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新课程新高考对接,提高高中语文教学质量——高一二语文教学建议 PPT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要减轻学生繁重的课业负担,但绝不意味着 对学生和教师的要求降低了。
提倡各级各类学校协调发展,但是绝不意味 着让学校丢掉优势,学校要办出特色、形成 风格、争创一流。
(2006年8月22日国务院教育工作座谈会)
做好新课程新高考对接
⑴研究课程和高考的相关性,明确教学要求。 ⑵全面实施课程,突出教学重点。 ⑶以使用教材为研究重点,下移教学重心。 ⑷改革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提高教学效益。
活动范围决定活动规模: 班级→学校→家庭→社会
⑸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效果
由于活动的需求,学生必须阅读更多的书刊,通过各 种渠道查阅资料,学会搜集、提取、概括、归纳、整 合信息;学习与人交流、沟通,学习倾听和说服,学 会口头和书面表述自己的见解,在活动中学习写作各 种文体的文章。
通过这种综合的、立体的、开放式的近乎“实战”的 语文学习活动,学生的阅读量、写作量远远超过单一 的必修课程, 提高了多方面的语文能力,培养了学生 的语文综合素养。
必修4 /4
常用文体写作、选修二 /2
高二上学期
高二下学期
第5学段 第6学段 第7学段
第8学段
必修5 、唐宋散文 唐诗宋词元曲选读、短篇小说欣
选读/4
赏或传记选读(新闻阅读与写作) /4
常用文体写作、语言文字规范与应用 /2
⑶注意引导学生选学选考
语文:必修+选修→必考 +选考
①2007高考情况
第三单元 散文
⒉品读重点:
⑴丰富的细节描写。赏析包括景物、人物 细节的描写如何触动作者的心扉。
⑵生动的语言描写。学习运用整句散句、 叠词叠字,运用比喻、拟人、通感以及象征 等手法;体味其或清新或朴实或古雅的语言 风格。
⒊学习锤炼语言,积累并学习写一些精警的语 句。结合《常用文体写作》8课学写散文。
反映了我市新高考备考的效果; 体现了我市高中教学的质量; 展示了我市基础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态势。

新高考的大体面目已见端倪; 2008年应该有所调整,但近几年将相对稳定。
课标和考纲比较
⒈目标:全面育人
⒈目标:择优选拔
⒉方式:教学
⒉方式:书面考试
⒊要求:
⒊要求:
三种重要能力(横)—— 六个能力层级(纵)——
⑴以活动为核心整合课程:
必修活动+选修二+研究性学习活动
⑵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的特性:
语文性、实践性、综合性 ——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
⑶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三原则
①以阅读为活动的基本支撑; ②以自主、合作、探究为活动的主要学习方
式; ③以提高表达交流能力为活动的落脚点。
⑷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规模的控制
容量:覆盖面有限(如阅读,不可能考查多种 文体,而且只能考查短文)
环境:试场(不可能查阅资料、搜集信息,讨 论交流)
温家宝:
提高教育质量,应该成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 期内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点。要深化教 育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搞好中小学课程 改革,进一步全面理解素质教育。
考试和考核必须具有全面性、综合性和经常 性。
⑴指导阅读:以4课为例,学习传记阅读方法。 ⑵自读分析:5~7课。自主合作归纳各课特点。 ⑶比较总结:
总结各篇课文的异同——“同”之处,便是传记 的共同特点;“异”之处,便是此文的特点,也即 传记的个性特点。 ⑷练习训练:以8课作为题料,命题练习。
第一单元 认识自我
活动重点: 从生养自己的社会中寻根溯源,剖析自我,
《2007高考(广东卷)语文考试大纲说明》
试卷以合格的大学新生应该具备的语文 基础与能力为主要考查内容,针对近年来考 生语文水平实际情况和高等学校对新生语文 水平的反馈意见,着重加强对汉语言文字规 范掌握及实际应用能力的考查。
高考试卷结构、赋分统计
(加选考全卷按165分计)
应用:共129分,占78. 18%。 审美:10题(古诗鉴赏,6分),四题(16、
选考文学类占31.02%;平均7.08分,难度0.472; 选考实用类占68.98%,平均7.57分,难度0.505 。
比文学类高0.49分。
②选学选考考虑要素
学力+兴趣+未来发展方向+学校条件
07届针对选考内容的三种排课选择
①学生自主选学一类,学校安排走班教学;
优:学生专攻一类,精力集中,负担轻,可能学好些。 劣:学校安排麻烦,考题难度未卜,学生自主选择困难。
选修课程是对必修课程的拓展与提高。 ——学生自主的选择和个性的发展。
⑵必修和选修课程的安排
必修相对集中,与写作搭配教学 古今模块可以交错教学 语言文字运用分散落实教学
07~08学年度普高语文课程开设意见
高一上学期
高一下学期
第1学段 第2学段 第3学段
第4学段
必修1 /4 必修2 /4 必修3 /4
江、吉林、河北、湖南、河南10省区
陈至立:
⒈新课程总的方向是正确的,必须坚持改革。 ⒉改革不允许失败,也失败不起。 ⒊新课程也不是十全十美的,需要在实验的过
程中逐步完善。
我们是新课程实验的实施主体,除了排除万 难建设新课程,别无选择。
2007年新课程新课标高考:
检验了三年来我市新课程实验实施的策略和措 施;
②学校只选一类,学生服从安排;
优:学校教学和管理集中,(同上) 劣:学生没有自主选择,考题难度未卜,隐患较大。
③学生通选通学,教师指导各有侧重;
优:选修模块共性和个性,综合素养可能提高。 劣:学生负担重,课时安排困难;考试时可能难以决断。
⒉以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为平台, 整合多种语文课程。
㈡文学类文本阅读要求:
⒈概括分析内容
①概括作品主题;②体会语句的含意;③赏析作品内涵,从 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 ④分析作品结构。
⒉赏析评价特色
①分析其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②品味精彩 语句的表现力; ③赏析作品形象及其艺术表现力;④ 注重审美体验,评价作品审美取向。
3.评价探究意旨 ①理解作品反映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②探讨作品中
学习重点:恬吟密咏,品味鉴赏 教学建议: 精读:14~16课,适当增加一些必要的注释,进
行必要的疏导,培养初步的诗歌鉴赏、评价能力。 诵读:17~19 课。教师适当点拨,强调熟读成
诵,提倡在自主揣摩领悟的基础上合作探究。 练习:选几首短诗,命题练习。
第二单元 传记
学习重点:把握实用类文本阅读要求。 教学建议:整体阅读,比较异同
完善新课程新高考对接, 提高高中语文教学质量
—高一二语文教学建议
2007年9月17日
一、完善新课程新高考对接,
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进程
2004:山东、广东、海南、宁夏4省区 2005:江苏 2006:辽宁、天津、安徽、浙江、福建5省市 2007:陕西、广西、山西、江西、四川、黑龙
高考:
更多考虑考试的公平和公正,命题、答题 和评卷的操作性,既要体现课程改革的成果, 又要有一 形式:纸笔考试(不能全面考查语文素养,如 口头表达水平)
时间:150分钟(不允许深思熟虑,如只能考快 速作文,只能考快速阅读之后,即时探究思维 的能力。)
17题,9分)。共15分,占9.09%。 探究:四题(18、21题,12分)共12分,占
7.27%。 识记:1题(字音,3分),11题(默写,6
分)。共9分,占5.45%。
⒉语文基础的内涵
⑴语言文字运用基础能力 ⑵阅读基本能力 ⑶写作基本能力 ⑷口头表达基本能力 ⑸良好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
蕴涵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③评价作品表现的价值 判断;④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
㈢实用类文本阅读要求:
⒈概括要点
①分析文本构成要素,把握文章结构;②筛选并整合文 中的信息。
⒉赏析特色
①分析文本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②分析文本 语言特色; ③对文本某种特色作深度的思考和判断。
⒋自省:从个人与社会关系的层面,认识、 剖析自我,规划自我。
⒌总结:结合学习《常用文体写作》6、2课, 写文章,作演讲,完成研究性学习课题报告。
汕头一中必修1第一单元教学设计
第三单元 散文
学习重点:体味散文文体特点和主要表现手 法。
教学建议: ⒈阅读可按三个板块重组:
⑴景和心绪:9、13课,借写景抒发心绪 ⑵景和感悟:10、12课,借写景引发议论 ⑶景和故事:11课,借写景渲染气氛(主要 讲述故事)
二、扎实打好语文基础 提高学生语文应用能力
⒈提高语文应用能力是语文课程首要目标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高中语文课程,应注重应用,加强与社 会发展、科技进步的联系,加强与其他课程 的沟通,以适应现实生活和学生自我发展的 需要。要使学生掌握语言交际的规范和基本 能力,并通过语文应用养成认真负责、实事 求是的科学态度。
⒉根据学生实际活用教材。
因生制宜,实事求是 抓重点——学生需要的知识和能力 抓要点——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 以简驭繁——“课文无非是例子。”
⒊落实三类文本阅读要求,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㈠论述(说明)类文本阅读要求:
⒈理解: 重要概念、句子(作者观点) ⒉分析: 文章结构(思路),内容要点,筛选信息 ⒊归纳概括: 文章中心,作者观点态度,整合信息。
高二
结合《语言文字规范与应用》加强词语和句子运用
四、践行“用教材教”的理念, 落实各类文本阅读要求。
⒈依据课标和考纲处理教材。
要根据课标和考纲的要求,确立高中语文教学 体系,统一教学要求,确定教学标高,审视教材对 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适应性,审视教材与高考的相 关性,对教材进行详、略,增、删,并、拆的处理。
省时高效,缓解语文必修学时不足的困难;学生取得 三种课程的学分,完成了综合素质评价的项目。
⒊各模块语言文字运用安排建议
高一
必修1:侧重字音、字形的识记和标点的运用; 必修2:侧重词语的运用(包括熟语、近义实词、虚
词的运用); 必修3:侧重句子的运用(主要是辨析并修改病句,
扩展语句,压缩语段,选用、仿用、变换句 式等); 必修4:侧重句子(主要是语言表达准确鲜明 生动, 简明连贯得体)和修辞方法的运用。
规划自我(超越自我简介式的认识)。学会综合 学习语文。 活动建议:范围:社会→班级( 大→小) 形式:
⒈讨论:追根溯源,初步分析生养自己的社 会环境对个人的影响。
⒉阅读:本单元参考阅读文章,选修二 《潮汕文学读本》,当地相关书刊材料。
⒊调查:访问家长和社会相关人士,搜集、 整理、研究调查材料。
交错教学。
⒉常用文体写作、语言文字规范与应用间插教 学。
⒊必修模块各单元教学顺序可以调整。
⒋必修模块每单元可以安排一课作为阅读练习 课。
⒌建设教学资源库。
高一
必修1
各单元教学顺序:
第四单元 古典诗歌 第二单元 传记 第一单元 认识自我(国庆前后) 第三单元 散文
第四单元 古典诗歌(古体诗)
应用/审美/探究
识记/理解/分析综合/
思想和科学素质
鉴赏评价/表达应用/探究
⒋内容:
⒋内容:
必修 (阅读与鉴赏, 必考(表达,古诗文阅读
表达与交流)
论述类现代文阅读BC)
选修(五个系列)
选考(文学类/实用类现 代文阅读CDF)
课程:
课程与高考比较
必须顾全全体学生综合素养的发展需求,切 合学校教学实际,根据学生学力基础,保证教 学过程的可操作性,全面体现三维课程目标。
⒊评析中心
①概括中心意思;②准确解读文本,分析思想内容;③ 评价文本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④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 发掘文本的深层意蕴。
⒋探究价值
①评价文本产生的社会价值和影响;②探讨文本反映的 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③探究文本中的疑点和难点,提 出自己的见解。
五、各模块教学处理建议
⒈高一按必修1~4顺序教学 高二开始,必修与选修模块,古今选修模块
三、合理整合课程, 提高语文教学效益。
语文知识能力之间关系的特点: 内容相通 能力相关 互相渗透
所以,必修、选修各个模块可以 自然衔接,补充拓展,整体优化 ——互利互补,相得益彰,省时高效。
注意:语文课程整合必须 因生制宜、因校制宜
⒈整合必修和选修课程
⑴必修和选修课程的关系
选修课程是对必修课程的补充、巩固。 ——完成必修没能很好完成的课程目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