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高一历史必修知识点归纳-第三单元
高一历史必修知识点归纳第三单元第三单元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单元概述1、鸦片战争后,近代中国资本主义三种形态→外国资本、官僚资本和民族资本依次产生。
2、简述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鸦片战争后,随着外国商品的大量涌入,中国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洋务运动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生产方式,中国近代企业诞生。
●19世妃六七十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3、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①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列强的经济侵略,摧毁了中国自身孕育的资本主义萌芽,瓦解着中国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把中国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
②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诞生了。
③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抱着实业救国的信念,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残酷挤压的夹缝中奋力拼搏。
④甲午中日战争以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
⑤辛亥革命后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出现短暂的春天。
⑥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遭受日、美等帝国主义和国内官僚资本主义的残酷打击,陷入绝境。
历史证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实业救国的道路是根本行不通的。
具体知识点→1、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和曲折发展阶段表阶段时间或地点原因表现影响认识产生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东南沿海地区1.列强入侵瓦解自然经济2.外商企业丰厚利润的刺激3.洋务派的诱导发昌机器厂继昌隆缫丝厂贻来牟机器磨坊中国的经济结构发生了变化1、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和束缚,这是阻碍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2.要实现近代化,必须实现民族独立初步发展甲午战争以后(19世纪末)1.列强资本输出进一步破坏自然经济2.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开始登上历史舞台短暂春天民国初期(一战期间)(1912-1919)1.辛亥革命扫除了一些障碍2.民国时“实业救国”的影响3.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4.一战期间西方列强放松对华经济侵略轻工业发展较快;涌现出一批著名的实业家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奠定了阶级基础。
中国近代经济结构的变动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曲折发展
第三单元 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主备人:李慧第17讲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知识点一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基点盘查]1.自然经济逐渐解体(1)原因:在西方列强“船坚炮利”的背后,是资本主义的入侵和西方文明的传入,结果不仅打破了中国经济的封闭性,而且引发了经济结构的变化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兴起,同时也使社会生活呈现出中西交汇的特点。
具体可归纳出三条线索: 线索一:从“闭关锁国”到被迫开放,社会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化鸦片战争后,在“欧风美雨”的影响下,中国社会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化,主要表现为中国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和洋务企业的出现、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等。
中国被迫放弃“闭关锁国”政策,开始服从于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需要,沦为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附庸。
线索二:民族资本主义在曲折发展中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19世纪末,民族工业获得初步发展。
一战期间,民族工业出现“短暂的春天”。
一战后,民族工业萧条。
20世纪30年代,民族工业又有新的发展,但是官僚资本主义获益最大。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民族工业发展艰难,陷入困境。
线索三: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深受时代的影响鸦片战争至新中国成立前是社会生活变迁的第一阶段,中西合璧、不土不洋成为这一阶段物质生活与社会习俗的突出特征。
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20世纪50年代以后,社会生活面貌焕然一新,但也受到政治生活的影响。
改革开放后,社会生活进入快速发展的新时期,特别是科技在民众生活中的影响逐渐增强。
①鸦片战争后,洋纱大量涌入中国东南沿海市场。
②西方列强大量收购中国的农副土特产品。
(2)表现:①洋纱输入中国东南沿海地区,导致家庭棉纺织业“纺”和“织”的分离。
洋布输入,造成“织”与“耕”的分离。
②列强大量收购中国农副土特产品,使中国丝、茶生产日趋商品化。
(3)影响:客观上促进了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同时也瓦解着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
高中历史第三单元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第10课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课件新人
【误区警示】 较快发展≠健康发展 (1)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开展(kāizhǎn)“国民经济 建设运动”,大力发展工业、农业和交通运输业,民族工业得 到较快发展,但是不能理解为民族工业健康发展。 (2)在近代中国,由于民族工业资金少、技术力量薄弱,主要 发展轻工业,重工业基础薄弱,所以近代中国的民族工业“先 天不足,后天畸形”。 【历史纵横】 (教材第46页)本段材料讲述了国民政府官僚集 团的卑鄙行径。它们利用手中的特权,大发“国难财”,压制、 吞并民族企业,致使原本脆弱的民族工业发展愈加艰难,日 益萎缩。
第十八页,共39页。
思考 (1)依据史料分析(fēnxī)甲午战争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的原因。 提示 清政府放宽了民间设厂的限制。
第十九页,共39页。
史料二 上海市地方协会、国货联合会及国货产销合作协会等三 团体,为提倡国货起见,特公定民国二十二年为“国货年”。提 倡国货①,实为解决民生问题②之基本工作,努力物质建设之唯一 途径,防止国际入超树立生产国防之无上利器③……以期唤醒各 界④。
第二十六页,共39页。
1.特点 史料
主题
近代民族工业的特点和作用 [史料探究]
注:从民族工业(gōngyè)的分布区域、数量及工业(gōngyè)结构思考其特
第二十七页,共39页。
思考 依据“分布示意图”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民国初年 民族工业的发展(fāzhǎn)特点。 提示 民族工业发展(fāzhǎn)进入“黄金时期”;纺织业与 面粉业等轻工业发展(fāzhǎn)尤为迅速;行业发展(fāzhǎn)不 平衡;企业区域分布不均衡,大多集中在沿海通商口岸。
【误区警示】 清政府放宽对民间办厂的限制,并不是为了发 展资本主义,而是为了扩大税源,解决财政危机。 【图解历史】 近代中国主要经济形态及相互(xiānghù)关系
高中历史 第三单元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第9课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时空坐标
主要线索 1.鸦片战争后,在“欧风美雨”的影响下,中国社会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 化,主要表现为中国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和洋务企业的出现、中国民族资 本主义的产生等。中国被迫放弃“闭关锁国”政策,开始服从于世界资本 主义经济发展的需要,沦为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附庸。 2.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19世纪末,民族工业获得 初步发展。一战期间,民族工业出现“短暂的春天”。一战后民族工业萧 条。20世纪30年代,民族工业又有新的发展,但是官僚资本主义获益最大。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民族工业发展艰难,陷入困境。
——彭泽益《中国近代手工业史资料》第一卷
123456
材料二 清政府中,一些洋务派官员提出自行设厂进行纺织的建议, 以作为富国的一项措施。光绪二年(1876年),李鸿章在致两江总督沈葆 桢的信中说:英国洋布入中土,每年售银三千数百万,实为耗财之大 端。既已家喻户晓,无从禁制。亟宜购机器纺织,期渐收回利源。 1878年,在李鸿章和沈葆桢的授意下,候补道彭汝琮在上海成立了中 国近代的第一个大型的棉纺织厂——上海机器织布局。
问题思考 材料反映了什么现象? 提示 鸦片战争后中国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增强,中国被卷入资本主 义世界市场,沦为西方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
提示
3.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材料 近代民族工业的分布
史料解读 注意图片中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分布的地点。 问题思考 依据上图分析,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在分布上有什么特点,简要分析其 原因。 提示 特点:集中在东南沿海地区。 原因:经济基础较好;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便于向西方购买设 备和引进机器;自然经济瓦解较早。
123456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问题3:试述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在中 国近代史上的历史地位以及对近代中国历史和 社会的发展产生的重大作用。
材料1:“洋务派创办民用企业,一为
“分洋商之利。”
材料2:“引进西方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 与工业企业、新式海军等事业的需要相适应, 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出现准备了条件。” 材料3:“在文化交流、商务往来、科学 技术上拉近了中国与世界的距离。” ——《洋务运动史》
(二)洋务运动
◆ 影响 1、洋务运动不能使中国富强起来,洋务派 想以此达到维护清王朝统治的目的也是不可能 实现的。将先进的西方科学技术植根于腐朽落 后的封建制度上必然失败。 2、引进了西方一些近代科学技术,培养了 一批科技人才,客观上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 义的产生和发展。 3、中国工业近代化开始起步;对外国经济 侵略起到一定抵制作用。 4、加速了中国封建经济的瓦解。
资产阶级,由于一切生产工具的迅速改 进,由于交通的极其便利,把一切民族甚至 最野蛮的民族都卷到文明中来了。它的商品 的低廉价格,是它用来摧毁一切万里长城、 征服野蛮人最顽强的仇外心理的重炮。它迫 使一切民族----如果它们不想灭亡的话---采用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它迫使它们在自 己那里推行所谓文明,即变成资产者。一句 话,它按照自己的面貌为自己创造出一个世 界。 ——《共产党宣言》
第三单元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 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课程 标准
考纲 要求
简述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 近代民族工业兴起的史实,认识近代中国资 本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 了解民国时期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主要 史实,探讨影响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 素。 探讨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条件下,资 本主义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和 作用。 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 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第三单元: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经济:顺应了世界工业文明发展潮流,迈出了 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 思想:倡“中体西用”动摇了传统伦理观; 教育:培养了近代化人才,开中国近代教育先河; 阶级关系:使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产生和成长; 外交:1861年设总理衙门,标志传统理藩外交向 近代外交转变; 军事:开始了军事近代化的步伐。
• 解析:C 自然经济逐步瓦解的过程是“纺与织”“耕与 织”分开的过程,根据这个“原理”,查看材料,即可 得出。
一、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P40
(二)变动的原因:《学案》P53 2、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P必修一第四单元
①原因: 掠夺中国资源、变中国为其商品倾销市场、 原料产地和殖民地。 ②主要方式: 大炮兼商品输出(甲午战前)和资本输出 (甲午战后)。 ③影响: ◆积极: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经济侵略(主要原因)
张謇(1853-1926),江苏南通人,1894年(光绪20
年)会试考中状元。1911年任中央教育会长。1912年 (4)“实业救国”思潮的影响。 南京政府成立,任实业总长,1912年任北洋政府农商 总长兼全国水利总长。 张謇是中国近代“实业救国”、“教育救国”的 先行者。他的“父实业、母教育”的 主张和实践具有深刻的历史意义, 他一生创办了20多个企业,370多所 学校,为我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 为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宝贵贡献。 毛泽东同志在谈到中国民族工业时 曾说:“轻工业不能忘记张謇”。
◆ ④主要代表人: 中央:奕; ◆地方:曾、李、左、张之洞等人。
⑤主要内容(进程):P41
⑥影响(评价):
一、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P40
(二)变动的原因: 3、洋务运动的兴起:P40、必修三P
第三单元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7)影响:它引进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一些近代科学技术,培养 了一批近代科技人才和技术工人,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对外国经济的侵略起到一定的抵制作用,对本国封建经济的瓦解也 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总之,它迈出中国近代的第一步。 2.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1)背景: ①鸦片战争后,列强商品输出,中国自然经济逐渐解体,客观造就中 国民族工业需要的商品和劳动力市场。 ②外商企业利润的刺激。 ③洋务运动的诱导。(洋务派引进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创办近代
⑤一战期间,欧洲列强忙于一战,暂时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主要原因) (2)史实概况(表现): 新建企业增加;新增资本增加;纺织业、面粉业发展最快。 涌现出一批著名实业家:张謇(南通)、荣宗敬、荣德生兄弟(无 锡) (3)结果:一战结束,欧洲列强卷土重来,民族工业迅速萧条下去。 (4)启示: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帝国主义是阻碍民族工业发 展的根本因素。只有实现民族独立,才能实现现代化。 (5)影响:①增强了资产阶级力量,促进了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②促进了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和中国共 产党的成立提供了阶级基础。 2.国民政府前十年:民族工业较快发展(1927~1936年) 原因: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很快实现全国的基本统一;国 民政府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表现: 各行业都有较大发展——除了棉纺织业和面粉业,还有新兴工业, 如化学工业、橡胶工业。 国民生产总值逐年增长,1935~1936年增长速度创历史最高纪录。
第三单元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测试要求
了解洋务派创办的近代工业(新增) 了解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兴起的史实 认识中国资本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已删除) 了解甲午战争后中国民族工业初步发展的主要史实 了解民国初期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史实 了解国民政府前十年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史实 探讨民族工业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高中历史必修2第三单元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一)近代中国: (1) 时间:1840---1949 (2)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二)近代化的表现: (1)政治上:民主化、法制化 (2)经济上:商品化、工业化 (3)思想上:理性化、科学化
(三)工业革命冲击作用:
(1)经济: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和社会
进步,推动近代化进程; (2)政治:促进民族资产阶级与无产 阶级的壮大,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奠 定阶级基础;(3)思想:冲击了正 统的封建思想,促进人们的思想解放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概述:
1、特点: (1)先天不足、后天畸形 先: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 后:工业结构不平衡,地区分布不平衡,未 形成完整体系 (2)两重性:①革命性:反帝反封建;② 妥协性和软弱性:先天不足,依赖于封建 势力与外国资本,不能走上独立发展的道 路 (3)根源: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
2、发展的不利因素: (1)先天不足、后天畸形; (2)半殖半封的社会性质:帝国 主义、官僚资本、封建主义三座大 山的压迫 (3)战争、革命不断、政局动荡 (4)国家政策
3、有利因素: (1)自然经济的逐步解体; (2)国家政策鼓励发展实业(清 末新政、临时政府、国民政府); (3)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 (4)实业家自强不息的精神
4、认识: (1)半殖半封的中国,民族工业无 法走上独立的发展道路; (2)国家独立是经济发展的前提; (3)国家政策的影响; (4)稳定的环境是经济发展的保证 (5)帝国主义入侵是民族资本主义 发展的主要障碍
5、地位:
(1)代表先进生产力,符合历史发 展潮流;(2)在近代史上始终未能 占主导地位
(1)自然经济逐渐解体; (2)外国资本主义产生(外商企); (3)洋务运动开展,中国近代工业诞 生; (4)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及发展;
第三单元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 洋务企业指的是洋务运动期间由洋务派创办的近代民族工业。洋务派
创办的军事工业,产品不投放市场,是封建性质的企业,其所创办的
民用工业,部分产品投放市场,是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企业。
命题点:洋务运动对清末经济发展的贡献
洋务派要员在筹建轮船招商局时说:“伏查各国通商以来……中国内江外海之利,几 被洋人占尽,且海防非有轮船不能逐渐布置,必须劝民自置……藉纾商民之困,而作 自强之气。”这表明兴办此类企业的根本目的是
D. 政府放宽了兴办实业的限制
√
(2016· 课标全国Ⅱ,30)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将日伪纺织企业合并,成 立了国有的中纺公司。政府高层解释称,商民在抗战之后,对于所接收 之敌伪纱厂,“即便有人承购,事实上仍需由政府予以维持,等于仍由 政府自行拨款接办,国库并不因出售纱厂而有大量之收入”。这反映了 此时期 A.政府试图缓解民族工业困境 C.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开始衰落 B.国家实行对轻纺工业的统制
A.中国的土布质量粗糙
B.英国棉布价格更具优势
C.中国生丝在英国畅销
D.英国棉布在中国滞销 √
下图数据来源于严中平《中国近代经济史》。导致1843~1852年英国制造品输华值发生
变化的根本原因
1838~1852年英国制造品输华值(年平均数) 单位:镑
A.鸦片耗去了中国对英国制造品的支付能力
√
B.英国制造品遭到中国自然经济的顽强抵抗
C.英国制造品输入太多超过中国的购买能力
D.中国征内地税限制了英国制造品在华销售
二、洋务运动(19世纪60-90年代)
1.背景
2.目的 3. 概况 4. 内容(4个方面) 5. 结果 6.影响
★ 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是中国近代工业的起步
专题复习: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与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一、近代中国的主要经济结构形式
① 所 占 比 重③
1840 60
②
80
⑤
④
1900 14 20 27
(年) 40 49 52 56 60
注:①自然经济 ②洋务经济 ③外国资本主义
④民族资本主义
⑤官僚资本主义
1.封建自然经济(一直到1949年,占主导地位 ) ①解体的原因 首先,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历史原因)。 其次,近代西方资本主义入侵(最主要的原因)。 再次,国内市场的不断扩大是自然经济解体的前提条件。 另外,人们商品意识的增强,重农抑商、重义轻利观念的 改变,交通事业的发展等等。 ②中国自然经济解体的表现 首先,家庭手工业与农业分离,即“织”与“耕”分离. 其次,农业生产进一步商品化。 ③
《全球通史》载:1850-1899年,中国人所翻译的自然科学 尤其是应用科学方面的著作,在数量上超过了社会科学 和古典文学方面的著作,其比例是4:1 ;1902-1904年的 两年中,后者却以2:1的比例超过了前者;而在19121940年,得到翻译的社会科学和古典文学方面的著作比 自然科学和应用科学方面的著作多两倍。回答:
带有强制性(侵略的冲击);解体的速度不平衡。 ④
中国自然经济的解体,促进了中国由传统社会向近代 社会的转变,是历史的进步。
2.洋务经济 ① 兴衰过程:
(1)19c60s,开创军事工业。 (2)19c70s,创办民用工业。 (3)甲午战争后,清为扩大税源和抵制列强在资本输出,
放宽民间设厂限制,洋务企业垄断地位丧失。 ②特点:
专题9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 与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高考大纲
3单元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19世纪六七十年代 19世纪末-20世纪初
(1895-20C初)
夹缝产生 初步发展
20世纪初(1912-1919) 短暂春天 国民政府统治前期
(1927-1936)
发展较快
抗战时期(1937-1945) 日益萎缩 解放战争时期
(1946-1949)
陷入绝境 合理调整 结束
民 国 时 期
国民经济恢复时期
机器磨坊。
①产生新的经济成分(民族资义)和新的阶级力量(民族资产阶级); 影 ②进一步瓦解自然经济; 响 ③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西方的经济侵略; ④推动早期资产阶级维新思想的形成; ⑤促进中国近代化的步伐。
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1895-20C初
①列强争相向中国输出资本,进一步破坏中国自然经济(客观) ; ②清政府为了扩大税源,解决财政危机,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主要 原 原因) 因 ③在民族危机下,“实业救国”思潮兴起。
影 ②民族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掀起维新变法运动和辛亥革命; 响 ③加速中国近代化的步伐。(政治近代化开始)
①为民主革命奠定新的阶级基础;
民族资本主义的“短暂春天”
1912-1919
①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帝制,建立民国,奖励发展实业; 原 ②“实业救国”思潮的影响; 因 ③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 ④欧洲列强忙于一战,暂时放松对华经济侵略。(主要原因) ①使民族资级力量进一步壮大和成熟,掀起新文化运动,促进思想解放; 影 ②推动中国近代化由制度层面进入思想层面; 响 ③促进无产阶级队伍壮大和工人运动发展,为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化和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阶级基础.
代 中央:恭亲王奕訢; 表 地方:以曾国藩、左宗棠、张之洞和李鸿章。 内 容
指导思想 中体西用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件第三单元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办汉阳铁厂和湖北织布局。轮船招商局
③筹划海防:从19世纪70年代中期起,初步建成了_____、南
洋和福建三支海军。
北洋
④近代教育:创办了___________等一批新式学堂;选派留学
生出国深造。
京师同文馆
(4)结果:清军在_甲__午__中__日__战__争__中的惨败,宣告了洋务运动的 失败。
问题1:有人认为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对近代中国社会没有 任何进步意义,这种说法正确吗? 提示:不正确。西方资本主义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具有双重作用: (1)破坏了中国领土、主权完整和独立,使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 地半封建社会和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成为西方列强的经济附 庸,是造成近代中国贫穷落后的根源。 (2)冲击了中国的旧制度、旧观念,传播了先进生产、生活方式, 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创造条件,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近代化。其消 极作用是主要的,其积极作用是次要的。
2.消极影响 (1)洋务运动作为封建地主阶级开明阶层的自救运动,其 性质决定了它对民族工业的消极影响。 (2)洋务运动所具有的浓厚的封建性和民族工业所代表的 资本主义性质,决定了它们之间的斗争性,突出地表现了封建 地主阶级对民族工业的压制和民族资产阶级的反压制斗争。 (3)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兴起的洋务运动中创办的近代 企业,对民族工业具有诱导、催生的效应,决定了民族工业具 有依赖和软弱的一面。
探究4: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动 的特点。 提示:(1)生产方式和产业资本构成发生变化。 (2)主要生产部门和生产管理方式、制度发生变化。 (3)出现新兴的社会阶层,社会生活方式开始改变。
【互动探究】 材料 长期以来,史学界对洋务运动的性质存在激烈争论。有 人认为它是地主阶级自救运动,也有人认为它是地主阶级改革 运动。 你赞同哪一种观点?依据史实说明理由。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与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变动后:自然经济开始(逐步)解体;外国资本主义企业出现; 洋务企业兴起;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产生发展;官僚资本主义出现。
欧美资本主义的发展 市场原料产地 中国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鸦片战争和签定不平等条约,攫取了一 系列经济特权
大量洋货的涌入,中国沦为列强的商品 倾销市场和原料产地 中国小农下表是国民政府中央农业试验所的一组全国性抽样调 查数据 年份 佃农(%) 半佃农(%) 自耕农(%) D
实业救国 1.“实业救国”运动的积极作用 根本目的是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建立资产阶级专政,与民 主共和成为当时两大社会思潮。民族资产阶级企图通过发展实业 来挽救民族危亡,具有爱国主义的进步意义。在“实业救国”的 思潮影响下,民族工商业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有利于改变中国半 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经济结构;为中国政治变革与思想革新提供 了经济基础和阶级基础,促进无产阶级队伍壮大;对帝国主义经 济侵略起了抵制作用。 2.“实业救国”在中国行不通 一战期间美、日加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中国民族工业并没 有完全摆脱帝国主义的控制。在一些主要工业部门,外国资本仍 超过本国资本。一战后欧洲列强各国又卷土重来。帝国主义压迫 是中国近代经济发展缓慢最重要的原因。 中国封建自然经济严重束缚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表现在 国内市场狭小,苛捐杂税沉重和资本匮乏等。 不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不彻底改变半殖民地半 封建社会的性质,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就不可能发展。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经济结构:国民经济各部门、社会再生产各方面的构成。 变动前:自然经济(男耕女织,自给自足)。 变动中:“织”与“耕”分离;“纺”与“织”分离。(手工棉纺 织业衰败) 1.背景:由于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发生变动 2、表现:耕织分离、纺织分离 在男耕女织地区,耕织分离(在西方机器纺织品潮水般涌入 中国市场的压力下,使小农经济中农业和家庭手工业分离)。 在以纺织业为主的地区,纺织分离(鸦片战争后,洋纱大量 涌入中国市场,致使中国家庭棉纺织业中的“纺”与“织”分 离)。 3、影响:自然经济的逐步解体,为民族工业的兴起提供了自由劳 动力和商品市场;客观上促进了妇女解放,有利于社会进步。
第3单元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及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第3单元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及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第3单元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及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考点1: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简述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近代民族工业兴起的史实,认识近代中国资本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
)第9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一、自然经济的逐步解体(一).背景:1.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自给自足自然经济仍占统治地位。
2.鸦片战争后,外国资本主义势力入侵。
(二)表现(1)中国家庭“纺”与“织” 分离,中国农户“织” 与“耕”分离(2)中国农副土特产品日趋商品化(客观上促进了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瓦解着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
)(三)影响:1.大批农民和手工业者破产,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劳动力、原料、商品市场等,促使近代企业的产生。
2.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逐渐成为世界资本主义的附庸。
(四)自然经济瓦解过程特点:不平衡性。
入侵较早的沿海、沿江及交通、商业发达的地区解体速度快,边远落后地区解体迟缓。
二、洋务运动1.背景: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清政府面临内忧外患的窘境。
2.概况:(1)时间:19世纪60~90年代。
(2)目的:利用西方先进科技,维护清朝统治。
(3)代表:在中央是奕,在地方是曾国藩、李鸿、左宗棠和张之洞。
这些人中李鸿所办洋务最多,时间最长,是洋务派最重要的代表人物。
(4)旗号:前期打出“自强”旗号;后期打出“求富”旗号。
3.实践(1)创办军事工业。
主要有曾国藩创办的安庆内军械所、李鸿创办的江南制造总局、左宗棠创办的福州船政局、满洲贵族崇厚创办的天津机器制造局。
(2)创办民用工业。
主要有李鸿创办的轮船招商局和开平煤矿,张之洞创办的汉阳铁厂和湖北织布局。
(3)筹划海防,初步建成北洋、南洋、福建三支海军。
(4)创办新式学堂,选派留学生出国,开近代教育先河。
4.结果: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清军在甲午中日战争中惨败,宣告了洋务运动最终失败。
.评价(1)洋务运动的破产,说明洋务运动不能使中国富强起,洋务派想以此达到维护清王朝统治的目的也是不可能实现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单元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单元结构】
【学习目标】 1.了解洋务派创办的近代工业 2.了解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产生
3.了解甲午战争后中国民族工业初步发展的主要史实4.了解民国初期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史实
5.了解国民政府前十年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史实 6.认识民族工业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基础知识】
第9课: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一、洋务运动(19世纪60年代-19世纪90年代)
1、兴起背景
政治:清政府面临内忧外患(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战败,太平天国运动)
经济:因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入侵,中国自然经济逐步解体,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思想:魏源提出的“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启发
2、根本目的:不改变封建制度的前提下,采用西方先进技术,以维护清朝封建统治
3、代表人物:奕䜣、曾国藩、 、左宗棠、 等
4、指导思想: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中体西用”)(详见必修三思想部分)
★5、主要活动 (创办近代工业中“近代”的含义指用机器生产并雇佣劳动)
主要活动 旗号 表现
创办近代军事工业 19世纪60年代起 “ ” 曾国藩:安庆内军械所(最早:1861)
李鸿章: (最大) 左宗棠:福州船政局
崇厚:天津机器制造局
创办近代民用工业 19世纪70年代起 “ ” :轮船招商局(最早:1872)和开平煤矿 张之洞:汉阳铁厂和湖北织布局
6、破产:甲午战争中国惨败(只学习西方先进科技,没有改变落后的封建制度)
7、对近代化的贡献: (思考洋务经济对自然经济、外国资本主义经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作用?)
⑴迈出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
⑵引进了一些西方先进科技,培养了一批科技人才;
⑶客观上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⑷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的经济侵略;
⑸进一步瓦解着自然经济。
(★注意:从维护清朝统治的初衷角度看洋务运动是失败了,但从推动中国走向近代化角度看洋务运动却有许多值得肯定之处)
第10课: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自然经济逐渐解体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 洋务经济 60年代,自强,军事工业 70年代,求富,民用工业 迈出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 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列强的经济入侵 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曲折发展 19世纪六七十年代:产生 甲午战后(1895-1912):初步发展
一战期间(1912-1919):短暂春天 国民政府统治前十年(1927-1936):较快发展 纺与织分离,耕与织分离 自然经济仍占主体地位, 中国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一、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历程(切记各阶段发展原因不能混)时期特征原因★表现备注19世纪
六七十年代(清政府)产生
①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使自
然经济逐渐解体(前提)
②高额利润的刺激
③的诱导
★注意: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不
是明清时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结果
上海发昌机器厂、
广东、
天津贻来牟机器
磨坊(北方)
最早创办者:官僚、地
主、商人
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
区
原因:自然经济解体较早;
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
甲午战后1895-1911 (清政府)初步
发展
①列强向中国输出资本,自
然经济进一步解体
②清政府为扩大税源,解决
财政危机(赔款2亿),放
宽了的限制
(主要原因)
民族资本增加
企业数量和规模
扩大
由沿海向内地扩
展
民族资产阶级开始登上
历史舞台,领导了戊戌
变法和辛亥革命。
★注意:由于外国的经济侵
略,中国无产阶级的产生早
于中国资产阶级,这是特例
民国初期、一战期间
1912-1919 (南京临时政府)短暂
春天
①扫除了一些障碍
②奖励发展实业
③群众性的运动
的推动(如“抵制日货,提
倡国货”运动)
④“实业救国”思潮的推动
⑤欧洲列强对
中国的经济侵略(主要原因)
新建厂矿企业多
新增资本多
面粉业和纺织业
发展最快(轻工
业)
★注意:轻工业发展
最快,重工业基础薄
弱,并没有形成完整
的工业体系
①资产阶级激进派掀起
新文化运动;
②无产阶级队伍的壮
大,为新民主主义革命
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奠
定了阶级基础。
启示:在半殖民半封建中国
帝国主义是阻碍民族工业
发展的根本因素。
只有实现
民族独立才能实现现代化
南京国民政府前十年 1927-1936 较快
发展
南京国民政府开展
“运动”
为抗日战争胜利奠定了
一定的物质基础
★二、探讨民族资本主义在近代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1、地位:是新的经济因素,其产生和发展有利于社会的进步。
但始终未占主导地位,且
在一定程度上依赖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很难独立发展。
2、作用: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⑴经济:有利于自然经济的瓦解和抵制外国经济侵略,促进经济近代化。
⑵政治:①促使资产阶级壮大,推动了维新变法运动和辛亥革命;②促使无产阶级逐
渐壮大,为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和中共成立奠定阶级基础。
⑶思想:①为西方资本主义思想文化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提供了社会基础;
②冲击和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检测反馈】
1.(2017·江苏学测真题)1896年,杨宗濂、杨宗瀚兄弟在无锡开办的业勤纱厂尽管日夜开工,仍无法满足常州、江阴、镇江等地的需要……1907年,业勤纱厂声誉鹊起,盈余50万两白银。
这一现象出现的客观因素是( )
A.列强对华资本输出使自然经济进一步瓦解 B.清政府的政策调整
C.欧洲列强暂时放松对华经济侵略 D.“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开展2.(2017·南京学考模拟)据不完全统计,从1895年到1898年,新创办的商办厂矿企业有50余家,资本总额达1200万元。
商办企业的投资额几乎相当于官办、官商合办企业投资额的3倍。
此时商办企业获得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A.外商企业丰厚利润的刺激B.清朝政府扩大税源的需要
C.群众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D.南京国民政府的政策影响
3.(2017·苏州学考模拟)鸦片战争后,随着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自然经济逐渐解体,中国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并缓慢发展。
()
4.(2018·南通学考模拟)19世纪末和国民政府前十年都是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较快时期,属于推动发展的共同原因都是当时政府的政策激发了投资热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