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溉与排水工程课程教案
灌溉与排水技术课程设计
灌溉与排水技术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灌溉与排水技术的基本原理,掌握土壤水分、作物需水量及灌溉排水之间的关系。
2. 学生能掌握常见的灌溉设备及工作原理,了解不同灌溉方式的优缺点。
3. 学生能了解我国农业灌溉与排水现状,认识到水资源合理利用的重要性。
技能目标:1. 学生能运用所学的灌溉与排水知识,分析实际农田水利工程问题,并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
2. 学生能通过小组合作,设计简单的灌溉与排水系统,提高实践操作能力。
3. 学生能运用信息技术,收集、整理和分析农业灌溉与排水数据,提高信息处理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通过学习灌溉与排水技术,培养对农业水利工程的兴趣,激发探究农业科技的热情。
2. 学生能认识到水资源的重要性,树立节约用水、合理利用水资源的意识。
3. 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增强沟通与交流能力。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农业水利学科的基础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灌溉与排水技术的基本知识,提高实践操作能力,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处于初中阶段,具有一定的物理、生物基础知识,对农田水利工程有一定的好奇心,喜欢动手实践。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通过小组合作、案例分析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团队协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意识。
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以便后续的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灌溉与排水技术的基本原理- 土壤水分与作物需水量关系- 灌溉与排水的相互作用2. 常见灌溉设备及工作原理- 水泵、渠道、喷灌、滴灌等设备- 设备选型与适用条件3. 灌溉方式及其优缺点- 地面灌溉、喷灌、滴灌、微灌等- 各自适用范围及效果对比4. 农业灌溉与排水现状- 我国农业水资源利用状况- 灌溉与排水工程案例分析5. 水资源合理利用与保护- 节约用水技术措施- 水资源保护政策及法规6. 实践操作与案例分析- 设计简单的灌溉与排水系统- 分析实际农田水利工程问题,提出解决方案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第一课时:灌溉与排水技术的基本原理第二课时:常见灌溉设备及工作原理第三课时:灌溉方式及其优缺点第四课时:农业灌溉与排水现状第五课时:水资源合理利用与保护第六课时:实践操作与案例分析本教学内容与课本紧密关联,注重科学性和系统性,通过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相结合,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排水灌溉工程课程设计
排水灌溉工程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排水灌溉工程的基本概念,掌握其重要性和作用;2. 学生能掌握排水灌溉工程的主要类型及各自的特点;3. 学生能了解我国排水灌溉工程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技能目标:1. 学生能运用排水灌溉工程的知识,分析实际案例,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2. 学生能通过实地考察、查阅资料等方法,收集、整理排水灌溉工程的相关信息;3. 学生能运用图表、报告等形式,展示对排水灌溉工程的认识和分析。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水利工程的兴趣,增强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2. 学生树立正确的工程伦理观念,认识到工程与生态环境的关系;3. 学生通过团队合作,培养沟通、协作能力和集体荣誉感。
课程性质:本课程属于自然科学领域,以实际案例为载体,结合课本知识,提高学生对排水灌溉工程的认知。
学生特点:六年级学生具备一定的观察、分析、表达能力,对水利工程有一定了解,但缺乏系统学习和实践操作。
教学要求: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度和情感态度,确保课程目标的达成。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达到上述具体的学习成果,为后续相关知识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排水灌溉工程基本概念:讲解排水灌溉的定义、作用及其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性。
教材章节:第一章第一节2. 排水灌溉工程类型及特点:介绍不同类型的排水灌溉工程,如地表水灌溉、地下水灌溉、喷灌、滴灌等,分析各自优缺点。
教材章节:第一章第二节3. 我国排水灌溉工程现状与趋势:阐述我国排水灌溉工程的发展历程、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教材章节:第一章第三节4. 实践案例分析: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排水灌溉工程案例,分析其设计原理、施工方法及运行效果。
教材章节:第二章5. 排水灌溉工程与生态环境:探讨排水灌溉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以及如何实现工程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
灌溉排水工程学第二版课程设计 (2)
灌溉排水工程学第二版课程设计课程设计目的本课程设计是为了帮助学生深入了解灌溉排水工程学,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为将来从事灌溉排水工程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课程设计内容本课程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灌溉排水工程学基础知识的学习与掌握。
2.灌溉排水工程的规划与设计。
3.灌溉排水工程的施工与监理。
4.灌溉排水工程的运行维护与管理。
课程设计步骤第一步:研究与调查学生需要对当地的灌溉排水情况进行调研和分析,包括水资源的情况、用水需求、用水现状及问题、排水问题和存在的难点等。
第二步:规划与设计根据一定的规划原则和工程设计要求,对灌溉排水工程进行规划与设计。
包括:灌区划分、灌溉制度的确定、灌溉方式的选择、灌溉网络的设计、配套设施的规划等。
第三步:施工与监理对灌溉排水工程进行施工与监理。
包括:工程量清单编制、施工方案设计、施工现场管理、监理、验收等。
第四步:运行维护与管理对灌溉排水工程进行运行维护和管理。
包括:水位测量、维护设备和设施、定期检修、水质管理、节水管理等。
课程设计要求1. 学生能够熟悉灌溉排水工程学基础理论和方法在课程设计过程中,学生需要学习和掌握灌溉排水工程学的基础理论和方法。
在规划设计、施工监理、运行维护和管理中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确保工程顺利实施。
2. 学生能够完成课程设计任务在课程设计过程中,学生需要主动参与,按照设计要求完成规划、设计、施工、运行维护与管理等任务,并达到预期的效果和目标。
3. 学生能够熟悉行业规范和标准学生需要熟悉行业标准和规范,了解行业发展动态,并在实践中加强对标准和规范的理解和应用。
课程设计总结本课程设计有助于帮助学生深入了解灌溉排水工程学,提升学生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为将来从事灌溉排水工程的工作做好充分准备。
在完成课程设计过程中,学生能够熟悉灌溉排水工程学基础理论和方法,掌握规划设计、施工监理、运行维护和管理等技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灌溉排水教学设计与反思
灌溉排水教学设计与反思在农业生产中,灌溉排水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它关系到植物的生长发育和农作物的产量。
因此,在农业教学中,必须对灌溉排水进行全面系统的教学设计和反思,确保学生能够掌握灌溉排水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为将来的农业生产做好准备。
一、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通过灌溉排水教学,使学生能够掌握以下内容:(1) 理解灌溉排水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 了解不同灌溉方式和排水系统的特点和适用范围;(3) 掌握灌溉和排水设备的选型、安装和维护方法;(4) 学会运用科学的灌溉排水管理方法,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2. 教学内容(1) 灌溉的基本概念和原理:a. 灌溉的定义及其作用;b. 水分在土壤中的运动和分布规律;c. 灌溉的方法和技术。
(2) 灌溉方式的特点和适用范围:a. 表面灌溉法;b. 潜水灌溉法;c. 滴灌和喷灌法。
(3) 排水系统的特点和设计:a. 土壤排水特点;b. 排水系统的构成和设计原则;c. 排水设备和材料的选择和使用。
(4) 灌溉排水管理方法:a. 灌溉水量的确定和控制;b. 排水水质的检测和处理;c. 灌溉排水的时间和频率管理。
3. 教学方法(1) 理论教学:通过课堂讲授,向学生介绍灌溉排水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 实验教学:安排学生进行灌溉排水实验,观察和记录实验结果,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3)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参观农业生产基地,了解现代农业中灌溉排水的实际应用。
4. 教学评价通过学生的平时表现、实验报告和期末考试,综合评价学生对灌溉排水教学的掌握程度,并及时给予指导和反馈。
二、教学反思1. 教学设计合理性分析本教学设计旨在培养学生对灌溉排水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的掌握。
通过理论教学和实验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2. 教学方法改进在今后的灌溉排水教学中,可以加强小组合作学习和问题导向学习的方法,通过互动探究和思维导图的方式,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灌溉排水课程设计
灌溉排水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灌溉和排水的基本概念、方法和技术,能够分析灌溉和排水工程的设计和实施,提高学生对农业水利工程的认识和理解。
具体的教学目标包括:1.知识目标:(1)了解灌溉和排水的定义、作用和分类;(2)掌握灌溉和排水工程的设计原则和技术要求;(3)了解我国灌溉和排水工程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2.技能目标:(1)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灌溉和排水问题;(2)具备灌溉和排水工程的基本设计和实施能力;(3)能够运用现代技术手段获取和处理灌溉和排水相关信息。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农业水利事业的热爱和责任感;(2)增强学生对科学知识和实践技能的尊重和重视;(3)培养学生团队协作、创新精神和持续学习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灌溉和排水的基本概念、方法和技术。
具体的教学内容安排如下:(1)灌溉的定义、作用和分类;(2)灌溉制度的设计原则和技术要求;(3)灌溉工程的设计和实施。
(1)排水的定义、作用和分类;(2)排水工程的设计原则和技术要求;(3)排水工程的设计和实施。
3.我国灌溉和排水工程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节课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和实验法等。
具体的教学方法安排如下:1.讲授法:用于传授灌溉和排水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2.讨论法:用于分析灌溉和排水工程的设计和实施问题;3.案例分析法:用于分析实际灌溉和排水工程案例,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4.实验法:进行灌溉和排水实验,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四、教学资源本节课的教学资源包括教材、参考书、多媒体资料和实验设备等。
具体的教学资源安排如下:1.教材:用于引导学生学习灌溉和排水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2.参考书: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灌溉和排水相关知识,拓宽视野;3.多媒体资料: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直观展示灌溉和排水工程实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4.实验设备:用于进行灌溉和排水实验,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灌溉排水工程课程设计模板
灌溉排水工程课程设计模板灌溉排水工程课程设计模板如下:1. 课程设计目标:- 理解灌溉排水工程的基本原理和技术;- 掌握灌溉排水工程的设计方法和计算技巧;- 能够独立完成灌溉排水工程的设计任务;-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2. 教学内容:- 灌溉排水工程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灌溉排水工程的水文学基础;- 灌溉排水工程的土壤水分特性和水文参数;- 灌溉排水工程的设计原则和方法;- 灌溉排水工程的设备和工程实施;- 灌溉排水工程的自动化控制和管理。
3. 教学方法:- 理论讲授:通过课堂教学,介绍灌溉排水工程的基本理论知识;- 实验实践:组织学生进行实验和实地考察,加深对灌溉排水工程的理解;- 课程设计:要求学生独立完成一个灌溉排水工程的设计任务,包括方案设计、计算和绘图等;- 讨论研究: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研究,分享经验和解决问题。
4. 课程设计要求:- 学生要具备一定的土木工程和水利工程基础知识;- 学生要具备一定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能够使用相关软件进行设计和计算;- 学生要具备一定的团队合作能力,能够与他人合作完成设计任务;- 学生要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能够提出新颖的设计方案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5. 课程设计评价:- 设计报告评价:评估学生的设计方案、计算结果和绘图质量;- 设计答辩评价:评估学生对设计任务的理解和解释能力;- 团队合作评价:评估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贡献和表现; - 创新能力评价:评估学生提出的创新点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以上是一个基本的灌溉排水工程课程设计模板,具体的课程内容和要求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修改。
附图灌溉与排水课程设计
附图灌溉与排水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灌溉与排水的基本知识和技术,培养学生解决灌溉与排水问题的能力。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学生能理解灌溉与排水的定义、原理和作用;掌握灌溉与排水的主要方法和技术;了解灌溉与排水在我国农业发展中的重要性。
2.技能目标:学生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对灌溉与排水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能设计简单的灌溉与排水系统;能进行灌溉与排水的实际操作。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生能认识到灌溉与排水对农业发展的重要性,培养热爱农业、服务农业的情感;培养学生珍惜水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灌溉与排水的基本概念:介绍灌溉与排水的定义、作用和分类。
2.灌溉与排水的方法和技术:介绍灌溉的方式、设备和技术,以及排水的方法和设备。
3.灌溉与排水的设计和实施:讲解灌溉与排水的规划、设计和管理。
4.灌溉与排水在我国农业中的应用:介绍灌溉与排水在我国农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和实例。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课程将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灌溉与排水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使学生掌握相关知识。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的灌溉与排水案例,使学生学会解决实际问题。
3.实验法:通过进行灌溉与排水的实验操作,使学生掌握实际的操作技能。
4.讨论法:通过分组讨论,激发学生的思考,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国内权威的灌溉与排水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的理论知识。
2.参考书:提供相关的参考书籍,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
3.多媒体资料:制作PPT、视频等多媒体资料,直观展示灌溉与排水的实例和操作过程。
4.实验设备:准备灌溉与排水的实验设备,为学生提供实际操作的机会。
五、教学评估为了全面、客观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本课程将采用以下几种评估方式:1.平时表现: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评估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理解程度。
排水与灌溉课程设计
排水与灌溉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包括知识目标、技能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知识目标要求学生掌握排灌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技能目标要求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要求学生认识到排灌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性,增强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通过分析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明确课程目标,将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
学生能理解并运用排灌的基本概念;能分析并解决实际生产中的排灌问题;能认识到排灌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性,增强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排灌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首先,介绍排灌的定义和作用,让学生了解排灌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性。
其次,讲解排灌的基本原理,包括重力、压力、流动等,使学生能理解并运用这些原理。
然后,介绍排灌的方法,如排水、灌溉、喷灌、滴灌等,让学生了解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及适用场景。
最后,通过案例分析,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
三、教学方法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节课采用多种教学方法。
首先,运用讲授法,明确排灌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其次,采用讨论法,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探讨排灌方法的选择和应用。
接着,运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生产中的排灌问题,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最后,利用实验法,进行现场演示,使学生更直观地理解排灌原理和操作方法。
四、教学资源本节课的教学资源包括教材、参考书、多媒体资料和实验设备。
教材和参考书用于提供理论知识和案例分析;多媒体资料用于形象生动地展示排灌原理和操作方法;实验设备用于进行现场演示和实验操作。
此外,还可以利用网络资源,如农业科技、视频教程等,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料和实践案例。
五、教学评估本节课的评估方式包括平时表现、作业和考试。
平时表现主要评估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和回答问题的积极性等;作业主要评估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考试则是对学生整体学习成果的全面评估。
灌溉排水工程课程设计
灌溉排水工程课程设计灌溉排水工程课程设计是一门旨在教授学生如何规划、设计和实现灌溉和排水基础设施的课程。
这门课程旨在帮助学生了解灌溉和排水工程原理,包括设计和实现灌溉和排水系统所涉及的工具、技术和方法。
此外,这门课程还介绍了不同类型的灌溉和排水系统,以及它们的应用和优缺点。
灌溉排水工程课程设计的目的是使学生能够应对日益增长的人口和食品需求。
这门课程所教授的技能和知识不仅可以帮助学生设计和实现灌溉和排水系统,还可以让他们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并通过有效的水资源管理控制灾害风险。
此外,一个完整的灌溉和排水系统还可以促进农业和工业的发展,并增加当地居民的生计。
在课程设计中,学生需要了解基本的灌溉和排水系统原理,包括土地利用、水文学和水资源管理。
他们还需要熟悉灌溉和排水系统中使用的材料和技术,如管道、泵和农田水利设施。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将学习如何评估灌溉和排水系统的可行性,制定和实施灌溉和排水方案,以及评估效果。
此外,在灌溉排水工程课程设计中,学生也会学习有关环境保护的知识。
这包括如何评估灌溉和排水系统的环境影响,并采取措施以保护生态系统和水资源。
学生还将了解如何应对灾害,如干旱和洪水。
最后,灌溉排水工程课程设计还将探讨灌溉和排水系统的应用和优缺点。
学生将深入了解不同类型的灌溉和排水系统,如土壤水分管理、滴灌、喷灌、地下灌溉和表面灌溉,以及目前流行的新技术,如精准灌溉和智能灌溉。
课程还探讨了这些方法如何在不同的环境中使用,以及如何评估其效果和成本。
总的来说,灌溉排水工程课程设计是一门富有挑战性的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技能,以使他们能够规划、设计和实现灌溉和排水基础设施。
这门课程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增加他们的就业机会,还可以通过促进农业和工业的发展来推进社会的繁荣。
附图灌溉与排水课程设计
附图灌溉与排水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灌溉与排水的概念,掌握其基本原理;2. 学生能描述不同类型的灌溉系统和排水设施,了解其适用条件;3. 学生能掌握灌溉与排水工程的设计原则和计算方法;4. 学生能解释灌溉与排水在农业生产和水资源管理中的重要性。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和评价特定地区的灌溉与排水需求;2. 学生能够设计简单的灌溉与排水系统,并进行基本的工程计算;3. 学生能够运用图表、数据和文字表达灌溉与排水工程的相关信息。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能够认识到水资源的宝贵性,培养节约用水和保护水资源的意识;2. 学生能够理解灌溉与排水工程对农业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增强社会责任感;3. 学生在课程学习中,培养合作、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对水利工程学科的兴趣。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农业水利学科的一部分,旨在帮助学生建立灌溉与排水的理论知识体系,培养实际工程设计和应用能力。
学生特点:考虑到学生所在年级的特点,课程内容将结合具体实例,以易于理解的方式进行讲解。
教学要求:本课程要求学生在掌握基本概念和原理的基础上,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通过课程目标的分解和教学设计,使学生在课程结束后能够达到预定的学习成果。
二、教学内容1. 灌溉与排水的基本概念- 灌溉的定义、目的与分类- 排水的定义、作用与重要性2. 灌溉系统设计- 灌溉水源的选择与评价- 灌溉制度的制定与优化- 灌溉设施的类型与适用条件- 灌溉系统设计原则及计算方法3. 排水系统设计- 排水设施的类型与功能- 排水系统设计原则及计算方法- 排水工程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4. 灌溉与排水工程案例分析- 分析不同地区灌溉与排水工程实例- 探讨灌溉与排水工程在实际中的应用与效果5. 水资源管理与保护- 水资源的重要性与现状- 水资源管理策略与措施- 节约用水与保护水资源的方法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第一周:灌溉与排水基本概念,灌溉水源的选择与评价第二周:灌溉制度制定与优化,灌溉设施类型与适用条件第三周:灌溉系统设计原则及计算方法,排水系统设计原则及计算方法第四周:排水设施类型与功能,案例分析第五周:水资源管理与保护,课程总结与复习教材章节关联:教学内容与课本第二章“灌溉与排水工程”相关,涵盖了该章节的主要知识点,确保了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和系统性。
灌溉与排水课程设计大图
灌溉与排水课程设计大图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灌溉与排水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培养学生对农业水利工程的认知能力和实践技能。
1.了解灌溉与排水的定义、分类和作用;2.掌握灌溉与排水的基本原理和技术;3.了解我国灌溉与排水工程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4.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5.能够熟练使用相关仪器设备和软件;6.能够独立完成简单的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农业水利事业的热爱和责任感;2.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的精神;3.培养学生关注社会、服务社会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灌溉与排水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以及我国灌溉与排水工程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1.灌溉与排水的定义、分类和作用;2.灌溉与排水的基本原理和技术;3.灌溉与排水工程的设计、施工和管理;4.我国灌溉与排水工程的发展现状和趋势;5.灌溉与排水领域的科技创新和典型案例。
三、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实验法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1.讲授法:用于传授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2.讨论法:用于探讨灌溉与排水工程的问题和解决方案;3.案例分析法:用于分析典型工程案例,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4.实验法:用于验证灌溉与排水原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四、教学资源本课程的教学资源包括教材、参考书、多媒体资料、实验设备等。
1.教材:选用国内权威出版的《灌溉与排水工程》教材;2.参考书:推荐《农业水利工程》、《灌排工程手册》等书籍;3.多媒体资料:制作课件、视频、图片等资料,辅助教学;4.实验设备:配置相应的实验仪器设备,开展实验教学。
五、教学评估本课程的评估方式包括平时表现、作业、考试等,以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成果。
1.平时表现:评估学生的出勤、课堂参与度、提问回答等情况,占比20%;2.作业:布置灌溉与排水相关的练习题,评估学生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占比30%;3.考试:包括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评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占比50%。
灌溉排水教学设计教案
灌溉排水教学设计教案教案标题:灌溉排水教学设计教案教案概述:本教案旨在帮助学生了解灌溉和排水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通过本教学设计,学生将学习到如何正确进行农田灌溉和排水,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本教案适用于中学生,涵盖了必要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
教学目标:1. 了解灌溉和排水的定义、重要性和目的。
2. 掌握灌溉和排水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3. 能够分析和解决常见的灌溉和排水问题。
4. 运用所学知识,设计并实施农田的灌溉和排水系统。
教学内容和步骤:一、导入(5分钟)1. 引入灌溉和排水的概念,提问学生对灌溉和排水的认识和了解程度。
2. 引导学生思考灌溉和排水的重要性,并与农作物的生长发育和产量质量进行关联。
二、理论知识讲解(15分钟)1. 简要介绍灌溉和排水的定义和目的。
2. 解释灌溉和排水的基本原理,包括土壤水分特性、水分运移和保持水分平衡。
3. 介绍常见的灌溉和排水方法,如地面灌溉、滴灌和喷灌等。
三、案例分析和讨论(20分钟)1. 提供几个农田灌溉和排水的案例,让学生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和可能的解决方法。
2. 引导学生讨论不同灌溉和排水方法的优缺点,并比较其适用性和效果。
四、实践操作(30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设计一个农田的灌溉和排水系统。
2. 学生需要考虑土壤类型、植物需水量、地形地貌等因素,并选择适合的灌溉和排水方法。
3. 学生需要绘制示意图,并解释其设计理由和预期效果。
五、总结与展望(10分钟)1. 学生展示各自设计的灌溉和排水系统,并进行评价和讨论。
2. 总结本节课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并展望灌溉和排水领域的发展和应用前景。
教学资源:1. PowerPoint或黑板/白板2. 灌溉和排水的案例材料3. 绘图纸和绘图工具教学评估:1. 课堂讨论和案例分析的参与度和质量。
2. 学生设计的灌溉和排水系统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3. 学生对灌溉和排水知识的掌握程度,可以通过小组展示和个人口头回答问题的方式进行评估。
灌溉与排水课程设计摘要
灌溉与排水课程设计摘要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理解灌溉与排水的基本概念,掌握灌溉系统的组成及其工作原理。
2. 使学生掌握排水系统的分类及功能,了解农田水利中的排水原理。
3. 帮助学生了解我国农业水利现状,认识到灌溉与排水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性。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灌溉与排水问题的能力。
2. 提高学生设计简单灌溉与排水系统的技能,能够进行基本的灌溉与排水工程规划。
3. 培养学生运用现代技术手段,如GIS和遥感技术,进行灌溉与排水资源调查和分析。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热爱农业、关心农村、服务农民的情感。
2.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认识到合理利用水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沟通与交流能力,为将来从事农业水利工作打下基础。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农业水利学科的基础课程,旨在帮助学生建立灌溉与排水的理论知识体系,为实际应用打下基础。
学生特点:学生为初中年级,具有一定的自然科学基础,但对灌溉与排水等专业概念了解较少。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课程要求以实例为引导,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通过分解课程目标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灌溉原理与系统设计- 灌溉基本概念:介绍灌溉的定义、类型及灌溉制度的确定。
- 灌溉水源与水质:探讨灌溉水源的选择、利用及水质要求。
- 灌溉系统组成:学习灌溉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如水源、输水、配水及灌水设备。
- 灌溉系统设计:分析灌溉系统的设计原则,以案例形式进行实际操作练习。
2. 排水原理与工程规划- 排水基本概念:阐述排水的重要性,介绍排水的分类及作用。
- 排水系统设计:学习排水系统的设计方法,包括排水沟、泵站等设施的设计。
- 农田排水工程:了解农田排水工程的建设要求,探讨排水工程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3. 灌溉与排水技术应用- 灌溉技术:介绍节水灌溉技术,如滴灌、喷灌等,及其在实际中的应用。
灌溉排水新技术课程设计
灌溉排水新技术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灌溉排水工程的基本原理,掌握新技术在灌溉排水中的应用。
2. 学生能够描述至少三种灌溉排水新技术的工作原理及其优点。
3. 学生能够解释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对农业发展的重要性。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新技术进行灌溉排水的简单设计与计算。
2. 学生通过案例分析,能够分析灌溉排水工程中的实际问题,并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
3. 学生能够通过小组合作,进行灌溉排水新技术的模拟实验,提高实践操作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能够培养对水资源的珍惜和保护意识,增强环保责任感。
2. 学生通过学习新技术,能够激发对农业科技的兴趣,培养创新意识和科学精神。
3. 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增强合作共赢的观念。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农业工程学科的专业课程,旨在通过灌溉排水新技术的研究,使学生掌握专业知识,提高实践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为高中二年级学生,具备一定的物理和数学基础,对新技术感兴趣,喜欢动手实践。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课程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其创新思维和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达到上述具体的学习成果。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灌溉排水基本原理:介绍灌溉排水的基本概念、原理和作用,涉及教材第二章内容。
2. 灌溉排水新技术概述:分析当前农业灌溉排水领域的新技术,包括滴灌、喷灌、微灌等,对应教材第三章。
3. 新技术的工作原理与优点:详细讲解每种新技术的工作原理、优缺点及适用范围,对应教材第四章。
4. 水资源合理利用:探讨水资源在农业灌溉中的合理利用,涉及教材第五章内容。
5. 灌溉排水设计与计算:教授学生如何运用新技术进行灌溉排水设计与计算,对应教材第六章。
6. 案例分析与实践操作:通过案例分析,使学生学会分析实际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同时,组织学生进行灌溉排水新技术的模拟实验,提高实践操作能力,涉及教材第七章。
灌溉与排水工程课程教案
《灌溉与排水工程》课程教案一、课程的基本要素1、课程中文名称:灌溉与排水工程2、课程英文名称:Irrigation and Prainage Engineering3、课程编号:0312094、学科分类:农业工程4、课程类别:专业课。
5、课程性质:必修课。
6、适用层次:汉族本科7、适用专业:农业水利工程。
9、学时:总学时60(理论课学时52,实验课学时8)。
10、学分:311、先修课程水力学、水文与水资源学、土壤与农作、地下水利用等有关基础课12.并修课程水工建筑物、水利工程经济、水利工程概预算等二、课程介绍:1、教学目的: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灌溉与排水的基本理论和灌排技术、灌排系统规划设计方法及地区水利规划的基本知识和方法等。
具体要求为:(1)知识方面了解农田水分变化规律,掌握控制农田土壤水分以及进行合理灌排的基本理论和知识;掌握灌溉排水系统的规划设计方法;掌握灌区田间工程的规划方法;了解灌区水利规划的方法步骤以及掌握有关基本知识;明确农田水利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掌握灌排管理的基本知识。
(2)技能方面能根据水源条件选择合理的取水方式,能进行引水工程的水利计算;能进行灌区灌排系统的规划布置;能进行灌排系统的流量计算和纵横断面设计。
(3)能力方面能独立担当中小型灌区的规划设计及灌、排管理工作。
2、课程特点《灌溉与排水工程》是农业水利工程专业的一门主干必修专业课。
其基本任务是:使学生掌握灌溉与排水的基本理论与基本原理,灌排技术,灌排系统规划设计的方法;了解灌、排工程对水环境的影响及其评价;使学生重视灌、排管理;了解灌排系统管理中的一些现代化技术;掌握灌排工程的经济评价,掌握新疆盐碱土防治的水利措施等基本知识和技能。
3、使用教材《灌溉排水工程学》.汪志农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2005年5月第一版4、参考教材(1)《农田水利学》(第三版). 郭元裕主编,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1999年8月(2)《灌溉排水工程学》汪志农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2000年5月(3)《农田水利学习题试验集》.张增圻、沈荣开合编, ,水利电力出版社,1994年(4)《新疆垦区盐碱地改良》.罗家雄等编著·水电出版社·1985.4三、教学要求与学习方法1、教学要求由本课程的特点,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始终贯彻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认识过程。
灌溉排水工程学第二版教学设计
灌溉排水工程学第二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的本门课程旨在使学生:1.掌握灌溉排水工程学的基础理论知识,了解其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性;2.熟悉灌溉排水工程的设计方法,能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3.了解灌溉排水工程的最新发展动态和应用前景。
二、教学内容1.灌溉和排水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灌溉和排水工程的设施和构成要素;3.灌溉和排水工程的设计方法和实际应用;4.灌溉和排水工程的管理和维护。
三、教学方法1.讲授:老师通过讲课方式,系统地讲解每章节的重点内容,同时引导学生开展讨论,加深理解;2.实践:针对本科生的特点,提供丰富的实验课程和实习机会,通过实践,让学生理解和掌握理论知识的实际应用;3.网络教学:借助网络平台,开展课外拓展活动,让学生掌握国内外灌溉排水工程的最新动态和学术成果。
四、教学计划第一章:灌溉和排水的基本概念和原理(4学时)1.灌溉和排水的概念和定义;2.水文循环及其与灌溉和排水的关系;3.地下水和地表水的特点及其与灌溉和排水的关系;4.灌排工程与水资源、土地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关系。
第二章:灌溉和排水工程的设施和构成要素(16学时)1.灌溉和排水设施的类型和分类;2.灌溉和排水工程的基础设施和辅助设施;3.灌溉和排水设施的选择和设计原则;4.灌溉和排水设施的材料、结构和施工方法。
第三章:灌溉和排水工程的设计方法和实际应用(28学时)1.灌溉和排水工程的设计过程和环节;2.灌溉和排水工程的设计程序和方法;3.灌溉和排水工程的水文学计算;4.灌溉和排水工程的水土保持和环保考虑;5.灌溉和排水工程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第四章:灌溉和排水工程的管理和维护(8学时)1.灌溉和排水工程的管理模式和方法;2.灌溉和排水工程的维护和修缮计划;3.灌溉和排水工程的成本和效益评价;4.灌溉和排水工程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分析和评估。
五、考核与评价1.平时成绩:教师根据学生表现,综合评价其课堂积极性、思维训练能力、口头表达能力等;2.实验成绩:实验成绩占总评成绩的30%;3.期中考试:占总评成绩的30%;4.期末考试:占总评成绩的40%。
灌溉排水工程学课程设计
青海大学《灌溉排水工程学》课程设计绪论根据青海大学水利电力学院农业水利工程专业教育计划拟定的《灌溉排水工程学》专业课的教学大纲的要求,该门课程除了理论知识的学习,还必须进行为期一周的课程设计。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又是一个水资源不足、时空分布不均匀、旱涝灾害频繁的国家。
近代一位伟人曾说过:“水利是农业的命脉” 。
作为一名学习水利水电工程专业的学生,我们任重而道远。
《灌溉排水工程学》是我们必修的专业课程。
通过课程的学习,我们了解到我国水资源的现状,学习并掌握了灌溉排水的基础理论与基本原理、灌排技术和基本的节水灌溉系统设计。
在此基础上通过课程设计的锻炼,切实接触灌溉系统的规划设计,这是对我们理论知识的进一步回顾,更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能力的进一步加强。
本次课程设计以组为单位,同学之间互相讨论研究,即可以提高我们的学习,也是培养同学关系的一次好机会。
第一章基本资料本次《灌溉排水工程学》课程设计拟定地点是西北某城市郊区 , 位于湟水河北岸、 II 级阶地上,海拔在 2250~2350m之间,地处市中心以西 17km 处, 109 国道和西湟高速穿过项目区,有大堡子镇~多巴镇等级公路与国道相通,交通十分便利。
在常规灌溉情况下,灌溉施肥平整土地需要耗费大量劳动力,且生产效率低。
故拟兴建操作方便,运转灵活,生产率高,并可兼顾喷化肥的固定式喷灌系统。
1.1地形河谷冲积平原区,地势较为平坦。
田块面积为151 亩, 一侧有礼让渠通过,为灌溉水源,其水位高出地面 1-2m。
1.2气象该地区地处黄土高原向青藏高原的过渡地带,属冬寒夏凉半干旱大陆性高原气候。
气候温凉、降水量小、蒸发量大,冰冻期长、无霜期短,日温差较大,日照时间长、太阳辐射强。
冬季干燥、降雪少,春季多风,干旱少雨,夏季雨时集中,降水时空分布不均。
常见风速1-3m/s ,风向多变。
1.3 土壤土壤为多年农作物生长的灌淤土和腐殖土,土壤属粘壤土,稳定入渗强度为10mm/h。
灌溉排水工程学课程设计任务书2014
《灌溉排水工程学》课程设计任务书2014年12月灌溉排水工程学课程设计任务书第一部分:基本资料一、地理位置某农场位于某县城西部,某灌区的中西部;地理坐标为东径85°15′00″---85°24′00″,北纬44°28′30″---85°32′40″;海拔398米--410米;地势南高北低,地形较平坦;东以A灌区总干渠为界,西以B地区为界,场界以北11公里有西岸大渠和C公路,场界以南15公里有D公路和E铁路;规划范围内土地总面积近10万亩(根据实际来定),详见万分之一地形图。
二、气候某农场地处某山北麓中段的盆地南缘,属内陆半干旱性荒漠气候,有冬冷夏热、春秋季短、昼夜温差大的特点,据当地气象站资料,年平均气温为6.7 `C,年平均最高气温8.6℃,年平均最低气温 5.3℃,极端最高气温41.3℃(1975年7月13日),极端最低气温一38.9℃(1966年12月20日),年平均≥10℃的有效积温为3532℃,间隔169天。
全年日照时数为2855.9小时,四至十月生育期日照时数为1950小时。
全年无霜期多年平均为174天,初霜期约在九月底到十月初,终霜期约在来年四月中、下旬;冰冻期一般自十一月中、下旬至来年三月中、下旬;冬季最大冻土层厚为145厘米,多年平均冻土层厚为72.8厘米。
多年平均降水量176.9毫米。
四至十月生育期平均降水量125毫米,占全年平均降水量的70.7%;多年平均蒸发量1717.9毫米,为多年平均降水量的9.7倍,四至十月生育期平均蒸发量1589.8毫米,占全年平均蒸发量的92.54%。
多年平均相对湿度64.1%,四至十月生育期平均相对湿度53.6%。
多年平均积雪厚度23厘米,年际变化在6-36厘米之间。
风向以东风为主,平均风速1.9米/秒,年平均八级大风有14.8次,1974年高达30次,作物生长期五至八月有旱风,年平均3.6次,六月下旬至七月上旬有干热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灌溉与排水工程》课程教案一、课程的基本要素1、课程中文名称:灌溉与排水工程2、课程英文名称:Irrigation and Prainage Engineering3、课程编号:0312094、学科分类:农业工程4、课程类别:专业课。
5、课程性质:必修课。
6、适用层次:汉族本科7、适用专业:农业水利工程。
9、学时:总学时60(理论课学时52,实验课学时8)。
10、学分:311、先修课程水力学、水文与水资源学、土壤与农作、地下水利用等有关基础课12.并修课程水工建筑物、水利工程经济、水利工程概预算等二、课程介绍:1、教学目的: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灌溉与排水的基本理论和灌排技术、灌排系统规划设计方法及地区水利规划的基本知识和方法等。
具体要求为:(1)知识方面了解农田水分变化规律,掌握控制农田土壤水分以及进行合理灌排的基本理论和知识;掌握灌溉排水系统的规划设计方法;掌握灌区田间工程的规划方法;了解灌区水利规划的方法步骤以及掌握有关基本知识;明确农田水利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掌握灌排管理的基本知识。
(2)技能方面能根据水源条件选择合理的取水方式,能进行引水工程的水利计算;能进行灌区灌排系统的规划布置;能进行灌排系统的流量计算和纵横断面设计。
(3)能力方面能独立担当中小型灌区的规划设计及灌、排管理工作。
2、课程特点《灌溉与排水工程》是农业水利工程专业的一门主干必修专业课。
其基本任务是:使学生掌握灌溉与排水的基本理论与基本原理,灌排技术,灌排系统规划设计的方法;了解灌、排工程对水环境的影响及其评价;使学生重视灌、排管理;了解灌排系统管理中的一些现代化技术;掌握灌排工程的经济评价,掌握新疆盐碱土防治的水利措施等基本知识和技能。
3、使用教材《灌溉排水工程学》.汪志农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2005年5月第一版4、参考教材(1)《农田水利学》(第三版). 郭元裕主编,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1999年8月(2)《灌溉排水工程学》汪志农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2000年5月(3)《农田水利学习题试验集》.张增圻、沈荣开合编, ,水利电力出版社,1994年(4)《新疆垦区盐碱地改良》.罗家雄等编著·水电出版社·1985.4三、教学要求与学习方法1、教学要求由本课程的特点,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始终贯彻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认识过程。
课堂教学应力求使学生弄清基本概念,掌握基本内容。
使学生对农田水分状况和土壤水分运动、作物需水量和灌溉制度及灌溉用水量、各种灌水方法、灌溉渠道、灌溉水源及取水方法、田间排水及排水沟道系统、新疆盐碱土防治的水利措施等内容有一个系统清晰的认识。
由于本课程内容繁杂、实践性很强,所以授课教师不仅要吃透教材,在采用全国统编教材时,力图贯彻灌溉与排水为农业增产服务,拟定灌排措施必须从当地实际出发,紧密的与农业综合技术相结合。
还需广泛阅读参考资料、深入生产实践、跟踪学科发展,随时补充新内容,使学生及时了解到本学科的重要进展和发展动向。
实验教学,使学生掌握实验样品的采集准备、土壤水分的测定、盐分的定性定量分析等技能,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工作作风,并提倡创新精神,为今后的科研及工作打下基础。
实践环节方面:结合所学内容,让学生进行1.5周的课程设计,设计题目可为理论内容的一个专题,通过实际的工程资料和工程要求进行设计训练,也可直接参与一些实际的工程设计,使设计成果部分或全部用于工程实际。
2、学生学习方法通过教师引导,启发学生的自学和独立思考,逐渐培养学生自我获取知识的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基于学业规范的其他要求1、道德规范:尊敬师长,关心同学,爱护公物,诚信守信2、行为规范:遵守课堂纪律,跟着老师授课思路专心听讲,与老师互动,课前预习,课后复习,不抄袭他人作业,遇到问题多请教老师或找同学商议。
3、作业规范:认真按要求完成各次作业,不拖拉,不漏做或少做,对做错的题认真订正。
五、理论课教学内容与要求第一章、绪论一、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对农业水利工程专业和灌溉与排水工程课程有较清楚的概念,了解国家的水利建设方针和国内外灌排技术发展的概况。
掌握灌溉排水工程学的研究对象和基本内容。
二、本章学时2(理论学时2)三、教学重点(一)我国的农田灌溉排水事业及发展方向概况(讲清灌排工程的任务)1、我国水资源状况和灌溉排水事业2、节水灌溉的重要性及其目标3、灌溉排水的发展方向(二)农田灌溉与排水的研究对象和基本内容四、教学难点灌溉与排水工程的研究对象和基本内容及其调节措施。
五、教学设计采用多媒体课件授课,以课堂教学和教材内容为主,结合新疆灌排工程现状和新疆及阿克苏地区水资源总量,分布状况,水资源开发利用状况,探讨新疆发展灌排工程的重要性和发展节水灌溉的必要性。
六、教学内容第一章、绪论§1—1、我国的灌溉排水事业一、灌溉、排水对我国农业生产的重要意义灌溉排水是水利工程类别之一。
其基本任务是通过各种工程技术措施,调节和改变农田水分状况及有关的地区水利条件。
为农业的发展创造条件。
【农田水利】(灌溉排水):为防治干旱、渍、涝和盐碱灾害,对农田实施灌溉、排水等人工措施的总称。
灌溉排水的作用:是人工补充土壤水分或排除农田多余水分的一种水利措施。
灌溉排水的目的:是与农业技术措施相结合,共同为作物生长创造适宜的环境,促进和保证农业生产持续、高效地发展。
灌溉排水的任务:是通过各种工程技术措施,调节和改变农田水分状况及其有关的地区水利条件,以促进农业的发展。
1、常年灌溉地带2、不稳定灌溉地带3、水稻灌溉地带二、我国灌溉、排水事业的发展积累的经验和面临的任务1、我国灌、排工程的建设和发展积累的经验和面临的任务(1)经验1)在大力发展灌溉的同时,充分重视排水,做到灌、排并重,蓄泄兼顾;2)充分利用水资源,节约水资源;3)因地制宜,针对不同地区的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治理措施。
(2)面临的任务水资源短缺,供需矛盾突出,现有耕地灌溉面积不到一半,灌、排工程配套不全,老化失修,抗旱除涝标准低等。
不能适应今后农业生产和国民经济发展需要。
2、节水灌溉的重要性及其目标(1)大力发展节水农业,推广节水灌溉,形成节水型社会是我国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
(2)从开源与节流两方面入手,解决水资源危机的问题。
(3)精量灌溉,是节约灌溉的最高目标(4)借助现代化的电子测试手段、计算机技术与信息技术,实时预测预报。
(5)三“S"技术在现代农业中的应用,使精量灌溉及精确调控大田的生产过程与资源投入已具有现实的应用前景。
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与更新,将对未来农业的发展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
三、世界灌溉发展的趋势1、灌溉方法仍以地面灌溉为主,高效节水灌溉面积会有较大发展;2、提高灌溉水利用系数,缓解水资源紧缺程度,渠道防渗,管道输水和非充分灌溉等技术将日益发展;3、改进灌溉管理,提高自动化程度;4、电子计算机、激光、红外线、遥感、遥控等新技术将广泛得到发展。
§1—2、灌溉排水工程学的研究对象和基本内容灌溉排水工程学是一门研究农田水分状况和有关地区水情的变化规律及其调节措施,消除水旱灾害和利用水资源为发展农业生产而服务的科学。
一、灌溉排水工程的研究对象(一)调解农田水分状况1、灌溉措施2、排水措施在调节农田水分状况方面需要研究的问题(9个)(二)改变和调节地区水情1、蓄水保水措施2、调水、排水措施在改变和调节地区水情方面需要研究的问题(4个)二、灌溉排水的研究内容(一)灌溉排水主要研究内容(二)灌溉排水工程面临的任务七、复习思考题与作业1、灌溉排水工程学的任务是什么?2、灌溉排水工程学3、灌溉排水工程学的研究对象及基本内容是什么?4、农田水分状况5、调节农田水分状况的水利措施有哪些?6、在调节农田水分状况方面需要研究的问题有哪些?7、改变和调节地区水情的措施有哪些?需要研究哪些问题?8、灌溉排水工程主要研究的内容是什么?9、灌溉排水工程面临的任务是什么?第二章农田水分状况和土壤水分运动一、教学目的与要求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了解农田水分的存在形式及特点、掌握作物对农田水分状况的要求以及农田水分调节措施、理解土壤水运动基本方程和考斯加可夫公式;难点为土壤水运动基本方程、入渗速度理论公式的推导、以及SPAC理论的基本概念。
二、本章学时7 (理论学时3,实验学时4)三、本章重点、农田水分三种基本形式、凋萎系数、田间持水率。
四、教学难点土壤水运动基本方程、入渗速度理论公式的推导、以及SPAC理论的基本概念。
地面水、地下水、土壤水的转化过程。
五、教学设计采用多媒体课件授课,以课堂教学和教材内容为主,结合当地实际,用实际案例引导学生学好本章内容。
讲清农田水分存在的形式和几个特征土壤含水率及在农业生产中的意义,避免繁琐的数学公式推导。
通过课后的复习思考题和作业加深本章内容的理解。
六、教学内容§2—1 农田水分状况一、农田水分存在的形式二、旱作地区农田水分状况三、水田地区农田水分状况四、农田水分状况的调节措施§2—2 土壤水分运动一、土壤水运动基本方程二、入渗条件下土壤水分运动三、蒸发条件下土壤水运动§2—3 土壤-作物-大气连续体水分运动的概念七、复习思考题与作业1.农田水分存在的基本形式有哪些,能够被作物利用的土壤水是哪些?2.凋萎系数?3.农田水分状况调节措施是什么?4.田间持水率?(旱作物)土壤的最大田间持水率,最小田间持水率?第三章作物需水量和灌溉用水量一、教学目的与要求要求学生了解土壤水分消耗的途径,理解“作物需水量”和“田间耗水量”的基本概念;全面了解影响作物需水量的因素,理解作物需水临界期和作物需水模系数的概念。
掌握作物需水规律和作物需水量的计算方法,掌握作物灌溉制度的拟定,正确分析和推求灌溉用水量的原理和方法。
掌握灌水率的概念与计算方法。
二、本章学时8 (理论学时8)三、本章重点、1、作物需水量和田间耗水量的基本概念及计算方法;2、灌溉制度的概念及其拟定方法,制定水、旱作物灌溉制度的水量平衡法;3、灌溉用水过程线的推算和灌水率的计算。
四、教学难点作物灌溉制度的拟定,灌区用水过程的推算,灌水率的计算和灌水率图的修正。
五、教学设计讲清作物需水量的概念,采用多媒体课件授课,讲解灌溉制度和灌溉用水量,结合当地实际,用典型案例引导学生学好本章内容。
通过课后的复习思考题和作业练习,以加深对本章内容的理解。
六、教学内容§3—1作物需水量一、作物需水量及影响因素二、作物需水量的计算(一)直接计算需水量的方法1、以水面蒸发为参数的需水系数法(简称“ ”值法)2、以产量为参数的需水系数法(简称“K”值法)3、以气温为参数的需水系数法(简称“β”值法)4、以多种因素为参数的经验公式法(二)通过计算参照作物需水量来计算实际作物需水量的方法基本思路是:将作物腾发看作能量消耗的过程;通过平衡计算求出腾发所消耗的能量,然后再将能量折算为水量,即作物需水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