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识义章简记
唯识学上的唯识义
唯识学上的唯识义济群法师在人类历史中,古今中外的哲人都在关心一个问题:宇宙人生的差别现象如何生起,其本根为何?对于这个问题,中外哲学史上异说纷呈,兹归纳为四类:一曰唯物:以物质为世界本根。
古希腊泰勒斯以“水”为不变本体,能生万物。
德谟克里特以“原子”为物质的最小单位,不可分,不生不灭,由此原子构成万物。
印度顺世外道以“四大极微”是实,是常,不可分,能生粗色。
二曰唯心:以精神为世界本根。
如德国莱布尼茨的“单子论”,以单子为充满宇宙的客观精神,由单子有贵贱不同,分别形成上帝、人及动物的灵魂。
贝克莱的主观唯心经验论,以为物是观念的集合,观念是被人的心灵感知的,于心外并无独立存在的物质。
黑格尔以“绝对精神”为客观存在的宇宙精神,在最初阶段,绝对精神作为纯粹思维、纯粹概念存在,然后把自己外在化为自然界,建立自己的认识对象,后来又扬弃自然界,回复到自身,作为精神、思维而存在。
叔本华的“世界是意志表象”,以为世界一切都是意志的表现和产物。
三曰唯神:是以神为世界本根。
如印度婆罗门教的“大梵天”,以为由“梵天”等创造一切,主宰一切。
四曰唯理:是以理体为世界本根。
如柏拉图以“理念”为客观永恒的真实世界,由此派生现象世界,现象世界是真实世界的幻影、模仿、分有。
老子的“道”以为,道无形无相,先天地生,由道生一、生二、生三、生万物。
佛家的“真如缘起”,由离言绝相的真如,从体起用,产生万物。
这四种观点,按一般说法可概括为两类:一曰唯物,一曰唯心。
其中,唯神、唯理都属唯心范畴。
哲学分类中,唯识学属于唯心一系。
在唯识经论中,唯识有时也称唯心,但与西哲所说的唯心,不论在内容、范围或说明方法上都有着很大不同。
本文将依唯识各种经论,看看唯识学是怎样说明唯心义的。
一、什么叫唯识唯识,梵语摩恒剌多,汉译曰唯,是简别义。
梵语毗若底,汉译曰“识”,是了别义。
《成唯识论》卷七说:识言总显一切有情各有八识,六位心所,所变相见,分位差别,及彼空理所显真如,识自相故,识相应故,二所变故,三分位故,四实性故,如是诸法皆不离识,总立识名。
略述唯识含义
略述唯识含义马友生一、识有缘境和变境的作用。
契经云:“识所缘,唯识所现。
”是指众生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末那识阿赖耶识,各所具有缘境和现境的作用,佛法叫做功能种子,或功能差别。
如眼识缘色境,是由眼根(视神经)触动外境,引生眼根中的功能种子——眼识,再由眼识缘彼外境,而又随缘所现一份与客观相似境(外境),众生所见及的色境,为眼识所缘所现,故“境由识变,无实外境,只有唯识。
”好比清净的一处河水,水好比眼根,水中所现的水外倒影,好比眼识所缘所现。
说明水就潜藏有一种缘境和变境的功能,这种识对境的认识,又好比猴子下水捞月,只有影像无有形质。
耳识缘声境,鼻识缘香境,舌识缘味境,身识缘触境,意识缘法处所摄色境,末那识缘带质境,阿赖耶识缘种子根身器界,无论物质性的或精神性的,都是自识所缘唯识所现,故万法唯识。
二、识有了别境界的作用。
《成唯识论》云:“识谓了别。
”能缘的识与所缘的境,有觉了分别的作用。
如眼识能了别色境(青黄赤白长短方圆等),耳识能了别声境(因执受大种声因不执受大种声因俱大种声),鼻识能了别香境(好香恶香平等香),舌识能了别味境(酸甘苦辛咸等),身识能了别触境(冷暖轻重饥渴等),意识能了别法境(极炯色极略色定果色受所引色遍计所执色等),末那识能了别带质境(挟带的是假我质非实我执),阿赖耶识能了别种子根身器界等。
这是因为,有情唯识变境有相见二分:相分(物质)为所认识,见分(精神)为能认识,相见二分俱依自证分起。
如尺量布,布为相分,尺为见分,量的结果为自证分;自证分为尺,见分为布,量的结果为证自证分。
诸有情类无始时来,由内识变现幻然一体的似外境现,所了别的随我法分别力,执相分为所取,执见分为能取,起种种颠倒梦想,造种种有漏染业,所计度的实我实法皆无所有。
三、识是各自为体互作增上。
《成唯识论》云:“识言总显一切有情各有八识、六位心所、所变相见、分位差别、及彼空性所显真如。
”此义是说,一切有情各有一满分宇宙,各有八识总名为心,五趣轮转乃至成佛皆由心造,故一切最胜;与此相应的遍行心所、别境心所、善心所、烦恼心所、随烦恼心所和不定心所六位,是心法造业感果的助伴;色法是心法、心所有法变现相见二分的一个影像;心不相应行法是心法、心所有法和色法生起的分位差别假立相;无为法是前四有为法所显的一个真实之性,即我法二空。
唯识学——转识成智的理论和方法
唯识学——转识成智的理论和方法在浩如烟海的佛学经纶中,唯识学可算是最容易为现代人所接受的,最有哲学意味的一脉。
本贴将所接触的各位法师、学者的有关唯识学讲义、文章,摘要编辑如下,以便大家对唯识学有一个大体的认识。
如有不当之处,还望各位前辈不吝指正为感。
在此,向释正刚、郭元兴等法师和前辈致以诚挚的敬意和感谢!一、唯识大意在茫茫的大千世界中,山川日月、草木云霞、流水落花、飞禽走兽,本都是无情之物,然而奇妙的是,在诗人或作家的眼中笔下,草木有忧乐,飞星能传情,明月伴人舞,春风知别苦,落红叹流年,流水似浓愁,蜡炬况垂泪……如此等等,这些自然万物,生气洋溢,处处都表现了人的生命与活力,如郑板桥竟与院中翠竹有如此深厚的感情:修竹数竿,石笋数尺,其地无多,其贵也无多也。
而风中雨中有声、日中月中有影,诗中酒中有情、闲中闷中有伴,非唯我爱石竹,即石竹亦爱我也。
那么,试问,是什么使得这没有性灵的自然事物有了性灵,没有人情的事物有了人情呢?是什么使得大自然仿佛受到一种生气的贯注,成了有灵有肉的生命体?很明显,这是人的思想、人的感情、人当时所凸显出来的心理,是人内在的感情向大自然放射的结果。
人,是生活在自然界及社会人群之中的。
我们对于自然界及他人的认识,是通过自己的心来感知来了解的。
我们在这个世界上已生活了几十年,而这个世界所给与大家的感受,有时是带有负值的极为短暂的喜悦,有时是充满着烦恼与苦痛;其内心,时常受着外在的环境的挤压与煎熬。
于是这就给大家提出了一个问题,为何现实的世界,给了我们如此多样的感受?这种感受是取决于外在环境,抑或我们凡夫的自身的心理问题?关于此问题,一般人都会认为,这主要取决于外在的环境,因为绝大多数的环境,在当时,凡夫的我们是无法改变的;其心,只能随境而转。
然而,唯识认为这种观点是错误的,人的种种感受乃是由于“情执”作祟而出现的产物,具体体现是烦恼心所与有漏的善心所,或者说是人法二执、烦恼障。
这“情执”是凡夫众生的心理,也可以说成是,那能感受的心,附着有污秽的东西,于是都有了种种多样色彩的感受。
唯识二十论述记
No. 1834 [cf. No. 1590]唯识二十论述记唯识二十论述记卷上翻经沙门基撰唯识二十论者。
筏苏畔徒菩萨之所作也。
题叙本宗有二十颂。
为简三十。
因以名焉。
昔觉爱法师。
魏朝创译。
家依三藏。
陈代再翻。
今我和上三藏法师玄奘。
校诸梵本。
睹先再译。
知其莫闲奥理。
义多缺谬。
不悟声明。
词甚繁鄙。
非只一条。
难具陈述。
所以自古通学开而靡究。
复以大唐龙朔元年。
岁次辛酉。
六月一日。
于玉花庆福殿。
肇翻此论。
基受旨执笔。
其月八日。
详译毕功。
删整增讹。
缀补纰阙。
既睹新本。
方类世亲。
圣旨创兴于至那。
神容重生于像季。
哲鉴君子。
当自详之。
然此论本。
理丰文约。
西域注释。
数十余家。
根本即有世亲弟子。
瞿波论师。
末后乃有护法菩萨。
护法所造。
释名唯识导论。
印度重为词义之宝。
爰至异道尝味研谈。
我师不以庸愚命旌厥趣。
随翻受旨。
编为述记。
每至盘根错节之义。
叙宗回复之文。
旨义拾释。
以备提训。
更俟他辰。
方冀翻释。
工亏化毕未果便终。
遂使玄源见拥而无披。
幽灵守昏而永翳。
可谓。
连城易托。
法宝难规。
浅义疏文从兹绝矣梵云毘若底(此云识)摩呾喇多(此云唯)凭始迦(此云二十)奢萨咀罗(此云论)顺此方言。
名唯识二十论。
唯者独但简别之义。
识者了别诠辨之义。
唯有内心。
无心外境。
立唯识名。
至下当释。
识即是唯。
故言唯识。
是持业释。
复言二十。
是颂数名。
合名唯识二十论者。
带数释也。
论如常释。
释义及难。
至文当叙。
旧论但名唯识论者。
译家略也论。
安立大乘三界唯识述曰。
将释本文以三门辨。
一显教时机教摄分齐。
二明论宗体造论所由。
三依论所明判文别释。
初显教时机教摄分齐者。
于中有三。
一辨时。
二辨机。
三辨摄。
先辨时者。
如来说教总有三时。
初于鹿苑。
说阿笈摩。
有四谛教。
破我有执。
次于鹫岭。
说大般若。
空二取教。
破法有执。
虽空有教。
能离断常。
然未尽理会于中道。
后于七处八会。
方说三界唯心。
双离有空。
契中道教。
即是花严解深密等。
空心外二取。
破初有执。
有内识一心。
遣后空见。
故今此论。
正处中道。
是第三时。
唯识四分
【唯识四分】四分是唯识家为阐明诸识作用的各方面,根据唯识义理来区分的。
四分是:一、相分,二、见分,三、自证分,四、证自证分。
唯识家说一切有为无为法(即宇宙万有)皆非离识别有自性。
识的意义是了别,就是分别了达(也就是认识),所了别的山河大地、日月星辰等,叫作境(或事物);能了别山河大地等境的作用,叫作识或者心。
能了别和所了别皆不离识,所以说是唯识。
诸识的心王心所起了别对境的作用时,其自体必定起四种差别,叫它作四分。
分是分限区域的意思,即心心所发的自体生起时,皆变现似所缘和似能缘二相,所变现的似所缘相,叫它作相分(就是对境);所变现的似能缘相,叫它作见分(就是认识作用);相见二分所依的自体有证知见分的功能,叫它作自证分;证自证分有证知自证分的功能,叫它作证自证分。
四分说是唯识一家独特的主张,也是唯识家精密的学说之一。
一、相分。
相的意义是相状,就是境界的相状(也就是外界的事物映现在认识主观之前的相状),例如眼识缘取色境有显色形色等相状,耳识缘取声境有合意不合意等相状,鼻识缘取香境有香臭等相状,舌识缘取味境有甘辛等相状,身识缘取触境有坚湿等相状,第六识缘取法境从而有色心等相状,第七识缘取第八见分带我法的相状,第八识缘取种子、五根、器界也各带其相状。
二、见分。
见是照知,是说对于境相识知分别的功能,例如眼识别色、耳识别声、鼻识别香,八识见分各识对所缘境,能够各别照事明白,所以把它叫作见。
三、自证分。
证是证知,所谓自,指前见分,见分是第三分缘外之用,体即第三分,非他物,所以叫作自;此第三分,更证知前见分的作用,所以叫作自证分。
例如自知见色闻声等,即证知见分所已经分别者的作用。
四、证自证分。
自证指前自证分,更确证前自证分的作用叫作证自证分,即是从自证分更起能缘的作用返照前自证分。
但证知这个证自证分的作用,仍是自证分,所以第三第四两分,互为能缘所缘。
四分虽然都是识自体的作用,然而其中第三自证分是诸识的自体,相见二分所依,所以它对其余的三分,又叫作自体分。
成唯识论白话讲记(2)
成唯识论⽩话讲记(2)第⼆章 释难破执.破实我论⽂⼀:若唯有识,云何世间,及诸圣教,说有我法。
讲解:这是假藉问难的因缘,以引起颂端的话。
唯识的主旨,在于说明⼼识之外,没有实我,也没有实法,这称做‘唯识⽆境’。
但是外⼈不以为然,他们以为这世界上明明有圆颅⽅趾的‘我相’,和芸芸众⽣;也明明有⼭河⼤地,房舍器物的‘法相’,何以说‘唯识⽆境’,没有我、法呢?于是世亲菩萨,假借外⼈质疑之词,说明万法唯识的道理。
外⼈质问⽈:‘如果照你们唯识家所说,万法唯识,识外⽆境,为什么世⼈皆说有我有法呢?纵然世⼈迷昧,说的不对,可是你们圣教中不是也说预流、⼀来等的我,和四谛、五蕴等的法吗?’外⼈这⼀问,问的⾮常尖锐。
如果说有我相法相,唯识义就不能成⽴;如果说万法唯识,就不该说我相法相。
准此以论,唯识家的⾔论犯了两种相违的过失:⼀者,世⼈皆说有我有法,你们唯识家说⽆我⽆法,就犯了‘世间相违过’;⼆者,你们唯识家说万法唯识,⽽圣教中⼜说我相法相,就犯了‘圣教相违过’。
唯识家怎么回答呢,我们看下⾯的颂⽂。
论⽂⼆:颂⽈:由假说我法,有种种相转;彼依识所变。
此能变唯三,谓异熟思量,及了别境识。
论⽈:世间、圣教说有我法,但由假⽴,⾮实有性。
我谓主宰;法谓轨持。
讲解:针对外⼈的质问,唯识家作下⾯的回答:不错,世间凡夫以及圣教,确都说过有我有法。
但他们所说的我、法都不过是假名施设安⽴的名相,并没有实在的体性。
于此,我们把‘我’和‘法’做⼀解释。
什么叫做我呢?我,梵名Atman,⾳译阿特曼,原意为‘呼吸’,引伸为⽣命,⾃⼰、⾃我、⾃性等。
这是印度婆罗门教、⾃四吠陀时代即使⽤的名词。
我有四义,⼀者恒常存在(常);⼆者独⼀个体——不是集合体(⼀);三者中⼼之所有主(主);四者⽀配⼀切(宰),所以称我者,有常、⼀、主宰之义。
梵书时代,婆罗门教以‘梵’为宇宙最⾼原理,以我为为个⼈⽣命原理,故有‘梵我⼀如’之说,此即佛教经典中所破的‘神我’。
本来,‘我’只是五蕴因缘和合的集合体,不是常、⼀、主宰的实体,故称假我。
唯识三字经
唯识三字经唐大圆著(一)心王(颂1~9)1.人之初性无记非善恶名藏识2.一切种皆摄藏万法本善恶详3.种发动名现行七转识依止生4.眼见色耳闻声鼻嗅香舌味萌5.身感触意知法此六识根尘挟6.尘为境根能助十八界种各殊7.第七识亦意根名末那我执深8.第八识阿赖耶能所藏我爱者9.此八识各自在号心王能主宰(二)心所(颂10~23)10.王相应有心所五十一种更夥11.初遍行有五支触作意受想思12.次别境亦五类欲胜解念定慧13.善心所共十一信为首继惭愧14.无贪等三根聚勤轻安不放逸15.行蕴舍非舍受及不害无瞋有16.根本惑六可辨贪瞋痴慢疑见17.随顺恼有二十小中大堪分别18.忿恨覆恼嫉悭诳谄害与憍并19.此自类各别起小随十麤猛尔20.无惭愧自他辨中随宽遍不善21.始掉举昏不信怠放逸失念侵22.及散乱不正知染心遍八大随23.四不定曰悔眠共寻伺善染兼(三)识分(颂24~29)24.唯识言摄心所各四分显量果25.能分别名见分如明镜能鉴形26.所分别相分起似人影生镜裏27.相见依名自证若镜体光影映28.证自证喻镜背自证依善分配29.三与四又互证故能去无穷病(四)识变(颂30~33)30.山河大微尘细皆识变如幻戏31.人不知执实我与实法道已左32.生烦恼及所知二障起佛性迷33.真觉者佛菩萨说唯识破我法(五)四缘(颂34~37)34.识种子遍法界待众缘现行快35.种生现名因缘见取相所缘缘36.刹那续念生灭平等缘无间隔37.此三馀缘增上顺或违俱无障(六)三量(颂38~41)38.离名种现前取是现量无计度39.藉众相观其义由比度量乃遂40.现比谬量为非此三量能缘依41.复有量曰圣言佛亲证更宜遵(七)三境(颂42~49)42.识所缘有三境不仗质名独影43.缘兔角本来无随意变影自孤44.缘无为或有质彼不生仍非实45.带质境亦分二皆仗质真与似46.真带质心缘心中间相两头森47.似带质心缘色相从见一头得48.性境生从实种既实体亦实用49.前五识初刹那缘性境俱不差(八)三自性(颂50~52)50.缘生法依他起如幻现无自体51.执实有成遍计所执妄性亦伪52.从依他去计执名圆成自性实(九)三无性(颂53~57)53.依三性立三无相无性遍计虚54.由依他生无性胜义无圆成应55.此诸佛密意说因执有空对治56.或不了复空执救恶取说唯识57.唯识学广依他非空有极到家(十)所依经论(颂58~67)58.最胜法说在先大方广佛华严59.解深密入楞伽并密严四来华60.如来现毗达磨二未译其奈何61.彼论藏有十支归一本瑜伽师62.首百法略名数释体义五蕴麤63.显扬论众义包广大义摄论高64.别名数有杂集辨中边能离僻65.二十论破邪山建法幢三十闲66.庄严论严体义散归观瑜伽别67.经共六论十一宗所依显真实(十一)西竺创宗(颂68~71)68.昔无著摄神通请弥勒兜率宫69.降中印说五论无著阐世亲应70.小入大论千部难兄弟耀千古71.护法师释唯识戒贤嗣更尊特(十二)震旦传承(颂72~81)72.第六传至玄奘输震旦义无上73.大弟子有窥基百部疏阐无遗74.继惠沼及智周了义灯演秘求75.後如理义演集撰义蕴有道邑76.皆唐疏一贯承相宗备古未曾77.唐以後禅为尚谈直指轻法相78.台四教判通别贤首五大始列79.既非圆又难习惑彼言共舍弃80.研无人典籍堕宋元来成绝学81.逊清末法运昌得遗籍自扶桑(十三)结劝修学(颂82~85)82.海禁开万国通科哲学西渐东83.勤分析至极微独斯学当此机84.聪慧者境研究观行深果成就85.行既广果无边此暂止待馀宣已依三字句说颂八十五愿阐唯识义遍界施法雨。
简明成唯识论白话讲记3
簡明成唯識論白話講記(第三篇思量能變識诠釋)于淩波居士講授佛光山叢林學院.臺中慈明佛學研究所佛學講義第一章舉體出名門第二章所依門第三章所緣門第四章體性行相門第五章合解染俱相應二門第六章三性分别門第七章界系分别門第八章起滅分位門第九章如何證明有第七識第三篇思量能變識诠釋(本篇頌文,由第五頌至第七頌。
)第一章舉體出名門論文一:如是已說初能變相,第二能變其相雲何?頌曰:次第二能變,是識名末那,依彼轉緣彼,思量爲性相,四煩惱常俱,謂我癡我見,并我慢我愛,及餘觸等俱,有覆無記攝,随所生所系,阿羅漢滅定,出世道無有。
講解:前面已經講完初能變識的第八識之相,往下應講第二能變的第七識之相了。
第二能變又稱思量能變,即是第七末那識之變,此思量能變的相狀如何?如上列長行中頌文所說。
古人诠釋思量能變,也是以八段十門來科分,現列十門如下:一、舉體出名門:次第二能變,是識名末那。
———————————标名門二、所依門:依彼轉。
—————————————————————所依門三、所緣門:緣彼———————————————————————所緣門四、體性行相門:思量爲性。
——————————————————體性門(思量爲)相。
——————————————————————行相門五、心所相應門:四煩惱常俱,謂我癡我見,并我慢我愛。
—————染俱門及餘觸等俱。
———————————————————————相應門六、三性分别門:有覆無記攝。
—————————————————三性門七、界系分别門:随所生所系。
—————————————————界系門八、起滅分位門:阿羅漢滅定,出世道無有。
———————————隐顯門論文二:次初異熟能變識後,應辨思量能變識相。
是識聖教别名末那,恒審思量勝餘識故。
此名何異第六意識?此持業釋,如藏識名,識即意故。
彼依主釋,如眼識等,識異意故。
然諸聖教恐此濫彼,故于第七但立意名。
又标意名爲簡心識。
積集了别劣餘識故。
唯 识 真 伪 对 照
唯识真伪对照守培法师著白丁打字万法唯识,有何真伪之可言耶?曰世有以铜作金,以金作铜者。
复有知金非铜,知铜非金者。
然此知者,见金铜错乱,必指金铜而言曰:此真也,彼伪也。
然金铜未分别时,虽颠倒错乱,而金者自金,铜者自铜,而不随其错乱变金作铜,变铜为金。
既分别后,虽明白真伪,而金者自金,铜者自铜,而不随其明白变金为真,变铜为伪。
如是金铜自金铜,真伪自真伪,说真伪者,不妨于金铜,而金铜不能无真伪也。
尤不但以铜作金也,复有以铅锡而作铜者,是则伪中有伪,而伪复成真矣。
伪从真起,真从伪起,真真伪伪,实难明辨。
吾人处此真伪混淆之世,若不具择法眼,鲜有不为真伪所迷者。
是故余读书,虽是佛典,亦必亲验其境,而后可,恐为他人舌根所瞒也。
唐窥基法师者,玄奘法师之高足也。
智慧超拔,震旦之相宗之创始者也。
作述繁多,凡一言一句,学者皆奉为圭臬。
与基师同时诸师,及诸前辈之著作,皆鄙视之,谓于相宗之正旨未圆成。
此如金与铜混处,而不能辨矣。
基师博学,精文章,加之显贵之子,故乐从者众,所以压倒群众也。
然只一时而已。
考宋元明清藏经中,皆未收录,基师因人而兴乎?余观基师之作述,广而博,信其然矣;然于教理,犹多美中不足。
近与友人相问难,承引基师所述《唯识料简》一段,为料简之要旨,余乃知基师未明教理之所以然。
然余欲表示其谬点,复恐有碍基师之法相,隳学者之进心,而基师寂中,必不我乐矣。
或曰:此非善思也。
佛说:“依法不依人”。
尔若护基师之短,隐佛法之长,是重人而轻法也。
佛法为出生死之道路,众生迷于道路,徘徊生死,知者任其迷而不加以指导,其违纳子之天职为何如耶?若夫基师之功,与其过,当舍其短,取其长。
若因其短,舍其长,是学者自不知好恶,而尔何与焉?再则,菩萨智慧未圆,理应有见不到处,而菩萨必无自满之心。
基师既为菩萨,下度众生,必有上求佛道之志,果能发明彼之不足处,基师必含笑寂光,何不乐之有也?但果以一己之长,成前人未成之功,如寸木加于层楼之上,不得谓之智过古人也。
成唯识论要义总结
成唯识论要义总结成唯识论要义总结唐仲容稽首唯识性,满分清净者。
我今释彼说,利乐诸有情。
一、此论的形成与命名:世亲菩萨作了《唯识二十颂》,并自作长行释之,名《唯识二十论》,以破外道小乘实有外境之邪执,而显唯识无境之妙理。
其后又作《唯识三十颂》,未及作论而寿终。
安慧、护法等十大论师,奋力研究唯识,并为此颂作释;玄奘西游,一一取回以授窥基,基师一一折衷取舍,糅集众说,以释《唯识三十颂》而成论。
此论依境、行、果三分成立唯识妙义,故命名为《成唯识论》。
此论显唯识理,圆明纯净,故又名《净唯识论》;又属解释《唯识三十颂》,故又名《唯识三十论》。
《成唯识论》造论的缘起和它命名的几个意义:世亲菩萨本着无著菩萨的开导,对《摄大乘论》作释,《摄大乘论》是无著菩萨建立赖耶缘起,而成立唯识学说的一种大乘论著。
世亲菩萨释了《摄大乘论》后,继续作了《唯识二十颂》,这一个颂是以二十个颂子来显扬唯识的道理。
他本人作了《唯识二十论》来说明外境非实有,内识变似外境,而愚夫执内识所变现的境为真实有,是识外别有之法,是谓“外境”。
外道和小乘呢,不明白唯识道理,固执外境实有。
世亲菩萨唾斥小乘外道实有外境的邪执,显扬唯识无境的道理,作了《唯识二十论》。
以后,世亲又作《唯识三十颂》,这个颂是以三十个颂子来显扬唯识的道理,重在成立唯识义。
与《唯识二十论》相对照,前者是重在破,破中有立;后者重在立,立中有破。
但是,世亲作了《唯识三十颂》后,未及作论就去世了。
以后,印度有安慧、护法等十大论师相继出世,一直精究唯识道理,并为《唯识三十颂》作长行。
玄奘法师西游印度,把十大论师的著作,一一取回中国,传授给其弟子窥基,由基师把十大论师的著作进行糅集,对《唯识三十颂》作出长行。
窥基根据玄奘法师的指示,把十大论师的著作加以折衷取舍,主要是护法论师的见解。
这样糅集了十大论师之学为《唯识三十颂》作释,而成《成唯识论》,这就是《成唯识论》形成之因和简要历史。
此论从大乘境、行、果三方面来成立唯识要义,所以,此论名《成唯识论》。
唯识要义杨白衣著
唯识要义杨白衣著杨白衣《唯杨要杨》注意 ,打印版;未完全校杨,《唯杨要杨》杨白衣著凡例1、本杨杨拙著《俱舍要杨》的妹杨~心佛院及大杨生杨杨象~杨供究唯杨而撰~容杨合~杨使精易姊学学研学内两存~故一面使用杨文字~一面杨杨及杨者杨一步究~量使用杨杨~以杨成杨原典杨力。
浅研尽研2、全杨共分六篇二十四章~第一篇杨杨唯杨宗杨及引杨据杨~述万法唯杨的理由。
第二篇分析宇宙万有的杨杨叙及唯杨源底。
第三篇杨杨万法唯杨所杨的理由。
第四篇杨第三篇之后~杨述杨耶杨起以及起惑造杨受苦的情形。
第五篇以三性中道杨我人知迷杨。
第六篇正明本宗宗旨以及修道、惑、杨果。
启真断、本杨采取最新科方法撰述~每杨文后均附有杨杨杨表~以助杨者把握每杨重点。
又特于杨后附重要名杨索学3引~以供杨者易于杨杨所需杨目。
杨兼有典之功用~可收理半功倍之效~希杨者多予利用。
辞4、本杨系著者以杨年杨杨~依述杨杨杨考中外名著杨杨~不加私杨撰述而成~尤杨部慈明授,“唯教学并参隈教杨杨要”、深浦正文博士,“唯杨究”二杨特多~特此致杨。
学研遥忱5、本杨因杨促付梓~杨杨之杨杨免~杨祈十方先杨大德多加指正~臻完善~是所至。
俾祷目杨第1篇杨杨第一章唯杨宗在佛中的地位教第二章唯杨宗的杨杨第三章唯杨宗名及宗旨第四章所依的杨杨第五章三杨判教第2篇万有杨第一章万有的分杨第一杨五位百法第二杨杨、杨、界第二章万有的杨杨第一杨心王第二杨心所第三杨色第四杨不相杨行第五杨无杨第3篇杨起杨第一章杨耶杨起杨第二章杨起的情形第一杨杨杨的作用第二杨杨杨的所依第三杨二杨杨杨第四杨境的分杨第五杨杨法生起的杨由第三章杨子杨第一杨杨子的意杨杨白衣《唯杨要杨》第二杨杨子的分杨第三杨杨子和第八杨的杨系第四杨杨子和七杨的杨系第五杨杨子的杨系及薰杨的状况第四章杨杨体第一杨阿杨耶杨第二杨末那杨第三杨前六杨第4篇杨生杨第一章惑、杨、苦第二章二杨二障第三章杨的分杨第四章杨杨二杨第五章十二因杨第5篇中道杨第一章三性第二章三无性第三章中道第四章我法二空第6篇修道杨第一章唯杨的杨法第二章机杨的分杨第一杨五性各杨第二杨大乘三杨性杨杨二机与第三章惑的方法断第四章修道的杨位第五章杨得果断第一杨杨粮位第二杨加行位第三杨通位达第四杨修杨位第五杨究竟位唯杨要杨杨白衣杨白衣《唯杨要杨》P.1P3—第一篇杨杨第一章唯杨宗在佛的地位教杨尊成道后游化人杨四十余年~其杨人不倦的目的~无非在於引杨生杨迷杨悟。
“五重唯识”观辨析
“五重唯识”观辨析林国良【摘要】“五重唯识”观以有为、无为一切法为所观境,以慧心所为能观体;以三自性理论为观法之总纲,以五法理论和心识结构理论(三分或四分说)为观法之具体展开,破遍计所执性,层层遣依他起性,最终证圆成实性。
唯识宗特有的观法是四寻思、四如实智。
《大乘法苑义林章》对“五重唯识”及相关内容的论述,既是对以往唯识经典中的唯识观的全面总结,也丰富和发展了唯识观。
【关键词】五重唯识·四寻思·四如实智·唯识观窥基在《大乘法苑义林章》(以下简称《义林章》)中提出的“五重唯识”,一般被看作是唯识宗特有的观法。
但在此之前,唯识经典说到的唯识宗特有的观法,是四寻思和四如实智,那么,“五重唯识”作为观法,究竟有什么特点?它与四寻思四如实智的观法,又是什么关系?一、“五重唯识”之观法《义林章》的“唯识义章”,首先是“出体”:“第一出体者,此有二种:一所观体,二能观体。
所观唯识,以一切法而为自体,通观有无为唯识故,略有五重。
”[1]由此可见,“五重唯识”作为一种观法,其“所观”是有为、无为一切法,而一切法“唯识”;进而,“唯识”的一切法,在此观法中又可分五个层次,这就是“五重唯识”。
此五层次的观法包括:(一)遣虚存实识;(二)舍滥留纯识;(三)摄末归本识;(四)隐劣显胜识;(五)遣相证性识。
值得注意的是,这五个名称,最后都是“识”字,其含义:一是突出“一切唯识”,二是强调所观是识。
此五层观法,即“五重唯识”,涉及到所观境、能观心和具体观法。
1、所观境如上所说,“五重唯识”的所观境,就是有为、无为一切法。
但有为、无为一切法为什么可纳入“五重唯识”,或者说,一切法为什么是“唯识”?《义林章》引用《成唯识论》关于“唯识”之“识”的解释:“识言总显一切有情各有八识、六位心所、所变相见、分位差别,及彼空理所显真如;识自相故,识相应故,二所变故,三分位故,四实性故。
如是诸法皆不离识,总立识名。
简明成唯识论白话讲记(第三篇 思量能变识诠释)
简明成唯识论白话讲记(第三篇思量能变识诠释).txt48微笑,是春天里的一丝新绿,是骄阳下的饿一抹浓荫,是初秋的一缕清风,是严冬的一堆篝火。
微笑着去面对吧,你会感到人生是那样温馨。
简明成唯识论白话讲记(第三篇思量能变识诠释)简明成唯识论白话讲记(第三篇思量能变识诠释)于凌波居士讲授佛光山丛林学院.台中慈明佛学研究所佛学讲义第一章举体出名门第二章所依门第三章所缘门第四章体性行相门第五章合解染俱相应二门第六章三性分别门第七章界系分别门第八章起灭分位门第九章如何证明有第七识第三篇思量能变识诠释(本篇颂文,由第五颂至第七颂。
)第一章举体出名门论文一:如是已说初能变相,第二能变其相云何?颂曰:次第二能变,是识名末那,依彼转缘彼,思量为性相,四烦恼常俱,谓我痴我见,并我慢我爱,及余触等俱,有覆无记摄,随所生所系,阿罗汉灭定,出世道无有。
讲解:前面已经讲完初能变识的第八识之相,往下应讲第二能变的第七识之相了。
第二能变又称思量能变,即是第七末那识之变,此思量能变的相状如何?如上列长行中颂文所说。
古人诠释思量能变,也是以八段十门来科分,现列十门如下:一、举体出名门:次第二能变,是识名末那。
———————————标名门二、所依门:依彼转。
—————————————————————所依门三、所缘门:缘彼———————————————————————所缘门四、体性行相门:思量为性。
——————————————————体性门(思量为)相。
——————————————————————行相门五、心所相应门:四烦恼常俱,谓我痴我见,并我慢我爱。
—————染俱门及余触等俱。
———————————————————————相应门六、三性分别门:有覆无记摄。
—————————————————三性门七、界系分别门:随所生所系。
—————————————————界系门八、起灭分位门:阿罗汉灭定,出世道无有。
———————————隐显门论文二:次初异熟能变识后,应辨思量能变识相。
唯识三字经释论四、唯识三字经讲录(六)心所
唯识三字经释论四、唯识三字经讲录(六)心所(六)心所此八种识能自由自主,不系属于他者,故名为心王。
而有与心王相应,又系属于心王者,则有五十一种,共名曰「心所」。
今讲心所,分为六位:┌一、遍行五┐│二、别境五│心所六位┤三、善十一├ 五十一│四、根本烦恼六││五、随烦恼二十│└六、不定四┘一、遍行─谓此种心所,到处可以相应,故名遍行。
而此相应之义,例如眼见花,乃眼识分别此花之境。
若彼时因见花而欢喜,即知有随眼识所起之喜受心所,此遍行心所,又分五种,今略依看花为例解之:(一)触-------------------眼识初接触花(二)作意----------------接触即起看见的意(三)受-------------------作意见了即有感受(四)想-------------------感受苦乐后则想象(五)思-------------------想象了则思维造作任何心王起现行,此五种心所皆能与之和合而助其作用,是谓「遍行」。
二、别境─此亦有五类:(一)欲------------------缘所乐之境而发欲求(二)胜解---------------缘决定境能了解(三)念------------------忆念以前之境界(四)定------------------缘所观察境令心得定(五)慧------------------缘所亲境而能简择三、善十一(一)信------------------正信佛法(二)惭------------------对己自惭(三)愧------------------对人生愧(四)无贪---------------不贪名利等┐(五)无嗔---------------遇苦不怒├-又名三善根(六)无痴---------------明了事理┘(七)勤------------------精进修行(八)轻安---------------吾人身心轻快安适(九)不放逸------------约束自己不敢放弃(十)行舍---------------行而能舍不起执着(十一)不害--------------不损害众生四、根本烦恼六(一) 贪┐(二) 嗔├-与善心所中三善根相反(三) 痴┘(四) 慢------------------我慢等(五) 疑------------------狐疑不决(六) 恶见---------------或再分为身见边见等五种五、随烦恼─分为小中大,共二十种:忿--------------忿怒恨--------------怀恨不忘覆--------------覆藏罪过恼--------------对逆境热恼嫉--------------嫉人荣利十小随-悭--------------匿财不舍诳--------------假诳于人谄--------------谄媚他人害--------------损害有情憍--------------憍傲二中随-无惭-----------于己不知羞惭无愧-----------对人不知愧耻掉举-----------暴燥昏沉-----------昏昧沉下不任作事不信-----------与信相反八大随-懈怠-----------与勤相反放逸-----------与不放逸相反失念-----------与念相反散乱-----------与定相反不正知--------谬解事理六、不定─共有四种。
《新唯识论》之《唯识》章初探
《新唯识论》之《唯识》章初探熊十力先生融会中西、学贯古今、融易入佛,归宗于儒,形成自己独特的治学风格。
其代表性的哲学著作《新唯识论》从体用不二的本体论、翕闢成变的宇宙论、天人不二的人生论三个维度建立起自己的理论框架。
语体本的《新唯识论》中《唯识》章在驳斥窥基“境空识有”的基础上提出“境空识空”阐明唯识之含义,揭示吾人生命与宇宙大生命元来不二的天人合一之境。
标签:熊十力;唯识;境空识空;体用不二“平生学在求真,始而学佛,终乃由疑而至于攻难,然对于释尊及诸菩萨之敬仰则垂老不渝。
”1 熊十力深感从世亲迄护法诸师学说的悬空构画以及出佛教出世精神之流弊,以《易》入佛,又受到西方哲学的熏染,著成《新唯识论》一书,总言其“体用不二”的学术思想。
此书行文流畅,逻辑紧密,但成书颇有波折,几经删定修改,主要有文言文本和语体文删定本两个版本。
本文主要以语体本为研究对象,分析《唯识》章对唯识的解读。
一、以“境空识空”批驳“境空识有”熊十力辩证地看待无着学派说境空识空的主张。
窥基大师在《成唯识论序》中将唯识二字理解为:“唯遮境有,执有者丧其真;识简心空,滞空者乖其实。
”2认为唯识就是境空识有,否认有离识而独在之境的存在,却说识是有。
熊十力则不然,他在肯定无着学派“外境非有”的同时,斥破其“识有之论”,主张“境空识空”。
《唯识》章从“境不离心独在”、“妄识无自体”两个方面进行论证。
(一)境不离心独在熊氏主张没有离心独存之境,破外道、小乘对心外境、物的偏执。
他观其流、究其源将此种偏执归结为应用不无计和极微计两类,逐一驳斥。
1.破除应用不无计应用不无计借用西方哲学上的经验论来解释,感知到的即为实存。
此计以其参照对象的范围大小被划分为别计和总计。
熊十力先生分别斥破别计、总计。
别计误将经验到的具体事物判定为离心实在。
熊氏反驳:“殊不知这种境若离开我的心便无此物”。
他以瓶为例,正是由于意识的作用才有瓶的实存,可知没有心外之具体事物的存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1 十门总标出体──┐二辨名├─明唯识境三离合会释─┘四何识为观─┐唯识义章五显类差别│十门辨释六修证位次├─明唯识行七观法何性│八诸地依起│九断诸障染─┘摄归二空───明唯识果A2 随标别释B1 出体门C1标释二体D1 标列D2 分释E1 出所观体F1通观诸法所观唯识是以一切法而为自体,通观有为、无为唯识。
此一切法,总摄宇宙万有一切,包括有为法、无为法。
F2别明五重G1 标所观数G2释所标重(1)遣虚存实识:此观有情的遍计所执性法,纯属妄情臆造,毫无事实体用,故应遣除;至于依他性法仗因托缘依他而有事实体用,是‘后得智’之境,又圆成实性是诸法之理,为‘根本智’之境,均不离识而应留存。
是为唯识观的初步。
诸经论所说“一切唯识”、“二谛”、“三性”、“三无性”、“三解脱门”、“三无生忍”、“四悉檀”、“四嗢陀南”、“四寻思”、“四如实智”、“五忍观”等,皆摄于此观。
(2)舍滥留纯识:虽观事理皆不离识,而此内识有所缘相分和能缘见分。
相分为内境,见分心仗以起,摄境从心,并简别有滥于外境,所以只观唯识,为第二步。
故契经说。
心意识所缘皆非离自性。
故我说一切唯有识无余。
余经复说“三界唯心”、“制一处”等,皆此观摄。
(3)摄末归本识:摄见相二分之末,归结到心自体分之本。
因见相分皆识体所起,识体即为其本。
今但观识体,为第三步。
所说理事真俗观等,多皆此观。
(4)隐劣显胜识:隐劣心所,显胜心王。
心王起时必有心所偕起,而胜劣有异。
今以劣依于胜,但观胜心王而隐劣心所,为第四步。
《说无垢称经》(旧译作《维摩诘所说经》)的“心杂染故有情杂染、心清净故有情清净”等,皆此观摄。
(5)遣相证性识:心王犹属识相,今遣相而证唯识性,得圆成实之真,为唯识观最究竟之阶段,即第五步。
余经说“一谛”、“一乘”、“一依”、“佛性”、“法身”、“如来藏”、“空”、“真如”、“无相”、“不生不灭”、“不二法门”、“无诸分别”、“离言观”等,皆此观摄。
E2 出能观体能观唯识之观,以五别境中之慧心所为体,此慧于所观境中简择为性,断疑为业。
一般认为从能观唯识是亦可通以止观为其自性,此说是不可以的。
止乃伏结之初门,观才是断惑之正要,故不得称止为观体。
应该言以慧为观体,此是自性体也。
因观为慧名,非为定名,若言止,则名体不顺,故不得认止为其自体。
《摄大乘论释》云:由三摩呬多无颠倒智。
但举定中所起之智为观体,作寻思等之唯识观,则必居定故,不言即以止为观体。
由此得知地前有漏之寻思,与加行通无漏之如实智,皆为观慧之体,故而能观唯识之体是通有漏无漏的。
因位―资粮加行二位―三慧为观体――――――唯有漏能观体根本智果位―见修究竟三位-修慧为观体――唯无漏后得智C2 别辨唯识能观唯识所观有漏无漏唯识观散定三慧观体三智有漏无漏散定唯识三摩地闻慧正证唯识思慧修慧加行智根本智后得智境唯识――唯识观境教唯识――唯识经教一切唯识理唯识――唯识道理五种唯识行唯识――唯识位修果唯识――唯识果德遍计门-依所执辨唯识有漏门-依有漏辨唯识唯识观境-境唯识有情门-依有情辨唯识指事门-随指一事辨唯识一切唯识唯识经教-教唯识唯识道理-理唯识唯识位修-行唯识唯识果德-果唯识境─┐教├────────境一切唯识理─┘行──────────行果──────────果B2 辨名门C1 正辨名D1 释识识者,梵语毗若底,了别之义,觉了分别。
五位百法中,八识心王是识自相,六位心所是识相应,色法是识所变,心不相应行法是识分位,无为法是识实性,二空所显前四真理。
五位法中,前四属事,第五归理,此五法事理总摄世出世间有为无为、有漏无漏一切法尽,同不离识,故名唯识。
如果不许用“识”来统摄事理诸法,则真如应非唯识所显现,如此则互违教理。
所谓唯识,亦非说唯一心,更无别法。
只是摄五法事理归于识的范畴,摄境从心。
真如即一切法实性,云何不名唯如耶?真如显境,要令有情舍境观心以求解脱,故云唯识,不名真如也。
D2 释唯一、简持义―简遍计所生我法二执,持取依圆二性。
-―多取此义唯二、决定义―真俗二谛互不相离,真实决定,则无能取真俗之执见,及所取之真理俗事。
识之一言,表此决定。
三、显胜义―此说唯识,但举主胜,理兼心所。
C2 释妨难D1 正释妨E1 释唯心妨《唯识二十论》中说,心、意、识、了,名虽有别,意义相通。
识即是心。
心是集起义,能集诸法种子起诸法现行,以是义故,如采画师。
所余心所,喻如画徒,随师模型,添众色彩。
依此积集的意义,故经说唯心。
识者、了别义,了达分别的作用殊胜,所以论中说唯识。
各依胜说,理不相违。
心通有漏无漏一切位,所以经中以通因位果位的意义总说唯心者。
识虽亦通因果,而于众生因位强胜,故说唯识。
唯心唯识,其理一致。
识即是唯,识体本身就有简持、决定、显胜的业用,说唯识者,持业释立名。
顺世外道及清辨论师等,立唯物唯境,皆非正义,实际诸法皆是心识变现。
境依心有,摄境归心,从这个意义上说,唯识之名,可是依主释。
E2 释唯智妨《涅槃经》中说四依法:一、依法不依人,二、依义不依语,三、依了义不依不了义,四、依智不依识。
经中说依智,而论中说唯识,是为出识之过。
有漏杂染妄识变现,为令众生舍弃因中之识而依于果中之智,故说唯识。
就能观而言可说唯智,能观因中,闻思修三慧加行,及果中根本、后得二智,殊胜力强,识用低劣故。
于所观中,识能变境,境不离识,故说唯识。
若依决断功能(断疑解惑)而说,亦可依智。
从欣求圣者心境之解脱上说,称为般若;从厌离众生心境之生死上说,故名唯识。
论从厌说,称名唯识,理不相违。
D2 总会释总摄一切诸法为伴,而宗归无为之主,故一切法皆真如,真如为诸法之实性。
若摄一切诸法为伴,而宗归有为之主,故一切法皆唯识。
有为即是缘生识变之法,一切有为法中,以识为主,余法为伴。
若摄诸法为伴,而宗归简择之主,故一切法皆般若。
般若即智,智以抉择诸法皆空为性,即诸法性空。
能摄三主虽别,所摄一切法则同也。
这是基师以三类判摄诸法,即真如缘起、赖耶缘起与性空缘起,如是三类,殊途同归,是法平等。
B3 离合会释门C1 解门义诸经论中各各别说诸观诸义等,众名差别,今统摄合解,得其会通,明此诸教皆是唯识观之别义,体非有异。
C2 正会释D1 一名会释E1 举类一名有三十类。
E2 释能所观名F1 正释《华严经》等为遮离识别有实境,故说唯心。
《辨中边论》为遮妄执离识别有我法,或常或断,或一或异,或有或空等执,显唯识观,名曰中道(唯识观境无识有,内观于心离诸妄执)。
《大般若经》中说名般若波罗密多,般若波罗密多义为智慧到彼岸。
慧以简择为性,明照诸境为用。
由此智能简择诸法真实体性,达一切法空不可得,故一切皆空,名大般若。
以空性故,诸法缘生事皆成办。
唯识观慧亦是如此,遍计执性体用本空。
《法华经》以说明一乘实相的道理为宗旨。
为显佛陀度生济世之究竟,故名一乘。
F2 会通唯心能观┌加行真境┐中道所观能观─┤根本├所观般若真境└后得俗境┘一乘俗境(若言证者,后得智唯通俗)《胜鬘经》中说六法:一、正法住,二、正法灭,三、波罗提木叉,四、毗尼,五、出家,六、具足戒。
此六种法,虽初步的基本法门,但也是大乘的基础和核心,所以也是通因位加行的。
E1 释所观名《胜鬘经》中“一实谛”,“一依”,“空”,“如来藏”,“自性清净心”,“法身”。
《说无垢称经》的“不二法门”。
《楞伽经》中“不生不灭”。
《涅盘经》中的三种佛性。
《楞伽经》中“不思议”。
《瑜伽》中“非安立”。
《摄大乘》等显“圆成实”。
《对法论》等明“真如”。
此十三名称于唯识观中,皆是所观所证的理体而非能观,为真智所缘,是真境。
E2 列余结成法界、法性、不虚妄性、不变异性、平等性、离生性、法定、法住、法位、真际、虚空界、无我、胜义、不思议界等,皆是唯识所观境,真智境界所摄。
D2 二名会释能观唯识观所观《瑜伽》安立非安立谛《涅盘》胜义、世俗谛真境唯识境《显扬论》能诠、所诠俗境《摄论》生、法二无我加行智根本智唯识智后得智《瑜伽论》中安立、非安立谛(即《胜鬘经》有作四圣谛、无作四圣谛);《涅盘经》中胜义、世俗二谛;《显扬论》能诠、所诠名。
此三名通能观所观,亦真、亦俗,通三智。
《摄大乘》生、法二无我,亦通能所观,唯真非俗,通三智。
D3 三名会释能观唯识观所观《深密》三性《深密》三无性真境三性三无性观唯识境《瑜伽》三解脱门俗境《瑜伽》三无生忍加行智根本智唯识智后得智D4 四名会释D5 五名会释D6 六名等会释C3 总结成B4 何识为观门C1 标征前面已明能观唯识以别境慧为体,慧是心所。
此门所明八识之中,究竟以何识为能修唯识观慧。
C2 出异说D1 小乘异说大众部六识为能观犊子部第六为能观六识俱染一切有部唯第六染D2 大乘异说菩提流支、真谛三藏等师主张七、八识修道,修道故有观慧,此观以七、八二识为能修唯识观慧。
实际上初地以上第七识才能进行修观,未登地前则不能修。
因位七识恒起我执故,而第八识则须至佛果始能修观。
C3 出正义大乘因位,唯是第六意识相应之慧为能观识。
《瑜伽师地论》第一说,能离欲是第六意识不共业的功能。
唯意识在因位中能起胜行总缘(缘真如遍法)观理(观四谛、三性之理),趣入真道,是故能观识因唯第六。
再者,审虑所缘,观察一切境相,也是意识不共业。
第七虽能审虑,但执内我,非缘一切境相,是故觉慧唯第六识。
入真见道后,第六识转智,第七末那亦随渐转,不内执我而审观平等性,至佛果位大圆觉已,八识俱能为观。
此中,真如实性,定非能观,是所观体。
已明八识能观,若论所观,则八识或因或果皆通所观。
事识的有为法如此,真识无为法亦尔。
成所作智果位妙观察智能观平等性智大圆镜智因位能观――意识加行智妙观察智根本智能观慧果位平等性智后得智能观大圆镜智所观境成所作智(观照无差别相之智是根本智,而观照差别相之智是后得智。
)B5 显类差别门C1 明真性识C2 明俗事识D1 正明差别D2 别说四分D3 结非一异C3 总结成B6 修证位次门C1 明位次D1 引摄论释D2 引成唯识论D3 引瑜伽论D4 会通C2 辨修证D1 结前生后D2 正辨修E1 总举E2 别释F1 证修F2 相修G1 明定义G2 明位修F3 地修G1 明二种修G2 别开四门H1 正明H2 料简B7 观法何性门C1 标立二门C2 随标别释D1 明能观性D2 明所观性E1 引二论E2 会释F1 判观位F2 二门会释B8 诸地依起门C1 辨依身D1 明顿悟D2 明渐悟E1 明不经生E2 明经生C2 明地起B9 断诸障染门C1 标名数┌现行┌烦恼障┤┌俱生┤ └种子│ │ ┌现行│ └所知障┤障┤ └种子│ ┌现行│ ┌烦恼障┤└分别┤ └种子│ ┌现行└所知障┤└种子C2 明地断D1 正明地断┌分别――分别烦恼障现行,资粮道中渐伏,加行道中能顿伏尽;种习俱初地断。
烦恼障┤└俱生――俱生现行,地前渐伏,初地以上能顿伏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