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六校协作体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解析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辽宁省六校协作体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
地理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暑假期间上海的小明同学到国内某城市旅游,下图为手机天气软件显示的当地日出日落时间。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该城市可能是()
A. 北京
B. 哈尔滨
C. 乌鲁木齐
D. 成都
2. 小明发现手机软件显示的上海日出时间与当地有明显差异,其影响因素是()
A. 天气状况
B. 经度位置
C. 昼长差异
D. 地势高低
3. 日落时,小明发现自己的影子恰好与步行街的道路中心线重合,该步行街的走向是()
A. 东—西
B. 南—北
C. 东北—西南
D. 西北—东南
〖答案〗1. C 2. B 3. D
〖解析〗
〖1题详析〗
手机天气软件显示的时间应为北京时间。
由图可知,该城市日出时间为北京时间6:29,日落时间为北京时间21:56。
根据该地日出日落时间,可以计算该地正午的北京时间约为14:12,而当地正午的地方时应为12点,进而可知该地的经度约为东经87度,该城市可能是乌鲁木齐,C正确,排除ABD。
故选C。
〖2题详析〗
上海位于东经120度左右,地方时和北京时间基本相同,暑假期间日出时间在北京时间6点之前,比乌鲁木齐早,主要是由经度位置差异导致的,B正确;天气状况不会影响日出时
间,A错;手机软件显示的日出时间均为北京时间,其早晚差异主要是经度差异导致的,与昼长以及地势高低等关系不大,CD错,故选B。
〖3题详析〗
夏半年乌鲁木齐日落在西北方向,影子朝向东南;影子和道路中心线重合,说明步行街走向为西北—东南,故选D。
下图为“我国新疆天山西段伊犁谷地内霍尔果斯(80°29′E,44°14′N)境内某低山丘陵的地质剖面示意图(图中不同时期形成的同类型岩层采用同一图例表达)”。
据图回答下面小题。
4. M附近的岩层接近垂直方向,并与两侧的岩石存在明显的不连续性,原因可能是
A. 外力侵蚀
B. 外力沉积
C. 岩浆活动
D. 地壳运动
5. 甲山的表层出现了黄土及黄土状物质,其形成原因可能是
A. 流水作用
B. 风力作用
C. 岩浆活动
D. 地壳活动
6. 从图中侵蚀面的走向及其与各岩层的切割情况判断,该侵蚀面的形成原因可能是
A. 冰川侵蚀
B. 流水侵蚀
C. 流水溶蚀
D. 风力侵蚀
〖答案〗4. D 5. B 6. A
〖解析〗
〖4题详析〗
“附近的岩层接近垂直方向,并与两侧的岩石存在明显的不连续性”说明M附近有断层,它是地壳运动的结果,D正确。
故选D。
〖5题详析〗
新疆地处内陆干旱地区,风力强劲,黄土与沙丘属于风力沉积作用而成的地貌。
故选B。
〖6题详析〗
天山呈东西走向,山顶冰川广布;读图可知,侵蚀面位于低山、丘陵地带,呈南北走向。
侵蚀面可能是天山冰川由山顶沿山坡向南北滑动的过程中侵蚀而成,A正确。
本地区降水少,流水侵蚀和溶蚀作用弱,故排除B、C。
河谷地带风力较弱,且盛行风向多为西北风向,排除D。
故选A。
下图示意某季节白令海附近某岛屿及附近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分布。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 推测该岛屿所处的季节为北半球的()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
8. 该季节岛屿降水较多,主要降水类型为()
A. 地形雨
B. 对流雨
C. 锋面雨
D. 台风雨
〖答案〗7. D 8. C
〖解析〗
〖7题详析〗
由图中经纬度和槽线信息可判断,该岛屿属于阿留申群岛,此时正值阿留申低压控制时期。
冬季大陆降温比海洋降温快,在大陆上形成了亚洲高压,阿留申低压为副极地低压带被陆地上的冷高压切断后保留在海洋的低压中心;在大陆上形成了亚洲高压的是北半球冬季,D正确。
故选D。
〖8题详析〗
读图可知,此时该岛屿被一个低压槽线贯穿,低压槽线附近易出现冷暖气流交汇而发育形成锋面系统,给该岛带来丰富降水,C正确;从图中无法获取该岛的地形信息,不能判断是否多地形雨,A错误:该岛气温较低,对流较弱,不易形成对流雨,B错误;该岛纬度较高,不易受台风影响,D错误:故选C。
下图示意北美洲大陆西海岸某月风速随纬度变化情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 据图分析,甲地所受的大气环流为()
A. 赤道低气压
B. 东北信风
C. 副热带高气压
D. 盛行西风
10. 该月份最可能为()
A. 1月
B. 4月
C. 7月
D. 10月
〖答案〗9. B 10. C
〖解析〗
〖9题详析〗
据图文材料可知,北美洲大陆西岸的甲地,位于25°N以南,所受的大气环流是东北信风,B正确;赤道低气压位于赤道附近,A错误:副热带高气压位于30°N附近,C错误:盛行西风位于30°~60°之间,D错误。
故选B。
〖10题详析〗
图中乙处风速最小,应该是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此时副热带高气压位置接近40°N,说明气压带风带北移,为北半球的夏季7月,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M河位于我国华北地区,自西北向东南流动,水质较差。
下图是M河断面略图,甲、乙为河流左岸附近的两口水井。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 图示时间可能是()
A. 2月
B. 5月
C. 9月
D. 12月
12. 甲水井位于乙水井()
A. 东北
B. 东南
C. 西北
D. 西南
13. 与甲相比,乙水井()
A. 水位变化小,水质较好
B. 水位变化小,水质较差
C. 水位变化大,水质较好
D. 水位变化大,水质较差
〖答案〗11. C 12. A 13. D
〖解析〗
〖11题详析〗
M河及水井均处于透水层,河流与地下水相互补给。
题图中关键信息是地下水位低于河面,河流补给地下水,时间在丰水期,根据我国雨带推移规律,2月雨带未登录我国,A错误;3-5月,雨带位于华南地区,B错误;9月,雨带可能还位于华北地区,C正确;12月,雨带退出我国,D错误。
故选C。
〖12题详析〗
M河自西北向东南流动,甲、乙在河流左岸,即东北方向。
甲水井距离河流更远,位于乙水井东北方向,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13题详析〗
河流与地下水相互补给,M河水位及水质对水井会造成影响;乙水井离河流更近,受到的影响更大,因此乙水井水位变化大,水质较差,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点石成金』〗地下水是河流较为稳定和均匀的补给来源。
深层地下水是河流稳定的补给来源,受外界影响小,水量只有年际变化,季节变化不明显。
浅层地下水补给受外界条件影响较大,补给水量有明显的季节变化。
石冰川常是雪线升高后,山岳冰川消退的遗迹,它是一种沿着谷地或坡地缓慢向下蠕动的冰岩混合体,其表面是大大小小的岩石碎块,其活力取决于它内部的含冰量。
雅鲁藏布江流域山势走向大致为东西走向,4600~5800米的海拔范围内分布着近300条大小不等的石冰川。
下图为雅鲁藏布江流域石冰川不同坡向和坡度的数量分布(单位:条)。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 雅鲁藏布江流域的石冰川主要分布在()
A雪线之上 B. 山地阴坡
C. 河谷陡坡
D. 林线之下
15. 推测雅鲁藏布江流域石冰川分布地区的环境特点是()
A. 气温较高
B. 植被覆盖率较高
C. 降水较少
D. 岩性坚硬
16.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冰川退缩速度加快,但石冰川可以()
A. 减少人类对水资源的依赖
B. 增加全球淡水资源的数量
C. 缩短淡水资源更新的周期
D. 维持高山地区的水源储备
〖答案〗14. B 15. C 16. D
〖解析〗
〖14题详析〗
“雅鲁藏布江流域山势走向大致为东西走向”,而雅鲁藏布江流域的石冰川主要分布在北坡(看图),而北坡的坡度较缓(一般在15°以下),石冰川分布数量较大(结合图中同心圆数字),雅鲁藏布江流域的北坡,就是山地的阴坡(正午太阳方位在正南,北方为背阴坡),B项正确,C错误;“石冰川常是山岳冰川消退的遗迹(冰岩混合体)”,那么它应该分布在雪线(永久冰雪带下界)之下、林线(垂直带谱的森林上限)之上,A、D错误。
故选B。
〖15题详析〗
雅鲁藏布江流域石冰川主要分布在海拔4600~5800之间的北坡,海拔高,气温较低,降水较少,植被覆盖率较低,AB错误,C正确;岩性坚硬,不易形成碎屑物,不利于石冰川的发育,D错误。
故选C。
〖16题详析〗
结合前面的分析,石冰川比山岳洁净冰川融化速度慢,因此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冰川退缩速度加快,但石冰川消融速度慢,可以更多的储存水资源,维持高山地区的水源储备。
增加了人类对淡水资源的依赖,A错误,D正确;结合前面分析,石冰川只是融化速度慢,但也在融化,因此在冰川融化的背景下,全球淡水资源的数量也在减少,B错误;石冰川融化速度慢,延长了淡水资源更新的周期,C错误。
故选D。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52分。
17.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雅丹地貌是河湖相沉积岩经风化、间歇性流水冲刷、风蚀等地质作用形成的土墩和沟槽。
柴达木盆地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小于200mm,西北部仅有15mm,多荒漠景观,盛行西北风、最高风速可达40m/s;多砂岩、页岩等岩层,雅丹地貌分布面积大。
其中冷湖地区的背斜褶皱构造上广泛分布着垄岗和沟槽整齐排列的垄岗状风蚀雅丹地貌。
左图为柴达木盆地雅丹地貌主要分布图,右图为冷湖垄岗状雅丹地貌景观图。
(1)简述柴达木盆地雅丹地貌分布面积大的自然条件。
(2)简析冷湖雅丹地貌广泛发育于背斜褶皱构造的原因。
(3)说明冷湖雅丹地貌主要由风力侵蚀作用形成的理由。
〖答案〗(1)沉积岩分布广泛;昼夜温差大,物理风化强烈;外力(风力、流水)侵蚀作用强;荒漠广布(或植被覆盖率低)。
(2)背斜构造分布广泛;背斜顶部,因受张力,岩石破碎,易被侵蚀。
(3)气候干旱,降水少,流水作用弱;该地盛行西北风(风速大(风频高);雅丹地貌垄槽的延伸方向及与盛行风向一致。
〖解析〗
(1)地貌形成一般从物质基础、动力机制分析。
材料“多砂岩、页岩等岩层”,说明沉积岩分布广泛;材料“柴达木盆地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小于200mm,西北部仅有15mm”,说明气候干旱,晴天多,昼夜温差大,物理风化强烈;材料“间歇性流水冲刷、盛行西北风、最高风速可达40m/s”,说明外力(风力、流水)侵蚀作用强;材料“多荒漠景观”,说明荒漠广布(或植被覆盖率低)。
(2)材料“其中冷湖地区的背斜褶皱构造上广泛分布着垄岗和沟槽整齐排列的垄岗状风蚀雅丹地貌”,说明此处背斜构造分布广泛;背斜顶部因受张力作用,岩石破碎,易被风化和侵蚀,因此雅丹地貌广泛发育。
(3)材料“柴达木盆地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小于200mm,西北部仅有15mm”,说明冷湖地区气候干旱,降水少,流水作用弱;材料“盛行西北风、最高风速可达40m/s”,说明该地盛行西北风,风速大(风频高);读图分析可知,雅丹地貌垄槽的延伸方向及与盛行风向一致。
18.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锋前增温”是一种常见的天气现象,一年四季均有发生。
冷空气到来之前,处在冷锋前部的地方,为暖湿气流控制,随着冷锋逼近,冷空气把原来占主导地位的暖气团迅速挤压到狭窄区域聚集增温。
下图示意我国局部地区某日8:00的海平面等压线分布。
(1)在图中适当位置用锋面符号绘制锋面示意图,并指出“锋前增温”现象发生的区域。
(2)据图判断此次天气现象产生的季节,并说明判断依据。
(3)指出“锋前增温”现象与冷气团强弱的关系,并阐释产生该现象的原理。
〖答案〗(1)绘图见下图所示;左侧(西侧)槽线为冷锋,右侧(东侧)槽线为暖锋。
锋前增温现象发生的区域主要集中在冷锋的锋前地带;该区域在图中主要是浙江省中部和江西省中部地区。
(2)冬季。
依据:北部受高气压中心(蒙古—西伯利亚高压)控制,图中大部分地区盛行偏北风;海洋上形成相对低气压中心,而陆地上则为相对高气压中心(海洋上气温较高气压较低陆地上气温较低,气压较高)。
(3)关系:“锋前增温”现象与冷气团强弱呈正相关。
原理:冷气团势力强,对暖气团挤压速度快,使暖气团快速在狭窄区域聚集增温。
〖解析〗
(1)根据所学知识,锋面系统存在于低压槽中,根据图例在槽线绘图,锋面性质为“左冷右暖”,因此左侧槽线为冷锋,右侧槽线为暖锋。
根据材料“随着冷锋逼近,冷空气把原来占主导地位的暖气团迅速挤压到狭窄区域聚集增温”可知锋前增温现象发生的区域主要集中在冷锋的锋前地带。
对照地图所示主要在浙江省中部和江西省中部地区。
绘图如下:
(2)读图可知我国北部受高气压中心(蒙古—西伯利亚高压)控制,图中大部分地区盛行偏北风,加之海洋上形成相对低气压中心,而陆地上则为相对高气压中心,因此为冬季。
(3)根据材料“随着冷锋逼近,冷空气把原来占主导地位的暖气团迅速挤压到狭窄区域聚集增温。
”可知该现象主要与冷锋移动有关,即冷气团势力强,移动速度快,对暖气团挤压速度快,使暖气团快速在狭窄区域聚集增温。
19.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好望角在非洲西南端,纬度位置为(34°21'S,18°30'E),北距开普敦52km。
好望角正处于南半球盛行西风带上,是世界最大的风浪区,周围海域常刮11级以上的大风。
右图是非洲南部轮廓及好望角附近的洋流示意图
(1)试分析好望角海域多大风、巨浪的原因。
(2)试分析好望角航线上的甲海域是世界上海雾多发区之一的成因及其对航海的影响。
(3)甲海域是东南大西洋的重要渔场,试分析该渔场形成的主要原因。
〖答案〗(1)好望角正处于盛行西风带上,洋面的摩擦力小,风力更加强劲;强劲的盛行西风在辽阔的海域上掀起巨浪,加之自西向东的洋流突遇好望角(陆地)的阻挡,形成巨浪。
(2)成因:甲海域有寒流流经,对海域有降温作用;较冷的海面使海面上部的空气温度降低,水汽凝结,形成海雾。
影响:海面能见度下降,影响航运速度,容易出现各种海上事故。
(3)由于受东南信风(离岸风)的影响,甲附近海区盛行上升流,上升的海水把海底的盐类物质带到大洋表层,为浮游生物提供了食物,也为鱼类提供了充足的饵料,鱼类在此聚集形成渔场。
〖解析〗
(1)好望角海域多大风、巨浪主要与好望角所处的地理位置有很大关系。
好望角接近南纬40度,在南半球中纬度地带几乎被三大洋的南部海域所环绕,构成一个封闭的水圈,由于洋面的摩擦力小,这里终年西风劲吹,风暴频繁;广阔的海域,加上强劲的盛行西风,十分利于好望角巨浪的生成;此外,在辽阔的海域,自西向东涌动的西风漂流突然遇到好望角陆地的侧向阻挡作用,也是巨浪形成的重要原因。
(2)海雾的形成条件是充足的水汽,加上降温凝结而成。
甲海域位于本格拉寒流流经的地方,对该海域有降温作用,东南信风(盛行风)带来的热空气在较冷的海面上气温下降,空气中的水汽凝结形成雾气。
主要的影响是降低海面能见度,增加行船难度;同时影响海运速度,增加海上事故频次。
(3)在世界海洋的信风带大陆的西岸,多盛行离岸风,形成涌升流,形成了渔场。
甲海域东南大西洋的渔场形成的原因可以表述为:由于信风带的大陆西岸盛行离岸风,形成离岸涌升流,导致底层冷海水上泛。
形成的上升流可将海底营养物质被带到表层,促进浮游生物的生长与繁殖,浮游生物增多为鱼类提供充足的饵料,使大量的鱼类在此聚集形成渔场,渔业资源丰富。
11。