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教案21
七年级湘教版地理上册教案
七年级湘教版地理上册教案七年级湘教版地理上册教案【篇1】教学目的1.了解俄罗斯的疆域、位置和简要历史,掌握其地形、气候、河流及自然资源特征。
2.通过对俄罗斯疆域和自然环境的分析,引导学生找出它们之间的关系,并做出适当评价。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了解俄罗斯国家变革的过程,引导学生关心国际时事,并能正确认识当前国际形势。
教学重、难点俄罗斯自然环境特点,主要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
教学用具《东西半球图》、《俄罗斯地图》教学方法讲述法和谈话法教学提纲:俄罗斯一、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1.地处中高纬,三面临海2.面积1700多万平方千米3.地跨亚欧两洲,传统上的欧洲国家二、自然环境1.较平坦的地形2.温带大陆性气候3.主要河流三、丰富的自然资源1.森林资源2.水力资源3.矿产资源:石油、天然气、煤、铁矿教学过程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俄罗斯。
学习新教材第一节:疆域和自然环境(板书)1.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读图]指导学生用红笔描出俄罗斯的陆上疆界,用蓝色笔描出海岸线。
并在图上找出它周围的邻国。
(共12个陆上邻国与其接壤,与美国隔白令海峡相望。
)[提问]从图上分析俄罗斯的地理位置有什么特点?(学生讨论)[教师归纳]俄罗斯大部分处于北纬50°至北纬70°之间,属中高纬地区。
北部、东部面临北冰洋和太平洋,西部南北各有一小段海岸线与黑海、波罗的海相邻。
2.地处中高纬,三面临海(板书)[提问]上述地理位置的特点对该国的经济发展有哪些影响?(提示学生从农业发展、海洋运输等等方面考虑)[教师归纳]纬度偏高,热量不足,对发展农业不利。
俄罗斯虽有漫长的海岸线,但大部分临北冰洋,气温低,封冻期长,对发展海洋交通运输十分不利。
[读图]从图上找出穿过俄罗斯的`一条重要纬线,一条重要经线。
[提问]这两条经纬线分别说明什么?[教师归纳]北极圈从俄罗斯北部穿过,北部属寒带,有极昼极夜现象。
湘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教案
七年级上册地理教案湘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教案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湘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湘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教案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法国的地理位置,法国的气候类型和旅游业的发展状况。
过程与方法:学生自学,教师指导。
情感态度价值观:建立我国与法国的对比,从法国找到我国发展的有效途径。
【重点难点】重点:法国的自然条件及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难点:法国的经济和文化特征。
【教学方法】1、利用教学挂图、投影片、CAI课件等,建立空间概念。
2、设置恰当的学生活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完成学习任务。
3、设计适度的启发性问题,让新知识构建于已有知识之上。
【教学过程】一、导入学习,明确目标你知道以香水、葡萄酒闻名于世的是哪个国家吗?该国还有许多著名的艺术景观,如埃菲尔铁塔、凯旋门,更有独特的自然条件和发达的经济。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进一步探讨!二、小组学习,体验目标学习任务(一)西欧大国1、法国的地理位置、轮廓。
2、法国的.地形地势特征。
3、法国的气候。
4、法国的工农业。
学习任务(二)便利的交通1、法国交通便利,体现在哪些方面?学习任务(三)文化与旅游1、法国有哪些旅游景点?五、基础测试,检测目标1.法国境内主要的地形是( )A.山地、丘陵B.平原、丘陵C.平原、盆地D.高原、山地2.欧洲出口小麦最多的国家是( )A.法国B.俄罗斯C.德国D.英国3.法国发电量中占比重最大的是( )A.水电B.火电C.核电D.地热发电4.读法国图回答:(1)从图中可以看出法国地势高低。
(2)法国小麦生产区主要分布在地区,这里属于气候。
葡萄主要产区是,这里主要属于气候。
(3)填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A是海峡B是C是域D是流E是城市F是(4)为什么法国葡萄酒行销世界各地?【板书设计】第四节法国一、欧洲经济大国1.概况:面积、人口、首都、地势地形2.气候与农业①法国是欧洲出口小麦最多的国家②葡萄酒畅销世界3.工业发达,核电比重大二、文化和旅游1.接待外国游客人数最多的国家2.旅游业成为经济支柱【教学反思】本课教学围绕法国优越的自然环境进行展开,通过多媒体图片的展示,使学生对法国的地理位置、地形和气候有比较直观的了解。
湘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教案5篇
湘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教案5篇为大家整理的湘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教案,如果大家喜欢可以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湘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教案【篇1】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运用地图指出巴西的地理位置、首都和主要城市2、根据地形和气候特点,分析亚马孙河水量巨大的原因3、根据地图和资料联系巴西自然条件讨论该国如何开发利用和保护热带雨林过程与方法:充分运用资料,让学生讨论、比较情感与价值观:使学生树立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观点重点:亚马孙平原和亚马孙河流难点:巴西资源的开发利用和学生运用资料分析问题的能力关键:巴西的位置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出示七年级上册的“面积人口居世界前10位的国家”,请学生运用地图回答:a各个国家分别位于那个大洲?b南美洲人口和面积居第一位的是哪个国家?从而导入新课。
播放亚马孙河的录象材料。
1、亚马孙河在图8-51上找到亚马孙河,并找到他的源地、入海。
将亚马孙河的流量、长度流域面积与其他三条大河比较,得出结论:亚马孙河是世界上水量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
讨论:亚马孙河水量巨大的原因?小结:发源于安第斯山脉,注入大西洋是世界上水量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长度仅次于尼罗河,居世界第二位。
2、亚马孙平原和热带雨林气候区在8-51图上找到亚马孙平原并观察他的范围,说明他是世界上的平原。
并看图说出他的范围,在组内交流。
小结:亚马孙平原西起安第撕山麓,东到大西洋是世界上面积的平原。
读8-51图分析亚马孙平原的纬度位置,思考:该地的气候类型是什么气候?此中气候条件下的植被是什么?小结:亚马孙平原分布着世界上面积的热带雨林。
这里有世界“动植物王国”之称。
讨论:亚马孙平原的热带雨林有哪些生态效益和环境效益?阅读材料“地球之肺”说明:热带雨林的生态效益和环境效益过渡:巴西的地形除了平原,还有什么类型的地形?3、巴西高原①引导学生观察8-51上的巴西高原的范围,并与亚马孙平原比较。
②从纬度位置和地形的角度分析巴西高原的气候特点③小结巴西高原的地形构成:约1/3的亚马孙平原和2/3的巴西高原构成了巴西小结:由亚马孙河冲积而成的亚马孙平原和巴西高原构成的巴西,它的面积和人口均居世界第五位,是南美洲的国家。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21《认识地球》教案.docx
第二章地球的面貌第一节认识地球【教材分析】《地球与地球仪》一节是选自湘教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科书《地理》七年级上册中的第一章:《地球与地图》,它从静态的角度来研究地球和地球仪,它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创造了条件。
因此在学习自然地理、世界地理、中国地理之前,必须先学习地球知识,它是地理知识的基础部份。
本课时主要让学生认识地球的形状、经线和纬线等知识。
【学生情况分析】初一学生对地球知识的感性和理性认识都很少,空间思维能力较弱。
本节课内容比较抽象,故在学习过程中设计学生自学自画、合作互助等环节来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从而学习掌握地理知识、培养地理技能。
本节课将在教授知识的同时教会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分享、列表对比知识的学习方法。
【教学目标】1、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能够比较详细的描述地球的形状。
2、学会运用地球的半径、赤道周长、表面积来描述地球的大小。
3、培养学生描述地理事物的能力。
4、使学生领悟到人类对大自然的认识,是一个孜孜不倦的求索、深化的过程,激发学牛探究性学习的兴趣,领悟追求真理的精神,促进其求真务实科学态度的形成。
【重点】(1)会观察地球仪。
(2)准确辨认经线和纬线、纬度和经度、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的划分。
(3)利用经纬网确定某地的地理位置。
【难点】(1)会观察地球仪、使用地球仪。
(2)东西半球划分。
(3)利用经纬网确定某地的地理位置。
【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启发法【课前准备】1.学生课前准备:分小组、每小组至少准备一小地球仪、乒乓球、铁丝、胶布等。
2.教学器材:教学地球仪。
教学设计:学习内容学生活动教师活动认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学牛讨论、小组交流古人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
提问、引导,师牛共同总结。
学生举例反映地球形状的事例。
学生看图“地球的大小”,读出地球的大小地球的模型一一地球仪观察地球仪,制作简易地球仪引导、指导、评定、表扬纬线和经线学生根据教师设计的问题,看图思考、回答。
指图、引导,边提问、边启发、边与学生讨论,让学生分析、归纳规律,并及时对学生进行表扬鼓励。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教案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教案(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总结、工作计划、演讲致辞、规章制度、合同协议、条据文书、励志名言、好词好句、教学资料、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work summaries, work plans, speeches, rules and regulations, contract agreements, policy documents, inspirational quotes, good words and sentences, teaching materials, other sample essays, and more.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教案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教案精选5篇教案能够帮助教师在教学中更好地组织和管理学生,促进学生的积极参与和主动学习。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全册教案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全册教案教学中,备课是一个必不可少、十分重要的环节,备课不充分或者备得不好,会严重影响课堂的气氛和学生的积极性,一堂准备充分的课,会令学生和老师都获益非浅。
因此,平时,我紧抓备、教、改、辅、查等教学中的重要环节。
感谢您的浏览,以下是作者带来的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全册教案内容,期望能帮助到您!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全册教案1《自然环境》教学目标1、运用地图归纳一个大洲的地势、气候、水系的特点,扼要分析其相互关系。
2、通过初步掌控使用地势图和地势剖面图,学会总结归纳两大洲地势和河流特点。
教学重难点重点:亚洲、北美洲地势特点难点:地势对河流流向的影响教学工具课件教学进程1、展现“亚洲地势图”。
2、指导学生基本的读图方法,视察陆高海深表。
结合地图判定不同图下色彩各代表什么地势。
我们来认识一些主要的地势区,描写一下它们的位置和大致海拔。
请不同组的学生展开比赛抢答,增强组内的合作意识,活跃气氛。
3、学生查图讨论回答各地地理位置海拔高度。
引导:根据以上的读图分析从位置和海拔方面推敲,得出亚洲地势特点板书:地势起伏很大,中间高四周低,亚洲地面高低起伏很大,地势中间高四周低。
4、引入地势剖面图。
(展现亚洲大陆沿北纬30度的地势剖面图和北美洲沿北纬40度的地势剖面图)视察区分两图:学生读图归纳:亚洲在东西方向上地势表现出起伏大,中部高,两侧低的特点。
而北美洲在东西方向上地势东西高中间低。
河流是构成自热环境的另一重要因素。
1、在图上找出几条大河,长河众多,视察河流的位置、流向及流入的海洋。
2、归纳亚洲的大河在散布上的特点。
板书:受地势影响,亚洲的地势中间高四周低决定了河流多起源于中部山地,四周呈放射状散布。
北美洲地势对河流流向的影响。
北美洲地势中部低,但中部北高南低。
密西西比河主干呈自北向南流,东西部地势高,所以密西西比河水系多起源于两侧高原山地。
亚洲主要有哪些气候?学生看图回答:说出亚洲的主要气候类型,认识亚洲气候复杂多样的特点。
湘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教案(精选4篇)
湘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教案(精选4篇)湘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教案篇一地球和地球仪第一课时创设情境,引入新课:讲述:同学们,我们生活在地球上,很多同学曾经或现在都会提到这些问题:地球是什么样的?地球有多大?人们怎么认识这个地球的?这节课我们一起去探讨这些问题,共同去探索地球。
板书: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地球是什么形状的吗?学生回答:圆形、椭圆形……补充说明:我们大家都知道地球是一个球体,怎么知道的呢?我们居住在地球上,无法看到地球的整体面貌,在古代,人们对地球的形状和大小是一个难解之谜。
一、认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活动:将课本上四幅图用挂图按照顺序展示出来,学生讨论完后,请代表上台边指示图片边讲述。
图1:“天圆地方”图2:“盖天说”图3:麦哲伦环球航行路线图图4:地球卫星照片请学生讲述第一幅图:“天圆地方”补充小结:在古代,人们认为整个大地是平的,天空就像倒扣在大地上的一口巨大的锅,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学生回答)总结:同学们都非常聪明,不像古代人一样完全凭借直观的认识世界。
简单地认识天空是圆的,大地是平的。
随着人们活动范围的扩大,人们逐渐发现大地并不是那样平坦。
比如:①海边远方驶过来的航船,先看见船桅,后见船身;②月食时,地球的影子边缘总是弧形的。
请学生讲述第二幅图:“盖天说”引导提问:对于这样的说法,同学们能否提出质疑?(学生活动)总结:从海边看帆船到发生月食看到地球影子,人们对地球形状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并提出了地球可能是球体的假想。
为了证实这样的假想,人类需要到地球的另一端去看看,为此,很多探险家进行了多次全球性的航行。
你能说出历都有哪些的环球航行?(学生回答)讲述并引导:最的就是16世纪初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率领船队进行的环球探险航行。
下面请同学讲述麦哲伦航海的故事。
总结:麦哲伦的环球航行的巨大意义就是充分的证明了地球的形状是个球体。
那么现在我们对地球形状的认识情况又是怎样的呢?请同学上来为我们讲述。
七年级地理上册21认识地球教案湘教版
第一节认识地球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运用地图和数据说出全球海陆面积比例,海洋和陆地分布特点。
2.通过读图掌握世界七大洲、四大洋名称及空间分布。
3.初步学会用简单几何图形绘制七大洲、四大洋轮廓及相互位置关系。
4.通过学习七大洲、四大洋,培养学生观察力和空间思维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讨论,探究互助,游戏激趣等学习方法,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与经历整理、分析、归纳、总结学习过程,领悟合作、互助、讨论、交流意义,积极主动地获得知识。
2.教学过程:采用直观教学原那么,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3.让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动眼、动脑、动手、主动配合教师教学。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今天正确反映在地图上海陆面貌,是无数人科学研究结果。
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和探索精神。
学情分析学生进入中学后,首次接触世界地理教学内容,海陆分布可以做游戏形式让学生感受七分海洋、三分陆地。
七大洲四大洋名称较熟悉,关键在于通过读图直观感受,并理解其逻辑关系。
在此根底上加强读图训练,强调七大洲、四大洋相互位置关系,由于初一学生在小学中已学过一局部地理知识,所以对本节课内容并不陌生,但学生在学习方法、学习习惯、认识等方面都存在着欠缺与缺乏。
针对这些情况,在学生学习时,主要利用课件和学生参与,培养学生读图分析能力,并指导学生用“图上记忆法〞记忆地理事物空间分布。
学生是学习主人,活动主体,根据学生好动、好胜特点,本课以做课本活动题和完成教师在课堂上设计活动环节形式学习七大洲、四大洋分布,学生在做活动同时初步养成读图、填图、绘图等运用地图解决地理问题习惯,培养用图能力;通过查找、搜寻信息,培养学生分析、处理、归纳、总结信息能力;通过对“地球〞、“水球〞论证等,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积极探究自然世界奥秘精神;通过小组合作与竞争活动,培养学生小组合作与竞争能力。
参与式开放型教学,“以学生参与为标志,以启迪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核心〞,根据教学进度需要,设置一些富有启发性问题,尽可能给学生提供动脑、动手、动口时机,发挥教师主导作用,表达学生主体地位。
七年级上册地理教案湘教版6篇
七年级上册地理教案湘教版6篇为大家整理的七年级上册地理教案湘教版,如果大家喜欢可以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七年级上册地理教案湘教版精选篇1【教学重点】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和农业发展。
【教学难点】北方地区自然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课前准备】1、学生课前准备:分小组,每个小组5~6个同学为宜;部分同学准备事先搜集好的相关图片及信息材料。
2、教学课件:有关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图片资料或录像资料。
【教学过程】引入:咱们生活在北方地区,对北方地区的文化传统、生活习惯已经很了解了,那么南方地区在这些方面跟咱们雷同吗?有谁去过南方地区,跟大家谈一谈你的所见所闻。
学生自由发言。
一、北方与南方的自然差异播放有关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自然景观差异的录像资料。
教师:从录像资料中看到南方和北方有那些差异?如何用科学的地理方法表述它们?为什么会有差异?学生分组讨论、回答引导学生观察图“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比较”以及中国地形图,找出北方和南方地区的范围以及它们之间的地理分界线:秦岭——淮河一线。
板书:1、从地形上教师:从地形图上看,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都位于地势的第二级和第三级阶梯上。
具体来说,两个区域在地形上有何差异呢?各有一些什么地形区?学生:北方地区主要的地形有:高原、平原等,主要地形区:西部是黄土高原,东部是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南方地区主要的地形有:高原、盆地、平原、丘陵等,地形比较复杂,主要地形区:西部是云贵高原和四川盆地,东部是长江中下游平原和东南丘陵。
板书:2、从气候上教师:从气候上,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有什么差异?引导学生观察图“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比较”四个城市的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
强调:哈尔滨和北京代表北方地区,武汉和广州代表南方地区。
学生回答,教师纠正、补充教师:北方地区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在25℃左右,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年降水量较少,主要集中在7、8月,降水季节变化比较明显;而南方地区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接近30℃,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在0℃以上,年降水量较多,各月降水都比较丰富。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教案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教案(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报告、工作计划、活动方案、规章制度、演讲致辞、合同协议、条据文书、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work reports, work plans, activity plans, rules and regulations, speeche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ary evidence,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ould like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教案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教案【精选5篇】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
湘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教案优秀4篇
湘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教案优秀4篇我来到了溪边,溪水清澈见底,能够看见小鱼们在栖戏。
小溪的四周全是树,一棵棵高大挺拔,像一个个士兵保护着美丽的小溪,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湘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教案,供大家参考学习。
以下是人见人爱的小编分享的湘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教案优秀4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湘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教案篇一《多变的天气》课题:多变的天气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能区分“天气”和“气候”的概念,并能正确运用;能识别常用的天气符号,能看懂简单的天气图。
能用事例说明人类活动对空气质量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初步学会联系实际区别天气与气候。
通过对天气与气候的特点分析学生学会用分析对比的方法学习地理知识,解答地理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养成收听、收看天气预报的良好习惯;增强自身应对变化多端的天气的防护意识,进而增强对大气环境的保护意识。
教学重点:1、区分“天气”和“气候”的概念,并能正确运用。
2、识别常用的天气符号,能看懂简单的天气图。
教学难点:人类活动对大气的影响。
教学方法:问题导向法、读图分析法、总结归纳法、启发引导法。
学法:自主学习法、小组合作法、观察法、对比法、综合分析法。
课时:1课时教具使用:大洲轮廓图卡片、地球仪、地理图册教学过程:导入: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师:请首先请两位同学表演场景对话,让学生们注意观看。
场景对话如下。
小明:天可真热啊,烈日炎炎,骄阳似火,我都快中暑了。
我真想去北方避暑。
唉,对了,我的好朋友小亮,他家搬到了黑龙江的齐齐哈尔,那里肯定很凉快,不如我去他那里避一避暑。
对,我得赶快给他打电话。
喂,你好!是小亮吗?我是小明。
小亮:你好你好!小明,好久不见了,你还好吗?小明:好什么呀!天太热了,我都快中暑了,上海这一个星期持续高温,每天气温都在35℃以上,这不,我给你打电话,想去你那里避暑。
小亮:你可千万别来,我这里一连下了三天大雨,电闪雷鸣,树被风吹断了,铁路让洪水冲垮了。
湘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教案4篇2022
湘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教案4篇2022以“地理课程标准”为宗旨,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增强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正确把握地理学科特点,积极倡导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培养学生积极地情感态度和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感谢您的阅读,以下是小编带来的湘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教案内容,希望能帮助到您!湘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教案1地球和地球仪第一课时创设情境,引入新课:讲述:同学们,我们生活在地球上,很多同学曾经或现在都会提到这些问题:地球是什么样的?地球有多大?人们怎么认识这个地球的?这节课我们一起去探讨这些问题,共同去探索地球。
板书: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地球是什么形状的吗?学生回答:圆形、椭圆形……补充说明:我们大家都知道地球是一个球体,怎么知道的呢?我们居住在地球上,无法看到地球的整体面貌,在古代,人们对地球的形状和大小是一个难解之谜。
一、认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活动:将课本上四幅图用挂图按照顺序展示出来,学生讨论完后,请代表上台边指示图片边讲述。
图1:“天圆地方”图2:“盖天说”图3:麦哲伦环球航行路线图图4:地球卫星照片请学生讲述第一幅图:“天圆地方”补充小结:在古代,人们认为整个大地是平的,天空就像倒扣在大地上的一口巨大的锅,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学生回答)总结:同学们都非常聪明,不像古代人一样完全凭借直观的认识世界.简单地认识天空是圆的,大地是平的。
随着人们活动范围的扩大,人们逐渐发现大地并不是那样平坦。
比如:①海边远方驶过来的航船,先看见船桅,后见船身;②月食时,地球的影子边缘总是弧形的。
请学生讲述第二幅图:“盖天说”引导提问:对于这样的说法,同学们能否提出质疑?(学生活动)总结:从海边看帆船到发生月食看到地球影子,人们对地球形状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并提出了地球可能是球体的假想。
为了证实这样的假想,人类需要到地球的另一端去看看,为此,很多探险家进行了多次全球性的航行。
秋季学期湘教版初中七年级地理上册全册教案
秋季,学期,湘,教版,初中,七年级,地理,上册,湘,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教学计划一、指导思想在新课标理论的指导下,以学校教导处工作计划为指导,高效地完成本学科教学目标。
积极参加教科研活动,努力使教学水平,业务能力有更大的提高。
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初步能力,最终使学生从“学会地理”,走向“会学地理”。
二、教材分析湘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以世界地理为主要内容,包括世界自然地理与世界人文地理的基础知识。
主要包括地球的面貌、世界的居民、世界的气候、世界的发展差异四部分内容。
共计五章,16节:第一章《让我们走进地理》,第二章《地球的面貌》,第三章《世界的居民》,第四章《世界的气候》,第五章《世界的发展差异》。
《地球的面貌》这章主要包括认识地球、世界的海陆分布、世界的地形、海陆变迁四部分内容。
认识地球,了解世界的海陆分布,世界的地形以及海陆变迁,了解全球海陆分布发展演化的基本规律,是学习地理的基础。
《世界的居民》属于人文地理的内容,从宏观的角度阐述世界的人口、人种、语言、宗教、聚落以及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
《世界的气候》这章包括天气和气候、气温和降水、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四部分内容。
从本章知识在整个教材体系中的地位来看,是后面学习区域地理及中国地里的基础之一。
《世界的发展差异》这章引入世界的发展差异,在前面各章了解自然地理,人文状况的基础上,国际合作,国际组织等政治经济概念,为学生以后学习各大洲、认识国家和地区的人文地理概况起到基础性作用。
二、学生学情分析刚刚升入七年级的初中学生,在小学社会课中,接触了一些地理知识,但比较零碎。
地理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初一年的学生还是第一次接触,是一个陌生的学科,很多学生不知道应该如何学习地理,地理学科所需各种加到7各科目,学习压力加大,小学的学习方法、学习习惯都要有所改变,而我校很多学生的小学时期的学习习惯都比较不好。
所以,初一上学期以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为目标,掌握最基础的地理知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七年级上册地理教学计划教学目的:1、掌握地球的基本知识,学会运用地球仪的基本技能;掌握阅读和使用地图和地理图表的技能,初步学会简单的地理观测,调查统计及运用其它手段获取地理信息等基本技能。
2、能初步说明地形、气候等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中形成的作用,以及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初步认识人口、经济和文化发展的区域差异,以及发展变化的基本规律和趋势。
3、了解人类所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等重大问题,初步认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关系4、初步形成对地理的好奇心和学习地理的兴趣,初步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地理审美情趣。
教学内容分析:本册地理教学内容,是新版教材,与老版教材相比,学习的是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侧重基础性的地理知识和技能的传授,旨在增强学生的生存能力。
其主要内容包括如下:第一章:让我们走进地理第二章:地球的面貌第三章:世界的居民第四章:世界的气候第五章:世界的发展差异共五大章内容,其中第二章、第四章是重难点,第三、五章是难点。
教学对象分析:本期所教学生,均系一年级学生,对地理知识有所了解,但不是很全面,对一系列地理概念都非常陌生,故教学中应采取多种形式,引导学生兴趣,并在教学中将知识地理与生活地理相结合,使学生产生学习地理的强烈愿望,以促进地理教学。
教学时间安排:本册教材共17节内容,具体课时安排如下:第一章:3课时第二章:8课时第三章:5课时第四章:9课时第五章:3课时计划上半期完成1至3章的学习,后半期完成4至5章学习教学要求:1、严格按照大纲要求,精备细备每一堂课。
2、教学过程悉心讲授,引导学生弄清重点,突破难点。
3、精心设计作业,严格学生认真完成。
4、运用多种教学工具和多样的教学手段,力图创造一种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
2012.9第一章让我们走进地理第一节我们身边的地理知识[教学目的]1、激发学生对地理的探究兴趣,让学生了解我们生活的地理环境中存在许多地理之谜,地理问题。
2、通过联系实际,使学生知道在日常生活、经济建设、社会文化等方面离不开地理知识3、培养学生的求知欲,促进学生注意学习身边的地理知识,通过熟悉我们生活的地理环境,提高学生对生活的适应能力[教学重难点]重点:让学生初步了解地理学科,培养对地理学习的热情、兴趣难点:使学生了解地理与日常生活、生产建设及风土人情的密切联系[教学方法及课时安排]讲授法、自主探究法、启发法、1课时[教具准备]地图册、小黑板[教学过程](创设情境)师生有感情的朗诵本章前言,引入(过渡)什么是地理?地理是研究什么内容的学科?(展示小黑板出示的若干问题)一、解开地理之谜1、学生分组讨论探究黑板上的若干问题,而后各派代表回答,教师略以点拨。
(过渡)在日常生活中,你还有哪些感到疑惑的地理问题呢?2、学生提出若干地理问题,教师有选择性的回答(小结)通过刚才的提问,不难看出,地理这门学科离我们并不遥远,它就在我们的身边。
二、地理与日常生活(总述)地理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1、创设情境:假设从常德出发,到内蒙古进行为期一周的暑期旅行,你会考虑到哪些和地理有关的问题?(学生讨论回答)2、设问:你还能举出日常生活中需要地理知识的例子吗?(小结)地理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有密切关系,学好地理我们可以进一步指导我们的生活,进一步熟悉我们的生活环境,懂得确认方法,知道天气和气候,了解世界各地的基本情况,进而提高我们对生活的适应能力。
不但如此,在我们的生产建设中,也离不开地理。
三、地理与生产建设1、展示小黑板上的问题,学生分组探究,各派代表发言。
(小结)无论工农业生产布局也好,还是农业生产也好,都要受到地理环境的影响和制约。
如农业生产必须因地制宜,新建工业企业要考虑到原料、能源、水源、市场和运输条件。
四、地理与风土人情1、引导学生看图P4图1-3,揭示荷兰风车与当地地理环境的关系,看图P5图1-6,揭示阿拉伯人的服饰与当地自然环境的关系。
2、学生齐读P4文字,了解地理与风土人情的关系。
[课堂小结]派一名学生汇报本节课的收获[作业布置]P5活动1、2[板书设计]我们身边的地理知识解开地理之谜地理与日常生活与生产建设与风土人情[教学反思]第二节我们怎样学地理[教学目的]1、学会看地图,并会在地图上辨别方向,运用比例尺,换算实际距离,了解图例与注记的含义。
2、通过实例了解收集地理信息、思考地理问题的重要性3、通过看地图、运用地图,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和绘图能力,提高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
[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地图的三要素,懂得辨别方向,运用比例尺换算实地距离,了解图例和注记。
难点:弄清比例尺大小与表示的地理事物的范围大小、内容详略之间的关系。
[教具准备]地图册、常用图例符号[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方法]讨论法、启发法、讲授法[教学过程](创设情境)要求学生拿出课前绘制的学校平面图,教师抽查,同桌之间相互检查,教师对此评价。
(过渡)通过刚才的了解,同学们绘制的地图都很认真,但其中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我们在本节课解决.1-17、设问:你的地图是怎样绘制出来的呢?2、引导学生阅读P6图1-7、图2-8,了解地图的绘制过程3、小结:用绘制平面图的方法,把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区的地理事物按一定比例缩小,并用符号画在平面上,就成为一副地图。
4、设问:庞大的地图家族中,地图可分为哪几类?各有哪些类型?(学生看书回答)(过渡)尽管地图种类繁多,但都具备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三要素一、方向(过渡)阅读地图,一般要学会看方向,你知道在地平面上有哪些方向吗?1、教师板画一个“米”字行,由学生填注方向2、检测:A在B的什么方向?B在A的什么方向?阅读P7图1-10,回答:国际机场在北大屿郊野的什么方向?(过渡)在地图上,除此之外,你还知道哪些定方向的方法?各是怎样定方向的?(围绕教材最后一段文字自学)3、学生回答,教师举例具体讲解如何利用指向标确定方向。
4、设问:在野外,如果没有地图的情况下,你有哪些定方向的方法呢?(学生讨论回答,而后教师结合P8活动系统讲述,重点突出太阳和手表定向)5、学生完成P10活动1题(过渡)在地图上,我们常常可以看到很多的符号以及标在图上的文字和数字,这就是图例和注记二、图例和注记1、解释图例和注记的含义2、引导学生熟悉图1-17的各种图例,注意区分相似的符号所代表的地理事物的差别3、学生快速熟悉,而后抢答小黑板上的图例符号(过渡)我们熟悉了图例和注记后,就可以在地图上查找所需要的地理信息了4、引导学生阅读P9图1-16,查找运河、长城、首都等图例。
(小结)学生小结重点,教师点拨第二课时(复习提问)地图上有哪两种定方向的方法,各是怎样定方向的?野外有哪几种定方向的方法?三、比例尺(创设情境)假设给你一张长宽均为10厘米的纸,把我们教室的形状画在纸上(教室长9米。
宽7米),你会怎样画?(学生回答)1、教师引入比例尺的含义及公式表示2、举例计算:在地图上量的甲、已两地相距5.4cm ,两地的实际距离是1080千米,求该地图的比例尺3、设问:比例尺有哪几种表达方式呢?(学生阅读教材P9文字,思考)4、教师重点突出比例尺三种方式的相互转换5、举例:比较大小 A 1:300000 B 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300千米 C(过渡)地图上所表示的范围,有的大,有的小,有的要求内容详细,有的要求内容简单,在绘制地图时,如何选择比例尺的大小呢?6、学生认真阅读P9图1-15,图1-16 ,讨论完成小黑板上的表格7、设问:由此可见,比例尺的大小与表示的地理事物范围大小之间有何关系?与地理事物的详简之间有什么关系?8、出题检测(见教材)(过渡)在比例尺的三种表达方式中,线段比例尺能很方便的量算两地的实际距离9、引导学生完成活动3(过渡)认识了地图上的比例尺、方向和图例后,我们基本上能够看懂地图。
要学好地理,仅会看地图不行,还得学会收集地理信息四、学会收集地理信息1、设问:常生活中,你可以从哪些途径来获取地理信息2、学生回答,教师小结(过渡)收集地理信息,仅仅是对地理知识有一个粗浅的了解,还要学会思考地理问题。
五、学会思考地理问题结合教材讲述(过渡)学好地理,光靠坐在教室里是不够的,还要深入周边环境,走进大自然,在野外旅行中学习地理六、野外旅行中学习地理设问:1、你曾经外出在哪些地方旅行?有什么收获2、野外旅行前,做过哪些物品准备?3、采用的交通工具是什么?旅行路线如何?(小结)俗话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野外旅行能丰富我们的课余生活,增长地理知识。
地理学习的特点在于它的生活性,地理知识就在我们的身边,只要留意我们就能学到很多的地理知识。
(拓展思维)假设我们全班将去太阳山旅行,请设计一条旅行线路,内容包括:时间、旅行线路、交通工具、物品准备、注意事项(小结巩固)学生小结本节收获(作业布置)见基训(板书设计)第二节我们怎样学地理一、学会看地图1、地图的制作与分类2、方向(1)一般定向法:面对地图,“上倍下南、左西右东”(2)指向标定向法:指向标的箭头指向北方3、图例和注记4、比例尺(1)含义及公式(2)表达方式:文字式、数字式、线段式二、学会收集地理信息三、学会思考地理问题四、野外旅行中学习地理[教学反思]第二章地球的面貌第一节认识地球[教学目的]1、知道地球的真实形状,了解地球的大小2、能在地球仪上找出地轴、南北两极、经线、纬线、赤道、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等,并掌握南北半球、高、中、地纬的划分标准3、理解经纬网并根据经纬网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点的位置4、培养学生观察、演示、动手制作能力[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地轴、两极、经线、纬线、赤道等概念,理解经、纬度及南北半球及东西半球的划分。
难点:如何利用经纬网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教具准备]地球仪、经纬网仪、经纬网图[教学方法]讲授法、自学法、讨论法[教学课时]3课时[教学过程](创设情境)我们遥望星空,看到太阳和月亮是什么形状?那么‘我们生活的地球又是什么形状呢?一、地球的形状1、学生预习,回答地球的形状2、展示地球卫星图片,理解地球的形状(过渡)在古代,由于受科学技术的限制,人们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漫长而艰难的过程。
3、结合板图讲述盖天说和“混天说”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渡)直到1522年9月,西班牙航海家麦哲伦环球一周的航行,才从实践上证明了地球的确是一个球体4、利用地球仪展示麦哲伦航行的路径,以证实地球是一个球体。
5、设问:你还能举出哪些例子,证明地球是一个球体?6、设问:地球是个规则的球体吗?(学生阅读P15材料,回答)(过渡)地球很大,究竟有多大呢?二、地球的大小1、学生阅读P16图2-5,用图中的数据说明地球的大小2、教师利用“中国的面积”“珠峰的高度”说明地球之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