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大2017版】[0685]《土地资源学》网上作业及课程考试复习资料(有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大2017版】[0685]《土地资源学》网上作业及课程考试
复习资料(有答案]
[0685]《土地资源学》第一批
[填空题]
1、土地的特性有土地面积的、土地位置的、土地质量的、土地利用的、土地用途的、土地的不可代替性、土地的社会性。

2、土壤具有明显的地带性:、经度地带性和。

在不同区域的土壤类型,由于受地方性地形、、母质、水文或因素的影响而呈一定的规律的分异,称为土壤。

3、根据降水变化全国从东南到西北依次可分为湿润区、半湿润区、半干旱区和干旱区。

400mm等降雨量线在土地利用上的意义是。

800mm等雨量线在土地利用上的意义是。

4、地学要素为因素,主要是使区域内的光、温、水、土四大要素在大的气候规律控制下进行了重新的,从而产生了不同的土地资源类型和土地利用方式。

地表水主要有河流、湖泊、、沼泽等。

地下水和地表水对土壤肥力(土性)具有。

5、影响土地资源社会属性的要素主要
有:、、、土地政策与法规、资源与环境政策等。

6、土地资源调查的基本内容包括:、、质量、、分布及利用现状。

7、一片森林被火烧以后,由迹地→森林,土地类型演替类别主要包括自然演替、、、。

8、土地评价的评价实质:。

9、土地类型三名法是以、、为主来命名的。

参考答案:
1、有限性、固定性、动态性、永续性、多用性。

2、纬度地带性、垂直地带性。

地貌、人为活动、地域分布规律。

3、以西、以北为牧区,以东、以南为农业区,以北――旱作(雨养)农业,以南――水田农业。

4、区域性、组合分配、冰川、两面性。

6、土地类型、数量、权属。

7、时间演替、正向演替、节律性演替。

8、鉴定土地质量的好坏。

9、植被、土壤、地貌。

第二批
[论述题]
1、解释土地资源、土地、土地类型、土地类型的演替等概念?
2、辨析土地与土地资源;土地类型与土地资源类型;比较土壤、土地与国土?
3、简述土地资源学与土地经济、土地利用、土地管理学间的关系
参考答案:
1、土地资源指在一定的技术条件和一定时间内可以为人类利用的全部土地,或指当前和可预见的将来对人类具有利用价值的全部土地。

土地是大气对流层的下部至地壳一定深度的立体空间内有关自然要素和人
类活动形成的自然经济综合体。

它包括地貌、岩石、水文、土壤和生物等组成要素。

土地类型是指景观形态特征和土地的自然、社会、经济属性相对一致的一系列空间单元。

土地类型的演替是指土地类型在其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中,受到各种地理过程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当各种自然,人为因素作用强度达到一定程度或作用时间到达某一时段时,土地类型属性发生变化的过程,而一种土地类型向另一种土地类型演变的过程。

2、土地与土地资源是有区别的。

土地的概念是我们所研究的客观对象的总称,它包括了一切类型的土地;而土地资源则是从土地所具有的资源利用价值的角度来阐述其具体涵义,
它的分类一般要经过对土地的资源价值和利用功能的评价以后,才能确定其是一种什么样的土地资源,如宜农土地资源、宜林土地资源、旅游用地、交通用地等等。

因此,从概念的外延上讲,土地的范畴比土地资源范围更广,而从概念的内涵上来看,土地资源的内容比
土地更具体。

土地类型与土地资源类型的关系源于土地与土地资源的关系;土地类型划分依据是景观形态特征、自然和社会、经济属性,土地资源类型划分依据是土地属性和利用价值;土地类型分类的结果是土地资源类型划分的基础;土地类型强调综合属性,土地资源类型强调可利用性和利用价值,土地类型包括了土地资源类型。

相同的土地类型应具有大致相同的生产力、适宜性等。

土地是指大气对流层的下部至地壳一定深度的立体空间内有关自然要素和人类活动形成的自然经济综合体,它包括地貌、岩石、水文、土壤和生物等组成要素;土壤是土地的构成部分中诸多自然因素的一种;国土是指一个国家主权管辖的地域空间的总称:领土、领空、领海。

土地的概念要狭窄一些,海洋不包括在土地范围之内。

土地是一个学术上的概念,国土是一个政治概念,二者是在不同层面上作出的不同定义。

3土地资源学、土地经济学是土地科学的理论基础,为土地利用和土地管理提供理论依据;土地利用是目的,是为了持续发展生产并持续获取需要的各类产品;土地管理是国家为达
到土地利用目标而采取的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等综合管理措施的手段
第三批
[填空题]
1、联合国粮农级织的《土地评价纲要》评价系统包括、、适宜亚类、适宜单元四个等级。

土地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在层次上分为、和具体指标三级,根据指标的不同性质和运用目
的,又分为土地经济效果(土地生产率)、和指标三类。

2、土地评价的基本特征: 。

3、土地资源生产潜力的层次包括光合生产潜力、、光温水生产潜力、。

是土地生产潜力的上限值;光温水生产潜力又叫气候生产潜力、又叫农业生产潜力,是土地生产潜力的下限值。

4、农业生态区法主要是按比例尺,通过、、地形图、水文图叠加
首先划分出生态区图和生态区图,然后再计算生态区的生产力。

5、土地区位是、和在空间地域上有机组合的具体表现。

6、影响土地资源特征的最主要的气候要素是)、温(热
量)、三个方面。

衡量热量的指标主要是温度、、无霜期、生长期、与多年极端低温平均值。

相似的在不同地区存在问题。

7、土地沙漠化是指在干旱、旱、地区,人类对土地的不合理开发利用,破坏了,地面失去覆盖,使非沙漠地区出现以风沙活动、沙丘起伏为主要标志的景观的环境退化过程。

8、土壤具有明显的地带性:纬度地带性、经度地带性和。

在不同区域的土壤类型,由于受地方性地形、、母质、水文或因素的影响而呈一定的规律的分异,称为土壤。

多数农作物最适宜的土壤酸碱性为。

9、土地开发整理是指在一定区域内以为依据,以为手段,实现对土地利用进行,改善生态环境的综合措施。

参考答案:
1、适宜纲、适宜类、指标类、指标组、指标类、土地经济分析和土地经济效果分析。

2、比较土地利用的要求和土地质量的水平。

3、光温生产潜力、光温水土生产潜力、光温生产潜力、光温水土生产潜力。

4、气候图、土壤图、光温土、光温水土。

5、自然要素区位、经济区位和交通区位。

6、光(太阳辐射)、水(降水)、积温、积温不等效。

7、半干旱、多风、植被、沙漠。

8、垂直地带性、地貌、人为活动、地域分异规律、弱酸性至弱碱性。

9、规划确定的目标和用途、行政经济法律工程技术、调整改造综合整治。

第四批
[论述题]
1、论述土地污染防治措施?
2、论述基本农田保护的意义?
3、论述水土流失原因及防治措施?
参考答案:
1、一是控制和消除工矿业"三废”排放;二是推广生物防治技术和综合防治病虫害的新措施,逐步减少农药用量和使用高效低毒易分解的农药;三是推广平衡施肥法,防止地下水的硝态氮污染和富营养化;四是对于已经污染的耕地,可以采取剥离表土的措施去除污染,不能去除污染的耕地,要坚决退耕。

2、1)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需要。

2)减轻人地矛盾。

3)防止耕地总体质量下降。

4)减少耕地(特别是优质耕地的非农建设占用)占用
3、水土流失是指土壤受水力侵蚀(简称水蚀)、重力侵蚀和冻融侵蚀等而随地表径流或土壤水分损失的现象。

我国水土流失既有自然地理原因,也有社会经济原因。

水土流失的防治应该从侵蚀发生的机制着眼,对症下药,因地制宜采取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和生物工程措施。

工程措施主要通过修水平梯田、坡式梯田,降低地面坡度,截短坡长,减少土壤侵蚀。

不宜修梯田的地方,可以采取顺坡梯田、鱼鳞坑和等高耕作等水保耕作措施
生物措施就是通过种草植树,建设水土保持林,利用植被降低雨水对土壤的冲刷,这是恢复土地资源生产力的根本。

耕作措施可以通过作物留茬,增加地表盖度或燥度,减少降雨对地表的冲击,降低地表水流速,从而减少土壤侵蚀。

少耕免耕,秸秆还田,都能增强土壤的抗蚀性能。

第五批
[论述题]
1、名词解释,土地人口承载潜力,土地生产潜力的计算方法中机制法。

2、简述基本农田保护区耕地保护对策?
3、简述土地资源利用的发展阶段?
4、论述土地类型调查的意义?
参考答案:
1、1)土地人口承载潜力是指在一定生产条件下,土地资源的生产力承载一定生活水平下的人口限度。

2)土地生产潜力的计算方法中机制法是指根据作物生产力形成的机理,考虑光、温、水、土等生态因子及作物截光特征和光合途径的综合作用来估算作物生产潜力。

2、1)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2)加强耕地保护的宣传;3)强化耕地的行政、法律保护;
4)提高现有征地费标准;5)加强城市用地产出率指标管理――盘活存量土地;6)加大对耕地的投入。

3、按社会发展的不同时期土地与人之间相互关系的变化,可将土地资源利用分为四个阶段。

a人对土地依存关系的原始土地资源利用阶段;b土地与人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关系的自给型土地资源利用阶段;c土地与人之间的尖锐矛盾关系的商品型土地资源利用阶段;d土地与人之间和谐关系的可持续土地资源利用阶段。

4、a是全面收集编纂、存储土地信息的主要手段(自然属性资料、社会属性资料);b为土地评价提供基础资料地形图;c为国家和地区的农业区划土地利用规划、土地保护与开发提供基础资料;d有利于深化对地表自然地课分异规律的认识,为国家和区域制定土地资源管理对策提供依据。

第六批
[论述题]
1、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工作程序?
2、论述土地开发整理的重要性及农用地整理的任务和内容?
参考答案:
1、准备工作-外业调绘-内业工作-检查验收
(一)准备工作
组织专业队伍-制定工作计划-资料准备-用品
资料准备:各种专业图件与数字、文字资料,工作底图(地形图)(二)外业调绘
路线勘察-建立解译标志-室内预制-调绘(土地资源调查工作
核心)
(三)内业工作
转绘-面积量算-编图与图面整饰-成果整理
(四)检查验收
2、土地开发整理是指在一定区域内以规划确定的目标和用途为依据,以行政经济法律工程技术为手段,实现对土地利用进行调整改造综合整治,改善生态环境的综合措施。

a 重要性:1)土地整理是解决土地利用问题的必然选择;2)土地整理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3)土地整理是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4)土地整理是农业基础建设的重要内容。

b 任务:1)增加有效耕地面积;2)提高耕地质量;3)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

c 内容:1)调整农地结构、归并零散地块;2)调整农田整治及道路、沟渠等基本建设;3)农地改造;4)复垦废弃土地、开发宜农荒地;5)农村建设用地整理;6)规划地界、确定权属;7)改善环境,维护生态平衡。

第七批
[论述题]
单选题
1、土地分级指在对土地组成要素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通过自上而下合并或者自上而下划分,产生一些等级有高低,复杂程度有差异的()
A、土地类型
B、土地单位
C、土地分级
D、土地潜力
2、我国20世纪90年代土地利用分类系统一级包括耕地、林地、园地、农村居民点及独立工矿用地、交通用地、水域,以及()
A.荒草地
B.未利用土地 C、未利用地 D、沙漠
3、水土流失是关于地表的物质在()的作用下分离,破坏和运移
A 、地质内营力 B、地质外营力 C、压力 D、上升力
4、海拔高度对土地特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条件的再分配
A、海拔
B、土壤
C、地质
D、气候
5、土地的生态功能不包括()功能
A、支撑功能
B、生产功能
C、净化功能
D、养育功能
6、土地资源调查外业调绘前的准备工作不包括()
A、路线勘察
B、制作工作分类系统
C、室内预测
D、转绘
7、土地资源评价的主要依据是土地资源( )的高低
A 、生产力 B、特征 C 、承载力 D、经济效果
8、土地资源调查大致可分为土地条件调查和()
A、地类调查
B、地质调查
C、土地利用现状调查
D、实地调查
9、FAO土地适宜性评价系统分四级,即纲、级、( )、单元。

A、亚级
B、类
C、型
D、属
10、3S技术是土地资源学中运用广泛的技术手段,它不包括()
A 、GIS B、GPS C 、RS D、CAD
11.土地资源指在一定的技术条件和一定时间内可以为人类利用的全部土地,或指当前和可预见的将来对人类具有的全部土地。

A.利用价值
B.经济价值
C.生产价值
D.资源价值
12.生物多样性不包括:
A.遗传多样性
B.物种多样性
C.基因多样性
D.生态系统多样性
13.土地纲以影响土地地带性分异的水、热、气候因子组合特征为分类依据,具体指标为干燥度和( )积温。

A. ≥5℃
B. ≥10℃
C. ≥15℃
D. ≥20℃
14.我国新的土地利用现状分类系统大致可分为三大类,其中不包括:
A.农用地
B.建设用地
C.未利用土地
D.未利用地
15.土地资源动态监测是对土地资源的自然、社会、经济属性的变化方向、速度、等进行监测。

A.特性及其周期性
B.特性及其规律性
C.结构及其周期性
D.结构及其规律性
16.土地污染的原因不包括以下哪一项:
A.氟利昂的过多使用
B."工业三废”的排放
C.大量化肥和农药的施用
D.塑料地膜使用
17.土地经济适宜性评价:在土地自然适宜性评价的基础上,根据经济学的标准,应用计量经济方法,评价的适宜程度的过程
A.土地生产方式
B.土地调查方式
C.土地投入方式
D.土地利用方式
18.我国土地类型分类系统中,以具有相同景观为分类依据,根据土属类型、植被种群或利用方式划分的分类是()
A.土地纲
B.土地类
C.土地相
D.土地型
19.在土地资源类型调查中,下列不属于土地面积量算方法的是()
A.解析法
B.实地丈量法
C.图解法
D.仪器法
20.下列不属于土地资源潜力的测算方法的是(A)
A.调查法 B.实验法 C.典型调查分析 D.及执法
21.我国国标土地利用现状分类系统中,下列不属于耕地二级分类的是()
A.水田
B.水浇地
C.菜地
D.旱地
2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无计划的滥建居民点、厂房、窑厂是影响土地生态系统实现良性循环的因素之一
B.土地生态系统是封闭的静态系统
C.土地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和补偿功能
D.土地生态系统是多层次结构的复杂系统
23.关于我国土地资源科持续利用的管理对策,错误的是( )
A.完善土地管理制度
B.严格控制人口增长
C.实施土地资源宏观生态开发
D.减少对中低产田土的投入
参考答案:
1B 2B 3B 4D 5B 6D 7A 8C 9A 10D 11A 12C 13B 14C 15B 16A 17D 18C 19B 20A 21C 22B 23D
第八批
[论述题]
多选题
1.土地经济分析指标类中,生产资料消耗指标组有()等指标。

A.土地经营集约化水平
B.单位面积播种量
C.单位面积土地拥有资金量 D单位面积施肥量
2.土地类型发生演替的原因有:()
A.社会演替
B.人为演替
C.自然演替
D.时间演替
3.植被生态环境效应有:()
A.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B.调节气候,保护环境
C.防风固沙,保护农田
D.固结土体,改善土壤理化性质
4.耕地保护的内容有:()
A.耕地数量的保护
B.耕地地力的保护
C.耕地环境的保护
D.耕地作物的保护
5.土地资源利用的阶段有:()
A.原始型阶段
B.自给型阶段
C.依存型阶段
D.商品型阶段
E.可持续阶段
F.协调型阶段
6.美国农业部土地潜力评价系统分为()
A.潜力级
B.潜力亚级
C.潜力组
D.潜力单元
7.粮食安全对耕地保护的要求()
A.扩大耕地面积
B.增加单位面积耕地的产量水平
C.增加粮食进口量
D.增加粮食出口量
8.构成土地资源的自然要素有( )
A.气候
B.地质地貌
C.土壤
D. 生物
E. 区位条件
F.水文
9.可持续土地利用主要表现为土地资源利用中的数量和质量的可持续性。

持续性包括()。

A、存在形式的可持续性
B、物质生产能力的可持续性
C、经济效益的可持续性
D、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
10.土地退化是指在各种自然因素,特别是人为因素的影响下,所发生的土地质量及其可持续性下降,甚至完全丧失的()的过程
A 、物理 B、化学 C 、植物学 D、生物学
11.影响土地资源社会属性的要素主要有()
A.人口
B.土地制度
C.社会需求
D.土地政策与法规
E.资源与环境政策
12.我国土地分类系统是()
A.土地纲
B.土地类
C.土地型
D.土地相
E.土地面
13.土地类型划分的原则有( )
A.自然发生学原则
B.主导因素原则
C.实用性原则
D.综合性原则
E.制表的互斥性、明确性、针对性和层次性
14.土地资源调查的基本内容大体分为()
A.土地利用调查
B.土地类型调查
C.土地面积调查
D.土地权属调查
15.根据评价目的可将可将土地资源评价分为哪几类()
A.土地自然适宜性评价
B.土地综合评价
C.土地生产潜力评价
D.土地经济评价
16.我国试行土地利用现状分类系统中耕地包括灌溉水田()
A 、水浇地
B 、旱地
C 、菜地
D 、望天田
17.下列哪些属于土地的资源特性()
A.生产性
B.区域性
C.动态性
D.不可更新性
E.有限性
F.可替代性
G.多功能性
参考答案:
1.ABD
2.BC
3. ABCD
4.ABC
5.ABDE
6.ABD
7.ABC
8.ABCDF
9.ABCD 10. ABD 11.ABCDE 12.ABCDE 13.ABCDE 14.ABD 15.ACD 16. ABCD 17.ABCEG。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