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初中数学教学方法探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课标下初中数学教学方法探讨
国家对基础教育工作给予了足够的重视,提出了基础教育要重视素质教育,并要求基础教育应有利于培养能够适应新时代需要和善于应对全新挑战的勇于开拓的人才。
已有的实施了很多年的基础教育体系和教材结构,已经不能适应新的需要,基础教育观念更新、教材改革势所必行。
新的课程标准的实施也再次吹响了教学改革的号角,课堂教学模式的革命已悄然展开,而我们正是这次革命的先头部队。
我有幸使用了“新教材”,研究、领会了“新课程标准”,悉心钻研了新教材,并通过几个学期的实践,深受启发,获得了许多经验和体会。
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有效地获取知识和技能,从而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和健全人格的形成。
围绕这个目的,人们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探索着各种有效的教学方法。
而教学法的各种体系中,有两大对立的派别----“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法”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法”。
作为数学教师,我们应该冷静下来思考,中学数学教育究竟应该关注什么?同时也有很多的学生仍在质疑,学数学到底有什么用?他们对自己在数学上下那么多的精力感到惋惜,对自己在数学上的天赋的能力产生怀疑与反思。
中学数学教育最应该关注什么?数学教育应该关注思考,关注生存。
思考发轫于生存,更好更深的思考才有可能更好的生存。
数学是抽象出的关于秩序与模式的学科,是对世界与生活的理性思考及终值判断。
而长期以来我们的学生关注的却是大量繁杂的公式,陷入了题的海洋,并乐此不疲。
而很少有学生从这些枯燥的内容里获得对客观事物和生活的观察与认识,以及对理性精神的认同、强化与提升。
数学不但没有起到明智的作用,反而使学生丧失了学习数学的兴趣。
所有的老师都认同这样一个观点即数学主要是培养逻辑思维能力的,但随之带来的负面效应是数学学的不好,就是说明逻辑思维能力差,进而表明智商低。
就如何做好初中数学的教学,以下分几个方面阐述个人的看法和体会。
一、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要渗透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
新课标《教学大纲》把数学思想、方法作为基础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大纲中明确提出来,这不仅是大纲体现义务教育性质的重要表现,也是对学生实施创新教育、培训创新思维的重要保证。
所谓数学思想,就是对数学知识和方法的本质认识,是对数学规律的理性认识。
所谓数学方法,就是解决数学问题的根本程序,是数学思想的具体反映。
数学思想是数学的灵魂,数学方法是数学的行为。
运用数学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感性认识不断积累的过程,当这种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序时就产生了质的飞跃,从而上升为数学思想。
首先要明确基本要求,渗透“层次”教学。
《教学大纲》对初中数学中渗透的数学思想、方法划分为三个层次,即“了解”、“理解”和“会应用”。
在教学中,要求学生“了解”数学思想有:数形结合的思想、分类的思想、化归的思想、类比的思想和函数的思想等。
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不仅应该使学生能够领悟到这些数学思想的应用,而且要激发学生学习数学思想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通过独立思考,不断追求新知,发现、提出、分析并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其次要从“方法”了解“思想”,用“思想”指导“方法”。
在初中数学中,许多数学思想和方法是一致的,两者之间很难分割。
它们既相辅相成,又相互蕴含。
只是方法较具体,是实施有关思想的技术手段,而思想是属于数学观念一类的东西,比较抽象。
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加强学生对数学方法的理解和应用,以达到对数学思想的了解,
是使数学思想与方法得到交融的有效方法。
再次要遵循认识规律,实施创新教育,教学中应遵循以下几项原则:一是渗透“方法”,了解“思想”。
将数学知识作为载体,把数学思想和方法的教学渗透到数学知识的教学中。
教师要把握好渗透的契机,重视数学概念、公式、定理、法则的提出过程,知识的形成、发展过程,解决问题和规律的概括过程,使学生在这些过程中展开思维,从而发展他们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形成获取、发展新知识,运用新知识解决问题。
在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过程中,教师要精心设计、有机结合,要有意识地潜移默化地启发学生领悟蕴含于数学之中的种种数学思想方法,切忌生搬硬套,和盘托出,脱离实际等错误做法。
二是训练“方法”,理解“思想”。
数学思想的内容是相当丰富的,方法也有难有易。
因此,必须分层次地进行渗透和教学。
这就需要教师全面地熟悉初中三个年级的教材,钻研教材,努力挖掘教材中进行数学思想、方法渗透的各种因素,对这些知识从思想方法的角度作认真分析,按照初中三个年级不同的年龄特征、知识掌握的程度、认知能力、理解能力和可接受性能力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分层次地贯彻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
三是掌握“方法”,运用“思想”。
数学知识的学习要经过听讲、复习、做习题等才能掌握和巩固。
数学思想、方法的形成同样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只有经过反复训练才能使学生真正领会。
另外,使学生形成自觉运用数学思想方法的意识,必须建立起学生自我的“数学思想方法系统”,这更需要一个反复训练、不断完善的过程。
四是提炼“方法”,完善“思想”。
教学中要适时恰当地对数学方法给予提炼和概括,让学生有明确的印象。
由于数学思想、方法分散在各个不同部分,而同一问题又可以用不同的数学思想、方法来解决。
二、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首先是使学生对学习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这是学习动力的源泉。
尔后,是激发学习动机的技术性问题,即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以培养学习兴趣为核心,全方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一是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巧设悬念,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
欲望是一种倾向于认识、研究、获得某种事物的心理特征。
在学习过程中,可以通过巧设悬念,使学生对某种知识产生一种急于了解的心理,这样能够激起学生学习的欲望。
二是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引起认知冲突,引起学生的注意。
认知冲突会引起学生的新奇和惊讶,并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关心,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
三是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给予成功的满足。
兴趣是带有情绪色彩的认识倾向。
在学习中,学生如果获得成功,就会产生愉快的心情。
这种情绪反复发生,学习和愉快的情绪就会建立起较为稳定的联系,学生对学习就有了一定的兴趣。
四是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进行情感交流,增强学习兴趣。
教师应加强与学生感情的交流,增进与学生的友谊,关心他们、爱护他们,热情地帮助他们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
作学生的知心朋友,使学生对老师有较强的信任感、友好感、亲近感,那么学生自然而然地过渡到喜爱你所教的数学学科上了。
五是在初中数学教学中适当开展竞赛,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适当开展竞赛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争取优异成绩的一种有效手段。
通过竞赛,学生的好胜心和求知欲更加强烈,学习兴趣和克服困难的毅力会大大加强,所以在课堂上,尤其是活动课上一般采取竞赛的形式来组织教学。
三、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造性思维。
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创造精神,首先必须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
重建新的以学生为在中心的价值取向,要求教师树立新的教学价值观,把学生当作生命体,而不是认知体,以学生的生命发展为终极指向。
在教学设计中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在教学过程中不仅注重全体学生的发展也注重个体的同时发展,让每一个学生的生命活力都得到焕发;在教学评价中不仅重视知识、技能达成,更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使学生身心整体发展,关键核心在于培养学生自主性、合作性和研究性学习,尤其在教学中是否真正意义上开展研究性学习,是能否更有利于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关键。
其次要注重发展学生的观察力,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基础。
再次要提高学生的猜想能力,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关键。
最后要指导学生研究问题,炼就学生质疑思维能力,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重点。
四、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有一个新的作业观。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作业是学生进行学习最基本的活动形式,学生数学概念的形成、数学知识的掌握、数学方法与技能的获得、学生智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都离不开作业这一基本活动。
而长期以来,教师较多地偏重作业使学生形成解题技能技巧的操练功能,重视作业的短期功利价值,不太顾及长远的教育价值。
首先应明确作业的功能目标。
教师设计作业的重要目的是为了学生掌握某一学科的知识内容,形成某方面的解题技能,但具有这样的目标是远远不够的。
学生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因而作业设计时更应把培养学生各种能力和创造精神的目标纳入其中,从实际出发,多层次、多角度、立体化地确定作业目标。
其次要开放性设计作业的形式和内容,使学生的学习走向社会、走向生活作业设计应紧贴学生的生活,符合学生实际生活环境,使“数学生活化”。
应将数学、语文、科技、美术、音乐等学科知识融为一体,并通过丰富多彩的形式表现出来,才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创造热情。
最后是要全面、公正、艺术地评价学生的作业,使学生创造热情更加高涨。
教师对学生的作业进行全面、公正、艺术的评价,能起到激励、触动的作用。
因此,在批改作业时,既要客观公正,又要灵活艺术地评价。
一是摒弃“单一”的对错评价,提倡“多向”的优劣评价。
聪明的教师总是能抓住学生身上某一闪光点对其进行恰如其分的表扬,激起学生对学习的热情。
对学生的作业评价也应如此,不仅要评价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还要评价意志、品质、兴趣和习惯等因素,评价学生在作业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创造意识、创新习惯。
有优点原则地大加赞赏,有缺点则旁敲侧击,既保护了学生自尊心,又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
二是“轻视”作业结果,“重视”作业过程,对学生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的学习过程,关注学生学习的水平。
教师不应以作业的正确与否作为恒量学生作业唯一标准,应该看他是怎样想的,是怎样做的。
同样一个答案,有的方法简捷,有的方法繁琐,有的学生自己动脑筋的结果,而有的则是家长的“杰作”。
如果给同样一个评价,就有失公正,这样也会大大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新精神。
三是采取多种作业评价方式,机智艺术地处理学生的作业,作业评价不能以教师打一个等第、写一段评语为唯一模式,它应该是立体的、互动的、多向的,我们更应注重学生的集体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