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鉴编纂要求
年鉴工作的要求
年鉴工作的要求
一、真实性
年鉴工作必须确保所提供的信息和数据的真实性。
所有数据和信息都应来源于可靠、权威的来源,并经过严格的核实和审查。
确保年鉴的内容真实准确,是维护年鉴权威性和公信力的基础。
二、准确性
年鉴工作必须保证所提供的信息和数据的准确性。
这包括对数据的准确描述、对事实的准确记录以及对观点的准确表达。
在撰写年鉴时,应避免使用模糊或含糊不清的语言,确保信息的清晰度和明确性。
三、完整性
年鉴工作应全面、完整地记录和反映某一时期内的重要事件、数据和情况。
这要求在收集、整理和撰写年鉴时,要尽可能全面地收集相关资料,并对各个方面进行详细记录。
同时,应保持客观中立的立场,避免偏见和片面的表述。
四、及时性
年鉴工作应及时记录和发布信息。
随着时间的推移,某些事件或数据可能发生变化,因此要及时更新年鉴内容,确保信息的时效性。
此外,及时发布年鉴也有助于提高其参考价值和影响力。
五、保密性
在年鉴工作中,应注意保密性原则。
对于涉及国家机密、商业秘密或个人隐私的信息,应予以保护,不得随意公开或泄露。
在编写年鉴时,应确保涉及保密内容的部分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并在适当的地方进行注释和说明。
总之,年鉴工作要求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和保密。
在开展年鉴工作时,应始终遵循这些原则,确保年鉴的质量和公信力,为读者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和参考。
关于年鉴文字编辑的要求
关于年鉴文字编辑的要求为了做好年鉴的编辑工作,根据我国出版物的有关规定并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对我校年鉴的文字编辑方面做出如下要求,请各单位严格按此要求编写年鉴。
一、撰稿的原则1.实事求是的原则如实的记载历史是最基本的原则,是年鉴编纂的灵魂,要使年鉴记载的信息具有高度的准确性。
2.既不追述历史,也不展望未来的原则年鉴是逐年出版的连续出版物,有很强的时限性,只反映上一年度的重大事件或比较重大的事件。
3.大事不漏的原则教育年鉴要反映一个地区年度内单位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全貌,但是又不能对烦杂的事物进行一一记述,要坚持大事不漏的原则。
4.述而不论的原则这是年鉴的体例所要求的,年鉴需要的是资料本身,而不是评论。
所以在年鉴条目的撰写中必须坚持述而不论的原则,即可以叙述、陈述、转述,但不可以论述。
二、体裁与语言1.年鉴的体裁一般选用说明文体,述而不论是其基本特点。
条目的撰写应采用开门见山、直陈其事的方法,简明扼要地记述事件的发生、发展情况。
年鉴不允许使用下列体裁:(1) 工作总结。
工作总结主要是总结工作成绩、经验教训,找出差距与缺点,确定今后的努力方向和打算等。
年鉴则没有必要详写本部门业务上的具体经验与做法,今后的努力方向和打算更不允许写入年鉴。
(2) 记录文体。
不能事无巨细一一罗列,撰写年鉴条目时应对大量庞杂的材料进行严格的筛选、提炼,避免轻重不分、主次不明、简单地叙述全过程的“流水帐”式的记录文体。
(3) 抒情文体。
年鉴要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记录史实,秉笔直书,不仅抒情问题是被禁止使用的,形容词原则上也不可以使用。
(4) 论述文体。
不允许使用议论、评论,当然更不能采用论述文体。
2.年鉴的语言。
年鉴的语言可以用“准确、严谨、清晰、简明”八个字来概括,不含糊其词,不拖泥带水,没有歧义,没有漏洞。
三、撰写内容要求1.把标题提炼准确。
标题是文章的灵魂和主题,对文章应有统领和概括作用。
年鉴条目标题的基本要求应该是简洁明确,切忌含蓄、繁丰、词藻华丽。
地方综合年鉴编纂出版规定
地方综合年鉴编纂出版规定(2012年7月13日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四届三次会议通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地方综合年鉴编纂出版,提高质量,发挥地方综合年鉴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根据国务院《地方志工作条例》,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所称地方综合年鉴,是指系统记录本行政区域自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状况的年度信息文献。
第三条本规定适用于以县级以上(含县级)行政区域名称冠名的地方综合年鉴(以下简称“年鉴”)。
第四条年鉴编纂出版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第五条年鉴的编纂出版应当遵守国家有关保密、版权、出版、广告等法律、法规或者规章。
,遵守党和国家关于民族、宗教和对外关系的法律或政策,维护国家利益、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
第六条年鉴的编纂出版应当做到:观点正确、框架科学、信息翔实、描述准确、编纂规范、编辑出版符合国家标准。
第二章框架第七条年鉴框架应涵盖年度内本行政区域的基本情况。
第八条年鉴框架应做到:分类科学,层次清晰,领属得当,编排有序。
第九条年鉴框架应突出年度特点和地方特色。
第十条年鉴框架应相对稳定,同时依据年度特点和事物变化情况作适当调整,以体现稳定和创新的有机统一。
第十一条年鉴分类可参照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并结合社会实际分工和本行政区域特点进行。
第十二条年鉴框架各层次标题应简洁、准确、规范。
第三章资料第十三条年鉴主要辑录反映本行政区域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基本情况,以及与本行政区域密切相关的资料。
第十四条年鉴主要辑录年度性资料,一般不上溯下延。
第十五条年鉴资料应当突出时代性、年金性和地方性,具有服务现实和保存历史的价值。
第十六条年鉴资料应具有连续性和可比性,能正确反映事物发展的脉络和轨迹。
第十七条年鉴资料应真实,人名、地名、时间、事实、数据、图片、引文等应准确。
第十八条年鉴中使用的数据以统计部门提供的数据为准,未纳入统计范围的以业务主管部门的数据为准。
年鉴编纂指导思想
年鉴编纂总的指导思想年鉴编纂总的指导思想一般有以下几点:一、坚持政治的严肃性。
年鉴的质量,首先是要保证政治质量,政治上出了错,其他一切都无从谈起。
年鉴的全部内容都要完全符合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精神,坚决和中央保持一致。
此外,还要注意保密,内外有别,防止发生任何失密违纪现象。
二、坚持真实性、科学性。
作为史册之一的年鉴,必须要对历史负责,对后人负责,保证刊载的全部资料和数据都准确无误。
要求资料内容真实地反映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既不溢美,亦不饰非,经得起历史的检验。
坚持科学性,也就是要坚持唯物辩证法,从本质上、整体上和发展上去反映事物。
三、坚持年鉴编纂的六项要求。
即“全”、“新”、“精”、“特”、“鉴”、“便”。
“全"就是各个项目齐全,内容完备;“新”就是内容要新,有新鲜感;“精”就是精炼;“特”就是特色;“鉴"就是发挥鉴戒作用;“便”就是方便读者。
四、坚持质量是生命、是基础的观点,务必高标准、严要求,一丝不苟,精益求精。
五、坚持社会效益第一的观点,正确处理和摆正各种效益的关系。
年鉴框架设计的基本原则年鉴的框架是全书内容和结构的总体设计,是年鉴的基本结构。
框架是承载年鉴资料的主体骨架,其任务有三:(1)设计框定全书内容范围和选材方向;(2)设定资料的分类归属和层次;(3)设定各类资料的数量多少和比例。
框架设计应当掌握以下几个原则:1、为现实服务。
适应现实读者的需要,是框架设计的首要原则。
年鉴应收录那些资料,这些资料应当占多大比例,以什么形式推出这些资料,都要以读者的需要为依据。
2、内容完备。
全面反映事物发展的历程是年鉴框架设计的基本要求。
所谓“全面”,不是面面俱到,而是大事不漏,读者感兴趣的事不漏。
3、结构合理。
科学、系统是框架设计的第3个原则。
所谓“科学、系统"要求有三:(1)资料归类要科学准确;(2)各部分资料比例合理,掌握好主次有别,详略得当,各有侧重这个度;(3)层次分明,有完整的体系。
年鉴编纂工作实施方案
年鉴编纂工作实施方案一、前言。
年鉴是一种记录和总结一年来重大事件和成就的文献资料,对于一个单位或者一个地区来说,年鉴是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的资料。
因此,年鉴编纂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档旨在制定年鉴编纂工作的实施方案,以确保年鉴编纂工作的高质量完成。
二、工作目标。
1.全面、准确地反映本单位或地区一年来的重大事件、重要数据和成就;2.提高年鉴的权威性和可信度,使之成为权威的信息参考资料;3.丰富年鉴的内容,增加其实用性和科研价值。
三、工作内容。
1.确定编纂工作的组织结构和责任人员;2.搜集、整理和筛选相关资料和数据;3.撰写、编辑和排版年鉴的内容;4.审核、审定和印制年鉴。
四、工作步骤。
1.确定组织结构和责任人员。
根据年鉴编纂工作的规模和要求,确定编纂工作的组织结构,明确各个部门和责任人员的任务和职责,确保工作的有序进行。
2.搜集、整理和筛选相关资料和数据。
组织相关部门和人员,搜集和整理本单位或地区一年来的各类资料和数据,包括政府文件、统计数据、新闻报道、学术论文等,对搜集到的资料和数据进行筛选和归档,确保资料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3.撰写、编辑和排版年鉴的内容。
在搜集到的资料和数据的基础上,组织专业人员撰写年鉴的内容,包括文字叙述、统计数据、图片资料等,对撰写好的内容进行审核和编辑,确保内容的准确性和规范性,最终进行排版设计,使年鉴的版面整洁美观。
4.审核、审定和印制年鉴。
经过编辑排版完成的年鉴内容,进行内部审核和审定,确保年鉴的内容准确无误,符合规范要求,最终进行印制,确保年鉴的质量和效果。
五、工作要求。
1.严格按照时间节点和工作计划进行,确保年鉴编纂工作的顺利进行;2.确保搜集到的资料和数据的全面性和准确性,杜绝错误和遗漏;3.确保年鉴的内容准确、权威、规范,排版整洁美观;4.确保年鉴的质量和效果,使之成为一份有实用价值和科研价值的权威信息参考资料。
六、总结。
年鉴编纂工作是一项繁重而又重要的工作,需要各个部门和责任人员的通力合作和努力,只有做好了年鉴编纂工作,才能更好地总结和反映本单位或地区一年来的工作成果和发展情况。
年鉴编纂工作管理制度
年鉴编纂工作管理制度为进一步提高年鉴编纂工作的质量和效率,确保编纂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现将年鉴编纂工作管理制度如下:一、编纂工作组织1. 年鉴编纂工作在区政府领导下,由区志办公室组织实施。
2.各相关部门、单位应按照区志办公室的要求,积极参与年鉴编纂工作,确保供稿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二、编纂工作流程1.筹备阶段:区志办公室根据上一年度工作总结,制定本年度年鉴编纂工作计划,明确编纂主题、篇章结构、时间节点等。
2.撰稿阶段:各相关部门、单位按照区志办公室的要求,组织撰写稿件,确保稿件内容真实、准确、完整。
3.审稿阶段:区志办公室对提交的稿件进行审核,重点检查稿件的的政治方向、事实准确性、文字规范性等。
4.排版印刷:区志办公室负责年鉴的排版、校对和印刷工作,确保年鉴的版面设计、印刷质量等。
5.发行和宣传:区志办公室负责年鉴的发行和宣传工作,提高年鉴的社会影响力。
三、编纂工作职责1.区志办公室:负责年鉴编纂工作的组织实施,协调各部门、单位的工作关系,确保编纂工作的顺利进行。
2.各部门、单位:负责撰写稿件,配合区志办公室完成审稿、修改等工作,确保稿件质量。
3.编纂人员:负责具体的编纂工作,包括稿件的撰写、审稿、排版等,要求具备一定的业务能力和责任心。
四、编纂工作纪律1.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确保年鉴内容的合法性。
2.严格遵循编纂工作流程,确保工作效率。
3.严格保密制度,不得泄露年鉴编纂过程中的敏感信息。
4.严禁抄袭、剽窃等不正当行为,确保年鉴内容的原创性。
五、编纂工作考核1. 对各部门、单位的稿件质量和提交进度进行考核,成绩纳入年度考核体系。
2. 对编纂人员的业务能力、工作态度等进行考核,成绩纳入个人年度考核体系。
3.区志办公室定期对编纂工作进行总结,对优秀部门、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
通过建立健全年鉴编纂工作管理制度,确保我区年鉴编纂工作的顺利进行,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历史借鉴和智力支持。
年鉴编纂实施方案
年鉴编纂实施方案一、背景分析。
年鉴是对一年来某一领域的重要事件、数据、发展趋势等进行全面、系统、准确地记录和总结的专业性出版物。
编纂年鉴不仅可以为相关领域的研究者提供权威的参考资料,也可以为政府决策、企业战略规划提供重要依据。
因此,年鉴的编纂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二、编纂目标。
1.全面准确地记录本年度相关领域的重要事件、数据、发展趋势等。
2.提高年鉴的权威性和可信度,使其成为相关领域的权威参考资料。
3.增强年鉴的实用性,使其更好地为政府决策、企业发展等提供支持。
三、编纂内容。
1.事件回顾,对本年度相关领域的重要事件进行回顾和总结,包括政策法规、重大项目、重要会议等。
2.数据统计,对本年度相关领域的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和分析,包括产值、销售额、人口数量等。
3.发展趋势,对本年度相关领域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和展望,包括技术发展、市场走向、产业结构等。
四、编纂流程。
1.确定编纂计划,制定年鉴编纂的时间表和任务分工,明确每个环节的责任人和具体任务。
2.信息收集,广泛搜集本年度相关领域的事件、数据和趋势,确保信息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3.资料整理,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整理和分类,建立起完整的数据库和档案。
4.撰写编纂,根据整理好的资料,进行年鉴的撰写工作,确保语言精炼、数据准确。
5.审定定稿,对编写好的年鉴进行审定和定稿,确保内容的权威性和可信度。
6.印刷发行,确定年鉴的印刷发行计划,确保年鉴的及时发布和广泛传播。
五、编纂要求。
1.严格遵循事实真实、数据准确的原则,确保年鉴的权威性和可信度。
2.语言精炼、文字流畅,确保年鉴的易读性和实用性。
3.结构严谨、内容完整,确保年鉴的全面性和系统性。
4.形式规范、版面美观,确保年鉴的视觉效果和品质感。
六、总结。
年鉴编纂是一项需要精心筹划、细致实施的工作,只有严格按照规定的流程和要求,才能确保年鉴的质量和效果。
希望全体工作人员能够充分认识到年鉴编纂的重要性,严格执行实施方案,共同努力,确保年鉴的顺利完成和发行。
年鉴编辑说明
年鉴编辑说明
1、目的和背景:简要介绍年鉴的编制目的、适用对象和背
景情况。
2、内容范围:说明年鉴所涵盖的内容领域、时间范围和重
点主题。
3、资料收集:描述用于编写年鉴的资料来源,包括官方统
计数据、文献资料、采访调查等。
4、编辑原则:阐明编辑的基本原则,如准确性、客观性、
完整性和时效性等。
5、结构与篇章安排:介绍年鉴的结构框架,包括章节设置、
条目分类和排序方式。
6、编写规范:规定编写内容的格式、语言风格、字数限制
等规范要求。
7、图片和图表:说明图片和图表的使用原则、格式要求和
来源标注。
8、审核与校对:描述审核和校对的流程,确保年鉴内容的
质量和准确性。
9、出版与发行:说明年鉴的出版形式、发行渠道和受众群
体。
10、联系方式:提供编委会或相关联系人的信息,方便读者
反馈和咨询。
11、版权声明:明确年鉴的版权归属和使用规定。
年鉴编辑说明的具体内容可以根据年鉴的特点和需求进行定制,确保为读者提供清晰、准确的指导,使年鉴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和可读性。
年鉴编纂要求
年鉴编纂要求框架层次一、框架是全书内容的总体设计,是年鉴的基本结构,应从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出发,设计具有独特个性的框架。
二、框架要基本稳定,不宜年年多变,以利保持年鉴自身的特色、风格和连续性。
但年鉴框架也要随着实际情况的变化有所调整,有所创新,使之更好地反映客观实际和充分发挥年鉴的功能。
三、框架设计要覆盖面广,分类科学,层次清楚,结构严谨,领属关系得当,内容均衡适度。
四、框架结构要符合年鉴体例,做到结构栏目化,主体内容条目化。
年鉴主体一般分为3个〜4个层次。
3个层次分为栏目(类目)、分目和条目;4 个层次分为栏目(类目)分目、子目和条目。
条目标题五、条目标题要明确、简洁,见题如义。
一般使用直述式,用一句话表述一个完整的信息,中间不用逗号。
六、条目标题要突出体现主题内容的词,以便检索。
文字应简明醒目,不要用号召用语和形容词。
七、条目标题“动” 、“静”应统一,同一类的标题必须统一。
会议标题不要既用动态的又用静态的。
八、条目标题用字要简洁明了,突出主题,尽量不超过15 个字。
九、同一分目的条目标题,应按一定顺序排列。
可以时间为序排列,也可以轻重主次排列,或分门别类排列,使条目之间的排列体现一定的逻辑顺序。
条目撰写十、综述和概况。
综述置于栏目之前,概况置于分目之首,综合地反映不同栏目和分目所记领域一年内发展变化的全貌和基本情况。
所有栏目和分目,一般均应设置综述和概况。
综述和概况要“全” (全面)和“概” (概括)。
一般应包括基本情况、主要成绩、总体特点、典型材料、重要数据、存在问题等几个方面的要素。
要素要齐全,防止空洞无物和残缺不全两种倾向、注意动静结合,每个综述和概况既要设置若干相对稳定不变的项目(或方面),又要写出各个年度的变化和发展,以增强历史感,体现资料和信息的连续性和可比性。
综述和概况对所涉领域的总体评价应寓于事实的叙述之中,做到述而略论,点到为止,防止以论代述,借题发挥。
注意综述、概况和条目在层次上的区别,防止在材料和数据的选用上过多重复,也要寻找到各自的角度,合理运用。
年鉴编撰
工会年鉴编纂(编撰)的基本要求编纂和编撰,往往被人们当作同义词,而事实上两者是有区别的。
编纂的本义就是编辑,强调对现有资料的整理、编排。
编撰则包含编纂和编写两层含义,在强调对现有资料的整理、编排的同时,更强调对现有资料的提炼、概括。
我们知道,工会年鉴是由一级工会机关根据选题计划,组织本级各部门及所属工会组织指定的众多工会工作者撰写的。
在这里,“一级工会机关”(也称“编纂单位”)的主要任务是编纂;而“众多工会工作者”(亦称“编撰者”)的任务则是编撰。
工会年鉴编纂的基本要求可以用“全、重、要、新、精、鉴”六个字来概括:“全”,一是指着眼全局,全面把握上一年度工人运动和工会工作的情况;二是指完善框架,全面反映上一年度工人运动和工会工作的内容;三是指资料收集要全,选题视野要广,选材范围要宽,努力做到不遗不漏;四是指确保信息安全,凡可能涉及到国家机密的资料和不宜对外公布的材料和数据,一律不予收录。
“重”,就是将上一年度工会工作重点,作为工会年鉴编纂工作的重点,全面收集工会重点工作的形成、部署、实施和总结的相关资料,并在工会年鉴中真实、客观地反映出来。
“要”,就是要注重编纂那些不是工会重点工作所反映的内容,但从本级或本单位工会角度看,却是“主要”的、有分量的事,比如本级工会代表大会,有成果的政府与工会联席会议、劳动关系三方协商会议,以及产生了重大影响的工作、活动等。
“新”,就是要注意编纂上年度发生的有关工会工作和工人运动的新情况、新问题、新事物、新成果、新经验、新举措,比如推行工会经费委托国税代收和经审委员述职制度、建立维护农民工权益协调机制等。
“精”,一是指在框架设计、资料收集、选题选材上要精确,做到时限规定以外的不收,非“重”、“要”、“新”的不收,没有实用价值的不收;二是指工会年鉴的行文要规范、精炼,做到内容真实,逻辑严谨,用词准确,语言平实、简洁明了。
“鉴”,是指在工会年鉴编纂的过程中,还应注重体现工会年鉴可鉴性的特点,有选择地编纂上一年度发生的具有年度特点、工会特色的特殊事件,以及地方及基层的突发性事件等,以充分发挥工会年鉴的借鉴、鉴戒的作用。
精品年鉴 经验做法
精品年鉴经验做法精品年鉴的编纂需要遵循一些原则和方法,以确保其质量和价值。
以下是一些经验做法:1. 明确目标与定位:在开始编纂之前,要明确年鉴的目标和定位,例如读者群体、主题内容、风格形式等。
这有助于确保整个编纂过程中的方向和目标一致。
2. 全面收集资料:年鉴内容需要全面、详实,因此要广泛收集各种资料,包括文字、图片、数据等。
要确保资料来源可靠,内容准确,并且具有较高的权威性。
3. 精心组织策划:编纂年鉴需要有一个科学合理的策划方案,包括内容框架、章节安排、版面设计等。
策划方案应该根据目标定位和资料情况进行精心设计,以确保年鉴的编纂质量和效果。
4. 注重细节质量:在编纂过程中,要注重细节质量,例如文字的校对、版面的设计、图片的选择等。
细节质量的把控能够提升年鉴的整体品质,使其更加精美、专业。
5. 强化编辑把关:编辑是年鉴编纂的关键环节,要强化编辑的把关作用。
编辑要对资料进行筛选、整理、加工,确保内容的质量和准确性。
同时,编辑还要对版面设计进行把关,确保版面美观、协调、易读。
6. 建立协作机制:年鉴编纂往往涉及多个部门和多方利益,因此需要建立良好的协作机制。
要与相关部门进行充分沟通,协调各方利益,确保年鉴编纂工作的顺利进行。
7. 持续改进提升:年鉴编纂是一个持续改进的过程,需要不断总结经验、发现问题、改进提升。
要对编纂过程中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寻找改进措施,不断提升年鉴的质量和水平。
总之,精品年鉴的编纂需要注重策划、资料收集、编辑把关、细节质量等多个方面,同时要建立良好的协作机制,持续改进提升。
通过不断努力和实践,可以打造出具有影响力和价值的精品年鉴。
年鉴编纂指导思想和规范
年鉴编纂指导思想年鉴编纂的指导思想一般有以下几点:一、坚持政治的严肃性。
年鉴的质量,首先是要保证政治质量,政治上出了错,其他一切都无从谈起。
年鉴的全部内容都要完全符合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精神,坚决和中央保持一致。
此外,还要注意保密,内外有别,防止发生任何失密违纪现象。
二、坚持真实性、科学性。
作为史册之一的年鉴,必须要对历史负责,对后人负责,保证刊载的全部资料和数据都准确无误。
要求资料内容真实地反映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既不溢美,亦不饰非,经得起历史的检验。
坚持科学性,也就是要坚持唯物辩证法,从本质上、整体上和发展上去反映事物。
三、坚持年鉴编纂的六项要求。
即“全”、“新”、“精”、“特”、“鉴”、“便”。
“全"就是各个项目齐全,内容完备;“新”就是内容要新,有新鲜感;“精”就是精炼;“特”就是特色;“鉴"就是发挥鉴戒作用;“便”就是方便读者。
四、坚持质量是生命、是基础的观点,务必高标准、严要求,一丝不苟,精益求精。
五、坚持社会效益第一的观点,正确处理和摆正各种效益的关系。
年鉴框架设计的基本原则年鉴的框架是全书内容和结构的总体设计,是年鉴的基本结构。
框架是承载年鉴资料的主体骨架,其任务有三:(1)设计框定全书内容范围和选材方向;(2)设定资料的分类归属和层次;(3)设定各类资料的数量多少和比例。
框架设计应当掌握以下几个原则:1、为现实服务。
适应现实读者的需要,是框架设计的首要原则。
年鉴应收录那些资料,这些资料应当占多大比例,以什么形式推出这些资料,都要以读者的需要为依据。
2、内容完备。
全面反映事物发展的历程是年鉴框架设计的基本要求。
所谓“全面”,不是面面俱到,而是大事不漏,读者感兴趣的事不漏。
3、结构合理。
科学、系统是框架设计的第3个原则。
所谓“科学、系统"要求有三:(1)资料归类要科学准确;(2)各部分资料比例合理,掌握好主次有别,详略得当,各有侧重这个度;(3)层次分明,有完整的体系。
年鉴编纂工作管理制度
年鉴编纂工作管理制度一、引言年鉴是一种具有历史价值、资料价值和参考价值的出版物,对于记录和总结过去一年的重大事件、发展变化以及相关数据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确保年鉴编纂工作的高质量和有效性,制定一套科学、规范、可操作的管理制度至关重要。
二、工作目标1. 确保年鉴编纂工作的准确性和全面性,反映真实的历史和现实。
2. 提高年鉴编纂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保证按时完成。
3. 加强年鉴编纂工作的组织和协调,实现团队合作。
三、工作流程1. 立项阶段1.1 确定年鉴编纂的主题和范围,明确工作目标和要求。
1.2 组织召开立项会议,明确工作分工和责任人。
1.3 制定年鉴编纂计划和时间表,确保工作有序进行。
2. 信息收集和整理阶段2.1 收集和整理相关的历史和现实资料,包括事件、数据、图表等。
2.2 确保资料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进行数据核实和交叉验证。
2.3 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分类和归档,建立完善的数据库和档案。
3. 编写和编辑阶段3.1 按照年鉴的章节结构和内容要求,进行编写和编辑工作。
3.2 严格按照规定的格式和排版要求进行编辑和校对。
3.3 加强团队协作,进行稿件的修改和审核,确保文笔流畅、逻辑清晰。
4. 审定和出版阶段4.1 组织专家进行年鉴的审定和评审,确保内容的客观和权威。
4.2 对年鉴进行最终的整理和校对,确保排版和印刷的质量。
4.3 确定年鉴的出版形式和数量,进行出版和发行工作。
四、工作要求1. 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出版伦理,确保年鉴内容的真实性和合法性。
2. 加强对编纂工作的组织和协调,确保工作进度和质量。
3. 建立健全的信息管理和数据保密制度,确保资料的安全和保密。
4. 提高年鉴编纂人员的专业水平和工作素质,进行培训和交流。
5. 加强与相关部门和单位的沟通和合作,确保信息的获取和共享。
6. 定期对年鉴编纂工作进行评估和总结,不断改进工作方法和流程。
五、工作效果评估1. 定期组织对年鉴的编纂工作进行评估和检查,了解工作进展和存在的问题。
学校年鉴报告制度模板
学校年鉴报告制度模板一、年鉴编撰目的为了全面、系统、准确地反映学校一年来的工作成果和各项事业发展情况,提高学校管理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加强校际交流与合作,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特制定本年鉴编撰目的。
二、年鉴编撰范围1. 的学校概况、办学理念、发展规划、办学成果等基本信息。
2. 的学校党的建设、行政管理、教育教学、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国际交流与合作等方面的工作情况和成果。
3. 学校的师资队伍、人才培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校园文化建设、教育设施建设等方面的情况。
4. 学校的重大事件、新闻报道、获奖荣誉、校友动态等。
三、年鉴编撰内容1. 学校的基本情况:包括学校的历史沿革、地理位置、校园占地面积、建筑面积、师资队伍、在校学生人数等。
2. 学校的发展规划:包括学校的办学理念、发展目标、战略规划、年度工作计划等。
3. 教育教学工作:包括课程设置、教学改革、教学成果、教学质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等。
4. 科学研究工作:包括科研项目、科研经费、科研成果、科研奖励、学术交流等。
5. 社会服务工作:包括社会培训、技术推广、产学研合作、服务地方经济等。
6. 国际交流与合作:包括国际合作项目、国际会议、师生国际交流、海外留学等。
7. 党的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包括党组织建设、党风廉政建设、意识形态工作、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等。
8. 师资队伍建设:包括师资引进、人才培养、师资培训、职称评定、教师奖励等。
9. 学生管理与服务工作:包括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学生社团、校园安全、学生资助等。
10. 校园文化建设:包括校园活动、传统文化、心理健康教育、网络文化等。
11. 教育设施建设:包括校园基础设施、教学设施、科研设施、生活设施等建设情况。
12. 重大事件与新闻报道:包括学校举办的重大活动、重大赛事、国内外媒体报道等。
13. 获奖荣誉:包括学校获得的国家级、省级、市级、校级荣誉和奖励。
14. 校友动态:包括校友在各行各业的成就、贡献和最新动态。
年鉴工作编纂实施方案
年鉴工作编纂实施方案一、背景。
年鉴是一种全面、系统地反映某一年度某一领域或某一方面情况的资料性出版物,对于了解和研究该领域的发展变化、总结经验教训、指导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年鉴工作编纂实施方案的制定对于年鉴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目标。
年鉴工作编纂实施方案的目标是全面规范年鉴编纂工作,确保年鉴内容真实准确、权威可靠,形式规范美观,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三、工作内容。
1.明确年鉴编纂的范围和内容,包括但不限于相关领域的政策法规、发展概况、重大事件、统计数据等内容。
2.建立年鉴编纂工作的组织机构和工作流程,明确各个环节的责任和任务。
3.制定年鉴编纂的时间节点和工作进度,确保按时完成年鉴的编纂工作。
4.确定年鉴编纂的技术规范和要求,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排版、图片插图、数据统计等方面的规范。
5.制定年鉴编纂的质量控制措施,包括但不限于内容审核、技术审查、审定等环节的质量控制。
6.确定年鉴的出版形式和发行渠道,确保年鉴的广泛传播和有效利用。
四、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形成年鉴编纂工作的整体合力,明确各个环节的责任和任务。
2.加强技术支持,确保年鉴编纂工作的技术规范和要求得到有效落实。
3.加强质量控制,建立严格的质量审核机制,确保年鉴内容的真实准确和权威可靠。
4.加强宣传推广,积极宣传年鉴的编纂成果,扩大年鉴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五、总结。
年鉴工作编纂实施方案的制定,是对年鉴编纂工作进行全面规范和有效管理的重要举措,对于提高年鉴的质量和水平,增强年鉴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全体工作人员密切配合,认真落实年鉴工作编纂实施方案,确保年鉴编纂工作的顺利进行,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更加可靠的参考依据。
编纂年鉴工作实施方案
编纂年鉴工作实施方案一、背景分析。
年鉴是对一年来的重大事件、发展趋势、政策措施等进行全面、系统地总结和反映的重要载体,对于了解和把握一个单位、一个行业、一个地区的发展变化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编纂年鉴是一项具有重要意义和深远影响的工作。
二、工作目标。
1.全面、客观、准确地反映本年度的重大事件、发展趋势和政策措施;2.提高年鉴的质量和影响力,使其成为该领域的权威性参考资料;3.加强年鉴编纂工作的规范化和制度化,确保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工作内容。
1.确定编纂年鉴的内容和范围,明确所涵盖的内容和统计指标;2.组织相关部门和人员,收集整理各类资料和数据;3.撰写年鉴的文字材料,包括综述、专题分析、统计数据等;4.进行审核和修订,确保年鉴的客观性和准确性;5.进行排版设计和印刷制作,确保年鉴的形式美观和印刷质量。
四、工作步骤。
1.确定年鉴编纂工作的计划和时间表,合理安排工作进度;2.明确各部门和人员的责任和任务,建立工作协调机制;3.开展资料收集和整理工作,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和完整性;4.组织专家和学者进行专题研究和撰写,提高年鉴的学术水平;5.加强与相关单位和机构的沟通和合作,充分利用外部资源;6.严格审核和把关,确保年鉴的准确性和权威性;7.加强对年鉴的宣传和推广,提高年鉴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五、工作保障。
1.加强组织领导,确保年鉴编纂工作的顺利进行;2.加强人员培训和队伍建设,提高工作人员的素质和能力;3.加强工作制度建设,建立健全年鉴编纂的规范化管理制度;4.加强对年鉴编纂工作的监督和检查,确保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六、工作评估。
1.组织专家对年鉴的内容和质量进行评审,提出意见和建议;2.开展用户满意度调查,了解用户对年鉴的需求和评价;3.总结经验和教训,为今后的年鉴编纂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七、工作建议。
1.加强对年鉴编纂工作的宣传和推广,提高工作的知名度和影响力;2.加强对年鉴的更新和延续,确保年鉴的持续性和时效性;3.加强年鉴编纂工作的标准化和规范化,提高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年鉴编撰
工会年鉴编纂(编撰)的基本要求编纂和编撰,往往被人们当作同义词,而事实上两者是有区别的。
编纂的本义就是编辑,强调对现有资料的整理、编排。
编撰则包含编纂和编写两层含义,在强调对现有资料的整理、编排的同时,更强调对现有资料的提炼、概括。
我们知道,工会年鉴是由一级工会机关根据选题计划,组织本级各部门及所属工会组织指定的众多工会工作者撰写的。
在这里,“一级工会机关”(也称“编纂单位”)的主要任务是编纂;而“众多工会工作者”(亦称“编撰者”)的任务则是编撰。
工会年鉴编纂的基本要求可以用“全、重、要、新、精、鉴”六个字来概括:“全”,一是指着眼全局,全面把握上一年度工人运动和工会工作的情况;二是指完善框架,全面反映上一年度工人运动和工会工作的内容;三是指资料收集要全,选题视野要广,选材范围要宽,努力做到不遗不漏;四是指确保信息安全,凡可能涉及到国家机密的资料和不宜对外公布的材料和数据,一律不予收录。
“重”,就是将上一年度工会工作重点,作为工会年鉴编纂工作的重点,全面收集工会重点工作的形成、部署、实施和总结的相关资料,并在工会年鉴中真实、客观地反映出来。
“要”,就是要注重编纂那些不是工会重点工作所反映的内容,但从本级或本单位工会角度看,却是“主要”的、有分量的事,比如本级工会代表大会,有成果的政府与工会联席会议、劳动关系三方协商会议,以及产生了重大影响的工作、活动等。
“新”,就是要注意编纂上年度发生的有关工会工作和工人运动的新情况、新问题、新事物、新成果、新经验、新举措,比如推行工会经费委托国税代收和经审委员述职制度、建立维护农民工权益协调机制等。
“精”,一是指在框架设计、资料收集、选题选材上要精确,做到时限规定以外的不收,非“重”、“要”、“新”的不收,没有实用价值的不收;二是指工会年鉴的行文要规范、精炼,做到内容真实,逻辑严谨,用词准确,语言平实、简洁明了。
“鉴”,是指在工会年鉴编纂的过程中,还应注重体现工会年鉴可鉴性的特点,有选择地编纂上一年度发生的具有年度特点、工会特色的特殊事件,以及地方及基层的突发性事件等,以充分发挥工会年鉴的借鉴、鉴戒的作用。
编纂年鉴工作计划范文
编纂年鉴工作计划范文一、项目概况根据上级指示和要求,本单位决定编纂年度的年鉴,旨在全面、客观、准确地反映本单位在过去一年的工作、成绩和发展情况,为领导决策提供参考依据,展示本单位形象和实力。
二、编纂目标1. 编纂一本准确、系统、全面的年鉴,主要内容包括本单位的机构设置、年度工作总结、重要事件回顾、主要数据统计等。
2. 体现本单位的创新、发展和进步,展示本单位的一年来取得的成绩和荣誉,为明年的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3. 编纂内容要符合法律法规,遵循信息真实、客观、科学、合理的原则,确保编纂的年鉴具有权威性和可读性。
三、编纂任务1. 收集材料:组织相关部门搜集本单位的工作文件、档案资料、照片、报道等,对于一些重要事件和工作重点,重点关注。
2. 整理与归类:根据年鉴的主题和内容,对收集到的材料进行整理和分类,确保信息有序、系统、完整。
3. 数据统计:从各个部门获取相关统计数据,包括财务数据、工作数据、人员结构等,确保数据准确无误。
4. 撰写与编辑:根据收集的材料和统计数据,确定年鉴的章节结构和内容,编写年鉴的文字部分,并进行不断的修改和完善。
5. 排版与制作:确定年鉴的版式和样式,进行内容的排版和制作,确保版面整洁美观,图表清晰易读。
四、工作计划1.确定工作计划: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明确任务分工和时间节点,确保年鉴的及时完成。
2.收集材料和数据:通过部门协商和文件搜集,全面收集本单位的工作文件材料和相关数据,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3.整理与归类:根据年鉴的主题和内容,对收集到的材料和数据进行分类整理,确保信息的系统性。
4.撰写与编辑:根据整理归类的材料和数据,编写年鉴的文字部分,并进行不断的修改和完善,确保信息的客观性和科学性。
5.排版与制作:确定年鉴的版式和样式,进行内容的排版和制作,确保版面整洁美观,图表清晰易读。
6.校对与审定:对编纂的年鉴进行校对和审定,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权威性。
7.印刷与发行:将年鉴发送至专业印刷厂进行印刷,制作成册,并及时发行。
年鉴编辑工作制度
年鉴编辑工作制度一、总则年鉴编辑工作制度是为了规范和指导年鉴编纂工作,确保年鉴的质量和进度,提高编纂工作效率,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规定,结合实际情况而制定的。
本制度适用于我国各类年鉴编纂工作。
二、组织机构1. 年鉴编纂委员会:负责年鉴编纂工作的领导、组织和协调,制定编纂计划和编纂大纲,审查和审定年鉴稿件,对年鉴编纂工作进行监督和评估。
2. 年鉴编辑部:负责年鉴编纂的具体工作,组织实施编纂计划,协调各部门的编纂工作,负责稿件的收集、整理、编辑、校对和出版等工作。
三、编纂流程1. 确定编纂主题:根据年鉴编纂委员会的要求,确定年鉴的主题和编纂范围。
2. 制定编纂计划:年鉴编辑部制定详细的编纂计划,包括编纂周期、稿件征集时间、编辑校对时间等。
3. 征集稿件:年鉴编辑部通过各种渠道征集稿件,包括单位投稿、个人投稿、专家约稿等。
4. 审核稿件:年鉴编辑部对征集到的稿件进行审核,确保稿件的准确性、客观性和完整性。
5. 编辑加工:年鉴编辑部对审核通过的稿件进行编辑加工,包括排版、校对、图表制作等。
6. 审核校对:年鉴编辑部对编辑加工后的稿件进行校对,确保年鉴的质量和准确性。
7. 出版发行:年鉴编辑部将审核校对合格的稿件提交给出版社出版,并负责年鉴的发行和推广工作。
四、编纂要求1. 保证质量:年鉴编纂工作要注重质量,确保年鉴的内容准确、客观、全面,反映出本年度的工作成果和经验教训。
2. 突出重点:年鉴编纂工作要突出重点,重点反映本年度的重大事件、重要工作、重要成果和亮点。
3. 统一格式:年鉴编纂工作要统一格式,规范排版、图表、注释等,保持年鉴的整体美观和一致性。
4. 按时完成:年鉴编纂工作要按时完成,确保编纂周期内完成所有编纂工作,按时出版发行。
五、人员配备1. 年鉴编纂委员会成员:由相关领导、专家和学者组成,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丰富的编纂经验。
2. 年鉴编辑部工作人员:由具有相关专业背景和编纂经验的人员组成,负责具体的编纂工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年鉴编纂要求框架层次一、框架是全书内容的总体设计,是年鉴的基本结构,应从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出发,设计具有独特个性的框架。
二、框架要基本稳定,不宜年年多变,以利保持年鉴自身的特色、风格和连续性。
但年鉴框架也要随着实际情况的变化有所调整,有所创新,使之更好地反映客观实际和充分发挥年鉴的功能。
三、框架设计要覆盖面广,分类科学,层次清楚,结构严谨,领属关系得当,内容均衡适度。
四、框架结构要符合年鉴体例,做到结构栏目化,主体内容条目化。
年鉴主体一般分为3个〜4个层次。
3个层次分为栏目(类目)、分目和条目;4个层次分为栏目(类目)、分目、子目和条目。
条目标题五、条目标题要明确、简洁,见题如义。
一般使用直述式,用一句话表述一个完整的信息,中间不用逗号。
六、条目标题要突出体现主题内容的词,以便检索。
文字应简明醒目,不要用号召用语和形容词。
七、条目标题“动”、“静”应统一,同一类的标题必须统一。
会议标题不要既用动态的又用静态的。
八、条目标题用字要简洁明了,突出主题,尽量不超过15个字。
九、同一分目的条目标题,应按一定顺序排列。
可以时间为序排列,也可以轻重主次排列,或分门别类排列,使条目之间的排列体现一定的逻辑顺序。
条目撰写十、综述和概况。
综述置于栏目之前,概况置于分目之首,综合地反映不同栏目和分目所记领域一年内发展变化的全貌和基本情况。
所有栏目和分目,一般均应设置综述和概况。
综述和概况要“全”(全面)和“概”(概括)。
一般应包括基本情况、主要成绩、总体特点、典型材料、重要数据、存在问题等几个方面的要素。
要素要齐全,防止空洞无物和残缺不全两种倾向、注意动静结合,每个综述和概况既要设置若干相对稳定不变的项目(或方面),又要写出各个年度的变化和发展,以增强历史感,体现资料和信息的连续性和可比性。
综述和概况对所涉领域的总体评价应寓于事实的叙述之中,做到述而略论,点到为止,防止以论代述,借题发挥。
注意综述、概况和条目在层次上的区别,防止在材料和数据的选用上过多重复,也要寻找到各自的角度,合理运用。
同时,要注意三者之间的统一,防止在事实、数据、评价等方面前后不一,产生矛盾。
十一、重大活动类条目。
包括时间、地点、名称、主办单位、参加人员及人数、内容、结果等基本要素。
应着重记述活动的主要内容、特点和结果。
注意避免叙述一般过程、罗列出席人员、抄录领导人讲话、偏重气氛描绘等做法。
十二、会议类条目。
包括时间、地点、名称、主办单位、规模、人数、中心议题、会议成果等基本要素。
应着重记述会议的主要内容和结果,如做出什么决定,提出什么新的理论观点,新的政策、措施等等。
避免写日程安排、会场布置及气氛,领导人名单、接见、讲话等要少写以至不写。
注意控制会议条目的数量。
有些同类会议可以适当合并或列表记载,一些缺乏实质性内容的会议,不立条。
有些会议的标题,可视情况,可以会议名称立条,也可以会议内容立条。
十三、机构类条目。
包括机构名称、成立时间、批准机关、组织形式、主要职能(范围)、内部机构设置等基本要素。
应着重介绍主要职能及工作成果等。
避免在成立原因、过程、意义上多做文章,对领导人不必大量罗列,记主要领导人即可。
十四、科研成果类条目。
包括成果名称、完成单位或个人、完成时间、成果价值、获奖等级、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等基本要素。
应重点介绍成果的价值。
对研制过程、意义、应用范围等应避免广告式用语。
介绍学术观点时,要客观、公允,切忌带有个人观点进行褒贬。
十五、工程类条目。
包括工程名称、工程本体(规模、设施)、质量水平(达到的标准)、地点、时间(开工、完工)、完成单位、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等基本要素。
应重点介绍工程本体、质量水平和效益。
避免在开工(竣工)典礼场面、领导人员出席及讲话、建设过程、自我评价等方面多花笔墨,避免广告式用语。
十六、竞赛类条目。
包括时间、地点、竞赛范围、项目、结果等基本要素。
应重点记述竞赛项目及结果。
注意避免对意义、目的、过程、赛场气氛的评价。
十七、事故类条目。
包括时间、地点、单位、原因、损失(危害)程度、处理结果等基本要素。
应重点记述损失程度及处理结果(尚未处理者可不写)。
注意避免描述领导重视、布置抢救及抢救经过、现场气氛。
十八、人物类条目。
依次包括生卒年月日、性别(男性不注)、民族(汉族不注)、籍贯、党派情况、最高学历、主要经历(以时为序)、职务(职称)或活动领域、重要事迹、成就、著作、影响、奖励称号等基本要素。
应重点介绍主要经历,重要事迹和成就。
除“逝世人物”外,新闻人物还应该着重介绍人物的思想品质、性格特征、言谈举止,不用“杰出”、“卓越”等褒扬定语。
涉及国家领导人的条目,必须按有关规定审批后方能采用。
十九、各类专题性条目均应注意标题和正文的衔接,尽量避免正文起始重复标题。
如人物类条目,在标题(人物姓名)之后的正文,应接写生卒年月日,不必重复人物姓名;会议类条目,在静态标题(“XXX”会议)之后的正文,可接着写“于X月X日召开”,不必重复写成“XXX 会议于X月X日召开”;在动态标题(“召开XXX会议”之后的正文应有主语,可写成“该会议于X月X日召开”。
二十、条目篇幅。
综述一般控制在1500字以内,概况一般控制在800字以内。
专题性条目可分长、中、短三类,短条300字以下,中条400字左右,长条700字左右,应以中、短条为主。
语言文体二十一、语言1.准确,即用词恰当,逻辑严密,资料准确。
统计数字应以统计部门提供的为准;不属统计部门的统计数字,由主管部门和有关单位提供。
稿件中慎用“最大”、“国内领先”、“国际水平”、“第一”等文字,直述其事,让读者自己判断;如是经过评比的,直接写明评比结果,并写明评选的部门。
2.规范,即使用规范的现代汉语,不用文言、方言、俚语,忌用仅在行业内通用的简称、某些简约的用词,应在首次使用时加括号具体说明。
如开展争创“两个一流”(建一流队伍,创一流工作)活动;评选“三学”(学知识、学科学、学技术)状元;“三机关一部门”(党政机关、司法机关、行政执法机关和经济管理部门),等等。
文句要符合语法、修辞和逻辑要求。
3.简洁,即用简炼、严谨的语言,向读者提供高浓缩的信息。
要惜墨如金,挤干水分,删去不含有价值信息语言。
4.明了,即开门见山,直陈其事,不用导语,不用铺垫文字,用最明确的语言,把信息传递给读者。
5.朴实,即用词把握分寸,如实记事,不以偏概全或言过其实,忌用空话浮词,忌用宣传与广告色彩的语言。
对人物、事物的褒贬,寓于事实的叙述之中。
二十二、文体。
基本使用两种文体。
记事、记物、记人用记述文;对事实和知识作介绍、解释,用说明文体。
不描写、不抒情、不议论。
避免使用总结报告、新闻报道、散文等文体。
书写格式二十三、条目文稿一律使用统一的打印稿纸,开本大小根据各单位归档要求而定。
每个条目另纸开头,不接写。
稿纸左边留出装订线,装订线内不应有文字。
二十四、条目标题顶格书写,前后加方头括号(【】),后空一格接写正文。
综述、概况一律不另加标题,均以“综述”、“概况”为标题。
“综述”、“概况”的书写格式必须全书统一。
二十五、除“综述”可分段书写外,其他条目不分段。
二十六、条目作者在文后署名(图片作者在文字说明署名),顶后格,加圆括号。
条目一般不以单位署名,集体创作可用笔名。
由单位提供的图片、表格、资料,写作“XX(单位)供稿”。
二十七、改稿不用铅笔和圆珠笔,三审须用三种不同的颜色笔改稿;在电脑上改稿必须留下原稿和改稿者的修改痕迹。
名称表述二十八、除专文、引文外,条目行文统一使用第三人称的称谓,一律不用第一人称或第一人称代词。
如不用“本市”、“我党”、“我军”、“本公司”等称谓。
应直书市名、党名、军名、单位名,如“中国共产党”(可简称“中共”)、“中国人民解放军”(可简称“解放军”、“XX公司”等。
二十九、凡人名一律直书其名,不用“同志”、“先生”等称谓。
需要说明职务、职称、学衔的,可将职务等加在姓名之前。
如“上海市市长XXX”、“中共上海市委副书记XXX”、“上海大学教授XXX”、“医学博士XXX”等。
三十一、关于华侨等人士的称呼,以“华侨、香港居民、澳门居民、台湾同胞、外籍华人”的称呼为准。
关于涉台用语遵照中共中央台湾工作办公室、中共中央台湾工作办公室、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共中央对外宣传办公室联合下发的《关于正确使用涉台宣传用语的意见》执行。
三十二、会议、组织、机构等名称,除常用简称外,在文中首次出现时,一律用全称,并用圆括号注明简称,以后用简称。
名称的使用必须前后一致,对同一会议、组织、机构不能使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不同名称。
三十三、涉及区级政府机构的名称,一般不用简称而用全称。
三十四、行政区划的称呼顺序应为“省、自治区、直辖市”。
全国行政区划和上海市行政区划的排列应按照有关规定排列。
三十五、质量认证体系的书写格式为“ISO9000:2004”(英文字母与数字之间空汉字的四分之一距)。
三十六、所有外国人名、地名、机构名称、学术名词等,均应译成中文,并视需要括注外文。
译文一般以新华社和人民出版社的译名为准。
时间表述三十七、时间一律具体书写,不用“今年”、“前年”、“本月”、“目前”、“现在”等时间代名词;不用“近几年”、“最近”、“目前”、“几年来”、“不久以前”等模糊时间概念;不用时间简称,如“1990年”不能写成“90年”。
三十八、公历年月日一律用阿拉伯数字表示,农历年月日一律用汉字表示,并不得混用。
如“1998年10月1日”不得写成“1998年十月一日”。
凡人物生卒年月、年龄、年份等也用阿拉伯数字表示。
在括号内注明人物生卒年月和干部任职起讫时间的,年月日可以用脚点表示,如“周恩来(1898-03-05〜1976-01-08)”。
三十九、年份之间的起讫时间“年”字,如“1980年〜1985年”不可省略为“1980〜1985年”。
月、日的用法可同上。
但不同月的不能省略“月、日”,如“1998年10月28日至11月25日”,在使用时必须做到全书统一。
四十、纪年统一用公元纪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的纪年,历史纪年之后括注公元纪年。
历史纪年中的数字,民国之前的用汉字书写,民国时期的用阿拉伯数字书写。
如清道光二十年(1840年)、民国24年(1935年)。
南汇县解放(1949年5月16日)之后,一律采用公元纪年。
四十一、人们熟知的历史上著名事件、日期的写法,一般不加引号,中间也不用间隔号圆点,如五四运动、五一国际劳动节、八一三事变,不必写成“五•四”运动、“五•一”国际劳动节、“八•一三”事变等。
但涉及一月、十一月、十二月的,应用间隔号圆点将表示月和日的数字隔开,并外加绰号,避免歧义,如“一•二八”事变,“一二•九”运动等。
数字使用四十二、数字用法以1995年12月发布的国家标准《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为准,并根据实际使用过程中出现的一些不统一的情况,对应当使用阿拉伯数字和汉字数字的情况进行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