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kV创利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工程设计与体会
110kV变电站设计心得
第一章微机保护的工作方式1.继电保护技术的发展继电保护技术是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保障,它伴随着电力技术的发展也在不断改进。
纵观继电保护技术的发展,主要经历了四个阶段:电磁继电器保护、晶体管保护、集成电路保护和微机保护。
我国从70年代末开始微机型继电保护装置(以下简称微机保护)的研发,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起着先导的作用。
1984年原华北电力学院研制的输电线路微机保护装置首先通过鉴定,并在系统中获得应用,揭开了我国继电保护发展史上新的一页,为微机保护的推广开辟了道路。
此后,不同原理、不同种类的微机保护相继研制生产,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果,到90年代,我国继电保护技术已完全进入微机保护时代。
2.微机保护的工作方式不同的电力设备配置的微机保护是不同的,但各种微机保护的工作方式是类似的。
微机保护将电流量、电压量及相关状态量采集进来,按照不同的算法实现对电力设备的继电保护。
在微机保护时代,供电公司的一般技术人员已经很少参与保护装置的研发工作,所以,对于微机保护在继电保护原理方面的工作方式,我们不需要进行太深入的学习。
2.1开入微机保护对电力设备信息的采集一般称为“开入”,开入量分为两种:模拟量和数字量。
开入是微机保护进行工作的基础。
微机保护内部元件的工作电压很低(一般为几伏、十几伏),属于弱电系统,而需要开入的信号使用的电源则属于强电系统(220V或110V),为避免强电系统对弱电系统造成电磁干扰,影响微机保护的正常工作,在开入系统中采取了一些隔离措施。
2.1.1模拟量的开入微机保护需要采集电流和电压两种模拟量进行运算,以判断其保护对象是否发生故障。
变电站配电装置中的大电流和高电压必须分别经电流互感器和电压互感器变换成小电流、低电压,才能供微机型保护装置使用。
2.1.2数字量的开入微机保护对数字量的采集主要包括隔离开关位置、断路器机构信号等,我们通常称为开关量。
开关量由各种辅助接点通过“开/闭”转换提供,只有两种状态,也称为硬接点开入,以区别于通过网络通信接口传输的信号。
110kV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探讨
变 单 低 故障率 又减 少 了后 期维 护率 ,这 些方面 都可 以为变 电站 的建 设 体 技术 的飞速 发展 , 电站 的监视 功 能也 发生 过变化 。 一 的功能 和 维护节 约成 本 。() 6 安全可 靠 。 先进 的 设备 、 可靠 的运行 、 时 的 已经不 能满 足人们 对 综合 自动 化的要 求 ,计算 机 图像识 别技 术 的 及 从 继 电保护 都 能提高 变 电站 的安全 可靠 性能 ,变 电站 的安全 可靠 也 运 用有 助 于工 作人 员对 变 电站运 行 情况 进 行 正确 快 速 的识别 , 而 提高 工作 效率和 变 电站 的 自动 化水 平 。 为整 个 电力系 统的 安全运 行提 供 了保 障。
设 备运 行 , 电站 的安 全可 靠性 能就 能得 到提 高 。 变
. 自动化 的变 电站 由计算 机来 完成这 些 工作 。() 5 节约 成本 。 先进 的 32 从传 统的单 一监 视 到多媒 体监 视 传统 的变 电站 监 视都是单 一 的功 能 ,现 在 随着 计算机 和 多媒 自动 化技 术的 出现 为变 电站 的小型 化提 供 了保障 ,设 备稳 定性 和
11 集 中 式 结 构 .
系统 数据 信 息数据 存储 体 系的重 要性 ,电 力行业 的工 作人 员 正在 集 中 式顾名 思义 就是 由计算 机集 中采 集变 电站运行 状 态 中的 为建 立优 良的 电力 信 息存储 体系 进行 相关 的研 究 。 信 息 , 中包 括模 拟 量 、 其 数字 量 和脉 冲 量 , 然后 由计算 机对 采 集 的 4 结 语 信 息进行 集 中计算和 处 理 。变 电站集 中式 系统 的 主要 特点 : 1集 () 本文 阐述 了 10 V变 电站综 合 自动 化 系统 的概 念 、 种 结构 1k 两 中采 集变 电站 的运行 信 息 , 中包 括模拟 量 、 字 量和 脉冲 量。 2 其 数 () 结 构紧凑 、 占地 面积 小 , 在很 大程 度上 可 以节 省 建造 成本 。 这
110kV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设计
3 1 0k V变 电站综 合 自动 化 系统的 实现 1
31 变 电站 自动化系统数据 采集模块的实现 . 该模块 主要 是用来对 变电站现场所有需要监视 的电气设备 的 电参量和各种 开关 信号的实时信 号采集 当前状态 。它包括各 生产设 备运 行参 数状 态及 系统 安全稳定裕度 的图形显示 ,如各 电流电压幅值 、变 电站 的电能度数 、各个断路器 的状态 、上下 刀开关 的状态 、各类参量波形 变比趋势显示等。 根据 系统结构设计 ,结合实时性 的要求必须对二条以上的 线 路同时进行数据采集 和分析 ,并且对每条线路 的数据采集和 分 析必须是独立 的 、同步 的,互不干扰 ,互不影响 。 目前绝大 多数计算机采用 的是冯诺依曼体系结构 ,这种结构 的特点是顺 序 处理 ,一个处理器在 同一时刻 只能处理一件事情 。为 了满足 用户 的要求 ,根据大型机 的并行处理模式 ,我们采用 了仿并行 处理技术 。这种技术采用 了一种全新的调度策略 ,将处理器的 运算时 间分成若干个时间片 ,当对某一条线路进行监测和分析 时 ,就 占用一个 时间片 ;当对另一条线路进行监测和分析时 , 就 占用另一个时 间片 ,这样轮流 占用 ,由于处理器的指令处理 周期为 1 一9s 0s 的数量级 ,这样就可以近似地认为是在对每条 线 路 同时 进 行 监 测 和 分析 。 在本系统 中,上位机 ( 工业计 算机 )通过发送采集命令来 获 取 下 位 机 的响 应 ,下 位 机 通 过 不 断 查 询 来 确 定 是 否 被访 问 , 有命令数据采集模块立刻响应发送采集到的数据。上位 机接 收数据后进行相应的处理 。对于每条总线都必须执行上述 的过
研究 ,以期从 中找到可靠 安全 的变 电站 自动化管理 的模式与方 法经验 ,并 以此和广大同行分享。 ’
110kv变电站设计总结
110kv变电站设计总结110kV变电站设计总结随着电力行业的不断发展,变电站作为电力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设计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110kV变电站作为中压变电站的一种,其设计更是需要考虑到众多因素,本文将从变电站的选址、主要设备的选型、系统的保护及控制等方面进行总结。
一、变电站选址变电站选址是变电站设计的第一步,其选址的合理性直接影响到变电站的后续建设和运行。
在选址时,需要考虑到以下因素:1.电力负荷:变电站的选址应该考虑到周边的电力负荷情况,以满足周边电力负荷的需求。
2.地形地貌:变电站选址应该考虑到地形地貌的因素,以确保变电站的建设和运行的安全性。
3.交通条件:变电站选址应该考虑到交通条件的因素,以确保变电站的建设和运行的便利性。
4.环境保护:变电站选址应该考虑到环境保护的因素,以确保变电站的建设和运行的环保性。
二、主要设备的选型110kV变电站的主要设备包括变压器、断路器、隔离开关、电容器等。
在选型时,需要考虑到以下因素:1.电力负荷:主要设备的选型应该考虑到周边的电力负荷情况,以满足周边电力负荷的需求。
2.设备的可靠性:主要设备的选型应该考虑到设备的可靠性,以确保变电站的运行的稳定性。
3.设备的经济性:主要设备的选型应该考虑到设备的经济性,以确保变电站的建设和运行的经济性。
4.设备的环保性:主要设备的选型应该考虑到设备的环保性,以确保变电站的建设和运行的环保性。
三、系统的保护及控制110kV变电站的系统保护及控制是变电站设计中的重要环节,其保护及控制的合理性直接影响到变电站的运行。
在保护及控制方面,需要考虑到以下因素:1.保护及控制的可靠性:保护及控制的设计应该考虑到保护及控制的可靠性,以确保变电站的运行的稳定性。
2.保护及控制的灵活性:保护及控制的设计应该考虑到保护及控制的灵活性,以满足变电站的运行的需求。
3.保护及控制的安全性:保护及控制的设计应该考虑到保护及控制的安全性,以确保变电站的运行的安全性。
浅析110kV变电站的电气自动化设计
浅析110kV变电站的电气自动化设计变电站自动化设计的主要目的是变电站的日常工作运行即使在没有人员值班的情况下也能高效地、无失误地进行,实现对人力物力资源有效的整合利用。
如何进行最优的110kV变电站的电气自动化设计需要研究的方面比较多,以下笔者结合自身工作实践,就此做出以下几点探究性的分析。
1、切实做好变电站的计算机监控系统建设工作计算机是实现110kV变电站电气自动化的核心设备,而计算机监控系统就是综合性地对变电站内所有设备进行监视和控制,利用现代的通信技术和数据库的建立,使得110kV变电站得到系统的管理与运行。
因此110kV变电站的计算机监控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网络系统,建设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1.1科学合理的实践110kV变电站电气自动化计算机监控设计原则变电站监控系统是计算机监控系统,根据电力系统与计算机网络系统的特性,变电站的监控系统设计需要满足一定的设计原则,其设计原则详细分为五个方面:一是根据电力系统的具体要求有针对性的对计算机监控系统的网络结构进行构建,在110kV变电站的监控系统中应采用分层分布式的结构框架,虽然远动专用设备在电力监控中有着广泛的运用,但是计算机监控系统具备远程控制的相关功能,无需额外安装远动专用设备,并且依据电力系统的特点,变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的后台应进行相应的简化处理。
同时计算机监控站作为变电站的主控制站,其具备统筹采集数据和管理数据的功能,并且可以对变电站的所有设备和进行监视和控制管理,统一操作,无需额外安装控制平台。
二是与传统的监控系统不同的是,在计算机监控系统中显示的都是电气的模拟量,在终端需要对电气量进行实际采样,继而转换为电气模拟量,则采样时需要应对交流进行采样;同时对保护动作和装置报警方面的信息传输应高度重视,应在测控单元采取硬接点的方式进行信号的输入。
三是重点建设信息资源共享的网络结构,针对远动数据传输设备的冗余配置、计算机监控主站和远动数据传输设备所需要的信息资源统筹采集,建立数据库,有效的使各个部分顺利获取数据;同时要求计算机监控系统能够全面的对全站防误工作进行控制与管理,具备全站防误操作闭锁功能。
110kV变电站综合自动化运行系统的设计
三 、 合 自 动 化 系 统 设 计 的 具 体 方 案 综
6 利 用 网络 通 信 。 速 、 全 、 靠 地 传输 数据 ; 、 高 安 可 7 以实 现无 人值 班 为 目标 , 快速 进 行控 制 和操 作 ; 、 可 8、 扩 充 , 便 维 护 , 大 限 度 减 少 扩 建 工 作 和 投 资 , 低 维 可 方 最 降
3、 化 一 次 回 路 . 省 电 缆 ; 简 节 4、 护 测 控 装 置 可 以 灵 活 安 装 ; 保 5 具 有 良好 的 抗 电 磁 干 扰 能 力 : 、
一
次 设 备 间 隔 将 保 护 装 置 和 测 控 装 置 进 行 模 块 化 组 装 。可 将 模 拟
量 、 关 量 数 字 化 , 送 测 量 和 保 护 信 息 , 收 控 制 命 令 和 参 数 定 开 上 接
为 综 合 自 动 化 系 统 后 新 旧 设 备 如 何 衔 接 才 能 保 证 安 全 运 行 , 些 都 系 统 的 管 理 核 心 。 供 良 好 的 人 机 界 面 , 行 站 级 层 的 信 息 分 析 和 这 提 进
是设 计 人员 所要 解 决 的问题 。
一
处 理 。 成 通 讯 规 约 的 转 换 , 现 与 间 隔 层 和 远 方 调 度 中 心 的 通 信 完 实 联 络 。站 级层 包 括 主 机兼 人 机 工作 站 、远 动 数 据 处 理及 通 信 装 置 、 G S 同 步 系 统 等 。 地 监 控 和 远 动 接 口 相 互 独 立 。 中 1个 接 口 发 生 P 就 其
、
综 合 自 动 化 系 统 设 计 的 总 体 要 求 及 原 则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10kV变电站自动化系统设计
110kV变电站自动化系统设计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电力行业的快速发展,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在电力系统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110kV变电站作为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自动化系统的设计尤为关键。
本文将探讨110kV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设计原理、关键技术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一、设计原理110kV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设计原理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监视与控制、保护与自动化。
监视与控制是指对变电站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测和远程控制,通过监视系统实现对电力设备的状态、运行参数、告警信息等进行监测和分析;保护与自动化是指对变电站设备进行保护和自动化控制,通过保护系统实现对电力设备的故障检测、故障切除和自动化操作。
在监视与控制方面,110kV变电站自动化系统需要具备实时监测、数据采集和远程控制的功能。
通过传感器和监测设备对变电站设备的电流、电压、温度等参数进行实时采集,并通过通信网络将数据传输到监视系统,实现对设备运行状态的监测。
同时,监视系统还需要提供远程控制功能,使操作人员可以通过远程终端对变电站设备进行远程操作和控制。
在保护与自动化方面,110kV变电站自动化系统需要具备故障检测、故障切除和自动化操作的功能。
通过保护装置对变电站设备进行故障检测,一旦检测到设备故障,保护系统将自动切除故障设备,以保证系统的可靠运行。
同时,自动化系统还可以实现对设备的自动化操作,如自动切换、自动调节等,提高变电站的运行效率和稳定性。
二、关键技术110kV变电站自动化系统设计涉及多个关键技术,其中包括通信技术、数据采集技术、保护技术和控制技术等。
通信技术是110kV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基础,它实现了各个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和远程控制。
目前,常用的通信技术包括以太网、无线通信、光纤通信等。
通过建立可靠的通信网络,可以实现变电站设备之间的数据共享和远程控制,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运行效率。
数据采集技术是实现对变电站设备参数进行实时监测和采集的关键技术。
通过传感器和监测设备对设备的电流、电压、温度等参数进行采集,并将采集到的数据传输到监视系统,实现对设备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测和分析。
110kV变电站自动化系统设计
110kV变电站自动化系统设计随着现代电力系统的不断发展,变电站自动化已成为电力系统中的重要趋势。
110kV变电站作为电力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自动化系统设计对于整个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主要探讨了110kV变电站自动化系统设计的相关问题。
一、110kV变电站自动化系统设计概述变电站自动化系统是指通过综合运用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电力电子技术和自动化控制技术等,实现对变电站的高压设备、继电保护、测量仪表等设备的自动化控制和监测,提高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110kV变电站自动化系统设计主要是针对变电站的各项功能进行优化和自动化设计,包括数据采集、数据处理、设备控制、远方调度等功能。
二、110kV变电站自动化系统设计方案1、系统结构110kV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主要由站控层、间隔层和网络层组成。
站控层是整个系统的核心,主要负责数据采集、处理、显示和远方调度等功能;间隔层主要包括各设备的继电保护、测量仪表等;网络层负责数据的传输和通信。
2、数据采集和处理数据采集是变电站自动化的基础,通过各种传感器、仪表等设备采集站内设备的电流、电压、功率因数等参数。
数据处理主要是对采集的数据进行预处理、分析和存储,为其他功能提供数据支持。
3、设备控制和远方调度设备控制是通过对设备的自动化控制实现远程操作,减少人工干预,提高效率。
远方调度是指通过调度中心对变电站进行远程监控和控制,实现电力系统的优化运行。
4、通信网络设计通信网络是变电站自动化的关键,其设计应考虑可靠性和扩展性。
一般采用以太网作为通信网络,可以实现高速数据传输和多个设备的连接。
三、110kV变电站自动化系统设计的注意事项1、可靠性:变电站是电力系统的关键节点,其自动化系统的设计应优先考虑可靠性,避免因设备故障或通信中断导致的影响。
2、安全性:自动化系统涉及到电力系统的控制和监测,因此安全性是必须考虑的问题。
在设计过程中应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如数据加密、权限管理等。
110kV中心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改造施工方案浅谈
110kV中心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改造施工方案浅谈【摘要】110kV中心变电站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自动化水平直接影响到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
随着科技的发展,综合自动化改造已成为必然趋势。
本文针对110kV中心变电站的综合自动化改造进行了深入研究,分析了改造的必要性、设计方案、施工流程、技术难点及改造效果。
通过对改造方案的优劣势总结,展望未来的发展方向,并对相关领域提出启示。
这对于提高中心变电站的运行效率、降低事故风险具有重要意义,也为电力系统的稳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该研究对于推动电力系统的现代化、智能化建设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关键词】110kV中心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改造、施工方案、必要性、设计、施工流程、技术难点、改造效果评价、优劣势、发展方向、启示。
1. 引言1.1 研究背景110kV中心变电站是输电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承担着能源的输送和分配任务。
随着电力系统的不断发展和技术的不断进步,110kV中心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改造已成为当前电力行业发展的主要趋势之一。
在以往的运行中,由于传统的手动操作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导致了设备运行效率低下、人为操作误差较大等问题。
对110kV中心变电站进行综合自动化改造已成为必然选择。
本文旨在探讨110kV中心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改造的施工方案,以提升变电站运行效率和可靠性,为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良好的技术支持。
通过深入研究和探讨,结合实际施工经验,本文将分析和总结110kV中心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改造的必要性,并针对改造方案的设计、施工流程的介绍、技术难点的分析以及改造效果的评价进行深入探讨,以期为电力行业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1.2 研究意义110kV中心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改造的研究意义在于提高电网设备运行的可靠性和安全性,优化设备运行状态,提高电网供电质量,提升电网运行效率,降低维护成本和人工成本,推动电力系统向智能化方向发展,促进电力行业可持续发展。
110kV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设计
目前 国 内普 遍 使 用 的 都 是 分层 分布 式 系 统 , 系统 主 要 分 该
为两层 , 上层 为变 电站层, 下层为间隔层 。变 电站层 设置在变 电 站 的主控制室 内, 主要的工作都是通过上、 下机位来完成的。间 隔层 属于一次 电力设备 , 其运行的主要对象是变 电站中的各个 开关 间隔, 按照站 内一次设备的分布模式来进行具体的设施配 置。在 间隔层 内部 , 各个主要设备之间的工作 内容 相互独立且 不受影响, 仅仅通过站 内的信息传送系统来进行数据的交换和 传送 , 因此 间隔层 的工作基本上是脱离站 内的通信系统的 。分 层 分 布 式 的结 构 系 统 如 图 2 :
两台变压器来进行配 电工作 , 最高限流为 8 0k A。现在我 国 00V 变 电站 的主变系统中的变压器分为 1 0V和 1 k 1k 0 V两种 ,这两 种系统都是采用单母 线接线 的形式来建立的。
2 一 次 设 备 的选 型
在建设变 电站综合 自动化系统的工作中, 选择 好一次设备
() 2 断路 器 是 保 证 输 供 电 安全 的 重 要 设 备 , 此 要 谨 慎 选 因 择。在户内安装 S 6设备是最优选择 , F 其开关的触感性高 , 且没
下挝 桃 H M 幽mH l o b m
圜
分层分布式系统在建设运行时主要有两种形式 , 分别是分 散式和集 中组屏式 。这两种形式各有优势, 中分散式结构大 其 大 的 减 少 了 电 缆 的 铺 设 和 维 护 工 作 , 约 了 空 间 , 少 了信 号 节 减 在 电缆之 间的互相干扰 ; 中组屏式 结构则为系统 的保护安装 集
是技术性能较差 , 不适合于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数字时代 。
微 机 集 控 台系 统 的 结 构如 图 1 示 : 所
浅谈110kV变电站的电气自动化设计
1 各 电压等级的断路器以及 隔离 开关 、电动操作接地开关 、主变 ) 压器 中性点隔离 开关 ;2)主变压器 的分接头调节及3 1 5( 0)k 无功补 V 偿装置 自动投切 ; ) 3 站用电控制及站用 电源备用 自 ;4 直 流系统和 投 )
US P 系统 ;5 通信设备及通信电源告警信号 ;6 图像监视及安全警卫 ) ) 系统的报警信号。
中图 分类 号 T 72 文 献标 识码 A M 6 文章 编号 17— 61(00 6—08 0 6397一2 1) 2 00 — 1 0
10V 1 k 变电站是 电力配送的重要环节,也是 电网建设的关键环节 。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断路器交流操作技术 的成熟 , 保护和监控系 统安全可靠性 的提高和对 室外环境的适应 范围扩大 ,无人值班10 V 1k 变 电站必然向 “ 三无” ( 即无人值班 、无房屋建筑 、无电缆沟道 ) 方向发 展。但常规的一 、二次设计和传统 的二次设备 已经难以满足要求 , 必须 研制和开发全微机化的 自 动化系统。
1 计算 机监控 系统
11 设 计原 则 .
变电站监控系统采用成熟先进 的计 算机监监控系统为分层 分布式 网络结构 ,变 电 ) 站采用具有远方控制功能的计算机监控系统 ,不设置远动专用设备 。并 简化计算机监控系统后 台部分。2 计算机监控 系统完成对变 电站内所 ) 有设备的实时监视和控制 , 数据统一采集处理 ,资源共享 ,不再另外设 置其他常规 的控制屏 以及模拟屏。3 )计算机监控系统的电气模拟量 采 集采用交流采样 。4 保护动作及装置报警等重要信号采用硬接点方式 ) 输入测控单元 。5 远动数据传输设备冗余配置 ,计算机监控主站与远 ) 动数据传输设备信息资源共享,不重复采集 。6 计算机监 控系统具备 ) 防误 闭锁功能 ,能完成全站防误操作闭锁。7 全站设~套双时钟源G S ) P 对时系统,实现站控层、间隔层及保护装置 的时钟 同步。8 计算机监 ) 控系统具有与电力调度数据专网的接 口,软、硬件配置应能支持联网的 网络通信技术 以及通信规约的要求 。9 )向调度端上传 的保护 、远动信 息量按现有相关规程执行 。l ) O 计算机监控 系统的网络安全应严格按照 电力监管会2o 年5 04 号令 《 电力二次系统安全防护规定 》 执行。
110kV变电站自动化系统设计
110kV变电站自动化系统设计一、引言110kV变电站是电力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自动化系统设计是确保变电站安全运行和提高运行效率的关键。
本文将详细介绍110kV变电站自动化系统设计的相关内容,包括系统结构、功能需求、硬件设计、软件设计等方面。
二、系统结构设计110kV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主要由监控与控制系统、保护与自动化装置以及通信网络三个部分构成。
1. 监控与控制系统监控与控制系统负责对变电站的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测和控制。
其主要功能包括:- 实时监测变电站的电气参数,如电压、电流、功率等;- 监测设备的状态,如断路器、隔离开关等;- 控制设备的操作,如开关操作、调节操作等;- 提供人机界面,方便操作员进行操作和监测。
2. 保护与自动化装置保护与自动化装置主要负责对变电站的设备和电力系统进行保护和自动化控制。
其主要功能包括:- 对设备进行保护,如过电流保护、过电压保护等;- 对电力系统进行自动化控制,如自动重合闸、自动补偿等;- 提供故障诊断和故障录波功能,方便故障分析和处理。
3. 通信网络通信网络是连接变电站各个子系统的关键。
其主要功能包括:- 提供数据传输和通信功能,实现各个子系统之间的数据交换和通信;- 支持多种通信协议,如IEC 61850、DNP3.0等;- 提供网络安全保护机制,防止网络攻击和数据泄露。
三、功能需求设计根据110kV变电站的实际需求,自动化系统设计应满足以下功能需求:1. 实时监测和控制系统应能实时监测变电站的电气参数、设备状态和操作情况,并能进行远程控制和调节。
2. 故障保护和自动化控制系统应能对变电站的设备进行故障保护,如过电流、过电压等,同时能实现自动化控制,如自动重合闸、自动补偿等。
3. 数据采集和分析系统应能对变电站的数据进行采集和分析,包括历史数据、实时数据和故障数据等,以支持运行管理和故障分析。
4. 人机界面和操作系统应提供友好的人机界面,方便操作员进行操作和监测,同时支持多种操作方式,如触摸屏、键盘等。
浅谈110kV变电站的电气自动化设计
万别 , 尤其是其“ 行业周期” 决定着该行业 中商业秘密的存续时 , 问 , 于更新换代 比较快 的行 业 , 对 其商 业秘 密的存续 时 间 比较 短, 例如 电脑业 , T业等 , 可以规定短 点的时问限制 ; 而对于传 统行业 , 其产业周期就比较长 , 因此可以规 定较前者 而言稍微长
操作权限 由集控中心 ( 调度端 ) 站控层 、 、 间隔层 、 备级 的顺 序 设 层层 下放 。原则 J站控层 、 : 间隔层和设备 层只作 为后备操作 或
检 修操 作 手 段 , 一 层 的 操 作 控 制 方 式 和 监 控 范 围 可 按 实 际 要 这
求和设 备配置灵 活应用 。
2 .监控 范 嗣
关 键 词 :l k 电 气 自动化 ; 计 lO V; 设 作 者 : 西 电 网公 司 防城 港 供 电局 广
一
、
计 算 机 监 控 系统
1 .设 计 原 则
变 电 站 监 控 系 统采 用 成 熟 先 进 的 计 算 机 监 控 系统 , 无 人 按
( ) 电压等级的断 路 器以 及隔 离开关 、 1各 电动操 作接 地 开 关、 主变 压 器 中性 点 隔 离 开 关 ;2 主 变 压 器 的分 接 头 调 节 及 3 () 5 (0k 1 ) V无 功补偿装置 自动投切 ; 3 站用 电控制及 站用 电源 备 () 用 自投 ;4 直流系统和 UP () S系统 ; 5 通信设 备及通信 电源告 () 警信 号;6 图像监视及安全警卫系统的报警信号。 ()
() 4保护动作及装置报警等重 要信号采 用硬接点方式输 入测控
单元。( ) 5 远动数据 传输设备冗余配置 , 计算机 监控 主站与远动 数据传输设备 信息 资源共享 , 不重复采集 。()f 6i 算机 监控系统
浅谈110kV变电站自动化系统设计
引言
在我国常见的自动化系统有两种结构方式:集中式结构。集中式结构是将采集到的模拟量、开关量和脉冲量等信息进行集中处理与计算,完成微机监控、保护和自动控制功能。分层分布式结构。将变电站从上至下分为站控层、通信层和间隔层。间隔层将回路的数据采集、保护和监控综合为一个装置,安装在数据源现场的开关柜上。每个回路对应一个装置,装置间相互独立,通过光纤或电缆与站控层监控主机通信,由主机对其进行信息交换和管理。
2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特点
1.1功能综合化
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综合了站内除交、直流电源以外的二次设备,微机监控子系统综合了过去的仪表屏、控制屏、模拟屏、远动及信号等装置的功能;微机保护子系统则代替了二次回路中常规的继电器及其逻辑回路。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应用简化了站内的二次接线和整体结构,降低了变电站建设投资。
2.2自动化系统的信息采集功能
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信息采集功能为变电站的后续管理和运营提供了科学依据和研究数据。通过信息采集功能能够实时掌控整个变电站的运行状态和设备装备,信息的传递通过远程通信系统完成。变电站的有效管理离不开信息采集功能。但为了避免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出现故障,导致采集到的信息失真,变电站运行时仍需留守人员,出现故障时,及时对自动化系统进行维护,并直接进行人工跳合闸,确保变电站的正常运行。
1.3运行管理系统自动化
变电站运行管理自动化系统包括电力生产运行数据、状态记录统计无纸化、数据信息分层、分流交换自动化。变电站运行发生故障时能即时提供故障分析报告,指出故障原因,提出故障处理意见;系统能自动发出变电站设备检修报告,即常规的变电站设备“定期检修”改变为“状态检修”。
2变电站系统的功能设计
3.1.2前置系统
前置系统由NSC通信处理单元构成。通信处理单元在逻辑上是位于间隔层和站控层间的元件,可上传间隔层采集的状态量及下传站控层下发的各种操作指令,并负责变电所与远方调度中心之间的监控数据的传递。
110KV创利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工程设计与体会
摘要:根据创利变电站的设计工作实践,笔者介绍了无人值守110kV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结构、布置及功能特点。
并阐述了在设计综合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工程中,监控系统的选用、组网结构的确定、间隔单元性能的选择以及与电气一次设计的配合方面应考虑的问题及要求。
关键词:变电站;间隔保护;无人值守;组网结构一、引言110千伏创利变电站建设规模为2台5万千伏安三相双卷变压器,同时装设相应容量的无功补偿电容器及其它附属设备,110kV出线2回,10kV出线20回,创利变电站110千伏母线采用单母分段接线型式;10千伏母线采用单母分段四段接线型式。
采用户外常规设备全站利用了目前国内较成熟、先进的变、配电设备及变电站自动化技术成果,在设备先进与占地少、投资省、运行费用低和可靠性高之间取得较满意的平衡和统一。
110千伏创利变电站建成后将是江门市新会区一座较为先进的110kV无人值守变电站。
二、自动化系统(一)系统结构创利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初步选用的是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的110kV变龟站自动化系统解决方案。
该系统采用三层结构两层网模式,属分层分布式系统。
三层结构即站控层、通讯层和间隔层:站控层由监控工作站、继保工作站组成,完成变电站的监视、操作、控制及变电管理功能:通讯层采用RCS-9794系列通信管理装置,它具有多个通信口与远方调度控制中心、站控层、间隔层及GPS连接,建立起一套完整的通信网从而实现数据共享;间隔层即继电保护、智能测控装置层,它独立完成间隔层的保护、测量、控制和通信等功能。
通讯层分别与站控层、间隔层组成的以太网现场总线通信网,全冗余配置,A、B双网结构,双网互为备用。
(二)系统组屏及布置创利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采用分散与集中相结合的布置方式,主变及110kV线路的保护和测控装置以及公共设备集中布置在变电站主控室;10kV部分的保护及测控装置、电能表分散安装于各间隔开关柜,在高压室隔出一间继保小室布置一面交换机屏和一面10kV 公共测控屏,专门组成10kV装置以太网通信网络和采集10kY间隔的测控及遥信信号,这种分散与集中相结合的布置方式,既减少了主控室的屏位。
对110kV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设计与研究分析
对110kV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设计与研究分析摘要;现在目前对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的新建及常规变电站改造工程,本文主要分析了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三种基本模式,并提出了一种110kV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设计方法。
并针对目前变电站综自系统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在设计过程当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分析。
关键词;1l0kV变电站综合自动化设计0 引言随着电网建设、改造,110kV变电站深入负荷中心以及电网配电自动化系统的实施,综合自动化技术在变电站得到了深入广泛的应用,为了建设坚强电网,发挥规模优势,提高资源利用率,提高电网工程建设效率,国家电网公司在2005年提出了“推广电网标准化建设,各级电网工程建设要统一技术标准,推广应用典型优化设计,节省投资,提高效益”。
这对于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建设有着经济和运行上的重要意义。
1 对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简介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是综合了先进的计算机技术、现代电力电子技术,通信技术和信息处理技术等去实现对变电站的二次设备的功能进行重新组合、优化设计,对变电站全部设备的运行情况进行监视、测量,控制和协调的一种综合性的自动化系统。
1.1 结构模式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结构形式可分为集中式、分散分布式、分布式三种结构。
各自的优缺点见下表1所示。
1.2 功能及其特点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特点具有:功能综合化、二次设备的网络化、运行管理系统化。
1.3 存在的问题现有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存在的问题总结下来主要有:1.3.1 电磁兼容的问题变电站是一个复杂的强电磁干扰场,变电站常规二次系统是由机电器件构成的,对电磁干扰并不十分敏感,而综合自动化系统是一个基于微机的数字电子系统,对电磁干扰非常敏感。
1.3.2 通信规约的标准化的问题由于变电站不同厂家的设备采用不同的通信规约协议,给变电站的运行带来了很大的麻烦。
通信规约的标准化分为站内和站外通信规约标准化。
前者指综合自动化系统内部的通信标准,后者指综合自动化系统与监控系统以及别的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通信标准。
分析110kV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设计思路和体会
1引 言
变 电 站 综 合 自动 化 系统 是 实 现 电网 自动 化 的 重 要 基 础 之 是满足现 代化供用 电的实时、 可靠 、 安全 、 经济运 行管理的 需要 , 它通过计算机网络与企业信息管理系统实现 了数据资源
一
4 变 电站综合 自动化 系统 结构模式的分类及 设计选 型
41 变 电站 综 合 自动化 系统 结 构 模式 . 分为两种 : 即目前流 行的分层 分布式 系统和传统 的微机集 控 台系统。传统的微机集控 台系统其所有间隔的保护、 测量、 控
以及更多, 都可 以遵循 以上案例进行拓展 , 而与市 电切换的逻辑 也是随着台数的增加呈平方级地复杂 ,用 P C作 为一个指挥中 L 心控 制发 电机 组 与市 电切换 是 一 个非 常好 的 解 决 方案 。■
合与该发电机相关联 的断路器将发电机连接到发 电机母线上: ( 系统 P C的编程应能使发 电机在测试过程中, 8) L 如果突遇 市 电中断 ,将立刻 中止试验并 自动切 换到正常运行模 式。 由
关 的断 路器 5 一 B 2 L。
4 结 论
由 以上 案 例 可 以发 现 ,高压 并 联 发 电机组 的使 用 及并 联 技 术 已经 逐渐 发 展成 熟 , 由两 台机 组到 4台 、 6台、 8台甚 至 1 6台
( 一旦接收到点火信号 , 7) 该发电机将 自动启动并加速到额
定 电压和 频 率 。 当发 电机 达 到 9 %额 定 电源和频 率 时 , 过 闭 0 将通
,
的共享。利用计算机强大的制表与分析统计 能力 , 进行生产的 成本核算 , 综合利用 电能计费时的峰 谷差 , 降低生产成本 , 提高 经 济 效 益 。工矿 企 业 变 电站采 用 综 合 自动 化 系统 取 代 常规 二 次 系统 已成 为一 种 必 然趋 势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Modern science科苑论坛摘要:根据创利变电站的设计工作实践,笔者介绍了无人值守110kV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结构、布置及功能特点。
并阐述了在设计综合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工程中,监控系统的选用、组网结构的确定、间隔单元性能的选择以及与电气一次设计的配合方面应考虑的问题及要求。
关键词:变电站;间隔保护;无人值守;组网结构一、引言110千伏创利变电站建设规模为2台5万千伏安三相双卷变压器,同时装设相应容量的无功补偿电容器及其它附属设备,110kV出线2回,10kV出线20回,创利变电站110千伏母线采用单母分段接线型式;10千伏母线采用单母分段四段接线型式。
采用户外常规设备全站利用了目前国内较成熟、先进的变、配电设备及变电站自动化技术成果,在设备先进与占地少、投资省、运行费用低和可靠性高之间取得较满意的平衡和统一。
110千伏创利变电站建成后将是江门市新会区一座较为先进的110kV无人值守变电站。
二、自动化系统(一)系统结构创利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初步选用的是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的110kV变电站自动化系统解决方案。
该系统采用三层结构两层网模式,属分层分布式系统。
三层结构即站控层、通讯层和间隔层:站控层由监控工作站、继保工作站组成,完成变电站的监视、操作、控制及变电管理功能;通讯层采用RCS-9794系列通信管理装置,它具有多个通信口与远方调度控制中心、站控层、间隔层及GPS连接,建立起一套完整的通信网从而实现数据共享;间隔层即继电保护、智能测控装置层,它独立完成间隔层的保护、测量、控制和通信等功能。
通讯层分别与站控层、间隔层组成的以太网现场总线通信网,全冗余配置,A、B双网结构,双网互为备用。
(二)系统组屏及布置创利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采用分散与集中相结合的布置方式,主变及110kV线路的保护和测控装置以及公共设备集中布置在变电站主控室;10kV部分的保护及测控装置、电能表分散安装于各间隔开关柜,在高压室隔出一间继保小室布置一面交换机屏和一面10kV公共测控屏,专门组成10kV装置以太网通信网络和采集10kV间隔的测控及遥信信号,这种分散与集中相结合的布置方式,既减少了主控室的屏位,又节省了控制电缆和通信线缆。
考虑到主变保护及测控装置的复杂性,每台主变保护及测控装置需各组一屏,每回110kV线路保护与测控共组一屏,全站公共设备的测量及信号采集插箱组一面公共测控屏,通讯控制工作站及遥控输出插箱组一面远动通信屏,双以太网通信网络需要组一面通信(交换机)屏,交、直流系统和自动跟踪补偿消弧线圈控制柜也布置于主控室,另外,监控工作站及继保工作站置于专用工作台。
(三)系统主要功能特点1、通信控制工作站通信控制工作站是综合自动化系统通信层的核心,它由嵌入式PC104、网卡、智能通讯卡、调制解调器、GPS及接口、电源模块等组成。
它完成常规电气量、非常规电气量及微机保护信号的采集与处理;传输与修改保护装置工作状态及定值;接收遥控命令,实施控制操作;接收对时命令进行对时;向调度控制中心传送所采集的各种信息;与通信控制单元RCS-9794、直流系统、小电流接地选线装置、多功能电能表等接口通讯等。
工作站还具有必须的人机联系及维护手段。
变电站的远动信息经一路光纤通信通道和一路复用通道传送至江门地调及新会区调控制中心,通信规约为IEC60870-5-103。
2、监控工作站监控工作站采用一台最新的DELL计算机构成,监控软件基于Windows操作系统平台,用户界面友好,使用方便。
它替代了传统变电站控制屏的信号、表计及操作等功能。
由它实现的SCADA功能包括实时数据采集、安全监视、数据处理、报警处理、控制操作(包括VQC功能)、运行记录、人机联系、制表及打印、设备自诊断及自动恢复、数据库维护等。
3、主变保护及测控主变保护为RCS-900系列微机变压器保护装置,各装置通过RCS-9794通信控制单元与通讯控制工作站通信。
RCS-9794的功能是完成通信转接和规约转换。
保护装置动作信号经通信口上送,也可以在保护工作站对保护装置进行管理。
考虑到保护装置直流电源掉电后,装置的通信功能将不能正常工作,故将能反映直流电源消失的控制回路断线信号接点用电缆引至主变综合采集插箱,作为遥信点之一。
主变本体及高低压侧间隔的测控功能,除了本体信号经主变保护转发至系统通信网外,其余测量、信号及控制功能由主变综合采集插箱及线路测控插箱实现。
4、 10kV间隔保护及测控10kV间隔的保护及测控装置选用南瑞继保公司的RCS-9000系列分散式保护测控装置。
该装置是具有保护、遥测、遥控、遥信功能的“四合一”装置,但其保护功能仍具有独立性,这体现在硬件上所具有的独立的输入输出回路及操作回路,软件上保护模块与其他模块完全分开,且程序安排先启动后测量。
此外保护功能也完全不依赖通信网,网络工作正常与否不影响保护正常运行。
创利变电站RCS-9000系列保护测控装置与继保小室的通信屏的RCS-9882交换机经其通信口组成现场总线型通信网,再与主控室RCS-9794通信管理装置通信。
通过所形成的通信网实现保护及测控信息的传递,简化了二次电缆,减轻了CT、PT的负荷及施工难度。
此外采用现场总线型通信网络,简化了组态、设计和安装,提高了系统性能。
5、控制和闭锁创利变电站的断路器、主变OLTC及中性点地刀的人工控制可在远方调度控制中心、站内监控主站、保护屏或间隔户外端子箱(开关柜)执行控制操作,但同一时间内只允许其中一种方式有效。
监控主站实现的VQC自动控制和人工控制在同一时间内也只能设定其中一种方式有效。
监控主站软硬件具有闭锁逻辑判断和操作权限管理,防止误操作断路器事故的发生。
至于全站所有隔离刀闸、接地刀闸的防误操作闭锁,则采用简单可靠的电气联锁和微机五防相结合的闭锁措施。
三、几点设计体会(一)监控系统的选用成熟可靠的后台监控系统是综合自动化系统成功的关键。
随着自动控制技术、通信技术、多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性能越来越高和多样化的系统层出不穷。
选择时要注意考虑以下几方面:1、先进性与可靠性。
在变电站自动化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仍应把系统的稳定性、可靠性放在第一位。
尽量选用经过鉴定的、有成熟运行经验的适用产品和技术。
创利站采用了交流采样技术,大大简化了二次设备配置,减轻了CT、PT负载,消除了零漂;2、完整性和开放性。
系统功能的完整性及数据库的开放性都是重要的选择条件。
在功能完整性方面,除实现“四遥”功能和变电管理功能外,要注意考虑系统是否利用了实时数据实现电压无功控制(VQC)、小电流接地选线、防误操作、合闸同期检测、设备寿命管理等功能。
数据库的开放性则便于日后升级扩容、修改运行数据及二次开发等,而使原有软硬件资源得到保护;3、人机界面。
系统软件平台设计的界面是否简单、直观、易操作也是考察系统的重要方面。
(二)系统组网结构的确定在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中常用的串行通信接口RS-232C、RS-422/485具有接口标准化、规范化和方便众多智能设备接口的优点,不足之处是RS-232C通信有效距离短,而RS-485总线为主从结构,主站点工作繁忙时影响系统性能。
随着分散分布式系统的发展,在计算机网络通用的以太网现场总线通信方式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
现场总线网是一种多点共享的广播通信信道网,较点对点通信信道网为优。
当然总线型网需要有控制单元解决两个以上结点同时发送信息的冲突。
创利站自动化系统是分散与集中布置相结合的分层分布式系统,通信网络结构采用了现场总线型与一对一串行通信共存的模式,有效地保障了通信速率和资源共享。
(三)间隔单元功能与性能选择按一次设备为单位分散布置的保护及监控单元装置有两种模式:保护独立而控制、测量、信号合一模式和保护、控制、测量、信号“四合一”模式,两种模式下保护功能都要求能独立完成。
对于安装于开关柜110kV创利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工程设计与体会◎雷越团(江门市大光明电力设计有限公司 广东江门 529100)(下转129页)Modern science工程技术钢吊箱下沉施工步骤:在护筒顶放置千斤顶垫梁、上扁担梁、吊带和下扁担梁,并使千斤顶处于工作状态;将上扁担的螺母拧于上扁担梁的上翼缘,通过四台千斤顶同步进油顶升使千斤顶将整个吊箱提升10cm,割除临时牛腿;上扁担梁的螺母置于上扁担梁的上翼缘上,垫梁上的螺母向上拧升千斤顶的行程高度;四台千斤顶同步回油,整个吊箱下移,同时将垫梁上螺母锁死;上移上扁担梁的螺母一个千斤顶的行程固定,千斤顶出缸顶紧上移扁担梁,使垫梁上螺母松开;重复垫梁上的螺母向上拧升、下落吊箱、上移上扁担梁等以上步骤,将整个吊箱置于设计位置。
(四)钢筋制作与安装钢筋在钢筋棚内加工成半成品,汽车运到现场,按设计规格和数量进行绑扎。
(五)混凝土灌注混凝土在拌合站集中拌合,泵送混凝土至灌注部位。
插入式振捣棒振捣,上层混凝土的浇注振捣要插入下层混凝土8cm左右,插入间隔小于其1.5倍作用半径,边振动边逐渐提高振动棒,避免碰撞钢筋和模板。
浇至设计标高后,振捣观察混凝土不再下沉,表面泛浆,水平有光泽即可缓慢抽出振捣棒,防止混凝土内产生空洞。
混凝土初凝后用木抹初压,铁抹抹光表面并覆盖养护。
(六)承台混凝土养护混凝土浇注完成后及时覆盖防止水分过快挥发,混凝土终凝后使用自动喷水系统和喷雾器喷洒淡水,不间断养护,始终保持混凝土表面湿润。
(七)温控防裂措施大体积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由于混凝土量大,水泥的水化热热量大,在混凝土内外散热不均匀以及受到内外约束的情况下,在混凝土内部产生较大的温度应力,导致混凝土发生开裂。
因此,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的温度控制是防止混凝土开裂的关键。
温控原则:混凝土中心与表面温差不超过25℃;混凝土表面温度与环境空气最低温度差值不超过25℃;冷却水管之间混凝土最高温度与冷却水温度差值不超过25℃。
温控防裂措施:1、选用低水化热水泥,降低混凝土内部热量:2、掺加缓凝剂,推迟水化热峰值。
3、降低混凝土入模温度。
4、混凝土浇筑约3~4h后,先按设计标高用长刮尺刮平,后在混凝土初凝前用木蟹打压实,最后用铁抹刀抹光。
5、“内排外保”,减少混凝土内外温差:“内排”:尽快排出混凝土内部热量,降低混凝土内部温度。
浇注混凝土前,预先在混凝土内布置钢管作散热管。
混凝土灌注中和灌注后每隔2h换冷水循环散热一次,待混凝土内外温差降至25℃以下停止换水,混凝土达28d后用同标号混凝土将散热管灌实。
外保”:在混凝土表面采取保温措施,控制混凝土内外温差及表面与空气温差,避免出现深层裂纹和表面裂纹。
流溪水道主墩承台施工时,以施工好的桩基为依托,采用吊箱围囹法施工承台。
四、结束语关于水中桩基、承台及墩身施工技术其取决于施工环节中的重视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