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种不同作用机理除草剂对青海高原农田土壤微生物的影响研究

合集下载

迈士通和紫薇清除草剂在高寒牧区牧草和土壤中残留的研究

迈士通和紫薇清除草剂在高寒牧区牧草和土壤中残留的研究
草原 、 种 植 地 和 非 种 植 地 的杂 草 防 除 。此 类 除 草
① 迈 士通 : 有效 成 分 2 1 %氯 氨 吡 啶 酸 ( A m i n . o p y r a l i d ) , 水 剂 。美 国 陶 氏益农 公 司 ( 农 药 临 时登
记 证号 : L S 2 0 1 3 0 0 0 8 ) , 由 江西 天人 生 态 工 业 有 限
两种 药剂 在高 寒牧 区 防控 草地 毒 草 提供 了科 学 依 据。

在青 海省 黄南 州河 南 县优 干 宁镇 , 于2 0 1 3年
6月和 2 0 1 4年 7月分别 在 黄帚 橐吾 营养 生 长进 入 旺盛 期 ( 3 ~4叶期 ) 用 迈 士通 三个 处 理 进 行 防 除
h m 施药; 用 紫 薇 清 三个 处 理 进 行 防除 试 验 分 别
是: 6 0 0 ml Mh m , 9 0 0 m l Mh m , 1 2 0 0 m l Mh m 施 药 , 设空 白对 照 区 。施 药后 1 5 d 、 3 0 d 、 6 0 d分别 对 处 理
1 . 1 . 1 药 剂 物体 内进 行 传 导 。 造 成 细 胞 分 裂 的失 控 和无 序 生 长, 最后 导致 维 管束 被 破坏 , 也 能 够抑 制 细胞 的分 裂 和生 长 . 主要 用 于 防除作 物 中的 阔叶杂 草 , 尤 其 是 茄科 、 豆科 、 蓼科 , 菊科等杂草 , 广 泛 用 于 山地 、
责 任公 司 提供 ; 农药 标准品 : 氯氨 吡啶酸 ( 德国 D r . e h r e n s t o r f e r )
剂 具有 高效 、 低毒 、 选择 性 强 , 内吸传 导性 强 , 对 非 靶 标植 物安 全 等特 点 。农药 在 植 物 和土 壤 的 降解

除草剂的原理

除草剂的原理

除草剂的原理
除草剂,又称除草药,是一种用于防除杂草的化学药剂。

它可以有效地控制或杀死一些对农作物有害的杂草,从而保障农作物的生长。

那么,除草剂是如何起作用的呢?
首先,除草剂的原理是通过影响杂草的生长和代谢来实现除草的目的。

它可以干扰杂草的生长素合成,阻碍杂草的细胞分裂和伸长,从而导致杂草停止生长甚至死亡。

除草剂的作用机制主要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 抑制光合作用,除草剂中的活性成分可以干扰杂草的光合作用,影响其对光能的吸收和利用,导致杂草无法进行正常的光合作用,最终导致杂草枯萎死亡。

2. 干扰生长素合成,除草剂中的化学物质可以影响杂草的生长素合成,阻碍其生长和发育,使杂草无法正常生长,最终死亡。

3. 破坏细胞膜,除草剂中的活性成分可以破坏杂草的细胞膜,导致细胞内容物外渗,细胞死亡,从而实现除草的效果。

除草剂的原理是通过以上几种作用机制来影响杂草的生长和代谢,从而达到除草的效果。

但是,除草剂也需要谨慎使用,因为除草剂对农作物和环境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因此,在使用除草剂时,需要根据农作物的生长期和杂草的种类选择合适的除草剂,严格按照使用说明进行使用,避免对农作物和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总的来说,除草剂的原理是通过影响杂草的生长和代谢来实现除草的目的,它可以通过抑制光合作用、干扰生长素合成和破坏细胞膜等作用机制来达到除草的效果。

在使用除草剂时,需要注意选择合适的除草剂,严格按照使用说明进行使用,以确保除草剂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除草剂作用机理汇总

除草剂作用机理汇总

除草剂作用机理汇总
除草剂,也被称为除草药或草甘膦,是用于控制和杀灭杂草的化学药剂。

它们可以通过多种机制产生除草效果。

以下是除草剂的一些常见作用机理:
1.阻断植物生长素合成:植物生长素是一种植物激素,对植物生长发育具有重要作用。

一些除草剂可以阻断植物生长素的合成,从而抑制植物细胞分裂和伸长,导致植物停止生长并最终死亡。

2.阻断叶绿素合成:叶绿素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所必需的色素。

一些除草剂可以抑制叶绿素的合成,导致植物叶片变黄,无法进行光合作用,最终死亡。

4.阻断氨基酸或脂肪酸合成:氨基酸和脂肪酸是植物生长和发育所必需的物质。

一些除草剂可以阻断植物氨基酸或脂肪酸的合成,导致植物无法正常生长和发育,最终死亡。

5.干扰细胞壁合成:细胞壁是植物细胞的保护和支持结构。

一些除草剂可以干扰细胞壁的合成,导致植物细胞壁脆弱,无法正常发育和扩张,最终死亡。

6.干扰DNA或RNA合成:DNA和RNA是植物基因表达的关键分子。

一些除草剂可以干扰DNA或RNA的合成,从而阻碍植物基因的转录和翻译过程,最终导致植物无法正常生长和发育。

7.干扰脯氨酸合成途径:脯氨酸是一种重要的植物非蛋白质氨基酸,对植物的生长和抗逆性具有重要作用。

一些除草剂可以干扰植物脯氨酸的合成途径,导致脯氨酸积累不足,限制植物生长和适应环境的能力。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类型的除草剂可能具有多种以上作用机理的复合效果。

此外,除草剂的作用机理也可能因植物种类、生长阶段、剂量以及应用方法等因素而有所差异。

因此,在使用除草剂时,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剂型和使用方法,并遵循相关的使用说明和安全操作规程。

除草剂除草原理

除草剂除草原理

除草剂除草原理除草剂是一种专门用于杀灭杂草的化学药剂。

它的原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除草剂可以通过影响杂草的生理代谢过程来实现除草的目的。

这类除草剂往往会影响杂草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酶活性等生理过程,使其无法正常进行代谢,最终导致杂草死亡。

例如,某些除草剂可以干扰杂草的光合作用,阻断光合电子传递链的正常运作,造成能量无法产生以支持生物体正常生长。

另外,某些除草剂还可以影响杂草的呼吸作用,通过干扰细胞呼吸过程中的关键酶的活性来阻碍能量的生成和利用,进而引起杂草死亡。

其次,除草剂可以通过扰乱杂草的生长过程来实现除草的效果。

这类除草剂往往针对杂草的种子萌发、幼苗发育等生长阶段进行干预,以抑制杂草的生长。

比如,某些除草剂可以阻断杂草种子的萌发,干扰种子萌发所需的水分吸收和营养物质转运。

另外,某些除草剂也可以通过抑制杂草的细胞分裂和伸长过程来阻断杂草幼苗的发育,从而遏制杂草的生长。

第三,除草剂还可以通过影响植物体内的激素平衡来实现除草的效果。

植物激素在植物的生长和发育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调控作用,而某些除草剂可以干扰杂草体内激素的合成、分泌或感受,影响激素信号的传导,从而引起杂草的异常生长和死亡。

例如,某些除草剂可以抑制杂草体内的生长素的合成,导致杂草幼苗不能正常伸长和生长,最终死亡。

除草剂的选择和使用要根据不同杂草的特点和生长习性来确定,以达到最好的除草效果。

此外,在使用除草剂时需要注意剂量的控制,避免过量使用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同时,还应注意使用除草剂的时间和天气条件,以充分发挥除草剂的效果。

最后,在使用除草剂后,要采取合适的善后措施,包括清理杂草和及时排水,以防止除草剂残留和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驻村工作队青稞增产田间除杂草简报

驻村工作队青稞增产田间除杂草简报

驻村工作队青稞增产田间除杂草简报一、除草工作背景青稞是我国西部地区重要的粮食作物,对于保障当地粮食安全和农民增收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由于气候、土地等因素的影响,青稞田间杂草滋生,严重影响了青稞的产量和质量。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驻村工作队决定组织开展青稞增产田间除杂草工作,旨在提高青稞产量和质量,增加农民收入。

二、除草行动计划除草剂选择:选用具有高效、低毒、环保等特点的除草剂,根据当地杂草种类和青稞生长阶段进行选择。

喷洒设备:采用手动喷雾器为主,电动喷雾器为辅的方式进行喷洒,确保喷洒均匀、效果良好。

人员配备:组织村里的农业合作社和农民参与除草工作,确保人员充足。

计划完成时间节点:根据青稞生长阶段和杂草滋生情况,制定详细的除草计划,确保在青稞收获前完成除草工作。

三、采取的措施和方法评估除草效果:在除草工作完成后,对除草效果进行评估,主要通过杂草密度、种类、青稞受损程度等方面进行评估。

改进技术:根据评估结果,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技术改进,提高除草效果和青稞产量。

管理措施:加强人员管理,确保人员安全和充足;加强设备管理,确保设备正常运行;加强农药管理,确保选用环保、低毒的除草剂。

四、现场管理和操作细节人员管理:制定人员管理制度,明确人员职责和工作范围,确保人员安全和高效作业。

设备摆放:合理安排设备摆放位置,方便作业人员取用,同时确保设备安全。

安全措施:制定安全规章制度,设置明显的安全标识,加强安全教育,确保人员安全和环境保护。

喷洒方案:根据青稞生长阶段和杂草滋生情况,制定合理的喷洒方案,确保除草效果和青稞产量。

人员培训:对参与除草工作的人员进行培训,确保他们了解除草剂的使用方法、安全注意事项等方面的知识。

五、除草效果及检查除草效果: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我们成功地完成了青稞增产田间除杂草工作,取得了显著的除草效果。

杂草密度明显降低,青稞受损程度也得到了有效控制。

检查和维护:在除草工作完成后,我们组织人员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发现存在的问题及时采取措施解决,确保青稞产量和质量。

除草剂的基本作用原理

除草剂的基本作用原理

除草剂的基本作用原理
除草剂作为现代农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杂草控制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以下是除草剂发挥作用的几种基本原理:
干扰光合作用:许多除草剂通过干扰植物的光合作用来发挥作用。

它们可能直接抑制叶绿素或其他参与光合作用的酶的合成,或者在光合作用过程中产生有害的副产品,从而破坏植物的光合作用过程。

由于光合作用是植物生长和发育的基础,这种干扰会导致植物死亡。

抑制蛋白质合成:除草剂也可能抑制蛋白质的合成。

蛋白质是细胞功能的关键组成部分,其合成受到抑制会导致细胞功能失调,进一步导致植物死亡。

干扰激素平衡:一些除草剂通过干扰植物的激素平衡来发挥作用。

植物激素如生长素和脱落酸等对植物的生长和发育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除草剂可能模拟或拮抗这些激素,导致植物出现异常生长或发育,最终死亡。

抑制细胞分裂:细胞分裂是植物生长和繁殖的基础。

除草剂通过抑制细胞分裂的过程,从而阻止植物的生长。

这通常会导致植物在萌发和早期生长阶段死亡。

改变细胞膜透性:某些除草剂可以改变细胞膜的透性,破坏细胞的正常功能。

细胞膜是细胞的重要结构,负责维持细胞内外的物质交换。

当细胞膜的透性被改变时,细胞内的
平衡被打破,可能导致细胞死亡。

这些作用机制是除草剂发挥效用的基础,每种机制都有其特定的除草剂,根据杂草的种类和生长环境选择合适的除草剂是有效控制杂草的关键。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不当使用除草剂可能会对非目标植物和环境造成影响,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应遵循科学的指导和使用规范。

间作对青贮玉米、藜麦生物量和饲用品质的影响

间作对青贮玉米、藜麦生物量和饲用品质的影响

玉米是我国重要的粮、饲、经三元作物,种植面积和产量已超过水稻和小麦,成为我国第一大粮食作物[1],2020年总产量达26 067万吨,占我国粮食总产量的38.94%(数据来源为国家统计局关于2020年粮食产量数据的公告)。

玉米作为农业生产上重要的粮食作物,籽粒、茎叶和果穗等都具有广泛的用途,在粮食、饲料和工业生产中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2]。

玉米具有饲料之王的美称,是畜禽生产中重要的饲料来源,因此玉米的产量也被视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畜牧业发展的重要指标[3]。

据统计,我国约有70%的玉米作为饲料,而部分发达国家高达80%[4]。

随着畜牧业不断发展和饲料加工方式的革新,玉米籽粒和秸秆作为重要的能量饲料和优质粗饲料,已成为畜牧业主要的饲料保障来源。

进入21世纪以来,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对肉、蛋、奶的需求日益增加,《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2014—2020年)》中指出:到2020年,全国人均全年口粮消费135kg、肉类29kg、蛋类16kg、奶类36kg,以保障充足的食物供给和降低不良性疾病的发生率。

如何继续提升玉米的产量和品质,推动我国畜牧业的发展,成为玉米栽培和育种面临的挑战[5]。

在我国绝大多数农区,缺少优质的牧草是反刍家畜养殖普遍存在的问题。

玉米作为青贮饲料具有营养价值丰富,能量、生物学产量和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含量高,木质素含量低,气味芳香,易于消化利用等优点,是养殖业不可缺少的基础饲料,是实现粮饲有效供给的重要作物[6-7]。

近年来,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深入调整,青贮玉米的种植面积逐年增加,因此,探索青贮玉米的种植模式以提升青贮玉米的产量、品质及经济效益势在必行。

在农业生产种植模式中,间作模式具有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作物产量、提升种植收益、增强农田生态系统稳定性、降低病害等优点[8-10]。

李志贤等[11]通过甘蔗/甜玉米间作实现甘蔗优质高效种植。

魏常慧等[12]发现马铃薯/玉米间作可以改善土壤环境,且影响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功能多样性。

青海草原虫害诱因及生态治理的探析

青海草原虫害诱因及生态治理的探析

青海草原虫害诱因及生态治理的探析青海草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资源之一,其草原植被丰富多样,是许多野生动物和畜牧业的重要栖息地。

近年来青海草原虫害问题日益严重,给草原生态系统和牧民的生活带来了严重影响。

本文将探讨青海草原虫害的诱因及生态治理方法,以期为草原生态保护和虫害防治提供参考。

一、青海草原虫害的诱因1. 气候变化青海地处高原,气候寒冷干燥,昼夜温差大。

近年来,气候变化导致了青海草原的气温和降水量的不稳定,这对草原生态系统的平衡产生了影响。

气候变化导致草原植被的生长受到影响,使得某些虫类的数量急剧增加,进而引发了虫害问题。

2. 过度放牧青海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牧区之一,畜牧业是当地重要的经济产业。

由于过度放牧和过度开垦,导致了草原植被的退化和疏松化,使得草原生态系统的脆弱性增加。

过度放牧还会使得一些虫类的食物来源增加,从而导致其数量激增,引发虫害。

3. 农药滥用为了防治农作物上的害虫,一些农民在农草交错地带大量使用农药,但这些农药并不会像针对农作物一样选择性的对待,因此对草原生态系统中的天敌和益虫都会造成损害。

特别是长期以来,农草交错地带的农作物种植规模逐渐扩大,农药的滥用加剧了草原生态环境的破坏,破坏了草原生态系统的平衡,使得一些害虫的数量急剧增加。

二、青海草原虫害生态治理1.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为了有效防止草原虫害的发生,首先要加强对草原生态环境的保护,严格控制过度放牧和过度开垦的行为,推动复牧和轮牧,以增强草原植被的恢复能力。

加强对农草交错地带的农药使用管理,鼓励农民采用生物防治方法,尽量减少农药的使用。

2. 生物防治在农作物种植区域,可以加强对农作物上害虫的生物防治,选用对草原生态系统影响较小的生物农药,如昆虫甲壳素、细菌杀虫剂等,尽量减少对益虫和天敌的伤害。

可以通过引入天敌和天敌复育等方式,增加天敌的数量,控制害虫的发生。

3. 促进畜牧业发展为了减轻草原生态环境的压力,可以适度发展畜牧业,降低对草原植被的压力。

除草剂的原理

除草剂的原理

除草剂的原理
除草剂是一种用于去除杂草的化学物质,它的原理是通过抑制杂草生长和繁殖的过程,从而达到除去杂草的效果。

除草剂通常是由一种或多种活性成分组成,这些成分可以通过影响杂草体内的生物过程来实现除草的作用。

除草剂的活性成分可以通过各种途径进入杂草体内,如通过叶片表面吸收、根部吸收或经由杂草叶片的切割等,然后在杂草体内发挥作用。

一般来说,除草剂会以一种或多种方式影响杂草体内的细胞代谢或生理功能,从而导致它们的生长受到抑制。

具体来说,除草剂的作用机制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 光合作用抑制:除草剂的某些成分可以干扰杂草叶绿素对光合作用的利用,从而降低杂草的能量供应和生长速度。

2. 细胞分裂抑制:一些除草剂的成分可以阻碍杂草细胞的分裂过程,从而阻止其生长和增殖。

3. 蛋白质合成抑制:除草剂中的活性成分可以干扰杂草体内蛋白质的合成过程,使其无法正常生长和发育。

4. 激素调节:部分除草剂通过模拟或阻断杂草体内的激素信号传导,影响杂草的生长、繁殖和营养摄取。

需要注意的是,除草剂一般只对杂草有杀灭或控制作用,对于其他作物或有益植物应谨慎使用。

正确使用除草剂需要遵循相
关的使用说明和安全操作规范,以避免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青海高原蚕豆田除草剂筛选及药害诊断研究

青海高原蚕豆田除草剂筛选及药害诊断研究
研 究 方 向为杂 草综合 治理 。E - ma i l : 1 wb a b y l w@1 6 3 . c o m.
1 . 3 . 1 试验设计
设5 种除草剂推荐使用剂量的高量 、
高量的倍量 、 对照 ( C K) 处理 区 ( 人工 除草 区) , 每个处 理 3 个重复 , 每个处理小 区面积设 为 5 mX4 m, 每个 小 区
另外除草剂 药 害的发 生 与土 壤 特性 、 农 业耕 作措 施、 气候条件 、 作物品种等因素有关 , 课题组 收集青海省 蚕豆 田常用除草剂并进行 系统的药害诊断研究 , 全生育 期观察蚕豆药 害发生情况 , 旨在建 立完整 的药害诊 断标 准, 为除草剂药 害缓解 提供理论 基础 , 指导农 民和农业
查, 农 民在蚕 豆苗 期 主要 采用 氟 乐灵 、 二 甲 戊灵 ( 施 田 补) 土壤封 闭处理 , 后期 多使用灭草松 、 氟磺胺草 醚等茎
叶喷施 处理或采用 人工 拔草 防除 田问杂 草。在 青海省 土壤气候条件下 , 农 民常常将喷施 大豆 田的除草剂用来
防治蚕豆 田杂草而发生药 害事故 , 因蚕豆药害症状 与病
1 . 4 5 g / k g , 全磷 2 . 6 3 g / k g , 全钾 2 7 . 5 6 g / k g , 有 机 质 含 量2 2 . 1 5 g / k g , 碱解氮 i 0 0 n a g / k g , 速效 磷 1 7 . 7 m g / k g , 速
害 症 状 极难 区分 , 严 重影 响 蚕 豆 的 品质 和 产 量 。
效钾 2 2 9 m g / k g , p H 8 . 2 4 。播 前 每 1 h m 2撒 施有 机 肥
3 7 . 5 、 磷 酸 二铵 1 5 0 k g , 尿素 1 5 0 k g 。前 茬 为 春 油 菜 ,

水稻除草剂机理

水稻除草剂机理

水稻除草剂机理
水稻除草剂的作用机理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 光合作用抑制:一些除草剂能够干扰植物的光合作用,这是植物通过吸收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的过程,是植物生长的能量来源。

通过抑制光合作用,这些除草剂可以阻止杂草的生长,从而达到除草的目的。

2. 乙酰乳酸合成酶(ALS)抑制剂:ALS是一种在植物体内参与氨基酸合成的关键酶。

一些除草剂能够抑制ALS的活性,从而阻止杂草体内缬氨酸、亮氨酸等氨基酸的合成,导致杂草无法正常生长并最终死亡。

然而,如果使用不当,ALS抑制剂也可能对水稻造成伤害。

3. 磺酰脲类除草剂:磺酰脲类除草剂主要通过根系被吸收,在杂草植株体内迅速转移,抑制杂草的生长。

它们的作用机理是通过抑制杂草体内的生化反应,导致缬氨酸、亮氨酸的合成受阻。

水稻能分解该药剂,对水稻生长几乎没有影响。

4. 二氯喹啉草酮:二氯喹啉草酮是一种新型水稻田具有双重作用机制的除草剂,同时兼有土壤和茎叶处理活性。

它对水稻田稗草、马唐、丁香蓼、鳢肠等效果较好,对抗五氟磺草胺的稗草防除突出。

其作用机理是抑制HPPD (对-羟苯基丙酮酸双氧化酶)活性。

总的来说,水稻除草剂的作用机理多种多样,但都是为了达到控制或杀死杂草的目的,以保护水稻的生长和产量。

在使用除草剂时,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除草剂种类和使用方法,以确保既能有效控制杂草,又能最大限度地减少对水稻和环境的影响。

4_种除草剂对青海云杉幼林地冰草的防效研究

4_种除草剂对青海云杉幼林地冰草的防效研究

4种除草剂对青海云杉幼林地冰草的防效研究赵国生赵明叶细辛虎威(甘肃省祁连山水源涵养林研究院,甘肃张掖734000)摘要为有效防除青海云杉幼林地内生长的冰草,筛选出适合青海云杉林地的最优除草剂及浓度配比,解决青海云杉林生产抚育中的除草难题以及提高青海云杉的产量和质量,选用70%甲嘧磺隆可溶性粉剂(森草净)、30%草甘膦可湿性粉剂(飞达)、200g/L百草枯水剂(克无踪)和41%草甘膦异丙胺盐水剂(快招)4种常用除草剂开展了不同除草剂对青海云杉幼林地冰草的防效研究。

结果表明:在5月中下旬冰草生长旺盛期(冰草高5~10cm),使用41%草甘膦异丙胺盐水剂(快招)3750mL/hm2,药后75d对冰草的防除效果达到94%,持效期较长,且对苗木安全无药害。

关键词冰草;青海云杉;幼林地;除草剂;防效中图分类号S451.22+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739(2023)19-0097-02DOI:10.3969/j.issn.1007-5739.2023.19.027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冰草(Agropyron cristatum)属禾本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耐旱耐寒,对土壤、气候条件适应范围较广。

冰草根深,地下茎节发达,分蘖能力和再生能力均极强,生性顽固,不易防除,对地力的破坏及林木的危害较大[1-2]。

冰草在张掖市龙渠国家青海云杉、祁连圆柏良种基地林地长势旺盛,是影响青海云杉生长和结实的主要杂草之一。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西部干旱半干旱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力度的加大,该基地绿化苗木面积不断增加,常因除草不及时而发生草荒,严重影响了苗木的产量和质量。

为了降低抚育成本和提高育苗效率,通过应用化学除草技术,围绕除草剂选择、施药时间、药剂用量、施药方法等开展冰草防治对比试验,以期为西部干旱半干旱区林地化学控草提供参考。

1材料与方法1.1试验地概况试验地设在张掖市龙渠国家青海云杉、祁连圆柏良种基地的示范林内。

青海省草地退化原因及治理措施

青海省草地退化原因及治理措施

青海省草地退化原因及治理措施
张爽;张文静;李蒙
【期刊名称】《现代农业科技》
【年(卷),期】2024()9
【摘要】青海省天然草地面积大、分布广,但受气候变暖、过度放牧、鼠虫危害、水土侵蚀及其他因素的影响,草地退化成为一种长期而广泛的现象。

本文阐述了青海省草地资源概况,总结了青海省草地退化现状,分析了草地退化的原因,包括气候变化、过度放牧和利用、土壤侵蚀和风蚀、生物入侵、不合理的农牧业管理措施等,提出了草地退化治理措施,以期为巩固青海省草地封育成效、科学治理草地退化、加速生态系统恢复和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提供参考。

【总页数】4页(P110-113)
【作者】张爽;张文静;李蒙
【作者单位】吉林师范大学博达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812.6
【相关文献】
1.青海省祁连县草地退化原因分析及治理对策
2.青海省天然草地退化原因及治理对策
3.青海省同德县草地退化原因及治理对策
4.青海省退化草地治理与恢复的技术措施
5.浅议青海省天然草地退化治理与恢复的管理措施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浅析除草剂对农田土壤的危害及修复技术

浅析除草剂对农田土壤的危害及修复技术

浅析除草剂对农田土壤的危害及修复技术摘要:除草剂主要用于保护农作物免受杂草的侵害,是现代农业生产中用量最多的一类农药。

然而,随着全球粮食需求的增加,除草剂的用量逐年增大,药效也不断增强,导致除草剂在农田土壤中出现累积、迁移转化和毒害作用等问题。

为了降低除草剂给土壤-作物系统带来的生态风险,根据除草剂污染特征和区域农业生产规律研发绿色低碳修复技术,本文分析了除草剂对农田土壤的危害,并提出土壤污染修复技术,提升对农田土壤除草剂污染的修复效果,为农田的污染修复提供参考。

关键词:除草剂,农田土壤,危害,修复技术农田杂草和农作物共处于一个生态环境。

因此,农田使用除草剂或多或少都会影响到非靶标植物。

除草剂对农作物的安全性不容忽视,大多数除草剂对农作物的安全系数大大低于农用杀虫剂和杀菌剂,加之除草剂的选择性等原因,使除草剂具有严格的使用技术要求,若使用不当,会对农作物及整个农田生态系统造成不良的影响。

1.除草剂对农田土壤的危害农田土壤中的除草剂污染普遍存在,对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构成潜在威胁,如何去除农田土壤中的除草剂残留并降低其危害成为了目前需要研究的重点。

目前,在农业生产中应用的除草剂品种很多,大多数除草剂使用后在短期内会分解失效,在土壤中的残留期一般不超过半年,也不会伤害后茬作物。

但是有少数除草剂在土壤中的残留期长达1 年,这种除草剂会对后茬作物产生不同程度的药害。

这些除草剂包括氯嘧磺隆(豆磺隆)、普杀特(咪草烟)、广灭灵和莠去津等。

如果在作物生长中后期使用或超量使用,也会导致在土壤中的残留量过多而引起后茬敏感作物受害。

长残留除草剂品种具有活性高、用量低、杀草广谱、成本低的特点,深受农民欢迎。

生产中农民往往只考虑当季的药效,而忽视对后茬作物的影响。

另外,使用时用量多、喷洒不均匀、不注意残留,加上后茬作物安排不当,都会造成严重的药害事故[1,2]。

1.污染修复技术2.1微生物修复技术微生物修复技术是指通过增加微生物的代谢活性来去除环境中有机污染物的方法,主要包括生物刺激和生物强化。

除草剂的选择性原理

除草剂的选择性原理

除草剂的选择性原理除草剂是一种用于控制杂草的化学药剂。

它们的主要作用机理是通过选择性杀伤作物和杂草之间的差异来实现对杂草的控制,同时保护种植作物的生长和发育。

选择性原理可以根据除草剂的化学结构、作用机理和使用方法等方面进行解释。

除草剂的选择性机制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生物特性的差异、作物应激性的调节和药剂使用技术的优化。

首先,生物特性的差异是影响除草剂选择性的重要因素之一。

作物和杂草在生理生化、解毒能力、组织结构和代谢途径等方面存在差异,这些差异决定了作物和杂草对除草剂的敏感性和抗性。

比如,作物与杂草在草叶表皮的结构和角质层的厚度上存在差异,这导致作物对除草剂的吸收率低于杂草;作物的解毒能力和代谢途径可以分解和转化除草剂,从而减少其对作物的毒害。

因此,合理利用作物和杂草之间的生物特性差异,选择性使用除草剂可以实现对杂草的控制,同时不损害作物的正常生长。

其次,作物应激性的调节也是实现除草剂选择性的重要机制之一。

应激是指作物在受到外界环境变化时产生的一系列生理和生化反应。

作物在应激条件下对除草剂的敏感性和抗性可发生变化。

比如,作物在干旱或低温应激条件下,其生理代谢活性降低,脱氢酶活性减弱,对除草剂的敏感性增加,因此在这种应激条件下使用除草剂可以提高其选择性。

另外,通过调节除草剂浓度、施药时间和作物生长阶段等,可以控制除草剂对作物的毒害程度,实现对杂草的选择性控制。

最后,药剂使用技术的优化对实现除草剂选择性也起到重要作用。

药剂使用技术的优化主要包括药剂选择、施药方法和施药量的控制等。

在药剂选择上,应选用活性成分选择性较好、与作物和土壤的相互作用较小的除草剂,以减少对作物的伤害。

在施药方法上,可以采用局部施药、稀释施药等措施,减少除草剂在作物根际区的接触,以避免或减轻其对作物的伤害。

施药量的控制也是保证除草剂选择性的重要因素,过高或过低的施药量都会导致不良效果。

因此,在实际使用中需要根据作物和杂草的特性、土壤条件和环境要求等多方面因素综合考虑,合理确定施药量,以实现除草剂的选择性。

2019年《微生物学杂志》总目录

2019年《微生物学杂志》总目录

微生物学杂志39卷2019年《徽唆物禽番志》总目录•大家专版•枯草芽胞杆菌蛋白质表达分泌系统发展及展望深海趋磁细菌研究人核仁磷酸化蛋白1(NOLC1)影响禽流感病毒感染过程研究进展丙酮丁醇梭菌的基因编辑工具及代谢工程改造淀粉样3蛋白的微生物表达及其在抑制剂筛选中的应用天然产物中五元杂环生物合成过程的研究进展张大伟,康倩肖天,潘红苗,张文燕朱春玉,赵莹,易文富,刘宏生,郑方亮薛闯,杜广庆刘夫锋,赵文平,位薇,王英,李丽,路福平张怡轩,侯少阳,章朦胡,吴莹莹第39卷1期(1)第39卷2期(1)第39卷3期(1)第39卷4期(1)第39卷5期(1)第39卷6期(1)•研究报告•一个新型牛樟芝PR-PKS基因的克隆及表达分析非核糖体肽合成酶基因腺昔酰化结构域序列克隆及分析酪氨酸酚裂解酶的固定化与转化条件的优化干酪乳杆菌对虫草素的生物转化研究新疆西北地区原奶和手工奶酪中屎肠球菌耐药性及毒力基因分析奶牛源乳酸菌的分离、鉴定及其微生态制剂的研究植物乳杆菌对重金属Pb"、Cr"和Cu"的耐受性与吸附作用相关性比较特基拉芽胞杆菌B05高密度发酵培养基与发酵条件优化欧文氏弧菌毒力蛋白PirAB的原核表达与纯化鼠伤寒沙门氏菌群体感应复苏oxyR基因缺失引起的VBNC状态IL-21/IL-21R信号在TNBS诱导小鼠炎症性肠病病变形成中的作用研究致病性嗜水气单胞菌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特性鉴定土壤中钾细菌的筛选及筛选底物加入量对其数量的影响茄科劳尔氏菌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其特性鉴定粟酒裂殖酵母中ppr基因缺失引起细胞絮凝的机制研究蝉拟青霉液体发酵条件优化预水解发酵碳源对铜绿假单胞菌NY3产鼠李糖脂特性及应用效能的影响研究硫胺素及溶氧对解脂亚洛酵母联产酮酸的影响原晓龙,华梅,陈剑,王娟,杨宇明,王毅薛永常,张成锁,李根马文静,周景文,徐国强肖璇,杨伟超,杜蓿禧,徐慧,赵临襄肖何,张艳,王永瑞,倪永清桑梦琪,喻琴,邵丹,董书伟,王东升,张世栋,武小虎,严作廷李冉,欧杰,代启虎,马晨晨张翠绵,兰泽君,彭杰丽,胡栋,魏晓燕,贾楠,黄晓东,王占武张萌萌,潘迎捷,王永杰廖何斌,徐磊,夏静若,刘畅,肖丹,马强,郭晓兰姜雪峰,贾楠,岳丹,王媛媛,张晓清,孙逊胡谦,翟绪昭,谢曼曼,曾海娟,马兰,丁承超,王淑娟,孙静娟,李杰,王艳,董庆利,刘菁郭玲玲,吴红艳,宗玉丽,徐冲,柴林山,张疏雨马兰,曾海娟,谢曼曼,胡谦,丁承超,王淑娟,翟绪昭,孙静娟,李杰,王艳,董庆利,刘菁张娟张学秋,余晓斌,刘咏梅秦兵维,聂麦茜,郭永华,朱洪胜,麺红云,刘畅,严寒彭小雨,曾伟主,周景文,徐国强第39卷1期(11)第39卷1期(20)第39卷1期(26)第39卷1期(32)第39卷1期(37)第39卷1期(44)第39卷1期(52)第39卷1期(59)第39卷1期(65)第39卷1期(70)第39卷1期(77)第39卷1期(84)第39卷1期(91)第39卷1期(95)第39卷2期(11)第39卷2期(18)第39卷2期(25)第39卷2期(31)39卷微生物学杂志利用酵母双杂交技术筛选与生殖支原体黏附蛋白(MgPa)相互作用的宿主蛋白HCMV1E86对恶性胶质瘤细胞凋亡及p53表达活性的影响血管内皮z l•:长因子单链抗体在大肠埃希菌中的高效表达编码Ag85A基因突变体的设计与合成间H疟原虫感染患者T细胞应答相关趋化因子水平的检测转IE2基因荷瘤小鼠中ATF5功能影响的研究纳米银溶胶介导的表面增强拉曼用于细菌的鉴定研究伊犁野生羊肚菌根际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分析较高温度对灵芝培养特性及灵芝酸产屋的影响Na2SeO4对蛹虫草子实体生长的影响抗肿瘤工程菌Escherichia coli Nissle1917发酵培养基优化及微胶囊制备微生态制剂对海水养殖系统硝化功能建立过程的影响杀松材线虫细菌的分离、鉴定及其培养条件研究光照和|>H对血红密孔菌生长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明党参内生菌的分离鉴定及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作用0X40参与RSV气道炎症反应中CD4'T细胞的增殖活化盐酸小槃碱对白色念珠菌菌态转换的影响研究Listrl遗传位点影响小鼠对约氏疟原虫易感性的研究EGCG通过P13-K/Akt信号通路诱导人甲状腺乳头状癌细胞K1增殖和凋亡的影响不同培养条件下金黄色葡萄球菌表型可塑性研究过程优化提高解脂亚洛酵母积累a-酮戊二酸一个木聚糖降解菌群的分离及木聚糖酶酶学性质分析内生真菌同氏角担子菌B6对尖抱镰刀菌西瓜专化型菌株的拮抗作用青海高原复种绿肥毛叶苕子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的影响氢氧化细菌SDW-16的分离鉴定及促生特性CVB对()1.细胞和OL/BDV细胞I型1FN信号转导途径的影响Cin BALB对宫颈癌细胞株Hela细胞牛:物学行为影响的研究解脂亚罗酵母菌体外降甘油三酯降胆固醇效果研究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同源性及生物膜形成能力分析王磊,李冉挥,邓湘赢,戴佩,李玲玲,罗丹,曾礙华第39卷2期(38)刘婷,钱冬萌,胡明,于森,张现娟,秦子英,刘小可,王斌第39卷2期(44)张冀原,陈羽,林涵,何晴,徐威第39卷2期(50)赵乐恒,翟郑,呂昌龙,翟景波第39卷2期(56)洪民生,曾婕,李丹妮,王庆辉,曹雅明第39卷2期(65)于淼,刘婷,胡明,王斌,钱冬萌第39卷2期(71)游华建,鲁增挥,石萍,张德利,陈仕江第39卷2期(76)张相锋,杨晓绒,焦子伟第39卷2期(83)刘月芹,贺晓龙,任桂梅第39卷2期(90)马麦艳,焦子伟,马正海,张相锋第39卷2期(97)吴柳娟,李躺,莫相涛,胡益波,丁学知,夏立秋第39卷3期(7)刘意康,刘洋,徐爱玲,宋志文第39卷3期(16)王方,王林松,马怡,关腾腾,张廷婷,李荣贵第39卷3期(22)陈艳通,侯典海,杨晓,王福悦,赵亚姮,高媛媛,林维平,孙同毅第39卷3期(29)叶晓婉.朱润琪.倪新程,张桂丽,聂雅阁.戚贺飞,谷萌萌,刘珍珍,朱大恒第39卷3期(35)崔玉琳,白松,赵娜,范越,刘北星第39卷3期(44)易玉玲,宋填,雍江堰,黄筱雪,李燕第39卷3期(51)张一形,韩雪,张毅,祁赞梅,边诗宇,孙晓琦第39卷3期(58)赵星智,胡新华第39卷3期(64)朱璟,王峥鉴,张佐然,李金婷,梁雅静,金一,何晓青第39卷4期(10)曾伟主,雷庆子,周景文第39卷4期(17)姚健,毕文慧,桂伦,马吉平,沈爱喜第39卷4期(23)刘付燕,刘连红,郝思静,王兴祥,戴传超第39卷4期(29)韩梅第39卷4期(34)王琳,李志英,常小娟,刘欣,王卫卫第39卷4期(40)翟爱霞,颜冬梅,王海萍,卜桐,崔乐乐,考文萍,张凤民第39卷4期(46)都田赵,王雪莲第39卷4期(52)吴慧昊,牛锋,徐红伟,钟琦第39卷4期(58)赵永鑫,王晓红,王英,郭宇航,范学财,王勇,包名家,张晓丽第39卷4期(65)微生物学杂志39卷TLR7激动剂对P.y17XNL感染BAI.B/e小鼠免疫调节效应的影响2013至2017年4542例泌尿生殖系感染者NG、CT和UU感染特点分析1株阿魏酸酯酶产生菌的筛选鉴定及发酵条件优化不同浓度Fe"和Cu"胁迫对灵芝寡肽转运蛋白基因家族的转录表达水平的影响两株来源于海洋的神经氨酸酶抑制剂产生菌的鉴定甘油影响红曲菌产色素的碳源选择性探究1株水产饵料用光合细菌粪红假单胞菌的分离筛选凝结芽胞杆菌BC01对白羽肉鸡生产性能、免疫器官指数及肠道大肠埃希菌的影响外加碳源对蚯蚓一污泥系统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林杆菌SK200a-9的重金属铠积累与钾离子的关系不同种植年限徹猴桃园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研究工厂化生产海鲜菇菌包污染霉菌的鉴定及防治秦岭地区羊肚菌根系土样黏细菌的分离卡伍尔氏链霉菌NA4突变株」6曲/的次级代谢产物研究荧光物质(MFA.MFB)的分离、结构鉴定及金华地区高产菌株的筛选水稻细菌性条斑病发生对水稻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碳代谢多样性的影响基于可培养法分析新疆葡萄与葡萄酒相关酵母菌菌群结构,棉铃虫作为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感染模型的初步研究河岸带内生烟曲霉的香豆素类抗氧化产物提高拟南芥抗涝害能力研究土壤微生态环境对冬虫夏草寄主蝙蝠蛾幼虫病原菌粉棒束抱宿存及毒力的影响研究副溶血性弧菌在动态体外人胃仿生原位消化系统中的存活情况研究重组IL-33在致死型约氏疟原虫感染中对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及意义•专题论述•疟疾疫苗研究进展及前景奇异变形杆菌毒力因子的研究进展富油脂微藻育种技术研究进展邱悦,赵永红,曹雅明第39卷4期(71)何学虎,梁小燕,董洁,赵倩颖,赵胡,郭雅琪,师志云,张玉英,赵志军第39卷4期(76)曹艳,夏其乐,陈剑兵,陆胜民第39卷5期(8)胡楚霄,唐恬恬,师展,罗霆宇,向泉桔第39卷5期(16)谢阳,彭飞,江宏磊,方志错,赵薇,林如,江红第39卷5期(22)赵薇,姚锤琪,王爽,石佳,舒思靓,冯艳丽第39卷5期(28)王蕊,付维来,汪攀,杨章武,林克冰,易敢峰第39卷5期(35)严涛,朱建国,姜甜,吴明科,方曙光第39卷5期(43)李春蕊,徐敏,宋志文,梁沪莲,徐爱玲第39卷5期(49)刘姣姣,刘菊梅,张笛,木其尔,袁浩,赵吉,郭永,太田宽行,包智华第39卷5期(57)朱海云,马瑜,柯杨,李勃第39卷5期(64)赵瑞华,张旭辉,贺晓龙,宋飞第39卷5期(73)王军,高磊.张琨,万一第39卷5期(81)张晓瑛,潘华奇,张盈,石逸冰,鲍秀艳,胡江春第39卷6期(13)秦朝阳,蒋湘艳,李梦瑶,朱梦圆,金海如第39卷6期(20)杨俊,王星,王彦芳,张荣琴,代真林,呼宝健,陈秀琼,姬广海,魏兰芳第39卷6期(28)王冠群,杨创举,朱丽霞第39卷6期(37)杨丽玉,刘婵娟,杨诗怡,王菁妍,罗勤第39卷6期(47)高媛,曹飞,李挥,刘士平,薛艳红第39卷6期(56)贺元川,鲁增辉,游华建,陈仕江第39卷6期(65)王思琦,张昭褰,刘海泉,潘迎捷,赵勇第39卷6期(71)邢庆洋,付俣萧,黄旭,呂童,冯辉,曹雅明第39卷6期(78)尤放,王美莲第39卷1期(101)陈小敏,杨华,桂国弘,温雪婷,戴宝玲,肖英平第39卷1期(109)范道春,张红兵,刘垒第39卷1期(115)39卷微生物学杂志曲霉属真菌活性代谢产物及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研究进展乳酸菌及其细菌素在海水鱼保鲜中应用的研究进展香菇加工技术研究现状及应用展望松茸的活性物质及产品开发现状文化遗产微生物研究方法进展微生物合成纳米银的一般方法及产物性质鉴定与生产应用生物工程强化微生物电合成转化CO?的研究进展微生物菌种保藏方法及关键技术AMPK/mTOR信号通路的研究进展溶瘤麻疹病毒的临床研究与转化进展绿色木霉对生物降解和生物防治的影响机理与应用研究进展毕赤酵母外源蛋白分泌途径的研究进展链霉菌次级代谢产物高产菌株的构建策略基因敲除技术在微生物中的应用雪峰虫草的研究现状、问题及展望肠道菌群对1型糖尿病肠道通透性及免疫作用机制研究进展减毒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作为疫苗载体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持续性内切纤维素酶高效催化的研究进展解淀粉芽胞杆菌产酶多样性及应用研究进展益生菌黏附能力评估模型的研究进展RLRs介导的抗鲤春病毒血症病毒作用研究进展Viperin抑制黄病毒属感染作用机制研究进展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新药研究进展兔结核病模型的应用研究进展c-di-AMP—细菌中第二信使的研究进展微生物基因功能的研究策略与方法•教学与研究•发展中高校微生物学教学体系建设生物工程专业社会化实践教学模式构建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食品微生物学实验》课程设计及教学实践《微生物学》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的体会地方院校《环境工程微生物学》课程改革与实践医学微生物学实验技术教学体系的建设与实践江北,呂梦霞,蒋冬花方士元,谢晶郭玲玲,王艳华贺元川,毛萍,李晓明,陈仕江武发思,苏敏,田恬,汪万福,冯虎元董周礙,Manik Prabhu Narsing Rao,肖敏,李文均邹龙,金熠樵,吴贤,黄运红,龙中儿郭玲玲张新颖,毛景东,杨晓燕,李树森,杜立银第39卷3期(109)夏茂,陈军浩贺超,王文全,侯俊玲刘冰,黄志强,郑潇,张建国陈奕公,徐春燕,岳思君,李雅楠,苏建宇第39卷4期(91)王雪,黄建忠,李力钟灿,金剑,刘浩,蔡媛,秦优,谢景,王维子,秦裕辉,黄惠勇,张水寒于莹莹,张小莉,宋超杰,陈维维汪舒颖,丁承超,马俊飞.李杰.董庆利,许东坡,王翔,邱景璇,刘等陶敏,王振兴,陈晓艺,李宪臻王世伟,王卿惠,翟丽萍,刘军,于志丹吴振超,高永生,王森,王秋举,雷新雨,张东鸣,陈玉珂尚信池,卢玉婷,程义,代静,李月红许淑娟,谢晶莹,冯若飞万佳宏,常佳伟,王瞳,王桂琴涂振阳,蓝常贡,谢克恭,陆敏安,农峰,梁俊卿,唐盛斐金华,马春骥,韩杨,罗海霞,李敏,郝秀静陈宝花,邹婷婷,龙中儿,黄运红丁栋,谢占玲,李长忠,张得钧窦少华,刘春莹,王钦富,迟乃玉张玲,曾霞,李春海,迟恩忠,赵俊仁,张钟,王键毛露甜,卢庆武,黄雁,林燕文刘少恒,陶建军,周诗彪,杨基峰,胡熙陈云霞,王金胜,张翠英,张雄鹰,孟莉,程红兵第39卷2期(103)第39卷2期(111)第39卷2期(117)第39卷2期(120)第39卷3期(71)第39卷3期(84)第39卷3期(95)第39卷3期(105)第39卷3期(117)第39卷3期(122)第39卷4期(83)第39卷4期(100)第39卷4期(107)第39卷4期(115)第39卷5期(87)第39卷5期(98)第39卷5期(105)第39卷5期(114)第39卷6期(84)第39卷6期(90)第39卷6期(95)第39卷6期(102)第39卷6期(109)第39卷6期(117)第39卷1期(122)第39卷2期(126)第39卷4期(122)第39卷5期(120)第39卷5期(125)第39卷6期(124)。

除草剂的作用机理

除草剂的作用机理

除草剂的作用机理除草剂的作用机理比较复杂,许多除草剂的作用机理至今尚未十分清楚。

这是因为它们的作用不仅受防治对象影响,同时还受环境条件的干扰;许多除草剂的杀草作用并不限于某一因素,有时是几种因素同时发生,形成一个多种复杂的过程。

无论触杀型或是内吸传导型除草剂,当被植物吸收后,必须对植物的正常生理生化过程进行某种干扰作用,才能把植物杀死。

植物的生长发育是植物体内许多生理生化过程协调统一的表现,当除草剂干扰了其中某一环节时,就会使植物的生理生化过程失去平衡,从而导致植物的生长发育受到抑制或死亡。

除草剂对植物干扰、破坏的作用机理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主要方面:一、抑制光合作用:绿色植物是靠光合作用来获得的养分,光合作用是植物体内各种生理生化活动的物质基础,是植物特有的生理机制。

生物界活动所消耗的物质和能量主要是由光合作用来积累,所有动植物的细胞结构及生存所必需的复杂分子,都来源于光合作用的产物及环境中的微生物。

光合作用在温血动物体内并不发生,因此抑制光合作用的除草剂对温血动物的毒性很低。

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利用光能将所吸收的二氧化碳同化为有机物并释放出氧的过程,植物在进行光合作用时,可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h uCO2+H2O C6H12O2 + 6O2 叶绿体这一反应过程是由一系列复杂的生物物理及生物化学过程来完成的。

一般把发生在叶绿体内的光合作用分成光反应和暗反应两大阶段。

叶绿体内的光合作用可分成下列几个步骤:⑴叶绿体内的色素(通常由叶绿素a及b所组成)被吸收的光量子所激活。

⑵将贮藏在徼活了的色素”中的能量,在光系统I及U中经过一系列的电子传递,转变成化学能,在水光解过程中,将氧化型辅酶u (NADP+)还原成还原型辅酶U (NADPH):h uNADP+ + H20 NADPH + 1/202 十H+与此反应相偶联的是ADP与无机磷酸盐(Pi)形成ATP:h uADP + Pi ATP(3)将贮存在NADPH 及ATP 中的能量,消耗在后面不直接依赖光的反应,即固定和还原二氧化碳的反应——暗反应。

青海省海东地区农村环境污染问题调查与思考

青海省海东地区农村环境污染问题调查与思考

青海省海东地区农村环境污染问题调查与思考牛鸿莉【摘要】农村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农村环境形势严峻,一些地区由于环境污染已经严重威胁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一些地区农田污水灌溉、过量施用农药、化肥,导致农作物品质下降、减产甚至绝收,影响农民增收;文章通过分析存在的农村污染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期刊名称】《青海环境》【年(卷),期】2010(020)003【总页数】4页(P125-128)【关键词】农村;环境污染;思考【作者】牛鸿莉【作者单位】青海省海东地区环保局,青海,海东,8106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X508海东地区是青海省的农业大区,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海东农村各项事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日益改善。

与此同时,农村环境污染问题也日趋凸现,成为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之一,亟待综合治理。

海东地区在青海省东部,地处湟水和黄河谷地,全境东西长约124.5km,在东经100°41.5′~03°04′之间;南北宽约180 km,在北纬35°25.9′~37°05′之间。

属于黄土高原向青藏高原过渡镶嵌地带,海拔在1650~2835m之间,高寒、干旱、日照时间长,太阳辐射强,昼夜温差大。

境内山峦起伏,沟壑纵横。

年平均气温6.9℃,年均降水量为323.6mm,总蒸发量为1 644mm。

海东地区土地面积132万km2,其中耕地20.96万hm2,占总面积的15.93%;林地面积24.65万hm2,占总面积的18.67%;水域面积345hm2,占0.03%,其余为草山、荒山和石山。

现辖6个县,94个乡镇,1 587个行政村,总人口158万人,其中,农村人口128万人。

农村环境包括农业生产环境、农村生态环境和农民生活环境。

农村环境具有强大的环境自净能力,可以通过自然循环的方式消纳和转化环境污染物,但是当农业生产方式不当,农村建设不协调、农民环境保护意识低、农村环境管理落后等,使农村产生的污染物超出环境自净能力,造成严重的农村环境污染。

除草剂选择性原理

除草剂选择性原理

除草剂选择性原理农田应用的除草剂必须具有良好的选择性,亦即在一定用量与使用时期范围内,能够防治杂草而不伤害作物。

由于化合物类型与品种不同,形成了多种形式的选择性。

除草剂的选择性是指除草剂在一定剂量下,杀灭某些植物,而对另一些植物无明显的影响。

常用选择性指数来表示。

在评价除草剂对作物和杂草间的选择性时,常用如下方法计算:选择性指数=对作物10%植株的有效剂量(EDio)/对杂草90%植株的有效剂量(ED90)除草剂的选择性指数越高,对作物的安全越好。

除草剂的选择性主要由植株形态不同造成的接收除草剂药量的差异,吸收和传导除草剂的差异,对除草剂的代谢速度和途径的差异,靶标蛋白对除草剂敏感性的差异,以及耐受除草剂毒害能力的差异。

即常讲的形态、生理和生化选择。

(1)形态选择性不同种植物形态差异造成的选择性,这种选择性比较局限,安全幅度较窄。

①叶片特性叶片特性对作物能起一定程度的保护作用,如小麦、水稻等禾谷类作物的叶片狭长,与主茎间角度小,向上生长,因此,除草剂雾滴不易粘着于叶表面;而阔叶杂草的叶片宽大,在茎上近于水平展开,能截留较多的药液雾滴,有利于吸收。

②生长点位置禾谷类作物节间生长,生长点位于植株基部并被叶片包被,不能直接接触药液;而阔叶杂草的生长点裸露于植株顶部及叶腋处,直接接触除草剂雾滴,故易受害。

③生育习性大豆、果树等根系庞大,入土深而广,难以接触和吸收施于土表的除草剂;一年生杂草种子小,在表土层发芽,处于药土层,故较易吸收除草剂。

这种生育习性的差异往往是导致除草剂产生位差选择性。

种子大小不同,其贮藏的物质量也不同,发芽时吸水量不同也影响对除草刘的耐药性。

所以利用种子大小的差异来进行土壤处理,可以消灭小粒种杂草。

(2)生理选择性生理选择性是不同植物对除草剂吸收及其在体内运转差异造成的选择性。

①、吸收不同种植物及同种植物的不同生育阶段对除草剂吸收不同。

叶片角质层特性、气孔数量与开张程度、茸毛等均显著影响吸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种不同作用机理除草剂对青海高原农田土壤微生物的影响研究
作者:李玮
来源:《安徽农学通报》2014年第11期
摘要:研究了5种不同作用机理除草剂对青海高原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的影响。

结果表明:土壤微生物类群对不同除草剂具有各自不同的反应。

从影响时间看,影响大小依次为:百草枯>氟磺胺草醚>溴苯腈>氟乐灵>精喹禾灵;从影响程度看,精喹禾灵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的影响是这5种除草剂中最小的;氟乐灵、百草枯、溴苯腈、精喹禾灵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的影响表现为“抑制—恢复”;氟磺胺草醚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的影响表现为“抑制—激活—恢复”。

关键词:除草剂;土壤微生物;微生物量碳;微生物量氮
中图分类号 S4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4)11-74-04
Abstract:The effects of five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f herbicides on soil microbial biomass were investigated in Qinghai plateau.They were found that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herbicides varied on different microbial biomass in soil.In terms of effective time period to inhibit soil microbial biomass in soil,the order from long to short of these 5 herbicides were paraquat> fomesafen> bromoxynil> trifluralin> quizalofop-p-ethyl.In terms of magnitude of the impact,quizalofop-p-ethyl had the lowest impact on soil microbial biomass.Effects of trifluralin,paraquat,bromoxynil,quizalofop-p-ethyl showed inhibition and recovery on soil microbial biomass,effect of fomesafen on soil microbial biomass showed inhibition,activation and recovery.
Key words:Herbicide;Soil microbial biomass;Microbial biomass C;Microbial biomass N
土壤是一个复杂的复合体,无数的微生物在其中进行着一系列的生理生化过程。

土壤微生物作为土壤中生化反应最活跃的部分,对土壤物质和能量的转换发挥着重大作用,也为植物的生长、发育提供了重要支持[1-2]。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土壤的状况,其受到许多因素作用,如土壤温度、土壤水分、植物及外源性物质等。

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喷洒的农药部分散落在土壤中,造成土壤污染和微生物种群的变化,而且农药残留物在土壤中富集对环境存在着潜在的威胁。

因此,研究农药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已成为当前的热点问题之一,也是评价农药生态安全性的重要因素[3-5]。

有研究显示,阿特拉津、甲磺隆、丁草胺3种除草剂在较高浓度胁迫条件下,培养20d前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都明显减少及抑制土壤呼吸,但在培养20d以后,其影响逐渐减弱[6]。

本文总结了氟乐灵、百草枯、溴苯腈等5种除草剂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的影响,可为安全、合理使用除草剂,以及评估除草剂对农田土壤环境、生物生态安全的影响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试验于2013年安排在青海省农林科学院植保所试验地进行,海拔约2 230m,年均温6.2℃,年降水量366.8mm,无霜期147d。

试验地地势平整,肥力均匀,播前每hm2撒施有机肥37.5m3、磷酸二铵150kg、尿素150kg。

土壤类型为栗钙土,有机质含量25.35g/kg,pH值7.99,全N含量1.51g/kg,速效P为18.1mg/kg,速效K为209mg/kg,全
P2O5为2.59g/kg,全K2O为28.64g/kg,破解N为98mg/kg。

以上土壤质量评价由青海省农林科学院土肥所于2013年根据国家标准:GB7173-87GB9837-88、 GB9836-88、GB12297-90
NY/T1121.6-2006、GB7849-87 NY/T889-2004 NY/T1377-2007测定。

1.2 供试药剂详见表1。

每种药剂处理均设清水对照(ck)。

3 结果与讨论
由本次试验可知,施用5种不同作用机理的除草剂后,均会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产生不同的影响,其中,溴苯腈、精喹禾灵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影响较小并较易恢复,对土壤微生物生态环境影响较小;百草枯和氟乐灵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的影响尤为明显,但是影响程度随着时间、剂量、降水等因素变化而变化,当在以上因素作用下除草剂被降解,它们对这些能表证土壤环境生态效应的生物学指标的影响随之降低;氟磺胺草醚初期对土壤微生物有抑制作用,后期微生物将其作为碳源加以利用使微生物生物量增加。

本试验均在田间进行,更能够反映青海农田施用除草剂后土壤微生物的响应规律,并对指导在青海高原地区合理使用除草剂具有一定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张成霞,南至标.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的研究进展[J].草业科学,2010(06):54-61.
[2]彭佩钦,吴金水,黄道友,等.洞庭湖区不同利用方式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磷的影响[J].生态学报,2006(07):203-209.
[3]Huang M,Xiao HA,Huang D Y,et al.Responses of the microbial biomass P to the changes of organic C and P in paddy soils[J].Sciatica Agricultural Sonica,2004,37(9):1 400-1 406.
[4]姚斌,张超兰.除草剂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及呼吸的影响[J].生态环境,2008,17(02):130-133.
[5]Henrot K,Robertson GP.Vegetation removal in two soils of the humid tropics:effect on microbial biomass[J].Soil Biology and Biochemistry,1994,26:111-116.
[6]姚斌,汪海珍,徐建民,等.除草剂对水稻土微生物的影响[J].环境科学学报,2004,24(02):349-354.
[7]吴金水,林启美,黄巧云,等.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测定方法及其应用[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6:54-78.
[8]陈国潮.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熏蒸提取法中转换系数KEC的测定研究[J].土壤通报,2002,33(5):392-395. (责编:张宏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