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南阳市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测试卷(附答案解析)·2019学年(加精)

合集下载

河南省南阳市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测试卷(附答案解析)-2019年(精校版)

河南省南阳市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测试卷(附答案解析)-2019年(精校版)

河南省南阳市南召县九年级(上)期末检测化学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2分)1.下列过程是通过物理变化获得能量的是()A.炸药爆炸开山修路 B.煤燃烧发电C.水力发电 D.汽油燃烧驱动汽车2.下列实验操作经过纠正仍可导致玻璃仪器破损的是()A.纠正:用镊子夹取块状固体B.纠正:集气瓶底部铺一层细沙C.纠正:试管口略向下倾斜D.纠正:试管底部离开桌面,右手握住橡胶塞3.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是化合物,后者是混合物的是()A.净化后的空气、雪碧饮料B.冰水混合物、澄清石灰水C.汽水、高锰酸钾D.液态氧、液态空气4.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变B.金刚石、石墨、C60都是碳元素的单质C.NO2的一个分子里含有两个氧原子D.化学变化中原子的核外电子数都保持不变5.为了探究水电解的微观过程,某同学做了一些如图所示的分子、原子的模型,若用“”表示氢原子,用“”表示氧原子,其中能保持氢气化学性质的粒子模型是()A.B.C.D.6.被称之为“软电池”的纸质电池,采用薄层纸片作为传导体,电池总反应为:Zn+2MnO2+H2O=ZnO+2MnO(OH),避免了传统电池所带来的污染问题,因而废旧的纸质电池可作为一般的废弃物加以处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该电池反应中锌元素化合价升高B.该电池反应中二氧化锰作催化剂C.其工作原理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D.开发利用该电池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7.图能体现的知识点有()①质量守恒定律;②化合物分子是由不同种原子构成;③在化学反应中,分子种类发生改变;④该反应是化合反应.A.①②③④B.②③C.②③④ D.①②③8.下列推理不正确的是()①燃烧过程中伴随着发光放热,所以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一定是燃烧;②分子可以构成物质,所以物质一定是由分子构成的;③单质只含一种元素,所以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④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所以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一定是物理变化;⑤氧化物都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A.①②③⑤B.①②⑤ C.①③④ D.③⑤9.禁止在公共场所吸烟.香烟燃烧产生的烟气中含有许多强致癌物和有害物,其中对人体危害最大的是尼古丁(化学式为C10H14N2),焦油和一氧化碳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尼古丁中碳元素质量分数最大B.学校应当成为无烟场所C.C10H14N2中,碳、氢、氮三种元素的质量比是60:7:14D.尼古丁中含有10个碳原子、14个氢原子和2个氮原子10.下列应用和相应的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及基本反应类型正确的是()A.用过氧化氢容易让和二氧化锰制氧气:H202=H2↑+02↑分解反应B.久置在空气中的石灰水表面有白膜:CO2+Ca(OH)2=CaCO3↓+H2O 化合反应C.用酒精做燃料:C2H5OH+3O22CO2+3H2O 氧化反应D.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4P+5O22P2O5化合反应11.某班同学用如图装置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先用弹簧夹夹住乳胶管,点燃红磷伸入瓶中并塞上瓶塞.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观察广口瓶内水面变化情况.实验完毕,甲同学的广口瓶内水面上升明显小于瓶内空气体积的,乙同学的广口瓶内水面上升明显大于瓶内空气体积的.下列对这两种现象解释合理的是()①甲同学可能使用红磷的量不足,瓶内氧气没有消耗完②甲同学可能未塞紧瓶塞,红磷熄灭冷却时外界空气进入瓶内③乙同学可能没夹紧弹簧夹,红磷燃烧时瓶内部分空气受热从导管逸出④乙同学可能插入燃烧匙太慢,塞紧瓶塞之前,瓶内部分空气受热逸出.A.只有①③B.只有①②③ C.①②③④D.只有②④12.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质量分数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丁一定是化合物B.丙一定是这个反应的催化剂C.该反应是分解反应D.参加反应甲的质量等于生成的丙和乙的质量之和二、填空题(本题包括6个小题,每空1分,共16分)13.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在厨房里就可以感悟到很多化学知识:(1)加碘食盐、高钙牛奶等食品中所含的碘、钙是指(填“原子”、“分子”、“元素”等);(2)生活中区分硬水与软水可以滴入;冰箱用一段时间后有一股难闻气味,可以放入含的除味剂.(3)“岩盐之都”河南叶县盛产食盐.食盐的主要成分由和构成;电解食盐水可以制烧碱:2NaCl+2H2O2NaOH+H2↑+X↑,则X的化学式为.14.用煤作燃料时常常将煤制作成蜂窝状,其原理是;炒菜时油锅不慎着火,可以采用的灭火的方法有(填写一种即可).15.氯气(Cl2)是一种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有毒的气体,能溶于水且能与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化学式为HClO),根据上述信息回答:(1)次氯酸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2)写出氯气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16.在点燃的条件下一定量的可燃物M与7.2g氧气恰好完全反应,生成6.6g二氧化碳、1.8g水和xg一氧化碳.可推知可燃物M中一定含有的元素是,可燃物M发生了燃烧(填“充分”或“不充分”).17.如果要除去二氧化碳气体中混有的少量一氧化碳,应采用的方法是;除去食盐水中泥沙等不溶性杂质的操作方法是.18.已知X是有毒且不溶于水的气体,Y与X所含元素种类相同,Z是不溶于水的固体.X、Y、Z三种物质之间存在如图所示的关系.请根据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Y的名称;(2)写出Z与稀盐酸反应生成Y的化学方程式.三、简答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共12分)19.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下列有关反应的原理.(1)工业上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炼铁.(2)用煤炉做饭时炉口火焰呈淡蓝色.(3)生活中用天然气作燃料.(4)在一定条件下,铁丝能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20.2008年5月12日,一列载有500t燃油的火车途径宝成铁路109隧道时起火.消防官兵迅速将隧道两端封口,并不停地向隧道里注水.由于方法得当,终于成功灭火.请分析他们的灭火方法所依据的原理是什么?21.丽丽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做了一个趣味实验:开始时气球沉于烧杯底部,气球内气体为一种单质(气球的质量忽略不计).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后,一会后气球从烧杯底部慢慢浮了起来,最后悬浮烧杯口.(1)写出实验室用甲装置制取Z的化学方程式;(2)写出满足条件的X与Y的组合(写出一组即可).(3)把乙装置用丙装置替换后,欲使热水中的白磷燃烧起来,长颈漏斗中应该加入的物质是?22.在实验室中A和B装置均可用来制取同一种气体,其中B装置的优点是可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如果打开弹簧夹,固体与液体接触,反应便能发生.(1)实验室中选用A装置制取气体时应考虑的因素有哪些?(2)请简述使B装置中反应停止的原理.(3)若用C装置采用排水法收集O2,请简述操作步骤.四、综合应用题(共10分)23.化学实验操作中,有很多步骤是需要有“先”与“后”,对化学实验结果、师生安全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在进行化学实验时,若遇到下列情况,应该如何操作呢?例:给试管中的药品加热,必须先预热,后集中加热;(1)点燃可燃性气体(如CO等)时,都要先,后点燃;(2)自举一例:.24.根据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回答:(1)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收集装置是;(2)小明同学想利用B装置在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开始前他先检验了该装置的气密性,发现装置气密性良好,他检验的方法是;制取完后他将B装置稍作改动,就达到了控制制取气体反应速率的效果.他是怎么改动的.(3)小明通过查阅资料知道:工业上制取生石灰时也可以得到二氧化碳.某工厂用石灰石高温煅烧制得生石灰,若每天消耗含杂质10%的石灰石原料1000吨,请根据计算理论上每天可生产二氧化碳多少吨?(假设杂质受热不分解产生二氧化碳CaCO3CaO+CO2↑)2019-2019学年河南省南阳市南召县九年级(上)期末检测化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2分)1.下列过程是通过物理变化获得能量的是()A.炸药爆炸开山修路 B.煤燃烧发电C.水力发电 D.汽油燃烧驱动汽车【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化学反应的分类思想;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化学变化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物理变化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是否生成新物质是判断化学变化的依据.【解答】解:A、炸药爆炸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B、煤燃烧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C、水力发电只是能量转化的过程,此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D、汽油燃烧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C.【点评】判断变化是否属于化学变化的唯一标准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就是化学变化,如果没有新物质生成,就不是化学变化.2.下列实验操作经过纠正仍可导致玻璃仪器破损的是()A.纠正:用镊子夹取块状固体B.纠正:集气瓶底部铺一层细沙C.纠正:试管口略向下倾斜D.纠正:试管底部离开桌面,右手握住橡胶塞【考点】固体药品的取用;给试管里的固体加热;仪器的装配或连接;氧气的化学性质.【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A、根据取用块状固体药品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B、根据铁丝燃烧实验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C、根据给试管中固体药品加热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D、根据向试管中塞紧橡皮塞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解答】解:A、取用块状固体药品应先将试管横放,用镊子夹取块状固体放在试管口,然后缓慢将试管竖起,故不将试管横放仍可导致试管破损;B、集气瓶底铺一层细沙可防止灼热的熔化物降落到瓶底,使集气瓶炸裂,故纠正后不会导致玻璃仪器破损;C、试管口略向下倾斜可防止冷凝水倒流回试管底部炸裂试管,故纠正后不会导致玻璃仪器破损;D、试管底部离开桌面可防止试管被压碎,右手握住橡胶塞可防止玻璃导管被折断,故纠正后不会导致玻璃仪器破损.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对实验操作不当造成玻璃仪器破裂的原因,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掌握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等是解答本题的关键.3.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是化合物,后者是混合物的是()A.净化后的空气、雪碧饮料B.冰水混合物、澄清石灰水C.汽水、高锰酸钾D.液态氧、液态空气【考点】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分类.【分析】物质分为混合物和纯净物,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纯净物又分为单质和化合物.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解答】解:A、净化后的空气、雪碧饮料都是混合物,故A错;B、冰水混合物属于纯净物中的化合物,澄清石灰水属于混合物,故B正确;C、汽水是混合物,高锰酸钾属于纯净物,故C错;D、液态氧属于纯净物中的单质,液态空气属于混合物,故D错;故选B.【点评】本考点考查了物质的分类,要加强记忆混合物、纯净物、单质、化合物、氧化物等基本概念,并能够区分应用.本考点的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4.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变B.金刚石、石墨、C60都是碳元素的单质C.NO2的一个分子里含有两个氧原子D.化学变化中原子的核外电子数都保持不变【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原子和离子的相互转化;碳元素组成的单质.【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碳单质与含碳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分析】A、在化学变化中原子的种类不变;B、.金刚石、石墨、C60都是碳元素的单质;C、根据化学式组成分析;D、根据在化学变化中,原子得失电子进行分析;【解答】解:A、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再分,原子的种类不变,正确;B、金刚石、石墨、C60都是碳元素的单质,正确;C、由NO2的化学式可知,一个分子里含有两个氧原子,正确;D、在化学变化中,原子得失电子,核外电子数发生改变,故说法错误;答案:D.【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要知道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了解质子数、电子数、核电荷数的关系.5.为了探究水电解的微观过程,某同学做了一些如图所示的分子、原子的模型,若用“”表示氢原子,用“”表示氧原子,其中能保持氢气化学性质的粒子模型是()A.B.C.D.【考点】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根据物质有哪种粒子直接构成,化学性质就由哪种粒子来保持判断.【解答】解:氢气是由氢分子构成的,其化学性质是由氢分子保持的.A、表示的是氢分子,能保持氢气化学性质.所以正确;B、表示的是氧分子,不能保持氢气化学性质,能保持氧气的化学性质.所以错误;C、表示的是水分子,不能保持氢气化学性质,能保持水的化学性质,所以错误;D、表示的是单个的氢原子和氧原子,所以错误.故选:A.【点评】用分子、原子的模型来考查对分子、原子概念的理解,以及对化学变化的微观实质的理解,是最基本的也是最主要的一种命题形式,能把微观的、抽象分子和原子与形象的模型通过联想有机结合起来,是解题最重要的一环.6.被称之为“软电池”的纸质电池,采用薄层纸片作为传导体,电池总反应为:Zn+2MnO2+H2O=ZnO+2MnO(OH),避免了传统电池所带来的污染问题,因而废旧的纸质电池可作为一般的废弃物加以处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该电池反应中锌元素化合价升高B.该电池反应中二氧化锰作催化剂C.其工作原理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D.开发利用该电池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考点】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的能量变化;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A、根据锌元素的化合价的变化分析;B、根据催化剂的定义分析;C、根据能量的转化分析;D、根据纸质电池对环境的影响分析.【解答】解:A、该电池反应中锌元素化合价由0价升高到+2价,故A正确;B、在该反应中二氧化锰是反应物,质量减少,故B错误;C、该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故C正确;D、该电池避免了传统电池所带来的污染问题,开发利用该电池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故D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属于信息给予题,解题的关键是认真越短题干,提取有用的信息,分析、判断有关的问题.7.图能体现的知识点有()①质量守恒定律;②化合物分子是由不同种原子构成;③在化学反应中,分子种类发生改变;④该反应是化合反应.A.①②③④B.②③C.②③④ D.①②③【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化学反应的实质;反应类型的判定.【专题】化学反应模拟图型.【分析】由题目中的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只要反应则会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化合物分子是由不同种原子构成化学反应中,分子变化,原子不变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点,故为化合反应.【解答】解:由题意可知,结合微观示意图,则:①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及数目不变,反应遵守质量守恒定律,说法正确;②化合物分子是由不同种原子构成,说法正确;③由微粒的变化可知,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发生改变,原子不变;说法正确,④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点,说法正确;综合以上分析可知,A正确.故选A.【点评】掌握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掌握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及其意义.8.下列推理不正确的是()①燃烧过程中伴随着发光放热,所以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一定是燃烧;②分子可以构成物质,所以物质一定是由分子构成的;③单质只含一种元素,所以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④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所以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一定是物理变化;⑤氧化物都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A.①②③⑤B.①②⑤ C.①③④ D.③⑤【考点】燃烧与燃烧的条件;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单质和化合物的概念;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物理变化的特点.【专题】化学与能源;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物质的变化与性质;物质的分类.【分析】①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不一定是燃烧;②分子、原子都可以构成物质;③要是单质的前提,此物质应首先保证是纯净物;④无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物理变化;⑤氧化物只能为含有两种元素的化合物,其中一种为氧.【解答】解:①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不一定是燃烧,如通电的电灯,故错;②分子可以构成物质,原子也可以,铁由铁原子构成,故错;③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如臭氧和氧的混合物,该物质中只含氧这一种元素,但它是混合物,所以不是单质,故错;④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所以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一定是物理变化,故对;⑤氧化物都含有氧元素,但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如硫酸.故错.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燃烧、物质的构成、单质、物理变化、氧化物,考查知识点全面,需要同学们细心考虑.9.禁止在公共场所吸烟.香烟燃烧产生的烟气中含有许多强致癌物和有害物,其中对人体危害最大的是尼古丁(化学式为C10H14N2),焦油和一氧化碳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尼古丁中碳元素质量分数最大B.学校应当成为无烟场所C.C10H14N2中,碳、氢、氮三种元素的质量比是60:7:14D.尼古丁中含有10个碳原子、14个氢原子和2个氮原子【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元素质量比的计算;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A、根据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分数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烟气中含有有毒物质来分析;C、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尼古丁的构成情况来分析.【解答】解:A、尼古丁中碳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为12×10=120,氢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为1×14=14,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为16,碳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最大,则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故选项说法正确;B、因为吸烟对人体有害,学校应当成为无烟场所,故选项说法正确;C、尼古丁中碳、氢、氮三种元素的质量比是=(12×10):(1×14):(14×2)=60:7:14,故选项说法正确;D、尼古丁是由分子构成的,一个尼古丁分子是由10个碳原子、14个氢原子和2个氮原子,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与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10.下列应用和相应的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及基本反应类型正确的是()A.用过氧化氢容易让和二氧化锰制氧气:H202=H2↑+02↑分解反应B.久置在空气中的石灰水表面有白膜:CO2+Ca(OH)2=CaCO3↓+H2O 化合反应C.用酒精做燃料:C2H5OH+3O22CO2+3H2O 氧化反应D.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4P+5O22P2O5化合反应【考点】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反应类型的判定.【专题】元素与化合物;化学反应的分类思想;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和能量变化.【分析】根据化学方程式判断正误的方法需考虑:应用的原理是否正确;化学式书写是否正确;是否配平;反应条件是否正确;↑和↓的标注是否正确;若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再由反应特征确定反应类型.【解答】解:A、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2H2O+O2↑,故选项错误.B、该化学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该反应的生成物是两种,不符合“多变一”的特征,不属于化合反应;故选项错误.C、该化学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但氧化反应不是基本的反应类型,故选项错误.D、该化学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且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故选项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应用的原理是否正确,然后再根据方程式的书写规则进行判断,化学方程式正误判断方法是:先看化学式是否正确,再看配平,再看反应条件,再看气体和沉淀,最后短线改成等号.11.某班同学用如图装置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先用弹簧夹夹住乳胶管,点燃红磷伸入瓶中并塞上瓶塞.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观察广口瓶内水面变化情况.实验完毕,甲同学的广口瓶内水面上升明显小于瓶内空气体积的,乙同学的广口瓶内水面上升明显大于瓶内空气体积的.下列对这两种现象解释合理的是()①甲同学可能使用红磷的量不足,瓶内氧气没有消耗完②甲同学可能未塞紧瓶塞,红磷熄灭冷却时外界空气进入瓶内③乙同学可能没夹紧弹簧夹,红磷燃烧时瓶内部分空气受热从导管逸出④乙同学可能插入燃烧匙太慢,塞紧瓶塞之前,瓶内部分空气受热逸出.A.只有①③B.只有①②③ C.①②③④D.只有②④【考点】空气组成的测定.【专题】空气与水.【分析】根据红磷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实验原理、操作步骤、注意事项进行分析可以知道:造成测得氧气的体积分数小于五分之一的因素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考虑:(1)装置是否漏气;(2)红磷的用量是否充足;(3)瓶内的氧气是否耗尽;(4)装置是否冷却到室温;而造成测得氧气的体积分数大于五分之一的因素可以从以下两各方面考虑:(1)止水夹有没有夹紧;(2)燃烧匙伸入是否过慢等,可以根据这几个方面来分析并解答该题.【解答】解:①、实验中所取红磷的量不足,会使装置内氧气不能被全部消耗,所以使得广口瓶内水面上升明显小于瓶内体积的,故解释合理;②、若甲同学可能未塞紧瓶塞,则会使实验装置漏气,那么外界空气就会进入集气瓶内,因此测得氧气的体积分数小于五分之一,故解释合理;③、若乙同学没有将弹簧夹夹紧,会导致实验中装置内的气体受热膨胀而逸出,因此测定氧气体积分数增大,故解释合理;④、乙同学可能插入燃烧匙太慢,塞紧瓶塞之前,瓶内部分空气受热逸出,因此测定氧气体积分数增大,故D解释合理.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用红磷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实验原理、操作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和注意事项等,解答本题可以运用排除选择法,即分析每一项导致的后果,从而得出正确答案.12.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质量分数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丁一定是化合物B.丙一定是这个反应的催化剂C.该反应是分解反应D.参加反应甲的质量等于生成的丙和乙的质量之和【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反应类型的判定.【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反应后质量增加的物质是生成物,反应后质量减少的物质是反应物,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的物质可能是催化剂,也可能既不是反应物,也不是生成物,也不是催化剂.。

河南省南阳市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

河南省南阳市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

河南省南阳市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22题;共45分)1. (2分) (2019九上·新泰期中) 化学与人类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下列应用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 . 稀有气体用作科学实验中的保护气B . 浓硫酸用来干燥氧气C . 氢氧化钠用于处理含二氧化硫的工业废气D . 碳酸氢钠用作发酵粉2. (2分)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A . 茶饮料B . 蒸馏水C . 牛奶D . 食醋3. (2分) (2018九下·金昌期中)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 “洗涤剂”把“油乎乎”的菜盘洗干净,是洗涤剂乳化功能的体现B . 在溶液中,溶质只能是一种物质C . 容器中各部分的溶液的性质都相同,体现了溶液具有“均一性”D . 在一定温度下,某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中再加入这种溶质,溶液的质量也不会增加4. (2分) (2018九上·铜仁期中) 下列化学用语与所表述的意义不相符的是()A . N2——氮气B . 2H——2个氢元素C . 2H2O——2个水分子D . CuO——氧化铜5. (2分)(2017·西乡模拟) 如图是稀HCl和NaOH溶液反应的pH变化曲线,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 该反应是稀HCl滴入NaOH溶液中B . ag是指加入氢氧化钠固体质量C . A点溶液的溶质为HCl和NaClD . 检验B点溶液的溶质先滴加足量的AgNO3 ,静置后再滴入少量Ba(NO3)26. (2分)据报道,用于清洗龙虾的“洗虾粉”中含有柠檬酸钠、亚硫酸钠[Na2SO3]等,可能会对人体的健康产生危害。

Na2SO3中S元素的化合价为()A . -2B . +2C . +4D . +67. (2分)如图所示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 . 用水吸收COB . 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试剂C . 蒸发食盐水D . 测定溶液的pH8. (2分)(2017·莱芜模拟) 粗盐中所含的杂质主要是氯化镁.工业上常把粗盐晶体粉碎后,用饱和食盐水浸洗,再滤出食盐.对此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 浸洗前后被浸洗的食盐中氯化镁的含量不变B . 浸洗前后食盐水组成不变C . 浸洗用的饱和食盐水可以无限次使用下去D . 粗盐粉碎颗粒大小,直接影响浸洗后的食盐中氯化镁的含量9. (2分)下列关于水的叙述,错误的是()A . 冰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B . 生活中通过煮沸可降低水的硬度C . 生活污水直接排放不会造成水污染D . 净化水的方法有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等10. (2分) (2015九上·博白期末) 古代人在元宵节有燃放孔明灯(如图)祈福的风俗.孔明灯燃气的火焰温度可达300℃,但纸质(着火点约170℃)灯罩却没被点燃的原因是()A . 灯罩的材料不是可燃物B . 风将热量吹散使纸质灯罩处温度低于纸的着火点C . 灯罩没有与氧气充分接触D . 风将热全吹散后纸质灯罩的着火点降低了11. (2分)今年央视3·15特别行动节目抛出一枚食品安全重弹,曝光了在食品生产中使用“瘦肉精”的猪肉,这次检测到的瘦肉精主要是盐酸克伦特罗,化学式为C12H18Cl2N2O。

【精品初三化学试卷】2018-2019学年河南省南阳市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答案

【精品初三化学试卷】2018-2019学年河南省南阳市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答案

2018-2019学年河南省南阳市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14分)1.(1分)下列选项中物质的名称、俗名、化学式一致的是()A.碳酸钙、大理石、CaCO3B.氢氧化钠、苛性钠、NaOHC.碳酸钠、烧碱、Na2CO3D.甲烷、天然气、CH42.(1分)下列图示实验基本操作错误的是()A.倾倒液体B.读取液体体积C.检查气密性D.稀释浓硫酸3.(1分)下列物质的用途与性质对应关系错误的是()A.金刚石做玻璃刀﹣﹣金刚石硬度大B.石墨做电池电极﹣﹣石墨很软C.不锈钢做水壶﹣﹣不锈钢有导热性D.钛合金制造船舶设备﹣﹣钛合金抗腐蚀性强4.(1分)几种常见物质的pH范围如表,其中酸性最强的是()物质酸奶鸡蛋清牙膏肥皂水pH范围(常温)4~57~88~910~11 A.酸奶B.鸡蛋清C.牙膏D.肥皂水5.(1分)日常生活中蕴含着丰富的化学知识。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长期保存的档案要用碳素墨水书写B.在煤炉上放一壶水可防止一氧化碳中毒C.冰箱里放置木炭可以消除冰箱异味D.元素组成相同的物质不一定是同种物质6.(1分)下列有关金属和金属材料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黄铜的硬度一定比纯铜大B.合金一定由不同金属组成C.铁矿、铜矿也属于金属材料D.生活中的金属材料以纯金属为主7.(1分)下列事实的解释中不正确的是()A.工业上用铁矿石炼铁的原理属于置换反应B.“真金不怕火炼”说明金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C.高露洁”含炭牙膏可以有效地去除口腔异味,是因为炭具有吸附性D.水变成水蒸气体积增大是因为水分子间间隔变大了8.(1分)如图是高温下某反应的微观过程。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B.该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没有变化C.图中的两种生成物不具有可燃性D.该反应所得生成物的质量比为1:199.(1分)现将X、Y两种金属片分别插入硫酸铜溶液中,X无明显变化,Y表面有铜析出,则X、Y、Cu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A.X>Y>Cu B.Cu>X>Y C.Y>Cu>X D.X>Cu>Y 10.(1分)下列应用与中和反应原理无关的是()A.用稀盐酸除铁锈B.服用含氢氧化铝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C.蚊虫叮咬后涂抹牙膏可止痒D.用氢氧化钠溶液洗涤石油产品中的残留硫酸11.(1分)将某温度下热的硝酸钾饱和溶液逐渐冷却至室温,下列有量随时间变化趋势的图象不正确的是()A.B.C.D.12.(1分)某校化学小组在利用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探究酸碱中和反应时,利用数字化传感器测得烧杯中溶液pH的变化,其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中c点所示溶液呈碱性B.图中a点所示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Na2SO4和H2SO4C.该实验是将氢氧化钠溶液逐滴滴入到盛有硫酸的烧杯中D.由a点到b点的pH变化过程证明酸和碱发生了中和反应13.(1分)等质量的M、N两种金属,分别与相同质量分数的足量稀盐酸反应(已知M、N在生成物中均为+2价),生成氢气质量和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M、N两种金属中较活泼的是NB.生成H2的质量M<NC.相对原子质量较大的是ND.产生H2的速率N>M14.(1分)密闭容器内有a、b、c、d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物质a b c d 反应前质量 6.40 3.20 4.000.50反应后质量x 2.567.200.50 A.d可能是催化剂B.表中x为3.84C.c中元素的种类等于a、b两种物质中元素的种类之和D.若a与b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2:1,则反应中a与b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4:1二、填空(每空1分)15.(4分)按要求用相应的化学符号填空。

南阳市初三化学上册期末化学试题(含答案)

南阳市初三化学上册期末化学试题(含答案)

南阳市上册期末化学试题(含答案)一、九年级化学上册选择题1.纯净物甲是一种可再生绿色能源。

在一定条件下,一定质量的甲与 48g乙充分反应,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

当乙反应完全时,生成 44g 丙和 27g 丁。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有()个①参加反应的甲物质的质量为 23g②反应生成丙和丁的化学计量数比为 2:3③甲物质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 4:1④参加反应的甲与丙的质量比为48:44⑤甲物质中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A.1个B.2个C.3个D.4个2.已知反应前后分子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此反应中有三种氧化物B.此反应中反应物的质量比是1:2C.该反应是置换反应D.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都不变3.推理是研究和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

正电子、负质子都是反粒子,它们跟通常所说的电子、质子相比较,质量相等,但电性相反。

科学家已发现反氢原子。

推测出反氢原子的结构可能是()A.由一个带负电的质子和一个电子构成B.由一个质子和一个电子构成C.由一个带负电的质子和一个带正电的电子构成D.由一个质子和一个带正电的电子构成4.下表中,除去物质所含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物质所含杂质除去杂质的方法A CO2CO通入氧气点燃B Cu粉C粉在空气中灼烧C NaCl KNO3冷却热饱和溶液结晶D CaCl2溶液HCl加过量CaCO3粉末,过滤A.A B.B C.C D.D5.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实验方案不能达到除杂目的的是物质(括号内为杂质)实验方案A氮气(氧气)通过足量灼热铜网B氧化铜(木炭粉)在空气中充分灼烧C碳酸钙粉末(氯化钙)加入足量的水,过滤,洗涤,干燥D硫酸铁溶液(硫酸)加入足量铁粉,过滤A.A B.B C.C D.D6.一定条件下,下列物质在密闭容器内反应一段时间,测得反应产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关系如下表:根据上表信息判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a=15.3 B.X、Z 是反应物,Y、W 是生成物C.Z 为化合物D.反应中 Y、W 两种物质变化的质量比为22:97.完全燃烧2. 8g某有机物,生成8. 8gCO2和3. 6gH2O。

河南省南阳市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河南省南阳市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河南省南阳市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12题;共24分)1. (2分) (2019九上·开州月考) 下列古代生产工艺中主要体现的物理变化的是()A . 粮食酿酒B . 纺纱织布C . 烧制瓷器D . 冶炼生铁2. (2分)(2017·盂县模拟) 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A . 氧气用于炼钢B . 硫酸用于除铁锈C . 干冰用作制冷剂D . 碳酸氢钠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症3. (2分) (2017九上·天门期中) 下列图示的实验中,正确的是()A .B .C .D .4. (2分) (2019九上·黑龙江月考) 下列物质的用途正确的是()A . 用钛制造人造骨B . 用生铁做自行车C . 医疗上用质量分数75%的酒精溶液做消毒剂D . 营养液用于无土栽培植物5. (2分) (2020九上·徐州期末)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下列做法与该主题不相符的是()A . 研制开发清洁能源B . 生活污水直接排放C . 分类回收生活垃圾D . 积极推广共享单车6. (2分) (2019九上·高邮期末) 中国最新战机歼﹣31使用了高强度、耐高温的钛合金材料。

钛元素的信息如图所示,对图中信息解释错误的是()A . 钛是一种金属元素B . 核内中子数为22C . 元素符号为TiD . 相对原子质量为47.877. (2分) (2019九上·怀化期末) 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 . 铁丝在空气里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B . 硫在氧气里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C . 碳在氧气里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D . 磷在空气里燃烧生成大量白色烟雾8. (2分)(2011·贺州)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 . 水分子是保持水的性质的最小粒子B . 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能够燃烧C . 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1:2D . 用水灭火,主要是使可燃物的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9. (2分) (2018九上·永春月考) 乙酸(CH3COOH)是食醋的有效成分。

河南省南阳市2019-2020学年化学九上期末期末调研试卷

河南省南阳市2019-2020学年化学九上期末期末调研试卷

河南省南阳市2019-2020学年化学九上期末期末调研试卷注意事项:1. 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选择题1.小琪往如图所示的烧杯中加入一种物质,搅拌后,发现粘在烧杯底部的塑料片脱落,她加入的物质可能是()A.食盐B.硝酸铵C.氢氧化钠固体D.无法确定2.乙醇(俗名酒精)是一种可再生的“绿色能源”,乙醇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C2H5OH+xO2点燃2CO2+3H2O,其中x和H2O中氧元素的化合价分别是()A.2、+2 B.2、0 C.3、+2 D.3、﹣23.规范的操作是化学实验成功的保障。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测定溶液的pH时,将试纸直接放入待测液中B.固体药品都可以以直接放在天平的托盘上称量C.配制稀硫酸时,将水沿烧杯壁慢慢倒入浓硫酸中,并不断搅拌D.点燃可燃性气体之前先检验气体的纯度4.下列金属材料中属于纯金属的是()A.金B.青铜C.锰钢D.硬铝5.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滴加液体B.取用液体药品C.称量食盐D.检查装置气密性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新增PM2.5指标,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 μm的颗粒物。

为实现空气质量达标,合理的做法是 A .煤炭直接燃烧 B .秸秆焚烧还田 C .开发清洁能源 D .提倡多开汽车7.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及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 )8.下列实验操作错误且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A .稀释浓硫酸B .测定溶液的pHC .收集60mL 氧气D .称量5.2g 氧化铜9.以下是小明同学书写的部分化学用语,其中正确的是( )①金刚石--C ②五氧化二磷--52O P ③镁离子的结构示意图:④钠元素显1+价--1Na +⑤两个铝离子--32A1+ A .①③④B .①⑤C .①②③⑤D .①③⑤10.除去下職神的少量杂质,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目的的是11.下列关于实验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B .常温下,将10 g 硝酸铵溶于20 mL 水中,所得溶液的温度明显下降C .镁和盐酸在试管中反应,试管壁发热D .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12.下列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A.探究分子的运动B.证明CO2密度比空气的大C.检查装置的气密性D.比较合金和纯金属的硬度13.下列区别各组物质的方案中,所选择的试剂或方法不可行的是()14.下列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改良酸性土壤B.积雪渐渐融化C.粮食用来酿酒D.食醋除去水垢15.分别将下列各组物质加入水中,能得到无色、透明溶液的是( )A.KCl NaOH CuSO4 B.BaCl2 NaOH H2SO4C.HNO3 KCl Na2SO4 D.FeCl2 KCl MgCl2二、多选题16.下列用问题的研究中,未利用对比实验的思想方法的是()A.空气中氧气含量B.分子的运动C.木炭在空气中燃烧D.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17.在一密闭容器里放入四种物质,使其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数据如下:则下列表述正确的是()C .该反应为化合反应D .甲与乙反应的质量比为53:18.大蒜中含有一种有效成分辣素“硫化丙烯”,其化学式为C 3H 6S ,能杀菌,具有一定的抗病功能和食疗价值.下列关于硫化丙烯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1个硫化丙烯分子中含有3个氢分子B .1个硫化丙烯分子由3个碳原子、6个氢原子、1个硫原子构成C .硫化丙烯由碳、氢、硫三种元素组成D .分子中C 、H 、S 元素原子质量比为3:6:119.某CuO 与C 的混合物,共10 g ,加热至不再有气体生成的时候,将生成的气体通入足量的澄清石灰水中,得到沉淀5 g ,则原混合物中CuO 的质量可能为 A .8 gB .8.4 gC .8.6 gD .9.4 g20.下图装置常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南阳市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

南阳市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

南阳市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5题;共30分)1. (2分) (2019九上·咸阳月考)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 化学变化和化学反应是同一个概念B . 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一定同时发生物理变化C . 化学变化的特征就是一定会有沉淀生成D . 物质的性质决定了物质的变化,物质的变化反映了物质的性质2. (2分)利用下图可以制取并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 移动铜丝能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B . 实验中浸有石蕊溶液的棉花会变蓝C . 可以用稀硫酸代替稀盐酸完成实验D . 可以用铁丝代替铜丝来进行实验3. (2分)(2019·江都模拟) 下列物质加入水中,能得到无色透明溶液的是()A . 高锰酸钾B . 食盐C . 碳酸钙D . 植物油4. (2分) (2017九下·钦州港月考) 对aC2H2 +bO2 =m CO2 +n H2O中,系数之间关系正确的是()A . a+b-m+nB . 2a=mC . m=nD . b=m+n5. (2分)(2018·广东模拟) 据报道,“毒淀粉”是在淀粉中添加了大量对人体有害的马来酸(),是一种无色晶体,能溶于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马来酸是由12个原子构成的有机化合物B . 马来酸中氢元素和碳元素的质量比为12:1C . 马来酸完全燃烧后的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D . 马来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 ×100%6. (2分)(2017·泸州) 下列有关反应方程式正确,且反应前后有元素化合价升高和降低的是()A . 铁和盐酸混合:2Fe+6HCl═2FeCl3+3H2↑B . 碳酸铵与硫酸反应:(NH4)2CO3+H2SO4═(NH4)2SO4+H2O+CO2↑C . 石英和纯碱高温:SiO2+Na2CO3 Na2SiO3+CO2↑D . 磁铁矿(Fe3O4)高温下通CO:Fe3O4+4CO 3Fe+4CO27. (2分) (2016八下·莱芜期末) 下列现象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A . 木条燃烧后灰烬的质量比木条的质量小B . 蜡烛燃烧后长度越来越短最后消失C . 50g冰融化后变成水的质量还是50gD . 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后固体质量增加8. (2分) (2018九上·邢台期末) 甲、乙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 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质B . t2℃时,甲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等于40%C . t1℃时,甲、乙两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相等D . t1℃时,甲、乙两种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9. (2分)(2018·南沙模拟) 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和用途说法中,错误的是()A . 石墨深灰色,质软,可制铅笔芯B . 金刚石非常坚硬,可作钻石戒指C . 碳具有还原性,可用于冶炼金属D . 浓硫酸有吸水性,可作某些气体的干燥剂10. (2分)治疗腹泻时,医生建议使用糖盐水辅助治疗.将适量蔗糖和食盐加入一定量温开水中,搅拌使之完全溶解既得糖盐水.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 蔗糖和食盐在温开水中比在凉开水中溶解的快B . 糖盐水是蔗糖和氯化钠的水溶液C . 糖盐水可为人体补充水、糖类、无机盐D . 糖盐水一定是饱和溶液11. (2分)把金属x放入CuCl2溶液中,其表面有红色物质析出,放入ZnCl2溶液中无变化。

南阳市初三化学初三化学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

南阳市初三化学初三化学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

南阳市初三化学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一、九年级化学上册选择题1.下列图象中,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向一定量CaCO3中加入稀盐酸B.将水通电电解一段时间C.镁在装有空气的密闭容器内燃烧D.向一定量铁粉中滴加稀盐酸2.已知反应前后分子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此反应中有三种氧化物B.此反应中反应物的质量比是1:2C.该反应是置换反应D.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都不变3.法拉第曾以《蜡烛的故事》为题为青少年连续开展了多次报告。

下表列举了报告中涉及的问题及对问题的回答,其中“对问题的回答”属于“设计实验方案”的是选项问题对问题的回答A 吹灭蜡烛时产生的白烟是什么?主要成分是烛油蒸气。

B 火焰为什么向上?热气流上升,形成对流。

C 火焰明亮的原因是什么?与火焰中有碳颗粒有关,碳颗粒会影响火焰明亮程度。

D 火焰不同部位温度高低如何比较?用一张纸在火焰中心一掠,观察纸上留下的火痕特点。

A.A B.B C.C D.D4.下列实验操作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操作A鉴别二氧化碳和氮气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B除去CO2中的少量CO点燃C检验H2中混有的CH4点燃,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冷烧杯D鉴别H2O2溶液和H2O分别加入二氧化锰A.A B.B C.C D.D5.取2%的NaOH溶液20g和2%的HCl溶液20g,使其充分反应,所得到的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显A.红色B.蓝色C.无色D.紫色6.已知:2KClO3=2KCl + 3O2↑,下列图像表示一定质量的KClO3和MnO2固体混合物受热过程中某些量随加热时间的变化趋势,其中不正确...的是A.A B.B C.C D.D7.下列除去少量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A.CO2气体(CO):点燃 B.MnO2固体(KCl):加水过滤C.Fe粉中含少量铜:加盐酸 D.CO气体(CO2):通入水8.图中表示一定量的木炭和氧化铜固体混合物受热过程中,某变量随加热时间的变化趋势,其中纵坐标表示()A.固体的质量 B.固体中氧化铜的质量 C.二氧化碳的质量 D.固体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9.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向一定量的二氧化锰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B.加热一定量的高锰酸钾固定C.向碳酸钙固体中逐滴加入稀盐酸至过量D.将水通电电解一段时间10.A和B可发生如下反应:3A+2B═A3B2,某学生做了3次该实验(每次均充分反应),反应前A和B的质量和都是l0 g。

南阳市初三化学上册期末化学试题(含答案)

南阳市初三化学上册期末化学试题(含答案)

南阳市上册期末化学试题(含答案)一、九年级化学上册选择题1.某化合物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且碳、氢元素质量比为12:1,该化合物的化学式量为26,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C2H2B.该化合物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92.3%C.3.9g该化合物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可生成13.2g二氧化碳D.5.2g该化合物与6.9g酒精(C2H5OH)含有等质量的碳元素2.下列问题的研究中,没有利用....对比实验思想方法的是()A.研究空气中氧气含量B.比较金属活动性C.研究燃烧的条件D.研究二氧化碳与水反应3.小希设计如图的实验,并完成下列的操作步骤:①未点燃酒精灯,观察白磷未燃烧②点燃酒精灯片刻,观察到白磷燃烧③熄灭酒精灯,冷却到室温,观察到水位上升到刻度 1 处④点燃酒精灯,剩余的白磷不燃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酒精灯加热铜丝,白磷燃烧,铜丝变黑,可见白磷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B.操作②中除了观察到白磷燃烧,铜丝也变黑,会使“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的结果大于 1/5C.对比①②中的现象,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D.对比②④中的现象,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4.如图所示为硫化氢(H2S)与氧气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中硫、氢元素质量比为1:2B.丙代表的是纯净物C.34g硫化氢完全燃烧至少需48g氧气D.生成物的分子个数比为2:2:15.下列图象不能正确反映其变化过程的是()A.镁在装有空气的密闭容器内燃烧B.电解水生成气体的体积C.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D.把铁钉放入硫酸铜溶液中6.通过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能得出相应结论的是实验操作现象结论A 把带火星的木条插入某瓶无色气体中木条熄灭该瓶中气体一定是二氧化碳B 向收集满CO2的软塑料瓶中加入约三分之一体积的水,旋紧瓶盖,振荡塑料瓶变瘪CO2能溶于水C 将白磷浸没在热水中,再向热水中的白磷通入氧气通氧气前白磷不燃烧,通氧气后白磷燃烧温度是燃烧需要的条件之一D 点燃某气体,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烧杯内壁有无色液滴产生该气体是CH4A.A B.B C.C D.D 7.下列实验不可行或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方法A区分氯化钠溶液、高锰酸钾溶液观察溶液的颜色B除去CO2中少量的CO点燃C除去CO中少量的CO2通过足量灼热的炭层D 焊接金属时所用燃料乙炔(化学式C2H2)充分燃烧时的产物检验在火焰上方罩上干冷的烧杯,一段时间后迅速倒转烧杯并加入澄清石灰水A.A B.B C.C D.D8.给量筒内液体读数,开始时仰视读数为29.0mL,倒出一部分液体后,平视读数为12.3mL,则实际倒出液体的体积为()A.16.7 mL B.大于16.7 mLC.小于16.7 mL D.无法计算9.下列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关系的是A.等质量的镁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充分反应B.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混合C.向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硫酸中分别逐渐加入锌粉和铁粉D.用等质量、等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在有无催化剂条件下制氧气10.如图表示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受热过程中某变量y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则y表示的是A.高锰酸钾的质量B.固体中钾元素的质量C.固体中氧元素的质量D.固体中锰元素的质量分数11.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将水通电一段时间B.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C.加热一定质量的氯酸钾制氧气D.一定质量的木炭在密闭容器中燃烧12.在点燃的条件下,2.6g的C2H2与7.2g的O2恰好完全反应,生成6.6gCO2、1.8gH2O和ag的X.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a=1.4B.X的化学式为COC.X中的氧元素与消耗的氧气质量之比为1:9D.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2H2+2O2点燃CO2+H2O+CO13.已知Ca(HCO3)2═CaCO3+CO2↑+H2O.一定量的Ca(HCO3)2固体在密闭容器中受热分解(此过程CaCO3不分解).下列图象表示该过程中某些量的变化趋势,其中错误的是( )A.B.C.D.14.在一定条件下,一个密闭容器内发生某反应,测得反应过程中各物质的质量部分数据如下表所示。

河南省南阳市名校2019年化学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试卷

河南省南阳市名校2019年化学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试卷

河南省南阳市名校2019年化学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试卷一、选择题1.某同学根据铜锈的成分Cu2(OH)2CO3作出猜想:引起金属铜锈蚀的因素除有氧气和水外,还应该有二氧化碳。

为证明“必须有二氧化碳”,需要进行下列实验中的( )A.甲和乙B.甲和丁C.乙和丁D.丙和丁2.下列各组物质,按单质、混合物顺序排列的是()A.干冰、海水B.水银、冰水C.黄铜、食醋D.金刚石、煤3.目前, 许多烧烤店都改用机制炭作燃料, 引燃机制炭可以使用固体酒精, 盖灭机制炭可以使用炭灰,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酒精的燃烧会升高机制炭的着火点B.炭灰可以隔绝空气而使机制炭熄灭C.酒精的燃烧是为了升高温度D.机制炭做成空心可以增大与空气的接触面积4.下列物质依次由分子、原子、离子构成的一组是()A.氧气、金刚石、氯化氢B.干冰、汞、氯化钠C、硫酸铜D.氨气、氮气、酒精C.水、605.幼儿及青少年缺钙会导致发育不良,患佝偻病。

这里的“钙”是指()A.单质B.元素C.分子D.离子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家用电器着火,可用水基型灭火器灭火B.煤炉上放一壶水不能防止一氧化碳中毒C.发现家中燃气泄漏,立即打开门窗通风D.面粉加工厂的照明设备应采用防爆型装置7.下列有关能源和环保的说法错误的是( )A.太阳能是绿色环保新能源B.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是不可再生能源C.煤完全燃烧后就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D.可燃冰具有能量高、燃烧值大等优点,其主要成分是甲烷的水合物8.铜能与硝酸反应,但不产生H2.根据反应方程式:3Cu+8HNO3(稀)═3Cu(NO3)2+2X↑+4H2O,推测 X 的化学式是()A.N2O3 B.NO2 C.NO D.N2O9.下列有关物质的变化或应用,描述不正确的是()A.CH4在空气中燃烧是化合反应B.CO2作为气体肥料在农业生产中有广泛应用C.N2充入食品包装袋中可起防腐作用D.CO 有毒且无色无味,使用燃气时要注意室内通风10.分析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酸雨的pH小于7,pH小于7的降水一定是酸雨B.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C.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D.分子、原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物质一定是由分子、原子构成11.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下列物质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是()A.氢气B.氧气C.氯化钠D.铁12.下列有关金属及合金的说法正确的是A.金属制成合金后硬度变大,熔点变高B.铜、黄铜、锡、焊锡都属于单质C.大多数金属元素在自然界中以化合物形式存在D.镀锌的“白铁皮”不易生锈,说明锌没有铁活泼13.下列四个实验中只需要完成三个就可以证明Zn、Cu、Ag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其中不必进行的实验是()A.将锌片放入稀硫酸B.将铜片放入稀硫酸C.将铜片放入硝酸银溶液D.将锌片放入硝酸银溶液14.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常温下,乙易溶于水B.10℃时,甲和乙的饱和溶液各100g,其溶质质量都是20gC.将等质量的甲乙固体,分别配成30℃的饱和溶液,所需水的质量:甲>乙D.20℃时,甲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采取升温的方法15.工业烟气脱硫是将烟气中含有的二氧化硫除去,采用“双碱法”脱硫的工业流程如下。

【精品初三化学试卷】2018-2019学年河南省南阳市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答案

【精品初三化学试卷】2018-2019学年河南省南阳市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答案

2018-2019学年河南省南阳市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4个小愿,每小题1分,共14分.每思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正确选项的标号填涂在答题卡上.)1.(1分)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干冰升华B.石油分馏C.钢铁生锈D.活性炭脱色2.(1分)通过创建文明卫生城市活动,我县空气质量有了明显改善,但测得目前空气的主要污染物仍是PM2.5,下列做法应该继续禁止的是()①保护青山绿水②就地焚烧秸秆③发展公共交通④用煤直接作燃料⑤大量燃放烟花爆竹A.①③④B.①②④C.②③④D.②④⑤3.(1分)下列物质依次由分子、原子、离子构成的一组是()A.氧气、金刚石、氯化氢B.干冰、汞、氯化钠C.水、C60、硫酸铜D.氨气、氮气、酒精4.(1分)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检查装置气密性B.收集氢气C.读取液体的体积D.过滤5.(1分)对以下化学用语中“2“的解释正确的是()A.H2O表示一个水分子中含有两个氢原子B.2H﹣表示两个氢元素C.Fe2+﹣表示铁离子带两个单位的正电荷D.SO2﹣表示二氧化硫中含有氧气分子6.(1分)可以一次把空气、氧气、二氧化碳三瓶气体区分开的简便方法是()A.分别加入蒸馏水B.分别加入适量的澄清石灰水C.将燃着的木条分别插入集气瓶中D.将带火星木条分别插入集气瓶中7.(1分)以下是四种微粒的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各微粒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①④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B.③④属于同种元素C.②容易得到电子D.④是一种阴离子8.(1分)白磷可以在空气中发生自燃,下列因素不属于其发生燃烧条件的是()A.空气中有氧气B.一定条件下白磷转化为红磷C.白磷是可燃物D.白磷缓慢氧化使温度达到着火点9.(1分)每年的5月13日是世界无烟日。

香烟的成分很复杂,燃烧产生的烟气中含有许多强致癌物质和有害物质,其中对人体危害最大的分别是尼古丁(C10H14N2)、焦油、一氧化碳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尼古丁是由碳元素、氢元素、氮元素组成的B.尼古丁中含有10个碳原子,14个氢原子和两个氮原子C.尼古丁中碳、氢、氮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60:7:14D.一氧化碳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故而有剧毒10.(1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氢气燃烧后的产物只有水,说明氢气是一种清洁能源B.水沸腾时可将壶盖顶起,说明分子大小随温度升高而增大C.某固体滴加稀盐酸时有气泡产生,说明该固体一定是碳酸钙D.燃着的木条伸入某无色气体中很快熄灭,说明该气体一定是二氧化碳11.(1分)在一定条件下,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表所示。

【精品初三化学试卷】2018-2019学年河南省南阳市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答案

【精品初三化学试卷】2018-2019学年河南省南阳市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答案

2018-2019学年河南省南阳市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4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1分)在化学发展史上,我国一位科学家主持测定了铟、铱,锌等几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新值,被国际原子量委员会采用为国际新标准。

这位科学家是( ) A .侯德榜B .王应睐C .拉瓦锡D .张青莲2.(1分)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 A .一氧化碳用于冶炼金属 B .干冰用于人工降雨C .氮气用于食品防腐D .可燃冰用作燃料3.(1分)将空的矿泉水瓶从高原地区带到平原,瓶子变瘪,瓶内气体( )A .分子体积变小B .分子质量变小C .分子数目减少D .分子间隔变小4.(1分)食用低钠高钾盐,能够预防高血压。

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

这里的“钠”“钾”指的是( ) A .原子B .离子C .元素D .单质5.(1分)实验室里只能采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CO 2,依据CO 2的化学性质是( ) A .密度比空气大 B .能与澄清石灰水反应 C .能与水反应D .能溶于水6.(1分)下列我国科技成果中以制备非金属单质为主要目的是( )ABCD低温制备H 2成功开采可燃冰 (CH 4•nH 2O )研制出超高强碳 合成全氮阴离子盐 (N 5)6(H 3O )3(NH 4)4ClA .AB .BC .CD .D7.(1分)下列生活中的做法或说法错误的是( ) A .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前,应先做灯火实验B .夜间煤气泄漏时,应及时打开排风扇通风,防止煤气中毒C .为了使天空更蓝,我们应积极行动起来保护大气D .做饭时燃气灶的火焰呈现黄色,可以将灶具进风口调大 8.(1分)下图所示的四个实验中,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 编号 ABCD实验设计实验结论 二氧化碳能溶于水 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MnO 2能加快H 2O 2反应速率A .AB .BC .CD .D9.(1分)2018年中国造出厚度仅0.12毫米的超薄玻璃,含有A12O 3,SiO 2、B 2O 3等成分,可耐汽车撞击,可用作手机、电脑和电视显示屏的基本材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超薄玻璃的成分中含有化合物B .Al 2O 3、SiO 2、B 2O 3中Si 元素的化合价最高C .超薄玻璃强度高、透光率好D .超薄玻璃化学性质稳定,属于纯净物10.(1分)某矿石样本含有如图所示的四种元素,该矿石中不可能含有的物质是( )A .CaSiO 3B .FeS 2C .CaSO 4D .SiO 2 11.(1分)已知镁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2Mg+CO 2点燃¯2MgO+C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Mg 被还原 B .该反应是化合反应C .可以利用Mg 替代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D .不是任何情况下都能用二氧化碳灭火12.(1分)实验室制取某些气体的装置如图。

南阳市初三化学初三化学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

南阳市初三化学初三化学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

南阳市初三化学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一、九年级化学上册选择题1.下列示意图与表述内容不相符的是()A.二氧化碳的状态变化B.电解水的微观示意图C.氯化钠的形成D.微粒的运动速率与温度有关2.把一定质量的a、b、c、d四种物质放入一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应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物质a b c d反应前的质量(g) 6.4 3.2 4.0 2.8反应后的质量(g) 5.2x7.2 2.8A.x=2B.d是催化剂,加快反应速率C.c不是化合物D.反应前后原子的数目不变3.在实验室中,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操作A 除去混在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点燃B鉴别软水和硬水加入水,搅拌C除去混在木炭粉中的氧化铜在空气中灼烧D鉴别空气、氮气、氧气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集气瓶A.A B.B C.C D.D4.下列问题的研究中,没有利用....对比实验思想方法的是()A.研究空气中氧气含量B.比较金属活动性C.研究燃烧的条件D.研究二氧化碳与水反应5.气体由CH4、C2H4、C2H2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取气体样品在氧气中完全燃烧,测得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水的质量比为22:9,下列对该气体组成的判断正确的是()A.该气体可能含有CH4B.该气体可能是由C2H4和C2H2组成C.该气体- -定含有C2H4D.该气体不可能同时含有CH4、C2H2、C2H26.质量相同的下列四种物质,完全分解后制得氧气质量最多的是()A .B .C .D .7.铜元素有多种氧化物,如CuO 、Cu 2O 。

称取14.4g 仅含Cu 、O 两种元素的固体样品、采用如下图装置实验(夹持装置省略)。

测得实验前后装置B 增重4.4g 。

查资料可知:碱石灰由NaOH 和CaO 组成,其作用是吸收H 2O 和CO 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装置B 的作用是吸收反应生成的H 2O 和CO 2 B .若缺少装置C ,则实验所得Cu 、O 个数比偏高 C .根据实验数据进行计算,可以确定该固体为Cu 2OD .实验开始前应先关闭K 2,打开K 1,让CO 通一段时间 8.工业上常用高温煅烧石灰石的方法来制得生石灰,发生的反应为32CaCO CaO+CO 点燃。

南阳市初三化学初三化学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

南阳市初三化学初三化学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

南阳市初三化学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一、九年级化学上册选择题1.我国一些城市使用焦炉煤气作为生活燃料。

以下实验流程是对焦炉煤气的成分进行局部探究。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焦炉煤气可能含有 CO B.X、Y 都是碳酸钙C.上述流程中可能有化合反应发生D.焦炉煤气中一定含有 CO2和 CH42.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一定量过氧化氢在密闭容器中分解B.加热一定量高锰酸钾C.碳在盛有氧气的密闭集气瓶内燃烧D .用等质量的氯酸钾制取氧气3.蜡烛(足量)在如图甲图密闭装置内燃烧至熄灭,用仪器测出这一过程中瓶内氧气含量的变化,如图乙所示。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蜡烛熄灭后瓶内只剩二氧化碳气体B .蜡烛熄灭时并没有消耗装置内所有的氧气C .蜡烛燃烧前装置内只有氧气D .蜡烛燃烧能将密闭装置中的氧气耗尽 4.已知:22Mg OH M O (gO+H ),CaCO 3高温CaO+CO 2↑。

取12.9gMg (OH )2和CaCO 3的混合物,加热,剩余固体质量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x 点剩余固体成分为CaCO 3、MgO 和Mg (OH )2B .y 点剩余固体中镁元素质量为1.2gC .z 点发生的反应为CaCO 3高温CaO+CO 2↑D .若剩余固体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6.0%,则剩余固体的成分为CaCO 3和MgO 5.有氧化镁和另一种金属氧化物组成的混合物共 4g ,经测定其中含有氧元素 1.8g ,则另 一种金属氧化物是( ) A .Al 2O 3B .CuOC .CaOD .Fe 2O 36.将一定质量的A 、B 、C 、D 四种物质放入一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应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 物质 A B C D 反应前的质量/g 4 10 1 25 反应后的质量/g待测21109若A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n,D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n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反应中生成B 与C 的质量比为21:10 B .该反应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C .该反应中A 与D 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1:2 D .该反应是分解反应7.下列叙述与对应的坐标图表示正确的是( )A . 向硝酸钾的饱和溶液中加入氯化钠B .将相同质量的Zn 粉和Mg 粉分别加入足量的稀盐酸中C .水的电解D .盐酸和氯化铁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8.工业上常用高温煅烧石灰石的方法来制得生石灰,发生的反应为32CaCO CaO+CO 点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南省南阳市南召县九年级(上)期末检测化学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2分)1.下列过程是通过物理变化获得能量的是()A.炸药爆炸开山修路 B.煤燃烧发电C.水力发电 D.汽油燃烧驱动汽车2.下列实验操作经过纠正仍可导致玻璃仪器破损的是()A.纠正:用镊子夹取块状固体B.纠正:集气瓶底部铺一层细沙C.纠正:试管口略向下倾斜D.纠正:试管底部离开桌面,右手握住橡胶塞3.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是化合物,后者是混合物的是()A.净化后的空气、雪碧饮料B.冰水混合物、澄清石灰水C.汽水、高锰酸钾D.液态氧、液态空气4.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变B.金刚石、石墨、C60都是碳元素的单质C.NO2的一个分子里含有两个氧原子D.化学变化中原子的核外电子数都保持不变5.为了探究水电解的微观过程,某同学做了一些如图所示的分子、原子的模型,若用“”表示氢原子,用“”表示氧原子,其中能保持氢气化学性质的粒子模型是()A.B.C.D.6.被称之为“软电池”的纸质电池,采用薄层纸片作为传导体,电池总反应为:Zn+2MnO2+H2O=ZnO+2MnO(OH),避免了传统电池所带来的污染问题,因而废旧的纸质电池可作为一般的废弃物加以处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该电池反应中锌元素化合价升高B.该电池反应中二氧化锰作催化剂C.其工作原理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D.开发利用该电池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7.图能体现的知识点有()①质量守恒定律;②化合物分子是由不同种原子构成;③在化学反应中,分子种类发生改变;④该反应是化合反应.A.①②③④B.②③C.②③④ D.①②③8.下列推理不正确的是()①燃烧过程中伴随着发光放热,所以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一定是燃烧;②分子可以构成物质,所以物质一定是由分子构成的;③单质只含一种元素,所以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④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所以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一定是物理变化;⑤氧化物都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A.①②③⑤B.①②⑤ C.①③④ D.③⑤9.禁止在公共场所吸烟.香烟燃烧产生的烟气中含有许多强致癌物和有害物,其中对人体危害最大的是尼古丁(化学式为C10H14N2),焦油和一氧化碳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尼古丁中碳元素质量分数最大B.学校应当成为无烟场所C.C10H14N2中,碳、氢、氮三种元素的质量比是60:7:14D.尼古丁中含有10个碳原子、14个氢原子和2个氮原子10.下列应用和相应的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及基本反应类型正确的是()A.用过氧化氢容易让和二氧化锰制氧气:H202=H2↑+02↑分解反应B.久置在空气中的石灰水表面有白膜:CO2+Ca(OH)2=CaCO3↓+H2O 化合反应C.用酒精做燃料:C2H5OH+3O22CO2+3H2O 氧化反应D.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4P+5O22P2O5化合反应11.某班同学用如图装置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先用弹簧夹夹住乳胶管,点燃红磷伸入瓶中并塞上瓶塞.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观察广口瓶内水面变化情况.实验完毕,甲同学的广口瓶内水面上升明显小于瓶内空气体积的,乙同学的广口瓶内水面上升明显大于瓶内空气体积的.下列对这两种现象解释合理的是()①甲同学可能使用红磷的量不足,瓶内氧气没有消耗完②甲同学可能未塞紧瓶塞,红磷熄灭冷却时外界空气进入瓶内③乙同学可能没夹紧弹簧夹,红磷燃烧时瓶内部分空气受热从导管逸出④乙同学可能插入燃烧匙太慢,塞紧瓶塞之前,瓶内部分空气受热逸出.A.只有①③B.只有①②③ C.①②③④D.只有②④12.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质量分数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丁一定是化合物B.丙一定是这个反应的催化剂C.该反应是分解反应D.参加反应甲的质量等于生成的丙和乙的质量之和二、填空题(本题包括6个小题,每空1分,共16分)13.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在厨房里就可以感悟到很多化学知识:(1)加碘食盐、高钙牛奶等食品中所含的碘、钙是指(填“原子”、“分子”、“元素”等);(2)生活中区分硬水与软水可以滴入;冰箱用一段时间后有一股难闻气味,可以放入含的除味剂.(3)“岩盐之都”河南叶县盛产食盐.食盐的主要成分由和构成;电解食盐水可以制烧碱:2NaCl+2H2O2NaOH+H2↑+X↑,则X的化学式为.14.用煤作燃料时常常将煤制作成蜂窝状,其原理是;炒菜时油锅不慎着火,可以采用的灭火的方法有(填写一种即可).15.氯气(Cl2)是一种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有毒的气体,能溶于水且能与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化学式为HClO),根据上述信息回答:(1)次氯酸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2)写出氯气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16.在点燃的条件下一定量的可燃物M与7.2g氧气恰好完全反应,生成6.6g二氧化碳、1.8g水和xg一氧化碳.可推知可燃物M中一定含有的元素是,可燃物M发生了燃烧(填“充分”或“不充分”).17.如果要除去二氧化碳气体中混有的少量一氧化碳,应采用的方法是;除去食盐水中泥沙等不溶性杂质的操作方法是.18.已知X是有毒且不溶于水的气体,Y与X所含元素种类相同,Z是不溶于水的固体.X、Y、Z三种物质之间存在如图所示的关系.请根据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Y的名称;(2)写出Z与稀盐酸反应生成Y的化学方程式.三、简答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共12分)19.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下列有关反应的原理.(1)工业上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炼铁.(2)用煤炉做饭时炉口火焰呈淡蓝色.(3)生活中用天然气作燃料.(4)在一定条件下,铁丝能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20.2008年5月12日,一列载有500t燃油的火车途径宝成铁路109隧道时起火.消防官兵迅速将隧道两端封口,并不停地向隧道里注水.由于方法得当,终于成功灭火.请分析他们的灭火方法所依据的原理是什么?21.丽丽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做了一个趣味实验:开始时气球沉于烧杯底部,气球内气体为一种单质(气球的质量忽略不计).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后,一会后气球从烧杯底部慢慢浮了起来,最后悬浮烧杯口.(1)写出实验室用甲装置制取Z的化学方程式;(2)写出满足条件的X与Y的组合(写出一组即可).(3)把乙装置用丙装置替换后,欲使热水中的白磷燃烧起来,长颈漏斗中应该加入的物质是?22.在实验室中A和B装置均可用来制取同一种气体,其中B装置的优点是可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如果打开弹簧夹,固体与液体接触,反应便能发生.(1)实验室中选用A装置制取气体时应考虑的因素有哪些?(2)请简述使B装置中反应停止的原理.(3)若用C装置采用排水法收集O2,请简述操作步骤.四、综合应用题(共10分)23.化学实验操作中,有很多步骤是需要有“先”与“后”,对化学实验结果、师生安全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在进行化学实验时,若遇到下列情况,应该如何操作呢?例:给试管中的药品加热,必须先预热,后集中加热;(1)点燃可燃性气体(如CO等)时,都要先,后点燃;(2)自举一例:.24.根据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回答:(1)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收集装置是;(2)小明同学想利用B装置在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开始前他先检验了该装置的气密性,发现装置气密性良好,他检验的方法是;制取完后他将B装置稍作改动,就达到了控制制取气体反应速率的效果.他是怎么改动的.(3)小明通过查阅资料知道:工业上制取生石灰时也可以得到二氧化碳.某工厂用石灰石高温煅烧制得生石灰,若每天消耗含杂质10%的石灰石原料1000吨,请根据计算理论上每天可生产二氧化碳多少吨?(假设杂质受热不分解产生二氧化碳CaCO3CaO+CO2↑)2019-2019学年河南省南阳市南召县九年级(上)期末检测化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2分)1.下列过程是通过物理变化获得能量的是()A.炸药爆炸开山修路 B.煤燃烧发电C.水力发电 D.汽油燃烧驱动汽车【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化学反应的分类思想;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化学变化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物理变化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是否生成新物质是判断化学变化的依据.【解答】解:A、炸药爆炸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B、煤燃烧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C、水力发电只是能量转化的过程,此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D、汽油燃烧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C.【点评】判断变化是否属于化学变化的唯一标准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就是化学变化,如果没有新物质生成,就不是化学变化.2.下列实验操作经过纠正仍可导致玻璃仪器破损的是()A.纠正:用镊子夹取块状固体B.纠正:集气瓶底部铺一层细沙C.纠正:试管口略向下倾斜D.纠正:试管底部离开桌面,右手握住橡胶塞【考点】固体药品的取用;给试管里的固体加热;仪器的装配或连接;氧气的化学性质.【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A、根据取用块状固体药品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B、根据铁丝燃烧实验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C、根据给试管中固体药品加热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D、根据向试管中塞紧橡皮塞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解答】解:A、取用块状固体药品应先将试管横放,用镊子夹取块状固体放在试管口,然后缓慢将试管竖起,故不将试管横放仍可导致试管破损;B、集气瓶底铺一层细沙可防止灼热的熔化物降落到瓶底,使集气瓶炸裂,故纠正后不会导致玻璃仪器破损;C、试管口略向下倾斜可防止冷凝水倒流回试管底部炸裂试管,故纠正后不会导致玻璃仪器破损;D、试管底部离开桌面可防止试管被压碎,右手握住橡胶塞可防止玻璃导管被折断,故纠正后不会导致玻璃仪器破损.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对实验操作不当造成玻璃仪器破裂的原因,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掌握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等是解答本题的关键.3.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是化合物,后者是混合物的是()A.净化后的空气、雪碧饮料B.冰水混合物、澄清石灰水C.汽水、高锰酸钾D.液态氧、液态空气【考点】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分类.【分析】物质分为混合物和纯净物,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纯净物又分为单质和化合物.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解答】解:A、净化后的空气、雪碧饮料都是混合物,故A错;B、冰水混合物属于纯净物中的化合物,澄清石灰水属于混合物,故B正确;C、汽水是混合物,高锰酸钾属于纯净物,故C错;D、液态氧属于纯净物中的单质,液态空气属于混合物,故D错;故选B.【点评】本考点考查了物质的分类,要加强记忆混合物、纯净物、单质、化合物、氧化物等基本概念,并能够区分应用.本考点的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4.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变B.金刚石、石墨、C60都是碳元素的单质C.NO2的一个分子里含有两个氧原子D.化学变化中原子的核外电子数都保持不变【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原子和离子的相互转化;碳元素组成的单质.【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碳单质与含碳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分析】A、在化学变化中原子的种类不变;B、.金刚石、石墨、C60都是碳元素的单质;C、根据化学式组成分析;D、根据在化学变化中,原子得失电子进行分析;【解答】解:A、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再分,原子的种类不变,正确;B、金刚石、石墨、C60都是碳元素的单质,正确;C、由NO2的化学式可知,一个分子里含有两个氧原子,正确;D、在化学变化中,原子得失电子,核外电子数发生改变,故说法错误;答案:D.【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要知道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了解质子数、电子数、核电荷数的关系.5.为了探究水电解的微观过程,某同学做了一些如图所示的分子、原子的模型,若用“”表示氢原子,用“”表示氧原子,其中能保持氢气化学性质的粒子模型是()A.B.C.D.【考点】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根据物质有哪种粒子直接构成,化学性质就由哪种粒子来保持判断.【解答】解:氢气是由氢分子构成的,其化学性质是由氢分子保持的.A、表示的是氢分子,能保持氢气化学性质.所以正确;B、表示的是氧分子,不能保持氢气化学性质,能保持氧气的化学性质.所以错误;C、表示的是水分子,不能保持氢气化学性质,能保持水的化学性质,所以错误;D、表示的是单个的氢原子和氧原子,所以错误.故选:A.【点评】用分子、原子的模型来考查对分子、原子概念的理解,以及对化学变化的微观实质的理解,是最基本的也是最主要的一种命题形式,能把微观的、抽象分子和原子与形象的模型通过联想有机结合起来,是解题最重要的一环.6.被称之为“软电池”的纸质电池,采用薄层纸片作为传导体,电池总反应为:Zn+2MnO2+H2O=ZnO+2MnO(OH),避免了传统电池所带来的污染问题,因而废旧的纸质电池可作为一般的废弃物加以处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该电池反应中锌元素化合价升高B.该电池反应中二氧化锰作催化剂C.其工作原理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D.开发利用该电池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考点】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的能量变化;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A、根据锌元素的化合价的变化分析;B、根据催化剂的定义分析;C、根据能量的转化分析;D、根据纸质电池对环境的影响分析.【解答】解:A、该电池反应中锌元素化合价由0价升高到+2价,故A正确;B、在该反应中二氧化锰是反应物,质量减少,故B错误;C、该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故C正确;D、该电池避免了传统电池所带来的污染问题,开发利用该电池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故D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属于信息给予题,解题的关键是认真越短题干,提取有用的信息,分析、判断有关的问题.7.图能体现的知识点有()①质量守恒定律;②化合物分子是由不同种原子构成;③在化学反应中,分子种类发生改变;④该反应是化合反应.A.①②③④B.②③C.②③④ D.①②③【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化学反应的实质;反应类型的判定.【专题】化学反应模拟图型.【分析】由题目中的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只要反应则会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化合物分子是由不同种原子构成化学反应中,分子变化,原子不变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点,故为化合反应.【解答】解:由题意可知,结合微观示意图,则:①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及数目不变,反应遵守质量守恒定律,说法正确;②化合物分子是由不同种原子构成,说法正确;③由微粒的变化可知,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发生改变,原子不变;说法正确,④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点,说法正确;综合以上分析可知,A正确.故选A.【点评】掌握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掌握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及其意义.8.下列推理不正确的是()①燃烧过程中伴随着发光放热,所以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一定是燃烧;②分子可以构成物质,所以物质一定是由分子构成的;③单质只含一种元素,所以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④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所以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一定是物理变化;⑤氧化物都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A.①②③⑤B.①②⑤ C.①③④ D.③⑤【考点】燃烧与燃烧的条件;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单质和化合物的概念;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物理变化的特点.【专题】化学与能源;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物质的变化与性质;物质的分类.【分析】①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不一定是燃烧;②分子、原子都可以构成物质;③要是单质的前提,此物质应首先保证是纯净物;④无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物理变化;⑤氧化物只能为含有两种元素的化合物,其中一种为氧.【解答】解:①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不一定是燃烧,如通电的电灯,故错;②分子可以构成物质,原子也可以,铁由铁原子构成,故错;③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如臭氧和氧的混合物,该物质中只含氧这一种元素,但它是混合物,所以不是单质,故错;④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所以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一定是物理变化,故对;⑤氧化物都含有氧元素,但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如硫酸.故错.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燃烧、物质的构成、单质、物理变化、氧化物,考查知识点全面,需要同学们细心考虑.9.禁止在公共场所吸烟.香烟燃烧产生的烟气中含有许多强致癌物和有害物,其中对人体危害最大的是尼古丁(化学式为C10H14N2),焦油和一氧化碳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尼古丁中碳元素质量分数最大B.学校应当成为无烟场所C.C10H14N2中,碳、氢、氮三种元素的质量比是60:7:14D.尼古丁中含有10个碳原子、14个氢原子和2个氮原子【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元素质量比的计算;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A、根据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分数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烟气中含有有毒物质来分析;C、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尼古丁的构成情况来分析.【解答】解:A、尼古丁中碳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为12×10=120,氢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为1×14=14,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为16,碳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最大,则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故选项说法正确;B、因为吸烟对人体有害,学校应当成为无烟场所,故选项说法正确;C、尼古丁中碳、氢、氮三种元素的质量比是=(12×10):(1×14):(14×2)=60:7:14,故选项说法正确;D、尼古丁是由分子构成的,一个尼古丁分子是由10个碳原子、14个氢原子和2个氮原子,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与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10.下列应用和相应的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及基本反应类型正确的是()A.用过氧化氢容易让和二氧化锰制氧气:H202=H2↑+02↑分解反应B.久置在空气中的石灰水表面有白膜:CO2+Ca(OH)2=CaCO3↓+H2O 化合反应C.用酒精做燃料:C2H5OH+3O22CO2+3H2O 氧化反应D.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4P+5O22P2O5化合反应【考点】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反应类型的判定.【专题】元素与化合物;化学反应的分类思想;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和能量变化.【分析】根据化学方程式判断正误的方法需考虑:应用的原理是否正确;化学式书写是否正确;是否配平;反应条件是否正确;↑和↓的标注是否正确;若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再由反应特征确定反应类型.【解答】解:A、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2H2O+O2↑,故选项错误.B、该化学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该反应的生成物是两种,不符合“多变一”的特征,不属于化合反应;故选项错误.C、该化学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但氧化反应不是基本的反应类型,故选项错误.D、该化学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且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故选项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应用的原理是否正确,然后再根据方程式的书写规则进行判断,化学方程式正误判断方法是:先看化学式是否正确,再看配平,再看反应条件,再看气体和沉淀,最后短线改成等号.11.某班同学用如图装置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先用弹簧夹夹住乳胶管,点燃红磷伸入瓶中并塞上瓶塞.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观察广口瓶内水面变化情况.实验完毕,甲同学的广口瓶内水面上升明显小于瓶内空气体积的,乙同学的广口瓶内水面上升明显大于瓶内空气体积的.下列对这两种现象解释合理的是()①甲同学可能使用红磷的量不足,瓶内氧气没有消耗完②甲同学可能未塞紧瓶塞,红磷熄灭冷却时外界空气进入瓶内③乙同学可能没夹紧弹簧夹,红磷燃烧时瓶内部分空气受热从导管逸出④乙同学可能插入燃烧匙太慢,塞紧瓶塞之前,瓶内部分空气受热逸出.A.只有①③B.只有①②③ C.①②③④D.只有②④【考点】空气组成的测定.【专题】空气与水.【分析】根据红磷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实验原理、操作步骤、注意事项进行分析可以知道:造成测得氧气的体积分数小于五分之一的因素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考虑:(1)装置是否漏气;(2)红磷的用量是否充足;(3)瓶内的氧气是否耗尽;(4)装置是否冷却到室温;而造成测得氧气的体积分数大于五分之一的因素可以从以下两各方面考虑:(1)止水夹有没有夹紧;(2)燃烧匙伸入是否过慢等,可以根据这几个方面来分析并解答该题.【解答】解:①、实验中所取红磷的量不足,会使装置内氧气不能被全部消耗,所以使得广口瓶内水面上升明显小于瓶内体积的,故解释合理;②、若甲同学可能未塞紧瓶塞,则会使实验装置漏气,那么外界空气就会进入集气瓶内,因此测得氧气的体积分数小于五分之一,故解释合理;③、若乙同学没有将弹簧夹夹紧,会导致实验中装置内的气体受热膨胀而逸出,因此测定氧气体积分数增大,故解释合理;④、乙同学可能插入燃烧匙太慢,塞紧瓶塞之前,瓶内部分空气受热逸出,因此测定氧气体积分数增大,故D解释合理.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用红磷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实验原理、操作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和注意事项等,解答本题可以运用排除选择法,即分析每一项导致的后果,从而得出正确答案.12.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质量分数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丁一定是化合物B.丙一定是这个反应的催化剂C.该反应是分解反应D.参加反应甲的质量等于生成的丙和乙的质量之和【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反应类型的判定.【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反应后质量增加的物质是生成物,反应后质量减少的物质是反应物,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的物质可能是催化剂,也可能既不是反应物,也不是生成物,也不是催化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