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历史决定论的辩证性质
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原理
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原理
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原理是一种独特的哲学思想体系,它具有以下几个基本原理:
1. 对立统一原理:辩证法认为,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是由于内部矛盾的存在和不断解决而产生的。
任何事物都是由一系列相互对立的因素构成的,这些对立因素同时存在,相互作用,相互制约。
矛盾的存在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2. 质量互变原理:辩证法认为事物在一定的条件下会出现质的变化。
当矛盾达到一定程度时,事物从一个质态转变为另一个质态,即出现质的飞跃。
3. 否定之否定原理:事物发展的过程中,旧的事物被新的事物所替代,但这并不意味着旧事物完全消失。
辩证法认为,新事物的出现是对旧事物的否定,但同时旧事物也被保留并继续发展,形成了新旧事物的统一。
4. 量变与质变相互转化原理:事物的发展既包括连续性的量变,也包括突变性的质变。
数量的增减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引起质的变化。
基于以上原理,马克思主义辩证法深刻认识到事物的内在矛盾和发展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方向,从而为人们正确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了理论指导。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第三章辩证法
第三章辩证法第一节联系与发展一、相关概念1、联系:作为哲学范畴,包括一切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
2、系统: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若干要素构成的具有稳定结构和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3、整体:事物的各内在部分相互联系构成的有机统一体及其发展的全过程。
4、部分:构成事物有机统一体的各个方面及发展全过程的各个阶段。
5、运动:物质的存在方式,它标志事物变动不居的动态过程。
6、发展:前进的变化或进化,反映着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或从一种运动形式中产生另一种运动形式的过程,从总体上概括世界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由无序到有序的有方向的运动。
7、新事物:合乎历史发展方向,有远大前途的东西。
二、普遍联系原理联系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
1、联系的客观性事物本身的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它不依赖人的意志为转移,人的联系概念不过是客观存在的联系的反映。
坚持联系的客观性是坚持唯物主义的观点,否认联系的客观性是唯心主义观点。
2、联系的普遍性(1)任何事物内部的不同部分和要素是相互联系的;(2)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都处在和其它事物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之中;(3)整个世界及每个事物都是由无数个要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而构成的有机整体。
3、联系的多样性(1)联系的内容和形式是多种多样的;(2)各种不同的联系在事物发展过程中作用是不一样的。
4、联系的条件性任何具体联系都依赖于一定的条件,条件改变了,联系的性质、方向也随之改变。
(1)一切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是有条件的;(2)条件是可以改变的;(3)改变条件也是要有条件的,只有有条件这点才是无条件的。
5、方法论意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三、系统论(整体和部分)1、整体和部分的含义整体:事物的各内在部分相互联系构成的有机统一体及其发展的全过程。
部分:构成事物有机统一体的各个方面及发展全过程的各个阶段。
【推荐下载】马克思主义历史决定论的辩证性质
马克思主义历史决定论的辩证性质 马克思主义历史决定论不是机械决定论,也不是历史宿命论。
恰恰相反,它是以作为历史主体的人的实践活动为基础的能动的辩证的决定论。
以下就是由小编为您提供的马克思主义历史决定论的辩证。
它所揭示的社会历史规律,在时空分布上具有统计性质,在作用形式上具有合力性质,在实践过程中具有趋向性质。
揭示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正是为了为历史主体的选择活动开辟广阔的天地,使历史主体的本质力量和能动作用发挥得更充分、更有效,使人们能够更自由、更自觉地创造自己的历史。
一、历史必然性与偶然性的有机统一 马克思主义历史决定论在论证社会历史的发展有确定不移的规律和趋势的同时,并没有否认偶然性的作用。
相反,它对偶然性的历史作用高度重视并进行了深入研究。
马克思指出,如果偶然性不起作用的话,世界历史就会带有非常神秘的性质。
社会历史发展的加速或延缓在很大程度上是取决于这些偶然性的[2]。
马克思主义历史决定论认为,研究和探讨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性与偶然性,首先要承认任何一个历史事件都是由众多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
其中既有生产力,又有生产关系;既有经济因素,又有政治文化因素;既有客体方面的因素,又有主体方面的因素。
各种因素相互交叉、制衡,使得社会历史表现出种种难以预料的随机性、偶然性,而历史必然性作为一种总的趋势就在这些随机性、偶然性中跳跃、闪现。
正是这种必然性与偶然性的有机统一,使得社会历史呈现出丰富多彩、绚丽多姿的面貌。
恩格斯的合力论思想就包含着这种理解。
历史是这样创造的:最终的结果总是从许多单个的意志的相互冲突中产生出来的,而其中每一个意志,又是由于许多特殊的生活条件,才成为它所成为的那样。
这样就有无数个互相交错的力量,有无数个力的平行四边形,由此就产生出一个合力,即历史结果。
[3]人们创造历史的活动是由许多不同的主体按照各自的需要、利益和价值取向去改造历史客体的活动汇合而成的。
每个主体的需要、动机、目的和施展出来的力量都融入了合力之中,这种合力对于每个主体来说似乎是外在的、异己的力量。
辩证唯物主义对人类历史发展规律的阐述
辩证唯物主义对人类历史发展规律的阐述辩证唯物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基础,它是马克思主义对人类历史和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认识。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人类历史是一个辩证发展的过程,是由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推动的。
本文将从辩证唯物主义的角度分析人类历史发展规律。
首先,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人类历史是一个连续不断的发展过程,是由社会矛盾的运动和解决推动的。
历史上,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发展是推动人类历史前进的基本力量。
在这个过程中,生产力的发展导致了生产关系的变革,从而推动了社会制度和文化的变化。
无论是古代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还是资本主义社会,都是在这种矛盾运动中不断演变和发展的。
辩证唯物主义强调,历史的发展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充满着矛盾冲突和曲折变化的过程。
其次,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是以阶级斗争为主要内容的。
马克思主义认为,阶级是社会矛盾的主体和基本动力,是推动社会发展和历史进程的重要因素。
在历史的长河中,不同阶级之间的利益冲突和斗争是推动社会制度变革和发展的动力。
奴隶制的废除、封建地主阶级的灭亡、无产阶级的崛起,都是阶级斗争的结果。
因此,辩证唯物主义认为,阶级斗争是人类历史发展的核心内容,是社会矛盾和冲突的源头。
再次,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是以生产方式和生产关系的变革为主线的。
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和动力,生产方式和生产关系是社会生活的基本组织形式,直接影响着社会的制度和结构。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生产方式也在不断变化和发展。
从原始社会的共产主义、奴隶制的私有制、封建专制的封建制度,到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和生产关系,人类社会不断经历着生产方式和生产关系的变革和演变。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这种生产方式和生产关系的变革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主要动力和规律。
综上所述,辩证唯物主义对人类历史发展规律的阐述,突出了历史发展的辩证性、阶级性和生产方式性。
它揭示了人类历史的辩证发展过程,阐明了历史的主要矛盾和动力,指导着人类社会不断向前发展。
专题四 社会过程研究方法—— 全面深刻的理解“社会转型”
三、研究社会历史过程的若干重要方法
(一)历史主义的方法 1、在认识既往的社会历史时,必须从特定的
历史时代、历史条件和历史环境出发,把历史事 件和历史人物放到具体的历史过程中加以认识。 不能离开历史过程和历史条件,用个人的好恶、 主观的模式等,去剪裁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
2、历史的真实包含两方面的含义,一是历 史事件和历史细节的真实,二是历史本质和历史 规律的真实。我们要把这两种真实统一起来。离 开了历史事件和历史细节的真实,无从发现历史 本质和历史规律;而仅仅认识历史事件和历史细节, 又远远不够,还必须透过历史事件和历史细节把 握历史本质和历史规律。
专题四
社会过程研究方法—— 全面深刻的理解“社会转型”
一、人类社会是一个过程
(一)世界是过程的集合体 1、每一事物都有其产生、发展和灭亡的过程。凡是在
历史上产生的东西,最终都要在历史上消亡。一个过程的 结束,就是另一过程的开始。我们周围的感性世界是人类 世世代代活动的结果,是历史的产物。
2、历史是一个合力。历史最终的结果总是从
许多单个的意志的相互冲突中产生出来的,而其 中每一个意志,又是由于许多特殊的生活条件, 才成为它所成为的那样。这样就有无数互相交错 的力量,有无数个力的平行四边形,由此就产生 出一个合力,即历史结果,而这个结果又可以看 做一个作为整体的、不自觉地和不自主地起着作
●金钱观的变迁,导致人们对物质利 益的保卫意识加强,传统道德价值边 缘化。
●全球化时代价值观的多 元化和机会主义式的僭用 。
当前的中国
主题: 发展
赶超
竞争、焦虑、浮躁、急功近利
转型
全方位的、深刻的变化
经济转型 社会转型 政治转型 文化转型
计划经济体制 传统农村社会 传统中央集权政治体制 封闭、半封闭社会
【历史唯物主义研究的基本问题】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区别
【历史唯物主义研究的基本问题】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区别历史唯物主义为认识社会历史现实提供了方法论,深入到了“历史的本质性的一度”,确立了马克思学说的总问题。
一个半世纪以来,无论是“经济决定论”的解读还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实证化”阐释,“现象学革命”还是历史唯物主义的“解释学化”,抑或重建历史唯物主义的努力,历史唯物主义不断反思、批判、重建,形成了一个各自独立、内部异质的话语系统。
尽管各自独立、内部异质以致相互间难以沟通,但其本质上来说始终内含“实践批判”,并彰显出积极的实践价值。
另一方面,历史唯物主义研究偏离总问题、不合理的理论策略、方法论指向模糊,这就与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旨趣背道而驰。
因此,先行澄明历史唯物主义的三个基本问题(总问题、范畴、方法),对于深化我们对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解和研究具有积极意义。
一.历史唯物主义的总问题是资本主义社会及其经济结构的理论1.历史唯物主义首先是关于资本主义社会及其经济结构的理论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考察人类社会特别是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规律性总结,是资本主义的“自我认识”。
马克思学说始终以资本主义社会及其经济结构作为研究指向:《巴黎手稿》勾画出了马克思学说的基本框架,对现代工业社会及其政治经济学的批判是组成部分之一;《共产党宣言》宣告了现代资产阶级所有制必然灭亡;马克思写作《资本论》的最终目的是揭示现代社会,即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运动规律,这也是马克思得出资本主义社会必然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依据。
法兰克福学派创始人霍克海默认为,社会批判理论的前设条件和成型的基础是从经济学的角度理解资本主义社会。
西方马克思主义奠基者卢卡奇指出,任何想对社会实践产生重大影响的重新解释马克思的尝试,必须与对资本主义新阶段的经济分析联系起来。
在历史唯物主义研究中,在当代资本主义批判中,我们首先需从资本主义社会经济结构出发来分析当代世界资本主义的方方面面现实,揭示它的内在矛盾。
2.历史唯物主义最重要的任务是批判性揭示资本主义社会制度从马克思的理论旨趣看,马克思首先是一个革命家,并以“批判的武器”和“武器的批判”参加推翻资本主义社会及其所建立的国家制度为毕生事业。
论述卢卡奇的总体辩证法
论述卢卡奇的总体辩证法云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总体性辩证法是卢卡奇在《历史和阶级意识》中精心论述的一个基本范畴,也是他一生始终坚持的重要思想。
关于“总体性”的含义,卢卡奇在批判经济决定论时作了简单的规定,认为马克思主义同资产阶级思想的决定性差别不在于经济.而在于“总体性”,“总体性”是指把部分或局部看成是总体的一部分,总体对各个部分有绝对的、全面的统治地位.并且总体处于历史生成的过程中.也就是把历史看成是一个统一的辩证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所有的事物都表现出暂时的性质。
在卢卡奇看来,“总体范畴,即整体完全优于各部分,是马克思取自黑格尔并独创性地改造成为一门全新科学的基础的方法的本质。
卢卡奇在《历史和阶级意识》一书中曾多次谈及总体性范畴和总体性原则,他认为总体性原则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具有重要地位。
从他的相关论述中我们可以概括出总体性辩证法的基本内容,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总体性的辨证法是一种方法在卢卡奇那里,总体性的辩证法首先是一种方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一个重要的研究方法。
他高度评价总体性的方法在哲学中的地位,他说“毫无疑问,《历史与阶级意识》的伟大成就之一,在于使那曾被社会民主党机会主义的‘科学性’打入冷宫的总体范畴,重新恢复了它在马克思全部著作中向占有的方法论的核心地位。
”卢卡奇认为,哲学只有用总体性的方法来分析问题,才能有批判和超越的纬度,才能有超越物化的现实力量。
卢卡奇指出:“如果哲学能够彻底改变其研究方法,集中注意那些能够并且应该知道的具体的物质整体的东西的话,那么哲学才会有可能做出这样的综合。
只有这样,哲学才能打破由退化为一种完全破裂状态的形式主义所设立的障碍。
”卢卡奇认为,只有用整体性的方法来观察社会和历史,才能透过纷繁复杂的现象来揭示事物的本质。
所以,卢卡奇断言:“这种辩证法的整体概念似乎已经远离现实,似乎很‘不科学’地塑造现实。
但是,它是能够理解和再造现实的唯一方法。
”二、总体性的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的实质和核心卢卡奇认为,总体性的原则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原则,在马克思主义体系中,总体性原则应当高于经济原则。
马克思主义历史决定论的辩证性质
马克思主义历史决定论的辩证性质马克思主义历史决定论别是机械决定论,也别是历史宿命论。
恰恰相反,它是以作为历史主体的人的实践活动为基础的能动的辩证的决定论。
它所揭示的社会历史规律,在时空分布上具有“统计”性质,在作用形式上具有“合力”性质,在实践过程中具有“趋向”性质。
[1]揭示社会历史进展的客观规律,正是为了为历史主体的挑选活动开发广大的乾坤,使历史主体的本质力量和能动作用发挥得更充分、更有效,使人们可以更自由、更自觉地制造自己的历史。
马克思主义历史决定论的辩证性质要紧表如今以下四个方面。
一、历史必定性与偶然性的有机统一马克思主义历史决定论在论证社会历史的进展有确定别移的规律和趋势的并且,并没有否认偶然性的作用。
相反,它对偶然性的历史作用高度重视并进行了深入研究。
马克思指出,假如偶然性别起作用的话,世界历史就会带有特别奥秘的性质。
社会历史“进展的加速或延缓在很大程度上是取决于这些‘偶然性’的”[2]。
马克思主义历史决定论认为,研究和探讨社会历史进展的必定性与偶然性,首先要承认任何一具历史事件基本上由众多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
其中既有生产力,又有生产关系;既有经济因素,又有政治文化因素;既有客体方面的因素,又有主体方面的因素。
各种因素相互交叉、制衡,使得社会历史表现出种种难以预料的随机性、偶然性,而历史必定性作为一种总的趋势就在这些随机性、偶然性中跳跃、闪现。
正是这种必定性与偶然性的有机统一,使得社会历史呈现出丰富多彩、绚丽多姿的面貌。
恩格斯的“合力论”思想就包含着这种理解。
“历史是如此制造的:最终的结果总是从许多单个的意志的相互冲突中产生出来的,而其中每一具意志,又是由于许多特殊的日子条件,才成为它所成为的那样。
如此就有无数个互相交织的力量,有无数个力的平行四边形,由此就产生出一具合力,即历史结果。
”[3]人们制造历史的活动是由许多别同的主体按照各自的需要、利益和价值取向去改造历史客体的活动汇集而成的。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社会历史的发展是一个复杂而又漫长的过程,人类社会从原始社会到现代社会的演变中,有一系列普遍存在的规律。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了这些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并对其进行了深刻的解析和阐述。
本文将通过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概论,来探讨社会历史发展的一些普遍规律。
一、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是普遍存在的社会历史的发展规律不仅在特定的国家和地区适用,而且在全球范围内都起作用。
无论是古代的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还是现代的资本主义社会,都遵循着一定的历史规律。
这些规律的存在使得我们能够对社会历史的发展做出系统的分析和预测。
二、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是客观的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是客观存在的,并且与人的主观意识无关。
人们的意识和行为受到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所制约和影响,而不是决定性的因素。
我们不能主观地去改变这些规律,但我们可以通过对规律的认识和把握,来推动社会历史的进步。
三、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是辩证的马克思主义强调了辩证法的运用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重要性。
社会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着对立统一的矛盾运动。
这种矛盾运动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和变革。
通过对矛盾的辩证分析和改造,人们能够更好地推动社会历史的进步。
四、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是不平衡的社会历史的发展不是平衡的,而是充满着不平衡性和不稳定性。
不同地区和国家之间的发展水平和速度存在差异,社会阶级之间的发展也不平衡。
这种不平衡性在一定程度上会导致社会的动荡和冲突,通过这种动荡和冲突,社会历史才得以向前发展。
五、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是可预测的通过对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研究,我们可以对未来进行一定程度的预测。
尽管不能预测所有的细节和具体情况,但我们可以通过对历史发展规律的把握,对社会的未来趋势做出合理的推测。
这使得我们能够更好地制定社会发展的战略和政策,推动社会的长远发展。
总结起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了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包括其普遍存在、客观性、辩证性、不平衡性和可预测性。
马克思历史发展规律
马克思历史发展规律
马克思主义对历史发展规律的理解主要体现在历史唯物主义和阶级斗争理论上。
以下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历史发展规律的基本观点:
1.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的发展是由经济基础(生产关系和生产力)决定的。
经济基础发展到一定程度时,会引起社会结构的变革,包括政治、法律、文化等方面。
历史唯物主义强调物质生产关系的演进是社会变迁的主要动力。
2.阶级斗争:马克思主义强调社会历史是阶级斗争的历史。
社会发展的推动力来自不同阶级之间的矛盾和斗争。
不同社会形态中,不同的阶级通过斗争推动社会的演进,最终导致社会制度的更替。
3.生产力和生产关系:马克思认为,生产力的不断发展是社会进步和变革的基础。
当社会的生产力得到提升时,旧的生产关系就会成为制约社会发展的瓶颈,从而推动社会朝着更高级的形态演进。
4.阶级斗争的历史进程:马克思主义描绘了一个历史进程,包括原始共产主义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最终趋向于共产主义社会。
每个阶段都伴随着特定的生产关系和阶级矛盾。
5.社会革命: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发展的关键节点通常伴随着社会革命。
这是由于社会矛盾的激化,导致原有制度无法容纳新的生产关系,最终需要通过革命来推翻旧秩序,建立新的社会形态。
总体而言,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历史是有规律可循的,是在阶级矛盾和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演进的。
历史的发展不是偶然的,而是受到一定的规律支配的。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这一观点在实际历史中并不一定能完全解释所有的社会变革,且在不同历史时期和地区的应用存在争议。
李秀林论社会有机体——简评李秀林对马克思主义历史辩证法的探索
2009N o.3 (Tot a l N o.91)北京城市学院学报J O U R N A L O F BE]【J】[N G C I T Y U N I V ER S I T Y2009年第3期(总第91期)李秀林论“社会有机体”——简评李秀林对马克思主义历史辩证法的探索王锦刚(北京城市学院北京100083)摘要:李秀林是我国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
新时期改革开放以来,他致力于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研究,通过对马克思的“社会有机体”理论的阐发,开启了新时期哲学界对马克思主义历史辩证法的探索。
关键词:李秀林;历史辩证法;社会有机体中图分类号:A8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4513(2009)—03—056—04一、时代变迁和理论转向李秀林(193l一1986)是我国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
2007年8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了他的文集——《李秀林文存》。
全书分上下两卷,上卷主要是李先生结合社会生活的实际、结合理论研究和教学的实际,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进行深入的阐发;下卷主要是他主持的一个课题成果——对中国现代化的哲学探讨。
通观全书,李先生的哲学思考有明显的变化。
改革开放之前,李先生的哲学研究领域主要是辩证唯物主义原理;改革开放之后,他的理论关注点转向了对历史唯物主义的探讨。
他对历史唯物主义作了如下概述:“马克思在分析一个完整的社会形态时,总是首先分析在一定生产力水平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经济结构,同时考察在这个经济基础上树立起来的政治和法律的上层建筑,也注意与这些经济、政治相适应的意识形态。
在这一完整的社会有机体中,经济因素无疑起着最重要的决定作用,但政治的和思想的上层建筑一旦形成之后,又具有相对独立性,对经济的发展和历史的进程有着巨大的反作用。
夸大这种反作用,会导致历史唯心主义;否定这种反作用,也不是历史唯物主义,而是对历史唯物主义的歪曲和庸俗化。
”[1m由此观之,李先生的理论转向绝不是偶然的。
历史选择论名词解释
历史选择论名词解释
历史选择论是马克思的历史观的思想实质,他把结论当作环节包含于自身,因为
(1)不深入人的社会生活活动的辩证法不具体揭示各种社会力量的修复作用,较量以及孕育其中的诸多可能就会使马克思的历史观所包含的决定论变成了命定论的机械决定论和庸俗决定论(2)辩证决定论与机械决定论的任何都是因果律,但是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矛盾的对立统一,所以辩证决定论不能代替历史决定论,
(3)马克思发现了人与现实自然界基于人的劳动而互相作用,互相真诚的性质,揭示了人类社会人与人相互选择的产物,揭示了历史的纵向选择性质,当代人活动结果对后代人确有其决定限制,然而它毕竟是后代人基于自己生存和发展价值必要性所采取的性行为,而且后代人并非简单的全盘接受前人的活动结果,而是按照自己的生活实践和需要和不断提高的能力给予利用和改造,历史的进化过程其实正是人们基于自己的选择和创造活动的自我扬弃自我超越过程是人们对于自身以及活生活于其中的历史的世界性重构。
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方法
社会矛盾的特殊性与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注重研究不同领域矛盾的特殊性不同领域的特殊矛盾构成某一门科学的特殊研究对象哲学研究思维与存在,主体与客体,如果不重视研究社会矛盾的特殊性,就无从确定事物的特殊本质,无从发现事物发展的特殊原因,无从区分科学研究的特殊领域,也就无法进行科学研究。
注重研究不同过程和阶段矛盾的特殊性人类社会是一个由低级形态向高级形态发展的过程。
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是迄今为止人类社会发展经历的几个大的过程,每一过程的根本矛盾都有其特殊性,它规定了社会形态的本质。
每一个社会过程又经历假设干不同的的发展阶段,在不同阶段上虽然根本矛盾每一变化,但是被根本矛盾所规定和影响的许多大大小小的矛盾,有些激化了,有些暂时或者局部地解决或缓和了,有些新矛盾又产生了因此过程就显出阶段性。
不重视过程和阶段性的特殊性,同样不能正确地处理各种社会矛盾注重研究矛盾地位和作用的特殊性在社会矛盾系统中,各种社会矛盾和每一个矛盾的两个方面,发展是不平衡的,其地位和作用也是不相同的。
有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主要矛盾方面和非主要矛盾方面的区别。
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中起着主导的、决定性的作用,规定或影响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非主要矛盾在不同程度上制约和影响主要矛盾的存在和发展。
在一对矛盾中,主要矛盾方面居于支配地位,起着主导作用。
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取得支配地位的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非主要矛盾方面处于被支配地位,起着这次要作用,但也会影响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食物的发展进程。
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相互联系,在一定条件下又相互转化。
我们必须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的矛盾研究方法,既要防止“一点伦”,也要防止不分主次的“均衡论”。
注重研究矛盾性质和矛盾斗争形式的特殊性社会生活中复杂多样的矛盾,按其性质和斗争形式不同,区分为对抗性矛盾和非对抗性矛盾。
对抗性矛盾,一般来说,是根本利益对立基础上的矛盾。
唯物史观与历史唯心主义的对立与辩证
唯物史观与历史唯心主义的对立与辩证唯物史观和历史唯心主义是两种对立的历史观,它们在对待历史、分析历史和解释历史的方法上有根本的区别。
本文将从唯物主义的角度对唯物史观和历史唯心主义进行对比,探讨它们之间的对立与辩证关系。
唯物史观强调历史是由物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发展决定的。
历史的发展是有规律可循的,人类社会的每一个阶段都有其特定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
唯物史观认为经济基础是社会的物质基础,决定着上层建筑的性质和发展。
历史的发展是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推动的,而不是由主观意志或超自然力量所决定的。
相对而言,历史唯心主义则认为历史是由人类的意识和意志所决定的。
历史的发展是由人类的思想和观念所塑造的,人类的主观意识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动力。
历史唯心主义强调人类的意志和决策对历史进程的影响,认为历史的发展是由人类的选择和决断所决定的。
唯物史观和历史唯心主义在解释历史发展规律方面存在着根本的分歧。
唯物史观认为历史的发展是客观规律的体现,是由生产力的推动和生产关系的变革所决定的。
历史唯心主义则认为历史的发展是主观意志和决策的结果,是由人类的选择和决断所塑造的。
这两种观点的对立体现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不同立场和方法。
然而,唯物史观与历史唯心主义之间并非简单的对立关系,而是在相互对立中寻求辩证统一的过程。
唯物史观认为历史的发展是由客观规律所决定的,但也不能忽视人类的主观能动性。
历史唯心主义虽然强调人类的意志和决定对历史的影响,但也不能脱离客观规律和条件。
唯物史观和历史唯心主义在对待历史问题时需要相互取长补短,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把握历史的发展。
在实际研究和应用中,唯物史观与历史唯心主义可以结合起来,相互参照和印证。
我们既要注重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又要重视人类的主观能动性。
历史的研究应该综合运用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方法,全面分析历史问题,深刻揭示历史发展的内在规律。
总之,唯物史观和历史唯心主义的对立与辩证关系体现了历史观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马克思主义历史决定论的辩证性质
马克思主义历史决定论的辩证性质
马克思主义历史决定论的辩证性质是指它所包含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和历史唯物主义
思想。
首先,马克思主义历史决定论是辩证唯物主义思想的体现。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一切事
物都是处于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中,并且这种变化是通过矛盾的斗争推动的。
在历史
决定论中,马克思主义将社会历史视为一个由社会矛盾推动的非线性发展过程,不同
社会形态的产生和消亡都是矛盾的结果。
其次,马克思主义历史决定论是历史唯物主义思想的表现。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发
展是由社会经济基础决定的,经济基础的变革推动了上层建筑的转变。
在历史决定论中,马克思主义强调了经济因素在社会发展中的决定性作用,认为经济发展是社会变
革的根本动力。
马克思主义历史决定论的辩证性质还体现在其强调社会发展中的矛盾、斗争和革命。
历史决定论认为社会矛盾的存在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关键因素,社会矛盾的激化和转化
会引发社会革命和社会制度的变革。
总的来说,马克思主义历史决定论的辩证性质体现在它对历史发展中矛盾斗争的看重,对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关系的理解,以及对社会革命和社会变革的强调。
的辩证法探索马克思主义的思想体系
的辩证法探索马克思主义的思想体系马克思主义是一种关于社会发展和社会变革的理论体系,它通过辩证法的方法来分析社会现象,揭示社会的内在矛盾和发展规律。
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与其他思想体系的重要区别之一。
辩证法的核心思想是矛盾普遍存在和发展的普遍规律。
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上任何事物和现象都是由相互矛盾的因素构成的。
矛盾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内在动力,没有矛盾就没有事物的存在和发展。
例如,资本主义社会内部存在着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这种矛盾推动了社会发展和历史进步的动力。
马克思主义认为,矛盾的存在和发展是事物发展的源泉,也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
辩证法还强调事物的运动和变化。
马克思主义认为,一切事物都处于不断运动和变化之中。
事物的发展是由内部矛盾的斗争推动的,通过这种斗争,事物从一种状态转变为另一种状态,从一种形式过渡到另一种形式。
这种过程叫做辩证发展。
马克思主义认为,事物的发展和变化是循环往复的,形式上的变化和内在矛盾的斗争是一体两面的。
辩证法还包括对事物的整体和部分、质变和量变的分析。
马克思主义认为,事物是由矛盾统一体组成的整体,整体和部分相互依存、相互制约。
整体和部分的矛盾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内在规律。
马克思主义还强调质变和量变的关系,质变是量变的结果,量变是质变的基础。
例如,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当矛盾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引起质变,即社会制度的根本变革。
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不仅适用于自然界的事物,也适用于社会领域。
社会矛盾的存在和发展,社会变革的规律,都符合辩证法的基本原理。
马克思主义通过辩证法的方法,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内在矛盾和命运,提出了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基础。
辩证法对于我们认识和改造社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总之,马克思主义的思想体系是建立在辩证法的基础上的。
辩证法是一种分析事物矛盾、揭示事物发展规律的思维方法和分析工具。
通过辩证法的探索,马克思主义揭示了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内在规律,为我们认识和改造社会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辩证否定观原理
辩证否定观原理辩证否定观原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基本原理。
它是指事物的发展变化是通过内部矛盾的激化和否定性的斗争而实现的。
辩证否定观原理认为,一切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而这种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本质就是事物内部的矛盾。
矛盾是事物发展变化的动力,是推动事物向前发展的内在动力。
在矛盾的推动下,事物不断地发展变化,不断地否定自身的旧状态,不断地创造新的状态,从而实现事物的不断向前发展。
辩证否定观原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重要原理,它揭示了事物发展变化的内在规律,为我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
辩证否定观原理强调了事物发展变化的内在规律。
事物的发展变化是通过内部矛盾的激化和否定性的斗争而实现的。
这种内部矛盾的激化和否定性的斗争是事物发展变化的动力,是推动事物向前发展的内在动力。
在这种内部矛盾的推动下,事物不断地否定自身的旧状态,不断地创造新的状态,从而实现事物的不断向前发展。
辩证否定观原理揭示了事物发展变化的内在规律,为我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
辩证否定观原理还强调了事物发展变化的辩证性。
事物的发展变化是一个辩证的过程,是一个包含着矛盾的过程。
在事物的发展变化过程中,矛盾是推动事物向前发展的内在动力。
在矛盾的推动下,事物不断地发展变化,不断地否定自身的旧状态,不断地创造新的状态,从而实现事物的不断向前发展。
这种辩证的发展变化过程揭示了事物发展变化的内在规律,为我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
综上所述,辩证否定观原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基本原理,它揭示了事物发展变化的内在规律,强调了事物发展变化的内在动力和辩证性。
辩证否定观原理为我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对我们认识和改造世界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我们要深入学习和领会辩证否定观原理,不断地丰富和发展它,为推动事物的不断向前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课程论文《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对经济学学习与实践的启示》课程名称: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对经济学学习与实践的启示摘要:马克思主义研究方法是经济学研究方法的指导方法,马克思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经济学提供了认识事物和分析事物的认识论和方法论的根底,马克思主义哲学使经济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建立在科学的根底上,而不是为各种唯心意识和阶级偏见所左右。
认真学习和领会马克思关于经济理论和方法的启示,对于促进本专业的学习、提高经济学研究的科学水平有重要的意义。
辩证唯物主义思想中存在决定意识,质与量辩证统一、对立统一、看待事物要用运动开展的观点等,对经济学研究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本文重点谈谈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对经济学学习与实践的启示。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经济学;学习与实践;启示一、经济学的研究畴与起源众所周知,大家现在所谈论的“经济〞,其含义已经演变为如何解决资源的有限性和人类欲望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
比如我们研究微观经济学,是为了解决各微观经济主体在既定资源下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整个社会通过市场机制达到资源有效配置的问题;学习宏观经济学,那么是探究经济波动原因、国民经济增长和政府作用的问题。
从这种含义出发,我们可以推断,微观经济学一定是产生于人类改造自然到一定程度、出现物质资料对于人口规模相对匮乏的社会阶段。
而宏观经济学的产生那么一定与市场机制失效、经济衰退相联系,因为只有当微观经济理论中“看不见的手〞不能够满足人们对物质资料的需求时,才会促使人们转而研究对经济衰退和失业危机产生的原因、对策进展分析的新理论。
事实与推断确实是相符的。
所以微观、宏观经济学的诞生与开展都是人类社会开展到相应阶段的必然产物,也是人们主观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与认知的结果。
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主要容之一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问题,认为历史开展是有其特定规律的,即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有反作用,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开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克思主义历史决定论的辩证性质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马克思主义历史决定论不是机械决定论,也不是历史宿命论。
恰恰相反,它是以作为历史主体的人的实践活动为基础的能动的辩证的决定论。
它所揭示的社会历史规律,在时空分布上具有“统计”性质,在作用形式上具有“合力”性质,在实践过程中具有“趋向”性质。
[1]揭示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正是为了为历史主体的选择活动开辟广阔的天地,使历史主体的本质力量和能动作用发挥得更充分、更有效,使人们能够更自由、更自觉地创造自己的历史。
马克思主义历史决定论的辩证性质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历史必然性与偶然性的有机统一马克思主义历史决定论在论证社会历史的发展有确定不移的规律和趋势的同时,并没有否认偶然性的作用。
相反,它对偶然性的历史作用高度重视并进行了深入研究。
马克思指出,如果偶然性不起作用的话,世界历史就会带有非常神秘的性质。
社会历史“发展的加速或延缓在很大程度上是取决于这些‘偶然性’的”。
马克思主义历史决定论认为,研究和探讨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性与偶然性,首先要承认任何一个历史事件都是由众多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
其中既有生产力,又有生产关系;既有经济因素,又有政治文化因素;既有客体方面的因素,又有主体方面的因素。
各种因素相互交叉、制衡,使得社会历史表现出种种难以预料的随机性、偶然性,而历史必然性作为一种总的趋势就在这些随机性、偶然性中跳跃、闪现。
正是这种必然性与偶然性的有机统一,使得社会历史呈现出丰富多彩、绚丽多姿的面貌。
恩格斯的“合力论”思想就包含着这种理解。
“历史是这样创造的:最终的结果总是从许多单个的意志的相互冲突中产生出来的,而其中每一个意志,又是由于许多特殊的生活条件,才成为它所成为的那样。
这样就有无数个互相交错的力量,有无数个力的平行四边形,由此就产生出一个合力,即历史结果。
”[3]人们创造历史的活动是由许多不同的主体按照各自的需要、利益和价值取向去改造历史客体的活动汇合而成的。
每个主体的需要、动机、目的和施展出来的力量都融入了“合力”之中,这种合力对于每个主体来说似乎是外在的、异己的力量。
而合力作用的结果就是社会历史发展的方向和必然趋势。
在合力论中,最终的结果表现为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它揭示出社会历史发展的基本轨迹;而许多追求自己目的的单个人的活动则表现为历史发展的偶然性,它们使得社会历史表现得丰富多彩,纷繁复杂。
其次,研究和探讨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性与偶然性,必须对历史事件作较长时间的、足够充分的历时性考察,或对较多同类历史事件作共时性比较。
社会历史规律的实现往往要经过很长的时间。
它表现为一种趋势,一种最终的必然性。
仅仅分析和考察一个历史事件或仅仅局限于某一短暂的历史时期,往往无法把握社会历史发展的趋势即历史必然性,甚至还会被假象所迷惑。
这也是许多理论家否认社会历史规律的原因之一。
例如,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性质的规律,是一种最终的要求,而不是每时每刻的现实。
必须适应是在长时间的不适应之后实现的。
如果在考察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联系时,局限于某一短暂历史时期,往往会更多地注意到上层建筑的作用,特别是在历史进入世界历史之后,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发展还受到国际环境的巨大影响,在既定生产力基础上可能建立的生产关系具有相当大的幅度。
只有考察的时间足够长、范围足够广,经过比较、分析,我们才能发现上层建筑的正作用和负作用、国际环境的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在原则上是可以相互抵消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存在着内在的必然联系。
再如,价值决定价格的规律,并不是说价格在任何一个个别场合都与价值是一致的,而是指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从一个相当长的时间来看,在总的平均数中,价格近似地符合价值。
“规律性只能表现为平均的、社会的、普遍的规律性,至于个别偏差情形则会相互抵销。
”各种历史事件都是由众多因素造成的,这些因素不完全相同,它们之间发生的交互作用更为复杂多样,这就使得历史事件呈现出种种偶然性。
但是,在这众多因素中,又存在着基本的、主要的、起决定作用的方面,它使历史事件具有必然性。
所以,对社会历史现象的考察,范围越小,时间越短,就会发现偶然性的作用越大;相反,考察的范围越大,时间越长,就越容易观察到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上述情况给予了充分的注意。
恩格斯指出:“如果您划出曲线的中轴线,您就会发现,所考察的时期越长,所考察的范围越广,这个轴线就越同经济发展的轴线接近于平行。
”最后,马克思主义历史决定论认为,历史必然性与偶然性是相互依存,互为补充的。
纯粹的历史必然性只存在于逻辑之中,它是在各种偶然性因素之中表现出来的历史发展的一般趋势,它存在于偶然性之中,而偶然性则是必然性的表现和补充。
所以,黑格尔说:“例外的东西证实了常例”[6]。
承认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并没有否定人们在现实中进行选择的主动性和可能性。
在现实生活中,规律不具有直接现实性,不是既成事实,而只是一种趋势,一种平均数。
它不是独立于人的实践活动之前或之外的某种先在之物,预成之物。
恩格斯在谈到利润率和一般经济规律的实质时指出:“它们全都没有任何其他的现实性,而只是一种近似值,一种趋势,一种平均数,但不是直接的现实。
其所以如此,部分地是由于它们所起的作用被其他规律同时起的作用打乱了,而部分地也由于它们作为概念的特性。
”[7]列宁也指出:“世界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不仅丝毫不排斥个别发展阶段在发展形式或顺序上表现特殊性,反而是以此为前提的。
”以波普尔为代表的西方一些哲学家认为,社会历史不存在普适性和重复性的规律,只有根据统计规律可能算出的趋势,而“规律和趋势是根本不同的两回事”[9],而在新康德主义者李凯尔特、施塔姆列尔等人的著作中,“趋势”被描绘成完全不确定的、模糊的、主要与偶然性相联系的发展过程。
把趋势和规律绝对对立起来,从而否认对社会历史作出预测的可能性,这是根本错误的。
把握历史必然性与偶然性的辩证关系,在认识和处理具体的历史事件时,就可以让我们充分考虑各种可能性和偶然性,抓住机遇,有效地进行主体选择。
同时,又可以把握历史发展的基本轨迹,确定自己行动的目标、方向,将两者有机地统一起来。
二、单义决定论的线性相互作用与或然决定论的非线性相互作用的有机统一社会历史规律不是某种预成的、前定的东西,而是在人们的实践活动中生成的,是主客体相互作用、双向运动的结果,是客体条件制约与主体对客体条件超越的统一所体现出来的趋势。
一方面,规律表现出客体条件对人的活动的制约,人们总是在一定的条件下创造自己的历史,人的创造活动不能违背条件的制约及条件自身的发展规律。
另一方面,规律表现出人的历史活动的主体选择性、创造性和历史超越性。
客体条件制约着主体活动,制约着历史发展过程及其趋势。
但是,这种制约不是严格的单义决定论,它给人们的活动提供的并不是通向未来的单一的、别无选择的道路,而往往是由多种可能性组成的可能性空间。
在这一可能性空间中,究竟哪一种可能性得以实现,这取决于主体的自觉选择,取决于不同主体之间的相互关系。
一定的客体条件,总是为人们的活动规定出相应的可能性空间。
客体条件作出的规定,既具有消极的含义,又具有积极的含义,就其消极含义来说,一定的客体条件总是限定着人的活动;就其积极含义来说,一定的客体条件提供了主体活动的条件和基础,使人们能在特定的条件下进行创造性活动。
在客体条件规定的可能性空间中,主体能进行有目的性的选择和创造活动,并不断通过创造性活动而超越已有的客体条件,创造新的客体条件,创造出历史发展的新的可能性。
过去并不能完全决定现在,现在也并不能完全决定将来。
因为客体条件虽然是人活动的基础,但并不严格地限制人的活动。
很显然在同样的客体条件下,不同的人会从事不同的活动,在不同的客体条件下,人们也可能从事同样的活动。
因此,客体条件的制约只是为人的选择和创造规定了一定的范围,超出了这个范围,就违背了客体的发展规律,人的活动就失去了基础。
而在这个范围内,人则能充分发挥主体选择性和创造性。
因而在同样或相似的条件下,不同的人、集团、民族或国家所从事的历史活动,所选择的发展道路以及他们活动的结果会有差异甚至截然不同。
在同一生产力水平的基础上,由于不同国家和民族的具体特点,可能建立起不同性质的生产关系;在同一性质的经济基础上,不同国家和民族又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建立起不同的政治体制,这都是主体选择的结果。
可见,客体条件虽然对主体有制约作用,但并不排斥主体的选择和创造,而只是将选择和创造限定在一定的范围内。
客体条件对主体活动的制约都是相对的。
客体条件的制约不应理解成为为主体活动设置绝对不变、不可逾越的界限,而应理解为一种条件性限制,即仅仅提供了从事活动的客观条件。
如果活动离开了条件作基础,就不可能获得成功,但是,没提供条件并不等于给主体活动设置了不可逾越的障碍。
主体在特定的条件下从事与之相适应的活动,但活动的结果却不仅仅是客体条件的简单再创造。
相反,从总体上,人类每一次活动都要在一定的条件的基础上进行,而每一次活动又都可能创造出新的客体条件。
正因为如此,主体的历史活动既受客体条件的限制,却又可能超越条件的限制。
这种超越,就是主体的历史创造。
以上论述表明,承认客体条件对主体活动的制约并不必然否定主体的选择性和创造性。
既然如此,更不能以客体制约性为理由而将社会历史规律与人的选择性和创造性对立起来。
因此,社会历史规律与人的活动的统一,不应理解为规律预先独立存在、人的活动只是实现规律的手段和工具,而应理解为规律本身就是在人的主体活动与客体条件的制约和超越中形成和实现的。
三、客体性与主体性的有机统一客体的客观性是理解社会历史规律客观性的一个方面。
以前,我们对社会历史规律客观性的理解不仅仅只局限于从客体的客观性去理解,而且对客体的客观性的理解也是片面的,那就是只把客体看作是在主体之外独立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实在。
事实上,客体是纳入人的对象性活动的存在物,相对于主体来说,它并不是绝对外在的。
如果只是把客体理解为感性现实,理解为直观的形式,表面上看是突出了客体的客观性,但这实际上是把客体限制在直观范围内,从主体中排除了它的本质——活动,把主体能动性限定在抽象的感性领域。
主体通过实践活动,否定事物的现存形式,按照自己的目的和需要创造出新的劳动产品。
客体正是在人的活动、人的实践中确证了自己的客观性。
人的活动的客观性和社会历史规律的客观性,不仅在于客体的客观性,而且在于主体的客观性、对象性和现实性。
马克思对此作了深刻论述:“当现实的、有形体的、站在稳固的地球上呼吸着一切自然力的人通过自己的外化把自己现实的、对象性的本质力量设定为异己的对象时,这种设定并不是主体:它是对象性的本质力量的主体性,因而这些本质力量的活动也必须是对象性的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