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学而优则仕”到“研而优则仕”的认识
“学而优则仕,仕而优则学”异化之觞
作者简介 : 刘尧, 男, 西安市人, 浙江师范大学教育评论研究所所长, 教授, 硕 士生导师, 主要从事高等教育学, 教育评论学, 教育评价学研究(金华 32 1 004 )
� �� �
刘 尧: " 学而优则仕, 仕而优则学" 异化之觞
地区和大学集中的省份, 省部级 , 司局级 , 县处级官 员攻读博士几乎成为潮流�" �重庆晚报� 2 009年 9 月报道, " 目前重庆区县党政一把手中, 大约有一半 在攻读博士 " , 重庆所辖 40 个区县的党政一把手已 有 1 0 余人取得博士学位 �我国各地, 官员读博之风 依然强劲 � 二, 追根溯源: "学而优则仕, 仕而优则学 " 现象 归因 李邦河认为 " 现在青年人热衷于当官, 跟 � 官本 位’ 的传统有关, 也跟导向有关 " � 为什么那么多年 轻人愿意放弃教学与科研, 选择当官? " 因为通过当 官可以掌握更多的项目, 资金 �" " 由于整个社会存 在着 �官本位’ 的导向, 这也影响着科研人员 � 认为 提拔做官, 就是得到认可 �" 中国工程院在 2 005 年 1 0 月启动的一项研究我国高层次工程科技人才成 长规律的调查显示, " 学而优则仕" 已经成为目前我 国部分工程科技人才 "实现自身价值" 的主要途径之 一� 究其原因: 一是当官可以掌握和调控资源� 有了 一定的职位, 就意味着取得了一定的人 , 财, 物支配 权, 也就容易出 "成绩 " ; 二是在企业同级技术人员与 管理人员的收入相差很大, 只要身上有一官半职, 其 收入就可能远远超过业务骨干; 三是对 "官" 的考核 没有硬指标, 而对工作在一线的工程科技人员, 考核 指标十分严格, 不完成者扣发奖金 , 补贴等; 四是当 官可在申报项目, 成果署名, 评奖, 晋升职称 , 出国考 察, 住房分配等方面占尽先机 �如此种种, 导致一些 科技业务骨干放弃业务去竞聘与自己专业毫不相干 的 " 官位 " , 造成优秀科技人员的流失 � 这对于高层 次人才成长 , 使用和更有效地发挥作用产生了越来 越多的负面效应� " 学而优则仕,仕而优则学"两者在学术圈的渗 透, 都源于几千年来的传统 "官本位" 思想作祟�今日 人们的价值取向是: 一个人在学术领域取得了突出成 就, 如果没有个 "一官半职 " , 既无法证明自己是个杰 出人才, 也还没达到最终的功成名就, 所以要追求 "学 而优则仕" � 而一些大学和研究机构的行政官员, 本不 从事教学与科研, 照样评教授 , 评研究员 , 评院士, 行 政职务和业务技术职称兼得�因此, 既出现学术上有 所成就者千方百计要去担当行政职务, 同时那些在学 术成就上没有任何造诣的官员, 也通过权力为自己在 学术上谋得一席之地�学术与行政的纠结不清, 使得 大学与研究机构的发展走向变得异常迷茫� 实际上, 正如世人所担心的, "学而优则仕, 仕而优则学" 风气 的蔓延,不仅会过早结束一个有为学者的学术生命, 也对不住学者这一称号; 不仅破坏了学术资源, 也伤 害了学术群体利益, 对创新人才的培养没有好处�从 对学术的危害来看, "仕而优则学" 要比 "学而优则仕" 更为可怕�套用经济学机会成本概念, 最大损失不是 被挥霍的学术资源, 而是本可以用这些资源做出卓有 成效的工作� 这种通过行政权力获取学术资源的行 为, 一方面阻断了创新人才冒尖的出路, 使他们对学 术前途抱有的热情逐渐冷却; 另一方面, 利用权力谋 取个人或部门好处, 在个人价值最大化的同时, 造成 了巨大的社会价值消减� 三, 建言献策: " 学而优则仕, 仕而优则学 " 现象 消解 李邦河委员认为, 出现一冒尖就当官的现象, 还 与人们对各级领导口中频频出现的 "领军人物" 一词 的模糊认识密切相关� 领军人物是以学术思想和成 就引领科学潮流的人物,而不是官� 一个典型的例 子: 2 0 世纪最大的领军人物, 无疑是爱因斯坦, 但他 不是官� 而在我国, 把 " 领军人物 " 混同于 "官 " 的现象 屡见不鲜 � "古人励志, 就有 � 不为良相, 便为良医 ’ 的 选择, 人才走向, 历来就有不同的路� " 李邦河的这一 观点引发了众多委员的共鸣 � " 尊重人才, 不是尊重 他去当官, 这是两个需要厘清的概念� " 事实上, 科技 创新和科研管理是两个不同的体系,一个优秀的科 学家究竟是适合做科技攻关还是适合当官,应该因 人而异, 不能 " 一冒尖就做官 " , 这种 "官本位 " 现象最 终会影响科技创新 � 邵秉仁委员建议,科学家和行政管理者应该分 为两条不同的序列, 制订不同的激励机制: 管理者工 作做得好,就应该按部就班提拔;而科学家取得成 就, 就以其它方式提高其社会地位 , 科研条件 , 生活 待遇等� 戚发轫委员建议, " 在什么岗位承担什么责 任 �让做学问的人, 安心做学问; 让当官的, 专心做
“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之发微
“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之发微作者:唐银国来源:《文教资料》2010年第09期摘要: “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出自《论语·子张》,古今学人从教育学、文字学等多个角度已进行了注疏与考证。
角度不同,学科背景不同,得出的结论也不尽相同。
本文从文字学与教育学相结合的角度入手,力求在还原这句话最原始涵义的同时,获得子夏的教育观点,以对现今高校教育教学提供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 《论语》子夏仕优一、前人对“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的阐释概况“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出自《论语·子张》中子夏之口。
此言对后世影响极为广泛、深远,各路学者也对这句话展开了深入的考证与阐释。
针对其中“仕”、“优”等关键字词有不同的解释,便有不同的阐释版本。
概括起来,以往学者对此的考释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1.读书做官论大致意思为:做官优秀者要去学习,读书学习优秀者要去做官。
此种说法也多为常人的理解,如王世明先生所言:“从字面上看,此语似可解为好官才知勤学,也只有学得好之人才可以为官。
子夏所透彻阐释的‘官’与‘学’之间的遮掩一种关系,其中的道理也不难懂,因为为官之人达到了‘优’亦即有了以民为本的立场观念,由于要努力为民办事才可感到学之必需,也才能孜孜不倦以为学。
”“‘学而优则仕’一句则可作两种理解,一种是为官者只有学得好官才能当得更好,这是对现有为官者而言的,可以说此解与‘仕而优则学’一句前后呼应,上下文之间逻辑互通。
再一种解法是,只有学识好之人才有资格为官。
这样解则涉及的是官吏的选拔。
”[1]项贤明先生也曾在《北京日报》撰文指出,学而优并非就不可以仕,但我们一定要搞清楚,学是学,仕是仕,学而优者,并不意味着就一定可以仕而优,同样,仕而优者,也不一定就可以学而优。
项先生虽是在做“学”与“仕”之辩,但他对子夏所言的理解也可归入读书做官论中来。
2.学有余力论此种观点大都认为,“优”在先秦古籍中,没有“优秀”之义。
依据《说文》解说,认为“优”应为“有饶有余、有余力”。
怎样评价“学而优则仕”
。
事
实 上 说 孔 子 是 周 游 列 国 求官 的 出来 仕 与学关 系 的 处 理 主 张
它 的社 会 条件 和 阶 级 根 源
。
官迷
”
,
恰 恰 证 明 了 当 时 已经 可 以
求官
,
”
了
。
子 夏提
就 是 因为 以 学 求仕 在社 会 上 已经 普 遍 存在
当然 已 经有 了
春 秋 战 国 是 一 个 由奴 隶 制 向 封 建 制 转 化 的 历 史 变 革 时 期
”
学业 优 足 则 必 进 仕 也
。
”
宋 代朱 熹集 注
。
“
仕 与学
,
理同
故 当 其 事者
,
必 先有 以 尽 其 事
而 后可及 其 余
其 后的解 释
。
然仕而 学
则 所 以 资其 仕者
,
学而仕
,
则 所 以 验 其 学者 益 广 ”
;
,
大都 转 相 发 明
, ,
大 意是
“
学好了
“
可 以 去做 官运 用 所 学
。
这 是 为 了反 动 政 治 目
。
的 而 曲解 古 语
后 来 又 把 它 当 作 一 种 考 选人 才 的 制 度 来批
。
为 诬蔑 择 优 录 取 张 目
子张》 )
: “
这是
“
为 了 卑 鄙 的 影射 而 乱 批 历 史
子 夏原 话是
: “
现 在 应 还它 历 史 的 本 来面 目
,
仕而 优 则 学
对 进一
。
解放 思 想
可 能 不 无裨 益
学而优则仕
学而优则仕“学而优则仕”,我们很多人认为这句话的意思是:学习优秀了就可以去做官,其实这是对原意的误读;有人认为这句话出自《论语》就理所当然觉得是孔子说的,其实这也是误读;还有人以此句认为孔子提倡做官,这更是一种误读。
“学而优则仕”这句话出自《论语·子张》,全文如下:子夏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文中的“优”通“悠”,表示有余力的意思,译文应该是:子夏说:“出去做官,办完事还有余力就去学习;在家学习,完成了学业还有余力就去做官(进一步推行仁政)。
”可见,“学而优则仕”并不是说学习优秀了就可以去做官,而是说学业完成还有余力了就去做官。
这两者有什么区别呢?误读为“学习优秀了就可以去做官”,说明好好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做官,这不仅带有强烈的目的性,更将学习的目的缩减到了做官这一点上;而原意的“做官有余力就学习,学习有余力就做官”,说的是做官和学习要相辅相成,理论和实践要相结合:即使做了官,也要在闲暇时间多学习,即使学业有所成绩,也要将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做官当中,可见学习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做官,而且着重强调了知识和实践结合的道理。
从文中我们也可以看到,这句话出自子夏,而并非是孔子,子夏是孔子的弟子,孔门十贤之一,孔子评价他以“文学”出众,就是精通古代文献。
另外,《论语》记载的并不全是孔子的言行,也包括孔子弟子的一些言行,只是在全书中以孔子的言行为主,所以切莫看到《论语》就认为是孔子所说。
而且孔子推崇好学的行为,不过好学主要是为了提高个人的德行。
解释完前两种“误读”,现在着重解释下最后一种“误读”:孔子提倡做官,或者说儒家提倡做官。
第一,孔子的学生中有一些本就是官贵,也有一些是后来步入仕途的儒家思想的创立者是孔子,孔子以推行仁、义、礼、智、信、勇、诚、恕、忠、孝、悌等思想为核心,看重君子的品德修养,提倡教化和仁政,重视五伦与家族伦理,力图恢复周朝的礼乐制度。
而五伦与周朝的礼乐制度具有严苛的阶级性,孔子认为君王和官贵们应该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行,对待百姓要像对待自己的子女,而百姓也应该具有这样的品行,对待君王要像对待家中的父母,这样国家才能达到安定清明。
学而优则仕的名词解释
学而优则仕的名词解释
“学而优则仕”是一个中文成语,意为通过学习获得优秀成绩后进而进入官场或仕官阶层。
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当时一些知识分子希望通过学习来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进而成为官场中的一员。
在中国古代,仕官阶层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社会群体,他们拥有很高的地位和
权力,可以掌握资源和权力,对社会和国家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成为仕官阶层需要付出非常艰辛的努力,需要通过考试和选拔来证明自己的才华和能力。
“学而优则仕”这个成语用来形容这些人通过努力学习和提高自己的才华,最终获得了优秀的成绩和才能,进而进入官场或仕官阶层。
这个成语也强调了学习对于一个人职业发展的重要性,因为只有通过学习和提升自己,才能有更多的
机会和可能性去实现自己的职业目标和理想。
除了在古代,“学而优则仕”这个成语在现代仍然被广泛使用。
在现代社会中,这个成语也反映了学习和职业发展的重要性,因为通过学习和不断提升自己
的能力,一个人可以获得更好的职业机会和发展前景,也可以更好地实现自己的
职业梦想。
拓展:
“学而优则仕”这个成语还可以有不同的解释和理解方式。
一种解释是,通过学习获得优秀成绩进而进入官场或仕官阶层,是一种通过努力和奋斗实现自我提升和实现价值的方式。
另一种解释是,这个成语强调通过学习和提升自己,获得更好的职业机会和发展前景,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和国家。
“学而优则仕”这个成语的意义非常深远,它反映了学习和职业发展的重要性,也激励着人们不断努力和追求自我提升和价值实现。
对“教而优则仕”现象的解读
对“教而优则仕”现象的解读作者:刘小勇来源:《教书育人·校长参考》2014年第09期一、什么是“教而优则仕”“教而优”者指业务水平突出,教学成绩优秀,能够在教育教学中起到示范性带动作用的教师。
“教而优则仕”指让“教而优”者进入领导层,即入“仕”。
以我校为例,我校是山东省人事、财务均省属的七所基础教育院校之一,具有一定代表性。
我校共有190名教职工,省特级教师7人,其身份为:校长1人,副校长2人,级部科室主任2人,普通教师仅2人。
7人中5人是领导,3人已完全脱离教学岗位,整日忙于“仕”事。
二、为什么会出现“教而优则仕”1.官本位思想的影响。
中国自古就有一种思想,“学而优则仕”“仕而不优则教”,即学习优异则入仕,仕途不顺则退隐从教,入仕是最好的出路,从教是不得志的选择。
这一思想发展到今天就成了“教而优则仕”。
本来是一名普普通通的教师,因为教得好,便“师以徒显”,被认为有水平、有能力,可以做官,于是有了一官半职,被人称为某某主任,档次骤显。
归根结底,是官本位思想的影响。
2.现实利益的倾斜。
制度的制定与实施往往是学校管理层的行为,尤其是对特殊情况的处理,如利益分配、职称评审,一般会在相对均衡的前提下有一定倾斜。
这种在实际利益和教学管理中均存在的倾斜,往往会使教师心理失衡,当有了“教而优”的资本后就会追求入“仕”。
3.纷繁社会的诱惑。
教学的清苦会使很多教师难以安守教研的宁静,迷乱的诱惑更容易膨胀人的私念,KTV里的霓虹幻影满足了人的众多虚妄,让人放弃做一名灵魂工程师的荣耀。
三、怎样对待“教而优则仕”1.提倡“教而优未必仕”、“教而优可以更优”。
“教”和“仕”属于两个不同的领域,有不同的思维方式和处事程序,把成功的教的技法用于“仕”上,注定是失败的。
如果放弃对教的研究,转而从事“仕”,有可能浅尝辄止,得不偿失。
“仕而优”者必定“教也优”,因为只有内行才能搞好管理。
但并非所有的“教而优”者都能“仕也优”。
“学而优则仕”辨
作者: 孙文铄
出版物刊名: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页码: 111-112页
摘要: <正> '学而优则仕'一语,出自《论语·子张篇》。
原文是: ‘子夏日: '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这两句话,自古以来就有不同的解释,分歧集中在'优'字上。
宋代大儒朱熹在《四书集注》中解释说: '优,有余力也。
仕与学,理同而事异,故当其事者,必先有以尽其事,而后可及其余。
然仕而学,则所以资其仕者益深;学而仕,则所以验其学者益广。
'朱熹把'优'字解释为'余力',这两句话的意思就是:做官的人有余力可以学习,学习的人有余力可以做官,两者相互补益。
说说“学而优则仕”
说说“学而优则仕”作者:张朝辉来源:《成才之路》2011年第33期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人们对“学而优则仕”的理解是:学习好了就可以做官,并且说这是孔子说的,又进一步引申说:孔子主张的就是读书做官,好像孔子跟个“官迷”似的。
现在中央电视台上演的《恰同学少年》也跟着这么说。
《恰同学少年》上有这样的剧情,纪督学在给学生训话时说:“孔子不也说过吗?——‘学而优则仕’。
”我认为,这实在是误传。
的确《论语》上是有“学而优则仕”这话,但这话并不是孔子说的,意思也不是“学习好了就可以做官”。
“学而优则仕”的原句在《论语·子张》上,原句是子夏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用现代的话说就是:“做官的如果有闲暇时间就应该用于学习,学习的如果有闲暇时间就可以去做官。
”子夏的这句话,本来是强调学习的,可不知什么人,在什么时候,出于什么目的,断章曲解其义,竟成了“学习好了就可以做官”了,后人也跟着这样往下传。
孔子也并非主张读书做官,孔子也并不是什么“官迷”,一部《论语》足可以说明这一点。
《论语·宪问》上说:宪问耻。
子曰:“邦有道,谷;邦无道,谷,耻也。
”意思是:原宪问孔子什么是羞耻的事情,孔子对他说:“国家政治清明,就可以享用俸禄去做官;国家政治不清明,也享用俸禄去做官,那就是羞耻的事情。
” 孔子所处的时代,正是社会动荡的时代,能有几个诸侯国是政治清明的呢?虽然他回答的是原宪的话,不也说出了他的心里话了吗?《论语·先进》上有这样的记载: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陪坐在孔子身边,孔子让几人说说自己的志向,子路、冉有、公西华都说自己将来或大或小的也要做个官,孔子并没有表示赞许,只有曾皙说自己将来没有做官的打算,孔子才表示了赞同。
原文是这样的:(曾皙)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论语·阳货》有这样的记载: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归孔子豚。
孔子教育目的学而优则仕
孔子提倡仁爱,认为具备仁爱之心的人才能成为有德之人,进而在社会中发挥积极作用。
仁爱之心
孔子强调礼义廉耻是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通过培养人的礼仪、正义、廉洁和知耻之心,能够提升人的道德水平。
礼义廉耻
重视德育教育
1
2
3
孔子认为学习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只有不断积累知识,才能不断提升自己的认知水平和思维能力。
感谢您的观看。
个人成长的引导
学而优则仕鼓励个人在学习和成长过程中,不仅注重知识和技能的提升,更要追求品德和人格的完善,实现全面发展和自我价值的提升。
学而优则仕的现代价值
03
CHAPTER
孔子教育目的的实现途径
孔子认为德育是教育的首要任务,通过培养道德品质,能够塑造人的性格和行为习惯,为未来的社会生活打下基础。
强调个人修养和社会责任
孔子认为,个人修养是成为优秀人才的前提,同时个人也应该承担社会责任。在现代社会,我们也应该注重个人素质和社会责任的培养,为社会做出贡献的同时实现个人价值。
孔子教育目的的现代意义
学而优则仕是孔子教育目的的核心思想之一,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未来的发展中,我们应该继续弘扬这一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中华文明的精髓。
教育理念的启示
孔子的教育方法注重因材施教和实践教学,这种教育方法对现代教育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有助于提高教育效果。
教育方法的借鉴
现代教育应反思孔子的教育目的,关注人才培养和社会责任,培养出既有知识技能又具备良好品德的人才。
教育目标的反思
对现代教育的影响
自我修养的重要性
01
孔子教育目的强调个人修养,启示个人在成长过程中应注重自我修养和人格塑造,培养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
列举你知道的《论语》中的经典语句
列举你知道的《论语》中的经典语句1、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做官的人,在办完公事以后,如果还有余力,就要继续研究学问。
读书的人,在学问丰足以后,就要出来做官,为天下苍生造福。
2、大德不逾闲,小德出入可也对待别人,不要求全责备。
只要大的方面能把持住,就算在细节上有些瑕疵,这人也是可以的。
3、小人之过也,必文君子勇于改错,而小人有了过错,一定会编造谎言,掩饰自己的错误。
4、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每天都能知道一些新的知识学问,并且能够时时温习,不至于忘记,这就算是好学之人了。
5、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对于一般的女人和小人,都比较难以接触。
如果和他走的太近,他就会有失恭敬;如果对他疏远,他又会心生怨恨。
6、巧言令色,鲜矣仁凡是油嘴滑舌的人,看人脸色行事的人,一般都比较缺少仁爱之心,为人不厚道。
7、色厉而内荏,譬诸小人,其犹穿窬之盗也与有些人假装能干,其实没什么能耐,什么事都办不成。
就好比凿穿墙洞入室行窃的小偷,虽然身往前进,但内心胆怯,因为做贼心虚。
8、乡原,德之贼也乡原,就是老好人,这种人善于伪装,看上去是善人,其实是和稀泥,与坏人同流合。
这种人很容易乱德惑众,贼害道德。
9、道听而途说,德之弃也所谓“温故而知新”,听闻别人讲道以后,也不加以认真学习,就随便讲给他人,这不是在教人,而是在害人。
10、性相近也,习相远也从我们传统文化来讲,凡事都有“体、相、用”三个方面,先有体,次有相,然后有用。
这里的“性”指的就是本体,“习”指的就是用,不但是人,乃至万事万物的本性都是相近的,所以说“性相近”。
但每个人的习惯不同,到后来差异越来越大,所以说“习相远”11、唯上智与下愚不移一瓶子不满,半瓶子咣当。
特别有智慧和特别愚笨的人,往往都是可造之材,能够坚定不移老老实实地去做事,只有中间的人,才会高不成低不就。
12、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过能改,归于无;倘掩饰,增一辜。
犯了过错,如果还不肯忏悔改过,那就是真正的过错了。
学而优则仕
儒家对教育的重视必然落实到人才的培养上,而人才的培养最终都必须落实到教学活动上来。
孔子十分重视伦理道德教育活动中的“学”,他说:“好仁不好学,其弊也愚;好知不好学,其弊也荡;好信不好学,其弊也贼;好直不好学,其弊也绞;好勇不好学,其弊也乱;好刚不好学,其弊也狂l,由此可见,孔子认为学习是使仁、智、信、直、勇、刚等品德内化的必然途径;官员应该在烙尽职守而且有余力的情况下,进一步研究学问,以便更好地履行自己的职务,这也就是姗语》中所说的“仕而优则学”。
孔子自己也是好学的榜样,宣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
”而目_学习热情也特别高,达到了“发愤忘食。
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的程度。
在我看来,应该是学而优则仕,而非仕而优则学。
孔子说过“学而时习之”出仕是“时习之”的途径之一也就是把所学的、所修的东西应用到从政的实践之中但是修身学习是无止境的从政可以更好地修身也可以更好地推行仁道。
孔子还说过没有修养好就让人去做官,是“贼夫人之子”,也就是说,不学习就做官是害人害己的事情。
俗话说,做一切事情之前,应该学会的是怎样作为一个人的实体而存在,再作为一个有道德有修养的人存在。
欲为官先修德,与做官先为人。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古代那些要想在天下弘扬光明正大品德的人,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要想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先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要想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先要修养自身的品性,要想修养自身的品性,先要端正自己的思想,要端正自己的思想,先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要想使自己的意念真诚,先要使自己获得知识,获得知识的途径在于认知研究万事万物。
通过对万事万物的认识研究,才能获得知识,获得知识后,意念才能真诚,意念真诚后,心思才能端正,心思端正后,才能修养品性,品性修养后,才能管理好家庭家族,家庭家族管理好了,才能治理好国家,治理好国家后天下才能太平。
《学资其仕,仕验其学》(关于“学而优则仕”的理解与思考)
试题:关于“学而优则仕”的理解与思考学资其仕,仕验其学子夏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不少人批判后一句,以为“学而优则仕”是“学习如果优秀就做官”的意思,那么与之对称的“仕而优则学”就只能解释为“做官如果优秀了就学习”,这显然不合逻辑。
更是有人讨论入仕做官者究竟应该是“学而优”者,还是“学而庸”者,或者是“学而劣”者。
总之,把“学”和“仕”理解为读书和做官,实是十分浅薄且荒唐的。
要真正把这句话理解通透,不至于望文生义、断章取义,当务之急是其中“学”“仕”“优”作何解释?“学”,觉悟也。
“学”应该是个会意字。
“学”字的繁体写作“學”,从繁体字的形体结构来看,中间是一根横杆,横杆两头各有一根竹竿竖向支撑,近似今天凉晒、编织鱼网的架杆,只不过字形楷书化以后把两边的竖杆变短了,写成了今天的“冖”;横竿上面的部分,中间是鱼网的样子,两边像人手之形,表示两手织网——织网捕鱼,这是远古时期人们重要的生存手段;横竿下面的“子”本是小孩的形状。
综合上面的字形分析,“学”(學)字当合有两层意义:一是大人教孩子织鱼网,“教人所以觉人,上之施也。
”一是孩子观察揣摩大人织网的技巧,“学所以自觉,下之效也。
”(以上均见《段注》)。
《书·兑命》曰:“学学半。
”这两个“学”字正分别取上述两个义项。
不过,无论是“教以觉人”,还是“学以自觉”,其中“学”字都含有“觉悟、领悟”的意思。
“仕”,事也。
《段注》云:“仕,事也。
是‘仕’与‘士’皆事其事之谓。
”可知“仕”宇本来训为“做事”。
《诗·四月》:滔滔江汉,南国之纪。
尽瘁以仕,宁莫我有。
其中“仕”就是取做事之意。
“优”,多也。
《说文》:“优,饶也。
”又曰:“饶,饱也。
”《段注》云:“引申之凡有余皆白饶。
”“优”为“有余”、“富足”、“优裕”、“优良”、“优秀”,这些都应当是“多”这个义项的引申义。
“学”为“觉悟”、“领悟”,仕”为“做事”、“优”“学”与“仕”的关系,也就是学习与实践的关系,这实际上与马克思主义辩证法中“实践-认识(学习)-再实践-再认识(学习)”的观点是完全一致的。
“学而优则仕”再解读
“学而优则仕”再解读“学而优则仕”既是孔子倡导的重要教育思想,也体现了儒家“内圣外王”的政治理想。
它的提出是春秋时期治国理政、选贤任能和各学派以其学说救治社会的需要,透射出士君子的担当情怀、伦理追寻、能力要求以及平等观念。
对其的功利性误读、对时代背景把握的缺乏,使对这一理念发生了曲解。
当然,这一理念也存在着一定的历史局限性,但这并不妨碍在把握“学而优则仕”真正语义的基础上,发扬其所透射出的精神内涵与价值追求。
标签:学而优则仕;儒家思想;历史性再解读近年来,随着功利主义思想日渐流行,对“学而优则仕”的理解出现了望文生义、断章取义的曲解或误读,“学而优则仕”的本真内涵逐渐消解,如有学者指出,“学而优则仕”现象近几年来在大学和科研机构愈演愈烈。
被曲解了的“学而优则仕”的内涵成为许多学者心中的价值取向,名利之风逐渐取代科学精神。
①还有学者认为,由于对“优”字的误读,对“学而优”与“仕”关系的混淆,使得“学而优则仕”所表达的社会本位的教育价值观,逐步地转变成为了个人本位的教育价值观。
②这就使“学而优则仕”原本具有的积极意义和社会价值非但没有得到体现,反而被予以消解,使这一价值观充当了某些人争权夺利行为的思想支持与保护伞。
因而,对“学而优则仕”进行历史性的再解读显得非常必要。
本文拟从“学而优则仕”提出的时代背景出发,分析其本质含义及其所投射出的知识分子具有的家国情怀与担当精神,并对“学而优则仕”的误读进行反思。
一、“学而优则仕”的提出是时代的需要“学而优则仕”语出《论语·子张》,是孔子重要的教育思想,也体现了儒家“内圣外王”的政治理想。
这种思想的提出既是春秋时期治国理政、选贤任能的需要,也是各学术流派彰显其学说、救治社会的需要。
其一,春秋时期选贤举能的需要。
春秋时期,王室衰微,诸侯争霸,各诸侯国需要更多的人才来提升自己的国家实力,贵族世袭参政体制被打破,原本几乎没有参政机会的庶民阶层有了参与决策的机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学而优则仕”到“研而优则仕”的认识
作者:拉巴次仁
来源:《内蒙古教育·基教版》2012年第10期
“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是孔子时代的号召,后来成为科举制度对人才的政治诱惑,也是现在许多受教育者追逐的目标,其影响是巨大而深远的。
笔者在这里分析“学而优则仕”和“研而优则仕”对我国当今教育的影响。
一、简述“学而优则仕”的含义变化
子夏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论语·子张》),“学”在这时主要是指学做人、学做人的道理、学做人的规范,“优”是指宽裕、充裕。
“而”是连词, “仕”做官为宦。
孔子时代,仕者多为贵族,“仕而优则学”为他们而设。
“学而优则仕”为平民而设,为未仕而学者设,此“学”即“内圣之学”。
儒家认为个人应积极参与社会事务,干预政事。
“学而优则仕”,“学”者,“内圣之学”也;“仕”者,“外王之道”也。
“学而优则仕”者,内圣而外王也,“为政”而非“为为政”者也,由“为己”而及于“为人”者也,此亦儒家学说之大本,它在孔子时代只是代表儒家内圣外王的政治理想。
它的内涵蕴含着社会本位的教育价值观。
二、“研而优则仕”问题的出现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钱学森先生生前的这一问曾引起广泛讨论。
中科院院士李邦河先生指出:“可惜的是,有太多年轻人科研很出色,不久就听说当上了官,而从此也就听不到他在科研方面的新突破了。
”
由此可见,“学”与“官”的问题一直困扰着我国的教育发展。
有学者对我国教师队伍结构做过研究,在各级各类学校里,特别是大学里,年富力强的中年教师从事教学的比例偏低,一方面影响我国高科技人才在科研上的投入,不利于人才的成长,从而导致创新动机和创新能力的缺失;另一方面,对于接受高等教育的大学生来说,他们不能接受到优质教育,要想在缺少创新性研究的学校环境里培养出有创新能力的下一代是不现实的。
而且部分科技人员的思想素质和学风道德下滑,
诚信与社会责任缺失,也对学生产生不良影响。
三、“学”与“仕”的教育学意义
在封建社会里,“学而优则仕”为以宗法制为基础的官僚制度提供了教育保障,在一定的时期内促进了中国政治体制向“唯才是举”的方向前进。
而弗兰西斯·培根的“知识就是力量”这一口号,被称为人类智慧最高贵的成果,并在经济、政治、军事、思想文化等各个方面都具有不可替代
的影响力。
对很多学习的人来说,知识成为了一种世俗工具,学习成为了一种功利行为。
“学而优则仕”和“知识就是力量”成为了世人追求功名利禄的精神依托。
在愈演愈烈的社会竞争面前,很多人学业追求的目的仅是找到好工作,从事工作的目的仅是获得高收入、高职位,在个人价值与
社会价值取向方面出现了一定的偏差,淡化了国家观念、集体观念。
“学而优则仕”中所体现的教育的社会本位论被扭曲成了个人本位论。
其最直接、最严重的后果就是造成了求教者的工具化和奴隶化,使他们丧失了创新的追求、批判的精神以及人的精神信仰。
四、“‘学’、‘研’而优则仕”的出路
在追求创新的时代,“‘学’、‘研’而优则仕”的弊病日益暴露,这种“官本位”的意识存在严重制约着社会创新精神的提升。
(1)学而优未必要仕
“一国竞争力高下的区别,从社会人力资源的配置来讲,往往就在于社会中最优秀的人做的事不一样。
竞争力相对强的,是因为它有一个好的制度环境,使得社会中最优秀的人去创业;而竞争力相对弱的,往往是最优秀的人都挤着往做官的路上奔,社会缺乏创业精神。
”如何促进人们的观念从“学而优则仕” 转变过来恐怕是学校、家庭和社会需要共同努力的。
学校教育应该将新一轮的基础课程改革的实质落实到具体的教学工作中,教师和学生都必须转变教学和学习的观念,将知识传授转换成能力培养并使人具有创新精神。
而我国现行的考试制度也存在一定弊端,如考试目的功利化、内容说教化、题型定型化等,极大地压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出来的是只会应付考试的机器,创新能力普遍不高。
(2)研而优未必要仕
许多教师担任行政职务前,一般都是教学或科研成绩显著,在同行中影响力较大的教师,学校便采用任命行政职务的方式予以认可,以示对人才的尊重。
而一些层次较低的学校,其经济条件和学术环境等都无法与名校相比,也面临着优秀教师流失的问题。
为了能留住人才,也把任命行政职务作为一种现实而又可行的措施。
但是,“对科学家来说,无疑,时间就是成果。
没有长时间全力以赴的努力,不可能成为大师”。
既不利于他们成为创新型人才,也不利于培养下一代创新型人才。
可以说,在一个以创新为主旋律的时代,我们的教育、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如果不能从对“仕”的崇拜中走出来,在一个“学而优”的国家里是很难培养出大师级的人物的。
参考文献:
[1]罗安宪.“学而优则仕”辨.中国哲学史,2005(3)
[2]陈桂生.教育原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3]史秋实.李邦河:“研而优则仕”对创新无益.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10(3)
[4]肖静.从“知识就是力量”到“创新才是力量”——关于“知识就是力量”的反思与重建. 武汉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5]方虹.“学而优则仕”,还是“学而优则商”?解放日报,2006(10)
[6]张梦然.中国科学院院士李邦河委员求解“钱学森之问”——“研而优则仕”难出杰出人才. 科技日报,2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