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元二使安西说课稿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送元二使安西
——北滩小学说课教师葛建秀
各位评委、教师:
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送元二使安西》!
《送元二使安西》是北师大版小学语文教材六年级下册册第20课《古诗两首》中的第二首。
这首诗以“人间真情”为主题,引导学生感受人与人之间纯真的感情,体会人与人的相互关爱。
下面我主要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程序、板书设计等方面作具体的阐述。
一、说教材
《送元二使安西》是盛唐著名诗人、画家和音乐家王维所著的一首脍炙人口的送别诗。
王维的好友元二将远赴西北边疆,诗人特意从长安赶到渭城来为朋友送行,其深厚的情谊,不言可知。
这首诗既不刻画酒筵场面,也不直抒离别情绪,而是别巨匠心地借别筵将尽、分手在即时的劝酒,表达出对友人的留恋、关切和祝福。
这首诗洗尽雕饰、明朗自然的语言,抒发诚挚、深厚的惜别之情,以情意殷切、韵味深永独树一帜。
二、说学情
三、说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对五年级学生提出的阅读要求和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我从以下三个维度确定了教学目标:
1、知识能力目标:会写2个生字,明确多音字“舍”的两个读音,明白“使”、“浥”、“更尽”几个词语的意思,理解整首诗的意思。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
2、过程方法目标:通过自学和小组合作的方法理解整首诗的意思,采用层进式引读法引导学生体会诗人对友人依依惜别的离别之情。
3、情感态度目标:体会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激起对祖国诗歌的热爱之情。
四、说重难点
依据教学目标我制定了本文的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理解整首诗歌的意思,能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诗文。
2.体会诗人对友人依依惜别的离别之情。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深入体会诗人对友人依依惜别的离别之情。
五、说教法
教师传授方法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学习。
下面我就从知作者、读古诗、解诗意、悟诗情、入诗境、拓诗篇这六个环节来谈谈对这节课的教学实施过程。
六、说过程
(一)知作者
1.导入新课(播放《送别》)听了这段乐曲后你有什么样的感受?
是啊,老师也情不自禁地产生了一种伤别离的惆怅之感。
人生自古重离别,人生自古又伤离别。
在古代由于交通不便,通讯不畅,亲人、朋友一别往往数年难以相见,正所谓“相见时难别亦难”,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饱含萋萋满别情的送别诗。
(教师板书课题)
2.孩子们回忆学习古诗三步法,然后自主学习。
学生自己来介绍作者,可能谈到王维的诗集、书画、古诗。
了解王维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的写作特点(出示课件,简介作者)。
(二)读古诗
指读古诗,主要从读准字音、读出节奏入手。
读完后让其他学生来评价。
注意多音字。
(三)解诗意
本首诗的意思并不难懂,教师可以让学生对照着文后的几个注解,采用小组讨论的方式交流对诗歌内容的理解,继而全班交流。
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也是新课标所倡导的。
《新课程标准》指出:“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
” 教师应努力为学生提供了主动参与合作的机会。
(四)悟诗情
诗人王维是怎样表达他对元二这份依依惜别之情的呢?在悟诗情这个环节我们将解决该问题,这无疑是教学中的难点,我从如下两个方面引导学生突破这个难点。
1.从好友的角度感受离别之情
2.从地域上的距离和差异感受离别之情
在整个悟诗情的教学设计中,我采用“以读代讲,层层推进”的形式进行教学,教师层进式的以情“引读”,学生心潮逐浪高的“复读”,可谓一唱三叹,引领学生进行了一次精神的洗礼,完全感受了这首诗歌的独特魅力。
(五)入诗境
在学生对古诗体会的基础上,配上古曲《阳关三叠》,让学生饱含深情地吟颂《送元二使安西》这首古诗,在朗读中再次体会朋友之间的浓浓深情。
(六)拓诗篇
“送别诗”这一题材在我国古典诗歌中是比较常见的,推荐几首比较有名的诗歌让学生进行课外自学。
如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都是千古名篇。
七:说板书
八:说感受
本节说课,会有许多缺点和不足。
有待于在今后的教学和指导教学中提高。
还请各位领导、评委及老师提出宝贵意
见,不胜感激!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