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思想与社会四上用眼观察家乡
四年级思想与社会上册 用心体会家乡教案 北师大版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感受家乡的自然风光、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培养学生的爱乡之情。
2. 培养学生用心去体会家乡,关注家乡的发展,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3. 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教学内容第一课时:家乡的自然风光1. 让学生介绍自己家乡的自然风光,如山脉、河流、湖泊、动植物等。
2. 教师引导学生关注家乡自然风光的特点和美丽之处,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第二课时:家乡的历史文化1. 让学生介绍自己家乡的历史文化,如历史人物、历史事件、传统节日等。
2. 教师引导学生了解家乡历史文化的内涵和价值,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
第三课时:家乡的风土人情1. 让学生介绍自己家乡的风土人情,如饮食习惯、民间习俗、传统手工艺等。
2. 教师引导学生体验家乡的风土人情,培养学生的情感认同。
第四课时:关注家乡的发展1. 让学生关注自己家乡的发展变化,如经济建设、社会事业、环境保护等。
2.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家乡发展中的问题和挑战,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
第五课时:家乡的未来规划1. 让学生思考自己家乡的未来规划,如产业发展、城市布局、文化传承等。
2. 教师引导学生为家乡的未来发展提出建议,培养学生的规划能力和责任感。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究家乡的问题。
2. 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具体案例感受家乡的特色和魅力。
3.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家乡的自然风光、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的了解和认同程度。
2. 学生对家乡发展问题的思考和分析能力。
3. 学生为家乡未来规划提出的建议和创意。
五、教学资源1. 学生自己收集的家乡资料和图片。
2. 教师准备的相关视频和音频资料。
3. 家乡地图和规划资料。
六、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让学生分享自己收集的家乡资料和图片。
2. 引导学生关注家乡的自然风光、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进行问题讨论。
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 从地图上看家乡教案 北师大版
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从地图上看家乡教案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家乡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主要农作物和特色产业。
2. 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关注家乡发展的情感。
3. 提高学生从地图获取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 家乡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特点。
2. 家乡的主要农作物和特色产业。
三、教学难点1. 地图上方向的判断。
2. 家乡特色产业的发展原因。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家乡地图、图片、资料等。
2. 学生准备笔记本、彩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1 教师出示一张家乡地图,引导学生观察地图上的标志和信息。
1.2 学生分享自己找到的家乡信息,如地理位置、气候特点等。
2. 学习家乡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特点2.1 教师讲解家乡的地理位置,如位于哪个省份、周边城市等。
2.2 学生通过地图和资料,了解家乡的气候特点,如温度、降水等。
3. 探究家乡的主要农作物和特色产业3.1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地图上的农作物和产业标志。
3.2 学生分析家乡主要农作物和特色产业的发展原因。
4. 小组讨论4.1 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家乡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农作物和特色产业对家乡发展的影响。
4.2 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5. 实践活动5.1 学生根据地图和资料,设计一份家乡的宣传册。
5.2 学生展示宣传册,分享自己对家乡的了解和热爱。
6. 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家乡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主要农作物和特色产业。
7. 课后作业学生回家后,向家长介绍家乡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主要农作物和特色产业,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六、教学延伸1. 邀请家长或专业人士来校讲解家乡的发展变化,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家乡的发展历程。
2. 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如参观家乡的农作物种植基地、特色产业加工厂等,增强学生对家乡的认识。
七、教学评价1. 学生能熟练地从地图上获取家乡的信息,如地理位置、气候特点等。
2. 学生能理解家乡主要农作物和特色产业的发展原因,并关注家乡的发展。
四年级思想与社会上册 用眼观察家乡教案 北师大版
四年级思想与社会上册用眼观察家乡教案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自己的家乡,培养学生的家乡情怀。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达和合作的能力。
3. 引导学生关注家乡的变化和发展,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1. 家乡的自然环境2. 家乡的人文环境3. 家乡的变化和发展三、教学重点:1. 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了解家乡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
2. 引导学生关注家乡的变化和发展,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四、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深入观察和思考,从而了解家乡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
2. 如何激发学生对家乡变化的关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五、教学方法:1. 观察法:让学生观察家乡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了解家乡的特点。
2. 讨论法:引导学生对家乡的变化和发展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3. 实践法: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体验家乡的风土人情,培养学生的家乡情怀。
一、家乡的自然环境1. 让学生观察家乡的自然环境,了解家乡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水资源等。
2. 引导学生思考家乡的自然环境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3. 进行实地考察,让学生深入了解家乡的自然环境。
二、家乡的人文环境1. 让学生观察家乡的人文环境,了解家乡的历史、文化、民俗等。
2. 引导学生思考家乡的人文环境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3. 进行实地考察,让学生深入了解家乡的人文环境。
三、家乡的变化和发展1. 让学生观察家乡的变化和发展,了解家乡的经济、社会、城市化进程等。
2. 引导学生思考家乡的变化和发展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3. 进行实地考察,让学生深入了解家乡的变化和发展。
四、家乡的风土人情1. 让学生观察家乡的风土人情,了解家乡的生活方式、饮食习惯、民间艺术等。
2. 引导学生思考家乡的风土人情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3. 进行实地考察,让学生深入了解家乡的风土人情。
五、家乡的保护与发展1. 让学生思考家乡的保护与发展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四年级思想与社会上册 走进美丽的家乡教案 北师大版
四年级思想与社会上册走进美丽的家乡教案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自己的家乡,感受家乡的美丽和特色。
2. 培养学生热爱家乡、保护家乡的情感。
3. 提高学生观察、思考、表达和交流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家乡的自然景观:山脉、河流、湖泊、田野等。
2. 家乡的人文景观:建筑物、历史遗迹、文化传统等。
3. 家乡的物产资源:农作物、特产、矿产等。
4. 家乡的风土人情:民俗、节日、民间艺术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发现家乡的美丽和特色,培养热爱家乡的情感。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层面去观察和思考家乡,提高他们的观察和表达能力。
四、教学方法1. 观察法:组织学生观察家乡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等,引导学生发现家乡的美丽和特色。
2. 讨论法:组织学生就家乡的美丽和特色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考和交流能力。
3. 实践法:组织学生参与保护家乡环境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家乡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家乡的美丽和特色。
2. 观察与思考:组织学生观察家乡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等,引导学生发现家乡的美丽和特色。
3. 讨论与交流:组织学生就家乡的美丽和特色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考和交流能力。
4. 实践与体验:组织学生参与保护家乡环境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5. 总结与反思:让学生谈谈对家乡的认识和感受,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对家乡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物产资源和风土人情的了解程度。
2. 评价学生对家乡的美丽和特色的认识,以及他们对家乡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3. 评价学生在观察、思考、表达和交流方面的能力。
七、教学准备1. 准备家乡的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 准备有关家乡的资料和文献,以便在教学中引用。
3. 准备教学所需的观察工具和材料,如望远镜、笔记本等。
八、教学extensions1. 组织学生进行家乡调查,深入了解家乡的历史、文化和现状。
四年级思想与社会上册 用眼观察家乡教案 北师大版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关注自己的家乡,培养学生的家乡情怀。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达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引导学生认识家乡的自然环境、人文景观、经济发展等方面。
二、教学内容第一课时:家乡的自然环境1. 教学内容:了解家乡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水资源、动植物资源等。
2. 教学活动:观察家乡的自然环境,搜集相关资料,进行小组讨论。
第二课时:家乡的人文景观1. 教学内容:了解家乡的历史文化、传统习俗、名人故事等。
2. 教学活动:参观家乡的人文景观,搜集相关资料,进行小组讨论。
三、教学方法1. 观察法:引导学生观察家乡的自然环境、人文景观等,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
2. 小组讨论法:分组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 搜集资料法:让学生通过查阅书籍、上网等方式,搜集家乡的相关资料。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家乡的自然环境、人文景观等方面的了解程度。
2. 学生观察、思考、表达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学生参与小组讨论的积极性和合作意识。
五、教学资源1. 书籍:关于家乡的地理、历史、文化等方面的书籍。
2. 网络资源:家乡的官方网站、新闻报道、旅游攻略等。
3.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参观家乡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
六、教学步骤第一课时:家乡的自然环境1. 导入:引导学生关注家乡的自然环境,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2. 活动一:观察家乡的自然环境,记录下家乡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水资源、动植物资源等方面的信息。
第二课时:家乡的人文景观1. 导入:引导学生关注家乡的人文景观,激发学生对家乡文化的兴趣。
2. 活动一:参观家乡的人文景观,如古迹、传统建筑、名人故居等,了解其历史背景和文化价值。
七、教学步骤第三课时:家乡的经济发展1. 导入:引导学生关注家乡的经济发展,了解家乡的主要产业和发展趋势。
2. 活动一:观察家乡的产业特点,如农业、工业、旅游业等,了解其发展现状和前景。
3. 活动二:分组讨论,分享观察结果,分析家乡经济发展的优势和挑战。
四年级思想与社会上册 家乡人的智慧教案 北师大版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感受到家乡人的智慧,培养学生的热爱家乡、尊重劳动的意识。
2. 通过教学,使学生能够了解家乡的特色和文化,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心。
3. 培养学生学会从身边的事物中发现美、感受美,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二、教学重点1. 让学生了解家乡的特色和文化。
2. 培养学生学会从身边的事物中发现美、感受美。
三、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发现家乡的智慧,理解家乡文化的内涵。
2. 如何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四、教学方法1. 采用情境教学法,以图片、视频等形式展示家乡的特色和文化。
2. 采用问题教学法,引导学生发现家乡的智慧,理解家乡文化的内涵。
3. 采用小组合作教学法,让学生在合作中发现美、感受美。
五、教学准备1. 图片、视频等教学素材。
2. 教学PPT。
3. 小组合作学习材料。
一、家乡的特色与文化1. 展示家乡的图片,让学生说一说家乡的特色。
2. 引导学生了解家乡的文化,如民俗、传统手工艺等。
3. 通过案例分析,使学生了解家乡人的智慧,如家乡的建筑、农业、商业等方面的智慧。
二、家乡的智慧1. 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发现家乡的特色智慧。
2. 引导学生了解家乡人的生活方式,如饮食、服饰、节日等方面的智慧。
3. 分析家乡人的价值观念,如家庭观念、亲情观念、友情观念等方面的智慧。
三、发现身边的美1. 让学生观察身边的事物,发现生活中的美。
2. 引导学生学会欣赏家乡的风景、人物、建筑等方面的美。
3. 分析家乡的美,让学生了解家乡的美在哪里,为什么美。
四、家乡的传说与故事1. 让学生讲述自己家乡的传说与故事。
2. 引导学生了解家乡的传说与故事背后的智慧与文化。
3. 通过案例分析,使学生了解家乡的传说与故事对于家乡人的意义。
五、尊重劳动,热爱家乡1. 让学生了解家乡的劳动者,如农民、工人、教师等方面的劳动者。
2. 引导学生尊重劳动,理解劳动的价值。
3. 培养学生的热爱家乡、尊重劳动的意识。
四年级思想与社会上册 家乡人生活的变化教案 北师大版
四年级思想与社会上册家乡人生活的变化教案北师大版教学目标:1. 了解和认识家乡的自然环境、地理位置、特产和历史沿革。
2. 知道在不同历史时期,人们的生活发生了哪些变化。
3. 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重点:1. 知道在不同历史时期,人们的生活发生了哪些变化。
2. 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5分钟)1. 教师出示家乡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家乡的名称。
2. 学生分享自己了解到的家乡的特点和特产。
3.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家乡的人们生活发生了哪些变化?二、自主学习(10分钟)1. 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家乡的自然环境、地理位置、特产和历史沿革。
2. 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思考并记录在不同历史时期,人们的生活发生了哪些变化。
三、课堂讨论(10分钟)1. 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记录的生活变化。
四、情感升华(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家乡的变化离不开祖国的繁荣富强,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回报祖国?五、课堂小结(5分钟)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
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看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是否掌握了家乡人们生活变化的知识,以及是否培养了学生的爱国情感。
六、家乡的自然环境与特产(10分钟)1. 教师展示家乡的自然环境图片,引导学生了解家乡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等。
2. 学生分享自己了解到的家乡特产,如农产品、手工艺品等。
3.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家乡的自然环境和特产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哪些影响?七、家乡的历史沿革(10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家乡的历史沿革,引导学生了解家乡的发展变化。
2. 学生分享自己了解到的家乡历史故事或名人。
3.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家乡的历史沿革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哪些影响?八、家乡的建设与发展(10分钟)1. 教师展示家乡建设与发展的图片,如城市变化、交通发展等。
2. 学生分享自己观察到的家乡建设与发展情况。
四年级思想与社会上册 用手描绘家乡教案 北师大版
一、教案主题:四年级思想与社会上册用手描绘家乡教案北师大版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自己的家乡,培养学生的家乡情怀。
2. 培养学生用手描绘家乡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3. 引导学生关注家乡的自然环境、人文景观和社会经济发展,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三、教学内容:1. 家乡的自然环境:地形、气候、水系等。
2. 家乡的人文景观:历史文化、民俗风情、建筑特色等。
3. 家乡的社会经济发展:产业特点、资源禀赋、区位优势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展示家乡的美丽景色,引导学生关注家乡的自然环境、人文景观和社会经济发展。
2. 新课导入:教师简要介绍家乡的自然环境、人文景观和社会经济发展情况,为学生用手描绘家乡做好准备。
3. 课堂实践: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个主题(如自然环境、人文景观、社会经济发展等),用手描绘家乡的美丽景色。
4. 成果展示:各组展示用手描绘的家乡作品,其他学生和教师进行评价、交流。
5. 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关注家乡的发展变化,培养学生的家乡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五、教学评价:1. 学生用手描绘家乡的作品质量。
2. 学生在课堂实践中的参与程度。
3. 学生对家乡发展的关注程度和家乡情怀的培养。
4. 学生对家乡社会经济、自然环境、人文景观等方面的了解和认识。
六、教学资源:1. 图片素材:家乡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社会经济发展的照片或图片。
2. 视频素材:关于家乡的纪录片、宣传片等。
3. 绘画材料:彩色笔、水粉、画纸等。
4. 参考资料:关于家乡的地理、历史、文化等书籍或文章。
七、教学步骤:1. 第一步:导入新课,展示家乡的美丽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家乡的自然环境、人文景观和社会经济发展。
2. 第二步:简要介绍家乡的自然环境、人文景观和社会经济发展情况,为学生用手描绘家乡做好准备。
3. 第三步: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个主题(如自然环境、人文景观、社会经济发展等),用手描绘家乡的美丽景色。
四年级思想与社会上册 用眼观察家乡教案 北师大版
四年级思想与社会上册用眼观察家乡教案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自己的家乡,培养学生的家乡情怀。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达和合作的能力。
3. 引导学生关注家乡的发展变化,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1. 家乡的自然环境2. 家乡的人文环境3. 家乡的风土人情4. 家乡的发展变化5. 热爱家乡,关注家乡的发展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了解和认识家乡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风土人情和发展变化。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关注家乡的发展变化,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四、教学方法1. 观察法:让学生观察家乡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风土人情和发展变化。
2. 讨论法: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察和思考。
3.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家乡的发展案例,引导学生关注家乡的发展变化。
五、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收集家乡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风土人情和发展变化的资料。
2. 学生准备:观察自己的家乡,记录下家乡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风土人情和发展变化。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家乡的美丽景色,激发学生的家乡情怀。
2. 课程主体:a. 自然环境:引导学生观察家乡的自然环境,如山水、气候、动植物等,让学生描述家乡的自然美景。
b. 人文环境:让学生观察家乡的人文环境,如建筑、历史遗迹、文化传统等,让学生了解家乡的人文特色。
c. 风土人情:让学生观察家乡的风土人情,如生活习惯、民俗风情、民间艺术等,让学生体验家乡的独特魅力。
d. 发展变化:让学生观察家乡的发展变化,如城市建设、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等,让学生思考家乡的发展之路。
3. 总结与拓展:引导学生关注家乡的发展变化,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七、课堂练习1.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用词语或句子描述家乡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风土人情和发展变化。
2. 让学生结合家乡的发展变化,谈谈自己的感受和看法。
八、作业布置1. 让学生结合课程内容,绘制一幅家乡的画卷,展示家乡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风土人情和发展变化。
四年级思想与社会上册 用心体会家乡教案 北师大版
1. 让学生了解和体会家乡的自然风光、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培养学生的家乡情怀。
2. 培养学生学会用全面的、发展的眼光看待家乡的变化,激发学生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愿望。
3.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第一课时:家乡的自然风光1. 让学生观察家乡的自然景观,了解家乡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等。
2. 引导学生关注家乡的自然环境,教育学生珍惜和保护自然资源。
第二课时:家乡的历史文化1. 让学生了解家乡的历史背景,认识家乡的历史名人、历史事件等。
2. 引导学生感受家乡的文化底蕴,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心。
第三课时:家乡的民俗风情1. 让学生体验家乡的民俗活动,了解家乡的风土人情。
2. 培养学生尊重和传承家乡的民俗文化。
第四课时:家乡的变化与发展1. 让学生观察家乡的变化,了解家乡的发展成果和存在问题。
2. 引导学生用全面的、发展的眼光看待家乡的变化,培养学生的家乡情怀。
第五课时:爱我家乡,建设家乡1. 让学生谈谈对家乡的感受,激发学生爱家乡的情感。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为家乡的发展做出贡献,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
1. 采用讨论法、案例分析法、观察法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
2. 利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教学资源,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3. 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让学生亲身体验家乡的自然风光、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家乡的自然风光、历史文化、民俗风情和变化发展的了解程度。
2. 学生对家乡的情感态度,以及对家乡建设的想法。
3. 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的发展情况。
五、教学资源:1. 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教学资源。
2. 实地考察所需的相关设备和资源。
3. 学生作业、论文等教学成果展示资源。
六、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家乡的自然风光、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家乡的特色和魅力。
2. 讲授与讨论:分别讲解家乡的自然风光、历史文化、民俗风情、变化发展等内容,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引导学生用全面的、发展的眼光看待家乡的变化。
四年级品德用眼观察家乡
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学案例用眼观察家乡〖学生实态〗四年级的学生对家乡这个概念有认识,但没有具体关注过家乡的某个方面或问题。
学生要观察家乡,并能够发现问题,进而能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要经过教师详细指导和培养。
当教师给学生适当点拨后,学生可以很快地掌握观察家乡的方法与步骤,并能很好地表达出自己的研究成果。
学生能区分出观察家乡的不同方面,比如:历史文化、物产特产、自然环境、名胜古迹等方面。
〖教科书分析〗本课题是第一单元“走进美丽的家乡”中,第一主题《站在高高的山岗上》部分的第一个课题。
《用眼观察家乡》通过居高远望的方法,引领学生站在高处观察家乡,指导学生了解家乡的地形、地貌和景观,了解家乡的社会发展和变化,从而产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教科书的编写照顾了城乡差异,教师可以选择适合自己地区的教学内容,自主地开展教学活动。
教科书从多个角度介绍了家乡的基本情况,也从多个角度引导学生观察家乡,给教师提示了引导学生学习的方向。
〖课程资源的开发与运用〗(一)学生准备1.观察家乡,调查、收集有关家乡的资料。
2.研究家乡的材料,准备成果汇报。
(二)教师准备1.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可能用到的工具2.制作家乡地形地貌景观的教学课件。
〖本课题教学目标〗1.在观察家乡的活动中,增进了解家乡、热爱家乡的积极情感。
2.发展调查收集资料,合作探究的能力。
3.了解四个正方向和四个副方向的关系,应用于实践中来了解家乡的基本情况。
〖教学结构〗(一)课时安排1课时。
(二)教学结构整体设计1.情景导入2.合作探究3.交流汇报4.成果整理,课后延伸。
〖实施过程〗(一)情境导入师:今天老师为你们带来一首优美动听的歌曲,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
(播放歌曲《谁不说俺家乡好》)。
师:歌中唱了什么?学生根据自己看到的、听到的谈体会。
师:老师知道你们有浓厚的乡情,谁不热爱自己的家乡呢?但你们了解自己的家乡吗?你能感受到作为长春人的骄傲与自豪吗?只要我们去认真调查、研究,就会发现我们的家乡是那么美丽、那么迷人。
四年级思想与社会上册 用手描绘家乡教案 北师大版
四年级思想与社会上册用手描绘家乡教案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自己的家乡,培养学生的家乡情怀。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创新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引导学生观察家乡的自然环境、人文景观、民俗风情等。
2. 指导学生动手描绘家乡的美景,培养学生的绘画技巧。
3. 组织学生进行作品展示和交流,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观察家乡的美景,培养学生的绘画技巧,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创新描绘家乡的美景,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家乡的自然环境、人文景观、民俗风情等图片或视频资料。
2. 学生准备绘画用品,如画纸、画笔、水彩颜料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展示家乡的图片或视频资料,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家乡的美景。
2. 讲解与示范:教师讲解描绘家乡的方法和技巧,并进行示范。
3. 学生动手实践:学生根据观察和思考,动手描绘家乡的美景。
4. 作品展示与交流: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交流和评价。
教学评价:通过学生作品的创意、绘画技巧和表达能力等方面进行评价,鼓励学生的创新和实践精神。
六、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进行家乡特色文化活动,如剪纸、土特产制作等,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家乡的文化。
2. 邀请家长或专业人士进行讲解,让学生更全面地了解家乡的历史、地理、民俗等知识。
七、教学建议:1. 针对不同学生的绘画水平,教师可以给予不同的指导和鼓励,使学生在活动中获得成就感。
2. 在作品展示环节,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创作思路和感受,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八、教学注意事项:1. 在学生绘画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安全,尤其是使用绘画工具和材料时的安全。
2. 在活动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情绪和需求,及时调整教学节奏和内容,使学生能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行创作。
四年级思想与社会上册 用手描绘家乡教案 北师大版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用手描绘家乡的方法和技巧。
2. 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提高他们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3. 引导学生发现家乡的美,培养他们的审美观念。
二、教学内容:1. 学习用手描绘家乡的方法和技巧。
2. 观察和描述家乡的美景。
3. 创作一幅描绘家乡的画作。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学习用手描绘家乡的方法和技巧,观察和描述家乡的美景。
难点:如何用手描绘出家乡的特色和美感。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的教学材料和画作示例。
2. 学生准备绘画工具和纸张。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展示一些描绘家乡的画作,引导学生观察和欣赏,激发他们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2. 讲解:教师向学生讲解用手描绘家乡的方法和技巧,包括观察、构图、色彩搭配等方面。
3. 示范:教师示范一幅描绘家乡的画作,边示范边讲解,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方法和技巧。
4. 练习:学生根据所学的方法和技巧,观察和描述家乡的美景,并进行绘画创作。
5. 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和学生共同评价,给予肯定和建议。
6. 总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用手描绘家乡的重要性和意义。
7. 拓展:鼓励学生继续用手描绘家乡,参加相关的绘画比赛或展览。
六、教学延伸:1. 邀请当地画家或摄影师来校进行讲座,分享他们描绘家乡的经验和技巧。
2. 组织学生参观家乡的自然风光和文化景点,激发他们的创作灵感。
3. 开展手工艺品制作活动,让学生用手工艺品的形式展现家乡的特色和文化。
七、作业设计:1. 让学生继续用手描绘家乡,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场景进行创作。
2. 写一篇关于家乡的短文,描述家乡的特色、文化和自己的感受。
八、评价方式:1. 过程性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学习态度和表现。
2. 作品评价:评价学生作品的创意、技巧和表现力。
3. 短文评价:评价学生的写作能力、表达清晰度和思维深度。
九、教学反思:在课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包括学生的学习兴趣、参与程度和掌握程度。
(小学教育)四年级思想与社会上册 走进不同的家乡教案1 北师大版
走进不同的家乡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地形图,初步了解如何阅读地形图。
2.拓展学生的眼界,认识不同的家乡,感受祖国的博大。
重点、难点:认识地形图,初步了解如何阅读地形图。
教学准备:找一幅本地区的地形图和全国的地形图。
收集有关全国各地的地形风貌和情况的图片。
教学过程:1.导入:请学生欣赏课本第14~15页的内容。
2.探究活动。
教师提问学生:“这两页上有一幅地图,是什么地图?它和周围的几张照片有什么关系?”请学生自由发言。
(这是一张专门的地图,书上告诉我们,它叫“地形图”。
)那么,什么是地形图呢?请同学进行思考和探究,自己找出答案。
什么是地形?(地形是指地表的形态,包括山脉、丘陵、高原、平原、盆地五大类。
)地形图告诉我们什么?(告诉我们地势:地表高低起伏的状态。
)地形图通过什么告诉我们?(分层设色的等高线,不同颜色的线代表高度不同的海拔。
)对于地形图有什么用途这一问题,可以让学生自由讨论。
3.小组合作活动。
将学生分成小组,分配给每位小组一张本地的地区的地图,并且指定一个地方,请每个小组根据地形图准备以下问题:这个地方的地形如何,地势如何?海拔多少?那里有什么景色?全班自由讨论。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地形图,可以把地形、地势看得一清二楚。
同学们已经知道了什么是地形图以及怎样阅读地形图,现在大家说一说课本第14~15页的地形图和周围的几张照片有什么关系?”请学生自由发言。
(每幅照片表现了线条所指地区的地形。
)主要是围绕各地的地形的显著差异,使学生感受到祖国领土的辽阔,各地的景色不同,人们的不同风俗习惯。
总结:你一定会惊叹,我们祖国各地家乡的自然环境是多么的不同吧!板书走进不同的家乡地形——地表的形态山脉、丘陵、高原、平原、盆地。
地形图告诉我们地势地表高低起伏的状态。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几个有关温度的概念。
2.通过对有关温度统计的认识,感受祖国的博大。
3.了解地理环境及气候的不同与人们生活及其风俗习惯之间的关系。
北师大版思想与社会四年级上册用心体会家乡WORD版教案
用心体会家乡教学目标:1.了解自己家乡的地理特点和风俗习惯;2.认识家乡的多样性;3.初步理解家乡是祖国的一部分。
教学重点、难点了解自己家乡的地理特点和风俗习惯,认识家乡的多样性。
教学准备:1.教师收集关于四川省一些资料;2.布置学生收集家乡广东省的一些资料(包括风俗习惯、旅游胜地、名人事迹);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同学们,我们祖国是个历史悠久,地大物博的国家。
每一省市都具有不同的地方特色,但你们有没有听说过“天府之国”这个好地方呢?它是哪里你们知道吗?二、阅第10页,议论一下四川省的情况。
三、全班讨论1.四川小朋友是怎样讲述自己的家乡的,她都介绍了哪些方面?(从地形、地貌、特产、风俗习惯作介绍。
)2.现在我们对四川小朋友的家乡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下面我们分四人小组一起再用心体会一下四川这个好地方,看看哪里还需要补充了解的地方,先小组商量讨论,如果还无法理解的再提出来我们一起解决。
3.集体探讨:(着重补充介绍以下问题)1.什么是丘陵、盆地?乐山大佛、都江堰、九寨沟风景区的补充介绍。
吃辣食、川剧变脸的补充介绍。
四川名人介绍。
(李白、苏东坡、巴金、郭沫若、邓小平等)4.同学们,现在我们明白了为什么要称四川为“天府之国”了吗?四、感受家乡的地貌风情1.导入:刚才我们真正用心体会了一番四川小朋友家乡的情况,现在我想大多数的我们广东小朋友心里肯定有点不服气了,是不是?2.你们知道咱们的家乡广东被人称为什么吗?(花城、富庶之乡)3.接下去我们还是分四人小组按刚才四川小朋友那样,从地形地貌、风俗习惯等方面进行轮流介绍。
4.小组讨论,教师巡回了解。
5.各小组轮流向全班介绍。
6.教师小结:今天我们一起用心去体会和感受了四川与咱们两个非常美丽的地方,现在你们心里想说什么吗?(理解家乡是祖国的一部分。
)五、课外作业课外向自己的家人或邻家弟弟妹妹介绍今天学到的关于家乡的知识。
板书:用心体会家地形地貌风俗习惯名人。
北师大版思想与社会四上走进不同的家乡WORD版教案1
走进不同的家乡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熟悉地形图,初步了解如何阅读地形图。
2.拓展学生的眼界,熟悉不同的家乡,感受祖国的博大。
重点、难点:熟悉地形图,初步了解如何阅读地形图。
教学预备:找一幅本地域的地形图和全国的地形图。
搜集有关全国各地的地形风貌和情形的图片。
教学进程:1.导入:请学生欣赏讲义第14~15页的内容。
2.探讨活动。
教师提问学生:“这两页上有一幅地图,是什么地图?它和周围的几张照片有什么关系?”请学生自由发言。
(这是一张专门的地图,书上告知咱们,它叫“地形图”。
)那么,什么是地形图呢?请同窗进行试探和探讨,自己找出答案。
什么是地形?(地形是指地表的形态,包括山脉、丘陵、高原、平原、盆地五大类。
)地形图告知咱们什么?(告知咱们地形:地表高低起伏的状态。
)地形图通过什么告知咱们?(分层设色的等高线,不同颜色的线代表高度不同的海拔。
)关于地形图有什么用途这一问题,可让学生自由讨论。
3.小组合作活动。
将学生分成小组,分派给每位小组一张本地的地域的地图,而且指定一个地址,请每一个小组依照地形图预备以下问题:那个地址的地形如何,地形如何?海拔多少?那里有什么景色?全班自由讨论。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地形图,能够把地形、地形看得一清二楚。
同窗们已经明白了什么是地形图和如何阅读地形图,此刻大伙儿说一说讲义第14~15页的地形图和周围的几张照片有什么关系?”请学生自由发言。
(每幅照片表现了线条所指地域的地形。
)主若是围绕各地的地形的显著不同,使学生感受到祖国领土的辽阔,各地的景色不同,人们的不同风俗适应。
总结:你必然会惊叹,咱们祖国各地家乡的自然环境是何等的不同吧!板书走进不同的家乡地形——地表的形态山脉、丘陵、高原、平原、盆地。
地形图告知咱们地形地表高低起伏的状态。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熟悉几个有关温度的概念。
2.通过对有关温度统计的熟悉,感受祖国的博大。
3.了解地理环境及气候的不同与人们生活及其风俗适应之间的关系。
四年级思想与社会上册用手描绘家乡教案北师大版
用手描绘家乡教学目标:1.在学生居高临下、观察家乡的基础上,让他们动手绘画家乡,在合作绘画的活动中,增进对于家乡的情感和合作技能.2。
在合作绘画的活动中巩固对于方向的认识.教学重点、难点巩固对于方向的认识.绘画家乡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8张白纸,学生人手一份彩笔.2.检查并保证学生都进行了从高处观察家乡的活动。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1.复习4个副方向。
教师随意喊出4个方向,让学生正确地摸到相应的桌角。
2.评价学生的观察记录.(1)记载是否完整。
(2)方向是否正确。
3.揭题:这节课同学们要把观察到的家乡描绘下来。
二、学习范例并讨论.1.请学生阅读教科书第8—9页。
2。
议一议书上的同学是怎样描绘自己的家乡的,并谈一谈对这些图画的看法。
三、小组合作画自己的家乡。
1。
今天要做的事就是每个小组为家乡画一幅画,要求是每幅画表现家乡一个方向的景色.2.把全班学生分成8个组,指定各组要画的方向。
3.小组讨论:看到了什么,都画哪些内容。
4.小组分工.(把自己最喜欢的、最想画的画下来.)5。
各小组绘画,教师巡视指导。
(注意方向的正确性)四、各个小组向全班展示并介绍本小组的绘画作品。
五、小结,布置家庭作业。
1。
向家长介绍这两次课的学习内容.2。
向家长了解自己的老家在哪里,有什么特点。
尊敬的读者:本文由我和我的同事在百忙中收集整编出来,本文稿在发布之前我们对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不尽如人意之处,如有疏漏之处请指正,希望本文能为您解开疑惑,引发思考。
文中部分文字受到网友的关怀和支持,在此表示感谢!在往后的日子希望与大家共同进步,成长。
This article is collected and compiled by my colleagues and I in our busy schedule. We proofread the content carefully before the release of this article, but it is inevitable that there will be some unsatisfactory points. If there are omissions, please correct them. I hope this article can solve your doubts and arouse your thinking. Part of the text by the user's care and support, thank you here! I hope to make progress and grow with you in the future.。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用眼观察家乡
教学目标:
1.在俯瞰家乡的活动中拓展对家乡的认识,增进对家乡的情感。
2.了解4 个正方向和4 个副方向的关系。
教学重点、难点
拓展对家乡的认识,增进对家乡的情感。
了解4 个正方向和4 个副方向的关系。
教学准备:
学生:让学生到本地区较高的地方进行观察。
教师提前布置,可以提示学生家长帮助,也可以由本课程或其他课程的老师组织完成(城市的电视塔、高楼、农村地势较高的小山丘或坡地等均可,学校里面的楼房也可以)。
主要目的在于让学生有俯瞰家乡的机会,强调要注意观察在各个方向上都有什么,最好作简单的记录。
教师:准备一张大的挂图,可以是全国的,也可以是本省或本地区的。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请打开我们的品德书,看看书本上第二页、第三页的图画,你能向大家介绍一下画面上的内容吗?
(1)老师带着虎子、妞妞和同学们在干什么?
(2)他们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生汇报
2.今天这节课老师将和大家一起走进我们的家乡,去了解自己的家乡。
二、阅读和讨论
1.前不久,老师让大家去不同的方向观察自己的家乡,相信小朋友们已经完成了这项任务。
为此,妞妞还写下了一篇观察日记呢!让我们一起来读读她的日记。
2.阅读妞妞的日记。
3.你有什么话想说?(交流)
4.妞妞和她的同学们分别看到了什么?她们又做了什么?
5.小结:妞妞和她的同学们看到了家乡不同方向的景色,而且记录了家乡不同方向的景色,描绘了自己的家乡。
6.同学们也向妞妞一样介绍一下你课前观察到的家乡。
小组探究,每位同学分别介绍自己观察到的家乡景色。
全班交流。
提出问题:今天我们要在原来了解的四个方向基础上继续学习4个副方向。
三、体验活动
1.师引导:在三年级时,同学们已经学过了4个正方向,今天,我们再多学一些,也就是教科书上同学们使用的东北、西北、东南、西南4个副方向,有了它们,使用地图就会更加方便、准确。
做方向练习
请同学们用课桌当地图,按照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确定4个正方向。
课桌前面是北,靠近自己身体的一面是南,左面是西,右面是东,然后来认识4个副方向。
让学生明白:课桌的4个角正好代表了4个副方向:
东北——右上角、西北——左上角、东南——右下角、西南——左下角。
2.方向游戏。
教师随意喊出4个方向,让学生马上在桌上摸到相应的位置。
四、方向练习和延伸
1.出示地图。
教师任意指出其中的一个地方,让学生说出相应的方向。
(比如:什么河在什么山的东北面。
)
2.运用所学的副方向,让学生再次介绍自己所观察到的家乡景色,并说一说看到的景色在什么方向。
五、总结下课,布置家庭作业。
课后完成第七页下面的观察记录表。
板书:站在高高的山岗上
——用眼观察家乡
北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