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疏水表面材料的制备及其抑菌性检测方法
材料科学中的超疏水表面设计与制备
材料科学中的超疏水表面设计与制备材料科学是一个旨在改良和创新材料的学科,其中包括对材料的性能、结构以及制备方法的研究。
在当今社会中,涂层技术和表面工程是材料科学中的重要领域之一。
超疏水表面是其中的研究热点之一,其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如抗污染涂层、液滴运动控制和液体分离等。
疏水性指的是材料与液体接触时产生的界面接触角大于90°。
而超疏水性表面是指当液体滴在材料表面时,滴体会形成几乎完全的球形,界面接触角可达150°到180°。
超疏水表面的设计与制备是要在材料表面上形成一层具有高度微纳结构的薄膜,使水滴在其表面上产生极小的接触区域和接触时间,形成高度的疏水性。
超疏水表面的设计和制备可以通过多种方法实现。
其中一种方法是通过化学涂覆材料表面。
化学涂覆通常是将一系列化学物质混合,并施加于材料表面。
这种方法的关键是控制涂层的厚度和组分,从而实现理想的超疏水性。
例如,在表面工程中,利用纳米颗粒的组合可以实现高度疏水性,并有效地控制液体的滑动性能。
此外,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的材料也可以用于超疏水表面制备。
该方法通常涉及将溶胶浸泡于材料表面,然后通过烘烤等处理,使溶胶转变为凝胶,从而形成具有高度微纳结构的表面。
除了化学涂覆外,材料的微纳结构也可以通过物理处理方法来制备。
例如,通过激光刻蚀和电子束雕刻等方法,可以在材料表面制备微米和纳米级别的结构。
这些结构可以有效地改变材料表面的形貌,从而实现超疏水性。
此外,一些特殊的物理方法,如上述的物理刻蚀以及反应离子镀、溅射和热喷涂等方法,也可以用于超疏水表面的制备。
超疏水表面的设计不仅仅局限于上述提到的方法,还可以通过生物模仿和自组装等方法来实现。
生物模仿方法是通过模仿自然界的生物表面结构来设计超疏水表面。
例如,莲花叶面上的微纳结构使其具有超疏水性,这种结构可以通过光刻等方法在材料表面制备。
此外,利用聚合物自组装的方法也可以实现超疏水表面的制备。
具有超疏水性的纳米涂层材料的制备与应用研究
具有超疏水性的纳米涂层材料的制备与应用研究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纳米技术已经逐渐渗透到各个领域。
其中,具有超疏水性的纳米涂层材料备受关注。
这种材料不仅具有抗水性能,还具备自清洁、抗污渍和抗腐蚀等优异特性,被广泛应用于建筑、汽车、电子等领域。
一、纳米涂层材料的制备方法制备具有超疏水性的纳米涂层材料有多种方法,以下介绍其中两种主要方法。
1. 溶剂法制备溶剂法制备是通过溶剂中的有机小分子与纳米材料产生相互作用,形成一层疏水膜。
这种方法操作简单,成本低廉,常可在常温下完成。
适合大规模制备,但其对环境的影响需重视。
2. 原位合成法制备原位合成法通过在基材表面直接进行化学反应,使纳米材料在基材表面形成一层自组装膜。
这种方法能够在材料表面形成均匀、稳定的纳米层,并且具有良好的附着力,适合于复杂形状的基材。
二、超疏水性纳米涂层的应用超疏水性纳米涂层材料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以下分别从建筑、汽车和电子三个方面进行讨论。
1. 建筑领域超疏水性涂层在建筑领域中的应用正在逐渐增多。
在屋顶或墙体上涂布超疏水性材料,可以实现自洁效果,降低维护成本。
此外,超疏水性涂层还可以在建筑物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提高材料的抗腐蚀性和耐候性。
2. 汽车领域在汽车领域,超疏水性涂层可以应用于车身和玻璃等部位。
超疏水性涂层能够有效防止水珠在表面聚集,提高行驶视野。
此外,超疏水性涂层还可以减少水泥等污染物的沾附,保持车身的清洁。
3. 电子领域在电子领域,超疏水性涂层可以应用于电子设备的触控屏幕、电路板等部位。
超疏水性涂层能够有效提高电子设备的防水性能,减少液体渗入导致的损坏。
同时,超疏水性涂层还可以减少尘埃和油脂等污染物的附着,提高电子设备的使用寿命。
三、超疏水性纳米涂层的挑战与未来发展方向虽然超疏水性纳米涂层材料应用潜力巨大,但仍面临一些挑战。
例如,涂层的耐久性和稳定性需要进一步提高,涂层的制备方法仍需要简化和标准化。
此外,生产工艺的成本也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
超疏水表面的制备 结构与性能研究
3、抗腐蚀性能:通过浸泡实验和电化学测试,评估制备的超疏水金属表面在 腐蚀环境中的抗腐蚀性能。
五、结果与讨论实验结果表明
六、结论本次演示研究了仿生超 疏水金属表面的制备工艺和性能 测量方法
展望未来,超疏水表面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前景仍然广阔。本次演示的研究成果 对实际应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但仍需从以下方面进行深入研究:1)优化 制备工艺,提高超疏水表面的批量生产能力;2)研究超疏水表面的抗生物污 损性能,拓展其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3)探究超疏水表面在其他极端环境 (如高温、低温、强辐射等)下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参考内容二
摘要:本次演示旨在研究仿生超疏水金属表面的制备工艺和性能测量方法。首 先,本次演示介绍了超疏水表面的相关理论和知识,为后续制备和性能研究提 供理论基础。接着,本次演示详细阐述了仿生超疏水金属表面的制备工艺和方 法,包括表面微结构加工、低表面能物质修饰等关键环节。
最后,本次演示介绍了性能测量方法,对制备出的仿生超疏水金属表面进行了 水滴接触角、耐久性和抗腐蚀性能等指标的测量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所制 备的仿生超疏水金属表面具有优异的水滴接触角、耐久性和抗腐蚀性能。
3、表面修饰法:采用表面修饰法将低表面能物质与金属表面牢固结合,提高 其耐久性和稳定性。
四、性能测量方法为评估仿生超 疏水金属表面的性能,本次演示 采用以下方法进行测量:
1、水滴接触角:通过静态接触角测量仪测量水滴在表面上的接触角,评估其 疏水性能。
2、耐久性:通过摩擦实验和热稳定性实验,考察制备的超疏水表面在不同条 件下的耐久性和稳定性。
2、低表面能物质:低表面能物质如氟化物或硅氧烷可以显著降低表面的水滴 滚动阻力。通过选择合适的低表面能物质和制备工艺,可以获得具有优异超疏 水性能的表面。
超疏水表面的制备及其性质研究
超疏水表面的制备及其性质研究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科学家们不断探索新的物质制备方法,寻求更高的工程技术应用。
其中,超疏水表面是一种备受研究者们关注的材料,因为其具有很多特殊的性质,能够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
一、超疏水表面的定义和意义超疏水表面是指一种表面能够使水分距离其迅速溢出的表面。
当水滴落到这种表面上,其表面张力 /黏附能会使得水珠变得特别小,此时,水滴向外的接触角会达到90度以上,这种表面常用作自洁、排水和防污染等方面。
超疏水表面深受生活中的应用广泛赞誉。
在医学领域,为潜在药物材料提供了广泛的应用;在环境领域,用于水污染的处理;在汽车钣金表面,能够有效避免大气污染和噪音的影响;在纺织工业,能够有效增强织物的防水能力,降低腐蚀性化学品的接触。
二、制备超疏水表面的方法制备超疏水表面需要确定一组特殊的化学菜单,以及实现多层分层 (从毛细多层表面) 来避免暴露到表面。
此外,为了让疏水能力记录相对优美和准确,制造者们还需要准确地把控材料的流量和温度,使其能够在其他物质表面中崩溃。
1、化学沉积法化学沉积法制备超疏水表面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方法。
该方法是通过化学沉积挥发性和锐化的溶液,将纳米颗粒分散在表面上,从而形成疏水表面。
同时,与表面增强感受中使用的铜镀法类似,制造者们还可以使用皮质碳纤维进行疏水表面制备。
2、电极沉积法相对于化学沉积法,电极沉积法的制备方法更加复杂。
制造者将钼或铜通过电子感应、蒸降和金属复合的方式,放置于硅基材料上。
在这种复合过程中,制造者需要精确地控制复合过程中的电压和湿度,这样才能有效确保超疏水表面的品质。
三、超疏水表面的性质研究超疏水表面基本特性已经被科学家们深入研究。
如果要进一步研究这个表面的特性,就需要从表面能量、防污性、稳定性、抗磨耗性、生物适应性和环境友好性等方面进行深入考虑。
1、表面能量疏水性由表面能的值密切关系密切。
因此,测定超疏水表面的表面能称为评估其疏水性能的重要前提。
超疏水表面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超疏水表面的制备与性能研究哎呀,说起超疏水表面,这可真是个有趣又神奇的话题!先给您讲讲我之前的一次经历吧。
有一回我去参加一个科技展览,看到了一个展示超疏水表面的小实验。
实验人员拿着一块看似普通的材料,往上面倒了一滩水,神奇的事情发生了!那水就像一颗颗晶莹的珠子,在材料表面滚来滚去,就是不渗进去。
我当时就被深深吸引住了,心里充满了好奇和疑问:这到底是怎么做到的呀?咱们先来说说超疏水表面是怎么制备的。
简单来说,就像是给材料穿上一层特殊的“防护服”。
这“防护服”的制作方法可有不少呢。
比如说,化学刻蚀法,就像是用化学试剂这个“小刻刀”在材料表面精心雕琢,刻出微小的粗糙结构,让水不容易附着。
还有物理气相沉积法,就像是给材料表面“喷”上一层特殊的物质,形成超疏水的效果。
就拿化学刻蚀法来说吧,咱们得先选好合适的化学试剂,这就像是选做菜的调料一样,可不能马虎。
然后控制好反应的时间和温度,时间短了、温度低了,效果出不来;时间长了、温度高了,又可能把材料给“毁”了。
这个过程中,实验人员得像个细心的大厨,时刻盯着锅里的菜,稍有不对就得赶紧调整。
再说说物理气相沉积法,这就有点像给墙壁喷漆。
要把特殊的物质均匀地“喷”在材料表面,形成一层薄薄的膜。
这“喷漆”的过程可不简单,喷枪的距离、喷射的速度,都得把握得恰到好处,不然这膜就不平整,超疏水的效果也就大打折扣了。
那超疏水表面都有啥性能呢?首先,它的防水性能那是杠杠的!不管是雨水还是其他液体,在它面前都很难渗透进去。
这就像是给物体穿上了一件“雨衣”,能让物体始终保持干爽。
比如说,咱们常见的雨伞,如果伞面是超疏水的,那雨水一落到上面就会迅速滚落,不会让伞面湿哒哒的。
而且超疏水表面还有自清洁的功能呢!灰尘、污垢这些脏东西很难附着在上面,就算沾上了,只要有一点水流过,就能把它们轻松带走。
想象一下,如果建筑物的外墙是超疏水的,那是不是就不用经常费力地去清洗了?还有哦,超疏水表面在抗腐蚀方面也表现出色。
超疏水外面制备与应用化学天然科学专业资料
目录
• 引言 • 超疏水表面的制备方法 • 超疏水表面的应用领域 • 超疏水表面的研究挑战与展望 • 结论
01
引言
背景介绍
自然界中的超疏水现象
超疏水现象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如 水滴在荷叶上滚动而不附着,为超疏 水表面制备提供了灵感。
技术发展需求
随着科技的发展,超疏水表面在许多 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前景,如防水材料 、自清洁表面、防冰冻表面等。
THANKS
感谢观看
02
物理法制备的超疏水表面具有较 高的稳定性和耐久性,但制备过 程较为复杂,成本较高。
化学法
化学法是通过化学反应在材料表面形 成一层低表面能物质,如氟代烃或硅 氧烷等,使表面具有超疏水性。
化学法制备的超疏水表面具有较低的 成本和较快的制备速度,但稳定性较 差,容易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
生物法
生物法是利用生物模板或生物分子在材料表面形成微纳结构,再通过化学修饰使 表面具有超疏水性。
应用拓展问题
实际应用需求
超疏水表面在现实生活中 的应用需求广泛,但目前 仍有许多领域尚未得到充 分开发。
跨领域合作
超疏水表面在不同领域的 应用需要不同领域的专业 知识,需要加强跨领域合 作以拓展其应用范围。
技术创新与改进
针对不同应用场景,需要 不断改进和优化超疏水表 面的制备工艺和技术。
跨学科合作与新技术引入
学科交叉融合
学术交流与合作
超疏水表面的研究涉及多个学科领域, 如化学、物理、材料科学等,需要加强 学科交叉融合以推动研究进展。
加强学术交流与合作,促进研究成果 的共享和传播,有助于推动超疏水表 面研究的快速发展。
新技术引入
引入新技术和手段可以加速超疏水表 面的研究进程,如引入先进表征技术 和计算模拟技术等。
超疏水表面材料的设计与制备
超疏水表面材料的设计与制备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类对材料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其中,超疏水材料的研究和应用在近年来得到了广泛关注。
超疏水表面材料具有强大的防污性能和自清洁能力,能够应用于各种领域,如纺织品、建筑材料和光学涂层等。
本文将从超疏水表面材料的设计原理、制备方法和应用前景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首先,超疏水表面材料的设计需要考虑其表面形貌和化学组成两个重要因素。
在表面形貌方面,根据“莲叶效应”,材料表面的微观结构应尽量增加表面的粗糙度,使水滴接触面积减小,从而使水滴在表面上呈现近似滚动的状态。
常见的表面形貌设计包括微柱状、微针状和微球状等。
此外,表面化学组成也对超疏水性能起到重要作用。
通过在材料表面引入疏水性分子,可以增加材料与水之间的接触角,进一步降低液体在表面上的粘附性。
其次,超疏水表面材料的制备方法多种多样。
常见的方法包括化学法、物理法和生物法等。
化学法是制备超疏水材料的主要方法之一。
通过在材料表面构建特定的化学键或功能基团,使其表面变得疏水。
例如,通过在金属表面形成一层氧化膜,可以使得金属表面呈现出超疏水性。
物理法主要通过改变表面结构和形貌来实现超疏水性能的增强。
例如,利用雷射刻蚀或电解氧化等方法可以在金属表面形成微观或纳米结构,从而实现超疏水性。
生物法则通过模仿自然界中一些生物表面的结构和材料,来制备超疏水材料。
例如,蜡菊叶片表面的微小颗粒结构可以启发设计高效的疏水材料。
超疏水表面材料的应用前景广阔。
其中,纺织品行业是应用超疏水材料的重要领域之一。
超疏水纺织品不仅能够防水和防污,还能够保持面料的透气性和柔软性。
此外,超疏水材料也可以应用于建筑材料领域。
通过将超疏水涂层应用于建筑物的外墙和屋顶材料上,可以防止雨水渗透,减少建筑物的维护成本。
在光学涂层方面,超疏水材料可以应用于相机镜头、太阳能电池板和汽车前挡风玻璃等领域,提高器件的透明性和耐久性。
总之,超疏水表面材料的设计与制备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的研究领域。
超疏水表面材料的制备及其抑菌性检测方法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 项目编号: 31671010) ꎻ 吉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 项目编号: 20180101280JC) ꎻ 吉林省教育厅 “ 十三五” 科学技术项目 ( 项目编号: JJKH20181167KJ) ꎻ 长春师范大学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 ( 项目编 号: cscxy2017003ꎻ cscxy2018007ꎻ cscxy2018009ꎻ cscxy2018044)
接触角进行了测定ꎬ 达到了超疏水性[7] ꎮ Patankar 借 助刻蚀法ꎬ 获取规整的图案表面ꎬ 以 PDMS 技术实现 纳米压印ꎬ 以 10 ∶ 1 的前聚体与交联剂配比ꎬ 形成混 合物并进行加热交联处理ꎮ 在 110℃ 、 2hr 条件下ꎬ 获 得与硅片模板相同的表面结构ꎬ 表现出超疏水性[8] ꎮ 1������ 2 模板法
中图分类号: Q811������ 2 文献标识码: A
DOI: 10������ 19754 / j������ nyyjs������ 201901 农业、 航空 航天、 军事、 生物医学及日常生活领域ꎮ 但是ꎬ 材料 表面容易产生细菌ꎬ 随之形成生物膜ꎬ 破坏生产活 动ꎬ 给人类健康带来直接威胁[1] ꎮ 尤其是环境污染在 世界范围内愈演愈烈ꎬ 超疏水、 超疏油等新型功能材 料表面的制备已成为各国关注的焦点[2] ꎮ
∗为本文通讯作者
2 2019ꎬVol������ 39ꎬNo������ 01 农业与技术 ※农业科学
������������������������������������������������������������������������������������������������������������������������������������������������������������������������������������������������������������������������������������������������������������������������������������������
超疏水表面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超疏水表面的制备与性能研究在当今科技不断发展的时代,超疏水表面因其独特的性能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
超疏水表面通常是指与水的接触角大于 150°,滚动角小于10°的表面。
这种表面具有自清洁、防腐蚀、抗结冰等优异性能,在许多领域都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如航空航天、建筑、生物医学等。
超疏水表面的制备方法多种多样,常见的有以下几种:化学刻蚀法是一种较为传统的制备方法。
通过使用强酸、强碱等化学试剂对材料表面进行刻蚀处理,从而形成微观粗糙结构。
例如,使用氢氟酸刻蚀硅表面,可以得到具有一定粗糙度的结构。
但这种方法往往存在环境污染和对材料本身性能可能造成损害的问题。
模板法是利用具有特定结构的模板来制备超疏水表面。
例如,以多孔氧化铝模板为基础,通过电沉积或化学沉积等方法在模板的孔隙中填充材料,然后去除模板,就可以得到具有规则微观结构的超疏水表面。
这种方法能够精确控制表面结构,但模板的制备和去除过程较为复杂。
溶胶凝胶法是一种制备超疏水涂层的常用方法。
将前驱体在溶液中进行水解和缩合反应,形成溶胶,然后通过涂覆、干燥等工艺在基底表面形成凝胶涂层。
通过调整反应条件和添加适当的改性剂,可以控制涂层的粗糙度和化学组成,从而实现超疏水性能。
另外,还有一些新兴的制备方法,如激光刻蚀法、等离子体处理法等。
激光刻蚀法利用激光的高能量对材料表面进行加工,能够快速、精确地制备出具有特定形貌的超疏水表面。
等离子体处理法则通过等离子体中的活性粒子与材料表面发生反应,改变表面的化学组成和粗糙度。
在超疏水表面的性能研究方面,其自清洁性能是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
当水滴在超疏水表面上时,由于表面的低粘附性,水滴很容易滚落,并带走表面的污染物,从而实现自清洁效果。
这种自清洁性能在太阳能电池板、建筑外墙等领域具有很大的应用潜力,可以减少人工清洁的成本和工作量。
防腐蚀性能也是超疏水表面的一个显著特点。
由于水难以在超疏水表面停留和渗透,能够有效地阻止腐蚀介质与基底材料的接触,从而提高材料的耐腐蚀性能。
超疏水涂料的制备与性能评估
超疏水涂料的制备与性能评估一、引言二、超疏水涂料的制备方法(一)原材料的选择制备超疏水涂料的原材料通常包括树脂、低表面能物质、纳米粒子等。
树脂作为涂料的基体,提供了基本的力学性能和附着力。
常见的树脂有环氧树脂、聚氨酯树脂等。
低表面能物质如氟碳化合物、硅氧烷等能够降低涂料的表面能,使其具备超疏水性能。
纳米粒子如二氧化硅、氧化锌等可以增加表面粗糙度,进一步提高超疏水效果。
(二)制备工艺1、溶胶凝胶法将金属醇盐或无机盐在溶剂中水解和缩聚,形成溶胶,然后经过凝胶化、干燥和热处理得到纳米粒子。
将这些纳米粒子与树脂和低表面能物质混合,即可制备超疏水涂料。
2、乳液聚合法将单体在乳化剂的作用下分散在水中形成乳液,然后通过引发剂引发聚合反应。
所得聚合物乳液与低表面能物质和纳米粒子混合,可得到超疏水涂料。
3、层层自组装法利用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如静电吸引、氢键等,将带有相反电荷的物质交替沉积在基底表面,形成多层结构。
通过选择合适的物质,可以实现超疏水性能。
三、超疏水涂料的性能评估指标(一)接触角和滚动角接触角是衡量超疏水性能的重要指标。
当水滴在表面的接触角大于150°时,通常认为表面具有超疏水性能。
滚动角则反映了水滴在表面滚动的难易程度,滚动角越小,表面的自清洁能力越强。
(二)耐腐蚀性将涂有超疏水涂料的金属样品置于腐蚀性介质中,通过测量腐蚀电位、腐蚀电流等参数,评估涂料的耐腐蚀性能。
(三)耐久性通过模拟实际使用环境中的摩擦、磨损、紫外线照射等条件,考察超疏水涂料性能的持久性。
(四)自清洁性能将污染物如灰尘、油污等撒在涂层表面,观察水滴能否将其带走,以评估自清洁性能。
四、性能评估实验及结果分析(一)接触角和滚动角测试通过接触角测量仪对制备的超疏水涂料样品进行测量,发现接触角均大于 150°,滚动角小于 10°,表明涂料具有良好的超疏水性能。
(二)耐腐蚀性测试在电化学工作站上进行腐蚀测试,结果显示涂有超疏水涂料的金属样品的腐蚀电位明显正移,腐蚀电流显著降低,说明涂料能够有效提高金属的耐腐蚀性能。
超疏水涂层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超疏水涂层的制备与性能研究一、引言在当今科技迅速发展的时代,超疏水涂层因其独特的性能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
超疏水涂层是指表面与水的接触角大于 150°,滚动角小于 10°的涂层。
这种特殊的表面性能赋予了材料自清洁、防腐蚀、抗结冰等诸多优异特性,在航空航天、船舶、建筑、医疗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二、超疏水涂层的制备方法(一)溶胶凝胶法溶胶凝胶法是一种常见的制备超疏水涂层的方法。
其基本原理是通过将金属醇盐或无机盐在溶剂中水解和缩聚,形成溶胶,然后经过凝胶化、干燥和热处理等过程得到涂层。
在制备过程中,可以通过控制反应物的浓度、反应条件以及添加表面改性剂等手段来调控涂层的表面粗糙度和化学组成,从而实现超疏水性能。
(二)化学气相沉积法化学气相沉积法(CVD)是将含有涂层组成元素的气态物质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在基底表面沉积形成涂层。
该方法可以制备出均匀、致密的超疏水涂层,但设备成本较高,操作复杂。
(三)静电纺丝法静电纺丝法是利用高压电场将聚合物溶液或熔体拉伸成纳米级纤维,然后将这些纤维收集在基底上形成涂层。
通过选择合适的聚合物和调整纺丝参数,可以控制涂层的微观结构和表面性能,实现超疏水效果。
(四)层层自组装法层层自组装法是基于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如静电引力、氢键、范德华力等,将带相反电荷或具有互补官能团的物质交替沉积在基底表面形成多层结构的涂层。
通过合理设计组装的分子和层数,可以调节涂层的粗糙度和化学组成,达到超疏水的目的。
三、超疏水涂层的性能(一)自清洁性能超疏水涂层的自清洁性能是其最为显著的特点之一。
当水滴在涂层表面滚落时,能够带走表面的灰尘和污染物,使表面保持清洁。
这一性能在建筑外墙、太阳能电池板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可以减少人工清洁的成本和时间。
(二)防腐蚀性能超疏水涂层可以有效地阻止水和腐蚀性介质与基底的接触,从而提高材料的耐腐蚀性能。
涂层表面的微小空气囊可以隔绝外界的氧气和水分,减缓腐蚀反应的发生。
超疏水表面的制备方法
超疏水表面的制备方法
超疏水表面的制备方法
超疏水表面材料具有防水、防污、可减少流体的粘滞等优良特性,是目前功能材料研究的热点之一.其中超疏水表面的制备方法是研究的关键点.介绍和评述超疏水表面的制备方法,对该领域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作者:石璞陈洪龚惠青袁志庆李福枝刘跃军 SHI Pu CHEN Hong GONG Hui-qing YUAN Zhi-qing LI Fu-zhi LIU Yue-jun 作者单位:石璞,SHI Pu(中南大学粉末冶金研究所,长沙,410083;湖南工业大学包装新材料与技术重点实验室,湖南,株洲,412008)
陈洪,CHEN Hong(中南林业科技大学,长沙,410004)
龚惠青,李福枝,刘跃军,GONG Hui-qing,LI Fu-zhi,LIU Yue-jun(湖南工业大学包装新材料与技术重点实验室,湖南,株洲,412008) 袁志庆,YUAN Zhi-qing(中南大学粉末冶金研究所,长沙,410083) 刊名:功能高分子学报ISTIC PKU 英文刊名:JOURNAL OF FUNCTIONAL POLYMERS 年,卷(期):2008 21(2) 分类号:O647 关键词:超疏水表面制备方法。
超疏水表面的制备方法
功 能 高 分 子 学 报Journal of Fu nctional Polym ers Vol.21No.22008年6月收稿日期:2008-03-10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0672197)作者简介:石 璞(1976-),男,安徽安庆人,讲师,在读博士,研究方向:生物医学材料。
E -m ail:s hipu1976@通讯联系人:陈 洪,E -mail:ch enh ong cs@综 述超疏水表面的制备方法石 璞1,3, 陈 洪2, 龚惠青3, 袁志庆1, 李福枝3, 刘跃军3(1.中南大学粉末冶金研究所,长沙410083; 2.中南林业科技大学,长沙410004;3.湖南工业大学包装新材料与技术重点实验室,湖南株洲412008)摘 要: 超疏水表面材料具有防水、防污、可减少流体的粘滞等优良特性,是目前功能材料研究的热点之一。
其中超疏水表面的制备方法是研究的关键点。
介绍和评述超疏水表面的制备方法,对该领域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超疏水;表面;制备方法中图分类号: O6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9357(2008)02-0230-07Methods to Prepare Superhydrophobic SurfaceSH I Pu 1,3, CH EN H ong 2, GONG H u-i qing 3, YUAN Zh-i qing 1, LI Fu -zhi 3, LIU Yue -jun 3(1.Institute o f Pow der M etallurgy ,Central South U niv ersity ,Chang sha 410083,China;2.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Forestry and Technology ,Changsha 410004,China;3.Key Laboratory ofNew Material and Technology for Package,Hun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Zhuzhou 412008,Hunan,China)Abstract: Superhydr ophobic m aterials have received tremendous attention in recent year s because of its special proper ties such as w ater -proof,ant-i po llution,reduction resistance o f flow ing liquid,etc.It beco mes ho tspo t research in functional m aterial field,and the preparation m ethods to acquir e excellent superhydropho bic surface are key to the r esearch.Repr esentative articles in r ecent years about prepar ation methods are review ed in this article.T he prospect of dev elo pments is proposed.Key words: super hy drophobic;surface;preparation methods自从Onda 等[1]1996年首次报道在实验室合成出人造超疏水表面以来,超疏水表面引起了研究人员的广泛兴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超疏水表面材料的制备及其抑菌性检测方法作者:尹景诗金丹丹房岩杨校园关琳纪丁琪蓝蓝孙刚来源:《农业与技术》2019年第01期摘要:随着生物医学工程的迅速发展,对特殊界面材料的需求愈加迫切。
具有疏水性、防粘性、自洁性和抑菌性的独特功能表面,展现出广泛的应用前景。
本文对超疏水表面材料的制备及其抑菌性检测方法进行了综述,旨在为新型生物医学材料的设计与开发提供参考。
关键词:超疏水;自洁性;抑菌性;仿生制备;生物工程超疏水表面材料被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航空航天、军事、生物医学及日常生活领域。
但是,材料表面容易产生细菌,随之形成生物膜,破坏生产活动,给人类健康带来直接威胁[1]。
尤其是环境污染在世界范围内愈演愈烈,超疏水、超疏油等新型功能材料表面的制备已成为各国关注的焦点[2]。
1超疏水表面材料的制备方法超疏水表面特性一般表现为较低的表面能、分形的微纳米表面结构。
要想达到接触角大于150°,需要构建多层级固体表面结构[3]。
物理方法、化学方法、复合方法均可以实现超疏水表面材料的制备[4]。
1.1 刻蚀法这种方法借助溶液、离子或机械手段,实现对材料的剥离,属于微加工制造范围。
在该技术的支持下,可构建具有微纳米尺度的表面结构,目前主要的工艺技术有飞秒激光技术和离子刻蚀技术[5]。
其中,激光技术是以飞秒激光辐照硅片表面,形成粗糙的微观结构,借助气相沉积法,制造出各种形貌的微结构硅表面,以此实现对材料浸润性能的有效调节。
在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表面涂一层薄膜,该薄膜比基底的硬度更大,所形成的复合膜通过拉伸比会呈现出皱纹性表面结构,借助水滴润湿性实验,呈现出良好的疏水性[6]。
王晓俊等则采用飞秒激光技术,基于铝材料表面,形成了超疏水性结构,并针对不同形貌接触角进行了测定,达到了超疏水性[7]。
Patankar借助刻蚀法,获取规整的图案表面,以PDMS技术实现纳米压印,以10∶1的前聚体与交联剂配比,形成混合物并进行加热交联处理。
在110℃、2hr条件下,获得与硅片模板相同的表面结构,表现出超疏水性[8]。
1.2模板法这种方法借助模板上嵌有的图案,进行挤压、印制、扩孔等操作,移除模板后获得相反图案的构型,进而复制出与模板相同或相近图案的表面[9,10]。
Tian等以聚苯乙烯塑料为原材料,制成复合型超疏水表面,形成直径为3μm的乳突结构,接触角为160°,达到了超疏水性[11]。
Patankar在Si表面进行刻蚀,取得了较为理想的微纳米图型界面,然后进行PDMS纳米压印;将PDMS聚合体及交联剂(质量比10∶1)的混合液体加注Si片,在110℃下加热2hr 后,移除Si片,从而使PDMS表面获得与Si片模板表面相同的粗糙形貌,并且具有良好的疏水性[8]。
1.3 溶胶-凝胶法该方法借助含有高化学活性组分的化合物作为前驱物,在酸性或碱性条件下,通过水解产生活性羟基,再经过缩合反应形成凝胶,经陈化、干燥后,形成干凝胶。
剔除溶剂,通常会留下一些纳米孔,使材料具备超疏水等性能。
Rosa等采取溶胶-凝胶法,将超分子有机硅作为前驱体,加入PDMS,得到接触角为150°的超疏水SiO2薄膜[12]。
Ahmed等将四乙基原硅酸盐作为前驱体,与聚丙二醇进行一定比例的混合,在玻璃表面制成硅膜,并用六甲基二硅胺烷进行修饰,得到接触角为159°的超疏水膜,其优势在于可在常温常压下进行制备,成本投入低,对基底属性要求低,适合大面积制备[13]。
1.4 等离子处理技术这种方法借助等离子体,以普通材料、含氟材料或含硅材料为基体,进行表面粗糙化处理,制备超疏水表面[14]。
Mohamed等在含硅材料上制备出粗糙的表面结构,借助氟化物进行表面修饰,获得超疏水性表面材料,接触角接近180°[15]。
Joseph等在室温条件下,借助CO2脉冲激光,对PDMS进行处理,使材料表面呈现出多孔结构,接触角达175°[16]。
该技术方法具有选择性高、速度较快的优势,但缺点是成本造价较高,因此无法适用于大面积超疏水材料的制备。
1.5 拉伸法Winnik等通过对聚四氟乙烯膜进行拉伸,获得了呈现大量孔洞的纤维表面,具备超疏水性。
通过实验证实,对尼龙膜采取拉伸方法,能够使材料形成三角形网状结构,展现出超疏水性,接触角为151°。
如果采用双向拉伸方法,尼龙膜则具有超亲水特性,接触角为0°[17]。
该方法的优势在于,制备方法简单易操作,成本投入较低,适于大面积制备超疏水表面材料,因此成为当前相关研究领域关注的焦点之一[18]。
1.6电纺丝法电纺丝又称为静电纺丝,这种方法的基本原理为,借助聚合物溶液或熔体,将强电场作为媒介,通过喷射流的形成实现纺丝加工。
Yao等在该技术的支持下,以普通的聚苯乙烯塑料为载体,制备了仿荷叶表面纳米结构的超疏水构型,接触角可达159°。
直径几十纳米的纺丝纤维在表面呈混杂排列,形成直径约3 μm的空隙结构,对超疏水性起到关键作用[19]。
2超疏水表面材料抑菌性的检测方法2.1染色计数法利用这种方法,能够明确相应的抗菌材料是否具有杀菌作用。
检测过程中采用的荧光材料为SYTO9和PI。
其中,SYTO9能够穿过细胞壁与细菌DNA进行结合,并在510 nm处,显示出绿色荧光活菌;PI则只沉积在不完整细菌的细胞壁中,且在630 nm处,显示出红色荧光死菌,从而实现对活菌与死菌的有效区分[20]。
计数器包括电子计数器和普通计数器。
前者利用孔中液体的电阻变化数据进行统计,具有较高的测量精度,但不能判别细菌种类,同时对菌悬液的纯度要求较高。
后者实际上就是血细胞计数器,将一定体积的菌悬液置于计数器的技术室中,利用显微镜观察计数。
技术室的容积一定,因此可根据其中的细菌数推算整个样品的活菌数。
该方法简单易行,可实现对细菌数量的有效统计。
2.2 抑菌圈法借助抗菌材料的扩散性,能够形成浓度梯度,进而抑制细菌生长,在此过程中就形成了相应的抑菌圈。
抑菌圈越大,则抑菌效果越好,反之抑菌效果越差。
在实际运用中,这一检测方法的适用范围受限,通常只能满足可溶性材料,且要求细菌生长速度较快。
同时,测试结果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如细菌含量、纸片质量等[21]。
2.3 比浊法该方法借助菌液进行菌落培养,使用光电比色计测量菌悬液OD值,根据菌悬液透光度与细菌浓度之间的相关关系,间接测定细菌数量。
假设实验样品为B,对照样品为A,则抑菌率为:(A-B)/A×100%。
当其值大于等于50%时,则说明该材料具备良好的抑菌性。
这种测量方法相对简单方便,但是只能计算出相对的细菌数目,且只适用于细菌数量较多的悬浮液[22]。
同时,对于颜色较深的样品,亦无法使用该方法进行测量。
3结语人们对生活品质和身体健康的关注日益增长,对各种抗菌用品的需求数量呈递增趋势。
自然界中有许多生物体的表面具有自洁功能,可以有效避免细菌侵入。
以天然活性表面为模板,设计与制备具有特殊用途的复合功能材料,是目前仿生工程学领域的热点之一[23,24]。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在绿色环保政策的要求下,不论是超疏水表面材料的制备方法,还是抑菌性的检测方法,都将实现更多的创新和突破。
参考文献[1]Fang Yan,Sun Gang,Bi Yuhan. Prepar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hydrophobic nano silver film on butterfly wings as bio-template[J\]. Chem Res Chin Univ,2014,30(5):817-820.[2] Wang S,Liu K,Yao X,et al. Bioinspired surfaces with superwettability:New insight on theory,design,and applications[J\]. Chemical Reviews,2015,115(16):8230-8293.[3] 孙刚,房岩,丛茜,等. 甲醇/水混合溶液在蝴蝶翅膀表面的润湿行为[J\].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2012,42(Sup. 1):429-432.[4] 粟常红,肖怡,崔喆,等. 一种多尺度仿生超疏水表面制备[J\]. 无机化学学报,2006,22(5):785-788.[5]赵宁,卢晓英,张晓艳,等. 超疏水表面的研究进展[J\]. 化学进展,2007,19(6):860-871.[6] 房岩,王誉茜,孙刚,等. 樱桃叶片表面的特殊复合浸润性及仿生制备[J\]. 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48(4):121-124.[7] 王晓俊,丛茜,张建军,等. 夜蛾翅膀表面疏水性能的多元耦合机理分析[J\]. 科学通报,2008,53(22):2704-2709.[8] Patankar N A. On the modeling of hydrophobic contact angles on rough surfaces[J\]. Langmuir,2003,19(4):1249-1253.[9] 代学玉,冷宝林,高兰玲,等. 超疏水表面的制备方法[J\]. 广东化工,2014,41(20):90-91.[10]孙刚,房岩,白雪花,等. 以蝴蝶翅为模板构建多级结构的超疏水表面[J\]. 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48(1):110-114.[11] Tian Y,Su B,Jiang L. Interfacial material system exhibiting superwettability[J\]. Advanced Materials,2014,26(40):6872-6897.[12] Rosa L V,Sudol E D,El-Aasser M S,et al. Details of the emulsion polymerization of styrene using a reaction calorimeter[J\]. Polymer Chemistry,1996,34(3):461-473.[13] Ahmed S M,El-Aasser M S,Pauli G H,et al. Cleaning latexes for surface characterization by serum replacement[J\]. Journal of Colloid Interfacial Science,1980,73(388):152-160.[14] 钱鸿昌,李海扬,张达威. 超疏水表面技术在腐蚀防护领域中的研究进展[J\]. 表面技术,2015,44(3):15-24.[15] Mohamed S E,Tang J,Wang X,et al. Advances in emulsion polymerization for coatings applications:Latex blends and reactive surfactants[J\]. Journal of Coatings Technology,2001,73(920):51-63.[16] Joseph L K,Paul M,Richard A L,et al. Formation of acrylic latices with varying concentrations of non-film-forming latex particles[J\]. Langmuir,1996,12(16):3793-3801.[17] Winnik M A,Wang Y,Haley F. Latex film formation at the molecular level:The effect of coalescing aids on polymer diffusion[J\]. Journal of Coatings Technology,1992,64(811):51-58.[18] 陈俊,王振辉,王玮,等. 超疏水表面材料的制备与应用[J\]. 中国材料进展,2013,32(7):399-405.[19] Yao X,Song Y L,Jiang L. Applications of bio-inspired special wettable surfaces[J\]. Advanced Materials,2011,23(6):719-734.[20] 王誉茜,纪丁琪,翟丽华,等. 生物材料抗菌性研究进展[J\]. 农业与技术,2017,37(9):3-4.[21] 张璇,闫欣,黄天地,等. GO-nAg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抗菌性能研究[J\]. 材料导报,2016,30(6):18-21.[22] 刘鑫,汪静,潘超,等. 改性PDMS薄膜的制备及其抗菌性能研究[J\].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2013,28(4):395-398.[23] Fang Yan,Sun Gang,Bi Yuhan,et al. Multiple-dimensional micronano structural models for hydrophobicity of butterfly wing surfaces and coupling mechanism[J\]. Sci Bull,2015,60(2):256-263.[24] 王女,赵勇,江雷. 受生物启发的多尺度微/纳米结构材料[J\].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11,32(3):421-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