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面试模拟试题1

公考面试模拟试题:驱逐流浪者令城市形象蒙羞

什邡市城管大队给街头“游商”划定了合适的区域集中摆摊,规范经营管理,为此,25户小吃摊贩送来一面锦旗。谈谈你的看法。

参考解析

城市摊贩也需要有尊严地工作。他们不仅是繁荣城市经济不可或缺的力量,也是城市重要的组成部分。什邡市采取划定区域的方式规范管理“游商”,我认为是城管工作创新的尝试、有益的探索。

采取这种方式来“定居”流动摊贩,它收的的成效可以说是立竿见影,主要表现在对三个主体的重要影响上。

首先,对流动商贩来说。通过规范管理,拥有了合法的营业资格,不用在四处“打游击”,工作更稳定,工作起来更放心,工作积极性自然也高。如此,就相应的提高了经济效益,缓解了生活生计的难题。生意越来越好,生活越来越幸福,为社会提供的服务也就越来越多样化、质量也越来越高,方便了周围民众的生活。

其次,对城管来说。摊贩“定居”的尝试取得了摊贩业主的支持和肯定,在保障他们的利益的同时,也是创新社会管理方式的一次大胆尝试和有益探索。管理,在一定程度上也担负着服务的责任,要让社会工作者的工作不仅有热情还要有尊严;城管工作从实际出发为摊贩考虑透露的是对街头小商小贩的尊重,也折射了我国当前政府工作从管理型到服务性的积极转变。当然,对城管工作来说最为实际益处是,以前和城管针锋相对的街头“游商”通过规范化的管理变成了城管工作的支持者和推进者,算是解决了一大难题,可以腾出更多的时间、更多的精力投放到城市管理其他工作中去。

最后,对市容市貌和城市规划来说。有了特定区域的小摊贩,就避免了占道经营的麻烦,缓解了区域范围内的交通拥堵;规范化的管理可以保障摊贩业主个人的着装、服务行为、摊位的整洁性及区域卫生状况,减少了垃圾散布范围,便于清理,也让贩售的商品质量和卫生安全状况有据可循。这对于市容市貌的改善

无疑是不可忽视的因素。同时,规范化的管理便于城市的整体规划,如果在规划前期就能考虑到摊贩经营区域的因素,那么后期的城市管理工作就能更好的开展。

让摊贩“定居”,是一个双赢的举措。在看到这项举措带来的社会管理工作新风貌新方式的同时,我认为应该更全面、深刻的作出思考,加以完善。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摊贩经营区域的规划及准入问题。既然划定了一定的区域,那么就一定要保障此区域不能违背城市的整体规划,否则便是本末倒置。此外,经营区域的准入也是应该要考虑的问题。即,此经营区域是否收费?什么类型的小摊贩能进入到区域经营?经营的时间设置及需要提供的准经营成本是否在小摊贩的承受范围内?这些问题是需要妥善考虑的,否则会陷入为解决问题而制造问题的恶性循环中。我认为,对于经营区域的管理应该贴切小摊贩的实际,在政策上予以帮持,例如办理营业执照和卫生检疫上;在资金上予以优惠或免费,例如区域的准入费等;此外在执法中要予以关切,规范行为是必须的,还要在全市甚至全国树立起小摊贩的标杆形象,对实际中出现的困难要及时帮助解决。

第二,举措大范围推广的可行性问题。每个区域的小摊贩经营结构不同,人员数量也大不一样,怎么样能够保证此项举措能够大范围推广是要切实考虑的问题。我认为应该先做调研,摸清楚每个区域的结构特点,有针对性的推进。然后试点,对结构类型相似的地区采取摊贩定点的举措,对不适合这种方式的地区则不勉强,以防取得反效果。

第三,制度建设问题。既然要做到划定区域规范化管理,那么就要建立规范化管理的制度,否则商贩经营行为便失去了依据,区域划定也变成了个人所为,这是不妥当的。此外,城管的监管要想常态化,对此区域的执法要想效力话,没有健全的制度是不可行的。

第四,落实工作,建立长效机制。有了制度不践行等于是一纸空谈,既然这项举措得到了人民的欢迎和支持就要把这项工作做到底,做到实际,并形成长效机制。让城管工作不仅体现在“管”上,更体现在“为民服务,为城市服务”上;让小摊贩的经营不仅更规范、更安全,更让小摊贩的服务更贴心、更全面。

城管和小贩之间的矛盾,反映的是社会管理工作上的不足。我认为社会管理方式的转变是必要的,创新社会管理方式的探索是亟需的,只要坚持工作贴近群众、工作依靠群众、工作深入群众,想群众之所想,解群众之所难,供群众之所需,以此出发大胆实践、勇于创新,社会管理必定能再进一步,城市也必定能更完善、更和谐、更幸福。

2015福建公考面试模拟试题:制度建设

【材料】一、党的十八大报告,作为全党智慧的结晶,作为未来五年和今后更长时期的执政纲领和行动指南,“制度”二字贯穿始终。无论是在回顾过去五年的工作和十年的基本总结,还是在部署党和国家各项事业时,都特别强调“制度建设”,彰显了我党完善自我、自信成熟的无穷魅力。十八大报告,更是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作为党和人民九十多年奋斗、创造、积累的三大根本成就之一。

二、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人民网梳理《决定》中出现的高频词汇,“制度”一词以183次高居榜首。

三、中央八项规定实施半年取得明显成效,但一些地方“打折扣”、“绕弯走”现象依然存在,甚至出现“公款吃喝进食堂或会所”、“借车、租车代替公车”等现象。

四、中央政治局召开专门会议,对照检查中央八项规定落实情况,讨论研究深化改进作风举措,明确提出要把制度约束作为刚性约束,坚决整治规避中央规定的各种行为,具有极强的现实针对性和指导性。

【模拟题】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北调研指导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时指出:“在这次教育实践活动中,建章立制非常重要,要把笼子扎紧一点,牛栏关猫是关不住的,空隙太大,猫可以来去自由。”请就制度建设谈谈你的看法。

【背景】改革已到关键阶段,党中央现在非常强调制度建设。十八届三中会决定提出,“把顶层设计与摸着石头过河结合起来”,顶层设计即是国家层面的

制度完善与改革。十八大报告强调“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这是强调微观层面的制度建设与执行落实。

【答题思路分析】此题属国家领导人的讲话精神,归类为现象类之积极类。基本解题思路是:点出本质→分析意义价值→谈怎样落实或改进。重点是谈怎样落实或改进,难点是分析其意义价值。分析意义价值和谈落实或改进都可以按照从宏观到微观的顺序进行,显得条理明晰,重点突出。

【参考解析】习近平总书记的这段话强调了制度建设的重要性。邓小平同志也曾指出,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我们尤其要重视制度建设与落实,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

第一、制度建设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保障。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精神动力。实现这一中国梦,必须以制度建设为保障,具体而言,就是要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党和人民九十年奋斗的结果表明,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保持中国长期发展和繁荣的前提。

第二、制度建设是保持社会繁荣稳定和谐的基石。制度的重要功能是规范功能,能规范社会各主体,比如党、政府、企业、公民的行为。各行为主体明确了自己行为的边界,就能在法定的范围内活动,减少与其他主体的冲突,因此,制度建设是社会繁荣稳定和谐的保证。比如,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行政执法人员乱执法、乱处罚问题,建立了严格的制度,规定了严格的行政执法责任制,全面清理和规范行政处罚的自由裁量权,就能减少执法弹性导致的干群关系紧张。

第三、制度建设是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得以体现的重要保证。党的制度建设,深刻影响着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有利于密切干群关系,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比如党中央制定《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以刚性的制度约束切实遏制了公务支出和公款消费中的各种违纪违规违法现象,促进了党的工作作风的改进,深得民心。

所以,制度建设是党的伟大事业取得成功的重要条件。为了搞好制度建设,同时也为了使制度落到实处,避免制度建设上的形式主义,我们必须做到:

第一、在制度设计之前,要深入群众调研,充分了解人民群众的诉求,使设计的制度更贴近民心,为人民群众乐于接受。制度建设上要坚持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真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使制度成为约束****的高压线。比如个别地方出现的领导干部待遇特殊化问题,深受人民群众诟病,对此,要在全党建立领导干部生活待遇制度,严格照章办事,推进全党工作作风和生活作风的转变。

第二、制度形成之后,要把监督权交给群众,让群众监督制度的运行与落实情况。一些地方出台了各种规章、制度后,却缺乏相应的监督机制,或者相应的监督机制存在漏洞,形成“牛栏关猫”式的制度。“牛栏关猫”式的制度不重视制度的监督与落实,是制度建设上的形式主义。为了克服制度建设上的形式主义,应当把监督权交给群众。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让群众扎紧制度的“牛栏”,使各种心存侥幸的“猫”无空子可钻。

第三、在制度的执行中,要防止“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要加强监管,使制度不折不扣地执行到底。出台一项制度后,同时要出台相应的执行细则和监管措施,由专门的部门负责监管落实,专人专责。只有这样,制度才会真正起到作用,不会成为摆设。

第四、制度建设上也要注意与时俱进。形势在不断发展,制度建设也要同步发展。一些过去管用的制度,今天未必继续适用,对于这样的制度必须及时废除或修订,使制度真正适应时代的变化,反映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的要求。

总之,只有制定制度时真正反映民心,执行制度重视监督落实,同时与进俱进修订制度,才能使制度建设真正发挥保障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促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功能。

15年福建公考面试预测题练习:“雾霾天气”背后的思考

最近,北京、河北、山东等几个省市不同程度的出现了“雾霾天气”,严重的影响了居民的健康和生活便利,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参考解析

近年来,我国经济高速发展,伴随着改革开放30年的钟声,经济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但是伴随着经济的告诉发展却是环境的极度恶化,最为明显的表现便是最近华北地区的雾霾天气,如北京、石家庄、济南等多个大中城市的PM值都达到了2. 5,对于严重的“雾霾”天气,不得不引起雾霾的重视。

近日来的雾霾天气对我们的生活健康以及生产方面都带来不同程度的危害,具体来说有如下几点:

第一,最直接的是会影响当地居民的身体健康状况,近日来严重的雾霾天气造成了很多居民引发呼吸道疾病,并且有可能引发其他的并发症或者后遗症。

第二,雾霾天气也带来了生活方面的各种不便,尤为明显的就是对交通的影响,受雾霾影响的城市的高速、国道省道都被关闭,给当地的交通造成的极大压力,给当地居民带来不便。

第三,雾霾天气也会从另一方面影响政府的公信力和形象,以及我党的执政能力,影响党群、干群关系。影响老百姓的生活水平。

正是由于以上的危害,我们必须高度重视,首当其冲的就是挖掘造成这种天气的原因:

第一,国家的发展模式还是以前的粗放型经济,以污染环境和浪费资源为代价,经济发展的同时却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恶化。

第二,国家在环境保护方面还是缺乏相应的法律法规,于法无据、无法可依,相关的职能部门对于一些涉嫌污染的企业监督不力、惩罚不够。

第三,各级地方政府领导为了片面追求GDP,一定程度的纵容企业的污染环境和浪费资源的行为。

最后,老百姓在环保方面的意识还不够,每个人都有一些劣习、陋习,间接地导致了环境的进一步恶化。

找到原因之后,我们就应该对症下药,重拳出击,迅速给予解决:

首先,国家层面要改变经济发展方式,由粗放型经济转向集约型经济的方式,另外要发展绿色GDP,发展环保产业,加大对环保的财力、物力投入。

其次,政府还应该加大环保法律方面的健全和完善,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真正将法律的权威落到实处。

再次,各级政府的领导应该转变政绩观,不要片面追求GDP,而是应该追求综合发展,更加关注民生问题、环境问题。

最后,环境保护,从我做起,每个人都应该行动起来,从细小的行为入手,从细小的毛病抓起,只要我们同心协力,一定能建设一个美好的家园。

本文就是精品学习网为您提供的15年福建公考面试预测题,精品学习网愿意成为您最忠实的朋友,为您提供最新公务员考试信息,请您密切关注!

福建2015公务员面试预测题:土壤污染问题

土地是地球上最为宝贵的资源,土壤的质量关乎着亿万民众的饮食安全。这几年引起公众关注的镉大米事件,在本质上折射出的还是土壤污染问题,对此,请谈谈你的看法。

参考要点

我国的经济发展在改革开放之后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GDP总量一跃位居世界第二位,人民的物质生活得到极大满足。与此同时,发展速度过快也给我国的资源环境带来极大的压力,土壤污染就是其中之一。对于土壤污染问题,我认为政府和社会必须重视起来,认真剖析原因,切实治理。

土壤污染的产生与我国许多资源环境问题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共性,那就是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举国上下急于改变我们国家贫穷落后的面貌,全力以赴发展经济,对于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等问题没有足够的重视,表现在政府对环境污染监管不力、在环境污染治理方法投入不足,企业对于环境污染责任意识不强。这种疏忽是土壤污染问题的根本所在。

除了共性之外,土壤污染自身又存在一定的特性。一是产生污染问题的土壤一般都在农村,离公众视线较远,容易被忽视。二是土壤污染不像大气污染、水污染一样,用肉眼即可辨认出来,想要确认是否存在污染,需要进行取样分析、农作物检测,甚至还需要通过调查人畜健康来确认,因此检测周期较长、确认难度较大。

土壤污染问题不仅监管不易,治理起来更难。一旦含有重金属的污水排放到土地上,便可导致大量土壤被污染。治理的时候,更要面临着投入大、难度高、周期长的尴尬。

虽然土壤污染问题存在着被污染容易、政府监管不易、治理难度较大等特点,但是我们必须要直面问题、直击挑战,因为它关乎着亿万国人的饮食安全。想要解决好这个问题,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政府加大对土壤污染的监管力度。加强对排污企业尤其是重金属企业的污水排放去向的监督,对于向土壤排放污水的企业,要加大处罚力度,提高它们的违法成本,从源头上杜绝污染。

第二、政府要加大对治理土壤污染的投入。要加大对土壤污染的资金投入,土壤污染检测难度大、治理周期才、污染范围广,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此外,还要加大技术投入,土壤污染往往是重金属污染,治理起来并非易事,因此,需要先进的技术手段支持。

第三、企业自身要提高社会责任感。土壤污染波及的并非只是一小部分人,因为在被污染的土壤上面种植出的农作物会流向千家万户的餐桌,它危害的是全国人民的饮食安全和身体健康,企业要提高认识、增加责任感,从自身做起,坚持科学处理污水。

正如李克强总理所言:我们要金山银山更要青山绿水。相信只要我们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用科学的方法和坚定的决心应对土壤污染问题,土壤问题就一定能解决好。

15年福建公务员面试预测题:对“电视问政”的思考

请你谈谈对于“电视问政”这一新的问责形式的看法?

参考解析

“电视问政”这一新的问责形式,已经出现在湖北、湖南、广东、河南等多个省市。2011年,电视问政被纳入武汉市治庸问责范围内,连办4场,成为检查政府是否兑现承诺的一种监督方式。截止到今年九月份,“电视问政”这一形式已经出现在六家电台。对于这样一种新型的政务公开的形式值得我们倡导。

近年来,政府为了服务性政府的建设,切实地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在提高政府形象、转变政府的服务态度以及提高政府办事效率方面,尤其是政务公开方面出台了一系列的举措,但是也存在一定的问题:政府部门开展工作的方法过于简单,缺乏与群众有效沟通的渠道,有些内容公开但不透明,仍存在暗箱操作等问题。为了更好地解决政务公开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政府进一步拓宽了政务公开的渠道,在传统的信访、电话问政基础上,新增加了网络问政、微博问政等方式。在此背景下,电视问政方式的出现一方面拓宽了政务公开的渠道,能够利用更加直观的方式、更深入地传达政府信息;另一方面,群众可以更加快捷有效地了解政府的动态,了解社会敏感问题的解决方式。武汉市举办的2012年“十个突出问题”的五场电视问政活动,就得到了群的广泛好评。作为一种公共参与监督的新渠道值得我们积极支持。

一种好的政务公考形式,还需要良好的制度作为保障。为了更好地发挥电视的问政在政务公开方面积极的作用,避免电视问政形式化的问题,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是严审电视问政选材。电视问政是一种新型互动型政务公开方式,因为它的互动性和现场直播性,电视台不能以追求收视率为目的进行选材。电视问政的选材应该是群众最关心的问题,同时应该是群众知晓自己权利、义务以及政府处理问题方式的一种渠道,因此,严格审查电视问政选材是十分重要的。保证选材的恰切性,可以通过政府提报、群众委托的方式进行选材,当然也可以邀请相关政策制定者、学者等进行审核。从而使电视问政的选材真正体现民意、反映民生。

二是提高电视问政应急处理能力。电视问政的方式是一种互动式的方式,在录制过程中,会有一些突发情况出现,比如说群众激动、领导无语等情况。电视问政的真正目的是“问政”,而不是造成群众的激愤和领导的尴尬,因此,在此过程中,电视问政节目要做好积极的准备,建立一个完整的问政环节和流程,同时也要考虑在此过程可能出现问题的解决策略,能够及时解决突发情况,避免造成不必要的尴尬和矛盾。

三是落实电视问政问责机制。电视问政真正的目的是解决群众反应的问题,同时提高政府的执政水平和执政能力。在电视问政过程所产生的问题或是领导干部提出的解决策略,在问政之后要体现在具体的政策当中,切实地将解决策略落实到实处:通过网站、宣传栏、电视等多种途径对电视问政中的处理结果进行公示和说明,监督相关责任部门将解决方法落实到位,切实提高“电视问政”的服务水平和效率。落实电视问政的问责机制,对不作为的情况进行处罚。

综上所述,只有紧抓主要矛盾、体现群众呼声、关心群众疾苦、商讨解决之道,才能使电视问政这种政务公开的形式落实到位。此外,建立电视问政的长效机制,树立正确的权利观和服务观,从公务员自身的服务理念和内外部监督等方面全面提升政府的政务公开水平和能力,从而从根本上创设一个公开、透明的服务型政府。

2015福建公务员面试冲刺题:“用水焦虑”亟待化解

近年来,水污染事件频发,演变成自来水危机,折射出中国目前城市供水及自来水质量方面存在的问题,对频繁发生的饮用水水污染事件你怎么看?

参考要点

南丁格尔曾说过:“人生欲求安全,当有五要:一要清洁空气;二要澄清饮水;三要流通沟渠;四要扫洒房屋;五要日光充足。”这句话道出了群众对于生活环境的基本诉求,如今各地频发的水污染事件让我们深刻认识到水污染就在我们身边,而积极解决用水焦虑,让老百姓安全用水,提升政染事件让我们深刻认识到水污染就在我们身边,而积极解决用水焦虑,让老百姓安全用水,提升政府对公共危机事务的处理能力是我们值得关注的问题。

城市用水污染并非偶然事件,而是存在系统性风险。首要的原因是政府监管部门的失职。公用事业市场化改革后,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用水效率,但是地方政府将城市供水外包后,相关市场化改革配套措施缺失,存在甩包袱现象,对供水企业缺少相应的监管导致水污染事件频发。而事实说明,城市供水是一项复杂长期的工程,要保证用水的质量还需多方努力。因此,城市供水其公益性决定不管是民营公用事业或者是国有公用事业,政府都应加强对其的监管,处理好水务市场化与政府监管之间的关系,形成市场与政府的合力,保证用水的安全。

其次,政府应对突发性事件信息处理及公开方面存在管理短板。随着政府执政方式的转变,政府及时、有效地公开信息成为构建责任政府、法制政府及服务政府的依据。而各地频发的水污染事件演变成自来水危机的原因在于政府未能及时准确的公开相关信息,回应社会关切,导致在各种突发事件中未能理性引导公众及时遏制谣言,负面舆论滋生。水污染事件事关群众生活,处理的结果也是群众关切的焦点。因此,政府在处理类似突发事件时应及时做好信息公开,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建立完善的信息发布、解读、收集、回应及沟通协调的机制,提升政府的公信力。

最后,从群众角度看,从抢购狂潮到谣言肆虐反映出群众在面对突发事件时,缺乏理性认识,易受谣言影响而给正常社会秩序带来冲击。俗话说:“谣言止于智者”,面对水污染事件,群众应客观理性对待,寻求合理的途径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及时关注环保部门发布的讯息。

总之,治理用水污染,不单是民众对水危机解决的迫切诉求,而且是政府问计于民政策的原则需求,更是科学发展的客观要求,因此,保障水质清洁还需各方合力,有效应对。

福建2015公务员面试冲刺题:公务员聘任制能否打破铁

饭碗

对于很多省市现在推行的公务员“瓷饭碗”,改“委任”为“聘任”,你怎么看?

参考要点

近两年来,多地试点公务员聘任制,这意味着公务员“终身制”可变成“合同制”,“铁饭碗”将变身“瓷饭碗”。对于这一现象,我有以下看法:

将公务员的“终身制”转变为“合同制”,打破其“铁饭碗”的弊端,意在激活用人机制,促进新陈代谢,提高行政效率,增强公务员的竞争意识和服务意识,打破公务员有进无出、有升无降等弊端,让能者上、庸者下,对那些在其位不谋其政,生活在“保险箱”里的在编公务员来说,会形成较大的压力。此外,聘任制公务员也有利于减少财政支出。对于聘任制公务员,用人部门可以根据不同的职位给予不同的价值回报,在发挥激励作用的同时,达到节约工资成本、减少国家财政支出的目的。同时,客观上还对“高烧不退”的公考热起到降温作用。

由于公务员“铁饭碗”的观念已经长期深入人心,这项政策的实施过程肯定会面临诸多问题,有的试点城市多年来受聘公务员未现被辞退者,聘任合同形同虚设。公众质疑公务员聘任制变成“换汤不换药”的作秀式改革。为了避免这些问题,使得这项政策能够真正落实到位,我们还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好工作:

第一,建立起完善的公务员聘任制制度体系,真正让聘任制名副其实。从现行法律规范来看,无论是从公务员聘任的范围以及聘任的程序,还是聘任公务员的工资、福利待遇、退出程序及司法救济等都缺乏明确的规范。因此,希望有关部门在总结各地试点经验和问题的基础上,完善相关规章制度,建立起公平公正、科学完善的法律制度体系。

第二,全面推行公务员聘任制。扩大其社会影响力,公务员聘任制应当尽快由试点转向推广,建议扩大公务员聘任制的范围,不再局限于专业技术类公务员。

第三,建议完善聘任制公务员的退出机制,对于不合格、不称职的聘任制公务员要坚决辞退。无论是终身制公务员还是聘任制公务员,都要有严格的退出机制,最大限度地避免人浮于事、不负责任、公权滥用等现象。

第四,加大宣传力度,让人民群众充分了解这项新出台的政策。充分发挥社会舆论的监督功能,将聘用过程公开化,透明化,让社会各界人士对其过程进行监督,防止违法乱纪行为的出现。

总而言之,公务员聘任制并不是万能的灵丹妙药,但其的确是让公务员“铁饭碗”变身“瓷饭碗”的重要机制。不要空谈这项政策,而是要让公务员聘任制实至名归,真正发挥其应有的重要作用。

福建2015公务员面试冲刺题:结政府工作的“自拉自唱”

对于中央推行在政府政策实施中引入第三方评估,以打破政府工作评价的“自拉自唱”格局的做法,谈谈你的看法?

参考解析

引入第三方评估是在政府大力推进简政放权背景下的对社会放权的一个有力举措。对公共政策落实开展全面督察,这在我国并非首次提出,但在政策督察中引入第三方评估和社会评价这一在国内外公共政策学界早已成为共识,在西方发达国家公共政策实践中早已通行多年的科学理念与做法,却是我国中央政府在其正式会议文件中首次公开提出,意义十分重大。

所谓第三方评估的第三方,是相对于政策制定者与执行者这两方之外的人员,包括研究机构、专业评估组织、媒体舆论、一般社会组织和公众。所谓评估,主要是对依据一定的程序和标准,对公共政策的效率、效益和影响进行科学评判,从而为改进、调整或者创新政策提供依据的行为。一言以蔽之,评估就是要评价政策是否达到预期目标。

第三方评估的主要意义在于以下几方面:

第一、第三方评估因其更独立、更超脱的地位,从而能够得出更真实的结论。一项政策的执行、落实情况,由各部委或地方政府自身进行评估,往往会因为“自己评估自己”而多有部门本位,甚至不免择轻避重,曲为周旋。而第三方机构则少有这样的考量,能够从政策措施本身出发评估各部门、各级政府的落实情况。

第二、第三方评估因其专业能力能够提供更加专业的诊断和更科学的解决方案。现代政府的行政运行和对经济社会的各种管理,是一件高度专业的事。政策在落实中是否被打折扣,有时候不仅是相关部门和官员的态度问题,可能和地方客观条件不同、治理方式不够科学合理等因素有关,而在这方面专业的第三方机构,可以更好地发挥专业优势,提供更科学的解决方案。

第三、第三方评估也是社会和公众参与政府公共政策评价的一种方式。能否在多元利益视角的衡量下,保证政府决策的有效实施、实现社会共同治理的最优化,是衡量国家治理能力是否现代化的重要标准。

第四、第三方评估对有效提升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的现代化,对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都意义非凡。研究机构和专业评估机构作为非政府组织和智库,通过参与政策评估过程,无疑可以更好地和政府建立起合作伙伴关系。新闻媒体则通过参与政策评估,无疑能让其监督作用发挥得更为专业化、更具权威性。更为重要的是,作为政策过程中的利益攸关方,社会公众及其社团组织若能成为政策评估的重要主体,不仅可以更加有效维护其合法利益诉求,更能落实其参与政策过程的民主权利,无疑成为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一个重要途径。

当然,第三方评估的引入现在仅仅只是一个开端,能否良性发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还需要我们做好以下几点:

第一,第三方评估的机制的制度化建设要先行。在参考国外先进经验的前提下,结合我国的基本政务环境来设定第三方评估的运作机制是非常关键的一环。重点包括相关制度规范的出台、市场准入机制的建设、第三方评价范围的框定等。

第二、要确保第三方评估的独立性。正是因为第三方评价机构与政府和公众都保持相对独立的特点,才能保证评价结果的客观公正。重点在于建立第三方评价资金的给付机制,并着重防范第三方评价机构与被评价对象(政府部门)之间的利益关联。

第三、要强化对第三方评价的质量监管。包括制定第三方评价机构的执业规范、健全第三方评价机构的退出机制、将第三方评价信息公开化来获得更全面的质量监管等。

第四、要在政策的扶持下放手让市场的力量对第三方评价市场进行培育,从而可以从中培养出一些专业技能强、市场信誉好、评价质量高的第三方评价机构,这样才有可能为政府引入有质量有效率有效能的第三方评价机构奠定良好的市场基础。

总之,第三方评价机制的引入有其非常重大的意义,要使得这个机制有效运转,我们在试验和实施的过程中一定要解决好诸如为谁服务、谁参与评价、谁来监管等关键事项,第三方评价才能真正成为推动我国现代化治理转型的强大力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