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估算题的求解思路精选课件

合集下载

高考物理估算题的求解思路

高考物理估算题的求解思路

高考物理估算题的求解思路周志文物理估算题,一般是指依据一定的物理概念和规律,运用物理方法和近似计算方法,对所求物理量的数量级或物理量的取值范围,进行大致的、合理的推算.其特点是在“理”不在“数”。

它要求考生在分析和解决问题时,要善于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和影响事物发展的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建立合理的模型。

根据物理规律,建立估算关系或信息联系;估算结果的数量级必须正确,有效数字取1-2位即可,熟悉常用的近似计算公式和物理常数。

从而使问题得到简捷的解决,迅速获得合理的结果.一、解决估算题的一般思路1.挖掘隐含条件,寻找解题依据估算题文字简洁,明显的已知条件较少,有些估算题甚至一个已知数也没有,有些估算题的已知条件虽多,但似乎与待求量之间没有联系;因此,解答估算题时必须认真审题,仔细推敲,广泛联想,从为数不多的字里行间挖掘隐含条件,理出简明合理的思路,作为估算的依据。

例题、估算地球上大气层空气的总重力。

解析:此题已知条件似乎很少,无从着手估算,如果一般地按重力的定义G = mg去估算是不成功的,因为这里大气的质量m与重力加速度g都难以确定。

如能抓住“大气压是由大气层的重力产生的”这一概念进行突破,就抓住了解题的关键,同时能领悟到要寻找的隐含条件。

若S为整个地球表面积,则F=Sp0便是大气对整个地表的总压力。

也就是题目要求的大气的总重力,所以F= p0S = p04πR2 = 5×1019(N)(R是地球半径,近似取值6.4×106m)2.将有些物理常量视作已知条件有些物理常量是应该熟记的,例如水的密度ρ=103kg/m3,水银的密度ρHg=13.6×103kg/m3,标准大气压强P0=1.013×105pa,水的比热C=4200J/kg·℃,冰的熔解热λ=3.36×105J/kg,阿佛加德罗常量N A=6.023×1023mol-1,1mol理想气体在标状况下的体积V=22.4L,静电力常量k=9.0×109N·m2/c2,基本电荷e=1.6×10-19C,原子直径的数量级为10-10m,原子核直径的数量级为10-15~10-14m,可见光频率的数量级为1014Hz,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c=3.0×108m/s,工业交流电的频率f=50Hz,地球的半径为6370km,地球同步卫星周期24小时,等。

专题复习—高考物理估算题的求解思路分析PPT课件

专题复习—高考物理估算题的求解思路分析PPT课件
专题复习—高考物理 估算题的求解思路
高考物理估算题的求解思路
(一)高考命题特点
(二)估算题分类及求解思路
(三)常用估算方法
2007高考理综北京卷18
2007年重庆卷17
例1
例2
例3
例4
例5
例6
07年江苏省扬州市一模15A
例7
(一)高考命题特点
物理估算题,一般是指依据一定的物理概念和规律, 运用物理方法和近似计算方法,对所求物理量的数 量级或物理量的取值范围,进行大致的、合理的推 算.其特点是在“理”不在“数”,它要求考生在 分析和解决问题时,要善于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和 影响事物发展的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从而使 问题得到简捷的解决,迅速获得合理的结果.
(二)估算题分类及求解思路
中学物理中常见的估算题类型有: 隐含条件型、联系实际型、分析综合型.
解决估算题的一般思路: 1.挖掘隐含条件 估算题大都文字简短,给出的数据少,甚至没有具 体条件.因此,要特别重视审题,从字里行间,附 图、附表中发掘隐含条件,寻找解题钥匙.
2.寻找解题依据 在推敲题意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想象力、联想力,根 据基本概念基本规律,把条件与结论挂钩.
由此可知月地间距离:r=ct=1.5×1011m,
设太阳质量为M,地球质量为m,由万有引力定律得:
Mm 2
G r2
m( T
)2r
M4G 2r2T 3 2.013 00kg
例2. ( 98 上 海 ) 人 的 心 脏 每 跳 一 次 大 约 输 送 8×10-5 m3的血液,正常人血压(可看作心脏压送血液 的压强)的平均值为1.5×104Pa,心跳约每分钟70次. 据此估测心脏工作的平均功率约为____1_.4_____W.

高考物理估算题的求解思路

高考物理估算题的求解思路

高考物理估算题的求解思路一、抓住“大方向”进行定性分析在解估算题时,应先抓住“大方向”进行定性分析,如物体的状态、物体的运动过程、变化的趋势等,以便对问题有个明确的认识。

二、依据题设条件进行定量计算在解估算题时,应根据题设条件进行必要的计算。

对有些题目而言,求解的物理量往往不唯一,这时应根据题目要求,选择合适的物理量进行计算。

三、要生活实际和科技前沿估算题命题时,一般都将问题附着在人们日常生活和科技前沿中经常遇到或最新出现的现象,特别是最新科技前沿中经常遇到的现象。

在解题时,要特别这些现象和数据。

四、掌握估算题的求解方法在解估算题时,应根据题目所给的条件和要比较的物理量来进行估算。

一般可采用以下方法:1、长度、质量、时间的估算:长度一般要采用累积法;质量一般要用到“一大一小法”;时间的估算一般采用比较法来进行。

2、速度、加速度、动量等物理量的估算:速度一般要经过计算后比较;加速度一般要先计算出两个时刻的瞬时速度,再经过计算后比较;动量一般要用到冲量的概念。

3、功率、电阻等物理量的估算:功率一般要经过计算后比较;电阻一般要采用控制变量法来进行。

4、电流、电压等物理量的估算:电流一般要采用控制变量法来进行;电压一般要电路中各个用电器来进行。

5、功、能等物理量的估算:功一般要采用控制变量法来进行;能一般要物体运动过程来进行。

高考物理实验题知识点总结一、误差从来源可分为偶然误差和系统误差1、偶然误差来源于:做实验时环境温度;实验仪器不够精确;读数时估计不准;实验者的素质;实验中的振动、噪声干扰等因素。

2、系统误差来源于:实验原理不够完善;实验方法本身误差;实验仪器没有经过很好的校准等。

二、误差从产生时间上可分为两类1、随机误差:在多次测量中随机出现,此误差可以在多次测量中通过平均值的办法消除。

2、恒定误差:测量仪器的精度不够高,原理不够完善,环境恒定误差,此误差不能通过取平均值而消除。

三、减小误差的方法1、改进测量方法(选用精密度高的测量仪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优化测量原理)2、多次测量求平均值3、改进测量方法4、设计更加完善的实验方案。

高考物理 解题思维与方法点拨专题十 构建物理模型,巧解热学估算题课件

高考物理 解题思维与方法点拨专题十 构建物理模型,巧解热学估算题课件
阿伏加德罗常数是联系宏观量(如物体的质量m、体积V、 密度ρ等)和微观量(如分子的质量m0、体积V0、直径d等) 的桥梁.在热学估算中除阿伏加德罗常数NA外,经常涉 及的宏观量有:物体的质量m、体积V、密度ρ、物质的摩 尔质量M、摩尔体积V等;经常估算的微观量有:分子质 量m0、分子体积V0、分子所占空间体积V0′、分子直径d、
它在含一有起的碳,原试子估的算个数碳为原:子的直径.(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N=
×6.02×1023个=7.0×1021个
则一个碳原子的体积约为:V0= m3
m3=5.7×10-30
把金刚石中的碳原子看成球体,则由公式
答案:7.0×1021个 2.2×10-10 m
分子是一个挨一个紧密排列的,估算的是分子体积.对于气体只能够估算分 子所占空间的体积.
【例题】 已知金刚石的密度为ρ=3.5×103 kg/m3,现有体积为 V=4×10-8 m3的
解一析小:块这块金金刚刚石石的,质它量含为有: 多少个碳原子?假如金刚石的碳原
m子=是ρV紧=3密.5×地1挨03×4×10-8 kg=1.4×10-4 kg
二、估算中常用的两种模型
估算中常用的分子模型有两种,即:①球体模型(将分子
看成小球);②小立
方体模型(将分子看成小立方体).用两种不同模型计算
三、估算中应注意的问题
的结果,数值上有差异但数量级不变.一般估算分子直
由于气体分子间的距离远大于分子本身的大小,所以应注意区分:①分子
径体积常;用②球分子体所模占型空间;的估体算积.分对子于间固体距、离液常体,用分小子立间距方离体很模小,型可.认为
专题十:构建物理模型,巧解热学估算题
构建物理模型,巧解热学估算题 物理估算题一般是指依据一定的物理概念和规律,运用物理

高中物理估算题的求解思路

高中物理估算题的求解思路

高中物理估算题的求解思路蒋守培物理估算题,一般是指依据一定的物理概念和规律,运用物理方法和近似计算方法,对所求物理量的数量级或物理量的取值范围,进行大致的、合理的推算。

其特点是在“理”不在“数”,它要求学生在分析和解决问题时,要善于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和影响事物发展的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从而使问题得到简捷的解决,迅速获得合理的结果。

1解决估算题的一般思路:1.1挖掘隐含条件:估算题大都文字简短,给出的数据少,甚至没有具体条件,因此,要特别重视审题,从字里行间,附图、附表中发掘隐含条件,寻找解题钥匙。

1.2寻找解题依据:在推敲题意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想象力、联想力,根据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把条件与结论挂钩。

1.3建立物理模型:确定条件与结论的关联后,通常把问题置于常态下或典型环境中进行处理,有时要抓主舍次近似处理,建立合理模型或理想模型。

1.4适当选取数据:解题所需数据,通常可从日常生活,生产实际与熟知的基本常数、常用关系等方面获取,如成人体重约600 N,汽车速度约10~20 m/s,常温约300 K等……1.5理出简明思路:根据被求量物理意义的内涵与外延,进行层次分明的分析推理,确定估算方法,依基本概念、规律布列方程。

2中学物理中常见的估算题类型:2.1隐含条件型:例1、1789年英国著名物理学家卡文迪许首先估算出了地球的平均密度.根据你所学过的知识,能否知道地球密度的大小?解题方法与技巧:题目中看上去没有一个数据,但仔细分析发现有许多物理量可以运用。

设质量为m的小物体在地球表面所受重力为mg,则mg=G ,们将地球看成是半径为R的均匀球体,其体积为V=πR3故地球的平均密度应为ρ==此式中有圆周率π、重力加速度g、地球半径R和万有引力恒量G 四个常数或恒量.将它们约定数值代入上式,则ρ==kg/m3=5.5×103kg/m3即地球的平均密度约为5.5×103kg/m32.2联系实际型:例2、某同学身高1.8m,他参加跳高比赛,起跳后身体横着跨过了1.8m高度的横杆,据此可估算出他跳高时竖直向上跳起时的速度大约为A.2m/s B.4m/s C.6m/s D.8m/s解题方法与技巧:运动员起跳并获得了一定的竖直向上的初速度后,作竖直上抛运动;横着跨越横杆时,运动员的重心上升到竖直上抛运动的最高点,由题目提供的信息可知:运动员重心上升的最大高度H=1.8m-=0.9m由竖直上抛运动的规律可知代入相关数据可估算出运动员跳起的速度正确选项为B.2.3分析综合型:例3、1791年,米被定义为:在经过巴黎的子午线上,取从赤道到北极长度的一千万分之一。

物理力学计算题的思维规律与答题技巧PPT

物理力学计算题的思维规律与答题技巧PPT

mg (x L) 0 1 mv 2
2
解上述两个方程即可求解。
例5 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六号”载人飞船载着中国 宇航员聂海胜,费俊龙,于2005年10月12日9时在 酒泉发射场发射升空,并按预定轨道环绕地球飞行, 于17日4时32分许,神舟六号返回舱已成功着陆安全 返回落在内蒙古的主着陆场.
(1)设“神舟六号”飞船在飞行过程中绕地球沿圆
轨道运行,已知地球半径为R,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 度为g,飞船绕地球运行的周期为T.求飞船离地面的 平均高度h.
(2)已知将质量为m的飞船在距地球中心无限远处 移到距离地球中心为r处的过程中,万有引力做功为W = GMm/r , 式 中 G 为 万 有 引 力 恒 量 , M 为 地 球 的 质 量.那么将质量为m的飞船从地面发射到距离地面高度 为h的圆形轨道上,火箭至少要对飞船做多少功?(为简
静止。某时刻撤出水平拉力。经一段时间,B在地上滑行
一段距离x。A在B上滑行了一段距离L,最后A和B都停下。
A、B间的动摩擦因数为1,B与地面的动摩擦因数为2,
且2﹥1,求x的表达式。
答案:x=
1ML
(2 1)(M m)
对系统由能量有:
1 (M 2
m)v 2
2 (M
m)gx
1mgL
对m运用动能定理有:
(3)解③④两式得到两组根,其两组根是:
v1' v2 '
m1 m2 m1 m2
2m1 m1 m2
v1 v1
1 2 3m / s 1 2 2 2 3m / s 2 1
1m / s 2m / s
vv12''
v1 0
3m /
s
由此可知m1的速度范围是-1m/s至3m/s, (1分)

专题复习—2017高考物理估算题的求解思路

专题复习—2017高考物理估算题的求解思路
专题复习—高考物理 估算题的求解思路
高考物理估算题的求解思路
(一)高考命题特点
(二)估算题分类及求解思路 (三)常用估算方法
2007高考理综北京卷18
2007年重庆卷17
例1
例4 例7
例2
例5
例3
例6

07年江苏省扬州市一模15A
(一)高考命题特点 物理估算题,一般是指依据一定的物理概念和规律, 运用物理方法和近似计算方法,对所求物理量的数
解: 由动量定理
Ft mv
F mv hSv hv 103 45 103 12 P S St St t 3600 P 0.15 Pa
例1. 已知太阳光从太阳射到地球需要 500 秒,试估 算太阳的质量.(取两位有效数字). 命题意图:考查考生对隐含条件的挖掘能力及估算能 力。B级要求。 错解分析:思维缺乏深刻性和发散性,无法搜集隐含 在生活中的常识信息,挖掘不到c=3×108 m/s,T=1年 =3.15×107 s,使题目缺少条件无法切入. 解题方法与技巧:题中只给出一个条件:t=500 s, 但可以挖掘两个隐含条件:光速 c = 3×108m/s ,地 球绕太阳运行的周期T=1年=3.15×107s, 由此可知月地间距离:r=ct=1.5×1011m, 设太阳质量为M,地球质量为m,由万有引力定律得:
使地球表面覆盖一层水的厚度为h,则
h=m/ρS地球=1.01×103mm ③
整个地球表面年平均降雨量约为1.01×103mm. (b)大气层的吸收,大气层的散射或反射,云层遮挡等.
题目
4.适当选取数据 解题所需数据,通常可从日常生活,生产实际与熟知 的基本常数、常用关系等方面获取,如成人体重约 600 N,汽车速度约10~30 m/s,常温约300K等…… 5.理出简明思路 根据被求量物理意义的内涵与外延,进行层次分明 的分析推理,确定估算方法,依基本概念、规律布 列方程.

高考物理二轮复习第二部分思想方法2估算与近似计算课件

高考物理二轮复习第二部分思想方法2估算与近似计算课件

第五页,共三十九页。
名师点评 本题考查重力做功与功率,但难点是考查学生的估算能力和 生活常识,中学生的体重大约为 50 kg,引体向上每次上升的高度大约为 0.5 m。
12/9/2021
第六页,共三十九页。
典例 2 (2019·北京高三期末)杭州市正将主干道上的部分高压钠灯换成 LED 灯,已知高压钠灯功率为 400 W,LED 灯功率为 180 W,若更换 4000 盏,则一个月可节约的电能约为( )
12/9/2021
第二十六页,共三十九页。
4. (多选)如图所示,两等量异号的点电荷相距为2a。M与两点电荷共
线,N位于两点电荷连线的中垂线上,两点电荷连线中点到M和N的距离都
为L,且L≫a。略去(
a L
)n(n≥2)项的贡献,则两点电荷的合电场在M和N点的
强度( )
12/9/2021
第二十七页,共三十九页。
第二十一页,共三十九页。
2.(2019·山东高三高考模拟)2019 年 4 月 10 日,包括中国在内,全球多
地天文学家同步公布人类史上首张黑洞照片,照片中是室女座巨椭圆星系
M87 的黑洞照片,这是黑洞存在最直接的视觉证据。黑洞的发现是由全球 200
多位科学家,历时十年、从全球四大洲 8 个观测点共同合作完成的成果,这
第二十四页,共三十九页。
3.在地球上空,一个质量为 m 的火箭,靠竖直向下喷出气体的反冲使 火箭停在空中不动,从火箭中喷出气体的速度等于 v,则火箭发动机的功率 约为( )
A.0 B.mgv C.mgv2 D.2mgv
答案 C
12/9/2021
第二十五页,共三十九页。
解析 设 M 为每秒喷出的气体质量,则每秒气体的动量变化为 Mv,这 就是火箭受到的反作用力,它必须与重力平衡,故 Mv=mg,M=mvg。气体 每秒得到的动能为 E=12Mv2=12mgv,所以火箭的功率为12mgv。此计算为近 似值,因为它忽略了喷气后火箭质量的变化。

高考物理复习专题系列二十六物理估算的两条重要思路[1].

高考物理复习专题系列二十六物理估算的两条重要思路[1].

物理估算的两条重要思路夏造乾物理估算(即物理问题的估算)不纯粹是一种数学计算,而是充分利用物理知识,把握问题的物理本质,抓住其主要数量关系,忽略次要因素进行的快速数量计算,计算所得结果并不影响问题的精度(即会达到相应的数量级)。

这类问题主要不在“数”,而在“理”;不追求数据精确,而追求方法正确。

下面介绍解答这类问题的两条重要思路。

思路一:充分利用物理常量进行估算在物理估算中,都要充分利用已知的物理常量及与其相关的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

例 1. 已知地球半径约为64106.⨯m ,又知月球绕地球的运动可近似看作匀速圆周运动,则可估算出月球到地心的距离约为__________m 。

(结果只保留一位有效数字) 分析:本题是1997年全国高考题,其正确答案为4108⨯m 。

若能记住月地距离是384108.⨯m (是地球半径64106.⨯m 的60倍),则可立即写出“4108⨯”;若不能记住,则可按题意暗示来估算。

解:因月球到地心的距离r 远大于月球的半径,故可视月球为质点;又月球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所需向心力是由地球对它的万有引力所提供,有m T r GMm r 222π⎛⎝ ⎫⎭⎪= (1) 而地球表面处的重力加速度g GM R =2 (2)联立(1)(2)式,即得月地距离r g RT =π2234·() (3)对(3)式有如下速算法:1. 取g T s R m ===⨯=⨯π26629525106410,天,...,则r m =⨯641038=⨯4108m ;2. 取g T s R m ===⨯=⨯π26630310610,天,,则r m m =⨯=⨯8110410388;3. 取g m s R m T s ===⨯=⨯1036410310266/.,,,π,则r =⨯10241038. =⨯5108m 。

这也符合“数量级正确”这一评分标准,是不会扣分的。

思路二:充分利用物理方法进行估算物理估算的基础是物理概念、物理规律和物理方法,有时题中暗示的物理方法并不像例1那样明显,这时就需从多角度去挖掘,以便找到适当的物理方法。

6高考物理专题复习:估算题的求解思路6

6高考物理专题复习:估算题的求解思路6

高考物理专题复习:估算题的求解思路(附参考答案)灵活运用物理知识对具体问题进行合理的估算,是考生科学素质和学习潜能的重要体现.因此近几年的高考命题中,几乎每年都有估算型命题出现,应引起足够的重视.估算题不仅是直觉思维能力的集中表现,在科学研究和工程技术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而且对培养综合分析能力和灵活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为了正确而迅速地进行估算与信息题的处理,一般应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1、突出主要矛盾,忽略次要因素,建立合理的模型。

2、根据物理规律,建立估算关系或信息联系;估算结果的数量级必须正确,有效数字取1~2位即可。

3、熟悉常用的近似计算公式和物理常数。

(一)高考命题特点物理估算题,一般是指依据一定的物理概念和规律,运用物理方法和近似计算方法,对所求物理量的数量级或物理量的取值范围,进行大致的、合理的推算.其特点是在“理”不在“数”,它要求考生在分析和解决问题时,要善于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和影响事物发展的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从而使问题得到简捷的解决,迅速获得合理的结果.(二)估算题分类及求解思路中学物理中常见的估算题类型有:隐含条件型、联系实际型、分析综合型.解决估算题的一般思路:1.挖掘隐含条件估算题大都文字简短,给出的数据少,甚至没有具体条件.因此,要特别重视审题,从字里行间,附图、附表中发掘隐含条件,寻找解题钥匙.2.寻找解题依据在推敲题意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想象力、联想力,根据基本概念基本规律,把条件与结论挂钩.3.建立物理模型确定条件与结论的关联后,通常把问题置于常态下或典型环境中进行处理,有时要抓主舍次近似处理,建立合理模型或理想模型.4.适当选取数据解题所需数据,通常可从日常生活,生产实际与熟知的基本常数、常用关系等方面获取,如成人体重约600 N ,汽车速度约10~20 m/s ,常温约300 K等……5.理出简明思路根据被求量物理意义的内涵与外延,进行层次分明的分析推理,确定估算方法,依基本概念、规律布列方程.(三)常用估算方法理想模型法;利用合理近似估算法;利用常量估算法;创设物理情景估算法.2007高考理综北京卷18.图示为高速摄影机拍摄到的子弹穿透苹果瞬间的照片。

2008高考物理专题复习:估算题的求解思路(优选.)

2008高考物理专题复习:估算题的求解思路(优选.)

最新文件---------------- 仅供参考--------------------已改成-----------word文本 --------------------- 方便更改2008高考物理专题复习:估算题的求解思路灵活运用物理知识对具体问题进行合理的估算,是考生科学素质和学习潜能的重要体现.因此近几年的高考命题中,几乎每年都有估算型命题出现,应引起足够的重视.估算题不仅是直觉思维能力的集中表现,在科学研究和工程技术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而且对培养综合分析能力和灵活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为了正确而迅速地进行估算与信息题的处理,一般应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1、突出主要矛盾,忽略次要因素,建立合理的模型。

2、根据物理规律,建立估算关系或信息联系;估算结果的数量级必须正确,有效数字取1~2位即可。

3、熟悉常用的近似计算公式和物理常数。

(一)高考命题特点物理估算题,一般是指依据一定的物理概念和规律,运用物理方法和近似计算方法,对所求物理量的数量级或物理量的取值范围,进行大致的、合理的推算.其特点是在“理”不在“数”,它要求考生在分析和解决问题时,要善于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和影响事物发展的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从而使问题得到简捷的解决,迅速获得合理的结果.(二)估算题分类及求解思路中学物理中常见的估算题类型有:隐含条件型、联系实际型、分析综合型.解决估算题的一般思路:1.挖掘隐含条件估算题大都文字简短,给出的数据少,甚至没有具体条件.因此,要特别重视审题,从字里行间,附图、附表中发掘隐含条件,寻找解题钥匙.2.寻找解题依据在推敲题意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想象力、联想力,根据基本概念基本规律,把条件与结论挂钩.3.建立物理模型确定条件与结论的关联后,通常把问题置于常态下或典型环境中进行处理,有时要抓主舍次近似处理,建立合理模型或理想模型.4.适当选取数据解题所需数据,通常可从日常生活,生产实际与熟知的基本常数、常用关系等方面获取,如成人体重约600 N,汽车速度约10~20m/s,常温约300 K等……5.理出简明思路根据被求量物理意义的内涵与外延,进行层次分明的分析推理,确定估算方法,依基本概念、规律布列方程.(三)常用估算方法理想模型法;利用合理近似估算法;利用常量估算法;创设物理情景估算法.2007高考理综北京卷18.图示为高速摄影机拍摄到的子弹穿透苹果瞬间的照片。

高考物理重点难点高考估算型命题求解思路

高考物理重点难点高考估算型命题求解思路

高考物理重点难点高考估算型命题求解思路灵活运用物理知识对具体咨询题进行合理的估算,是考生科学素养和学习潜能的重要表达.因此近几年的高考命题中,几乎每年都有估算型命题显现,应引起足够的重视.●难点磁场1.(★★★)在α粒子散射实验中测得α粒子与金原子核最短距离为2×10-14m ,金的原子量Z=197,质子、中子质量均为m =1.67×10-27 kg.由此可估算出金原子核密度约为多少kg /m 3.(要求保留一位有效数字)2.(★★★★)一位高三年级的男生在平直的公路上以最快速度骑自行车,设所受阻力为车和人总重力的0.5倍,那么该男生的功率最接近于A.40 WB.100 WC.250 WD.500 W ●案例探究[例1](★★★★)太阳光从太阳射到地球需要500秒,试估算太阳的质量.〔取两位有效数字〕. 命题意图:考查考生对隐含条件的挖掘能力及估算能力.B 级要求.错解分析:思维缺乏深刻性和发散性,无法搜集隐含在生活中的常识信息,挖掘不到C =3×108 m/s ,T =1年=3.15×107 s ,使题目缺少条件无法切入.解题方法与技巧:题中只给出一个条件:t =500 s ,但能够挖掘两个隐含条件:光速c=3×108m/s ,地球绕太阳运行的周期T =1年=3.15×107 s,由此可知月地间距离:r =ct =1.5×1011m ,设太阳质量为M ,地球质量为m ,由万有引力定律得:G2rMm =m 〔T π2〕2·r 因此M =2324GTr π≈2.0×1030kg [例2](★★★★★)(2001年上海)(1)1791年,米被定义为:在通过巴黎的子午线上,取从赤道到北极长度的一千万分之一.请由此估算地球的半径R .(答案保留两位有效数字)(2)太阳与地球的距离为1.5×1011m ,太阳光以平行光束入射到地面.地球表面32的面积被水面所覆盖,太阳在一年中辐射到地球表面水面部分的总能量W 约为1.87×1024J.设水面对太阳辐射的平均反射率为7%,而且将吸取到的35%能量重新辐射出去.太阳辐射可将水面的水蒸发(设在常温、常压下蒸发1 kg水需要2.2×106J的能量),而后凝聚成雨滴降落到地面.(a )估算整个地球表面的年平均降雨量(以mm 表示,球面积为4πR 2).〔b 〕太阳辐射到地球的能量中只有约50%到达地面,W 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太阳辐射到地球的能量没能全部到达地面,这是什么缘故?请讲明两个理由.命题意图:考查学生猎取信息分析、推理能力及估算能力.B 级要求.错解分析:考生对信息的加工处理能力差,对题中7%、35%的含义明白得不清,无法据此求解每年的降雨量,导致〔a 〕咨询无法求解.解题方法与技巧:(1)2πR ×41=1.00×107,解得R =6.37×106m ① (2)(a )设太阳在一年中辐射到地球水面部分的总能量为W ,W =1.87×1024J,凝聚成雨滴年降落到地面上水的总质量为m ,那么m =W ×〔1-0.07〕×〔1-0.35〕/2.2×106=5.14×1017kg ② 使地球表面覆盖一层水的厚度为h ,那么h=m/ρS地球h=1.01×103mm ③整个地球表面年平均降雨量约为1.01×103mm.(b)大气层的吸取,大气层的散射或反射,云层遮挡等.●锦囊妙计一、高考命题特点物理估算题,一样是指依据一定的物理概念和规律,运用物理方法和近似运算方法,对所求物理量的数量级或物理量的取值范畴,进行大致的、合理的推算.其特点是在〝理〞不在〝数〞,它要求考生在分析和解决咨询题时,要善于抓住事物的本质特点和阻碍事物进展的要紧因素,忽略次要因素,从而使咨询题得到简捷的解决,迅速获得合理的结果.二、估算题分类及求解思路中学物理中常见的估算题类型有:隐含条件型、联系实际型、分析综合型.解决估算题的一样思路:1.挖掘隐含条件估算题大都文字简短,给出的数据少,甚至没有具体条件.因此,要专门重视审题,从字里行间,附图、附表中挖掘隐含条件,查找解题钥匙.2.查找解题依据在推敲题意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想象力、联想力,依照差不多概念差不多规律,把条件与结论挂钩.3.建立物理模型确定条件与结论的关联后,通常把咨询题置于常态下或典型环境中进行处理,有时要抓主舍次近似处理,建立合理模型或理想模型.4.适当选取数据解题所需数据,通常可从日常生活,生产实际与熟知的差不多常数、常用关系等方面猎取,如成人体重约600 N,汽车速度约10~20m/s,常温约300 K等……5.理出简明思路依照被求量物理意义的内涵与外延,进行层次分明的分析推理,确定估算方法,依差不多概念、规律布列方程.三、常用估算方法理想模型法〔难点磁场题1〕;利用合理近似估算法〔难点磁场题2〕;利用常量估算法〔例1〕;创设物理情形估算法.●消灭难点训练1.(★★★★)(1998年上海高考)人的心脏每跳一次大约输送8×10-5m3的血液,正常人血压(可看作心脏压送血液的压强)的平均值为1.5×104Pa,心跳约每分钟70次.据此估测心脏工作的平均功率约为__________W.2.(★★★★)(2000年春)地核的体积为整个地球体积的16%,地核的质量约为地球质量的34%.经估算,地核的平均密度为______kg/m3.(结果取两位有效数字)3.(★★★)1789年英国闻名物理学家卡文迪许第一估算出了地球的平均密度.依照你所学过的知识,能否明白地球密度的大小?4.(★★★★)每秒钟从太阳射到地球上垂直于太阳光的每平方米截面上的辐射为1.4×103J,其中可见光部分约占45%.假如认为可见光波长均为0.55 μm,太阳向各个方向的辐射是平均的,日地距离R=1.5×1011m,由此可估算出太阳每秒钟辐射出的可见的光子数约为_______个.〔保留两位有效数字〕5.(★★★★★)单位体积内的自由电子数称为自由电子密度.铜的摩尔质量M0=6.35 g/mol,密度ρ=8.9×103kg/m3,估算铜的自由电子密度.6.(★★★★)一个小灯泡的规格为"12 V,0.6A"正常工作时有6%的电能转化为可见光,试估算小灯泡1秒钟能开释的光子数为________个.〔要求用两位有效数字表示〕7.(★★★★)图35-1中,电源电动势E =80V ,内阻r =5.6 Ω,各电阻阻值分不为R 1=6000 Ω,R 2=4000Ω,R 3=0.3Ω,R 4=6000 Ω,R 5=0.1 Ω,R 6=0.2 Ω,R 7=8000 Ω,估算R 7消耗的功率.参考答案[难点磁场]1.可将α粒子和金原子核的最短距离近似当作金原子核半径R ,并将其形状简化为一个球形模型.球体积为V =343R ,那么密度为图35-1ρ=V M =334R m π=343R m π 代入数据得ρ=1×1016k g /m 3.2.第一依照生活实际估量:人车总质量约为100 k g ,一样人骑车车速约为〔4~5〕 m/s ,匀速行驶时,人的牵引力等于阻力,即F =f =kmg ,故骑车人的功率为:P =Fv =fv =kmgv =(4~5)×50 W 应选答案C.[消灭难点训练]1.解析:此题的物理图景应该是清晰的,即用总功除以时刻得平均功率.然而题目所给的各个具体数据之间难以找到一个与求解功率相关的公式.解决此题需建立如下〝管道模型〞如图35′-1:即设一定血管截面积S ,长为L ,该心脏对血液的压强为p ,一次搏动中可使血液在血管中向前推进L 的长度,那么心跳70次,心脏工作的平均功率为:P 平=tW∆=t nFL ∆=t npSL ∆=t v np ∆∆=60108105.17054-⨯⨯⨯⨯W=1.4 W2.解析:由G 2RMm=m R v 21得m =G R v 21,而第一宇宙速度v 1=7.9 km/s地球半径R =6.4×106 m ,因此ρ=33416.034.0R Mπ⨯=1.2×104 kg/m 3 3.设质量为m 的小物体在地球表面所受重力为mg ,那么mg =G 2R Mm,们将地球看成是半径为R 的平均球体,其体积为V =34πR 3 故地球的平均密度应为ρ=V M =GRg π43 此式中有圆周率π、重力加速度g 、地球半径R 和万有引力恒量G 四个常数或恒量.将它们约定数值代入上式,那么ρ=GR g π43=611104.61067.614.348.93⨯⨯⨯⨯⨯⨯- kg /m 3=5.5×103kg /m 3即地球的平均密度约为5.5×103 k g /m 34.太阳光向各个方向辐射平均,可看作是半径为R 的球面,而球面上每平方米能量近似为1.4×103J,因此每秒钟太阳辐射的可见光能量为E=4πR 2×1.4×103×45%=4π×1.52×1022×1.4×103×0.45 J,每个光子能量图35′-1E 0=hν=hλc =6.63×10-34×681055.0103-⨯⨯ J6.63取为6.6,那么E 0=3.6×10-20J,将π取为3,那么E=0.45×12×1.52×1.4×1025 J, 因此每秒钟太阳辐射的可见光光子数n =0E E =20252106.3104.15.11245.0-⨯⨯⨯⨯⨯=1.53×1.4×1044个=4.7×1044个其中4是准确的,而第二位7是估量的.5.金属最外层的价电子容易脱离原子核的束缚成为自由电子.设金属原子最外层的电子数为m ,它们全部脱离核而成为自由电子,每摩尔的体积V 0=M 0/ρ内含自由电子数: N =mN 0,自由电子密度n 的估算式为: n =N /V 0=mN 0ρ/M 0.由化学知识明白,铜原子序数为29,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即m =1.代入上式可估算出铜的自由电子密度为n =8.4×1028 m -3.6.第一把物理量取近似值,普朗克常数(6.64×10-34 J·s)由因此估算可近似取作6×10-34 J·s,可见光的频率近似取中间值6×1014Hz.依照公式N =γηh IU,可估算出所求是1.2×1018个 7.相差数值专门大的电阻,串联时总电阻近似等于大电阻的阻值,并联的总电阻近似等于小电阻的阻值,因R 6只0.2 Ω,不管它右侧的电阻阻值多大,与如何样连接,af 间的并联阻值均可不能大于0.2 Ω,同时R 6远比与之相串的R 7小,故可得出外电路总阻值近似等于8000 Ω.由于r =5.6 Ω≤R 7=8000 Ω,可知:R 7两端的电压与电源电动势相差无几,因此R 7的电功率:R 7≈E 2/R 7=〔802/8000〕 W =0.8 W。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由于r=5.6Ω≤R7=8000Ω,可知:R7两端的电压与电 源电动势相差无几,
所以R7的电功率:
P7≈E2/R7=(802/8000)W=0.8 W
已知: E=80V,r=5.6Ω,
a R1 b R2 c
R1=6000Ω, R2=4000Ω,
R3=0.3Ω, R4=6000Ω, E
R6 R5 R4 R3
A. 0.15 Pa
B. 0.54 Pa
C. 1.5 Pa
D. 5.4 Pa
解: 由动量定理 Ftm v
FmvhSh vv 13 0 4 1 5 3 0 12 P SS tS tt 3600
P0.15Pa
例1. 已知太阳光从太阳射到地球需要500秒,试估 算太阳的质量.(取两位有效数字).
解:太阳光向各个方向辐射均匀,可看作是半径为R的 球面,而球面上每平方米能量近似为1.4×103J,因此每 秒钟太阳辐射的可见光能量为
E=4πR2×1.4×103×45% =4π×1.52×1022×1.4×103×0.45 J,
将π取为3,则 E= 12×1.52×1.4×1025 × 0.45J,
命题意图:考查学生获取信息分析、推理能力及估 算能力。B级要求。
错解分析:考生对信息的加工处理能力差,对题中 7%、35%的含义理解不清,无法据此求解每年的降 雨量,导致(a)问无法求解.
解题方法与技巧: (1) 2πR×1/4 × 10-7 =1m,
解得R=6.4×106 m

(2) (a) 设太阳在一年中辐射到地球水面部分的总能 量为W,W=1.87×1024J,凝结成雨滴年降落到地面
每个光子能量
E 1 h h c 6 .6 3 1 3 0 40 .5 3 1 5 1 8 0 6 0 J
将6.63取为6.6,则 E1=3.6×10-20J,
所以每秒钟太阳辐射的可见光光子数
E 0.45121.521.41025
n E1
3.61020
5.理出简明思路 根据被求量物理意义的内涵与外延,进行层次分明 的分析推理,确定估算方法,依基本概念、规律布 列方程.
(三)常用估算方法
理想模型法 ; 利用合理近似估算法; 利用常量估算法; 创设物理情景估算法.
2007高考理综北京卷18 18.图示为高速摄影机拍摄到的子弹穿透苹果
瞬间的照片。该照片经放大后分辨出,在曝光时 间内,子弹影象前后错开的距离约为子弹长度的 1%~2%。已知子弹飞行速度约为500m/s,由此可 估算出这幅照片的曝光时间最接近 ( B ) A.10-3s B.10-6s C.10-9s D.10-12s
命题意图:考查考生对隐含条件的挖掘能力及估算能 力。B级要求。
错解分析:思维缺乏深刻性和发散性,无法搜集隐含 在生活中的常识信息,挖掘不到c=3×108 m/s,T=1年 =3.15×107 s,使题目缺少条件无法切入.
解题方法与技巧:题中只给出一个条件:t=500 s,
但可以挖掘两个隐含条件:光速c=3×108m/s,地
4 R3
故地球的平均密度应为
M 3g V 4GR
3
此式中有圆周率π、重力加速度g、地球半径R和万有引
力恒量G四个常数或恒量.将它们约定数值代入上式,则
4 3 G g 4 R 3 .1 6 4 .6 3 9 1 7 .8 10 1 6 .4 16 0 5 .5 13 k 03 g
专题复习—高考物理 估算题的求解思路
高考物理估算题的求解思路
(一)高考命题特点
(二)估算题分类及求解思路
(三)常用估算方法
2007高考理综北京卷18
2007年重庆卷17
例1
例2
例3
例4
例5
例6
07年江苏省扬州市一模15A
Hale Waihona Puke 例7灵活运用物理知识对具体问题进行合理的估算,是考 生科学素质和学习潜能的重要体现.因此近几年的高考 命题中,几乎每年都有估算型命题出现,应引起足够 的重视. 估算题不仅是直觉思维能力的集中表现,在科学研究 和工程技术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而且对培养综合分 析能力和灵活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 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解答:(1) 设地面上l m2的面积上每秒接受的光子数为n,
则有
Pt45%n hc

解n得 0.4h5 P c t0.4 5 60 .6 .5 3 1 51 0 3 0 64 3 1. 41 1 8030 1
1.7 5120个 1 2/ m
设想一个以太阳为球心,以日地间距离R为半径的大 球面包围着太阳,大球面接受的光子数即太阳辐射 的全部光子数,则所求的可见光光子数为
P 地 P r 2 1 .4 3 .1 ( 4 6 .4 1 6 ) 2 0 2 1 1k 0 4 W
例7. (01上海)(1)1791年,米被定义为:在经过巴黎 的子午线上,取从赤道到北极长度的一千万分之一.请 由此估算地球的半径R.(答案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太阳与地球的距离为1.5×1011m,太阳光以平行光 束入射到地面.地球表面的面积被水面所覆盖,太阳在 一年中辐射到地球表面水面部分的总能量W约为 1.87×1024 J.设水面对太阳辐射的平均反射率为7%, 而且将吸收到的35%能量重新辐射出去.太阳辐射可将 水面 的 水蒸 发 ( 设在 常 温 、 常 压下 蒸 发 1 kg 水需 要 2.2×106J的能量),而后凝结成雨滴降落到地面. (a)估算整个地球表面的年平均降雨量(以mm表示, 球面积为4πR2). (b)太阳辐射到地球的能量中只有约50%到达地面, W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太阳辐射到地球的能量没能全 部到达地面,这是为什么?请说明两个理由.
(二)估算题分类及求解思路
中学物理中常见的估算题类型有: 隐含条件型、联系实际型、分析综合型.
解决估算题的一般思路: 1.挖掘隐含条件 估算题大都文字简短,给出的数据少,甚至没有具 体条件.因此,要特别重视审题,从字里行间,附 图、附表中发掘隐含条件,寻找解题钥匙.
2.寻找解题依据 在推敲题意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想象力、联想力,根 据基本概念基本规律,把条件与结论挂钩.
球绕太阳运行的周期T=1年=3.15×107s, 由此可知月地间距离:r=ct=1.5×1011m,
设太阳质量为M,地球质量为m,由万有引力定律得:
GM r2 mm(2T)2r M4G 2rT 232.01300 kg
例2. ( 98 上 海 ) 人 的 心 脏 每 跳 一 次 大 约 输 送 8×10-5 m3的血液,正常人血压(可看作心脏压送血液 的压强)的平均值为1.5×104Pa,心跳约每分钟70次. 据此估测心脏工作的平均功率约为____1_.4_____W.
1.531.410444.71044个
07年江苏省扬州市一模15A.
15.A题. 太阳光垂直照射到地面上时,地面上1m2的 面积上接受太阳光的功率为1.4 kW,其中可见光部分 约占45%。 (1) 假 如 认 为 可 见 光 的 波 长 为 0.55μm , 日 地 间 距 离 R=1.5×1011m,普朗克常数为h=6.63×l0-34 J·s ,估算 太阳每秒辐射出的可见光光子数为多少? (2)若已知地球的半径为6.4×106 m,估算地球接受太 阳光的总功率。 (计算结果均保留一位有效数字)
解:相差数值很大的电阻,串联时总电阻近似等
于大电阻的阻值,并联的总电阻近似等于小电阻
的阻值
因R6只有0.2Ω,不管它右 侧的电阻阻值多大,也不 E 管它们怎样连接,af间的 并联阻值均不会大于0.2Ω
a R1 b R2 c
R6 R5 R4 R3 R7
f ed
同时R6远比与之相串联的R7小,故可得出外电路总阻 值近似等于8000Ω.
L
WnF nL V P7 1 0 .5 14 0 8 1 50
P ttt
1 .4 W 60
例3、 如图所示, 电源电动势E=80V,内阻
r=5.6Ω,各电阻阻值分别为 R1=6000Ω, R2=4000Ω,R3=0.3Ω,R4=6000Ω, R5=0.1Ω, R6=0.2Ω, R7=8000Ω, 估算R7消耗的功率.
解: 子弹的长度约5cm,
ts1% 0.0m 5106s v 50m 0/s
2007年重庆卷17
17.为估算池中睡莲叶面承受雨滴撞击产生的平均压 强,小明在雨天将一圆柱形水杯置于露台,测得1小时 内杯中水上升了45 mm.查询得知,当时雨滴竖直下 落速度约为12 m/s.据此估算该压强约为(设雨滴撞击 睡莲后无反弹,不计雨滴重力,雨水的密度为 1×103kg/m3) ( A )
即地球的平均密度约为5.5×103kg/m3
例5一. 个小灯泡的规格为“12V,0.6A”正常工作时有 6%的电能转化为可见光,试估算小灯泡1秒钟能释放 的光子数为1.2×_1_0__18____ 个.(要求用两位有效数字表 解示:) 首先把物理量取近似值,
普朗克常数(6.63×10-34 J·s)由于是估算可近似取作 6×10-34 J·s, 可见光的频率近似取中间值6×1014 Hz.
上水的总质量为m,则
m=W×(1-0.07)×(1-0.35)/2.2×106
=5.14×1017kg

使地球表面覆盖一层水的厚度为h,则
h=m/ρS地球=1.01×103mm
为了正确而迅速地进行估算与信息题的处理,一般应注 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突出主要矛盾,忽略次要因素,建立合理的模型。 2、根据物理规律,建立估算关系或信息联系;估算结 果的数量级必须正确,有效数字取1~2位即可。
3、熟悉常用的近似计算公式和物理常数。
(一)高考命题特点
物理估算题,一般是指依据一定的物理概念和规律, 运用物理方法和近似计算方法,对所求物理量的数 量级或物理量的取值范围,进行大致的、合理的推 算.其特点是在“理”不在“数”,它要求考生在 分析和解决问题时,要善于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和 影响事物发展的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从而使 问题得到简捷的解决,迅速获得合理的结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