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 历史书笔记
八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笔记
八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笔记Unit 1 战国时期中国历史上的战国时期,始于公元前475年战国的建立,终于公元前221年秦朝的统一;为了争夺霸权,各国进行了长达二百余年的战争。
战国时期的社会、经济、文化、政治都有很大的发展,下面我们来看一下战国时期的重要历史知识点。
1.战国七雄战国时期的七个强国,分别为:齐、楚、燕、韩、赵、魏、秦,也叫战国七雄。
七国之间你争我夺,互相攻伐,形成了长达200年的长期动乱时期。
秦国在这个时期逐渐强大,在统一六国后建立了大秦帝国。
2.兵器的发展战国时期兵器的发展是非常迅速的。
盾牌由扁平木板改为弧形,使防御更为灵活;刀剑由钢铁制造,锋利耐用;弩的射程和杀伤力都得到了提高;城墙和城门也经过改进,更加坚固。
3.思想文化的繁荣战国时期是百家争鸣的时代,诸子百家各有所长,形成了诸子百家的思想体系,对中国后来的思想体系产生了深远影响。
同时,战国时期也出现了一批杰出的文化名人,如孔子、荀子、墨子等,以及伟大的诗歌家、诗歌作品《离骚》《庄子》等。
Unit 2 秦朝秦朝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影响最深远的封建王朝之一,其历史上限仅有15年,从公元前221年至公元前206年。
秦始皇统一了六国后,先后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如推行一夫一妻制、统一度量衡、铸行币等,同时也有很多有趣的历史知识点。
1.长城的修建秦朝时期修建了一万里长城,被誉为"世界第一大工程",至今仍堪称举世叹异的建筑奇观。
2.焚书坑儒秦始皇为了统治全国,做了一系列的措施,其中有一件事情就是焚书坑儒。
这个措施是为了消灭反对秦始皇的意见。
相传,当时秦始皇把世间的文化书籍全部焚毁,名士文人被放进坑里活埋。
3.秦始皇陵秦始皇陵是中国第一个大规模地规划建造的陵墓,在当时颇具创新性。
他的陵墓规模庞大、布局复杂,有多个宫殿、城墙、护墙和陪葬坑。
墓主人身后数十万工匠和士兵被活埋在陵墓中,成为了巨大陵墓的"守护者"。
八年级历史上册笔记
八年级历史上册笔记毛凤鸣第一单元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第1课:鸦片战争(1840--1842)1、英国侵略中国的根本目的:扩大国外市场,掠夺原料2、道光帝派林则徐虎门销烟:1839年6月3日-25日意义:①这是中国禁烟运动的重大胜利;②打击了外国侵略者的气焰;③表明了中国人民维护民族尊严的决心。
3、1840年6月,鸦片战争爆发。
清军爱国将领关天培抗击英国侵略军。
(1)结果:1842年8月,英国强迫清政府签定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南京条约》。
主要内容:①割香港岛给英国,②赔款2100万元,③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
④协定关税。
(2)影响:破坏了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第2课:烽烟再起1、英、法联军第二次鸦片战争。
(1)时间:1856—1860年(2)目的: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3)1860年10月初,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4)结果:签订《北京条约》2、俄国共割占中国北方领土150多万平方公里,是近代侵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
(其中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割占了100多万平方公里)3、太平军抗击洋枪队。
(1)1851年,洪秀全在广西金田村发动起义,建号太平天国,起义军称“太平军”。
(2)1853年,太平军占领南京,把南京改名为天京,定为都城。
(3)1862年,太平军在浙江慈溪击毙了洋枪队头目华尔。
4、左宗棠收复新疆1、中亚浩罕国将领阿古柏侵入新疆2、1881年,中俄签订《伊犁条约》中国收回新疆。
3、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设立行省,加强西北边疆管辖。
第3课: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1)爆发时间:1894年(2)1894年7月的黄海大战中,致远舰舰长邓世昌,壮烈殉国。
(3)威海卫战役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4)结果:1895年李鸿章签订中日《马关条约》内容:①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和澎湖列岛给日本;②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③增开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④允许日本人在通商口岸设立工厂。
笔记八年级上册历史
笔记八年级上册历史一、鸦片战争(1840 - 1842年)1. 背景。
- 国际:英国完成工业革命,急需打开中国市场,掠夺原料。
- 国内:清朝统治下的中国,封建制度走向衰落,政治腐败,经济落后,军备废弛,闭关锁国。
2. 经过。
- 1840年6月,英国舰队开到广东海面,进行挑衅,鸦片战争爆发。
- 英军沿海北犯,到达天津白河口。
- 1841年初,英军强占香港岛。
- 1842年8月,英军到达南京下关江面,清政府屈服求和。
3. 结果。
- 割香港岛给英国。
- 赔款2100万银元。
- 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
- 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纳税款,必须经过双方协议。
4. 影响。
- 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 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二、太平天国运动(1851 - 1864年)1. 背景。
- 鸦片战争后,中国面临的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空前激化。
- 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清政府的沉重赋税,地主阶级的土地兼并等,使广大农民生活困苦不堪。
2. 经过。
- 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发动武装起义,建号太平天国,起义军称“太平军”。
- 1853年3月,太平军攻占南京,将南京改名为天京,作为都城。
- 内容:不分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
- 目的: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
- 评价:反映了农民阶级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强烈愿望,但在小生产的基础上废除私有制和平均社会财富,是不可能实现的。
- 1856年,太平天国领导集团内部发生严重内讧,天京事变使太平天国由盛转衰。
- 内容:提出向西方学习、改革内政等一系列政治、经济、文化、外交主张。
- 评价: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但由于受当时历史条件的限制,未能付诸实践。
- 1864年,天京陷落,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3. 影响。
- 沉重打击了清朝的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
八年级上册历史第八课笔记
八年级上册历史第八课笔记一、革命先行者孙中山。
1. 早年经历。
- 孙中山出生在广东香山县(今中山市)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
他早年就到国外去学习啦,在檀香山、香港等地接受西方教育。
这就像他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看到了西方先进的东西,然后就开始琢磨怎么改变咱中国落后的面貌呢。
- 他目睹了清政府的腐败和中国人民的苦难,心里就种下了革命的种子。
2. 思想转变与革命活动的开始。
- 孙中山一开始想通过改良的方法来救中国,就像给生病的人吃点温和的药一样。
他上书李鸿章,提出了一些改革的建议,什么发展工商业、改革教育之类的。
可是呢,李鸿章根本就没把他当回事儿,这就像一盆冷水,浇灭了他改良的希望之火。
- 然后孙中山就意识到,清政府就像一个烂透了的苹果,改良是不行的,得革命,把这个旧的政权推翻,建立新的政权才行。
于是他就开始组织革命团体啦。
3. 兴中会的成立。
- 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成立了兴中会。
这可是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哦。
兴中会的宗旨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
这个“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呢,就是要把清朝的统治推翻,让汉族人重新当家作主;“创立合众政府”就是要建立像美国那样的民主共和国。
这就像在黑暗的中国大地上点亮了一盏小小的革命之灯。
二、同盟会与三民主义。
1. 同盟会的成立。
- 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孙中山觉得光有兴中会还不够,得把更多的革命力量联合起来。
1905年,他在日本东京成立了中国同盟会。
这可是一个超级厉害的革命政党,它把华兴会、光复会等好多革命团体联合起来了。
- 同盟会的政治纲领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这一纲领可不得了,它为革命指明了方向。
2. 三民主义。
- 孙中山把同盟会的政治纲领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合称“三民主义”。
- 民族主义呢,就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简单说就是推翻清朝统治,解除民族压迫。
这就像把压在人民头上的一座大山先搬走。
- 民权主义是“创立民国”,就是要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让人民有权利。
八年级上册历史重点笔记
八年级上册历史重点笔记第一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1949年10月1日,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开国大典,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标志着新中国的诞生。
毛泽东主席在开国大典上宣布:“同胞们,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
”2.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于1949年9月在北平举行,会议通过了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政协规定其职权包括: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
3.土地改革:新中国成立后,继续进行土地改革。
1950年6月,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规定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到1952年底,除西藏等少数地区外,土地改革基本完成。
4.抗美援朝: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在彭德怀的带领下,开赴朝鲜战场,抗击美国侵略军。
5.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并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第二单元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1.社会主义改造: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开始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通过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 1 —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
2.工业化的起步:我国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
3.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虽然社会主义建设出现了曲折和困难,但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第三单元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1.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是推动中国发展的重要手段。
农村改革首先在安徽等地试点,随后在全国推广。
城市改革则以经济特区为试点,逐步深化。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通过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中国经济更加市场化、更加开放。
3.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对外开放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之一。
通过建立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等措施,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八年级上册历史书笔记
八年级上册历史书笔记在八年级上册的历史课程中,我们学习了许多关于中国历史的知识。
下面是我整理的一些重要观点和要点。
一、夏商周时期夏商周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三个朝代,被称为“三皇五帝”的时期。
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献记载的朝代,传说中的开国君主是夏禹。
商朝是由商汤建立的,商朝的社会主要是以奴隶制为基础的。
周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封建王朝,由周文王和周武王建立。
周朝的社会制度主要是以封建制为基础的。
二、春秋战国时期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分水岭,是国家从封建制向中央集权制转变的时期。
在春秋战国时期,各个诸侯国之间进行了频繁的战争和外交斗争。
儒家、道家、法家、兵家等思想流派在这个时期迅速兴起。
三、秦汉时期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大一统王朝,有着强大的中央集权和严密的法制。
秦始皇统一了六国后,进行了一系列的变革,如建立统一的货币制度、修筑万里长城等。
汉朝是中国历史上最长的一个朝代,也是一个辉煌的时期。
汉朝推行中央集权制度,创造了许多重要的科技发明,如造纸术、指南针等。
四、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三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动荡的时期,在这个时期,魏、蜀、吴三国相互争战。
晋朝是三国时期战争结束后的一个王朝,但由于内外的困扰,晋朝很快就被北方民族攻入。
南北朝时期,南方多个国家并立,北方则是一片混乱,这个时期对于中国历史的发展起了重要的影响。
五、隋唐时期隋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短暂而重要的朝代,隋文帝杨坚统一了南北朝后,建立了隋朝。
隋朝在政治、军事和经济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辉煌时期,有着繁荣的经济和文化。
唐太宗李世民的文治武功为唐朝的盛世奠定了基础。
六、五代十国宋辽金元时期五代十国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动乱时期,这个时期国家政权的更迭频繁。
宋朝是五代十国中最后一个朝代,并且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朝代。
宋朝经济繁荣,科技进步,有着伟大的文化成就。
辽、金、元是中国历史上的外族政权,对中国历史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八年级上册历史15课笔记
八年级上册历史15课笔记以下是八年级上册历史第15 课的笔记内容:第15 课北伐战争一、国共合作的实现1. 中共三大的召开- 时间:1923 年6 月- 地点:广州- 内容:决定同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把国民党改组为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革命同盟。
2. 国民党一大的召开- 时间:1924 年1 月- 地点:广州- 内容:对三民主义作出了新的解释,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
- 意义:标志着国共两党合作的正式建立。
二、北伐战争1. 目的: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
2. 开始时间:1926 年3. 对象: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4. 经过:- 湖南湖北战场:汀泗桥战役、贺胜桥战役- 江西战场:消灭孙传芳主力- 福建浙江战场:挺进上海5. 结果:北伐军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三、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1.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1927 年4 月12 日,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反革命政变,大肆捕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
2. 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1927 年4 月,蒋介石在南京成立国民政府。
3. 七一五反革命政变:汪精卫在武汉召开“分共会议”,提出“宁可枉杀千人,不可使一人漏网”的口号,大肆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
4. 国共合作破裂:七一五反革命政变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全面破裂,大革命失败。
四、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1. 国共合作,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
2. 北伐军制定了正确的作战方针。
3. 广大北伐军官兵的浴血奋战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4. 共产党领导下的工农群众的密切配合和积极支援。
五、国民革命的失败1. 客观原因:反革命力量强大,资产阶级发生严重动摇,蒋介石集团、汪精卫集团先后叛变革命。
2. 主观原因:中国共产党还处于幼年时期,缺乏斗争经验;陈独秀坚持右倾机会主义错误,放弃了对革命的领导权。
八年级上册历史笔记整理简单
八年级上册历史笔记整理简单
一、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
时间:1840-1842年
原因:英国为了开拓海外市场和掠夺原材料,决定向中国走私鸦片。
过程:鸦片战争爆发,中国战败,被迫与英国签订《南京条约》。
影响: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二、第二次鸦片战争
时间:1856-1860年
原因:英法为了进一步开拓市场和扩大在华利益。
过程:战争中,英法联军攻入北京,火烧圆明园。
影响: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地位加深。
三、甲午中日战争与《马关条约》
时间:1894-1895年
过程:战争爆发,中国战败,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
内容: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掠夺原料和劳动力。
影响: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地位。
四、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与《辛丑条约》
时间:1900-1901年
原因:列强为了维护在华利益,镇压义和团运动。
过程:战争中,北京被攻陷,慈禧太后出逃。
影响: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五、洋务运动与戊戌变法
洋务运动:19世纪60-90年代,清政府中的洋务派开展的自强运动。
主要内容是引进西方科学技术、创办近代企业、建立新式海陆军等。
目的是维护清朝统治。
戊戌变法:1898年由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发起的一次改良运动。
主张学习西方,建立君主立宪政体,发展资本主义等。
但只持续了百余天就遭到镇压。
八年级历史重点笔记
八年级上册历史重点笔记(一)第1课鸦片战争一.英国向中国输出鸦片背景:清朝封建统治走向衰落的时候,世界资本主义正处于上升阶段(英国完成工业革命).鸦片输入的危害: 伤害身体、白银大量外流、政治更加腐败、军队战斗力削弱.林则徐主张严禁鸦片:(林则徐上书道光帝)。
虎门销烟。
(民族英雄)禁烟措施:缉拿烟贩、交出鸦片、保证以后不再走私鸦片、允许和外商有正当贸易。
虎门销烟的意义:表明了中华民族反抗外国侵略的决心和勇气, 振奋了民族精神,维护了民族尊严2.鸦片战争(1840—1842年)(1)根本原因: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倾销工业商品,掠夺工业原料。
(2)直接原因(借口):林则徐虎门销烟。
(3)结果:结果中国战败,签订<<南京条约>>(4)战败原因:清朝的腐朽落后(腐朽落后的封建主义无法对抗新兴的资本主义)3 中英<<南京条约>>内容(1)割香港岛给英国(领土主权丧失)(2)赔款2100万银元(3)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沿海)(4 )英商货物进出口关税应由两国协商(关税主权丧失)(最能体现其根本目的)《南京条约》的哪项内容最能反映出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意图影响:(1)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2)领土完整和主权独立遭到破坏严重危害了中国主权和领土的完整,(3)中国开始卷入世界资本主义的漩涡。
(4)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社会性质变化).战败求和的刺激也促使一些新的思想在中国出现鸦片战争清政府战败的原因:英国完成了第一次工业革命,成为世界资本主义强国;武器先进;清政府政治腐败,武器落后(腐朽落后的封建主义无法对抗新兴的资本主义)4、魏源《海国图志》(1)近代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林则徐(2)“师夷长技以制夷”:师夷:向外国学习。
制夷:抵抗外国侵略,使中国富强。
(3)“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意义:开启向西方学习的先河,对洋务运动产生重要影响。
八年级上册历史笔记知识点细节
八年级上册历史笔记知识点细节第一章:两宋时代的政治1.两宋时代的政治形势-北宋时期:北面辽国的威胁,南面侵袭的西夏和南部的南宋,导致政局不稳定。
-南宋时期:面对金朝的威胁,南宋王朝不敢公开挑战,采取了防御策略。
2.北宋时期政治体制-皇帝:占有最高权力,掌握政权中极具决策权。
-宰相:主要负责处理政务,是最高统治者的重要助手。
-高级官员:负责管理地方行政事务,统一日常工作。
3.南宋时期文治政府-依靠文化的力量来巩固社会秩序,通过推行科举制度选拔官员,提升了统治者的权威和社会地位。
-开创了理学门派,推崇儒学,并强调以仁为本,讲究和谐社会关系。
4.文治政府的弊端-缺乏抵抗外敌的军事力量,导致北方屡屡被外族入侵,国力逐渐衰弱。
第二章:元代的政治1.元代政治的特点-实行蒙古守旧制度,地方政权掌握在蒙古人手中,对汉族统治。
2.第一次汉人起义-元朝的统治被广大汉族民众所不满,由张士诚发动的汉人起义战争,取得一定的成果。
3.元代政治体制-忽必烈建立四个经卫制,包括行省、路、州、县,逐级管理。
-为了巩固统治,引进蒙古守旧制度,蒙古人掌握重要职位,削弱汉人的地位。
4.忽必烈的统治措施-采取“重文轻武”的方针,重用儒将,推崇儒家文化,倡导礼仪之邦。
-实行严格的阶级制度,明确规定各阶层人民的身份和权利。
第三章:明朝的政治1.明朝的统一战争-皇明朱元璋发动的红巾起义,成功建立大明王朝。
2.明朝的中央政权-皇帝:最高统治者,掌握权力,实行专制制度。
-内阁:负责起草诏令和决策。
-六部:负责监督地方政府工作,行使区域行政权力。
3.地方行政-行省:地方的行政中心,分为京营、边地、南京、东南四个块区。
-巡抚制度:巡抚作为地方的最高长官,负责处理地方政务。
4.封建士绅的地位与作用-封建士绅一方面担负地方行政职务,负责地方治理;另一方面,他们又是中央政权的重要支持者。
第四章:明朝的海外贸易与郑和下西洋1.明朝的海外贸易政策-明初的贸易政策比较封闭,后来逐渐开放与东南亚、南亚、西亚的贸易往来。
历史八年级上册课堂笔记
历史八年级上册课堂笔记第一章:五代十国五代十国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时期,指的是在唐朝灭亡后,中国出现了五个短暂的朝代和十个割据政权。
五代包括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和后周,其中后梁是由朱温建立的,后唐是由李克用建立的,后晋是由石敬瑭建立的,后汉是由刘知远建立的,后周是由郭威建立的。
十国指的是中国历史上的十个割据政权,它们分别是南汉、南唐、南楚、南平、北汉、前蜀、后蜀、吴越、闽、南吴。
五代十国时期,政治混乱,战乱不断,国家的统一权威和文化传统都受到了破坏。
然而,这个时期也出现了一些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化人物,例如李后主、杨炯、李儇、李煜等。
第二章:北宋的政治、经济与文化北宋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朝代,它的建立者是赵匡胤。
北宋时期,政治上实行了中央集权制度,通过加强皇帝的权力来控制地方政府。
而经济上,则是实行了市易制度,重视商业和手工业的发展。
北宋时期,农业生产发展迅速,技术水平也有较大提高。
在工商业方面,宋代的手工业非常发达,特别是陶瓷和纺织业。
宋代的商业活动也很繁荣,成为当时世界上闻名的商业中心。
北宋时期的文化发展,主要表现在文学、哲学、艺术和科技等方面。
代表性的文学作品有苏轼的《东篱乐府》和《水调歌头》等,宋神宗的《江城子》等。
北宋也是科技发展的时期,出现了很多重要的科技发明,例如火药、印刷术和指南针等。
第三章:南宋的政治、经济与文化南宋是北宋灭亡后,建立在南方的一个朝代。
南宋时期,政治上受到了很大的挑战,因为北方有金朝的威胁。
为了国家的安全,南宋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策略,例如修筑长城、联合其他南方政权,并采取和平共处的政策。
南宋时期,经济发展较为落后。
由于北宋时期经济的繁荣,南宋朝廷没有重视经济发展,导致经济停滞。
然而,南宋时期的手工业和商业仍然相对发达,特别是丝绸和瓷器的生产。
南宋时期的文化也是非常丰富的。
文学方面,南宋时期出现了很多杰出的文学家,例如陆游和辛弃疾等。
艺术方面,南宋时期的绘画和雕塑技术达到了很高的水平,代表作品有梅庵的《百鸟朝凤图》和杨万里的陶艺作品等。
八年级上册历史笔记
八年级上册历史笔记第一单元第1课鸦片战争【学习重点】 1.林则徐虎门销烟(包含鸦片走私、危害及销烟)。
• 2.中英《南京条约》(包含条约内容及影响)。
一、原因根本原因: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 直接原因: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中国政府禁烟(虎门销烟)虎门销烟时间:1839.6.3-.6.25方式:销(盐卤+生石灰+鸦片)意义:伟大胜利,维护国家利益,显示反侵略的坚强意志。
评价林则徐:民族英雄二、过程1、第一阶段:1840.6 攻广州逼天津林则徐被查办2、第二阶段:1841年初占香港岛三、结果:签订《南京条约》1842 ——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割地:香港岛--破坏领土主权•赔款:2100万元--加重了人民负担•开口:广厦福宁上--便利鸦片输入和经济掠夺•协定关税--破坏关税主权四、影响1、中国社会性质改变: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学习重点】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爆发、列强的侵害罪行。
一、第二次鸦片战争1.时间:1856—1860年2.根本原因:外国侵略者要求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3.发动国家:主凶——英法;帮凶——俄美4.为什么称为第二次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与鸦片战争目的相同——打开中国市场二、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的罪行——洗劫空前,割地最多1、英法——火烧圆明园(1860)(掠夺珍宝,焚烧罪证)2、沙俄——割占领土(二鸦前后)(150多万平方公里)三、太平天国运动领导者:洪秀全都城:天京(南京)打击目标:清王朝成果:取得青浦大捷(李秀成)取得慈溪大捷(击毙洋枪队头目华尔)结果:在中外势力联合绞杀下失败性质:反封反侵略的农民起义失败根本原因:农民阶级的局限性第3课收复新疆【学习重点】左宗棠收复新疆。
回顾以前学习过的知识,想一想,为什么说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西汉:设置西域都护唐朝:设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清朝:乾隆帝设伊犁将军一、阿古柏侵占新疆1、背景:中国面临边疆危机(英俄)2、过程:1865年入侵新疆并擅自建国——扩展势力(北疆)——压迫新疆人民3、英俄企图:通过支持阿古柏进而控制新疆,分裂中国领土。
八年级历史(上册)学习笔记(学生版)
《八年级历史(上册)学习笔记》第一单元侵略与反抗第1课鸦片战争1、林则徐虎门销烟:(1)鸦片输入对中国的危害:①使许多流入英国,加剧了中国的;②严重摧残了,毒害中国人民的身心健康;③使清政府的官僚机构更加腐败,统治阶级更加腐化;④大量的士兵吸食鸦片,严重削弱了军队的战斗力。
(2)虎门销烟的经过:(3)虎门销烟的影响:显示了2、英国发动鸦片战争:(1)根本原因:(2)导火线:(3)《南京条约》签定:①时间:②内容:(4)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注意:《南京条约》开放的五个通商口岸的地理位置及所属省份:从地理位置上看,都在我国的地区;从所属省份上看,广州属省,厦门、福州属省,宁波属省,上海属市。
★思考:有人认为“如果没有林则徐的虎门销烟,鸦片战争就不会爆发。
”这一观点你赞成吗,为什么?答:不赞成。
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英国迫切希望打开中国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廉价工业原料。
林则徐虎门销烟只不过是英国殖民者发动战争的借口,是鸦片战争爆发的导火线。
★思考: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这给我们什么教训?(1)原因:①英国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拥有雄厚的政治、经济、军事和科技实力。
而中国是一个闭关锁国、日益衰落的封建国家,政治腐败,经济衰落,军备废弛,军事装备和科学技术落后,远远不敌英国。
②清朝统治者腐败无能。
(2)教训: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1、第二次鸦片战争:(1)根本原因:英法等西方列强不满足,企图进一步(2)起止时间:年月至年月。
2、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1)事件经过: 年,联军攻入北京并闯进圆明园。
他们在这座世界上最豪华的皇家园林大肆抢劫奇珍异宝,然后又纵火焚烧,把圆明园化为了灰烬。
(2)影响:使中国大量的国宝流失海外,给中国人民造成了难以估量的损失,同时也给中华文明带来了难以挽回的灾难。
3、沙俄侵占中国大片领土: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沙俄侵略者趁火打劫,强占了中国北方领土多万平方公里。
八年级历史笔记
1、八路军、新四军,到敌人后方,发动群众, 开展游击战,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根据地军民 成为抗日的中流砥柱。中共中央所在地延安是敌 后战场的总后方。 2、百团大战(敌后战场)
目的:粉粹敌人的“囚笼”政策 经过:1940 年, 彭德怀 指挥 八路军 一百多个
团,在 华北 攻击日军。 目标:破坏敌交通线,摧毁敌据点 特点: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
第3页/共7页
四、抗日战争的胜利
1、1945年,美国向日本的广岛、长崎投掷 两枚原子弹;
苏联红军 进攻驻中国东北的日军; 中国抗日战争进入 大反攻 。 2、胜利标志:
1945 年 8 月15 日,日本天皇宣布 无条件投降 。
3、台湾 回到祖国怀抱
第4页/共7页
4、抗战胜利的意义:
①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第一次取得 的反对外来侵略的完全胜利 ②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 组成部分,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 重大贡献。 ③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④增强了全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第5页/共7页
抗日战争胜利原因?
①实行全民族抗战 ②国共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③美苏盟军的支援
第6页/共7页
感谢您的观看!
第7页/共7页
第2页/共7页
三、中共七大
1、背景:抗日战争胜利的前夕 2、时间地点:1945年 延安
3、主要议题:讨论 夺取抗战胜利 和胜利后 中国 将走什么道路 的重要问题
4、政治路线: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打败日本 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 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
5、意义: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ຫໍສະໝຸດ 和实现中国 的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
八年级上册历史第十五课笔记
八年级上册历史第十五课笔记一、平型关大捷。
1. 背景。
- 淞沪会战期间,日军侵入山西,企图占领太原。
2. 经过。
- 1937年9月,日军板垣师团一部向平型关开进。
八路军第一一五师在师长林彪率领下,在平型关一带隐蔽设伏。
当日军1000多人进入伏击圈时,八路军从不同方向全线开火,同日军展开了肉搏战。
经过近一天的激战,将日军全部歼灭。
3. 意义。
- 平型关大捷是全民族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个胜利,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二、台儿庄战役。
1. 背景。
- 日军企图打通津浦线,占领徐州,进而威胁武汉。
2. 经过。
- 1938年3月,日军向台儿庄发起进攻,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指挥中国军队与日军展开激战。
中国军队在台儿庄内与日军进行巷战,逐屋争夺。
经过激烈战斗,中国军队共歼敌1万余人。
3. 意义。
- 台儿庄战役是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振奋了中国军民的精神,坚定了抗战意志和信念。
三、保卫大武汉。
1. 背景。
- 武汉成为当时全国军事、政治、经济中心,日本企图通过占领武汉,迫使中国政府屈服。
2. 经过。
- 1938年6 - 10月,中国军队进行了武汉保卫战。
中国军队在武汉外围进行了英勇抵抗,在万家岭战役中,中国军队歼灭日军3000余人。
但是,由于日军在兵力、装备等方面占优势,武汉最终沦陷。
3. 意义。
- 武汉保卫战历时4个多月,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
四、第三次长沙会战。
1. 背景。
- 日军企图再次进攻长沙,打通粤汉铁路,进而威胁西南大后方。
2. 经过。
- 1941年12月,日军调集10余万兵力,对长沙发动第三次进攻。
中国军队在薛岳指挥下,进行顽强抵抗。
中国军队与日军进行了激烈的攻防战,最终日军被迫撤退。
3. 意义。
- 第三次长沙会战的胜利,在国内外产生了积极影响。
它增强了中国军民抗战必胜的信心,也在国际上提高了中国的威望。
八年级上册历史笔记
第一单元: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第一课:鸦片战争一、鸦片的危害1、白银大量外流;2、人们身心健康受到严重摧残3、军队战斗力消弱;二、虎门硝烟:1、时间:1839年6月3日到25日———————————2、人物:林则徐———————————3、当朝皇帝:道光帝—————————4、地点:虎门————————5、意义:虎门硝烟是中国禁烟运动的重大胜利,它打击了外国侵略者的气焰,表明了中国人民维护民族尊严的决心。
三、鸦片战争:1、时间:1840年6月到1842年8月2、发起国:英国3、英雄人物:关天培、陈化成4、英雄事迹:广州三元里人民抗英5、结果:失败四、《南京条约》1、时间:1842年2、性质:不平等3、内容:①、割让香港岛;②、赔款2100万元;③、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出通商口岸;④、英商在华进出口货物应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4、附件:①、获得了领事裁判权;②、片面最惠国待遇;③、在通商口岸租地建屋并永久居住等特权。
五、鸦片战争的影响:1、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六、社会矛盾:1、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2、资本主义列强与中华民族的矛盾激化,成为最主要的矛盾。
七、任务:中国人民肩负着既反对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又反对本国封建统治的重任。
第2课火烧圆明园和太平军抗击洋枪队一、第二次鸦片战争:1、目的:为了取得更多的侵略权益,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2、起止时间:1856年到1860年10月3、发起国:英、法;帮凶:俄、美;4、1860年10月初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5、签订《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时间:1860年10月下旬内容:①、外国公使常驻北京;②、增开11个通商口岸;③外国商船可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④外国人可入内地传教经商;⑤割让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⑥给英法巨额赔款等。
6、影响:是中国但殖民地化程度加强了。
二、俄国割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俄国共割占中国领土150多万平方千米是近代侵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
2022年八年级上册历史人教版全书笔记
2022年八年级上册历史人教版全书笔记有哪些
一、宋朝
1.宋朝学术繁荣
(1)宋朝发展国学:以五代及南朝四大经学家——《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的注释文学的学习为基础,赋予国学以新的学术
形态;
(2)宋朝发展法学:临安宋初,朱熹成立礼学习院,由朱熹编撰的《四
书章句》,成为宋朝法学的基础;
(3)宋朝发展医学:《伤寒杂病论》、《金银花露误》、《本草纲目》
等医药类书籍;
(4)宋朝发展数学:子叶建立《算学新书》,用以取代《九章算术》;
(5)宋朝发展军事:《廉颇蔺相如列传》、《孙子兵法》等军事典籍。
二、蒙古入关
1.蒙古外交政策
(1)1206年,努尔哈赤被选丰元金王,统一蒙古诸部,建立蒙古国。
(2)努尔哈赤发表了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外交政策——“求和,非攻”,意思是主张通过谈判减少冲突,谋求和平;
(3)蒙古军队也大力发展,除建立新蒙古帝国外,还派兵南进攻扰,
对抗宋朝军队。
三、明朝之四世同堂
1.明四世同堂的形成
(1)朱元璋传位时,为保护国家的稳定,允许子孙同时代臣,从而形成了“四世同堂”;
(2)明四世同堂实施了统治“自上而下”的制度,在朝廷中建立各类子女分位的序列,使其获得朝廷官职的权利;
(3)明四世同堂普遍采取宿臣方式,将私亲兼请为官,把家训引入官职。
历史八年级上册第十二课笔记
历史八年级上册第十二课笔记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1. 背景。
- 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虽然建立了,但是封建思想依然根深蒂固。
就像一棵大树,表面上政权换了,但是树根(封建思想)还在土里扎得很深呢。
比如说,很多人还留着辫子,这辫子可不光是头发的问题,它象征着旧的封建传统对人们思想的束缚。
-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掀起了一股尊孔复古的逆流。
那些军阀们想通过尊崇孔子,恢复旧的礼教来巩固自己的统治。
这就好比是想把已经开始走向现代的中国又拉回到封建的老路上。
- 西方民主、自由、平等、博爱等思想观念传入中国,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受到启发,觉得中国必须来一场思想文化的变革,才能真正走向进步。
2. 开始标志。
3. 代表人物及阵地。
- 代表人物。
- 陈独秀:那可是新文化运动的旗手啊。
他的思想很激进,大声呼吁民主与科学,就像一个呐喊者,想把沉睡的中国人叫醒。
- 鲁迅:他就像一把锋利的手术刀,对封建礼教进行深刻的批判。
他笔下的孔乙己、阿Q等人物,把封建礼教下中国人的麻木、愚昧刻画得入木三分。
- 胡适:他提倡白话文运动,主张用通俗易懂的白话文代替文言文。
就像要把那扇把知识和大众隔开的文言文大门给推倒,让知识能够走进普通百姓的生活。
二、新文化运动的内容。
1. 提倡民主,反对独裁专制。
- 民主就是要让人民当家作主,不再受封建专制的压迫。
以前老百姓就像被关在笼子里的小鸟,没有任何政治权利,现在要打破这个笼子,让人民能够参与国家事务。
2. 提倡科学,反对迷信盲从。
- 当时社会上迷信现象很严重,什么跳大神啊之类的。
科学就像一个照妖镜,要把这些迷信的东西都给揭露出来。
比如说生病要去看医生,而不是找巫婆神汉。
3. 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 旧道德就是封建礼教那一套,什么三纲五常啊,对人性的压抑可严重了。
像妇女裹脚这种陋习,就是旧道德对女性的迫害。
新道德就是要尊重人性,男女平等。
男人不再是高高在上的一家之主,女人也能走出家门,接受教育,参与社会活动。
八年级上册第七课历史笔记
八年级上册第七课历史笔记一、早期殖民活动1. 定义:殖民活动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通过征服、占领、移民等方式,控制和管理另一个国家或地区。
这些殖民地通常成为宗主国的原材料供应地和商品销售市场。
2. 早期殖民国家: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等。
这些国家在15世纪末和16世纪初开始进行殖民活动,通过控制新的贸易路线和寻找新的资源,促进了自身的发展和扩张。
3. 殖民活动的原因:随着新航路的开辟,欧洲国家开始探索和控制新的贸易路线,寻找新的资源和市场。
同时,资本主义的发展和竞争也促进了殖民活动的兴起。
殖民活动成为欧洲国家争夺世界市场和资源的重要手段。
4. 殖民活动的手段:主要包括征服、占领、移民、贸易等。
征服和占领使欧洲国家能够控制殖民地的资源和市场;移民使欧洲国家能够在殖民地建立稳定的人口基础;贸易则使欧洲国家能够与殖民地进行经济交流和利益获取。
5. 殖民活动的影响:一方面,殖民活动促进了欧洲国家的扩张和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殖民活动也带来了掠夺和压迫,对殖民地的文化和人民造成了极大的破坏和影响。
殖民地的资源被宗主国大量掠夺,人民被剥夺了基本的人权和自由。
二、欧洲宗教改革运动1. 背景:15世纪末16世纪初,欧洲天主教会的腐败和专制引起了人们的不满和反抗。
同时,新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也要求摆脱天主教会的控制和压迫。
这些因素共同推动了宗教改革运动的兴起。
2. 主要改革家:马丁·路德、加尔文等。
他们在宗教改革运动中提出了新的宗教思想和改革方案,成为宗教改革运动的重要推动力量。
3. 主要改革内容:反对教皇的权威,主张宗教信仰自由和平等;反对天主教会的腐败和专制,主张建立廉洁教会;反对天主教会的繁琐仪式和迷信行为,主张简化宗教仪式和崇尚科学。
这些改革措施为新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反封建斗争提供了思想武器。
4. 影响:宗教改革运动推动了欧洲社会的思想解放和文化发展,同时也促进了新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反封建斗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上册历史书笔记
1. 鸦片战争(1840-1842):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对外战争,标志着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这场战争的主要原因是英国向中国非法走私鸦片,引发了中英之间的贸易战和政治冲突。
2. 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第二次鸦片战争是英法联军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而发动的又一次侵略战争。
这场战争引发了中国的内部动荡和政治变革,加速了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进程。
3. 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甲午中日战争是19世纪末日本对中国发动的一场侵略战争,也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重要的对外战争。
这场战争对中国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
4. 抗日战争(1937-1945):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为了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而进行的一场民族解放战争。
这场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最伟大的反侵略战争之一,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反侵略战争。
5. 国共内战(1946-1949):国共内战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解放战争和国民党领导的反人民解放战争的简称。
这场战争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解放军的胜利而结束,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胜利。
6. 新中国的成立(1949):新中国成立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胜利,开始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新时期。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开始了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进程。
7. 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1956):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是中国历史上一次重要的社会变革,标志着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
这一时期,中国实行了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建立了社会主义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制度。
8. 改革开放(1978至今):改革开放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一次重大的经济和政治体制改革,旨在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推动中国的现代化建设。
这一时期,中国实行了农村改革、城市改革、经济体制改革等一系列改革措施,推动了中国的经济快速发展和政治稳定。
9. 抗日战争的胜利(1945):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人民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胜利,标志着中国人民为民族独立和解放而进行的英勇斗争取得了重大胜利。
这场战争激发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