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山区农业资源开发的地理背景[1]
高中地理课目录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地理》上册第一单元宇宙中的地球1.1 人类认识的宇宙1.2 太阳、月球与地球的关系1.3 人类对宇宙的新探索1.4 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自转和公转1.5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一)1.6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二)自学园地阅读篇人类天地观的演变自学园地技能篇制作地理资料卡片自学园地练习篇第二单元大气2.1 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布2.2 大气的热力状况2.3 大气的运动2.4 全球性大气环流2.5 常见的天气系统2.6 气候的形成和变化2.7 大气环境保护自学园地阅读篇天下第一气象站自学园地练习篇第三单元陆地和海洋3.1 地壳物质的组成与循环3.2 地壳变动与地表形态3.3 海水温度和盐度3.4 海水运动3.5 陆地水与水循环3.6 生物3.7 土壤3.8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自学园地阅读篇地球的演化发展自学园地技能篇怎样进行野外观察第四单元自然资源和自然灾害4.1 气候资源4.2 海洋资源(一)4.3 海洋资源(二)4.4 陆地资源4.5 气象灾害4.6 地质灾害自学园地阅读篇增强海洋意识,发展海洋事业自学园地技能篇地理数据的表示和应用自学园地练习篇主要地理名词中英文对照表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地理》下册第五单元人类的生产活动与地理环境5.1 农业生产活动5.2 农业的区位选择5.3 世界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一)5.4 世界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二)5.5 工业生产活动5.6 工业的区位选择5.7 工业地域的形成5.8 传统工业区5.9 新兴工业区自学园地阅读篇农业发展的新方向──持续农业自学园地技能篇地理事物的表述方法自学园地练习篇第六单元人类的居住地与地理环境6.1 聚落的形成6.2 城市的区位因素(一)6.3 城市的区位因素(二)6.4 城市化6.5 城市化过程中的问题及解决途径自学园地阅读篇生态城市──21世纪城市发展的模式自学园地技能篇怎样了解一条街的变化自学园地练习篇第七单元人类活动的地域联系7.1 人类活动地域联系的主要方式7.2 交通运输网中的线7.3 交通运输网中的点7.4 城市交通运输7.5 电子通信7.6 商业中心和商业网点7.7 国际贸易和金融自学园地阅读篇自学园地技能篇自学园地练习篇第八单元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8.1 环境问题的表现和分布8.2 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8.3 可持续发展8.4 中国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选修)《地理》第一册第一单元人口与环境1.1 人口再生产1.2 人口数量与环境1.3 环境人口容量1.4 人口素质与环境1.5 人口迁移与环境1.6 中国人口迁移综合练习第二单元城市的地域结构2.1 城市的作用与形态2.2 城市地域功能分区2.3 城市功能分区的结构和成因2.4 城市的合理规划综合练习第三单元文化景观3.1 文化景观的构成3.2 文化景观主要特征3.3 文化景观与环境3.4 文化源地与文化区3.5 文化的空间扩散综合练习第四单元旅游活动4.1 旅游活动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4.2 旅游资源4.3 旅游景观的欣赏(一)4.4 旅游景观的欣赏(二) 4.5 旅游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综合练习第五单元世界政治经济地理格局5.1 世界政治地理格局5.2 世界经济全球化5.3 区域经济一体化5.4 综合国力竞争综合练习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选修)《地理》第二册第一单元中国的区域差异1.1 我国的三大自然区1.2 三大自然区的内部差异 1.4 三个经济地带的特征、差异与发展第二单元中国的国土整治与区域发展2.1 国土整治与区域发展 2.2 现代化技术在国土整治中的应用2 第三单元水土流失的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 3.1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地理背景3.2 水土流失的治理第四单元荒漠化的防治──以西北地区为例4.1 西北地区荒漠化防治的地理背景4.2 荒漠化的成因和防治第五单元河流的综合治理──以长江三峡工程为例5.1 长江三峡工程建设的意义和作用5.2 百万移民及其安置5.3 三峡工程对生态环境和名胜古迹的影响及对策第六单元农业低产区的治理──以黄淮海平原为例6.1 中、低产田治理的地理背景6.2 中、低产田的综合治理第七单元山区农业资源的开发──以南方低山丘陵区为例 7.1 山区农业资源开发的地理背景7.2 山区农业资源的综合开发与生态建设第八单元商品农业区域的开发──以东北地区农林基地建设为例 8.1 东北地区农林基地建设的地理背景8.2 土地资源开发与商品粮基地的建设8.3 森林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第九单元交通运输的建设──以西南地区为例9.1 西南地区交通运输建设的地理背景9.2 西南地区交通运输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第十单元海岛和海域的开发──以海南岛为例10.1 海南岛开发的地理背景10.2 海南岛的开发和保护第十一单元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西气东输为例11.1 我国天然气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地理背景11.2 实现双赢的能源战略──西气东输工程第十二单元城市新区的发展──以上海浦东为例12.1 建设上海浦东新区的地理背景12.2 浦东新区的规划与开发第十三单元地理区域研究(选学)13.1 地理区域研究的意义和内容13.2 地理区域研究的基本方法13.3 乡土地理调查研究。
2019-2020年高二地理山区农业资源开发的地理背景
2019-2020年高二地理山区农业资源开发的地理背景教材分析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地面积占国土面积的2/3,因此,我国自然资源的开发、国民经济的发展、农业现代化的实现,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山区开发建设的进度。
我国山区复杂多样,高山与低山、山上与山下,情况很不一致。
我国地理学家吴传钧先生,把我国的山区分为八种类型:(1)西北内蒙古温带干旱区的高山(如天山、阿尔泰山、昆仑山、祁连山);(2)黄土高原温带半干旱区的山地、丘陵;(3)东北温带半湿润区的中山和低山(如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4)华北暖温带半湿润区的中山和低山(如太行山、五台山、燕山、泰山);(5)华中北亚热带湿润区的中山和低山(如秦岭、大巴山、桐柏山、大别山);(6)江南与西南中亚热带湿润区的中山、低山和丘陵(如乌蒙山、武陵山、南岭、武夷山);(7)华南与滇南热带与南亚热带湿润区的中山和丘陵(如五指山、台湾山脉);(8)青藏高原地区的山脉。
其中,(5)、(6)和(7)三类山区又可以归纳为亚热带丘陵山区。
这块地区面积很大,是我国最重要的综合性农业生产地域之一,特别是其东部,资源优势突出,物产多样,许多农产品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
但是,这个地区山丘比重大,可耕地少,生态环境比较脆弱,在长期开发过程中积累了一系列问题。
自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我国有关部门组织了南方丘陵山区科学考察队,与当地人民一起,对这一地区农业资源的合理利用、开发进行了研究,并针对不同地区的特点,进行了一系列开发实践,取得了很大成绩。
为了使学生了解我国开发山区的一些情况,特别是通过对一些开发模式的介绍,进一步观察和体会开发山区的过程中避其所短、扬其所长、充分发挥地区优势的基本精神,教材用一个单元讲述南方丘陵山区农业资源的开发。
本单元安排2课。
第1课主要讲述为什么要进行农业资源的开发,其有利条件是什么,不利条件是什么。
第2课主要讲述怎样进行农业资源的开发,采用的是典型案例分析的方法。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教材课本目录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教材课本目录必修1第一单元宇宙中的地球1.1人类认识的宇宙1.2太阳、月球与地球的关系1.3人类对宇宙的新探索1.4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自转和公转1.5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一1.6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二自学园地阅读篇人类天地观的演变自学园地技能篇制作地理资料卡片自学园地练习篇第二单元大气2.1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布2.2大气的热力状况2.3大气的运动2.4全球性大气环流2.5常见的天气系统2.6气候的形成和变化2.7大气环境保护自学园地阅读篇天下第一气象站自学园地练习篇第三单元陆地和海洋3.1地壳物质的组成与循环3.2地壳变动与地表形态3.3海水温度和盐度3.4海水运动3.5陆地水与水循环3.6生物3.7土壤3.8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自学园地阅读篇地球的演化发展自学园地技能篇怎样进行野外观察第四单元自然资源和自然灾害4.1气候资源4.2海洋资源(一4.3海洋资源(二4.4陆地资源4.5气象灾害4.6地质灾害自学园地阅读篇增强海洋意识,发展海洋事业自学园地技能篇地理数据的表示和应用自学园地练习篇主要地理名词中英文对照表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地理》下册目录第五单元人类的生产活动与地理环境5.1农业生产活动5.2农业的区位选择5.3世界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一5.4世界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二5.5工业生产活动5.6工业的区位选择5.7工业地域的形成5.8传统工业区5.9新兴工业区自学园地阅读篇农业发展的新方向──持续农业自学园地技能篇地理事物的表述方法自学园地练习篇第六单元人类的居住地与地理环境6.1聚落的形成6.2城市的区位因素(一6.3城市的区位因素(二6.4城市化6.5城市化过程中的问题及解决途径自学园地阅读篇生态城市──21世纪城市发展的模式自学园地技能篇怎样了解一条街的变化自学园地练习篇第七单元人类活动的地域联系7.1人类活动地域联系的主要方式7.2交通运输网中的线7.3交通运输网中的点7.4城市交通运输7.5电子通信7.6商业中心和商业网点7.7国际贸易和金融自学园地阅读篇自学园地技能篇自学园地练习篇第八单元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8.1环境问题的表现和分布8.2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8.3可持续发展8.4中国的可持续发展道路阅读篇可持续发展意识技能篇怎样办一张地理墙报主要地理名词中英文对照表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选修《地理》第一册第一单元人口与环境1.1人口再生产1.2人口数量与环境1.3环境人口容量1.4人口素质与环境1.5人口迁移与环境1.6中国人口迁移综合练习第二单元城市的地域结构2.1城市的作用与形态2.2城市地域功能分区2.3城市功能分区的结构和成因2.4城市的合理规划综合练习第三单元文化景观3.1文化景观的构成3.2文化景观主要特征3.3文化景观与环境3.4文化源地与文化区3.5文化的空间扩散综合练习第四单元旅游活动4.1旅游活动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4.2旅游资源4.3旅游景观的欣赏(一4.4旅游景观的欣赏(二4.5旅游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综合练习第五单元世界政治经济地理格局5.1世界政治地理格局5.2世界经济全球化5.3区域经济一体化5.4综合国力竞争综合练习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选修《地理》第二册第一单元中国的区域差异1.1我国的三大自然区1.2三大自然区的内部差异1.4三个经济地带的特征、差异与发展第二单元中国的国土整治与区域发展2.1国土整治与区域发展2.2现代化技术在国土整治中的应用2第三单元水土流失的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3.1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地理背景3.2水土流失的治理第四单元荒漠化的防治──以西北地区为例4.1西北地区荒漠化防治的地理背景4.2荒漠化的成因和防治第五单元河流的综合治理──以长江三峡工程为例5.1长江三峡工程建设的意义和作用5.2百万移民及其安置5.3三峡工程对生态环境和名胜古迹的影响及对策第六单元农业低产区的治理──以黄淮海平原为例6.1中、低产田治理的地理背景6.2中、低产田的综合治理第七单元山区农业资源的开发──以南方低山丘陵区为例7.1山区农业资源开发的地理背景7.2山区农业资源的综合开发与生态建设第八单元商品农业区域的开发──以东北地区农林基地建设为例8.1东北地区农林基地建设的地理背景8.2土地资源开发与商品粮基地的建设8.3森林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第九单元交通运输的建设──以西南地区为例9.1西南地区交通运输建设的地理背景9.2西南地区交通运输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第十单元海岛和海域的开发──以海南岛为例10.1海南岛开发的地理背景10.2海南岛的开发和保护第十一单元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西气东输为例11.1我国天然气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地理背景11.2实现双赢的能源战略──西气东输工程第十二单元城市新区的发展──以上海浦东为例12.1建设上海浦东新区的地理背景12.2浦东新区的规划与开发第十三单元地理区域研究(选学13.1地理区域研究的意义和内容13.2地理区域研究的基本方法13.3乡土地理调查研究。
7.1山区农业资源开发的地理背景
建木材加工厂
加工各种小件木制用 具,如打气筒
加工后下脚料粉碎, 培养袋栽食用菌
1、南方低山丘陵区面临的重大生态问题是什 么?形成这一问题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 水土流失 农村生活用能短缺,导致滥砍滥伐 2、保持水土的有效措施是什么?
封山育林 解决农民生活用能问题
二.生态建设
1、主要生态问题 及原因 2.水土流失治理
1.意义: 有利于低山丘陵多种自然资源的利用 南方低山丘陵区的种植产值比重大, 资源相当优越的林业产值比重小, 与资源结构有较大的偏离 资源利用不合理 调整农业生产结构
一、农业资源的综合开发
1.意义: 有利于低山丘陵多种自然资源的利用 2.开发模式: ⑴立体农业 (必然性) ①低山丘陵面积广大 ②人多地少,可耕地后备资源不足 ③低山丘陵生态系统脆弱
2.生物资源: 优势:品种丰富多样,植物生长速度快, 更新能力强,具有较高的产品产出能力。
浙江茶园
问题:生物资源利用的品种单一,对
次生林、草地等资源经营粗放。
措施:因地制宜,充分发挥生物资源的 潜力,把生物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效益。
3.土地和土壤资源: 优势:丘陵山地多,垂直分异明显,土地类 型多样,为农业的分层立体布局提供了有利 条件。 问题:①.开发不当容易造成水土流失;②.红
问题:水土流失
原因:多方面的,其中农 业生活用能短缺是 重要原因
推广生活用煤
①解决能源问题 推广节能技术:节能灶.
发展沼气.营造速生薪炭林 提高森林覆盖率
②封山育林
防止水土流失 保护生态环境
例:图为世界某地区略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海峡海水的流动方向 是 自西向东 。 (2) B所在大洲有世界最大的 热带雨 ______林分布区,它被誉为地球 之“肺”的主要原因是: 热带雨林的光合作用强,植物大量吸收CO2和释放O2, 具有净化大气和调节气候等重要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中F处的自然带是温带荒漠带 , 解释其形成原因:
高二地理山区农业资源开发的地理背景
高二地理山区农业资源开发的地理背景一、回归沙漠带上的“绿洲”,关键是让学生理解这里“绿洲”的含义。
课文从两个方面说明这个内容。
第一,南方丘陵山区的位置,这是最基本的知识铺垫。
教材中图7、1是对这一段内容的诠释。
读这幅图的要求有两点:一是根据课文中提到的几个地名,大体了解南方丘陵山区的范围;二是根据图中地形的起伏,得到丘陵山地广布的印象。
第二,通过与世界同纬度地区比较,来说明该地区的区位优势,理解“绿洲”的含义。
这一段是点睛之笔。
关于区位优势,教材又从两个角度来分析。
首先,从世界范围来看,北回归线附近地区,常年处在副热带高压带(也称回归高压带)控制之下,气候干燥,沙漠广布,如课文中所提到的北非撒哈拉大沙漠、西亚的阿拉伯沙漠、北美的亚利桑那沙漠等。
而我国的南方丘陵山区虽然也位于这一地带,但是景色迥然不同,课文中借用了“绿洲”这一概念,比较形象、生动地说明了我国南方丘陵山区在世界回归沙漠带中所具有的特殊性。
关于季风的知识,学生在初中已经学过,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可以采取研讨的形式来讲解“绿洲”的成因。
其次,从全国来看,不同地域都有国土整治的任务,而条件不同,治理效果则会有明显的差距。
南方丘陵山区相对全国其他地区,比如西北干旱半干旱区、黄土高原区,自然条件要优越得多,如果投入相同资金,这里的治理效果肯定要明显得多,因此,这个地区的开发潜力是巨大的,正如课文中说的那样,它是国内一块“得天独厚”的宝地。
为了加强学生对这块宝地的感性认识,课文中安排了一些反映南方丘陵山区物产的照片,教师可以及时提醒学生阅读。
教师还可以根据自己收集资料的情况,适当作些补充。
如南方丘陵山区开辟的梯田,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不少山区种植橘树,形成一片片橘林。
二、这块“绿洲”的开发历史分悠久。
课文从这一点切入,说明了南方丘陵山区面临的人地关系的主要问题是人多地少、经济发展缓慢,进而说明整治南方丘陵山区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对本区农业发展的历史,以及农业生产的历史发展过程给本区农业带来的影响,课文扼要说明了以下三点。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选修)《地理》第二册 (2)
第一单元中国的区域差异1.1 我国的三大自然区1.2 三大自然区的内部差异1.4 三个经济地带的特征、差异与发展第二单元中国的国土整治与区域发展2.1 国土整治与区域发展2.2 现代化技术在国土整治中的应用2第三单元水土流失的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3.1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地理背景3.2 水土流失的治理第四单元荒漠化的防治──以西北地区为例4.1 西北地区荒漠化防治的地理背景4.2 荒漠化的成因和防治第五单元河流的综合治理──以长江三峡工程为例5.1 长江三峡工程建设的意义和作用5.2 百万移民及其安置5.3 三峡工程对生态环境和名胜古迹的影响及对策第六单元农业低产区的治理──以黄淮海平原为例6.1 中、低产田治理的地理背景6.2 中、低产田的综合治理第七单元山区农业资源的开发──以南方低山丘陵区为例 7.1 山区农业资源开发的地理背景7.2 山区农业资源的综合开发与生态建设第八单元商品农业区域的开发──以东北地区农林基地建设为例 8.1 东北地区农林基地建设的地理背景8.2 土地资源开发与商品粮基地的建设8.3 森林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第九单元交通运输的建设──以西南地区为例9.1 西南地区交通运输建设的地理背景9.2 西南地区交通运输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第十单元海岛和海域的开发──以海南岛为例10.1 海南岛开发的地理背景10.2 海南岛的开发和保护第十一单元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西气东输为例11.1 我国天然气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地理背景11.2 实现双赢的能源战略──西气东输工程第十二单元城市新区的发展──以上海浦东为例12.1 建设上海浦东新区的地理背景12.2 浦东新区的规划与开发第十三单元地理区域研究(选学)13.1 地理区域研究的意义和内容13.2 地理区域研究的基本方法13.3 乡土地理调查研究。
高中地理目录整理
高中地理目录整理,教材为人教必修版高中地理课本目录分为必修和选修部分必修1第一单元宇宙中的地球1.1 人类认识的宇宙1.2 太阳、月球与地球的关系1.3 人类对宇宙的新探索1.4 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自转和公转1.5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一)1.6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二)自学园地阅读篇人类天地观的演变自学园地技能篇制作地理资料卡片自学园地练习篇第二单元大气2.1 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布2.2 大气的热力状况2.3 大气的运动2.4 全球性大气环流2.5 常见的天气系统2.6 气候的形成和变化2.7 大气环境保护自学园地阅读篇天下第一气象站自学园地练习篇第三单元陆地和海洋3.1 地壳物质的组成与循环3.2 地壳变动与地表形态3.3 海水温度和盐度3.4 海水运动3.5 陆地水与水循环3.6 生物3.7 土壤3.8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自学园地阅读篇地球的演化发展自学园地技能篇怎样进行野外观察第四单元自然资源和自然灾害4.1 气候资源4.2 海洋资源(一)4.3 海洋资源(二)4.4 陆地资源4.5 气象灾害4.6 地质灾害自学园地阅读篇增强海洋意识,发展海洋事业自学园地技能篇地理数据的表示和应用自学园地练习篇主要地理名词中英文对照表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地理》下册目录第五单元人类的生产活动与地理环境5.1 农业生产活动5.2 农业的区位选择5.3 世界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一)5.4 世界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二)5.5 工业生产活动5.6 工业的区位选择5.7 工业地域的形成5.8 传统工业区5.9 新兴工业区自学园地阅读篇农业发展的新方向──持续农业自学园地技能篇地理事物的表述方法自学园地练习篇第六单元人类的居住地与地理环境6.1 聚落的形成6.2 城市的区位因素(一)6.3 城市的区位因素(二)6.4 城市化6.5 城市化过程中的问题及解决途径自学园地阅读篇生态城市──21世纪城市发展的模式自学园地技能篇怎样了解一条街的变化自学园地练习篇第七单元人类活动的地域联系7.1 人类活动地域联系的主要方式7.2 交通运输网中的线7.3 交通运输网中的点7.4 城市交通运输7.5 电子通信7.6 商业中心和商业网点7.7 国际贸易和金融自学园地阅读篇自学园地技能篇自学园地练习篇第八单元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8.1 环境问题的表现和分布8.2 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8.3 可持续发展8.4 中国的可持续发展道路阅读篇可持续发展意识技能篇怎样办一张地理墙报主要地理名词中英文对照表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选修)《地理》第一册第一单元人口与环境1.1 人口再生产1.2 人口数量与环境1.3 环境人口容量1.4 人口素质与环境1.5 人口迁移与环境1.6 中国人口迁移综合练习第二单元城市的地域结构2.1 城市的作用与形态2.2 城市地域功能分区2.3 城市功能分区的结构和成因2.4 城市的合理规划综合练习第三单元文化景观3.1 文化景观的构成3.2 文化景观主要特征3.3 文化景观与环境3.4 文化源地与文化区3.5 文化的空间扩散综合练习第四单元旅游活动4.1 旅游活动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4.2 旅游资源4.3 旅游景观的欣赏(一)4.4 旅游景观的欣赏(二)4.5 旅游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综合练习第五单元世界政治经济地理格局5.1 世界政治地理格局5.2 世界经济全球化5.3 区域经济一体化5.4 综合国力竞争综合练习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选修)《地理》第二册第一单元中国的区域差异1.1 我国的三大自然区1.2 三大自然区的内部差异1.4 三个经济地带的特征、差异与发展第二单元中国的国土整治与区域发展2.1 国土整治与区域发展2.2 现代化技术在国土整治中的应用2第三单元水土流失的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3.1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地理背景3.2 水土流失的治理第四单元荒漠化的防治──以西北地区为例4.1 西北地区荒漠化防治的地理背景4.2 荒漠化的成因和防治第五单元河流的综合治理──以长江三峡工程为例5.1 长江三峡工程建设的意义和作用5.2 百万移民及其安置5.3 三峡工程对生态环境和名胜古迹的影响及对策第六单元农业低产区的治理──以黄淮海平原为例6.1 中、低产田治理的地理背景6.2 中、低产田的综合治理第七单元山区农业资源的开发──以南方低山丘陵区为例7.1 山区农业资源开发的地理背景7.2 山区农业资源的综合开发与生态建设第八单元商品农业区域的开发──以东北地区农林基地建设为例8.1 东北地区农林基地建设的地理背景8.2 土地资源开发与商品粮基地的建设8.3 森林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第九单元交通运输的建设──以西南地区为例9.1 西南地区交通运输建设的地理背景9.2 西南地区交通运输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第十单元海岛和海域的开发──以海南岛为例10.1 海南岛开发的地理背景10.2 海南岛的开发和保护第十一单元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西气东输为例11.1 我国天然气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地理背景11.2 实现双赢的能源战略──西气东输工程第十二单元城市新区的发展──以上海浦东为例12.1 建设上海浦东新区的地理背景12.2 浦东新区的规划与开发第十三单元地理区域研究(选学)13.1 地理区域研究的意义和内容13.2 地理区域研究的基本方法13.3 乡土地理调查研究。
高中地理课件山区农业资源的开发的地理背景364346
7.1 山区农业资源开发的地理背景 三、生态建设任务繁重
1.森林破坏,水土流失严重,仅次于黄土高原。
本地区能源短缺, 尤其是农村薪柴资 源的匮乏,许多地 方出现了乱砍滥伐 森林导致本区水土 流失严重。
7.1 山区农业资源开发的地理背景 三、生态建设任务繁重
2.生态破坏带来的经济损失大。
①人均耕地少,单位土地生物生长量和产值高。 ②土层薄,水土流失后恢复困难。 ③本区江河下游多位重要工农业生产基地和经济中 心,水土流失对这些地区造成重要影响——“穷了 山区,害了平原”。
7.1 山区农业资源开发的地理背景 二、农业资源的优势和问题
3.土地和土壤资源:
山问措地题施丘:陵1改.开比良发重红不大壤当→容①易施造用成石水灰土中流和失;;②2增.红加壤 (分有7布机6%面质)积 ;,大 ③气, 增候酸 施、性矿生、质黏肥重料,提低高产肥田力。;④搀沙 物子、改土良壤土的壤垂结直构差。异 明显,土地类型多样, 为农业的分层立体布 局提供了有利条件。
•
5、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 ,自胜 者强。 20.7.18 20.7.18 05:30:2 105:30: 21July 18, 2020
•
6、意志坚强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中像 泥块一 样任意 揉捏。 2020年 7月18 日星期 六上午5 时30分 21秒05 :30:212 0.7.18
• 10、你要做多大的事情,就该承受多大的压力。7/18/2
020 5:30:21 AM05:30:212020/7/18
• 11、自己要先看得起自己,别人才会看得起你。7/18/2
谢 谢 大 家 020 5:30 AM7/18/2020 5:30 AM20.7.1820.7.18
71 山区农业资源开发的地理背景(选修二)
7.1 山区农业资源开发的地理背景●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本区的位置、范围和与世界同纬度地区比较的区位优势,理解“回归沙漠带上的‘绿洲’”之含义及其原因;2.了解本区悠久的农耕历史及其对区域农业带来的影响,理解人地矛盾的主要问题;3.了解本区农业气候、生物、土地土壤和水资源等的优势和存在问题,理解本区是我国农业发展潜力最大、开发难度较小的地区之一;4.了解本区水土流失问题及其危害的严重性,从而更好地理解农业资源开发中严峻的生态建设任务。
能力目标通过对本区农业资源优势和问题的分析,培养学生一分为二地综合分析和评价区域资源优劣的思想方法和能力。
德育目标通过对本区水土流失现象及其危害的了解,使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态观和发展观。
●教学重点农业资源的优势和问题。
因气候、生物、土地土壤、水资源等方面的优势,本区成为我国农业发展潜力最大、开发难度较小的地区之一,为本区农业资源的综合开发奠定了基础。
对存在的各类问题需要在综合开发中加以充分重视,以免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问题。
●教学难点1.回归沙漠带上的“绿洲”。
这是由其特殊的海陆位置,形成季风环流,受其影响下,气候温暖湿润,摆脱了沦为干旱荒漠的厄运。
2.严重的水土流失问题。
本区人多,经济发达,能源缺乏,使植被遭受破坏,引起严重的水土流失问题,且其危害甚至过于黄土高原地区。
●教学方法主要采用图表分析法、启发式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并结合现代教学手段●教学准备自制教学课件。
也可将多个电脑显示图表画面制成投影片进行教学。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区面积广大。
在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中,形成了山区人民独特的生产、生活方式,丰富的物产养活了一代又一代山区人民。
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在山区农业资源的开发利用过程中,脆弱的生态系统使这里出现了很多生态问题,从而制约了农业的发展。
20世纪80年代,我国有关部门组织了科学考察队,对南方低山丘陵区进行实地调研,在如何合理开发利用农业资源,解决生态问题等方面进行一系列开发实践,取得了可喜成绩。
第六单元农业低产区的治理——以黄淮平原为例
第六单元农业低产区的治理——以黄淮平原为例大纲要求:结合黄淮海平原等区域的实例,了解农业低产区存在的缘故。
了解综合治理农业低产区的要紧方法和成就。
重点:1.黄淮海平原中、低产田的治理背景。
2.阻碍本区农业进展的“旱涝、盐碱、风沙”三大障碍及其成因。
3.人类活动对本区的阻碍。
4.治理中、低产田的意义、方法。
难点:1.把握学习方法。
黄淮海平原中、低产田的治理是一个案例,要用案例学会学习类似的知识的方法。
2.综合性强。
本单元作为案例,涉及国土整治的方方面面,综合性专门强。
3.分析方法的把握。
疑点:1.中低产田的分布在明白得上一定不能局限于黄淮海平原,我国中低产田的分布专门广泛。
2.中、低产田形成的自然缘故是什么。
3.旱涝、盐碱、风沙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本单元知识与相关单元知识的关系:本单元是对第一单元区域差异的呼应,而黄淮海平原的范畴、地势、气候都与初中中国地理知识相联系,成因上与高中一年级地理的地质作用中内外力作用相联系。
知识结构如下:学习本单元,第一要把握黄淮海平原的范畴、地势,对黄淮海平原的地势要明白得其具有的宏观上平坦、微观上起伏不平的特点。
要突出黄淮海平原的洼地,是中低产田分布比较集中的地理背景和基础。
应该结合地图,针对黄淮海平原的地貌形状、结构、形成等内容,结合当地的气候、河流等自然环境的共同特点及相互作用,明白得当地中低产田的形成缘故及其分布地区,通过有关图表的阅读,分析了解黄淮海平原地区农业进展的限制性因素,为中、低产田的中治理提供条件,中低产田形成的思路要明确:华北平原——地势低洼,季风气候——降水集中变率大——产生旱涝、盐碱、风沙地,进而造成中低产田集中。
学习中低产田的综合治理湿以地理背景为基础,从实际动身,抓住中低产田形成的要紧矛盾,采纳因地制宜的原则,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关键是找出不同地区农业进展的限制性因素,通过图表综合分析,能够总结出治理的思路有两条:1.抓住要紧矛盾进行治理,2.因地制宜进行开发。
高三地理 山区农业资源的开发 以南方低山丘陵区为例
以南方低山丘陵区为例
300 N
230 26 , N
南方低山丘陵 区的位置范围:
淮河以南.云贵高原以东.雷州半岛以北.
5.1 山区农业资源开发的地理背景
一.回归沙漠带上的”绿洲” 撒1.哈回拉阿归大拉沙线塔副伯漠大尔高南沙沙陆和方漠漠西信低岸风山为带丘控陵沙制区漠亚利桑那沙漠 原因
寒流影响
纳2米.南布沙方漠丘维陵多区利则亚大山沙清漠水秀 阿塔卡玛沙漠
原因:本区位于大陆东岸. 受季风气候影响.
二.农业资源的优势和问题
1.优势: ①自然因素
气候资源:光热水丰富.且配合较好. 生物资源:多.快.强.高. 土地和土壤:类型多.垂直分布. 水资源:丰富.有利发电.灌溉
②人文因素
劳动力资源充足 临近商品粮基地.工业城市.海港. 发展历史悠久
单位土地生物生长量和产值较高.
多石质山地.表层疏松.破坏后.恢复很难.
本区江河下游多为重要的工农业生 产基地和经济中心
5.2山区农业资源的综合开发与生态建设
一.农业资源的综合开发 1.走立体农业道路:必要性 ①低山丘陵面积广大 ②人多地少.可耕地后备资源不足. ③低山丘陵生态系统脆弱.
用材林(阔叶林或针阔混交林)
2.问题(限制因素)
①春季低温阴雨. ②盛夏炎热干旱.洪水. ③生物资源利用品种单一. ④土地水土流失严重,红壤分布广. ⑤地形复杂,增加开发难度. ⑥人多地少.
三.生态建设任务繁重
1.原因:
人多地少 开荒种地 能源短缺 砍伐森林 降水多.多暴雨
水土流 失严重 仅次于 黄土高原
2.经济损失比黄土高原大的原因
②改良措施: 种绿肥.施 施石灰 土壤中
矿质肥料 中和
高二地理的重要知识点
高二地理的重要学问点在我们平凡的学生生涯里,大家最熟悉的就是学问点吧?学问点是学问中的最小单位,最具体的内容,有时候也叫“考点”。
为了帮助大家更高效的学习,我给大家整理的中学高二地理的重要学问点,欢送大家阅读!高二地理的重要学问点1一、产业转移概念:企业将产品生产的局部或全部由原生产地转移到其他地区的现象。
分类:(1)区域产业转移:国内的产业转移。
(2)国际产业转移:跨国的产业转移,其中东亚是国际产业转移最活泼的区域之一。
二、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影响国际产业转移的因素很多,其中,劳动力、内部交易本钱、市场是影响国际产业转移的三个重要因素。
1、劳动力因素劳动力在国际范围的流淌性很小。
不同国家或地区,劳动力的数量、质量和价格差异较大,使得产品生产的本钱差异较大。
具有足够、高素养且价格较低廉的劳动力资源的国家或地区,往往成为产业转移的目的地。
在当今世界的产业转移中,很大一局部是为了廉价的劳动力资源,尤其在企业进展产业转移的初期。
因此,劳动密集型工业在全世界的产业转移比拟典型。
2、内部交易本钱因素(1)概念:企业生产须要与有工业联系的其他企业打交道,还须要与地方效劳行业(包括政府)打交道,以及生产组织、职工培训等,都要投入必需的资金。
企业的这些投入,统称为内部交易本钱。
(2)对企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及措施①总原那么:企业家总盼望在内部交易本钱最低的区位投资建厂。
②兴盛国家社会内部交易本钱很高推动企业家向国外转移产业开展中国家通过改善投资环境以削减企业生产的内部交易本钱吸引兴盛国家的投资(3)吸引产业转移的典型地区——东亚的出口加工区3、市场因素企业开展的初期一般都在当地生产,当企业到达必需规模和实力,当地市场满足不了企业再开展的需求,于是就以投资、建厂等形式向具有市场优势的地区或国家进展产业转移。
例如,日本、韩国以及欧美的汽车制造企业到我国兴办汽车厂,主要是因为我国拥有浩大的汽车消费市场。
市场是在不断变更的,企业的产业转移方向也会随之而变更。
常见简答题的答题模式
常见简答题的答题模式一、生态问题1、水土流失问题我国典型地区:黄土高原、南方低山丘陵地区产生的原因:(1)自然原因:季风气候降水集中,多暴雨;地表植被稀少;黄土土质疏松(黄土高原)。
(2)人为原因:植被的破坏;不合理的耕作制度;开矿。
治理的措施:压缩农业用地(建设基本农田),扩大林、草种植面积(退耕还林,还草,利用好现有草场);植树造林;小流域综合治理。
(根本是植被的恢复)治理的意义:有利于因地制宜地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使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可以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改善农民生活条件,提高生活质量;有利于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建立良性生态系统;建立生态农业模式,有利于促进生态和经济可持续发展。
2、荒漠化问题我国典型的地区:西北地区(新疆、青海、内蒙古等地)产生的原因:(1)自然原因:全球变暖,蒸发旺盛;处于内陆地区,降水少;鼠害;蝗害等。
(2)人为原因:过度放牧;过度樵采;过度开垦;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交通线等工程建设保护不当。
治理措施:制定草场保护的法律、法规,加强管理;控制载畜量;营造“三北防护林”;退耕还林、还牧;建设人工草场;推广轮牧;禁止采伐发菜等。
治理意义:有利于因地制宜地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使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可以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改善农民生活条件,提高生活质量;有利于保护土地资源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有利于促进生态和经济可持续发展。
3、干旱缺水问题我国典型地区:华北地区、西北地区等华北地区:产生原因:(1)自然原因:温带季风气候,全年降水少,河流径流量小;降水变率大;春季蒸发旺盛。
(2)人为原因:人口稠密、工农业发达,需水量大;水污染严重;浪费多,利用率低;春季春种用水量大。
治理措施:南水北调;修建水库;控制人口数量,提高素质;减少水污染;减少浪费,提高利用率;限制高耗水工业的发展;发展节水农业;采用滴灌、喷灌农业灌溉技术,提高利用率;实行水价调节,树立节水意识;海水淡化等。
7.山区农业资源的开发-以南方低山丘陵区为例
(2)发展经济林果
千烟洲立体农业生产体系分析 建立立体农业依据: 地形以山地为主;光、热、水、土等自然条 件垂直分异;劳动力资源丰富;发展当地经济, 实现当地农业可持续发展。 建立立体农业好处: 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和经济收入,有利于水土 保持和环境改善
自然因素
气候 地形 水源 土壤 生物
人文因素
市场
科技
交通 劳动力 政策……
三.生态建设任务繁重
①人多地少 1.原因: ②能源短缺 开荒种地 砍伐森林 水土流 失严重 仅次于 黄土高原
③降水多.多暴雨
2.经济损失比黄土高原大的原因
①单位土地生物生长量和产值较高. ③本区江河下游多为重要的工农业生 产基地和经济中心
2、南方地区气候特点及成因(同纬度地区进行比较);
课堂目 标
3、东南丘陵区农业生产存在的问题;
4、东南丘陵区发展农业条件的评价及改良方法; 5、典型的植物和农作物与气候的关系; 6、东南丘陵生态问题的表现; 7、东南丘陵自然、人文特征与开发模式。
30 N
0
南方低山丘陵区
23 26 N
0
,
南方低山丘陵 区的位置范围: 淮河以南.云贵高原以东.雷州半岛以北.
答案:D
(2005年文综全国卷Ⅰ)36
图7为我国亚热带季风气候区一个小区域的平面图及地 形剖面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三个剖面分别显示的地形特征,并综述该小 区域的整体地形特征。(16分) (2)根据所给信息,说明该小区域土地利用的潜力及 开发利用应当注意的问题。(9分) (3)扼要说明该小区域水能开发的有利因素。(11分)
7.1山区农业资源开发背景
2、为什么说本区生态危害比黄土高原地区有过 之而无不及?
①人均土地少、土地单产高,水土流失造成的经济损 失和社会影响大 ②土层较薄疏松的石质山地侵蚀后难以恢复 ③河流中下游多为重要的工农业生产基地和经济中心
7.1 山区农业资源开发的地理背景 三、农业资源的优势和问题
优 势 问 题
光热水资源丰 气候资源 富、配合好 丘陵比重大,土地 土地和土壤 类型多样,农业布 资源 局立体化 水资源丰富,利于灌 水资源 溉和水电工程建设
季风活动不稳定, 气象灾害多发 水土流失严重,低 产的红壤分布广 流水侵蚀强烈,增 加开发利用难度 利用品种单一, 潜力发挥小
生物资源
多、快、强、高
7.1 山区农业资源开发的地理背景 二、农业资源的优势和问题
优势: ①自然因素 气候资源:光热水丰富.且配合较好. 生物资源: 土地和土壤:类型多.垂直分布. 水资源:丰富.有利发电.灌溉 劳动力资源充足
F、采用机械化耕作,禁用化肥、农药
G、退耕还牧,进行合理放牧
(4)两地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有哪些共同之处 ① 矿产资源丰富 水资源丰富 ② ___________________ ③ 水陆交通便利 ④ 农业基础好 、 汽车 。 (5)列举两地两个相同的工业部门 钢铁
(6)关于甲图的叙述,合理的是 ( B ) A、该图所示区域即为南方低山丘陵区 B、该图所示区域属于我国的南方地区 C、该图所示区域即为我国的东南丘陵地区 D、该图所示区域即为我国的江南丘陵地区
山区农业资源的开发 —以南方低山丘陵区为例
7.1山区农业资源开发的地理背景
30 N
0
23 26 N
0
,
南方低山丘陵 区的位置范围: 淮河以南.雷州半岛以北.云贵高原以东.
高二地理必背知识点小结
高二地理必背知识点小结高二变化的大背景,便是文理分科(或七选三)。
在对各个学科都有了初步了解后,同学们需要对自己将来的进展科目有所选择、有所侧重。
下面给大家共享一些关于(高二地理)必背学问点小结,盼望对大家有所关心。
高二地理必背学问点11.山区农业资源开发的背景我国的基本国情:我国山区面积广阔,大约占国土面积的2/3。
随着我国山区人口的增长,对山区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和无节制的开发,使很多山区的生态遭到破坏,不仅影响山区社会经济的进展,而且使平原和城市遭受自然灾难的危急性也越来越大。
我国淮河以南、云贵高原以东、雷州半岛以北,东临海洋的广阔地区,低山丘陵连片集中分布,被称为“南方丘陵山区”。
南方丘陵山区的整治开发是我国国土整治的重要内容。
2.南方丘陵山区的自然特征分析我国南方丘陵山区的自然地理特征,主要是和同纬度的世界(其它)国家和地区相比较,找到我国这个区域的特别性。
从全球看,南北回归线四周的广阔地区分布着大面积的沙漠或干旱草原,被称为“回归沙漠带”。
同纬度的我国南方丘陵,由于受亚欧大陆与太平洋之间海陆热力性质差异造成的东亚季风的影响,形成了暖和潮湿的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富,气候潮湿,自然植被多为亚热带、热带常绿林,成为回归沙漠带的“绿洲”。
受地形和地质条件影响,山区的温度、降水、土壤、植被等随海拔高度的变化而呈现明显的垂直地带性特征。
山区矿产资源、水力资源丰富,具有多种经营之利。
3.南方丘陵山区农业资源的优势以及存在问题分析南方丘陵山区的农业资源时要抓住主要影响因素:湿热的季风气候和坎坷的丘陵、山地地形。
①优势:光、热、水资源丰富,而且大部分地区协作较好(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由气候带来的农业生产潜力较大;生物品种丰富多样,植物生长速度快,更新周期短,优势品种多;土地类型多样,自然环境多样,具有多种经营之利;河流众多,水资源丰富,有利于进展水电和农业浇灌。
②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地形坎坷、交通不便、闭塞,(文化)(教育)相对落后;受旱涝灾难、低温冻害、干热风等多种气象灾难影响;生物资源利用品种单一,且爱护不力,物种削减,濒危物种增多,没有把生物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土壤中,贫瘠的低产土壤分布广泛,需要改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①、___________ ___
②、_______________
山区的自然特征
垂直地带生态系统脆弱
7.1 山区农业资源开发的地理背景
一、回归线上的绿洲
1.范围
淮河以南,
云贵高原以东,
雷州半岛以北。
与我国南方
低山丘陵同
纬度的地区
主要地形区气候类型、气候成因与主要气候特点非洲
西亚
北美洲
大洋洲2.原因:
深受夏季风和台风影响,气候温暖湿润。
撒哈拉沙漠亚利桑那沙漠维多利亚沙漠阿拉伯沙漠热带、亚热带沙漠气候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或信风带控制
终年炎热干燥。
沙漠广布
3.开发现状:
①开发早,历史悠久。
②人口密度较大,土地负载较重,人地矛盾明显。
③商品经济不发达,大量非耕地资源利用粗放,经营效益不高。
——开发潜力大
二、农业资源的优势和问题
1.气候资源:①优势:光、热、水资源相当丰富,且大部分地区配合较好。
日照时数热量条件水分条件在1400~2300小时之间,大部分地区为1700~2000小时,具有强大的光合作用潜力。
年平均气温14.5~22℃,积温在4500 ~ 7500℃
之间,大部分耕地可以一年三熟。
全年降水量在1000~2000mm之间,地表水资
源相当丰富,可以保证农业生产对用水的需求
②问题:季风不稳,气象灾害频繁→春季低温多雨(春寒),夏干热少雨伏旱)。
③措施:调整农作物种植顺序、发展水利、建立防护林体系。
2.生物资源:
优势:品种丰富多样,植物生长速度快,
更新能力强,具有较高的产品产出能力。
浙江茶园
问题:生物资源利用的品种单一,对
次生林、草地等资源经营粗放。
措施:因地制宜,充分发挥生物资源的
潜力,把生物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效益。
3.土地和土壤资源:
优势:丘陵山地多,垂直分异明显,土地类型多样,为农业的分层立体布局提供了有利条件。
问题:①.开发不当容易造成水土流失;②.红壤分布面积较大。
(有机质少,酸性强、土质黏重,为低产土壤。
)
措施:改良红壤→①施用石灰中和土壤酸度;
②种植各种绿肥作物,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
③增施矿质肥料,提高肥力;
④在土壤中搀入沙子,改良土壤结构。
4.水资源:
优势:中小河流众多,水资源丰富,有
利于建立水电工程和发展灌溉农业。
问题:流水侵蚀切割强烈,导致地形复
杂,开发困难。
小结(开发前景):本地区是我国农业发展潜力最大,开发难度较小的地区。
加上劳动力充足,临近商品粮基地、工业城市和海港,有开发丘陵山区资源的人力和市场条件。
三、生态建设任务繁重
1.森林破坏,水土流失严重,仅次于黄土高原。
本地区人地关系紧
张,能源短缺,尤其
是农村薪柴资源的匮
乏,许多地方出现了
乱砍滥伐森林,向大
自然强取耕地和薪柴
的局面,导致本区水
土流失严重。
2.生态破坏带来的经济损失大。
①人均耕地少,单位土地生物生长量和
产值高。
②土层薄,水土流失后恢复困难。
③本区江河下游多为重要工农业生产基
地和经济中心,水土流失对这些地区会造成重大影响——“穷了山区,害了平原”。
1、南方丘陵山区发展农业的优势气候条件是()
A.光热水资源相当丰富,且大部分地区配合较好
B.全年气候温和,各地都不会受到低温阴雨的影响
C.降水年内分配均匀,基本不受干旱影响
D.各地都不受气象灾害的影响,对农业发展很有利
2、有关南方低山丘陵与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比较,错误的是()
A.都会导致土壤肥力下降
B.都和人类活动有关
C.黄土高原带来的损失更大
D.对水土流失的治理都势在必行
3、下列关于南方低山丘陵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地和谐
B.人均土地少,单位土地产值高
C.因水土流失带来的经济损失大于黄土高原
D.土层深厚,红壤广布
4、山区最显著的自然特征是()
A.气温年变化大
B.垂直分异
C.人烟稀少
D.生态环境脆弱
5、南方低山丘陵之所以成为回归沙漠带上的绿洲,主要原因是()
A.不受副热带高压控制
B.受冬季风影响
C.受夏季风影响
D.受海陆位置影响
6、下列有关南方低山丘陵目前存在的问题的叙述错误的是()
A.人地矛盾明显
B.耕地资源利用方式粗放
C.商品经济不发达
D.自然资源潜力没有充分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