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莆田市第二十五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合集下载

2016-2017学年福建省莆田二十五中高二(上)期末生物试卷

2016-2017学年福建省莆田二十五中高二(上)期末生物试卷

2016-2017学年福建省莆田二十五中高二(上)期末生物试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本大题共30小题,共60.0分)1.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叫做内环境.下列不属于人体内环境的是()A.血浆B.组织液C.淋巴D.细胞内液【答案】D【解析】解:内环境主要由组织液、血浆和淋巴组成;细胞内液不属于内环境.故选:D.人体内所有液体统称为体液,体液包括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细胞外液又叫内环境,主要由组织液、血浆和淋巴组成.本题考查内环境组成,意在考查学生识记知识的能力,试题难度一般.2.在37℃时,人的血浆渗透压约为770k P a,相当于细胞内液的渗透压.正常情况下,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下列哪项有关()A.血浆中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B.血浆的p HC.血浆中的氧气、二氧化碳的含量D.人的体温【答案】A【解析】解: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在组成细胞外液的各种无机盐离子中,含量上占有明显优势的是N a+和C l-,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来源于N a+和C l-.故选:A.渗透压:(1)细胞外液渗透压是指溶液中溶质微粒对水的吸引力.(2)溶液渗透压的大小取决于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微粒的数目,溶质微粒越多,即溶液浓度越高,对水的吸引力越大;反过来,溶液微粒越少即,溶浓度越低,对水的吸引力越小.(3)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在组成细胞外液的各种无机盐离子中,含量上占有明显优势的是N a+和C l-,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来源于N a+和C l-.(4)在37℃时,人的血浆渗透压约为770KP a,相当于细胞内液的渗透压.本题考查内环境的理化性质,要求考生掌握内环境的理化性质,明确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再选出正确的答案,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3.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当稳态遭到破坏,必将引起()A.酶促反应速率的加快B.儿童患佝偻病C.细胞代谢紊乱D.成年人患肌无力病【答案】C【解析】解:A、内环境稳态遭到破坏,也可能出现酶促反应速率的加快,但是不一定,A错误;B、儿童患佝偻病是由于缺钙引起的,但稳态遭到破坏遭到破坏不一定就是缺钙,B错误;C、稳态遭到破坏,细胞代谢会出现紊乱,C正确;D、成年人患肌无力病的血钙过高引起的,但稳态遭到破坏不一定就是血钙过高,D错误.故选:C.本题是稳态的生理意义和稳态失调造成的影响,内环境稳态包括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和化学成分的相对稳定,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内环境稳态遭到破坏会引起细胞代谢活动的紊乱.本题的知识点是稳态的生理意义,解题时要准确理解稳态的含义是包含内环境的温度、酸碱度、渗透压等理化性质和各种化学成分,内环境稳态的破坏可以是其中的任何一项或几项,A、B、D只是稳态遭到破坏后有可能出现的问题.4.目前普遍认为,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是()A.神经调节B.体液调节C.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D.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答案】D【解析】解:目前普遍认为,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的共同作用.故选:D.本题主要考查内环境稳态的知识.1、内环境稳态的概念:正常集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的状态.2、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神经--体液--免疫调节共同作用.3、内环境稳态的意义:内环境中血糖含量、温度、p H等保持在适宜的范围内,是细胞代谢正常进行和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本题考查了免疫的调节机制,意在考查学生是理解和识记能力,试题难度一般.5.在一条离体神经纤维的中段施加电刺激,使其兴奋,如图表示刺激时的膜内外电位变化和所产生的神经冲动传导方向(横向箭头表示传导方向).其中正确的是()A. B. C. D.【答案】C【解析】解:神经纤维上的静息电位是外正内负,当受到有效刺激后,改变了膜的通透性,钠离子大量内流,刺激点变为外负内正.局部电流方向是由正电荷流向负电荷,所以在细胞内是由刺激点向两边流动,在细胞外却流向刺激点,即在神经纤维上兴奋的传导可以是双向的,C项符合题意.本题突破口是在图中辨别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并且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是双向的.本题考查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的相关知识,比较简单,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6.下列行为中可能传染艾滋病的是()A.与艾滋病人共同进餐B.与艾滋病人共用剃须刀C.与艾滋病人拥抱D.与艾滋病人共用冲水马桶【答案】B【解析】解:A、与艾滋病患者共进晚餐不会感染艾滋病,A错误;B、与艾滋病人共用剃须刀会通过血液传播而感染艾滋病,B正确;C、艾滋病并非接触传播,和艾滋病人拥抱不会感染艾滋病,C错误;D、与艾滋病患者共用马桶不会感染艾滋病,D错误.故选:B.本题考查的是艾滋病的传播途径,艾滋病全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病毒综合征,是由人类缺陷病毒(HIV)引起的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传染病,艾滋病的主要传播途径有:性接触传播、血液传播和母婴传播.本题考查了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意在考查学生对该部分的识记能力,试题难度一般.7.不同激素的作用方式有一些共同特点.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激素作用特点的是()A.微量和高效B.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C.通过导管运输D.通过体液运输【答案】C【解析】解:A、微量、高效是激素调节的特点之一,A错误;B、作用于靶器官或靶细胞是激素调节的特点之一,B错误;C、激素不通过导管运输,因此通过导管运输不是激素调节的特点,C正确;D、通过体液运输是激素调节的特点之一,D错误.故选:C.激素调节的特点:1、微量和高效:激素在血液中含量很低,但却能产生显著生理效应,这是由于激素的作用被逐级放大的结果2、通过体液运输:内分泌腺没有导管,所以激素扩散到体液中,由血液来运输.3、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激素的作用具有特异性,它有选择性地作用于靶器官、靶腺体或靶细胞,激素一经靶细胞接受并起作用后就被灭活,因此体内需要源源不断的产生激素,以维持激素含量的动态平衡.激素种类多、含量极微,既不组成细胞结构,也不提供能量,只起到调节生命活动的作用.本题考查了激素作用的特点,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准确判断问题的能力,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8.下列物质中,不属于内环境成分的是()A.CO2,O2B.H2O,N a+C.C6H12O6,CO2D.血红蛋白,胃蛋白酶【答案】D【解析】解:A、CO2、O2,是内环境的成分,A错误;B、H2O、N a+是内环境的成分,B错误;C、C6H12O6、CO2,是内环境的成分,C错误;D、血红蛋白存在于红细胞内,胃蛋白酶存在于消化道内,不是内环境的成分,D正确.故选:D.本题是对内环境成分的判断,内环境又叫细胞外液,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组成,凡是可以存在于血浆、组织液、或淋巴中的物质都是内环境的组成成分,只存在于细胞内的物质不是保内环境的成分.本题考查内环境的组成,要求考生识记内环境的组成成分,能准确判断题中各选项是否属于人体内环境,再选出正确的答案即可,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需要考生注意的是消化道、呼吸道、生殖道等都是直接与外界环境相通的,不属于内环境.9.与动物的脑相比,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是()A.运动功能B.声音功能C.语言功能D.感觉功能【答案】C【解析】解:与其他动物的脑相比,语言功能是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故选:C.本题的对人脑的高级功能的考查,回忆人脑的高级功能,然后结合题干信息进行解答.对于人脑的高级功能的理解、记忆是本题考查的重点.10.关于体液免疫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有的抗原可以直接刺激B淋巴细胞B.抗体是由B淋巴细胞分泌的C.抗体一般可以直接杀死入侵的细胞D.记忆B细胞经迅速增殖分化,可以形成大量的效应T细胞【答案】A【解析】解:A、抗原进入机体后,除少数可以直接作用于B淋巴细胞外,大多数抗原都要经过吞噬细胞的摄取和处理,经过处理的抗原,可将其内部隐蔽的抗原决定簇暴露出来,然后,吞噬细胞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再由T细胞呈递给B细胞,故A正确;B、抗体是由效应B淋巴细胞分泌的,故B错误;C、抗体与入侵的病菌结合,可以抑制病菌的繁殖或是对宿主细胞的黏附,从而防止感染和疾病的发生;抗体与病毒结合后,可以使病毒失去侵染和破坏宿主细胞的能力,在多数情况下,抗原抗体结合后会发生进一步的变化,如形成沉淀或细胞集团,进而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故C错误;D、记忆B细胞经迅速增殖分化,可以形成大量的效应B细胞,使得第二次免疫反应快而强,故D错误.故选:A.体液免疫过程为:(1)感应阶段:除少数抗原可以直接刺激B细胞外,大多数抗原被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并暴露出其抗原决定簇;吞噬细胞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再由T细胞呈递给B细胞;(2)反应阶段: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开始进行一系列的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和浆细胞;(3)效应阶段:浆细胞分泌抗体与相应的抗原特异性结合,发挥免疫效应.本题考查体液免疫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要求学生熟练掌握灵活应用,善于比较归纳和整理.11.下列描述中,属于细胞免疫的是()A.体液中的溶菌酶杀死病原体B.效应T细胞使靶细胞裂解C.浆细胞产生抗体与病原体结合D.皮肤、黏膜抵御病原体的攻击【答案】B【解析】解:A、体液中的溶菌酶杀死病原体,属于非特异性免疫,A错误;B、被病原体入侵的细胞为靶细胞,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导致靶细胞裂解死亡,属于细胞免疫,B正确;C、浆细胞产生抗体与病原体结合,属于体液免疫,C错误;D、皮肤、黏膜抵御病原体的攻击,属于非特异性免疫,D错误.故选:B.免疫调节的类型:包括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1)非特异性免疫:包括由皮肤、黏膜构成人体的人体免疫第一道防线和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构成的第二道防线.人生来就有,不是针对某一类特定的病原体.(2)体液免疫的过程:(3)细胞免疫的过程:本题考查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要求考生识记人体免疫系统的组成,掌握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具体过程,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12.T淋巴细胞成熟于()A.胸腺B.骨髓C.脊髓D.脾脏【答案】A【解析】解:造血干细胞分化成淋巴细胞,其中在骨髓中成熟的是B淋巴细胞,在胸腺中成熟的是T淋巴细胞.故选:A.淋巴细胞的起源和分化过程:本题考查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要求考生识记人体免疫系统的组成,掌握淋巴细胞的起源和分化过程,能根据题干要求选出正确的答案,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13.在人体下列结构中,不直接参与体温调节的是()A.下丘脑B.甲状腺C.皮肤D.大脑皮层的中央前回【答案】D【解析】解:A、下丘脑是体温调节中枢,A错误;B、甲状腺能分泌甲状腺激素,提高细胞的代谢水平增加产热量,B错误;C、皮肤是主要的散热器官,C错误;D、大脑皮层的中央前回是运动区,与体温调节没有直接关系,D正确.故选:D.1、大脑皮层的中央前回主要是运动区,代表区的位置与躯体各部分的关系是倒置的,代表区的大小与躯体运动的精细复杂程度有关.2、寒冷环境→皮肤冷觉感受器→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增加产热(骨骼肌战栗、立毛肌收缩、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分泌增加),减少散热(毛细血管收缩、汗腺分泌减少)→体温维持相对恒定.本题考查体温调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14.下列现象属于反射的是()A.含羞草的叶受到外力碰撞而下垂B.草履虫游向食物丰富的地方C.白粉虱聚焦到黄色灯光下D.正在吃草的羊听到异常的声响立即逃走【答案】D【解析】解:A、含羞草的叶受到外力碰撞而下垂属于应激性中的感性运动,A错误;B、草履虫没有反射弧,不能完成反射活动,其游向食物丰富的地方应激性,B错误;C、白粉虱聚焦到黄色灯光下时对光产生的应激性,C错误;D、正在吃草的羊听到异常的声响立即逃走需要反射弧的处于,属于条件反射,D正确.故选:D.1、反射:指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或内部的各种刺激所发生的有规律的反应.神经的基本调节方式是反射.2、反射的类型:根据反射形成的过程可将其分为两类:简单反射(非条件反射)和复杂反射(条件反射).(1)简单反射简单反射是指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如缩手反射、眨眼反射、排尿反射和膝跳反射等.它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如脊髓、脑干)参与即可完成.(2)复杂反射(条件反射)复杂反射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例如,同学们听到上课铃声会迅速走进教室;行人听到身后的汽车喇叭声,就会迅速躲避等.复杂反射(条件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的参与下形成的.因此,复杂反射(条件反射)是一种高级的神经活动,而且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胞吐主要考查反射的相关知识点,主要反射与应激性的区别,难度不大.15.在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作用的主要细胞是()A.红细胞B.吞噬细胞C.淋巴细胞D.血小板【答案】C【解析】解:A、红细胞是一种血细胞,不属于免疫细胞,A错误;B、吞噬细胞属于免疫细胞,但在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主要作用的不是吞噬细胞,B错误;C、淋巴细胞是在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主要作用的细胞,C正确;D、血小板是一种血细胞,不属于免疫细胞,D错误.故选:C.免疫系统的组成:(1)免疫器官:脾脏、胸腺、骨髓、扁桃体等;(2)免疫细胞:吞噬细胞和淋巴细胞(T、B);(3)免疫活性物质:抗体、细胞因子和补体等.本题知识点简单,考查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要求考生识记免疫系统的组成,明确在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主要作用的细胞是淋巴细胞,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16.在人体内,都是因为缺乏激素而引起的一组疾病是()①呆小症②糖尿病③侏儒症④白化病⑤镰刀型贫血症⑥夜盲症.A.①③④B.③⑤⑥C.①②③D.①③⑥【答案】C【解析】解:①呆小症是幼年时期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引起的,①正确;②胰岛素的作用是能促进人体血糖的吸收、利用和转化,分泌过少会得糖尿病,过多会得低血糖,②正确;③生长激素的作用是调节人体的生长发育,幼年时分泌过少会得侏儒症,③正确;④白化病属于遗传病,是遗传物质发生变异引起的,④错误;⑤镰刀形细胞贫血症属于遗传病,是遗传物质发生变异引起的,⑤错误;⑥夜盲症由于缺乏维生素A引起的,⑥错误;故选:C.激素是由内分泌腺分泌的对身体有特殊作用的化学物质.激素在人体内的含量极少,但对人体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和生殖等生命活动都具有重要的作用.激素在人体内必须维持在适当的水平,或多或少都会对人体产生不同的影响.激素分泌异常时出现的症状是考查的重点,学生在备考复习时,要注意积累,会提高效率.17.以下可以口服的是()A.胰岛素B.性激素C.抗体D.生长激素【答案】B【解析】解:A、胰岛素是蛋白质,口服后会被消化道内蛋白酶及肽酶水解为氨基酸,A错误;B、性激素的化学本质是固醇,消化道内没有分解固醇的酶,不会被分解,可直接口服,B 正确;C、抗体是蛋白质,口服后会被消化道内蛋白酶及肽酶水解为氨基酸,C错误;D、生长激素本质是蛋白质,口服后会被水解失去活性,应该采用注射,D错误.故选:B.肾上腺素是氨基酸的衍生物,可以注射或口服;甲状腺激素是含碘的氨基酸类衍生物,不会被分解,可以注射或口服;性激素的化学本质是固醇,消化道内没有分解固醇的酶,也可以口服;胰岛素、生长激素、抗利尿激素、促甲状腺激素均是蛋白质,口服后会被消化水解失去功能.本题考查物质的化学本质,解答的关键是要准确的识记各种物质的化学本质,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难度不大.18.如图为突触结构模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在a中发生了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变B.①中内容物释放至②中主要借助于突触前膜的主动运输C.②处的液体为组织液D.一般情况下,神经元间传递的化学信号,在③处起作用后就被分解【答案】B【解析】解:A、突触前膜能释放神经递质,使得a处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变,A正确;B、神经递质存在于突触小体的突触小泡中,由突触前膜以胞吐的形式释放到突触间隙,B错误;C、②突触间隙中的液体为组织液,C正确;D、一般情况下,神经递质在③突触后膜处起作用后就被分解,D正确.故选:B.1、据图分析,a表示轴突末梢形成的突触小体,b表示下一个神经元的树突或细胞体,①表示突触小体,②表示突触前膜,③表示突触后膜.2、递质移动方向:突触小泡→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3、信号转换: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本题以突触结构为载体,考查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和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和判断能力,属于中档题.19.某人因意外车祸而使大脑受损,其表现症状是能够看懂文字和听懂别人谈话,但却不会说话.这个人受损伤的部位是()A.大脑皮层第一运动区B.大脑皮层中央前回底部之前(S区)C.大脑皮层颞上回后部(H区)D.大脑内侧面某一特定区域【答案】B【解析】解:A、大脑皮层第一运动区受损后会造成躯体瘫痪,A错误;B、患者不能口头表达,说明运动性言语区(S区)受损,B正确;C、患者能听懂别人说话,说明听觉性言语区(H区)正常,C错误;D、大脑内侧面某一特定区域和记忆有关,与受损症状不符,D错误.故选:B.大脑皮层言语区中,W区为书写中枢,V区为视觉性语言中枢,S区为运动性语言中枢,H区为听觉性语言中枢,患者不会说话,说明S区即运动性语言中枢受损.本题考查了大脑皮层功能区的各语言中枢,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能正确区分各语言中枢的功能及受损时的症状.20.手不小心摸到滚烫的水壶,缩手反射发生与感觉疼痛的时间是()A.依个体不同而不同B.感到疼痛并同时缩手C.先缩手反射,后感觉疼痛D.先感到疼痛,后缩手反射【答案】D【解析】解:缩手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脊髓,是低级神经中枢;感到疼痛的神经中枢位于大脑皮层,是高级神经中枢.当手不小心碰到时,神经冲动先传导到脊髓,再沿脊髓传导到大脑皮层.所以是先缩手反射,再感觉到疼痛.故选:D.缩手反射是一个低级反射,神经中枢位于脊髓;痛觉的产生是在大脑皮层,高级神经中枢,缩手反射不需要经过大脑.此题主要考查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以及过程,神经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难度适中.21.病毒侵入人体后,血液中会出现相应的抗体.抗体的基本组成单位及合成抗体的细胞器分别是()A.氨基酸和核糖体B.氨基酸和高尔基体C.核苷酸和核糖体D.核苷酸和高尔基体【答案】A【解析】解:抗体的化学成分是蛋白质(球蛋白),而构成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就是氨基酸,蛋白质的合成场所在则核糖体.故选:A.抗体的化学本质是免疫球蛋白,属于分泌蛋白,其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氨基酸在核糖体合成,在内质网和高尔基体上加工修饰,最后通过胞吐的方式释放出细胞外发挥作用.本题难度较小,属于考纲识记层次.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熟记抗体的化学本质以及分泌蛋白加工修饰分泌的过程.22.在下列图式中,正确表示血浆、组织液、淋巴三者之间关系的是()A. B. C.D.【答案】A【解析】解:A、分析题图可知,血浆中的物质可以入组织液,组织液中的物质也可以进入血浆中,组织液还可以进入淋巴,淋巴可以进入血浆,A正确;B、组织液中的物质不仅可以进入淋巴,也可以进入血浆中,图中少了由组织液指向血浆的箭头,B错误;C、该图少了由组织液指向血浆的箭头,淋巴不能直接形成组织液,因此多了由淋巴指向组织液的箭头,C错误;D、由C项分析可知,D错误.故选:A.本题是对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液之间关系的考查,血浆中的物质可以穿过毛细血管壁进入组织液,组织液中的物质也可以穿过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浆中,组织液还可以穿过毛细淋巴管壁进入淋巴,淋巴通过淋巴循环进入血浆.本题的知识点是血浆、组织液、淋巴液之间的关系、对于血浆、组织液、淋巴液之间关系图的记忆是解题的关键.23.下列属于特异性免疫的一组是()A.患过麻疹的人不再患麻疹和注射百日咳针后不再患百日咳B.种牛痘预防天花与皮肤的屏障作用C.白细胞的吞噬作用和接种卡介苗D.溶菌酶的杀菌作用与服用小儿麻痹预防糖丸【答案】A【解析】解:A、患过麻疹的人不再患麻疹和注射百日咳针后不再患百日咳都是因为体内含有抗体或记忆细胞,这属于特异性免疫,A正确;B、皮肤的屏障作用是人体的第一道防线,属于非特异性免疫,B错误;C、白细胞的吞噬作用属于非特异性免疫,C错误;D、溶菌酶的杀菌作用是人体的第一道或第二道防线,属于非特异性免疫,D错误.故选:A.人体的三道防线:第一道防线是由皮肤和黏膜构成的,他们不仅能够阻挡病原体侵入人体,而且它们的分泌物(如乳酸、脂肪酸、胃酸和酶等)还有杀菌的作用.第二道防线是体液中的杀菌物质--溶菌酶和吞噬细胞.第三道防线主要由免疫器官(扁桃体、淋巴结、胸腺、骨髓、和脾脏等)和免疫细胞(淋巴细胞、吞噬细胞等)借助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而组成的.本题考查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要求考生识记人体免疫系统的组成及功能;识记人体的三道防线,明确第一和第二道防线属于非特异性免疫,而第三道防线属于特异性免疫,能根据题干要求准确判断各选项.。

福建省莆田市第二十五中学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

福建省莆田市第二十五中学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

莆田第二十五中学2016-2017学年上学期月考一试卷高二生物(必修2)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1.人体神经细胞与肝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不同,其根本原因是这两种细胞的() A.DNA碱基排列顺序不同 B.核糖体不同C.转运RNA不同 D.信使RNA不同2.用秋水仙素诱发基因突变和诱导多倍体,起作用的时间分别是()A.有丝分裂的间期和中期B.有丝分裂的间期和分裂期C.有丝分裂的前期和前期D.有丝分裂的间期和前期3.中心法则体现在( )A.细胞分裂过程中 B.生物体的生长发育C.细胞分化过程中 D.生殖过程中4.如图表示在人体细胞核中进行的某一生命活动过程。

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过程共涉及5种核苷酸B.在不同组织细胞中该过程的产物无差异C.该过程需要解旋酶和DNA聚合酶D.该过程涉及碱基互补配对和A TP的消耗5.根霉若产生可遗传变异,其根本来源是( )A.基因重组 B.染色体变异 C.基因突变 D.低温影响6.碱基互补配对不发生在()A.细胞膜上B.线粒体内C.叶绿体内D.核糖体上7.果蝇的长翅和残翅是由一对等位基因V和v控制的,果蝇的正常发育是在20°C~25°C条件下完成。

将果细胞膜蝇培养在20°C以上的条件下,残翅果蝇的后代(F1)会出现长翅性状,此现象可以解释为()A.环境因素可以引起基因突变 B.环境因素可以引起基因重组C.环境因素可以引起染色体变异D.表现型是基因型与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8.把兔子血红蛋白的信使RNA加入到大肠杆菌的提取液中,结果能合成出兔子的血红蛋白,这说明()A.所有的生物共用一套遗传密码B.蛋白质的合成过程很简单C.兔血红蛋白的合成基因进入大肠杆菌D.兔子的DNA可以指导大肠杆菌的蛋白质合成9.有一种遗传病是由于DNA模板链上的碱基CCT变为CAT而致。

而某基因芯片用来检测由基因转录出的信使RNA,在芯片相应位置上哪个核苷酸片断(分子探针)与信使RNA配对,就可以判断这人带有致病基因()A、CTTB、CATC、GTAD、GAA 10.我国遗传科学家率先绘制了世界上第一张水稻基因遗传图,为水稻基因组计划作出了重要贡献。

2017-2018上学期高二年级期末考试生物试卷

2017-2018上学期高二年级期末考试生物试卷

2017——2018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高二年级生物试卷间:90分时钟试满分:100分考第I卷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40个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1、下列各组合中,能体现生命系统由简单到复杂的正确层次的是()①一个大西瓜②血液③白细胞④变形虫⑤血红蛋白⑥SARS病毒⑦同一片草原上的所有绵羊⑧某森林中的所有鸟⑨一个桃园⑩一池塘中的所有生物A.⑤⑥③②①④⑦⑩⑨ B.③②①④⑦⑩⑨C.③②①④⑦⑧⑩⑨ D.⑤②①④⑦⑩⑨2、下列属于相对性状的是()A.狗的短毛和卷毛 B.羊的黑毛和兔的白毛C.牛的棕毛和黑毛 D.人的身高和体重3、血浆、组织液和淋巴三者之间关系模式图正确的是( )4、用纸层析法分离叶绿体中的色素,四种色素扩散速度最快和最慢的分别是()A. 叶绿素a ;胡萝卜素B. 叶绿素b ;胡萝卜素C. 胡萝卜素;叶绿素aD. 胡萝卜素;叶绿素b5、在下列各杂交组合中,后代只出现一种表现型的亲本组合是()A.EeFf×EeFf B.EeFF×EEFf C.EeFF×eeff D.EEFf×eeFf6、下列有关突触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突触前膜与后膜之间有间隙B.兴奋由电信号转变成化学信号,再转变成电信号C.兴奋在突触处只能由前膜传向后膜D.突触前后两个神经元的兴奋是同步的7、如图是显微镜观察物像时镜头的组合情况。

使用下列哪一组合,在视野内看到的细胞数量最多()A.2、4、5 B. 2、3、5 C.1、4、6 D.1、3、68、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A.精原细胞滋长增大时B.第一次分裂结束时C.第二次分裂结束时D.精细胞变成精子时9、生产上培养无子番茄、无子西瓜、青霉素高产菌株、杂交培育矮杆抗病小麦的原理依次是()①基因突变②基因重组③染色体变异④生长素促进果实发育A.③④①② B.③④②① C.④③①② D.④③②①10、科学家培育出一种类似于细菌的“人造细胞”。

福建省莆田市2017-2018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福建省莆田市2017-2018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福建省莆田市2017-2018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100分钟。

一、单选题(本题包括45小题,1-40题40分,41-45题10分,共50分)1.下列概念图中,a、b、c、d、e、f所代表的生物学概念正确的是()A. 体液、细胞外液、细胞内液、组织液、血液、血红蛋白B. 可遗传变异、突变、基因重组、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21三体综合征C. 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脑、脊髓、言语区D. 神经元、突起、胞体、轴突、树突、突触小体2.下列关于单基因遗传病的叙述,正确的是()A. 如果亲代正常而子代出现了遗传病,则该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B. 如果亲代患病且子代都患病,则该病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C. 如果这种病只在男性身上表现,则该病是伴Y染色体遗传病D. 某女性及其外祖父均患病,其他人均正常,则该病是伴X染色体遗传病3.现代进化理论是在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观点对自然选择学说的完善和发展表现在①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②种群是进化的基本单位③自然选择是通过生存斗争实现的④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⑤生物进化的实质是基因频率的改变⑥隔离导致物种形成⑦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A. ②④⑤⑥⑦B. ②③④⑥C. ①②⑤⑥D.①②③⑤⑦4.甲磺酸乙酯(EMS)能使鸟嘌呤变成7﹣乙基鸟瞟呤,后者不与胞嘧啶配对而与胸腺嘧啶配对。

为获得更多的水稻变异类型,育种专家常用适宜浓度的EMS溶液浸泡种子后再进行大田种植。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EMS的处理可使种子基因重组的频率提高B. EMS的处理可使DNA分子的热稳定性提高C. 获得的变异植株其细胞核DNA的嘌呤含量高于嘧啶D. EMS的处理可使种子的基因型发生改变5.某人群中某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的发病率为19%。

一对夫妻中妻子患病,丈夫正常,他们所生子女患该病的概率是()A. 1/10B. 10/19C. 1/19D. 1/26.下列关于探索DNA是遗传物质实验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 格里菲思实验中R型肺炎双球菌可使小鼠患败血症死亡B. 格里菲思实验证明了DNA是肺炎双球菌的遗传物质C. 艾弗里实验证明了RNA是烟草花叶病毒的遗传物质D. 赫尔希和蔡斯实验证明了DNA是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7.在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DNA复制、转录都是以DNA两条链为模板,翻译则是以mRNA为模板B. 核基因转录形成的mRNA通过核膜以胞吐的方式进入细胞质中进行翻译过程C. DNA复制、转录及翻译过程都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D. 转录和翻译的原料依次是脱氧核苷酸、氨基酸8.某农科所通过如图育种过程培育出了高品质的糯小麦,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该育种过程中运用的遗传学原理是基因突变B. a过程能提高突变率,从而明显缩短了育种年限C. a.c过程都需要使用秋水仙素,都只能作用于萌发的种子D. 要获得yyRR,b过程需要进行不断的自交来提高纯合率9.某植物的花色受A、a基因,B、b基因的影响,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花色遗传的控制如下图,则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自交,后代中开黄花的植株所占比例为()A. 1/16B. 3/16C. 7/16D. 9/1610.对于一个染色体组成为XXY的色觉正常的男孩,其双亲可能有如下几种情况①色盲的母亲和正常的父亲②色盲的父亲和正常的母亲(不携带色盲基因)则以上两种情况中,染色体变异分别发生于什么之中()A. 精子,精子B. 精子,卵细胞C. 卵细胞,卵细胞D. 精子,精子或卵细胞11.如图为人体细胞核内转录过程,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⑤和ATP中所含有的五碳糖都是核糖B.启动该过程必需的有机物①和胰岛素、生长激素一样与双缩脲试剂反应均呈紫色C.人体该过程消耗的能量可由淀粉、蛋白质、纤维素氧化分解提供D.核内形成的④需通过两层生物膜才能与细胞质中的核糖体结合12.下列有关生物进化和生物多样性的叙述,正确的是()A. 生物多样性的形成就是新物种不断形成的过程B. 共同进化都是通过物种之间的生存斗争实现的C. 食物链中营养级越高的生物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越强D. —个物种的形成或灭绝会影响若干其他物种的进化13.用35S标记的T2噬菌体去侵染未标记的细菌,则新产生的噬菌体中()A. DNA中含有35SB. 蛋白质中含35SC. 蛋白质和DNA中都含有35SD. 蛋白质和DNA中都不含35S14.若用32P标记“人细胞”的DNA分子双链,再将这些细胞转入不含32P的培养液中培养,在第二次细胞有丝分裂的中期、后期,一个细胞中的染色体总条数和被32P标记的染色体条数分别是A. 中期是46和46、后期是92和46B. 中期是46和46、后期是92和92C. 中期是46和23、后期是92和23D. 中期是46和23、后期是46和2315.某DNA分子中A+T占整个DNA分子碱基总数的44%,其中一条链(a)上的G占该链碱基总数的21%,那么,对应的另一条互补链(b)上的G占该链碱基总数的比例是()A. 35%B. 29%C. 28%D. 21%16.下列有关生物体内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豌豆植株在有性生殖时,一对等位基因不会发生基因重组B. 有性生殖过程中,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不能发生基因重组C. 减数分裂过程中,控制一对性状的基因不能发生基因重组D. 由碱基对改变引起的DNA分子结构的改变就是基因突变17.一个双链DNA分子,由于某种原因在复制解旋时发生错误,一条链上的A变成了T,则DNA 分子经n次复制后,发生差错的DNA分子占()A. 1/2n-1B. 1/2C. 1/2n+1D. 118.下面是某同学在使用同位素标记法的实验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其中正确的操作或结论是()A. 给豚鼠的胰腺腺泡细胞注射用3H标记的核苷酸,一段时间后,可依次在核糖体、内质网和高尔基体中检测到放射性B.小白鼠吸入18O2,则其尿液中可以检测到H218OC.在探究光合作用释放O2中氧的来源实验中,可用18O同时标记H2O和CO2作为小球藻光合作用的原料D.用15N标记精原细胞的DNA双链,然后放在含14N的培养基中,进行减数分裂产生的4个精细胞中,含15N的精细胞所占的比例是50%19.某动物种群中,AA、Aa和aa基因型的个体依次占25%、50%、25%。

福建省莆田二中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卷(理科) Word版含解析

福建省莆田二中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卷(理科) Word版含解析

2017-2018学年福建省莆田二中高二(上)第二次月考生物试卷(理科)一、选择题.1-40每题1分.40-50每题2分1.从生态学上考虑,农民在农田里除草是为了调整()A.作物和杂草间的生态平衡B.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C.水和肥料的使用效率D.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方向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当狼吃掉一只兔子时,就获得了兔的全部能量B.当狼捕食兔子并经同化作用合成了自身的有机物时,能量就从第一营养级流入了第二营养级C.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制造了有机物时,能量就由非生物环境流入了生物群落D.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往复循环的3.流经某一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A.照射到该生态系统中的全部太阳能B.该生态系统中所有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体内的能量C.该生态系统中生产者体内的能量D.该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4.厂区被SO2轻度污染时,通过柳杉、丁香等植物吸收SO2可消除污染,这表明生态系统具有()A.恢复力稳定性B.抵抗力稳定性C.反馈调节D.无限的自动调节能力5.大气中的碳进入生物群落的形式和作用是()A.碳盐酸,呼吸作用B.CO2,分解作用C.含碳有机物,光合作用D.CO2,光合作用和化能合成作用6.引起温室效应、酸雨、臭氧层空洞的主要气体污染物依次是()A.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B.二氧化硫、二氧化碳、氮氧化物C.氮氧化物、二氧化碳、二氧化硫D.二氧化碳、氮氧化物、二氧化硫7.1970年,美国的玉米由于受到一种叶菌病的危害而严重减产.后来在墨西哥发现了对这种病菌有抗性的野生玉米,从而为改良玉米品种找到了必要的物质基础.这一事实说明了野生生物的()A.直接价值B.间接价值C.美学价值D.潜在价值8.关于营养级的错误叙述的是()A.处于同一营养级别的动物一定是一个种群B.能量只能由较低营养级流向较高营养级C.同一种动物可同时占几个营养级D.营养级是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分析的基础9.下列不属于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的是()A.心猿意马B.飞蛾扑火C.花香引蝶D.老马识途10.下列关于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关系叙述不正确的是()A.物质为能量的载体,使能量沿着食物链(网)流动B.能量作为动力,使物质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循环往复C.先进行物质循环,后发生能量流动D.二者相互依存,不可分割11.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最有效措施是()A.建立自然保护区B.实施大型生态工程C.防治生态环境污染D.人工栽培和养殖生物12.什么措施能提高一个生态系统的稳定性()A.减少捕食者和寄生者数量B.使生产者和消费者的数量保持平衡C.提高各营养级之间的复杂性D.限制一个演替系列的演替过程13.如图是有关生态系统的概念图,其中①②③④分别是()A.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系统的种类、食物链和食物网、信息传递B.生态系统的种类、生态系统的成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群落演替C.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系统的成分、食物链和食物网、信息传递D.生态系统的成分、生态系统的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群落演替14.在一定时间内,某自然生态系统中全部生产者固定的能量值为a,全部消费者所获得的能量值为b,全部分解者所获得的能量值为c,则a、b、c之间的关系是()A.a=b+cB.a<b+cC.a>b+cD.c=a+b15.如图所示是地球上各种水体相互转化的示意图.请从生态系统的角度考虑,指出该图能体现的生态系统功能是()A.能量流动B.物质循环C.信息传递D.物质更新16.如图是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示意图,“→”表示碳的流动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中A是生产者,B、D、E是消费者,C是分解者B.该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A、B、C、D、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C.该生态系统中的一条食物链可表示为:A→D→E→BD.E每增加1kg的体重,至少需要25kg的A17.如图为某生态系统中能量传递示意图,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A.将乙和丙的粪便作为有机肥还田,可以提高能量传递效率B.从乙到丙的能量传递效率分别为15%C.能量流动是从甲固定的太阳能开始的,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1250kJ D.食物链的营养关系一般不可逆,这决定了能量流动的单向性18.某生态系统中存在如图所示的食物网,如将C的食物比例由A:B=1:1调整为2:1,能量传递效率按10%计算,该生态系统能承载C的数量是原来的()A.1.875倍B.1.375倍C.1.273倍D.0.575倍19.“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主要说明了草原的()A.恢复力稳定性较强B.抵抗力稳定性较强C.恢复力稳定性较弱D.抵抗力稳定性较弱20.下列各组中不属于相对性状的是()A.水稻的早熟和晚熟B.豌豆的紫花和红花C.小麦的抗病和不抗病D.绵羊的长毛和细毛2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纯合子自交后代都是纯合子B.杂合子的双亲至少一方是杂合子C.纯合子杂交的后代都是纯合子D.杂合子自交后代都是杂合子22.用豌豆进行遗传试验时,下列操作错误的是()A.杂交时,须在开花前除去母本的雄蕊B.自交时,雌蕊和雄蕊都无需除去C.杂交时,须在开花前除去母本的雌蕊D.人工授粉后,应套袋23.下列关于分离现象的假说不正确的是()A.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B.生殖细胞中遗传因子是成对存在的C.生物体在形成生殖细胞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D.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2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表现型相同的生物,基因型一定相同B.D和D,D和d,d和d都是等位基因C.隐性性状是指生物体不能表现出来的性状D.杂合子一般表现出显性性状25.采用下列哪一组方法,可以依次解决①~④中的遗传问题()①鉴定一只白羊是否纯种②在一对相对性状中区别显隐性的基因型.③不断提高小麦抗病品种的纯合度④检验杂种F1A.杂交、自交、测交、测交B.测交、杂交、自交、测交C.测交、测交、杂交、自交D.杂交、杂交、杂交、测交26.基因型Aa的豌豆连续自交.在图中,能正确表示其自交代数和纯种占子n 代个体比例关系的是()A.B.C.D.27.若把老鼠的尾巴从出生时就切除,一代一代的连续进行,10代以后生出的老鼠将是()A.无尾巴B.尾巴变短C.尾巴变长D.和普通老鼠一样28.番茄的红果对黄果是显性,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现用红果与黄果番茄杂交,从理论上计算,其后代的基因型可能出现的比例是()A.1:0或1:1B.1:0或1:2:1C.1:2:1 或1:1D.1:1:1:129.下列有关孟德尔的假说解释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生物的性状由遗传因子决定,在细胞中独立存在,不相融合,不会消失B.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成对存在C.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进入不同配子D.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固定的,使后代出现3:1的分离比30.人眼的虹膜褐色对蓝色是显性,一对褐眼的夫妇生了四个孩子,三个蓝眼一个褐眼,对这种现象最好的解释是()A.3:1符合基因的分离规律B.雌雄配子不能随机结合,产生了误差C.蓝眼基因与褐眼基因发生了干扰D.这对夫妇都含有蓝眼的基因,在每胎生育中都有出现蓝眼的可能性31.现有甲乙两瓶世代连续的果蝇,甲瓶中的个体全为灰身,乙瓶中的个体既有灰身也有黑身.让乙瓶中的灰身个体与黑身个体交配,子代只表现为灰身.据以上现象判断()①灰身为显性,黑身为隐性②黑身为显性,灰身为隐性③甲为乙的亲本④乙为甲的亲本⑤甲中的灰身为杂合体⑥乙中的灰身为纯合体.A.①③⑤B.①④⑥C.②④⑥D.②③⑤32.在“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当出现DD:Dd:dd=1:2:1时,就停止模拟实验B.每次取出的小球都要重新放回,保证每次模拟过程中D、d出现概率相同C.两个桶内小球每次取之前,都要混合均匀,然后随机取出其中一个组合D.两个桶内的小球总数可以不等,但每个桶内的两种彩球数必须相等33.孟德尔用豌豆进行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时不必考虑的是()A.显性亲本作父本,隐性亲本作母本B.两对相对性状各自要有显隐性关系C.对母本去雄,授以父本花粉D.亲本的双方都必须是纯合子34.“假说-演绎法”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方法,下列属于孟德尔在发现基因分离定律时的“演绎”过程的是()A.生物的性状是遗传因子决定的B.由F2出现了“3:1”推测,生物体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C.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分离,则测交后代会出现两种性状,比例接近1:1D.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分离,则F2中三种基因个体比接近1:2:135.两杂种黄色籽粒豌豆杂交产生种子120粒,其中纯种黄色种子的数目约为()A.0粒B.30粒C.60粒D.90粒36.紫茉莉花的红色(C)对白色(c)为不完全显性.下列杂交组合中,子代开红花比例最高的是()A.CC×ccB.Cc×CCC.cc×CcD.Cc×Cc37.豌豆花的顶生和腋生是一对相对性状,根据下表中的三组杂交实验结果,判B.腋生;甲、丁C.顶生;丙、丁D.腋生;甲、丙38.萝卜的花有红色的、紫色的、白色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表格是三种不)B.白色与白色杂交,后代均为白色C.红色与白色杂交,后代既有红色,也有白色D.可用紫色与白色杂交验证基因的分离定律代中纯合体比例为()39.将具有1对等位基因的杂合体,逐代自交3次,在F3A.1/8B.7/8C.7/16D.9/1640.有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男方的父亲是白化病患者,女方的弟弟也是白化病患者,但女方双亲表现正常,这对正常夫妇生出白化病的孩子的概率是()A.2/3B.1/2C.1/4D.1/641.如图为某遗传病的家谱图,则5和7婚配及6和8婚配后代子女患病的概率分别是()A.0,8/9B.1/4,1C.1/9,1D.0,1/942.某男子为六指的纯合体患者,婚前已通过外科手术将多余的手指切除,他与一手指正常的女性结婚,婚后他们所生育的子女是()A.都患六指B.儿子患六指,女儿正常C.女儿患六指,儿子正常D.都正常43.菜豆是自花授粉的植物,其花色中有色花对白色花的显性.一株杂合有色花菜豆Cc生活在海岛上,如果海岛上没有其他菜豆植株存在,且菜豆为一年生植物,那么三年之后,海岛上开有色花菜豆植株和开白色花菜豆植株的比例是()A.3:1B.15:7C.9:7D.15:944.人类秃发遗传是由位于常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b+和b控制,b+b+表现正常,bb表现秃发,杂合子b+b 在男性中表现秃发,而在女性中表现正常;一对夫妇丈夫秃发妻子正常,生育一秃发儿子和一正常女儿.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人类秃发遗传与性别相关联,属于伴性遗传B.秃发儿子和正常女儿的基因型分别是bb和b+bC.若秃发儿子和正常女儿基因型相同,父母一定是纯合子D.这对夫妇再生一女儿是秃发的概率是0或25%或50%45.假设某植物种群非常大,可以随机交配,没有迁入和选出,基因不产生突变.抗病基因R对感病基因r为完全显性.现种群中感病植株rr占1/9,抗病植株RR 和Rr各占4/9,抗病植株可以正常开花和结实,而感病植株在开花前全部死亡.则子一代中感病植株占()A.1/9B.1/16C.4/81D.1/846.一对灰翅昆虫交配产生的91只后代中,有黑翅22只,灰翅45只,白翅24只.若黑翅与灰翅昆虫交配,则后代中黑翅的比例最有可能是()A.33%B.50%C.67%D.100%47.已知某环境条件下某种动物的AA和Aa个体全部存活,aa个体在出生前会全部死亡,现该动物的一个大群体,只有AA、Aa两种基因型,其比例为1:2.假设每对亲本只交配一次且成功受孕,均为单胎.在上述环境条件下,理论上该群体随机交配产生的第一代中AA和Aa的比例是()A.1:1B.1:2C.2:1D.3:148.玉米是雌雄同株、异花受粉植物,可以接受本植株的花粉,也能接受其他植株的花粉.在一块农田间行种植等数量基因型为Aa和aa的玉米(A和a分别控制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且AA、Aa表现型相同),假定每株玉米结的子粒数目相同,收获的玉米种下去,具有A表现型和a表现型的玉米比例应接近()A.1:4B.5:11C.1:2D.7:949.大约在70个表型正常的人中有一个白化基因杂合子.一个表型正常、其双亲也正常、但有一个白化病弟弟的女人,与一无亲缘关系的正常男子婚配.问他们所生的孩子患白化病的概率是()A.1/6B.1/9C.1/420D.1/56050.食指长于无名指为长食指,反之为短食指,该相对性状由常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控制(T S表示短食指基因,T L表示长食指基因.)此等位基因表达受性激素影响,T S在男性为显性,T L在女性为显性.若一对夫妇均为短食指,所生孩子既有长食指又有短食指,则该夫妇再生一个孩子是长食指的概率为()A.3/4B.1/3C.1/2D.1/4二、解答题(共3小题,满分40分)51.假如某草原存在如图所示的食物网.①此生态系统中作为生产者的生物是___________,作为初级消费者的生物是_________.②该食物网中,含能量最多的是_________,最终能量来源是_________.③杀虫剂DDT可通过_________的富集对猫头鹰甚至人类造成危害.④若猫头鹰增重100克所需要的能量1/2来自兔,1/2来自食虫鸟,则猫头鹰增重100克,至少需要消耗草_________克.52.如图为豌豆的一对相对性状正交遗传实验过程图解,请仔细读图后回答下列问题:(1)在该实验的亲本中,父本是_________,母本是_________.(2)操作①叫_________,为了确保杂交实验成功,①的操作应注意,时间上_________;操作②进行后必需对母本进行套袋.其目的是_________.(3)根据图示写出反交的亲本组合为_________.若反交P皆为纯合子,让F 1进行自交,F 2 性状中高茎(H)与矮茎(h)之比为_________,生物体的这种现象称作_________.53.鸭蛋蛋壳的颜色主要有青色和白色两种.金定鸭产青色蛋,康贝尔鸭产白色蛋.为研究蛋壳颜色的遗传规律,研究者利用这两个鸭群做了五组实验,结果如(1)根据第1、2、3、4组的实验结果可判断鸭蛋壳的_________色是显性性状.(2)第3、4组的后代均表现出_________现象,比例都接近3:1.(3)第5组实验结果显示后代产青色蛋的概率接近_________,该杂交称为_________,用于检验F的基因型.1(4)第1、2组的少数后代产白色蛋,说明双亲中的_________鸭群混有杂合子.(5)运用_________方法对上述遗传现象进行分析,可判断鸭蛋壳颜色的遗传符合孟德尔的_________定律.2017-2018学年福建省莆田二中高二(上)第二次月考生物试卷(理科)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1-40每题1分.40-50每题2分01.从生态学上考虑,农民在农田里除草是为了调整()A.作物和杂草间的生态平衡B.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C.水和肥料的使用效率D.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方向【考点】农业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专题】正推法;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分析】绿色植物为自然界中的生物提供物质和能量,能量在流动的过程中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解答】解: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常见有: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合作关系、寄生关系等.小麦与杂草,相互争夺阳光、水分、无机盐和生存的空间,属于竞争关系.农民要拔掉杂草,是为了使能量集中流向对人类有用的小麦.因此麦田中农民要拔掉杂草,用生态学观点看这是为了调整能量在生态系统中流动的方向.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准确判断问题的能力.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当狼吃掉一只兔子时,就获得了兔的全部能量B.当狼捕食兔子并经同化作用合成了自身的有机物时,能量就从第一营养级流入了第二营养级C.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制造了有机物时,能量就由非生物环境流入了生物群落D.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往复循环的【考点】生态系统的功能.【分析】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具有单向传递、逐级递减的特点,能量传递效率为10%-20%.【解答】解:A、当狼吃掉一只兔子时,并不能全部消化吸收,只能获得兔子的部分能量,A错误;B、食物链是从生产者开始的,所以第一营养级的生物一定是生产者,而兔子应该属于第二营养级,所以当狼捕食兔子并同化为自身的有机物时,能量就从第二营养级流入第三营养级,B错误;C、绿色植物(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释放出氧气,从而使能量和碳元素进入了生物群落,C正确;D、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单向的,逐级递减的,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相关知识点,意在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程度,培养了学生分析题意、获取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3.流经某一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A.照射到该生态系统中的全部太阳能B.该生态系统中所有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体内的能量C.该生态系统中生产者体内的能量D.该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考点】生态系统的功能.【分析】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指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过程.能量的输入是从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开始的.能量传递的途径是食物链和食物网.能量最终以热能形式散失.【解答】解:流经某一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指这个生态系统的生产者所固定的全部太阳能.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能力.还要知道,能量流动特点:①单向流动:生态系统内的能量只能从第一营养级流向第二营养级,再依次流向下一个营养级,不能逆向流动,也不能循环流动.②逐级递减: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逐级减少,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间的传递效率是10%-20%;可用能量金字塔表示.4.厂区被SO2轻度污染时,通过柳杉、丁香等植物吸收SO2可消除污染,这表明生态系统具有()A.恢复力稳定性B.抵抗力稳定性C.反馈调节D.无限的自动调节能力【考点】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专题】对比分析法;生态系统.【分析】生态系统中的组成成分越多,营养结构就越复杂,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就越强,其抵抗力稳定性就越强,相反的其恢复力稳定性就越弱.不同的生态系统会因为营养结构不同而具有不同的抵抗力或恢复力稳定性.【解答】解:AB、厂区被SO2轻度污染时,通过柳杉、丁香等植物吸收SO2可消除污染,这说明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使自身保持原状的能力,属于抵抗力稳定性,A错误;B正确;C、厂区被SO2轻度污染时,通过柳杉、丁香等植物吸收SO2可消除污染,没有体现反馈调节,C错误;D、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限的,如果SO2浓度太大,超过植物的吸收能力,就会造成环境污染,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稳定性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识记和理解能力,解题的关键抵抗力稳定性高的生态系统,其恢复力稳定性低.5.大气中的碳进入生物群落的形式和作用是()A.碳盐酸,呼吸作用B.CO2,分解作用C.含碳有机物,光合作用D.CO2,光合作用和化能合成作用【考点】生态系统的功能.【专题】正推法;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分析】二氧化碳从生物群落进入无机环境的途径:呼吸作用、微生物的分解作用、燃烧;二氧化碳从无机环境进入生物群落的途径:光合作用、化能合成作用.生态系统的碳循环指的是碳元素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往返的过程,生态系统中的碳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是以CO的形式循环的,而碳在生物群落间的传2递形式是有机物.【解答】解:(1)生态系统中的碳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是以CO的形式2循环的;(2)光合作用是二氧化碳从无机环境进入生物群落的主要途径,其次还可以通过化能合成作用进入生物群落.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物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相关知识点,意在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程度,培养了学生分析题意、获取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知道碳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中的主要存在形式以及二氧化碳从生物群落进入无机环境的途径.6.引起温室效应、酸雨、臭氧层空洞的主要气体污染物依次是()A.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B.二氧化硫、二氧化碳、氮氧化物C.氮氧化物、二氧化碳、二氧化硫D.二氧化碳、氮氧化物、二氧化硫【考点】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分析】球性生态环境问题:(1)全球气候变;(2)水资源短缺;(3)臭氧层破坏;(4)酸雨;(5)土地荒漠化;(5)海洋污染;(6)生物多样性锐减.这些全球性的生态环境问题,对生物圈的稳态造成严重威胁,并且影响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解答】解:(1)引起温室效应的气体是二氧化碳;(2)引起酸雨主要是二氧化硫等酸性气体;(3)引起臭氧层空洞主要是氮氧化物.故选:A.【点评】本题知识点简单,考查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要求考生识记全球性生态环境的主要问题,及各种生态环境问题的形成原因及主要危害,能根据题干要求选出正确的答案,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7.1970年,美国的玉米由于受到一种叶菌病的危害而严重减产.后来在墨西哥发现了对这种病菌有抗性的野生玉米,从而为改良玉米品种找到了必要的物质基础.这一事实说明了野生生物的()A.直接价值B.间接价值C.美学价值D.潜在价值【考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和措施.【分析】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价值巨大.1、直接价值:如动植物为人类提供的粮食、油料、蔬菜、水果、肉、奶、蛋及许多药物等.2、间接价值:生物多样性在自然界的物质循环、净化环境、改良土壤、涵养水源及调节气候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3、潜在价值:人类所认识和利用的是生物的一小部分,大量的野生生物的使用价值目前还不清楚,它们具有巨大的潜在使用价值.【解答】解:利用野生生物原有的基因并用于科学研究,这一事实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A正确;BC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生物多样性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本题属识记内容,相对简单,应理解加记忆并举,学生作答一般不会出现太多错误.还要知道,生物多样性锐减的原因:生存环境的改变和破坏;掠夺式开发和利用;环境污染;外来物种入侵或引种到缺少天敌的地区.8.关于营养级的错误叙述的是()A.处于同一营养级别的动物一定是一个种群B.能量只能由较低营养级流向较高营养级C.同一种动物可同时占几个营养级D.营养级是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分析的基础【考点】生态系统的结构.【专题】正推法;生态系统.【分析】处于同一营养级的动物的食物来源相似,但不一定是一个种群;能量沿食物链逐级递减,传递效率为10%~20%,故营养级一般不超过5个;同一种动物可处于不同的食物链中,同时占几个营养级.【解答】解:A、处于同一营养级的动物的食物来源相似,但不一定是一个种群,A错误;B、能量流动是单向的,只能由较低营养级流向较高营养级,且逐级递减,B正确;C、同一种动物可处于不同的食物链中,可同时占几个不同的营养级,C正确;D、营养级是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分析的基础,其中生产者是第一营养级,D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结构及功能,意在考察考生对所学生物学知识的理解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9.下列不属于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的是()A.心猿意马B.飞蛾扑火。

福建省莆田二十五中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

福建省莆田二十五中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

2017-2018学年福建省莆田二十五中高二(上)期末生物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每道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2分共60分)1.下列关于内环境稳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内环境稳态是指其各种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的恒定不变 B.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C.稳态的形成有许多器官、系统参与 D.人体调节内环境稳态的能力是有限的2.下列物质,在内环境中能找到的是()A.甲状腺激素 B.麦芽糖 C.消化酶 D.呼吸氧化酶3.如图中a、b、c分别表示3种细胞外液,箭头表示3种液体之间的相互关系.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a的蛋白质含量最高 B.b中的细胞2为血细胞 C.c中细胞3的种类最多 D.当a→b受阻时会发生组织水肿4.下列过程,发生在内环境中的生理生化反应是()A.神经递质和激素的合成 B.抗体和抗原的特异性结合 C.丙酮酸氧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 D.蛋白质在消化道中的消化分解5.以下关于动物内环境和稳态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葡萄糖、生长激素、抗体属于人体内环境的成分 B.人体摄入弱碱水会导致血浆pH显著上升 C.若内环境稳态不能维持,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就会受到威胁 D.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血浆中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6.在一起交通事故中,某人大脑受伤,不能说话但能听懂别人的话,那么受损的部位是()A.S区 B.脊髓 C.H区 D.V区7.下列关于反射和反射弧的叙述,正确的是()A.反射弧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B.反射活动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完成 C.只要有完整的反射弧,必然会出现反射活动 D.反射和反射弧在性质上是完全相同的8.下列关于兴奋传导的叙述,正确的是()A.神经纤维膜内局部电流的流动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一致 B.神经纤维上已兴奋的部位将恢复为静息状态的零电位 C.突触小体完成“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 D.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使突触后膜产生兴奋9.在奥运会期间某运动员踝关节扭伤,医生喷涂外用麻醉药处理其伤处,使他暂时感觉不到疼痛,以便能继续比赛.该药物作用的结构最可能是()A.神经中枢 B.突触 C.感受器 D.效应器10.下列有关糖代谢及其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胰岛B细胞分泌的激素促进④、⑤、⑥、⑦等过程 B.胰岛B细胞分泌的激素促进①、③过程 C.胰岛A细胞分泌的激素促进④过程 D.②过程可发生在肌肉、肝脏细胞中11.机体在某种环境条件发生改变时,内环境中某种激素的含量会发生变化.下列各项所示条件变化和激素对应正确的是()A.食物缺碘--生长激素含量增加 B.过度饥饿--胰岛素含量增加 C.食物过咸--抗利尿激素含量增加 D.温度过高--甲状腺激素含量增加12.人体内多种激素之间表现为协同作用.下列是某同学所作的归纳,其中有误的是()A.① B.② C.③ D.④13.吃食物过咸时会产生渴的感觉,产生渴觉的感受器和神经中枢分别位于()A.大脑皮层和下丘脑 B.下丘脑和下丘脑 C.大脑皮层和大脑皮层 D.下丘脑和大脑皮层14.如图箭头表示神经冲动的传导途径,其中哪一条最为准确()A.A B.B C.C D.D15.以枪乌贼的粗大神经纤维做材料,测定其受刺激后的电位变化过程.如图中箭头表示电流方向,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在a点左侧刺激,依次看到现象的顺序是4、2、4、3、4 B.在b点右侧刺激,依次看到现象的顺序是4、3、4、2、4 C.在a、b两点中央刺激,依次看到现象的顺序是4、1、4 D.在a、b两点中央偏左刺激,依次看到现象的顺序是4、3、4、2、416.肉毒杆菌毒素是从肉毒杆菌中提取的毒蛋白,是自然界己知最强的神经毒素.它能选择性地阻遏乙酰胆碱(神经递质的一种)的释放过程,这种毒素对兴奋传递的作用是()A.使另一神经元产生兴奋 B.使兴奋的传递中断 C.使兴奋的传递加速 D.使另一神经元产生抑制17.当一个突然遇见很危险的情境时,血中肾上腺素的含量立即上升,产生多种生理反应,这一生理调节生理属于()A.神经调节 B.体液调节 C.神经--体液调节 D.激素调节18.绿色植物倒伏后,它的茎秆能部分恢复直立状态,引起这种现象的原因是()A.受重力影响,向地性 B.受重力影响,背地性 C.受水的影响,向水性 D.受光的影响,向光性19.胚芽鞘产生生长素的部位、感受单侧光的部位和弯曲生长的部位分别是()A.尖端、尖端、尖端 B.尖端、尖端、尖端下部 C.尖端、尖端下部、尖端下部 D.尖端、尖端下部、尖端20.下列关于植物生长素发现的过程叙述错误的是()A.达尔文根据实验提出,单侧光可以使胚芽鞘尖端产生吲哚乙酸,并可以传递到胚芽鞘下部的伸长区,从而造成背光面生长快,引起向光弯曲生长 B.鲍森•詹森通过实验证明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刺激可以透过琼脂片 C.拜尔的实验证明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因为尖端产生的刺激在其下部分布不均匀造成的 D.温特的实验证明造成胚芽鞘弯曲的刺激确实是化学物质,并命名为生长素21.用同位素14C标记的吲哚乙酸来处理一根枝条的一端,然后探测另一端是否有放射性14C的吲哚乙酸存在.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处理方法及结果的叙述正确的是()A.处理甲图中的A端,在甲图中的B端探测不到14C的存在 B.处理甲图中的B 端,在甲图中的A端探测到14C的存在 C.处理乙图中的A端,在乙图中的B端探测到14C的存在 D.处理乙图中的B端,在乙图中的A端探测到14C的存在22.下列关于生长素应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用较高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溶液处理马铃薯的块茎能促进其发芽 B.不用生长素处理的枝条,扦插时不能成活 C.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溶液喷洒未授粉的油菜花能提高产量 D.用较高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溶液处理去掉顶芽的枝条能保持顶端优势23.某生物兴趣小组探究不同浓度2,4-D.溶液对扦插枝条生根情况的影响结A.本实验的因变量是根的长度 B.实验表明2,4- D.是一种植物激素 C.2,4- D.溶液对扦插枝条生根具有两重性 D.一定浓度的2,4- D.溶液对扦插枝条生根具有促进作用24.关于图示的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A.产生顶端优势的植物侧芽生长素浓度大于h B.用B、D点所对应浓度的生长素处理扦插枝条则生根效果相同 C.若某植物幼苗向光侧的生长素浓度为f,则背光侧的生长素浓度可能大于2f D.若水平放置的植物茎的近地侧生长素浓度为2f,则茎的远地侧生长素浓度小于f25.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说法正确的是()A.共同进化都是通过物种之间的生存斗争实现的 B.生物多样性是长期共同进化的结果 C.捕食者对猎物起到选择作用但猎物对捕食者无此作用 D.个别物种的形成或灭绝对其他物种的进化没有影响26.关于达尔文进化学说的解释中,不正确的是()A.过度繁殖削弱了生存斗争 B.遗传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内在因素 C.生存斗争是生物进化的动力 D.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27.埃及斑蚊是传播某种传染病的媒介.某地区在喷洒杀虫剂后,此蚊种群数量减少了99%,但一年后,该种群又恢复到原来的数量,此时再度喷洒相同的杀虫剂后,仅杀死了40%的斑蚊.对此现象的正确解释是()A.杀虫剂导致斑蚊基因突变产生抗药性基因 B.斑蚊体内累积的杀虫剂增加了自身的抗药性 C.原来的斑蚊种群中少数个体有抗药性基因 D.第一年的斑蚊种群没有基因突变28.下列有关物种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马和驴可以繁殖后代,所以马和驴是同一物种 B.山羊和绵羊虽同是羊,但不属同一物种,因而不能基因交流 C.新物种的形成不一定要经过地理隔离D.物种是自然状态下,能相互交配并且产生可育后代的一群生物个体29.下列不属于生物多样性所包括的内容的一项是()A.物种的多样性 B.基因的多样性 C.生存环境的多样性 D.生态系统的多样性30.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下列观点中正确的是()A.人工培育的新物种只能生活在人工环境中 B.捕食者的存在对被捕食者是有害无益的 C.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隔离包括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 D.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二、非选择题(40分)31.如图是人体某局部组织的模式图,图中箭头表示物质的交换方向,A、B、C 表示结构,a、b、c、d表示液体.据图分析回答:(1)图中A、B、C分别表示的结构是:A_________;B_________;C_________;(2)a~d中不属于内环境组分的是_________;内环境中各成分之间的关系可表示为_________(用字母和箭头表示).(3)维持内环境渗透压的Na+和Cl-以及葡萄糖、氨基酸等物质要经过_________、_________系统.才能进入内环境.(4)某人喝入大量的食醋后是否会引起内环境中的pH值明显下降?_________,原因是图中标号_________内存在着_________物质.32.如图为人体下丘脑、垂体调节的主要途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1)图中TRH是_________,B是_________;(2)由下丘脑到A发挥作用,其调节方式是_________;(3)寒冷环境中,激素A和B在血液中的含量_________,作用于骨骼肌和其他组织后,形成x产热的原因是_________;(4)常温下,血液中A的含量有增加趋势时,TRH和TSH的分泌量将_________,这种调节属于_________调节;(5)若人体的血糖浓度较低,可直接刺激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促使血糖含量_________.此外,一方面可通过下丘脑作用于胰岛A细胞使其分泌胰高血糖素,另一方面下丘脑可通过内脏神经作用于肾上腺,使其分泌_________,促使血糖含量升高.该激素与胰高血糖素间的关系是_________.33.如图为人体部分特异性免疫过程的示意图,a、b、c表示细胞.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该特异性免疫属于_________免疫,图中b细胞在人体内可以来自_________.(2)图中a、b、c、d能够识别抗原的是_________.(填字母)(3)若图中所示的抗原为酿脓链球菌,因其表面的抗原决定簇与人心脏瓣膜上的一种物质的表面结构十分相似,物质d向心脏瓣膜发起进攻,使人患上风湿性心脏病,这属于免疫失调中的_________病.(4)当抗原经过⑤⑥过程时,人体内产生d的主要特点是数量多、速度快,与合成与分泌d有关的细胞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4.假设某果蝇种群中雌雄个体数目相等,且对于A和a这对等位基因来说只有Aa一种基因型,回答下列问题:(1)若不考虑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则该果蝇种群中A基因频率:a基因频率为_________,理论上,该果蝇种群随机交配产生的第一代中AA、Aa和aa的数量比为_________,A基因频率为_________.(2)若该果蝇种群随机交配的实验结果是第一代中只有Aa和aa两种基因型,且比例为2:1,则对该结果最合理的解释是_________,根据这一解释,第一代再随机交配,第二代中Aa和aa基因型个体数量的比例应为_________.2015-2015学年福建省莆田二十五中高二(上)期末生物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道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2分共60分)01.下列关于内环境稳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内环境稳态是指其各种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的恒定不变 B.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C.稳态的形成有许多器官、系统参与 D.人体调节内环境稳态的能力是有限的【考点】内环境的理化特性.【专题】正推法;内环境与稳态.【分析】关于“内环境稳态的调节”应掌握以下几点:(1)实质:体内化学成分和渗透压、温度、pH等理化特性呈现动态平衡的过程;(2)定义:在神经系统和体液的调节下,通过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的状态;(3)调节机制: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4)层面:水、无机盐、血糖、体温等的平衡与调节;(5)意义: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解答】解:A、内环境的稳态是指内环境的各种化学成分的含量和各种理化性质保持相对稳定,A错误;B、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B正确;C、稳态的形成都有许多器官、系统参与,C正确;D、人体调节内环境稳态的能力是有限的,D正确.故选:A.【点评】题考查内环境的作用、内环境的稳态,要求考生识记内环境的组成及作用;识记内环境稳态的概念、调节机制及意义,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2.下列物质,在内环境中能找到的是()A.甲状腺激素 B.麦芽糖 C.消化酶 D.呼吸氧化酶【考点】内环境的组成.【专题】正推法;内环境与稳态.【分析】(1)体液是由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组成,细胞内液是指细胞内的液体,而细胞外液即细胞的生存环境,它包括血浆、组织液、淋巴等,也称为内环境.(2)血浆、淋巴、组织液中物质:①小肠吸收的物质在血浆、淋巴中运输:水、盐、糖、氨基酸、维生素、血浆蛋白、甘油、脂肪酸等.②细胞分泌物:抗体、淋巴因子、神经递质、激素等.、水分、尿素等.③细胞代谢产物:CO2【解答】解:A、甲状腺激素由甲状腺分泌后进入血浆,随体液运输到达全身各处,所以在内环境中能找到,A正确;B、麦芽糖属于二糖,不能进入人体内环境中,B错误;C、消化酶由消化腺合成并分泌后,进入消化道,不属于内环境成分,C错误;D、呼吸氧化酶属于胞内酶,位于细胞内,不属于内环境成分,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的知识点是属于内环境成分的归纳.规律总结:凡是可以存在于血浆、组织液、淋巴液中的物质都属于内环境的成分;凡是细胞的结构物质或只存在于细胞内的物质都不是内环境的成分;凡是与外界相通的腔性器官内的液体不属于体液,其内的液体也不属于内环境.3.如图中a、b、c分别表示3种细胞外液,箭头表示3种液体之间的相互关系.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a的蛋白质含量最高 B.b中的细胞2为血细胞 C.c中细胞3的种类最多 D.当a→b受阻时会发生组织水肿【考点】内环境的组成.【专题】图形图表题;内环境与稳态.【分析】人体以水为基础的液体都叫体液,可以分成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细胞外液构成细胞生活的内环境,包括:组织液、血浆、淋巴.根据图中物质交换,推出a是淋巴,b是血浆,c是组织液.【解答】解:A、血浆与组织液和淋巴相比,血浆b中蛋白质含量最高,A错误;B、血浆中的细胞主要是血细胞,B正确;C、c是组织液,细胞3是组织细胞,种类最多,C正确;D、当淋巴回流进入血浆受阻时,组织液增多,导致组织水肿,D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内环境的组成,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4.下列过程,发生在内环境中的生理生化反应是()A.神经递质和激素的合成 B.抗体和抗原的特异性结合 C.丙酮酸氧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 D.蛋白质在消化道中的消化分解【考点】内环境的组成.【专题】正推法;内环境与稳态.【分析】本题是对发生在内环境中的生化反应的总结,内环境由血浆、组织液、淋巴组成,能发生在血浆、组织液或者淋巴液内的反应属于发生在内环境中的反应.【解答】解:A、神经递质和激素的合成发生在细胞内,不是发生在内环境中的生理生化反应,A错误;B、抗体和抗原的特异性结合,发生在内环境中,B正确;C、丙酮酸氧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发生在细胞内,不是发生在内环境中的生理生化反应,C错误;D、消化道与外界环境直接相通,消化道内的液体不是体液,蛋白质在消化道中的消化分解不是发生在内环境中的生理生化反应,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是对发生在内环境中的生化反应的总结,规律总结:凡是发生在血浆、组织液、淋巴液中的生化反应都属于发生在内环境中的生理生化反应;凡是只发生在细胞内的反应都不是发生在内环境中的生理生化反应;与外界环境直接相通的腔性器官内的液体不属于体液,其内的生化反应也不是发生在内环境中的生理生化反应.5.以下关于动物内环境和稳态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葡萄糖、生长激素、抗体属于人体内环境的成分 B.人体摄入弱碱水会导致血浆pH显著上升 C.若内环境稳态不能维持,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就会受到威胁 D.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血浆中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考点】内环境的理化特性;内环境的组成.【专题】正推法;内环境与稳态.【分析】1、关于“内环境稳态的调节”应掌握以下几点:(1)实质:体内渗透压、温度、pH等理化特性和化学成分呈现动态平衡的过程;(2)定义:在神经系统和体液的调节下,通过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的状态;(3)调节机制: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4)层面:水、无机盐、血糖、体温等的平衡与调节;(5)意义: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2、内环境的理化性质主要包括温度、pH和渗透压:(1)人体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37℃左右;(2)正常人的血浆接近中性,pH为7.35~7.45.血浆的pH之所以能够保持稳定,与它含有的缓冲物质有关;(3)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在组成细胞外液的各种无机盐离子中,含量上占有明显优势的是Na+和Cl-,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来源于Na+和Cl-.【解答】解:A、葡萄糖是营养物质,生长激素需要通过体液运输,抗体主要分布在血浆中,因此葡萄糖、生长激素、抗体属于人体内环境的成分,A正确;B、人体摄入弱碱水不会导致血浆pH显著上升,因为血浆中存在缓冲物质,B错误;C、内环境稳态是生命活动正常进行的必要条件,若内环境稳态不能维持,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就会受到威胁,C正确;D、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血浆中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D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内环境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内环境的组成及化学成分;识记和理解内环境的理化特性,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6.在一起交通事故中,某人大脑受伤,不能说话但能听懂别人的话,那么受损的部位是()A.S区 B.脊髓 C.H区 D.V区【考点】脑的高级功能.【专题】正推法;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分析】大脑皮层言语区中,W区为书写中枢,V区为视觉性语言中枢,S区为运动性语言中枢,H区为听觉性语言中枢.患者不能说话,说明S区即运动性语言中枢受损.【解答】解:A、S区是运动性语言中枢,若受损则表现为不能说话,A正确;B、脊髓是低级中枢,而言语区位于大脑皮层,B错误;C、H区是听觉性语言中枢,若受损则表现为听不懂别人讲话,C错误;D、V区是视觉性语言中枢,若受损则表现为不能阅读,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大脑皮层功能区的各语言中枢,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能正确区分各语言中枢的功能及受损时的症状.7.下列关于反射和反射弧的叙述,正确的是()A.反射弧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B.反射活动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完成 C.只要有完整的反射弧,必然会出现反射活动 D.反射和反射弧在性质上是完全相同的【考点】反射的过程.【分析】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其结构基础是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五部分构成.【解答】解:A、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神经元,A错误;B、反射弧是反射的结构基础,反射活动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完成,B正确;C、反射完成的两个条件:反射弧和一定强度的刺激,C错误;D、反射是生理过程,反射弧是反射的结构基础,它们在性质上是不相同的,D 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反射和反射弧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8.下列关于兴奋传导的叙述,正确的是()A.神经纤维膜内局部电流的流动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一致 B.神经纤维上已兴奋的部位将恢复为静息状态的零电位 C.突触小体完成“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 D.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使突触后膜产生兴奋【考点】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分析】静息时,神经细胞膜对钾离子的通透性大,钾离子大量外流,形成内负外正的静息电位;受到刺激后,神经细胞膜的通透性发生改变,对钠离子的通透性增大,因此形成内正外负的动作电位.兴奋部位和非兴奋部位形成电位差,产生局部电流,兴奋就以电信号的形式传递下去,但在神经元之间以神经递质的形式传递.【解答】解:A、神经纤维膜内局部电流的流动方向是由兴奋部位流向未兴奋部位,这与兴奋传导的方向一致,A正确;B、神经纤维上已兴奋的部位将恢复为静息电位(内负外正),而不是零电位,B 错误;C、突触小体完成“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变,C错误;D、神经递质有兴奋型和抑制型两种类型,所以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使突触后膜产生兴奋或抑制,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重点考查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过程,要求考生识记突触的结构和神经递质的相关知识,掌握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过程,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对选项作出准确的判断.9.在奥运会期间某运动员踝关节扭伤,医生喷涂外用麻醉药处理其伤处,使他暂时感觉不到疼痛,以便能继续比赛.该药物作用的结构最可能是()A.神经中枢 B.突触 C.感受器 D.效应器【考点】反射弧各部分组成及功能.【分析】反射过程:一定的刺激按一定的感受器所感受,感受器发生了兴奋;兴奋以神经冲动的方式经过传入神经传向中枢;通过神经中枢的分析与综合活动,神经中枢产生兴奋又经一定的传出神经到达效应器,使根据神经中枢传来的兴奋对外界刺激做出相应的规律性活动.【解答】解:A、神经中枢位于在灰质里,功能相同的神经元细胞体汇集在一起,调节人体的某一项相应的生理活动,这些调节某一特定生理功能的神经元群就叫做神经中枢,而外用药物作用于皮肤,A错误;B、神经元之间的联系是突触,位于脑和脊髓中,而外用药物作用于皮肤,B错误;C、感受器是感觉神经末梢和支配的肌肉和腺体,则医生喷涂外用麻醉药使人体神经中枢对某处的疼痛刺激无反应,该药物最可能抑制该处感受器的作用,C正确.D、外用麻醉药处理效应器,则肌肉无法完成反射活动,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反射弧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属于中档题.10.下列有关糖代谢及其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胰岛B细胞分泌的激素促进④、⑤、⑥、⑦等过程 B.胰岛B细胞分泌的激素促进①、③过程 C.胰岛A细胞分泌的激素促进④过程 D.②过程可发生在肌肉、肝脏细胞中【考点】体温调节、水盐调节、血糖调节.【分析】阅读题干信息,血糖的三个来源是食物中糖类消化吸收、糖原分解和非糖类物质转化;血糖的去路是氧化分解、合成糖原、转化成脂肪和某些氨基酸;其中血糖的来源使得血糖浓度升高,血糖的去路使得血糖浓度降低.胰岛素是惟一能降低血糖的激素,其作用分为两个方面:促进血糖氧化分解、合成糖原、转。

2017-2018上学期高二年级期末考试生物试卷

2017-2018上学期高二年级期末考试生物试卷

2017——2018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高二年级生物试卷间:90分时钟试满分:100分考第I卷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40个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1、下列各组合中,能体现生命系统由简单到复杂的正确层次的是()①一个大西瓜②血液③白细胞④变形虫⑤血红蛋白⑥SARS病毒⑦同一片草原上的所有绵羊⑧某森林中的所有鸟⑨一个桃园⑩一池塘中的所有生物A.⑤⑥③②①④⑦⑩⑨ B.③②①④⑦⑩⑨C.③②①④⑦⑧⑩⑨ D.⑤②①④⑦⑩⑨2、下列属于相对性状的是()A.狗的短毛和卷毛 B.羊的黑毛和兔的白毛C.牛的棕毛和黑毛 D.人的身高和体重3、血浆、组织液和淋巴三者之间关系模式图正确的是( )4、用纸层析法分离叶绿体中的色素,四种色素扩散速度最快和最慢的分别是()A. 叶绿素a ;胡萝卜素B. 叶绿素b ;胡萝卜素C. 胡萝卜素;叶绿素aD. 胡萝卜素;叶绿素b5、在下列各杂交组合中,后代只出现一种表现型的亲本组合是()A.EeFf×EeFf B.EeFF×EEFf C.EeFF×eeff D.EEFf×eeFf6、下列有关突触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突触前膜与后膜之间有间隙B.兴奋由电信号转变成化学信号,再转变成电信号C.兴奋在突触处只能由前膜传向后膜D.突触前后两个神经元的兴奋是同步的7、如图是显微镜观察物像时镜头的组合情况。

使用下列哪一组合,在视野内看到的细胞数量最多()A.2、4、5 B. 2、3、5 C.1、4、6 D.1、3、68、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A.精原细胞滋长增大时B.第一次分裂结束时C.第二次分裂结束时D.精细胞变成精子时9、生产上培养无子番茄、无子西瓜、青霉素高产菌株、杂交培育矮杆抗病小麦的原理依次是()①基因突变②基因重组③染色体变异④生长素促进果实发育A.③④①② B.③④②① C.④③①② D.④③②①10、科学家培育出一种类似于细菌的“人造细胞”。

莆田市高二第一学期期末生物试卷14

莆田市高二第一学期期末生物试卷14

莆田市高二第一学期期末生物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 下列有关实验操作方面的叙述,正确的有()①叶绿体中色素的分离实验中,胡萝卜素在滤纸条上扩散速度最快②使用显微镜时,先用低倍镜观察,再用高倍镜并调节粗准焦螺旋③红瓤西瓜的西瓜汁中含有丰富的葡萄糖和果糖,是还原糖鉴定实验的理想材料④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分布实验中,正确的步骤是取细胞→水解→制作涂片→冲洗涂片→染色→观察⑤可用紫色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观察质壁分离及复原现象⑥观察线粒体时,用甲基绿染色后线粒体被染成蓝绿色⑦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时,可以用澄清的石灰水检测二氧化碳的产生,用碱性条件下的重铬酸钾溶液检测酒精的产生A.①②B.①③C.①⑤D.⑤⑦2. 下列哪项是植物在单侧光照射下,表现出向光性的原因()A.植物背光一侧生长素含量少于向光一侧B.植物背光一侧生长素含量多于向光一侧C.植物背光一侧生长素含量等于向光一侧D.植物背光一侧生长比向光一侧慢3. 精确的定向转运机制保证了生物体生命活动的有序进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动物激素通过体液定向转运至靶细胞B.在植物体内生长素只能进行极性运输C.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向由膜上载体决定D.细胞骨架与细胞内物质定向转运有关4. 下列各项中与决定蛋白质多样性无关的是( )A.氨基酸的种类和数目B.氨基酸的排列顺序C.核糖体的种类和数目D.蛋白质的空间结构5. 胚乳发育与胚发育的共同点是:( )A.发育部位相同B.起始发育时间相同C.细胞分裂方式相同D.组织分化结果相同6. 真核生物的性状从根本上来说决定于()A.DNA上碱基的排列顺序B.mRNA上碱基的排列顺序C.tRNA上碱基的排列顺序D.蛋白质中氨基酸的排列顺序7. 由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跨(穿)膜运输的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运输B.与方式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C.方式b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响8. 研究发现,Cyclin B3(蛋白)在雌性哺乳动物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发挥独特作用,当Cyelin B3缺失时雌性小鼠不能产生后代(个体)。

2018莆田市生物市统考试卷

2018莆田市生物市统考试卷

D������ ④
31������ 豌豆子叶的黄色 ( Y) ㊁ 圆粒种子 ( R) 均为显 色圆粒豌豆与绿色皱粒豌豆杂交ꎬ F2 的表现型 比例为 A������ 2 ʒ 2 ʒ 1 ʒ 1㊀ ㊀ ㊀B������㊀1 ʒ 1 ʒ 1 ʒ 1
性ꎬ 两亲本杂交的 F1 表现型如下图ꎮ 让 F1 中黄
8������ 在做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时ꎬ 分别同时从甲小桶和乙桶抓取小球 50 ~ 100 次ꎬ 统计小球 B������ 1 / 5㊀ ㊀ ㊀ ㊀ C������ 1 / 2㊀ ㊀ ㊀ ㊀ D������ 1 / 4
9������ 大豆的白花和紫花为一对相对性状ꎮ 下列四组杂交实验中ꎬ 能判定性状显隐性关系的是 ① 紫花 ˑ紫花ң紫花㊀ ㊀ ② 紫花 ˑ紫花ң301 紫花 + 110 白花 ③ 紫花 ˑ白花ң紫花㊀ ㊀ ④ 紫花 ˑ白花ң98 紫花 + 107 白花 A������ ①和② B������ ②和③ C������ ③和④
D������ 类比推理法㊁ 假说
演绎法㊁ 类比推理法
21������ 如图表示四种植物细胞的细胞周期ꎬ 如果从中选择一种用来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ꎬ 最好
22������ 如图为某生物不同分裂时期的细胞示意图ꎬ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甲㊁ 乙㊁ 丙中都有同源染色体 C������ 能够出现基因自由组合的是丙 23������ 克隆羊 D������ 丙的子细胞是卵细胞和极体 多莉 B������ 卵巢中不可能同时出现这三种细胞
10������ 孟德尔是现代遗传学的奠基人ꎬ 关于孟德尔成功的原因叙述错误的是 A������ 选用豌豆为遗传材料 C������ 应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实验结果 D������ 科学地设计了实验的程序 B������ 雌配子 ʒ 雄配子 = 1 ʒ 3

福建省莆田市第二十五中学17-18学年度高二12月月考——生物(生物)

福建省莆田市第二十五中学17-18学年度高二12月月考——生物(生物)

福建省莆田市第二十五中学2017—2018学年度上学期12月月考高二生物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基因工程的正确操作步骤是()①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相结合②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③检测目的基因的表达④提取目的基因A、③④②①B、②④①③C、④①②③D、③④①②A、限制酶只在获得目的基因时才用B、重组质粒的形成在细胞内完成C、质粒都可作为运载体D、蛋白质的结构可为合成目的基因提供资料4. 利用外源基因在受体细胞中表达,可生产人类所需要的产品。

下列选项中能说明目的基因完成了在受体细胞中表达的是()A.棉花二倍体细胞中检测到细菌的抗虫基因B.大肠杆菌中检测到人胰岛素基因及其mRNAC.山羊乳腺细胞中检测到人生长激素DNA序列D.酵母菌细胞中提取到人干扰素蛋白5.下列哪项对种群的基因频率没有影响()A.随机交配B.自然选择C.基因突变D.染色体变异6.水母发光蛋白由236个氨基酸构成,其中Asp、Gly和Ser构成发光环,现将这种蛋白质的基因作为生物转基因的标记。

在转基因技术中,这种蛋白质的作用是()A.促使目的基因导入宿主细胞中B.促使目的基因在宿主细胞中复制C.使目的基因容易被检测出来D.使目的基因容易成功表达7.当某种新药问世时,可有效治疗病毒性感冒。

几年后疗效逐渐降低,因为感冒病毒具有了抗药性,其根本原因可能是()A.病毒接触药物后,慢慢地产生了抗药性B.病毒为了适应环境,产生了抗药性变异C.抗药性个体的出现是药物选择的结果D.后来的药量用得过少,产生了抗药性变异8.加拉帕戈斯群岛上不同地雀的形成过程是()A.地理隔离→基因突变→物种形成B.地理隔离→突变和重组→生殖隔离→物种形成C.地理隔离→自然选择→物种形成D.地理隔离→突变和重组→自然选择→生殖隔离→物种形成9.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没有地理隔离也可能有生物进化B.有生物进化才能形成生物多样性C.种群的基因频率改变意味着生物发生进化D.生物进化意味着肯定有新物种形成10.右图为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概念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①是生物的突变和基因重组B.②是自然选择C.③是自然选择学说D.④是物种多样性11.某植物种群中,AA基因型个体占30%,aa基因型个体占20%。

福建省莆田市第十五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末试题

福建省莆田市第十五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末试题

福建省莆田市第十五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末试题一、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下列各组中不属于相对性状的是A.水稻的早熟和晚熟B.豌豆种皮的灰色和白色C.小麦的抗病和感病D.绵羊的长毛和细毛参考答案:D2. 为了增加菊花花色类型,研究者从其他植物中克隆出花色基因C(图1),拟将其与质粒(图2)重组,再借助农杆菌导入菊花中。

下列操作不正确的是A. 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EcoRⅠ和相应DNA连接酶构建重组质粒B. 重组质粒的构建依赖于碱基互补配对C. 在培养基中添加卡那霉素,筛选被转化的菊花细胞D. C基因导入受体细胞后,不一定能够成功表达,需要进行进一步检测与鉴定参考答案:C分析图示可知: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EcoRⅠ酶切目的基因(花色基因C)和质粒,可使目的基因和质粒产生相同的黏性末端,再用相应DNA连接酶将切口连起来从而构建重组质粒,A正确;重组质粒的构建,目的基因的黏性末端和质粒的黏性末端之间的碱基通过碱基互补配对形成氢键,B正确;质粒中只有潮霉素抗性基因,被转化的菊花细胞只对潮霉素有抗性,因此在培养基中添加卡那霉素,不能筛选被转化的菊花细胞,C错误;C基因导入受体细胞后,不一定能够成功表达,需要进行进一步检测与鉴定,D正确。

3. .某种植物果实重量由三对等位基因控制,这三对基因分别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对果实重量的增加效应相同且具叠加性。

已知隐性纯合子和显性纯合子果实重量分别为150 g和270 g。

现将三对基因均杂合的两植株杂交,F1中重量为190 g的果实所占比例为()A. 3/64B. 5/64C. 12/64D. 15/64参考答案:D试题分析:由于每个显性基因增重为20g,所以重量为190g的果实的基因型中含有显性基因个数为:(190-150)÷20=2.因此,三对基因均杂合的两植株AaBbCc杂交,含两个显性基因的个体基因型为AAbbcc、aaBBcc、aabbCC、AaBbcc、AabbCc、aaBbCc六种,所占比例依次为1/64、1/64、1/64、4/64、4/64、4/64,因此共占比例为15/64.故选:D考点:本题考查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和数量遗传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莆田市高二第一学期期末生物试卷16

莆田市高二第一学期期末生物试卷16

莆田市高二第一学期期末生物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 如图表示人体的某反射弧模式图,请据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图中,①是神经中枢,②是传出神经,③是传入神经B.若①处受到破坏,刺激③仍能引起④的反射活动C.结构④在组成上包括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D.刺激③时,能产生兴奋的结构是③④①②⑤2. 28个ATP分子中含有的高能磷酸键的数目是:()A. 28个B. 56个C. 84个D. 112个3. 谷氨酸的R基为一C3H5O2,在一个谷氨酸分子中,含有碳和氧的原子数分别是()A.4,4B.5,4 C.4,5 D.5,54. 某动物种群中AA、Aa和aa基因型的个体分别占25%、50%、25%。

若aa个体没有繁殖能力,其他个体间随机交配,则下一代AA、Aa、aa个体的数量比为()A. 3:3:1B. 4:4:1C. 1:2:0D. 1:2:15. 叶绿体是绿色植物细胞中重要的细胞器,它利用光能将CO2还原,合成对动物生命活动有重要意义的()A.糖类物质B.脂类物质C.核酸D.ADP6. 下列属于组织培养的是()A.花粉培养成单倍体植株B.芽发育成枝条C.根尖分生区发育成成熟区D.受精卵发育成枝条7. 要鉴别两个生物个体是否属于同一物种,应用化学方法分析它们的()A. 糖元B. 氨基酸C. 蛋白质D. 核苷酸8. 基因工程第一步的一种方法是把所需的基因从供体细胞内分离出来,这要利用限制性内切酶。

一种限制性内切酶能识别DNA子中的GAATTC顺序,切点在G和A之间,这是应用了酶的()A.高效性 B.专一性C.多样性 D.催化活性受外界条件影响9. 在漫长的历史时期内,我们的祖先通过自身的生产和生活实践,积累了对生态方面的感性认识和经验,并形成了一些生态学思想,如:自然与人和谐统一的思想。

根据这一思想和生态学知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有其自身的运行规律B. 若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生产者固定的能量便可反复利用C. “退耕还林、还草”是体现自然与人和谐统一思想的实例D. 人类应以保持生态系统相对稳定为原则,确定自己的消耗标准10. C、H、N三种元素在组成人体的化学成分中,质量分数占73%左右,而这3种元素在组成岩石圈的化学成分中,质量分数不到1%,这个事实说明()A.生物界和非生物界具有统一性B.生物界和非生物界具有差异性C.这三种元素是组成人体的主要元素D.生物界和非生物界的组成元素是完全不同的11. 下列有关动物行为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刚孵化的小天鹅总是紧跟着自己的母亲这是它的一种本能B. 蜘蛛织网是通过对年长者的模仿来学习的C. 判断和推理是动物后天性行为发展的最高形式D. 激素调节在动物行为形成中处于主导的地位12. 下列关于细胞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分化使各种细胞的遗传物质有所差异,导致细胞的形态和功能各不相同B.个体发育过程中细胞的分裂、分化和死亡对于生物体都是有积极意义的C.细胞分裂存在于个体发育整个生命过程中,细胞分化仅发生于胚胎发育阶段D.多细胞生物细胞的衰老与机体的衰老总是同步进行的13. 某种群的年龄组成如甲图所示,增长曲线如乙图所示。

福建省莆田市第二十五中学高二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福建省莆田市第二十五中学高二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莆田第二十五中学2016-2017学年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卷高二生物一、选择题(30题,每题2分,共60分)1、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叫做内环境。

下列不属于...人体内环境的是( )A.血浆B.组织液C.细胞内液D.淋巴2、在37℃时,人的血浆渗透压约为770KPa,相当于细胞内液的渗透压。

正常情况下,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下列哪项有关( )A.血浆中的氧气、二氧化碳的含量B.血浆的PHC.血浆中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D.人的体温3、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当稳态遭到破坏,必将引起( )A.酶促反应速率的加快 B.儿童患佝偻病C.细胞代谢紊乱 D.成年人患肌无力病4、目前普遍认为,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是( )A.神经调节B.体液调节C.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D.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5、在一条离体神经纤维的中段施加电刺激,使其兴奋。

下图表示刺激时的膜内外电位变化和所产生的神经冲动传导方向(横向箭头表示传导方向)。

其中正确的是( )6、下列行为可能传染艾滋病的是( )A.与艾滋病人共同进餐B.与艾滋病人共用剃须刀C.与艾滋病人拥抱D.与艾滋病人共用冲水马桶7、不同激素的作用方式有一些共同特点。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激素作用特点的是( )A.微量和高效B.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C.通过导管运输D.通过体液运输8、下列物质中,不属于内环境成分的是:( )A.CO2 , O2 B.H2O , Na+ C.C6H12O6 , CO2 D.血红蛋白, 胃蛋白酶9、与动物的脑相比,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是( )A.语言功能B.声音功能C.运动功能D.感觉功能10、关于体液免疫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有的抗原可以直接刺激B淋巴细胞B.抗体是由B淋巴细胞分泌的C.抗体一般可以直接杀死入侵的细胞D.记忆B细胞经迅速增殖分化,可以形成大量的效应T细胞11、下列描述中,属于细胞免疫的是( )A.体液中的溶菌酶杀死病原体B.效应T细胞使靶细胞裂解C.浆细胞产生抗体与病原体结合D.皮肤、黏膜抵御病原体的攻击12、T淋巴细胞成熟于( )A.胸腺 B.骨髓 C.脊髓 D.脾脏13、在人体下列结构中,不直接参与体温调节的是( )A.下丘脑B.甲状腺C.皮肤D.大脑皮层的中央前回14、下列现象属于反射的是( )A.含羞草的叶受到外力碰撞而下垂 B.草履虫游向食物丰富的地方C.白粉虱聚焦到黄色灯光下 D.正在吃草的羊听到异常的声响立即逃走15、在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作用的主要细胞是( )A.吞噬细胞B.淋巴细胞C.红细胞D.血小板16、在人体内,都是因为缺乏激素而引起的一组疾病是( )①呆小症②糖尿病③侏儒症④白化病⑤镰刀型贫血症⑥夜盲症A.①②③B. ①③④C.③⑤⑥D.①③⑥17、以下可以口服的是 ( )A.胰岛素 B.性激素 C.抗体 D.生长激素18、右图为突触结构模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a中发生了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变B.①中内容物释放至②中主要借助于突触前膜的主动运输C.②处的液体为组织液D.一般情况下,神经元间传递的化学信号,在③处起作用后就被分解19、某人因意外车祸而使大脑受损,其表现症状是能够看懂文字和听懂别人谈话,但却不会说话。

福建省莆田十五中2017-2018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

福建省莆田十五中2017-2018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

2017-2018学年福建省莆田十五中高三(上)期末生物试卷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糖类的叙述,正确的是( )A.葡萄糖是细胞生命活动的直接能B.多糖是由许多单糖连接而成的多聚体C.淀粉是动植物细胞内重要的储能物质D.纤维素可以作为植物细胞的能物质2.真核细胞的( )A.细胞核含有DNA,可完成基因的复制和表达B.叶绿体合成的ATP,可为主动运输提供能量C.线粒体含有呼吸酶,可催化葡萄糖氧化分解D.溶酶体含有水解酶,可以分解衰老的细胞器3.在分组开展人群中红绿色盲遗传病的调查时,错误的做法是( )A.在某个典型的患者家系中调查,以判断遗传方式B.在人群中随机抽样调查,以计算发病率C.调查发病率时,应保证样本足够大且性别比例相当D.若某小组的数据偏差较大,汇总时应舍弃4.生物膜( )A.均含有糖蛋白,与信息传递有关B.表面有酶附着,均与能量转换有关C.均有一定的流动性,与物质运输有关D.将细胞分隔为多个区室,避免了物质交流5.关于格里菲思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和R型活细菌混合后,R型细菌全部转化为S型B.R型细菌能够使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的蛋白质恢复活性,从而产生毒性C.该实验证明DNA是细菌的遗传物质,而蛋白质不是D.实验说明S型细菌中必定存在某种因子,使R型细菌发生可遗传的转化6.下列有关真核细胞基因表达的叙述,正确的是( )A.mRNA的碱基排列顺序与基因中的完全相同B.tRNA是氨基酸的运载工具,由三个碱基组成C.tRNA和mRNA都是由DNA转录而形成的D.tRNA和mRNA在不同细胞中都是相同的7.下列有关单倍体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未受精的卵细胞发育成的个体一定是单倍体B.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个体有可能是单倍体C.单倍体生物都不能产生正常配子D.体细胞中只含一个染色体组的个体一定是单倍体8.下列叙述符合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是( )A.自然选择决定了生物变异和进化的方向B.种群的基因频率在进化过程中一定发生变化C.新物种的形成必需经过地理隔离D.同一群落中的种群相互影响,因此群落是进化的基本单位9.为了证明酶的作用具有专一性,某同学设计了如下5组实验,分别选择一定的试剂进行检测,合理的实验方案是( )A.①和③对比,用双缩脲试剂检测B.②和④对比,用碘液检测C.④和⑤对比,用斐林试剂检测D.③和④对比,用斐林试剂检测10.人体细胞( )A.都能进行有氧呼吸B.都能氧化分解有机物产生A TPC.氧化分解的有机物都是葡萄糖D.产生的乳酸会使内环境pH显著下降11.以下细胞结构中,RNA.不是其结构组成的是( )A.细胞质基质B.线粒体C.核糖体D.溶酶体12.胃癌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胃癌细胞因膜表面糖蛋白减少而容易转移B.突变产生的原癌基因导致胃癌细胞形成C.胃癌发生的根本原因是饮食习惯不良D.正常人体内不会产生胃癌细胞13.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蛋白质的结构多样性与氨基酸的连接方式有关B.基因多样性是蛋白质结构多样性的根本原因C.细胞间的信息交流均以蛋白质作为信息分子D.在免疫过程中起作用的蛋白质不具有催化功能14.如图是一种伴性遗传病的家系图,相关基因用A、a表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无法判断该病是显性遗传还是隐性遗传B.该病是隐性遗传病,Ⅱ﹣4的基因型是X a X aC.Ⅲ﹣7与正常男性婚配,其儿子患病概率为D.Ⅲ﹣8与正常女性结婚,建议其生男孩15.下列关于细胞分化、衰老、凋亡的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分化有利于提高多细胞生物各种生理功能的效率B.衰老细胞的细胞膜通透性增大从而有利于物质运输C.属于自杀行为的细胞凋亡过程是由基因决定的D.细胞凋亡对于抵御外界因素的干扰具有积极的意义16.关于“观察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原生质层的伸缩性和通透性均大于细胞壁B.随着质壁分离的进行,液泡的颜色变浅C.用盐酸处理表皮细胞,更容易观察到质壁分离现象D.实验过程中,至少需要对装片进行三次观察并记录结果17.关于酒精在高中生物实验中的使用,叙述正确的是( )A.检测生物体组织中的脂肪的实验中,用50%的酒精溶解脂肪.B.叶绿体色素提取和分离实验中,用无水酒精提取色素.C.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实验中,用95%的酒精洗去多余的解离液.D.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分布的实验中,用95%的酒精增大细胞膜的通透性.18.A、b、D分别为甲、乙、丙三种病的致病基因,有一对夫妇的基因组成如右下图所示(不考虑染色体交叉互换和基因突变),则他们的孩子( )A.同时患三种病的概率为B.同时患甲、丙两病的概率为C.只患一种病的概率为D.三种病都不患的概率为19.现有基因型aabb和AABB的水稻品种,利用不同的育种方法可培育出不同的类型,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通过杂交育种获得AAbb,原理是受精作用过程中发生基因重组B.通过单倍体育种获得aaBB,原理是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C.通过诱变育种获得aaBb,原理是基因突变D.通过多倍体育种获得AAAABBBB,原理是染色体变异20.下列关于孟德尔发现遗传规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利用自然状态下是纯合子的豌豆作为实验材料,是获得成功的原因之一B.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发现了性状分离现象的必然性C.提出假说解释性状分离现象产生的原因,并设计实验予以检验D.提出位于非同染色体上的遗传因子可以自由组合二、非选择题:(5小题,共60分)21.某二倍体哺乳动物的基因型为Aa,如图表示其体内正在分裂的两个细胞,请据图回答:(1)甲图所示细胞分裂的方式为__________,该细胞中含有__________个染色体组.乙图所示细胞所处时期的染色体行为的主要特征是__________.(2)甲图的染色体①上出现a基因的原因是__________.乙图的染色体②上出现a基因的原因是__________.(3)若想在一张装片中同时观察到甲、乙两种细胞分裂方式,应选用该动物的__________(器官)制作切片.22.香樟是一种良好的绿化树种,主要分布在亚热带地区.为了将香樟引种到我国北方地区.科研人员研究了不同温度条件下香樟叶片的净光合速率(用单位时间单位叶面积吸收的CO2量表示)的变化情况,结果如下.请回答:(1)在A点,叶肉细胞释放的CO2自__________(场所),请写出相关反应式__________.(2)叶肉细胞中,与A点相比,B点特有的能量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在此过程中,细胞吸收的CO2首先与__________结合,所形成的产物接受__________提供的能量并被__________还原,最终形成有机物.(3)在研究30°C条件下光照强度对香樟叶片净光合速率的影响时,除了光照强度外,其他条件均保持相同的目的是__________.(4)由上图可知,光照强度为15001x时,温度对香樟叶片净光合速率的影响表现为__________.(5)影响香樟叶片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很多,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请你提出一个需要进一步探究的课题:__________.23.(14分)抗旱农作物因能在缺水环境下正常生长而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多数抗旱农作物能通过细胞代谢,产生一种代谢产物,调节根部细胞液的渗透压,但在叶肉细胞中却很难找到此代谢产物.(1)在抗旱农作物的叶肉细胞中很难找到与抗旱有关的代谢产物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2)rr突变前细胞突变后细胞现有一植物,其体细胞内有一个抗旱基因R,其等位基因为r(不抗旱).已知旱敏型植物(基因型为rr)分生区的某细胞在有丝分裂过程中发生了基因突变,其产生的两个子细胞的基因型分别为Rr和rr,请在右侧方框内画出该分生区细胞突变后有丝分裂中期的图象.__________(3)为培育能稳定遗传的具有抗旱和多颗粒产量的农作物,科研人员按以下的流程图进行育种.①杂交育种利用的遗传学原理是__________.②在流程图中的“筛选和交配”环节中,你会用什么方法筛选具有抗旱性的植物?__________.③最早在__________(代)选取出符合要求的品种.④若采用单倍体育种,则应在__________(代)选取花粉粒.经过离体培养,花粉细胞能发育成单倍体植株,表现出全能性,原因是__________.24.白蛋白是血浆中含量最高的蛋白质,占血浆蛋白总量的50%~60%,在人体内有着重要的生理作用,可以增加血容量和维持血浆渗透压.图1、图2表示肝细胞中白蛋白的部分合成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1)图1所示生理过程称为__________.在此过程中,编码白蛋白的基因双链解开,细胞中游离的__________与DNA一条链上的碱基互补配对,依次连接,最终形成mRNA分子.(2)mRNA合成以后,在细胞质中相继与__________结合,从而加速了翻译的过程.(3)多肽链合成以后,经过__________等单层膜结构的细胞器的加工修饰,形成囊泡,通过胞吐作用分泌到细胞外,最终进入血浆.(4)研究表明,婴儿食用蛋白质含量不足的劣质奶粉会导致组织水肿,其原因是体内氨基酸水平较低,部分tRNA由于没有携带氨基酸而成为空载tRNA,空载tRNA进入核糖体,导致__________的合成终止,最终导致血浆渗透压下降,出现组织水肿.25.洋麻茎秆的红色和绿色由A﹣a、B﹣b,R﹣r三对基因共同决定,三对基因与茎秆颜色的关系如图所示:基因型为A﹣B﹣rr的个体表现为红茎,其余则为绿茎.现有三组纯种亲本杂交,其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如表:请回答有关问题:(1)从__________组杂交实验的结果可判断,A﹣a、B﹣b两对基因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2)甲组绿茎亲本可能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或__________.在丙组F2代中红茎个体的基因型有__________种.(3)乙组F2中的红茎个体分别自交,后代中出现红茎个体的概率是__________.(4)花青素是一种非蛋白类化合物,由图示可知,其合成过程是在基因的复杂调控下完成的.由此可以看出,基因与性状的关系有__________(多选题).A.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进而控制生物的性状B.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C.一种性状可以由多对基因控制D.基因的表达受到其他基因的调控E.生物的性状不仅受到基因的控制,还受到环境条件的影响.2014-2015学年福建省莆田十五中高三(上)期末生物试卷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糖类的叙述,正确的是( )A.葡萄糖是细胞生命活动的直接能B.多糖是由许多单糖连接而成的多聚体C.淀粉是动植物细胞内重要的储能物质D.纤维素可以作为植物细胞的能物质考点:糖类的种类及其分布和功能.分析:糖类分为单糖、二糖和多糖,单糖包括葡萄糖、果糖、核糖.脱氧核糖等;二糖包括麦芽糖、蔗糖和乳糖;淀粉、纤维素和糖原是由葡萄糖聚合形成的多糖;糖类是主要的能源物质,细胞生命活动直接的能源物质是ATP;不同糖类在细胞中的分布和功能可能不同.解答:解:A、细胞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是A TP,不是葡萄糖,A错误;B、多糖是由许多分子单糖缩合形成的,B正确;C、淀粉是植物细胞内重要的储能物质,C错误;D、纤维素可以作为植物细胞的细胞壁组成成分,D错误.故选:B.点评:对于糖类的分类、分布、功能及还原性的理解和识记是本题考查的重点.2.真核细胞的( )A.细胞核含有DNA,可完成基因的复制和表达B.叶绿体合成的ATP,可为主动运输提供能量C.线粒体含有呼吸酶,可催化葡萄糖氧化分解D.溶酶体含有水解酶,可以分解衰老的细胞器考点:细胞器中其他器官的主要功能;线粒体、叶绿体的结构和功能;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分析:真核细胞的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其次线粒体和叶绿体也含有少量DNA;线粒体与叶绿体都是真核细胞内具有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都与细胞内的能量代谢有关,都含有少量DNA和RNA.溶酶体内含有多种水解酶,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吞噬丙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病菌.解答:解:A、真核细胞的细胞核是遗传物质DNA储存和复制的主要场所,但是基因的表达过程中的翻译发生在核糖体,A错误;B、真核细胞叶绿体光反应中产生的ATP只能用于暗反应,B错误;C、葡萄糖氧化分解发生在细胞质基质,C错误;D、溶酶体内含有多种水解酶,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吞噬丙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病菌,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旨在考查学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的能力并应用相关知识综合解答问题的能力.3.在分组开展人群中红绿色盲遗传病的调查时,错误的做法是( )A.在某个典型的患者家系中调查,以判断遗传方式B.在人群中随机抽样调查,以计算发病率C.调查发病率时,应保证样本足够大且性别比例相当D.若某小组的数据偏差较大,汇总时应舍弃考点:人类遗传病的监测和预防.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调查遗传病的发病率和遗传方式.1、调查人群中遗传病的发病率,应选择群体中发病率高的单基因遗传病.根据调查目标确定调查的对象和范围.人类遗传病情况可通过社会调查和家系调查的方式进行,如统计调查某种遗传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应是人群中随机抽样调查,然后用统计学方法进行计算.2、调查某种遗传病的遗传方式,应对某个典型患者家系进行调查,根据家系遗传状况推断遗传方式.解答:解:A、在某个典型的患者家系中调查,以判断遗传方式,A正确;B、在人群中随机抽样调查,以计算发病率,B正确;C、调查发病率时,应保证样本足够大且性别比例相当,C正确;D、若某小组的数据偏差较大,但仍然要如实记录,汇总时不能舍弃,D错误.故选:D.点评:学生容易将调查遗传病的发病率和遗传方式混淆起来.可以从调查对象、注意事项、结果计算及分析三方面去分析它们的区别.并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去感受,如调查遗传病的发病率的调查对象是患者家系时,则发病率很高,就不符合实际了.4.生物膜( )A.均含有糖蛋白,与信息传递有关B.表面有酶附着,均与能量转换有关C.均有一定的流动性,与物质运输有关D.将细胞分隔为多个区室,避免了物质交流考点:细胞的生物膜系统.分析:本题是对生物膜相同的结构与功能的综合性考查,生物膜系统由细胞膜、细胞器膜和核膜组成,生物膜系统在成分和结构上相似,结构与功能上联系,生物膜主要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不同生物膜的结构不同,在成分上有差异,生物膜的结构特点是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功能特点是具有选择透过性.解答:解:A、细胞器膜一般不含糖蛋白,A错误;B、与能量转换有关的细胞器为线粒体和叶绿体,并非所有的生物膜表面都有酶附着,也不是都与能量转换有关,B错误;C、生物膜的基本成分均为蛋白质和磷脂,故均有一定的流动性,与物质运输有关,C正确;D、生物膜系统将细胞分隔为多个区室,使反应互不干扰,但可以进行物质交流,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的知识点是生物膜的结构与功能,糖蛋白的作用,生物膜系统在结构与功能上的联系,对生物膜系统的组成、结构与功能的掌握是解题的关键.5.关于格里菲思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和R型活细菌混合后,R型细菌全部转化为S型B.R型细菌能够使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的蛋白质恢复活性,从而产生毒性C.该实验证明DNA是细菌的遗传物质,而蛋白质不是D.实验说明S型细菌中必定存在某种因子,使R型细菌发生可遗传的转化考点: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分析:R型和S型肺炎双球菌的区别是前者没有荚膜(菌落表现粗糙),后者有荚膜(菌落表现光滑).由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可知,只有S型菌有毒,会导致小鼠死亡,S型菌的DNA 才会是R型菌转化为S型菌.肺炎双球菌体内转化实验:R型细菌→小鼠→存活;S型细菌→小鼠→死亡;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小鼠→存活;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R型细菌→小鼠→死亡.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包括格里菲思的体内转化实验和体外转化实验,其中格里菲思的体内转化实验证明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中存在某种“转化因子”,能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但并不知道该“转化因子”是什么,而体外转化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解答:解:A、加热杀死的S型肺炎双球菌和活R型肺炎双球菌混合培养后,能使部分R 型细菌转化成S型细菌,感染小白鼠后能使其致死,A错误;B、已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中,含有促使R型细菌发生转化的活性物质,从而产生有毒性的S型细菌,B错误;C、格里菲思的体内转化实验证明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中存在某种“转化因子”,但不能证明D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不是,C错误;D、实验说明S型细菌中必定存在某种因子,使R型细菌发生可遗传的转化,产生有毒性的S型细菌,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特别是格里菲思的体内转化实验,对于此类试题,不仅要求考生掌握格里菲斯的实验过程,还要求考生掌握实验的结论,要求考生明确格里菲斯只提出了“转化因子”一词,但并不知道转化因子是什么.6.下列有关真核细胞基因表达的叙述,正确的是( )A.mRNA的碱基排列顺序与基因中的完全相同B.tRNA是氨基酸的运载工具,由三个碱基组成C.tRNA和mRNA都是由DNA转录而形成的D.tRNA和mRNA在不同细胞中都是相同的考点: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分析:关于tRNA,考生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把握:(1)结构:单链,存在局部双链结构,含有氢键;(2)种类:61种(3种终止密码子没有对应的tRNA);(3)特点:专一性,即一种tRNA只能携带一种氨基酸,但一种氨基酸可由一种或几种特定的tRNA来转运;(4)作用:识别密码子并转运相应的氨基酸.解答:解:A、组成RNA和DNA的碱基不完全相同,因此mRNA的碱基排列顺序与基因中的不完全相同,A错误;B、tRNA是氨基酸的运载工具,由多个碱基组成,其一端相邻的3个碱基构成反密码子,B 错误;C、tRNA和mRNA都是由DNA转录而形成的,C正确;D、tRNA在不同细胞中一般相同,但由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mRNA在不同细胞中是不同的,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要求考生识记遗传信息转录和翻译的过程、场所、条件及产物等基础知识,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7.下列有关单倍体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未受精的卵细胞发育成的个体一定是单倍体B.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个体有可能是单倍体C.单倍体生物都不能产生正常配子D.体细胞中只含一个染色体组的个体一定是单倍体考点:染色体组的概念、单倍体、二倍体、多倍体.分析:单倍体是指具有配子染色体数的个体,即如果某个体由本物种的配子不经受精直接发育而成,则不管它有多少染色体组都叫“单倍体”.解答:解:A、由未经受精的卵细胞直接发育成的个体是单倍体,如雄蜂,A正确;B、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生物体可为单倍体或二倍体,如由配子发育而来就是单倍体,如由受精卵发育而来就是二倍体,B正确;C、含有奇数的单倍体联会紊乱,不能产生正常配子,但含有偶数的单倍体能产生正常配子,C错误;D、细胞中只含一个染色体组的个体一定是单倍体,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单倍体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单倍体生物是指未经受精作用,由生殖细胞发育而来的生物.如果亲代是多倍体生物,则单倍体生物也可能含有多个染色体组.仅当亲代是二倍体生物时,单倍体生物是只含一个染色体组的.8.下列叙述符合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是( )A.自然选择决定了生物变异和进化的方向B.种群的基因频率在进化过程中一定发生变化C.新物种的形成必需经过地理隔离D.同一群落中的种群相互影响,因此群落是进化的基本单位考点: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分析: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基本观点: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的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解答:解:A、变异是不定向的,而自然选择是定向的,所以自然选择不能决定生物变异的方向,A错误;B、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B正确;C、新物种的形成不一定经过地理隔离,如植物多倍体的形成,C错误;D、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知识点单一,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要求考生识记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对选项作出正确的判断,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9.为了证明酶的作用具有专一性,某同学设计了如下5组实验,分别选择一定的试剂进行检测,合理的实验方案是( )A.①和③对比,用双缩脲试剂检测B.②和④对比,用碘液检测C.④和⑤对比,用斐林试剂检测D.③和④对比,用斐林试剂检测考点: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分析:实验设计必须遵循单一变量原则和对照原则,据此解答.解答:解:A、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①和③对比,加入双缩脲试剂都会变紫色,A 错误;B、②和④对比,自变量是酶的种类,可用碘液检测,B正确;C、淀粉酶水解淀粉后产生葡萄糖,葡萄糖和麦芽糖都属于还原性糖,用斐林试剂检测,都会出现砖红色沉淀,C错误;D、淀粉酶能被蛋白酶水解,淀粉酶能水解淀粉,但不能说明酶具有专一性,D错误.故选:B.点评:酶的特性是高考常考实验,考生需注意分析归纳,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能力.10.人体细胞( )A.都能进行有氧呼吸B.都能氧化分解有机物产生A TPC.氧化分解的有机物都是葡萄糖D.产生的乳酸会使内环境pH显著下降考点:有氧呼吸的过程和意义;无氧呼吸的概念与过程;内环境的理化特性.分析:1、人体细胞都能通过细胞呼吸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并合成A TP,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直接的能源物质;细胞呼吸氧化分解的物质主要是葡萄糖,另外,脂肪、蛋白质等也可以氧化分解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线粒体,不能进行有氧呼吸,只能依靠无氧呼吸为细胞生命活动提供能量.2、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人体内环境中有维持内环境PH稳定的缓冲物质,正常情况下,人体细胞无氧呼吸产生的乳酸不会引起人体内环境的PH下降.解答:解:A、人体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线粒体,只能进行无氧呼吸,A错误;。

福建省莆田市2017-2018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文

福建省莆田市2017-2018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文

福建省莆田市2017-2018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文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答案正确,每小题1.5分,总分60分)1、DNA分子的双链在复制时解旋,从氢键连接处分开的碱基是()A.鸟嘌呤与尿嘧啶B.鸟嘌呤与胞嘧啶C.腺嘌呤与尿嘧啶D.鸟嘌呤与胸腺嘧啶2、赫尔希和蔡斯于1952 年利用同位素标记法,完成了著名的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

该实验证明了遗传物质是()A.DNAB.RNAC.蛋白质D.多糖3、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下列对噬菌体蛋白质外壳合成的描述,正确的是()A.氨基酸原料和酶来自细菌B.氨基酸原料和酶来自噬菌体C.氨基酸原料来自细菌,酶来自噬菌体D.氨基酸原料来自噬菌体,酶来自细菌4、遗传密码通常是指()A.DNA上决定氨基酸的不同碱基序列B.核糖体上决定氨基酸的碱基序列C.信使RNA上决定氨基酸的不同碱基序列D.转运RNA上决定氨基酸的不同碱基序列5、同一品种的小麦,在肥料充足的条件下会出现穗大粒多的性状,引起这种性状变异的原因是()A.基因重组B.基因突变C.环境条件的变化D.染色体变异6.诱发突变与自然突变相比,正确的是()A.都是有利的 B.都是定向的C.都是隐性突变 D.诱发突变率高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一种转运RNA只能转运一种氨基酸B.一种氨基酸可以有多种密码子C.一种氨基酸可以由几种转运RNA来转运D.一种氨基酸只能由一种转运RNA来转运8、普通小麦是六倍体,用其花粉培养的植株是()A二倍体 B.六倍体 C.三倍体 D.单倍体9、一条多肽链中有氨基酸1000个,作为合成该多肽链模板的mRNA分子和用来转录成mRNA的DNA 分子,至少含有碱基的数量分别是()A.3000个和3000个 B.1000个和2000个C.2000个和4000个 D.3000个和6000个10、人类精子中含有的染色体是()A.44+XYB.23+X或23+YC.22+X或22+YD.44+XX11、下列有关基因突变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自然条件下的突变率很低B.诱发突变对生物自身都是有利的C.基因突变能够产生新的基因D.基因突变是广泛存在的12、下列变异中,不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的是()A.非同源染色体之间相互交换片段B.染色体中DNA的一个碱基发生改变C.染色体缺失片段D.染色体增加片段13.DNA的复制、转录和蛋白质的合成分别发生在()A、细胞核细胞质核糖体B、细胞核细胞核核糖体C、细胞质核糖体细胞核D、细胞质细胞核核糖体14、将单个的脱氧核苷酸连接成DNA分子的主要酶是()A.DNA连接酶B.DNA酶C.DNA解旋酶D.DNA聚合酶15、如下图所示,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中,在培养有R型细菌的A、B、C、D四支试管中,依次分别加入从S型细菌中提取的DNA、DNA和DNA酶、蛋白质、多糖,经过培养,检查结果发现有R型细菌转化的是()16、在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几个著名经典实验中,在实验设计思路中最关键的是()A.要用同位素标记DNA和蛋白质B.要分离DNA和蛋白质C.要区分DNA和蛋白质,单独地、直接的观察它们的作用D.要得到噬菌体和肺炎双球菌17、用噬菌体(31P、32S)去感染体内含有放射性标记32P和35S的大肠杆菌,得到的子代噬菌体所含的元素是()A.31P、32P、32S B.31P、32P、35SC.31P、32S、35S D.32P、32S、35S18、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三者的共同点是()A.都能产生可遗传的变异B.都能产生新的基因C.产生的变异均对生物不利D. 产生的变异均对生物有利19、决定氨基酸的密码子指什么? ()A.DNA上的3个相邻的碱基B.tRNA上的3个相邻的碱基C.mRNA上的3个相邻的碱基D.基因上的3个相邻的碱基20.用紫外线照射红色细胞的培养液,接种在平板培养基上,几天后出现了一个白色菌落,把这个白色菌落转移培养,长出的菌落全是白色的,这是()A、染色体变异B、自然突变C、人工诱变D、基因重组2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基因突变对于生物个体是利多于弊B、基因重组能产生新的基因C、基因突变都可以遗传给后代D、基因重组是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才具有的一种可遗传变异方式22.下列关于育种优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多倍体较二倍体茎杆粗大,果实种子大B、杂交育种能产生新基因C、人工诱变育种能提高变异频率D、利用单倍体育种能明显缩短育种年限23.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是()A.基因重组 B.染色体数目变异C.染色体结构变异D.基因突变24.由含有三个染色体组的生殖细胞直接发育的生物体为()A、六倍体B、三倍体C、二倍体D、单倍体25.正常的男性体细胞的所有染色体可以表示为44+XY,则21三体综合征的女患者的体细胞的所有染色体可以表示为()A、44+XXB、44+XXYC、45+XYD、45+XX 26.下列与多倍体形成有关的是()A、染色体结构的变异B、纺锤体的形成受到抑制C、个别染色体增加D、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27.下列各项中,依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的有()①DNA的复制②RNA的复制③转录④翻译⑤逆转录A.①②③④B.①②③④⑤C.①②③⑤D.①③④⑤28.基因重组发生在()A.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B.受精作用形成受精卵的过程中C.有丝分裂形成子细胞的过程中D.通过嫁接,砧木和接穗愈合的过程中29.下列有关监测和预防遗传病的做法,正确的是()A.为了倡导婚姻自由,允许近亲结婚B.为了保护个人隐私,严禁基因诊断C.为了减少遗传病的发生,尽量减少运动D.为了优生优育,进行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30.已知某物种的细胞中含有26个DNA分子,其中有2个DNA分子各含有24000个碱基,由这2个DNA分子所控制合成的多肽链中,含有几种氨基酸()A. 8000B. 4000C. 16000D. 2031.一段mRNA上有80个碱基,其中A有25个G有35个那么转录该mRNA的DNA分子区段中, A 和C的个数共有()A.45 B.60 C.80 D.6532.格里菲思提出的“转化因子”后来被艾弗里证明了它的化学成分是()A.DNA B.蛋白质 C.多糖 D.脂质33.DNA分子的基本骨架是()A、磷脂双分子层B、规则的双螺旋结构C、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而成D、碱基的连接34、DNA分子结构具有多样性的原因是( )A.碱基和脱氧核糖排列顺序千变万化B.四种碱基的配对方式千变万化C.两条长链的空间结构千变万化D.碱基对的排列顺序千变万化35、如果一个转运RNA一端的三个碱基是CGA,那么此RNA转运的氨基酸是:()A.丙氨酸(GCU)B.谷氨酸(GAG)C.精氨酸(CGA)D.酪氨酸(UAC)36.人的染色体结构或数目变异可能导致遗传病的发生。

最新-福建省莆田市2018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新

最新-福建省莆田市2018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新

莆田二中2018-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选择题(1--40题每小题1分,41--50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人体的体液指的是()A.组织外液和消化液 B.细胞内液和血液C.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 D.血浆.组织液.淋巴2.为人体的肌肉细胞直接提供葡萄糖的液体是()A.血浆 B.淋巴 C.食糜 D.组织液3.下列物质中,不.属于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A.钙离子 B.呼吸酶 C.葡萄糖 D.血浆蛋白( )4.人体内的血浆、组织液和淋巴三者间的物质联系正确的表达是B.稳态是机体在神经系统的调节下,通过各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来共同维持的C.在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性质是保持不变的D.在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性质经常处于变动之中,但都保持在适宜的范围内6.稳态的生理意义是()A.使体温维持相对恒定 B.使体液的PH保持相对稳定C.使内环境的渗透压处于相对平衡 D.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7.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反射活动的是()A.由于气温高而出汗 B.由于气温低皮肤血管收缩C.草履虫从盐溶液处游向清水 D.在强光下瞳孔缩小8.下图表示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之间的联系,不正确的分析是()ArrayA、下丘脑是内分泌的枢纽,又是神经中枢,但受大脑皮层控制B、图中下丘脑、垂体也能分泌激素,如下丘脑分泌多种促激素C、若图中内分泌腺是甲状腺,当它的分泌物增多时,可抑制垂体和下丘脑的活动D、当人体饮水不足或食物过咸时,下丘脑分泌并由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增多9.下列关于兴奋传导的叙述,正确的是 ( )ABC .突触小体完成“化学信号—电信D10.运动性失语症和听觉性失语症所表现的部分症状分别 ( )A. 不能运动;没有感觉B. 不会讲话;看不懂文字C. 听不懂别人的谈话;看不懂文字D. 不能用词语表达自已的意思;听不懂别人谈话11.下列两种激素属于拮抗作用的是 ( )A 、胰高血糖素和胰岛素B 、生长激素和甲状腺激素C 、雌激素和孕激素D 、促甲状腺激素和甲状腺激素12.下列与激素作用无关的实例是 ( )A.草莓果实自然发育成熟B.人舌尖触到蔗糖时感觉甜C.自然生长的雪松树冠呈塔形D.饥饿时人体血糖仍维持正常水平13.如果支配左腿的传入神经及中枢完整,而传出神经受损,那么该左腿会 ( )A .能运动,针刺有感觉B .不能运动,针刺有感觉C .能运动,针刺无感觉D .不能运动,针刺无感觉14.为验证胰岛素能降血糖,某同学给几只刚进食的小鼠腹腔注射一定剂量的胰岛素溶液(用酸性生理盐水配制),观察现象,若出现惊厥,则达到目的。

福建省莆田市二十五中2019-2020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含解析

福建省莆田市二十五中2019-2020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含解析
〖答 案〗A
〖解 析〗
〖分析〗
内环境的稳态是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言、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的状态,内环境稳态包括内环境的理化性质的稳态和化学成分的稳态,温度、酸碱度、渗透压是内环境理化性质的三个重要方面;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详 解〗内环境的稳态实际就是指内环境的pH、温度、渗透压、各种化学物质的含量等都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B、C、D三项是内环境理化性质保持相对稳定而不是稳态的生理意义;稳态的生理意义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综上所述,BCD均不符合题意,A符合题意。
C. 作用范围比较局限D. 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
〖答 案〗C
〖解 析〗
〖分析〗
本题考查激素调节,考查对激素调节特点的理解。明确激素发挥作用的方式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详 解〗激素对生命活动具有调节作用,在动物体内激素含量少,但可以发挥高效的作用,A项正确;激素由内分泌腺分泌后,通过体液运输,B项正确;激素随体液运到全身,作用范围比较广,但只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C项错误,D项正确。
福建省莆田市二十五中2019-2020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一、单选题
(学考—选做题)
1.人体的内环境是指( )
A. 体液B. 细胞外液C. 细胞内液D. 血液、组织液和淋巴
〖答 案〗B
〖解 析〗
〖分析〗
考查人体内环境的定义。
〖详 解〗细胞外液是人体细胞直接生活的体内环境,是人体的内环境。它主要由血浆和组织液组成。血浆是血细胞的内环境,也是沟通各部分组织液及外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组织液是其他大部分细胞的内环境。
〖详 解〗细胞外液是人体细胞直接生存的环境,又叫内环境。内环境主要由组织液、血浆、淋巴组成。故ACD三个选项含义相同,B选项与其它三项含义不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莆田第二十五中学2017-2018学年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卷高二生物第Ⅰ卷选择题 (共60分)一、选择题(在四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每小题2分,共60分。

)1.下列物质中,不属于人体内环境中的物质是( )A. 维生素B. 尿素C. 胰岛素D. 纤维素2.下图代表肌细胞与环境物质交换的关系。

X、Y、Z表示三种细胞外液,叙述错误的是( )A. 肌细胞、X、Y三部位O2浓度大小关系为Y>X>肌细胞B. X中的大分子物质可通过X进入YC. 肌细胞的代谢产物可能导致X的pH降低D. 内环境稳态实质是X、Y、Z理化性质的相对稳定3.下列现象属内环境稳态失调的是( )A. 寒冷时骨骼肌不自主战栗B. 剧烈运动后,血液pH由7.42下降到7.38C. 胰岛B细胞受损出现尿糖D. 饮水不足时,抗利尿激素释放增加4.下列关于内环境与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A. 内环境包括血液、组织液、淋巴等B. 饥饿时,血液流经肝脏后血糖浓度会有所上升C. 与突触间隙中的组织液相比,血浆中蛋白质的含量较少D. 人体某部位组织液短时间内增多过快的原因一定是淋巴管堵塞5.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共同构成人体的内环境B. 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C. 内环境中各项理化性质保持不变D. 内环境是机体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6.人体发生花粉等过敏反应时,会引起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加,血浆蛋白渗出,会造成( )A. 血浆量增加B. 组织液增加C. 组织液减少D. 淋巴减少7.根据下图判断,正确的描述是()①对于组织细胞的正常生理活动,过程a较过程b和c更为重要②组织液中的CO2有害无益③组织液中的物质是有变化的④过程b或c受阻可导致组织水肿A.①③B.①②C.②④D.③④8.下列有关健康成年人脑功能的描述,正确的是()A. 控制排尿反射的高级神经中枢位于大脑皮层B. 大脑皮层言语区的V区受损患者不能写字C. 温度感受器位于下丘脑D. 下丘脑不参与血糖平衡的调节9.在一条离体神经纤维的中段施加电刺激,使其兴奋。

下图表示刺激时的膜内外电位变化和所产生的兴奋传导方向(横向箭头表示传导方向)。

其中正确的是 ( )A. B. C. D.10.下图为反射弧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由ABCDE组成了一个完整的反射弧B.当①受刺激时,该处的细胞膜内外的电位表现为外正内负C.图中②的结构决定了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递只能是单向的D.若从①处剪断神经纤维,刺激③处,效应器仍能产生反应11.下图表示人体内某些信息的传递过程,箭头表示信息的传递方向,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若表示一个完整的反射弧,局部电流可由a传到cB. 若表示一个完整的反射弧,则c表示传出神经的末梢部分C. 若a表示抗原,b表示B细胞,则c为T细胞D. 若该图表示细胞内的遗传信息传递过程,则d为转录12.下列为突触结构模式图,对其说法不正确的有()A.在a中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变,信息传递需要能量B.1中内容物释放至2中主要借助于突触前膜的选择透过性C.2处的液体为组织液,含有能被3特异性识别的物质D.1中内容物使b兴奋时,兴奋处外表面分布着负电荷13.某同学正在跑步,参与调节这一过程的神经结构有()①大脑皮层②小脑③下丘脑④脑干⑤脊髓A.①②③④B.①③④⑤C.①②④⑤D.①②③④⑤14.下列有关反射与反射弧关系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反射活动可以不完全通过反射弧来实现B. 反射和反射弧在性质上是完全相同的C.只要反射弧完整,必然出现反射活动D. 反射活动的完成,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实现15、下丘脑在人体生命活动过程中有重要的调节作用,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下丘脑有体温调节中枢B.下丘脑既参与神经调节又参与体液调节C.下丘脑分泌的抗利尿激素的增加会使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D.寒冷能引起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增多16.与神经调节相比,下列关于激素调节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反应速度较缓慢B. 通过体液只运输到特定的靶器官、靶细胞C. 作用时间较长D. 作用于相应的靶器官、靶细胞17.在下列细胞及其所对应的产物中,错误的是( )A. 垂体——促甲状腺激素B. 下丘脑细胞——生长激素C. 甲状腺——甲状腺激素D. 下丘脑细胞——抗利尿激素18.下图表示人体内化学物质传输信息的3种方式。

神经递质和性激素的传输方式依次是()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①19.下列关于正常人体内环境稳态的调节,前者随后者变化的情况与下图走势不相符的是(纵轴代表前者,横轴代表后者)()A.饮水量—抗利尿激素分泌量B.HIV浓度—T细胞浓度C.胰岛素浓度—血糖浓度D.促甲状腺激素浓度—甲状腺激素浓度20、遇海难而漂浮在海面的人,因缺乏淡水,此人( )A.血浆渗透压升高,抗利尿激素增加B.血浆渗透压升高,抗利尿激素减少C.血浆渗透压降低,抗利尿激素增加D.血浆渗透压降低,抗利尿激素减少21.关于血糖平衡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胰高血糖素能促进肝糖原、肌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B.糖尿病患者可口服胰岛素达到降血糖的目的C.血糖浓度的相对稳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肝脏是最重要的调节器官D.尿液含有糖的人,一定是患有糖尿病22. 下列关于人体水和无机盐平衡的说法正确的是()A.血钠含量下降时,垂体后叶释放的抗利尿激素会增加B.激素调节和神经调节在水和无机盐的平衡中都起作用C.大量出汗或严重腹泻致使体液丢失,都会引起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D.通常体内物质代谢产生的水量与体表排出的水量相等23、下列关于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肾上腺素发挥作用后被灭活B.体内失水过多时抗利尿激素释放减少C.激素调节过程中存在反馈调节D.对血样中相关激素水平的分析可帮助诊断甲状腺疾病24.医生给一位肾功能衰竭的病人移植了一个健康的肾脏,尽管医生的手术做得很成功,但是几周以后,这个移植的肾脏仍然坏死了,这是人体免疫反应造成的,在这个免疫反应中,移植的肾属于( )A. 病原体B. 吞噬体C. 抗原D. 抗体25.下列属于细胞免疫的是 ( )A. B细胞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和记忆细胞B. 浆细胞合成并分泌抗体,消灭相应抗原C. 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使其裂解死亡D. 记忆细胞受相同抗原刺激后迅速增殖分化出大量浆细胞26.人被犬咬伤后,为防止狂犬病发生,需要注射由灭活狂犬病毒制成的疫苗。

疫苗在人体内可引起的免疫反应是()A.刺激效应T细胞分化成为记忆细胞B.刺激吞噬细胞产生抗狂犬病毒抗体C.可促进效应B细胞释放出淋巴因子D.产生与狂犬病毒特异性结合的抗体27.下图表示将抗原或生理盐水注射兔体内后抗体产生量的变化。

在第8天注射时,由于某种原因导致三种注射剂标签混淆(已知其中一种是抗原X,别一种是抗原Y,第三种是生理盐水),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注射剂若为抗原Y,则抗体变化曲线为DB.曲线A与C的抗体类型相同C.曲线B表明:注射后,免疫反应快,作用强D.曲线A表明:兔体内不能产生与抗原X有关的记忆细胞。

28、大面积烧伤护理不当时,易发生感染而引起严重的后果,这主要是由于( )A.体液大量流失 B.营养物质得不到及时补充C.特异性免疫能力减弱D.非特异性免疫能力减弱29.下列关于免疫系统组成的叙述错误的是()A. 骨髓、胸腺、脾脏,扁桃体、淋巴结都是免疫器官B. T 细胞、B 细胞,吞噬细胞都是免疫细胞C. 淋巴因子、抗体、溶菌酶是免疫活性物质D. 胸腺和骨髓分别是B 细胞和T 细胞成熟的场所 30.下列与免疫功能无.关的疾病是 ( ) A.过敏性鼻炎 B.血友病 C.艾滋病 D.系统性红斑狼疮莆田第二十五中学2017-2018学年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高二生物答题卷第Ⅰ卷 选择题 (共60分)一、选择题(在四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每小题2分,共60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4小题,共40分)31.(16分)下图1是当A 接受一定强度刺激后引起F 收缩过程的示意图。

下图2为图1中D 结构的示意图,请回答:(1)图2的结构名称是 ,结构②的名称是 。

(2)兴奋在D 处的传导方向是 (单向或双向)。

用针刺A 时,引起F 收缩的现象被称为 。

针刺引起疼痛,产生痛觉的部位是 。

(3)当兴奋在神经纤维B 上传导时,兴奋部位的膜内外两侧的电位呈 。

(4)如果在图2中①和②的间隙处注射乙酰胆碱,②处发生的变化是 (兴奋、抑制),原因是乙酰胆碱可与②上的 结合,从而使膜电位发生反转。

32.(12分)右图为甲状腺活动调节示意图,请据图回答(1)请用“+”(促进)或“-”(抑制)表示图中A.B.C.D四处的作用性质。

A. C. 。

(2)当受到寒冷刺激时,甲状腺受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垂体分泌的E 的调节,使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增加。

(3)下丘脑和垂体的活动,又受血液中含量多少的调节。

(4)甲状腺激素的这种调节方式称为调节。

33.(12分)下图为体液免疫部分过程示意图。

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①属于___________免疫。

(2)A、B的名称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当抗原初次侵入人体后,人体主要是通过_________(填编号)过程发挥体液免疫作用。

(4)为了预防疾病,我们常常注射疫苗,疫苗相当于免疫反应中的抗原,引起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和_________来预防疾病。

(5)如果图中所示的病原体为酿脓链球菌,当人体产生抗体消灭该菌时,抗体也会攻击人体心脏瓣膜细胞,导致风湿性心脏病,这属于免疫失调中的______________(填“过敏反应”“自身免疫病”或“免疫缺陷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