县制C. 科举制D. 行省制5. 盛唐气象本是诗歌上的一种说法,但被历史学家所接受,用来说明那个黄金时代。

下列对盛唐气象特征阐释最准确的是()A.专制与跋扈B. 颓废与反抗C.开明与开放D.任性与狂妄6. 中医药学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一支奇葩,今天她已经走向世界,越来越多的外国同行求贤若渴的来中国学习中医。

下列关联中,属明朝卓越医学家及其药物学著作的是()。

A.李时珍——《本草纲目》B.张仲景——《伤寒杂病论》C.王叔和——《脉经》D.孙思邈——《千金方》7. 明朝君主专制空前加强的表现之一是()A. 土木之变B. 设置厂卫特务机构C. 靖难之役D. 设禁军8 某教师正在广泛搜集戚继光、郑成功、康熙帝的资料,他准备开展的研究性学习主题()A. 治国有方得理国明君B. 忠心卫国的爱国将领C. 反侵略的民族英雄D.才华横溢的文人墨客9.2013年是《南京条约》签订171周年、某校以此为主题开展了征文活动。

2024年青海教师招聘考试模拟题及答案

2024年青海教师招聘考试模拟题及答案

2024年青海教师招聘考试模拟题及答案2024年青海教师招聘考试模拟题及答案(一)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的规定,须由具有我国国籍、在我国境内定居、并具有国家规定任职条件的公民担任我国学校的()A.教师B.校长C.行政人员D.教辅人员2.教师获取报酬主要通过工资报酬、福利待遇和()来体现。

A.带薪休假B.政治地位C.有偿家教D.教师节3.《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规定了中小学教师所应遵守的职业道德规范,下列没有涉及的是()A.爱国守法B.爱岗敬业C.关爱学生D.无私奉献4.教育部印发《中小学班主任工作条例》是为了进一步推进未成年人的(),加强中小学班主任工作,充分发挥班主任在教育学生中的重要作用。

A.安全保护工作B.思想道德建设C.精神文明建设D.遵守纪律的意识5.教师良心虽然外人看不见、摸不着,但教师却能深深地体验和意识到,并利用它指导自己的工作。

这说明教师良心具有()A.公正性B.稳定性C.内隐性D.广泛性6.现代教育与以往教育大的不同之处就是提倡教师要具有()的精神和素养。

A.合作B.敬业C.严谨D.爱学生7.我国地势呈阶梯状分布,总趋势是()A.西高东低B.西低东高C.南高北低D.北高南低8.相关研究发现,每天睡眠不足7小时的人普遍比睡眠时间更长的人胖。

这是因为睡眠不足影响了新陈代谢功能,使刺激食欲的荷尔蒙增加,同时产生饱胀感的荷尔蒙水平降低。

由此不能推出()A.胖人的食欲比体重正常的人好B.睡眠状况影响新陈代谢C.荷尔蒙水平影响食欲D.胖人的荷尔蒙水平可能异于常人9.下面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选项是()A.李清照的词以南渡为界限分为前后两个时期。

南渡前多写离愁闲愁,词风清丽柔媚;南渡后多写国恨家仇,词风凄恻哀婉,《醉花阴》《声声慢》都创作于这一时期B.昌黎先生、青莲居士、香山居士、白石道人、王临川、已斋叟依次指的是韩愈、李白、白居易、姜夔、王安石、关汉卿C.弗兰茨·卡夫卡的《变形记》、弗吉尼亚·伍尔夫的《墙上的斑点》和詹姆斯·乔伊斯的《等待戈多》都是现代派小说的代表D.“五四”新文化运动和文学革命,是中国当代文学史的伟大的开端,其中著名的作家有鲁迅、郭沫若、茅盾和巴金等10.《多宝塔碑》是颜真卿的()作品。

青海省教师招聘考试真题中学数学

青海省教师招聘考试真题中学数学

青海省教师招聘考试真题中学数学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下列函数中,是偶函数的是()A. y = x^3B. y = x^2 + 1C. y = 1/xD. y = x + 1若直线l的斜率为-2,则直线l的倾斜角α为()A. 30°B. 60°C. 120°D. 150°下列命题中,真命题是()A. 若a > b, 则ac2 > bc2B. 若a > b > 0, 则1/a > 1/bC. 若a ≠ b, 则a2 ≠ b2D. 若a, b ∈ R, 则a2 + b2 ≥ 2ab已知集合A = {x | x2 - 2x - 3 ≤ 0},B = {x | 2x > 1},则A ∩ B = ()A. {x | -1 ≤ x < 0}B. {x | 0 < x ≤ 3}C. {x | -1 ≤ x ≤ 3}D. {x | x > -1}已知等差数列{a_n} 的前n 项和为S_n,若a_3 = 5,S_7 = 35,则a_1 = ()A. 1B. 2C. 3D. 4(以下题目请按照中学数学内容继续添加)二、填空题(每题4分,共20分)已知f(x) = 2x^2 - 3x + 1,则f(f(1)) = _______。

已知向量a = (1, 2),b = (-3, 4),则向量a + 2b = _______。

若直线x - 2y + 3 = 0 与直线2x + my - 1 = 0 平行,则m = _______。

函数y = sin(2x + π/3) 的单调递减区间为_______。

已知双曲线C: x2/a2 - y2/b2 = 1 (a > 0, b > 0) 的离心率为2,且过点(2, √3),则 C 的方程为_______。

三、解答题(共50分)(10分)求函数y = x3 - 3x2 - 9x 的单调区间。

2024年七年级历史教案下册参考

2024年七年级历史教案下册参考

2024年七年级历史教案下册参考【教学目标】1.理解并掌握本册教材的主要内容,包括中国古代历史的发展脉络。

2.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增强学生对国家历史的了解和自豪感。

【教学内容】1.第一单元:隋唐时期2.第二单元:五代十国与宋元时期3.第三单元:明清时期4.课外活动【教学时长】共18周,每周2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1.利用图片、视频等资料,让学生对隋唐时期的社会风貌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2.提问:同学们,你们对隋唐时期的历史有什么了解?请大家分享一下。

二、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第1课时:隋朝的统一与繁荣1.讲述隋朝的统一过程,分析隋朝统一的原因。

2.介绍隋朝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成就。

3.讨论隋朝繁荣的原因和影响。

第2课时:唐朝的建立与发展1.讲述唐朝的建立过程,分析唐朝建立的原因。

2.介绍唐朝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成就。

3.讨论唐朝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

第3课时:唐朝的开放与交流1.讲述唐朝的对外交往,如玄奘西行、鉴真东渡等。

2.介绍唐朝的文化艺术成就,如诗歌、绘画等。

3.讨论唐朝的开放对国家发展的影响。

第4课时:唐朝的衰落与灭亡1.讲述唐朝的衰落过程,分析衰落的原因。

2.介绍唐朝灭亡后的五代十国时期。

3.讨论唐朝衰落的历史教训。

三、第二单元:五代十国与宋元时期第1课时:五代十国的分裂与统一1.讲述五代十国的历史背景和分裂原因。

2.介绍五代十国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特点。

3.讨论五代十国时期的统一趋势。

第2课时:宋朝的建立与发展1.讲述宋朝的建立过程,分析宋朝建立的原因。

2.介绍宋朝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成就。

3.讨论宋朝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

第3课时:元朝的统一与繁荣1.讲述元朝的建立过程,分析元朝统一的原因。

2.介绍元朝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成就。

3.讨论元朝的统一对国家发展的影响。

第4课时:元朝的衰落与灭亡1.讲述元朝的衰落过程,分析衰落的原因。

2.介绍元朝灭亡后的明朝建立。

初中历史教材教法考试试题

初中历史教材教法考试试题

初中历史教材教法考试试题一、选择题1、以下哪个朝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王朝?A.唐朝B.明朝C.秦朝D.汉朝2、下列哪一项不是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A.英国向中国大量走私鸦片B.中国拒绝英国的商品输入C.英国要求中国开放多个通商口岸D.中国禁止英国的鸦片贸易3、以下哪个事件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A.辛亥革命B.五四运动C.鸦片战争D.太平天国运动二、简答题1、请简述汉武帝时期的经济、政治、文化改革措施,并评价其历史意义。

2、请阐述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以及其对近代中国的影响。

3、请分析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以及中国在战争中的表现和贡献。

三、论述题1、请结合初中历史教材,论述明朝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特点,并评价其历史地位。

2、请以鸦片战争为背景,论述中国在战争中的表现和失败的原因,并探讨鸦片战争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3、请以改革开放为切入点,论述其对中国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影响,并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

四、材料分析题1、阅读下列材料:本文我三大盟国此次进行战争之目的,在于制止对和平的侵犯,……三国之宗旨,在剥夺侵略者之侵略权利,……为永久和平而奋斗。

”请回答:这是哪一次会议上发表的宣言?这个宣言的发表有什么历史意义?2、阅读下列材料:本文改革开放是我们党的一次伟大觉醒,是决定中国命运的重大决策。

……改革开放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次伟大革命,正是这个伟大革命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飞跃!”请回答:这段材料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这个事件有什么历史意义?标题:高中教材教法考试模拟试题——高中历史在高中历史课程中,下列哪一种教学方法最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请简述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如何有效运用多媒体技术帮助学生理解历史事件?请谈谈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请阐述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如何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以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请结合你的教学实践,论述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如何处理教学重点与难点,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知识?请谈谈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请阐述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如何进行有效的课堂互动,以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请分析一个具体的高中历史教学案例,说明其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并指出其可能存在的问题。

2015中学历史教材教法考试

2015中学历史教材教法考试

2015中学历史教材教法考试2015年教师招聘考试中学历史教材教法汇总【中学历史课程的性质、理念和目标】一、中学历史课程的性质★★★(一)初中历史课程的性质历史课程是人文社会科学中的一门基础课程,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义务教育阶段7—9年级的历史课程在基础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主要具有以下特性:1.思想性坚持用唯物史观阐释历史的发展与变化,使学生认同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坚定社会主义信念,拓展国际视野,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2.基础性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以普及历史常识为主,引领学生掌握基本的、重要的历史知识和技能,逐步形成正确的历史意识,为学生进一步的学习与发展打下基础。

3.人文性以人类优秀的历史文化陶冶学生的心灵,帮助学生客观地认识历史,正确理解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提高人文素养,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4.综合性2.以普及历史常识为基础,使学生掌握中外历史的基本知识,初步具备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将正确地价值判断融入对历史的叙述和评判中,使学生通过历史学习,增强对祖国和人类的责任感,逐步确立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人类的和平与发展做贡献的人生理想。

4.鼓励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倡导教师教学方式和教学评价方式的创新,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

【中学历史教材体系和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三、中学历史教科书体系(一)初中历史教科书体系初中历史教材的总体编排体系是七年级:中国古代史;八年级:中国近现代史;九年级:世界历史(上册是世界古近代史;下册是世界现代史)。

(二)高中历史教科书体系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由必修课和选修课构成。

普通高中历史必修课分为历史①、历史②、历史③三个学习模块,包括25个古今贯通、中外关联的学习专题,分别反映人类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科学技术等领域的重要历史内容,是全体高中学生必须学习的基本内容。

2024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初中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测试试卷及解答

2024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初中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测试试卷及解答

2024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初中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测试试卷及解答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题目:在下列历史人物中,被誉为“史学之父”的是:A. 司马迁B. 司马光C. 希罗多德D. 孔子答案:C解析:本题考察的是对世界历史中“史学之父”的识别。

A项,司马迁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史学家,编写了《史记》,被誉为中国史学的奠基人,但并非“史学之父”,故A错误。

B项,司马光编写了《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体通史,但他并非“史学之父”,故B错误。

C项,希罗多德是古希腊的著名史学家,被西方尊称为“史学之父”,他写的《历史》是西方文学史上第一部完整的历史著作,故C正确。

D项,孔子是中国古代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创立了儒家学派,与“史学之父”无关,故D错误。

2.题目: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殿试由哪位皇帝创立,并作为科举制度中最高一级的考试?A. 秦始皇B. 唐太宗C. 武则天D. 康熙帝答案:C解析:本题考察的是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殿试的创立者。

A项,秦始皇是秦朝的开国皇帝,实行的是郡县制,并未创立科举制度,故A错误。

B项,唐太宗是唐朝的第二位皇帝,虽然对科举制度有所发展,但并未创立殿试,故B错误。

C项,武则天是唐朝的女皇帝,她创立了殿试制度,并亲自在洛阳殿策问贡士,这是科举制度中最高一级的考试,故C正确。

D项,康熙帝是清朝的第四位皇帝,年号康熙,此时科举制度已经存在并发展了一段时间,康熙帝并未创立殿试,故D错误。

3.题目:下列哪一项不是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的核心内容?A. 强调人的价值和尊严B. 反对神权至上和教会权威C. 提倡理性思考和科学精神D. 肯定现实生活的意义答案:C解析:本题考察的是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的核心内容。

A项,强调人的价值和尊严是人文主义思想的核心之一,它反对中世纪神学的观点,肯定人的价值和作用,故A是人文主义思想的核心内容。

B项,反对神权至上和教会权威也是人文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反对封建神学的束缚,追求个人的自由和解放,故B是人文主义思想的核心内容。

初中历史教师资格考试面试2024年复习试题及答案指导

初中历史教师资格考试面试2024年复习试题及答案指导

2024年教师资格考试初中历史面试复习试题及答案指导一、结构化面试题(10题)第一题题目:请结合初中历史教学实际,谈谈你对“历史教学中的史料实证能力培养”的理解,并举例说明如何在教学中实现这一目标。

答案:1.理解:历史教学中的史料实证能力培养是指学生在学习历史过程中,通过分析、评估和运用历史史料,以事实为依据,得出历史结论的能力。

这种能力对于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2.举例说明:(1)选择合适的史料: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选择真实、可靠、具有代表性的史料,如历史文献、图片、地图、文物等,使学生能够接触到丰富多样的历史信息。

(2)指导学生解读史料:教师应引导学生学习如何解读史料,包括史料的来源、时间、作者背景、史料类型等,帮助学生理解史料的价值和局限性。

(3)培养学生分析史料的能力:通过小组讨论、课堂辩论等形式,让学生就同一史料进行不同角度的分析,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

(4)运用史料进行历史探究:教师可以设计探究性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史料进行历史研究,如分析历史事件的原因、影响等,提高学生的实证能力。

(5)鼓励学生自主搜集和运用史料:鼓励学生利用图书馆、互联网等资源,自主搜集相关史料,并在课堂上进行展示和分享,增强学生的史料运用能力。

解析:本题旨在考察考生对历史教学中的史料实证能力培养的理解以及在实际教学中的运用能力。

考生在回答时,应首先阐述对史料实证能力的理解,然后结合具体的教学实践,举例说明如何在教学中实现这一目标。

答案应体现出考生对历史教学方法的掌握,以及对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关注。

第二题题目:请阐述在教授《明朝的建立与制度革新》这一课时,如何结合当前社会热点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并说明这样做能够达到什么样的教学效果?答案与解析:答案要点:1.联系热点话题:可以将明朝建立初期的反腐举措与当前反腐倡廉的社会热点相联系,让学生理解历史事件与现实之间的联系,认识到历史不仅是过去的故事,更是对今天行为的一种启示。

《中学历史教材教法》

《中学历史教材教法》

中学历史教材教法一、名词解释1、课程课程是指学校学生所应学习的学科总和及其进程与安排。

广义的课程是指学校为实现培养目标而选择的教育内容及其进程的总和,它包括学校所交的各门学科和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

狭义的课程是指某一门学科。

2、历史意识历史意识是人类对自然、人类自己在时间长河中发展变化现象与本质的认识。

人类的历史意识是人类特有的一种认识能力。

这种能力逐步发展为继承历史、创造历史的能力。

正是这种特有的认识历史、继承历史、创造历史的能力,使人类自己不断地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由愚昧向文明进步。

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人类之所以能够脱离自然、成为自然界的精灵,是从历史意识的萌芽开始的。

3、教材从广义上讲,教材是指教学活动中所利用的一切素材和手段,凡是承载教学内容和信息的物化材料都是教材。

可以分为两类:1.以文字材料为特征的历史教材(包括历史教科书、历史教学参考书、学生练习册和自学指导书、历史文献材料、当代的历史著述、有关历史理论的著述和涉及历史题材的文学作品等)。

2.以形象化材料为特征历史教材(包括图象教材、音像教材、实物教材、实地教材等。

)这些材料,构成了历史教材的整体,在历史教学中有着各自的作用。

1、讲述法:是由教师运用口头语言传授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

他既适用于教师向学生传授新知识,也适用于复习巩固旧知识,是历史课堂教学的主要方法。

讲述法又包括叙述法、描述法和概述法。

3、教学重点:是指体现教学目的,要求最本质的部分的教学内容是集中反应教材中心思想地部分,是历史发展过程中占重要地位,对历史发展进程有重要影响,起重要作用的历史教学内容。

4、价值观念:是指人们头脑中有关价值追求的观念。

具体地说,它是人们心目中关于某类事物的价值的基本看法、总的观念。

5、教学模式:在一定的教学思想德指导下,围绕教学活动中的某一主题,形成相对稳定的,系统化的和理论化的教学范型。

4、特殊认识论是当前我国对教学本质问题的研究中影响最大的一种观点。

历史老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试题及答案

历史老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共20分,每小题2分)1.从结果上看,美国南北战争时期林肯政府的施政措施和罗斯福新政的相同之处是()。

A. 维护了国家统一B. 巩固了美国的资本主义制度C. 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全面干预D. 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国内种族歧视状况2.面对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造成的社会极其不和谐局面,罗斯福政府全面加强了对经济的干预,这种"干预"使之()。

A. 推行国有化政策B. 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宏观管理C. 计划经济替代自由资本主义经济D. 政府推行社会福利3.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根本目的是()。

A. 极力加强皇权B. 竭力削弱相权C. 削弱将帅权力D. 削弱地方财权4.对汉武帝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政策的看法,不正确的是()。

A. 是为了维护政治统一而采取的文化政策B. 本质上是封建文化专制C. 汉武帝偏向董仲舒,是昏庸的表现D. 儒家思想从此取得独尊地位,对中国历史产生巨大影响5.下列朝代中,与秦朝最为相似的是()。

A. 隋朝B. 唐朝C. 明朝D. 清朝6.发动"雾月政变",推翻"督政府",夺取了政权,后来加冕称皇帝的是()。

A. 威廉二世B. 查理二世C. 路易十八D. 拿破仑7.拉丁美洲第一个独立国家是()。

A. 海地B. 玻利维亚C. 墨西哥D. 哥伦比亚8.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事件是()。

A. 欧洲三大工人运动B. 共产主义者同盟成立C. 《共产党宣言》的发表D.马克思、恩格斯的巴黎会晤9.俾斯麦完成统一德国的主要手段是()。

A. 改革内政B. 加强经济实力C. 推行"铁血政策"D. 动员全国人民10. 19世纪中期,深入探索化学元素之间的关系,并制定了化学元素周期表的科学家是()。

A. 牛顿B. 道尔顿C. 门捷列夫D. 居里夫人二、不定项选择题(共10分,每小题2分。

错选、少选均不得分)11. 教师要上好一节课的基本标准是()。

中学历史教材教法

中学历史教材教法

念书破万卷下笔若有神中学历史教材教法一、名词解说1、课程课程是指学校学生所应学习的学科总和及其进度与安排。

广义的课程是指学校为实现培育目标而选择的教育内容及其进度的总和,它包含学校所交的各门学科和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

狭义的课程是指某一门学科。

2、历史意识历史意识是人类对自然、人类自己在时间长河中发展变化现象与实质的认识。

人类的历史意识是人类独有的一种认识能力。

这类能力逐渐发展为继承历史、创建历史的能力。

正是这类独有的认识历史、继承历史、创建历史的能力,令人类自己不停地由初级向高级发展、由愚笨向文明进步。

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人类之所以能够离开自然、成为自然界的精灵,是从历史意识的萌芽开始的。

3、教材从广义上讲,教材是赐教课活动中所利用的全部素材和手段,凡是承载教课内容和信息的物化材料都是教材。

能够分为两类:1.以文字资料为特色的历史教材(包含历史教科书、历史教课参照书、学生练习册和自学指导书、历史文件资料、今世的历史著述、相关历史理论的著述和波及历史题材的文学作品等)。

2.以形象化资料为特色历史教材(包含图象教材、音像教材、实物教材、实地教材等。

)这些材料,构成了历史教材的整体,在历史教课中有着各自的作用。

1、叙述法:是由教师运用口头语言教授知识的一种教课方法。

他既合用于教师向学生教授新知识,也合用于复习稳固旧知识,是历史讲堂教课的主要方法。

叙述法又包含表达法、描绘法和概述法。

3、教课要点:是指表现教课目标,要求最实质的部分的教课内容是集中反响教材中心思想地部分,是历史发展过程中占重要地位,对历史发展进度有重要影响,起重要作用的历史教课内容。

4、价值看法:是指人们脑筋中相关价值追求的看法。

详细地说,它是人们心目中对于某类事物的价值的基本见解、总的看法。

5、教课模式:在必定的教课思想德指导下,环绕教课活动中的某一主题,形成相对稳固的,系统化的和理论化的教课范型。

4、特别认识论是目前我国对教课本责问题的研究中影响最大的一种看法。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方法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方法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方法
康素娟
【期刊名称】《读写算(教研版)》
【年(卷),期】2012(002)008
【摘要】本文针对新形势下课改不断深化这一现状,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夯实基础知识,重视教学方法研究,以帮助学生在在学习中取得更好效果.
【总页数】1页(P240)
【作者】康素娟
【作者单位】青海省海西州德令哈市第二中学,青海德令哈,817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32
【相关文献】
1.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情感教学方法
2.引导推理式教学方法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3.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方法探析
4.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学教结合的方法策略探析
5.探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情境教学法的应用方法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年青海教师招聘考试中学历史教材教法四
【中学历史教学设计和教学评价】
一、中学历史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以教学过程为研究对象,用系统方法分析参与教学过程的各个要素,分析学习需要、学习内容和学习者的特征等各方面内容,用最优化的思想和观点对教学过程进行设计,包括教学目标、教学策略、教学媒体、教学过程和教学设计评价等方面。

(一)教学设计的基本要素
教学设计模式是一套程序化的步骤,不同的教学设计模式包含的步骤也有所不同,但一般教学设计模式都包括一些基本的要素。

这些共同特征要素可以构成一般的教学设计过程模式。

其中学习者、目标、策略和评价构成教学设计的四大基本要素。

在实际设计工作中,要从教学系统的整体功能出发,保证“学习者、目标、策略、评价”四要素的一致性,四个要素间相辅相成,产生整体效应。

(二)教学设计的基本特征
第一,教学设计是把教学原理转化为教学材料和教学活动的计划。

教学设计要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选择教学目标,以解决教什么的问题。

第二,教学设计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计划性和决策性活动。

教学设计以计划和布局安排的形式,对怎样才能达到教学目标进行创造性的决策,以解决怎样教的问题。

第三,教学设计以系统方法为指导。

教学设计把教学各要素看成一个系统,分析教学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的程序纲要,使教学效果最优化。

第四,教学设计是提高学习者获得知识、技能的效率和兴趣的技术过程。

教学设计是教育技术的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于运用系统方法设计教学过程,使之成为一种具有操作性的程序。

(三)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
1.系统性原则
教学设计是一项系统工程,它是由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的分析、教学内容和方法的选择以及教学评估等子系统所组成,各子系统既相对独立,又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在诸子系统中,各子系统的功能并不等价,其中教学目标起着指导其他子系统的作用。

同时,教学设计应立足于整体,每个子系统应协调于整个教学系统中,做到整体与部分的辩证统一,系统的分析与系统的综合有机地结合,最终达到教学系统的整体优化。

2.程序性原则
教学设计是一项系统工程,诸子系统的排列组合具有程序性特点,即有序地成等级结构排列,且前一子系统制约、影响着后一子系统,而后一子系统依存并制约着前一子系统。

根据教学设计的程序性特点,教学设计中应体现出其程序的规定性及联系性,以确保教学设计的科学性。

3.可行性原则
教学设计要成为现实,必须具备两个可行性条件。

一是符合主、客观条件。

主观条件应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已有知识基础和师资水平;客观条件应考虑教学设备、地区差异等因素。

二是具有操作性。

教学设计应能指导具体的实践。

4.反馈性原则
教学成效考评只能以教学过程前后的变化以及对学生作业的科学测量为依据。

测评教学效果的目的是为了获取反馈信息,以修正、完善原有的教学设计。

(四)历史教学设计一般过程
1.设计理念和思路
(1)教学理念和指导思想:说明本节课用哪些理念做指导,并阐述所用理念指导下的教学设计意图。

(2)教材分析:重在分析本节课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和本节课教学的重点、难点。

(3)学情分析:分析学生学习中易理解和难理解的问题及原因,通过分析了解所教对象,准确定位教学目标。

本文来自中公教师考试网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