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 大自然的语言(课件)八年级语文下册(统编版)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
然 (4-5)物候观测对农业的重要性 做出解释
的 语
(6-10)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 推究原因
言 (11-12)研究物候学的意义
阐明意义
现 象 逻 辑 顺 序本 质
• 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能否颠倒说明的顺序?
• 不能。因为四个因素的影响程度大小 主
不等。由大到小,由主到次,依次排
列,有条有理。纬度、经度、高下的
• 预报农时,选择播种日期;安排农作物区划,确定造林和采集 树木种子的日期;引种植物到物候条件相同的地区;避免或减 轻害虫的侵害;便利山区的农业发展。
• 物候学这门科学接近生物学中的生态学和气象学中的农业气象 学。物候学的研究首先是为了预报农时,选择播种日期。此外 还有多方面的意义。物候资料对于安排农作物区划,确定造林 和采集树木种子的日期,很有参考价值,还可以利用来引种植 物到物候条件相同的地区,也可以利用来避免或减轻害虫的侵 害。我国有很大面积的山区土地可以耕种,而山区的气候、土 壤对农作物的适应情况,有很多地方还有待调查。为了便利山 区的农业发展,开展山区物候观测是必要的。
• 阅读李白《塞下曲》,说说其中的物候知识。
•
塞下曲
•
李白
•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 这首诗说明了课文中影响物候的第二个因素——经度的差异,但是 又有着第三个因素海拔的差异,两者相结合,不难看出内地跟塞外 气候的差异之大。
• 阅读白居易《大林寺桃花》,说说其中的物候知识。 • 大林寺桃花 • 白居易 • 人间四月芳菲尽, 山寺桃花始盛开。 • 长恨春归无觅处, 不知转入此中来。 • 这首诗正好说明了课文中影响物候的第三 • 个因素——高下的差异:“植物的抽青、 • 开花等物候现象在春夏两季越往高处越迟。”
说明纬度是 决定物候现象的 重要因素。
说明方法
例句
作用
举例子
北京的物候记录,1962年的山桃、 杏花、苹果、榆叶梅、西府海棠、丁 香、刺槐的花期比1961年迟十天左右, 比1960年迟五六天。根据这些物候观 测资料,可以判断北京地区1962年农 业季节来得较晚。而那年春初种的花 生等作物仍然是按照往年日期播种的, 结果受到低温的损害。
字词学习
萌发(ménɡ) 孕育( yùn ) 悬殊(shū ) 花香鸟语
次第
翩然( piān )
农谚( yàn )
海棠(tánɡ )
销声匿迹( nì ) 周而复始
草长莺飞(zhǎnɡ)
初读,明确说明对象
大自然的 语言
物候
物候学
花香鸟语,草长莺飞 冰雪融化,草木萌发; 草木荣枯,候鸟去来。
这些自然现象,我 国古代劳动人民称
1.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农谚就包含了丰富的物候知识。到了近代,利用物候知识来研究农业生产, 已经发展为一门科学,就是物候学。 2.北京的物候记录,1962年的山桃、杏花、苹果、榆叶梅、西府海棠、丁香、刺槐的花期比1961 年迟十天左右,比1960年迟五六天。
不能删掉。 第1句中“许多”一词表示限制,说明并不是所有农谚都包含了 丰富的物候知识,删掉后句子意思显得绝对,不符合实际。 第2句中“左右”是对文中1962年比1961年植物花期迟的天数的 推测,用语准确,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拟人
描写
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冰雪融化,草木
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再过两个月,燕子翩然归来。不久,
布谷鸟也来了。于是转入炎热的夏季,这是植物孕育果实的
时期。到了秋天,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
中簌簌地落下来。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
声匿迹。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途
• 这四部分内容之间有没有内在的联系? • 第一部分描述现象,由表及里引出什么叫物候和物候学 • 第二部分做出解释,话题转到农业上,与文章结尾形成了照应。 • 第三部分推究原因,说明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是文章的
主体部分。 • 第四部分阐明意义,再次突出“大自然的语言”,与第一部分
照应。
大 (1-3)引出什么叫物候和物候学 描述现象
• 阅读郭沫若《玉兰和红杏》,说说其中的物候知识。
•
玉兰和红杏
•
郭沫若
• 两个月前,在广州,看见了玉兰开花;
• 两个月后,在北京,又看见玉兰开花。
• 玉兰花呀,我说,你走得真慢哪!
• 费了两个月工夫,你才到了京华。
• 明确:这是由于纬度的差异。广州在南方,北京在北方,北京比广 州的纬度高,所以春天来得晚,玉兰花开的也就晚。
差异都是空间因素,古今的差异则是
时间因素,从空间到时间又是一种条
理。对四个因素的解说由一个设问句ຫໍສະໝຸດ 引出,接下来用“首先”“第
次
二”“第三”“此外”等连接词,使
这一部分层次清楚。
纬度 经度 高下 古今
逻辑顺序
空间 时间
• 研究物候学的五个意义又能否颠倒说明的顺序?
• 明确:不能。“首先”“对于安排……,确定……”“还可以 利用”“也可以利用”“为了便利”五层意思,有重有轻,有 主有次。
本文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来说明物候现象,请从文中各找出 一个例子,并说一说其作用。
说明方法
例句
作用
作比较
又如济南苹果开花在四月中或谷
说明经度是
雨节,烟台要到立夏。两地纬度相差 决定物候现象的
无几,但烟台靠海,春天便来得迟了。重要因素。
列数字
如在早春三四月间,南京桃花要 比北京早开二十天,但是到晚春五月 初,南京刺槐开花只比北京早十天。
的寒冬。在地球上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年年如是,周而复
始。 叠词
成语
分析课文内容,说说第一自然段的语言特点和它的表达效果。
作者在写四季时,既抓住 了各季节不同的特征,又力求 在写法上有变化,词语丰富, 句式多样,并恰当地运用拟人 的修辞手法,使文章显得形象 生动。
下列句子中“左右”“许多” 二词能否删掉?为什么?
说明物 候观测对农 业生产的重 要性。
说明方法
引用
例句
作用
根据英国南部物候的一种长期记录, 说明物候
拿1741到1750年十年平均的春初七种 现象来临的迟
乔木抽青和开花日期同1921到1930年 十年的平均值相比较,可以看出后者
早还有古今的 差异。
比前者早九天。
分析课文内容,说说第一自然段的语言特点和它的表达效果。
观察大自然的兴趣。(重点)
作者简介
竺可桢(1890—1974),浙江上虞 (yú)人,气象学家、地理学家。中国 近代气象事业创始人之一,对中国气候 的形成、特点、区划、变迁以及物候学 和自然科学史等都有深入的研究。代表 作有《气象学》《物候学》等,有《竺 可桢全集》。
文体知识
事理说明文 解释事物本身的道理或内部的规律的说明文,叫事理说 明文。事理说明文的说明对象是某个抽象事理。将抽象事理 的成因、关系、原理等说清楚,明白这个事理“为什么是这 样”是它的主要目的。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
大自然的语言
竺可桢
教学目标
1.识记“翩然”“孕育”“销声匿迹”“草长莺飞”等易考词语。 2.熟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筛选文章的主要信息,理解其
中阐述的事理。(重点) 3.梳理课文,把握文章思路,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揣摩语言,
体会文章语言准确、生动的特点。 4.了解物候知识和物候学的研究在农业生产上的重要意义,激发
它为物候。
近代,利用物候知 识来研究农业生产
的科学。
根据《一门丰产的科学一一物候学》一文改写,“大 自然的语言”是原文中的一个小标题,还有三个小标题,分 别是“四个因素”“在各国的发展”和“作用很大”。
初读,明确说明对象
《一门丰产的科学 一一物候学》
vs
《大自然的语言》
初读,明确说明对象
• 阅读1—3段,作者怎样将“物候”这一科学概念一步步 引出来的?
• 第1段,指出了一年四季不同的自然现象。 • 第2段,指出草木枯荣,候鸟去来等动物植物间的变化
与气候之间存在关联。 • 第3段,指出“大自然的语言”就是物候。
• 细读全文,理清全文思路,4-12段介绍了哪些与物候有关的知 识?
• 第一部分(第1—3自然段):引出什么叫物候和物候学。(已知) • 第二部分(第4—5自然段):物候观测对农业的重要性。 • 第三部分(第6—10自然段):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 • 第四部分(第11—12自然段):研究物候学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