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送管理》课程考核说明
配送管理教学大纲
《配送管理》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代码:ABGS0806课程中文名称:配送管理课程英文名称:Distribution management课程性质:必修课程学分数:3学分课程学时数:48学时授课对象:物流管理专业本科生本课程的前导课程:管理学一、课程简介《配送管理》是高校物流管理及相关专业的专业核心课。
该课程的开设旨在使学生全面了解物流配送的基本内容、基本原理,现代物流配送的方式与技术,物流配送中心的运输与信息管理、企业物流配送的基本方式、作业管理与运作要求。
该课程主要是让学生学习后,能够开展与企业物流配送、交通运输配送、配送中心的规划与管理相关的工作。
二、教学基本内容和要求第一章概论课程教学内容:第一节配送的概念与作用第二节配送的产生与发展第三节配送的种类第四节配送管理概述第五节配送模式课程的重点、难点:配送管理的内容及配送模式课程教学要求:要求学生了解配送的概念、功能和作用、种类,以及配送模式的相关内容。
第二章配送业务流程课程教学内容:第一节进货第二节储存第三节订单处理与补货第四节配货与送货第五节配送加工课程的重点、难点:配送业务各项流程的相关知识课程教学要求:要求学生了解配送流程如进货、储存、订单处理与补货、配货与送货、配送加工的相关内容。
第三章分拣作业管理课程教学内容:第一节配送中心分拣系统概述第二节分拣作业的分类和方法第三节分拣策略第四节分拣系统规划课程的重点、难点:分拣作业的分类和方法是重点,分拣系统规划是本章的难点。
课程教学要求:要求学生了解配送中心分拣系统概念、分拣作业的分类和方法、分拣策略、分拣系统规的相关知识。
第四章配送系统优化课程教学内容:第一节配送系统概述第二节配送系统分析、设计与评价第三节配送系统计划与组织第四节配送系统优化方法第五节遗传算法在配送线路规划中的应用课程的重点、难点:配送系统优化方法是重点,遗传算法在配送线路规划中的应用是本章的难点。
课程教学要求:要求学生了解配送系统概念、配送系统分析和设计评价、配送系统计划与组织、配送系统优化方法、遗传算法在配送线路规划中的应用等相关知识。
《配送管理》课程教学大纲
配送管理Delivery Management一、课程基本情况课程类别:专业主干课课程学分:2 学分课程总学时:32学时,其中讲课:32学时,实验(含上机):学时,课外学时课程性质:必修开课学期:第5学期先修课程:高等数学、管理学、物流管理、运筹学适用专业:物流管理教材:赵家俊,现代物流配送管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开课单位:经济管理学院物流管理系二、课程性质、教学目标和任务《配送管理》是物流管理专业的•门专业主干课程,本课程具有较强的实践应用性。
物流是一个由运输、配送、储存、包装、装卸搬运、流通加工和信息处理七大功能构成的多功能体系。
物流配送管理作为其中重要环节,是满足客户满意服务需求,实现物流企业经营目标的关键业务内容。
通过配送中心建设、管理以及库存控制和订货技术,到达对物流配送系统有效管理的目的。
开设这门课程有助于培养解决商业经营、管理问题的具备高素质、高技能的物流专业人才,通过该课程学习,使学生能够根据目前物流市场的开展规模和特征,针对不同市场环境和不同产品和消费者进行一系列物流配送活动,增强学生自我分析问题,自我创新、创业能力。
三、教学内容和要求第1章配送概述(6学时)(1)了解配送产生的背景;配送的现状与开展;(2)理解配送的意义、作用;(3)掌握配送的定义、种类;零库存、库存合理化重点:查找配送的不同定义和种类;难点:如何通过配送合理化库存第2章物流配送系统(6学时)(1)了解物流系统的构成;物流配送系统的应用(2)理解配送的难点;(3)掌握配送对象与配送模式;配送技术重点:配送技术与配送路线的选择;难点:配送对象与配送模式的匹配;第3章配送方案的优化(12学时)(1)了解我国现代配送活动中的不合理现象;(2)理解配送合理化的判断;降低配送本钱的策略;配送效率的测定;(3)掌握配送线路的优化与运输计划的编制;重点:配送活动绩效评价;配送本钱分析;配送线路由化难点:配送优化模型的构建;第4章配送中心(6学时)(1)了解配送中心的作业流程;配送中心的设施设备:兴旺国家的配送中心;(2)理解配送中心的作用、功能、类型;搬运的活性理论;(3)掌握配送中心的选址;业务流程重组:重点:掌握配送中心选址的基本条件与所需数据;配送中心流程的描述;难点:配送中心的流程与搬运系统的分析:第5章分销和配送战略(2学时)(1)了解物流配送与商业分销的关系;(2)理解现代企业配送战略在分销领域中的应用;(3)掌握配送战略及其适用;重点:配送战略及适用;难点:结合企业具体情况设定相匹配的配送战略:四、课程考核(1)作业等:作业:3次,课程论文:0-1篇;(2)考核方式:(闭卷考试)(3)总评成绩计算方式:平时30%,考试70席(平时成绩、实验成绩、期中考试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等综合计算)五、参考书目(1)于宝琴,现代配送管理(第二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2)刘志强,物流配送系统设计,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3)姚城,物流配送中心规划与运作管理,广东经济出版社,2011;。
《配送管理实务》课程标准
《配送管理实务》课程标准课程名称:配送管理实务课程考核性质:考试课时数:48 学分:3适用专业:物流管理1.前言1.1课程性质关键词:课程地位、主要功能、与其他课程关系本课程是物流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本课程的目标是让学生掌握物流配送管理的实际操作技能和知识。
它要以仓储管理、运输管理等课程的学习为基础,也是进一步学习物流市场营销、物流市场调研与分析、物流数据分析等课程的基础,是一门与实际工作密切相关的课程。
1.2设计思路关键词:课程设置依据、课程目标定位、课程内容选择标准、项目设计思路、学习程度用语说明、课程学时和学分配送是现代物流服务的一项重要内容,配送是一种由商流、物流、信息流紧密结合的特殊的物流活动,几乎包括了所有的物流功能要素。
处于末端物流的配送,具有提高物流经济效益、优化和完善物流系统、改善物流服务、降低成本等功能,在物流系统中占有重要地位。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生产力的不断发展,生活方式、消费方式的不断改变,物流服务需求不断向个性化和多样化发展,配送的重要性日益突出。
第三方物流企业中一般都单独设立配送专员或调度专员的工作岗位,许多物流管理专业的高职毕业生就是在物流企业进行配送管理的工作,因此可以将配送管理相关岗位作为物流管理专业学生未来的工作岗位。
本课程的设置是与“专业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表”中的“配送管理”这一工作领域相对应的。
本课程是根据实际工作流程,采用任务引领型的项目活动要求,为了适应配送信息化的新要求,本课程以信息流引领配送作业、以作业流引领物流,校企融合,共同开发课程资源。
课程设计以配送工作流程、信息处理流程为主线,精选学习项目,一方面让学生熟悉和掌握配送各环节作业流程,学会完成配送相关作业,另一方面学会配送各环节的信息处理,了解配送信息化的最新发展,能从系统整体角度出发,指导和优化实际作业。
本课程立足于实际能力培养,对课程内容的选择标准作了根本性改革,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课程模式,转变为以工作能力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和课程教学,让学生在进行能力训练的过程中来构建相关理论知识体系。
《配送作业管理》第7章绩效指标及评价
这样考核,行吗?
这样考核,行吗? 实训1:猴群中如何考核猴子的工作效率
猴群管理的故事另外提供给学生。 从一个动物团队的管理看绩效
实训1:进货理货岗位工作流程及工作内容 (见Word文档)
我们在了解了龙星公司理货岗位的工作内容之 后,我们也就知道了这个岗位工作的内容及重 点,我们如何考核员工的工作绩效能。
记得:你的考核可能影响员工的工作收入,请 慎重考虑。
实训3:订单处理岗位工作流程及工作内容 (见Word文档)
现在我们进入正式的一个绩效考核体系建立的 过程,订单处理是我们课程学习的第二章,大 家都已经比较了解。那么我们如何建立一个订 单操作员工及订单部门的绩效呢?
请你参照教材上面的指标体系,建立一个完善 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
只要有目标,就存在绩效!
如何评价?
动物选美
绩效就是产出? 体育比赛的亚军没有绩效吗?
有人说:员工没什么,非常简单,他们按照上司的吩咐好好干就是绩效
人不是机器,不同的人,叫干啥就能干得那么到位吗?即使是同一个 人,在不同的时间,干同一种活,他可以多出力,也可以少出力呀。 但工作结果,也就是工作绩效是不一样的------如何评价?
要求:你除了要建立体系之外,必须说明你所 建立的指标体系是如何应用的!
学生小组汇报成果 教师做总的结语
请每个小组至少列出三个以上的指标,这些指 标能够反映员工的工作情况。
记得:你的考核可能影响员工的工作收入,请 慎重考虑。
保管员岗位工作流程及工作内容 (见Word文档)
我们在了解了龙星公司保管员岗位的工作内容 之后,我们也就知道了这个岗位工作的内容及 重点,我们如何考核员工的工作绩效能。
请每个小组至少列出三个以上的指标,这些指 标能够反映员工的工作情况。
《配送管理》课程标准
《配送管理》课程标准适用专业物流管理课程类型专业课总学时80制定时间2015年5月制定人张玉巧审定人一、课程概述《配送管理》是我校物流管理专业核心课程之一,主要介绍配送作业流程和配送中心管理的知识和技能,以培养应用型技能人才为目标,为学生进入社会从事配送作业操作和配送中心管理工作做好岗位知识和能力的准备工作。
与本专业培养目标一致,特别对配送领域需求的采购、验货、仓管、理货、拣货、配货、调度及基层管理等岗位的人才培养有重要贡献。
二、培养目标1、方法能力目标(1)通过完成系统的工作任务,积累工作经验,掌握工作方法,对工作过程进行有效控制,对工作效果进行合理评价;(2)通过对实际工作问题的分析、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工作能力。
2、社会能力目标(1)采用行动导向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学习实践的过程中学会合作与沟通;(2)培养学生树立成本意识、质量意识、效率意识、服务意识、责任意识,培养学生吃苦耐劳、诚实守信、爱岗敬业等良好的职业道德。
3、专业能力目标(1)会独立或与他人合作完成订单处理作业、拣货作业、补货与盘点作业、流通加工作业、出货与包装作业、配货与送货作业;(2)会结合具体工作任务要求选择和使用一般的搬运、拣选、分类、包装等物流设备,合理地完成配送工作任务;(3)会选择合适的配送管理信息系统,熟悉配送作业与管理相关的信息技术与设备;(4)会通过对工作效果的评价与分析,提出改进策略以提高配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服务质量。
三、与前后课程的联系1、与前续课程的联系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现代物流概论》、《采购与仓储管理》、《商品学》、《物流市场营销》等课程,为本课程的学习打下了必要基础。
2、与后续课程的关系与此同时学生正在学习《货运与保险实务》、《供应链管理》和《物流成本管理》等课程,和本课程形成了相互补充的关系;本课程还为此后学生将要进行的《物流综合实训》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配送中心管理》课程标准
《配送中心管理》课程标准课程学时数:54适用的专业范围及层次:全日制专科物流管理专业学分:3考核方式:考查一、教学目的和要求《配送中心管理》是物流管理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课程,开设这门课程的任务和目的是:通过教学,学生在系统地掌握配送中心设计的理论和方法的同时,还能学习到国内外各种先进的配中心设计方法和模式,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和以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课程要求学生掌握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掌握配送中心在现代物流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获得必要的配送中心规划与选址方面的基本知识(二)掌握配送中心的作业程序及基本要求(三)初步具备一定的配送中心项目规划设计和管理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思想,理论联系实际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并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内容和学时分配根据教学计划规定的学时数,理论课36学时(包括考试学时),实验18学时,具体学时分配如下表,供参考。
表2.15课程内容和学时分配表三、教学建议原则上教师应该遵照教学大纲的要求,以及大纲所确定的基本内容完成教学任务,但对教学内容的顺序安排,教学时数的分配等方面,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处理。
凡注上*号的内容,可作为学生自学内容或任课教师根据情况自行选择讲授。
四、理论教学部分教学目的和要求:第一章配送中心概述一、理解配送与配送中心的概念,送中心的特点、类型、地位和作用。
二、理解现代配送产生背景。
教学内容:第一节配送与配送中心概述第二节配送中心的特点第三节配送中心的类型第四节配送中心的地位第五节配送中心的作用教学目的和要求:第二章配送中心功能一、理解配送中心的核心功能和基础功能。
二、了解配送中心的其他功能。
三、掌握配送中心功能的提升。
教学内容:第一节配送中心的核心功能第二节配送中心的基础功能第三节配送中心的其他功能第四节配送中心功能的提升教学目的和要求:第三章配送中心的主要作业一、理解配送中心的各个主要作业。
二、熟悉配送中心的作业技法教学内容:第一节订单处理第二节进货作业第三节储存作业第四节分拣作业第五节理货作业第六节配货作业第七节补货作业第八节盘点作业第九节流通加工第十节退货作业教学目的和要求:第四章配送中心的配送模式及流程一、理解配送中心的配送模式。
物流配送管理考试大纲
《物流配送管理》课程考试大纲第一部分课程考核的有关说明一、考核对象本课程考核对象11级营销与策划专业学生。
二、考核方式本课程采用平时成绩考核成绩和期终考试成绩相结合的方式,均以百分制计分。
成绩考核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30%,期终考试成绩即期末考试,占课程总成绩的70%。
三、命题依据本课程的命题依据是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物流配送管理》教材、教学大纲和本考核说明。
四、考核要求本课程是一门专业必修课,主要考核学生对基本知识、基本理论的理解和应用能力,从了解、熟悉、掌握三个层次来要求。
要求学生了解本课程的相关知识;掌握本课程的基本理论,不仅要知道是什么,还要知道为什么;重点掌握是要求学生能综合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根据所给的条件,灵活自如地分析和处理实际问题。
五、命题原则1.本课程的考试命题在《物流配送管理》课程教学大纲、本考核要求和文字教材范围之内。
主要考查对基本知识的识记能力,以及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对实际问题进行分析、解决的能力。
2.试卷将尽可能兼顾各个能力层次。
在一份试卷中,各层次题目所占分数比例大致为:了解占10%左右,熟悉占30%左右,掌握占60%左右。
3.试卷要合理安排题型的比重及分数比例。
主要有单项选择题(20%)、多项选择题(20%)、判断正误题(20%)、问答题(24%)案例分析题(16%)五种题型。
4.试题的能力层次和题型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在各题型中,都可以含有不同能力层次的题目。
命题时要两者兼顾,在一份试卷中保持合理结构。
六、考核形式平时考核成绩为考勤和平时作业;期末考试为闭卷笔试。
七、答题时限期末考试的答题时限为120分钟。
第二部分课程考核内容和要求第一章配送概述1、了解配送的产生与发展;2、全面理解配送的含义及功能要素;3、熟悉配送的类型及特征;4、掌握配送的基本概念及配送合理化;第二章配送中心概述1、了解配送中心的形成和发展;2、熟悉配送的作用和功能;3、掌握配送中心的概念和类型;4、掌握配送中心设计、规划的基本内容和方法;5、掌握配送中心的选址因素和方法;第三章配送作业流程1、了解配送的基本业务模式类型;2、了解配送活动的基本环节和基本作业;3、熟悉新型的配送模式和配送流程;4、培养学生从事配送工作的能力;第四章配送中心作业管理1、了解配送中心作业流程;2、掌握进货作业的基本流程及计划;3、了解搬运作业和储存作业的基本内容;4、掌握盘点作业的步骤、种类、方法和结果评估;5、掌握订单处理的基本步骤及作业内容;6、掌握拣货作业的要点、策略及拣货模式;7、掌握补货作业和出货作业的基本知识;8、了解配送中心运输作业的基本知识;第五章库存控制1、了解配送中心库存控制的意义和目的;2、理解库存控制、库存水平、经济订货批量相关概念;3、掌握库存控制决策的因素;4、掌握库存控制系统要素;第六章配送运输管理1、掌握配送与运输的区别和联系;2、了解5种运输方式及各自的特点;3、了解输配送系统的构成;4、掌握输配送系统规划的内容及方法;5、了解输配送作业管理的要求;6、掌握输配送系统合理化的途径;第七章低温冷冻配送管理1、掌握低温物流的基本概念;2、熟悉低温物流硬件与软件的规划内容;3、明确低温物流信息系统管理框架;4、了解低温物流作业管理内容;第八章配送中心信息系统1、了解配送中心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关系;2、掌握配送中心物流信息的特点、作用和意义;3、掌握配送中心规划的基本步骤;4、掌握配送中心信息系统的一般框架;第九章配送中心管理1、了解配送中心的组织形式结构;2、掌握配送中心的人力资源获取、开发与利用;3、熟悉配送中心成本的组成;4、掌握成本核算的基本内容;5、掌握物流人员聘用、升迁、薪资制度和成本核算分析;第十章配送中心运作绩效评价1、了解配送中心绩效评价的意义、原则、流程和框架;2、熟悉营销配送中心绩效评估的因素;3、掌握配送中心各绩效评价指标、衡量方法;第十一章物流现代化技术1、了解当前物流现代化技术的主要类型、特点及主要运作手段;2、掌握及时制、快速响应系统等概念和原理及在物流行业中的应用;3、了解物流现代化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配送管理实务》课程标准
《配送管理实务》课程标准课程编码:适用专业:物流管理学时:72一、课程性质及与地位(一)课程性质《物流配送管理》是物流管理专业的专业核心课。
该课程的开设旨在使学生全面了解物流配送的作业流程、基本原理,现代物流配送的方式与技术,物流配送中心的信息与成本管理就、配送中心绩效管理等。
(二)课程定位本课程的先修课程有《物流基础》、《物流采购》、《仓储管理实务》、《物流信息》等,后续课程有《供应链管理》、《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等。
二、课程教学目标和基本要求(一)课程教学目标该课程主要内容包括配送与配送中心认知;配送类型和配送模式;配送设施和设备管理;配送中心作业流程;现代配送中心的信息管理、配送方案的优化设计等。
(二)课程基本要求1.知识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理解和掌握配送的含义及模式;配送的基本流程、配送中心的选址与规划;配送中心设施设备的种类及运用;配送路线的选择与优化、配送中心绩效评估方法等基本理论知识。
2.能力要求学生能独立或与他人合作完成订单处理作业、拣货作业、补货与盘点作业、流通加工作业、出货与包装作业、配货与送货作业;能结合具体工作任务要求选择和使用搬运、拣选、配送等物流设备,高效完成配送任务;学生会通过对工作效果的评价与分析,提出改进策略以提高配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服务质量。
3.素质要求本课程要求学生能具备爱岗敬业,踏实肯干的职业素质,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在工作中灵活运用。
三、课程教学内容及要求四、综合技能实训内容配送中心选址与规划;配送中心作业流程实训;配送方案优化设计实训、配送中心绩效评估实训等。
五、课时安排六、考试考核采用过程考核(平时上课表现及任务完成情况考核)与课程考核(期末考核)相结合的方法,上课表现几作业占总评的30%,实训过程考核20%,期末考核占50%。
七、参考书目[1] 邓传红.配送实务[M].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2] 王晓阔.配送管理[M].北京: 人民交通出版社,2015[3] 沈文天.配送管理[M].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4] 张洪革,孙宏英.仓储与配送管理[M].大连: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4[5] 刘阳威.物流仓储与配送管理实务[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
配送管理教学大纲
《配送管理》课程教学大纲英文名称:Delivery Management课程代码:0315211605 学时数:48(理论40、实践8 )学分:3学分课程类别:学科专业核心课课程性质:必修适用专业:物流管理先修课程:西方经济学,管理学,现代物流管理考核方式:闭卷笔试一、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作用本课程是物流管理专业必修的学科专业核心课程。
“配送”与“运输”、“仓储”在物流管理专业课程框架中作为核心课程,同时也是物流行业主要职业岗位的技能框架基础。
本课程是物理管理专业学科专业核心课程之一,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配送的基本运作模式与方法,掌握按照用户的需要,有效、合理地开展物流配送活动,不断提高物流服务水平与物流配送效率,降低物流配送成本的方法,从而使学生掌握物流从业人员必须具备的重要职业技能。
二、教学内容及要求(一)认知配送【教学要求】掌握配送的概念;理解配送的分类;理解配送的模式与基本流程;掌握常见的配送企业组织结构类型;理解配送企业的基本分类;了解配送发展现状及趋势。
【教学内容】1.物流配送概述2.走进配送企业【教学重点】配送与传统送货的关系;配送的分类【教学难点】配送模式(二)认知配送中心【教学要求】掌握配送中心的含义和功能;理解配送中心的作用;了解不同类型配送中心的特点和适用范围;了解国内外配送中心的发展趋势。
【教学内容】1.配送中心概述2.国内外配送中心的发展【教学重点】配送中心的基本结构【教学难点】配送中心与物流中心的关系(三)进货与储存作业【教学要求】掌握进货作业流程;熟悉影响进货作业的因素;掌握货物分类与编码的方法;了解配送中心商品验收的内容;掌握储存作业的定义与目标‘’熟悉货物储存的原则;掌握四号定位的方法;掌握盘点的内容、步骤与盘点分析。
【教学内容】1.进货作业2.储存作业【教学重点】商品分类与编码;盘点方法及盘点结果分析【教学难点】储存合理化原则及措施(四)订单处理作业【教学要求】理解订单处理的概念;掌握订单处理的流程;了解存货分配与缺货处理原则;掌握拣货时间的计算方法;理解订单处理状态跟踪管理的方法。
《配送中心运作与管理》课程考核说明(精)
《配送中心运作与管理》课程考核说明第一部分课程考核的有关说明一、考核对象本课程考核对象为广播电视大学物流管理专业 (本科的学生。
二、考核方式本课程考核采用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方式。
形成性考核包括四次平时作业,平时作业成绩占学期总成绩的 30%。
终结性考核即期末考试,期末考试成绩占学期总成绩的 70%。
没有完成平时作业者不能取得本课程的终结性考核资格或本课程的学分。
三、命题依据本课程的命题依据是“配送中心运作与管理”课程教学大纲、文字教材(白世贞、言木主编的《现代配送管理》 ,电子物资出版社 2005年 1月第 1版和本考核说明。
四、考试要求本课程是一门专业课, 要求学生在学完本课程后, 能够掌握本课程的基本知识, 并具有应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据此, 本课程终结性考核着重考查基本知识和分析理解能力两个方面,包括“了解、一般掌握、重点掌握”三个层次。
五、命题原则1.本课程的考试命题在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目的、教学要求、教学内容和《现代配送管理》文字教材范围之内, 既考查对基本知识的识记能力, 也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期末考试命题力求覆盖面广一些,并突出课程的重点内容。
3. 试卷将尽可能兼顾各个能力层次。
在一份试卷中, 各层次题目所占分数比例大致为:了解 10%左右,一般掌握 25%左右,重点掌握 65%左右。
4.试卷要合理安排题目的难易程度。
题目的难易程度分为:易、较易、较难、难四个等级。
在一份试卷中,各个等级所占的分数比例大致为:易 20%,较易 30%,较难 30%, 难 20%。
试题的能力层次和难易程度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在各个能力层次中, 都可以含有难易程度不同的题目。
命题时要两者兼顾,在一份试卷中保持合理结构。
六、试题类型及结构1.期末考试题型:(1单项选择题:要求在所给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
此类题目占全部试题分值的 20%。
(2多项选择题:要求在所给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多个正确答案。
物流配送管理考核与评价
物流配送管理考核与评价
1.理论考核
采取闭卷答题的形式,占课程总成绩的50%,在学期末进行。
理论考核主要考核学生对配送的基本概念,配送作业模式、作业流程、作业方式、作业规范及所遵循的原则,对配送成本核算及主要绩效指标的掌握和理解。
2.实践考核
采用配送实际作业操作形式,占课程总成绩的50%,考核随堂进行。
实际作业操作考核是结合具体的工作任务,重点是对学生工作过程的考核,操作以小组为单位,考核也以小组为单位,小组成绩即为小组中每个成员的成绩。
考核内容包括:学生对作业流程、作业规范、作业标准等内容的掌握与应用;信息技术的应用,物流设施与设备的应用等;工作的组织计划、责任分工、过程控制、效果自我评价、持续改善等内容。
《配送管理》课程标准
《配送管理》课程标准课程名称:《配送管理》适用专业:物流管理专业群——物流管理专业1.前言1.1 本课程在相关专业中的定位本课程是物流管理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也是专业必修课程。
本课程的目的是培养物流管理专业的学生熟练掌握配送企业作业过程的主要操作技能,配送业务的计划运作能力、配送作业现场指挥与控制能力、配送中心库存控制能力以及配送成本的核算能力。
本课程以“现代物流管理”的学习为基础,同时与“采购与仓储管理实务”和“运输管理实务”这两门课程相衔接。
学好本课程也可为学生提供将来从事货运代理业务相关工作所必需的知识和技能基础。
1.2 本课程的基本教学理念(一)突出学生主体,注重学生的能力培养《配送管理》课程打破原有的以理论为主的内容结构和课序,依据配送中心业务流程(工作过程),根据任务功能进行模块设计,重视实践教学,强调“做中学、学中做,学中教”。
在内容组织上,从培养学生相应的知识目标、技能目标和素质(态度)目标着手进行选取与整合。
根据岗位工作任务确定模块学习内容,按着知识目标、技能目标和态度目标的形成序列,确定课序,安排进度,规定课时。
本课程在目标设定、教学过程、课程评价和教学资源的开发等方面都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注重学生实际操作能力与应用能力的培养。
课程实施应成为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构建知识、提高技能、活跃思维、展现个性和拓宽视野的过程。
(二)尊重个体差异,注重过程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本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倡导自主学习,启发学生对设定状况积极思考、分析,鼓励多元思维方式并将其表达出来,尊重个体差异。
建立能激励学生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发展的评价体系。
该体系由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构成。
在教学过程中应以形成性评价为主,注重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
终结性评价应注重检测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
评价要有利于促进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和健康人格的发展。
建立以过程培养促进个体发展,以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教学过程的双向促进机制,以激发兴趣、展现个性、发展心智和提高素质为基本理念。
《配送管理》课程标准(高职)
《配送管理》课程标准一、课程信息表1课程信息表表课程标准开发团队名单(含校外专家)二、课程性质《配送管理》是物流管理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让学生掌握配送作业管理的基本理论,训练学生在现代化信息技术下,快速集货、拣选、配装、送货的能力,最大限度满足客户多品种、小批量购买的需求,为后续课程及顶岗实习的学习做好准备。
三、课程目标(一)知识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掌握如下知识:1、配送及配送中心的基本理论知识;2、配送作业的基本流程;3、各类型配送中心配送作业的区别;4、成本与绩效优化的基本知识。
(二)能力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形成如下能力:1、能正确运用物流行业的技术标准、规范组织施工;2、能正确填写一般物流配送过程涉及到的相关资料;3、能合理安排、协调物流配送的进行;4、能正确运用物流配送中的各种知识能力进行实际操作。
5、具备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职业道德和法律意识;6、具有健康的心理、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和客户服务意识;7、拥有健康的体魄,能适应施工岗位对体质的要求。
(三)素质目标1、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及团队协作精神。
2、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勇于创新、敬业乐业的工作作风。
4、培养学生的风险意识。
5、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心。
四、课程学分与时数分配五、课程设计思路市场需求研究通过对乃至大西南地区物流的发展研究确立了市场对物流专业人才的需求,从而确定了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2.企业岗位需求研究在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前提下,对相关物流企业的研究确定了物流公司岗位分布,确定了《配送管理》课程培养的技能方向。
3.学情研究学习本门课程之前,物流专业学生已经学习了《物流管理基础》《物流设施与设备》等课程,掌握了有关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具备了一定的分析判断能力和软件操作能力,并对物流有了一定的了解。
这些都为后面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同时,在本门课的教学中,我们还充分考虑了相关课程之间的联系。
配送行业考核管理制度
配送行业考核管理制度一、考核管理制度的基本原则1. 公正、公平:对所有配送员进行公正、公平的考核管理,不偏袒任何一方。
2. 进步性:鼓励配送员不断提高自身配送服务水平,促进业务的进步和发展。
3. 量化标准:制定明确的量化标准,便于对配送员的工作进行客观评价。
4. 激励约束:对考核结果进行激励和约束,既鼓励优秀的配送员,又约束不合格的配送员。
5. 完善性:不断完善和调整考核管理制度,以适应行业的发展和变化。
二、考核管理制度的内容1. 考核对象:包括所有从事配送工作的配送员。
考核的主要内容包括送货时间、货物完好率、服务态度和客户评价等。
2. 考核标准:(1)送货时间:以订单的预期送达时间为标准,对配送员的送货时间进行考核。
配送员送货时间超过预期时间的情况将被扣分。
(2)货物完好率:在配送过程中,货物完好率是非常重要的指标。
对于配送员出现货损的情况将进行相应扣分。
(3)服务态度:配送员对顾客的服务态度,包括上门前的电话沟通、送货过程中的礼貌和微笑,以及解决问题的主动。
这些都是重要的考核内容。
(4)客户评价:顾客的满意度是重要的考核标准,客户评价不好的配送员将受到相应的扣分。
3. 考核周期:根据配送员工作的性质和实际情况,制定考核周期,一般以月度为周期进行考核。
4. 考核方式:(1)定期面对面评估:由公司安排专人对配送员进行面对面的考核评估,主要针对配送员的工作情况和服务态度进行评价。
(2)客户评价:对配送员的服务态度进行客户评价,客户满意度将作为配送员的重要考核指标。
(3)系统评价:通过系统数据对配送员的送货时间、货物完好率等进行评价,形成考核报告。
5. 考核结果的处理:(1)激励:对于考核成绩优秀的配送员,公司将给予相应的奖励或表彰,以激励其提高服务水平。
(2)约束:对于考核成绩不理想的配送员,将给予相应的处罚或警告,敦促其改进工作态度和提高服务质量。
(3)培训:对于考核成绩较差的配送员,公司将给予相应的培训和指导,帮助其改善服务质量。
配送管理课课程设计
配送管理课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通过学习配送管理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使学生能够理解配送管理在物流系统中的重要性,掌握配送计划和配送路径的优化方法,提高学生在实际工作中对配送资源的管理和调度能力。
1.理解配送管理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2.掌握配送计划的制定和实施流程。
3.学习配送路径优化的方法和技巧。
4.能够运用配送管理的基本原理解决实际问题。
5.能够运用配送计划软件进行配送计划的制定。
6.能够运用配送路径优化算法进行配送路径的优化设计。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物流配送行业的兴趣和热情。
2.培养学生对配送管理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3.培养学生团队协作和沟通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配送管理的基本概念、配送计划的制定、配送路径的优化和配送资源的管理等四个部分。
1.配送管理的基本概念:包括配送的定义、特点、目标和原则等内容。
2.配送计划的制定:包括配送需求的预测、配送资源的配置、配送计划的编制和实施等内容。
3.配送路径的优化:包括配送路径的定义、优化目标和方法,以及常见的路径优化算法等内容。
4.配送资源的管理:包括配送中心的选址、配送设备的选型、配送人员的培训和管理等内容。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实验法和小组讨论法等。
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掌握配送管理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学会如何运用配送管理的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
3.实验法:通过软件模拟和实验设备操作,使学生掌握配送计划和配送路径的优化方法。
4.小组讨论法:通过小组合作和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的传授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配送管理教材,用于学生学习和参考。
2.参考书:物流配送相关的参考书籍,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料。
3.多媒体资料:包括教学PPT、视频和案例分析资料等,用于辅助教学。
《仓储与配送管理》考评方式
《仓储与配送管理》考评方式与标准一、考核标准本课程考核包括过程考核和期终考核两部分。
其中:过程考核包括实践教学考核和理论考核。
第一、实践教学考核的目的是检验学生技能的掌握情况。
具体考核办法为:学生参与实践教学的态度占30%;学生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表现出的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管理能力占40%;作业或成果完成情况占10%;相关报告和汇报撰写情况占20%。
第二、理论教学考核包括知识模块考核和单元测试,可动态地、及时地考核学生对管理基本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期终考核为综合测试。
期终综合测试题从题库中选择。
题型包括选择题、名词解释题、简答题、论述题及案例分析题,主要考核学生对管理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
二、实践考核方式(一)过程考核(85分)1.课堂考勤、学习态度(10分) :遵守课堂纪律、无迟到早退,能积极参与老师的教学;2.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实际操作能力(40分):能够利用各种媒体或实际生活中遇到的资料提出相应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措施,并能开展讨论;根据教师给定的任务按要求操作完成;3.团队协作能力(20分):能够听从其他组员意见,群策群力,发挥自身特长,与组员共同解决问题;2.成果考核(15分)学生提出的意见或者建议、方案,解决问题的方法,具有合理性与可行性,得到其他同学与老师的肯定。
三、实践评价标准(一)对学生的评价1.学生自评①能够快速领会任务并进入角色;②是否肯于倾听和评价其他组员;③是否能够提出自己的见解;④是否能够分析一个方案的可行性;⑤是否能够与其他同学分享自己的所得。
2.学生互评①操作符合规范;②方案设计是否具有可行性;③是否具有解决处理问题的能力。
3.教师评价①是否是群策群力的成果;②展示成果的有效性;③运用已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对教学效果的评价1.学生评价①布置的任务是否难度适中;②通过此次实际操作是否提高了自己的能力;③此次实际操作是否学到了想学的专业知识。
2.教师评价①是否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②通过不同的教学方法是否很好的展示了专业知识;③学生是否学会了独立分析、解决课程涉及的相关问题;④学生是否很好的学习到了专业知识。
物流配送管理课程标准
《配送管理》课程标准一、课程信息课程名称:配送管理课程类型:专业核心课课程代码:授课对象:物流专业学分:3.0先修课:物流管理概论学时:72后续课:供应链管理制定人:苗壮制定时间:2011.5二、课程性质《配送管理》是高职高专物流管理专业的核心专业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配送中心管理与运作的基本理论与实践。
使学生熟练地运用配送中心管理与运作的理论完成配送中心企业整个业务操作过程,达到我国物流配送中心企业对配送中心管理与运作专业人才的相关要求。
课程教学中做到: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注重基本技能的培养;理论知识联系配送中心企业实际工作要求;着重培养学生的岗位能力;课程符合对高职学生的要求。
其功能在于培养学生具备配送中心管理与运作的基本知识,学会理论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本课程的重点是配送中心的功能的理解和运用,学会备货管理、分拣管理、配送与流通加工、包装管理、存储管理、装卸搬运管理、送货管理、退货管理和配送中心信息系统管理等操作。
三、课程设计1、课程目标设计(1)能力目标总体目标:配送中心是物流配送网络中的枢纽,也是流通领域实施供应链管理的重要设施之一。
配送中心由于投资巨大,营运过程存在一定的风险,所以其规划设计和管理系统动作的好坏对物流配送效益有很大的影响。
配送中心在物流运作过程中能对运输、保管、装卸、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订单处理、集中分货、开箱拆零、拆包分装、入库登记、库存管理、统计管理、统计查询、拣选、分类、盘点和编制报表等各项工作进行现代化的统一管理,并实施有效的运营。
配送中心在物流业中作用极大,加速了商品流通,减少了商品损耗、降低了流通成本,提高了库存周转率,降低了超市连锁系统的采购、验货和入库的费用,减少了仓库面积,节约了土地面积、人力和财力,提高了经营灵活性和工作效率。
具体目标:有强烈的事业心、高度的责任感和正直的品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有较好的语言表达能力;数据分析与处理能力;总结工作结果的能力;讲诚信,遵守职业道德与法规。
配送考核管理制度
配送考核管理制度一、前言随着电商行业迅猛发展,配送服务作为其中一个重要环节,对电商企业的运营效率和客户满意度都有着重要影响。
因此,建立完善的配送考核管理制度,对于确保配送服务质量,提升企业竞争力和市场形象,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就配送考核管理制度的建立、实施和优化等方面进行详细探讨。
二、考核管理制度建立1. 目标制定在建立配送考核管理制度之前,首先需要明确考核的目标和指标。
配送考核的目标应该是既能满足客户需求,提高配送服务质量,又能保障企业的经济效益。
具体的考核指标可以包括配送时效、配送准时率、货损率、客户满意度等。
2. 制度建立根据考核的目标和指标,企业需要建立配送考核管理制度的相关规定和流程。
其中应包括:考核指标的设定、考核方法的确定、考核责任人的明确、考核结果的反馈和奖惩措施等内容。
3. 制度宣传在制度建立完成后,企业需要对制度进行宣传和培训。
员工应该清楚了解配送考核制度的相关规定和流程,明确自己的责任和义务,提高员工对制度的认可和执行力度。
三、考核方法的确定1. 数据考核配送考核主要依靠数据进行,因此需要建立完善的数据采集和分析体系。
配送时效可以通过订单配送时间与客户要求配送时间的差异来进行考核;配送准时率可以通过配送完成时间与计划配送时间的比例来进行考核;货损率可以通过损坏商品数量与总配送数量的比例来进行考核;客户满意度可以通过客户反馈调查和投诉率来进行考核。
2. 考核周期配送考核可以根据不同的指标和要求进行不同的考核周期。
一些关键指标可以进行日常考核,例如配送时效和配送准时率;一些较为重要的指标可以进行周度或月度考核,例如货损率;一些客户满意度相关的指标可以进行季度或年度考核。
3. 考核结果反馈配送考核的结果应该及时反馈给相关的配送人员和部门。
通过反馈的结果,可以及时发现问题,进行整改和改进,提升配送服务质量。
四、考核责任人的明确1. 配送员配送员是配送服务的最后一环,直接影响着客户的满意度和企业形象。
《配送管理实务》课程标准
《配送管理实务》课程标准【课程名称】配送管理实务【适用专业】高等职业院校物流管理专业1、课程性质根据物流管理专业从业人员调查分析汇总,以及国家助理物流师职业资格标准,本课程定位为国家助理物流师职业核心课程、物流管理岗位群的核心课程,重点培养学生对物流配送环节中各种配送方式费用计算、配送单据的填制等核心能力。
本课程依托湖州市公共实训中心、全国物流技能大赛储配方案设计的操作规范和技能要求来对学生的职业能力进行培养。
2、设计思路本课程标准的设计以职业需要为导向,在专业人才需求调研和专业建设改革的基础上,邀请配送中心和交通行业的专家学者与企业技术人员等对物流专业相应配送岗位的任务和职业能力进行分析分解,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确定课程的教学内容和实践项目,本课程涉及的领域是劳动技术密集的行业,所以课程标准要力求追踪行业技术动态,及时涵盖先进技术在配送领域的应用情况。
通过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掌握配送作业组织的技术和方法,提高综合职业能力。
3、课程目标通过任务驱动型项目教学活动,使学生掌握物资配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初步形成一定的学习能力和课程实践能力,并培养学生诚实、守信、合作、敬业等良好品质,以及提高学生综合运用专业知识技能的素质。
课程能力目标(1)能根据企业的商品特性、缺货成本,配送成本、销售额、利润总额、客户满意度等指标的权重为企业选择合适的配送模式。
(2)能根据配送成本和配送要求程度的不同,利用悲观原则、乐观原则、折衷原则,等概率原则、最小后悔值等方法,在非确定型决策的情况下,为企业选择合适的配送模式(3)能结合客户档案,根据客户订单情况,对客户订单的有效性进行判断,并对问题订单进行处理。
(4)能够针对库存满足客户需求的商品进行客户优先权的划分,并对库存进行合理分配。
(5)能够根据客户订单处理情况,制作拣货单、出库单、送货单,并对缺货资料进行整理。
(6)能够利用周转率原则,对将要入库的商品的商品合理分配储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配送管理》课程考核说明
一、课程名称:配送管理
二、课程性质及学分:必修, 4 学分
三、考核方式:小论文
四、考核对象:物流管理(本科)12 级
五、考核目的:
《配送管理》是物流管理专业的专业核心课。
该课程主要讲授配送管理和配送中心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配送中心运作与规划特点、运作模式及发展趋势。
本课程采取的考核方式体现了CTE 教学理念,加强了教学过程的考核与管理,能够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
同时结合期末的课程论文,了解学生对配送与配送中心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配送中心规划设计的认识与理解的程度,通过论文撰写反映学生对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对配送活动与配送中心运作和规划问题的捕捉及分析能力。
六、考核要求本课程要求每名学生在课程结束后提交一份纸质版打印的小论
文。
(一)考核内容
1.题目:XX 配送中心规划设计。
(XX :行业或企业),不超过25个字。
2.摘要与关键词
(1)摘要
摘要应概括地反映出课程总结的目的、内容、方法、成果和结论。
摘要中不宜使用公式、图表,标注引用文献编号。
中文摘要以200-300 字为宜。
标题下面是摘要。
摘要上方的标题要与正文标题一致。
(2)关键词
关键词要选择能覆盖课程总结主要内容的,具有提示性的通用技术词条。
关键词一般为3-5 个,按词条的外延层次排列,外延大的排在前面。
3.目录
(1)目录按章、节、条、款、项五级标题编写,要求标题层次清晰。
(2)目录应包括正文、参考文献、附录等。
4.正文
(1正文一般应包括绪论(引言、前言)、主体内容、结论等部分。
(2论文内容要围绕所学课程内容,对某一具体配送中心进行规划设计。
(3)论文内容不要过多,杜绝大而空的论文,杜绝抄袭和照搬复制现象。
(4)字数要求:论文字数不少于5000字。
不符合要求者判为不及格。
(二)评分标准及分值构成
期末论文总计100分,占总成绩比例为30%。
1 •题目拟定符合要求。
10分
2 •论文结构完整、合理,有条理性,语句通顺、使用恰当。
15分
3 •内容论述、分析充分,能结合所学知识对配送中心进行合理规划设计,
或就某一问题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
50分
4 •字数符合规定:10分
5 •格式规范:15分
小论文评分指标主要有选题、结构、格式、字数、内容表述,共5项,具体分值构成见下表。
(三)小论文格式
1. 论文封面使用物流贸易学院大作业统一封面。
2. 论文格式要求:
(1)章标题:3号宋体,加黑。
段前段后后空一行。
居中
(2)节标题:4号宋体,加黑。
段前段后空0.5行。
(3)条标题:小4号宋体
(4)正文:小4号宋体
(5)页码:5号宋体,居中,从正文开始逐页加页码1, 2,
(6)数字和字母:Times New Roma n体
(7)行间距:20 磅
(8)摘要:摘要二字小四号,黑体,摘要内容小四号,宋体关键字:小四号,与摘要之间空一行,每个关键字之间用“;”分隔
(9)目录:“目录”二字为二号,加黑,段前段后空一行,居中,目录内容四号,宋体,行间距20 磅。
(10)页眉:宋体,五号,居中。
内容:西安欧亚学院物流管理专业(本科)正文中设置页眉。
(11)正文层次样式:
1 XXXXXXXXX
1.1 XXXXXXXXX
1.1.1 XXXXXXXX
(1)XXXXXX
① XXXXXX
2 XXXXXXXXX
结论(格式同章标题)参考文献(格式同章标题)附录(格式同章标
题)
(12)装订顺序
封面
摘要
目录
正文装订:左侧距离页面 1 厘米处订书机装订。
5.论文单面打印,包括封面、正文,打印纸为A4 型白纸,(纸张表面不允许有任何自带的印刷图案或字迹)。
6.请按照上述要求撰写,一切不符合以上要求的均判为不及格
(四)提交的时间
2014年6月13日之前交至各个班级学习委员处,逾期不提交者视为缺考。
任
课教师:晁翠华
2014.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