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镜成像、光的折射教案 -(1)
平面镜成像原理教案
平面镜成像原理教案【篇一:优质课平面镜成像教案】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滨海县条港初级中学于正芹一、教学目标:(1)知识和技能:了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并能解释日常生活中实际问题;通过亲自实验,锻炼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通过总结、交流与合作培养学生的表达和交流能力。
(2)过程与方法:学生真正地参与科学的探究过程,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会对实验过程中信息的记录,并能顺利地完成合作从而得到正确的结论;另外通过观察实验现象,感知虚像的含意。
(3)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在探究中领略物理现象的美丽,获得成功的喜悦,并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通过了解平面镜在日常生活、生产、科技方面广泛的应用,激发求知欲,培养良好的非智力品质。
初步认识人类生活离不开科学,而科学也真正的服务于社会。
二、重点与难点:(1)重点: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感受探究的各个环节。
(2)难点:虚像的概念三、实验器材:每个实验小组不等大蜡烛2支、棋子2颗,平面镜一面、平板玻璃一块、火柴、支架、细线、刻度尺、白纸、方格纸,电脑等多媒体设备。
四、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人们常说桂林山水甲天下,让我们来欣赏一下这甲天下的山水图片吧!(课件出示三幅图片:船行山顶)面对此情此景,清代诗人袁枚这样赋诗:“船于山顶行,桨在天上撑”,你能根据画面说说:船能在山顶行是怎么一回事吗?如果在波涛汹涌的海面还会出现刚才的景象吗?这是因为?(水面是光滑的平的可以看作镜子)学生说出镜子后:同学们的课桌上也有一面的镜子,大家可以拿起来观察一下,你注意到它的表面怎么样?师:像这种表面是平的镜子(教师板书)物理学中叫做“平面镜”。
(课件出示:平面镜) 师:我们知道,日常生活中使用的镜子大都是在玻璃后面涂上水银制成的,是不是只有涂了水银的玻璃才是镜子呢?生:不是师:同学们说说看,还有哪些可以当作平面镜?生:铜镜师:同学们说得非常好!其实,早在4000多年前的夏王朝时代,我国劳动人民就制造了铜镜。
《光的折射》教学设计
《光的折射》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课时是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光现象》第四节,光的折射是重要的光学现象,是理解透镜成像的基础,同时又是解释日常生活中许多光现象的基础.光的折射现象学生比较熟悉,也比较感兴趣,通过对现象的分析,培养学生密切联系实际,运用科学知识来解释一些自然现象的习惯和能力,更重要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本节教材让学生认识光的折射现象和初步规律,是为以后几节课学习活动进行充分准备,所以本节是本单元教学的重点。
二.设计思路根据教学内容的上下承接关系,学生刚学完光的反射,对光的现象已有一些简单的认识,对光学研究中的一些物理量已有初步的了解,如入射角、法线等。
针对新课标对学生能力的要求,本节采用实验、观察分析、探究、讨论法,通过学生猜想、做出假设,再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进行动手实验和计算机的模拟实验的观察,使学生在头脑中有清晰的表象,以具体生动的感性认识为基础掌握知识,而不是生硬地死记硬背,同时在观察中培养能力,开展思维训练重视知识的应用,理论紧密联系实际。
做到:从实践到理论,又从理论到实践。
达到掌握知识、提高能力,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光的折射现象。
了解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质中时的偏折规律。
了解光在发生折射时,光路的可逆性。
会用光的折射知识来解释一些简单的生活现象。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观察,认识折射现象。
体验由折射引起的错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领略折射现象的美妙。
培养学生热爱自然尊重自然的情感。
激发学生勇于探索自然的热情。
四.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光的折射规律;光路可逆。
难点:光线进入不同介质中,折射角和入射角的关系。
用光的折射解释简单的自然现象。
五.教学教具激光笔、水槽、水、油性笔、塑料桶、小鱼、玻棒、学生光学实验盒,多媒体课件六.教学过程板书设计:§2.4、光的折射一、光的折射1.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偏折。
2.4《光的折射》教学设计
人教版2.4《光的折射》教学设计石家庄市栾城县冶河镇中学邓晓雷【教案背景】1、面向学生:八年级学科:物理2、课时:13、设计思路:在光的反射、平面镜成像两节里,学生经历过比较完整的探究实验,但是学生对探究还是比较生疏的,并没有熟练掌握探究的方法。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要把本节课改为探究实验,我认为这样做有以下四点好处:1、更有利于学生对折射规律的理解和掌握;2、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也让他们感受到观察在物理实验中的重要性,为今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3、让学生真正应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法进行研究、学习(学生可能会发现一些书本上没有提到的规律,这有助于学生的创新意识的培养),而不是单纯为了让学生掌握探究的方法而探究;4、既让学生知道如何开展实验探究,又让学生体验物理探究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教学课题】1.了解光的折射现象以及发生折射时,光路是可逆的;探究并了解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质时的偏折规律2.能在学习光的传播和反射的基础上提出新的问题,培养提出问题的能力;通过实验观察、认识折射现象,培养学生初步观察的能力;使学生进一步了解科学探究活动过程,培养学生初步的探究能力3.有与他人交流和合作的精神、敢于提出自己不同的见解;逐步领略折射现象的美妙,获得对自然现象的热爱、亲近的感觉【教材分析】《光的折射》是人教版物理实验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四节的教学内容。
它与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构成了初中物理“光学”中的三大基础知识,也是初中物理“光学”的核心部分。
光的折射现象是自然界常见的现象,在生活、生产中有广泛的应用,学生对光的折射现象并不陌生,但对光的折射规律既缺乏理性认识更缺乏科学探究。
本节教材从演示光的折射入手,使学生通过观察光从空气斜深入水中光束的传播路径,建立光的折射概念。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通过实验探究,归纳出光的折射的初步规律。
并通过渔民叉鱼、池水“变浅”、钢笔“错位”等现象的分析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光的折射。
初中物理《平面镜成像》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初中物理《平面镜成像》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平面镜成像》教学设计课标分析:本节课的课标要求是通过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关系。
因此,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能够说出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知道平面镜成的是虚像,并通过探究物、像和镜面三者之间的关系,提高实验和思维能力,领略平面镜成像中的简洁对称之美。
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在研究了光的直线传播与光的反射的基础上,研究认识平面镜成像特点、原理和应用。
本节课的地位和作用非常重要,因为它是前两节课知识的应用。
另外,平面镜与生活联系紧密,本节课学生将首次较完整的研究“像”这个概念,为后面一章研究凸透镜成像奠定了基础。
因此,《平面镜成像》是这一章的重点内容之一,在整个几何光学中也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本节教材主要安排了一个《平面镜成像》的探究实验,这是培养学生重视实验和归纳,提高研究能力的好素材。
为今后做光学实验作了必要的准备。
二、研究目标:根据义务教育阶段以提高全体学生科学素质的总体目标与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本节教材内容及学生已有的认识基础,加上自己对本节课的理解,确定本节的三维研究目标如下:知识与技能:1.知道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2.了解球面镜的作用。
3.理解平面镜在实际中的应用。
过程与方法:1.经历用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过程,重点培养设计实验和观察得出结论的能力。
2.研究用“等效代替”的方法确定虚像的位置,比较像与物的大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中领略物理现象的美妙与和谐,获得发现成功的喜悦。
体会科学方法的神奇。
2.平面镜和球面镜在生活中的应用很普遍,可以解决生活中的许多实际问题,从而激发研究物理知识的兴趣。
三、重点和难点:本节课的重点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过程,感受探究的各个环节。
学生对平面镜成像怀着浓厚的兴趣,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非常巧妙,让学生经历”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过程,能更好的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是学生领悟其中的道理,增强学生对科学实验的兴趣。
平面镜成像与光的折射导学案
我的课堂我做主,我的学习我主动,我的人生我努力年级学科准印份组长签字:教务处签字:课题:《平面镜成像》课型:授课教师:主备:总课时数:第(21 、22)课时定稿时间:班级:__________ 小组: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一、导学目标:1、了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2、了解平面镜成虚象,了解虚象是怎样形成的。
3、初步了解凸面镜和凹面镜及其应用。
二、导学重难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三、教学时间:2课时导学过程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阅读课本77页的内容)1、猜想与假设2、实验器材3、进行实验4、分析论证: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和所记录的数据,可得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有如下几点:平面镜成虚像:平面镜的里面的像是虚像,不是由实际光线会聚成的,而是实际光线的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而成的,所以虚像也可以理解为假像,没有存在的,但是眼睛可以看到平面镜的应用:生活用的镜子、医生检查牙齿的小镜子、军事用的潜望镜等等阅读P79页科学世界回答问题(1)凸面镜对光线的作用是:举例:(2)凹面镜对光线的作用是:举例:达标检测:1、许多学校在一进楼门的位置都竖立着一块平面镜,同学们站在镜子前成(填“实”或“虚”)像,当同学们走近镜子时,像的大小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物体在平面镜里所成的像是____(“虚”或“实”)像,像的大小跟物的大小___ ,像和物的直线跟镜面____ ,像和物到镜面的距离____ .3、作出图中物体AB、三角行在平面镜中的像《光的折射》学教案课题:《 光的折射 》 课型: 授课教师:主备: 总课时数:第( 23 )课时 定稿时间: 班级:__________ 小组: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 一、导学目标:1、了解光的折射现象。
2、探究光的折射规律。
3、光的折射的应用二、导学重难点: 利用光的折射规律来解释生活中的折射现象。
2_平面镜成像教案
《平面镜成像》教案第三节平面镜成像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水平1.理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2.理解平面镜成虚像,理解虚像是怎样形成的.3.理解日常生活中平面镜成像的现象.二、过程与方法1.经历“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探究,学习对实验过程中信息的记录.2.观察实验现象,感知虚像的含意.3.通过实际例子感知平面镜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
三、情感与价值观1.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中领略物理现象的美妙和和谐,获得“发现”成功的喜悦.2.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3.通过对平面镜的应用的理解,初步理解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的影响.教学重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教学难点虚像的概念.教学方法探究法、实验分析法.教学用具演示用:平面镜(大小形状各不同)、口径相同的平面镜和凸透镜、投影片学生用:玻璃板、相同的蜡烛两支、火柴、夹子两个、8 K白纸一张、图钉、透明胶条、小平面镜.课时安排1 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物理情境,引入新课1.老师:安排一对双胞胎同学面对面站,然后根据老师的指令分别做出对称动作,然后引导:这两位同学表演的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哪个场景?(照镜子)同学们,为什么我让他俩做对称的动作才能模拟到照镜子呢?想知道其中的奥秘吗?那么就让我们走进今天的课堂----平面镜成像。
2.教师:请同学们利用手边的镜子观察镜中的你,除了你手里的镜子能够照出镜中的你,你身边还有哪些物体能代替镜子?学生思考回答并显示课件。
老师总结:生活中像平静答案水面、玻璃面、油漆面等它们表面都是平的.用它能够照出人的“面孔”和各种各样的“物体”,并与物体本身的形状一样.我们把这样的镜子叫平面镜,把出现在镜子里的“面孔”物体叫做像.学生活动:让学生观察自己在平面镜中的像,并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思考:平面镜中的像与你有什么关系?当你改变与平面镜间的距离时,像怎样变化?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有怎样的关系?像的大小与平面镜的大小相关系吗?学生实行猜测假设,老师给予鼓励总结:同学们,那就让实验来验证咱们的猜测是否准确吧。
初二物理教案光现象教学设计
初二物理教案光现象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1了解光的传播特性,掌握光的直线传播原理。
1.2理解光的反射现象,掌握平面镜成像规律。
1.3了解光的折射现象,理解光的折射规律。
2.过程与方法:2.1通过观察实验,培养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及数据分析能力。
2.2学会运用物理知识解释生活中的光现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1培养学生对物理现象的好奇心,激发学习兴趣。
3.2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1光的直线传播原理。
1.2平面镜成像规律。
1.3光的折射规律。
2.教学难点:2.1光的折射现象的理解。
2.2平面镜成像规律的推导。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1利用多媒体展示生活中的光现象,如阳光、灯光、影子等。
1.2引导学生思考:这些光现象背后的物理原理是什么?2.光的直线传播2.1通过实验观察光的传播路径,引导学生发现光的直线传播特性。
2.2利用板书、PPT展示光的直线传播原理。
2.3让学生举例说明光的直线传播在生活中的应用。
3.光的反射3.1通过实验观察光的反射现象,引导学生发现平面镜成像规律。
3.2利用板书、PPT展示平面镜成像规律的推导过程。
3.3让学生举例说明光的反射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
4.光的折射4.1通过实验观察光的折射现象,引导学生发现光的折射规律。
4.2利用板书、PPT展示光的折射规律的推导过程。
4.3让学生举例说明光的折射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
5.课堂小结5.2对学生进行课堂提问,检查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6.课后作业6.1布置课本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6.2鼓励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光现象,尝试运用所学知识解释。
四、教学反思1.本节课通过实验、板书、PPT等多种教学手段,使学生掌握了光的传播、反射、折射规律。
2.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观察、思考、交流,培养了学生的合作能力和科学精神。
3.课后作业的布置,有助于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光的折射说课稿10篇
光的折射说课稿10篇光的折射说课稿10篇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编写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我们该怎么去写说课稿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光的折射说课稿,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光的折射说课稿1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光的反射》是八年级物理第四章第二节的内容,也是本章的教学重点内容,它与日常生活.生产.军事.航天技术有着密切的联系,属于理解的知识。
本章包括光的反射、折射定律和平面镜成像,本节说课我们只谈光的反射定律。
光的反射定律是初中光学的核心内容之一,是光沿直线传播的引申,通过这接课的学习,可以为学习《平面镜成像》这一节铺平道路,同时也为学习光的折射奠定了基础,还可为高中进一步学习奠定基础。
通过这节学习,可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分析归纳的能力。
2、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①知道光的反射现象②理解光的反射定律,并用来解决一些简单问题。
③知道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④了解物理的研究方法:从实验中分析现象,归纳总结规律,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概括能力(2)过程与方法①激发学生对自然现象学习、研究的兴趣。
②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能力和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③经历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获得比较全面探究活动的体验。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通过探究、实验,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与人合作的良好品质。
②密切联系实际,增强学生将物理知识应用与日常生活和社会的意识。
3、教学的重点和难点(1)重点:通过实验探究光的反射定律,并且能够区分镜面反射和漫反射(2)难点:理解光的反射定律。
二、教法与学法本节采用实验探究、观察、对比、分析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获取知识,通过思考讨论,总结归纳出光的反射规律,应用反射规律解释一些自然现象,培养学生爱科学、用科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教学过程一、新课的引入教师提问:光源发出的光进入了人眼,人便看见了光源,那么人为什么能看见不发光的物体?从而引出课题二、新课的教学(一)光的反射现象演示:光射到平面镜上的反射现象概括:光射到物体表面上时,一部分光被反射回去的现叫光的反射(二)有关的几个物理名称教师边演示边画图,并强调平面镜的光学符号的画法一“点”:入射点O入射光线AO(强调:字母顺序,画实线,箭头及方向)三“线”反射光线OB(同上)法线ON过入射点与镜面垂直的直线(画虚线)两“角” 入射角I: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反射角r: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三)光的反射定律1、教师的演示,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归纳①当E、F屏在同一平面上时,可看到入射光和反射光,不在同一平面时,不能同时看到入射光和反射光,引导学生此现象说明:“三线共面”。
第二章 光的反射和折射 全章教案
光的直线传播颜色教学目标:1、知识和技能●了解光沿直线传播及其应用。
●了解光在真空和空气中的传播速度c=3×108m/s。
●了解色散现象。
知道色光的三原色是不同的。
2、过程和方法●阅读“我们看到了古老的光”的内容,了解宇宙的信息。
●探索色光的混合和颜色的混合,获得有关的知识。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亲身的体验以及探究的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通过亲身的体验与感悟,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
●通过探究性物理学习活动,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提高探索的积极性。
重、难点:1、光的直线传播的内容。
2、分析解释有关现象。
3、知道颜色、颜料之迷。
教学器材:激光源、玻璃杯、水、烟雾、三棱镜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前提测评:无……前面无相关内容二、导学达标:引入课题:①我们为什么可以看见物体?……物体有光线射入我们的眼睛。
例如:阳光、日光灯、电视等。
②学生探讨:光线是如何传播的?进行新课:1、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例如:……………………学生举例上面的光源能分成几种类型?(1)、自然光源(2)、人造光源2、探究:光的传播演示试验①:图片……阳光穿过树林演示试验②:激光在水中穿过演示试验③:激光在烟雾中穿过结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应用:影、排队、射击、日食、月食……(可以让学生先讨论,部分现象要解释)3、光的速度:讨论:光有没有速度?(有,非常大)在真空中,光的传播速度为c=3×108m/s,是宇宙中最快的速度。
利用对比说明:34页图示在其他介质中的速度都比在真空中小4、阅读:我们看到了古老的世界问答:(1)我们为什么看到了古老的世界?(2)什么是光年?它是什么物理量?5、颜色:(1)、试验:光的色散……说明什么问题?结论:白光是由各种颜色的光组成的,不同颜色的光混合后会变成其他颜色。
不同颜色的光分散的过程叫光的色散。
(2)、颜色之迷:不透明物体:透明物体:(3)、光的三原色:红、绿、蓝(4)、颜料的三原色:品红、黄、青3、达标练习:完成物理套餐中的本节内容。
初中物理总复习光学教案
初中物理总复习光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的原理及应用。
(2)掌握光的反射定律,并能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
(3)理解光的折射现象,掌握折射定律,并能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
(4)掌握平面镜成像的原理及应用。
(5)了解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的作用,掌握成像规律及应用。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例分析,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2)运用实验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3)采用小组讨论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交流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光学知识的兴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2)培养学生勇于探究、勤于思考的科学精神。
二、教学内容1. 光的直线传播:光在均匀介质中的传播特点,光速,实例及应用(日食、月食、小孔成像等)。
2. 光的反射:反射定律,镜面反射和漫反射,平面镜成像,实例及应用。
3. 光的折射:折射定律,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的作用,成像规律及应用。
4. 光学作图:掌握光学作图的方法和技巧,能够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过程1. 复习导入:通过复习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的实例,引导学生回顾光的传播特点和应用。
2. 知识梳理:复习光的反射定律,平面镜成像的原理,以及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的作用。
3. 重点讲解:讲解光的折射现象,折射定律,以及凸透镜和凹透镜的成像规律。
4. 课堂练习:布置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能够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
5.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的学习心得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6.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小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四、课后作业1. 完成光学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观察生活中的光学现象,并加以解释。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练习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完成的练习题,评估学生的掌握程度。
3. 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合作、交流和思考能力。
初中光学完整讲解教案
初中光学完整讲解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光的传播、反射、折射和色散等基本概念。
2. 掌握光的传播规律、反射定律、折射定律及其应用。
3. 能够运用光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教学重点:1. 光的传播、反射、折射和色散的基本概念。
2. 光的传播规律、反射定律、折射定律及其应用。
教学难点:1. 光的传播规律、反射定律、折射定律的理解和应用。
教学准备:1. 教室内的投影仪或黑板。
2. 相关的教学PPT或教案。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投影仪或黑板,展示一些与光学相关的图片,如激光、镜子、透镜等,引发学生的兴趣。
2. 提问:你们对光学有什么了解?光的传播有什么特点?二、光的传播(15分钟)1. 介绍光的传播概念:光是一种电磁波,能够在真空中传播,也可以在介质中传播。
2. 讲解光的传播规律: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如小孔成像、日食等现象。
3. 展示一些光的传播实例,如光纤通信、太阳能电池等。
三、光的反射(15分钟)1. 介绍反射概念:光线照射到物体表面,一部分光线被反射回来的现象。
2. 讲解反射定律: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3. 演示一些反射实例,如平面镜成像、反光材料等。
4. 让学生尝试解释一些生活中的反射现象,如眼镜反射、车辆后视镜等。
四、光的折射(15分钟)1. 介绍折射概念:光线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改变的现象。
2. 讲解折射定律:入射角和折射角的正弦比等于两种介质的折射率。
3. 演示一些折射实例,如透镜成像、水中的鱼看起来更浅等。
4. 让学生尝试解释一些生活中的折射现象,如彩虹、光纤通信等。
五、光的色散(10分钟)1. 介绍色散概念:光经过介质时,不同波长的光线发生不同程度的折射,导致光的颜色分离的现象。
2. 讲解色散的原因:不同颜色的光具有不同的波长。
3. 演示色散实例,如三棱镜分解白光、雨后天空的彩虹等。
六、总结与拓展(5分钟)1.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光的传播、反射、折射和色散的基本概念和规律。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光的反射平面镜成像教学设计
-填空题:结合实际生活例子,设计填空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现象。
-计算题:运用数学知识,设计计算题,让学生计算平面镜成像的相关参数。
2.实践操作拓展:要求学生在家中或学校实验室进行平面镜成像实验,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3.教学方法:讲解法、练习法、指导法。
4.教学步骤:
a.教师呈现练习题,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b.学生独立完成练习,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c.教师针对学生练习中的共性问题进行讲解,帮助学生巩固知识。
(五)总结归纳
1.教学内容:平面镜成像的基本概念、成像规律、应用实例。
2.教学方法:总结法、归纳法、提问法。
b.生活中还有哪些平面镜成像的例子?它们有什么特点?
c.如何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平面镜成像的规律?
3.教师指导:在学生讨论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四)课堂练习
1.教学内容:设计具有针对性的练习题,巩固平面镜成像知识。
2.练习类型:选择题、填空题、计算题、实验题。
5.家长参与:鼓励家长参与学生的作业过程,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
-家长监督:请家长协助监督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度。
-亲子互动:鼓励家长与孩子一起探讨平面镜成像的原理,共同完成实验,增进亲子关系。
(二)教学设想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通过展示日常生活中的平面镜成像实例,如化妆镜、水面倒影等,让学生感受到物理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共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高中物理教案:光的折射和反射实验
高中物理教案:光的折射和反射实验一、实验目的及背景光是我们日常生活中非常重要的物理现象之一,而光的折射和反射现象更是我们所熟悉的。
本实验通过对光的折射和反射进行观察与测量,旨在让学生深入理解光的性质,并掌握相关的实验方法与技巧。
二、实验器材1. 光箱2. 直尺和刻度尺3. 平面镜和凸透镜4. 白纸和黑色卡片5. 一枚针孔图案卡片三、实验步骤1. 实验一:平面镜反射实验a) 将平面镜立起放置在平坦桌面上。
b) 在平面镜前方放置一个明亮的照明灯。
c) 调整观察位置,使得自己能够清晰看到照亮物体在镜中的像。
d) 测量物体与其像之间的距离,并计算出像距和物距之比,即反射率。
2. 实验二:针孔成像实验a) 将针孔图案卡片固定在白纸上。
b) 在针孔后方放置一个明亮的光源。
c) 调整观察位置,使得自己能够清晰看到针孔后方形成的图案。
d) 测量针孔与白纸之间的距离,并计算出像距和物距之比,即放大率。
3. 实验三:透镜折射实验a) 将凸透镜立起放置在平坦桌面上。
b) 在凸透镜前方放置一个明亮的照明灯。
c) 调整观察位置,使得自己能够清晰看到光通过凸透镜后方形成的像。
d) 测量物体与其像之间的距离,并计算出像距和物距之比,即折射率。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平面镜反射实验结果及分析:根据所测得的数据计算出反射率。
让学生发现反射率始终等于1,并解释平面镜是如何进行完全反射的。
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不同材质表面对光的反射情况,以及为什么我们可以利用这个原理制作各种光学设备。
2. 针孔成像实验结果及分析:根据所测得的数据计算出放大率。
让学生发现放大率与物体和像的距离有关,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光线传播路径和成像原理。
3. 透镜折射实验结果及分析:根据所测得的数据计算出折射率。
让学生发现不同材质透镜具有不同的折射率,并解释为什么透镜能够使光线产生折射以形成像。
同时也可引导学生探索凸透镜与凹透镜的成像特点差异。
五、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学生们对光的折射和反射现象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并通过实际测量了解了反射率、放大率以及折射率等概念。
光的成像的实验观察教案
光的成像的实验观察教案引言:在物理学中,光的成像是一个重要的概念。
通过实验观察,我们可以深入了解光是如何在特定条件下形成图像的。
本文将以探究性实验的形式,介绍一个基础的光的成像实验观察教案。
实验目的:通过实验观察,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光的成像原理,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的能力。
实验材料:1. 平面镜2. 凸透镜3. 透明物体(如纸片、小瓶子等)4. 光源(如激光笔、手电筒等)5. 实验报告纸及笔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材料,保持实验环境的安静和较弱的光线条件。
2. 将平面镜置于桌上,倾斜一定角度,使其与桌面成约45度角。
3. 将凸透镜立在桌上,与平面镜呈一定距离,保持镜头正对平面镜。
4. 将透明物体放置在两镜之间的适当位置,确保物体与光线的路径垂直。
5. 打开光源,照射光线,并观察在透明物体和平面镜上的光线传播情况。
6. 观察光线的入射、反射、折射等现象,并思考物体和镜面上可能出现的成像情况。
7. 在实验报告纸上,描述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并绘制示意图进行说明。
实验要点:1. 在观察过程中,要注意保持实验环境的安静和较弱的光线条件,以便更容易观察到光线的传播和成像情况。
2. 在绘制示意图时,可以使用箭头表示光线的传播路径,使用不同的线条和颜色来表示入射、反射、折射光线。
3. 实验中的透明物体可以更换,观察不同形状、颜色等物体对光的成像的影响。
4. 学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行调整实验参数,如光源的位置、角度等,以观察和探索更多的现象和规律。
实验结果和讨论:1. 根据实验观察,我们可以发现平面镜上会出现物体的镜像。
这是由于光线在与平面镜发生反射时产生的现象。
2. 透明物体上也会出现成像,取决于物体与凸透镜的距离和物体形状。
当物体与凸透镜的距离合适时,成像会更加清晰、明亮。
3. 入射光线与平面镜、凸透镜发生反射和折射时,有一定的规律可循,可以根据光的成像原理进行分析和解释。
4. 学生可以根据所观察到的现象和实验结果,讨论光的成像规律、形成图像的条件等,并与光的折射、反射等原理联系起来,进一步加深对光学理论知识的理解。
探索光的折射和反射教案
探索光的折射和反射教案第一章:光的传播和折射1.1 教学目标了解光的传播方式和特点掌握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1.2 教学内容光的传播方式:直线传播、反射、折射光的折射现象:折射定律、全反射折射的应用:眼镜、透镜、光纤通信1.3 教学方法采用多媒体演示和实验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光的传播和折射现象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发现光的折射规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1.4 教学步骤1.4.1 光的传播方式通过多媒体演示,介绍光的直线传播、反射和折射现象引导学生观察日常生活中的光的传播例子,如日食、镜子和透镜等1.4.2 光的折射现象讲解折射定律和全反射的概念,引导学生理解光的折射规律进行实验演示,让学生观察光的折射现象,如透镜成像、光纤通信等1.4.3 折射的应用介绍折射在实际应用中的例子,如眼镜、透镜和光纤通信等引导学生思考折射现象在现代科技中的应用和重要性1.5 作业与评估布置相关的练习题,巩固学生对光的传播和折射的理解通过实验报告和课堂表现,评估学生对光的传播和折射的掌握程度第二章:光的反射2.1 教学目标了解光的反射现象及其应用掌握反射定律和反射镜的原理2.2 教学内容光的反射现象:反射定律、反射镜、球面镜和平面镜反射的应用:镜子、望远镜、太阳能集热器2.3 教学方法采用多媒体演示和实验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光的反射现象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发现光的反射规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2.4 教学步骤2.4.1 光的反射现象通过多媒体演示,介绍光的反射定律和反射镜的原理引导学生观察日常生活中的光的反射例子,如镜子、望远镜等2.4.2 反射的应用讲解反射在实际应用中的例子,如镜子、太阳能集热器等引导学生思考反射现象在现代科技中的应用和重要性2.5 作业与评估布置相关的练习题,巩固学生对光的反射的理解通过实验报告和课堂表现,评估学生对光的反射的掌握程度第三章:折射和反射的实验探究3.1 教学目标能够运用实验方法探究光的折射和反射现象能够分析实验结果,理解折射和反射的规律3.2 教学内容实验设计:光的折射和反射实验方案设计实验操作:进行光的折射和反射实验,观察和记录实验结果实验分析:分析实验结果,理解折射和反射的规律3.3 教学方法采用实验教学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探究光的折射和反射现象引导学生通过实验结果,分析光的折射和反射规律,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分析能力3.4 教学步骤3.4.1 实验设计引导学生设计光的折射和反射实验方案,确定实验材料和设备讨论实验步骤和实验注意事项3.4.2 实验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按照实验方案进行操作,观察和记录实验结果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指导实验操作3.4.3 实验分析学生分析实验结果,总结光的折射和反射规律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实验结果与理论知识的联系,加深学生对光的折射和反射的理解3.5 作业与评估通过实验报告和课堂表现,评估学生对光的折射和反射的掌握程度第四章:光的折射和反射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4.1 教学目标了解光的折射和反射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能够分析光的折射和反射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性4.2 教学内容现实生活中的光的折射和反射应用:眼镜、透镜、镜子、望远镜、光纤通信等光的折射和反射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性:如医疗、通信、安全等方面4.3 教学方法第四章:光的折射和反射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续)4.4 教学步骤4.4.1 现实生活中的光的折射和反射应用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日常生活中光的折射和反射的应用实例介绍眼镜、透镜、镜子、望远镜、光纤通信等实例的工作原理和应用领域4.4.2 重要性分析讨论光的折射和反射在医疗、通信、安全等领域的应用和重要性引导学生认识到光的折射和反射在现代科技和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4.5 作业与评估布置相关的案例分析题,要求学生分析光的折射和反射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实例通过作业和课堂讨论,评估学生对光的折射和反射在现实生活中应用的掌握程度第五章:光的折射和反射的数学建模5.1 教学目标能够运用数学方法描述光的折射和反射现象能够建立光的折射和反射的数学模型5.2 教学内容数学建模方法:解析几何、微积分、光学方程等光的折射和反射的数学模型:折射定律、反射定律、光学公式等5.3 教学方法采用数学教学法,让学生通过数学方法描述和建模光的折射和反射现象引导学生通过数学模型,深入理解光的折射和反射规律,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5.4 教学步骤5.4.1 数学建模方法介绍介绍解析几何、微积分、光学方程等数学方法在光的折射和反射中的应用引导学生理解数学方法在描述光的折射和反射现象中的作用5.4.2 光的折射和反射的数学建模讲解折射定律、反射定律等光学公式的推导和应用学生分组进行数学建模练习,运用数学方法描述和建模光的折射和反射现象5.5 作业与评估布置相关的数学建模题,要求学生运用数学方法描述和建模光的折射和反射现象通过作业和课堂讨论,评估学生对光的折射和反射的数学建模的掌握程度第六章:光的折射和反射的实验设计与分析6.1 教学目标能够设计光的折射和反射的实验能够分析实验结果,验证光的折射和反射规律6.2 教学内容实验设计方法: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步骤、实验数据处理等实验数据分析:实验数据的收集、处理、图表绘制等6.3 教学方法采用实验教学法,让学生通过实验设计和分析,深入理解光的折射和反射现象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数据,验证光的折射和反射规律,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和分析能力6.4 教学步骤6.4.1 实验设计引导学生明确实验目的,选择合适的实验原理和方法讨论实验步骤、实验数据收集和处理方法6.4.2 实验操作与数据收集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按照实验设计进行操作,收集实验数据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指导实验操作和数据收集6.4.3 实验数据分析学生分析实验数据,验证光的折射和反射规律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实验结果与理论知识的联系,加深学生对光的折射和反射的理解6.5 作业与评估布置相关的实验设计题,要求学生设计光的折射和反射的实验通过实验报告和课堂表现,评估学生对光的折射和反射的实验设计和分析的掌握程度第七章:光的折射和反射的现代应用7.1 教学目标了解光的折射和反射在现代科技中的应用能够分析光的折射和反射在现代科技中的重要性7.2 教学内容光的折射和反射在现代科技中的应用:光纤通信、光学传感器、激光技术等光的折射和反射在现代科技中的重要性:如信息传输、精确测量、医疗等领域7.3 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分析现代科技中的应用实例,深入理解光的折射和反射现象引导学生通过案例分析,认识到光的折射和反射在现代科技中的重要作用7.4 教学步骤7.4.1 现代科技中的应用实例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光的折射和反射在现代科技中的应用实例介绍光纤通信、光学传感器、激光技术等实例的工作原理和应用领域7.4.2 重要性分析讨论光的折射和反射在信息传输、精确测量、医疗等领域的应用和重要性第八章:光的折射和反射的安全与环保考量8.1 教学目标理解光的折射和反射在安全与环保方面的考量能够分析光的折射和反射在安全与环保方面的重要性8.2 教学内容光的折射和反射在安全方面的考量:如光纤传感器在工业检测中的应用、激光安全等光的折射和反射在环保方面的考量:如光纤在能源传输中的节能效应、光污染的控制等8.3 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分析光的折射和反射在安全与环保方面的实际案例,深入理解光的折射和反射现象引导学生通过案例分析,认识到光的折射和反射在安全与环保方面的重要性8.4 教学步骤8.4.1 安全与环保的考量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光的折射和反射在安全与环保方面的考量介绍光纤传感器在工业检测中的应用、激光安全等实例的工作原理和应用领域8.4.2 重要性分析讨论光的折射和反射在工业安全、环境保护等领域的应用和重要性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实际应用中平衡光的折射和反射的技术优势与安全环保的要求8.5 作业与评估布置相关的案例分析题,要求学生分析光的折射和反射在安全与环保方面的应用实例通过作业和课堂讨论,评估学生对光的折射和反射在安全与环保方面的掌握程度第九章:光的折射和反射的跨学科应用9.1 教学目标了解光的折射和反射在其他学科领域的应用能够分析光的折射和反射在跨学科应用中的重要性9.2 教学内容光的折射和反射在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学科领域的应用光的折射和反射在艺术、建筑等领域的应用9.3 教学方法采用跨学科教学法,让学生通过分析光的折射和反射在其他学科领域的应用实例,深入理解光的折射和反射现象引导学生通过跨学科分析,认识到光的折射和反射在不同领域的重要性9.4 教学步骤9.4.1 跨学科应用实例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光的折射和反射在其他学科领域的应用实例介绍光的折射和反射在物理学中的光学仪器、在化学中的光谱分析、在生物学中的光学显微镜等实例的工作原理和应用领域9.4.2 重要性分析讨论光的折射和反射在艺术创作、建筑设计等领域的应用和重要性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不同学科中利用光的折射和反射原理创造出更多创新成果9.5 作业与评估布置相关的跨学科分析题,要求学生分析光的折射和反射在其他学科领域的应用实例通过作业和课堂讨论,评估学生对光的折射和反射在跨学科应用方面的掌握程度第十章:光的折射和反射的综合应用案例研究10.1 教学目标能够分析光的折射和反射在综合应用案例中的作用能够运用光的折射和反射原理解决实际问题10.2 教学内容光的折射和反射在综合应用案例中的实例:如光纤通信网络、光学成像系统等实际问题解决方法:运用光的折射和反射原理进行问题分析和解决10.3 教学方法采用案例研究法,让学生通过分析光的折射和反射在综合应用案例中的实例,深入理解光的折射和反射现象引导学生通过案例研究,学会运用光的折射和反射原理解决实际问题10.4 教学步骤10.4.1 综合应用案例研究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光的折射和反射在综合应用案例中的实例分析光纤通信网络、光学成像系统等实例的工作原理和应用领域10.4.2 实际问题解决方法讲解如何运用光的折射和反射原理进行问题分析和解决学生分组进行案例研究,运用光的折射和反射原理解决实际问题10.5 作业与评估布置相关的案例研究题,要求学生分析光的折射和反射在综合应用案例中的作用通过作业和课堂讨论,评估学生对光的折射和反射在实际问题解决方面的掌握程度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档为“探索光的折射和反射教案”,共包含十个章节。
中学《光的反射和折射》教案
[教学目标]1.理解从实验推得光的反射定律的过程.能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完成有关光路图;2.理解平面镜成像规律的得出.理解虚像的物理意义;3.能直接应用平面镜成像规律作出虚像.找出物和像的对应关系;4.理解光的折射现象和折射定律;光的反射和折射中光路的可逆性;5.培养学生实验、观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热爱科学、探索真理、实事求是的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思维习惯;通过简介我国的水镜、铜镜的历史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 光的反射定律.平面镜成像规律.光的折射定律[教学难点] 光的反射定律的应用[课时安排] 3课时[教学准备] 激光小手电.镜子.激光演示仪(第1课时)镜子.玻璃板.蜡烛.火柴.白纸.刻度尺(第2课时)激光演示仪(第3课时)[教学过程]第1课时光的反射现象引入:由光的直线传播引出思考:光由一种物质射向另一种物质时光的传播方向怎样?小英为什么能看到书本上的文字?演示实验:阳光射向镜子.观察现象并记下镜子、入射光线、入射点和反射光线的位置。
由实验得出:1.光的反射定义:光由一种均匀物质射向另一种均匀物质表面上时会改变光的传播方向.又返回到原先的物质中。
边画图边介绍镜面、入射光线、入射点、反射光线、法线、入射角和反射角。
提问: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有什么关系呢?演示实验:激光演示仪上一束激光沿300角射向平面镜.请学生根据现象思考有无反射光线?然后转动转盘.多次改变入射光线方向请学生仔细观察并思考交流:反射角、入射角在每一次实验中的大小等特点。
从而归纳得出:结论:2、平面镜成像特点: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与所成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平面镜所成的像是正立的虚像。
问:这个像是怎么形成的?(简单提及成像作图)3、平面镜成像的原理:光的反射定律问:知道了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你会利用成像规律画出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吗?学生跟随老师一起动笔利用对称法作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
有趣的镜子科学教案
有趣的镜子科学教案简介本教案旨在通过有趣的实验和活动,帮助学生了解镜子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通过这些实践,学生将能够更好地理解光的反射和折射的概念,并培养他们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兴趣。
目标•了解光的反射和折射的基本原理•掌握使用镜子的方法和注意事项•发展观察和实验设计能力实验材料•平面镜•凸透镜•光源(如小灯泡或手电筒)•不同形状的物体(如纸张、铅笔、玩具等)•白纸和铅笔•视频或PPT辅助材料(可选)实验一:光的反射步骤1.将一块平面镜放在桌子上。
2.将一束光源照射到镜子上,观察光线的反射路径。
3.移动光源的位置,观察光线的反射方向是否改变。
4.尝试不同角度的入射光,观察反射角的变化。
结论•光线以相同的角度反射,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光线的反射方向取决于入射角。
实验二:光的折射步骤1.将桌上放置凸透镜。
2.将光源照射到凸透镜上,观察光线经过凸透镜的路径。
3.移动光源的位置,观察折射方向是否改变。
4.尝试不同角度的入射光,观察折射角的变化。
结论•光线在折射时改变了方向。
•折射角度取决于入射角度和介质的折射率。
活动:光的反射与折射图卡游戏1.为每个学生准备一套光的反射与折射图卡。
2.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拿到一副图卡。
3.参考图卡上的光线入射角度和反射/折射角度的提示,猜测正确的图卡组合。
4.每个小组轮流展示他们认为正确的图卡组合,并解释他们的选择。
5.教师给予评价并解释正确的反射/折射原理。
实验三:成像规律步骤1.将一块平面镜放在桌子上。
2.将一个物体放在镜子前方,观察镜子中的物体成像。
3.移动物体的位置,观察成像的变化。
4.将一个凸透镜放在桌子上。
5.将物体放在凸透镜前方,观察透镜中的物体成像。
6.移动物体的位置,观察成像的变化。
结论•平面镜产生的图像与实际物体的位置相对称。
•凸透镜产生的图像与实际物体的位置有差异。
拓展活动:有趣的镜子应用1.学生通过阅读、视频或老师提供的PPT等辅助材料,了解一些有趣的镜子应用。
光现象的教案
光现象的教案教案标题:探索光现象教学目标:1. 理解光的传播方式和性质。
2. 了解光的反射、折射和折射定律。
3. 掌握光的成像原理和应用。
4. 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1. 教学工具:黑板、白板、投影仪等。
2. 实验器材:平面镜、凸透镜、凹透镜、小灯泡、光屏等。
3. 教学资源:教科书、教学PPT、实验指导书等。
教学过程:引入活动:1. 利用教学PPT或实物示例,向学生展示不同光现象的图片,如反射、折射和成像等。
2. 提问:你们在日常生活中遇到过哪些光现象?请描述一下。
知识讲解:1. 讲解光的传播方式和性质,包括直线传播、速度、波动性等。
2. 介绍光的反射现象,引导学生理解光线在平面镜上的反射规律。
3. 解释光的折射现象,讲解光线从一种介质传播到另一种介质时的折射定律。
4. 讲解凸透镜和凹透镜的成像原理,引导学生理解光的成像过程。
实验探究:1. 分组进行实验,使用平面镜、凸透镜和凹透镜等器材,观察光的反射和折射现象。
2. 让学生通过实验验证光的反射定律和折射定律,并记录实验结果。
3. 引导学生观察凸透镜和凹透镜的成像特点,并进行相关实验。
讨论与总结:1. 学生分享实验结果,讨论光的反射、折射和成像现象。
2. 引导学生总结光现象的规律和应用,如平面镜的使用、眼睛的成像等。
3. 帮助学生理解光现象与日常生活的关系,培养学生的观察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拓展活动:1. 给学生布置课后作业,要求他们观察并记录身边的光现象。
2. 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其他光现象,并进行小组展示。
3. 提供相关阅读材料,让学生了解更多关于光现象的应用和研究领域。
评价方式:1. 观察学生在实验中的表现和参与程度。
2. 课堂讨论中对学生的提问和回答情况进行评价。
3. 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和质量评价。
教学反思:1. 教学过程中是否能够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2. 学生是否能够理解和掌握光现象的基本原理?3. 是否有足够的实验和讨论时间来加深学生对光现象的理解?4. 是否能够鼓励学生主动探索和应用光现象的知识?5. 针对学生的不同水平和兴趣,是否有个性化的教学策略和拓展活动?通过以上教案的设计和实施,希望能够激发学生对光现象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实验和观察能力,并帮助他们理解光现象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小学物理教学设计方案——光的实验探究光的反射和折射的现象
提问环节及问题解答技巧指导
提问设计
设计针对性问题,引导学 生思考光的反射和折射现 象的本质和规律。
问题解答
鼓励学生积极回答问题, 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 答问题,注意解答的逻辑 性和准确性。
互动讨论
引导学生开展小组讨论, 分享实验经验和思考成果 ,促进课堂交流和合作。
课堂表现评价标准设定
参与度
评价学生是否积极参与 实验操作和课堂讨论, 表现出对学习的热情和
VS
结果展示
通过图表等形式展示实验结果,如绘制反 射角度和折射角度与入射角度的关系图, 直观地展示光的反射和折射现象,便于学 生理解和记忆。
结论总结与意义阐述
结论总结
根据实验数据和结果分析,得出光的反射和折射现象的结论。例如,光在反射时遵循反 射定律,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光在折射时遵循折射定律,折射角与入射角和介质折射率
实验结论: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会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折射。折射 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且折射角随着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不同介质对光的折射能力不同, 可以用折射率来描述这种能力的大小。
04
数据分析与结论总结
数据记录表格设计
实验数据记录表
设计包含实验日期、实验者姓名、实验条件(光源类型、角度等)、反射角度、折射角度等信息的表格,用于详 细记录每一次实验的操作过程和结果。
实验一:平面镜成像
3. 观察并记录像与物 的大小、位置和倒正 关系。
实验结论:平面镜成 像时,像与物大小相 等、位置对称、倒立 。
4. 改变光源位置,重 复上述步骤。
实验二:凹面镜和凸面镜成像
实验目的
探究凹面镜和凸面镜成像的特点 和规律。
实验器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一、平面镜成像
观察图2.3-1、2.3-2,蜡烛的位置和它的像在位置上有什么关系?它们的大小有什么关系?
反射面是光滑平面的镜子叫平面镜。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平面镜成正立等大虚像。
2、像和物的连线垂直于平面镜。
A.光在海面上反射的缘故B.光在云层上反射的缘故
C.光沿直线传播的缘故D.光在不均匀的大气层中折射的缘故
6、图中,容器底有一探照灯S发出一束光线投射到MN木板上,在B点形成一光斑,当向容器中注水时,光斑B将移向( )
A.B的上方C.B的左边B.B的下方D.B的右边
7、上题中,光射到水面上会发生反射和折射现象,随着水面的升高,反射光线与折射光线的夹角将( )
久久教育辅导讲义
学员编号:年级:新初三课时进度及课时数:6/45
学员姓名:岳帅辅导科目:物理教师:邱艳玲
课题
平面镜成像及光的折射
授课时间:7月7日下午4:30—6:30
备课时间:7月6日
教学目标
1、了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了解平面镜成虚像,了解虚像的形成。
2、理解生活中平面镜成像的现象;
3、理解光的折射的规律。
重点、难点
1、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过程中,实验的设计与操作,平面镜成像原理、虚像怎样形成的
2、利用光的折射,分析生活现象。
考点及考试要求
本节内容会以作图及实验探讨的形式出现,一般会出现在压轴题中。
教学内容
一、课前准备
1、作业讲解
2、复习:光的反射规律及分类
二、引入新课
提出问题:
1、平面镜中的自己(像)和镜前的自己(物体)大小有什么关系?(相等/较大/较小)
3、在水平地面上,竖直放一个平面镜,一个人站在平面镜前,刚好能在平面镜中看到自己的全身像,当该人向后退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像将变小,仍能刚好看到自己的全身像
B、像将变大,看到中间一部分的像,头顶和脚的像看不到了
C、像的大小不变,仍能刚好看到自己的全身像
D、像的大小不变,看到自己的全身像,但未占满全幅镜面
A.越来越大B.越来越小C.不变D.无法确定
8、某实验小组在探究光的折射规律时,将光从空气分别射入水和玻璃,测得数据如下表:
空气中的入射角i
0°
30°
45°
60°
水中的折射角r
0°
22°
32°
40°
玻璃中的折射角
0°
17°
24°
30°
分析表格中的数据,你肯定能得出一些规律。请写出几条:
9、小明通过实验研究光从水中射入空气中的现象,如图是他根据实验现象画的光路图,改变入射角的大小,他发现空气中的折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你猜想,当入射角增大到一定程度时,会出现的现象是_______,你猜想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
家长签字:
四、学生对于本次课的评价:
○特别满意○满意○一般○差
学生签字:
五、教师评定:
1、学生上次作业评价:○好○较好○一般○差
2、学生本次上课情况评价:○好○较好○一般○差
教师签镜的距离。
4、像和物关于平面镜对称。
5、镜像不能用光屏承接。
6、像的大小相等,但是左右相反。
实验二、光的折射
观察图2.4-1,光射入水时产生什么现象?
光从一种透明介质斜射入另一种透明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
理解:光的折射与光的反射一样都是发生在两种介质的交界处,只是反射光返回原介质中,而折射光则进入到另一种介质中,由于光在在两种不同的物质里传播速度不同,故在两种介质的交界处传播方向发生变化,这就是光的折射。注意:在两种介质的交界处,既发生折射,同时也发生反射。反射光光速与入射光相同,折射光光速与入射光不同。
1、在碗底放一枚硬币,把碗移到眼睛刚好看不到硬币的地方,且保持眼睛和碗的位置不变,往碗中注水。
(1)观察到的现象_____________
(2)分析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站在岸边看到水中的鱼比鱼的实际位置要浅些,这是由于光在______上发生___________现象的缘故。
4、在湖边看平静湖水中的“鱼”和“云”,看到的是( )
A.“鱼”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云”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
B.“鱼”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云”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
C.“鱼”和“云”都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
D.“鱼”和“云”都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
5、在海上或沙漠上,有时会看到高楼大厦,热闹市场,实际大海、沙漠上并没有这些楼市,这种现象叫“海市蜃楼”,出现“海市蜃楼”的原因是( )
光的折射的规律:
1、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2、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
3、当光从光疏介质斜射入光密介质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4、当光从光密介质中斜射入光疏介质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5、当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随着增大。
6、当光线垂直射向介质表面时,传播方向不改变。
三、家庭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