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艾灸祛“虚寒”
艾灸养生的益处
艾灸养生的益处一、温经散寒:艾,本身属于温性,再加上点燃后的温热刺激,可以起到很好的温通经脉、祛散阴寒的作用,符合“寒者热之”的中医治疗基本原则,也是艾灸可以治疗很多虚寒型疾病的原因所在。
二、通络止痛:艾,芳香、辛散,本身就能通络作用,再加上点燃后的热力,具有很好的疏通经络的作用。
经络疏通,气血得行,通则不痛,因此中医艾灸可起到通络止痛的作用。
三、益气升陷:艾具温性,可以温阳益气,具有顾护、升举和提托的作用,能使下陷的脏器得以升举而复位,此功效被古人用“陷下则灸之”加以概括。
四、回阳救逆:艾灸可以发挥其温通阳气的作用,使得阳散厥逆之人回阳救逆,转危为安。
五、预防保健:艾灸通过艾本身及穴位的双重作用,可以调整经络气血,气血充足通畅,则人体正气充足,虚邪贼风不能侵袭机体,即中医所讲的“正气内存,邪不可干”。
由于艾灸以火熏灸,施灸不注意有可能引起局部皮肤的烫伤,另一方面,施灸的过程中要耗伤一些精血,所以有些部位或有些人是不能施灸的,这些就是施灸的禁忌。
古代施灸法,禁忌较多,有些禁忌虽然可以打破,但有些情况确实是应禁忌的。
1.凡暴露在外的部位,如颜面,不要直接灸,以防形成瘢痕,影响美观。
2.皮薄、肌少、筋肉结聚处,妊娠期妇女的腰骶部、下腹部,男女的乳头、阴部、睾丸等不要施灸。
另外,关节部位不要直接灸。
此外,大血管处、心脏部位不要灸,眼球属颜面部,也不要灸。
3.极度疲劳,过饥、过饱、酒醉、大汗淋漓、情绪不稳,或妇女经期忌灸。
4.某些传染病、高热、昏迷、抽风期间,或身体极度衰竭,形瘦骨立等忌灸。
5.无自制能力的人如精神病患者等忌灸。
1、艾灸的副作用主要表现在错误的判断了身体的体质,错误的选择了施灸的穴位,从而造成的身体的不适,经过正确的方法指导是可以调节过来的。
2、艾灸具有效果明显、简便易行、经济实用的优点,几乎没有什么毒性和副作用,只要操作方法得当,穴位掌握准确,对人体一般不会产生不良反应。
艾灸为身体补充阳气,尤其适用于阳虚体质。
艾灸的作用
艾灸是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它使用艾叶燃烧产生的热量和草药成分来刺激人体的穴位和经络,以达到调理身体和促进健康的目的。
以下是一些艾灸的常见作用:
1. 温通经络:艾灸可以通过热量的作用来温通经络,促进气血循环。
它可以帮助缓解气滞、血瘀等问题,改善气血不畅所导致的症状。
2. 暖阳驱寒:艾灸被认为具有温热的性质,可以帮助驱散体内的寒气。
它常被用于缓解寒性痛症,如寒性关节痛、寒性腹痛等。
3. 放松肌肉:艾灸的热量可以渗透到肌肉组织中,促进肌肉的放松。
它可以缓解肌肉疼痛、僵硬和痉挛,有助于改善运动损伤和慢性肌肉问题。
4. 提升免疫力:艾灸被认为可以增强人体的免疫力,促进身体的自愈能力。
它可以通过刺激穴位来调整和平衡身体的能量流动,提高身体的抵抗力。
5. 改善内脏功能:艾灸可以通过刺激腹部的穴位来调理内脏器官的功能。
它常被用于改善消化问题、调节月经不调和改善泌尿系统问题等。
需要注意的是,艾灸作为一种疗法,应该由经过专业培训的中医师或艾灸师进行操作。
在使用艾灸前,应该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并遵循专业人士的指导。
足三里、身柱、关元、气海、内关、大椎等中医艾灸改善免疫力穴位位置及作用
足三里、身柱、关元、气海、内关、大椎等中医艾灸改善免疫力穴位位置及作用中医学里艾灸治病、防病的历史悠久,尤其对于阳气不足、身体偏弱、怕冷、手脚发凉、免疫力差、容易感冒、精神萎靡、面色晦暗的人,通过艾灸能达到补益气血、条畅经络、强身健体、益寿延年的作用。
艾灸能从整体上改善人体功能,不仅能防治邪毒侵袭,还能抢救危重症患者。
下面介绍中医艾灸改善免疫力的八大要穴。
第一要穴:足三里足三里可以健脾胃,不仅能让人强壮,还能延年益寿、疏通经络、调和气血。
穴位主要管辖消化系统,同时对循环系统、泌尿生殖系统也有诸多益处。
温灸足三里,能强健脾胃,激活免疫力,加强新陈代谢,排除人体内浊气。
用艾条温灸双侧足三里30分钟,使局部皮肤微见潮红,每天灸1次,连续灸3天,灸完后喝点姜枣茶。
具体位置:坐位屈膝,先确定犊鼻的位置,自犊鼻直下4横指,按压有酸胀感处即为此穴。
犊鼻就是外膝眼。
第二要穴:身柱身柱归属督脉,位于后背部两个肩胛骨的中间,当后正中线上,第3胸椎棘突下凹陷处。
其在两肺之间,跟肺气、肺的联络非常密切。
督脉为“阳脉之海”,刺激该穴可宣肺清热、宁神镇咳、补气壮阳、益智健脑。
艾灸时,自然正坐,略向前低头,将艾条的一端点燃,对准身柱,在距离皮肤3-4厘米处进行艾灸,以局部有温热感而无灼痛为宜,一般灸10-15分钟为宜,至皮肤红晕为度。
频率为隔日一灸,1周后可改为每周灸1—2次。
第三要穴:关元关元能让人体元气快速恢复,从而更好地抵御外邪。
关元治疗的疾病非常广泛,它是足少阴肾经、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和任脉之会,又是小肠募穴。
它既能补肾,又能健脾,还可调肝,且对小肠的活动有益。
关元为男子藏精、女子蓄血之地,是人生之要关,真气之所存,元阴元阳交关之所。
具体位置:在脐下3寸、腹部正中线上。
第四要穴:气海气海和关元在位置和功能上有相似之处,该穴主治各种气病,如气喘、脐下冷气上冲等,它对呼吸系统疾病的疗效略胜于其他穴位。
灸气海时需要注意一点,阳盛体质者必须配合灸足三里以泻火,常须调护脾胃;如果没有发泡,不宜服用热药,发泡则不宜服用凉药。
艾灸疗法
凤怡堂艾灸疗法【概述】当今社会,由于工作与家庭的双重压力,加之平时不良的生活习惯,很多现代女性出现精神欠佳、周身疲惫、入睡困难、不思饮食等症状,并伴有出现宫寒、手脚冰凉、痛经、胃寒胀痛、怕冷等身体不适。
这便属于亚健康状态。
艾灸疗法改善寒性体质调整亚健康。
《灵枢经脉》:“针所不为,灸之所宜。
”针、灸、药各具特点,各有其局限性,而灸法的特点在于弥补针、药之所不及。
其对于使用针、药等方法治疗无效或效果不显著的病或用于保健方面,往往奏效乃至神效。
正如明代李延《医学入门》中曰:“凡病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
“七年之疾,当求三年之艾”-孟子“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医学入门》艾灸疗法特别适合现代女性养生调理亚健康。
艾是纯阳植物,艾灸时温热并为身体补充阳气将寒气排出体外。
可从根本调理女性寒性体质,还可起到美容养颜的作用,加速皮肤的血液循环,增进细胞代谢机率,新细胞再生加强,淡化色斑,减少皱纹,使肤色红润白嫩,延缓衰老。
俗话说“心平气和,百病不生”。
国艾堂艾灸养生馆不只是调养身体,养心更是关键。
人的思想要放下,不要焦虑,但往往说着容易做着难。
艾灸的作用就是寻找一个突破口,灸后身体会有明显反应和改善,此时患者的心就会平和下来,对生活充满信心,身、心的互动由恶性循环进入良性循环,唯有进入该良性循环,疾病才可除根。
【艾灸治疗机理】艾灸是中医学中防病治病、养生延寿的一种简便易行的而又切实有效的方法。
是用易燃的艾绒等在体表经穴或患病部位进行烧灼、熏烤,借助药物温热的刺激,通过经络的传导,起到温通气血,扶正祛邪作用,从而达到保健养生、防病治病的目的。
艾灸的作用主要有:通经活络、行气活血、去湿逐寒、消肿散结、回阳救逆、防病保健1.调节阴阳人体阴阳平衡,则身体健康,而阴阳失衡人就会发生各种疾病。
艾灸可以调节阴阳补益的作用,从而使失衡之阴阳重新恢复平衡。
2.调和气血气是人的生命之源,血为人的基本物资,气血充足,气机条达,人的生命活动才能正常。
艾灸五大穴位,排出寒气湿气,迎接阳气
艾灸五⼤⽳位,排出寒⽓湿⽓,迎接阳⽓虚 感觉“累,疲劳,犯困,没有精神”等。
寒 怕冷,怕吹空调,晚上睡觉感觉冷;当⼀个体虚的⼈,在平时⽣活中不注意穿⾐,晚上睡觉不注意盖被⼦,经常吹空调,冲凉⽔澡,往往就容易让我们体质受“寒”。
湿 当⾝体“寒”⽓越来越重时,⾝体慢慢更容易进⼊“湿”⽓,⼀个⾝体“湿”⽓重的⼈,就象下⾬天穿了⼀件淋过⾬的⾐服,感觉⾝体不舒服;特别注意:寒湿⽓往往通过5⼤⽳位进⼊体内!①肩颈部的“⼤椎⽳”从“⼤椎⽳”进⼊的“寒湿⽓”容易引起我们的“肩颈酸痛,肩周炎,颈椎病,头晕头痛,失眠多梦;②前胸的'膻中⽳'从'膻中⽳'进⼊的'寒湿⽓'容易引起我们的'乳腺肿痛,乳腺管道阻塞,⼩叶增⽣乳腺纤维瘤等症状”;③肚脐部位的“神阙⽳”从“神阙⽳”进⼊的“寒湿⽓”容易存积在我们盆腔,特别是⼥性,当盆腔内的“寒湿⽓”重时,就容易引起我们妇科各种疾病,⽐如:妇科炎症,⽉经不调,经⾎不畅,痛经,⾎块,⼦宫肌瘤,卵巢囊肿,不孕不育症等”。
④腰部的“命门⽳”从“命门⽳”进⼊的“寒湿⽓”容易引起我们腰酸背痛,腰膝酸软,各种肾虚,性功能下降等症状;⑤脚底的“涌泉⽳”从“涌泉⽳”进⼊的“寒湿⽓”容易往上流动,容易引起膝关节酸痛,风湿关节炎等症状。
“寒湿”是万病之源,我们⽇常⼀定要注意排寒湿和补充阳⽓及时恢复体⼒。
凝 当体內'寒湿⽓'时间长了,就容易出现⾝体'凝'的现象;'凝'的意思是循环慢和代谢慢;⾝体容易酸痛。
淤 然后就会发⽣於堵,'淤'的时间长了易出现阻塞,⾝体易酸痛,⿇⽊,胀痛,浑⾝不舒服,在疏通过程中痧点全是⿊紫⾊的。
於堵时间长了,会怎样?会长瘤,长'瘤'也不可怕,怕的是恶性肿瘤,恶性肿瘤容易变异形成癌症,这是个很恐怖的事情,那就不要等了。
所以,避免寒湿、排寒祛湿⾮常重要,请在⽇常⽣活中护住这五⼤⽳位,胸背腰腹⾜底等!1、艾灸艾灸:具有活⾎化瘀、舒筋通络、温散寒邪、活⾎⽌痛、补中益⽓、温阳补虚、排毒邪热、消瘀散结、防病保健、延年益寿等功能。
艾灸祛湿驱寒的原理
艾灸祛湿驱寒的原理艾灸是中医传统疗法之一,使用燃烧艾叶来熏热特定穴位,以达到祛湿驱寒的效果。
其原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解释。
首先,艾灸通过温热的作用刺激和激活人体的经络系统,促进气血通畅。
中医认为湿邪、寒邪侵入人体,会导致经络气血不畅,从而产生各种不适和疾病。
艾灸可以通过局部的温热刺激,加速周围组织的新陈代谢,促进经络的畅通,并改善湿寒阻滞的状况。
其次,艾灸可以通过药物的特殊成分对身体产生影响。
艾叶中含有挥发油、萜烯类化合物、黄酮类等成分,具有较强的药物活性。
这些活性成分能够直接作用于人体的经络、穴位和组织,刺激气血的循环,促进湿寒的排出。
同时,这些活性成分还具有一定的抗菌、抗炎等作用,可以改善湿寒引起的炎症反应,减轻症状。
艾灸还可以通过神经系统的反应产生效果。
刺激艾叶燃烧时产生的热量和挥发物,可以刺激人体的神经末梢,通过反射作用影响身体的代谢和调节功能。
艾灸时,草药产生的刺激信号会通过穴位和经络传导到相关的脏腑,调节和平衡器官的功能。
比如,艾灸脚底的足三里穴可以刺激胃和脾经,调节脾胃功能;艾灸背部的腧穴可以刺激肾经,改善肾脏的功能。
通过这种神经反射的作用,艾灸可以调整身体的阴阳平衡,改善湿寒的症状。
另外,艾灸还可以通过膏体、敷贴等外敷方式发挥作用。
将经过特殊处理的艾叶制成熏灸膏或贴敷在穴位上,可以使药物直接接触皮肤,通过皮肤吸收的方式发挥作用。
皮肤是人体最大的一个器官,具有较强的渗透性和吸收能力。
贴敷艾叶后,药物成分可以经由皮肤,进入经络、穴位和组织,起到温通经络、祛湿驱寒的效果。
还有一些理论认为,艾灸可以通过热效应改变人体的生物磁场和生物电位,调节细胞的活动和功能。
研究发现,艾灸对人体产生的热量能够改变细胞膜的电位差,影响其通透性和离子通道的开关状态,从而调节细胞活动。
这种机制可以影响神经元的传导速度和调节机体的生理功能,促进湿寒的排出和体内的平衡。
总的来说,艾灸祛湿驱寒的原理是通过温热刺激、药物成分、神经系统反射、外敷方式以及生物热效应等多个方面共同作用。
艾灸方案_精品文档
巧用艾灸对抗虚寒症艾灸药辛温,归肝、脾、肾经,内服可治疗宫寒,痛经;外用能灸治百病。
艾灸有通经活络,散寒止痛,回阳救逆等非凡的疗效。
艾草燃烧后,其特殊的对人体有益的药用成份,比如有解热止血作用的苦艾醇、苦艾酮,还有抗自由基增强免疫力的甲醇提取物、具有抗菌作用的艾叶油等等,都会挥发出来,借着热力,可以很好的渗透入皮肤肌肉深层的经脉中,与此同时,艾草燃烧会产生特殊的波长和频率的场,就象我们平时理疗用了红外波一样(只是红外范围太大,没有集中作用于穴位,因此效果不如艾灸明显),在其作用下,把因寒而造成的冻结,淤血都化掉,同时很好的改善局部的经络和穴位的共振状态,使微循环状畅通,气血供应增加,从而达到除旧迎新,治病强身的目的。
早期艾灸治疗是用“壮”来纪录治疗的时间,因为艾灸治疗,用的是艾绒做的圆锥型的艾灸柱,一壮就是指这种艾灸柱从点燃到烧完的时间。
现在用的是加工好、规格标准的艾灸条。
因此,现在治疗所需要的时间也改成用分钟来计算了。
普通都是灸10- 15 分钟摆布。
还可以在卖中医治疗器材的地方,看到不少用来艾灸的罐,它可以用在一些不好操作的部位的治疗,如暗地里膀胱经的穴位。
这些艾灸罐可把艾灸条弄成段,放进去,戴在穴位上,十分方便。
当您点燃艾灸条,感受它那特有的温暖安抚的时候。
不用多说,您也知道它主要是用来治疗“寒” 病的!无论是先天还是后天的脾、肾虚寒,用艾灸治疗都能大显神通。
脾、肾阳虚,素体虚寒的人,有可能是从娘胎里带来的,按西医的话,叫做遗传。
怕冷、痛经的情况,多数是身体自身阳气不够,按老百姓的俗话“火力不够”!火力来自于肾,其中,命门更是一身元阳之气的发源地,惟独命门火旺,人材会温暖、脾胃才干得到温煦。
用艾灸时常灸命门,关元,中极,曲骨,足三里,中脘几个穴位,每一个穴位10 分钟。
命门:在暗地里督脉上,与肚脐对应高度。
中医谓之为“生命之门”,是因为它与肾气相通,时常灸治这里,具有补肾壮阳之功。
在现代医学看来,命门的位置正好在脊柱调节肾上腺功能的神经节段范围,灸治可以温通督脉,调节与改善对肾上腺的气血供应,肾上腺可是人体内分泌的重要指挥部之一,主宰能量分配与使用是它的重要工作。
居家艾灸指南
居家艾灸指南
居家艾灸指南
来自: 12小时前 |阅读原文
1.虚寒体质最适合艾灸 “艾灸治病从表入里。”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推拿科主治医师林敏称,将艾柱、艾条的温度传导入 体内,针对穴位、经络、热敏点进行刺激,可以达到温阳驱寒的作用。因此,艾灸最适用于虚寒体质的人, 如脸色苍白、手脚冰凉、怕风畏寒,艾灸效果好。 “除了虚寒体质,阳气不足、元气不足者也比较适合艾灸。”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中医科主任医师梁 文表示,肾阳虚、脾阳虚是最典型的阳气不足体质。肾为先天之本,肾阳虚者容易腰酸背疼、手脚怕冷、易 疲劳、记性差等。(天下养生网)脾为后天之本,脾阳虚者经常拉肚子、消化不良、大便不成形。经常艾灸 温补,可以缓解阳气不足的症状。元气不足主要指身体脏器功能不足,出现脾胃虚弱、血虚、身体虚弱等, 常做艾灸有助于整体调整、大补元气。 虚寒体质的人适合艾灸,是不是意味着内热的人不适宜?梁文表示,热性体质的人有些穴位可以灸,有 些则不行,最好咨询中医科医生再作治疗。 2.家庭更适合采用隔物灸、悬灸 按照传统的中医记载,艾灸的主要灸法为“发泡灸”。这是一穴位,待艾条烧完,皮肤表面会灼伤、起泡、渗液。此方以轻度烫伤达到排除虚 寒、温补阳气的目的。(天下养生网)不过,梁文提醒,发泡灸虽然药力较猛,但不仅会灼伤皮肤,还易留 下疤痕,操作难度较大。另外,关节、面部、四肢等很多部位都不适合直接灸。因此,不推荐家庭采用发泡 灸。
3.体质强壮者,灸量可以大、灸时可以久;体质虚弱者及老人小儿,灸量宜小。4.出现晕灸,立即停灸, 让患者头低位平卧,注意保暖,轻者休息片刻或喝点温开水,重者掐按人中穴、足三里穴。5.精神紧张、大 汗、劳累或饥饿时不宜灸。6.艾绒易燃,施灸后,一定要将火熄灭(今日不养生明天养医生,加微信:天下养 生网(tianxiayangsheng) ,让养生变得简单、愿健康永伴您身边!)。
脾胃虚寒怎么调理见效快
脾胃虚寒怎么调理见效快脾胃虚寒多由饮食不调、过度劳累、或者是久病体虚等造成脾胃阳气亏损表现出来的症候,那么有哪些调理方法可以快速见效呢?一、脾胃虚寒艾熏调理艾熏部位:足三里穴,该穴位位于外膝下3寸,胫骨外侧约一横指处。
操作手法:如果可以去专业理疗机构艾灸最好,没有条件,或是为了简便一点,可以自己选择艾熏,艾熏属于温和灸,一般在晴天下午1-3点一天阳气正盛之时,找准足三里穴位后,点燃艾放于对准足三里穴,距离在0.5-1寸(即1.5cm-3cm)之间调控,当穴位温热舒适即可,时间控制在15-20分钟。
可隔日进行,一个月份大约十次。
功效:艾熏足三里具有补益脾胃、扶正培元、调和气血、祛邪防病之功效,适用于脾胃虚寒人群。
二、脾胃虚寒按摩调理点按中脘穴取穴部位:中脘穴位于人体肚脐上4寸。
操作手法:以拇指指腹点按该穴位,一次3分钟,待局部有发热感即可体质,一天早中晚均可进行。
功效:该穴位是足阳明胃经的要穴,是结聚胃经经气的地方,按摩该穴位可加速经气运行,改善胃功能,达到调理脾胃虚寒的目的。
推按两肋推按部位:乳房下缘至侧腰。
操作手法:两手掌互相摩擦,有了热度后,分别从两侧乳房下缘向下推按至侧腰,待推按部位发热即可。
功效:推按该部位,可调畅气机,有养胃、暖胃、预防胃疾病的功效,适用于脾胃虚寒的人群。
三、脾胃虚寒食疗调理生姜小米粥做法:小米100克,生姜3片。
做法:小米洗净后,加适量水,先大火煮沸,加入生姜片,改用小火再煮,至小米熟透,取上层粥油。
功效:小米补脾暖胃,生姜温中养胃,适合脾胃虚寒人群做调理之用。
冰糖红枣枸杞粥材料:糙米150克,红枣70克,枸杞30克,冰糖。
做法:1、先将糙米洗净备用,将红枣泡水洗净后去核备用;2、糙米入锅,加适量清水,以大火烧开后,加入红枣,改用小火慢熬1小时;3、最后加入枸杞熬半小时即可起锅,调入冰糖即可食用。
功效:红枣健脾益胃,枸杞滋阴润燥,二者合用熬粥,可用来调理脾胃虚寒,因为糖量高,糖尿病患者慎用。
排湿气和寒气的艾灸方法
排湿气和寒气的艾灸方法艾灸是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通过在人体穴位点进行燃灸而达到治疗疾病或调节身体健康的目的。
在中医理论中,湿气和寒气被认为是人体内的两种常见类型的邪气,它们有着不同的特点和表现。
下面将详细介绍排湿气和寒气的艾灸方法及其功效。
一、排湿气的艾灸方法湿气是指人体内的湿分在正常情况下不能够被排除而堆积在体内,使人体机能受到阻碍的一种病理状态。
湿气症状的表现有:浑身沉重、不思饮食、动攻性稀便、舌苔厚腻等。
因此,排湿气的艾灸方法可以通过刺激相应的穴位,促进湿气的排除和体内湿气调节。
1. 艾灸厥阴之窗穴厥阴之窗穴位于脚趾甲根部的下方,跖屈足以容之处,每晚可以在这个穴位上进行艾灸,每次艾灸15-20分钟,持续10天为一疗程,每两个疗程之间间隔1周。
这种方法可以通过调节脾胃功能,排湿气和调整体内湿气平衡。
2. 艾灸足三里穴足三里穴位于小腿肚肌肚的外侧,胫骨前缘的横纹下3寸(寸为人体中医的长度单位),也是排湿气的重要穴位之一。
可以每天进行两次艾灸,每次艾灸15-20分钟,坚持一周左右,可以改善湿气症状。
3. 艾灸关元穴关元穴位于腹部,也就是人体脐下3寸的位置,能够调理肠胃功能,排除湿气。
可以每天进行一次艾灸,每次艾灸15-20分钟,坚持一周左右,可以明显改善湿气病症。
二、排寒气的艾灸方法寒气是指人体内的寒邪阻滞经络或脏腑,使人体经络气血不畅通而导致一系列身体不适的病理状态。
寒性的症状表现为怕冷、手脚冰凉、腹痛泄泻等。
排寒气的艾灸方法可以通过燃灸刺激相应穴位,温阳、散寒、活血通络。
1. 艾灸关元穴关元穴位于脐部,每天晚上可以用艾条或艾炷对该穴位进行燃灸,每次燃灸20分钟,连续15天为一个疗程。
通过艾灸可以温热下元,排寒散寒。
2. 艾灸中脘穴中脘穴位于胃部上腹中线上的正中点,每天进行一次艾灸,每次20分钟,连续10天为一个疗程。
艾灸中脘穴可以散寒,温中止痛,改善寒性脉络病。
3. 艾灸膻中穴膻中穴位于胸部中线的第三、四肋间,可以每天进行一次艾灸,每次灸15-20分钟,坚持10天为一个疗程。
艾灸的原理和应用有哪些
艾灸的原理和应用有哪些简介艾灸是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旨在通过燃烧艾草,将其产生的热量和草本的有效成分传递给人体,以调节气血运行、促进健康。
在中医理论中,艾灸被认为可以调和阴阳,温通经络,在治疗不同疾病和促进身体健康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
艾灸的原理艾灸的原理基于中医理论中的“疏通经络”和“温通经络”观念。
根据中医,疾病的发生往往与体内的气血运行不畅有关。
通过灸热传递,艾灸可以刺激经络,促进气血的流动,达到平衡阴阳、调和气血的效果。
艾灸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发挥其作用:1.温通气血:艾灸产生的热量可以加速体内气血的运行,促进血液循环,增强身体的新陈代谢。
2.祛湿散寒:艾草的特有香气和草本成分可以渗透皮肤,被人体吸收,并通过活化气血的作用,祛湿散寒,改善湿寒引起的疾病。
3.调和阴阳:根据中医理论,艾草有温阳的特性,可以温补阳气,并通过燃烧产生的热量调和阴阳,促进经络的流通。
艾灸的应用艾灸已经在中医临床实践中被广泛使用,并被认为对以下情况有益:1. 疼痛管理艾灸可用于缓解和管理各种类型的疼痛,包括:•颈椎病和腰腿痛:通过热量的渗透和活化气血,改善颈椎和腰椎的血液供应,缓解疼痛和不适感。
•关节炎:艾灸可以舒缓关节炎引起的疼痛和炎症,促进关节的功能恢复。
2. 妇科问题艾灸在中医妇科疾病的治疗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包括:•月经不调:通过调和气血,艾灸可以改善月经不调和痛经。
•不孕不育:艾灸被用来促进子宫血液循环,提高不孕不育病人的生育能力。
3. 消化问题艾灸可用于改善和缓解各种消化问题,包括:•胃痛:通过活化气血和调和阴阳,艾灸可以减轻胃痛,促进胃部的舒缓。
•便秘:艾灸可以促进肠道蠕动,改善便秘症状。
4. 其他应用除了上述情况之外,艾灸还可以用于以下问题:•美容:艾灸可以通过温通气血,改善肌肤的光泽和弹性。
•疲劳恢复:通过促进气血的流动,艾灸可以缓解疲劳和提高身体的康复能力。
•睡眠障碍:艾灸可以调和阴阳,促进身体的放松,改善睡眠质量。
去寒气的小妙招
有寒气可以通过饮食、艾灸、运动、药物、拔罐、改善生活起居等方式去除。
1.饮食:
饮食上,要注意多吃温性食物,比如肉桂、生姜、大葱、八角、牛肉、羊肉等;避免和减少寒性食物,如绿豆、银耳、梨、甘蔗、西瓜等。
2.艾灸:
艾灸的方法,这种方法非常快捷有效,可以通过艾灸相关的穴位和部位,像腹部以肚脐为中心,附近的穴位都适合进行艾灸,这样可以使人体的阳气快速恢复,也包括后背脊柱两侧的相关腧穴,都是艾灸的部位。
3.运动:
要注意加强体育锻炼,通过体育锻炼激发人体阳气,使阳气充足,这样外来的湿气、寒气不能侵袭人体,也有助于内生的寒湿加以祛除。
4.药物:
可以通过温阳之药驱除人体的寒气和湿气,这些药物常用于健脾温阳方面,比如附子理中丸、参苓白术颗粒、人参健脾丸等都可以采用,通过健脾温阳达到祛除寒湿之气。
同时,可以通过温肾之法加以治疗,常用的有右归丸、肾气丸等。
同时,也可以用中药饮片,比如干姜、肉桂、附子治疗,也可以达到祛除寒湿的作用。
5.拔罐:
可以通过拔罐的方法去湿,还可以经常按摩穴位,腿上有三阴交,承山穴等。
经常按摩可以疏通经络,起到活血的作用。
6.改善生活起居:
生活起居上,要注意居住环境通风干燥,避免潮湿阴冷,以免加重体内的寒湿,比如很多水下作业的人员容易患关节炎等病症,就是这个道理。
避免涉水冒雨,如果不可避免,要尽快换洗干净衣服。
平时脚上要多穿,还可以经常用生姜水泡脚。
可以起到很好的驱寒作用。
若寒气重不见缓解,建议及时就诊。
关元、中脘、神阙穴艾条灸治疗脾胃虚寒证41例
能力 。
如 果 长期施 灸保 健 穴 位 , 就 能够 达 到 调 和 阴 阳 , 健 脾 合 胃, 固本培元 , 补 中益 气 , 强壮全身 , 祛 病 延 年 的效 果 。艾 灸 中脘有 利 于提 高脾 胃功 能 , 促 进消 化 吸收 和增 强人 的抵抗 力 , 对于 胃脘 胀痛 、 呕吐、 呃逆 、 吞酸 、 食欲 不 振 等有 较好 疗效 。艾 灸 关 元 能 使 清 阳上 升 , 浊阴下降, 元 阳温 暖 , 血液 充盈 , 能培 肾固本 , 补气 回阳 , 通 调 冲任 、 理 气活 血 。神 阙穴 可 主治 上 吐 下 泻 , 腹 中虚 冷 、 腹 痛 腹
将 药研 细末 和匀 。 以桑 皮 纸一 张 铺 平 , 取艾绒 2 4 g , 药
中 医理论认 为 , 艾灸 能补 气助 阳、 温益 脾 肾 , 使人 体
元 气充 足 , 精力 旺盛 , 抗 衰延 年 。 现代 医学研 究 证 明 , 艾灸 相 关 穴 位 , 可 以调 节 脏 腑
功能 , 促 进 机体 的新 陈代 谢 , 提高 机体 的免疫 力 , 还 能够
用 ,使 局 部 产 生 温 热 或 轻 度 灼 痛 刺 激 , 通 过 经 络 的 传 导 ,以调 整 人 体 的 生 理 机 能 , 帮 助 人 体 全 面 温 通 要》 十 四卷 中记 载 : “ 是 以御 风 邪 以 汤 药 、 针灸、 蒸熨 , 皆 能愈 疾至 于火 艾 , 特 有其 能 , 针、 药、 汤、 散 皆所 不 及 者 ,
艾为 最要 ” 。
艾 灸 疗法 则是 靠 点燃 的艾 炷 或 艾 条在 人 体 相 应 穴 位熏 灼灸 烤 , 加 上其 本 身 的 药理 作 用 , 会 使 人 产 生 畅快 轻松 之 感 。 因 此 , 建 议 一 些 害 怕 刺 痛 者 可 选 择 艾 灸
针推科---艾灸疗法介绍
针推科---艾灸疗法治疗虚寒性疾病介绍艾灸疗法简称灸法,是运用艾绒或其他药物在体表的穴位上烧灼、温熨,借灸火的热力以及药物的作用,通过经络的传导,以起到温通气血、扶正祛邪,达到防治疾病的一种治法。
简介灸焫(音ruo,灸法的最早名词,现代统称为灸法)是一种用火烧灼的治病方法。
汉代许慎著的《说文解字》上说:“灸,灼也,从火(音‘久’),灸乃治病之法,以艾燃火,按而灼也。
……刺以石针曰砭,灼以艾火曰灸。
”扼要地说明了什么是灸法。
它是我国劳动人民发明创造之一,是祖国针灸医学的组成部分。
所谓灸法,是利用菊科植物艾叶作原料,制成艾绒,在一定的穴位上,用各种不同的方法燃烧,直接或间接地施以适当温热刺激,通过经络的传导作用而达到治病和保健目的的一种方法。
清代吴亦鼎在《神灸经纶》上说:“夫灸取于火,以火性热而至速,体柔而用刚,能消阴翳,走而不守,善入脏腑,取艾之辛香作炷,能通十二经、入三阴、理气血,以治百病效如反掌。
”概括地说明了灸法治病的特性和效果。
灸法不仅能治病,而且能防病。
唐代孙思邈在《千金方》上说:“宦游吴蜀,体上常须两三处灸之,……则瘴疠、瘟疟之气不能着人。
”这是实践经验的总结。
近代日本医家有在整个工厂、学校全体施以灸灼,作为一项保健措施,实验结果证明灸法确有增强体质和预防疾病的作用。
针与灸都是在经络穴位上施行的,有其共同之处,两者往往结合使用。
但是必须指出,灸法有其自己的独到之处,不能以针代灸。
过去国内外有许多名医单用灸法治病。
我国和日本都有专门灸师,与针师并列。
古人云:“针所不为,灸之所宜。
”根据【黄帝内经。
灵柩】解释:“针是泄法,灸是补法”。
实证、病在表、泄热、阳亢等适宜用时针法泄和解表;而由实转虚、病在里、寒症、阴阳皆虚就不能用针法泄了,用药剂治疗,药剂所不达,就用艾灸的。
由于古文习惯与现在有很大的区别,很容易产生误解。
灸法虽然略有烧灼皮肤之痛,但不像针刺那样深入肌肉而达体内,所以人们不甚畏惧而乐于接受,是很容易推广的一种治病方法。
春季虚寒体质者宜做艾灸
春季虚寒体质者宜做艾灸作者:暂无来源:《家庭科学·新健康》 2016年第3期文/薛宏莉栾仁东中医认为,虚寒体质者在春季做做艾灸,可养生防病或缓解虚寒所致的各种症状。
听听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治未病中心副主任医师杨俊丽怎么说!【艾灸之前】辨识体质很重要杨俊丽说,艾灸具有温通经脉、祛风散寒、活血助阳及防病保健等多种功效,但若操作手法、适合人群选择不当,不但没有效果,还会适得其反。
如阳虚、气虚等虚寒体质者(常表现为面色苍白、手脚冰凉、怕风畏寒、体弱无力、易疲劳等)艾灸,能够很好地缓解或祛除症状,而阴虚体质者(常表现为阴液亏少、口干咽燥、手足心热等)艾灸,则相当于火上浇油。
因此,在艾灸之前一定要到正规医院进行体质辨识。
【选择艾条】最好是陈年艾艾灸时,对于艾条的选择很有讲究,最好是陈年艾。
杨俊丽说,陈年艾不伤阴血,艾灸时不痛。
区分陈艾和新艾,可参考下面的方法:陈艾以颜色土黄者为佳,发绿的为当年艾;陈艾气味芳香,当年艾则有一股青草味;燃烧时,陈艾烟气轻柔,袅袅而上,燃烧后留下灰白色的灰,当年艾则是一条线笔直而上。
最重要的是,陈年艾火不急不躁,柔和通透不烈,使人感觉舒服。
另外,艾灸时需要注意,要以感觉舒服为好,如果艾灸后感觉没有好转或心烦意乱,则需要停一段时间。
极度疲劳者、过饥者、过饱者、醉酒者、大汗淋漓者、情绪不稳者或女性经期,都不适合做艾灸。
【调火调息】能让艾灸效果更好杨俊丽指出,要想起到最好的养生效果,艾灸时还要讲究调火调息。
所谓调火,即掌握艾灸的火候。
虚寒之证要用补法,就是将艾点燃后使其产生的热缓慢地传入体内,施艾后又立即、快速地按住施艾穴位,其目的是使正气聚而不散;实热之证要用泻法,是在艾点燃之后,不断地吹火,使艾火迅速燃烧,所产生的热能很快传入体内,但在艾灸以后不按压施艾部位,其目的是驱邪外出、泻热泻实。
所谓调息,即艾炷燃烧一段时间后,受艾者感觉到温度了,开始用鼻子吸气,在艾炷被摘下后,再把气从嘴中缓缓吐出。
艾灸原理及其作用解说
艾灸原理及其作用解说
艾灸原理及其作用解说:
艾灸是一种中医疗法,使用压缩成棒状的艾叶,点燃艾叶并放置在特定的穴位上进行疗法。
其原理是通过燃烧的艾叶产生的热量和草药物质的作用,刺激穴位,以达到治疗和预防疾病的目的。
艾灸的主要作用有以下几点:
1. 温通经络:艾灸的热量可以温热经络,促进血液循环,调和气血。
它可以帮助舒缓疲劳、舒展肌肉、缓解筋骨疼痛等症状。
2. 疏散寒湿:艾灸的热量能够温暖体内,驱散体内的寒湿邪气。
它可以改善寒湿所引起的关节疼痛、肌肉僵硬和冷痹等症状。
3. 补虚固本:某些特定的草药在燃烧时会产生草药的特殊成分,这些成分能够通过经络作用,渗透到穴位和经络中,具有温补的作用,帮助补气血,益阳气,固本培元。
4. 调节内分泌:艾灸疗法的另一个作用是调节人体的内分泌系统,促进激素的平衡。
它可以帮助改善内分泌失调导致的症状,如月经不调、失眠等。
5. 强化免疫力:艾灸的热量和草药的成分可以刺激人体的免疫系统,增强机体的抵抗力,提高免疫功能。
艾灸还可以增加白细胞的产生,提高机体的抵抗力,促进自愈力。
总的来说,艾灸作为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通过热量和草药的作用,刺激穴位,调节气血,温通经络,有助于缓解病痛,促进健康。
然而,在使用时应遵循专业人士的指导,避免不当的使用和潜在的风险。
在家里艾灸,有哪些注意事项?这里都讲全了!
在家里艾灸,有哪些注意事项?这里都讲全了!艾灸可调和气血、调节阴阳、温通经络、扶正祛邪,是简单易行而切实有效的养生方法之一。
比起去养生馆,多数灸友会选择在家里做艾灸。
但在艾灸之前,我们一定要了解清楚它的注意事项和排病反应,才能更好的发挥艾灸的作用。
艾灸的养生作用1、调节阴阳:人体阴阳平衡则身体健康,而阴阳失衡就会生病,艾灸能使失衡的阴阳重新恢复平衡。
2、调和气血:气是生命之源,血为物质基础。
气血充足,则人的生命活动正常;反之则发病。
艾灸可补气养血、疏理气机,且可提升中气以达养生保健的目的。
3、温通经络:经络是人体气血运行的通路,经络通畅则利于气血运行及营养物质的输布,若病邪侵及经络导致其闭阻不通则会引发疾病。
艾灸借助其温热肌肤的作用,温暖肌肤经脉,活血通络,以达治疗寒凝血滞、经络痹阻所引起的各种病证之效。
4、扶正祛邪:正气存内则邪不可干,艾灸通过对某些穴位施灸可以培扶人体正气,增强机体防病抗病能力。
灸大夫智能艾灸仪 i9艾灸的注意事项1、要注意体位、穴位的准确性:体位一方面要适合艾灸的需要,同时要注意体位舒适、自然,要根据处方找准部位、穴位,以保证艾灸的效果。
2、要专心致志,耐心坚持:施灸时要精神集中,以免艾条移动,偏离穴位,烫伤皮肉,浪费时间。
对于养生保健灸,则要长期坚持,偶尔灸是不能收到预期效果的。
3、防火:现代人的衣着不少是化纤、羽绒等质地的,很容易燃着,因此,施灸时一定要注意防止落火,尤其是用艾炷灸时更要小心,以防艾炷翻滚脱落。
用艾条灸后,可将艾条点燃的一头塞人直径比艾条略大的瓶内,以利于熄灭。
如果使用的是无烟无火的艾灸仪,则不必担心以上问题。
4、要注意保暖和防暑:因施灸时要暴露部分体表部位,在冬季要保暖,在夏天高温时要防中暑,同时还要注意室内温度的调节和开换气扇,及时换取新鲜空气。
5、要防止感染:化脓灸或因施灸不当,局部烫伤可能起疮,产生灸疮,一定不要把疮搞破,如果已经破溃感染,要及时使用消炎药。
艾灸的六大功效:通经、活血、祛湿寒...男女皆可灸!
艾灸的六大功效:通经、活血、祛湿寒...男女皆可灸!艾灸是借艾火的纯阳热力和药力给人体以温热性刺激,通过经络腧穴的传导,来调节脏腑的阴阳平衡,以达到治病防病、养生保健的目的。
艾灸的六大功效通经活络行气活血去湿逐寒消肿散结回阳救逆防病保健艾灸主要用于内科、外科、妇科、儿科、五官科疾病。
尤其对乳腺炎、前列腺炎、肩周炎、盆腔炎、颈椎病、糖尿病等有很好的调理效果。
女性常用艾灸有很多好处1、调节阴阳艾草是纯阳植物,补充人体阳气最好的方法就是艾灸,对女性的寒性体质特别有效。
阳气就是维持我们生命的真气,阳气弱则多病,阳气衰则亡。
艾灸通过打通穴道,从内部为我们的身体补充阳气,阳气充足了,抵抗力就增加,不容易被疾病入侵,身体自然健康。
2、温经通络现代女性因为缺乏运动有很多人都有经络不通畅的现象,表现在指端寒冷,身体容易发麻等,艾灸时女性最容易出现艾火传导的现象,这说明艾灸的阳气和热力在沿着经络蔓延,可疏通经络,理气活血。
3、调和气血中医认为,人之所以可以生龙活虎,离不开血和气两种东西。
寒邪进入身体后消耗掉女性体内本就不多的阳气,使得血液循环不畅,脏腑得不到滋润。
而如果经常用艾条或随身灸施灸身体上四个重要的穴位,可以迅速补充女性体内的气和血,从而达到气血通达,身体舒畅,各个功能器官运转正常的功效除了女人,男性艾灸也有益处1、调理前列腺疾病艾草的药力本身具有补肾培元、清热利湿功能。
艾灸通过艾火的热力(温热刺激),补肾通淋、温经通络、行气活血、祛湿逐瘀、消肿散结作用,故对前列腺炎、前列腺肥大所致疼痛及其相应症状能逐渐减轻。
2、调节身体阴阳平衡,温补肾阳而且艾灸疗法在《扁鹊心书》中有云:“扶阳之法,艾灼第一”,点燃的艾草渗透穴位后,可以调节身体阴阳平衡,温补肾阳,正如《内经》所云:“阴平阳,精神乃治。
”备孕期间是可以艾灸的备孕期间是可以艾灸的,对女性来说,艾灸可以通经活络、行气活血、去湿逐寒,调理痛经和一些妇科疾病。
对男性来说,可以温补肾阳,调理肾亏、前列腺等一些男性疾病。
艾灸哪里驱寒
艾灸哪里驱寒文章目录*一、艾灸哪里驱寒*二、驱寒的小妙招*三、驱寒的食疗方艾灸哪里驱寒1、艾灸哪里驱寒清代吴仪洛着《本草从新》中记载艾叶“苦辛、生温、熟热、纯阳之性,能回垂绝之阳,通十二经、走三阴、理气血、逐寒湿??以之灸火,能透诸经而除百病。
”意思说:艾绒制成的艾柱,冬季艾灸能使热气内注,温煦气血,透达经络,并且艾灸一些具有补益强壮作用的穴位,故而能够达到扶正祛邪,强身保健的作用。
神阙穴:神阙是气和,气舍,气具之穴,是任脉在此会和,此穴为任脉上部经脉气血的重要来源,在中焦部位起到沟通上下之功效。
取穴:在脐窝正中,该穴位于人体的腹中部,脐中央。
2、艾灸最佳时间中医专家指出,最适合进行中医艾灸疗法的季节就是夏季。
因为夏天穿衣少,即便不去医院,自己在家艾灸也非常方便,不像冬天在家脱了衣服施灸容易受凉。
而且天气热,人体对温度就比较敏感,不容易被烫伤。
最重要的是夏天施灸符合中医“冬病夏治”的理论。
中医认为,阳虚、气虚人群更适合进行针灸疗法。
生病的人大多属于阳虚体质。
艾叶是温性的,属于纯阳之物。
艾灸能够温通经络,祛除寒湿,补益人体阳气。
夏天又正好是自然界阳气最重的时候,两者的阳热合在一起,温补的作用更强。
所以在夏季大自然阳气最盛的时候艾灸,补益的效果能够达到最佳。
3、艾灸最佳灸量艾灸应该考虑天时、地理、气候等因素的影响来定灸量,如冬天灸量宜大,才能祛寒通痹,助阳回厥;夏季宜少灸或轻灸,才不会造成上火伤阴。
北方风寒凛列,灸量宜大;南方气候温暖,灸量宜小。
不同的年龄、体质和性别,其阴阳气血的盛衰及对灸的耐受性也是不同的。
老年或体弱的人使用保健灸,灸量宜小,但须坚持日久;而壮年者随年龄由小至大而递增壮数。
驱寒的小妙招1、改掉上述不良习惯平时养成好的生活习惯其实就可以很好的帮助我们改善寒气入体的情况,寒邪淤在体内,降低内脏活力和新陈代谢,便不断堆积脂肪,并且无力排泄毒素,乱七杂八的东西都堆在一起形成肥胖,要想驱寒首先就要改掉上述不良习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家庭艾灸祛“虚寒”
艾灸保健,对冬季出现的身体乏力、月经紊乱、关节酸痛、连续感冒等虚寒症状,具有很好的调理作用。
其操作方法方便、简单,适合家庭养生保健之用。
家庭艾灸时,可以将艾炷放于姜片、蒜片上灸疗,被称为“隔蒜灸”、“隔姜灸”,这种灸法一方面不会伤及皮肤,另一方面也可以发挥蒜和姜的药用功效,增加保健的作用。
也可用“悬提灸”,把艾条点燃在身体不适的部位上方2~3厘米处轻绕圈子。
此外,还可以直接购买一个艾灸器。
只有在遇到了一些非常顽固的病症时,才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进行“直接灸”。
强身健体身体较为虚弱的人可以在肚脐以下、丹田部位进行艾灸,长期坚持可以收到很好的强身健体和抗衰老的效果。
月经不调可以在关元穴(位于脐下3寸处)、三阴交(在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进行艾灸。
腰背酸软双手背在身后所接触的腰背部位置,就是重点灸疗位置。
颈椎不适艾灸风池穴(后颈部,后头骨下,两条大筋外缘陷窝中)以及大椎穴(位于第七颈椎棘突下,两肩峰连线的中点),可以迅速缓解颈椎不适带来的肩部紧张、手麻头昏等症状。
腹泻连续艾灸肚脐两侧两指宽的地方,可止泻。
喷嚏流涕灸鼻翼两侧的鼻沟以及虎口处,可迅速减轻症状。
腿软无力可以持续艾灸膝关节的凹陷处,能收到不错的效果。
艾灸保健,对冬季出现的身体乏力、月经紊乱、关节酸痛、连续感冒等虚寒症状,具有很好的调理作用。
其操作方法方便、简单,适合家庭养生保健之用。
家庭艾灸时,可以将艾炷放于姜片、蒜片上灸疗,被称为“隔蒜灸”、“隔姜灸”,这种灸法一方面不会伤及皮肤,另一方面也可以发挥蒜和姜的药用功效,增加保健的作用。
也可用“悬提灸”,把艾条点燃在身体不适的部位上方2~3厘米处轻绕圈子。
此外,还可以直接购买一个艾灸器。
只有在遇到了一些非常顽固的病症时,才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进行“直接灸”。
强身健体身体较为虚弱的人可以在肚脐以下、丹田部位进行艾灸,长期坚持可以收到很好的强身健体和抗衰老的效果。
月经不调可以在关元穴(位于脐下3寸处)、三阴交(在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进行艾灸。
腰背酸软双手背在身后所接触的腰背部位置,就是重点灸疗位置。
颈椎不适艾灸风池穴(后颈部,后头骨下,两条大筋外缘陷窝中)以及大椎穴(位于第七椎棘突下,两肩峰连线的中点),可以迅速缓解颈椎不适带来的肩部紧张、手麻头昏等症状。
腹泻连续艾灸肚脐两侧两指宽的地方,可止泻。
喷嚏流涕灸鼻翼两侧的鼻沟以及虎口处,可迅速减轻症状。
腿软无力可以持续艾灸膝关节的凹陷处,能收到不错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