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上海高三地理 第三讲 岩石与地貌归纳(word文档良心出品)

合集下载

上海高中地理的知识点

上海高中地理的知识点

上海高中地理的知识点上海高中地理必备的知识点陆地环境1、地球的内部圈层:地壳(地表到莫霍介面)、地幔(莫霍面—古登堡面)、地核(古登堡面以下)2、岩石圈范围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之上)3、岩石成因分类:岩浆岩(喷出岩和侵入岩)、沉积岩(层理构造、有化石)、变质岩。

4、地壳物质回圈:岩浆冷却凝固→岩浆岩-外力→沉积岩-变质→变质岩-熔化→岩浆5、地质作用:①内力作用(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地震、变质作用)②外力作用(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6、地质构造的类型:褶皱(背斜、向斜),断层(上升岩块-地垒、下沉岩块-地堑)7、背斜成谷向斜成山的原因:外力侵蚀(在外力侵蚀作用之前背斜成山、向斜成谷)背斜顶部受张力,容易被侵蚀成谷地;向斜槽部受到挤压,岩性坚硬不易被侵蚀反而成为山岭。

8、地垒--庐山、泰山;地堑--东非大裂谷、河平原和汾河谷地。

9、地质构造对人类生产活动的影响:背斜(储油)、向斜(储水)、大型工程选址,应避开断层10.外力作用与常见地貌:①流水侵蚀——沟谷、峡谷、瀑布、黄土高原的千沟万壑的地表、溶洞(喀斯特地貌)弯曲的河道--凹岸侵蚀,凸岸沉积(港口宜建在凹岸)②流水沉积——山麓冲积扇、河口三角洲、河流中下游冲积平原③风力侵蚀——风蚀沟谷、风蚀洼地、蘑菇石、风蚀柱、风蚀城堡等④风力沉积——沙丘、沙垄、沙漠边缘的黄土堆、黄土高原;11、陆地环境的整体性:陆地环境各要素(大气、水、岩石、生物、土壤、地貌)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渗透,构成陆地环境的整体性。

例如我国西北地方各环境要素都体现出乾旱特徵。

12、陆地环境的地域差异有:①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热量)---――-纬度地带性②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水分)-----经度地带性③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水分和热量)----垂直地带性13.影响山地垂直带谱的因素:①山地所处的纬度;②山地的海拔;③阳坡、阴坡;④迎风、背风坡。

14、影响雪线高低的因素(雪线是指冰雪存在的下限的海拔高度)主要影响因素有两个:一是0℃等温线的海拔(阳坡、阴坡);二是降水量的大小(迎风、背风坡)15、非地带性因素:海陆分布、地形起伏、洋流影响等。

上海高中地理新教材选必修一专题3 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上海高中地理新教材选必修一专题3 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砾岩
石灰岩
类型
形成过程
特点
代表性岩石
风化、侵蚀、搬 沉积岩 运、堆积、固结
成岩等外力作用
层理构造, 有的含有 化石
砾岩、砂岩、 页岩、泥岩、 煤、石灰岩
思考:大理岩是如何形成的?
沉积岩(石灰岩) 变质岩(大理岩)
3、形成于地壳深处——变质岩
岩浆岩(花岗岩)
长期高温高压作用
变质岩(片麻岩)
类型 变质岩
专题6 岩石与矿物
一、岩石的基本类型
1、岩石圈主体——岩浆岩
玄武岩
花岗岩
岩石类型
岩 喷出岩
浆 岩
侵入岩
冷凝位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凝结时间
特征
地表 地下
迅速 缓慢
晶粒细小,多 气孔;色泽深
矿物晶粒较粗 色泽较浅
常见岩石 玄武岩 花岗岩
2、分布面积最广——沉积岩 岩岩石层和风 侵化化蚀石是记碎 物录屑质地球搬堆历运积史的沉“积书物页”固 成和结岩“文沉字积”岩。
形成过程
特点
代表性岩石
岩石在变质作用 (高温高压)下, 原来的成分、性 质发生改变。
岩性致密; 颗粒定向排列; 具有片理构造
大理岩、 石英岩、 片岩、 板岩
层理构造
片理构造
(矿物颗粒定向排列)
二、岩石的相互转化 岩浆岩 重冷 熔却 凝 固
岩浆
沉积岩 风化、剥蚀、搬运、沉积、固结 变质岩
变质作用
三、岩石与地貌景观
石英砂岩-张家界 石灰岩-桂林山水
石灰岩-云南石林
课堂小结

【K12学习】地理知识点梳理-岩石与地貌

【K12学习】地理知识点梳理-岩石与地貌

地理知识点梳理-岩石与地貌XX合格考知识点梳理--岩石与地貌教学目标:1.识记内外力作用的能量、表现形式和对地貌的影响。

2.了解地壳的物质组成及矿物、岩石的概念。

3.掌握三大类岩石的成因、特点及转化过程。

4.等高线地形图与地形剖面图的判读5.了解主要地貌类型知识详解:一、板块构造学说 1.板块的含义整个岩石圈不是完整的一块,而是被一些构造带分割成许多单元,每一个单元为一个板块。

板块处于不断运动之中,板块内部比较稳定,边界比较活跃。

2.板块运动与宏观地形(1)板块名称:地球表层的岩石圈并不是完整的一块,而是被断裂带分割成六大板块,如图中A为欧亚板块、B为太平洋板块、C为印度洋板块、D为美洲板块、E为非洲板块、F为南极洲板块。

(2)板块边界类型:生长边界、消亡边界、未定板块边界。

板块运动对地貌的影响板块相对移动方向对地貌的影响举例形成边界的类型板块张裂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相撞形成裂谷和海洋、海岭形成巨大的褶皱山系大洋板块因密度东非大裂谷、红海、大西洋等喜马拉雅山系、阿尔卑斯山系生长边界←|→消亡边界→|←板块相撞(相向移动) 大陆板块与大洋板块相撞较大、位置较低,便俯冲到大陆板块之下,这里往往形成海沟(它是海洋中最深的地方);大陆板块受挤上拱、隆起成岛屿和海岸山脉太平洋西部岛弧、安第斯山脉、台湾山脉等消亡边界→|←二、地震和火山概念:是指岩石圈在内力作用下发生破裂,地球内能以地震波形式强烈释放出来,引起地面的震动现象,大部分地震和地质构造有关,称为构造地震,地震是影响最大的地质灾害.地震烈度表示地震对地表及工程建筑物影响的强弱程度。

分布: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

地震要素:震源震中大小:用里氏震级表示。

能量越大震级越高,震级每增加一级,能量约增加30多倍。

分类:3级以下为微震,5级以上称破坏性地震。

我国:大部分省区发生过6级以上地震,唐山地震是20世纪全球破坏性最大的一次地震灾害。

主要地震区有:东南部的台湾和福建沿海;华北太行山沿线和京津唐地区;西南青藏高源和四川、云南西部;西北的新疆、甘肃和宁夏。

高三地理专题复习:岩石与地貌ppt 人教课标版优质课件

高三地理专题复习:岩石与地貌ppt 人教课标版优质课件
2、为什么岩层是分层的?
化石与古环境: 珊瑚组成的石灰岩——温暖广阔的浅海 有丰富植物化石的含煤地层——湿热的森林茂密地区 生物总是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不断进化的。在正 常情况下,地层总是按顺序排列的,下面的岩层比上面的 岩层古老。
各地质年代的典型代表
太古代——地壳活动剧烈,地球上只有海洋。有类似蛋白质的 有机质。


从形态 上看
从岩层新老 关系上看
背斜成谷向斜成山的原 因

背斜
向上 拱起

褶 皱
向斜
向下 弯曲
岩层中心 老、两翼新
岩层中心 新、两翼老
背斜顶部受到张力容易 被侵蚀成为谷地。 向斜槽部受挤压物质结 构紧密,不易被侵蚀反 而成山岭。
断 层
地垒
两条断层之间中间上升,两边下降,形成块状山 地,如庐山、泰山、华山
①地点3海拔高没有形成B层,后下沉形成C、 D层;
②地点3先形成B层,后抬升,B层被侵蚀,后 又下沉形成C、D层。
石灰岩受热变成大理岩的部位是石灰岩与岩浆 的交界处。
原因:已生成岩石在高温、高压下,成分、性 质发生改变形成
地壳由岩石组 成,岩石由矿 物组成
变质作用
岩浆
冷却 凝固
岩浆岩
外力 作用
动为主, 垂直运动 为辅
需要关注的几处地方:海底岩石年龄由生长边界(大洋中脊)向两侧逐渐变老。
①巨大褶皱山系、大岛弧链几乎都是消亡边界。如阿尔卑斯山脉、
喜马拉雅山脉、安地斯山脉、日本群岛、马来群岛、新西兰等,
均由两大板块碰撞挤压形成山脉、岛弧链、深海沟。
②澳大利亚、南亚、阿拉伯半岛属于印度洋板块。
变质 沉积岩
作用

变质岩

2015高三地理一轮复习 岩石和地质地貌

2015高三地理一轮复习 岩石和地质地貌
(1)地震波的分类及特点
类型 传播速 度 能通过的介质 固体 共性 传播速度都随所通 过物质的性质而变 化
A表示 较 横波

B表示 较 快 纵波
固体、液体和气体
莫霍界面 古登堡界面 地核 内核
地壳 地幔
外核
地 球 的 圈 层 结 构
大Leabharlann 气 生 物圈 圈地表
岩石圈


右图为“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Ⅱ.陆块与洋块相撞—— 海沟、岛弧链、海岸山脉
例如:太平洋西部的深海沟--岛弧链就是太 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相撞产生的。 安第斯山脉就是美洲板块与南极洲相撞产生的。
世界上有哪两大火山地震带? 世界火山地震带分布图 用板块构造理论来解释其成因。
三、理解地质构造类型及与地形的关系
地壳运动的痕迹----地质构造
风力沉积地貌
沙 丘 黄 土 沉 积
冰 川 地 貌
海 岸 地 貌
人类活动影响
分布地区 使地表岩石被破坏,碎屑物残留 普遍(例:花岗岩的 风化作用 在地表,形成风化壳(注:土壤 球状风化) 是在风化壳基础上演变而来的)
外力作用 风力 侵蚀
形成的地貌形态
侵 蚀 作 用
侵 流 蚀 水 侵 形成漏斗、地下暗河、溶洞、石 蚀 溶 林、峰林等喀斯特地貌,一般地 蚀 表崎岖,地表水易渗漏。
褶皱
断层
1、褶皱
背斜成山,向斜成谷
背斜成谷,向斜成山
背斜
向斜 1 2 3
背斜顶部受张力的影响,岩石易碎,侵蚀程度较大, 形成山谷;而向斜因受挤压力,不易侵 蚀,因而侵 蚀程度较小,反而成山
地垒发育陡峻的山峰
如:华山西峰
峨眉山万佛顶

上海地理会考知识点之_岩石

上海地理会考知识点之_岩石

专题5 板块运动、一、板块运动1、在下面空白图中填出六大板块的名称2、板块构造学说的主要内容:(1)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全球________圈是由若干刚性板块构成,可以划分为六大板块。

板块在________之上滑动。

板块内部相对比较_______,板块_______处是地壳运动的活跃地带。

3、海底岩石年龄:从大洋向两侧逐渐变(老/新)。

专题5 板块运动、专题6 岩石与矿物、专题7 地貌一、板块运动1、在下面空白图中填出六大板块的名称2、板块构造学说的主要内容:(1)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全球________圈是由若干刚性板块构成,可以划分为六大板块。

板块在________之上滑动。

板块内部相对比较_______,板块_______处是地壳运动的活跃地带。

3、海底岩石年龄:从大洋向两侧逐渐变(老/新)。

二、地震和火山1.地震要素:在下图中填出主要地震要素。

25.震级与烈度的区别与联系6.影响烈度大小的主要因素有:、、、和。

在其他条件相同情况下,烈度和成正比,和、成反比。

7.世界两大地震带是和专题6 岩石与矿物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化学元素是_______其次是__________;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_______。

2二、地震和火山1.地震要素:在下图中填出主要地震要素。

25.震级与烈度的区别与联系6.影响烈度大小的主要因素有:、、、和。

在其他条件相同情况下,烈度和成正比,和、成反比。

7.世界两大地震带是和专题6 岩石与矿物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化学元素是_______其次是__________;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_______。

专题7 地貌一、主要地貌类型1.名称:地貌、地貌、海岸地貌、地貌、地貌。

2.河流上中下游不同的地貌3.喀斯特地貌(岩溶地貌):我国主要分布在西南的_______________地形区。

形成条件:气候_______________;岩石以____________岩为主。

分类:地表喀斯特:石芽(例如云南___________),溶蚀盆地(例如广西____________),落水洞,峰林,孤峰地下喀斯特:溶洞(,,石柱,地下河,地下湖)4.黄土地貌:在黄土地区经流水长期和切割而形成的地貌分布:中纬度的____________地带。

高三地理地质地貌知识点

高三地理地质地貌知识点

高三地理地质地貌知识点在高三地理学科中,地质地貌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知识点。

地质地貌的学习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地球的演变过程,认识到地球上各种地貌形成的原因,以及它们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影响。

本文将结合一些典型的地理地貌进行讨论。

第一部分:地质学概要地质学是研究地球内部构造、岩石和地质现象的学科。

地球内部由固态地壳、半固态地幔和热流体的核构成。

地球内部的岩石由不同种类的矿物质组成。

在地球的表面,我们可以观察到各种不同的地形地貌。

第二部分:构造地貌构造地貌是地球表面因地壳运动和构造活动而形成的地貌类型。

它包括了山脉、地震带、断层等。

山脉是地壳板块碰撞造成的,由岩石层的抬升和挤压形成。

地震带是地壳板块在相互碰撞过程中,因为板块间的点状断裂或剪切断裂而形成的。

第三部分:侵蚀地貌侵蚀地貌是地球表面因水、风、冰和人类活动等因素的作用而形成的地貌类型。

水侵蚀是最常见的侵蚀方式,它包括了河谷、峡谷、瀑布等。

例如,长江三峡就是由于长期的水侵蚀作用形成的。

风侵蚀则会形成沙丘、草原等地貌。

冰侵蚀主要发生在高纬度地区和高山地区,形成冰川、冰碛石等。

人类活动也会对地貌产生影响,例如挖掘矿山、建设水利工程等。

第四部分:沉积地貌沉积地貌是由于河流、波浪、冰川和风等带来的沉积作用而形成的地貌类型。

它包括了三角洲、湖泊、沙丘等。

三角洲是河流在入海口处形成的,它由河流携带的泥沙逐渐沉积而成。

湖泊是由于河流流域内的水沉积和阻塞等原因形成的。

沙丘是风沙的堆积作用导致的。

第五部分:火山地貌火山地貌是由于地球内部热能的释放而形成的地貌类型。

火山是地幔或地核中的岩浆通过地壳裂缝喷发到地表的开口,它们会喷发出火山岩和火山灰等。

火山地貌包括了火山口、火山锥、火山岛等。

例如,日本的富士山就是一个典型的火山地貌。

第六部分:地球现象与人类活动地球的地质地貌不仅对自然界有着重要的影响,也对人类活动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例如,山脉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矿产资源;河流为人类提供了良好的农田和水资源;火山地貌则为人们提供了温泉和火山灰等资源。

(完整)2015上海高三地理第三讲岩石与地貌归纳,推荐文档

(完整)2015上海高三地理第三讲岩石与地貌归纳,推荐文档

第三讲岩石与地貌专题5 板块运动1、全球岩石圈共分为六大板块: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南极洲板块和太平洋板块。

(读“全球板块分布及板块运动示意图”,了解某地区位于哪个板块内或板块交界处)岩石圈:由岩石构成的地球的坚硬的外壳。

包括地壳的全部和上地幔的顶部,即软流层以上的部分2、板块在软流层之上滑动,板块作用的驱动力是地幔物质对流。

3、板块内部相对比较稳定,板块交界处是地壳运动的活跃地带。

因此,地震火山多分布在板块交界处。

(思考:澳大利亚大陆为何地震较少?)4张裂区(生长边界)海上:海洋、海岭(大西洋)陆上:裂谷、断层(东非大裂谷)相撞挤压区(消亡边界)大洋板块与大陆板块交界处:海洋:岛弧(太平洋西部的岛弧链—亚洲东部的库页岛、日本群岛、台湾岛、菲律宾群岛等就是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相撞产生的)陆上:海岸山脉(北美洲落基山脉南美洲安第斯山脉)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交界处:高大山脉(喜马拉雅山就是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相撞产生的)5、海底岩石年龄的分布规律:海底岩石年龄从海岭到两侧由新到老对称分布(观察地图册“海底岩石年龄分布图,分析原因)6、在“震源和震中示意图”写出地震要素名称:震源、震源深度、震中、震中距。

7、地震发生时,人们先觉察到的是地面上下颠簸,接着而来的是左右、前后摇晃,原因是因为纵波先于横波到达地表。

8、震级表示地震所释放能量的大小;地震烈度表示地震的破坏程度。

震级每升高一级,相应的能量就增加约30倍(思考:震级相差三级,能量相差多少倍?)。

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但同一次地震所影响的地区有多个烈度。

9、影响烈度的主要因素有震级、震源深度、震中距、地质构造、地面建筑的抗震性能、救援等。

10、世界两大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

(在“世界地震、火山分布”图上找到地震带分布,掌握主要地震国位于哪个地震带上,思考:为何我国地震灾害频繁?)地质灾害主要类型地震、火山喷发、滑坡和泥石流。

2015上海高三地理上海高三地理第三讲岩石与地貌练习学生版2014一模2讲解

2015上海高三地理上海高三地理第三讲岩石与地貌练习学生版2014一模2讲解

图10 图11第三讲 岩石与地貌练习2(十一)右图8为某游客在台湾东北沿海拍摄的“女王头”照片,上部为颜色较深、硬度较大的钙质砂岩,下部为黄褐色硬度较小的砂岩。

23.“女王头”造型的形成过程是 A .变质作用—地壳运动—风力侵蚀 B .沉积作用—地壳隆起—波浪侵蚀 C .岩浆冷却—地壳下沉—风化作用 D .侵蚀作用—地壳下沉—流水沉积(十二)梯田是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生产的典范。

图10为四种不同类型梯田的剖面示意图,图11所示某地面等高线地形图。

25.图11中甲区修筑的梯田类型是A .水平梯田B .坡式梯田C .隔坡梯田D .反坡梯田 26.在黄土高原缓坡上修筑反坡梯田的优点是A .保水保土效果更好B .修筑难度小C .利于机械化耕作D .便于灌溉施肥 (四)图示的西伯利亚地区是俄罗斯的一个重要开发区,这里针叶林广布……8.该地区的区域地理特征包括①地广人稀 ②气候宜人 ③交通便捷 ④矿产丰富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D .①④图89.该地区南部人口密度相对较高,这主要是由于南部①气温较适宜②位于平原地带③开发历史较长④经济相对发达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八)2012年6月,在太平洋马利亚纳海沟(下图),我国蛟龙号进行了第四次下潜,蛟龙号首次突破了7000米水深,并且在7020米的最大深度成功坐底,这也创造了世界同类潜水下潜的记录。

17.马里亚纳海沟形成的原因主要是A.太平洋板块和亚欧板块挤压碰撞B.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不断张裂C.印度洋板块和美洲板块不断张裂D.南极洲板块和美洲板块挤压碰撞18.蛟龙号准确到达预定的海域,其所用的地理信息技术主要是A.RSB.GPSC.GISD.DNS(十六)读下面某区域局部图,回答下列问题。

(16分)材料一:奥卡万戈三角洲(图中的A三角洲),亦称“奥卡万戈沼泽”,是世界上最大的内陆三角洲,由奥卡万戈河注入卡拉哈里沙漠而形成。

材料二:奥卡万戈及其周边地区区域图。

高中地貌知识点归纳总结

高中地貌知识点归纳总结

高中地貌知识点归纳总结地貌是地球表面形态的总称,包括由地质、气候和生物等因素共同作用形成的各种地形。

地貌学是地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主要研究地球表面的形态特征、形成过程和演变规律。

本文将对高中地貌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帮助学生掌握相关知识。

一、地貌的基本概念1. 地球表面形态地球表面的地貌形态非常丰富多样,包括山地、丘陵、平原、台地、盆地、峡谷、河流、湖泊、沙漠、海岸等。

这些地貌形态受地质、气候和生物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具有各自的特点和形成规律。

2. 地貌的形成因素地貌形态的形成受到地质、气候、水文、生物和人类活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其中,地质是地貌形成的根本原因,气候和水文是地貌形成的主导因素,而生物和人类活动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地貌的演变过程。

3. 地貌的分类根据地貌形态的特点和形成过程,地貌可以分为高原、山地、丘陵、平原、盆地、峡谷、河流、湖泊、海岸等多种类型。

不同地貌类型具有各自独特的特点和形成规律,反映了地球表面形态的多样性。

二、地貌的形成过程1. 地质过程地质过程是地貌形成的根本原因,包括岩石的构造变形、火山喷发、地震活动等现象。

这些地质过程会导致地球表面的地形变化,形成不同的地貌形态。

2. 气候过程气候过程是地貌形成的主导因素,包括风蚀、水蚀、冰蚀等现象。

这些气候过程会通过物理、化学和生物作用,改变地球表面的地形,形成各种地貌形态。

3. 水文过程水文过程是地貌形成的重要因素,包括河流侵蚀、湖泊淤积、海岸侵蚀等现象。

这些水文过程会改变地球表面的地形特征,形成特定的地貌形态。

4. 生物作用生物作用是地貌形成的重要影响因素,包括植物根系的侵蚀、动物活动的改变等现象。

这些生物作用会通过生物力量,改变地球表面的地形,形成独特的地貌形态。

5. 人类活动人类活动是地貌形成的重要影响因素,包括城市建设、土地开发、矿山开采等现象。

这些人类活动会通过人为改变地球表面的地形,形成特定的地貌形态。

三、地貌的演变规律1. 地貌的动力学地貌形态的演变是地球表面形态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

新高三地理地貌知识点归纳

新高三地理地貌知识点归纳

新高三地理地貌知识点归纳地貌是地球地表形态的总称,是地球表面地理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

了解地貌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地球的演化和变化过程,对于地质灾害的预防和尽力提供了有效的参考和方法。

下面就是关于高三地理地貌知识点的归纳。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地貌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地貌是指地球地表的形态地貌。

地表地貌是地球地壳上的各种地形,由地壳上的各种变动形成的各种面貌。

它是地壳发生变动的结果。

从地壳的构造来看,地貌可分为地壳三层结构的表面地区、断裂带地区、抬升地区和非地壳地区四类地貌。

第二,我们来看看各类地貌的特点。

1. 表面地貌:表面地貌是较大的地壳变动形成的,也是地貌的主要种类。

表面地貌可分为山地地貌、高原地貌、丘陵地貌和平原地貌四种类型。

(1)山地地貌:山地地貌是地球表面的一种地貌类型,是由于地壳变动引起的山脉、山脊、山岭的集合体。

山地地貌地势起伏,海拔高,地形陡峭多样。

(2)高原地貌:高原地貌指地球表面地壳上大面积上升形成的台地景观,地势相对平坦,海拔较高。

(3)丘陵地貌:丘陵地貌是一种地貌类型,地势呈丘陵状,比平原略高且波状起伏。

(4)平原地貌:平原地貌是地球上土地面相对平坦,海拔较低的一种地貌类型。

2. 断裂带地貌:断裂带地貌是指由地壳内部发生断裂引起的地貌现象集合。

3. 抬升地貌:抬升地貌是指由地壳上升、侵蚀下降、构造抬升等地质过程形成的地表地貌类型。

4. 非地壳地貌:非地壳地貌是指由非地壳因素形成的地貌。

了解了地貌的基本分类后,我们来看看地貌的形成和变化。

地貌的形成与地壳的构造和地质作用密切相关。

地球地壳上的各种构造活动,如地震、火山爆发、构造抬升等,都会对地貌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此外,风、水、冰等天然力量的侵蚀、沉积作用也是地貌形成的重要因素。

在地球演化的过程中,地貌是动态的,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

例如,高山地貌经过长期的风化、物理风化和水土流失的作用会逐渐变平,最终演化成了平原地貌。

2015年高考——岩石圈与地表形态(原稿)课案

2015年高考——岩石圈与地表形态(原稿)课案

2015年——岩石圈与地表形态一、选择题(每题2.5分,共50分)1.钓鱼岛全称“钓鱼台群岛”,位于台湾岛东北部(北纬26°、东经124°附近海域),它由钓鱼岛、黄尾岛、赤尾岛、南小岛、北小岛、大南小岛、大北小岛和濑岛等岛屿组成,总面积约7平方千米,是澎湖列岛的一部分,为台湾岛的附属岛屿,是中国固有的领土。

据此完成第1~2题。

1钓鱼岛的成因是()A.位于板块的张裂处,由火山喷发形成B.由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碰撞形成C.由河流泥沙大量沉积形成D.由珊瑚虫死亡后沉积形成2钓鱼岛附近海洋资源丰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受季风气候影响,降水多,水资源丰富B.位于热带地区,热带雨林资源丰富C.岛上及其附近海域各种矿产资源丰富D.岛附近大陆架宽广、有寒暖流交汇,因而渔业资源丰富解析:第1题,钓鱼岛位于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交界处,由板块碰撞挤压形成。

第2题,钓鱼岛由于面积较小,虽受季风气候影响,降水多,但水资源不丰富;钓鱼岛不属于热带地区;岛上各种矿产资源不丰富;岛屿附近大陆架宽广、有寒暖流交汇,渔业资源丰富。

答案:1.B 2.D3.下图为“我国某河流域及地质剖面图”。

读图,完成第3~4题。

3该河流域()A.①河段以侧蚀作用为主B.②河谷是岩层张裂,流水侵蚀发育而成C.③地位于山区,有利于修建水库D.④处河岸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形成侵蚀岸4图中岩石形成时间的先后顺序是()A.岩浆岩Ⅰ—沉积岩Ⅱ—沉积岩ⅢB.沉积岩Ⅲ—沉积岩Ⅱ—岩浆岩ⅠC.沉积岩Ⅱ—沉积岩Ⅲ—岩浆岩ⅠD.岩浆岩Ⅰ—沉积岩Ⅲ—沉积岩Ⅱ解析:第3题,该河流域①河段位于上游以下蚀作用为主;②河谷是背斜谷受岩层张裂,流水侵蚀发育而成;③地为断层构造,不适合修建水库;④处河岸弯曲明显,形成堆积岸。

第4题,沉积岩Ⅱ、Ⅲ老的在下,Ⅱ先沉积,岩浆岩Ⅰ切断沉积岩Ⅱ、Ⅲ,形成时间晚于沉积岩。

答案:3.B 4.C5.(2013·安徽名校联盟联考一,32~33)结合“某区域岩层新老关系示意图”(图1),完成第5~6题。

高三地理地貌知识点总结

高三地理地貌知识点总结

高三地理地貌知识点总结地理是一门关于地球的科学,研究地表形态、地球内部结构、自然现象及其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作为地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地貌研究着重于探讨地表的形态变化和特征。

一、地貌的形成地貌的形成是由地球上各种力量和作用共同作用的结果。

首先,地壳构造是地貌形成的基础,包括地壳的运动(构造运动和构造静止)和地壳变形(隆起和沉降)。

地壳运动产生的地震、地壳变形引发的断层和褶皱,对地貌的形成起到关键作用。

其次,地表水和地下水起到了重要的侵蚀和沉积作用。

地表水如河流、湖泊、海洋和雨水等,通过冲刷、侵蚀和运输沉积等过程,改造着地表形态。

一方面,水的冲刷和侵蚀作用切割河谷、形成瀑布和峡谷;另一方面,水的沉积作用形成平原和河床。

此外,风、冰和重力也是地貌形成的重要因素。

风力通过风蚀、风雕和风化作用,形成了沙漠、沙丘和风成地貌等。

冰雪的侵蚀、磨蚀和沉积作用,形成了冰川、冰丘和冰碛等地貌。

重力作用引发的坡地侵蚀、滑坡和泥石流,也对地貌起到了重要作用。

二、地貌类型地貌类型可以根据地表特征和形成机制进行分类。

常见的地貌类型有以下几种。

1. 高山地貌:由于地壳构造运动或岩浆活动,形成了巍峨的山脉和峰峦。

高山地貌通常具有陡峭的山峰、深刻的峡谷、发育的冰川和山地湖泊等特征。

2. 平原地貌:由于河流冲蚀和沉积作用、地壳静止和地表风化作用等原因,形成了广阔的平坦地区。

平原地貌主要包括河流平原、冰碛平原和海洋沉积平原等。

3. 河湖地貌:由于河流、湖泊的侵蚀和沉积作用,形成了独特的地形景观。

常见的河湖地貌有河谷、河漫滩、河坡和湖盆等。

4. 沙漠地貌:主要形成于干旱地区,由于风的侵蚀和沉积作用,形成了连绵不断的沙丘和沙地。

沙漠地貌通常具有干燥、缺水和极端气温等特征。

5. 冰川地貌:形成于寒冷地区的高山和高纬度地区,由冰雪的侵蚀和沉积作用所造成。

冰川地貌包括冰川谷、冰碛丘和冰山等。

三、地貌与人类活动地貌与人类活动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讲岩石与地貌专题5 板块运动1、全球岩石圈共分为六大板块: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南极洲板块和太平洋板块。

(读“全球板块分布及板块运动示意图”,了解某地区位于哪个板块内或板块交界处)岩石圈:由岩石构成的地球的坚硬的外壳。

包括地壳的全部和上地幔的顶部,即软流层以上的部分2、板块在软流层之上滑动,板块作用的驱动力是地幔物质对流。

3、板块内部相对比较稳定,板块交界处是地壳运动的活跃地带。

因此,地震火山多分布在板块交界处。

(思考:澳大利亚大陆为何地震较少?)4、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世界大地貌的成因,如大西洋、喜马拉雅山等板块运动特点形成地貌板块张裂的地区←||→(生长边界)大洋板块张裂海洋大陆板块张裂裂谷板块碰撞的地区→||←(消亡边界)大洋板块与大陆板块碰撞海沟;岛弧、海岸山脉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碰撞巨大山脉张裂区(生长边界)海上:海洋、海岭(大西洋)陆上:裂谷、断层(东非大裂谷)相撞挤压区(消亡边界)大洋板块与大陆板块交界处:海洋:岛弧(太平洋西部的岛弧链—亚洲东部的库页岛、日本群岛、台湾岛、菲律宾群岛等就是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相撞产生的)陆上:海岸山脉(北美洲落基山脉南美洲安第斯山脉)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交界处:高大山脉(喜马拉雅山就是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相撞产生的)5、海底岩石年龄的分布规律:海底岩石年龄从海岭到两侧由新到老对称分布(观察地图册“海底岩石年龄分布图,分析原因)6、在“震源和震中示意图”写出地震要素名称:震源、震源深度、震中、震中距。

7、地震发生时,人们先觉察到的是地面上下颠簸,接着而来的是左右、前后摇晃,原因是因为纵波先于横波到达地表。

8、震级表示地震所释放能量的大小;地震烈度表示地震的破坏程度。

震级每升高一级,相应的能量就增加约30倍(思考:震级相差三级,能量相差多少倍?)。

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但同一次地震所影响的地区有多个烈度。

9、影响烈度的主要因素有震级、震源深度、震中距、地质构造、地面建筑的抗震性能、救援等。

10、世界两大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

(在“世界地震、火山分布”图上找到地震带分布,掌握主要地震国位于哪个地震带上,思考:为何我国地震灾害频繁?)地质灾害主要类型地震、火山喷发、滑坡和泥石流。

火山喷发:是地下深处的高温岩浆及气体、碎屑从地壳中喷出的现象。

月球、火星、金星也有火山活动。

分类:①活火山:在人类历史时期作周期性喷发的火山②死火山:人类历史以前喷发过,迄今为止没有重新喷发过的火山③休眠火山:在人类历史时期长期熄灭,有时又突然喷发的火山滑坡:是斜坡上的岩体或土体,地重力作用下,沿一定的滑动面整体下滑的现象。

泥石流:是山区爆发的特殊洪流,包含泥沙、石块以到巨大的砾石,破坏力极强。

地质灾害的关联性(1)一个地域内的地质灾害可能有若干种,它们在成因上是有关联的。

如川、滇、黔接壤地带,地震、滑坡、泥石流为主的灾害系统。

原因:现代地壳活动强烈,地震频发,震级高,山体中断裂发育,岩石破碎,风化严重加上干湿季分明,暴雨集中。

(2)在一次灾害发生过程中,往往由一种原发性的主灾诱发其他灾害。

(3)人类活动及其对自然环境施加的影响,可以间接或直接诱发地质灾害。

地质灾害防御⑴加强地质灾害的科学研究,建立灾情监测预警系统。

⑵加强地质灾害的管理,建立健全减灾工作的政策法规体系。

⑶实施一些预防措施。

如提高建筑物的抗震强度;实施护坡工程,防止滑坡和崩塌;植树造林等综合措施。

⑷积极开展防灾、减灾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环保意识和减灾意识。

1.地壳变动:地壳表面形态的变化2.地质作用:引起地壳及其表面形态不断变化的作用分类内力作用外力作用能量来源地球内部的热能太阳能表现形式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地震等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固结成岩等对地表形态的影响使地表隆起或拗陷,形成高山和盆地削高填低,使地表趋于平坦内外力作用的关系相互联系,同时进行,一般内力作用起主导作用3.地壳运动类型水平运动垂直运动运动方向平行于地球表面垂直于地球表面表现形式地壳水平位移,岩层弯曲变形地壳抬升或下沉产生结果褶皱山系、裂谷或海洋地表高低起伏、海陆变迁实例喜马拉雅山、大西洋青藏高原、台湾海峡相互关系地壳运动以水平运动为主,垂直运动为辅产生原因结构特征基本形态构造地貌地形倒置及成因判断依据褶皱岩层受挤压弯曲变形岩层上拱背斜背斜成山背斜成谷(背斜顶部受张力,岩石破碎,易被侵蚀成谷地)中间老,两翼新岩层下弯向斜向斜成谷向斜成山(向斜槽部受挤压,物质坚实不易侵蚀,成为山岭)中间新,两翼老产生原因结构特征组合形态构造地貌举例外力作用下的地貌断层地壳变动引起地层发生断裂并沿断裂中间岩层上升、两侧岩层地垒块状山地或高陕西华山、江西庐山、山东在断层构造地带,由于岩石破碎,易面发生相对位移(水平、垂直、倾斜方向)下沉 地 泰山 受风化侵蚀,常常发育成沟谷、河流。

中间岩层下沉、两侧岩层上升地堑 谷地或低地 陕西渭河平原、山西汾河谷地地质构造实践意义 原因或依据背斜 石油、天然气埋藏区岩层封闭、有“储油构造”,易储油、储气(自上而下依次天然气,石油,水)隧洞的良好选址 天然拱形、结构稳定,投资省、不易集水 顶部地带可建采石场 裂隙发育,岩石破碎向斜 地下水储藏区、有“自流井”分布底部低凹,易汇集水,承受静水压力断层 泉水、湖泊分布地;河谷发育 岩隙水易沿着断层线出露;岩石破碎,易被侵蚀为洼地,利于地表水汇集铁路、公路、桥梁、水库等的回避处岩层不稳定,容易诱发断层活动;破坏工程;水库水易渗漏专题6 岩石与矿物1、三大类岩石互相转化的关系图2、三大类岩石的比较(思考:各种岩石的成因、分布及特点)类型特点岩石举例 岩浆岩——岩石圈主体侵入岩 矿物结晶颗粒较大花岗岩 喷出岩矿物结晶颗粒细小,有的有流纹或气孔玄武岩沉积岩——分布面积最广层理构造、有的含有化石砾岩、砂岩、页岩、泥岩、石灰岩、煤 变质岩——形成于地壳深处岩性致密、颗粒定向排列,具有片理构造、大理岩、石英岩、片岩和板岩岩浆岩:岩浆在地下巨大的压力作用下,沿地壳的薄弱地带侵入地壳上部或喷出地表,随着温度、压力的变化,冷却凝固而形成的岩石沉积岩:裸露在地表的各种岩石,在外力因素(风吹、日晒、雨打、水冲等)的长期作用下,逐渐使大块岩石变成碎石、沙子和泥土,又经流水、风的搬运后沉积起来,经过压紧固结作用而形成的岩石.变质岩:已成的岩石(包括沉积岩、岩浆岩、变质岩),在地壳运动产生的高温、高压条件下,使得原来的岩石的成分、性质发生改变,而形成一种新的岩石矿物:化学元素在一定和地质条件下结合而成的天然单质或者天然化合物,它是岩石圈的基本单位。

岩石:一种或多种矿物组成的固态矿物集合体矿产:在目前的科学技术条件下具有开采价值的矿物)富集起来达到能够开采利用矿石:富含矿产的岩石矿床:矿产富集的地段造岩矿物:组成岩石主要成分的矿物常见造岩矿物:石英、云母、长石、方解石等二三十种矿物花岗石:长石、石英、云母大理石:方解石石灰岩:方解石岩浆:岩浆是地下深处一种粘稠的高温熔融物质,并含有大量的挥发性气体。

矿物分类:金属矿:可分为黑色金属(铁矿、锰矿、铬矿、钒矿、钛矿)和有色金属(其余)、贵金属、稀有金属、稀土金属矿产、分散元素金属矿产非金属矿:以能源矿物和宝石矿物最为重要地球的内部圈层1、划分地球内部圈层的依据――地震波纵波(P)――传播速度快,能通过固态、液态、气态介质横波(S)――传播速度慢,只能通过固态介质另外,波速与介质密度和弹性程度等有关2、不连续面(1)莫霍面:大陆地下平均33千米处,纵波与横波的速度都明显增加(2)古登堡面:地下2900千米处,纵波速度突然下降,横波则完全消失软流层--地下70至400千米处地震波低速层3.地球的内部圈层地壳、地幔、地核(1)地壳①岩石组成;②厚度不均;③双层结构上层―-硅铝层(花岗岩类)--广泛见于大陆地壳,大洋地壳缺失下层―-硅镁层(玄武岩类)--大陆与大洋地壳中普遍存在(2)地幔①铁镁硅酸盐类组成;②软流层(a) 位于上地幔上部(约地下60至400千米深处)(b) 岩浆活动和地震的主要发源地岩石圈--软流层以上部分,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3)地核①铁、镍等重金属元素组成;②外核近液态、内核为固态4、化学元素→矿物→岩石→岩石圈5、组成地壳的化学元素(90多种)氧(1/2)、硅(1/4)、铝、铁、钙、钠、钾、镁(占98.59%)专题7 地貌1、主要地貌类型知识要点地貌类型名称分布成因分类流水地貌河流上游下切侵蚀为主峡谷河流中游凹岸侵蚀、凸岸堆积曲流河流下游堆积作用强盛三角洲平原1、流水作用--侵蚀、搬运、堆积2、流水的分选作用3、河流上、中、下游的主要河流作用及其地貌(1)河流的上游――河谷深切而狭窄;落差大,水流急,下蚀作用明显(2)河流中游――河谷开阔,往往形成曲流(凹岸侵蚀,凸岸堆积);水流减缓,侧蚀作用明显(3)河流下游――广阔的三角洲平原;河床平缓,堆积作用明显☆描述河流的水文特征:1.流量:大小、季节变化、有无断流(取决于降水特征、雨水补给、河流面积大小)2.含沙量:取决于流域的植被状况3.结冰期:有无、长短4.水位:高低、变化特征(取决于河流补给类型、水利工程、湖泊调蓄作用)5.水能:与地形(河流落差大小,流速快慢)、气候(降水量的多少,径流量的大小,蒸发量的大小)有关☆描述河流的水系特征:1.长度2.流向3.流域面积大小4.落差大小(水能)5.河道曲直情况6.支流多少7.河流支流排列形状:扇形、树枝状等地貌类型名称分布成因分类喀斯特地貌地表喀斯特我国以西南地区为主溶蚀作用石芽、溶蚀盆地、落水洞、孤峰、峰林地下卡斯特沉积作用溶洞内有石钟乳、石笋、石柱、地下河等1、成因:地表水和地下水对可溶性岩石溶蚀和沉积作用形成2、地表喀斯特地貌类型:石芽、落水洞、溶蚀盆地、孤峰、峰林3、地下喀斯特地貌类型:溶洞、石钟乳、石笋、石柱4、喀斯特地貌的形成过程石芽、落水洞-→洞穴、地下河-→溶蚀盆地、峰林-→盆地扩大、孤峰5、喀斯特地貌的利与弊(1)具有很高的旅游价值(2)常造成漏水、坍塌,土壤不保水、肥力低(我国西南山区贫困落后的重要原因)地貌类型名称分布成因分类海岸地貌海积地貌杭州湾以北(除两个半岛). 堆积作用沙滩、沙洲、沙堤海蚀地貌杭州湾以南,包括山东半岛、辽东半岛侵蚀作用海蚀崖、海蚀洞、海蚀柱地貌类型名称分布成因分类风成地貌风积地貌沙漠、干旱地区风力堆积沙丘风蚀地貌风力侵蚀风蚀洼地、风蚀柱、风蚀蘑菇、风蚀城堡地貌类型名称分布成因分类黄土地貌黄土高原最典型流水切割塬、梁、峁(特点:千沟万壑)1、黄土地貌的分布——中纬度半干旱地带世界最大的黄土分布区——黄土高原2、黄土成因--风力沉积3、黄土地貌类型――黄土塬、黄土梁、黄土峁4、黄土地貌的利与弊①土层深厚、质地疏松、持水性好、富含钙、磷、钾等矿物养分;直立性好②易遭流水侵蚀,水土流失严重,黄土淤塞河道5、黄土高原的整治――修筑梯田、植树种草外力作用:风化作用、侵蚀作用、搬运作用、堆积作用(沉积作用)、固结成岩风化作用:岩石在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地方,在温度变化、水、大气及生物的影响下发生的破坏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