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孩子学会谦让

合集下载

教育笔记《让孩子学会谦让》

教育笔记《让孩子学会谦让》

教育笔记《让孩子学会谦让》
对我们的孩子来说,学习谦让一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

孩子们往往会以自己的想法和利益为核心,而忽视了在社会关系中所必须的礼貌。

谦让往往只是一个社会习惯,但是因为有诸多的社会期待和潜在的需求,它却被认为是一项很重要的能力。

在任何场合,谦让都是很有必要的,所以我们要让孩子们学会尽量不发生冲突,而是去尊重对方,理解他人,谦让也是一种责任。

首先要让孩子明白,谦让不应该被视为弱点。

谦让并不代表自己的利益将被牺牲,只是让双方有公平的机会谈判。

谦让是一种礼貌,表示出对他人的尊重,而不是一种软弱。

其次,要让孩子明白谦让的重要性。

孩子要知道当他们不谦让的时候是非常难被人接受的,以及当你不断地追求自己的利益,而忽略了他人的权利,沟通可能性就会变得更加困难。

最后,让孩子学会如何做出恰当的谦让。

孩子应该学习自信地表达自身想法和观点,但也要学会尊重他人的观点。

有时,孩子们过于固执的追求自我利益,最后得不到对方的理解和接受,所以要学会如何正确地运用谦让,把握好应该妥协和要求的balance。

总之,谦让是孩子们今后社会交往中必不可少的技能,是一种必要的行为。

只有让孩子学会谦让,才能够充分尊重别人,在交往中双赢。

所以,作为家长,我们应该给予孩子足够的关心和爱,让他们在每一次沟通中,都能主动地学习尊重他人,不断练习谦让,把该技能落脚。

幼儿园小班谦让教案范文:培养孩子的和谐意识

幼儿园小班谦让教案范文:培养孩子的和谐意识

幼儿园小班谦让教案范文:培养孩子的和谐意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家长们对于幼儿园小班的教育越来越重视,因为这关系到了孩子们的成长和发展,而谦让教育是幼儿期重要的一环,对于孩子们的情感与品德培养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针对如何有效的进行幼儿园小班谦让教育,本文介绍了几个可行的教学方案。

一、目的与意义1.1 目的:通过开展谦让教育,促进孩子们之间的互助、互爱、互谅,从而增强孩子们的爱心、信心和自信心,有助于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健全的人格和丰富的情感体验。

1.2 意义:有了合理的谦让教育,可以使孩子们在交往中表现出的行为态度更加礼貌、文雅、有良好的道德素质和品格特性,培养好的品质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事情。

二、内容和方法2.1 谦让教育的目标及内容:作为教师应该注重孩子们的身心方面,应该让其受到情感、人际关系和人格品质等多种方面的教育。

在这一方面,可以开展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2.1.1 温情小故事会教师掌握最好的教材就是生活本身。

可以将日常生活中的感人事例,从看似不重要的事件中分享自己的得与失,来使幼儿了解生活的各种事情。

同时,给出相应的情感表达,并附上自己的感悟和班级表现。

2.1.2 视听欣赏有些优秀的影片可以通过肢体语言来表达情感,可以让孩子在视听欣赏的过程中体会到其中的含义,这不仅能够让幼儿了解事物之间的关系,也能够提高他们的情商能力。

2.1.3 游戏活动游戏是幼儿成长过程中的必备环节,有助于提高孩子们的思维能力与协作能力。

在游戏里,可以加强培训孩子谦让的技能,比如不争风吃醋、赞美同学等。

2.1.4 谅解训练在幼儿园小班中,应该借助“询问、回答或发表一些感性问题”,从而开启孩子们的谅解之门。

2.2 谦让教育方法的选择:在开展谦让教育时,应该根据现实情况,学会灵活运用如下几个方法:2.2.1 中外联结可以通过市场去购买相关的教材,了解国内外先进的卫生常识,使幼儿园小班的谦让教育既轻松又充满创造性。

2.2.2 可观性效果通过用一些有趣的方法来引入幼儿的注意力,可以迅速提升孩子的体验感受,进而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使学习效果更加明显。

幼儿园家庭教育教案:孩子谦让与分享的培养 幼儿园家庭教育

幼儿园家庭教育教案:孩子谦让与分享的培养 幼儿园家庭教育

教案一:培养孩子谦让品质1.引言在当今社会,谦让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品质,尤其是对于幼儿的培养来说更是至关重要。

通过家庭教育的手段,可以帮助幼儿从小养成谦让的习惯,使其成长为有着良好品德的人。

本教案将从培养孩子谦让的意义、方法以及实践操作方面进行讨论。

2.培养孩子谦让的意义谦让是一种尊重他人的态度,也是一种维护自己和他人关系和谐的行为。

在幼儿阶段,培养孩子谦让的品质对于其未来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谦让可以让孩子更好地融入集体,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谦让可以培养孩子的高尚情操和道德修养,提高其社会适应能力;谦让品质也能够培养孩子的宽容心态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3.培养孩子谦让的方法(1)言传身教:家长要以身作则,做孩子学习谦让的榜样。

在和孩子交往的过程中,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不要在孩子面前独霸话语权,要给予孩子平等的尊重和关怀。

(2)正面教育:家长可以通过一些生活中的小事来教育孩子如何谦让。

当孩子与其他人争抢玩具时,可以引导孩子主动让给对方,让孩子体会到放下自己的欲望是一种美德。

(3)奖惩相结合:在孩子表现出谦让的行为时,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激发其继续谦让的动力。

而当孩子表现出自私和傲慢的态度时,也要适当进行批评和惩罚,让孩子意识到谦让品质的重要性。

4.实践操作(1)家长和孩子共同制定规则: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商讨制定一些规则,如在家中轮流选择娱乐项目、共享食物等,让孩子从小懂得尊重和体谅他人,培养出谦让的行为。

(2)模仿角色扮演:家长可以借助一些故事或者电视剧的情节,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孩子模仿其中的谦让行为,从而潜移默化地接受这种品质。

(3)组织集体活动:在家庭或者社区组织一些集体活动,让孩子参与其中,培养孩子的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提高其谦让品质。

5.总结通过家庭教育的手段,培养孩子谦让的品质对于孩子未来的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

家长可以通过言传身教、正面教育、奖惩相结合等方法来培养孩子谦让的品质,同时在实践过程中也要充分调动孩子的参与性和积极性,让孩子在实践中体会到谦让品质的重要性,从而成长为一个有着健康人格和良好品德的人。

让孩子学会礼仪与谦让

让孩子学会礼仪与谦让

让孩子学会礼仪与谦让礼仪和谦让是培养孩子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会礼仪和谦让,可以帮助孩子建立起健康的人际关系,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

让孩子学会礼仪与谦让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家长和老师共同努力。

本文将介绍一些有效的方法来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礼仪和谦让习惯。

一、教育孩子尊重他人尊重他人是学会礼仪和谦让的第一步。

为了让孩子学会尊重他人,家长需要教育他们关注他人的感受。

例如,教育孩子别随意打闹、不妨碍他人休息、不摆弄他人的物品等等。

另外,家长要引导孩子明白一个重要的道理,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二、培养孩子的公共场合意识学会正常的公共场合举止,是学会礼仪和谦让的关键部分。

要教育孩子在公共场合安静、不吵闹、不乱扔垃圾、不乱跑等等。

家长可以选择一家公共场所,为孩子营造难得的体验,在恰当的时机、适当的地点,教育孩子公共场所应该怎样做。

随着孩子的成长,他们会对公共场所的要求逐渐提高,越来越懂得如何应对不同公共场所下的礼仪和技巧,并且会用自己的方式体现出来。

三、注意家庭教育家庭教育是孩子学习礼仪和谦让的重要环节。

家长要去教育孩子,做一个彬彬有礼、待人友好的人,建立出和家人、亲朋好友们的良好关系。

要适当地表现出自己的积极思维、热情洋溢等优点,让孩子从自己的父母那里看到与分别感受到正向、积极的精神状态。

如果父母经常互诉聒噪、口水战、相互侮辱或光明顾客雨的情况,孩子有可能会心生疑虑,乃至于变得神经质、不信任自己的父母。

四、激励孩子多多表达表达也是学习礼仪和谦让的一部分。

大部分孩子在接触陌生人时会表现出诸多烦恼,但是只要获得家长的鼓励,孩子就可以勇敢地跨出第一步。

家长可以鼓励孩子多做一些让自己舒适、自信、外向的事情,如演讲、表演、讲故事等等。

家长要去依据孩子的个性和情况,将他们的个人爱好引导到正确并且有益的方向上。

五、与他人合作与他人合作指的是在有合作任务时与他人共事,协同完成任务。

在此过程中,孩子学会了如何与他人及团队协作,如何在合作中表现出自己的优势和特点,并且在完成任务过程中体现出成功的价值观。

幼儿园小班社交礼仪——谦让是美德教案

幼儿园小班社交礼仪——谦让是美德教案

幼儿园小班社交礼仪——谦让是美德教案教学主题:幼儿园小班社交礼仪——谦让是美德适用对象:幼儿园小班教学目标:1. 让孩子了解谦让的概念和重要性,懂得如何在生活中实践谦让。

2. 帮助孩子认识并理解别人的需要和感受,培养孩子关心他人、愿意分享的品质。

3. 增强孩子团体合作及友好相处的能力,促进孩子的社交发展。

教学内容:1. 什么是谦让2. 谦让的重要性3. 如何表现谦让4. 友好相处的方式教学方法:1. 观看教学视频。

2. 唱歌、跳舞等互动方式加深学生的理解。

3. 角色扮演及互动游戏。

4. 数学拼图,促使孩子合作。

5. 绘画、制作,展示谦让的美德。

授课流程:第一步:引进时间:5分钟目的:引导孩子体验谦让的美好感受1. 教师播放幼儿谦让的场景视频,看视频时逐步引导孩子如何体验场景当中的感受。

2. 观看视频结束后,老师可询问孩子在视频中感受到了什么,如何表现谦让等。

第二步:概念讲解时间:10分钟目的:让孩子了解什么是谦让,并理解为什么要在生活中实践谦让。

1. 教师详解谦让的定义及在现实生活中与人交往时要表现出的积极品质。

2. 孩子可提出身边谦让的事例,让孩子具体了解谦让的情形。

第三步:谦让的重要性时间:10分钟目的:通过与生活实际相结合的例子,强调谦让的重要性。

1. 教师可以适当地给孩子陈述一些例子,如表扬别人、分享玩具、让座等来学习谦让。

2. 通过老师的情景引导,让孩子理解谦让的美德和必要性。

第四步:角色扮演时间:20分钟目的:帮助孩子通过角色扮演和互相交流,了解谦让的表现方式。

1. 让孩子分成两组,分别创设场景:分别是在公园玩耍和购物时排队。

2. 一组扮演主动表现谦让的孩子,另外一组扮演被谦让的角色,孩子们可以体验到在不同情况下表现谦让的感受。

第五步:游戏互动时间:15分钟目的: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1. 教师给每个孩子发数学拼图,让他们互相帮忙拼图,促进合作。

2. 互动游戏:“传球游戏”,让孩子们学习如何与他人分享。

教育笔记《让孩子学会谦让》

教育笔记《让孩子学会谦让》

#教育笔记《让孩子学会谦让》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培养他们学会谦让是非常重要的。

谦让是一种美德,它能够使孩子学会尊重他人、关心他人、体谅他人。

而这些品质对于孩子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首先,学会谦让可以培养孩子的尊重他人的意识。

当孩子学会谦让,他会懂得给予他人尊重,不会随意侵犯他人的权益。

这样的孩子在与他人相处时,会更加友好、亲切,给人留下良好的印象。

同时,他也会更加容易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从而得到他人的支持和帮助。

其次,学会谦让可以培养孩子的关心他人的能力。

当孩子学会谦让,他会懂得去关心他人,关心他人的需求和感受。

他会主动帮助他人,给予他人帮助和支持。

这样的孩子在与他人相处时不仅能够关注自己的需求,还能够关注他人的需求,建立起互助的关系。

再次,学会谦让可以培养孩子的体谅他人的能力。

当孩子学会谦让,他会懂得体谅他人,尊重他人的选择和决定。

他会在与他人相处时更加耐心、宽容,不会随意批评和指责他人。

这样的孩子在与他人相处时能够更好地理解他人的处境和感受,与他人建立起更加和谐的关系。

最后,学会谦让可以培养孩子的发展潜力。

当孩子学会谦让,他会更加容易接受他人的建议和意见,不会因为自己的固执而错失成长的机会。

这样的孩子能够虚心学习,不断进步,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和素质。

因此,学会谦让对于孩子的个人发展和成长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总之,培养孩子学会谦让是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

谦让不仅能够培养孩子的尊重他人、关心他人、体谅他人的能力,还能够促使孩子的发展潜力得到更好的发挥。

因此,作为父母和教育者,应该从孩子的幼年开始,注重培养他们学会谦让的品质,为他们的成长和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这样的教育不仅会使孩子受益终生,也会为社会的和谐发展做出贡献。

大班幼儿礼仪教案学会谦让懂得谦让

大班幼儿礼仪教案学会谦让懂得谦让

大班幼儿礼仪教案学会谦让懂得谦让教学目标:培养大班幼儿的谦让意识,学会在日常生活中尊重他人、关心他人,提高他们与他人相处的能力和素养。

教学重点:学会不争抢,不抱怨,不自私,懂得关心他人。

教学难点:培养幼儿主动向他人提供帮助的意识。

教学准备:1. 教学幻灯片或挂图,展示谦让的行为和场景。

2. 礼仪小道具:礼貌用语、感谢卡片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与幼儿互动,问候幼儿,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2. 引导幼儿回顾最近一周的日常生活,询问他们是否遇到了需要谦让的情况。

二、自我介绍礼仪(10分钟)1. 教师示范自我介绍礼仪,强调自我介绍时要保持微笑,注意礼貌用语。

2. 邀请幼儿依次进行自我介绍,鼓励他们用礼貌用语和微笑。

三、幼儿小组活动(20分钟)1. 将幼儿分成小组,每个小组4-5人,让每个小组讨论并列举日常生活中需要谦让的情境。

2. 邀请每个小组派代表上台抽取一张情境卡片,并给出相应的谦让行为。

其他小组员补充、讨论和分享。

3. 教师给予正面指导和鼓励,帮助幼儿深入理解谦让的概念,并培养他们提供帮助的意识。

四、巧用感谢卡片(15分钟)1. 引导幼儿思考“感谢”的含义,并与谦让联系起来,让幼儿理解谦让行为会带来感谢和赞赏。

2. 分发感谢卡片给每个幼儿,让他们写上对同伴的感谢之词,鼓励表达对别人的感恩之情。

3. 幼儿交换感谢卡片,让他们学会接受他人的感谢和表达自己的感谢。

五、情境角色扮演(15分钟)1. 创设情境,邀请几位主动表现谦让的幼儿上台进行角色扮演,演绎日常生活中的谦让场景。

2. 学生观看后,讨论演员的行为是否体现了谦让,可以怎样改进和提高。

3. 教师总结学生的表现,强调谦让的重要性,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积极传播和实践谦让。

六、小结(5分钟)1. 导师总结课堂内容,再次强调谦让的重要性以及学会关心他人的意义。

2. 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主动实践谦让,向同伴和周围的人表达真诚的关心和感谢。

拓展活动:可邀请幼儿一起制作谢谢卡,用来表达对他人的感激之情。

教案备课:幼儿园弟子规如何引导孩子学会谦让待人的道理

教案备课:幼儿园弟子规如何引导孩子学会谦让待人的道理

教案备课是每一位幼儿园教师必须要进行的工作。

而作为幼儿教师,我们不仅要对孩子进行知识的输入,更重要的是要引导他们学会正确的道德价值观。

在日常生活中,谦让待人是最基础的道德准则之一,它能够帮助孩子更好地与人交往,与人相处,成为更优秀的人。

今天我们将会探讨在幼儿园弟子规中,如何引导孩子学会谦让待人的道理。

一、弟子规的基本介绍《弟子规》是一部中国古代经典儒家文化教育著作,它传承了中国数千年的文化内涵,一直被视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

作为幼儿教师,我们应该通过《弟子规》的教材,将优秀的中华文化传递给孩子,唤起孩子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二、如何引导孩子学会谦让待人的道理1. 学习尊重他人尊重他人是谦让待人的前提条件,我们应该教育孩子,要从自身做起,学会尊重他人。

尊重他人包含了多个方面,在平时教育中,我们可以从孩子的日常行为出发,引导孩子尊重他人的思想,比如说,孩子在进行游戏时,应该学会等待他人,不占用他人的资源等。

只有让孩子懂得尊重他人,才能够接受他人的存在,体会到谦让待人的重要性。

2. 引导孩子学会分享在亲子关系中,分享是十分重要的一环。

通过引导孩子学会分享,不仅可以培养孩子的慷慨大方精神,还可以让孩子懂得关爱他人的重要性。

和亲朋好友分享自己的东西时,应该尽量迁就和体谅他人的需要,学会适当的让步,来达到谦让待人的效果。

3. 关注孩子的语言行为孩子在成长中学习语言是一件极为重要的事情。

在教育中,我们应该引导孩子注意自己的语言行为,避免不必要的伤害和冲突。

例如,在进行交流时,要注意自己的语气是否温和,避免冲突和怨恨的产生。

同时,在家长和老师的教育下,逐渐明确口头搞笑与冷嘲热讽的区别,告诉孩子,搞笑既能够让我们自在快乐,但逞口舌之快只会让我们更加孤立无援。

4. 引导孩子关注做人的品格孩子在成长中应该逐渐认识到,人不仅仅是做事,更重要的是做人,做人的品格和道德修养对一个人的影响十分重要。

在教育中,我们应该引导孩子学会关注做人的品格,并培养其正义、慷慨、宽容、谦虚等多重品质。

幼儿教育笔记《我们要做“谦让”的好孩子》

幼儿教育笔记《我们要做“谦让”的好孩子》

幼儿教育笔记《我们要做“谦让”的好孩子》教育笔记:我们要做谦让的好孩子谦让这个词我们经常听到,但是它的意义却不是礼让那么简单。

所谓谦让就是谦虚或礼让或退让。

幼儿间的矛盾,大多数都是因为孩子不懂谦让,或者不够谦让,造成玩具的争抢,角色的争抢等。

人要虚,这个谁都知道,但是真正做到谦虚是不容易的,成人都难,何况孩子呢但是不能因为难,而放弃对孩子的教育,要从小教育孩子。

从开学到最近我都没有发现孩子过分的争抢,所以我没有怎么注意。

但是就在昨天发生的一件事情,提醒了我。

事情是这样的,在晨间活动的时候,孩子们分别选圈和高跷,大多数孩子都喜欢圈,可是圈没有那么多,这时候就有两个女孩子开始抢起来,两个人的小手紧紧的抓住一个圈,久久不肯放弃。

小脸上的表情都很僵硬,看着他们就这么下去也不是个办法。

我走过去,也把手放在圈上,她们好奇得看着我,我没有说什么,静静的看着他们,但是他们从我的眼神里知道了她们目前的行为是不对的,把那拉得变形的圈轻轻变回了原型。

可是小手还是没有放掉,似乎在等待对方的放手,这样就属于自己了。

我看看这样不行了哇,眼神杀不死他们,只能开口了。

我用沉重的语气说了一句:把圈给我。

说着我把她们手中可怜的圈圈给抢救了回来。

于是我将手中的高跷、沙包分给她们,可是她们都很不情愿。

可是不一会,她们又在抢了,而且还是那两个女孩子。

这次是怎么回事呢原来其中的一个圈坏掉了,变形了,所以一个人不要了,就去抢另外一个人的。

我让他们放手,两人都不放,看来眼神、话语都没有用了,她们的性子还真不小。

该到做操的时间了,小朋友们都站到了自己的小点上了,可她们还是像木头人一样站着不动,我对妍妍说:把圈捡起来吧,该做操了。

妍妍勉强站到自己的小点上,也不捡圈也不做操,两人都站在那里。

等做完操,她们还是那样。

两个字形容任性。

想了想,用冷落法吧。

我和平常一样,做完操,让小朋友们把圈圈套到老师、阿姨的手上。

插好腰。

向前靠拢。

进教室。

我走时对她们说:你们喜欢站着,就站着吧。

孩子之间谦让

孩子之间谦让

孩子之间谦让
在生活中,孩子之间的谦让尤为重要。

将心比心,多一些理解和
支持,少一些争吵和冲突,可以有效地促进友谊和团结。

要想在孩子
之间建立起良好的相处方式,需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首先,要学会尊重他人。

孩子需要尊重他人的意愿和权益,并思
考他人的感受。

不论是对待同龄人还是长辈,都应该尊重对方的选择,不要违背别人的意愿,更不要用伤人的话语来表达自己的不满。

其次,要学会分享。

孩子应该学会分享自己的喜悦和快乐,也要
愿意分担别人的痛苦和悲伤。

在游戏和学习中,勇于与他人合作和共
享成果,不仅能促进个人进步,也能增强集体的凝聚力。

最后,要学会宽容。

孩子之间难免会出现误解和矛盾,当出现分
歧时,孩子应该保持冷静,容忍对方的不同意见,不要在意小事,更
不要因些许瑕疵而破坏彼此的友谊。

总之,孩子之间的谦让需要不断地去努力,不断地去学习。

保持
谦卑的心态,尊重他人的选择,与他人分享欢乐和快乐,容忍他人的
不同意见,这些都是让孩子之间相处愉快的重要环节。

幼儿园家庭教育教案:培养孩子的谦让与分享

幼儿园家庭教育教案:培养孩子的谦让与分享

幼儿园家庭教育教案:培养孩子的谦让与共享在幼儿园阶段,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家庭是孩子最早接触的社会环境,对孩子未来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这个阶段,培养孩子的谦让与共享精神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这将直接影响孩子的品格和社交能力。

本文将探讨幼儿园家庭教育中如何培养孩子的谦让与共享,帮助家长更好地教育孩子。

1. 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榜样家庭教育的第一步就是以身作则,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榜样。

要想培养孩子的谦让与共享,父母首先要做到谦让与共享。

在家庭生活中,父母可以向孩子展示如何与人谦让相处,如何乐于共享。

当孩子在吃零食时,父母可以共享自己的零食给孩子,从小树立孩子共享的意识。

在与他人交往时,父母要注意言行举止,谦和有礼,这样孩子会在模仿中学会谦让。

2. 培养孩子的自信心谦让与共享并不意味着要怂恿孩子放弃自己的权利和利益,相反,要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心。

只有自信的孩子才会有能力与他人共享,才会懂得在与他人相处时适当地退让。

在幼儿园家庭教育中,父母可以通过肯定孩子的优点和成就来增强孩子的自信心,让孩子明白自己与他人一样有价值,不必因为自己的存在而感到吝啬。

3. 引导孩子正确理解共享在孩子学龄前的阶段,他们对共享的理解可能会偏向私有观念,认为共享是失去自己的东西。

在这个阶段,家长需要通过故事、游戏等方式,引导孩子正确理解共享的含义。

可以告诉孩子共享是一种快乐,让大家一起共享会让每个人都变得更幸福。

父母也要给孩子提供共享的机会,让孩子在实践中体会到共享的快乐和意义。

4. 倡导孩子学会感恩和回报家庭教育不仅仅是在孩子犯错时进行教育,更重要的是在日常生活中进行引导。

在日常生活中,父母要倡导孩子学会感恩和回报,这也是培养谦让与共享重要的一环。

可以让孩子在得到帮助时学会说声谢谢,明白感恩的重要性。

也要让孩子明白回报是一种义务和责任,在自己有能力时,要乐于帮助别人。

5. 培养孩子的社会责任感谦让与共享的背后是一种对社会的责任感。

文明礼仪教案——《学会谦让》

文明礼仪教案——《学会谦让》

文明礼仪教案——《学会谦让》周敏活动目的:对学生进行传统美德教育,使学生知道谦让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教育学生做一个懂得谦让的好孩子。

活动设计说明:谦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由于受到当前社会不良因素的影响,一些孩子缺乏谦让的美德,做什么事都以自我为中心,只考虑自己的利益而忽视他人的需要,只顾自己而不为他人着想。

这样下去,必将影响孩子们的健康成长。

本次活动的重点是培养学生树立谦让意识,在生活中做到主动谦让。

活动准备:收集有关谦让的小故事。

活动过程:一.玩游戏:传本子(有意放一本表面损坏的本子,看看每组同学的表现。

)总结游戏的情况,引出“谦让”这一主题。

二.讲故事:《孔融让梨》东汉鲁国,有个名叫孔融的孩子,十分聪明,也非常懂事。

孔融还有五个哥哥,一个小弟弟,兄弟七人相处得十分融洽。

孔融四岁的时候,有一天,妈妈买来许多梨,一盘梨子放在桌子上,哥哥们让孔融和最小的弟弟先拿。

孔融看了看盘子中的梨,发现梨子有大有小。

他不挑好的,不拣大的,只拿了一只最小的梨子,津津有味地吃了起来。

爸爸看见孔融的行为,心里很高兴,心想:别看这孩子刚刚四岁,却懂得应该把好的东西留给别人的道理呢。

于是他故意问孔融:“盘子里这么多的梨,又让你先拿,你为什么不拿大的,只拿一个最小的呢?”孔融回答说:“我年纪小,应该拿个最小的,大的应该留给哥哥吃。

”爸爸接着问道:“你弟弟不是比你还要小吗?照你这么说,他应该拿最小的一个才对呀?”孔融说:“我比弟弟大,我是哥哥,我应该把大的留给小弟弟吃。

”爸爸听他这么说,哈哈大笑道:“好孩子,好孩子,你真是一个好孩子,以后一定会很有出息。

”四岁的孔融都能够做到谦让,大家都做到吗?三.情境选择:1.在出教室门的时候,大家都抢着往外走,结果都堵住了,这样做对吗?应该怎么做?2.秋游的时候,一年级一班和一年级二班同坐一辆车,上车的时候,有的同学抢着上车,上去以后又抢着坐座位,他们这样做对吗?应该怎么做?3.一天,小明家来了好多客人,有爷爷奶奶,还有小表弟表妹。

幼儿园家庭教育教案:孩子谦让与分享的培养

幼儿园家庭教育教案:孩子谦让与分享的培养

幼儿园家庭教育教案:孩子谦让与分享的培养幼儿园家庭教育教案:孩子谦让与分享的培养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谦让与分享是非常重要的品质。

它们不仅是孩子与他人交往的基本准则,更是塑造孩子健康人格的重要因素。

幼儿园家庭教育教案中的孩子谦让与分享的培养也备受家长关注。

对于家长来说,如何在日常生活和教育中培养孩子的谦让与分享品质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1. 了解孩子的心理需求在幼儿园家庭教育中,首先需要了解孩子的心理需求。

孩子的自我中心意识在幼儿期是非常强烈的,他们会认为自己是整个世界的中心。

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需要注重培养孩子的社交意识,让他们学会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问题,理解他人的感受,并学会尊重他人。

2. 培养孩子的交往能力培养孩子的交往能力也是孩子谦让与分享品质的重要部分。

家长可以通过组织孩子参加一些社交活动,让孩子在与他人交往的过程中学会分享和谦让。

家长可以带孩子参加一些公益活动,让孩子在互助和分享的过程中感受到快乐和成就,从而培养孩子的分享意识。

3. 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家长还需要培养孩子的责任感。

让孩子承担一些小家务或者自己的玩具,让他们明白责任和分享是相辅相成的,在分享中学会承担责任,在承担责任中学会分享。

4. 营造家庭教育氛围家庭教育中的谦让与分享教育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而是需要家长长期的细心培养。

在家庭教育中,家长需要树立榜样,让孩子在生活中感受到与他人和谐相处的氛围,这样才能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孩子的谦让与分享品质。

5. 个人观点个人而言,我认为在孩子成长过程中,谦让与分享是非常重要的品质,它们不仅是孩子与他人交往的基本准则,更是塑造孩子健康人格的重要因素。

幼儿园家庭教育中怎样培养孩子的谦让与分享品质是非常值得探讨的话题。

总结回顾幼儿园家庭教育教案中的孩子谦让与分享的培养是一个需要家长和教育者共同努力的过程。

了解孩子的心理需求、培养交往能力、培养责任感以及营造家庭教育氛围都是很重要的方法。

只有在家长和教育者的共同努力下,才能够真正培养出具有谦让与分享品质的健康人格的孩子。

如何让孩子学会谦让

如何让孩子学会谦让

如何让孩子学会谦让谦让,是孩子优良品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对孩子进行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

现在多数家庭都是独生子女,父母把所有最好的都会给予孩子。

什么玩具零食呀,都尽可能的满足孩子的要求,造成孩子不知道如何去分享,从而也就不懂的如何去谦让。

一、情景再现:我们班有两个孩子,瑞瑞和阿仁,两个都是男孩,是堂兄弟。

阿仁比瑞瑞大几个月,这两个孩子经常为争夺一个玩具而互不相让,有的时候还用起了武力。

当然是瑞瑞吃亏要多一点,因为阿仁活泼好动又比较强势,瑞瑞则显得比较羞涩内敛。

可每次阿仁也占不到便宜,他把弟弟惹哭了会被爷爷批评。

幼儿园的孩子处于3-6岁这样一个年龄阶段,他们的好奇心和占有欲特别强,又缺乏相应的生活经验,导致孩子喜欢抢玩具或其他东西。

随着孩子年龄的慢慢增长,生活经验和知识范围的扩大,这种现象可能会慢慢消失。

但作为父母和老师不要认为无所谓,反正孩子大了就会自己知道的。

如果你这样做了,很可能导致孩子长大后变成一个自私的人。

所以在对于孩子的这种情况时,我们决不能放任自流。

不要等孩子自己去过渡和消失,而是应该采取正确的态度和处理的方法。

二、是什么导致了孩子谦让品质的缺乏?1.儿童心理发展的必经阶段。

儿童的心理发展存在局限性,尤其是3-6岁的儿童,他们需要慢慢适应集体生活,但心理发展的局限性使他们常常以自己的需要和兴趣为中心,多从自我考虑问题,以自己的经验去解决和认识问题,很少关心别人,这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必然阶段,这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自私自利”,但也要引起老师和家长的重视,加以积极正确的引导,才能让孩子意识到除了自己以外,还要考虑他人的感受,使其养成乐于帮助他人,善于分享与谦让,为他人着想的品质。

2.家长限制了幼儿的谦让欲望孩子的谦让行为,也是天性中的一种,重要的是家长是否给予孩子释放的机会,如果不给他这个机会,他就会认为这些都是没有必要的。

人的心理成长和生理成长一样,严格遵守着“用进废退”的自然原则,当孩子开始出现谦让的欲望时,如果大人对他们进行过多的拒绝或者限制,他们这种正确的欲望就得不到强化,渐渐地就会按照“用进废退”的原则被淘汰了。

浅议在角色游戏中如何培养幼儿的谦让行为

浅议在角色游戏中如何培养幼儿的谦让行为

浅议在角色游戏中如何培养幼儿的谦让行为在儿童心理发展过程中,特别是7岁以下的儿童多以自我为中心,以自己的需要为目标,习惯以经验解决和认识问题,很少关心别人,这是这一年龄阶段儿童心理发展的必然过程,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自私自利”。

在幼儿教育中,可以通过运用模仿和想像等角色游戏,创造性地开展反映现实生活的各类活动,使幼儿学会谦让,懂得包容、礼让,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一、帮助孩子理解谦让要让幼儿明白谦让不是失去。

孩子之所以不愿意让别人,是因为他们认为谦让别人自己就失去了许多。

教师应该理解孩子这种难以割舍的“痛苦”,让孩子明白谦让不是失去,是一种耐心的等待。

谦让体现了对别人的关心和帮助,自己让了别人,别人也会回报同样的关心和帮助。

这样彼此关心、爱护、体贴,大家都会觉得温暖和快活。

开展角色游戏“公共汽车”时,航航向老师告状:“刚才阳阳把我的位子抢走了。

”阳阳辩解说:“没有,我没有抢过。

”我没有去解决这件事,而是让幼儿们讨论该如何解决。

大多数孩子认为阳阳做得不对,应该向航航道歉。

最后,阳阳和航航相互道了歉,握手和好了。

由于幼儿心理发展的局限性,使他们常常以自己的需要和兴趣为中心,不会两人合作着一起玩,不会互相谦让,甚至用攻击的行为解决问题,这也是一种人际交往技能的缺乏,矛盾也就因此而起了。

要为幼儿提供一些相互合作的活动机会,让幼儿自己去发现和收集这种谦让、互助、合作的现象,以加深对此的理解。

二、引导幼儿学会谦让在幼儿对谦让有了初步理解的基础上,要有意识地进行积极正确的引导,引导幼儿关心他人,懂得先人后己,从而发展幼儿的谦让行为。

在玩“书报亭”游戏时,我准备了数量较少的图书,有的孩子拿到了书,有的孩子没有拿到,我就问拿到书的孩子:“别的孩子没有书看怎么办?”让幼儿通过思考,自觉产生谦让的语言和行为。

有的幼儿说:“把这本书给他看吧!”并将书递给没书的孩子。

对这些有谦让言行的幼儿我进行了表扬,以激发其他幼儿产生谦让行为。

《让孩子学会谦让》摘抄

《让孩子学会谦让》摘抄

1、淡化并消除孩子“众人为我”的心理。

现在许多家长把孩子看作“小太阳”,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如同"地球"一样,不停地绕着“小太阳”转,对孩子有求必应、百依百顺
日常生活中,家长应让孩子意识到大人同样喜欢吃好东西,好东西不是自己,一个人的,需要拿来和大家一起分享。

看电视时,孩子往往独占电视,家长可和孩子轮流看自己想看的节目,不要一味地迁就孩子。

2、注重言传身教
模仿是孩子的天性,家长应该在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对孩子施以积极的影响。

如:带孩子坐公共汽车时,家长在车上看见年迈的老人和抱小孩子的妇女,便主动起身让座。

这虽然是生活中的小事,但在孩子幼小心灵中进一步增强了尊老爱幼和谦让的意识。

3、建立家园配合,巩固孩子相互谦让
孩子良好品德的形成,环境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尤为重要。

经常让家长在教育孩子时培养孩子心中有他人,让孩子逐渐学会关心别人,遇事谦让别人,对孩子的行为表现经常给予肯定。

家长要以身作则,为孩子良好品德的形成,树立良好的学习榜样。

如何教育孩子懂得谦让

如何教育孩子懂得谦让

如何教育孩子懂得谦让谦让表现出来的是胸怀的宽广,是对他人的尊重。

谦让美就美在克己让人,下面店铺收集了一些关于教育孩子懂得谦让的方法,希望对你有帮助教育孩子懂得谦让方法1尊重孩子别要求他们送玩具出去孩子不愿意分享玩具只是因为恰好处于一个敏感阶段,这只是该年龄的特点,并不是自私的表现。

如果孩子恰好处于这一阶段,那么请不要要求孩子分享自己的玩具,询问他是否愿意分享玩具,如果不愿意,那么也不要勉强,而是采取适当的措施,让他们慢慢接受分享。

多给孩子创造谦让的机会培养孩子的谦让行为,应时刻贯穿于日常生活中,如家里有小朋友来玩时,提醒孩子把自己的玩具分给小朋友玩,孩子生日时要有意识地让孩子把蛋糕先送给爷爷奶奶吃,公交车上别人给孩子让座时,让孩子观察一下,车上还有没有比他更需要座位的人……注重言传身教家长借助故事进行教育孩子最强大的能力就是模仿,而模仿的第一目标就是爸爸妈妈。

如果家长在家里就经常分享东西,或者给朋友送些礼物,那么慢慢的,孩子也会学会分享,送出自己的玩具。

此外可以借助一些故事、历史典故,让孩子了解到什么是分享,慢慢的他们也会变得大方。

教育孩子懂得谦让方法21、消除孩子以“自我为中心”的心理,创造“分享”的家庭气氛。

孩子由于经验少,思维、能力较低,在考虑问题时往往以自我为中心,所以,在日常生活中,让她意识到家人同样喜欢吃好的东西,好东西不能是她一个人的,必须拿来和家人一起分享。

看电视时,不能独占电视,我们要求和她轮流看自己想看的节目,不会一味地迁就她。

在适当满足她需要的同时,也让她意识到其他人的存在,对于不能及时满足的事情让她学会谦让、等待。

2、引导孩子懂得体谅、关心、尊重他人。

现在的孩子都是家里的“小太阳”,所以对别人的事情很少去关心、理解和同情。

我们要不失时机地引导孩子学会体谅、关心、尊重他人。

告诉她自私是不受人欢迎的行为,这样会因为自私失去最好的朋友或是自己最心爱的东西,只有友善和互助才能赢得大家的喜欢,因此,你的朋友会越来越多。

【行为习惯】如何培养孩子谦让的品质

【行为习惯】如何培养孩子谦让的品质

【行为习惯】如何培养孩子谦让的品质【行为习惯】如何培养孩子谦让的品质?父母都把孩子当心肝宝贝,要什么给什么,造成孩子个人主义强烈。

这样性格的孩子日后与他人相处会容易发生碰撞,如何培养孩子谦让的好品质呢?每个家长都期望孩子身心健康欢乐的蜕变,能和小朋友友好相处,学会恭敬,学会关心照料他人,能获得其他家长的尊重,自学老师的钟爱,在同伴相处中受到其他同伴的热烈欢迎。

家长希望孩子拥有谦让的品质是好的,但是怎样的孩子才是谦让,什么时候需要谦让,这是关键所在。

有的家长担心,如果孩子总是谦让,就会不懂得去争取,变得懦弱,什么都无所谓,所以不太能把握好孩子该如何谦让。

其实,恭敬的品质就是孩子带入社会,学会与人相处的整体表现。

父母必须培育培育孩子恭敬的品质,必须根据孩子心理发展特点,教导孩子必须学会与他人互动,能展开轮转思。

如果孩子是心甘情愿去做一件事,你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所以,要孩子学会谦让,首先要满足孩子的心理需求,兑现你对孩子的承诺,让孩子觉得他做到谦让他人,就会得到父母的肯定和表扬。

对孩子展开恭敬教育时,家长必须切勿胁迫的态度。

有时候孩子忍痛割爱,将自己的东西恭敬给他人,就是胁迫所谓。

这种恭敬只是表面的,其内心并没努力做到真正恭敬,难适得其反。

那么,父母该如何培养孩子的谦让品质呢?1、消解孩子的个人中心意识个人主义通常来说是一种自私的表现。

要让孩子学会谦让,就要杜绝他们有个人中心意识。

因此,存有个人中心意识的孩子,通常容易与他人相处,不懂互动,自我意识弱,给他轻浮和狂妄的感觉。

这样的孩子可以太少人与其相处,引致他们缺乏同年朋友。

教孩子不要以“自我”为中心,消除孩子的个人中心意识,父母要让孩子学会感恩。

在孩子蜕变的过程中,我们必须教导好孩子学会如何抒发关爱和体会关爱。

培育孩子的关爱之心,首先就须要使孩子学会抒发关爱,而抒发关爱必须学会说道“谢谢”已经开始。

我们要时刻教育孩子,得到别人的帮助时表示感谢。

例如,当有一个人给他递一杯水或者当别人送给他一件礼物的时候,孩子要主动说“谢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让孩子学会谦让
发表时间:2020-02-26T14:38:49.337Z 来源:《学习与科普》2019年39期作者:孙雪[导读]
安徽省合肥市长丰县直属机关幼儿园安徽合肥 231100
谦让,是孩子优良品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对孩子进行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

现在多数家庭都是独生子女,父母把所有最好的都会给予孩子。

什么玩具零食呀,都尽可能的满足孩子的要求,造成孩子不知道如何去分享,从而也就不懂的如何去谦让。

一、情景再现:
我们班有两个孩子,瑞瑞和阿仁,两个都是男孩,是堂兄弟。

阿仁比瑞瑞大几个月,这两个孩子经常为争夺一个玩具而互不相让,有的时候还用起了武力。

当然是瑞瑞吃亏要多一点,因为阿仁活泼好动又比较强势,瑞瑞则显得比较羞涩内敛。

可每次阿仁也占不到便宜,他把弟弟惹哭了会被爷爷批评。

幼儿园的孩子处于3-6岁这样一个年龄阶段,他们的好奇心和占有欲特别强,又缺乏相应的生活经验,导致孩子喜欢抢玩具或其他东西。

随着孩子年龄的慢慢增长,生活经验和知识范围的扩大,这种现象可能会慢慢消失。

但作为父母和老师不要认为无所谓,反正孩子大了就会自己知道的。

如果你这样做了,很可能导致孩子长大后变成一个自私的人。

所以在对于孩子的这种情况时,我们决不能放任自流。

不要等孩子自己去过渡和消失,而是应该采取正确的态度和处理的方法。

二、是什么导致了孩子谦让品质的缺乏?
1.儿童心理发展的必经阶段。

儿童的心理发展存在局限性,尤其是3-6岁的儿童,他们需要慢慢适应集体生活,但心理发展的局限性使他们常常以自己的需要和兴趣为中心,多从自我考虑问题,以自己的经验去解决和认识问题,很少关心别人,这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必然阶段,这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自私自利”,但也要引起老师和家长的重视,加以积极正确的引导,才能让孩子意识到除了自己以外,还要考虑他人的感受,使其养成乐于帮助他人,善于分享与谦让,为他人着想的品质。

2.家长限制了幼儿的谦让欲望
孩子的谦让行为,也是天性中的一种,重要的是家长是否给予孩子释放的机会,如果不给他这个机会,他就会认为这些都是没有必要的。

人的心理成长和生理成长一样,严格遵守着“用进废退”的自然原则,当孩子开始出现谦让的欲望时,如果大人对他们进行过多的拒绝或者限制,他们这种正确的欲望就得不到强化,渐渐地就会按照“用进废退”的原则被淘汰了。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孩子不懂得谦让的原因之一,责任不在孩子,不是孩子不懂事,是父母没给孩子学习与强化的机会。

马克在《美国人怎样教育孩子》一书中说过这样一句话:“孩子生长于分享中,便学会了慷慨孩子生长于友爱中,便将乐于存活。


3.经济水平的提高
随着家庭经济收入的普遍提高,孩子在经济上往往得到最优先、最可靠的保证,一些父母不惜一切代价投资于孩子智力的发展,却忽视了孩子道德品质的培养。

目前城市家庭多是独生子女,家里的成人都以孩子为生活重心,长辈的疼爱更是让幼小的孩子感到我是家里的中心,他们的任何要求都会通过各种途径得到满足,几乎每次都以家长的妥协而告终,这种过分的溺爱、迁就,久而久之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个性倾向。

家长的宠爱造成了孩子缺乏经常和别人分享食物、玩具的愉快体验,久而久之便滋长了唯我独尊,独占一切的思想。

4.缺乏正确的引导。

有些家长总怕孩子吃亏,无论什么事都把自己的孩子放在第一位。

例如:孩子之间发生了矛盾,经老师调解孩子已经和好,可父母还是觉得自己的孩子吃了亏,非去横加指责地训斥别人孩子一番。

殊不知这样做只会损害孩子的良好性格与品德的形成。

三、那么,应该怎样帮助孩子正确对待谦让呢?
1.同伴交往,学会谦让。

培养孩子的谦让意识,让孩子了解集体与个人的关系,把自己从“我”的概念中摆脱出来。

应该让孩子从小懂得,大家生活在一起,他需要的别人同样也需要,同样有享受的权力,不能一人独占,要想着别人。

爸爸妈妈应该给孩子创造更多的机会让孩子与其他小朋友们一起玩,减少孩子在交往中的不安全感。

可以让孩子邀请小伙伴到家里一起玩,让孩子在同伴游戏交往中,变得大方得体,学会与人交往的技巧,养成孩子关爱他人、谦让友好的行为习惯。

2.创造谦让的家庭气氛。

营造谦让的氛围,体验分享快乐。

家长要为孩子创设充满“谦让”的环境的意识。

孩子身边所有的人、物、事件、情绪,统统构成他的成长环境。

当环境中充满了谦让的意识、情绪、行为,孩子的“谦让”也会从心底发生。

从孩子最在乎的食物开始,如果孩子独占的话,家长就要把食物拿过来公平地分开,不能放任不管。

一开始,孩子可能会大哭大闹或苦苦哀求,但家长绝不能让步,一定要坚持到底。

偶尔的“旧病复发”也是正常的,只要坚持就一定能纠正过来。

3.切忌“强迫性的谦让”。

谦让是发自内心的,在谦让的过程中是感到快乐的。

孩子只有从自己的谦让行为里感受到自己带给他人的快乐,以及因他人快乐而带给自己的快乐,这个谦让行为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谦让行为,孩子才真正建立起健康的谦让意识。

孩子年龄虽小,他也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家长应尊重孩子的意愿,采取有效的教育措施,让孩子自愿的谦让。

4.注重言传身教。

榜样、表率教育是对孩子进行情感教育的一种方式。

正如艾伦凯所强调的:榜样是习惯的基础,而习惯是人格的基础。

我们要发挥榜样的作用,从而更有效的引导孩子会谦让,为形成良好的人格打好基础。

模仿是孩子的天性,成人应该在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对孩子施以积极的影响。

如:带孩子坐公共汽车时,家长在车上看见年迈的老人和抱小孩子的妇女,便主动起身让座。

这虽然是生活中的小事,但在孩子幼小心灵中进一步增强了尊老爱幼和谦让的意识。

家长要以身作则。

在日常生活中无论做什么事都要互相关心、爱护,尤其要多孝敬长辈,给孩子树立模仿的榜样,长此以往,同样的品质和行为方式就会再现于孩子身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