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途径
教学中如何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教学中如何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经过几年的新课程教学实践,我已经感觉到,新的化学课程倡导以科学探究为主,辅之于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意识,促进学生主动学习,获得知识和技能的过程。
学会进行科学探究,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和形成科学价值观的过程。
基于这一理念,我在教学中,从教师的角色、教学方法、学生的学习方式的转变中去反思。
一、注重学习方式的转变新教材将“科学探究”作为化学教学的重要内容,充分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基本理念,有力地促进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在过去的教学行为中:老师教、学生学;老师说、学生听;老师问、学生答;以教为中心,以教师为主体,其表现是学生为教师服务,而不是教师为学生服务。
教师成为传声器,学生成为容器。
而现在的课堂教学,教师扮演的是综合角色。
也就是说,在学生学习的时候,教师可以以不同的角色出现。
当学生遇到难题时,你就应该深入浅出、循循善诱,是一个引导者;,因此要转变观念。
我在课堂上,当学生回答问题出现错误时,我的做法是决不训斥,或打断学生回答问题,而是用目光、语言给以勇气、思维方面的肯定,用心进行交流,然后再予以纠正。
不能作为教师居高临下的训斥、命令学生,严重压抑和束缚了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发展,应该“蹲下身”去与学生平等对话,与学生进行心灵沟通,作学生的良师益友。
使学生获得化学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学会学习、进行科学探究和形成科学的价值观。
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是通过活动与探究、观察与思考,讨论与交流等一系列活动来实现的。
二、化学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化学推进了现代社会的文明与进步,对人类解决当前面临的环境、资源、粮食危机、人类健康等一系列的重大问题提供了可能的途径。
新教材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有目的地介绍日常生活和现代社会建设中所用到的化学知识和化学技能,为学生提供了他们比较熟悉的情境素材,了解化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让学生体验到学有所用,激发起学生学习化学的欲望与兴趣,使学生能解决一些生产生活中与化学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如何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如何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在当今数字化时代,学生的学习方式正在发生转变。
传统的教室教学模式开始被更加个性化、互动和多样化的学习方式所取代。
为了适应这个转变并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以下是一些措施可以帮助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首先,教育者需要认识到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他们有不同的学习方式和兴趣。
因此,个性化教学是至关重要的。
教师应尽量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风格和需求,并根据这些了解,设计个性化的学习计划。
这可以通过对学生进行评估和定期沟通来实现。
个性化教学还可以通过使用各种学习资源和工具来自定义学习体验,例如在线学习平台和应用程序。
其次,利用技术来改变学习方式是非常重要的。
现代技术提供了许多创新的学习工具和平台,可以帮助学生更加互动和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
例如,虚拟现实技术可以为学生提供逼真的体验,让他们更深入地了解学习内容。
同时,通过使用电子书、在线文档和视频教程等电子学习资源,学生可以自由地按照自己的进度学习,而不被传统教室的限制所束缚。
此外,鼓励学生参与合作和互动也可以改变学习方式。
学生们可以通过小组项目、互助学习和线上协作来分享彼此的知识和观点,这有助于加深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和应用。
学生们还可以通过参加讨论和辩论活动来培养批判性思维和提高表达能力。
这种合作和互动的学习环境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他们所学的知识。
另外,情感与情绪因素在学习中也起着重要作用。
教育者应关注学生的情感状态,并提供支持和指导。
建立积极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学习活动,同时为学生提供情绪管理和压力缓解的技巧。
学生们在积极的情绪状态下更容易集中注意力、扩大思维和接受新的学习挑战。
最后,学校和教育机构应该为学生提供足够的学习资源和支持。
这包括提供良好的学习设施和设备,鼓励教师参加专业发展,以及建立学生支持和辅导服务。
充足的学习资源和支持可以帮助学生克服学习困难,提高学习动力和效果。
总之,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需要从个性化教学开始,并结合技术、合作与互动、情感与情绪因素以及学校和教育机构的支持。
如何转变学生学习方式
如何转变学生学习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对于他们的学业成绩和学习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
然而,目前许多学生存在学习方式不合理、效果不佳的问题。
因此,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兴趣,有必要转变他们的学习方式。
本文将从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供多元化的学习资源以及建立良好的学习氛围这三个方面阐述如何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首先,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是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关键。
学生的学习方式常常是被动的,他们只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学习任务。
要改变这种状况,学校需要重视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
学校可以通过开设一些让学生主动学习的课程,例如独立研究课程、课外拓展课程等,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
此外,学校还可以通过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来激发学生的主动性。
例如,可以组织一些有趣的活动,让学生在其中发现学习的乐趣,并从中获得积极的学习体验。
其次,提供多元化的学习资源是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重要途径。
目前,学生通常只使用传统的纸质教材进行学习,而缺乏了解更多的学习资源。
学校可以积极引导学生利用互联网和其他各种数字技术手段获取学习资源。
学校可以鼓励学生使用各种教育软件、学习网站和在线课程等,以拓宽学生的学习渠道,丰富学习资源,并培养学生的信息获取和处理能力。
此外,学校还可以鼓励学生利用图书馆和其他资源中心,例如实验室或工作室等,开展主题研究或团队合作项目,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和资源,进一步促进学生的学习方式转变。
最后,建立良好的学习氛围是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关键要素之一、学生的学习方式往往受到学习氛围的影响。
学校应该通过各种方式创造积极的学习氛围,例如改善教室环境,提供舒适的座椅和充足的自然光线,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条件。
此外,学校还可以鼓励学生参加各种学术活动和比赛,例如科技创新大赛、作文比赛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之间的学术交流和互动。
同时,学校还可以鼓励学生与老师密切合作,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指导和帮助。
如何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如何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指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
也就是要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迫在眉睫,它关系到我们的教育质量,关系到师生校园生活的质量,关系到年轻一代能拥有一个什么样的未来,关系到民族素质的提高,关系到综合国力的强弱。
我以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一、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兴趣。
(1)、创设“愉悦”的课堂氛围,开发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原动力--“我要学”。
教师是课堂教学心理环境、课堂氛围的直接创造者,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找准学生的起点,发挥教师自身的创造性,以学科其特有的美感与教师自己的教学特色和魅力去感染学生,融抽象知识于生动形象的课堂教学活动中去,创设具体的教学情境,激发起学生的强烈兴趣,从而打开思维的闸门,使学生进入一个强烈的“我要学”的境界,从而开发出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原动力。
(2)、注重实践操作,培养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我会学”要转变学生传统的数学学习方式,就要让学生在“做中学”,即在实践操作中,通过观察、思考、分析来获得有关的教学知识。
有位名人说过:“听了不知道,看了就明白,做了才是真正懂了。
”因此,教学中务必要重视实践和操作。
如我在教“分数的意义”,认识几分之一时,先让全班每个小组的学生分别把下列物体平均分成3份,如:一根绳子、一张纸、6个苹果、9条围巾。
然后找出其中的一份,再通过师生共同观察、分析、思考,得出:这些“一份”的数和量虽然不同,但它们都是原来物体的3份中的一份,因而都可以用三分之一来表示,从而又揭示了“单位1”的概念和分数的意义。
学生在做中真正理解了分数的意义,而且培养了学生思维的广阔性的创新性,掌握了数学学习的方式,从而使学生达到“我会学”的境界。
(3)、注重数学知识与学生个人生活、个人成长的联系,巩固自主探究学习的成果--“学有用”要使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长盛不衰,学习的动力源源不绝,从而形成学习数学的良性循环,就要让学生感到学习数学有用,这种有用不仅是指在日常生活中,更是指在学生个人成长、发展的道路上有用。
如何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如何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转变学习方式,就是要把学习变成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不断得到张扬、发展、提升的过程,并在此过程中构建起学生自主探索,自己动手实践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要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教师必须精心设计教学内容,让学生在游戏活动、动手操作、问题情境中不知不觉地转变自己的学习方式。
一、设计游戏活动,探索新知实践证明,游戏能活跃课堂气氛,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氛围。
例如:在教学“整式的加减”中让学生按下面的游戏规则做一个游戏,1.随意写一个两位数;2.交换这两位数的个位数字和十位数字又得到一个新的两位数;3.求这两数的和。
师:与你的同伴交流各自的结果,看看这些和有什么规律。
(学生活动:小组四人各写一个,小组内交流结果,再小组与小组交流。
)师:再写几个两位数,重复上面的过程,你能发现什么?(学生活动:小组四人合作,并把所得结果与其他小组交流。
)师:尝试用数学符号向你的同伴介绍你发现的规律。
生:用a 和b 分别表示两位数的十位数字和个位数字,则(10a+b)+(10b+a)=11(a+b),说明它们的和可以被11整除。
师:再做一做下面的问题,1.任意写一个三位数;2.交换它的百位数字和个位数字,又得到一个新的三位数;3.将两数相减。
你发现了什么规律?这个规律对任何一个三位数都成立吗?(学生活动:小组四人合作、讨论。
)生:用a、b、c 分别表示这三位数的百位数字、十位数字、个位数字,则有(100a+10b+c)-(100c+10b+a)=99(a-c),说明它们的差能被99 整除。
师:在解决上面两个问题的过程中,你用到了整式的什么运算?你是怎样运算的?(学生活动:回顾解决问题的过程,并用已经掌握的合并同类项运算解释自己的解决问题过程。
)生1:上面两个问题都用到了整式的加减运算,且整式的加减和合并同类项有密切的联系。
生2:整式的加减实际上是合并同类项。
如何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如何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尽量创设条件,让每个学生都有表现自己的机会,使他们能主动积极的参与到探索新知的过程中去,不断提升数学思维的品质。
下面就如何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浅谈个人的一些认识:一、和谐的氛围是转变学习方式的心理基础新课标指出:现代教育的课堂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认知过程,师生关系融洽与否,会对课堂气氛产生直接的影响。
心理学家托兰斯说:“我们要想促进创造力,就需要提供一个友善的和有奖赏的环境,以便使之在其中繁荣发展。
”可见教师的讲授不应是简单的灌注,而是师生之间进行的心灵接触和情感交流。
师生情感融洽和谐,学生学习就会有积极性和主动性,就会产生高涨的学习热情,旺盛的求知欲望,就敢于在课堂中质疑问难,并能创造性的发表自己的见解。
因此教师要以良好的情绪给学生一种信认的心理定势,把学生看作学习的主人,从而积极营造一种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以激活课堂,让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索,使每个学生都能享受到学习成功的喜悦。
二、浓厚的兴趣是转变学习方式的必经途径我们知道兴趣是人的一种带有趋向性的心理特征,一个人当他对某种事物或活动产生兴趣时,就会积极主动的去探索。
按照皮亚杰的说法:“兴趣是能量的调节者,它的加入便发动了储存在内心的力量,使得许多事看起来容易做,而且能减少活动过程的疲劳,甚至能触发灵感。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利用各种手段,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从而使他们主动参与探索新知。
1、以旧引新。
在新旧知识的衔接点上,向学生提出一些启发性的、思考性的,并带有探索性的问题。
使学生感到新知而不新,难题能通过自主探索得到解决,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例如,教学“立方根”时,可这样引导:我们知道当x2=a(a≥ 0)时,a叫做 x 的( ),x叫做a的( ),那么猜想一下,当x3=a时,a叫做x的( ),x又叫做a的 ( ) 。
通过这样的引导提示,学生便很快进入了角色,并能通过自学积极获取新知。
如何转变学生学习方式
如何转变学生学习方式一定的课程内容需要相应的学习方式相匹配,学习方式是由课程教育的目的和内容决定的。
那么,如何转变学生学习方式呢?下面是店铺为你搜集到的相关内容,希望可以帮助到你。
如何转变学生学习方式转变学生学习方式⑴自主性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语文学习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
根据建构主义的理论,学生学习语文的过程是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而不是被动接受外界的剌激,学生以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对新的知识信息进行加工、理解,由此建构起新知识的意义,同时原有的知识经验又因为新知识经验的进入而发生调整和改变。
因此,语文学习的过程不是对新信息的直接吸收和积累,而是新旧知识之间的相互作用,在这种作用中,包括主体对客体的选择、分析批判和创造。
为了充分发挥学生学习语文的自主性,教师一是要营造良好的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氛围,保护好每个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每个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意识得到长久的保持,做到乐意学,主动地学,学有所得,越学越爱学;二是要积极探求有利于学生主动学习的方式。
以“练习”为例,可以让学生根据学习能力的差异自定练习的目标、自由选择练习的难易和题量;可以让学生根据学习兴趣的不同自由选择练习的内容和形式。
转变学生学习方式⑵合作性现代社会被人们描绘成为一个地球村,是一个紧密相关的世界。
从当今社会的发展来看,要完成重要的事业,需要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中国由于长期处于小农经济社会,因而过去的中国人不善于与人合作,从这个角度上来讲,为了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我们需要培养学生学会与人合作,愿意与人合作。
合作精神和合作能力是 21 世纪人才必须具备的基本素养,作为高中语文课程,在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合作能力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
在语文教学中,通过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合作学习,不仅可以相互取长补短,促进师生知识的丰富和能力的提高,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合作能力,为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原动力。
转变学生学习方式⑶探究性探究是实现有效学习的重要方式。
读写结合是转变高中生学习方式的有效途径
读写结合是转变高中生学习方式的有效途径【关键词】读写结合学习方式转变途径新一轮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师应积极探索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策略,将学生的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使其通过主动学习提升自己的知识与能力。
读写结合是语文教学的本质,是语文教学的规律,读与写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得越好,教学质量就越高,就越能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全面提高。
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对读写结合进行了一些尝试,主要做法如下:一、阅读迁移,以读促写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
语言的积累需要大量的、高品位的阅读。
读写结合,就是把写作训练与阅读教学紧密联系起来,以读促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语文教材中不乏优秀作品,教师只要细心钻研阅读,抓住读写结合的契机,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引导学生阅读迁移,以读促写,就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有效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如笔者在教学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时,先引导学生研读课文,在学生理解了诗歌的意象和感情后,笔者布置了这样的作业:“东坡历尽坎坷,但他最终选择了奋发。
在我们现实生活中也不乏旷达、乐观地对待不幸的人,请你举一个相似的事例,写下你的感受。
”有学生写2011年感动中国人物刘伟的事迹,并动情地说:“身体被命运抛弃,坚强却与他的生命一起成长。
在多舛的命运里,他傲视困难,奋发图强,最终,他翱翔蓝天。
他的精神为人们所景仰。
”也有学生进行反思:“每个人的人生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会遇到很多的不如意,作为21世纪的高中生,我们又该怎样去迎接生活的挑战呢?我们应该这样:失意时,莫伤悲;苦闷时,莫彷徨;失败时,莫气馁。
正视困难,迎接挑战。
”可见,读写结合能让学生真正感受到语言文字的魅力,对语文学习产生兴趣,从而更爱读爱写,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自觉转变学习方式。
二、阅读联想,对课文内容进行补白、延伸1.补白。
有些课文的内容或比较简略,或叙述描写留有余地,这为学生提供了想象、思考的空间,同时也是最好的读写训练点。
如何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如何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学习方式的转变是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
学习方式的转变迫在眉睫!那么,怎样转变呢?下面我以我所教的“人教版”课文的一些教学片段为例,从学生学习的外在表现形式到内心情感体验的基本特征方面谈谈自己在实践中的一些体会和做法。
一、激发主动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人是万物之灵,每一个人与生俱来都有探究的需要和获得新体验的需要。
求知欲往往是从“?”开始的,一个好的问题能引发学生极大的兴趣和探究热情,从而使其主动参与活动。
下面就我上《鲸》这篇课文时的一个教学片断来谈论这一点。
师:“对于《鲸》这一课,你们还有什么疑问?”生:“老师,我国是怎样捕获那头l万公斤重的巨鲸的?”生:“老师,除须鲸和虎鲸外,还有哪些鲸?”生:“老师,为什么鲸的呼吸系统不跟着进化,像鱼一样适应海洋生活?”师:“这些问题提得非常好,有的问题老师一时也答不上来。
让我们把这些问题都写在纸上,署上自己的名字,把它贴在学习园地上,通过‘招标’的形式,集中大家的智慧来解决它!如果谁找到了哪个问题的答案,就拿下那张纸,告诉他的主人,然后再向全班发布,好吗?”不一会,教室的右墙上贴了许多纸条。
随后的一节语文课上,同学们开始了“答疑招标”活动。
这一个教学片断,我通过悬挂问题、问题招标的形式,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去自主选择学习内容。
表面看来,这只是课堂教学中的一个小创意,实际上,我这样做,展示了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把选择的权利还给学生,让学生自主探求,让学生自主设计学习方法。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大力提倡用生活来补充“文本”,让生活的知识库与学生的知识库交汇、交融,实现语文与生活的对话,从而使语文学习充满生活与生命的气息,这样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学习方式,反映了课堂上问题意识的延续性、后继性,这才是最宝贵、最“长效”的丰厚回报!因为它真正实现了其内在动机状态由“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
二、增强体验性——变“我苦学”为“我乐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实际,生活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课堂。
如何转变学生学习的方式
如何转变学生学习的方式《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了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任务,促动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课程改革重点之一,就是要让学生学习产生实质性的变化,提倡自主、探索与合作的学习方式,逐步改变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和以书本为中心的局面,促动学生创新意识与实践水平的发展。
本文就学习方式的概念,为什么要提倡学习方式的转变和如何实现这个转变谈谈自己的粗浅理解。
比较一致的观点是指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过程时基本的行为和认知的取向。
学习方式不是指具体的学习策略和方法,而是学生在自主性、探究性和合作性方面的基本特征。
学习方式是教学过程的基本变量,反映了学生在完成认知任务时的思维水平,它是一个组合概念,是行为参与、情感参与或认知参与方式及社会化参与的有机结合,其中学生的行为方式是载体,认知和情感因素表达了学习方式的实质内涵。
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意味着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意识和学习习惯品质。
2、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的原因学习方式对学习结果有着决定性的影响,以前有一个调查,对500名小学5年级的学生实行研究,结果说明: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方式影响了学习结果,单纯的行为参与方式并不能促动学生高层次思维水平的发展,只有以积极的情感体验和深层次的认知参与为核心的学习方式,才能促动学生包括高层次思维在内的全面素质的提升。
传统的学习方式,把学习建立在人的客体性、受动性和依赖性的基础之上,忽略了人的主动性、能动性和独立性。
在这样的状态下,一部分学生虽通过了考试,甚至成绩优良,但并没有完全具备我国教育目的所要求的和21世纪公民所需要的素质。
在一些学生中,解决实际问题水平低下,创新意识缺乏,很少对现实情境提出自己的问题,出现了一种教育的表面达成现象。
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就是要转变这种单一的、他主的与被动的学习方式,提倡和发展学生多样化的学习方式,特别是要提倡自主、探索与合作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的主体意识、能动性和创造性持续得到发展,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水平。
在课堂教学中如何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在课堂教学中如何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摘要】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成功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是教师们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可以通过设立合适的学习目标来引导学生的学习方向,采用互动式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提升他们的学习动机和主动性。
评估和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也是至关重要的,通过及时的反馈和指导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通过以上措施的综合运用,可以帮助教师顺利实现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习方式的成功转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关键词】关键词:课堂教学、学习方式、转变、学习目标、互动式教学、学习资源、自主学习、评估、反馈、成功。
1. 引言1.1 介绍课堂教学中的学习方式转变课堂教学一直是学生获取知识和技能的主要途径,然而传统的教学方式可能并不能完全满足现代学生的学习需求。
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变得尤为重要。
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和科技的发展,教师们需要不断尝试新的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教师们在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时,首先需要设立合适的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应该明确具体,符合学生的实际需求,并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
采用互动式教学方法也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与学生互动,让他们更加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从而增强他们的学习效果。
教师还应该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让学生有更多的选择空间。
通过不同形式的教学资源,可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知识。
鼓励学生自主学习也是非常重要的。
教师们应该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的机会,让他们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学习风格去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在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过程中,评估和反馈也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教师们应该及时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估,并给予及时的反馈和指导,帮助他们更好地调整学习方向和提高学习效果。
通过这些努力,教师们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转变他们的学习方式,提升他们的学习成绩和学习兴趣。
如何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如何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一、看一看,激发爱好主动性是现代学习方式的首要特征,它对应于传统学习方式的被动性,表现为“我要学”。
同学有了学习爱好,学习活动对他来说就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一种开心的体验,同学会越学越想学、越爱学,有爱好的学习事半功倍。
人教版教材图文并茂,生动好玩,在教学时只要我们能够充分发挥教材中图画的作用,就能激发同学的学习主动性和求知欲望。
如我在教学《爷爷和小树》一课时,首先引导同学仔细观看书中的插图,然后问:图上画的是一些什么呀?同学说,有老爷爷、有房屋、还有小树。
我紧接着问:老爷爷是人,小树是植物,他们有什么联系呢?这一问引起了同学极大的爱好,因此同学必需认真读课文后才知道。
而且在这一过程中,学习的责任真正地从老师身上转移到同学身上,同学自觉地担负起学习的责任,这时的学习是一种真正的有意义的学习。
二、听一听,整体感知体验性是现代学习方式的突出特征,在实际的学习活动中,它表现为:强调身体性参加。
学习不仅要用自己的脑子思索,而且要用自己的眼睛看,用自己的耳朵听,用自己的嘴说话,用自己的手操作,即用自己的身体去亲自经受,用自己的心灵去亲自感悟。
这不仅是理解学问的需要,更是激发同学生命活力,促进同学生命成长的需要。
如一位老师在教学《小小的船》一课时,老师配乐范读后,让同学想象晴朗的夜空中弯弯的月儿的样子,并要求同学把生活学问联系起来,再回过来读一读课文。
这样不但对课文有了整体印象,而且由书本学问拓展到生活学问,这是大语文教学观的表达。
三、问一问,调动思维现代教学论讨论指出,从本质上讲,感知不是学习产生的根本缘由,产生学习的根本缘由是问题。
没有问题也就难以诱发和激起求知欲,没有问题,感觉不到问题的存在,同学也就不会深化思索,那么学习也就只能是表层和形式的。
所以现代学习方式特殊强调问题在学习活动中的重要性。
作为一班级的学校生来说,只有通过问才能激起他们思维的火花。
问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有时老师问,同学回答;有时同学问,老师点拨;有时同学之间互相问答。
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有效途径
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有效途径
陈国鸣
摘 要:苏霍姆林斯基多次指出:“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 校 和 家 庭 的 教 育 影 响 的 一 致 性.”这 三 年 来 我 校 语 文 教 研 组 一 直 在 努 力 为 “转 变 学 生 学 习 方 式 ”搭 建 一 个 精 彩 的 舞 台 ,主 要 从 以 下 四 个 方 面 进 行 深 入 的 研 究 与 探 索 ,取 得 了 可 喜 的 成 绩 .
同时,我们要求在公开课上,应有 意 让 学 生 质 疑 问 难,对 于能提出比较有价值的问题的学生给予 鼓 励,提 高 了 学 生 探 究问题的深度和广 度. 如:我 在 上 人 教 版 六 年 级 上 册 «鹿 和 狼的故事»一课时,善 于 发 问 的 学 生 就 提 出 了 几 个 有 价 值 的 问题———1.罗斯福为了保 护 鹿 采 取 什 么 措 施? 2.罗 斯 福 下 令后的狼和鹿发生 什 么 变 化? 3.罗 斯 福 的 做 法 产 生 什 么 后 果? ������������当时,我就 对 他 们 给 予 了 充 分 的 肯 定,当 场 表 扬 了 他们. 三、授好自学法,形 成 学 习 技 能,提 升 学 生 学 习 方 式 转 变 的
○ 教育教学研究
������������������������������������������������������������������������������������������������������������������������������������������������������������������������������������������������������������������������������������������������������������������������������������������������������������������
如何有效转变学生学习方式
如何有效转变学生学习方式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中介作用非常重要。
那么如何有效转变学生学习方式?以下是店铺分享给大家的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方法,希望可以帮到你!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方法1、确立积极的学习取向积极的学习取向包括吃苦的精神、主动的意识、较高的动机三个要素。
首先,学英语需要吃苦的精神,要下很大的苦功。
现在学生学外语缺乏吃苦耐劳精神。
我赞成钱文忠教授“教育绝不仅仅是快乐,教育里面一定有痛苦的成分”的观点。
学英语是一件“艰巨”的事情,对绝大多数人来说,是不得不学的事。
所谓“艰巨”,实际上是一个很艰苦的学习过程。
中学生学英语应怀着“十年寒窗”的意志,端正学习态度,克服思维定势和实践惰性,在勤学中提高英语成绩,达到成功的理想和目标。
其次,学英语需要主动的意识。
学习者一旦有了主动意识,对学英语就会有一种内在的需要。
学习的内在需要一方面表现为学习兴趣,把学习活动视为乐事、一种享受,学习的效果必定是事半功倍;另一方面表现为学习负责,如自我管理时间、安排学习内容、计划学习进度,监控学习过程,只有把学习跟自己的生活、生命、成长、发展联系起来,才能进行真正的有意义的学习。
再次,学英语需要较强的动机。
动机对个体的行为和活动有激发、指引和激励等功能。
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
较强的学习动机具有加强学习的作用,它能够激发学习者学习兴趣,保持一定的唤醒水平,指向特定的学习活动,有效地维持长期的有意义的学习。
培养较强的学习动机,应当帮助学生认识到学英语的意义,激发他们学英语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感,分析学习成绩的归因,以便“对症下药”。
2、提高学习方法的质量学习方法有“质量”的差异,以词汇学习为例,讨论学习方法的质量问题。
英语词汇学习中,学生最常用的方法是背词表。
背诵记忆是词汇学习的一种方法,但仅此一种方法很容易使所学词汇变成惰性知识,无法在产出性活动中使用。
改进词汇学习方法有:第一,关注词汇结构,强化形态意识。
促进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途径
促进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途径一、创设真正宽松安全的课堂氛围课堂是一个特殊的育人环境,教师因为与学生年龄上的差异等,使他有一种大人的威严感,让人敬畏,所以学生内心实际上是呼唤一种安全轻松的环境的,这是学习方式转变的前提。
因此,我们要求授课教师要呈自然状态,不允许拿腔作调,要亲切自然;不允许居高临下,要身心舒展;不允许端着架子。
总之,就是要不愠不火、自自然然。
这样的教态会使孩子潜意识里产生一种错觉,觉得像在父母身边,自然会从心底里洋溢出一种快乐,思维才能活跃起来。
同时我们倡导,中低年级教师亲切中像父母,高年级教师亲切中有学者风范。
另外,在课堂上,老师要正确处理与学生的活动关系。
课堂学习活动的主体是学生,所以教师在设计环节时要给学生留相当大的参与空间,让学生在其中畅所欲言,杜绝教师滔滔不绝,口若悬河。
再有,要创设宽松安全的课堂氛围。
老师应对学生提倡“无错原则”,蹲下来与孩子讲话。
所谓“无错原则”并不是无视学生的错误,而是认可它的的必然性,在此基础上因势利导、变错误为教育的契机,使学生从中自己有所顿悟。
二、鼓励学生敢于质疑在《走进新课程》里这样讲“问题是科学研究的出发点,是开启任何一门科学的钥匙。
没有问题就不会有解释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和知识,所以说,问题是思想方法、知识积累和发展的逻辑力量,是生长新思想、新方法、新知识的种子”。
早些我们就强调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鼓励学生自然状态也就是常态的质疑。
因为我们发现以前学生为迎合教师的教学做虚假质疑,其疑点全部是教师教学中设计的重难点,我们要求摒弃这种质疑,让学生在学习中真正就疑就质有疑才质,但这的确有个“练”的过程,开始学生的质疑没有深度,甚至根本没有“不确定性”,老师们就一点点的引导、点拨,举实例分析。
慢慢地,学生思维越来越活跃,质疑的能力越来越强。
所以这样真正通过问题所进行学习,通过学习来生成新的问题才是现代的学习方式。
我们采取了课前参与、课中研讨、课后延伸教学,学生在入课之前会有大量的信息储备,特别是高年级学生,真不能小看他们,信息量之大,思维之活跃,使这个讲台有些年轻的老师真站不了,有些质疑,真让人招架不住,我们明确告诉老师,要正视这个问题,这很正常,不可回避,告诉学生老师暂时也搞不懂,我们共同研究,塑造教师与学生共同学习的合作者形象。
浅谈改变学习方式的途径和方法
浅谈改变学习方式的途径和方法改变学习方式最主要的途径是活动式教学。
活动式教学既是一种教学观,又是一种教学形式。
作为一种教学观,它视教学过程,尤其是课堂教学为一种特殊的活动过程,活动是建构自主、合作与探究性新型学习方式的平台,因此,我认为活动式教学是实施新型学习方式的主要途径。
活动是建立平等、民主、互动式新型师生关系的契机,活动是促进主动、全面、和谐可持续发展的中介。
形成教学特色,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在于构建学生的主题性学习活动,实现教学活动化。
作为一种教学形式,它要求教师善于挖掘利用课内外教学资源中的活动因素,创设出适宜的活动目标、活动内容、活动条件和活动策略:通过活动场的培育,着力于效应场的生成,实现活动教学化。
具体到一堂课,就是要以活动的理念,融通课情与学情建构教学,通过若干广泛、深入、多元的互动、有序有效的学生主体活动,化解重难点,带动全面发展,实现教学的高效多益。
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的学习方式,是新一轮课程改革所强调的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重点,力图通过建立课程标准、设置综合活动课、强化信息技术教育、改革教材及评价与考试制度等一系列举措,提供、引导并促进学生建立新的学习方式。
教学过程是师生的双边活动。
活动式教学试图通过构建学生的主体性学习活动,实现教学活动化,达到促进学生建立新的学习方式的目的。
在这里, 活动成为师生共同的探究实践,成为教与学的中介 ,通过活动使教学成为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见解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观念和理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的共同发展。
教学的活动化,意味着人人参与,意味着平等对话,意味着合作性意义的建构,它不仅是一种教学活动方式,更是一种教育情境和精神氛围,也就是所谓的场效应。
在活动中,学生的心态是开放的,主体是凸现的,个性是明显的,创新意识是勃发的;在活动中,教师不仅仅是传授知识,而是一起分享理解,不是关注物和分数 ,而是关注人在活动中的发展,教师的教学过程也就成为自己生命活动、专业成长和自然实现的过程。
怎样转变学习方式
怎样转变学习方式学习方式反映个体学习活动中的个体差异,有好的也有坏的,那么坏的学习方式,我们应该怎样转变?要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首先教师要实现指导者、组织者、参与者角色的转变。
合作性学习是一种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特征的新型课程教学改革模式,要把这一全新的教育理念带进课堂、指导教学、培养人才,以适应时代发展的新要求,教师道德必须树立新的教育理念,对课程、教学工作、学生、环境以及教师自身的角色和任务都要有一个崭新的认识;教师要给学生“自主探究”的机会,并不是说教师彻底放手,让学生完全“自由”学习,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力求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指导者、组织者,以充分发挥教师的作用。
学生个体有明确的目标意识,能自学地确定学习目标,自主选择学习内容,自我调控学习进程,自主评价、反思学习结果,从而保证学习目标的实现。
在自主性学习过程中,教师要重在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批判精神,敢于质疑,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以及反思的意识和习惯。
数学课堂上师生对话,如果是在学生与教材对话的同时展开,那就是我们一向所说的自主学习。
学生与教材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这种差距的有时需要一定的条件,而创造那“一定的条件”,就是数学老师提出问题主要任务。
探究性活动,是以理解为基础的体验生活和建构生活的过程,是师生互动的交往活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
不仅重视学生的学习结果,同时也注重学习的过程。
在研究性学习中,学生可以在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在一定的范围内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研究。
数学教学中的一定注意师生间的对话,鼓励学生的积极参与,教师只是滔滔不绝地讲所谓的道理或知识,尽量压缩学生感受、消化与理解的过程,直接或很快给出结果,并要求学生死记硬背,把学生弄得头昏脑胀,云里雾里,不知教师之所云。
对话教学关注的不是结果,而是过程,在过程中学生的实践。
教师参与,加强师生合作意识。
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想,师生互教互学,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这样才能使学生的学习活动变得充满生机和活力,使研究性学习开展得有声有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途径
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途径1、要改变教师的角色。
教师只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是平等中的首席,而不是一锤定音的绝对权威。
教育家第斯多得曾说:不好的教师是传授真理,好的教师是叫学生去发现真理,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积极性,从教变导。
教师应把研究的重点放在如何带着学生走向知识,而非带着知识走向学生。
教师要引导学生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要引导学生学会借助工具书、参考资料解决在学习中碰到的问题,要引导学生善于运用所学到的的学习方法在自己的学习中灵活运用,形成知识社会所需要的更高的自学能力、技术能力。
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在走出我们的课堂后,还有独立锻炼的能力,为学生终身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2、要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
(1)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托尔斯泰也说过:成功的教学所必需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
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兴趣是推动学生认知活动的巨大推动力。
学生有了学习兴趣,学习活动对他来说就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一种愉快的体验,学生会越学越想学,有兴趣的学习事半功倍。
当然,培养兴趣是一见很复杂的工作,它需要我们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从学习内容的调整,教学方式的改变,考核形式的转变,评价体系的变化等多方面去思考,去努力。
(2)要明确学生学习的目标
内因是改变的根本。
光有兴趣还不够,教师还必须让学生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他才会自觉地担负起学习的责任,这时学生的学习才是一种真正有意义的学习。
所以,教师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还要适时地给学生讲明学习的道理,让学生真正明确为什么要学习,让学生把自己现在的学习同以后的发展联系起来,同社会的进步联系起来,增强责任感,让这种责任感成为学生学习的动力。
3、要转变学生的依赖心理
受传统教学方式的影响,学生在学习上对教师的依赖性太强。
其实,每个学生都存有较强的独立学习能力,也都有强烈的自我表现欲望,都想证明自己的能力,只不过是被传统的教学方式给压抑或扼杀了。
教师就是要想方设法将学生这种潜能给挖掘出来。
新课程理念也要求把课堂还给学生,把时间还给学生,把学习的主体地位还给学生,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尊重学生的独立性,充分相信学生的学习能力,积极鼓励学生独立学习,并创造各种机会让学生独立学习,从而让学生消除对教师的依赖心理,发挥自己的潜能,培养独立学习的能力。
4、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
多元智能理论指出:每个人的智慧类型不一样,他们的思考方式、学习需要、学习优势、学习风格也不一样,因此每个人的具体学习方式是不同的。
实际上,有效的学习方式都是个性化的,没有放之四海皆有效的统一方式,对某个学生有效的学习方式,对他人却未必管用。
所以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彻底改变过去一刀切一锅煮的做法,为每一个学生富有个性的发展创造空间,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5、要突出学生的情感体验
学生的情感体验就是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身体亲自去经历,用自己的心灵亲自去感
悟。
有了情感体验,学习过程就不仅仅是知识增长的过程,同时也是身心健康和人格健全发展的过程。
而且,学生通过亲自体验得到的知识和技能等,其影响比教师单纯的说教要深远得多。
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大胆放手,积极引导学生参与,让他们亲自去实践、亲自去探究、亲自去体验。
6、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现代教育认为,学生总是充满好奇和疑问,他们走进教室的时候,带着满脑子的问题,老师在回答他们问题的过程中,有意通过情景、故事、疑问、破绽激发学生更多的问题。
学生带着问题走进教室,带着更多、更新的问题走出教室,这就是以问题为纽带的教育。
这种教育能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从课内延伸到课外,从而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7、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合作,就是一种交际交往的能力,这种能力也是学习的必备能力。
要倡导在自学、自悟基础上的各种形式的合作学习,通过互相启发、共同探究,不仅有所发现,学有所得,而且可以培养合作精神和协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