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误用举隅

合集下载

成语运用之“断词取义”举隅

成语运用之“断词取义”举隅
复习有 一 一 定 的 帮助 。
分析 : 很 多学 生在 做 题 中 遇到 这个 句 子 都 能感 觉
成语的意义具有整体性 , 应该整体使用 , 但有些句 出用这个词不准确 , 却又弄不明 白为什么不对 。其实
左右 为难 ” 在 这一语 境 中是非 常 典型 的“ 断 词取 义 ” 误 子 在使 用过 程 中 , 只断取 成语 中个 别词 素 的意思 , 而抛 “ 开_ 『其 他 词素 的意 义 , 因而导 致 成语 意 思 与句 子 意 思 用类型 , 句中只断取 了“ 为难” 这一词素 , 并不包含“ 左 不符 。这 种成 语 误用 类 型就 叫做 断词 取义 。
令 行 禁止 的 。
分析 : “ 令 行 禁止 ” 的意思 是下 令行 动 就立 即行 动 ,
下令停止就立 即停止。形容法令严正 , 纪律严明 , 执行 认 真 。而语境 中明显 只断取 了“ 禁止 ” 这一词素 的意
思, 属于 断词 取 义 。
4 . 发展 生产力是 当前 首当其 冲的大事 , 是一切工
同等看待。在本句中, 只断取了“ 等量” 的意思 , 并错误 4 . ( 2 0 0 9 年山东卷 ) 在某些传染病暴发初期 , 医学
数量相等” , 使得成语和整个句子语境不符。 生义 、 褒贬失当、 谦敬错位 、 用错对象等常见误用类型 地理解为“ 中。若是仅凭 语感判 断 , 做题 的准确 率就很难 保证
作 的重 中之 重 。 分析 : “ 首 当其 冲” 比喻 首 先 遭 到 攻 击 或 遭 到 灾 难 。句 中只断 取 了“ 首” 所 含 的“ 最先 、 最早” 的意 思 , 而
的扶持下 , 他们决心 自主创业 ,
开 创一 番新 事业 。 分析 : 这 一成 语 的 误用 , 我们 往 往 归类 为 “ 望 文 生 牛 刀小试 , 分析 : “ 牛 刀小 试 ” 比喻 有很 大 的本领 , 先 在小事 情 义” 。实际上 , 从“ 断词取义” 的角 度 可能 更 好 理 解 一

成语使用举隅

成语使用举隅

成语使用举隅【谦辞】:是人们日常交际和书信往来中必不可少的表示谦虚的言辞,只能对己。

敬辞是指含恭敬口吻的用语,只能对人。

蓬荜生辉:用以称谢别人来到自己家里或称谢别人题赠的字画送到自己家里。

蓬筚:即“蓬门荜户”的简称,用蓬草、荆竹作门的草屋比喻穷苦人家。

敝帚自珍:破扫把自己也十分珍惜。

比喻自己的东西再不好也值得珍惜。

抛砖引玉:抛出砖去,引回玉来。

比喻用粗浅的、不成熟的意见或文章,引出别人高明的、成熟的意见或作品。

无功受禄:没有功劳而得到报酬。

敬谢不敏:敬,恭敬;谢,推辞;不敏,不聪明,没有才能。

指恭敬地表示没有能力或不能接受(表示推辞做某事的客气话)。

忝列门墙:忝,表示辱没他人,自己有愧。

表示自己愧在师门。

信笔涂鸦:形容书法或绘画很坏。

一孔之见:比喻狭隘片面的见解。

才疏学浅:见识不广,学问不深。

德薄才疏:薄:浅;疏:空虚。

品行和才能都很差。

德薄能鲜:德行浅薄,才能低下。

不情之请:客套话,不合情理的请求(向人求助时称自己的请求)。

姑妄言之:姑且说说(对于自己不能深信不疑的事情,说给别人时常用此语以示保留)。

笨鸟先飞:表示自己能力差,恐怕落后,比别人先行一步。

一枝之栖:只求得到一个藏身的地方,是自谦不存奢望的求职用语。

恭敬不如从命:与其态度谦逊有礼,不如遵从人家的意见。

望尘莫及:同对方相比,差之甚远。

一得之愚:一得,一点心得;愚,愚见,谦辞。

谦称自己的一点愚昧的见识。

尸位素餐:尸位,空占职位不做事;素餐,白吃饭。

谦称自己未尽职责。

不足挂齿:足,值得;挂齿,放在嘴上说。

事情轻微,不值得一提。

雕虫小技:比喻微不足道的技能(多指文字技巧)绠短汲深:绠,打水用的绳子;汲,从下往上打水。

吊桶的绳子很短,却要从深井里打水。

比喻能力微薄,任务重大。

东涂西抹:本指妇女涂脂抹粉。

后常用作提笔作画、写字或作文的谦辞。

区区此心:区区,微小、微薄。

形容微不足道的一点心意或想法。

愚者千虑,必有一得:愚笨的人多次思虑问题,也会有一次是正确的,得到一定的收获。

高考成语常见误用类型

高考成语常见误用类型

第一类望文生义明日黄花:火中取栗:万人空巷:不刊之论:不为已甚:望洋兴叹:不足为训:因人成事:弹冠相庆:久假不归:司马青衫:数典忘祖:大动干戈:高山流水:不绝如缕:不翼而飞:进退维谷:如坐春风:春风化雨:间不容发:祸起萧墙:炙手可热:一衣带水:下车伊始:开门见山:水清无鱼:盲人瞎马:独步天下:第二类对象误用美轮美奂:相敬如宾:青梅竹马:休戚相关:置若罔闻:筚路蓝缕:汗牛充栋:耳提面命:三令五申:络绎不绝:挥洒自如:豁然开朗:不可磨灭:巧夺天工:顺序渐进:如履薄冰:豆蔻年华:第三类褒贬颠倒褒词误用贬义拭目以待:神机妙算:名不虚传:凤毛麟角:洋洋大观:沁人心脾:别有天地:别出心杼:有口无心:惨淡经营:来日方长:贬词误用褒义满城风雨:形形色色:无独有偶:无所不为:长此以往:趋之若鹜:半斤八两:等量齐观:绞尽心机:大言不惭:明目张胆:明哲保身:忘乎所以:高谈阔论:始作俑者:好高骛远:邯郸学步:如丧考妣:一丘之貉:咄咄逼人:虎视眈眈:别有用心:衣冠楚楚:巧言令色:人模人样:神气活现:趾高气昂:为所欲为:呜呼哀哉:天花乱坠:巧舌如簧:一团和气:改头换面:第四类语境不合力挽狂澜:相濡以沫:名不虚传:耳濡目染:不可开交:第五类谦词蓬荜生辉:敝帚自珍:抛砖引玉:贻笑大方:无功受禄:。

文言文翻译常见失误举隅

文言文翻译常见失误举隅

文言文翻译常见失误举隅XY888 改编笔者多次参加河南省的高考语文评卷工作,发现考生文言文翻译得分偏低,主要问题有:不明句式特征,不明词类活用,不辨古今词义,该补不补成分残缺,看不出古字通假,专有名词强行翻译,该删不删成分赘余,脱离语境误用词语等。

笔者在带领学生复习备考过程中,也发现了同样的问题。

学生答题时常出现的一些失误综合起来看,主要有以下几点:一、 不明句式特征由于在古汉语中,有一些是倒装句,语序和现代汉语不一致,翻译时应调整过来;还有一些不是倒装句,由于古代的表达习惯和现代汉语不一样,因此语序也不符合现代语法,翻译时也应加以调整。

如:(1) 会元遗脱脱征饷,胁王以危言,必欲杀祎。

(2010年全国卷Ⅰ)解析:“胁王以危言”是状语后置句式,正常语序为“以危言胁王”,应翻译为“拿故意吓人的话威胁梁王”。

(2) 敛以嫁时之衣,甚矣吾贫可知也。

(2010年江苏卷)解析:“敛以嫁时之衣”是介宾结构后置,正常语序为“以嫁时之衣敛”,应翻译为“用出嫁时的衣服(给她)穿上人棺”。

“甚矣吾贫可知也”是主谓倒装句式,正常语序为“吾贫甚矣可知也”,应翻译为“我的贫穷超乎寻常,就可以知道了”。

(3) 母归,但见女抱挺树眠,亦不之虑。

(2010年天津卷)解析:“亦不之虑”是宾语后置句,正常语序为“亦不虑之”,应翻译为“也就不再怀疑她了”。

二、 不明词类活用文言中实词活用的现象相当普遍,但有不少考生不辨明词类活用,造成失分。

翻译时必须善于辨别,认准是哪类活用,从而做出相应的翻译。

如:(1) 入嵩山,复遇故童子时所见道人。

乞其术,师事之。

(4分)(2010年山东卷) 解析:此句中“师”名词作状语,应翻译为“用对待师长的礼节侍奉他”。

(2) 母徐衣其女衣,袖利刃有向池呼鱼。

(2010年天津卷)解析:此句中第一个“衣”为名词作动词“穿上”,“袖”也是名词作动词“袖子里藏着”,翻译为“后母慢慢穿上她女儿的衣服,袖子里藏着锋利的刀子走到池塘边呼唤鱼。

1086易错成语举偶

1086易错成语举偶
易错成语举隅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不足为训:不值得作为遵循或效仿 的法则。
例:他的做法虽然取得了一定效果,但其 实投机取巧,不足为训。
◇不以为然:不认为是对的。然:对, 不错。
例:老师批评他撒谎,他嘴上虽然没说什 么,其实心里却不以为然,觉得老师冤枉 了自己。
◇不以为意:不把它放在心上。
例:他上课天天迟到,老师批评他,他却 不以为意,仍旧不按时上课。
例:这件工作需要长时间的累计经验, 不是你这种二三其德的人能干的。
例:对于这门学科我现在还处于入门 阶段,远未登堂入室。
◇鼎力相助:只用于对方或他人,不 可用于自己,否则太不谦虚。
例:感谢贵公司的鼎力相处才能帮助 我们走出债务危机
◇耳提面命:表示长辈的谆谆教导。
想当年离开家乡时,父母曾耳提面命, 告诫我许多为人处世的道理。
◇二三其德:意为三心二意,没有定 准,不是形容品德低劣。
◇从井救人:跟着跳下井去,搭救落 井的人,比喻做好事的方式不当,不 能救人反而危及自己。
例:不会游泳的人下水救人就好比从井救 人,因此我们在鼓励见义勇为的同时也要 讲求方法。
◇沧海横流:海水四处泛流。比喻时 世动荡,社会动乱不安。沧海:大海。
例:明朝末年,时势沧海横流,乱世英雄辈 出。
◇登堂入室:比喻学问、技艺或社会 地位已经由浅入深、由低到高,达到 了很高的境地。

媒体高频误用成语举隅

媒体高频误用成语举隅

媒体高频误用成语举隅作者:于大鹏来源:《作文与考试·高中版》2010年第06期成语是语言文化的精华,是人们喜闻乐见的一种语言形式,对其运用理应规范。

可是不少媒体随心所欲使用成语的现象随处可见,或望文生义,或张冠李戴,或褒贬不明,或不辨语境……,对读者产生了一定的误导。

下面举一些媒体误用频率较高的成语作一些分析,希望大家平时读书看报遇到成语句子时一定要注意辨析其使用是否规范得当。

1.不以为然【误例】“有人恨你,巴不得你早点出事……”谈起类似的恐吓短信,身为派出所所长的常征在办案过程中不止一次收到类似的恐吓短信,不过常征对此从来是不以为然,置之一笑。

(《扬州时报》2009/12/23)【解析】然:是,对。

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或否定(多含轻视意)。

不以为意:表示“不放在心上”、“无所谓”。

【正例】我觉得张艺谋还抓不到商业电影的重心,他是用了一些很表面的东西。

所以他前面几部商业电影我很不以为然。

(《新世纪周刊》2009/12/10)2.侧目而视【误例】这里是第八届全国舞蹈大赛决赛现场,由湖北省民族歌舞团表演的群舞《土家阿哥苗家妹》,让当晚赛程在开赛不久即掀起高潮,淋漓的舞影、酣畅的乐声,令国赛评委、现场观众和全国舞蹈同仁侧目而视、惊喜连连。

(荆楚网2009/11/20)【解析】语出《史记·汲郑列传》:“今天下重足而立,侧目而视矣。

” 重足:双脚并拢;侧目:斜着眼睛。

并脚站着,不敢迈步;斜着眼睛,不敢从正面看。

形容畏惧而愤恨的样子。

常误解为“不正眼看人,目光轻蔑地看”。

【正例】使通国之人重足而立、侧目而视者,无过于此辈穷凶极恶之特务人员。

(毛泽东《向国民党的十点要求》)3.曾几何时【误例】曾几何时,为了得到一件稀世装备彻夜奋战;曾几何时,因为得到一件紫装而兴奋不已。

(人民网2009/12/18)【解析】曾:曾经;几何:若干、多少。

才有多少时候,指没过多久。

常误用为“曾经”、“不知何时”。

《人民日报》总结的60条常被误用的成语,第一个就犹豫了

《人民日报》总结的60条常被误用的成语,第一个就犹豫了

《人民日报》总结的60条常被误用的成语生活中,有一些我们常常见到的成语,在口语交流、写作等使用过程中却往往误解了它的本义。

快和孩子一起看一看人民日报总结的60个常被误用的成语,算算平时用对了多少个。

1三人成虎[解释]城市里本无虎,但只要有三个人谎传市里有虎,听者就会以为真有虎了。

后比喻流言惑众,蛊惑人心。

[误用]易被误解为团结合作力量大。

2美轮美奂[解释]形容新屋高大美观,也形容装饰、布置等美好漂亮。

[误用]易被误用为形容美好事物。

3炙手可热[解释]手一挨近就感觉热,形容气焰很盛,权势很大。

[误用]易被误用为形容一切“吃香”的事物,背离本义。

4侃侃而谈[解释]“侃侃”本意为形容说话理直气壮,从容不迫。

[误用] 现多被误用为形容聊天,易和娓娓而谈(形容谈论不倦或说话动听)混淆。

5首当其冲[解释]最先受到攻击或遭受灾难。

[误用]常被误用为“首先接受任务,或首先应当先做某事”。

6鼎力相助[解释]敬辞,用于请托或表示感谢。

[误用]只用于对方或他人,自己。

7—言九鼎[解释]一句话的分量像九鼎那样重,形容所说的话分量很重,作用很大。

[误用]易被误用为守信用,背离本义。

8首鼠两端[解释]形容迟疑不决或动摇不定。

[误用]常被误解为前后言行不一致。

9溢美之词[解释]过分夸赞的言辞。

[误用]常被误用为褒义。

10蓬荜生辉[解释]谦辞,表示由于别人到自己家里来或张挂别人给自己题赠的字画等而使自己非常光荣。

[误用]易被误用在别人身上。

11蹉跎岁月[解释]蹉跎:光阴白白地过去。

形容虚度光阴。

[误用]常误用来形容“岁月艰难、艰苦”。

12望其项背[解释]能够望见别人的颈的后部和脊背,表示赶得上或比得上。

多用于否定式。

[误用]常被误用为“只能望其项背”。

13差强人意[解释]大体上还能使人满意。

[误用]多被误解为不能使人满意,背离本义。

14抛砖引玉[解释]谦词,比喻用粗浅的、不成熟的意见引出别人高明的、成熟的意见。

[误用]常被误用于对方或第三方。

高考成语常见误用类型及举隅

高考成语常见误用类型及举隅

高考成语常见误用类型及举隅作者:李秋华来源:《中学课程辅导·高考版》2018年第04期成语运用题,是高考常考题型。

许多同学没有仔细辨析成语的意思及适用范围,会出现误判。

下面系统地介绍常见成语意思及成语误用的类型,供同学们复习参考。

一、望文生义成语的意蕴是约定俗成的,且大多有一定的典故,加之有些成语中的语素还含有生辟的古义,这就造成了成语意蕴上的理解难度,如果我们对成语意蕴不仔细辨析,粗枝大叶,一瞥而过,就极易造成望文生义的误用。

如:[例1] 各部門都要有全局观念,那种目无全牛而忽视整体利益的做法是不对的。

“目无全牛”原指解剖牛的肢体时,看到的是其各个相连部分的空隙,已不再注意牛的外形,后用来比喻技艺极其纯熟,已达到得心应手的境界。

而例[1]由于望文生义,误解为看不到整头牛,即看不到整体,因而导致误判。

[例2] 在语文老师的严格要求下,我逐渐改正了文不加点的毛病。

成语中“点”是“涂改”的意思,指文章一气呵成,不用修改。

形容文思敏捷,写作技巧纯熟。

而例[2]句在使用“文不加点”时,由于望文生义,把“点”理解为标点,导致误用。

容易因误解意义而误用的成语还有:(1)明月黄花:比喻过时的事物或消息。

(2)火中取栗:比喻被别人利用去干冒险事,付出代价而自己得不到好处。

(3)万人空巷:形容庆祝、欢迎等盛况。

(4)不刊之论:指正确的不可修改的言论。

(5)不为已甚:指对人的责备或责罚要适可而止。

(6)望洋兴叹:比喻做事时因力不胜任或没有条件而感到无可奈何。

(7)不足为训:不值得作为效法的准则或榜样。

(8)因人成事:依靠别人把事情办好。

(9)弹冠相庆:指旧社会官场中一人当了官或升了官,同伙就互相庆贺将有官可做,贬义。

(10)久假不归:长期地借用,不归还。

(11)司马青衫:比喻因遭遇相似而表示同情。

(12)数典忘祖:比喻对于本国历史的无知。

(13)大动干戈:比喻大张声势地行事。

(14)高山流水:比喻知己或知音。

成语误用举隅

成语误用举隅

意与 前后 词语 一致 ,否 则就 会 自相 或 “ 他不 禁笑 了起 来 。”
矛盾 。 例如 ,巧夺天工” “ 形容人工的
精巧 胜过 天然 ,只能 用 于人 为 的事 易犯 望文 生义 的错 误 。比 如 ,小 题 “
物, 若说 “ 山奇观巧夺天工” 泰 就前 大做” 是比喻把小事 当作大事对待 , 后相 悖 了。 有不 值得 这样 做 的意思 。有位 同学
不禁 ” 已含 “ ” 层 意 思 , 果 说 显然 , 里的 小题 大做 用错 了 。 笑 这 如 这
- 囊■枰- ●文攀艺术f 品 - Y枰- 垒 - 小 ■力竞赛 1 O O %有婆 大 舅征■启■
为了发掘和培养 文学艺术新人 , 给文学 艺术爱好 者提供展示才华的 机会 . 山东省作家协 会主 办的《 时 代文学》 杂志 社, 举办首届“ 特 希望杯 ” 国文学 艺术 全 作品大赛。征稿范 围: 诗歌 、 散文 、 ̄ 说 、 /J J b 学生作 文、 日记 、 故事 、 书法 、 绘画 、 摄影 、 剪纸 等文学 艺术作品 。 奖项设置 : 特等 羹 1名. 奖金 6 0 O o元 ; 一等 奖 B名 , 羹金备 1 ∞ 元 ; O 二等奖 1 0名 . 奖金备 5 0元 ; 0 三等 奖8 0名 . 奖金各 1 0元 ; 0 优秀 奖若干名( 占参赛作品 的 4 %)组织 奖和辅导奖备 8 o : 0名 . 以上奖项均颁发 荣誉证书和奖品。来 稿按 先后顺 序评选优 秀奖 。 优秀 奖及时通知作 者, 名次奖在优秀奖 中产生 , 优秀奖作 者被聘为本刊特约通 讯员。名次奖结果 、 优秀奖作品 在本刊上公布、 选登 , 优秀奖作品将 结集 出版 。 到时还 邀请邮分获奖 作者参加我社 在风景旅游胜 地举行的

文言翻译题答题举隅

文言翻译题答题举隅

文言翻译题答题举隅
在现代汉语中,“答题举隅”是一个成语,形容回答问题时只能字斟句酌,遣词造句方面不能流利。

它源自古代文言文的考试中,考生在答题时被要求从举隅(考试卷的侧边)挑出答案。

“答题举隅”的意思是指做事情没有自己的主见和思考能力,只是机械地按照别人的意思去做。

这样的情况可能出现在各个领域,例如教育、工作、生活等方面。

在教育领域,学生只会机械地背诵和记忆,不能深入理解和灵活运用知识;在工作中,员工只能照搬别人的做法,没有自己的创新和思考能力;在生活中,个人只会一味地追随他人,没有自己的独立思考。

对于个人来说,答题举隅意味着没有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

这样的人缺乏自信和自主性,容易受到他人影响,缺乏主见,无法追求自己的梦想和目标。

对于社会来说,答题举隅意味着整体素质低下、缺乏创新和创造力。

这样的社会很难取得进步,无法应对不断变化的挑战。

要避免答题举隅,个人和社会都需要努力培养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

个人应该勇敢表达自己的观点,积极参与讨论和争论,培养自己的批判思维和批判能力。

社会应该重视教育的质量,提倡开放和自由的学习环境,鼓励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答题举隅是一个贬义词,形容人们只会机械地回答问题,缺乏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

这种行为是一种消极不积极的表现,使个人和社会都无法进步。

我们应该努力摆脱答题举隅,培养自己的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为个人和社会的进步做出贡献。

成语文化中的词法现象举隅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二选修)

成语文化中的词法现象举隅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二选修)

成语文化中的词法现象举隅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二选修)王琳成语是熟语的一种,袭用的固定词组,在汉语中多数由四个字组成,组织多样,来源不一,有些可从字面理解,如:“万紫千红”、“乘风破浪”。

有些要知道来源才能懂,如:“青出于蓝”出于《荀子劝学》,“守株待兔”出于《韩非子五蠢》。

成语是历代所习用、定型的固定词组,它脱胎于古代汉语。

从成语的内容看,它或来源于古代寓言故事、神话传说和重大历史事件;或来源于佛教经典和历代文学作品的名言警句。

从成语的形式看、它受中国语言传统的影响,特别是《诗经》四字句的影响,选择了四音节为基本形式。

成语被深深地打上了古汉语的烙印,保留了古代语的许多特点,我们在中学文言文教学中若能适当联系成语,从学生从小就熟悉的成语入手,不仅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能挖掘学生现有知识潜力,且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收到事半功倍效果。

在文言文教学中联系成语的常用方法有以下几种:1.名词作状语“狼奔豕突”中“狼”意为像狼一样,“豕”意为像猪一样,都用来修饰“奔”和“突”分别做他们的状语。

“狼奔豕突”的意思就是:如狼那样奔跑,像猪那样乱闯,比喻成群的坏人乱窜乱闯。

“江河日下”中的“日”则作“一天一天地”、“每日”解。

类似这样名词作状语的成语可以说是数不胜数,“蜂拥而至”、“川流不息”、“蚕食鲸吞”、“南征北战”、“成败论人”、“不可理喻”、“草行露宿”等等。

2.名词作动词“春华秋实”中的“华”和“实”分别作“开花”和“结果实”解。

“南辕北辙”中的“辕”和“辙”也是名词活用为动词。

是说:想往南而车子却向北行。

比喻行动和目的正好相反。

(出处:《战国策魏策四》:“犹至楚而北行也。

”)类似这样名词作动词的成语还有:“衣锦还乡”、“百年树人”、“一目十行”、“报仇雪恨”、“沐猴而冠”、“莫名其妙”。

3.使动用法“完璧归赵”中的“完”是“使……完整”的意思。

“生死肉骨”可译为“使死人复活,使白骨长肉”。

“兵不血刃”是“使兵器沾血”的意思。

多义和易误成语举隅

多义和易误成语举隅

多义和易误成语举隅.txt丶︶ ̄喜欢的歌,静静的听,喜欢的人,远远的看我笑了当初你不挺傲的吗现在您这是又玩哪出呢?半壁江山:指保存下来或丧失掉的部分国土。

不赞一词:原指文章写得很好,别人不能再添一句话。

现也指一言不发。

按兵不动:使军队暂不行动,等待时机。

现也指接受任务后不肯行动。

百川归海:比喻大势所趋或众望所归,也比喻许多分散的事物汇集到一起。

笨头笨脑:①形容人不聪明,反应迟钝。

②形容式样蠢笨。

弊绝风清:形容社会风气十分良好,没有贪污舞弊等坏事情。

并驾齐驱:比喻齐头并进,不分前后,也比喻地位或程度相等,不分高下。

不三不四:①不正派。

②不像样子。

如,这篇文章被改得不三不四。

不省人事:①指人昏迷,失去知觉。

②指不懂人情世故。

超然物外:①超出于社会斗争之外。

②比喻置身事外。

乘风破浪:现比喻不畏艰险勇往直前。

也形容事业迅猛地向前发展。

粗制滥造:①指产品制造粗劣,不讲究质量。

②指工作不负责任,草率从事。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比喻取得一定成就后遭到的障碍会更大,也比喻正义终将战胜邪恶。

得陇望蜀:比喻贪得无厌。

得鱼忘筌:比喻达到目的以后就忘了原来的凭借。

灯红酒绿:形容寻欢作乐的腐化生活,也形容都市或娱乐场所夜晚的繁华景象。

雕虫小技:比喻微不足道的技能(多指文字技巧)。

短小精悍:①形容人身材短小而精明强干。

②形容文章、戏剧等篇幅不长而有力。

对牛弹琴:①对不懂道理的讲道理。

②说话不看对象。

恩断义绝:感情破裂,情义断绝(多指夫妻离异)。

耳鬓厮磨:形容亲密相处(多指小儿女)。

翻天覆地:①变化大。

②闹得凶。

风风火火:①贬义,冒冒失失,急急匆匆。

②褒义,很活跃、有劲头的样子。

改头换面:比喻只该形式,不该内容(贬义)。

感同身受:感激的心情如同亲身受到(恩惠),代替亲友恳求别人时用来表示谢意。

纲举目张:比喻文章条理分明或做事抓住主要的环节,带动次要的环节。

呼风唤雨:①比喻能够支配自然。

②比喻进行煽动性的活动。

花花世界:①指繁华地区或灯红酒绿寻欢作乐的场所。

怀仁一中云东校区班高三补语文学成语

怀仁一中云东校区班高三补语文学成语

云东校区高三补习班语文学案(11)班级姓名主备:顼生象时间:2010-8-25
不久议员摇身一变当了部长,半年后玛兰就被任命为行政法院参事。

一天早上,他准备去行政法院,屋外已经下雨了。

政法院。

玛兰把神父领进办公室,请他坐在火炉前面,然后伏案写到:
打写了最肯切的介绍信……我们提请部长注意该参事令人不能容忍的行为……。

这样描写达到了照应上文的目的。

给总教主写信后,玛兰告诫同事要牢记自己的教训,
所以我们后来一直为那件事感到惭愧。

今天,也算是我们正式为您正名吧!
加长久。

是不是?”袁隆平说。

袁隆平把他的研究生介绍到美国、澳大利亚等国
摘编自庄志霞《袁隆平传》
飞了”。

为什么?请简要分析。

的一组是(

知恩图报使我们的传统美于老师对这些学生寄予了更大的期望,八个月后,他们的成绩明显提高。

高考成语误用举隅

高考成语误用举隅

高考成语辨析举隅户县二中杨超高考成语辨析举隅户县二中杨超近年高考,成语运用一直都是语言文字应用中必考的类型,但由于目前的学生学习时间紧张,阅读面比较狭窄,成语运用类考题便成为他们语文考试中的难点。

其实,任何题型都是有规律可循的,只要善于总结和归纳,都是能找到正确合理的学习方法。

针对以上问题,在成语使用正误的辨析中一定注意以下几种类型:一、褒贬不分成语从感情色彩上可以分为褒义、贬义和中性。

不同的成语常常带有不同的感情色彩,并且随着语言环境的不同而变化,我们在使用时必须明辨褒贬,否则,就容易造成感情色彩上的误用。

但是,有时为了使句子收到特殊的修辞效果,有意的贬义褒用或褒用贬用,就不应视为错误。

例:陕西的剪纸粗犷朴实,简练夸张,同江南一带细致工整的风格相比,真是半斤八两,各有千秋。

析:半斤八两:八两,即半斤,旧制一斤为十六两。

半斤、八两轻重相等。

比喻彼此不相上下,实力相当。

该词多含贬义。

与“各有千秋”感情色彩相悖。

例:他是一个不学无术,游手好闲,胸无城府的纨绔子弟。

析:胸无城府:比喻为人坦率,毫无心机,是褒义词。

根据句意,饱含讽刺之意。

明显用词不当。

二、张冠李戴每个成语的使用都有其特定的适用对象,词义也各有侧重点。

有的指人,有的指物;有的指群体,有的指个体;如果对这些成语的适用对象缺乏了解,就难免会出现张冠李戴的现象。

例:近日,华中科技大学自主研发出一套《清明上河图》3D文物复原图,将北宋汴京城的繁华景象演绎的美轮美奂。

析:美轮美奂:形容新屋的高大、众多、华丽,也形容雕刻、装饰、布臵等的精美效果。

句中用以修饰汴京街市的繁华与热闹显然不妥。

例:西安世园会成了花的海洋,一片姹紫嫣红。

微风拂过,更显风姿绰约。

析:风姿绰约:形容女子风韵姿态柔美动人。

不能用来形容花木的姿态。

三、望文生义成语多使用比喻义或者是字面意义的引申,若单从字面上理解其意义,易出现望文生义的错误。

例:作为一衣带水的邻邦,中国人民对日本东北发生里氏9.0级特大地震感同身受、深表同情。

成语误用的几种类型

成语误用的几种类型

成语误用的几种类型一、望文生义①古人写文章都是文不加点。

今天的人读起来很吃力。

②此城四郊多垒,固若金汤,不宜强攻。

分析:①中的“文不加点”是指文章一气写成。

无须修改。

形容思维敏捷,写作技巧纯熟。

如:“他略加思索,便提起笔来,文不加点地写下去。

”①句作者显然是望文生义,以为“点”就是指标点符号,因而造成误用。

其实“点”在这里表示涂改。

②中的“四郊多垒”与“固若金汤”并提。

显然是指此城的城防工事坚固。

与“四郊多垒”的意思正好相反,“四郊多垒”的意思是指四郊都有敌人的营垒。

后用来形容敌人四面进击,形容危急。

二、近义混用①我收到一封国外来信,上面的邮票不胫而走,不知被哪个集邮迷撕去了。

②她父亲思想开明,对女儿和儿子等量齐观,并无重男轻女的思想。

分析:例①中“不胫而走”应为“不翼而飞”。

“不胫而走”是指没有腿而能行走,“不翼而飞”是指没有翅膀却能飞走。

“不胫而走”侧重指事情、消息等用不着刻意宣传,就迅速流传开来,而“不翼而飞”则着重指什么东西突然不见了。

例②中的“等量齐观”应改为“一视同仁”。

这两个成语虽说都有“同样看待”的意思,但“等量齐观”一般用于生命的事物之间的比较,如:”因为他是把贫富、贵贱、智愚、贤不肖、是非、大小,都一律等量齐观的”。

而“一视同仁”着重强调的是对人或动物的态度是平等的,不分厚薄亲疏,如:“是故圣人一视而同仁,笃近而举远。

”三、褒贬失当①李明见别人在下棋、不免倍增心喜、蠢蠢欲动。

(跃跃欲试)②姐姐性格孤僻,卓尔不群,平时很少参加社交活动。

分析:①中的“蠢蠢欲动”原是形容虫子蠕动的样子,现多用来形容敌人准备进犯或坏人准备捣乱,明显带有贬义。

如“据点里的敌人又蠢蠢欲动”。

②中的“卓尔不群”是指高高直立,超出一般,形容道德、学问的成就超乎寻常,与众不同。

例句中将“卓尔不群”和“性格孤僻”并列,显然作者以为“不群”就是“不合群”,这与原意大相径庭,应当将“卓尔不群”改为“落落寡合”或“郁郁寡欢”。

中考语文成语题目分析举隅

中考语文成语题目分析举隅

中考语文成语题目分析举隅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这条街成了商业街后,行人从早到晚川流不息。

B.这部小说,故事情节曲折,人物形象生动,确实引人入胜。

C.正因为他具有自命不凡的崇高理想,才在工作中取得了出色的成绩。

D.如果只有良好的愿望而不按客观规律办事,就会适得其反。

解析:辨析成语使用是否恰当,一要把握文意的表达需要,二是把握成语的表达功能,把握其特定词、适用对象及其他限定条件。

只有二者相吻合,才能断定其使用正确。

本题A项的“川流不息”形容行人(或车马)多,连续不断。

B项的“引人入胜”是指风景或文章美,能够引人进入佳境。

D项的“适得其反”意思是结果和愿望正好相反。

可见,A、B、D三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是恰当的。

而C项的“自命不凡”意思是自以为很了不起,含有贬义,用在这里形容的崇高理想,不妥。

答案:C展望此类题目,涉及汉语言的丰富内涵,会经久不衰的。

必须加大注意力。

关键要掌握一定规律。

举例规律如下考题中常见的成语使用的错误现象主要有以下几种:1.望文生义。

如“告别时,这位服装个体户一定要送我几件高档的衣服,真是大方之家。

”“大方之家”是指专家学者,句中误理解为“出手大方的人”。

2.意思弄反。

如“如果能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就会收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事倍功半”是形容花费的劳力大,收到的成效小。

与句意相反,应该改为“事半功倍”。

3.张冠李戴。

如“虽然他是残疾人,但我们不能对他刮目相看。

”“刮目相看”是指用新的眼光来看待,与语义不符合,按句义可以改为“另眼相看”。

4.色彩不当。

如正因为他具有自命不凡的崇高理想,才在工作中取得了出色的成绩。

“自命不凡”意思是自以为很了不起,含有贬义,用在句中形容的崇高理想有误。

高考常见两用成语举隅

高考常见两用成语举隅

高考常见两用成语举隅高考常见两用成语举隅【洋洋洒洒】①形容说话或写文章等才思充沛,长篇大论连绵不断。

如:裴先生讲古汉语,例句张口就来,洋洋洒洒,学生们十分钦佩。

②形容规模盛大,气势磅礴。

如:这个贫困县的三个领导分坐三辆轿车去基层检查工作,一路上洋洋洒洒,好不气派。

【一针见血】①比喻说话、写文章等言辞直截、简要,能切中要害。

如:他的言论真是一针见血。

②形容医务人员技术熟练。

如:我很胖,可是这位老护士很快就选准了一条血管,一针见血,我很佩服。

【粗枝大叶】①形容简略或概括。

如:没有时间了,我只好粗枝大叶地跟你说一说了。

②形容草率不认真细致。

如:做数学题绝对不能粗枝大叶,否则必然出错。

【秀色可餐】①形容女子容貌非常美丽。

如:小芳艳丽动人,秀色可餐。

②山林花木非常优美。

如:桂林山水甲天下,秀色可餐,果然名不虚传。

【狗尾续貂】①封官太多太滥。

如:一个只有20多名员工的单位,居然有8个副主任,真是狗尾续貂。

②比喻拿不好的东西补接在好东西后面,前后不相称。

多用于文艺作品,也用作谦词。

如:“读了书稿,有些想法,写了上面这些话,算是狗尾续貂,放在后面吧。

”【铤而走险】①形容走投无路,被迫冒险。

如:小王赌输了钱,他就铤而走险入室抢劫。

②情况危急时采取的非常措施。

如:两个入室歹徒穷凶极恶,他也只能铤而走险,拿起菜刀与坏人拼命了。

【平易近人】①比喻态度和蔼,没有架子,使人容易接近。

如:伟人们往往平易近人。

②形容文字深入浅出,通俗易懂。

如:高士其是一位可敬的儿童文学作家,他的`作品大都写得平易近人。

【另眼相看】①指看重和优待。

如:他真是个难得的人才,难怪领导要另眼相看。

②瞧不起、歧视。

如:对后进生要耐心说服、教育,不能另眼相看。

【粉墨登场】①指化装上台演出。

如:小熊猫穿上裙子,背上书包,在美妙的乐曲声中粉墨登场了。

②比喻坏人登上政治舞台。

如:李鸿章虽暂时被压制,但终究又粉墨登场,大权在握了。

【登峰造极】①技艺好到了极点。

如:杨丽萍的舞蹈艺术,可以说已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境界,美妙无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1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必须杜绝正事不干,见人 就侃侃而谈的工作作风。(“侃侃而谈”意思是 说话有根有据,从容不迫。用于褒义)
• 11.昨天上午,三名罪大恶极的犯罪分子被执行枪 决,群众拍手叫好,认为他们死得其所。(“死 得其所”指死得有价值,有意义,是褒义词,不 能用于犯罪分子)
• 12.胡荼任身居高位,不思进取,反而贪污受贿, 最终撤职罢官,落得个功成身退的下场。(“功 成身退”指功业建成后引身而退,是褒义词,不 能用在贪官身上。)
• ① 我本来就对那里的情况不熟悉,你却硬 要派我去,这不是差强人意吗?
• ② 他对工作一向拈轻怕重,勇挑重担。 • ③为了让分别多年的劳同学 不期而遇,我
们精心组织了这次同学会。 • ④那是一张两人的合影,左边是一位英俊
的解放军战士, 右边是一位文弱的莘莘学 子。
• 1、从上文的语意趋势来看,末一分句要表 达是“你这样做是强迫我”的意思,但 “差强人意”的意思是“这勉强让我满 意”,前后矛盾,应当改为“强人所难”
• 4、 “空穴来风”指消息、传闻不是完全没 有原因的,这里误解为“虚假传闻”;
• 5、 “对簿公堂”是指“到公堂上受审讯”, 此误解为“到法庭对质”
• 6、 “捉襟见肘”本指衣服破烂,后喻困难 重重,应付不过来,与“不合身”无关
• 7、 “侧目而视”意为敢怒而不敢言,此误 解为“瞧不起人”
四、不要自相矛盾
• ③她终于认识了自己,战胜了自我。在新的学年里,她 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并驾齐驱,被评为优秀学生干部。
• ④使用我厂生产的涂料装饰您的居室,保您蓬筚生辉 • ⑤他呀做起事来可麻利了,无论做什么都倚马可待
• 1、“巧夺天工”用于描述人工制作的东西, 对象错
• 2、“美轮美奂”常修饰高大的建筑物,对 象错
• 4、绵延七八年,祸及半个中国的安史之乱,造成 了人民的生灵涂炭。(分析:“生灵”就是指 “人民、百姓”,再加上一个“人民”,犯了重 复的错误。)
• 5、您的光临让我的居室蓬荜生辉。(分析: “蓬荜”指蓬门荜户,形容穷人的家,后用以称 自己的家,和“居室”重复。)
• 1\ 。分析:因本身“见”字作“显现”讲, 故不宜作“显得”的宾语。
• 看到这个孩子可爱的表情和举动,大家忍俊不禁地大笑起 来。
• 其实“忍俊不禁”就是“忍不住笑”,后面再说大笑起来 显然是画蛇添足了。
• 1、他画的画,在他们这里很出名,可一拿到大地 方,就显得相形见绌了
• 2、他乐不可支,笑醒了,原来是一场南柯一梦。
• 3、你看他双眉紧锁、沉默不语,恐怕真有什么难 言之隐的苦衷。
• 2\分析:因成语本身含有个“一”字,故它 的前面不能再加上数量词。
• 3\分析:难言之隐”的“隐”就是苦衷,与 后文重复,去掉“的苦衷”。
• 4、分析:“生灵”就是指“人民、百姓”, 再加上一个“人民”,犯了重复的错误。
• 5、分析:“蓬荜”指蓬门荜户,形容穷人 的家,后用以称自己的家,和“居室”重 复。
• 3、 “哀鸿遍野”比喻旧社会到处是呻咛呼 号,流离失所的灾民。程度太重
• 4、 “日理万机”常指君王或国家领导人每 天忙于处理繁多的政务,词义很重,不能用 在老师身上。
• 5、“一言九鼎”比喻说话分量极重,用在 句中孩子身上词义过重
六、注意成语的感情色彩
• 1. 这些年轻的科学家决心以无所不为的勇气,克服重重困 难,去探索大自然的奥秘。(“无所不为”是指“什么坏 事都敢干”,此误将贬义词作褒义词用)
• 9、“楚楚动人”是形容女人打扮鲜明,姿 态娇柔,能打动人。对象错
• 10、“信笔涂鸦”是指写字,不是画画
三、注意不要望文生义
• ① 这部精采的电视剧播出时,几乎万人空 巷,人们在家里守着荧屏,街上显得静悄 悄的。
• ②成都五牛俱乐部一二三线球队请的主教 练及外援都是清一色的德国人,其雄厚财 力令其他甲B球队望其项背。
• ③洪水冲垮了李老汉的房子,全村人都很难过, 村前村后,哀鸿遍野。
• ④李老师当班主任20年,日理万机,积劳成疾仍 坚持工作。
• ⑤他最看重诚信,总教育孩子要做个一言九鼎的 人。
• 1、“后起之秀”所指后出现或新成长起来 的优秀人物,此大词小用
• 2、 “格格不入”的程度太重,应用“各不 相同”
• ③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德国展开了潜艇战, 于是使用水声设备来寻找潜艇,成为同盟 国要解决的首当其冲的问题。
• 1、“万人空巷”是说人们都从巷子里出来 到大街上,多形容庆祝、欢迎等盛况;本句 从语势上看,要表述的是人们闭门不出在 家里欣赏电视剧。
• 2、 “望其项背”是“ 能够望见脖子和背, 表示赶得上或比得上”,此当作“只能望 见项背,形容差得远”来理解了。
• 8、分析:“耿耿于怀”指“老梗在心里,不能忘 掉”,与后面“未能忘“重复。
• 9、不虞”就是“没料到”的意思
• 10、“忍俊不禁”就是“笑起来”之意
• 11、“孑然一身”就是“独自”
二、注意不要张冠李戴
• ① 翘首西望,海面托着的就是披着银发的苍山。苍山如 屏,洱海如镜, 真是巧夺天工.
• ②博物馆里保存着大量有艺术价值的石刻作品,上面的各 种花鸟虫兽, 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美轮美奂。
• ⑨文章生动细致的描写了小麻雀的外型、 动作和神情,在叙述、描写和议论中,倾 注着强烈的感情,读来楚楚动人,有很强 的感染力。⑩他从小就喜欢画画,常在纸上 信笔涂鸦,现在他画的鸟已是栩栩如生.
• 6、“白驹过隙”比喻时间过得很快,对象 错
• 7、 “草长莺飞”是形容江南春色的词语, 对象错
• 8、 “风姿绰约”形容女子姿态优美,对象 错
• 2、 前后语意矛盾
• 3、 “不期”即没有约定,与“精心组织” 矛盾
• 4、 “莘莘”有“众多”意,与定语“一位” 矛盾

五、不要不分轻重
• ①刚一起跑,高三(2)班的夏丰就滑倒了,他爬起 来奋力追赶,离终点20•米时终于成为后起之秀, 夺得3000米跑的第一名。
• ②这所学校的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生活态度、 文化素养、举止言谈都显得格格不入。
• 7.他的演说不仅内容充实,而且闪烁其辞,全场 观众无不为之动容。(“闪烁其辞”形容说话含糊、 吞吞吐吐)
• 8.在学习上也是这样,要善于动脑筋,师心自用, 才能学深学透。(“师心自用”意思是固执己见, 自以为是)
• 9.班里出现了不良现象要及时制止,等到蔚然成 风后再治理就困难多了。(“蔚然成风”形容美 好事物逐渐发展、盛行,形成风气。用于褒义)
成语误用举隅
• Ⅰ。注意修饰语和中心语的搭配 • 1、公园里有许多姹紫嫣红的杜鹃花,鲜艳
极了。 • 2、他家院子里有几棵行将就木的松树,今
天早晨,他把它们全部刨掉了。 • 3、今年冬天,山东有些地区出现了难能可
贵的雾凇奇观。
• 1\姹紫嫣红, 姹:美丽;嫣:美好,常指 笑容。形容各色娇艳的花,不能单用于某 一种单一的花。另外,此处也不能作定语 修饰限制中心语“杜鹃花”。
七、注意不合逻辑的错误
• 1、他的演说不仅内容充实,而且闪烁其辞,全场 观众无不为之动容。 (“闪烁其辞”形容“说话 吞吞吐吐”,同“内容充实”不构成递进关系)
• 2、美国国务卿的中东之行,并未解决美伊矛盾, 海湾地区的局势也不会从此一劳永逸。(“一劳 永逸”意为辛苦一次将事情办好,以后可永远不 再费力了,可“局势”是指政治、军事等方面在 一个时期内的发展情况,它是动态的,绝不可能 “一劳永逸”的。)
• 2\行将就木,意为人之将死,而不能用来修 饰“松树”。
• 3\难能可贵,指难做的事居然能做好,值得 表扬肯定,只能用于人。
• 其它的如“寸草不留的土地”、“不绝如 缕的歌声”、“入木三分的启发”、“首 当其冲的事情”、“责无旁代的责任”等 等。
• Ⅱ。注意后面不带宾语 • 1、有些领导干部漠不关心群众的疾苦。 • 2、同学们不要妄自菲薄自己的语文成绩。 • 3、有些人已司空见惯这些浪费现象了。
• 4. 他出狱后,仍不思悔改,和一个盗车犯同心同德,半年 之内偷了三辆摩托车。 (误将褒义词作贬义词用)
• 6.老王一句话揭了他的短,惹得他火冒三丈,气 冲霄汉。(“气冲霄汉”常形容大无畏的气概和 精神,用于此既感情色彩不当,又不分轻重)
• 7.小王深受大家信赖,这次被选为学生会主席, 全班同学无不弹冠相庆。(“弹冠相庆”原意指弹 掉帽子上的灰尘,互相庆贺。现用于贬义,指坏 人得势而庆贺)
• 3、 “首当其冲”比喻最先受到攻击或遭遇 灾难,此误解为“首先、首要”。
• ④“国足挂帅”一说的准确性到目前依然无 从核实,但人们都相信这决非空穴来风。
• ⑤兴华实业公司与菇农的纠纷,在有关方 面调解无果后,不得不对簿公堂。
• ⑥运动会上,他借的一身衣服很不合身, 真是捉襟见肘。
• ⑦得了冠军,就对同伴侧目而视,颇有点 老子天下第一的劲头。
• 三个成语的使用都有问题,而且属于同 一类毛病。都和前面的一个词语语意重复。 也就是说如果假定成语使用没有问题的话, 每个句子里就都有了一个多余的词语,分 别是“人民”、“想尽”、“众多的”。
• 查查《现代汉语词典》,三个成语的解释大体如下: • 生灵涂炭:形容政治混乱时期人民处在极端艰苦的环境中。 • 千方百计:形容想尽或用尽各种办法。 • 莘莘:形容众多。 • 上述解释里的着重号为本文作者所加,可以很明显地看出,
• “漠不关心”、“妄自菲薄”、“司空见 惯”,这三个成语后面均不能带宾语。另 外如:“耳濡目染了这些事情”、“出奇 制胜敌人的妙计”、“求全责备自己”、 “视而不见这些事情”等词后也不带宾语。
• Ⅲ。貌似恰当其实多余??成语使用的一种 常见毛病
• ①旧中国政治腐败,官吏昏庸,兵连祸接, 致使人民生灵涂炭。
成语本身的含义里就包括了三个例子中成语前的词语,句 子赘余的毛病一目了然。可是在现实生活里人们却经常犯 这样的毛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