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复习:民族融合与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三历史复习:民族融合与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备考导航
中国是一个以汉族为主体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在历史和上虽然发展程度不同,但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对共同发展、共同缔造伟大的中国,都有重要的贡献。各族人民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的密切联系,友好往来,共同建设祖国。共同反抗压迫和外来侵略,构成中国古代民族关系的主要内容。
中国古代对外交往的频繁时期,大都发生在统治时间较长的汉、唐、宋、元、明、清(鸦片战争前)等时期。中国古代人民和平、崇尚友好,所以同外国交往的主流是和平友好交往。建国以后,中国的对外关系在曲折中取得了长足进展。民族问题是历史复习的重点和课题之一
复习目标知识目标
中国古代对边疆地区的管辖;古代少数民族的历史发展;古代民族融合与古代人口迁徙;中国古代民族关系的特点。
能力目标
1、把握中华民族的历史形成过程,认识各民族的历史作用;归纳、概括中国古代民族关系的表现形态和古代人口迁移、流动的规律、原因及影响;
2、理解中华民族的历史是由中国古代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各族人民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作出了贡献。
3、统一的历史进程中要注意中央政府对边疆地区的开发与管理。重点、难点、
计划课时:二课时复习过程:
专题知识归纳1、中国古代对边疆地区的管辖
1)、东北
(1)隋唐:唐玄宗在黑水靺鞨地区设置都督府,任命其首领做都督;开元初,封粟末靺鞨首领大祚荣为渤海郡王,从此,渤海也正式划入唐朝版图。
(2)宋元:为加强中央集权,元朝实行行省制度,在东北地区设辽阳行省。
(3)明清:明朝在东北地区设奴尔干都司;清朝在东北设立黑龙江、吉林、盛京三个将
辖区;为了抗击沙俄的入侵,康熙帝率军大败俄军于雅克萨,双方签订了《尼布楚条约》,它从法律上肯定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领土。
2)、西北
秦汉:公元前60年,西汉设西域都护,管理西域,西域都护的设置,标志着西域开始归属中央政权;东汉时,重设西域。
隋唐:唐太宗在东突原地区设都督府,仍以突厥贵族为都督、将军;在西突厥地区,置安西都护府,武则天又置北庭都护府。
(3)宋元:元朝时,设甘肃行省。
(4)明清:乾隆帝平定准噶尔叛乱后,在乌里雅苏台设将军;在平定大小和卓叛乱后,设伊犁将军,统管包括巴尔喀什湖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
3)、西南
(1)秦汉:汉武帝时,在西南的少数民族--“西南夷”地区设郡。(2)隋唐:唐玄宗册封南沼首领皮罗阁为云南王。
宋元:元朝时,设四川、云南行省,在中央设宣政院,管辖西藏地区,同时,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实行土司制度。
明清:明朝在乌思藏设立卫所,任用藏族人担当各级官吏,在西藏还建立僧官制度,对各教派首领酌情封赐;雍正时期,清朝派驻藏大臣,代表中央政府同、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事务,驻藏大臣的设置,标志清朝中央政府对西藏管辖的加强。明朝在西南少
数民族地区实行土司制度,永乐年间开始部分“改土归流;康熙年间,平定“三藩之乱”后,大规模推行“改土归流”。
4)、台湾(1)三国:230年,孙权曾派卫温等率军到达夷洲。(2)隋唐:隋炀帝三次派人去流求。
(3)宋元:元朝在澎湖列岛设立了巡检司,管辖澎湖和琉球,大大密切了台湾岛和大陆的关系。
(4)明清: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台湾回到祖国怀抱,1684年,清设台湾府,隶属福建省,台湾府的设置,加强了台湾同祖国大陆的联系,促进了台湾的开发,巩固了祖国的海防。
3、中国古代的民族融合
1)、概念
是指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民族融为一体,各自的民族特征自然消失(至少是大部分消失)或者形成一个新的民族。
2)、途径
①、友好往来: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一直是民族关系的主流,也是民族融合的基本途径。无论在和平年代还是在战乱时期,这种交流从未间断过。
②、联合斗争:各族人民共同反抗压迫、反抗剥削的斗争。如西晋末年的北方流民起义,联合反对西晋统治者的压迫。
③、民族迁徒:少数民族迁往中原或是汉族人来到边疆,都使得民族间的隔阂减少。例如秦始皇在打败匈奴后,大量移民到河套地区。
④、少数民族改革: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以及学习汉族先进文化,使北方民族融合进程加快,为后来的隋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⑤、国家统一局面:例如秦、汉、唐、元、明、清等统一王朝统治时期,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不断得到发展。
⑥、民族战争:在古代史上,也时而会爆发一些民族战争,它迫使战乱地区的人民逃往异乡躲避灾难,从而各民族间的接触增加,交往相应变多。
⑦、婚姻关系:和亲现象在古代民族交往中比比皆是,例如文成公主人藏,密切了唐蕃关系,成为汉藏两族友谊和团结的历史见证。
3)、民族融合的几次高潮
第一次: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华夏族在战争中与其他少数民族接触频繁第二次: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蜀国坚持与西南少数民族搞好关系吴国汉族和山越族共同开发江南
东晋时,匈奴、鲜卑、羯、氏、羌族内迁北魏统一黄河流域,民族大融合趋势出现第三次
辽、宋、夏、金、元时期,少数民族接受汉族封建文化元朝出现了新的民族——回族
4)、作用
提高了民族素质;促进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增强整个民族的凝聚力;推动经济文化的发展和繁荣。3、中国古代人口的迁徒
1)、流向
①、由人口稀少的荒漠草原向黄河流域迁移。其主体是北方的少数民族,如东汉以后的五族内迁;元朝的女真、蒙古人南下。
②、中原人口南迁到江淮流域。其主体是原先居住在黄河流域的汉人,如西晋末年起,北方农民南迁;五代十国时期的中原人民流落江南。
③、内地人口向边疆迁移。如秦朝迁50万中原人去越族地区,元统一后许多汉族人到边疆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