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kv变电站典型设计初设计

合集下载

220kV和110kV变电站典型设计研究与应用

220kV和110kV变电站典型设计研究与应用

220kV和110kV变电站典型设计研究与应用一、本文概述随着电力行业的迅猛发展,220kV和110kV变电站作为电力系统中不可或缺的关键环节,其设计、建设和运行水平直接影响着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和经济性。

因此,对220kV和110kV变电站的典型设计进行研究与应用,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本文旨在对220kV和110kV变电站的典型设计进行深入的研究,分析当前国内外变电站设计的最新理念和技术趋势,总结出一套符合我国国情和电力行业发展趋势的变电站典型设计方案。

同时,通过案例分析,探讨典型设计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效果,为今后的变电站设计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对220kV和110kV变电站的典型设计进行理论探讨,明确典型设计的内涵、特点和优势;分析国内外变电站设计的最新理念和技术趋势,提出适合我国国情的变电站典型设计原则和技术路线;再次,结合具体案例,分析典型设计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情况,总结经验教训;对变电站典型设计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展望,提出相应的建议和对策。

通过本文的研究,期望能够为220kV和110kV变电站的设计、建设和运行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和指导,推动我国电力行业向更高水平发展。

二、变电站典型设计概述变电站典型设计是针对不同电压等级、不同地理位置、不同运行条件的变电站,制定的一套标准化、模块化的设计方案。

这种典型设计旨在提高变电站建设的效率,降低建设成本,同时确保变电站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在220kV和110kV变电站的设计中,典型设计的应用尤为重要。

变电站典型设计包括电气一次设计、电气二次设计、结构设计、水工设计、暖通设计等多个方面。

电气一次设计主要涉及电气主接线、变压器选择、电气设备布置等;电气二次设计则包括保护、控制、测量、通信等系统的设计。

结构、水工和暖通设计则关注变电站的建筑结构、给排水、通风空调等基础设施的设计。

在220kV和110kV变电站典型设计中,需要综合考虑变电站的容量、地理位置、运行环境等因素。

(完整)110KV变电所一次部分设计

(完整)110KV变电所一次部分设计

课程设计(论文)题目 110KV变电所一次部分设计学院名称电气工程学院指导教师职称讲师班级电力113班学号学生姓名2014年 6月 30日电气工程基础设计任务书一、设计内容要求设计110KV变电所(B所)的电气部分二、原始资料1供设计的变电所有A、B、C三个,各自的地理位置和系统发电机、变压器相关数据如附图1所示.附图1 各变电所的地理位置2各变电所的10kV低压负荷分别为P a=500kW,P b=300kW,P c=200kW.3各变电所典型负荷曲线有两种,分别如附图2(a)和附图2(b)所示。

4110kV输电线路l1、l2、l3、l4的长度各不相同,电抗均按0。

4Ω/km计.5每位同学设计的原始数据,除了P a=500kW,P b=300kW,P c=200kW之外,其它数据应根据自己所在班级的序号,在附表1中查找。

附图2 典型日负荷曲线附表1 每位同学设计原始数据查找表三、设计任务(1)设计本变电所的主变压器台数、容量、形式。

(2)设计高低压侧主接线方式。

(3)设计本变电所的所用电接线方式。

(4)计算短路电流。

(5)选择电气设备(包括断路器、隔离开关、互感器等)。

设计成果1.设计说明书一份 2。

计算书一分 3。

主接线图一份要求:上述3者按顺序装订成一册(简装,钉书针左边钉好3颗,勿用夹子夹)五、主要参考资料[1]姚春球。

发电厂电气部分。

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4[2]电力工业部西北电力设计院.电力工程电气设备手册(第一册).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1998 [3]周问俊.电气设备实用手册.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1999[4]陈化钢。

企业供配电。

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3。

9[5]电力专业相关教材和其它相关电气手册和规定摘要:本次设计为110kV降压变电站电气一次部分的初步设计,根据原始资料,以设计任务书和国家有关电力工程设计的规程、规范及规定为设计依据.变电站的设计在满足国家设计标准的基础上,尽量考虑当地的实际情况。

110kV升压站典型设计方案

110kV升压站典型设计方案

2
中国三峡新能源公司光伏电站模块化设计
110kV 升压站典型设计方案 110A2 模块
1 方案 110A2 概述
1.1 总的部分
模块设计 110A2 方案为 110kV 采用 AIS 户外布置架空出线,35kV 采用户内铠装移
开式金属封闭开关柜电缆出线,主变压器采用 2×50MVA 三相双绕组有载调压型式,配
中国三峡新能源公司光伏电站模块化设计
工程编号:10-ZN0152W-110A2-01
110kV 升压站典型设计方案 110A2 模块
中国三峡新能源公司 光伏电站模块化设计
110kV 升 压 站 典 型 设 计 方 案
(110A2 模块)
编制单位:华北电力设计院工程有限公司 2013 年 3 月 北京
华北电力设计院工程有限公司2013北京中国三峡新能源公司光伏电站模块化设计110kv升压站典型设计方案110a2模块方案110a2概述11总的部分111适用场合112技术条件113内容说明114技术指标12电气一次部分121电气主接线122短路电流及主要设备选择123绝缘配合及过电压保护124电气设备布置10125站用电及照明10126电缆敷设及电缆防火1113电气二次部分11131计算机监控系统11132元件保护及自动装置15133直流及ups电源系统16134辅助系统17134二次设备的布置2214土建部分24141概述24142站区总布置及竖向25143建筑26144结构28145采暖通风31146消防部分32147水工部分4231使用要点4332土建边界条件4333平面布置4334人员配置44中国三峡新能源公司光伏电站模块化设计110kv升压站典型设计方案110a2模块方案110a2概述11总的部分模块设计110a2方案为110kv采用ais户外布置架空出线35kv采用户内铠装移开式金属封闭开关柜电缆出线主变压器采用250mva三相双绕组有载调压型式配置相应容量的动态无功补偿装置

110kV变电站初步设计典型方案

110kV变电站初步设计典型方案

110kV变电站初步设计典型方案第一章统资料及变电站负荷情况第一节变电站型式及负荷该站为降压变电站,电压等级为110/35/10KV。

以110KV双回路与56km 外的系统相连,一回作为主电源供电,另一回作为备用联络电源供电,使该站得到可靠稳定供电电源。

系统在最大运行方式下其容量为3500MV A,其电抗为0.455;在最小运行方式下其容量为2800MV A,其电抗为0.448。

(以系统容量及电压为基准的标么值),系统以水容量为主。

1、35KV 负荷 35KV出线四回、容量为35.3MVA,其中一类负荷两回,容量为25MVA ;二类负荷两回,容量为10.3MVA。

2、10KV 负荷 10KV出线七回、容量为21.5 MVA,其中一类负荷两回、容量为6.25 MVA,二类负荷三回、容量为11.25MVA;二、三类负荷有一回,容量为4MVA。

3、同时率负荷同时率为85%,线损率为5%,cosψ=0.8。

35KV、10KV负荷情况表第二章电气主接线方案第一节设计原则及基本要求设计原则:变电站电气主接线,应满足供电可靠性,运行灵活,结线简单清晰、操作方便,且基建投资和年运行费用经济。

因此在原始资料基础上进行综合方面因素,经过技术、经济论证比较后方可确定。

一、定各电压等级出线回路根据原始资料,本变电站为降压变电站,以两回110KV线与系统连接,故110KV电压等级为两回出线。

35KV及10KV电压等级分别为4个和7个,由于Ⅰ类负荷的供电可靠性要比Ⅱ、Ⅲ类负荷要高得多,为满足供电可靠性要求,若有一类负荷,应采用双电源或双回路供电,当采用双回路供电时每回路要分接在不同的母线上。

二、确定各母线结线形式1、基本要求1)、可靠性高:断路器检修时能否不影响供电;断路器或母线故障时停电时间尽可能短和不影重要用户的供电;2)、灵活性:调度灵活、操作简便、检修安全、扩建方便;3)、经济性:投资省、占地面积小、电能损耗小。

按以上设计原则和基本要求,35KV、10KV出线均有一类负荷,应设有双电源供电;为了提高供电可靠性、同时节省投资、减少占地面积,110KV 、35KV、10KV母线均采用单母线分段;配电装置用外桥形接线。

最新南方电网110kv变电站典型设计

最新南方电网110kv变电站典型设计

南方电网2012年110k V变电站典型设计南方电网公司110kV~500kV变电站标准设计(V1.0)第三卷 110kV变电站第六册 110B -G1a方案南方电网公司2012年12月一、设计说明目录1 总的部分 (1)1.1适用范围 (1)1.2主要技术特点 (1)1.3使用边界条件 (1)1.4方案的模块拼接 (1)1.5绿色设计原则 (1)1.6模块的电气二次部分 (2)1.7模块的建构筑物 (2)1.8本模块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2)2 电气一次部分 (3)2.1电气主接线 (3)2.2主要电气设备选择 (3)2.3绝缘配合与设备的绝缘水平 (4)2.4电气总平面布置 (5)2.5站用电及照明 (6)2.6防雷接地 (6)2.7电缆设施 (6)3 电气二次部分 (7)3.1系统继电保护 (7)3.2安全自动装置 (8)3.3调度自动化 (8)3.4电能采集系统 (9)3.5二次安全防护 (9)3.6元件保护 (9)3.7计算机监控系统 (9)3.8同期 (11)3.9信号系统 (11)3.10直流系统 (13)3.11交流不间断电源系统 (13)3.12时间同步系统 (13)3.13电能质量监测系统 (13)3.14视频及环境监测系统 (13)3.15消防及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14)3.16二次设备的布置 (14)3.17抗干扰措施及二次电缆的选择 (14)3.18二次系统防雷 (14)4 电力系统通信 (15)4.1通信系统业务要求 (15)4.2设备配置原则 (16)4.3通信设备布置要求 (16)5 土建部分 (18)5.1变电站总体布置 (18)5.2建筑设计 (18)5.3结构设计 (20)5.4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 (20)5.5给水排水 (21)5.6消防 (21)1 总的部分1.1 适用范围本方案适用于远期2台主变建设规模的110kV GIS全户内变电站。

1.2 主要技术特点CSG-110B-G1a方案的主要技术特点如下:1.3 使用边界条件(1)方案不涉及系统接入论证,只是根据南方电网变电站普遍情况提出的典型建设规模。

110KV变电站典型设计图

110KV变电站典型设计图

18
13
熔断端子
ASK1
2
14
微机线路保护监 控装置
DVP-632 100/5-220
3
1#35kV 线路保护 柜
15
微机线路保护监 控装置
DVP-632 100/5-220
2
2#35kV 线路保护 柜
16 非电量保护装置
DVP-605
3
1#35kV 线路保护 柜
17 非电量保护装置
DVP-605
2
28
微机线路保护监 控装置
DVP-692 100/5-220
2
29 微机监控装置
DVP-613 100/5-220
2
30 非电量保护装置
DVP-605
2
31
微机线路保护监 控装置
DVP-691 100/5-220
1
2#110kV 线路保护 柜
32
微机线路保护监 控装置
DVP-692 100/5-220
12 110kV 线路保护监测接线图
13 110/35/10kV 主变保护监控接线图


01B064BSJK0-1 01B064BSJK0-2 01B064BSJK0-3 01B064BSJK0-4 01B064BSJK0-5 01B064BSJK0-6 01B064BSJK0-7 01B064BSJK0-8 01B064BSJK0-9 01B064BSJK0-10
1
5
按钮
LA38-22/208 DC250V
1
6
按钮
LA38-20/208 DC250V
4
7
电铃
UZC4-3 DC220V
1
8

110kV变电所电气二次部分初步设计

110kV变电所电气二次部分初步设计

第一部分设计说明书1 原始资料介绍及分析某地区随着各行业的发展,原有的供电能力已经无法满足用电需求,决定在该地区新建仙桥变电站,站区采用一个场地标高,所址坐北朝南。

东西长62.4米(比省公司典型设计A-2方案多4.7米),南北长64米(比省公司典型设计A-2方案多2米)。

进所道路从所址东侧进入本变电站。

根据出线走廊规划,110kV4回出线均由本所北侧出线,35kV4回出线由本所西侧出线,10kV出线通过电缆沟均由本所南侧出线。

得出系统接线图如图1.1。

110kV35kV10kV 至九龙至大石无穷大系统TL1L2L3L4L5L6L7L8仙青线仙镇线仙灵线仙工线仙玻线a bc图1.1系统接线示意图该变电站有110/35/10kV三级电压,主变容量2×31.5MW,本期1×31.5MW;本站选用三圈自冷有载调压节能型变压器,型号为SSZ10-31500/110,组别为YN, yn0,d11,电压比为110±8×1.25%/38.5±2×2.5%/10.5kV,短路电压为U k1—2% =10.5、U k1—3%=17.5、U k2—3%=6.5,其110kV中性点电压为60kV,35kV中性点电压为35kV。

110kV进出线4回,且按架空出线的方案设计,本期1回(至系统),长度19.5公里,接线方案为单母线双隔离开关分段,110千伏设备按户外布置,断路器选择六氟化硫断路器。

35kV出线远期4回,架空出线,本期2回,即至九龙35kV变电站一回,线路采用LGJ-120/25砼杆架设,线路总长度10公里;至大石35kV变电站一回,线路采用LGJ-120/25砼杆架设,线路总长度10公里,备用2回。

接线方案为单母线断路器分段,35kV开关设备按户外布置,断路器选用六氟化硫断路器(带外置干式TA)。

10kV出线终期16回,本期8回。

线路为电缆沟出线。

采用单母线断路器分段接线,每段10kV出线8回,其中主变1回、电容器1回、TV1回,I段母线另有所用变1回,本期安装全部I段母线和分段隔离柜。

110kV变电站初步设计典型方案

110kV变电站初步设计典型方案

二.A方案2.4.1 发电机参数(一)工程建设规模a)主变压器:终期2×31.5MV A,本期1×31.5MV A;b)电压等级:110/35/10kV三级;c)出线回路数:1)110kV出线: 终期4回,本期2回;2)35kV出线: 终期8回,本期4回;3)10kV出线: 终期12回,本期6回;4)无功功率补偿: 终期4×3Mvar,本期2×3Mvar;(二)设计范围1)本典型设计范围包括变电所内下列部分:a)电力变压器及各级电压配电装置,所用电系统设备,过电压保护及接地装置,直流操作电源系统设备;相应的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就地测量及控制操作设备,自动化系统设备以及电缆设施等。

b)与电气设备相关的建筑物、构筑物,给水排水设施,通风设施,消防设施,安全防范及环境保护措施。

2)系统通信设施、所外道路、所外上下水系统、场地平整和特殊基础处理、大件设备运输措施等不纳入本典型设计范围。

其中由于通信设施需根据外部通信系统条件确定,本典型设计中仅留布置安装条件,不作具体设计。

3)设计分界点a)变电所与线路的分界点为:110kV、35kV配电装置以架空进线耐张线夹(不含)为界。

10kV 配电装置以开关柜内电缆头(不含)为界。

b)进所道路设计以变电所大门为界,大门外不属本典型设计范围。

(三)设计条件2.4.1 发电机参数1)所址自然条件环境温度:-10℃~40℃最热月平均最高温度:35℃设计风速:30m/s覆冰厚度:5mm海拔高度:<1000m地震烈度:6度污秽等级:II级设计所址高程:>频率为2%洪水位凡所址自然条件较以上条件恶劣时,工程设计应作调整。

2)系统条件按照系统的情况,设定110kV系统短路电流为25kA,要求10kV母线的短路电流不超过20kA(四)主要技术经济指标2.4.1 发电机参数1)投资:静态投资: 1367.45 万元,单位投资: 434 元/kV A;动态投资: 1398.96 万元,单位投资: 444 元/kV A;2)占地面积所区围墙内占地面积:7695.96m2所区围墙内建筑面积: 560m2主控制楼面积: 422.5m2(五)电气主接线变电所主接线110kV、35kV及10kV终期均为单母线分段接线,初期为单母线接线。

110KV中间变电站一次部分设计开题报告

110KV中间变电站一次部分设计开题报告
2、较好的储备 110kV变电站电气一次部分设计的相关理论知识及设计经验;
3、所设计变电站的各项设备的选择无误且能够安全稳定运行,所有电气相关计算正确;
4、查阅资料的能力将到提升,工程设计等应用文相关的任务书、开题报告、设计论文等能够清楚的明白各项要求。
课题研究的目的随着高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对电力系统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大发电机组大电网网运行电能质量和供电可靠提出了新的要求高压超高压变电站的设计和运行系统必须适应这种新形势因此改善电网结构提高供电能力与可靠性以及综合自动化程度以满足日益增长的社会需求是电力企业的首要目标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题 目
110KV中间变电站一次部分设计
(三)课题研究的意义
从1882年7月上海第一台发电机组开始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在60多年中经历了辛亥革命、土地革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这段时期我国的电力工业发展迟缓,这间接的影响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发展现状有了很大的改善,我国的GDP一跃位居世界第二。然而,当我们看到这一成就的同时,我们不要忽略电力工业的作用,就是由于我们拥有一大批电力科研人员的不懈努力,我国的电力技术快速地赶超世界列强,从而为我们工业的发展提供了电力保障。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
随着高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对电力系统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大发电机组、大电网的并网运行,电能质量和供电可靠提出了新的要求,高压、超高压变电站的设计和运行系统必须适应这种新形势,因此,改善电网结构,提高供电能力与可靠性以及综合自动化程度,以满足日益增长的社会需求是电力企业的首要目标。变电所是联系发电厂和用户的中间环节,变换和分配电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将面临电力体制改革和技术创新能力的双重挑战,如何合理的设计一个变电所,使之在技术上、管理上适应电力市场化体制和竞争需要,促使电网互联范围的不断扩大,是这次设计的主要目的。

110kV变电站初步设计报告

110kV变电站初步设计报告

110kV变电站初步设计报告普雄110kV输变电新建工程初步设计第二卷技术部分第三册变电工程二〇一一年九月普雄110kV输变电新建工程初步设计第二卷技术部分第三册变电工程批准:审核:校核:编写:二〇一一年九月第二卷第三册变电工程目录变电站设计技术 (4)1 概述 (4)1.1 主要设计原则 (4)1.2气象条件 (5)2 建设规模 (6)3.变电站主体专业工程设计 (6)3.1接入系统 (6)3.2电气主接线 (7)3.3 各电压等级配电装置型式及设备选择 (7)3.3.1短路电流计算 (7)1)计算依据及参数 (7)2)计算结果 (7)3.3.2.电气设备选择 (8)3.4 电气总平面 (8)3.5 防雷接地、照明及站用电 (9)3.5.1 过电压保护 (9)3.5.2 防雷 (9)3.5.3 接地 (9)3.5.4 站用电 (9)3.5.5 照明 (9)3.5.6 检修、通风 (10)3.5.7 电缆设施及电缆防火 (10)3.5.8 电气一次设备工程量表 (10)3.6 电气二次 (12)3.6.1.全站控制监测系统(1套) (12)3.6.2.继电保护 (13)3.6.3 调度自动化 (15)1)调度关系 (15)2)远动系统 (16)3)网架现状 (17)4)调度数据网 (17)5)调度端接口 (18)3.6.4.电能量采集管理系统 (18)1)电能计量关口设置 (18)3.6.5 一体化电源系统 (19)3.6.6.微机五防 (20)3.6.7.图像监视及安全警卫系统 (20)(1)安全、防盗监控 (21)(2)设备监视 (21)(3)电网应急指挥及演习 (21)3.6.8火灾探测报警系统 (22)3.6.9设备状态检测 (22)3.6.10设备清单 (22)3.7 站内通信及自动化 (23)3.7.1概述 (23)3.7.2系统通信 (25)3.7.3站内通信 (32)3.7.4设备材料表 (33)3.7.5投资估算 (35)4 节能、抗灾措施分析 (35)(2) 基坑开挖 (37)(3) 塔基排水 (37)5土建部分 (37)5.1概述 (38)5.2站区总布置与交通运输 (38)5.3建筑 (39)5.4结构 (40)5.5采暖、通风 (41)5.6给水、排水 (42)5.7围墙、大门 (43)6 消防 (44)6.1 化学灭火器的配置 (44)6.2 建筑消防 (45)6.3 主变压器消防 (45)普雄110kV输变电新建工程变电站设计1 概述1.1 主要设计原则本工程设计执行现行国家及行业的相关设计规程、规范(技术标准),主要设计技术标准如下:GB50059-92 35—110千伏变电所设计规范GB50060-92 35—110kV高压配电装置设计规范DL/T5056-1996 变电所总布置设计技术规程GB50052-95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11022 高压断路器通用技术条件GB311.1 高压输变电设备的绝缘配合GB/T 15544-1995 三相交流系统短路电流计算GB50062-92 电力装置的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设计规范GB50229-1996 火力发电厂与变电站设计防火规范GB50217-94 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11032-2000 交流无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GB311.1-1997 高压输变电设备的绝缘配合GB50062-1992 电力装置的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设计规范GB50227-1995 并联电容器装置设计规范GB50260-1996 电力设施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 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GBJ 16-1987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修订本)(2001年版)DL/T 620-1997 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DL/T 621-1997 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DL/T 5136-2001 火力发电厂、变电所二次接线设计技术规定DL/T 5147-2001 电力系统安全自动装置设计技术规定DL/T 667-1999 远动设备及系统DL 5103-1999 35kV~110kV无人值班变电所设计规程DL 5134-2002 变电所给水排水设计规程DL/T 5222-2005 导体和电器选择设计技术规程DL/T 5137-2001 电测量及电能计量装置设计技术规程DL/T 5044-1995 火力发电厂、变电所直流系统设计技术规定NDGJ 96-1992 变电所建筑结构设计技术规定建筑、消防、环保等其它现行行业标准1.2气象条件根据本线路调查资料,结合全国典型气象区的划分,确定本工程线路设计用气象条件如下表:2本站110kV侧终期采用单母线接线、35kV终期采用单母线分段接线、10kV终期采用单母线分段接线,建设规模如下:主变容量:最终2×25MVA,采用三相三绕组有载调变压器。

110kV变电站初步设计典型方案CAD图

110kV变电站初步设计典型方案CAD图
10kV配电装置I段PT图例10kV配电装置I段PT图例10kV配电装置ACDB补偿电容2图中实线部分为本期工程,虚线部分为后期工程.说明:12馈线2馈线1馈线3补偿电容1YJV22-3X953接地开关隔离开关熔断器避雷器断路器消弧线圈馈线41号所用变YJV22-3X95YJV22-3X95馈线5馈线6110kV IM1号主变DCBYJV22-3X95YJV22-3X95图中实线部分为本期工程,虚线部分为后期工程.12说明:1馈线1补偿电容12馈线2补偿电容2ABC馈线1331号所用变馈线3馈线4馈线5避雷器熔断器隔离开关接地开关消弧线圈断路器馈线6IMYJV22-3X951号主变ADC图中实线部分为本期工程,虚线部分为后期工程.110kV 21说明:123馈线13避雷器熔断器隔离开关接地开关消弧线圈馈线31号所用变馈线1YJV22-3X95馈线2补偿电容1YJV22-3X95IM补偿电容2馈线4YJV22-3X95图例断路器I段PT馈线5馈线6BAIM1馈线1CBA21号主变110kV配电装置馈线2CBA3A74700馈线10110kV变电所工程典型设计(核定)批 准日 期(审查)过电压保护装置带电显示装置电缆终端电压互感器电流互感器4审5核II段PT联络馈线7馈线8~9补偿电容32003.02.校 核设 计制 图比 例6馈线11补偿电容4馈线12IM2号主变IIM35kV配电装置CW851B02-A02-0028型式B阶段初步电气主接线图(方案二)图 号7设计CBACBAA馈线1I段PT馈线2DSF6瓷柱单断口,1600A,20kAGW4-40.5,1250A,31.5kA,80kATBB10-3000/3000-AKWRW10-35/0.5,0.5ALB -35,800/5A,0.2S/10P20LB -35,400/5A,0.2S/10P20GW4-40.5,630A,20kA,50k

110kV变电站典型设计(工程科技)

110kV变电站典型设计(工程科技)

110kV变电站典型设计应用实例传统的110kV变电站主要以户外设计和安装为主,占地面积大,且设备容易被腐蚀,尤其在高污秽地区,还极易造成污闪事故的发生。

为了建设坚强电网,发挥规模优势,提高资源利用率,提高电网工程建设效率,国家电网公司在2005年提出“推广电网标准化建设,各级电网工程建设要统一技术标准,推广应用典型优化设计,节省投资,提高效益”。

典型设计坚持以“安全可靠、技术先进、保护环境、投资合理、标准统一、运行高效”的设计原则,采用模块化设计手段,做到统一性与可靠性、先进行、经济性、适应性和灵活性的协调统一。

海阳市供电公司积极响应国家电网公司的号召,积极推广110kV变电站典型设计。

本文就海阳市供电公司110kV变电站典型设计的应用实例予以阐述,以说明推广典型设计的重要意义。

1 110kV变电站典型设计应用实列海阳市供电公司2006年开始采用110kV变电站典型设计,到目前为止,已经完成3座110kV变电站的设计、建设工作。

从实际效果来看,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下面以110kV望石变电站为例对典型设计进行分析。

110kV望石变电站位于海阳市新建的临港产业区,该区域规划面积较小,但是电力负荷较为集中。

该区域包括以莱福士造船厂在内的多个用电大户正在兴建中,而山东核电设备制造公司已经投产。

根据该区域负荷预测及用电负荷性质,海阳市供电公司按照安全可靠、技术先进、投资合理、运行高效的原则,结合该站用电负荷集中、土地昂贵、临近海边(Ⅳ级污秽区)、电缆出线多等客观事实,对110kV望石变电站作了如下设计。

该站为半户内无人值班变电站(半户内布置方式即除主变压器以外的全部配电装置,集中布置在一幢主厂房的不同楼层的电气布置方式),变电站主体是生产综合楼,除主变压器外所有配电装置均安装在综合楼内。

以生产综合楼和主变压器为中心,四周布置环形道路,大门入口位于站区东南角,正对生产综合楼主入口。

综合楼共两层,一层为10kV配电装置室、电容器室、接地变压器室及主控室,二层为110kV GIS室。

110kV变电站的一次设计

110kV变电站的一次设计

110kV变电站的一次设计摘要:变电站是电力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变电站变压器的选择至关重要.在电力系统中,电压的转换与分配都需要借助变电站完成,变电站就是将不同的电网连接在一起,并对电能进行控制与分流.而变电站一次设计直接影响整个电网的运行效率,因此对110kv的变电站一次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主要针对110kv的变电站进行一次设计,并分析变压器以及线路的保护措施。

关键词:110kV变电站;电气;一次设计1、110kV变电站一次系统设计原则(1)严格执行国家制定的政策、法规,保证整个电力行业运行稳定,满足国家用电要求。

同时,在操作过程中,要保证人员的安全和电源的稳定,在实际设计工作中,应尽可能引进先进的设备和技术,以保证电力系统的整体水平。

(2)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积极运用自动化技术,保证110kV变电站自动化水平的提高。

(3)110kV变电站的建设需要利用相应的土地资源,对周围环境和电力系统使用人员有一定的影响。

因此,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要求设计人员保证参数符合标准要求,从而完成设计工作。

2、110kV变电站的主接线设计对于变电站来说,主接线的设计极其繁琐,其接线方式非常复杂,如果接线方式不对,则很容易引发故障,一旦发生故障,不仅检测非常困难,而且修复也非常困难,所以在确保供电良好的前提下,还要不断简化变电站主接线的设计。

首先清楚变压器的最大承载情况,然后依据电气的实际情况设计好变电站的主接线方式,一般常见的主接线方式为单母线分段接线或双母线接线。

通常110kV的变电站会采用直接接入对侧变电站间隔的进线方式,采用此种接线方式主要是由于供电更可靠,便于运行管理。

3、110kV变电站主变压器的设计通常主变压器在安装以前,必须先严格的察看整个变电站的运行情况,然后根据具体情况选取适当的变压器,其数量需要依据空间面积和规模结构进行选择,一般都以总容量和占地面积作为参考标准。

对于110kV的变电站来说,大多数都需要安装一台以上的变压器,这主要是为了确保变压器能够稳定高效的运行,当一台变压器出现异常情况时,另一台变压器就可自动承载一部分负荷,这样既能确保变电站的安全,又能保障变电站的运行效率。

国家电网公司110kV变电站典型设计技术导则

国家电网公司110kV变电站典型设计技术导则

国家电网公司110kV变电站典型设计技术导则1技术原则概述1.1 依据性的规程、规范《35~110kV变电所设计规范》(GB 50059-1992)、《35~110kV无人值班变电所设计规范》(DL/T 5103-1999)、《35~220kV城市地下变电站设计规定》(DL/T 5216-2005)等国家和电力行业有关110kV变电站设计、通信设计和调度自动化设计的标准、规程、规范及国家有关安全、环保等强制性标准;国家电网公司《十八项电网重大反事故措施》、《输变电设备技术标准》、《预防输变电设备事故措施》、《电力系统无功补偿配置技术原则》等有关企业标准和规定。

1.2 设计对象国家电网公司110kV变电站典型设计的设计方案暂定为国网公司系统内110kV常规中间变电站和终端变电站,包括户外、户内和半地下变电站。

1.3 运行管理模式110kV变电站典型设计按无人值班远方监控设计。

1.4 设计范围110kV变电站典型设计设计范围是:变电站围墙以内,设计标高零米以上(半地下变电站除外)。

受外部条件影响的项目,如系统通信、保护通道、进站道路、站外给排水、地基处理等不列入设计范围,但概算按假定条件列入单项估算费用。

1.5 设计深度按《变电所初步设计内容深度规定》(DLGJ25-94)有关内容深度要求开展工作。

1.6 假定条件海拔高度≤1000m;环境温度-20℃~+40℃;最热月平均最高温度35℃;覆冰厚度10mm;设计风速30m/s(50年一遇10m高10min平均最大风速);污秽等级Ⅲ级;日照强度: 0.1W/cm2;最大冻土层厚度:≤0.5m;地震设防烈度:7度,地震加速度为0.1g,地震特征周期为0.35s;洪涝水位:站址标高高于五十年一遇洪水位和历史最高内涝水位,不考虑防洪措施;设计土壤电阻率:不大于100Ω·m;地基: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取f ak=150kPa,无地下水影响;腐蚀:地基土及地下水对钢材、混凝土无腐蚀作用。

开题报告---110KV变电站电气一次系统初步设计

开题报告---110KV变电站电气一次系统初步设计

XXXX 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题目:某110KV变电站电气一次系统设计本课题来源及研究现状:本课题来源于生产实践,与其研究的内容以及变电站的研究水平不仅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还对我们的生活和生产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随着工业时代的发展,电力已成为人类历史发展的主要动力资源,要科学合理的驾驭电力必须从电力工程的设计原则和方法上理解和掌握其精髓,提高电力系统的安全可靠性和运行效率。

从而达到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

众所周知,电能是发展国民经济的基础,是一种无形的、不能大量存储的二次能源。

点能的发、变、送、配和用电几乎是同一时间完成的,须相互协调与平衡。

变电和配电是为了电能的传输和合理的分配在电力系统中占很重要的地位,其都是由电力变压器来完成的。

因此变电所在供电系统中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随着高薪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对电能质量和供电可靠提出了心的要求,高压、超高压变电站的设计和运行系统必须适应这种新形势,因此,改善电网结构结构,提高供电能力与可靠性以及综合自动化程度,以满足日益增长的社会需求是电力企业的首要目标。

变电所是联系发电厂和用户的中间环节,一般安装有变压器及其控制和保护装置,起着变换和分配的电能的作用。

为了保证在送变电过程中的供电可靠性,首先要满足的就是变电所的设计规范。

进入21世纪后,我国电力仍将以较高的速度和更大的规模发展,电源和电网建设的任务仍然很重。

作为发电厂和用户的中间环节,变电和分配电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变电所将面临电力体制改革和技术创新能力的双重挑战,如何合理的设计一个变电所,使之在技术上、管理上适应电力市场化体制和竞争需要,促使电网互联范围的不断扩大,是这次设计的主要目的。

课题研究目标、内容、方法和手段:1.确定主接线:根据设计任务书,分析原始资料与数据、列出技术上可能实现的2—3个方案,经过技术经济比较,确定最优方案;2.选择主变压器:选择变压器的容量、台数、型号等;3.短路电流计算:根据电气设备选择和继电保护整定的需要,选择短路计算点,绘制等值网络图(使用AutoCAD软件),计算短路电流,并列表汇总;4.电气设备的选择:选择并效验断路器、隔离开关、电抗器、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母线、电缆、避雷器等、选用设备的型号、数量汇总设备一览表;5.配电装置设计;6.防雷保护设计。

110kV变电所电气二次部分初步设计

110kV变电所电气二次部分初步设计

第一部分设计说明书1 原始资料介绍及分析某地区随着各行业的发展,原有的供电能力已经无法满足用电需求,决定在该地区新建仙桥变电站,站区采用一个场地标高,所址坐北朝南。

东西长62.4米(比省公司典型设计A-2方案多4.7米),南北长64米(比省公司典型设计A-2方案多2米)。

进所道路从所址东侧进入本变电站。

根据出线走廊规划,110kV4回出线均由本所北侧出线,35kV4回出线由本所西侧出线,10kV出线通过电缆沟均由本所南侧出线。

得出系统接线图如图1.1。

110kV35kV10kV 至九龙至大石无穷大系统TL1L2L3L4L5L6L7L8仙青线仙镇线仙灵线仙工线仙玻线a bc图1.1系统接线示意图该变电站有110/35/10kV三级电压,主变容量2×31.5MW,本期1×31.5MW;本站选用三圈自冷有载调压节能型变压器,型号为SSZ10-31500/110,组别为YN, yn0,d11,电压比为110±8×1.25%/38.5±2×2.5%/10.5kV,短路电压为U k1—2% =10.5、U k1—3%=17.5、U k2—3%=6.5,其110kV中性点电压为60kV,35kV中性点电压为35kV。

110kV进出线4回,且按架空出线的方案设计,本期1回(至系统),长度19.5公里,接线方案为单母线双隔离开关分段,110千伏设备按户外布置,断路器选择六氟化硫断路器。

35kV出线远期4回,架空出线,本期2回,即至九龙35kV变电站一回,线路采用LGJ-120/25砼杆架设,线路总长度10公里;至大石35kV变电站一回,线路采用LGJ-120/25砼杆架设,线路总长度10公里,备用2回。

接线方案为单母线断路器分段,35kV开关设备按户外布置,断路器选用六氟化硫断路器(带外置干式TA)。

10kV出线终期16回,本期8回。

线路为电缆沟出线。

采用单母线断路器分段接线,每段10kV出线8回,其中主变1回、电容器1回、TV1回,I段母线另有所用变1回,本期安装全部I段母线和分段隔离柜。

110kV变电站典型设计

110kV变电站典型设计

110kV变电站典型设计应用实例传统的110kV变电站主要以户外设计和安装为主,占地面积大,且设备容易被腐蚀,尤其在高污秽地区,还极易造成污闪事故的发生。

为了建设坚强电网,发挥规模优势,提高资源利用率,提高电网工程建设效率,国家电网公司在2005年提出“推广电网标准化建设,各级电网工程建设要统一技术标准,推广应用典型优化设计,节省投资,提高效益”。

典型设计坚持以“安全可靠、技术先进、保护环境、投资合理、标准统一、运行高效”的设计原则,采用模块化设计手段,做到统一性与可靠性、先进行、经济性、适应性和灵活性的协调统一。

海阳市供电公司积极响应国家电网公司的号召,积极推广110kV变电站典型设计。

本文就海阳市供电公司110kV变电站典型设计的应用实例予以阐述,以说明推广典型设计的重要意义。

1 110kV变电站典型设计应用实列海阳市供电公司2006年开始采用110kV变电站典型设计,到目前为止,已经完成3座110kV变电站的设计、建设工作。

从实际效果来看,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下面以110kV望石变电站为例对典型设计进行分析。

110kV望石变电站位于海阳市新建的临港产业区,该区域规划面积较小,但是电力负荷较为集中。

该区域包括以莱福士造船厂在内的多个用电大户正在兴建中,而山东核电设备制造公司已经投产。

根据该区域负荷预测及用电负荷性质,海阳市供电公司按照安全可靠、技术先进、投资合理、运行高效的原则,结合该站用电负荷集中、土地昂贵、临近海边(Ⅳ级污秽区)、电缆出线多等客观事实,对110kV望石变电站作了如下设计。

该站为半户内无人值班变电站(半户内布置方式即除主变压器以外的全部配电装置,集中布置在一幢主厂房的不同楼层的电气布置方式),变电站主体是生产综合楼,除主变压器外所有配电装置均安装在综合楼内。

以生产综合楼和主变压器为中心,四周布置环形道路,大门入口位于站区东南角,正对生产综合楼主入口。

综合楼共两层,一层为10kV配电装置室、电容器室、接地变压器室及主控室,二层为110kV GIS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0kv变电站典型设计初设计
A方案
(一)工程建设规模
a)主变压器:终期2×31.5MVA,本期1×31.5MVA;
b)电压等级:110/35/10kV三级;
c)出线回路数:
1)110kV出线: 终期4回,本期2回;
2)35kV出线: 终期8回,本期4回;
3)10kV出线: 终期12回,本期6回;
4)无功功率补偿: 终期4×3Mvar,本期2×3Mvar;
(二)设计范围
1)本典型设计范围包括变电所内下列部分:
a)电力变压器及各级电压配电装置,所用电系统设备,过电压保护及接地装置,直流操作电源系统设备;相应的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就地测量及控制操作设备,自动化系统设备以及电缆设施等。

b)与电气设备相关的建筑物、构筑物,给水排水设施,通风设施,消防设施,安全防范及环境保护措施。

2)系统通信设施、所外道路、所外上下水系统、场地平整和特殊基础处理、大件设备运输措施等不纳入本典型设计范围。

其中由于通信设施需根据外部通信系统条件确定,本典型设计中仅留布置安装条件,不作具体设计。

3)设计分界点
a)变电所与线路的分界点为:110kV、35kV配电装置以架空进线耐张线夹(不含)为界。

10kV配电装置以开关柜内电缆头(不含)为界。

b)进所道路设计以变电所大门为界,大门外不属本典型设计范围。

(三)设计条件
2.4.1 发电机参数
1)所址自然条件
环境温度:-10℃~40℃
最热月平均最高温度:35℃
设计风速:30m/s
覆冰厚度:5mm
海拔高度:<1000m
地震烈度:6度
污秽等级:II级
设计所址高程:>频率为2%洪水位
凡所址自然条件较以上条件恶劣时,工程设计应作调整。

2)系统条件
按照系统的情况,设定110kV系统短路电流为25kA,要求10kV母线的短路电流不超过20kA
(四)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2.4.1 发电机参数
1)投资:
静态投资: 1367.45 万元,单位投资: 434 元/kVA;
动态投资: 1398.96 万元,单位投资: 444 元/kVA;
2)占地面积
所区围墙内占地面积:7695.96m2
所区围墙内建筑面积: 560m2
主控制楼面积: 422.5m2
(五)电气主接线
变电所主接线110kV、35kV及10kV终期均为单母线分段接线,初期为单母线接线。

详见图“W851A02-A02-001”。

(六)电气设备布置
35kV 及110kV配电装置采用户外中型软母线布置方式,35kV配电装置与110kV配电装置成垂直布置。

两台主变位于110kV配电装置和10kV配电装置室之间。

10kV配电装置采用户内成套高压开关柜,单列布置,采用架空或电缆出线。

10kV电容补偿装置为户外型,布置在10kV配电装置室左侧户外空地上,本期布置二组。

变电所纵向长度为108.7m,横向宽度为70.8m,占地面积为7695.96m2。

电气总平面布置详见图“W951A02-A02-002”。

(七) 配电装置
1) 35kV及110kV配电装置
35kV及110kV断路器选用单断口瓷柱SF6断路器。

35kV及110kV隔离开关选用GW4型隔离开关,110kV隔离开关配电动操作机构。

35kV 隔离开关配手动操作机构。

110kV电流互感器选用油浸式电流互感器。

110kV电压互感器选用电容式电压互感器。

110kV避雷器选用氧化锌避雷器。

2)10kV配电装置
选用XGN2-12型固定式高压开关柜,配真空断路器, 真空断路器配一体化弹簧操作机构,采用架空或电缆出线¡£ÎªÏû³ýгÕñÓ°Ïì,10kV电压互感器选用抗铁磁谐振三相电压互感器,型号为JSXNGF-10¡£
3)无功补偿装置
无功补偿容量及分组按就地补偿,便于调节及不产生谐振的原则配置,本典型设计无功补偿容量按主变容量20%左右考虑,本期工程装设2组3000kvar无功补偿装置成套装置。

4)35kV中性点消弧线圈
35kV电网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单相接地电容电流按规程要求不超过10A,本典型设计对单相接地电容电流补偿暂按选用智能型油浸式消弧线圈,容量为550kVA考虑,调节范围为9挡,具体工程设置按系统情况而定。

(八) 继电保护和安全稳定控制装置的配置
变电所根据《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程》的要求,及广西电网运行情况进行系统继电保护和安全稳定控制装置的配置。

1) 110kV系统
每回线应装设反应相间短路和接地短路的保护。

配置三段式相间距离、接地距离、零序电流方向保护,三相一次重合闸,带电压切换回路及断路器操作回路。

后备保护采用远后备方式。

组屏采用2回线路保护合用一面屏的方式。

(九)系统通信
本变电所由所在网区地调调度管理,为满足综合自动化的要求,变电所应具有光纤或其他形式可靠的通信通道,并设一门邮电公网电话。

由于各地区通信条件差异较大,在典型设计中难以统一,由相应工程设计时根据具体情况而定,本典型设计仅预留通信设备装设位置,不作具体设计。

(十)微机监控装置
控制功能由微机监控系统实现,取消常规的控制屏和中央音响信号系统,声光报警由微机监控系统实现。

微机监控系统采用分层分布式,分为变电所层和现地设备层。

现地设备层按所内一次设备布置间隔来划分配置。

各间隔的监控设备相对独立,这些设备通过现地局域网实现数据链路的连接,可完成他们之间的信息传送。

所内局域网按单网考虑,通信介质采用光纤,变电所层可采用总线型结构或星型结构;现地设备层宜采用总线型结构。

(十一)土建部分
地基和抗震
建(构)筑物按天然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150kPa设计,场地和地基条件简单,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丙级。

初期基础工程量未考虑有软弱下卧层估算,具体工程应根据其地质报告复核基础设计,必要时应修改基础设计或结合当地经验采用人工地基。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广西大部分地区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05g,本标准设计的建(构)筑物设防标准按一般变电所,即丙类建筑物设防,其地震作用和抗震措施均按6度抗震设防烈度设计。

B方案
(一)工程建设规模
a)主变压器:终期2×31.5MVA,本期1×31.5MVA;
b)电压等级:110/35/10kV三级;
c)出线回路数:
1)110kV出线: 终期2回,本期1回;
2)35kV出线: 终期8回,本期4回;
3)10kV出线: 终期12回,本期6回;
4)无功功率补偿: 终期4×3Mvar,本期2×3Mvar;
(一)工程建设规模
a)主变压器:终期2×31.5MVA,本期1×31.5MVA;
b)电压等级:110/35/10kV三级;
c)出线回路数:
1)110kV出线: 终期2回,本期1回;
2)35kV出线: 终期8回,本期4回;
3)10kV出线: 终期12回,本期6回;
4)无功功率补偿: 终期4×3Mvar,本期2×3Mvar;
(二)设计范围及设计条件
设计范围及设计条件与A方案相同。

(三)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1)投资:
方案一方案二
静态投资:1194.5 万元1204.81 万元静态单位投资:379 元/kVA382 元/kVA
动态投资:1222.03 万元1232.57 万元静态单位投资:388 元/kVA391 元/kVA
2)占地面积
方案一方案二
所区围墙内占地面积:5618.3m25961.06m2 所区围墙内建筑面积: 454.3m2454.3m2
主控制楼面积: 316.8m2316.8m2
(五)电气主接线
方案一本方案变电所主接线110kV终期为内桥接线, 初期为线路变压器组接线;35kV 及10kV终期均为单母线分段接线,初期为单母线接线。

详见图“W851B02-A02-001”。

考虑在110kV侧计费, 110kV出线安装三相电压互感器。

方案二本方案变电所主接线110kV终期为单母线接线, 初期为线路变压器组接线;35kV 及10kV终期均为单母线分段接线,初期为单母线接线。

详见图“W851B02-A02-002”。

(六)电气设备布置
35kV 及110kV配电装置采用户外中型软母线布置方式,35kV配电装置与110kV配电装置成垂直布置。

两台主变位于110kV配电装置和10kV配电装置室之间。

10kV配电装置采用户内成套高压开关柜,单列布置,采用架空或电缆出线。

10kV电容补偿装置为户外型,布置在10kV配电室左侧主控制楼前户外空地上,本期布置二组。

变电所电气总平面布置详见图“W951B02-A02-003、004”;
方案一占地面积为5618.3m2, 方案二占地面积为5961.06m2。

(七) 设备选型
主要设备选型、系统继电保护和安全稳定控制装置的配置、系统通信要求、基本与A 方案相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