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乡的诗句——《夜雨寄北》

合集下载

雨夜听雨的经典诗句

雨夜听雨的经典诗句

雨夜听雨的经典诗句雨夜听雨的经典诗句一直是诗人们倾述心声的绝佳途径之一,飞扬的雨滴,淅沥的声音,伴随着那一份淡淡的忧伤,让人陶醉在诗歌的世界里。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些经典的雨夜听雨诗句,感受那雨夜中的诗意风景。

1.唐代诗人白居易在其《夜雨寄北》中写道:“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清秋北国多佳景,落英缤纷摇曳丝。

”这首诗歌描述了诗人在雨夜寄情北国的心情,其间所描绘的悲凉之感酣畅淋漓,让人沉浸其中。

2.宋代诗人杨万里的《雨夜》一诗写道:“洒灯如吹烛,清悠不见人。

忽闻水漉漉,又称夜雨频。

月明中庭空,泥上鸟飞痕。

不去归来路,何妨听此辞。

”诗中怡情悠远,境界清超,深深地抒发了诗人内心的恬静之意。

3.明代诗人唐寅的《雨中花》写道:“风送蓓蕾香满衣,雨洗花瓣冷如水。

雨后竹阴翠色闲,菊花高卧独秋鸣。

”字句悠转流畅,境界清新婉润,让人感受到轻盈的雨丝,飘逸的花影,以及夜色中的宁静美好。

4.唐朝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写道:“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这首写山水的名篇,以雨夜赋予的宁静气息,加上古风瑰丽的结构,使这首诗歌成为千古之作,传颂不衰。

5.唐代诗人王之涣的《凉州词》写道:“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这首名篇,以雨夜雪景为背景,描述凉州的憔悴、空灵、苍凉,穿插着对时光变化的感慨,让读者深感诗人的思乡之情和对生命无常的思考。

6.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写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这首诗以雨夜为背景,描述旅人在荒野行走的情景,婉转地表达了离别的悲伤和对“一切皆有定数”的深深思考。

7.唐代诗人李商隐的《夜雨寄北》中写道:“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这首诗意深沉,以雨夜为背景,写出了诗人对远方的思念和对无常性的感慨。

同时,诗中几句诗句“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也成为了文学名言。

思乡诗句100首

思乡诗句100首

思乡诗句100首(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小学作文、初中作文、高中作文、体裁作文、作文素材、作文指导、好词好句、读后感、观后感、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elementary school essays, middle school essays, high school essays, genre essays, essay materials, essay guidance, good words and sentences, reading feedback, observation feedback,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essay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思乡诗句100首1、《夜雨寄北》李商隐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夜雨寄北》知识点解析

《夜雨寄北》知识点解析

1. 诗歌背景与作者简介1.1 诗歌背景1.1 诗歌背景夜雨寄北是唐代文学家杜甫的一首诗歌,写于公元760年。

这首诗是杜甫在被贬谪到草堂时写的,当时他身处草堂,与家人分离,心情孤寂。

诗中的夜雨象征着他的思乡之情,寄托了他对北方故乡的思念之情。

这首诗表达了杜甫对家乡的眷恋,以及他在困境中的孤独和无助的心情。

示例:1.1.1夜雨寄北这首诗描绘了杜甫在草堂的孤独和思乡之情。

诗的开头就写道:“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这两句诗表达了杜甫对归期的不确定和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他被贬谪到巴山,而夜雨涨秋池则象征着他的孤独和无助。

整首诗通过描绘夜雨和秋池的景象,表达了杜甫对家乡的思念和对困境的无奈。

示例:1.1.2诗的最后两句写道:“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这两句诗表达了杜甫对国家的忧虑和对国家前途的期待。

他希望能有英雄出现,能够改变国家的命运,不让胡马越过阴山。

这里的龙城和胡马都是象征性的意象,代表着国家的命运和外来的侵略。

通过这样的对比,杜甫表达了对国家的关切和对未来的希望。

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了解到杜甫在被贬谪期间的心情和思想。

他通过描写夜雨和秋池的景象,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和对困境的无奈。

同时,他也表达了对国家的忧虑和对未来的希望。

这首诗以其深刻的情感和独特的表达方式,成为了杜甫的代表作之一。

1.2 作者简介1.2 作者简介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著名诗人,被誉为“诗圣”。

他出生在一个贫寒的士人家庭,自小聪明好学,酷爱文学。

然而,由于家境贫寒,他多次参加科举考试都未能成功,生活一度陷入困顿。

杜甫在诗歌中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对人民苦难的同情,被誉为“诗史”。

他的诗歌作品广泛涉及政治、社会、人生哲理等各个领域,具有深厚的思想内涵和艺术价值。

他的诗歌风格独特,以豪放、激昂、慷慨激昂而著称,对后世诗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杜甫的诗歌创作以自然景物、社会现象和人民生活为题材,他以真实的笔触描绘了社会的黑暗和人民的疾苦。

李商隐《夜雨寄北》赏析:情感深邃的夜雨思愁诗

李商隐《夜雨寄北》赏析:情感深邃的夜雨思愁诗

李商隐《夜雨寄北》赏析:情感深邃的夜雨思愁诗《夜雨寄北》是唐代诗人李商隐创作的一首脍炙人口的抒情短诗。

这首诗是作者身居异乡巴蜀时,以诗的形式写给远在长安的妻子的复信,表达了深切的思念之情和羁旅之苦。

以下是对该诗的详细赏析:一、作品原文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二、译文及注释1、译文你问我回家的日期,我还没有确定日期,此刻巴山的夜雨淅淅沥沥,雨水已涨满秋池。

什么时候我们才能一起秉烛长谈,相互倾诉今宵巴山夜雨中的思念之情。

2、注释寄北:写诗寄给北方的人。

诗人当时在巴蜀(现在四川省),他的亲友在长安,所以说“寄北”。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亲友的深刻怀念。

君:对对方的尊称,等于现代汉语中的“您”。

归期:指回家的日期。

巴山:指大巴山,在陕西南部和四川东北交界处。

这里泛指巴蜀一带。

秋池:秋天的池塘。

何当:什么时候。

共:副词,用在谓语前,表示动作行为是由两个或几个施事者共同发生的。

可译为“一起”。

剪西窗烛:剪烛,剪去燃焦的烛芯,使灯光明亮。

这里形容深夜秉烛长谈。

“西窗话雨”“西窗剪烛”用作成语,所指也不限于夫妇,有时也用以写朋友间的思念之情。

却话:回头说,追述。

三、创作背景这首诗是李商隐滞留巴蜀时寄怀长安亲友之作。

从诗歌的内容和所表现的情感来看,被怀念的当是与作者关系非常亲密的人。

因为长安在巴蜀之北,故题作《夜雨寄北》。

在南宋洪迈编的《万首唐人绝句》里,这首诗的题目为《夜雨寄内》,意思是诗是寄给妻子王晏媄的。

李商隐于大中五年(851)七月赴东川节度使柳仲郢梓州幕府,而王晏媄是在这一年的夏秋之交病故,李商隐过了几个月才得知妻子的死讯。

现传李诗各本题作《夜雨寄北》,“北”就是北方的人,可以指妻子,也可以指朋友。

有人经过考证,认为它作于作者的妻子王氏去世之后,因而不是“寄内”诗,而是写赠长安友人的。

但从诗的内容看,按“寄内”解,似乎更确切些。

四、作品赏析1、整体赏析此诗第一句“君问归期未有期”,一问一答,先停顿,后转折,跌宕有致,极富表现力。

夜雨寄北诗歌赏析练习题

夜雨寄北诗歌赏析练习题

夜雨寄北诗歌赏析练习题一、选择题A. 杜甫B. 李白C. 李商隐D. 王之涣2. 《夜雨寄北》这首诗的主题是:A. 思乡B. 思友C. 赏月D. 咏史A. 夜雨B. 寄北C. 巴山D. 秋池二、填空题1. 《夜雨寄北》中的诗句“君问归期未有期”,表达了诗人对友人询问归期的______之情。

2. 诗中的“______涨秋池”形象地描绘了夜雨的景象。

3.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______时”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相聚时光的期盼。

三、判断题1. 《夜雨寄北》这首诗是李商隐在南方游历时所作。

(√/×)2. 诗中的“巴山夜雨”是指四川地区的夜雨。

(√/×)3. 《夜雨寄北》与《夜泊牛渚怀古》是同一首诗。

(√/×)四、简答题1. 请简要分析《夜雨寄北》这首诗的意境。

2. 诗中的“巴山夜雨”意象有何独特之处?3. 请阐述《夜雨寄北》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五、诗歌鉴赏题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1. 请分析诗中“君问归期未有期”这一句的妙处。

2. 诗中的“巴山夜雨涨秋池”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3. 诗人在诗末表达了怎样的愿望?六、对比分析题1. 将《夜雨寄北》与杜甫的《月夜忆舍弟》进行比较,分析两首诗在情感表达和意境营造上的异同。

2. 请对比《夜雨寄北》和《夜泊牛渚怀古》两首诗中的“夜雨”意象,谈谈你的理解。

七、改写题1. 请将《夜雨寄北》改写为一封信,表达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2. 以现代诗的形式,重新创作《夜雨寄北》这首诗。

八、联想与想象题1. 请根据《夜雨寄北》这首诗的内容,描绘一幅夜雨寄北的画面。

2. 假设你是诗人李商隐的朋友,收到这首诗后,你会如何回复?九、综合运用题1. 结合《夜雨寄北》这首诗,谈谈你对李商隐诗歌风格的认识。

2. 请以《夜雨寄北》为主题,写一篇短文,谈谈你对这首诗的理解和感悟。

十、文学常识题1. 李商隐是哪个朝代的诗人?他的诗歌风格有何特点?2. 《夜雨寄北》属于哪一类诗歌?请简要介绍该类诗歌的特点。

七年级上册古诗词赏析及训练——《夜雨寄北》

七年级上册古诗词赏析及训练——《夜雨寄北》

七年级上册古诗词赏析及训练——《夜雨寄北》夜雨寄北(李商隐)【原文】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秋涨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译文】你问我回家的日期,归期难定,今晚巴山下着大雨,雨水已涨满秋池。

什么时候我才能回到家乡,在西窗下我们一边剪烛一边谈心,那时我再对你说说,今晚在巴山作客听着绵绵夜雨,我是多么思念你!【赏析】《夜雨寄北》是晚唐诗人李商隐脍炙人口的抒情短章,是诗人隐身居遥远的异乡巴蜀写给在长安的妻子的一首抒情七言绝句。

诗人用朴实无华的文字,写出他对妻子的一片深情,亲切有味。

全诗构思新巧,自然流畅,跌宕有致,很有意境。

这是一首抒情诗。

诗的开头两句以问答的形式和对眼前环境的抒写,阐发了作者孤寂的情怀和对妻子深深的怀念的思想感情。

后两句通过设想来日重逢畅谈昔日相思的情境,反衬今夜的孤寂。

语浅情深,含蓄隽永,脍炙人口,余味无穷。

李商隐的爱情诗多以典雅华丽、深隐曲折取胜,这首诗,《万首唐人绝句》中题作《夜雨寄内》,“内”就是“内人”,指妻子。

诗人在巴山雨夜中思念妻子,充满了深深的怀念之情。

诗人用朴实无华的文字,写出他对妻子的一片深情,亲切有味。

全诗构思新巧,自然流畅,跌宕有致。

【主题】诗的开头两句以问答和对眼前环境的抒写,阐发了孤寂的情怀和对妻子深深的思念。

后两句即设想来日重逢谈心的欢悦,反衬今夜的孤寂。

【写法】三、四句是对未来团聚时的幸福想象,想象了来日聚首之时的幸福欢乐。

【常见考题】一、理解性默写1.想象将来与亲友团聚、剪烛夜话的诗句是:。

2.表达诗人思念朋友,渴望团聚的诗句是:。

3.设想未来相逢景象,表达深沉离情的句子是:。

4.盼望有朝一日与友人相聚的欢快快场景的语句是:。

5.超越时空,想象日后重逢时的情景的诗句:。

6.诗中蕴含宦途失意、羁旅他乡,思乡不得的抑郁愁苦之情,并把愁苦之情融入凄凉萧瑟1.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2.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3.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4.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5.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6.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7.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夜雨寄北》全文与赏析

《夜雨寄北》全文与赏析

《夜雨寄北》全文与赏析《夜雨寄北》是晚唐诗人李商隐的一首七言绝句,全诗内容为:“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这首诗语言朴素自然,情感真挚深沉,千百年来一直被人们传诵不衰。

接下来,我们对这首诗进行详细的赏析。

先来看首句“君问归期未有期”,这一句开篇就给人一种无奈之感。

爱人询问诗人的归期,而诗人却无法给出确切的答复。

这种不确定性和无法掌控的感觉,通过简单的七个字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出来。

“君问”表明了远方的牵挂,“未有期”则道出了诗人的无奈和苦衷。

在这句诗中,我们仿佛能看到诗人对着远方的爱人,满心愧疚又满怀愁绪的模样。

“巴山夜雨涨秋池”,这一句将笔触转向了眼前的景色。

诗人身处巴山,夜晚的雨淅淅沥沥地下着,池塘里的水也因为雨水的不断注入而上涨。

这里的“夜雨”不仅营造出了一种凄凉、孤寂的氛围,也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忧愁和思念如这雨水般连绵不断。

而“涨秋池”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情绪的积累和蔓延。

秋,本就是一个容易让人感到伤感的季节,再加上这不停的夜雨和上涨的池水,更增添了几分萧瑟和哀愁。

“何当共剪西窗烛”,诗人的思绪从眼前的凄苦景象一下子飞到了未来的美好憧憬中。

他想象着什么时候能够与爱人相聚,一起在西窗下剪着烛花,温馨而又亲密。

这里的“何当”二字,充满了期待和渴望,让人感受到诗人对团聚的急切向往。

同时,“共剪西窗烛”这个画面温馨而美好,与前面的孤寂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更加突出了诗人对幸福生活的向往。

最后一句“却话巴山夜雨时”,是诗人想象着相聚时与爱人回忆起如今在巴山夜雨时的情景。

这一句不仅巧妙地将现在与未来联系在了一起,也表现出了诗人对这段经历的珍视。

尽管此刻身处困境,但他相信,未来与爱人分享这段经历时,会别有一番滋味。

整首诗以其独特的时空交错的手法,将眼前的实景与未来的想象相结合,把诗人对爱人的思念、对归期的迷茫以及对未来团聚的期待表现得细腻而深刻。

从艺术手法上来看,这首诗语言简洁明快,却蕴含着无尽的韵味。

故乡的诗句

故乡的诗句

故乡的诗句故乡的诗句故乡的诗句11、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欧阳修2、岚雾今朝重,江山此地深。

滩声秋更急,峡气晓多阴。

望阙云遮眼,思乡雨滴心。

将何慰幽独?赖此北窗琴。

——白居易《阴雨》3、人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

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

——薛道衡《人日思归》4、悲莫悲兮生别离。

——战国·楚·屈原《九歌·少司命》5、海畔尖山似剑芒,秋来处处割愁肠。

若为化得身千亿,散上峰头望故乡。

6、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李商隐《夜雨寄北》7、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渐泪,恨别鸟惊心。

——杜甫8、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王湾《次北固山下》9、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岳飞10、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

同来望月人何在?风景依稀似去年。

——唐·赵瑕《江楼感怀》故乡的诗句21、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唐·贺知章《回乡偶书二首》2、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贺知章《回乡偶书》3、别后不知君远近,触目凄凉多少闷!——欧阳修4、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

——李白5、结交在相知,骨肉何必亲。

——汉乐府民歌《箜篌谣》6、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李白7、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李白《渡荆门送别》8、何处积乡愁,天涯聚乱流。

岸长群岫晚,湖阔片帆秋。

买酒过渔舍,分灯与钓舟。

潇湘见来雁,应念独边游。

——张乔《江上送友人南游》9、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静夜思》10、悠悠兮离别,无因兮叙怀。

——徐淑故乡的诗句31、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

——汉·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2、无穷无尽是离愁,天涯地角寻思遍。

——晏殊3、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唐·杜牧《赠别》4、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李商隐《夜雨寄北》PPT课件

李商隐《夜雨寄北》PPT课件

地理课件:/kejian/dili/
历课件:/kejian/lish i/
衬今夜的孤寂。语浅情深,含蓄隽永,脍炙人
口,余味无穷。
• 2、这首诗从时间、空间的相关变化中写出了 • 人的悲欢离合,展示了今日彼此相思之意
诗的主旨:全诗表达了游子羁旅巴山的孤 寂和思乡之情。
4. “秋”字在诗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1 )“秋”字点明了季节,渲染凄凉孤寂的 悲凉气氛; (2)烘托人物心情:诗人归期未知 的无法抑制的愁苦之情。
• 5.成语“剪烛西窗”源自本诗,结合诗歌内 容,说说“剪烛西窗”的含义是什么?
• 答:表达思念朋友,渴望团聚的感情。
• 6.“问“、“话”二字好在何处?
PPT素材:/sucai/ PPT图表:/tubiao/ PPT教程: /powerpoint/ 范文下载:/fanwen/ 教案下载:/jiaoan/ PPT课件:/kejian/ 数学课件:/kejian/shu xue/ 美术课件:/kejian/me ishu/ 物理课件:/kejian/wul i/ 生物课件:/kejian/she ngwu/
• 4.用简洁的话想像出“今夜”诗人在做什么。
• 独剪残烛,夜深不眠,在巴山秋雨中展读妻子询问 归期的信。心中充满了归期无准的郁闷孤寂。(或读 妻子的信;想象和妻子团聚。)
• 3.对《夜雨寄北》的理解不正确的是(D) • A.“君问归期未有期”所含情感是无法尽快与好友相见的无
奈。 • B.“巴山夜雨涨秋池”是说自己处境的孤寂凄冷。 • C.“何当共剪西窗烛”是指对与好友促膝深谈的深切期盼。 • D.诗中最后两句是实写自己的经历。 • 4.《夜雨寄北》诗中写思归而不得的愁苦之情的诗句是: • _君__问__归__期__未__有__期__,__巴__山__夜__雨;涨秋池 • 写出了对未来欢聚的向往之情的诗句

夜雨寄北【唐】李商隐

夜雨寄北【唐】李商隐

夜雨寄北唐·李商隐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词句注释1.寄北:写诗寄给北方的人。

诗人当时在巴蜀(现在四川省),他的亲友在长安,所以说“寄北”。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亲友的深刻怀念。

2.君:对对方的尊称,等于现代汉语中的“您”。

归期:指回家的日期。

3.巴山:指大巴山,在陕西南部和四川东北交界处。

这里泛指巴蜀一带。

秋池:秋天的池塘。

4.何当:什么时候。

共:副词,用在谓语前,表示动作行为是由两个或几个施事者共同发生的。

可译为“一起”。

剪西窗烛:剪烛,剪去燃焦的烛芯,使灯光明亮。

这里形容深夜秉烛长谈。

“西窗话雨”“西窗剪烛”用作成语,所指也不限于夫妇,有时也用以写朋友间的思念之情。

5.却话:回头说,追述。

白话译文:你问我回家的日期,归期难定,今晚巴山下着大雨,雨水已涨满秋池。

什么时候我们才能一起秉烛长谈,相互倾诉今宵巴山夜雨中的思念之情。

创作背景这首诗选自《玉溪生诗》卷三,是李商隐留滞巴蜀(今四川省)时寄怀长安亲友之作。

因为长安在巴蜀之北,故题作《夜雨寄北》。

这首诗所寄何许人,有友人和妻子两说。

在南宋洪迈编的《万首唐人绝句》里,这首诗的题目为《夜雨寄内》,意思是诗人寄给妻子的。

他们认为,李商隐于大中五年(851)七月赴东川节度使柳仲郢梓州幕府,而王氏是在这一年的夏秋之交病故,李商隐过了几个月才得知妻子的死讯。

现传李诗各本题作《夜雨寄北》,“北”就是北方的人,可以指妻子,也可以指朋友。

有人经过考证认为它作于作者的妻子王氏去世之后,因而不是“寄内”诗,而是写赠长安友人的。

从诗中所表现出热烈的思念和缠绵的情感来看,似乎寄给妻子更为贴切。

作品赏析开首点题,“君问归期未有期”,让人感到这是一首以诗代信的诗。

“期”字两见,而一为妻问,一为己答;妻问促其早归,己答叹其归期无准。

读者可以猜测到,此前诗人已收到妻子的来信,信中盼望丈夫早日回归故里。

诗人自然也希望能早日回家团聚。

关于思乡的诗句大全

关于思乡的诗句大全

关于思乡的诗句大全本文是关于关于思乡的诗句大全,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

思乡的诗句——《示儿》《示儿》原文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示儿》作者简介陆游(1125-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是南宋伟大的爱国诗人。

思乡的诗句——《天净沙•秋思》《天净沙秋思》原文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天净沙秋思》作者简介马致远(约1250-1321至1324间),字千里,号东篱,(一说字致远,晚号东篱)。

思乡的诗句——《狱中题壁》《狱中题壁》原文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狱中题壁》作者简介谭嗣同(1865-1898),字复生,号壮飞,浏阳(今湖南省浏阳县)人。

曾为候补知府、军机章京。

思乡的诗句——《回乡偶书》《回乡偶书》原文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回乡偶书》作者简介贺知章(659-744),唐代诗人。

字季真,越州永兴(今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人。

思乡的诗句——《秋思》《秋思》原文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秋思》作者简介马致远(约1250-1321至1324间),字千里,号东篱,(一说字致远,晚号东篱)。

思乡的诗句——《宿建德江》《宿建德江》原文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宿建德江》作者简介孟浩然(689~740) 唐代诗人,本名浩,字浩然。

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

思乡的诗句——《商山早行》《商山早行》原文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照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商山早行》作者简介温庭筠 (812?~870?)唐代诗人、词人。

本名岐,字飞卿,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东南)人。

温彦博裔孙。

思乡的诗句——《除夜作》《除夜作》原文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夜雨寄北》古诗解析

《夜雨寄北》古诗解析

《夜雨寄北》古诗解析夜雨连绵,北方的天空下起了绵绵细雨。

一场夜雨,寄托了诗人的思念之情。

这首古诗《夜雨寄北》描绘了诗人在远离家乡的异乡游子身份下的孤独与思念之情,表达了对亲人和故乡的思念之情。

首先,通过简短的诗句和押韵的方式,诗人很好地展示了夜雨的连绵不停。

"夜雨"二字使人联想到在寂静的夜晚,天空中雨点纷纷扬扬,密密麻麻。

"连绵"一词更是加强了雨势的连绵不断,仿佛永无止境。

"天涯"二字生动地表达了诗人远离家乡的孤独身份,"万里"二字则暗示了距离的遥远。

诗人身在他乡,思念之情倍加浓烈。

"心事"二字更是把诗人内心的牵挂和忧愁表露无遗。

"纷纷"的雨点不仅代表着思念之情的涌动,也象征着天空的悲伤和无尽的眷恋。

"曲"一词揭示了诗人愁绪万千,心绪纠结的境地。

"角"的形象使人联想到遥远的故乡,让人想起曲调优美的笛子声。

将"角"和"曲"巧妙地细腻地结合起来,勾勒出诗人写诗时内心所感受到的孤独和思乡之情。

"此时"和"奈何"交相呼应,更加凸显了诗人此刻的无法言喻的思念之苦。

"流年"二字意味着时光的流逝以及岁月的变迁,而"奈何"则凸显了诗人对流年逝去和无法挽回的悲痛之感。

诗人情感投射在这重复的两个关键词中,形成强烈的心理共鸣。

整首诗中,"思念"是贯穿始终的关键词。

通过描写夜雨寂静连绵的景象,以及诗人的游子身份和思乡之情,诗人将自己内心深处的孤独、忧伤和思念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这首《夜雨寄北》古诗既是诗人对远方故乡的思念之情的宣泄,也是对流逝时光和无法挽回的岁月的无奈。

在韵脚和语调上,这首古诗运用了华丽而多样的修辞手法,既有押韵、叠韵的运用,也有对比、倒装等表达手法。

有关思乡的名言诗句

有关思乡的名言诗句

有关思乡的名言诗句
1.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静夜思》唐·李白
2.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月夜忆舍弟》唐·杜甫
3.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
4.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秋思》唐·张籍
5.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关山月》唐·李白
6.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渡汉江》唐·宋之问
7.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春望》唐·杜甫
8.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泊船瓜洲》宋·王安石
9.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回乡偶书二首·其一》唐·贺知章
10.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春夜洛城闻笛》唐·李白
11.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唐·王建
12. 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乡思》
宋·李觏
13. 行行无别语,只道早还乡——《京师得家书》明·袁凯
14.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宋·苏轼
15.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静夜思》唐·李白
16.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夜雨寄北》唐·李商隐
17.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游子吟》唐·孟郊
18.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望月怀远/ 望月怀古》唐·张九龄
19.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春夜洛城闻笛》唐·李白
20.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关山月》唐·李白。

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夜雨寄北》教案

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夜雨寄北》教案
在小组讨论环节,学生们围绕“如何通过朗读表达诗词情感”这一主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我发现他们的观点很有创意,能够从不同角度来思考问题。但在引导讨论的过程中,我也发现部分学生在表达自己的观点时显得有些拘谨,这可能是因为课堂氛围还不够宽松,或者是学生自信心不足。今后,我需要更加关注这部分学生,鼓励他们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
1. 增强文化自信:通过学习《夜雨寄北》,感受中华诗词的魅力,激发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自豪感。
2. 提升语言素养: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能力,提高对古诗词的理解和赏析水平。
3. 培养审美情趣:引导学生从诗词中感受美、欣赏美,培养高雅的审美情趣。
4. 发展思维品质:通过分析、评价、创意等方式,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
第六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夜雨寄北》教案
一、教学内容
《夜雨寄北》教案,选自六年级语文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部分。本节课主要教学内容包括:
1. 诗词背景介绍:了解《夜雨寄北》的作者李商隐,以及创作背景。
2. 诗词朗读: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夜雨寄北》,注意停顿、重音等朗读技巧。
3. 诗词理解:分析诗句的意象、意境,理解诗人的思乡之情。
(3)诗词赏析能力的培养:学生对修辞手法、结构特点等方面的分析能力较弱。
解决方法:教师引导学生从诗句中寻找关键信息,逐步分析、讲解,提高学生的赏析能力。
(4)诗词背诵的巩固:学生在课后容易遗忘所背诵的诗词。
解决方法:课后布置背诵作业,并进行定期检查、复习,巩固记忆。
(5)情感体验的融入:学生在理解诗人思乡之情时,难以融入自己的情感体验。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 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诗词中表达情感的手法和诗词在现代生活中的意义。

思念家乡的古诗(必备11篇)

思念家乡的古诗(必备11篇)

思念家乡的古诗(必备11篇)思念家乡的古诗第1篇1、《静夜思》唐·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春夜洛城闻笛》唐·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人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国情。

3、《乡思》宋·李觏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

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还被暮云遮。

4、《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唐·柳宗元海畔尖山似剑芒,秋来处处割愁肠。

若为化得身千亿,散上峰头望故乡。

5、《泊船瓜洲》宋·王安石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6、《归家》唐·杜牧稚子牵衣问,归来何太迟?共谁争岁月,赢得鬓边丝?7、《除夜作》唐·高适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8、《京师得家书》明·袁凯江水三千里,家书十五行。

行行无别语,只道早还乡。

9、《渡荆门送别》唐·李白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10、《闻雁》唐·韦应物故园眇何处?归思方悠哉。

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

11、《杂诗》唐·王维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12、《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13、《竹枝》唐·刘禹锡白帝城头春草生,白盐山下蜀江清。

南人上来歌一曲,北人莫上动乡情。

14、《月夜忆舍弟》唐·杜甫戍鼓断人行,边雁一秋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常不达,况乃未休兵。

15、《夜雨寄北》唐·李商隐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16、《十五夜望月》唐·王建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夜雨寄北李商隐

夜雨寄北李商隐

夜雨寄北唐·李商隐赏析及练习赏析·夜雨寄北唐·李商隐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翻译你问我回家的日期;我却还没有确定归期;在这秋夜的巴山;大雨骤至;池中也涨满了秋水..什么时候;我们一起在西窗下剪烛夜谈;再来叙说今天巴山夜雨的情景呢·赏析1.第一句一问一答;有何作用答:两个“期”连用;一问一答;写出了作者思念亲人;欲归不能的无限惆怅和无奈;突出了夫妻间真挚的感情..2.分析“巴山夜雨涨秋池”中“涨”字的妙处..答:涨;注满之意;富有动态形象;既写出了巴山夜雨涨满秋池的情景;更烘托出了诗人绵绵不尽的愁思..3.“巴山夜雨”出现了两次;有何作用答:第一次表现了诗人对现实的感受;抑郁孤独;愁思无限;第二次表现诗人想象他日剪烛西窗夜话的内容;突出了团聚的欢乐..两者对比;反衬出了今夜的凄苦和孤独;更加的突出了诗人对妻子友人的无尽思念之情..4.本文的写作特点答:①回环往复;浓缩时空②虚实相生;富于想象③对比衬托;情景交融这是一首抒情诗..诗的开头两句以问答的形式和对眼前环境的抒写;阐发了作者孤寂的情怀和对妻子深深的怀念的思想感情..后两句通过设想来日重逢畅谈昔日相思的情境;反衬今夜的孤寂..语浅情深;含蓄隽永;脍炙人口;余味无穷..·中心这首诗描绘了巴山夜雨的情景;抒发了游子羁旅巴山的孤寂情怀与思乡愁绪..夜雨寄北李商隐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实写;用巴山夜雨的景象表达愁思之深重;情景交融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虚写;设想重逢情景;表达思念与渴望团聚之深情..思想内容:本诗表达了诗人羁旅巴山的孤寂之感和思乡之情;抒发了盼望北归团聚;共叙感情的美好心愿..艺术特色:1、虚实结合 2、想象 3、情景交融练习1、夜雨寄北诗中写思归而不得的愁苦之情的诗句是: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2、写出了对未来欢聚的向往之情的诗句诗中表达作者渴望团聚及美好愿望的句子是: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3、后两句表达了诗人的愿望;诗人想象了与友人团聚的情景;表达了诗人渴望与友人离别重逢的感情..4、本诗共28个字;两次出现“巴山夜雨”就占据了8个字..后人对重复使用“巴山夜雨”评价极高;不仅是在声韵上回环和谐;朗朗上口;在表达上更有极强的表现力..第一个表现的是眼前对现实的愁苦感受 ;第二个表现的是他日对此时此地此景的回味 ;作用是突出思亲念归 ..5、本诗的一个耳熟能详的成语是:剪烛西窗 ..成语的含义是在西窗下剪烛 ;用以表达思念亲友;渴望团聚的情感..6、诗中的两个“巴山夜雨”意蕴是否相同为什么不同..前者是实景;渲染诗人内心的孤寂凄凉;后者是想象中相聚时谈论的话题..7、诗中“巴山夜雨”重逢出现有什么艺术效果前一个是现在的夜雨;后一个是将来回味的夜雨;时空交替;回环往复;缠绵曲折..前一句是写实;后句是想象会面时对当时情景的描述;两次出现构成了音调和章法的回环往复之妙8、本诗构思新颖;请你说说诗人是从什么角度来抒发感情的诗人从想象的角度;设想他日重逢烛光下共话巴山夜雨的情景;从而抒发对妻子的思念之情..9、在巴山夜雨时的什么样的心情这种心绪是什么样表达出来的孤寂思乡凄凉愁思..是通过描写当时所环境及想象未来夫妻西窗剪烛夜话的欢乐情景作反衬;又用重复“巴山夜雨”来表达这种心绪的..羁旅他乡;思归不得的抑郁愁思之情..这种心情是通过描写眼前所见的水涨秋池的景物表达出来的..10、三、四两句明明是写今日的离情;却设想未来的相逢;相逢之日再诉今日离情..诗人为什么要这样写这是一种既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的奇妙构思..用想象未来团聚时的欢乐反衬出今夜离别的相似之苦;而今夜的苦又成了未来秉烛夜话的材料;增添了重聚时的乐..在时间和空间的回环对照中;将深挚的思念之情表达得曲折细腻又含蓄隽永..11、结合诗境体会“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这一虚写的妙处..这两句是想象两人相逢后畅谈的景象;以相见的欢乐来衬托自己思念的寂寞;把思念的深情转化为重聚的希冀;更显得思念情深..12、诗人想像什么时候才能回到家中;和妻子一起一边剪去燃尽的烛芯;一边回味这巴山的绵绵夜雨..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一种怎样的心情表达了诗人渴望和妻子团聚的心情..13、简析诗中“涨”字的妙处..“涨”既写出巴山水注秋池的夜雨景象;又流露出羁旅之愁与不得归之苦;从而衬托出诗人深重绵绵的愁思..“涨”字一词;用词准确;富于动态感..富于动态形象;既写出了巴山夜雨涨满秋池的景象;又表现出诗人愁思的绵绵伸长..14、从写法的角度赏析“君问归期未有期”的表达效果..这句采用对比的写法;将“问归期”的满怀希望与“未有期”的无限失望相对照;突出的表现了思念无边的沉重和悲怆..15、“秋”在诗中起到了什么作用两个“期”字;表达作者怎样的情感点名了季节;同时烘托了人物漂泊在外的寂寞..一问一答;一扬一抑;表达思念友人、欲归不得的愁苦跃然纸上..16、请用简洁的语言写出诗人“今夜”的心境..诗人漂泊在外的孤寂、苦雨深秋的落寞、归期无期的无奈、相见共语的期盼.. 17、“何当”体现出主人公一种怎样的心情体现主人公当时急切回家见妻的心情;突出今夜的心境之郁闷、孤寂和内心的相思之苦..18、第二句除明写漂泊异乡时感知到的秋夜雨景之外;还暗示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还暗示了诗人孤灯听雨、长也难眠的离情别绪;也像这秋雨一样;绵绵密密;涨满了秋池..19、这首诗写了哪两种不同的时间和空间时间:分离的现在和会面的将来;空间:诗人独处的巴山与亲人团聚的北方长安..20、全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全诗表达了游子羁旅巴山的孤寂和思乡之情..21、用一句话概括这首诗的主题:这首爱情诗描写巴山夜雨景象和诗人对妻子的思念;表达了诗人的孤寂之感和思乡之情..22、这首七言绝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是如何运用对比手法抒发感情的诗的前两句写羁旅之愁与不得归之苦..后两句表达了对于未来与亲人团聚的欢乐的憧憬..就空间而言;诗中巴山、西窗、巴往复对照;就时间而言;诗中又有今宵、他日、今宵的对比;诗人跨越了时空的限制;用未来的乐;反衬今夜的苦;而今夜的苦又成了未来剪烛夜话的材料;增添了重聚时的乐..23、选出赏析有误的一项:A.这首七绝情思委婉;清新流畅..诗人以眼前之景预测未来;遥想他日相聚;情致曲折;深刻的思念之情贯注其中..B.第一句一问一答;跌宕有致;极富表现力;其羁旅之愁与不得归之苦;已跃然纸上..C.“何当”为想像希望之词..对坐西窗;共剪烛花;想像美丽;写得逼真;揭示出诗人深挚的思念之情..D.尾句“巴山夜雨”四字重出;表现作者看重这异乡奇景;要将它描述给亲友听..24、对李商隐的夜雨寄北品析有误的一项是:A.第一句写诗人虽日日思归;却没有准确归期;无可奈何之情跃然纸上..B.第二句写想象景象;把已跃然纸上的愁苦交织于幻想中连绵的夜雨、涨满的秋池..C.第三、四句超越时空;把当前的时间推移到未来;让未来的欢聚反衬出今夜的愁苦.. D.全诗“期”字和“巴山夜雨”重复出现;造成回环往复的意境;抒发了诗人羁旅他乡时思“君”的深情..25、对李商隐的夜雨寄北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首诗像用诗写的回信;通过归期的问询和回答;抒写诗人羁旅他乡对友人思念的深情..B.一、二句诗人将自己与友人的深情厚意和异乡的夜雨景色贴切地融合在一起;绵绵雨中;更见两地相思情重..C.三、四句写在巴山秋雨之夜;与久别重逢的亲人彻夜畅谈的欢聚场面..D.诗中“期”字和“巴山夜雨”重复出现;造成回环往复、缠绵曲折的意境..26、对李商隐的夜雨寄北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第一句之中两个“期”字;先停顿后转折;一问一答;一扬一抑;思念友人、欲归不得的愁苦跃然纸上..B.一个“涨”字;富于动态形象;既写出了巴山水注秋池的夜雨景象;又表现出诗人愁思的绵绵深重..C.后两句超越时空;把当前的时间推移到未来;以未来想象中的欢聚许诺友人;不仅是暂且宽慰自己;也是安慰友人..D.诗中“期”字和“巴山夜雨”重复出现;令人的思绪在现实和想象的时空之间徘徊不已;如此表达思“君”的深情;觉得有点累赘..27、对李商隐夜雨寄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一问一答写出了诗人归期临近时无法抑制的激动心情..B.“巴山夜雨涨秋池..”写夜雨交织;绵绵密密;涨满秋池之景;作者没说什么愁;而愁苦之情自然显现..C.“何当共剪西窗烛;”中“何当”是从“君问归期未有期”中引发而来;“共剪”是对未来欢乐的憧憬..D.“却话巴山夜雨时..”一句;盼望在重聚的欢乐中追话今夜的一切..未来的乐反衬出今夜的苦;今夜的苦又成了未来了的谈话材料..28、对夜雨寄北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君问归期未有期”所含情感是无法尽快与好友相见的无奈..B.“巴山夜雨涨秋池”是说自己处境的孤寂凄冷..C.“何当共剪西窗烛”是指对与好友促膝深谈的深切期盼..D.诗中最后两句是实写自己的经历..。

思乡的诗句——《夜雨寄北》

思乡的诗句——《夜雨寄北》

思乡的诗句——《夜雨寄北》思乡的诗句——《夜雨寄北》思乡的诗句——《夜雨寄北》《夜雨寄北》原文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②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③话巴山夜雨时。

《夜雨寄北》注释①选自《李义山诗集》。

(约813-约858),字义山,号玉溪生[1],又号樊南生。

怀州河内(现在河南沁阳)人。

唐代诗人。

这首诗是寄给妻子(或友人)的。

当时诗人在巴蜀,妻子(或友人)在长安,所以说寄北。

在下雨的夜晚,诗人独自一人在外乘凉不由地想念家中的妻子(或友人)和与妻子(或友人)共同修剪烛芯的情形。

②巴山:泛指巴蜀之地。

③却:还,再。

何当:何时能够。

池:水池。

期:期限。

《夜雨寄北》译文你经常问我什么时候回家,我没有固定的时间回来;巴蜀地区秋夜里下着大雨,池塘里涨满了水。

何时你我能重新相聚,在西窗下同你一起剪烛夜谈;再来叙说今日巴山夜雨的情景呢?《夜雨寄北》赏析《夜雨寄北》,选自《李义山诗集》,是李商隐脍炙人口的抒情短章,是诗人写给远在北方的妻子的。

当时诗人被秋雨阻隔,滞留荆巴一带,妻子从家中寄来书信,询问归期。

但秋雨连绵,交通中断,无法确定,所以回答说:君问归期未有期。

这一句有问有答,跌宕有致,流露出诗人留滞异乡、归期未卜的羁旅之愁。

诗人与夫人王氏伉俪情深,时刻盼望能速归故里,与妻子共坐西窗之下,剪去烛花,深夜畅谈。

而此时,只能苦苦。

诗只有四句,却情景交融,虚实相生,既包含空间的反复对照,又体现时间的回环跳跃。

何当为设想之词,设想由实景而生,所以第二句中的巴山夜雨成为设想中回忆的话题,自然成为却话巴山夜雨时这样的巧妙诗句。

《夜雨寄北》作者简介李商隐(约812年或813年~约858年),汉族,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樊南子,晚唐著名诗人。

幼年丧父,跟随堂叔学习经书和。

羁旅思乡的诗句

羁旅思乡的诗句

羁旅思乡的诗句1.唐·李白《静夜思》诗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2.唐·杜甫《月夜忆舍弟》诗句:“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3.唐·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诗句:“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4.唐·白居易《望月有感》诗句:“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5.唐·李商隐《夜雨寄北》诗句:“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6.唐·杜牧《秋夕》诗句:“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7.唐·刘禹锡《西塞山怀古》诗句:“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8.唐·王之涣《登鹳雀楼》诗句:“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9.宋·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诗句:“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10.宋·辛弃疾《青玉案·元夕》诗句:“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11.宋·李清照《如梦令》诗句:“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12.宋·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诗句:“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13.宋·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诗句:“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14.宋·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诗句:“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15.宋·欧阳修《蝶恋花》诗句:“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

”16.宋·晏殊《浣溪沙》诗句:“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17.宋·黄庭坚《念奴娇·赤壁怀古》诗句:“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18.明·高启《梅花九首》诗句:“雪满山中高士卧,月明林下美人来。

”19.明·徐渭《题画》诗句:“半生落魄已成翁,独立书斋啸晚风。

”20.明·唐寅《把酒对月歌》诗句:“我学李白对明月,月与李白安能知?”21.明·戚继光《望阙台》诗句:“十年驱驰海色寒,孤臣于此望宸銮。

秋风起时思念故乡的诗句

秋风起时思念故乡的诗句

秋风起时思念故乡的诗句秋风起时思念故乡的诗句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留意,四⾯边声连⾓起。

下⽂是有关写秋风起时思念故乡的诗句,我们⼀起阅读学习吧。

秋风起时思念故乡的诗句篇1: 《次北固⼭下》——王湾 客路青⼭外,⾏⾈绿⽔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帆悬。

海⽇⽣残夜,江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夜⾬寄北》——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夜⾬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夜⾬时。

《长安春望》——卢纶 东风吹⾬过青⼭,却望千门草⾊闲。

家在梦中何⽇到,春来江上⼏⼈还? 川原缭绕浮云外,宫阙参差落照间。

谁念为儒逢世难,独将衰鬓客秦关。

《鹧鸪》——郑⾕ 暖戏烟芜锦翼齐,品流应得近⼭鸡。

⾬昏青草湖边过,花落黄陵庙⾥啼。

游⼦乍闻征袖湿,佳⼈才唱翠眉低。

相呼相应湘江阔,苦⽵丛深⽇向西。

《⼈⽇思归》——薛道衡 ⼊春才七⽇,离家已⼆年。

⼈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

《绝句⼆⾸》——杜甫 迟⽇江⼭丽,春风花草⾹。

泥融飞燕⼦,沙暖睡鸳鸯。

江碧鸟逾⽩,⼭青花欲燃。

今春看⼜过,何⽇是归年。

《春夜洛城闻笛 / 春夜洛阳城闻笛》——李⽩ 谁家⽟笛暗飞声,散⼊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不起故园情。

《静夜思 / 夜思》——李⽩ 床前明⽉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低头思故乡。

《江外思乡》——韦庄 年年春⽇异乡悲,杜曲黄莺可得知。

更被⼣阳江岸上,断肠烟柳⼀丝丝。

《太原早秋》——李⽩ 岁落众芳歇,时当⼤⽕流。

霜威出塞早,云⾊渡河秋。

梦绕边城⽉,⼼飞故国楼。

思归若汾⽔,⽆⽇不悠悠。

《⼋⽉⼗五⽇夜湓亭望⽉》——⽩居易 昔年⼋⽉⼗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

今年⼋⽉⼗五夜,湓浦沙头⽔馆前。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回圆。

昨风⼀吹⽆⼈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正改元⾟巳寒⾷⽇⽰弟及诸⼦侄》——虞集 江⼭信美⾮吾⼟,漂泊栖迟近百年。

⼭舍墓⽥同⽔曲,不堪梦觉听啼鹃。

《⽉夜忆舍弟》——杜甫 戍⿎断⼈⾏,边秋⼀雁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思乡的诗句——《夜雨寄北》
《夜雨寄北》原文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②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③话巴山夜雨时。

《夜雨寄北》注释①选自《李义山诗集》。

李商隐(约813-约858),字义山,号玉溪生[1],又号樊南生。

怀州河内(现在河南沁阳)人。

唐代诗人。

这首诗是寄给妻子(或友人)的。

当时诗人在巴蜀,妻子(或友人)在长安,所以说寄北”。

在下雨的夜晚,诗人独自一人在外乘凉不由地想念家中的妻子(或友人)和与妻子(或友人)共同修剪烛芯的情形。

②巴山:泛指巴蜀之地。

③却:还,再。

何当:何时能够。

池:水池。

期:期限。

《夜雨寄北》译文你经常问我什么时候回家,我没有固定的时间回来;巴蜀地区秋夜里下着大雨,池塘里涨满了水。

何时你我能重新相聚,在西窗下同你一起剪烛夜谈;再来叙说今日巴山夜雨的情景呢?《夜雨寄北》赏析《夜雨寄北》,选自《李义山诗集》,是李商隐脍炙人口的抒情短章,是诗人写给远在北方的妻子
的。

当时诗人被秋雨阻隔,滞留荆巴一带,妻子从家中寄来书信,询问归期。

但秋雨连绵,交通中断,无法确定,所以回答说:君问归期未有期。

这一句有问有答,跌宕有致,流露出诗人留滞异乡、归期未卜的羁旅之愁。

诗人与夫人王氏伉俪情深,时刻盼望能速归故里,与妻子共坐西窗之下,剪去烛花,深夜畅谈。

而此时,只能苦苦思念。

诗只有四句,却情景交融,虚实相生,既包含空间的反复对照,又体现时间的回环跳跃。

何当”为设想之词,设想由实景而生,所以第二句中的巴山夜雨成为设想中回忆的话题,自然成为却话巴山夜雨时”这样的巧妙诗句。

《夜雨寄北》作者简介李商隐(约812年或813年~约858年),汉族,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樊南子,晚唐著名诗人。

幼年丧父,跟随堂叔学习经书和文章,16岁就以古文知名.开成二年中进士,曾先后担任过秘书省校书郎,宏农县尉,做过短期的盐铁推官.他祖籍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市),祖辈迁至荥阳(今河南郑州)。

擅长骈文写作,诗作文学价值也很高,他和杜牧合称小李杜”,
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